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盐亭紫土农业生态实验站成立20周年回顾

中国科学院盐亭紫土农业生态实验站成立20周年回顾

一、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建站20周年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马胜兰,况福虹,唐家良,王艳强,吴鹏飞,朱波[1](2021)在《种植模式对川中丘陵石灰性紫色土结构和地力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田间长期定位试验,通过原位监测和计算机断层微扫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种植模式对川中丘陵石灰性紫色土结构和地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小麦(MW)模式耕层土壤孔隙配比合理且连通性好,有利于耕层保水保肥和土壤可持续利用,但该模式土壤动物丰富度和经济效益偏低。玉米-油菜(MR)模式土壤孔隙结构较玉米-小麦模式差,但腐食性土壤动物丰富,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且经济效益优于玉米-小麦模式。玉米-红薯-小麦(MWP)模式经济效益最高,作物类型和孔隙结构有利于土壤动物生存繁殖,但该体系耕层土壤孔隙结构不利于保水保肥,且养分消耗量高,不利于土壤养分积累和长期地力维护。该区传统粮油种植模式利弊共存,选择时需因地制宜、趋利避害进行综合评估。

张顺涛,鲁剑巍,丛日环,任涛,李小坤,廖世鹏,张跃强,郭世伟,周明华,黄益国,程辉[2](2020)在《油菜轮作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明确长江流域多熟制轮作区油菜轮作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验证油菜种植提高后茬作物产量是一种普遍现象,为油菜作为换茬作物促进粮油兼丰、周年丰产稳产提供依据。【方法】在长江流域不同地区开展不同轮作模式的同田对比试验,选取长江上游重庆北碚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四川盐亭油菜-玉米和小麦-玉米轮作,中游湖北沙洋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油菜-玉米和小麦-玉米轮作、湖南衡阳油菜-早稻-晚稻和冬闲-早稻-晚稻轮作、河南信阳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下游江苏如皋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比较冬季作物小麦(或冬闲)和油菜在相同施肥水平下对后茬作物水稻或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养分吸收量的差异。【结果】北碚、沙洋、信阳和如皋油-稻轮作的稻谷产量较麦-稻轮作分别提高323、483、1 569和569 kg·hm-2,相应增产4.6%、6.6%、17.3%和6.0%;盐亭和沙洋油-玉轮作的玉米产量较麦-玉轮作分别提高487和579 kg·hm-2,分别增产7.0%和14.8%;衡阳油-稻-稻轮作的早稻和晚稻的稻谷产量较闲-稻-稻轮作分别提高718和726 kg·hm-2,分别增产11.1%和10.5%。沙洋和信阳油-稻轮作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较麦-稻轮作分别增加7.0、27.7万穗/hm2和18.1、20.2粒/穗。沙洋和北碚试验点油-稻轮作的水稻生物量较麦-稻轮作分别提高1 711和2 625 kg·hm-2,氮素累积量分别较麦-稻轮作增加23.9和23.2 kg·hm-2。【结论】在长江流域不同种植区域内,油菜在不同轮作模式中均可提高后茬作物的产量及养分累积量,是一种良好的轮作换茬作物。

