估算 R134a 替代 R12 对制冷循环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估算 R134a 替代 R12 对制冷循环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一、R134a作为R12的替代工质对制冷循环的热力性能的影响的估算(论文文献综述)

郝刚卫,刘晔,晏刚,鱼剑琳[1](2021)在《串并联风冷冰箱性能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一台采用串并联制冷循环的风冷冰箱,以提高冷冻室冷冻能力和降低系统耗电量为目标,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制冷剂,通过试验手段研究并获得了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存在最佳充注量和组分浓度的不同组合,使得冰箱耗电量和冷冻室最低温度达到最低,分别为1.51 kW·h/d和-40.7℃。为了进一步降低冰箱能耗,通过试验发现风机电压存在最优值7.5 V,使得冰箱整机耗电量降低10%,达到1.16kW·h/d。

方一波[2](2021)在《含HFOs二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制冷剂是制冷、热泵和空调等系统中的血液,直接影响了系统性能的优劣。HFOs的GWP值极低,大气寿命短,对环境十分友好,近年来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但相较于HFCs,HFOs的蒸发潜热相对较低,且大多数HFOs存在一定的可燃性。为了提高HFOs的安全性和系统性能,可将HFOs与其他绿色高效的制冷剂配合构成混合制冷剂使用。此外,环保的HFOs也具有作为吸收式系统中制冷剂的潜力,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在蒸发器、冷凝器、发生器、吸收器等热力学系统中重要热交换部件内,都涉及了工质的汽液相变过程,因此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研究是其相关系统性能分析的重要基础。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能够有效的耦合状态方程和活度系数模型,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其应用于混合制冷工质的相平衡计算中。但目前选择哪一种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参考,且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对超额Gibbs自由能(gE)的复现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体系焓、熵等性质推算的准确性。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开展了大量实验与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团队前期开发的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在高对比温度下无法使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的MMR1混合法则。该混合法则在高对比温度下,将纯物质的无量纲体积参数ui设为固定的极限值ui,lim。通过这一经验方法,MMR1混合法则可以成功的拓展到高对比温度区间,提升了其在相平衡计算中的应用潜力;(2)理论分析了不同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对gE的复现能力的高低。由于无穷压力下超额性质与低压力下超额性质的差异,无穷参考压力系混合法则(如HV、WS等)的复现性通常较差;而近似零参考压力混合法则,如MHV1、MHV2等,仅能够在其法则中常数的拟合区间内,呈现与严格的零参考压力混合法则接近的复现能力,而在拟合区间外,复现能力将大大降低。MMR1和MR3混合法则通常相比于近似零参考压力混合法则具有更优秀复现能力。但在高对比温度区域,以及组分分子结构差异较大的体系中,MMR1和MR3混合法则的复现能力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3)将MHV1、WS、MMR1和MR3四种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分别应用于50组制冷剂+制冷剂二元混合工质和15组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关联计算中,并从计算精度和对g E复现能力两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PR+MMR1+NRTL和PR+MR3+NRTL模型在压力和组分的关联精度上,较PR+MHV1+NRTL和PR+WS+NRTL要差些,但对gE复现能力要远强于后两者;(4)依据无穷压力下超额Helmholtz自由能(aE)约等于零压力下g E的假设,并借助MHV1混合法则中的一次线性简化,提出了NMR-1和NMR-2混合法则。新混合法则通过调整状态方程中(7ln(8)im iixb b?项的值,替代了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中根据活度系数模型所获得的超额贡献项,从而在实际计算中无需借助活度系数模型计算超额自由能。在多种混合制冷工质和溶液体系中验证得到:NMR-2混合法则具有比vd W混合法则更广的应用范围,与MHV1混合法则相等甚至更好的精度;(5)在原卤代烃类制冷剂+有机溶剂相平衡实验系统基础上,改善系统流程,增加气相测试段,分别测试了R1234yf+R1216、R1234ze(E)+R1216、R1234yf+R1234ze(E)和R1336mzz(E)+R32四种制冷剂+制冷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分别采用PR+NMR-1、PR+NMR-2、PR+MHV1+NRTL三种相平衡模型关联实验数据。结果表明,三种模型的关联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良好,整体上看,PR+NMR-2模型的结果略优于PR+NMR-1模型;(6)实验测试了R1234ze(E)+NMP和R1234ze(E)+DMETr EG两种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分别采用PR+NMR-1、PR+NMR-2、PR+MHV1+NRTL三种相平衡模型关联实验数据。结果表明,采用NMR-2混合法则时,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良好,其精度与采用MHV1混合法则时相当。而PR+NMR-1模型在实验所测的两种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中的关联结果劣于PR+NMR-2和PR+MHV1+NRTL模型。

黄桂聪[3](2021)在《基于ORC的船用柴油机低品位余热利用方案设计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排放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内燃机作为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中应用最广泛的机械,消耗的化石燃料和燃料燃烧不充分排出的有害气体占了我国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的很大比重。因此,使用内燃机余热回收技术提高内燃机对燃料的利用率,是节约能源消耗和减少排放的重要手段。鉴于当前研究存在低温余热利用的领域的研究不够全面,缺乏余热回收装置的环境影响的评估,较少利用内燃机内部除排气外的其他余热源等问题,本文将以余热源温度低于300℃的大型二冲程船舶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开展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的研究。为了建立性能优异的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船舶柴油机内的余热能分布情况,探究了发动机内部各余热源的能流和(火用)流,并确定了排气的主要成分和酸露点温度,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其次,建立回收低温余热效果最佳的有机朗肯循环的数学模型,并采用热力性、经济性和环境性三种指标综合评价余热回收系统。通过对不同循环布局方式、不同循环工质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找出最合适的循环布局和工质。在确定了布局方式和循环工质后,使用灵敏度分析找出影响余热回收系统性能的主要参数,并使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在前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使用非共沸循环工质对的有机朗肯循环与其他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热源余热回收系统,并对系统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热源温度为260℃以下时使用高低压有机朗肯循环布局的性能最佳。使用纯工质时环戊烷为综合性能评分最高的工质,而使用混合工质时,碳酸二甲酯与R245fa的混合工质对为综合性能评分最佳的工质对。比起未使用余热回收系统的发动机,使用新型多热源余热回收系统的发动机的热效率在70%负荷下提高约4.2%。比起仅使用单一的高低压有机朗肯循环回收余热,新型多热源余热回收系统的净输出功增加了约8%,(火用)效率提高约5.7%,单位净功的环境影响率降低约5.8%。

