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城牧区初中生视力调查与比较

内蒙古城牧区初中生视力调查与比较

一、内蒙古城市和牧区初中学生视觉敏感度的调查与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檀[1](2021)在《内地西藏班美术教育研究 ——以A、B学校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

李艾玲[2](2021)在《生态视角下蒙古族预科生社会适应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出现为更多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接受本、专科教育的机会。就内蒙古地区而言,受历史文化和地域环境的影响,蒙古族预科生进入大学后,会因为受文化背景、生活习俗、语言等因素影响而所产生心理、学习、人际和文化方面的不适应问题。因此,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预科生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为指导,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支撑,对蒙古族预科生的社会适应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蒙古族预科生存在基础教育薄弱、汉语能力不足、自信心缺乏、学习没有计划、沟通能力欠缺、未来职业规划模糊、语言和地域文化差异带来的压力等问题。在对访谈资料分析和借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运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专业理论和独特方法,围绕微观个体系统、中观同辈群体与学校系统、宏观社会环境和文化系统三个层面,提出改变蒙古族预科生的认知、建立蒙古族预科生的支持网络以及推动蒙古族预科生生态系统环境转变的策略,以期有效解决蒙古族预科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并为专业民族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邓彩霞[3](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陈益宁[4](2020)在《蒙餐业的绿色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餐饮业不断呈现出加速进化的趋势。蒙古族餐饮业(简称蒙餐业)作为餐饮行业中的新兴力量,如何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中把握机遇,立足于餐饮市场中不断突出的绿色消费需求,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补足存在的短板,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突出重围,完成优化升级的华丽转身,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实地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这两种调查方法,着重对呼和浩特市各个规模类型的七十余家蒙餐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并选取三家特殊的蒙餐企业进行更加深入的个案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现有的、潜在的蒙餐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感受进行调查了解。由此归纳总结出蒙餐业发展中突出现存在的诸如绿色食材价值埋没,难以兑现、绿色经营理念匮乏,缺乏创新、餐饮定位过于笼统,缺少理念、互联网络资源闲置,利用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并立足于现今的主流发展理念和当前的绿色消费趋势,努力寻求出适宜于蒙餐业自身特点的、能够打破现有瓶颈、激发特有优势的,包括绿色食材基地的建立、绿色餐饮服务的完善与创新、绿色蒙餐理念的树立与传播、突出绿色核心的网络数字化营销方案在内的绿色发展路径,使蒙餐业能够在发展中形成其所特有的、其他餐饮类型无法复制和比拟的核心竞争能力,希望能够借此为蒙餐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谭玉婷[5](2020)在《自然联结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生命意义的调节效应》文中研究指明自然联结是指个体在情感和经验上与自然相联系并归属于自然的程度。自然联结具有较强的情境性,会受到个体与自然的接触经验的影响。本研究探讨自然联结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生命意义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问卷研究两部分,实验研究证明了自然联结、生命意义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影响的短时效应,问卷研究则证明了这三者关系的长时效应。在实验研究中,采用启动范式,探讨在实验室里自然联结、生命意义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1)视频类型与生命意义的交互作用显着。观看自然环境视频后,大学生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得分显着高于观看建筑环境视频、控制条件视频的得分。(2)高生命意义组大学生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得分显着高于低生命意义组。问卷研究选取44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然联结量表》、《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中文人生意义问卷》进行测试,探讨自然联结、生命意义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问卷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然联结在专业上具有显着差异,事后检验表明,人文社会科学类比艺术体育类以及其它专业的得分高;大学生自然联结得分在牧区生活时长上具有显着差异,事后检验表明,在牧区生活1-6年比无牧区生活经历的得分高。(2)大学生生命意义在牧区生活时长上具有显着差异,事后检验表明,在牧区生活6年比无牧区生活经历以及在牧区生活1-6年的得分高。(3)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生源地上存在显着差异,事后检验表明,生源地为村比镇或市/盟的得分高;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牧区生活时长上存在显着差异,在牧区生活6年以上的得分比无牧区生活以及在牧区生活1-6年高。