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对吗啡长期治疗的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释放的影响

氯胺酮对吗啡长期治疗的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释放的影响

一、氯胺酮对吗啡慢性处理脊髓星形胶质细胞释放谷氨酸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任非非[1](2021)在《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方法:实验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醒脾解郁方组(XPJYF)、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EOT)、醒脾解郁方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XPJYF+EOT)。每组根据应激时间各分为3w、6w组。除CON外,其余各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CRS)造模,共21d。各组造模的同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造模前及造模第3 w、6 w时进行行为学观察。造模3 w时评价脾虚程度,结合行为学实验,评价模型成功与否。取材后以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变化及XPJYF干预效应。第二部分:大鼠分组及干预同研究一。取材后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及线粒体超微结构;分析线粒体及神经元突触体视学指标;高尔基染色观察神经元轴树突分支变化;提取海马突触体,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突触重塑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合成蛋白含量;检测海马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及线粒体酶活性。第三部分:制备XPJYF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体外分离、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并鉴定;采用CCK8法进行XPJYF细胞毒性实验;建立皮质酮(CORT)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分为 CON、CORT、CORT+X(H)、(M)、(L)、CORT+E、CORT+E+X(H)、(M)、(L)共9组。以细胞免疫荧光观察SYN、PSD-95表达及海马神经元线粒体成像;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生物合成及突触重塑蛋白表达;ELISA及RT-PCR检测5-HT、DA及其受体情况。第四部分:大鼠分组及干预同研究一。取材后以免疫荧光三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NeuN/CD31/GFAP表达;RT-PCR检测海马AMPK/SIRT1/PGC-1α通路基因表达;免疫组化及 Western blot 检测 NeuN、GFAP、VEGF、Collagen Ⅳ蛋白表达。结果:1.第一部分1.1宏观表征:造模前大鼠状态良好,反应灵敏,活动自如。造模3 w后,反应降低,神态倦怠,活动减少,毛发干枯或发黄,粪便逐渐变稀,至6 w时表现更明显,各用药组较模型组有改善。1.2体质量变化:模型各组大鼠体重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体重增加(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3 w、联合各组体重增加(P<0.01,P<0.05),西药6 w组降低(P<0.05)。联合各组体重较西药组增加(P<0.01,P<0.05)。1.3行为学:模型各组糖水偏好率(SPT)较空白组降低(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FST)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联合各3 w及各用药6w组SPT升高,FST缩短(P<0.01,P<0.05)。联合各组SPT较中药、西药组升高(P<0.01,P<0.05),FST缩短(P<0.01,P<0.05)。与同组别基线比较,各组各时间点SPT降低(P<0.01),模型各组及中药、西药各6 w组FST延长(P<0.01,P<0.05)。1.4血清淀粉酶、尿D-木糖排泄率比较:造模3 w后血清淀粉酶和尿D-木糖排泄率均降低(P<0.01),至造模6周时更低(P<0.01)。1.5海马CA1区病理改变:HE染色:空白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分布、形态均无异常,圆形胞核清晰居中。模型3w组神经元数量减少,排列及形态不规则,细胞大小不一,部分呈三角形,细胞核深染、固缩,核仁显示不清;至6w时损伤进一步加重。各用药组有不同程度改善,以中药6 w组和联合组较为明显。尼氏染色:空白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正常分布,胞质内可见丰富的尼氏小体,近胞核处呈“虎斑样”,远端呈细颗粒样,核仁清晰。模型3 w组细胞排列散乱,胞质内尼氏小体减少。至6w时,损伤加重,细胞皱缩明显,部分细胞尼氏体减少,并可见中央性染色质溶解现象。各用药组损伤逐渐恢复,以西药3 w组及中药6 w组明显。2.第二部分2.1神经元超微结构:正常组神经元突起较多,线粒体正常,突触结构完整,突触小泡较多。造模3 w后,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突触小泡数量减少。至造模6 w,损伤加重,突触间隙显示不清,突触小泡减少,聚集分布,线粒体膜破坏,嵴断裂,基质空泡样变。各用药组上述损伤减轻。2.2线粒体体视学:模型各组Vvm较空白组升高(P<0.01),NM、δ、δm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Vvm降低(P<0.01,P<0.05),各6 w组NM升高(P<0.01),中药、联合各组及西药6 w组δ、δm升高(P<0.01,P<0.05)。较中药组,西药6 w组δ、联合6 w组Vvm降低(P<0.01),联合各组δm升高(P<0.01,P<0.05)。2.3突触体视学:模型各组数密度(Nv)、面密度(Sv)、突触小泡面数密度(NS)均较空白组降低(P<0.01)。中药、联合各6 w组Nv、Sv、Ns较模型组升高(P<0.01,P<0.05)。2.4高尔基染色:模型各组Sholl交点数及树突棘较空白组减少(P<0.01)。中药、联合各组Sholl交点数较模型组增多(P<0.01,P<0.05),中药、西药各6 w组及联合各组树突棘密度升高(P<0.01,P<0.05),且联合6 w组较中药、西药各6w组升高(P<0.05)。2.5突触体突触重塑蛋白:与空白组比较,模型3 w组GAP-43、PSD-95增加(P<0.01),6w组降低(P<0.05),各组SYN、syntaxin 1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联合各组及西药3 w组GAP-43、PSD-95增加(P<0.01,P<0.05),中药、联合各组SYN升高(P<0.01),中药、西药及联合各6 w组syntaxin 1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6 w组SYN降低(P<0.05),联合6 w组GAP-43增加(P<0.01)。2.6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模型各组SIRT1、PGC-1α、AMPK-α1、Tfam、NRF1较空白组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3 w组SIRT1和AMPK-α1、联合各组SIRT1、PGC-1α、Tfam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3 w组AMPK-α1、6w组PGC-1α表达升高(P<0.01)。3.第三部分3.1细胞毒性实验:经免疫荧光鉴定,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符合神经元细胞特征。经CCK8实验,确定醒脾解郁方含药血清浓度为高剂量组10%、中剂量组10%和低剂量组20%,作用时间确定为24h。3.2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SIRT1、PGC-1α、NRF1、Tfam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 的 H、M 组 SIRT1、NRF1、Tfam 升高(P<0.01),CORT+E 组 SIRT1 降低(P<0.05),CORT+X(H)组PGC-1α 升高(P<0.01)。与 CORT+E 组比较,CORT+E+X(H)组 PGC-1α、Tfam 升高(P<0.05),CORT+E+X(M)组 NRF1、Tfam 升高(P<0.01)。3.3突触重塑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GAP-43、SYN、PSD-95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 的 H、M 各组 GAP-43、SYN 升高(P<0.01),CORT+X(H)组 PSD-95 升高(P<0.01)。与 CORT+E 组比较,CORT+E+XPJYF 的 H、M、L 组 GAP-43、SYN、PSD-95 升高(P<0.01,P<0.05)。3.4 5-HT、DA及其受体mRNA含量: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5-HT、DA、5-HT1AR mRNA、DRD1 mRNA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H)组 5-HT、DA 升高(P<0.05),CORT+E 组 5-HT 降低(P<0.05),CORT+X 的 H、M组 5-HT1AR mRNA、DRD1 mRNA 升高(P<0.01)。与 CORT1+E 组比较,CORT+E+X(H)组 5-HT 升高(P<0.05),CORT+E+XPJYF 的 H、M、L 组 5-HT1AR mRNA、DRD1 mRNA 升高(P<0.01,P<0.05)。4.第四部分4.1线粒体合成基因表达:模型各组SIRT1 mRNA、PGC-1α mRNA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 SIRT1 mRNA、PGC-1αmRNA、AMPK-α1 mRNA 均升高(P<0.01),中药6w组、西药及联合各组NRF1 mRNA升高(P<0.01),西药3 w组、中药及联合各组Tfam mRNA表达均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各组SIRT1 mRNA、PGC-1α mRNA、NRF1 mRNA 均升高(P<0.01),西药 3 w 组 SIRT1 mRNA升高(P<0.01)。4.2突触微环境蛋白表达:模型各组NeuN、GFAP、VEGF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及联合各组NeuN、GFAP、VEGF均升高(P<0.01,P<0.05),西药各组GFAP升高(P<0.01),西药3 w组VEGF升高(P<0.01)。与中药组比较,西药各组GFAP 降低(P<0.05),联合各组 GFAP 升高(P<0.01),联合 3 w 组 VEGF 升高(P<0.05)。结论:1.慢性束缚应激3周时,动物模型符合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标准,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且随应激时间延长,损伤程度加重。中药醒脾解郁方和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不同程度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抑郁样行为,中药的远期保护优势较西药明显,且以两者联合应用作用更为显着;2.抑郁模型大鼠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破坏,线粒体损伤,突触重塑功能降低,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减少直接相关。中药醒脾解郁方和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动态调控该信号通路,促进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但二者作用的优势环节不同,西药在调节神经递质方面更具优势,而中药在改善线粒体功能方面更为明显,且中药的远期作用效果优于西药。3.抑郁症海马神经元突触微环境中星形胶质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微血管基底膜损伤,与神经元突触重塑相关。中药醒脾解郁方可通过调控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保护突触微环境,促进抑郁症神经重塑,作用较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更具优势,且中西药联合应用效果显着。

