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在认知中的作用

经验在认知中的作用

一、经验在认知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湛云杰[1](2021)在《当代主流证据主义信念伦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主流证据主义的发展保留了许多较为传统的证据主义的观点,如主体S的信念的确证完全取决于S的证据、以及证据主义的涉及领域仅关心信念的真假问题等等。也正是这些基本问题遭遇了强烈的反驳,在几代证据主义者的扞卫与辩护中建立了我们今天的主流证据主义。本文将以信念伦理问题作为切入点,来详细阐述各个时期不同学者对证据主义的信念伦理问题的讨论,试图通过不同观点和不同角度来全面了解信念伦理问题的发展和完善。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当代主流证据主义的主要形式,包括证据主义、心理主义与说明论,并在第一部分强调证据主义的立场和说明论的最佳说明方法。第二章通过对克利福德原则的阐述,引入信念伦理问题。在此发现信念伦理问题中存在许多可讨论的部分,首先针对义务论的问题,介绍了纯粹认知的义务及其与传统义务观点的冲突。之后证据主义者通过介绍"透明性”观点作为我们的心理事实来划定自己的界限和领域。在第三章中,逐渐过渡到与实用主义之间的争论,这种争论实质上可以看做是一种证据主义认知义务与实用主义认知义务之间的争论,所争论的焦点依旧在信念伦理问题所讨论的范围之中。最终,一种稳健的实用主义试图说服证据主义者,以完善证据主义。最后一章表明,两种对立的理论的发展在试图彻底说服对方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相互融合。

申一涵[2](2021)在《认知整合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促使认知科学发展至今已近七十年,从最早的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的研究起始,囊括了哲学、语言学、人类学和神经科学等学科,而今又在整合的基础上新兴了神经语言学、神经心理学、心理语言学、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哲学、认知人类学等交叉学科,甚至还带动了教育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传统学科的继续深入。学科交叉发展所表现出的勃勃生机,再次把古老而又常新的心身关系问题推向新论域,这催生了当代认知科学家对心灵和认知边界问题的激烈探讨和论争。期间,内在主义认知观的局限性不断凸显,导致研究者们的视线逐步向认知的具身性和情境性上转移,认知主体与人类文化、技术和社会大环境的交互成为研究重心,这不仅推动了4E认知的蓬勃发展,也随之连带出了认知框架设计方面的诸多拓展以及问题探讨,甚至有的理论家又开始着手“预测加工”框架的最新解读,希望可以建立一个基于情境认知与延展认知的预测加工范式。可以看出,“整合”思想逐渐成为一个趋势,心灵与认知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成就了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形成。但是,随之而来的新问题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特别是在方法论层面所面临的困境尤为突出和棘手:如何进行整合?整合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建构什么样的模式或模型?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与旧的传统认知观念和解?这些问题成为了很多争论和探讨的焦点。因而,本文在梳理和分析国内外认知整合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文化进路为指向,结合最新的预测加工理论框架的合理成分,尝试性地提出一个认知整合的可能性方案。论文除去引言和结束语部分,共分五个章节。其中,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认知整合问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主要思路、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通过发掘不同学科领域缘起和背景中隐藏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思想,对认知整合背景中暗含的问题进行梳理、概括和分析,论述了心身关系、意识分界、4E认知和心灵形塑等相关问题,突出了跨学科理论研究之间紧密交织的关系,并强调了结合不同研究进路对深化和完善认知整合主题的作用。第二章主要从分布式认知进路着手,依托哈钦斯、托勒弗森、赫尔斯明科等人的观点,将分布式认知、4E认知和情境认知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以分布式认知为主轴,涵盖4E认知和情境认知的认知整合的分布式认知进路,并以此来理解认知的概念,分布式认知、4E认知和情境认知之间的相同和差异关系,心灵复杂性与情境无规律性等内容。第三章从融合了嵌入式认知的延展认知进路出发,重点分析克拉克和查尔默斯的对等原则、延展身体假说、戈德斯通的反向对等原则和梅纳里对认知的生态性解读等理论观念的关联与不同之处,对“周围空间”存在的可能性和反向视角的新观点进行了分析,并强调了最近延展认知研究转向心灵内部的倾向。第四章尝试提出一条文化进路,通过托马塞罗的文化与思维观、斯蒂尔尼的生态位建构框架、加拉格尔的文化语境、里特韦尔的熟练意向性框架、马拉福斯的物质介入假说来详细阐述文化进路的可能性,突出认知整合中的文化濡化趋向及其生态性特征,尝试性提出了非功能性文化濡化对认知的作用,最终突出文化进路的可行性。第五章概述认知整合的预测加工趋向,引出预测误差最小化与紧缩的4E概念的调和,提出认知整合对表征性概念的关注,以及预测误差最小化与文化进路整合的可能性,以此来对认知整合问题做出新的思考,并在各种复杂的理论中找到一个新的主线。结束语部分从心灵和认知的起源出发,总结了认知整合问题研究在发展历程中遭遇的理论困境和研究热潮。认为伴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认知”整合了脑-身体-环境的交互组织过程,或者说是具有情境性的动态建构过程。基于4E认知的进化分析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认知概念、认知边界以及认知的基本机制等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研究了预测加工最新的整合观点之后,提出非功能性文化濡化概念在理论上与预测加工的融合是可行的,并且可能会为进一步的整合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路。

戚誉丹[3](2021)在《约翰·萨顿的互补性理论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延展认知是在具身认知、功能主义和因果关联性等思想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关于系统的描述延展认知和认知的可延展性,1998年,在安迪·克拉克和大卫·查尔莫斯最早撰写的名为“延展心灵”的文章中,其主张“认知并不局限于人脑之内”,在此基础上,围绕着“认知能否延展到大脑之外”这个问题,积极的外在主义学者和颅内主义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分为两个对立的阵营:即以克拉克和查尔莫斯为代表的提倡者与以亚当斯和艾泽瓦为代表的反对者。延展认知的支持者,约翰·萨顿重点关注功能同等性。萨顿认为,身体和外部环境相互合作,就是认知可以延展到外部环境的证据。萨顿后来提出了互补性论证,人脑和外部资源本质上有不同的属性,因此可以互补以发挥最大功能。这与差异性的观点类似。本文正是沿着约翰.萨顿认知解释路径而展开的。立足于此,本文首先考察了,萨顿在延展认知相关案例中关于内外资源互补的核心观念,并通过这种互补性,阐释了萨顿是如何将具有不同属性但彼此互补的神经、身体、社会和环境资源被整合到混合认知系统中,从而来改变或增强了记忆或决策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其次,本文展望了互补性论证的理论趋向,并勾勒了萨顿思想的后续支持者各种理论面向。最后,本文阐述了萨顿又是如何将互补性理论与分布式认知相结合,来催生了认知解释的新路径。比如,萨顿认为需要打破同等性,将内部和外部资源的相互关系更多地理解为互补关系。本文的目的是研究萨顿的思想来源、特征、优势以及他的思想对延展认知的影响和后续的哲学价值,最重要的是萨顿的互补性在延展认知的争论与反驳中所处的地位并为其辩护。延展认知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本文通过对认知的可延展研究,可以总结出延展认知是在争论与反驳中不断发展的。一方面,基于对互补性理论的梳理,可以清楚延展认知的观点,即认知是大脑功能的延展,打破了大脑的界限,认知顺利融入到外部环境中。另一方面,通过分析互补性理论的进路及其在延展认知中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为延展认知的多重实现以及对审视延展认知面临的困境提供了一种方法。

