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互联到应用互联——“校-校-联”的“通”之路

从网络互联到应用互联——“校-校-联”的“通”之路

一、从网络互联到应用互联——“校校通”的“通”途(论文文献综述)

袁满,曹阳,陈萍[1](2020)在《教育知识图谱构建中的标准词汇参考模型研究》文中提出教育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领域,因此,进行领域知识的共享研究对教育领域的发展非常重要。多年信息化的历史经验告诫我们:共享的前提是必须对领域资源实施标准化。尽管我国教育领域研发了系列教育元数据标准,但是从智慧教育的需求来看,这些标准普遍表现为缺乏语义、比较零散、体系不够完善等。随着近些年知识图谱的提出,为教育资源的知识整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然而,目前知识图谱构建的主要焦点在构建技术方面,忽视了构建中的标准化问题。长此以往,领域将会构建出很多"知识孤岛"。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教育领域内标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系统理论为依据提出并构建了一个集预定义词汇的W3C语义Web标准、顶层词汇标准和领域词汇标准于一体的三层架构模型——教育资源知识图谱标准词汇参考模型。基于该模型建构知识图谱,不仅为教育领域数据的标准化提供标准词汇参考,而且也为规范构建教育领域知识图谱提供了参考。

龙水花[2](2019)在《中职应用文学习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应用文写作是中职学生的显性能力之一。中职学生接受过系统的应用文写作训练之后,理应能够根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使用应用文。但据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为了提高中职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有必要对中职学校应用文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在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和中职学生应用文的学习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中职语文教材中应用文的部分与中职学生所学专业不匹配,无法适应各个专业的差异。中职学生普遍反映所学与所用不匹配。教材内容的不足,需要一线教师积极开发学习资源来弥补。中职学校应用文学习资源开发的现实必要性包含三方面:一是中职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不乐观;二是中职语文应用文教学内容针对性不足;三是中职语文应用文教学课时严重不足。中职学校应用文学习资源开发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因为从中职学校应用文教学实践提供的现实经验来看,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教师完全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开发相应的应用文学习资源。中职学校应用文学习资源的开发,需要确立几个基本原则:一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增强职业模块的针对性;二要从生活实践出发,丰富基础模块的实用性;三要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出发,增加可视化学习资源;四要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为了解决中职学校应用文教学课时严重不足的问题,建议构建学习资源库。这将有利于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论文以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应用文学习资源开发的实例分析,为前面的研究提供一点事实依据。

王龚[3](2017)在《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以S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TALIS(教师教学国际调查)调研数据显示,上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各项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均高于国际平均值的,而在促进学生使用信息互联网技术完成学习项目或作业这一方面却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同样的,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结果中也发现上海学生在数学成绩、阅读成绩、以及科学成绩三个科目中均排名第一,但在计算机的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却只能屈居第六。显而易见,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高低与教师对他们的培养是分不开的,而教师要培养学生首先需要强化自身的信息素养。因此,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亟待提高。2015年1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首次将教育信息化纳入《教育法》。2016年2月,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提出“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到师范生培养和教师、校长的考核评价体系。”国家从立法层面和政策层面双管齐下着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努力补齐短板。无论是新教师培训还是师范生职前培养,都迫切需要构建出一套适用于培养未来卓越教师信息素养的系统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在职前培养阶段提高未来教师在未来教学岗位上的信息化教学与科研能力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笔者先通过对基础教育在职教师及管理者的深度访谈,基本梳理了当前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建立起了以教师信息素养为母体的师范生信息素养教学的应然目标;同时以S师范大学为例,基于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及师范生现有信息素养课程大纲的研究,对在校师范生的信息素养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校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发展不均衡,总体水平较差,相较于初入学新生,三年级学生的信息素养并没有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与卓越教师所需信息素养要求(师范生信息素养教学的应然目标)更是相去甚远。接着,笔者又基于对一线教师的访谈和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目标等。对师范生目前的信息素养课程进行了质性评价分析。综合以上研究发现,目前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的有效性存在疑问。通过进一步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目标滞后于技术发展(观念与技术滞后性);二是课程设置与学科间互不关联(课程及其内容的零散性);三是教师改革自身教学意愿不强(教学经验性)。基于文献研究和现状调研,本研究开始对现有的相关课程(包括信息素养课程、教育技术课程、学科教学论、教学实践课程等)进行重构,设计开发出了一套系统的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实现了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实训实践贯穿教学始终,并大大增加了师范生进行教学实践的机会。同时,浸入式的教学手段帮助师范生在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实践、研讨、反思能力均能实现螺旋式上升,让师范生具备在未来课堂教学中自由地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培养出的每一位师范生(未来教师)具备大数据时代“未来课堂”教学能力。同时构建了“师范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指标”对师范生学习情况进行评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评价指标”。依托以上两个评价指标,笔者建立了对本文所建构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的评价体系。研究进一步提出了课程开发与实施阶段的相关保障措施,并分别从课程内容保障、课程选课保障、课程实施保障和课程环境保障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在环境保障中创新的提出《“成功课堂”(School University Cloudy Classroom即S.U.C.C.)行动计划》,这一未来课堂教学的合理推断,设计了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的未来课堂教学模型,融入并支撑起了课程实施的每一个阶段。本研究从课程实施的可行性与可信性的角度出发,选取了S师范大学中能够代表一个学段未来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进行课程实验研究,对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与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开发,并且依托于“成功课堂”第一阶段实施方案的支撑。