马胜兰[3](2020)在《秸秆还田对川中丘陵玉麦轮作体系地力特征和氮去向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秸秆在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能量交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秸秆还田不仅可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还利于培肥土壤,维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为探明不同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川中丘陵紫色土地力和土壤-植物体系氮去向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为平台,在土壤要素长期观测样地,设置玉米-小麦-秸秆不还田(CK)、玉米-小麦-秸秆30%还田(RMW30)、玉米-小麦-秸秆50%还田(RMW50)、玉米-小麦-秸秆100%还田(RMW100)、玉米-小麦-秸秆粉碎还田(RMWcut)和玉米-小麦-秸秆焚烧还田(RMWburn)6个处理,代表不同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方式。通过研究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作物生产、土壤物理性质、养分特征和土壤动物食性结构的影响,以及氮去向的差异,以期评估对川中丘陵地区土壤结构和地力有利,且利于农业可持续生产和环境友好的秸秆还田模式,为优化区域秸秆还田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合理的秸秆还田可提高作物生产力,过多秸秆还田会降低作物生产力。RMW30处理小麦和玉米的产量最高分别为3854和6464 kg ha-1,处理间无显着差异。而RMW100较RMW30处理的小麦产量少15.5%且低于CK处理。RMW50处理小麦季生物量较高为12309 kg ha-1,玉米季则RMW100处理较高为14442 kg ha-1。秸秆还田方式对生产力无显着影响,小麦季RMWcut处理生物量和产量偏高,玉米季RMWburn处理偏高。2.合理的秸秆还田利于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从还田量来看,RMW30和RMW50处理土壤容重较CK显着降低0.22和0.17g cm-3,饱和含水量提高2.76%和0.54%,RMW100处理容重和饱和含水量与CK处理无显着差异,但饱和导水率达1.62mm min-1,导水性能优越,RMW30处理孔隙特征与CK处理无显着差异,RMW50处理较CK处理25-100μm孔隙数量显着降低17.7%,但>500μm孔隙数量增加3倍,大小孔隙配比明显改善。RMW100处理显着提高了孔隙均匀性和连通性。但其孔隙直径趋大,漏水漏肥的风险较大。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容重、饱和含水率和饱和导水率无显着影响,但对孔隙组成影响较大。CK和RMWburn处理>1000μm的孔隙体积比分别为86.8%和91.3%,RMWcut处理为50%,孔隙直径趋小。RMWcut较其他处理总孔隙度提高,大小孔隙配比合理,RMWburn和CK处理孔隙结构无显着差异。3.秸秆还田量对土壤p H无显着影响,但耕层土壤养分含量随还田量增加呈上升趋势,RMW100处理小麦季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显着高于CK处理,分别达到14.7 g kg-1和77.2mg kg-1。玉米季除速效钾外,其他指标在处理间无显着差异。秸秆还田方式对p H和速效钾含量无显着影响,小麦季RMWcut与RMWburn处理有机质含量较CK处理高5.2g kg-1和3.2 g kg-1,RMWcut显着高于CK处理。RMWcut处理小麦季和玉米季碱解氮含量最高,分别达到76.3和80.5 mg kg-1。4.该试验条件下杂食性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种类最多,其他食性土壤动物数量较少且种类单一。RMW30处理杂食性土壤动物的数量可达38000只m-2,显着高于RMW50处理,植食性土壤动物CK处理可鉴定种类为4种,数量为2500只m-2,其他处理仅1-2种且RMW50处理深层缺失该食性。RMW100处理腐食性和捕食性土壤动物数量可达5000只m-2。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植食性土壤动物的数量与种类CK处理最多。RMWburn处理土壤动物总数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种类无显着差异。RMWcut处理腐食性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增加,捕食性土壤动物在0-15 cm土层缺失而在15-30 cm土层聚集。5.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中,氮肥是农田氮输入的主要来源,占比70%,其次为秸秆,占比为20%,氮沉降约占5%-7%;种子氮仅占1%。小麦季RMW30处理氮利用效率最高达53.1%,作物携出氮量占总输出量的80%~90%,各处理出现不同程度氮盈余,盈余量与秸秆还田量呈正相关。玉米季随秸秆还田量增加氮利用效率上升,土壤淋溶损失量占比较高,各处理淋溶量占其总输出量的30%左右,气态损失约占5%-7%。CK和RMW50和RMW100处理氮盈余量分别为-97.2、-76.9和15.4 kg ha-1。不同还田方式下,CK、RMWcut和RMWburn的氮利用率无显着差异。小麦季不同还田方式的各处理均出现不同程度氮盈余,RMWcut处理盈余量达45.2 kg ha-1,其他处理盈余量为26 kg ha-1左右。玉米季各处理则出现土壤氮亏损情况,其中CK处理亏损氮97.19 kg ha-1。综上,小麦季秸秆还田量为30%和玉米季还田量为100%时,可使当季作物保持较高的生产力和氮利用效率,同时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增加土壤动物总量和丰富度,更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小麦季所有处理和玉米季秸秆100%还田的处理普遍出现氮盈余,在实际生产中可减少化肥氮用量。不同还田方式中,秸秆焚烧还田易破坏土壤结构,而粉碎还田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起到保水保肥效果,提高土壤地力实现作物增产,因此在川中丘陵区,小麦季和玉米季推荐秸秆还田量分别为30%和100%,推荐还田方式为粉碎还田。

杨萍,白永飞,宋长春,吴冬秀[4](2020)在《野外站科研样地建设的思考、探索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科研样地是野外站的核心设施,是完成监测、科研和试验的重要基础条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直接、综合和长期的第一手资料。2016年,中国科学院开展了野外站科研样地建设的探索,建设4年来取得了显着成效,为野外站科研样地建设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推动全国野外站科研样地建设奠定了基础。

王红兰,蒋舜媛,崔俊芳,唐翔宇[5](2017)在《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大孔隙流的定量评价》文中认为为阐明大孔隙丰富且孔径呈两极分化的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大孔隙流的运移规律,通过室内土柱试验获取耕作层020 cm、非耕作层2040 cm原状土柱和填装土柱的穿透曲线,分析饱和条件下土壤大孔隙流发生规律,并采用解析法CXTFIT软件拟合了水分优先运移参数,PFSP指标(大孔隙流引起的穿透曲线延展量与水动力弥散作用及两区作用引起的延展量的比值)定量评价土壤大孔隙流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1)以填装土柱水流为平衡基质流计算,耕作层020 cm原状土柱中大孔隙流的导水贡献率为66.2%68.5%,而Br-累积淋出量占总淋出量的62.3%66.1%。对于非耕作层2040 cm,土壤大孔隙流导水贡献率为0.2%1.7%,而Br-随大孔隙流运移的比例却达14.5%20.5%。说明耕作层土壤中大孔隙流现象远比在非耕作层土壤中更为显着;2)PFSP值结果表明大孔隙流作用对穿透曲线延展量的贡献率最大,两区交换运移作用次之,水动力弥散作用的最小。即PFSP值越大,大孔隙流对总水流通量的贡献率越大。