汪佳梦[2](2020)在《丹参酮ⅡA调控JNK/c-Jun信号通路缓解吗啡耐受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吗啡是临床上用于治疗癌症疼痛的常用镇痛药物,但是随着吗啡的多次使用会出现镇痛效果降低的现象,称之为吗啡耐受。除了镇痛作用降低之外,还会出现便秘、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困难、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着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制约着吗啡的临床应用。目前关于吗啡耐受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减轻吗啡耐受尚不明确。因此,明确吗啡耐受的原因及如何减轻吗啡耐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MAPK信号通路及胶质细胞在吗啡镇痛耐受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JNK-c-Jun通路被证实在吗啡镇痛耐受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丹参酮ⅡA是丹参酮中含量最高,活性最为稳定的成分,具有明确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大前景。有研究报道,丹参酮ⅡA可以通过降低IL-1β,IL-6和TNF-α细胞因子水平发挥抗炎作用,此外还可以降低脊髓背角内p-JNK的表达产生镇痛作用。因此提出设想,丹参酮ⅡA是否可以通过抑制吗啡耐受引起的JNK-c-Jun通路激活以及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发挥缓解吗啡耐受的作用,以期为丹参酮ⅡA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缓解吗啡耐受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目的:本论文通过体内外实验来探究丹参酮Ⅱ A缓解吗啡耐受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内实验:采用大鼠吗啡耐受模型,利用热水甩尾法来评价丹参酮Ⅱ A缓解吗啡镇痛耐受的效果,使用ELISA法检测大鼠脊髓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从抑制炎症角度探讨丹参酮Ⅱ A的作用,使用免疫印迹法来测定各组大鼠的GFAP,JNK,p-JNK,p-c-Jun的表达,探索可能的作用机制。体外实验:原代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造成吗啡耐受模型,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6和TNF-α炎症因子水平,使用免疫印迹法来测定细胞GFAP,JNK,p-JNK,p-c-Jun蛋白的表达,探索丹参酮Ⅱ A缓解吗啡耐受的作用机制。结果:1.可以显着减少吗啡耐受模型大鼠脊髓中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以及减少吗啡耐受模型大鼠脊髓p-JNK、p-c-Jun的表达;2.体外实验中发现,丹参酮IIA可以抑制吗啡耐受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抑制吗啡耐受引起的JNK、c-Jun的磷酸化以及IL-1β、IL-6和TNF-α炎症因子水平。结论:实验证明丹参酮ⅡA可以显着改善吗啡耐受引起的镇痛作用的降低,其作用机制与抑制JNK、c-Jun的磷酸化及减轻胶质细胞的激活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为丹参酮ⅡA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缓解吗啡耐受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张茂银[3](2020)在《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吗啡耐受中的脊髓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疼痛给现代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慢性疼痛是许多慢性疾病的常见伴随症状,目前就世界范围来看,慢性疼痛的患者远远多于患有糖尿病、心脏病以及癌症的患者。然而,由于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了炎性因素、神经或组织损伤因素等,因此,临床上对于预防和治疗慢性疼痛尚缺乏安全有效的的治疗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荐,中到重度的慢性疼痛,如癌症所导致慢性疼痛,其治疗药物还是首选吗啡或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且最为有效的一类镇痛药物。然而,长期多次使用阿片类药物不仅会产生很多副作用,如便秘、瘙痒、呼吸抑制等,而且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药物耐受,使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逐渐降低,还有可能完全消失,甚至还会产生阿片药物导致的痛觉过敏。而临床治疗为了达到原有的镇痛作用,不得不逐渐加大药物的剂量,这无疑又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甚至导致药物成瘾的产生。那么,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充分发挥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同时又能有效地避免阿片类药物产生药物耐受、成瘾等不良反应呢?这个问题是目前全球的科研工作者和临床专家所密切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由于阿片类药物所导致的药物耐受、成瘾的发生机制还不明确,至今仍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有效的避免阿片类药物耐受成瘾的产生,这很大程度地限制了阿片类镇痛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从而降低了急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阐明阿片类药物耐受、成瘾的发生发展机制,探索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慢性疼痛的治疗方法,从而提高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中到重度的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是目前全球非常紧迫的科研和医疗任务。然而不幸的是,由于吗啡耐受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不清楚,因此,临床上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能对其进行有效预防或治疗。本研究旨在为探寻吗啡耐受机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为吗啡耐受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标。实验主要分为三部分,通过行为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手段,初步探讨Shh信号通路在吗啡耐受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规律,以及调控吗啡耐受的可能机制。第一部分 Shh信号通路在吗啡耐受过程中的表达与分布目的:通过建立慢性吗啡耐受模型,探讨在吗啡耐受过程中,脊髓和背根神经节中Shh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规律,以及这种时空变化规律与吗啡耐受的行为学的关系。方法:选择成年雄性C57小鼠,体重(22-24克),8-10周龄,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Sham组)和吗啡组(Mor组),Mor组根据不同的时间点又分为若干亚组,每组8只小鼠。参照相关文献,反复在小鼠皮下注射10mg/kg的吗啡,连续7天,每天一次,建立慢性吗啡耐受模型。对照组分别在同一的时间点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在每次注射后2小时,利用热板法和热刺激法测定吗啡最大镇痛效果(MPE%)和小鼠的热缩足阈值变化。每天测一次,连续测7天。并在不同的时间点(第1,3,5,7天)亚组,在测定行为学变化后,断头处死实验动物,快速取出小鼠L4-L6节段的脊髓组织以及小鼠双侧的背根神经节(DRG),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中Shh信号通路重要蛋白分子(胞浆内的Shh、Ptch1、Smo以及细胞核内的Glil)的表达变化。同时,利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进一步明确增多的Shh在脊髓的细胞学定位。因为Shh蛋白是一种分泌性的蛋白,只有被分泌出来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又采用ELISA技术,检测了脊髓组织和DRG中Shh的浓度变化,以反应Shh的分泌情况。结果:反复注射吗啡后,实验动物逐渐表现出吗啡耐受现象。随着吗啡的反复注射,吗啡的最大镇痛效应(MPE%)逐渐降低,在吗啡注射后的第三天出现显着性的下降(P<0.05),到连续吗啡注射后的第7天,不仅MPE%显着降低,而且实验小鼠还逐渐表现出明显的热缩足反应并且阈值显着性降低(P<0.05)。随后,我们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脊髓组织和DRG组织中的Shh及其受体Ptch1和Smo,随着吗啡的反复注射,其表达呈时间依赖性的逐渐升高,而且其变化的趋势与MPE%和热缩足阈值的下降在时间上也呈明显的一致性。除此之外,随着吗啡的反复注射,细胞核内Gli1的表达也呈时间依赖性的逐渐增多,提示Shh信号通路的活化逐渐增强。同时,ELISA结果显示,反复注射吗啡后,脊髓组织和DRG组织中,Shh蛋白分子的浓度显着提高,提示大量的Shh蛋白被分泌出来。进一步,又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我们发现,在DRG组织中,增多的Shh主要表达在与伤害性信息传递相关的中神经元和小神经元上,同样,在脊髓背角中,增多的Shh主要表达在接受伤害性信息传递的Ⅰ-Ⅱ板层以及接受伤害性信息传递的V-VI板层。通过免疫荧光双标进行细胞学定位,发现Shh主要表达在神经元以及星形胶质细胞上,而在小胶质细胞上几乎不表达。结论:反复注射吗啡可诱导脊髓背角和DRG中Shh信号通路表达增多,活化增强;增多的Shh主要表达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上。第二部分 抑制Shh信号传导通路对吗啡耐受行为学和脊髓中神经化学变化的影响目的:利用外源性药物或siRNA抑制或干扰Shh信号通路,来观察阻断该信号通路对吗啡耐受行为学变化和神经化学变化,以证实该信号通路在吗啡耐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成年雄性C57小鼠,体重(22-24克),8-10周龄,随机分为4组:Mor组(反复皮下注射吗啡,每天两次,连续7天),Sham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CLP+Mor组(腹腔注射cyclopamine在吗啡耐受模型组的不同的时间点,一天一次,连续3天,详见正文部分),DMSO+Mor组(在吗啡耐受模型组的不同时间点,注射与CLP等体积的DMSO溶剂),每组10只小鼠。为了进一步证实Shh信号通路的作用,我们还采用了 Shh信号通路的小干扰RNA,ShhsiRNA,同时以乱序列RNA,control siRNA(con-siRNA)作为对照。在注射吗啡前3天,鞘内注射Shh siRNA(1μg/10ul,每天1次,连续3天)。主要利用行为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干扰Shh信号通路对吗啡耐受的行为学变化和脊髓中神经化学变化的影响。结果:在反复吗啡注射的第1,2,3天(早期),提前腹腔注射CLP(10mg/kg,一天一次,连续3天),能显着的推迟吗啡耐受的产生并缓解吗啡耐受的程度。MPE%开始下降的时间显着推迟(从第3天推迟到第5-6天),下降的幅度显着降低(P<0.05)。同时,小鼠出现热缩足阈值下降的时间亦显着推迟,下降的幅度也显着降低(P<0.05)。然而,在反复吗啡注射的第5,6,7天(晚期)再给予CLP,对已产生的MPE%下降和热缩足阈值下降无明显影响(P>0.05)。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结果,我们使用的生物干扰制剂Shh siRNA。与药物抑制类似,提前注射Shh siRNA后,反复注射吗啡导致的吗啡耐受被显着的推迟和缓解,MPE%的下降速度和幅度均明显减小(P<0.05)。同时,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反复注射吗啡后,脊髓背角c-fos蛋白和CGRP蛋白的表达均显着增高,提前注射cyclopamine(第1,2,3天)抑制Shh信号通路,能显着抑制反复吗啡注射导致的脊髓背角c-fos和CGRP的表达上调。结论:抑制Shh经典通路能有效地抑制吗啡耐受并能抑制吗啡导致的痛觉过敏反应的产生,但对已经产生的吗啡耐受无明显作用。阻断Shh信号通路能抑制吗啡耐受导致的脊髓组织中神经化学的改变。第三部分 Shh信号通路通过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参与对吗啡耐受的调控目的:使用Shh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剂和激动剂以及BDNF的抑制剂和中和抗体,来进一步探讨Shh信号传导通路调控吗啡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参照文献,首先在吗啡耐受模型上,分别注射Shh药物抑制剂CLP和小干扰RNAShhsiRNA(给药方法同第二部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脊髓组织中BDNF蛋白的表达情况(n=6)。另外,在正常的小鼠中,外源性给予Shh信号通路激动剂SAG(5mg/kg,i.p.),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行为学技术,检测激活Shh信号通路对脊髓中BDNF表达的影响,以及对小鼠热缩足阈值的影响。最后,在吗啡耐受模型中,分别注射BDNF的抑制剂K252(80μg/kg,i.t.)或BDNF中和抗体anti-BDNF(2μg/kg,i.t.),利用行为学检测抑制BDNF对吗啡耐受的影响,同时,利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BDNF与Shh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反复注射吗啡后,脊髓组织中BDNF蛋白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的逐渐升高。从反复吗啡注射后的第3天开始显着升高(P<0.05),第5-7天达到高峰。应用CLP或Shh siRNA抑制Shh信号通路,能有效抑制反复吗啡注射导致的脊髓组织中BDNF的表达上调。在正常动物中,外源性注射Shh信号通路激动剂SAG能快速(注射后1小时)的诱导脊髓组织中BDNF的表达上调,而这一作用可以被CLP所抑制。此外,在正常动物中注射SAG能明显的导致实验动物的热缩足阈值降低(P<0.05),而SAG的这一作用可以被K252或anti-BDNF所逆转。此外,早期给予BDNF抑制剂K252或anti-BDNF(每天一次,连续3天),能有效的推迟吗啡耐受和MIH的产生。同时,MPE%和热缩足阈值降低的幅度也显着减小。免疫荧光双标证实,在脊髓背角,增多的BDNF分别于Shh蛋白以及Gli1蛋白有共表达的现象。结论:反复注射吗啡会导致脊髓组织中BDNF的表达上调,抑制BDNF能有效推迟和缓解吗啡耐受的产生。BDNF可能是Shh信号通路下游的靶蛋白,Shh信号通路对吗啡耐受的调控可能是通过上调脊髓组织BDNF来实现的。