陈昊宇[4](2021)在《机柜空调用微通道冷凝器的结构优化与性能分析》文中指出微通道冷凝器是在基于微尺度效应研发的一类高性能热交换器,因其结构轻巧、设计紧凑、成本较低且性能优越等特点而被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的诸多领域。鉴于其广泛的应用背景,基于毛细管型微通道冷凝器的制冷系统展开结构优化与性能分析探究,不仅能够推动制冷系统研究内容的多元化进程,而且对于空间狭小、热密度高的雷达机柜能够及时散热,维持系统正常运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车载雷达电子机柜散热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微通道冷凝器的机柜空调,并兼顾到空调的散热能力的优化。为此,本文主要对冷凝器的流程布置、管路排布以及冷凝器间的连接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通过试验验证,得到一款换热性能最佳的设备。具体研究内容与所得成果如下:(1)本文扼要概述了机柜空调的技术要求,综合分析了热设计以及理论知识,接着对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系数和换热面积计算公式进行理论推导,为之后计算冷凝器的结构尺寸和热交换量的估算提供了理论指导。(2)利用热设计的理论知识以及推导公式对机柜空调的各构件进行设计,确定了微通道冷凝器的基本构造:每根毛细管外径0.7mm,内径0.33mm,长约为200mm,每层4根,中心距为2mm,层与层中心距为2mm。利用R134a的压焓图对系统的稳定运行状况下压缩机功率预测分析,紧接着再用Solid Works 2014三维软件对空调各模块进行三维建模,包含空调整体,框架以及电控盒等,为生产产品提供了牢靠的模型基础。(3)运用ANSYS仿真软件对空调设计的受力情况进行静载荷模拟,检验结构设计的可行性。根据绘制完成的模型进行生产、安装、调试。准备好配套的实验器材,待系统稳定后记录数据。(4)对冷凝器的结构设置与流程排布探索。在不改变毛细管总数的情况之下,分别探究冷凝器不同流程的划分、管路的排列方式行以及冷凝器间串并联形式对其性能的影响。后将不同的冷凝器安装到空调进行测试。在测试完成后,收集实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得出性能较优的毛细管型微通道冷凝器结构为:具有3流程数,管路呈(130、65、30)倒梯形式排布且冷凝器之间以并联方式组成的冷凝器。本课题研究的毛细管型冷凝器结构属于公司新研发项目,其设计思路和冷凝器优化方法已经成功运用到公司产品的生产中,主要用于车载雷达机柜散热领域,并为公司节省了约10%的经济投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孙庆烨[5](2021)在《直接接触冷凝制冷系统的性能模拟及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世界能源结构向低碳能源转型,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目前研究的制冷行业中对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气候变暖现象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提高制冷热泵系统性能效率,在消耗相同功耗下提供更多的冷量或热量,二是选择高效节能且对环境影响小的制冷剂。现存制冷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制冷方式仍为蒸气压缩式制冷。蒸气压缩制冷系统中包含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及压缩机等四个基本部件,其中换热器是决定系统能效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研究的直接接触凝结换热器中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与过冷液体直接接触凝结换热,能够有效减小传统间壁式换热器中两侧流体的对流换热热阻、换热器壁面的导热热阻及污垢热阻等,进一步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制冷系统运行性能的目的。本文通过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进行理论模拟及实验研究。理论模拟选择人工合成低GWP制冷剂工质(如R1234yf)、自然工质(如R717、R290、R1270等)及R404A作为对照工质,建立了常规单级、双级、复叠式制冷循环及直凝单级、双级、复叠式制冷循环的4E分析模型(能量分析、(火用)分析、经济分析及环境分析),探究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过冷度、中间温度、冷凝蒸发器换热温差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系数、功耗、排气压力、(火用)效率、(火用)损失、经济性能及TEWI等的影响。建立单级压缩带回热器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热力模型,探究蒸发温度及回热器回热效率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工况下常规单级制冷系统及不同管径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进行实验测试,对比分析单级直凝系统与常规单级制冷系统性能差异,得出如下结论:(1)理论模拟结果表明,直凝系统运行性能优于常规系统。R717单级直凝系统性能系数相比常规单级制冷系统最大提升6.05%;系统功耗最大降低80.5W;系统(火用)效率最大提高3.86%;累计整个系统使用寿命(15年)可分别节约6427.64元;系统生命周期内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减少504.92kg CO2。通过分析得出R717工质用于单级压缩直凝系统性能提升更高。(2)理论模拟结果表明,与常规制冷系统相比,直接接触凝结换热器用于单级、双级、复叠式制冷系统,能有效降低系统压比、提升系统运行性能及经济性等。(3)理论模拟结果表明,回热器用于单级直接接触凝结制冷循环能有效提高系统运行性能,但亦会使压缩机排气温度升高,严重时可能会影响系统运行。(4)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常规单级系统与直凝系统随冷冻液温度、流量、冷却水流量变化时系统运行性能的差异。实验表明,管径更大的直接接触凝结换热器混合换热更佳充分,出口温度更低,系统各项性能更佳优越。