黄兴成[6](2016)在《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及炭基调理剂培肥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紫色土是四川盆地农业土壤的主体,占盆地面积的85%,其土壤肥力及生产力状况直接关系着该地区粮食供应安全。目前有关四川盆地紫色土区域肥力状况的报道主要源自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近30年来该区域紫色土肥力现状及变化如何尚不清楚。本文首先利用四川盆地紫色土分布区114个县(市)2005年以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采集的252275个紫色土样品的土壤分析数据,18646个农户调查数据,1944个试验示范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及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比较了解30年来紫色土养分肥力的变化,为紫色土的改良培肥提供数据支撑。在对区域土壤肥力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针对紫色土有机质含量低、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采用大田试验、盆栽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炭基土壤调理剂对紫色土的培肥效果研究,明确不同炭基土壤调理剂对紫色土团聚体结构、水分库容、养分含量等土壤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影响,为紫色土培肥及土壤调理剂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四川盆地紫色土分布区114个县(市)土壤养分肥力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紫色土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6.4 g·kg-1、1.02 g·kg-1、15 mg·kg-1、91.9 mg·kg-1,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处于缺乏水平,土壤全氮和有效磷处于中等含量水平。相对于第二次土壤普查,30年来四川盆地紫色土除速效钾变化不大外,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有明显提升,分别增加了28.1%、21.4%和200%。但是该区域土壤养分肥力目前仍然偏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缺乏的比例分别占75.7%、55.6%、49.8%和65.4%。近30年来紫色土pH变化在不同类型紫色土间存在较大差异,中性紫色土30年平均降低了0.54个pH单位,石灰性紫色土pH平均降低了0.43个pH单位,酸性紫色土平均升高了0.32个单位。紫色土区作物产量水平差异较大,采用平均单产法对紫色土地区作物产量水平分级表明,旱地作物马铃薯、油菜、小麦、玉米中低产比例分别占49.6%、67.6%、67.0%和79.0%,紫色土区旱地作物仍具有较大的产量提升空间。紫色土的实际生产力与基础地力呈极显着正相关,土壤对不同作物的贡献率在48.7%62%,提升土壤基础地力是作物增产的重要途径。不同产量水平下土壤养分差异显着,整体表现为较高作物产量下土壤养分肥力指标更高,作物产量与土壤养分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是紫色土肥力的首要影响要素,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提升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不同炭基调理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炭基土壤调理剂对大田作物均有显着的增产作用,与对照相比,不同调理剂处理榨菜两年增产幅度达9.9%30%和8.6%15.1%,玉米增产幅度达7.2%10.8%和7.5%21.7%。在大田连续2年4茬施用炭基调理剂(每季用量1500 kg·hm-2),显着提高了土壤粒径>0.25 mm的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促进小团聚体向大团聚体的转化,其中对粒径>5 mm的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提升幅度最大,比对照提高5.3818.29个百分点,同时提高了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及稳定性指数,以课题组研发的炭基调理剂和生物碳效果最佳。施用调理剂降低了田间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孔隙度,提高了土壤持水性,扩大了土壤水分库容。经过2年的定位试验,各调理剂土壤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均显着提升,土壤水分总库容、兴利库容、滞留库容和最大有效库容均显着提升;土壤孔隙度提高2.94.5个百分点。不同调理剂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对降雨后的截留,并降低了土壤水分散失,从而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和抗旱能力。盆栽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调理剂促进了作物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积累。当调理剂投入量达到土壤质量的1%时,生物质炭和自主研发的调理剂I、调理剂II均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容重比对照降低了2.55.8%,孔隙度提高了0.92.7个百分点。施用调理剂土壤持水能力显着提高,土壤饱和含水量比对照处理提高了13.7%21.4%,以生物质炭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炭基调理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6.3%14.4%,全氮和全磷也明显提升,对全钾影响较小;不同调理剂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以有机肥>调理剂II>调理剂I>生物质炭>对照。施用调理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镁、交换性钾显着增加,提高了土壤的缓冲性能。综上所述,四川盆地紫色土地区近30年来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明显提高,但是目前土壤养分肥力仍然较低。施用炭基土壤改良剂是紫色土改良培肥的重要手段之一。关于炭基调理剂的优化配比、培肥机理以及与其它培肥技术的比较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王红兰,唐翔宇,张维,刘琛,关卓,校亮[7](2015)在《施用生物炭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该研究通过野外坡耕地小区施用1%秸秆生物炭1年后的对比试验,揭示生物炭对川中丘陵区紫色土耕作层土壤水力学参数、大孔隙度及其对饱和导水率的贡献率所产生的影响。试验设对照区与施用生物炭区2个处理,各处理有3个平行小区,耕作层土壤分为表层和亚表层(27和>712 cm)。比较2个处理小区试验结果,可以发现:1)施用生物炭导致植物难以利用的土壤滞留水和易流失的结构性孔隙水的含量(θstr)下降,而基质性孔隙中植物有效水含量显着提高(P<0.05),由(0.058±0.003)cm3/cm3增加至(0.085±0.002)cm3/cm3;2)表层和亚表层土壤中对产流起主要贡献的半径>125μm的总有效孔隙度分别平均增加54%和8%,其中孔径>500μm的孔隙增加最为明显,高达110%和355%;3)表层和亚表层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分别平均增加45%和35%。研究证明,施用生物炭,一方面,能增加土壤有效水的持水量,有利于植物抗旱;另一方面,提高土壤导水率,有利于水分入渗,从而减少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的发生。