在2016年11月实施了“成功课堂”第一阶段实验性授课教学案例,基本达成了预期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或得了参与教师和评价专家的一致好评。在该课程初步成功的基础上,对信息素养课程以及“成功课堂”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细化研究在“成功课堂”中开展的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并期待“成功课堂”伴随未来的卓越教师走向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引领未来的成功教育。本研究认为,伴随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领域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高校师范生的信息素养课程已到了需要刻不容缓进行改革的境地。依托于“成功课堂”进行实施的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改革的案例,是结合上海本地基础教育发展情况与上海中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理念和S师范大学的学校自身特色的成功实践案例。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后备力量,重新构建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提高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水平,将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张勇[4](2017)在《初中课堂教学失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改攻坚处,研究正当时。失衡表明事物或系统各部分各要素之间不稳定、不协调、失序的关系。在课堂教学领域,失衡问题频发,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课堂教学失衡就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配置教学资源不当,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方面不稳定、不协调、失序的问题。本研究遵循“问题—实践”的研究思路。首先,言明研究问题来源和研究价值,对以往研究进行国内外的梳理和评析的基础上,厘清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研究的开展找准“方向”。其次,“问题从实践中来”,对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进行理性审视是研究的起点。通过深入初中课堂教学一线,基于课堂观察、听课记录、访谈等日常教学实然状态的凝练,课堂教学失衡问题凸显,即存在学教失衡、身心失衡、承创失衡、情智失衡、德知失衡、同异失衡。深就其因,是教学思维方式对立、教学实践能力薄弱、教学评价制度偏颇和家校联系配合虚化。第三,对课堂教学均衡理论问题进行梳理,以拓展研究的视野并寻找本研究的理论支持为后续解决“失衡”的问题铺平道路。研究以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观、课堂生态作为课堂教学均衡的理论利器,揭示课堂教学失衡的本质,即课堂教学道德性缺失、感情性麻痹、创造性扼杀和实践性缺场。为直击问题,将核心策略进行聚焦,初步建构课堂教学失衡的调适策略,即从内部矫正与外部协调相向发力。第四,内部矫正策略在实验学校初步实践。一是情智相长互益师生。强调感情先行,以情富智,将“学”、“说”、“唱”、“做”四类行为赋予全新意义;二是循环学习贯通教学。提出“六疑”(即自学寻疑、互帮答疑、倾听解疑、群言辩疑、练习测疑、反思质疑)的课堂教学循环,并与课外学生自主循环“里应外合”相互贯通。三是核心建网举纲目张。研究提出以“基于核心知识结构”为纲,以“教师建网”作为备课的统领,以学生“自主建网”作为课堂产出的回应,形成知识的高阶思维。四是问题导向跟踪提高。采取“问题跟踪”与“变式提高”的方法,紧盯教学问题不留遗存死角,反复攻坚克难直至质量提升。第五,外部协调策略实践在强化教师自我理解、变革教学组织形式、营造校园激励文化和协同家校育人合力等方面大做文章。在教学主体上,以教师自我理解激活师生主体间性,将学生视为伙伴,师生共赴生命前程;在教学形式上,变革组织方式使思维动与静状态和谐互生,网络上与下共鸣合振;在教学文化上,重视人本精神,挖掘学习动机,建构激励氛围;在教学合力上,回归本性良知,家校情感融通,促进学生成才。研究表明,以实践策略逐步调适课堂教学失衡,对初中教学有所助益。课堂教学要朝着均衡的方向努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均衡地配置教学资源,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保持稳定与协调。研究课堂教学尚待进一步精准、专业视域与教学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扩展。建立课堂教学失衡或均衡的测量模型,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是未来研究的路径。

赵文颖[5](2017)在《“互联网+”环境下乡村教师的教学困境与归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层面的强力推动下,乡村学校联网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配置率持续增长,数字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得到极大重视,乡村教师参与培训的机会也明显提高。随着互联网和互联网资源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乡村课堂,尤其是“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一方面,引发了传统乡村课堂的变革:使人们期待利用在线资源、专递课堂等手段打造的“互联网+乡村教育”新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目前乡村教育落后现状;另一方面,乡村教师的网络融入与技术化教学情况却不容乐观,配置的信息化教学工具得不到有效应用,没有起到支持乡村课堂教学的效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路迫切需要从以“硬件”为中心转向教师的“深度应用”。对传统的乡村课堂教学而言,来自城市统一的标准化教材和以应试为目的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是造成课堂教学低效的根本原因,不适切的教学内容和单一的讲授式方法造成了课堂中知识传输、能力提升和情感培养层面的低效,成为课堂教学的最大困境。随着“网络资源课堂”、“同步专递课堂”、“翻转课堂”与“智慧课堂”等各种“互联网+课堂”的新尝试在各地兴起,课堂形态随之改变、教学流程随之颠覆,课堂中充满“弹性”和“变数”,“异步”和“同步”学习并存。“互联网+课堂”是否真正解决了乡村教师的课堂教学困境呢?本研究围绕着这个根本问题提出了三个子问题:(1)“互联网+”为乡村教师的“教”带来了什么(2)乡村教师“深度应用”的阻力是什么(3)“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教师的角色定位笔者几次深入云南省红河州、贵州省黔东南州、贵州省遵义市的乡村学校进行田野考察,将本人作为研究工具,通过参与式观察、开放型访谈、纸质和多媒体资料搜集等方法,辅之以标准化问卷和文献查阅,对考察学校乡村教师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和研究。收集的问卷、访谈记录及参与式观察所得的资料显示,在“互联网+”环境下,乡村教师仍旧面临着新的教学困境:(1)“互联网+”给乡村课堂带来了“密集”的教学工具,一方面,这些先进的教学技术遭到了民办出身老教师的抵制;另一方面,也给年轻的特岗招考教师带来了应用迷茫。(2)“互联网+”给乡村课堂带来了海量的资源。乡村教师在应用资源时遇到了取舍和组合的难题,课堂教学中,乡村教师“资源搬家”和“资源拼盘”的现象屡见不鲜,此外,这些城市倾向的教学资源与乡村学生的需求不符,与乡村特色资源难以融合。(3)“互联网+”给乡村课堂带来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在乡村学校短期支教的骨干教师应用城市教学方法授课时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网络环境下教学方法的变革使大量乡村教师难以适应新的角色转变;闭塞的乡村文化仍旧阻碍着互联网文化的浸入,“应试”仍是乡村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根深蒂固的“应试”理念造成了对乡村教师技术应用的支持不足。基于此,本研究从技术、文化与乡村教师能力素质三个层面对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归因:在技术层面,支持课堂教学的技术设备仍旧不能满足正常需要,乡村教师技术化教学工具难适应,错误的技术应用观阻碍了乡村教师的技术化教学;在文化层面,城乡文化差异影响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阻碍了“互联网+”与乡村教育的融合,具体表现为应试理念主导下校长信息化领导偏航,网络资源传递的城市文化与乡村师生需求相剥离;在能力素养方面,乡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低下是阻碍“深度应用”的关键因素,教师的高流动、针对乡村教师的培训少、质量差是导致该群体应用能力难提升的重要原因。可以看出,“互联网+”环境下,乡村中小学“校校通”了,但乡村学校的应用理念还没通;课堂“班班通”了,但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通。工具“密集”、资源“拿来”、方法“复制”造成了“互联网+”环境下乡村教师的教学困境。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认为,应建立“互联网+课堂”从设计到应用的新范式,切实提升乡村教师的课堂教学品质。(1)城乡互动共赢的“互联网+”适应性设计:创设和谐的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生态,提升乡村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保障应用的外部支持,全面改善乡村教师生存环境,激发应用的内部动力;建设基于乡村课堂生动发展的教学资源;构建“互联网+”环境下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2)“互联网+”环境下乡村教师素质的新内涵:把优化教学作为乡村教师“一专多能”的本质目标,创建基于建构主义的“互联网+”环境下乡村教师新定位。(3)搭建城乡交互的“云课堂”:借助云平台搭建共享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借助智能手机打造乡村教师“互联网+”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范式。