(4)相关结果表明:自然联结与大学生生命意义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自然联结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呈显着的正相关,生命意义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呈显着的正相关。(5)回归分析表明:自然联结对亲社会行为有显着正向的预测作用;生命意义对亲社会行为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生命意义调节了自然联结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在低生命意义水平下,自然联结对亲社会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高生命意义水平下,自然联结对亲社会行为具有更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综上研究结果可以认为,自然联结能够促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生命意义能显着调节自然联结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王美玲[6](2020)在《双语环境下赤峰蒙古族中学汉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是承载着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一种语言,是我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领域的发展进一步加快,汉语水平也严重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少数民族的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了然于目。自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逐渐步入正轨,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汉语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如何推动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成为当前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重要方面。内蒙古地形呈狭长形分布,东西部地区发展存在显着差异,尤其是赤峰地区蒙汉杂居,分布较为复杂。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深入到赤峰蒙古族中学的教学一线,全面了解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梳理了汉语教育的发展历史。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赤峰蒙古族中学汉语教学的相关情况调查研究,力求以点带面探究当前赤峰地区蒙古族高中汉语教学情况。本篇文章内容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即:序言、现状调查问卷、教学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章从汉语作为我国56个民族沟通交流的工具的重要性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入手,交代本研究的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本研究的意义;综述国内本研究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包括国内外双语教育相关研究、蒙古族中学双语教育研究、汉语教学相关研究等;阐述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进行实地的问卷调查,分为教师和学生两大方面。第三章阐述赤峰蒙古族中学汉语教学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第二章的有关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归因。第四章针对汉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针对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者三个方面分别提出相应的策略。在教师的方面,应该注重教学手段多样化、教材使用讲求方法和加强教师培训。在学生方面要改变学习的态度,重视汉语的学习。同时,在行政主管方面重视汉语,加大支持的力度和资金的投入,制定出对农牧业地区民族教师的优惠政策。

席红英[7](2020)在《呼伦贝尔市蒙古族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调查研究》文中提出语言生活是语言国情、族情、区情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信息化、城镇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实用功能逐渐降低,语言使用范围不断地向家庭内部收缩,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困境。蒙古语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中使用人口较多的语言之一。呼伦贝尔市尤其是牧业四旗是蒙古族聚居区,较好地保留了蒙古语和传统游牧生产方式及民族文化。全方位调查呼伦贝尔市牧业四旗的蒙古族语言生活,对了解该市蒙古族的语言生活现状,判断母语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可以为其它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本研究以呼伦贝尔市蒙古族聚居区——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为主要调查地,以该四个牧业旗的蒙古族语言生活为主要调查内容,综合采用田野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在社会语言学和语言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在收集第一手调查材料和数据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蒙古族语言生活的内部和外部生态环境,认为呼伦贝尔市蒙古族聚居区语言环境有利于蒙古语的保持,但不利于蒙古语的发展,蒙古语使用和发展方面面临使用人口减少、增长率变低,使用范围逐渐缩小,语言地位不断下降等问题。本文由八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从地理位置、民族人口、生产方式、历史源流及牧业四旗基本情况等方面介绍呼伦贝尔市概况,目的是展现呼伦贝尔市整体社会文化环境;第二章,调查蒙古族家庭环境中祖辈、长辈、同辈、晚辈三代人的语言使用情况,与熟人邻里、在政府部门和行政单位等环境中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而分析语言使用现状及其社会差异;第三章,调查不同社区居民的语言习得、语言掌握和语言能力;第四章,调查蒙古族语言认同、语言情感、语言行为倾向。