申丽娟[8](2014)在《侯光炯学术思想:历史、哲学与表达》文中指出学术思想作为人类理性认知的系统化,是特定时代的学术精英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内在体现,往往蕴含有超越该时代的最大信息量。因此,以某位大师或学术精英为个案,探究其学术活动及学术思想,是站在学术史的角度回观和展望某个时代某个学科领域发展的重要途径。侯光炯先生(1905~1996),又名侯翼如,英文名Hou Kuangchun(K.C. Hou OR Hou Guangjiong),是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前学部委员)、英国皇家学会资深会员、国家一级教授,也是我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之一、农业土壤学的先驱和奠基人,堪称为一代宗师、学界楷模、农学泰斗。侯光炯先生的学术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其学术成就与高尚品格早已为众名家所写、世人所传颂,但发掘和升华其学术人生及思想仍兼具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现实关照性于一体,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土壤学发展、传承侯光炯先生学术遗产以及加强良好学术风气建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目前,国内外有关侯光炯先生农业土壤的探讨和纪实或纪念性研究成果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史料,对侯光炯学术思想研究有着深刻的借鉴与指导作用。但从总体上来看,系统的全面的侯光炯学术思想研究尚未起步,目前的研究呈现出相对薄弱和零散的特征,缺乏深入论证和挖掘,而这与侯光炯先生在农业土壤学上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称。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侯光炯先生的生平及学术历程的系统梳理,追踪其学术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源泉,进而把握侯光炯先生的学术价值观、科学研究方法、治学理念与风格,考察侯光炯先生在农业土壤理论、农业生态系统学、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等方面研究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侯光炯先生的学术思想进行展望,以期对侯光炯学术思想能够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深刻的认识。1.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发端溯源(1)侯光炯先生的学术生涯长达70年(1927~1996),其起始时间与我国现代土壤科学的起步时间几乎一致,而且二者的发展历程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具有高度重合性。纵观侯光炯先生的学术人生,可大致将其划分为少年求学、崭露头角、举步维艰、宏图大展、低潮时期、辉煌岁月以及思想的延续等阶段,每个阶段均呈现出不同的内容特征。(2)侯光炯先生在充分吸收欧美土壤学派和前苏联土壤学派先进的研究理念、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壤学派。所谓“中国特色”,具体体现在研究理念、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成果等方面。在研究理念方面,主要指侯光炯早在20世纪30年代乃至求学时期就已经树立起的土壤学服务于农业生产理念;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指侯光炯所倡导的总结和升华农民群众的生产实践经验;在研究成果方面,主要指侯光炯的农业土壤生理性观点、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自然免耕技术等适合于中国国情的代表成果。(3)侯光炯先生的学术思想是由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良师教诲以及自身特质等因素综合作用、历时积淀的结果。在经过系列因素的洗礼之后,侯光炯先生的学术思想开始成型,并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日益成熟、由较为零散到日趋系统的渐进发展过程。2.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哲学透视(1)“殚精竭虑为三农”是侯光炯先生学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第一,服务农业:土壤科学服务于农业生产。面对早期土壤与农业生产相互独立、彼此分离的局面,侯光炯先生坚持主张中国土壤科学应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之路,既要区别于美国式的科研与生产实践完全脱节的路子,也要不同于缺乏科学理论基础与解决具体生产问题工作方法的传统路子。第二,扎根农村:心系田野与大地。侯光炯先生认为,只有扎根于农村才是“光明的道路”,而且这对于他本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幸运的转变”。第三,尊重农民:“我是农民的儿子”。出身于农家、经常接触农民的人生经历,使得侯光炯先生对于农民有着“一种朴素的阶级感情”。随着土壤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侯光炯先生对农民的态度由最初的同情转变为由衷地钦佩、赞美、尊重农民的生产实践智慧。(2)“躬身实践获真知”是侯光炯先生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第一,长期蹲点农村的研究之路。所谓蹲点,是指借助于农村科研基点平台进行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型研究。不仅如此,侯光炯先生还将其功能拓展到推广新技术与新品种、培训教育等方面。第二,研究方法:农民经验与田间实验相结合。侯光炯先生极其重视对来自农民群众生产实践经验的学习、总结、验证与提炼,但由于土壤学是一定程度上的实验科学,其同样高度重视田间观察与实验分析。第三,对话与融合:国外考察、访问交流与合作。侯光炯先生在土壤科学研究领域的成名与立足,与其到国外考察、访问交流和合作是密不可分的。(3)“求实创新建丰碑”是侯光炯先生治学理念与风格的核心内容。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侯光炯先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段较长的时期,由早期的朴素的自发的辩证唯物主义者逐渐转变为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并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同自己的科研实践结合起来。第二,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侯光炯先生是一位勇于挑战传统和权威、坚持和论证自己观点的学者,不断探索与创新正是其科研精神的实质所在。第三,天、地、人、物统一体思想。天(气候)、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人(人为活动尤其是耕作措施)、物(耕作物以及其他植被等)统一体观点具有明显的唯物辩证思想,是侯光炯先生将哲学理念运用在土壤科学研究的结合体。第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理念。侯光炯先生从自然科学发展趋势着手,对农业科学脱节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引出土壤科学的多分支学科交叉与融合问题及其解决方案。3.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农业土壤理论(1)侯光炯先生作为我国第一代土壤学家,是我国农业土壤学的先驱和奠基人。在农业土壤科学的创建方面,侯光炯先生不仅剖析了过去土壤科学残存的基本缺陷及其原因,还界定了农业土壤学的理论内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并对农业土壤学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与其改善途径予以揭示。当农业土壤学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开始被人们认同但仍较为散乱之时,侯光炯先生首次明确提出了“农业土壤学具有鲜明的生产实践性”,并给以了详尽论述。(2)由侯光炯先生所创立的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是在总结农民群众生产实践经验基础上进行升华而来的,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理论发现。侯光炯先生从学界既有的“农业土壤是历史自然体”的论断出发,提出土壤是活的有生命的自然历史体。直到1984年Beckmann关于土壤作为生物体和具有复杂结构与演化历史的自然体的提出,说明侯光炯先生的这一观点领先世界20余年。侯光炯先生首次提出土壤生理性新概念的定义、基本规律等内容,标志着土壤研究思路逐渐向综合研究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侯光炯先生对土壤肥力的定义及其本质重新阐释,为世界土壤科学的动态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侯光炯先生提出的“小三化”、“大三化”等土壤培肥与改良措施,在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侯光炯先生所提出的以土壤生理性为依据的农业土壤分类方法,从根本上不同于传统的以土壤地理环境或者土壤属性等为标准的土壤分类方法。1935年,侯光炯先生首次将水稻土作为一个独立类型提出来,并进一步把水稻土分为淹育、潴育和潜育等亚类,成为我国水稻土研究的开端。在土壤生理性及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的指导下,侯光炯先生讨论了水稻土的生理类型及其分类体系,摆脱了传统研究中“三育”、“三源”等分类视角。关于紫色土分类体系,侯光炯先生主张发生学分类和农业土壤型分类两种体系,为后来全国农业土壤分类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4)侯光炯先生根据其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对土壤普查、规划以及农业区划等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升华,为全国第二次群众性土壤普查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侯光炯先生认为,搞清楚一些理论问题是土壤普查工作的必然要求,如土壤普查规划中的研究对象和主要诊断项目、如何研究土壤肥力、在普查中进行全面规划的指导思想问题以及土壤普查工作是否要包括土壤区划研究问题等。对于土壤农业区划,侯光炯先生从水热条件出发,将我国土壤农业区划分为区域、地区、土区、土片和土组等五级。4.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农业生态系统学(1)水土保持是侯光炯先生晚年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侯光炯先生在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农业生态系统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在系统地总结美国水土保持工作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探究了水土保持区划的标准及其体系,并针对当前存在的水土保持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为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全面开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对策建议。(2)侯光炯先生认为,生态农业是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基本手段,它以辩证分析生态系统的内部矛盾及其谐调方法为主要特征。侯光炯先生从土壤生态肥力的角度对生态农业及其技术对策进行了全新解读,并以四川省为对象建立起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基地,同时还将发展生态农业与根治长江洪患灾害紧密地结合起来。(3)早在20世纪20年代,侯光炯先生就开始关注国内农业界施肥的实际状况,后来又在总结并升华农民群众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农民“三看”经验中的施肥原则。在进行旱地免灌种稻试验时,侯光炯先生对有机肥配方施肥的技术要点给予了详细论述,并概括了合理用肥的基本内容。总体上,侯光炯先生在配方施肥技术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多,但是为后人提供了研究的大体方向、内容与范围。5.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水田自然免耕技术(1)关于免耕与精耕细作的关系,侯光炯先生认为,二者之间并非不可调和,它们有着共同的愿景,即“都是为了保证土壤结构,使之发挥协调和稳定水、热、气、肥各个肥力因素的功能”,精耕细作是不具备自然免耕条件土壤的准备工作,这为人们摆脱传统错误观点、正确认识精耕细作与免耕的辩证关系厘清了思路。关于自然免耕与美国式免耕的区别,侯光炯先生通过反复试验研究,验证了自然免耕相对于美国式免耕的优越性,并得到了国际学界的认可。关于自然免耕技术的实质意义,侯光炯先生着重从经济和科学等方面充分肯定,证明自然免耕技术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体。(2)水田自然免耕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农业耕作技术,有着极其严格和复杂的技术要则与机理。侯光炯先生从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主要构成部分——水稻半旱式免耕栽培、小麦半旱式免耕栽培和水田免耕综合利用着手,指出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通过垄作而非传统平作、浸灌而非淹灌等方式来改变田面微地形,促使土壤和植物之间处于永久高度生理谐调状态。进一步地,侯光炯先生归纳出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要点为“四连续、四不要”,这四者之问是一个相互联系、互惠互利的统一体。通过对水天自然免耕技术的实施,可使水田中的各种生产要素(水、肥、气、热、光)达到“和谐”状态,从而实现光肥平衡、水热平衡、肥力平衡和生态平衡等“四大平衡”。(3)水田自然免耕技术是一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开创性研究,不论是在已经广泛推广应用的生产实践中,还是在继续深入的后续研究中,它均展现出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侯光炯先生以极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综合效益与发展前景进行了详尽的论证。这不仅是对他多年来学术研究成果的严谨细致,更是对广大农民群众的认真负责。综上所述,本研究以基本史实和侯光炯先生流传于世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据,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在发端溯源部分,结合中国现代土壤科学的起步与发展历程,对侯光炯先生学术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源泉进行追踪;二是在哲学透视部分,从学术价值观、科学研究方法、治学理念与风格等内容着手,对侯光炯先生的学术思想进行深度剖析;三是在具体研究成果方面,主要对侯光炯先生的农业土壤理论、农业生态系统学、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等最具代表性的成果进行梳理总结。总体上,不同于以往的纪念或纪实性文章,本研究着重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挖掘侯光炯先生学术成果及其中蕴含的思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可加强下述研究: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侯光炯学术思想对中国土壤学的贡献以及对未来的影响;侯光炯学术思想在当前的继承和发展等。