阙剑霞[6](2015)在《利用Moodle平台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自主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世界跨入信息时代,新时期要求的合格人才除具备一定的知识外,更应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拥有创新精神。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常以传授操作技能为教学目标,先演示操作方法,再让学生模仿练习,通过设置共享文件夹提交作业。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课堂缺乏兴趣。按照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难以有效提高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难以迎接21世纪信息社会的挑战。一线教师迫切希望找到一个平台,以帮助教师方便的组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善目前的课堂教学效果。Moodle是世界上流行的课程管理系统之一,它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添加作业、测验,讨论区、网页等课程活动或课程资源,轻松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上课模式。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选取Moodle作为支撑信息技术课堂的网络平台,构建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实践检验教学效果。论文分以下四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章以自主学习和网络教学平台为核心概念,论述了自主学习产生、发展的过程,归纳列举出国内外学者对自主学习内涵的表述,指出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自主学习的含义。阐述了网络教学平台的概念,特别对Moodle网络课程平台的功能和实现价值进行了说明。第2章还就建构主义,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人本主义等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高中信息技术课自主学习情况调查。第3章设计高中信息课自主学习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收集答题数据和访谈信息并作分析,了解在原有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评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的期望,就基于Moodle平台的自主学习教学设计做学情分析。第三部分,对基于Mood le平台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教学设计。第4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充分支配自主学习时间,重视学习环境的设计,重视教学过程的动态设计,以评价带动任务进行为原则,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和高中信息技术课自主学习情况调查分析的结果进行教学设计,将教学的基本环节划分为五步:资源开发,学习先行,吸收内化,评价反馈,研讨总结。各环节均依赖Moodle学习平台构建,环环相扣,生成能调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高效课堂。第四部分,用行动研究法对Moodle学习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教学实践。第5章笔者依据教学框架图进行教学案例设计,在Moodle平台配置自主学习资源,添加教学活动,在实验班组织教学,课后评价反思,改进教学设计,调整网站平台的相应配置,进行下一轮行动研究。三轮行动研究后,通过分析教学案例中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提交的作业发现:利用Moodle平台构建的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让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和选择学习伙伴,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提高了信息素养,在自由活跃的学习环境中激发了创新意识。平台可以方便的管理作业,以自评,互评等各种方式及时评价作业,方便教师监控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也使学生从不断反馈的信息中获得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使信息课堂保持健康有序的学习氛围,促进了自主学习的有效进行。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有:第一,通过高中信息技术课自主学习情况调查发现:目前信息技术课堂中,绝大多数学生喜欢自主学习的方式,但学生获取,利用学习资源,自我监控学习的能力不强,学习方法单一,缺乏自由讨论交流的平台,评价不及时,教学目标达成度不够高。第二,通过对现代教学理论的研究和高中信息技术课自主学习情况调查结果分析,对基于Moodle平台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教学设计。第三,通过三轮行动研究,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方案,不断改进Moodle课程平台的配置方法,找到Moodle网络学习平台促进信息技术课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赵国宏[7](2010)在《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延边地区朝鲜族个案考察》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Internet迅速普及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至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互联网已将世界各国一“网”打尽,它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数字信息为主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我国至1995年邮电部开始向社会提供Internet服务以来,现网民规模已达3.38亿人,上网普及率达到25.5%。目前,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的推广运用也已具有一定规模,国内三大网络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网络宽带业务均已拓展至少数民族地区,从少数民族自治州到自治县均建有各级政府门户网站。网络给人类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递、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教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运用教育人类学、网络传播学、教育技术学等多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参与观察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承进行跨学科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借用传播学中的传播模式理论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进行解读,为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整体研究建构一个直观形象、简单明了的模式框架,然后紧紧围绕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框架中的要素:传承者、传承内容、传承对象和传承媒介,对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以延边地区朝鲜族为个案进行田野考察,对延边地区朝鲜族文化网络传承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对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中产生的诸如数字鸿沟、信息爆炸、文化霸权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反思。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阐明了研究的缘起、意义、思路、理论依据和主要方法,重点对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网络传播、网络对民族文化传承影响”三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对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传统社会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评述。