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和特殊成分词

“更多”和特殊成分词

一、“更”与特殊成分词(论文文献综述)

图门达日[1](2020)在《汉蒙表达情绪成语的对比分析》文中认为情绪是人们生活中不能缺乏的重要部分,对人们的感觉、经验、生理、认知与行为等方面具有基础性的影响与作用。人们多种多样的情绪会自然地反映在语言中。任何语言都会受到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文化的影响。成语作为语言中的固定词组,是独特的、具有稳定结构的,反映着数千年来该语言的发展,承载着深远的意义与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使用该语言的文化背景、语境等方面密不可分。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汉蒙两种语言表达情绪成语的对比分析,对学习汉语的蒙古人和学习蒙语的中国人分别展示汉语和蒙语成语是如何反映出各自的文化特征、思维方式、情绪表达方式等特点的,这对增进两国的文化理解、扩大文化视野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本论文正是基于此,从《Монголхэлц?гийнтайлбартоль》与《新华成语词典》两本成语词典分别选出75条蒙语成语和64条汉语成语,从形式与语义及文化内涵方面做了较为具体的分析与对比。采取了词典对比分析法、语言对比法与文化对比法。本论文主要发现汉蒙语两种语言成语的差异在于汉语成语大多是四个字组成的,蒙语成语一般来说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词或词根构成的。语法结构对比分析发现,汉语和蒙语中都是动词性成语占的比重最大。本论文与身体部位、动物、自然现象、颜色与事物有关成语部分词进行分析。对汉蒙表达情绪的成语语义内容比较发现,汉蒙语中表达情绪的成语都是与身体有关的成分词最多。两种语言中用包含表达相同身体部位的词语表达同类情绪的成语较多。比较罕见的情况是汉蒙两种语言表达情绪的成语中同样的成分词表达不一样的情绪。两种语言表达情绪的成语中都包含各自特殊的成分词。汉蒙表达情绪的成语的文化内涵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申玲玲[2](2019)在《对外汉语视角下的“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没有比X更Y的了”这一结构,借鉴构式语法理论,我们将其称之为构式。本文在对该构式的结构层次、构式义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构式的语用功能,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进行了探讨,此外还与其相关构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力求能为今后的汉语二语教学带来些许启示。全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没有比X更Y的了”,说明了选题缘由以及研究价值,并简述了目前相关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本文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语料来源及其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包括第一章到第五章。第一章考察了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的结构层次和构式义。该构式第一层是“(没)有”句,第二层是“比较句”,二者组合套叠之后形成了一个新的结构“没有比X更Y的了”,其表达具有比较义、否定存在义、主观极限义和极性夸张义。第二章从语境依赖、焦点凸显、情感与主观量方面对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进行了语用方面的研究。第三章将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与现行的对外汉语教材相结合进行了考察,并结合相关语料对留学生学习及使用此构式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第四章通过前文中对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的本体及实际运用的分析,分别从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等方面给出相关建议,并对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进行了对外汉语的教学设计。第五章主要将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与其相关构式“Y得不能再Y”和“再Y不过”从语义和语用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汉语中表达极限程度义一类构式的某些教学启示。结论部分总结回顾了全文,并指出了文章的不足之处。