王红兰,宋松柏,唐翔宇[9](2012)在《基于Guelph法的土壤饱和导水率测定方法对比》文中提出为探寻该区域Ks的最优测定方法,应用Guelph入渗仪测量了川中低山丘陵区的林地和坡耕地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对比分析单水头法(LA法、USH法)和双水头法(TH法、BH法)所测得饱和导水率(Ks)的差异,同时比较了田间原位Guelph法与室内降水头法测定结果的差异。对于同一土层深度,不同方法估算所得的Ks有较大的差异:1)双水头TH法测得的值最大(坡耕地土层>20~40cm除外),林地0~20cm,>20~40cm土层的Ks值分别为0.134,0.266mm/min,坡耕地0~20cm土层的Ks值为0.860mm/min。单水头USH法5cm水头所得值最小,林地0~20和>20~40cm土层的Ks值分别为0.015和0.022mm/min,坡耕地对应土层则分别为0.040和0.022mm/min;2)单水头USH法10cm水头(USH2)测得的Ks大于5cm水头(USH1)所得值,采用前者所测得林地0~20和>20~40cm土层、坡耕地0~20和>20~40cm土层的Ks值分别为0.031,0.056,0.211,0.031mm/min;3)田间原位BH法和USH2法(压力水头为10cm)测定的Ks均大于室内降水头法所测得的值,这可能与室内环刀法在采样中对土壤大孔隙通道的切断与破坏、所测定土壤样品的体积较小有关。综合上述结果,并考虑到单水头法操作简便,故而该研究推荐在川中低山丘陵紫色土地区使用单水头USH2法,压力水头为10cm。