第二、三、四章为蒙古族居民语言生活状况的定量分析,第五和第六章是调查数据的分析。第五章从语言外部生态环境入手,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三方面分析地理、气候、人口、民族、教育、文化等因素对语言生活现状的影响;第六章从语言内部生态环境入手,分析语言结构、语言格局、语言景观对语言本体、语言地位的影响。最后是“结论与余论”部分,在总结蒙古族语言生活现状的同时,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调查表明,呼伦贝尔市蒙古族的蒙古语保持较好,但蒙古语使用存在代际、城乡、部落和阶层差异:老年人的蒙古语保持好于年轻人,牧区蒙古族的蒙古语保持好于城镇蒙古族,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的蒙古语保持好于其他部落的蒙古族,牧民母语保持好于公职人员和学生。在社会交际领域,汉语使用率逐渐增加,但未出现骤增情况。在汉语使用稳步增长的同时,蒙古语的使用逐渐下降,蒙汉语兼用情况普遍,语言生活向双语化转换。监测整体语言生态环境发现,牧业四旗语言生活呈现三种类型:作为传统牧业旗县,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的语言环境较为封闭,母语保持较好;作为城镇化牧业旗县,鄂温克族自治旗的语言环境开放,汉语使用率较高,境内厄鲁特和布里亚特蒙古人因居住集中,尚未出现母语使用的明显下滑现象;作为由传统牧业旗向城镇化牧业旗发展的陈巴尔虎旗在语言使用上呈现出过渡性特点,即语言生活状态介于前两者之间。从呼伦贝尔市的整体环境看,维持语言保持的主要因素较为稳定,不易变化,主要包括人口数量、民族认同以及语言系统的稳定性等;影响蒙古语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传媒影响、文化冲击等。本研究在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蒙古族不同社区内语言生活现状,试图展现语言生活全景,但仍存在以下不足:语言服务涉及较少;微观层面的个人语言生活调查欠缺,今后将对此进一步予以补充和完善。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邴波[9](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杨玉洁[10](2020)在《初中地理学习的性别差异及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学生的个性和进行针对性教学是推进新课改纵深化的重要途经。在实际教学环境中,多关注学生的成绩与能力的差异,而忽视了因性别差异造成的学业差异。不少有经验的老师都发现了这一差异,但仍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对策。本文基于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有关性别差异的理论框架进行初一、初二年级男女生的问卷调查和成绩的对比分析,从而获得男女生在地理学习的不同阶段与兴趣差异。在问卷的频数分析中发现,在日常生活方面,男生对日常事物的关注度和敏感度要高于女生;在学习兴趣方面,男生对地理的兴趣要比女生浓厚,但男生的兴趣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且男生对地球与地图和世界地理的兴趣比女生强;在思维方面,男生对于知识的筛选和辨别能力好于女生,女生的整理归纳和机械记忆的能力强于男生。在教师方面,是否喜欢教师对初一男生和初二女生学习地理影响较大,跟男生相比,女生更不愿意向老师请教问题。在问卷的交叉分析中发现,父母对女生地理学习课堂进度影响较大,但对男生的兴趣影响大于女生,而男生的课堂进度更受主观性影响且对外在因素较为敏感。在不同年级男女生差异分析中发现,男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大于女生,但到了初二男女生兴趣普遍下降,尤其女生;初一男生对色彩感知明显,但总的来说女生的视空间能力好于男生。在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男女生差异中分析发现,B学校学生的地理相关用具多于A学校的学生,父母主动向女生提起地理知识较多,尤其是B学校的家长。在成绩分析方面,初一男生成绩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女生则相对比较均匀,初二男生成绩普遍要好于女生,这造成女生对地理学习的自信心下降。通过对男女生在日常生活、兴趣、思维、教师影响、教学方法和课程进度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理性分析,发现影响男女生产生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于影响男女生差异的先天因素无法改变,所以本文在综合地理学科特点以及男女生差异的基础上,主要从教育的角度提出策略,该策略旨在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改善外部驱动条件,以期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缩小地理学习的性别差异。

二、内蒙古城市和牧区初中学生视觉敏感度的调查与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城市和牧区初中学生视觉敏感度的调查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2)生态视角下蒙古族预科生社会适应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民族预科教育政策
        (二)蒙古族预科生的基本特征
    二、研究问题
    三、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一)国外少数族裔学生研究
        (二)国内有关少数民族预科生的研究
        (三)国内少数民族预科生的社会工作介入相关研究
        (四)国内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社会适应问题相关研究
        (五)文献评析
    四、主要概念界定
        (一)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二)蒙古族预科生
        (三)社会适应
        (四)民族社会工作
    五、理论依据
        (一)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生态系统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六、研究思路及框架
    七、研究方法
        (一)资料收集方法
        (二)资料分析方法
    八、研究伦理
第二章 蒙古族预科生教育的产生及现状
    一、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渊源
    二、蒙古族预科生教育的现状
第三章 蒙古族预科生社会适应的问题
    一、心理、学习适应问题
        (一)心理适应问题
        (二)学习适应问题
    二、人际适应问题
        (一)人际支持系统发展单一
        (二)人际交往主动性缺乏