黄志胜[6](2021)在《千瓦级ORC系统多工况特性实验及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机朗肯循环系统(ORC)可以回收利用中低温余热实现节能减排。在非设计工况下,ORC系统运行特征受到多种循环参数的影响。循环参数根据约束条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外部参数其由自身条件所决定,如环境温度、工质质量流量等,另一类为内部参数其响应于多种条件的选择,如蒸发压力、膨胀机压降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外部参数常因外界因素而改变,如热源温度由于余热资源的浮动性而发生波动,因此有必要评估这些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改造现有有机朗肯循环实验台,选择导热油锅炉作为热源,研究了热源温度以及冷却水流量两种外部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在ORC实验台中,以R123为有机工质,分别改变热源温度以及冷却水流量进行多变量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如下,热源温度对蒸发器出口温度具有显着影响,而冷凝器进出口温度更受冷却水流量的影响。蒸发压力随热源温度升高而增大,冷凝压力随冷却水流量增加而降低。因此,热源温度的升高、冷却水流量的增加均有利于提高系统性能。在工质质量流量为0.025kg/s情况下,当冷却水流量增加20.9%时,热效率提高了18.8%;当热源温度增加33.3%时,热效率了提高39.2%。随着冷却水流量的变化,系统最大热效率为8.27%、最大发电效率为2.46%。随着热源温度的变化,系统最大热效率为8.21%、最大发电效率为2.48%。为研究ORC系统在非设计工况下的运行情况,本文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对ORC系统各设备建立数学模型。为得到正确的模拟结果首先需确保模型能准确无误地反映实际运行工况。验证模型有效性时,通过在模型中输入与实验相同的工况参数输出模拟结果,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对。由模拟量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可知,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5%。由于膨胀后的低压乏气仍具有可观的热能,为提高系统利用效率,本文利用冷凝器排热作为建筑供热的热源,并基于TRNSYS平台搭建ORC供热系统。以拉萨市某住宅为例进行供热仿真,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温差控制器调节室内温度。在供暖季中,住宅温度最高为24℃,最低为18.11℃,达到供暖标准,说明此系统能够满足供热需求。采暖供回水温度平均为50.39℃/45.45℃,蓄热水箱平均温度为52.24℃足以提供生活热水。在一百二十天运行过程中,循环净功、热效率变化范围分别为1.83k~2.49k W、8.4%~9.97%,平均值为1.96k W以及8.80%,系统总发电量为5633.8k W·h。

杜启含[7](2021)在《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耦合特征的复叠式制冷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复叠式制冷系统在冷冻冷藏领域的适用性,为满足制冷负荷发生改变时的稳定、高效率运行,开发了一种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提出了运行模式的切换策略,通过对机组测试,得出复叠式制冷系统的高、低温级频率的最佳耦合关系,在高、低温级频率最佳耦合特性下,进行了变工况测试,研究了高、低温级频率的耦合关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诠释了带耦合特性的运行模式切换特点。首先,基于复叠式制冷系统的理论分析,结合实验室已有的研究成果,综合安全性、高效性、适用性和推广性等因素,确定了R410A为循环工质,研究了中间特性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有利于实验正确、快速的推进。其次,基于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运行特性,分析了可调节参数(压缩机频率)对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影响,蒸发温度-36℃,冷凝温度37℃、39℃、41℃、43℃,高温级频率180Hz,低温级频率150Hz~220Hz,固定工况下,高温级频率一定时,其制冷性能系数COP随低温级频率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即模式一(二)运行时均存在耦合该高温级频率的最佳低温级频率使其性能系数COP值最大;当前高温级频率使得COP值最大的对应的低温级频率分别为190Hz、180Hz、170Hz、160Hz,模式二在高温级180Hz时的COP值略高于运行模式一,为了减少实验的重复性,对于高温级频率的变化,耦合该高温级频率使其性能系数COP值最大的低温级频率与此高温级频率参照为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参照实验台测试工况和实际设备确定。第三,在高、低温级频率的最后耦合特性下(双变频),高、低温级频率耦合特性遵循COP值最大原则,高温级频率变化范围为80Hz~220Hz。在不同工况下,模式一(二)排气温度均处于安全温度120℃的限制,高温级压缩比最大为6.14、6.43,最小为4.86、4.81,低温级压缩比减小最小0.90、1.02,最大为1.01、1.73,模式一(二)性能系数COP值平均变化幅度分别为7.6%、5.6%。排气温度和高温级压比随着耦合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低温级压比随着耦合频率的增大而减小,性能系数COP值先增大,后缓慢减小,其增长速度大于减小速度。最后,基于实验结果,分析了模式切换的变化规律,在工况为蒸发温度-36℃,冷凝温度37℃、39℃、41℃、43℃,高温级频率范围80Hz~220Hz下进行模式运行,其制冷量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冷凝温度由37℃升高至43℃时,模式切换点的制冷量依次为4.6k W、4.24k W、4.10k W、4.05k W。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机组在运行时效率低的问题,在制冷量发生变化时,可进行模式切换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以减少耗功。