洪学敏[4](2021)在《福建漳州漳浦方言名量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漳浦方言属于闽南方言。已有闽南方言研究多在语音方面,词汇方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量词的研究。本文聚焦在漳浦方言的名量词上,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漳浦方言名量词进行描写分析,并分别与普通话以及仙游、福州常用名量词进行比较,力求揭示漳浦方言名量词的整体面貌和特点。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漳浦县的地理、人口、方言概况、研究现状,阐述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材料来源等。第二章,漳浦方言名量词的概况。本章对名量词的定义进行界定,同时确定本文的研究范围,对漳浦方言名量词进行系统描写。本章主要从认知语义的角度对漳浦方言名量词进行分类,将漳浦方言名量词分为实体型、形状型、结构型和称量型,并对各类型名量词的定义进行阐述。第三章,漳浦方言名量词的认知研究。本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紧接着上一章漳浦方言名量词在认知语义上的分类情况,分别对漳浦方言的实体型名量词、形状型名量词和结构型名量词进行语义特征分析以及对漳浦方言名量词与名词的认知关系进行认知分析。本章以典型个例为研究对象展开论述,以此揭示漳浦方言名量词的共性特征,也揭示漳浦方言名量词产生的两种重要认知机制,即转喻和隐喻。第四章,漳浦方言名量词与普通话名量词的比较。在分类与认知分析的基础上,从总量、用法与意义上进行比较分析。将字形相同的名量词分为漳浦方言名量词比普通话名量词义项多且搭配对象多、漳浦方言名量词比普通话名量词义项少且搭配对象少、漳浦方言名量词与普通话名量词义项不同且搭配对象不同以及漳浦方言名量词与普通话名量词义项相当而搭配对象不完全相同四类情况进行比较,突显漳浦方言名量词的独特之处。第五章,漳浦、仙游和福州方言常用名量词比较分析。本章以常用名量词作为比较对象,从历史移民、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探究三地方言之间名量词的异同及原因,并进一步对典型个例进行认知分析,阐述常用名量词的形成与运作机制。第六章,结语。本章主要阐述对漳浦方言名量词进行认知研究与比较研究之后的认识与收获,并说明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盛蕾[5](2021)在《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文中认为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中包含丰富的语言拷贝现象,有同语式(如“好是好,可是……”)、重动句(如“看书看傻了”)、紧缩复句(如“想去就去”)等,这些结构在汉语研究领域比较常见,但由于其涉及范围较广,且结构间区别性特征明显,以往研究多聚焦于某一类具体结构的微观分析,对拷贝现象的整体性关注不足,因此研究缺乏对不同结构内部共性的发掘,难以打破汉语拷贝现象的研究壁垒。汉语拷贝现象的形式共性背后是否存在着实质共性?哪些结构可以被纳入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它们在形式和功能方面又有怎样的典型特征?这些问题都值得探究。本文以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为研究对象,在认知和语用研究视角下,基于象似性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新标记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对自建语料库中的各类拷贝结构进行了类别划分、形式描写和功能分析,并深入发掘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形式和功能层面的典型特征。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本文证明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是一个开放性的范畴,该范畴由多种类型的拷贝结构组成。具体如下:(1)就结构性质而言,拷贝式话题结构是句法层面的拷贝现象,话题与述题部分的语义相关度高,连续性强,且同形部分是语义表达的核心所在,有别于语用拷贝、修辞复用和话题复指等。(2)就结构成分和关系而言,话题部分在语法单位(包括词、短语及小句)、词类构成(包括体词性成分或谓词性成分)、指称性(包括有定、无定及无指称性)、信息特征(包括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等方面具有多样性,由于述题对话题的拷贝程度存在差异(完全拷贝或不完全拷贝),使得述题与话题之间关系的紧密性亦有不同。(3)就结构位置而言,拷贝式话题结构单位大小不一(可处于单句之内或小句之间),且话题在表达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可居于“主话题”或“次话题”之位)。2.本文基于新标记理论,发现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内部构成了以原型结构群为核心的连续统。从成员类别看,拷贝式话题结构分布在“X是Ⅹ”、“X就Ⅹ”、“说X就X”等34种格式中,可整合为三大结构群的八个类别,分别是:原型结构群(包括象似结构和紧缩结构)、变异结构群(包括延伸结构、松散结构和限制结构)和毗邻结构群(包括任指结构、固化结构和拷贝式右置句)。从成员关系看,本文根据组合、聚合、分布、频率、意义、历时等六个标准确定了范畴成员的位置,其中原型结构群居于范畴连续统的核心部分,变异结构群次之,毗邻结构群居于范畴边缘。3.本文探讨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表层形式和深层功能方面的典型特征。(1)在表层形式方面,本文依据话题、述题及其关系的7个特征束标准,对形式特征的分布频度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谓词性”“非指称性”“已知信息”“可加停顿或语气词”等是话题部分的高频特征,话题的“弱延续性”和述题中拷贝部分的“谓词性”是述题部分的高频特征,“紧密性”是述题与话题关系的高频特征。(2)在语用功能方面,本文探讨了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否定”功能,按照“否定量域的大小”将结构的功能特征分为8类,并根据“否定强弱差异”划分出结构功能强度的4个等级。结果表明,“肯定和否定协同表达”是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典型功能,其中“较强否定,较弱肯定”功能证明了原型结构群与变异结构群之间具有亲缘关系,而“较弱否定,较强肯定”功能则是拷贝式话题结构与一般话题结构之间的区别性特征。(3)在形式与功能的关系方面,本文筛选出6个衡量指标作为自变量,运用多元逻辑回归的方法,探讨了结构类别、表层形式对否定功能(因变量)的影响。结果证明:结构类别和形式特征能够共同预测“否定功能强度”,其中,原型结构群、变异结构群、话题为“谓词性成分”、话题后“不能加或不宜加停顿或语气词”、话题为“已知信息”等对“否定功能强度”具有显着影响。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形式和功能上构成了无标记匹配。4.本文分析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言语互动功能,对其口语性特征进一步作出了解释。从说话人视角看,主观性表达是结构的本质特征,结构的主观性主要受到语码形式(包括“话语单位大小”和“格式自由度”)和结构功能(包括“主观视角”“主观情感”和“主观认识”)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差异。从互动关系看,该结构传递了“礼貌”的信息,本文阐述了拷贝式话题结构的11种礼貌策略,总结了结构的回应性、程式化和范畴化特征,并探讨了结构在言语互动中的社会和心理动因。综上所述,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中包含着多种拷贝现象,该范畴从形式层面到功能层面均存在一个连续统,表层拷贝现象对应着话语背后某种程度的“否定”功能,凸显了范畴内部的共性。本文从话题结构的角度对汉语拷贝现象进行认知语用分析,这可能是发掘汉语本质特征的一种新的尝试,该过程或许有助于开阔拷贝现象研究的视野,有助于反哺上位研究,解决话题层面的某些争议。