第二章,信息社会的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首先,借用传播学中的传播模式理论对本研究的主体——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进行解读,建构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模式,归纳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要素及其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承从其产生及发展、概念界定、传承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为本研究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分析和思考提供一个直观形象、简单明了的模式框架;最后,从少数民族文化网站的类别分析、少数民族文化网站内容的文化选择分析、少数民族网民的特征分析、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媒介的特性分析四个方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承诸要素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理论分析。第三章,延边地区朝鲜族文化网络传承的田野考察。带着上述的理论分析进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田野考察,以延边地区朝鲜族文化网络传承为个案,通过对延边地区的网络环境情况、被调查者的朝鲜族文化认知和传承情况、延边地区朝鲜族文化网站、网站内容、朝鲜族网民网络应用情况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网络调查、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全面、细致地了解朝鲜族文化网络传承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客观的评述。第四章,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教育人类学思考。从田野考察返回理论思考,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对网络传承中文化的数字化、开放性、多元化进行了论述,并对其所产生的数字鸿沟、信息爆炸、文化霸权等现象进行了阐释,进而对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中的文化适应、文化安全、文化冲突等问题进行了重点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解决方案。

伍正翔[8](2009)在《批判与超越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因特网”为雏形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宣称了一个“信息时代”的来临。在一片“麦克卢汉”式的为“电的身体”热情歌颂的声音中,我国的基础教育也开始掀起了一股“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的热潮。从这一背景出发,本文通过对当前有关“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各种理论解读以及基础教育的现实状况的批判性分析,揭示了造成当前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应用过程中流于形式化和技术化的主要原因乃我们在处理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时陷入了“技术工具论”的“陷阱”。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技术哲学、媒介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信息技术的价值进行了批判性的解读,然后在教育学的视角下对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进行了重新构建,并为其潜在教育价值的实现指明了必要的价值前提以及实践路向。具体而言,本文的逻辑架构由五个部分组成:论文的第一章阐明了基础教育遭遇信息时代时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以及问题背后潜藏的原因。论文的这一部分首先对“信息时代”作了简要的理论述清;然后对我国基础教育所作出的回应进行了理论透析,以及对当前的现状作了批判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指出,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形式化”和“教育的技术化”。通过理论透析和现实状况的对比分析,论文指出,导致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人们陷入了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之中,过高地估计了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则又忽视“教育”的本质,忽视了教育的文化特性同信息技术之间所存在的文化冲突。论文的第二章从技术哲学和媒介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信息技术”的价值进行了批判性解读。论文的这一部分首先从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视角出发阐明了“技术”的内涵及其特征,并简要梳理了当前技术哲学领域关于技术价值的几种流行观点。在此基础上,论文详细讨论了“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内涵,并从媒介生态学(麦克卢汉与尼尔·波兹曼)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有关早期电子媒介的价值、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价值,并在最后借用唐·伊德的“技术知觉”的相关观点批判性地阐释了信息技术与人的知觉改变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认为,信息技术并不像乐观者畅想的那样会将人类社会带入无上幸福的天堂,在将“世界”拉近到我们眼前的时候,它也诱使我们丢弃了那真实的、可体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论文的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指出,对于教育的发展而言,信息技术的确具有某种可能性,但他不可能扮演“救世主”的角色。论文的这部分首先通过历史考察和教育学的考察分析了教育与广义上的信息技术的关系,并指出作为“社会行动”的教育尤其钟情于“信息技术”。然后,论文从教育学的视角出发,对那种以“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信息技术,故而现代信息技术必然有利于教育发展”的逻辑进行了批判,并在批判的基础上探讨了信息技术之于教育目的、教育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潜在价值。在此基础上,论文指出,对于教育而言,信息技术的合理价值定位乃“作为课程”、“作为教育技术”、“作为学习技术”,并且这三种身份对于教育而言都不是基础性的,而是补救性的。论文的第四章指明了信息技术潜在教育价值的实现所应遵循的几个核心价值前提,分别是:批判性的态度、以“人”为本以及信息技术的教育化。论文的这一部分首先通过对那种“非此即彼”的观念进行了批判,并通过对历史上“勒德主义”所蕴含的意义的重新解读,指出,我们首先应在观念上超越“非此即彼”的两极,应以“勒德式的态度”来看待信息技术。然后,论文通过对人的现代性困境以及在信息时代所出现的新的困境的分析,指出,作为对人的自由与幸福始终给予终极关怀的教育行动理应帮助人们走出这些困境,但这种教育不是被工具理性浸淫的现代教育,更不是信息化的教育,而是始终“以人为本”的教育。最后,论文的这一部分阐明了信息技术潜在教育实现的另一重要前提便是“信息技术教育化”。论文的第五章阐明了信息技术潜在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践路向,即它需要什么样的支撑条件。论文认为,对于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而言,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给予足够的“制度关怀”,即要求这三者有意识地干预或保持孩童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距离”。除此以外,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也需要我们建立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恰切有效的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机制以及恰切有效的激励机制。