        (三)人际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三、文化适应问题
        (一)语言环境差异带来压力
        (二)地域生活环境差异带来压力
第四章 蒙古族预科生社会适应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微观层面
    二、中观层面
        (一)家庭因素
        (二)同辈群体因素
        (三)学校因素
    三、宏观层面
        (一)制度因素
        (二)文化因素
        (三)社会因素
第五章 蒙古族预科生社会适应困境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探讨
    一、社会工作对蒙古族预科生的微观介入策略
    二、社会工作对蒙古族预科生的中观介入策略
        (一)加强多元校园文化建设
        (二)优化家庭教育功能
        (三)发挥同辈群体力量
    三、社会工作对蒙古族预科生的宏观介入策略
        (一)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建立政策帮扶机制
        (三)链接教育联动资源
        (四)协调社会支持力量
        (五)提供项目专业服务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一、结论
    二、反思
        (一)推进民族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
        (二)提升民族社会工作者的文化敏感度和文化胜任力
参考文献
附录:蒙古族预科生社会适应的访谈提纲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灾害情景分析
        2.1.2 农牧社区
        2.1.3 社区减灾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情景分析理论
        2.2.2 危机管理理论
        2.2.3 极值理论
        2.2.4 复杂系统理论
    2.3 研究设计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2.3.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3.2.1 气象致灾因子
        3.2.2 地质致灾因子
        3.2.3 生物致灾因子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4.1.3 雪灾区域选择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5.1.1 政府组织
        5.1.2 社区组织
        5.1.3 居民个体
        5.1.4 社会力量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学术贡献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附录5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4)蒙餐业的绿色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研究思路
        4.创新与不足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四)相关概念的定义及理论基础
        1.相关概念的定义
        2.理论基础
一、蒙餐业概述
    (一)蒙餐业的界定
    (二)蒙餐业的绿色发展优势
        1.历史底蕴
        2.民族特色
        3.营养健康
二、呼和浩特市蒙餐业发展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四)调查结果
    (五)个案研究
三、蒙餐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绿色食材价值埋没,难以兑现
        1.绿色附加价值的兑现困局
        2.缺乏绿色食材的宣传意识
        3.缺少高识别度的专利标志
    (二)绿色经营观念匮乏,缺乏创新
        1.经营观念陈旧,对绿色消费趋势不敏感
        2.绿色服务欠缺,服务细节的挖掘较粗浅
        3.扎堆现象严重,过度依赖蒙族消费群体
    (三)餐饮定位过于笼统,缺少理念
        1.容易造成潜在消费者的流失
        2.难以产生足够高效的吸引力
        3.同类餐厅替代效应有所增强
    (四)互联网络资源闲置,利用不足
        1.线上餐饮模式转型较迟缓
        2.网络餐饮服务信息不完善
        3.新媒体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四、蒙餐业的绿色发展路径探析
    (一)蒙餐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性
    (二)绿色食材基地的建立
        1.实行牧企对接的绿色合作
        2.确保安全健康的绿色冷链
        3.借助现代物流的绿色运输
    (三)绿色餐饮服务的完善与创新
        1.积极入驻线上餐饮平台,提供绿色蒙餐外卖
        2.严格遵照绿色餐饮标准,完善绿色服务细节
        3.全面丰富绿色餐厅设计,应用绿色清洁能源
    (四)绿色蒙餐理念的树立与传播
        1.绿色蒙餐的餐饮理念
        2.绿色蒙餐的价值理念
        3.绿色蒙餐的专有标识
    (五)突出绿色核心的网络数字化营销
        1.牧场直播——绿色生态环境的“云牧羊”
        2.蒙餐吃播——绿色食材特点的“云体验”
        3.自媒传播——绿色蒙餐理念的“云分享”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自然联结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生命意义的调节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自然联结
        1.1.1 自然联结的概念
        1.1.2 自然联结的启动与测量
        1.1.3 自然联结的相关理论
        1.1.4 自然联结的相关研究
    1.2 生命意义
        1.2.1 生命意义的概念
        1.2.2 生命意义的测量
        1.2.3 生命意义的相关理论
        1.2.4 生命意义的相关研究
    1.3 亲社会行为
        1.3.1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1.3.2 亲社会行为的测量
        1.3.3 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理论
        1.3.4 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1.4 各主变量的相关研究
        1.4.1 自然联结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1.4.2 自然联结与生命意义的相关研究