陈慧慧[6](2021)在《古代饰品类名物词研究》文中指出名物研究是词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涉及到名物的命名理据研究备受学者关注。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古代饰品类名物词,本文借鉴前辈学者对名物词命名理据的研究成果,以名物命名的相对可论证性与现代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分析古代饰品类名物词的命名理据,揭示其命名理据规律,并进一步探讨古代饰品类名物词在命名过程中所体现的认知特征和规律。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宗旨与选题依据、研究方法与研究任务、意义,并对词语理据的研究及饰品类名物词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是古代饰品类名物词的概貌。首先明确名物与名物词的含义及其判定标准、词与固定短语的定义及其判定标准,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其次,根据饰品所处人体部位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描述,初步展示古代饰品类名物词的整体面貌。第三部分是古代饰品类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古代饰品类名物词词条共计280个,其中单音节饰品类名物词33个,复音节饰品类名物词247个。就单音节饰品类名物词而言,本章根据同源词音近义通的原则,运用系联同源词法和义素分析法,探求单音节饰品类名物词的命名理据,共归纳出五种命名情况,分别是性征理据、功能理据、位置理据、次序理据以及与人体部位相关的理据。就复音节饰品类名物词来说,本章通过分析复音节词构词语素的意义,探讨语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组合关系,从而揭示复音节饰品类名物词的命名理据。第四部分是古代饰品类名物词命名规律的认知分析。本章首先通过范畴化理论,分析古代饰品类名物词命名的基本层次范畴及其范畴成员之间的关系,探究古代饰品类名物词在命名过程中所产生的隐喻、转喻现象;其次运用框架语义理论,通过分析影响构成认知场景中的因素,还原古代饰品类名物词的命名场景,构建相应的认知框架;最后从焦点/背景理论出发,分析框架中所凸显的认知元素,探寻古代饰品类名物词命名的认知规律。第五部分是结语。简要总结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并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

汪玲[7](2021)在《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语言文字承担着交际和信息传递的重要责任,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词语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承担了大部分的语义传递功能,对于语文课程教学意义重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阐述了针对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在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方面也有相关表述,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等,但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初中阶段的词语教学实践难点较多,词语教学目标难以完成。具身认知理论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代表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它指出认知是身体、环境以及二者交互作用的结果。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语言表达在认知基础上逐渐概念化和范畴化,最终产生词汇。换言之,词汇的建构和认知带有“具身”和“隐喻”特性。具身认知理论视野下的词语特性为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论文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从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现状和具身认知研究在教学领域的发展两方面阐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阐述具身认知的理论基础并对相关概念作出明确界定,对研究目标与内容作了具体说明。第二至六章,正文部分。首先,分别从课程、教材、教学层面对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相关情况进行概述,并通过学生问卷、教师访谈等方法调查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其次,研究从理论关系与实践指导两方面阐述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立论依据;然后针对目前初中语文词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特点及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最后,研究以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为例,在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对其词语教学进行设计,并在L中学选择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施教学,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设计以及效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研究进行反思。第七章,结语部分。此部分对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进行梳理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韩婷[8](2021)在《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身心分割的二元论已经无法解释人的学习的全部过程与规律,具身认知理论为研究人的学习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身体和感觉运动系统具有认知的能力,身体认知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方式,人类通过身体获得的认知经验是基于储存在身体内部的细节信息的,具身的认知更是和环境融为一体的认知。小学阶段的写作是一种语言的实践活动,语言的功能和形式由这一阶段小学生的主导活动决定。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活动和人际交往活动,小学记叙文作文教学就是帮助小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自己的表达经验,发展语言的交际、概括和自我表现等功能。写作活动的自身属性决定了学生自身的经验、适宜的语言实践活动、真实的交流环境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形象性和知觉经验的未分化性也在呼吁着身体学习的回归。