王新刚[9](2008)在《论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及其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运用到学校教育教学中已经是一个常态。本文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在网络和信息技术环境和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基于整合的理念,如何将信息技术作为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根本变革的资源背景和重要载体,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使各种教学资源、各种教学要素和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去推动学校课堂教学的整体改革,并且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明了自身在此探索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1“绪论”:主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教育教学领域的影响的分析,提出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从国内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教育教学所做的研究和探讨提出问题,同时也指明了本文探讨的必要性。2“新的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主要介绍了我所认为的在当今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的建构所包含的几个层次,通过对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条件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每个层次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3“研究的效果和分析”:主要针对以上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实践”中提出的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所达到的三个层次的运用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4“总结与思考”:本文所阐述的大部分观点和内容都是根据学校在信息化的今天,针对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并日益影响着教学的情况所作出的探讨和思考,根本上说,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肯定会对提高教育教学的质效有着巨大的帮助,但是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只有这样才不会掉进“唯技术”的误区,毕竟教育的主题和客体都是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中的人。全文既有对当今信息环境下教育现状的分析,也有根据理论的指导对教学实践的总结概括。当然基于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我主要还是根据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及不同学科不同课程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对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分析。即能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提炼,又以丰富的课例为基础,较好的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郭永仕[10](2007)在《江西省贫困县中学校园网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程度更是成为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性标志。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未开始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通过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教师培训等方式,努力实施教育信息化,真正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校园网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开展各种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基础支撑环境。近几年,国家不断加大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投入,各中小学纷纷建立校园网。中小学校园网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校整体信息化集成应用系统:它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持,以学校应用软件和教育信息资源为核心,为校园信息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校园网的建设应该包括网络硬件的建设、还应该包括软件建设,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本文是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各中小学纷纷建立校园网的背景下,通过调查问卷、文献分析以及观察的研究方法,针对江西省贫困县中学校园网建设和应用当中的现状,分别从校园网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以及从校园网在教学、管理、通信方面的应用等方面来分析,提出建设和应用中小学校园网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和建议。

二、从网络互联到应用互联——“校校通”的“通”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网络互联到应用互联——“校校通”的“通”途(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知识图谱构建中的标准词汇参考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国内外教育词汇标准研究
    (一)教育资源元数据标准研究现状
        1. 国外关于教育资源元数据标准的研究
        2. 国内关于教育资源元数据标准的研究
    (二)关于教育领域本体的研究
        1. 本体定义与标准词汇的关系
        2. 本体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三)通用领域与教育领域知识图谱研究
三、教育知识图谱标准词汇参考模型与构建流程
    (一)标准词汇参考模型
    (二)教育知识图谱构建流程
四、原型系统
    (一)项目背景及系统的技术架构
    (二)C语言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知识图谱的构建
        1. C语言知识图谱的构建
        2. 学习者知识图谱的构建
五、结论与展望

(2)中职应用文学习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
引言
    一、选题的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标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方法
    七、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中职应用文学习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第二节 认知主义理论
    第三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二章 中职应用文教学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概述
    第二节 中职学生应用文学习现状调查
    第三节 中职语文教师应用文教学现状调查
第三章 中职应用文学习资源开发的现实必要性
    第一节 中职语文教材中应用文内容针对性不足
    第二节 中职学生应用文写作状况堪忧
    第三节 中职阶段应用文教学课时严重不足
第四章 中职应用文学习资源开发的可能性
    第一节 中职应用文教学实践活动提供现实经验
    第二节 中职教育的多元化支持
    第三节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第五章 中职应用文学习资源开发的建议
    第一节 厘清中职应用文学习资源开发的内在需求
    第二节 确定中职应用文学习资源开发的原则
    第三节 构建中职应用文学习资源库
第六章 中职汽修专业应用文学习资源开发的实例分析
    第一节 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应用文学情分析
    第二节 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第三节 市场人才需求分析
    第四节 中职汽修专业应用文特色整理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以S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信息时代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变革
        1.1.2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提高
        1.1.3 教师职前职后培养的一体化
    1.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1.2.1 核心概念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公民的信息素养
        2.1.1 公民的信息素养及其构成
        2.1.2 公民信息素养教育
    2.2 教师的信息素养
        2.2.1 教师教育课程相关标准的比较
        2.2.2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2.2.3 教师信息素养的构成研究
    2.3 师范生的信息素养