谢雅灵[3](2019)在《挪威传教士阿蒙森《华英捷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19世纪挪威来华传教士阿蒙森编写的《华英捷径》(Short Cut to Western Mandarin:1910),这是一本针对西南官话学习的初级口语速成教材。本文考订《华英捷径》的成书背景及选材编排;分析针对西南官话的独具特色的阿蒙森音节表;研究教材中方言词的选编及消亡情况;描述、分析和揭示其中的语法点。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说明选题意义,本文对《华英捷径》的研究可丰富西部官话教材的个案研究、丰富国别汉语教育史研究,试图揭示当时西南官话口语语音面貌,为当今西南官话口语研究提供史料。同时对学界关于挪威汉学史和传教士方言着作及阿蒙森其人其书的研究进行述评。第二章介绍阿蒙森生平,分析《华英捷径》的成书背景和体例、结构。阿蒙森主要在西藏和云贵川等地进行传教活动,尤其对西藏的语言、风俗等十分了解,《华英捷径》是一本初级西南官话口语教材,其定位是:简易、初级、速成、罗马化拼读。其面向的学习对象是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西方传教士以及来华游历、考察与旅游的所有西方人。第三章考察“阿蒙森音节表”的声韵调系统,比较该音节表和同时期其它音节表的异同,认为这个音节表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音节符号比附英语,可使学习者自然拼读出口。第四章考察《华英捷径》词汇分布和特点,认为其词汇量和词汇分布合理,内容具有实用性,同时对教材中的方言词从共时平面和历时平面进行考察,认为方言词的选编正确、合理,部分方言词今天已经消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百多年前西南官话方言词的历史面貌。第五章对《华英捷径》中的语法点进行了分析和统计,认为其语法点编排合理,重点、难点突出,用例丰富。但也有部分语法讲解错误。第六章对《华英捷径》的优点及不足进行评价。该教材编排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符合学习者学习特点,所选话题实用且符合西南官话口语实际,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但由于过于求简易,部分内容显得粗糙,且过于忽略书面语,不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汉语。

许泉涵(HARTONO)[4](2019)在《印尼学生汉语代词偏误分析及其教学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代词属于实词的一类,它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类之一。无论是在印尼语还是汉语中,代词的语义、句法和语用都十分丰富,他们在这些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本文试图通过对印尼语和汉语代词的对比,调查印尼汉语水平为中级以下的学生习得汉语代词时所出现的偏误,并加以分析,尽可能为汉语代词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第一章根据两种语言中对代词的定义、分类和语法语用方面的研究,以及汉语与印尼语中代词的对比研究和印尼学生习得汉语代词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以往学者和专家针对代词的相关研究作了综述。第二章根据汉语和印尼语中代词的特点,从语义特征、语法结构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述两种语言中代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语料方面,汉语选取的代词以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四级的词汇表为依据,而印尼语则以常用且规范的代词为依据,同时这些代词还要与汉语中的代词语义相近。第三章以印尼汉语水平为中级以下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印尼学生在习得汉语代词时产生的偏误,并对偏误产生的原因作进一步分析。问卷设计包括两个部分,共25道题:第一部分采用封闭模式的题型,共计15道;第二部分采用开放模式的题型,共计10道。希望通过收集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偏误例句进行分析,尽可能发现印尼学生习得汉语代词的难点。第四章主要内容为面向印尼学生所采用的汉语代词的教学对策与设计。本文主要针对偏误类型和偏误成因,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可行性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以供参考。从而希望为对外汉语教学出份微薄之力。第五章对全文的理论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且指出笔者所做的不足之处,以期各位专家学者的点评与指正,从而提高自我。通过研究与分析,本文希望能进一步对汉语和印尼语代词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归纳。通过对比能较为全面地发现其异同所在,进而为汉语代词的教学进行适当补充,为印尼学生习得汉语代词时,避免代词偏误的产生提供一定的帮助。