杨静[4](2020)在《氯胺酮对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究氯胺酮对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自噬与凋亡的影响,以及明确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是否参与其中。材料与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谷氨酸组(G组:腹腔注射1mg/kg谷氨酸)以及谷氨酸+氯胺酮组(GK组:腹腔注射1mg/kg谷氨酸,30分钟后注射5mg/kg氯胺酮)。连续5天后,各组取大脑皮层组织备用。用免疫荧光法检测GFAP 阳性以及LC3阳性的细胞数。通过TUNEL染色检测凋亡细胞。酶联免疫法测定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自噬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则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来测定,同时也检测IκB-α和NF-κBp65两种蛋白的水平。结果:(1)免疫荧光法显示,与C组相比,G组中GFAP 阳性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而GK组又较G组明显减少(p<0.05),而GFAP+LC3双染结果三组则没有明显差别(p>0.05)。(2)TUNEL染色结果:TUNEL 阳性的细胞,G组明显多于C组,GK组又明显少于G组(p<0.05)。(3)酶联免疫法:与C组结果相比,G组中IL-6和TNF-α两种因子的表达明显上升,而IL-10的表达下降(p<0.05)。与G组对比,GK组中IL-6和TNF-α表达水平较低,但IL-10表达增加(p<0.05)。(4)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G组相较于对照组,LC3 Ⅱ/Ⅰ和活性caspase-3的表达明显增加,而 p62 和 Bcl-2/Bax 表达下降(p<(0.05)。在 GK 组,LC3 Ⅱ/Ⅰ 和活性 caspase-3的表达减少,p62和Bcl-2/Bax表达增加。(5)IκB-α和NF-κBp65两种蛋白的表达,G组明显低于C组,GK组的表达水平也高G组(p<0.05)。结论:氯胺酮能减少谷氨酸对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抑制并减轻其的凋亡,这一过程可能是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的。氯胺酮可逆转谷氨酸所致的大脑皮质自噬表达,但与星形胶质细胞的自噬无关。