金超[8](2021)在《R290盘管式冰蓄冷空调系统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候变暖与双碳目标的大环境下,探索环保工质应用,力争制冷行业脱碳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R290(丙烷)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和热力学特性,在未来空调制冷行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结合成熟的蓄冷技术,本文提出采用R290替代R134a,建立R290户式蓄冷空调系统,在提升系统性能的同时,减少传统工质对环境的破坏。本文首先从基础物性、热力性能、安全性三个方面对R290和R134a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相比于R134a,R290更加环保,其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导热性好,与传统的制冷设备和材质兼容,在小剂量使用上没有安全问题。然后,分别对R290和R134a蓄冷空调理论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显示:R290系统具有较高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和单位质量制冷量,可以获得与R134a系统基本相当的制冷COP;在相同蒸发温度下,R290系统的压比、排气温度均低于R134a系统,排气压力也在正常压范围内。依据理论分析,构建盘管式冰蓄冷实验系统进行实验验证。通过设计与选型,完成蓄冷槽、冷凝器、压缩机、电控柜等设备的加工和组建,并对实验系统进行调试。R290盘管式冰蓄冷系统性能实验研究分为两部分。充注量实验测试显示:制冷剂充注过少或过多都会对系统的蓄冷性能产生负面影响,R134a的最佳充注范围为1300~1400g,R290最佳充注范围为500~600g,其最佳充注量仅为R134a的43%~46%,较少的充注量有利于降低R290蓄冷空调的燃爆风险;实验又比较了二者最佳充注量下的蓄冷工况性能,结果显示:R290降温速率快,蓄冷时间缩短,系统的单位平均制冷量比R134a提高了52%左右,另外,R290系统较低的排气温度和压比,有助于系统稳定运行。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总结了R290替代R134a的可行性,验证了R290在蓄冷工况下降温快,效率高的优势。

唐苇羽[9](2021)在《水平强化管内制冷剂冷凝与沸腾热力特性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强化传热在工业和学术界一直备受关注,环保及能效标准的提高对强化传热技术的效率与可靠性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制冷和电子散热领域,相变传热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热管理手段。目前微/多尺度复合强化表面在相变过程中的热力特性及其作用机理还不清晰,而这对不同结构的性能预测与进一步优化至关重要。本文对常规通道内,多种单一和复合强化换热方式的对流冷凝和流动沸腾换热-阻力特性开展实验探究,得到其换热机理;然后采用数值模拟以及数据统计方法探究表面结构对内螺纹管内热力特性的影响,并预测其随工况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对流冷凝换热方面,人字沟槽/涟漪纹强化管在测试工况下均具有最高的冷凝换热系数,可达相同工况下光滑管对应值的1.4–1.74倍。这是由于人字沟槽结构能够有效减薄沟槽交汇处的液膜厚度,而涟漪纹结构会促进流体湍动并降低突起顶部液膜导热热阻。变干度工况下的测试结果表明,在较低质量流速下光管内的换热主要由管顶部的膜状冷凝换热主导,因此换热系数随着干度变化缓慢;而在较高质量流速和干度下,对流冷凝换热作用愈发突出,换热情况则随之逐渐改善。在这两种强化管内,冷凝换热则在整个测试范围都与质量流速呈明显正相关,尤其是人字沟槽/涟漪纹管,这得益于强化结构对对流换热的显着强化作用。本文引入三维表面的面积扩展因子,提出新的换热关联式,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复合强化管换热特性。在摩擦压降方面,人字沟槽/涟漪纹强化管的摩擦压降强化倍率可达1.30–1.63;沟槽深度或涟漪纹高度与管径比值被简化为粗糙度考虑,并被嵌入到摩擦系数计算中。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该方式,所有数据点的预测偏差均在±20%偏差范围内。流动沸腾换热方面,大干度区间下随着质量流速和热流密度的增加,强化管的换热强化倍率逐渐增加;在质量流速小于120 kg/(m2s)时,人字沟槽/涟漪纹管的换热性能最优;而在质量流速大于120 kg/(m2s)时,人字沟槽/微细粗糙管的换热性能则迅速上升。在较低质量流速下,壁面浸润不充分导致周向换热不均,上下壁温差与管内流型分布间存在强相关;光管内的流型预测分布图与壁温差和换热系数变化规律吻合较好。随着干度上升,光滑管和人字沟槽/微细粗糙管内换热系数先迅速下降而后趋于平缓,管顶部在该区间内的换热系数明显低于管底部;而在较高质量流速下,人字沟槽/涟漪纹管内换热系数随干度呈现“V”形转折,结合壁温差可得在转折点附近管顶部换热明显改善,顶部与底部壁温差值趋近于零,这是由于表面强化结构使得表面充分浸润,进而导致波状流/环形流提前转变。在此基础上,本文考虑表面结构的影响修饰壁面浸润角,分别提出适用于光滑管和复合强化管的换热关联式。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开展小管径内螺纹管内环状冷凝换热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换热系数与干度和质量流速呈正相关,而随着饱和温度的上升下降。在相同工况下,齿顶角较小的内螺纹管内齿间空间更大,对应管内等效液膜厚度更小,因此在高干度下其具有较高的换热系数且换热系数随干度增加增幅较大;而较大的齿高不仅能带来较高的面积扩展比,还可减薄齿尖附近的液膜,增加流体气相和液膜核心区域湍流粘度,因此其齿尖附近局部换热系数远大于齿高较小的内螺纹管。在环形流换热区域内,在离心力作用下管壁四周液膜厚度分布较为均匀。冷凝换热中相变传质仅发生在相界面附近,其中在齿顶附近传质最剧烈。相应地,齿顶区域换热系数在完全环状流中要远大于齿底部分。而在内螺纹管流动沸腾换热-阻力预测方面,经对比评估后发现现存关联式都无法在较宽管径范围内对多种环保工质的热力特性得到满意的预测效果。在考虑不同尺寸通道内质量流速和热流密度等参数的影响差异后,临界齿根直径与等效热流密度被引入到新换热关联式中。新换热模型对数据集具有最佳预测能力,平均绝对偏差仅为18.2%,且在不同来源数据点对比中均能较好刻画各参数作用。现存摩擦压降关联式被修饰以正确反应局部区域干度的影响,得到的关联式预测性能大大于其他现存模型。最后为验证上述两个关联式,通过实验得到多根不同参数情况下,微翅片管内换热-阻力特性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有测试点的预测偏差均在±30%范围内。