赵志勇[5](2018)在《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久以来,在我国的德语教学中,让初学者倍感困惑的通常是与汉语语法相差甚远的德语语法。然而,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由词汇带来的学习困难往往令人始料不及。学习者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却越来越感到无法恰当得体地运用德语词汇。人类学习外语的经验充分表明词汇学习对于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性以及词汇学习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就学习者而言,对词汇学习本质的认识还需要不断深化;就教学者而言,对词汇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是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时间进入21世纪,科学研究也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交叉学科理论为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了多学科领域的视角,使外语教育工作者能够站在交叉学科的逻辑起点上重新审视外语教学。用单一学科理论指导外语教学已永远成为过去时。基于此,本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心理语言学中思维与语言相互作用的理论为引领,以对词与概念辩证统一关系的考察为切入点,探索以概念为驱动的德语词汇学习策略,力争解决目前我国德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使心理语言学理论在德语教学中实现更大价值。本论文在教学反思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词与概念辩证关系视角解决中国学习者德语词汇学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理论层面,本论文在语言学领域明确了“概念”的特征,进一步完善了“语元”的思想,确立了概念—语元—词的内在逻辑关联及其辩证统一关系和驱动性关系。在实践层面,本论文通过访谈的方式从教师的视角了解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现状;基于对现状的分析,进一步面向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以掌握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最终拟构出“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理论视角和研究内容,陈述了对研究方法的设想,并提出三个研究问题:一是词与概念关系分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二是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中所运用的策略具有哪些特征,三是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包含哪些内容。第一章回顾了中西方学界在概念研究、词汇研究、词与概念关系研究、词汇学习策略研究等领域取得的诸多成就。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指出,词汇研究有必要以哲学对概念的探讨为根基,基于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深化对概念及其与词的关系的认识;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要以此为先导。第二章基于对语元的内涵分析结合语言学分析和心理现实性分析,进一步完善了“语元”思想;依据概念在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语言学领域所具有的特征对其进行了重新界定。按照本论文的观点,概念是经由人类个体的主客观互动而形成的思维单位。这一单位在生理层面形成特定的、具有一定权值的神经通路,在心理层面引发具有社会依存性的判断和映射意象,在语言层面通常具有形式接口和语义接口。语元是言语活动中用以表征概念的最小话语单位。其内核是思维领域的概念,其形式具有任意一种语言的形态特征,其线性延展长度取决于语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稳定性。从内在逻辑关联的角度来看,语元是概念在言语活动领域的映射,是对词的具体运用;它一方面由词组构而成,另一方面又以语言的物质形态表征概念。它既是概念在语言中的固着点,是思维进入语言的凭藉;又是词在言语活动中的形成物,是语言深入思维的通道。第三章基于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思想和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心理学思想,通过学理分析进一步确定概念—语元—词的辩证统一关系。洪堡特从原像与形象的角度,结合语言与精神的关系、人类概念的一致性特征以及母语概念与外语概念,对词与概念的关系进行论述,从语言哲学的高度指明了概念—语元—词的辨证关系。维果茨基依照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基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儿童概念形成过程以及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对概念与词的关系进行阐释,从文化历史观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确凿证据建立了概念—语元—词的心理关联,使三者内在地统一在一起。另外,洪堡特的对比语言学方法论和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关系的单元分析法在本论文对研究方法的选用方面起到了指导作用,奠定了本论文研究方法论的基础。第四章从概念—语元—词的辩证统一关系出发,提出“不同语言以语元为表征形式,在同一概念中得到统一”的理论假设。并以对比语言学和单元分析的方法论为指导,运用社会语言学中词感测量的方法,以汉语词感调查为基础,通过对平行语料的分析,基于英语、德语、法语语元形态调查,证明“不同语言可以表达相同的概念”且“表达同一概念的不同语言表征形式为该语言中的语元”,进而从逻辑论证的角度使总的理论假设得到证实,在言语实践层面建立了概念—语元—词的驱动性关系。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具有原发性的思维领域的概念外化为言语活动领域的语元,再行分解为传统语言研究中狭义的汉语字或印欧语词;从形态学的角度来看,语言学领域的字/词组构为言语活动领域的语元,从而进入思维领域表征概念。三者相互作用,互为驱动。因此,外语词汇学习应该以概念为驱动,以表征概念的语元为内容,以组构语元的词为归宿,在用词组构语元、用语元构成句子的基础上,用概念形成判断,不断提高学习者的外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外语思维能力。第五章运用访谈法,通过对中国德语教学界四位资深专家和五位优秀青年德语教师代表的访谈,从教师的视角了解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现状。分析表明,中国学生整体上不注意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在词汇深度上全面把握词的语义信息和句法信息,不重视语境在词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习惯于机械记忆词汇表中所列德语单词及其对应汉语释义,不能充分利用德语语言学知识和词汇学知识辅助词汇学习,过高估计英语词汇学习方法对德语学习的迁移作用,过分依赖汉语对德语理解和产出的中介作用。上述倾向必然使中国德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消极特征。第六章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全国大陆地区十六个省和直辖市共二十五所院校近千名德语学习者的调查,了解其德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德语学习者群体整体上的词汇学习策略水平较低,缺少对词汇本质和德语词汇特点以及中国德语教学特色的关注,没能很好地协调词汇学习与思维发展的关系,不注意从认知层面对词汇进行深层加工,忽视了语境和文化在词汇学习中所能产生的积极效应,不能结合语言学和德语词汇学知识进行词汇学习。这是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也是概念驱动的德语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必须克服的弊端。第七章以前六章的研究结论和调查发现为基础,结合德语词汇特点及中国德语教学特色,建构出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该策略体系分为观念系统和方法系统两大部分,观念系统包含“以概念为驱动”、“以语元为内容”和“以词为归宿”三个理念。三个理念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分别从“用”的维度、“义”的维度和“形”的维度解决德语词汇学习问题。作为对观念系统的回应,方法系统相应地包括“活动任务法”、“情境效应法”、“文化移情法”,“语元配对法”、“整体含义法”、“组合搭配法”,“词类特征法”、“词素识记法”、“词形变换法”等九种具体操作方法,力求使中国德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融功能、意义和形式为一体,集文化与知识于一身,基于思维运作和语言运用,以形成德语思维为目标,以概念互构为追求。两大系统、三个理念、九种方法连通互动,有机结合,构成作为整体的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在该策略体系的指导下,中国德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有望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满足“新国标”对其在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要求。第八章对整部论文的理论出发点作了总结,对各章的内容进行了简要回顾,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的走向。