        2.3.1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内涵及特性
        2.3.2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标准
        2.3.3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模式
    2.4 师范生的信息素养课程
        2.4.1 课程目标分析
        2.4.2 课程内容分析
        2.4.3 课程实施过程与组织分析
第3章 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现状
    3.1 未来教师对信息素养的就职需求分析
        3.1.1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对未来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
        3.1.2 教师信息素养能力建设的不足与缺失
        3.1.3 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目标与现实需求的差距分析
    3.2 师范生信息素养认知调查研究
        3.2.1 样本来源与数据收集
        3.2.2 师范生信息素养问卷编制
        3.2.3 调查结果
        3.2.4 分析与讨论
    3.3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现状分析
        3.3.1 当前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大纲
        3.3.2 信息素养课程质性评价数据收集
        3.3.3 信息素养课程质性评价分析
第4章 师范生课程体系的建构框架
    4.1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目标体系建构
        4.1.1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4.1.2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目标确定的原则
        4.1.3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4.1.4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目标体系
    4.2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模块构建
        4.2.1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4.2.2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4.2.3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的实效性分析
    4.3 师范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构建
        4.3.1 师范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4.3.2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4.4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开发的保障机制
        4.4.1 确立高校中小学联动的开发机制
        4.4.2 指导与加强信息素养课程开发的过程管控
        4.4.3 提升信息素养课程开发的质量保障能力
第5章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实验——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
    5.1 小学教育专业信息素养课程内容开发
        5.1.1 教师信息素养基础课程单元
        5.1.2 教育技术课程单元
        5.1.3 信息化学科教学课程单元
        5.1.4 基于信息化的教学实训课程单元
    5.2 小教信息素养课程组织与教学技术
        5.2.1 小教学生学情与特点分析
        5.2.2 小教信息素养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
        5.2.3 小学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方法
    5.3 小教信息素养课程实施的优化
        5.3.1 校本实训基地及类型
        5.3.2 课程教学与技术整合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实施的策略与建议
        6.2.1 转变教育观念
        6.2.2 优化培养途径
        6.2.3 完善课程体系
    6.3 研究展望
        6.3.1 未来展望
        6.3.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初中课堂教学失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价值
        一、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师生教学生命的必然要求
        三、回应课堂教学研究发展趋势转变
        四、亟待变革课堂教学失衡的现实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失衡与均衡
        二、课堂教学失衡
    第四节 文献述论
        一、国外相关研究述论
        二、国内相关研究述论
        三、国内外研究的启示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实验学校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伦理
        六、拟创新之处
第二章 初中课堂教学失衡现象透析
    第一节 失衡的课堂教学现场
        一、学教失衡
        二、身心失衡
        三、承创失衡
        四、情智失衡
        五、德知失衡
        六、同异失衡
    第二节 课堂教学失衡原因追寻
        一、教学思维方式的对立
        二、教师专业能力的薄弱
        三、课堂评价制度的偏颇
        四、家校联系配合的虚化
第三章 课堂教学均衡的理论反思
    第一节 课堂教学均衡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
        二、课堂生态理论
    第二节 课堂教学失衡的实质反思
        一、道德性的缺失
        二、感情性的麻痹
        三、创造性的扼杀
        四、实践性的缺场
    第三节 课堂教学失衡的调适思考
        一、内部矫正
        二、外部协调
第四章 初中课堂教学失衡的内部矫正策略
    第一节 情智相长互益师生
        一、感情先行
        二、以情富智
    第二节 循环学习贯通教学
        一、课内循环
        二、课后延伸
    第三节 核心建网举纲目张
        一、萃取核心
        二、自主建网
    第四节 问题导向跟踪提高
        一、反馈跟进
        二、变式提高
第五章 初中课堂教学失衡的外部协调策略
    第一节 强化教师自我理解
        一、辩论式研修
        二、内省式生成
    第二节 变革教学组织形式
        一、动静结合
        二、虚实互补
    第三节 营造校园激励文化
        一、课堂激励
        二、课外激励
    第四节 协同家校育人合力
        一、信息共享
        二、情感相融
第六章 研究总结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互联网+”环境下乡村教师的教学困境与归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互联网+”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什么
    (一)传统乡村课堂教与学的低效
    (二)“互联网+课堂”的新思维
二、“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教师的教学困局
    (一)工具“密集”带来的技术恐慌
    (二)资源“拿来”引发的取舍与组合难题
    (三)方法“复制”引起的教学理念冲突
三、技术、文化与素养层面的归因分析
    (一)新技术难以融入乡村教学
    (二)城乡文化差异影响乡村教学文化
    (三)乡村教师素质能力与“互联网+”需求脱节
四、解困:从设计到应用的新范式
    (一)城乡互动共赢的“互联网+”适应性设计
    (二)“互联网+”环境下乡村教师素质的新内涵
    (三)搭建城乡交互的“云课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6)利用Moodle平台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自主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境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自主学习
        2.1.2 网络教学平台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理论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3章 高中信息技术课自主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方法
        3.2.1 问卷法
        3.2.2 访谈法