姚亚民[5](2020)在《NR2B型NMDA受体拮抗剂ifenprodil快速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心境障碍疾病,特别是抑郁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为常见的、高经济负担的精神疾病。抑郁症罹患率逐年增长且调节单胺能系统的经典抗抑郁药效能不足、服药周期长。近年来的研究提示调节脑内谷氨酸能系统的物质可发挥抗抑郁作用,不但起效快而且效果持久。大量研究提示兴奋性氨基酸递质谷氨酸及其受体在抑郁症病理生理机制当中发挥重要作用。应激刺激和抑郁的情绪都与前额叶、边缘系统神经元萎缩、突触关联减少有关。兴奋性氨基酸和单胺类递质广泛共存于与抑郁症病理机制相关脑区的核团之中。谷氨酸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突触外间隙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的过度激活在抑郁症发病机制当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脑内谷氨酸水平升高很有可能是其他疾病与抑郁症共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2000年,氯胺酮强效且持久的抗抑郁作用的报道引发了以脑内谷氨酸能系统为作用靶点的抗抑郁作用机制的探索研究。2018年,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发现氯胺酮可通过作用于外侧缰核(反奖赏脑区)上的NMDA受体,抑制外侧缰核神经元的异常簇状放电,从而解除外侧缰核对奖赏脑区的抑制,发挥快速抗抑郁作用。这一研究发表在Nature期刊,代表了目前氯胺酮抗抑郁机制研究领域中的最高水平。但是,氯胺酮的强效抗抑郁作用机制仍存在争议。尽管如此,大量证据显示作用于谷氨酸能系统的化合物,例如NMDA受体拮抗剂与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受体(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acid receptor,AMPAR)激动剂具有抗抑郁作用。有研究认为选择性NMDA受体拮抗剂,可以在阻滞NMDA受体的同时保留抗抑郁治疗作用而最小化其副作用。选择性NR2B型NMDA受体拮抗剂可在某些抑郁症模型动物中,例如慢性应激刺激小鼠模型及慢性社会挫败小鼠模型当中发挥抗抑郁作用。从这个角度出发,拮抗NR2B型NMDA受体所介导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备受关注。因此,本研究探讨NR2B型NMDA受体拮抗剂ifenprodil的潜在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及结果】1评估ifenprodil对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作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模型SD大鼠建模成功后,给与CUMS大鼠ifenprodil(3mg/kg)腹腔注射,分别于注射后2小时、6小时及24小时进行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ifenprodil在以上所选取的时间点改善了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2检测海马谷氨酸水平及ifenprodil所引发的下游信号通路及突触可塑性相关分子的变化。(1)检测CUMS对大鼠海马谷氨酸水平的影响。微量分析结果显示CUMS大鼠海马组织谷氨酸水平较正常动物明显升高。(2)免疫印迹分析海马NR2B下游m TOR信号通路、BDNF及e EF2的变化。结果显示ifenprodil可快速活化m TOR信号通路,促进BDNF及活性形式的e EF2的表达。3通过对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检测明确ifenprodil对CUMS诱导的神经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1)免疫组化观察CUMS诱导的海马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ELISA检测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CUMS激活小胶质细胞,表现为小胶质细胞数量增多,胞体增大,突起缩短。海马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升高。(2)探讨ifenprodil对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解作用。结果显示ifenprodil下调CUMS大鼠海马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Ifenprodil可能通过促进趋化因子CX3CL1表达起到上述作用。【结论】(1)NR2B拮抗剂Ifenprodil能快速改善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2)Ifenprodil快速活化海马m TOR信号通路,增加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表达。(3)Ifenprodil可能通过促进趋化因子CX3CL1表达从而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陈芳玲[6](2020)在《GLT-1依赖的星形胶质细胞源性乳酸介导氯胺酮抗抑郁效应》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及目的】目前临床上一线抗抑郁药物具有疗效欠佳、起效延迟的缺点。氯胺酮可产生快速持久的抗抑郁效应,但其副作用限制了临床应用。因此,阐明氯胺酮抗抑郁效应神经分子机制对于发现新型快速起效抗抑郁作用靶点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氯胺酮抗抑郁效应神经机制研究均围绕神经元为中心展开。本研究从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互作的角度,验证了“氯胺酮上调谷氨酸转运体1(Glutamate transporter,GLT-1)依赖的星形胶质细胞源性乳酸生成与释放介导其抗抑郁效应”的科学假说,揭示了氯胺酮抗抑郁效应的新机制。【方法】采用比色法检测脑组织乳酸水平;Elisa法检测脑组织糖原磷酸化酶a(Glycogen phosphorylase a,GPa)水平,以评价GP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GLT-1和GP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氟代柠檬酸(Fluorocitrate,FC)选择性失活星形胶质细胞;采用L-α-氨基己二酸(L-alpha-aminoadipic acid,L-AAA)选择性清除星形胶质细胞;采用GLT-1选择性抑制剂二氢红藻氨酸(Dihydrokainic acid,DHK)抑制GLT-1转运功能;采用GP选择性抑制剂1,4-二脱氧-1,4-亚胺-D-阿拉伯糖醇(1,4-dideoxy-1,4-imino-D-arabinitol,DAB)抑制GP催化活性;采用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技术选择性敲低单羧酸转运体1和4(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1 and 4,MCT1和MCT4)表达水平;采用强迫游泳测试评价大鼠抑郁样行为。【结果】(1)氯胺酮快速上调大鼠海马乳酸水平与GP活性及GFAP、GLT-1、GP表达水平;(2)失活或清除星形胶质细胞阻断氯胺酮抗抑郁效应,外源性乳酸挽救氯胺酮抗抑郁效应;(3)抑制GLT-1阻断氯胺酮上调海马GP活性与GFAP、GP表达水平及抗抑郁效应,外源性乳酸挽救氯胺酮抗抑郁效应;(4)抑制GP阻断氯胺酮上调海马乳酸水平及抗抑郁效应,外源性乳酸挽救氯胺酮抗抑郁效应;(5)敲低MCT4阻断氯胺酮抗抑郁效应,外源性乳酸挽救氯胺酮抗抑郁效应;敲低MCT1不影响氯胺酮抗抑郁效应。【结论】氯胺酮通过上调GLT-1依赖的星形胶质细胞源性乳酸生成与释放介导其抗抑郁效应。