余壮[10](2021)在《轻型纯电动物流车用冷冻系统性能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对食品的供应时效性和品质的要求也提高了,内陆地区的人民想吃到来自沿海城市新鲜的水产和肉类食品离不开物流车,部分医疗药品同样需要物流车来运输保存。物流车已经成为在冷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我国冷链物流中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物流车在冷冻工况时,车内环境一直处于超低温工况下,系统长时间运行,会出现排气温度高、机组性能差等问题,进而导致系统的制冷量不足,达不到设定的温度,可能导致食品变质和药品失效。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开发一套基于准双级压缩原理,采用中压补气技术带中间换热器的轻型纯电动物流车冷冻系统,对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车内环境温度分别为-10℃、-15℃、-18℃、-23℃时,采用中压补气技术后,相比不补气模式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下降了18.98%20.40%,下降幅度明显。(2)系统采用中压补气技术后,压缩机转速在3000r/min4800r/min范围内,车内环境温度分别为-10℃、-15℃、-18℃,系统的制冷量分别增长11.55%、18.44%、23.24%;在车内环境较低,制冷量不足时,可以通过提高压缩机转速,来增加系统的制冷量。(3)车内风机风量在55%100%范围内,对系统的性能参数影响不大,在制冷量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以适量降低风机的风量,来促使风机功率的降低,达到节能效果。(4)车外环境温度在15℃43℃范围时,相对不补气模式,采用补气技术后,系统的排气温度降低了8.4℃21.6℃,减少了15.04%22.61%。(5)车内环境温度从-18℃升高到-10℃,车外环境温度在15℃43℃范围内,系统的制冷量增长了71.56%100.04%。(6)当主路电子膨胀阀过热度为7 K时,系统的制冷量、COP以及EER,出现最大值,分别为1.41kW、1.57、1.04。(7)补路电子膨胀阀开度在增大的情况下,系统的排气温度呈下降趋势,系统的制冷量、COP以及EER均有所衰减。

二、R134a作为R12的替代工质对制冷循环的热力性能的影响的估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134a作为R12的替代工质对制冷循环的热力性能的影响的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1)串并联风冷冰箱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试验系统简介
    1.1 试验系统简介
    1.2 试验数据不确定度分析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拉低温测试
    2.2 耗电量优化
        2.2.1 充注量及配比优化
        2.2.2 风机电压优化
3 结论
符号说明