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将具身认知理论的思想运用到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研究中,阐释感官、身体动作、环境在记叙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写作教学策略。通过阅读有关具身认知理论、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方面的的专着、期刊及硕博士论,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笔者将具身认知理论、写作教学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和儿童发展理论作为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基于上述理论的建构,笔者从实践调研、教材分析和课例观察三个纬度,对目前小学阶段的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发现,在写作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储存在学生身体内部的细节经验为小学生记叙文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支撑。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身体动作的指导,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词汇和思想感情,学生的肢体动作能够有效帮助小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写作教学中的物理环境、资源环境、和情感环境在不同程度上激发着学生的写作动机,成为学生认知的组成部分,推进着学生的写作进程。基于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具体策略,主要包括:设置具身性的写作教学目标、选择融入身体经验的写作教学内容、组织符合身体认知特征的教学事件、创设身、环、心一体的写作教学环境、拟定基于真实表达的写作评价。

张佳奇[9](2021)在《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全面考察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中的群体话语交互状况,论证群域话语概念,尝试建构群域话语分析框架,揭示互联网时代人际交流的一些新特征,探索分析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点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探究立场建构与话语协商的句法及语用特征。全文共分八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交代本文的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概括选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梳理了网络语言研究、当代话语分析理论、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就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进行了交代;论述社会符号学理论和功能语篇分析的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梳理主要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阐释本文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文中的语料来源及标注符号进行说明。第二章“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本章基于网络群体交流的研究对象及社会网络关系的分布情况,建立“群域”概念,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群域话语的生成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媒介不只是信息传递的渠道和载体,其本身的技术导航及功能设置对信息交互模式的引导和人际互动方式有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群域中的话语交互由情景语境的触发产生,群域情景语境和话语意义之间存在一个属于话语参与者的“认知中介”,情景语境的虚拟和现实融合程度与“话语基调”中成员间的“相熟度”共变,并决定“个体化”的允准程度,决定“供用特征”的潜在语义是否被触发。虚拟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高,倾向于显示易于辨识的个人风格。现实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低,话语组织受现实身份的制约,更倾向遵守现实语境的交际语用规则。本章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当代话语分析理论尝试提出群域系统功能分析框架,揭示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群体话语交互情况,并提出其在语法、语用维度可探索的空间。第三章“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本章主要讨论了群域话语的基本单位“话轮”以及话语组织单位“序列”的概念界定及类型特点,并将群域话轮、序列与传统口语交际进行差异对比。本章将“群域话轮”定义为:包括多模态符号和媒介功能形式的上传一次所显示的内容。将“群域话轮”分为文本话轮、多模态话轮和界面功能话轮。结合群域交际中存在的一些独立的、可描述的普遍话语行为惯例作重点观察,将依照惯例进行组构的话语行为过程视为“序列”,并对“问答”“追补”“修补”“重复”四种主要话语行为序列进行语料观察和论述,从而探究群域话轮和序列特点。群域话轮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模态种类及模态组合的复杂表义情况;话轮呈现出不完整的会话结构;话轮很多情景中为非自然序列;在句法选择上,有明显的场景适应性。口语交际与群域交际中的话轮在性质、范畴和句法特征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传统交际和群域交际中序列的差异主要则体现在序列的“邻接性”关系方面。第四章“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本章吸收功能语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探究群域话语分析系统“表达层”的语篇型式,对三种主要群域话语类型的篇章进行考察和描写,并进一步概括其篇章结构的影响因素。我们立足于描写和解释篇章的生成过程,借鉴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将话语文本的考察与主体的社会行为结合起来,探索群域交际中的网络结构特征,观察话语如何参与和改变社会行为、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群域话语模式的语篇规律。基于议程设置蕴含媒介预设的元功能的认识,本章吸收“Ge M模型”对三种群域的议程设置进行建模。这种“元认知”提供了一种语义上的衔接结构,这一“衔接结构”在群体交际中是公众在篇章层面理解、认同的基础,是语篇内部元素之间建立语义关系的参考和连贯的规则。研究表明:即时通信类群是“关系衔接”篇章,以人际为基础展开语篇的互动。信息交互类群为“话题衔接”篇章,呈现子话题分层现象。视频直播类群为“内容衔接”篇章,随着内容的推进,相应的评价话语产生,在语义层面发生篇章衔接。第五章“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着眼于不同类型群域话语系统内部,考察具体语篇中立场构建和交际互动的若干语义、语用现象。重点对新闻事件涉及的群域评价中各方立场建构、意见协商所采用的语言手段进行探讨。重点吸收互动语言学范式的相关理论对群域立场建构和人际互动问题进行探究。我们结合典型个案从动态视角对群域中互动语篇中的立场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研讨,主要着眼于典型的微博新闻“评论区域”、微信朋友圈、群体互动的留言区三个重点交互场景开展研究。