东淑珍[7](2020)在《鞘内注射甘珀酸对急性切口痛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PX1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鞘内注射甘珀酸(carbenoxolone,CBX)后对趾部切口痛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pannexin 1(PX1)的影响,探讨甘珀酸缓解急性疼痛的相关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0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6),模型组(IP组,n=24),生理盐水组(NS组,n=24,NS 10uL),甘珀酸(CBX组,n=24,CBX,0.6ug/10uL),抑制剂组(10panx组,n=24,10panx,1.25ug/10uL)。除C组外,其他各组建立切口痛模型后于术前30min鞘内注射相应药物,分别测定术前30min、术后2h、4h、6h、24h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测定MWT和TWL完毕后,各组随机取3只大鼠处死并取出脊髓腰膨大段,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脊髓PX1表达量,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时间段大鼠脊髓内IL-1β和TNF-a的浓度。每组大鼠术后2h测完痛阈后随机取3只,处死并取出脊髓后用荧光免疫法检测PX1表达量及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共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IP组和NS组机械痛、热痛阈值降低,脊髓PX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术后2h大鼠脊髓PX1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共表达增加,各时间点脊髓IL-1β、TNF-a浓度明显增加;与IP组比较,CBX组术后2h、4h痛阈明显升高,术后2h、4h、24h PX1表达量明显降低,术后2h PX1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共表达较少,术后2h、4h的IL-1β、TNF-a浓度明显降低;与IP组比较,10panx组术后2h、4h痛阈明显升高,术后2h、6h、24h PX1表达量明显降低,术后2h PX1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共表达较少,术后各时间点IL-1β、TNF-a浓度明显降低;与CBX组相比,10panx组术后机械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h、24h的热痛阈明显增加,术后2h、6h的PX1表达明显降低,术后4h PX1表达量明显增加,术后24h IL-1β浓度明显增加。结论: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PX1在急性疼痛的早期及对急性疼痛的维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术前鞘内注射甘珀酸能够通过抑制PX1的表达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缓解痛觉过敏。

秦新娅[8](2019)在《下丘脑室旁核突触后致密物93参与抑郁症发病的机制探讨》文中指出抑郁症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威胁全球约20%人口的神经精神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过度激活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位于下丘脑室旁核(PVN)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神经元的活性增加,是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激活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CRH神经元被调控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另一方面,研究报道在抑郁症模型中发现不同脑区都出现了兴奋性突触功能的异常。作为兴奋性突触后致密物蛋白的成员,突触后致密蛋白-93(Postsynaptic density-93,PSD-93)在重症抑郁患者的脑组织中表达异常。目前关于PSD-93在PVN脑区的对抑郁相关行为的调控还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行为学测试、免疫印迹检测、全细胞膜片钳等方法,探究PVN脑区PSD-93通过调控CRH神经元进而调控抑郁相关行为的可能机制。为了验证PSD-93是否参与抑郁症的发病,首先通过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染色,确定PSD-93在小鼠和人脑的PVN脑区均有丰富的表达,并且与CRH免疫阳性神经元存在共定位。然后通过比较重症抑郁患者和对照样本的PVN脑区的PSD-93和CRH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得出,PSD-93和CRH免疫阳性共标细胞数在重症抑郁患者中显着增加。提示PSD-93与PVN脑区CRH神经元的共存可能参与抑郁症的发病。为进一步探索其与抑郁症发病之间的因果关系。采用腺相关病毒感染的方式在小鼠PVN脑区过表达或敲低PSD-93的表达并检测对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特异性在PVN脑区的CRH神经元中过表达PSD-93,能够在小鼠中诱导出抑郁样行为并伴随着血清中皮质酮水平的增高,提示HPA轴活性增强;而在PVN脑区直接敲低PSD-93的表达水平,则促使小鼠出现抗抑郁行为并伴随着血清中的皮质酮水平降低。为进一步探讨PSD-93影响CRH神经元的生理机制,通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的方法检测在CRH神经元中调节PSD-93的表达水平对CRH神经元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CRH神经元中过表达PSD-93使CRH神经元的突触活性显着增加,表现为CRH神经元的mEPSC频率显着增加;敲低PSD-93则使CRH神经元的突触活性显着降低,表现为CRH神经元的mEPSC频率显着减少。同时,检测PVN脑区过表达PSD-93或敲低PSD-93的下丘脑组织蛋白水平发现:谷氨酸受体蛋白GluR1和NR2A的水平也出现显着性的增高或降低。这些结果表明PSD-93可能通过调节谷氨酸受体来调节CRH神经元突触活性进而调控HPA的活性参与抑郁症的发病。为了进一步探讨PVN脑区PSD-93是否可以作为潜在靶点,发挥抗抑郁效应,在脂多糖(LPS)和社会击败应激诱导的抑郁模型中检测PVN脑区敲低PSD-93抗抑郁的效应。结果发现,在LPS和社会击败应激诱导的两种抑郁症动物模型中,PVN脑区敲低PSD-93均逆转了抑郁样行为,表现为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等习得性无助行为的不动时间的降低。结果表明,PVN脑区敲低PSD-93能够在抑郁模型中产生抗抑郁效应。由于结果发现PSD-93可能通过调节谷氨酸受体来调节CRH神经元突触活性进而调控HPA的活性参与抑郁症的发病。为了探索参与调节CRH神经元突触活性的谷氨酸受体类型,在LPS诱导的抑郁模型下,通过套管给药拮抗PVN脑区的谷氨酸受体功能,发现给予NMDAR拮抗剂氯胺酮在LPS诱导的抑郁模型中产生明显抗抑郁效应。这些结果表明敲低PSD-93可能通过降低谷氨酸受体NR2A表达量来降低CRH神经元突触活性进而抑制HPA的活性产生抗抑郁效应。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重症抑郁患者PVN脑区PSD-93与CRH的共表达增加;过表达PVN脑区的PSD-93通过NR2A受体,促进CRH神经元的突触活性,致使HPA轴活性增加,抑郁样行为加剧。反之,敲低PVN脑区的PSD-93通过减少NR2A受体,降低CRH神经元的突触活性,抑制HPA轴活性,产生抗抑郁行为。上述结果,为揭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以及抗抑郁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靶点。