(2)含HFOs二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新形势下的替代制冷剂选择
    1.3 HFOs制冷剂研究现状
        1.3.1 R1234yf
        1.3.2 R1234ze(Z)和R1234ze(E)
        1.3.3 R1336mzz (Z)和R1336mzz (E)
        1.3.4 其他HFOs
    1.4 混合工质
        1.4.1 混合制冷剂
        1.4.2 卤代烃类有机吸收制冷工质对
    1.5 相平衡模型
        1.5.1 状态方程
        1.5.2 活度系数模型
        1.5.3 混合法则
    1.6 本文主要工作
2 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
    2.1 四种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的具体形式
        2.1.1 WS混合法则
        2.1.2 MHV1 混合法则
        2.1.3 MMR1 混合法则
        2.1.4 MR3 混合法则
    2.2 不同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复现性的理论分析
    2.3 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在混合工质相平衡计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3.1 混合工质基本信息
        2.3.2 关联结果及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NMR型混合法则的开发
    3.1 NMR-1 混合法则
    3.2 NMR-2 混合法则
    3.3 NMR型混合法则在二元混合制冷工质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4 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实验系统
    4.1 实验系统
        4.1.1 循环系统
        4.1.2 恒温系统
        4.1.3 测量系统
        4.1.4 组份标定
    4.2 不确定度分析
        4.2.1 温度不确定度
        4.2.2 压力不确定度
        4.2.3 组分不确定度
    4.3 实验步骤
        4.3.1 制冷剂+制冷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测量
        4.3.2 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测量
    4.4 本章小结
5 含HFOs的制冷剂+制冷剂二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实验研究
    5.1 实验样品及色谱条件
    5.2 四组制冷剂+制冷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5.2.1 二元混合工质R1216+R1234yf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5.2.2 二元混合工质R1216+R1234ze(E)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5.2.3 二元混合工质R1234yf+R1234ze(E)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5.2.4 二元混合工质R1336mzz(E)+R32 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5.2.5 结果对比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6 含HFOs的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实验研究
    6.1 实验样品及色谱条件
    6.2 两组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6.2.1 二元混合工质R1234ze(E)+NMP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6.2.2 二元混合工质R1234ze(E)+DMETr EG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6.2.3 结果对比与讨论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和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3)基于ORC的船用柴油机低品位余热利用方案设计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内燃机余热利用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有机朗肯循环研究现状
        1.2.1 有机朗肯循环的布局选型
        1.2.2 有机朗肯循环工质选择
        1.2.3 有机朗肯循环的部件选型
        1.2.4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的评价
    1.3 本文的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内容
        1.3.1 拟解决的问题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二冲程船用柴油机的余热能分析
    2.1 二冲程船用柴油机介绍
        2.1.1 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2.1.2 二冲程柴油机技术参数
    2.2 船用柴油机余热能分析
        2.2.1 余热能流分析
        2.2.2 余热(火用)流分析
    2.3 船用柴油机排气成分计算及分析
        2.3.1 柴油机排气成分计算
        2.3.2 柴油机排气的酸露点计算
        2.3.3 影响排气酸露点的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模型建立
    3.1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模型
        3.1.1 基本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学模型
        3.1.2 高低温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学模型
        3.1.3 高低压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学模型
    3.2 系统评价指标
        3.2.1 热力性能评价
        3.2.2 经济性能评价
        3.2.3 环境性能评价
    3.3 系统模型验证
    3.4 不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性能比较
        3.4.1 热力性
        3.4.2 经济性
        3.4.3 环境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回路有机朗肯循环的工质选择和优化设计
    4.1 有机朗肯循环的工质分析
        4.1.1 工质类型
        4.1.2 工质选择标准
    4.2 基于单工质的双回路有机朗肯系统的性能研究
        4.2.1 工质在不同蒸发压力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2.2 工质在不同冷凝温度、热源温度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2.3 工质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对比
    4.3 双回路有机朗肯系统的优化设计
        4.3.1 系统运行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4.3.2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多目标优化
        4.3.3 优化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船舶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性能提升的研究
    5.1 多热源余热梯级利用系统的设计
        5.1.1 海水淡化装置
        5.1.2 连续回热型吸附式制冷系统
    5.2 多热源余热梯级利用系统性能优化研究
        5.2.1 基于混合工质的双级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性能研究
        5.2.2 连续回热型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性能研究
        5.2.3 参数优化
    5.3 多热源余热梯级利用系统的模拟结果分析
        5.3.1 多热源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在船舶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性能分析
        5.3.2 多热源余热梯级利用系统与其他余热系统的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本研究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4)机柜空调用微通道冷凝器的结构优化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微通道冷凝器的介绍
    1.3 微通道换热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微通道换热器国内研究现状
        1.3.2 微通道换热器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热设计及理论基础
    2.1 热交换理论基础