郝天象[10](2012)在《土壤肥力监测站的功能与管理》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土壤质量恶化现象日益凸现。土壤肥力持续下降,透支土壤生产潜力,土壤养分贫瘠与污染等直接威胁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土壤科学工作者长期致力于土壤肥力研究,探求土壤肥力演变规律,研究土壤肥力提升的机理与措施、土壤退化与污染的机理与修复防治技术,保障土壤和农业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土壤肥力监测站作为土壤质量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肥力研究的主要手段和土壤退化与污染修复防治研究的基础工程,旨在揭示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土壤及不同管理模式下土壤肥力演变规律与养分平衡,指导农业合理施肥,确定土壤退化与污染的机理与修复防治技术的研发等,并长期监测农田土壤及气象等相关数据。其在国家土壤安全宏观和长远角度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土壤肥力监测系统已不能满足社会和科学发展的时代需求。针对不同年代的特定背景,给予监测站新的历史使命体现出我国科研鲜活生命力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因此,应坚持长期监测不动摇,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对现行监测站存在的问题和时代要求及时做出我国监测系统综合评价。本研究着眼于现行土壤肥力监测系统,从国内外农业试验站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其对科研与土壤可持续利用所做的贡献、国内外农业试验站的管理模式和我国土壤肥力监测体系的不足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归纳土壤肥力监测站的功能与管理,阐述如何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经验技术完善我国土壤肥力监测工作不足之处和体系欠缺。结果表明,我国土壤肥力监测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监测站战略布局与规划不合理、缺乏统一标准与监督机构、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研究领域和监测内容过于单一且贡献率普遍较低、许多中小型监测站经费严重不足、经费管理也存在纰漏等。建议:首先,国家在监测站点布局规划上统一标准,规范化管理,加强不同管理部门下监测站间交流,避免重复布点,高效利用科研资源,并设置监测站监督机构,进行不定期测评,推动整个体系有序发展;其次,坚决落实“开放”原则,加强对外交流,通过项目合作实现科技与人才的流通;再次,保证监测站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全力投入“产学研”一体化研究;然后,有效地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监测站的综合贡献率,推动相关行业的共同发展。最后,从科研的全局性和长远性以及监测工作的时空延续性出发,加大科研资助,确保监测站运行顺畅,并有充裕经费进行设备更新与维护,引进优秀人才,吸引国际先进项目,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打造我国先进自主创新科研体系。

二、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建站20周年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建站20周年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种植模式对川中丘陵石灰性紫色土结构和地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供试土壤
    1.3 实验设计
    1.4 样品采集与分析
    1.5 数据来源与处理
2 结果
    2.1 种植模式对土壤物理特征的影响
    2.2 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2.3 种植模式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2.4 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2.5 土壤结构与土壤养分的关联性
3 讨论
    3.1 种植模式对土壤结构和土壤动物的影响
    3.2 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和生产力的影响
    3.3 各土壤指标耦合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4 结论

(2)油菜轮作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试项目及方法
        1.3.1 产量收获及产量构成因子调查
        1.3.2 植物样品采集与测定
    1.4 数据统计
2 结果
    2.1 油菜轮作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
    2.2 油菜轮作对后茬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2.3 油菜轮作对后茬水稻地上部生物量及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油菜轮作可以提高后茬作物产量
    3.2 油菜轮作土壤生产力提升的原因
    3.3 油菜轮作提升土壤生产力的意义
4 结论