本章概括了群域信息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主要句法、语用策略,总结了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发布的语用规则及人际语用功能。具体来看,朋友圈中的“认同”是在复杂的线上交互中通过建构增加或强化“自我属性”的动态过程,网络平台为个人自我构建社会认同提供重要语境条件。本章由观察“否定”和“肯定”的情感立场表达策略,进一步探究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第六章“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本章基于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关联,探讨修辞伦理和语用原则的关系如何。本章就群域话语交际中的修辞伦理问题进行类型概括,并探讨相应类型的生成动因与监管的伦理对策,进一步提出与群域交际相适应的“伦理规范”,为下一步网络群域话语语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第七章“群域话语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应用”,本章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具体探讨群域话语研究的价值。理论意义方面,主要从新媒体话语的系统构建、多模态修辞学及网络语用学理论的系统构建、“网络民族志”的理论探索三大方面讨论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预测和监督方法;有利于推进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的构建;有利于推进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建设。第八章“结论”,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并陈述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主要结论包括:群域话语功能分析框架的提出;“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群域话轮的界定及与传统话轮的差异问题;群域语篇型式的概括;群域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问题;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深化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扩展语料观察的规模。进一步关注新兴话语形式和范畴的对应规律、主要语篇型式在群域中的句法功能表现,深入探究“个体化”如何在群体中“汇流”“演化”等问题。

肖峰[10](2021)在《认知的算法阐释:人工智能对当代认识论研究的启示》文中认为计算机和人工智能赋予了"算法"专门的含义,使其成为联结人的认知和智能机器信息处理过程的纽带,也使得我们对认知的理解和阐释新增了算法的视角。认知和算法的相关性为认知的算法阐释提供了根据和条件,而算法驱动下的认知增强则使相关性阐释推进到因果性阐释,使得认知的机理得到一系列新的说明。算法以机器的运行为载体时,就成为映射在人工系统上的"活体",可以作为我们对认知加以客观研究的实在对象和新的平台。

二、经验在认知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验在认知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主流证据主义信念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研究情况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相关研究情况简评
    三、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意义
        (二)创新点
    四、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当代主流证据主义的主要形式
    第一节 费尔德曼的证据主义
    第二节 一种证据主义的误解与辩护——心理主义
        一、心理主义与内在主义
        二、心理主义与外在主义
    第三节 一种与证据主义相契合的理论——说明论
        一、说明论
        (一)比较
        (二)因果模型
        (三)最佳说明的推理
        二、说明论与贝叶斯主义
        三、说明论证据主义
第二章 主流证据主义信念伦理问题的产生及内部解决方案
    第一节 信念伦理问题
        一、克利福德原则
        二、认知义务论
        (一)证据主义义务论的两种反驳
        (二)认知义务的条件
        (三)结论
        三、传统义务论
    第二节 认知与义务的矛盾
    第三节 主流证据主义的内部解决方案——新证据主义
第三章 主流证据主义信念伦理问题的外部解决方案
    第一节 实用主义的认识论动机
    第二节 实用主义与证据主义之辩
        一、过分苛刻的必要条件
        二、信念的理由和推理
    第三节 稳健的实用主义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信念的动机理由
        (一)动机理由与解释理由
        (二)证据的工具性
        二、实用主义的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认知整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现状
        (二)国内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主要思路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认知整合问题的缘起和背景
    1.1 认知整合问题的哲学思想背景
        1.1.1 心身关系问题与认识论
        1.1.2 “4E”认知与其他认知解释
        1.1.3 意识的分界
        1.1.4 认知的理论模型
    1.2 认知整合的科学思想背景
        1.2.1 机器人学与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认知整合思想
        1.2.2 其他背景下的认知整合思想
    1.3 小结
第二章 认知整合的分布式认知进路及其困境
    2.1 认知整合的分布式认知进路的理论基础
        2.1.1 埃德温·哈钦斯的分布式认知理论
        2.1.2 黛博拉·托勒弗森的联合行动
        2.1.3 理查德·赫尔斯明科的多维度框架
    2.2 认知整合的分布式认知进路的基本特征
        2.2.1 分布式认知与4E认知的重叠
        2.2.2 分布式认知与情境认知的整合
    2.3 认知整合的分布式进路的意义与局限性
        2.3.1 理论与实践意义
        2.3.2 情境无规律的困境
    2.4 小结
第三章 认知整合的延展认知进路及其困境
    3.1 认知整合的延展认知进路的理论基础
        3.1.1 传统的内在主义
        3.1.2 积极的外在主义
    3.2 认知整合的延展认知进路的基本特征
        3.2.1 克拉克&查尔默斯的对等原则
        3.2.2 延展身体假说
        3.2.3 罗伯特·戈德斯通的反向对等原则
        3.2.4 理查德·梅纳里对认知的生态性解读
        3.2.5 嵌入式认知与延展认知的融合
    3.3 认知整合的延展认知进路的意义与局限性
        3.3.1 理论与实践意义
        3.3.2 认知标记与认知膨胀的困境
    3.4 小结
第四章 认知整合的文化进路:一种新的尝试
    4.1 认知整合的文化濡化趋向及其生态性特征
        4.1.1 迈克尔·托马塞罗的文化与思维观
        4.1.2 金·斯蒂尔尼的生态位建构框架
        4.1.3 肖恩·加拉格尔的文化语境
        4.1.4 埃里克·里特韦尔的熟练意向性框架
        4.1.5 兰布罗斯·马拉福斯的物质介入假说
    4.2 认知整合的非功能性文化濡化特征
        4.2.1 整合认知系统的文化关联
        4.2.2 认知系统整合过程的非功能性文化濡化模式