        1.4.3 生命意义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1.5 以往研究的不足
2 问题提出
    2.1 问题来源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现实意义
3 自然联结和生命意义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材料的有效性检验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方法
        3.1.3 评定过程
        3.1.4 评定结果
        3.1.5 讨论
    3.2 自然联结、生命意义及亲社会行为的实验研究
        3.2.1 引言
        3.2.2 研究方法
        3.2.3 结果分析
        3.2.4 讨论
4 自然联结、生命意义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问卷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对象
    4.3 测量工具
    4.4 统计方法
    4.5 结果分析
        4.5.1 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
        4.5.2 各主要变量的相关分析
        4.5.3 生命意义的调节作用
    4.6 讨论
        4.6.1 大学生自然联结在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
        4.6.2 大学生生命意义在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
        4.6.3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
        4.6.4 生命意义的调节作用分析
5 总讨论
    5.1 自然联结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5.2 自然联结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短时效应
    5.3 自然联结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长时效应
    5.4 教育实践启示
    5.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6)双语环境下赤峰蒙古族中学汉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内容与目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四、少数民族双语课程与教学研究综述
        (一)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历程
        (二)内蒙地区关于双语教育的政策梳理
        (三)国内外关于双语教育的研究成果梳理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本论文的重点与创新点
    七、研究意义
第二章 赤峰蒙古族中学汉语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第一节 赤峰蒙古族中学汉语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对象、内容、方法和目的
        一、问卷调查对象、内容、方法
        二、问卷调查的目的及结果分析
    第二节 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针对赤峰蒙古族中学汉语教师教学现状的调查
        二、针对赤峰蒙古族中学学生汉语学习与教材认知的调查分析
第三章 赤峰地区蒙古族学校汉语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节 赤峰地区民族分布和蒙古族高中教育
        一、赤峰地区民族分布
        二、赤峰蒙古族中学
    第二节 赤峰蒙古族中学汉语教学基本情况
        一、蒙汉双语课程发展概述
        二、赤峰蒙古族中学汉语教学具体实施
    第三节 蒙古族学生在校学习情况
    第四节 赤峰蒙古族中学汉语教学取得成就和存在问题
        一、双语教学所取得的成就
        二、双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蒙古族学校汉语教学困境应对策略
    第一节 对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建议
        一、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宏观上提供有力条件
        二、学校方面关注教师能力的发展,做好后勤保障
    第二节 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一、客观看待教材、合理利用
        二、改变教学方式,力求多样化
        三、结合实际,调整双语教学的模式
        四、勤于学习和自我反思
        五、敢于创新,主动探索成长
    第三节 对学生学习的建议
        一、树立学习意识,提高兴趣
        二、注重词汇积累,夯实基础
        三、培养阅读习惯,多读经典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呼伦贝尔市蒙古族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呼伦贝尔市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人口分布
        一、地理位置
        二、民族人口
    第二节 历史源流及生产方式
        一、历史源流
        二、生产方式
    第三节 牧业四旗概况
        一、陈巴尔虎旗
        二、新巴尔虎右旗
        三、新巴尔虎左旗
        四、鄂温克族自治旗
第二章 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调查
    第一节 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概述
        一、调查前期准备及问卷结构
        二、抽样情况
    第二节 家庭语言使用状况
        一、与长辈之间的语言使用情况
        二、与同辈之间的语言使用情况
        三、与晚辈之间的语言使用情况
    第三节 社区语言使用状况
        一、交际对象
        二、交际场所
    小结
第三章 蒙古族语言能力调查
    第一节 语言习得
        一、母语习得
        二、多语习得
        三、习得途径
    第二节 蒙古语能力的自我评估
        一、蒙古语口语能力
        二、蒙古语文字能力
    第三节 汉语能力的自我评估
        一、汉语口语能力
        二、汉语文字能力