(3)秸秆还田对川中丘陵玉麦轮作体系地力特征和氮去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秸秆还田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1.1.1 国内外秸秆还田政策及秸秆利用现状
        1.1.2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产以及病虫草害的影响
        1.1.3 秸秆还田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1.1.4 秸秆还田对环境的影响
    1.2 秸秆还田对化肥氮利用损失的影响
        1.2.1 秸秆还田量和方式对化肥氮利用影响
        1.2.2 秸秆还田量和方式对化肥氮损失的影响
        1.2.3 秸秆还田对氮平衡的影响
    1.3 紫色土地区秸秆还田研究现状
        1.3.1 川中丘陵紫色土地区秸秆利用现状
        1.3.2 川中丘陵紫色土地区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方法进展
        1.4.1 秸秆还田研究技术进展
        1.4.2 氮素利用率研究方法进展
第2章 目标和研究思路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试验实施方案
    3.3 样品采集和测定
    3.4 数据处理与计算
第4章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4.1 秸秆还田量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4.2 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第5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5.1 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1.1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1.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2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5.2.1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5.2.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特征
    5.3 秸秆还田对土壤动物群落营养结构的影响
        5.3.1 秸秆还田数量对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5.3.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动物食性和数量的影响
第6章 秸秆还田对氮去向的影响
    6.1 秸秆还田量和方式对氮利用的影响
    6.2 秸秆还田量和方式对氮损失、平衡的影响
        6.2.1 秸秆还田量对氮淋溶损失的影响
        6.2.2 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氮去向的影响
第7章 讨论
    7.1 秸秆还田对土壤地力与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7.1.1 秸秆还田数量和方式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7.1.2 秸秆还田数量和方式对土壤性质和地力的影响
    7.2 秸秆还田对氮去向的影响
        7.2.1 秸秆还田对氮利用的影响
        7.2.2 秸秆还田对氮损失的影响
        7.2.3 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氮平衡的影响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4)野外站科研样地建设的思考、探索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代表性野外站科研样地建设及其成效
    1.1 生态系统的长期定位观测和数据积累的意义
    1.2 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野外站科研样地
2 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科研样地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3 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科研样地建设的探索
    3.1 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科研样地的建设目标
    3.2 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科研样地的典型案例
        3.2.1 案例一:三江站
        3.2.2 案例二:内蒙古草原站
4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科研样地建设展望

(6)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及炭基调理剂培肥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肥力研究概况
        1.1.1 土壤肥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1.1.2 土壤肥力评价指标
    1.2 紫色土肥力研究概况
        1.2.1 紫色土概况
        1.2.2 紫色土肥力评价研究概况
        1.2.3 紫色土肥力退化研究概况
    1.3 土壤培肥研究进展
        1.3.1 合理耕作培肥土壤
        1.3.2 合理施肥培肥土壤
        1.3.3 工程改良培肥土壤
        1.3.4 植被恢复培肥土壤
        1.3.5 土壤调理剂培肥土壤
        1.3.6 综合措施培肥土壤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2.1 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研究
        2.2.2 炭基调理剂对紫色土培肥效应研究
    2.3 研究预期目标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土壤和调查数据来源及采集方法
        3.2.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
        3.3.2 四川盆地紫色土区作物产量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炭基土壤调理剂对紫色土培肥效应研究
    4.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4.1.1 不同炭基调理剂田间试验
        4.1.2 不同炭基调理剂盆栽试验
        4.1.3 不同炭基调理剂对紫色土养分释放影响的室内培养试验
        4.1.4 种子发芽试验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炭基调理剂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4.2.2 炭基调理剂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4.2.3 炭基调理剂对紫色土保水和水分库容的影响
        4.2.4 炭基调理剂对田间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4.2.5 炭基调理剂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释放的影响
        4.2.6 炭基调理剂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2.7 炭基调理剂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1.1 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
        5.1.2 炭基土壤调理剂对紫色土的培肥效应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青春的散场诗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8)侯光炯学术思想:历史、哲学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推动现代农业土壤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1.1.2 传承侯光炯先生学术遗产的必然要求
        1.1.3 加强良好学术风气建设的现实要求
    1.2 研究现状概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发端溯源
    2.1 侯光炯先生的学术简传
    2.2 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发端
        2.2.1 欧美土壤学派
        2.2.2 前苏联土壤学派
        2.2.3 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壤学派
    2.3 侯光炯学术思想的渊源
        2.3.1 社会环境的影响
        2.3.2 家庭环境的熏陶
        2.3.3 良师的教诲指引
        2.3.4 自身的因素使然
    2.4 小结
第3章 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哲学透视
    3.1 学术价值观:“殚精竭虑为三农”
        3.1.1 服务农业:土壤科学服务于农业生产
        3.1.2 扎根农村:心系田野与大地
        3.1.3 尊重农民:“我是农民的儿子”
    3.2 科学研究方法:“躬身实践获真知”
        3.2.1 长期蹲点农村的研究之路
        3.2.2 研究方法:农民经验与田间实验相结合
        3.2.3 对话与融合:国外考察、访问交流与合作
    3.3 治学理念与风格:“求实创新建丰碑”
        3.3.1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3.2 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
        3.3.3 天、地、人、物统一体思想
        3.3.4 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理念
    3.4 小结
第4章 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农业土壤理论
    4.1 农业土壤科学的创建及其生产实践性
        4.1.1 农业土壤科学的创建
        4.1.2 农业土壤学的生产实践性
    4.2 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
        4.2.1 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概况
        4.2.2 农业土壤及其生理性
        4.2.3 土壤肥力及其本质
        4.2.4 土壤培肥与改良的新途径
    4.3 农业土壤分类研究
        4.3.1 农业土壤分类的基本理论
        4.3.2 水稻土的生理分类
        4.3.3 紫色土的发生学分类
    4.4 土壤普查与农业区划研究
        4.4.1 土壤普查
        4.4.2 土壤农业区划
    4.5 小结
第5章 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农业生态系统学
    5.1 农业生态系统学理论
        5.1.1 农业生态系统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5.1.2 农业生态系统学理论给予的启示
    5.2 水土保持
        5.2.1 美国水土保持工作的经验及教训
        5.2.2 水土保持区划的标准及其体系
        5.2.3 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措施
    5.3 生态农业
        5.3.1 生态农业的土壤肥力理论基础
        5.3.2 建立生态农业基地的类型及作法
        5.3.3 发展生态农业与根治长江洪患
    5.4 配方施肥技术
        5.4.1 农业界施肥实况及农民经验原则
        5.4.2 有机肥配方施肥与合理用肥
    5.5 小结
第6章 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水田自然免耕技术
    6.1 自然免耕的理论基础
        6.1.1 免耕与精耕细作的关系
        6.1.2 自然免耕与美国式免耕的区别
        6.1.3 自然免耕技术的实质意义
    6.2 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要则及其机理
    6.3 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效益及其发展前景
        6.3.1 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综合效益
        6.3.2 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发展前景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发端溯源
        7.1.2 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哲学透视
        7.1.3 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农业土壤理论
        7.1.4 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农业生态系统学
        7.1.5 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水田自然免耕技术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侯光炯主要学术贡献
    附录2 侯光炯主要获奖成果
    附录3 侯光炯主要论文
    附录4 侯光炯主要教材着作
    附录5 侯光炯出席国际学术会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