    3.3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3.3.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3.2 访谈结果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利用Moodle平台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学生自主学习设计
    4.1 设计原则
    4.2 设计依据
        4.2.1 理论依据
        4.2.2 实践依据
    4.3 设计的框架图及其分析
        4.3.1 设计框架图
        4.3.2 框架图各环节分析
第5章 利用Moodle平台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与评价
    5.1 行动研究计划实施步骤
        5.1.1 实施对象
        5.1.2 实施内容
        5.1.3 实施流程
        5.1.4 观察工具
    5.2 《文本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
    5.3 第一轮行动研究与评价
    5.4 第二轮行动研究与评价
    5.5 第三轮行动研究与评价
    5.6 小结
        5.6.1 学习结果分析
        5.6.2 学习过程分析
        5.6.3 研究反思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问卷调查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延边地区朝鲜族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有关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
        二、有关网络传播的研究
        三、有关网络对民族文化传承影响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及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研究的思路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传播模式理论
        二、文化适应理论
        三、文化冲突理论
    第六节 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
        三、参与观察法
第二章 信息社会的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
    第一节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及其要素分析
        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模式
        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要素分析
    第二节 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承
        一、网络及其发展
        二、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界定
        三、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模式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化网站的类别分析
        一、政府组织网站:重要平台
        二、学校教育网站:主要阵地
        三、社会团体网站:自觉领域
        四、个人博客网站:感悟空间
    第四节 少数民族文化网站内容的文化选择分析
        一、政府组织网站内容:政治性选择
        二、学校教育网站内容:知识性选择
        三、社会团体网站内容:理智性选择
        四、个人博客网站内容:情感性选择
    第五节 少数民族网民的特征分析
        一、少数民族网民的基本特征
        二、少数民族网民的行为特征
    第六节 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媒介的特性分析
        一、网络媒介的交互性
        二、网络媒介的实效性
        三、网络媒介的多媒性
        四、网络媒介的虚拟性
第三章 延边地区朝鲜族文化网络传承的田野考察
    第一节 田野考察的设计与实施情况
        一、考察的着眼点和主要问题
        二、考察的范围和抽样设计
        三、考察的方法与实施情况
    第二节 延边地区朝鲜族文化概况
        一、朝鲜族的族源与历史发展
        二、延边地区概况
        三、延边地区的朝鲜族文化
    第三节 延边地区朝鲜族文化网络传承的现状
        一、关于延边地区网络环境的情况
        二、关于被调查者文化认知和传承的情况
        三、关于延边地区朝鲜族文化网站的情况
        四、关于延边地区朝鲜族文化网站内容的情况
        五、关于延边地区网民网络应用的情况
    第四节 延边地区朝鲜族文化网络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延边地区朝鲜族文化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延边地区朝鲜族文化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三、网络"韩流"文化对延边地区朝鲜族网民的影响
第四章 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教育人类学思考
    第一节 网络传承中的文化适应
        一、文化的数字化
        二、数字鸿沟
        三、文化适应
        四、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主体的媒介素养
    第二节 网络传承中的文化安全
        一、文化的开放性
        二、信息爆炸
        三、文化安全
        四、构筑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内容的"防火墙"
    第三节 网络传承中的文化冲突
        一、文化的多元化
        二、文化霸权
        三、文化冲突
        四、强化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方式"多元一体"的整合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8)批判与超越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人·教育·技术
    一、研究缘起与论题说明
    二、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三、文献综述与研究品格
    四、主要概念与框架结构
    五、可能创新与努力空间
第一章 问题指向:当基础教育遭遇信息时代
    第一节 广角概览:信息时代景观
        一、信息时代的技术基础
        二、信息时代的显着特征
        三、信息时代的危机与问题
    第二节 理论透析:基础教育的回应
        一、理论构想:教育的“E托邦”
        二、行动之一:信息技术教育
        三、行动之二:基础教育信息化
    第三节 问题凸显:形式化与技术化
        一、繁荣的假象:技术应用的形式化
        二、技术滥觞之痛:教育技术化
    第四节 归因分析:文化冲突与技术盲崇
        一、文化冲突:技术应用形式化的根源
        二、技术盲崇:教育技术化的根源
第二章 重构基础:信息技术的价值解读
    第一节 技术的内涵
        一、什么是技术
        二、技术的结构、功能与特征
    第二节 技术的价值
        一、“天使”还是“魔鬼”:技术价值问题的典型争论
        二、回答一个问题:是技术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三、超越的可能性立场:芬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
    第三节 信息技术的内涵
        一、什么是“信息”
        二、什么是信息技术
        三、信息技术的结构、功能与特征
    第四节 信息技术的价值
        一、大众媒介:麦克卢汉与尼尔·波兹曼的争论
        二、计算机与互联网:民主与监控的二重奏
        三、改变“知觉”:在人与世界之间的信息技术
第三章 教育发展:信息技术的价值定位
    第一节 价值判断:教育何以青睐信息技术
        一、历史考察:传统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二、教育学考察: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技术
    第二节 价值分析: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
        一、对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之必然适合于教育的批判
        二、信息技术的潜在教育价值
    第三节 价值定位:信息技术的身份确认
        一、作为课程的信息技术
        二、作为“教育技术”的信息技术
        三、作为“学习技术”的信息技术
第四章 实践理性: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前提
    第一节 超越“技术乌托邦”和“技术敌托邦”:勒德式态度
        一、死胡同:癫狂或消极抵抗
        二、生机:以“勒德”之名
    第二节 超越“工具理性”:以“人”为本
        一、非人:信息时代人的问题
        二、人的救赎:教育的使命
    第三节 超越“技术工具论”:信息技术教育化
        一、信息技术教育化的内涵
        二、信息技术为何要教育化
        三、信息技术如何教育化
第五章 实践保障: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路向