        4.2.3 意义和发展趋势
    4.3 小结
第五章 认知整合的预测加工趋向
    5.1 认知整合的预测加工概念与理论特征
        5.1.1 认知整合的预测加工概念
        5.1.2 认知整合的预测加工的理论特征
    5.2 认知整合的预测加工范式何以可能
    5.3 预测加工与非功能性文化濡化的整合
    5.4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约翰·萨顿的互补性理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4.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延展认知的传统论证及其问题
    1.1 延展认知的两种传统论证
        1.1.1 同等性论证:内部与外部过程的功能同构
        1.1.2 耦合—构成论证:大脑、身体与外部环境的耦合
    1.2 两种传统论证的主要问题
        1.2.1 差异性问题:结构上的差异
        1.2.2 耦合—构成问题:耦合不等于构成
    小结
第二章 互补性理论的论证与分析
    2.1 互补性理论的核心内容
        2.1.1 互补性理论的提出
        2.1.2 互补性论证的内容
    2.2 互补性论证的理论趋向
        2.2.1 跨学科背景下记忆延展研究
        2.2.2 互补性论证与分布式认知的相互作用
    2.3 互补性理论的优势
        2.3.1 回顾互补性案例
        2.3.2 支架思维--主体和外部资源之间的关系
    小结
第三章 互补性理论的意义与思考
    3.1 认知理论新的解释路径—人网交互
        3.1.1 互联网是否延展了人们的认知
        3.1.2 多维度集成方法
    3.2 围绕互补性—正反阵营的对抗
        3.2.1 亚当斯和艾泽瓦论互补性与革命性
        3.2.2 对耦合-构成谬误的反思和超越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福建漳州漳浦方言名量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漳浦概况
        (一)漳浦县的地理、人口概貌
        (二)漳浦县的建制沿革
    二、漳浦方言概况
        (一)漳浦方言分区概况
        (二)漳浦方言声韵调系统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五、研究方法与材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材料来源
    六、发音合作人资料
    七、凡例
第一章 漳浦方言名量词概况
    一、名量词的界定
        (一)名量词的定义
        (二)名量词的分类
        (三)漳浦方言名量词的研究范围
    二、漳浦方言名量词分类
        (一)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度量衡量词、借用名量词
        (二)漳浦方言名量词的认知语义分类
第二章 漳浦方言名量词的认知研究
    一、实体型名量词的语义认知研究
        (一)实体型名量词的语义特征
        (二)实体型名量词的认知解释
    二、形状型名量词的语义认知研究
        (一)形状型名量词的语义特征
        (二)形状型名量词的认知解释
    三、结构型名量词的语义认知研究
        (一)结构型名量词的语义特征
        (二)结构型名量词的认知解释
    四、小结
第三章 漳浦方言名量词与普通话名量词的比较
    一、总量比较
    二、用法、意义比较
        (一)漳浦方言义项多搭配范围大
        (二)漳浦方言义项少搭配范围小
        (三)两者义项不同搭配范围相当
        (四)词形相同义项搭配范围不同
    三、漳浦方言特有的名量词
        (一)实体型名量词
        (二)形状型名量词
        (三)结构型名量词
        (四)称量型名量词
    四、小结
第四章 漳浦、仙游和福州方言常用名量词比较
    一、漳浦、福州和仙游方言常用名量词比较
        (一)常用名量词意义、用法的比较
        (二)常用名量词存在异同的原因
    二、仙游和福州方言常用名量词的语义认知分析
        (一)物品实体型名量词“个”
        (二)动作实体型名量词“架”
        (三)一维形状型名量词“条”
        (四)三维形状型名量词“核”
        (五)部分结构型名量词“头”
    三、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论文
    三、学位论文
    四、工具书
附录A 漳浦方言名量词
附录B 漳浦方言和普通话名词、量词搭配表
附录C 漳浦方言和普通话20 个常用名量词搭配情况
附录D 仙游方言和福州方言10 个常用名量词搭配情况
致谢

(5)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提出
        1.2.2 拷贝结构研究的基本现状
        1.2.3 拷贝结构的话题性研究
        1.2.4 拷贝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
        1.2.5 拷贝式话题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过程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第二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概念与特征
    2.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话题”
        2.1.1“话题”与“主语”及“主位”的区别
        2.1.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话题”特征
    2.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拷贝”
        2.2.1 “拷贝”的范围
        2.2.2 述题中“拷贝”的特征
    2.3 作为范畴的“拷贝式话题结构”
        2.3.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界定
        2.3.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话语表现
        2.3.3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构成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宏观理论分析
    3.1 象似性理论与拷贝式话题结构
        3.1.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数量象似
        3.1.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顺序象似
        3.1.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距离象似
    3.2 原型范畴理论与拷贝式话题结构
        3.2.1 将“拷贝式话题结构”作为范畴的依据
        3.2.2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内部的层级性
        3.2.3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核心的原型特征
    3.3 拷贝式话题结构在自建语料库中的类别分布及频率
        3.3.1 自建语料库中拷贝式话题结构数量的分布情况
        3.3.2 类别划分及整合
        3.3.3 基于类别划分依据的语料库结构数量观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标记理论视角下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特征的微观考察
    4.1 新标记理论为何适用于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研究?