(9)基于Guelph法的土壤饱和导水率测定方法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基本理论
        1.2.2 试验设备
        1.2.3 试验材料与内容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2.2 不同方法所得土壤饱和导水率值的差异
    2.3 统计分析评价
    2.4 田间与室内饱和导水率对比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10)土壤肥力监测站的功能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壤与土壤肥力
        1.1.2 国际背景
        1.1.3 经济背景
        1.1.4 政治背景
        1.1.5 社会背景
    1.2 我国土壤主要面临问题
        1.2.1 土壤退化
        1.2.2 土壤污染
        1.2.3 土壤环境防治体制纰漏
    1.3 监测站的功能定位
    1.4 监测站新的发展需求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土壤肥力监测体系构成与功能
    2.1 国外农业长期试验研究体系
    2.2 我国土壤肥力监测体系
        2.2.1 我国土壤肥力监测历程
        2.2.2 现行土壤肥力监测体系
    2.3 国内外土壤肥力监测取得的重大成果
        2.3.1 国外长期监测取得的主要结果
        2.3.2 我国土壤肥力监测系统取得的主要结果
第三章 国内外土壤肥力监测站的管理模式
    3.1 国外国家级试验站建设概况(印度和韩国)
    3.2 监测站的规范化建设
        3.2.1 机构设置与运行机制
        3.2.2 经费
        3.2.3 人事管理机制
        3.2.4 依托单位与监测站的相互作用
        3.2.5 农业技术推广管理
第四章 我国土壤肥力监测体系的不足与建议
    4.1 监测站的战略布局与规划不合理
    4.2 长期定位试验缺乏统一标准
    4.3 人事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4.4 监督评估工作落实不彻底
    4.5 中小型监测站经费不足且管理制度不健全
    4.6 监测站贡献率普遍较低
    4.7 研究领域和监测内容过于单一
    4.8 监测数据利用率极低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建站20周年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种植模式对川中丘陵石灰性紫色土结构和地力的影响[J]. 马胜兰,况福虹,唐家良,王艳强,吴鹏飞,朱波. 土壤学报, 2021(04)
  • [2]油菜轮作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J]. 张顺涛,鲁剑巍,丛日环,任涛,李小坤,廖世鹏,张跃强,郭世伟,周明华,黄益国,程辉. 中国农业科学, 2020(14)
  • [3]秸秆还田对川中丘陵玉麦轮作体系地力特征和氮去向的影响[D]. 马胜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4]野外站科研样地建设的思考、探索与展望[J]. 杨萍,白永飞,宋长春,吴冬秀.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1)
  • [5]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大孔隙流的定量评价[J]. 王红兰,蒋舜媛,崔俊芳,唐翔宇. 农业工程学报, 2017(22)
  • [6]四川盆地紫色土养分肥力现状及炭基调理剂培肥效应研究[D]. 黄兴成. 西南大学, 2016(02)
  • [7]施用生物炭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影响[J]. 王红兰,唐翔宇,张维,刘琛,关卓,校亮. 农业工程学报, 2015(04)
  • [8]侯光炯学术思想:历史、哲学与表达[D]. 申丽娟. 西南大学, 2014(10)
  • [9]基于Guelph法的土壤饱和导水率测定方法对比[J]. 王红兰,宋松柏,唐翔宇. 农业工程学报, 2012(24)
  • [10]土壤肥力监测站的功能与管理[D]. 郝天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中国科学院盐亭紫土农业生态实验站成立20周年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