    第一节 制度关怀:从学校到家庭以及社会
        一、为什么需要“制度关怀”
        二、学校、家庭和社会如何实施“制度关怀”
    第二节 条件保障:从硬件到软件到潜件
        一、建设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二、建立恰切有效的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机制
        三、建立恰切有效的激励机制
结束语:保持“距离”:教育学如是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论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及其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进展
        1.2.3 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建立的理论基础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的教学模式建构及其实践
    2.1 信息技术在新教学模式中的展示作用—信息技术在媒体层面上运用的教学模式和实践
        2.1.1 以信息技术为教学媒体,创设鲜活多样的教学情境
        2.1.2 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疑难点
        2.1.3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媒体作用,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
    2.2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形态—信息技术在工具层面上运用的教学模式及实践
        2.2.1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点面互动”教学基本模式的建立及其实践
        2.2.2 小学综合艺术教学模式的建立及其实践
        2.2.3 初中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建立及其实践
        2.2.4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主题和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及实践
        2.2.5 初中数学“主题研究”学习模式的建立及其实践
        2.2.6 初中思想品德“网络体验”教学模式的研究及其实践
        2.2.7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及其实践
    2.3 信息技术和各学科的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在学习资源层面上运用的教学模式及实践
        2.3.1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习资源型班级式学习网站的建设及实践
        2.3.2 网络和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专题式学习网站的建设及实践
        2.3.3 网络和信息技术环境下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特色的学科网站的建设及实践
3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应用所产生的效果及分析
    3.1 促进学生发展
        3.1.1 学生爱上网络阅读课
        3.1.2 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有效拓宽了知识视野
        3.1.3 整体语文素养有所提高
        3.1.4 运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3.2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核心—信息技术全方位的运用,对促进教师发展的作用
4 总结与思考
    4.1 共识一种教学价值的理念
    4.2 冲破形而上学运用技术的障碍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10)江西省贫困县中学校园网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背景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课题研究方法
    1.5 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江西省贫困县中学校园网建设现状分析
    2.1 江西省贫困县的现状
    2.2 江西省贫困县教育的发展状况
    2.3 校园网网络环境建设现状分析
        2.3.1 计算机的相对数量、性能达不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
        2.3.2 校园网建设急待加强
        2.3.3 校园网总体设计布局不合理
        2.3.4 服务器、工作站及管理服务软件系统短缺
        2.3.5 教室电教设备严重不足
    2.4 校园网软件环境建设现状分析
        2.4.1 管理软件平台功能还需完善
        2.4.2 校园网网络教学资源繁杂且不全面
        2.4.3 学校之间缺乏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2.5 教师能力现状分析
        2.5.1 信息技术教师现状分析
        2.5.2 学科教师现状分析
第三章 江西省贫困县中学校园网应用现状分析
    3.1 教学应用现状
    3.2 管理应用现状
    3.3 通信应用现状
第四章 江西省贫困县中学校园网建设及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教师和领导对校园网认识不深,缺乏全员参与意识
    4.2 校园网建设规划设计不合理,教学服务功能不完善
    4.3 软硬件投入不均衡,网络教育资源短缺
    4.4 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缺乏
    4.5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欠缺
    4.6 学生应用校园网效率低
    4.7 学校缺乏应用校园网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
第五章 江西省贫困县中学校园网建设和应用的建议
    5.1 省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建立校园网建设参考方案
    5.2 提高领导信息意识,总体规划建设校园网
    5.3 软硬件均衡式发展,为教师应用校园网创设条件
    5.4 加强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5.5 加大师范院校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充实信息技术教师队伍
    5.6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信息技术校本培训
    5.7 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管理和激励机制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四、从网络互联到应用互联——“校校通”的“通”途(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知识图谱构建中的标准词汇参考模型研究[J]. 袁满,曹阳,陈萍.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3)
  • [2]中职应用文学习资源开发研究[D]. 龙水花. 广州大学, 2019(01)
  • [3]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以S师范大学为例[D]. 王龚.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2)
  • [4]初中课堂教学失衡问题研究[D]. 张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5]“互联网+”环境下乡村教师的教学困境与归因研究[D]. 赵文颖. 西南大学, 2017(02)
  • [6]利用Moodle平台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自主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 阙剑霞.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8)
  • [7]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延边地区朝鲜族个案考察[D]. 赵国宏.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8]批判与超越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重构[D]. 伍正翔.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9]论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及其实践[D]. 王新刚. 华中师范大学, 2008(04)
  • [10]江西省贫困县中学校园网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D]. 郭永仕. 江西师范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从网络互联到应用互联——“校-校-联”的“通”之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