陶学有[9](2018)在《格列本脲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缓解吗啡导致的痛觉过敏》文中研究表明吗啡(morphine)为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因其具备良好的镇痛效能故常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在吗啡使用过程中,阿片样物质引起的痛觉过敏(Opioid-induced hyperalgesia,OIH)等副作用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吗啡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因此探讨吗啡诱导OIH发生的机制,采取有效的方法去防治OIH是基础和临床研究都需要面临的难题。神经元-胶质细胞或胶质细胞间相互作用被认为是形成OIH的主要机制之一。吗啡可引起脊髓中多种促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以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合成和释放增加,如果在OIH发生之前经鞘内给予促炎因子的拮抗剂,OIH现象的发生会受到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等促炎因子主要由胶质细胞释放,这些促炎因子释放后可以再次激活机体的胶质细胞,导致严重的神经炎症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预防脊髓内微环境的炎症或者加速炎症的消退可能有效缓解OIH。损伤相关的模式分子(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DAMPs)在脑脊液和细胞外液中的持续累积是神经炎症迁延不愈的核心机制。通过生物学进化发展,机体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系统对细胞损伤进行监控,并通过特殊的细胞信号传递系统对损伤细胞作出应答,以达到清除损伤细胞,对组织进行修复,最终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目的。在创伤和应激的病理状态下,机体可以通过体内的免疫系统模式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去对病原体所特有的模式分子进行识别,即PAMPs(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s),最终通过激活免疫应答,维持机体的稳定。Matzinger早在1994年就提出了当机体自身的特有细胞出现损伤时可以释放内源性因子通过PAMPs等方式启动机体免疫应答反应的“危险模式”理论。细胞损伤后释放的内源性因子与PAMPs一起被称为DAMPs。一般将因细胞损伤而释放的内源性因子单独称为警觉素(Alarmins)或者DAMPs。DAMPs是一种由宿主来源的通过调节TOLL样受体(TLRSs)、NOD样受体(NLRs)、RIG样受体(RIRs)等模式识别受体活化,诱导自身免疫或免疫耐受的分子,主要包括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70,HSP70)等。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是一种在机体内具备特殊功能的蛋白质,主要分布在机体细胞内发挥分子伴侣作用,同时对机体细胞起着保护作用的一类蛋白质,并在机体新合成蛋白质的肽链进行折叠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HSP的表达明显增多,对抗伤害性刺激,减轻机体的损伤。HSP在应激反应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机体发生缺血缺氧、炎症刺激等应激状态病理生理时,可促进其表达增多,并由细胞内向细胞外释放。据国内外研究报道,在动物模型和人群研究中均发现当受到创伤应激、剧烈运动、捕食应激等应激刺激时,机体血浆中的HSP70水平显着升高,故常认为血浆HSP70水平的升高是机体处于应激刺激状态的标志性“危险信号”。有研究发现吗啡处理后大鼠脑中HSP70 mRNA快速且剂量依赖性表达增加。本实验室前期文章报道,给予神经元吗啡刺激,吗啡通过MOR/AKT/KATP/ERK通路促进HSP70的释放。而KATP抑制剂格列本脲能够抑制KATP通道,减少HSP70的外排,抑制HSP70-TLR4-NLRP3信号通路介导的神经炎症。内质网应激是指细胞在受到刺激之后,内质网功能出现障碍,导致大量错误折叠和未折叠蛋白质积聚在内质网中的现象。在内质网应激初期,细胞生存信号通路激活,但是内质网应激时间过长或者程度过重,就会通过CHOP、JNK和内质网特有的caspase12激活而启动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最终激活caspase3而导致细胞凋亡。有研究报道,在吗啡诱导OIH过程中,内质网应激扮演重要角色,如果出现内质网应激,将会诱导细胞凋亡,诱发加重OIH过程。考虑到HSP70以及内质网应激在OIH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格列本脲对HSP70的调节作用,我们考察HSP70等损伤相关的模式分子是否介导吗啡诱导OIH,以及格列本脲是否能够通过调节HSP70缓解OIH。目的:研究吗啡对HSP70的影响及格列本脲抑制吗啡导致的痛觉过敏的机制。方法:在SH-SY5Y细胞上,通过免疫印迹法来检测吗啡诱导内质网应激相关指标GRP78,eIF2α,IRE1α和ATF-6的表达,以及格列本脲和ERK抑制剂对其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GRP78的细胞定位。采用经典的测试小鼠疼痛行为学指标的实验方法——小鼠甩尾试验,来观察格列本脲对小鼠OIH行为学变化产生哪些影响。结果:吗啡促进HSP70的外排,这一作用被格列本脲取消;在SH-SY5Y细胞上,吗啡诱导内质网应激相关指标GRP78,eIF2α,IRE1α和ATF-6的表达;GRP78主要表达于神经元。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抑制剂能够显着缓解OIH。格列本脲可以减轻吗啡导致的痛觉过敏。结论:格列本脲通过减少HSP70外排,抑制内质网应激,缓解吗啡导致的痛觉过敏。

朱翠珍[10](2018)在《GLT1-mTOR自噬调节机制在抑郁症和慢性疼痛共病中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和慢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的两种并存复杂症状,研究发现高达66%的MDD患者常伴有慢性疼痛,约73.3%慢性疼痛患者会诱发MDD。共病比单一疾病更复杂难辨、病情更严重、治疗效果更差且复发率更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这种共病确切病因与机制至今仍未阐明,目前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或存在矛盾,导致对其病因学的研究进程缓慢,其中缺乏可靠的共病动物模型也是限制其病理机制研究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主要构建MDD和慢性疼痛共病理想的动物模型,并进行系统的效度评价。在此基础上探讨谷氨酸转运体-1(glutamate transporter-1,GLT-1)介导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自噬调节机制在MDD和慢性疼痛共病中的机制。方法:将60只6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肠炎组、心身应激组、肠炎+心身应激组+生理盐水组、肠炎+心身应激+度洛西汀组及肠炎+心身应激+利鲁唑+DHK组。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方法构建共病小鼠模型。运用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index,DAI)、机械痛觉检测(Von Frey Test,VF)、腹部回撤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旷场实验、高架十字实验、强迫游泳、悬尾实验、糖水偏好实验检测共病小鼠的表面效度。连续10天腹腔注射予度洛西汀进行预测效度的评价。利用RT-q 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的方法去检测小鼠结构效度及GLT-1、LC3、P62、mTOR等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电生理膜片钳技术测定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的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结果:行为学试验的结果显示,共病组小鼠和其它组小鼠比较机械性痛觉阈值显着下降,内脏痛感受性明显增加、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中的不动时间明显增加、对糖水的消耗量显着减少、活动总量和探索性行为明显少于其它小鼠,且小鼠的痛觉感受性和抑郁程度明显相关。RT-q PCR和Westren blot的结果显示共病组小鼠NF-κb、IκB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 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和脑源性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utritional factors,BDNF)mRNA和蛋白表达显着减少。度洛西汀能有效的逆转这种异常的行为和分子水平的改变。研究结果还显示GLT-1、mTOR、p62、p-70sk6(Thr389)等蛋白表达量在共病组小鼠前额显着减少,LC3-Ⅱ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给予利鲁唑(riluzole,Rluz)治疗后GLT-1、p-mTOR、p-70sk6(Thr389)、p62蛋白表达量在小鼠前额显着增加,LC3-Ⅱ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给予GLT-1特异性阻滞剂(dihydrokainate,DHK)后能逆转这一改变。共病组DRG神经元兴奋性随着GLT-1水平的下调,对GLT-1抑制剂的反应更弱。结论:利用DSS合并CUS的方法所构建MDD和慢性疼痛共病的小鼠模型,无论在表面效度、结构效度和预测效度上均符合共病标准,具有确定性、有效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GLT-1通过调节mTOR自噬信号通路在MDD和慢性疼痛共病起到重要作用,可能是治疗这种复杂性的疾病的新靶点。

二、氯胺酮对吗啡慢性处理脊髓星形胶质细胞释放谷氨酸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氯胺酮对吗啡慢性处理脊髓星形胶质细胞释放谷氨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抑郁症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抑郁症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1. 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线粒体损伤
        2. 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与突触可塑性损伤
        3. 线粒体生物合成异常与抑郁症神经元突触重塑
        4. 从“脾”论治抑郁症或成为中医治疗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实验一 醒脾解郁方对肝郁脾虚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概述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基于AMPK/SIRT1/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
        概述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基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醒脾解郁方含药血清对皮质酮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突触重塑的影响
        概述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基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突触微环境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
        概述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结语
    一、研究总结
    二、初步结论
    三、存在不足
    四、创新点
    五、展望
第四部分 附录
    附录1: 致谢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附录3 个人简历