    小结
第四章 蒙古族语言态度调查
    第一节 语言认同
        一、学习语言的动机
        二、语言发展展望
        三、对族际通婚态度
    第二节 语言情感
        一、最重要的语言
        二、方言情感
        三、蒙古语标准音情感
    第三节 语言行为倾向
        一、电子媒体选择
        二、印刷媒体选择
        三、子女教育选择
    小结
第五章 外部语言生态环境调查
    第一节 生态语言学理论
        一、理论译介
        二、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生态调查
        三、语言生态评估
    第二节 自然环境
        一、地理因子
        二、气候因子
    第二节 社会环境
        一、人口因子
        二、民族因子
        三、经济因子
        四、教育因子
    第三节 文化环境
        一、文化活动
        二、文化传播
    小结
第六章 内部语言生态环境调查
    第一节 语言结构
        一、语音特点
        二、词汇特点
        三、语法特点
    第二节 语言格局
        一、外语接触
        二、汉语接触
        三、方言接触
    第三节 语言景观
        一、抽样情况
        二、牌匾特点
        三、受众态度
    第四节 语言生态环境评估
        一、采用公式
        二、评估结果
    小结
结论与余论
    一、结论
    二、若干思考
    三、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主要概念界定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一、国家整体形象
        二、新疆局部形象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第一节 “空间”概述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一、领土认同
        二、地理形象
        三、国防意识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一、地理景观
        二、城市与乡村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二、绿洲生态空间
        三、草原生态空间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寻找女人
        二、寻找男子汉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三、文化互动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一、家国情怀
        二、家国同构叙事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一、民俗
        二、影视民俗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一、物质民俗文化
        二、社会民俗文化
        三、精神民俗文化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一、内容创新不足
        二、传播渠道障碍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结语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初中地理学习的性别差异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四 主要内容及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关于地理学习性别差异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 理论基础
第三章 初中男女生学习差异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式
    第二 男女生地理学习的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第三 男女生地理成绩的统计与分析
第四章 影响初中男女生地理学习差异的因素分析
    第一 日常生活差异因素分析
    第二 兴趣差异因素分析
    第三 思维差异因素分析
    第四 教师影响差异因素分析
    第五 教学方法差异因素分析
    第六 课程进度差异因素分析
第五章 基于学生性别差异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第一 教师要“因性施教”
    第二 注重提高女生地理学习能力
    第三 提高男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第六章 结论
    第一 关于初中地理学习的性别差异及策略研究
    第二 关于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二)初中地理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四、内蒙古城市和牧区初中学生视觉敏感度的调查与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内地西藏班美术教育研究 ——以A、B学校为个案[D]. 李金檀. 西南大学, 2021
  • [2]生态视角下蒙古族预科生社会适应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李艾玲.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2021(02)
  • [3]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4]蒙餐业的绿色发展路径研究[D]. 陈益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4)
  • [5]自然联结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生命意义的调节效应[D]. 谭玉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3)
  • [6]双语环境下赤峰蒙古族中学汉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 王美玲. 西南大学, 2020(06)
  • [7]呼伦贝尔市蒙古族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调查研究[D]. 席红英. 内蒙古大学, 2020(10)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10]初中地理学习的性别差异及策略研究[D]. 杨玉洁. 安庆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内蒙古城牧区初中生视力调查与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