    2.2 流体力学理论基础
        2.2.1 连续性方程
        2.2.2 动量微分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2.2.3 能量守恒方程
    2.3 微通道冷凝器的参数
        2.3.1 制冷剂侧结构参数
        2.3.2 空气侧结构参数
    2.4 毛细管型冷凝器换热系数
        2.4.1 空气侧换热系数
        2.4.2 制冷剂侧换热系数
    2.5 本章小结
3 机柜空调结构设计
    3.1 机柜空调工作原理
    3.2 机柜空调设计原则
    3.3 机柜空调零件选型
        3.3.1 蒸发风机选型
        3.3.2 压缩机选型
        3.3.3 冷凝器风机选型
        3.3.4 冷凝器选型
        3.3.5 蒸发器选型
        3.3.6 制冷剂选型
        3.3.7 节流元件选型
    3.4 压焓图的计算
        3.4.1 系统已知条件
        3.4.2 工况设置和压焓图
        3.4.3 压缩机功率的理论计算
    3.5 本章小结
4 空调三维设计与生产
    4.1 空调模型设计
    4.2 机柜空调框架静力学仿真
    4.3 机柜空调实际生产、安装与调试
    4.4 本章小结
5 毛细管型冷凝器结构优化
    5.1 实验目的与原理介绍
    5.2 实验准备
        5.2.1 实验步骤与实验原理图
        5.2.2 实验装置的准备
        5.2.3 实验条件的准备
    5.3 毛细管型微通道冷凝器的流程布置研究
        5.3.1 流程布置方案
        5.3.2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5.4 毛细管型微通道冷凝器的管道分布研究
        5.4.1 微通道冷凝器管道分布方案
        5.4.2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5.5 毛细管型微通道冷凝器的串并联研究
        5.5.1 微通道冷凝器的串并联方案设计
        5.5.2 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5.6 误差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直接接触冷凝制冷系统的性能模拟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现存制冷系统研究现状
    1.3 直接接触凝结换热简介及研究现状
        1.3.1 直接接触凝结研究现状
    1.4 余冷冷能利用
    1.5 工质选择
    1.6 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
    1.7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的综合性能评估
    2.1 单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
        2.1.1 系统描述
        2.1.2 简化假设及参数设置
        2.1.3 单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能量分析模型
        2.1.4 单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火用)分析模型
        2.1.5 单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经济分析模型
        2.1.6 单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环境分析模型
    2.2 双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
        2.2.1 系统描述
        2.2.2 简化假设及参数设置
        2.2.3 双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能量分析模型
        2.2.4 双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火用)分析模型
    2.3 复叠式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
        2.3.1 系统描述
        2.3.2 简化假设及参数设置
        2.3.3 复叠式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能量分析模型
        2.3.4 复叠式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火用)分析模型
    2.4 单级压缩带回热器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
        2.4.1 系统描述
        2.4.2 简化假设及参数设置
        2.4.3 单级压缩带回热器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能量分析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的4E分析
    3.1 单级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的4E分析
        3.1.1 蒸发温度对系统4E性能的影响
        3.1.2 冷凝温度及过冷度对单级系统4E性能的影响
    3.2 双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的4E分析
        3.2.1 中间温度对双级系统4E性能的影响
        3.2.2 过冷度对双级系统性能的影响
    3.3 复叠式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的4E分析
        3.3.1 高温级系统蒸发温度对复叠式系统4E性能的影响
        3.3.2 冷凝蒸发器换热温差对复叠式系统4E性能的影响
        3.3.3 冷凝温度与过冷度对复叠系统性能影响
    3.4 单级压缩带回热器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的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直接接触凝结制冷循环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系统简介
    4.2 压缩机选型
    4.3 换热器选型
    4.4 辅助设备选型
        4.4.1 节流装置选型
        4.4.2 制冷剂泵选型
        4.4.3 恒温水槽选型
        4.4.4 数据测量与采集系统选型
    4.5 实验目的及内容
        4.5.1 实验目的
        4.5.2 实验内容
        4.5.3 实验方法及步骤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5.1 冷却水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2 冷冻液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3 冷冻液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成果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千瓦级ORC系统多工况特性实验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字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质选择
        1.2.2 循环参数
        1.2.3 设备研究
        1.2.4 系统集成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原理及模型
    2.1 ORC系统原理
    2.2 循环过程热力学分析
        2.2.1 定压蒸发
        2.2.2 等熵膨胀
        2.2.3 定压冷却
        2.2.4 等熵压缩
    2.3 ORC系统数学模型
        2.3.1 换热器移动边界法模型
        2.3.2 膨胀机模型
        2.3.4 工质泵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ORC系统多工况实验介绍
    3.1 热源系统改造
        3.1.1 生物质蒸汽锅炉的缺陷
        3.1.2 导热油锅炉模拟热源
    3.2 有机朗肯循环实验设备介绍
        3.2.1 工质管路
        3.2.2 冷源系统
        3.2.3 润滑油路
        3.2.4 数据采集设备
    3.3 循环介质物性参数
    3.4 实验台调试
    3.5 实验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结果分析及系统模型验证
    4.1 冷却水流量对系统运行特征影响规律
        4.1.1 换热器温度随冷却水流量的变化
        4.1.2 膨胀机压力随冷却水流量的变化
        4.1.3 系统能量随冷却水流量的变化
        4.1.4 热力性能随冷却水流量的变化
    4.2 热源温度对系统运行特征影响规律
        4.2.1 换热器温度随热源温度的变化
        4.2.2 膨胀机压力随热源温度的变化
        4.2.3 系统能量随热源温度的变化
        4.2.4 热力性能随热源温度的变化
    4.3 ORC系统数学模型验证
        4.3.1 模块化验证
        4.3.2 系统性能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TRNSYS中 ORC系统供热仿真
    5.1 TRNSYS软件描述
    5.2 ORC供热系统模型
        5.2.1 用户与冷却塔
        5.2.2 ORC设备
        5.2.3 控制策略
    5.3 ORC供热系统运行分析
        5.3.1 典型日运行过程分析
        5.3.2 供热季运行过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致谢