(2)丹参酮ⅡA调控JNK/c-Jun信号通路缓解吗啡耐受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吗啡耐受的机制
        1.1.1 阿片受体脱敏
        1.1.2 MAPK信号通路
        1.1.3 神经胶质细胞激活
        1.1.4 趋化因子
    1.2 吗啡耐受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1.2.1 阿片受体拮抗剂
        1.2.2 神经胶质细胞激活抑制剂
        1.2.3 N-甲基-D-天氡氨酸受体抑制剂
        1.2.4 他汀类药物
        1.2.5 胆碱酯酶抑制剂
        1.2.6 神经胶质细胞激活抑制剂
    1.3 吗啡耐受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1.3.1 针灸
        1.3.2 芍药
        1.3.3 姜黄
        1.3.4 苦参
        1.3.5 丹参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体内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实验动物
        2.2.3 慢性吗啡镇痛耐受大鼠模型的建立
        2.2.4 动物分组
        2.2.5 测痛方法
        2.2.6 ELISA法检测脊髓IL-1β、IL-6和TNF-A水平
        2.2.7 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2.2.7.1 样本的制备
        2.2.7.2 Western blot试剂配制
        2.2.7.3 蛋白提取(所有操作均在冰上进行)
        2.2.7.4 BCA法测蛋白浓度
        2.2.7.5 蛋白的电泳与处理
        2.2.8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丹参酮ⅡA对吗啡镇痛耐受模型大鼠镇痛作用的影响
        2.3.2 丹参酮ⅡA对大鼠脊髓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3.3 丹参酮ⅡA对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标志物GFAP的影响
        2.3.4 丹参酮ⅡA对大鼠脊髓p-JNK、p-c-Jun的影响
    2.4 讨论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体外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3.2.3 分组与给药
        3.2.4 ELISA法检测IL-1β、IL-6和TNF-A水平
        3.2.5 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3.2.6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
        3.3.1 丹参酮ⅡA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标志物GFAP的影响
        3.3.2 丹参酮ⅡA对大鼠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影响
        3.3.3 丹参酮ⅡA对星形胶质细胞JNK-c-Jun信号通路的影响
    3.4 讨论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3)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吗啡耐受中的脊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Shh信号通路在吗啡耐受过程中的表达与分布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干扰Shh信号通路对吗啡耐受行为学和神经化学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Shh信号通路通过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参与对吗啡耐受的调控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Hedgehog信号通路与吗啡耐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致谢

(4)氯胺酮对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实验材料
    1、主要试剂
    2、实验动物
    3、主要仪器设备
    4、溶液配制
实验方法
    1、实验设计
    2、免疫荧光染色
    3、TUNEL染色计数凋亡细胞
    4、ELISA检测炎性因子
    5、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
    6、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1、大鼠大脑皮层中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与发生自噬的情况
    2、星形胶质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
    3、炎性因子的表达情况
    4、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结果
    5、大鼠大脑皮层中NF-κB蛋白表达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氯胺酮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缩略词表
致谢

(5)NR2B型NMDA受体拮抗剂ifenprodil快速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引言
    1.1 现有的抑郁症病因假说
        1.1.1 脑环路假说
        1.1.2 神经递质假说
        1.1.3 神经营养因子假说
        1.1.4 神经内分泌和神经炎症机制假说
        1.1.5 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假说
        1.1.6 谷氨酸假说
        1.1.7 神经可塑性假说
    1.2 现有的抗抑郁药物及治疗手段
    1.3 海马与抑郁症发病及治疗的关系
        1.3.1 抑郁症导致海马萎缩
        1.3.2 抑郁症与海马突触可塑性
    1.4 谷氨酸循环与抑郁症发病的关系
        1.4.1 血液及脑脊液中的谷氨酸水平变化
        1.4.2 脑影像学变化
        1.4.3 谷氨酸释放增多、清除障碍与抑郁症
    1.5 谷氨酸受体与抗抑郁作用
        1.5.1 AMPA受体调节与抗抑郁作用
        1.5.2 NMDA受体调节与抗抑郁作用
        1.5.3 突触外NMDA受体的相关研究
    1.6 氯胺酮快速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概述
        1.6.1 氯胺酮抗抑郁作用的特点
        1.6.2 氯胺酮抗抑郁作用机制
        1.6.3 氯胺酮治疗TRD的安全性研究及常见问题
    1.7 抑郁症模型动物概述
    1.8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材料
        2.1.1 主要仪器(见附录1)
        2.1.2 化学试剂及耗材(见附录2)
        2.1.3 抗体(见附录3)
    2.2 动物分组及实验流程
    2.3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建模步骤
    2.4 常用抑郁症模型动物简述(见附录4)
    2.5 谷氨酸微量分析实验步骤(见附录5)
    2.6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2.6.1 灌注固定
        2.6.2 取脑
        2.6.3 组织切片染色
    2.7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步骤
    2.8 促炎性细胞因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验步骤
3.实验结果
    3.1 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评估
    3.2 CUMS大鼠海马谷氨酸水平升高
    3.3 Ifenprodil 对正常大鼠行为表现无影响作用
    3.4 Ifenprodil快速改善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
    3.5 Ifenprodil活化m TOR通路,促进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
    3.6 CUMS 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ifenprodil 对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无作用
    3.7 Ifenprodil 下调 CUMS 引发的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高表达
4.讨论
    4.1 Ifenprodil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的相关研究
    4.2 慢性应激刺激对中枢神经系统谷氨酸水平的影响
    4.3 Ifenprodil药物治疗能够迅速改善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
    4.4 快速抗抑郁作用的相关信号通路及分子机制
    4.5 促炎性细胞因子、小胶质细胞与抑郁症发病的关系
    4.6 本文的创新
    4.7 总结与不足
展望
附录1 主要仪器
附录2 化学试剂及耗材
附录3 抗体
附录4 常用抑郁症模型动物简述
附录5 谷氨酸微量分析
附录6 溶液配制
附录7 TNF-α、IL-1β、IL-6 ELISA试剂盒说明书摘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研究生在读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6)GLT-1依赖的星形胶质细胞源性乳酸介导氯胺酮抗抑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氯胺酮具有快速起效抗抑郁效应,但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
    1.2 星形胶质细胞与抑郁
    1.3 乳酸的中枢功能
    1.4 谷氨酸转运体1(GLT-1)调控星形胶质细胞源性乳酸生成与释放
    1.5 本研究科学假说、研究思路及意义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药品与仪器
    2.3 侧脑室置管及注射
    2.4 行为学检测
    2.5 免疫荧光
    2.6 Western blot
    2.7 比色法测L-乳酸水平
    2.8 Elisa法检测GPa水平
    2.9 反义寡核苷酸序列制备
    2.10 实验设计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氯胺酮快速上调大鼠海马乳酸水平与GP活性及GFAP、GLT-1、GP表达水平
    3.2 失活或清除星形胶质细胞阻断氯胺酮抗抑郁效应,外源性乳酸挽救氯胺酮抗抑郁效应
    3.3 抑制GLT-1 阻断氯胺酮上调海马GP活性与GFAP、GP表达水平及抗抑郁效应,外源性乳酸挽救氯胺酮抗抑郁效应
    3.4 抑制GP阻断氯胺酮上调海马乳酸水平及抗抑郁效应,外源性乳酸挽救氯胺酮抗抑郁效应
    3.5 敲低MCT4阻断氯胺酮抗抑郁效应,外源性乳酸挽救氯胺酮抗抑郁效应;敲低MCT1不影响氯胺酮抗抑郁效应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基金资助
致谢