        4.1.1 “相对模式”框架下拷贝式话题结构内部成员的有机连续性
        4.1.2 “关联模式”框架下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典型特征
    4.2 如何判定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
    4.3 拷贝式话题结构连续统的典型范畴特征
        4.3.1 定义拷贝式话题结构连续统的特征束
        4.3.2 拷贝式话题结构特征束的语料库表现
        4.3.3 拷贝式话题结构特征的连续统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否定”功能
    5.1 拷贝式话题结构功能的特点
    5.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语用功能——“否定”
        5.2.1 拷贝式话题结构功能的“否定”特征
        5.2.2 拷贝式话题结构实现否定功能的几种手段
        5.2.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非现实句与否定的关系
        5.2.4 拷贝式话题结构否定量域的差别
    5.3 拷贝式话题结构表层形式与“否定”功能的无标记匹配——基于逻辑回归的分析
        5.3.1 假设一:拷贝式话题结构类别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5.3.2 假设二: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表层形式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5.3.3 假设三:拷贝式话题结构非形式特征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5.3.4 假设四:拷贝式话题结构否定功能表达的综合影响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互动性功能
    6.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说话人“主观性”的凸显
        6.1.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主观性本质
        6.1.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主观性的语码形式表现
        6.1.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主观性的结构功能表现
    6.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交际双方“礼貌”的传递
        6.2.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礼貌
        6.2.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的几种表现
        6.2.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表达的特点
        6.2.4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的社会与心理动因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及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2.1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本质和特征
        7.2.2 拷贝式话题结构对汉语研究及其发展的推动意义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拷贝式话题结构类别的部分格式示例及语料库例句
参考文献
    中文着作期刊
    外文着作期刊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古代饰品类名物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宗旨与选题依据
    二、研究任务与研究意义
    三、词语理据的研究综述
    四、本文的相关说明
第一章 古代饰品类名物词概说
    第一节 饰品类名物词的确定与选取
        一、饰品类名物词的确定
        二、饰品类名物词的选取
    第二节 饰品类名物词的分类
        一、头饰类名物词
        二、耳饰类名物词
        三、颈饰类名物词
        四、手臂饰类名物词
        五、腰饰类名物词
第二章 古代饰品类名物词命名理据探究
    第一节 单音节饰品类名物词命名理据探究
        一、性征理据
        二、功能理据
        三、位置理据
        四、次序理据
        五、与人体部位相关理据
    第二节 复音节饰品类名物词命名理据探究
        一、事物—性状类
        二、事物—动作类
第三章 古代饰品类名物词命名规律的认知分析
    第一节 从范畴化角度看饰品类名物词命名
        一、范畴化理论
        二、饰品类名物词命名体现的范畴化
        三、命名的隐喻、转喻现象分析
    第二节 从框架语义角度看饰品类名物词命名
        一、框架语义理论
        二、饰品类名物词命名的认知框架分析
    第三节 从焦点/背景角度看饰品类名物词命名
        一、焦点/背景理论
        二、视角聚焦下的饰品类名物词命名
    第四节 古代饰品类名物词命名的认知特征和规律
        一、非陈述型
        二、特征凸显性
        三、焦点多样性
        四、认知经验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具身认知研究
        1.2.2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
        1.2.3 具身认知视域下语文词语教学研究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3.1 具身认知
        1.3.2 教学活动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
        1.5.1 研究方法
        1.5.2 实施方案
2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概述
    2.1 课程层面: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目标的规定
        2.1.1 教学目标的隐含性
        2.1.2 教学目标的指导性
    2.2 教材层面: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词语教学内容编排特点
        2.2.1 纵向:水平、难度
        2.2.2 横向:位置、形式
    2.3 教学层面:初中语文词语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3.1 内容: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2.3.2 学段:初中阶段的词语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作用
    2.4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4.1 现状调查
        2.4.2 现状分析
        2.4.3 原因分析
3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立论依据
    3.1 具身认知理论概述
        3.1.1 哲学基础
        3.1.2 心理学基础
        3.1.3 具身认知理论的基本主张
    3.2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必要性
        3.2.1 理论关系上的必然联系
        3.2.2 实践指导上的积极意义
4 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分析
    4.1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特点
        4.1.1 在身心的共同参与中积累与建构
        4.1.2 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梳理与整合
        4.1.3 在主体的交互过程中运用与巩固
    4.2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原则
        4.2.1 具身性
        4.2.2 情境性
        4.2.3 活动性
        4.2.4 交互性
        4.2.5 生成性
5 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策略探讨
    5.1 唤醒身体,为情境中的活动找准核心
        5.1.1 强调身体参与,获得词语感性体验
        5.1.2 基于身体联想,把握词语丰富内涵
    5.2 创设情境,为身体参与活动提供条件
        5.2.1 创设“实感”之境,切身感知词语
        5.2.2 创设“实境”之境,置身体会词语
        5.2.3 创设“离线”之境,想象理解词语
    5.3 设计活动,为身体与情境的沟通搭桥
        5.3.1 明确活动目标,注重词语教学生成性
        5.3.2 组织活动过程,注重词语教学交互性
6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案例分析
    6.1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案例举要
        6.1.1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6.1.2 《秋天的怀念》词语教学设计
        6.1.3 《秋天的怀念》词语教学设计分析
    6.2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效果分析
        6.2.1 效果分析
        6.2.2 个人反思
7 结语
    7.1 完成的主要工作
    7.2 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7.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基于当前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二) 基于写作教学研究理论的启示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四、文献综述
        (一) 具身认知理论研究综述
        (二) 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研究综述
        (三)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写作教学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案设计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
        (五)研究步骤