(7)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复叠制冷系统面临的问题
        1.1.2 冷冻冷藏冷库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复叠循环配置和流程的研究
        1.2.2 系统变工况及中间工况性能的研究
        1.2.3 级间容量比和压缩机频率的研究
        1.2.4 循环工质种类及充注量的研究
        1.2.5 系统部件的研究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1.3.1 研究范畴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问题
        1.3.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循环模式与理论分析
    2.1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提出
    2.2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运行模式
    2.3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循环工质选择
    2.4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仿真模型
        2.4.1 压缩机的数学模型
        2.4.2 冷凝器的数学模型
        2.4.3 节流机构的数学模型
        2.4.4 蒸发器的数学模型
        2.4.5 蒸发冷凝器的数学模型
        2.4.6 制冷剂的数学模型
        2.4.7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数学模型
        2.4.8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仿真模型算法
    2.5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模拟分析
第三章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实验台设计与搭建
    3.1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实验台构成
        3.1.1 复叠式耦合制冷实验台
        3.1.2 实验台测点布置
    3.2 实验设备选型
        3.2.1 室外机组选型
        3.2.2 压缩机选型
        3.2.3 电子膨胀阀选型
        3.2.4 蒸发器
        3.2.5 蒸发冷凝器
        3.2.6 辅助设备选型
第四章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4.1 实验台测试工况描述与结果分析
        4.1.1 实验台测试工况及方法
        4.1.2 实验台测试结果分析
    4.2 实验验证工况描述与结果分析
        4.2.1 实验验证工况及方法
        4.2.2 实验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R290盘管式冰蓄冷空调系统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气候变暖与双碳目标
        1.1.2 工质替代的紧迫性
    1.2 R290 替代传统工质的研究现状
        1.2.1 在制冷系统中的研究现状
        1.2.2 在热泵空调系统中的研究现状
    1.3 蓄冷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工作
2 R290 替代R134a的可行性分析
    2.1 工质替代标准
    2.2 工质特性分析
        2.2.1 基础物性对比
        2.2.2 热力性能
        2.2.3 安全性可行性分析
    2.3 R290 蓄冷空调系统性能理论研究
        2.3.1 假设条件
        2.3.2 主要公式
        2.3.3 理论循环性能对比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盘管式冰蓄冷实验系统
    3.1 实验目的
    3.2 盘管式冰蓄冷系统设计
    3.3 蓄冷实验系统搭建
    3.4 实验测量系统
    3.5 实验方法
        3.5.1 实验测量装置的标定
        3.5.2 系统的气密性检测
        3.5.3 制冷剂的充注
        3.5.4 实验流程
    3.6 实验数据处理
    3.7 实验不确定度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R290 盘管式冰蓄冷空调系统性能实验
    4.1 充注量对蓄冷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4.1.1 充注量对R134a蓄冷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4.1.2 充注量对R290 蓄冷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4.2 最佳充注量下R290 与R134a蓄冷工况性能实验
        4.2.1 蓄冷槽工况
        4.2.2 R290 与R134a蓄冷工况性能对比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水平强化管内制冷剂冷凝与沸腾热力特性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1 绪论
    1.1 强化传热概念和发展
    1.2 流动沸腾研究进展
        1.2.1 常规尺度强化方式
        1.2.2 微小翅片或沟槽
        1.2.3 微螺柱或方形微肋
        1.2.4 其他微尺度方法
        1.2.5 复合多尺度方法
    1.3 对流冷凝研究进展
        1.3.1 对流冷凝流动实验研究
        1.3.2 对流冷凝流动数值模拟
    1.4 现存研究中的不足
    1.5 研究目标、整体思路以及工作内容
2 实验系统及测量原理
    2.1 引言
    2.2 实验测试装置
        2.2.1 水平管内相变流动换热测试系统
        2.2.2 测试段结构
        2.2.3 传感器及测量仪表
        2.2.4 测试工质
        2.2.5 测试表面结构
    2.3 实验数据处理
        2.3.1 换热数据计算
        2.3.2 威尔逊图解法
        2.3.3 壁温测量法
        2.3.4 压降数据计算
    2.4 实验误差分析
    2.5 结果可靠性验证
        2.5.1 系统热平衡校核
        2.5.2 单相换热验证
        2.5.3 单相摩擦压降验证
        2.5.4 重复性实验验证
        2.5.5 实验结果与关联式对比
    2.6 本章小结
3 复合强化管内冷凝热力特性
    3.1 引言
    3.2 强化管内冷凝平均换热-阻力特性
        3.2.1 测试工况
        3.2.2 管内冷凝换热性能
        3.2.3 管内冷凝阻力特性
        3.2.4 管内冷凝综合性能
    3.3 强化管内冷凝换热-阻力特性
        3.3.1 测试工况
        3.3.2 管内流型分析
        3.3.3 光滑管内低流速冷凝换热特性
        3.3.4 复合强化管内低流速冷凝换热特性
        3.3.5 复合强化管内低流速冷凝阻力特性
        3.3.6 综合性能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复合强化管内流动沸腾热力特性
    4.1 引言
    4.2 强化管内流动沸腾平均换热-阻力特性
        4.2.1 测试工况
        4.2.2 管内蒸发换热特性
        4.2.3 管内蒸发阻力特性
        4.2.4 流动沸腾综合性能评价
    4.3 强化管内流动沸腾换热-阻力特性
        4.3.1 测试工况
        4.3.2 光管内流动沸腾换热性能
        4.3.3 强化管内流动沸腾换热性能
        4.3.4 强化管内流动沸腾换热预测模型
        4.3.5 流动沸腾阻力特性研究
        4.3.6 综合性能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小管径微翅片管冷凝换热数值研究
    5.1 前言
    5.2 计算模型
        5.2.1 VOF方法介绍
        5.2.2 湍流模型
        5.2.3 相变传质模型
        5.2.4 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5.2.5 离散方法及网格独立性验证
        5.2.6 计算结果验证及流型分析
    5.3 结果及讨论
        5.3.1 齿形和流动参数作用
        5.3.2 不同工质换热特性对比
        5.3.3 与换热关联式对比
        5.3.4 气液相界面分布形状
        5.3.5 两相速度及湍流粘度分布
        5.3.6 界面传质速率及局部换热系数分布
    5.4 本章小结
6 小管径微翅片管流动沸腾热力特性预测
    6.1 前言
    6.2 换热关联式评价及迭代
        6.2.1 换热数据集介绍
        6.2.2 现存换热预测模型评价
        6.2.3 新的换热预测模型
        6.2.4 新模型评价
    6.3 摩擦压降模型评价及迭代优化
        6.3.1 摩擦压降数据集介绍
        6.3.2 现存摩擦压降关联式评价
        6.3.3 新的摩擦压降关联式
    6.4 实验数据验证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0)轻型纯电动物流车用冷冻系统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现状总结及课题提出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 本章小结
2 轻型纯电动物流车冷冻系统理论分析
    2.1 制冷剂的选择
    2.2 冷冻系统工作原理
    2.3 中压补气原理理论分析
        2.3.1 普通冷冻系统理论分析
        2.3.2 带中压补气的冷冻系统理论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轻型纯电动物流车冷冻制冷系统性能实验
    3.1 实验设计
        3.1.1 实验目的
        3.1.2 设备选型
    3.2 搭建试验台
    3.3 实验方案
    3.4 冷冻系统测点布置
    3.5 测试环境
    3.6 数据处理
    3.7 误差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4.1 中压补气对冷冻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4.2 压缩机转速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4.3 车内风机风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4.4 车外环境温度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4.5 车内环境温度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4.6 主路电子膨胀阀过热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4.7 补路电子膨胀阀开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R134a作为R12的替代工质对制冷循环的热力性能的影响的估算(论文参考文献)

  • [1]串并联风冷冰箱性能优化[J]. 郝刚卫,刘晔,晏刚,鱼剑琳. 化工学报, 2021(S1)
  • [2]含HFOs二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理论与实验研究[D]. 方一波. 浙江大学, 2021(01)
  • [3]基于ORC的船用柴油机低品位余热利用方案设计与优化研究[D]. 黄桂聪. 广西大学, 2021(12)
  • [4]机柜空调用微通道冷凝器的结构优化与性能分析[D]. 陈昊宇. 常州大学, 2021(01)
  • [5]直接接触冷凝制冷系统的性能模拟及实验研究[D]. 孙庆烨.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6]千瓦级ORC系统多工况特性实验及仿真研究[D]. 黄志胜.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7]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性能的研究[D]. 杜启含.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8]R290盘管式冰蓄冷空调系统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金超. 中原工学院, 2021
  • [9]水平强化管内制冷剂冷凝与沸腾热力特性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 唐苇羽. 浙江大学, 2021(01)
  • [10]轻型纯电动物流车用冷冻系统性能实验研究[D]. 余壮. 中原工学院, 2021(08)

标签:;  ;  ;  ;  ;  

估算 R134a 替代 R12 对制冷循环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