(7)鞘内注射甘珀酸对急性切口痛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PX1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背景回顾
    1.胶质细胞与疼痛的关系
    2.缝隙连接蛋白在疼痛的作用
        2.1 缝隙连接蛋白Cx
        2.2 缝隙连接蛋白PX
    3.与胶质细胞相关的药物
        3.1 丙戊茶碱
        3.2 己酮可可碱
        3.3 氟代柠檬酸
        3.4 甘珀酸
    4.甘珀酸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4.1 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
        4.2 面部神经病理性疼痛
        4.3 化学药物治疗
    5.急性疼痛相关概念
        5.1 .痛觉过敏
        5.2 OIT及 OIH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及配置方法
        1.3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方法
实验结果
    1.行为学变化
        1.1 切口痛模型大鼠的MWT的变化及鞘内注射甘珀酸的变化
        1.2 切口痛模型大鼠的TWL的变化及鞘内注射甘珀酸的变化
    2.脊髓PX1的变化
    3.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和PX1的共表达情况
    4.大鼠脊髓内IL-1β和TNF-a的变化
讨论
结论
    1.主要结论
    2.研究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缩略语
附录三 实验照片
附录四 反应参数
附录五 技术路线图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下丘脑室旁核突触后致密物93参与抑郁症发病的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英文缩写词
第一章 绪论
    1.1 抑郁症及其发病机制假说
        1.1.1 抑郁症概述
        1.1.2 抑郁症发病机制假说以及治疗方法
    1.2 下丘脑室旁核与抑郁症
        1.2.1 下丘脑室旁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与抑郁症
        1.2.2 下丘脑室旁核的传入投射
    1.3 兴奋性突触与抑郁症
    1.4 突触后致密物与抑郁症
        1.4.1 突触后致密物
        1.4.2 PSD-93及其功能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立体定位病毒注射
    2.3 LPS药物腹腔注射诱导抑郁模型
    2.4 PVN脑区套管给药
    2.5 社会击败抑郁模型
    2.6 行为学测试
    2.7 血液样本和脑组织的收集
    2.8 血清皮质酮和ACTH水平测量
    2.9 小鼠脑免疫荧光染色
    2.10 小鼠脑免疫组化染色
    2.11 免疫荧光共标细胞数统计、免疫荧光强度统计分析以及小胶质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分析
    2.12 人脑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
    2.13 人脑样本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细胞统计
    2.14 组织RNA分离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2.15 蛋白质免疫印迹
    2.16 电生理
    2.17 数据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引言
    3.2 PSD-93在小鼠的PVN表达分布
        3.2.1 PSD-93在小鼠的PVN分布
        3.2.2 PSD-93在小鼠的PVN脑区与CRH共标
    3.3 重症抑郁患者PVN脑区PSD-93的表达
        3.3.1 PSD-93在人脑PVN脑区的表达分布
        3.3.2 PSD-93在重症抑郁患者PVN脑区的表达以及与CRH免疫荧光染色共定位
    3.4 小鼠PVN脑区PSD-93调节抑郁样行为
        3.4.1 PVN脑区过表达PSD-93产生抑郁样行为
        3.4.2 PVN脑区敲低PSD-93产生抗抑郁行为
    3.5 小鼠PVN脑区PSD-93调节抑郁样行为的机制
        3.5.1 PSD-93调节CRH神经元的mEPSC频率
        3.5.2 PSD-93调节GluR1和NR2A的蛋白表达水平
        3.5.3 PVN脑区敲低PSD-93下调CRH的释放
    3.6 小鼠PVN脑区敲低PSD-93在抑郁模型中产生抗抑郁效应
        3.6.1 小鼠PVN脑区敲低PSD-93在慢性社会击败应激诱导的抑郁模型中产生抗抑郁效应
        3.6.2 小鼠PVN脑区敲低PSD-93在LPS诱导的抑郁模型产生抗抑郁效应
    3.7 结果讨论
第四章 总结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9)格列本脲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缓解吗啡导致的痛觉过敏(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10)GLT1-mTOR自噬调节机制在抑郁症和慢性疼痛共病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抑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2.1 啮齿类动物相关抑郁模型
        2.1.1 急性应激模型
        2.1.2 慢性应激模型
        2.1.3 损伤模型
        2.1.4 化学药物诱导模型
        2.1.5 基因型改变模型
        2.2 非人灵长类动物抑郁相关模型
        2.2.1 母婴分离型模型
        2.2.2 社交挫败应激模型
        2.2.3 拘禁模型
        2.2.4 化学药物诱导模型
    3 疼痛相关动物模型
        3.1 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
        3.2 炎性疼痛模型
        3.3 癌性疼痛模型
        3.4 功能不良性疼痛模型
    4 MDD与疼痛共病相关动物模型
    5 MDD与慢性疼痛共病新机制
        5.1 GLT-1在MDD和慢性疼痛共病机制研究
        5.2 mTOR信号通路在MDD和慢性疼痛共病研究进展
        5.3 GLT1-mTOR调节机制在抑郁症和慢性疼痛共病中的研究
    6 研究假设和内容
        6.1 研究假设
        6.2 研究内容
    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和设备
        1.2 实验药品
        1.3 实验试剂和耗材
        1.4 主要溶液配方
        1.5 实验动物
        1.6 实验分组及模型制作流程
    2 实验方法
        2.1 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评估
        2.2 行为学检测方法
        2.3 足底机械痛(Von Frey Test,VF)和内脏痛检测法
        2.4 组织的总RNA抽提及RNA逆转录
        2.5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组织蛋白表达
        2.6 免疫组化实验方法
        2.7 膜片钳电生理方法
    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抑郁症与慢性疼痛共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和效度评价
    1 研究背景
    2 结果
        2.1 表面效度评估结果
        2.1.1 应用DSS后HE染色结果
        2.1.2 DAI评分结果
        2.1.3 机械性痛、内脏痛和抑郁行为检测结果
        2.2 预测效度评估结果
        2.3 结构效度评估结果
        2.3.1 NF-κB、CREB、BDNF在前额叶mRNA表达
        2.3.2 NF-κB、CREB、BDNF在前额叶蛋白表达
    3 讨论
第四章 GLT-1在抑郁症和慢性疼痛共病中的机制研究
    1 研究背景
    2 结果
        2.1 共病组给予利鲁唑和DHK后痛觉和抑郁样表型改变
        2.2 荧光逆行示踪剂结肠注射,选择性记录荧光标记的DRG神经元的兴奋性
        2.3 共病组给予利鲁唑和DHK后前额叶GLT-1蛋白表达改变
        2.4 DHK对抑郁症和慢性疼痛共病模型的DRG神经兴奋性影响
        2.5 共病组给予利鲁唑和DHK后前额叶星形胶质细胞上GFAP表达变化
    3 讨论
第五章 GLT1-mTOR在抑郁症和慢性疼痛共病中机制研究
    1 研究背景
    2 结果
        2.1 mTOR 信号通路、p62和LC3在共病组前额叶蛋白表达
    3 讨论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1 抑郁症和慢性疼痛共病的表面效度评价
        1.1 机械性痛觉和内脏痛觉敏感性在共病组明显升高
        1.2 习得性无助和快感缺失等抑郁表型在共病组中表现明显
    2 抑郁症和慢性疼痛共病的结构效度评价
    3 抑郁症和慢性疼痛共病的预测效度评价
    4 构建有效的抑郁症和慢性疼痛共病模型研究意义
    5 GLT-1信号通路在抑郁症和慢性疼痛共病变化
    6 GLT-1介导mTOR自噬信号通路在抑郁症和慢性疼痛共病中的变化
    7 研究结论和未来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和科研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四、氯胺酮对吗啡慢性处理脊髓星形胶质细胞释放谷氨酸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D]. 任非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丹参酮ⅡA调控JNK/c-Jun信号通路缓解吗啡耐受的机制研究[D]. 汪佳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3)
  • [3]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吗啡耐受中的脊髓机制研究[D]. 张茂银. 苏州大学, 2020
  • [4]氯胺酮对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D]. 杨静. 苏州大学, 2020(02)
  • [5]NR2B型NMDA受体拮抗剂ifenprodil快速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D]. 姚亚民.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GLT-1依赖的星形胶质细胞源性乳酸介导氯胺酮抗抑郁效应[D]. 陈芳玲. 南华大学, 2020(01)
  • [7]鞘内注射甘珀酸对急性切口痛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PX1的影响[D]. 东淑珍. 兰州大学, 2020(01)
  • [8]下丘脑室旁核突触后致密物93参与抑郁症发病的机制探讨[D]. 秦新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6)
  • [9]格列本脲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缓解吗啡导致的痛觉过敏[D]. 陶学有.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1)
  • [10]GLT1-mTOR自噬调节机制在抑郁症和慢性疼痛共病中的机制研究[D]. 朱翠珍. 上海交通大学, 2018

标签:;  ;  ;  ;  ;  

氯胺酮对吗啡长期治疗的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释放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