第二章 理论阐释
    一、核心概念
        (一) 具身认知
        (二) 记叙文
        (三) 写作教学
    二、理论基础
        (一) 具身认知理论
        (二)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
        (三) 写作教学理论
        (四) 儿童发展理论
    三、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写作教学目标规范引导着写作教学的最终指向
        (二) 写作教学内容是写作教学的核心支撑
        (三) 写作教学事件决定写作教学的实施效率
        (四) 写作教学策略为写作教学提供理论和技巧上的指引
    三、具身认知理论对小学生的写作学习的独特功能分析
        (一) 儿童身心发展的未分化型呼吁身体学习的回归
        (二) 具身的任务环境解释了学生写作动机的本质来源
        (三) 汉语语言的具身性规定了身体-感官系统学习的合法性
    五、研究框架
第三章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研究
    一、基于调查的研究
        (一) 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二) 问卷调查设计
        (三) 问卷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基于部编办语文教材的分析
        (一) 教材强调学生在身体活动中形成写作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二) 教材关注知识的具身性,强调在具体情境中解释写作知识价值
        (三) 教材关注任务环境创设,注重具身性的写作动机激发
    三、基于写作课例的观察分析
        (一) 课例观察的分析纬度
        (二) 课例呈现与分析
    四、基于调查、教材、课例的综合性分析
        (一) 具身性写作理念尚不明晰,缺乏理论支撑
        (二) 写作教学内容脱离真实语境,学生缺乏写作动机
        (三) 写作教学形式单一,忽视学生身体的认知价值
        (四) 写作教学评价过程中,较少关注学生的真实感受
        (五) 写作教学资源初步渗透具身理念,但具身指导意识不够明确
第四章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
    一、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的设置关注学生的写作综合能力发展
        (一) 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写作行为的发展
        (二) 教学目标贴合学生真实的表达困难
    二、创设具身性写作任务,关注学生写作行为动机
        (一) 还原写作任务的真实情境,建构写作任务的现实意义
        (二) 明晰学生在写作任务中的身份,创设真实的交际语境
        (三)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设计具身性写作任务
    三、写作教学事件符合身体认知规律,促进学生进行身体认知
        (一) 调动学生感觉器官,扩展写作认知经验
        (二) 运用感觉-运动系统,理解写作知识
        (三) 解放学生身体状态,促进语言认知进程
    四、创设身体、环境、心智为一体的写作教学环境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发现
        (一) 感官系统的认知功能,能够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
        (二) 身体-运动系统的认知功能,能够促进学生语言的理解和表达
        (三) 沉浸式的具身环境,激发着学生写作的行为动机
    二、研究结论
        (一) 理念先行,重视身体认知功能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二) 能力为先,写作教学关注学生的写作行为
        (三) 创设具身的写作任务,激发学生真实的写作动机
        (四) 设计符合身体认知规律写作教学事件
        (五) 写作环境的创设关注身体、写作行为和写作知识的融合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四、研究展望
        (一) 写作教材开发
        (二) 技术支持的虚拟写作环境创设
参考文献
附录A 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缘起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本文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应用价值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网络语言研究
        (二)当代话语分析研究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
    四、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及主要观点
        (二)功能语篇分析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
    五、本文的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取向
        (二)研究方法
    六、语料来源及符号说明
第二章 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
    一、“新媒体群域”的概念及类型特征
        (一)“新媒体群域”释义
        (二)以媒介划分的群域交际类型
    二、新媒体群域话语系统功能分析
        (一)群域话语系统的语境层
        (二)群域话语系统的内容层
        (三)群域话语系统的表达层
        (四)群域话语分析的系统功能框架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
    一、“群域话轮”的界定及类型
        (一)学界相关分析
        (二)“群域话轮”的含义
        (三)“群域话轮”的类型及特点
    二、群域交际中的序列
        (一)序列的类型
        (二)序列的特征
    三、与传统话轮、序列的异同
        (一)话轮上的异同
        (二)序列上的异同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
    一、什么是群域语篇型式
    二、群域语篇的“议程设置”模型
        (一)群域版式结构建模
        (二)群域媒介“议程设置”与文本意义的关联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群域语篇型式探究
        (一)在线社会网络研究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二)群域语篇型式的研究设计
    四、群域语篇型式的主要特征
        (一)“度值”与语篇结构序列
        (二)个体选择与语篇集群行为的趋同和趋异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
    一、“立场表达”的相关研究
    二、群域立场表达的常用手段及功能
        (一)人际隐喻
        (二)即时转喻
        (三)指称与互文
        (四)元话语与话语标记
        (五)语气与情态表达
    三、群域立场表达的主要媒介场景及策略、语用取效
        (一)群域新闻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
        (二)微信朋友圈的发布者身份与立场建构策略
        (三)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及语用规约
    一、修辞伦理研究的理论发展
    二、群域话语违背修辞伦理的常见问题
    三、修辞伦理问题的成因与伦理对策
        (一)修辞问题的成因
        (二)伦理对策
    四、群域交际修辞的语用规约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群域话语研究理论的多领域发展及应用
    一、理论的多领域发展
    二、现实应用
        (一)有利于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研究的深入
        (二)有利于社会化网络服务的系统构建,推进国家话语生态建设
        (三)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理论支持和观察视角
    三、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一)提出新媒体群域话语的系统功能框架
        (二)探究了“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
        (三)界定了“群域话轮”的概念
        (四)概括了媒介议程设置的模式及功能
        (五)归纳了群域立场表达常用的句法、语用策略
        (六)探索了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
        (七)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
    二、不足与期待
附录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认知的算法阐释:人工智能对当代认识论研究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认知的算法相关性
二、算法驱动的认知增强
三、基于算法阐释的认知机理
四、算法阐释的有限合理性

四、经验在认知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主流证据主义信念伦理问题研究[D]. 湛云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认知整合问题研究[D]. 申一涵. 山西大学, 2021
  • [3]约翰·萨顿的互补性理论探析[D]. 戚誉丹. 山西大学, 2021(12)
  • [4]福建漳州漳浦方言名量词研究[D]. 洪学敏.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D]. 盛蕾. 山东大学, 2021(11)
  • [6]古代饰品类名物词研究[D]. 陈慧慧.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7]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D]. 汪玲.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D]. 韩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D]. 张佳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10]认知的算法阐释:人工智能对当代认识论研究的启示[J]. 肖峰. 学术界, 2021(02)

标签:;  ;  ;  ;  ;  

经验在认知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