汤欣[6](2017)在《汉日副词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国内对汉语和日语的比较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真正开始汉日语言的比较研究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至今,在汉日语言比较领域取得的成果颇丰。目前国内研究主要以日语教学为目的,鲜有从语言类型学角度进行汉日对比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对汉语和日语进行比较研究。汉语和日语都存在副词这一类词,使用率仅次于名词和动词,且都可以做到穷尽性列举。因此,本文选定副词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究汉语和日语中副词在句法上的共性和差异,以期更透彻地了解汉日副词特征,希望有助于汉日语言的比较研究。本文将汉日副词的共性和差异总结如下:1、从判定标准上,汉语采用句法功能的标准,参考词汇意义;日语以句法功能和词的形态特征为标准。日语的词具有一定的形态变化,为判定副词提供了有利条件。2、从数量上,汉语副词和日语的汉字型副词数量相当。从总量上看,日语副词约是汉语副词的两倍,这和日语副词中近义词非常多以及日语副词中有大量拟音拟态词有关。3、从音节构成角度,汉语副词以双音节词为主,还有单音节、三音节和四音节词;日语副词音节数量较汉语副词音节数量多,主要以双音节、三音节和四音节词为主。汉语一个汉字的读音代表一个音节,日语的汉字和音节不是一对一关系。日语使用假名标音,大致来说,一个假名代表一个音节。4、从表义角度,汉日副词都有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程度、协同、语气和关联的副词。差异表现在:a、汉语中有表示否定的副词,日语没有。在日语中,表达否定使用否定助动词。b、日语中有表示指示、疑问、请求、假定的副词,汉语没有。在汉语中,表示指示和疑问使用代词;表示请求使用动词;表示假定使用连词。c、日语中有大量的拟音词,汉语中拟音词的数量要少很多。这是因为假名的表音特性给日语模拟音响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d、日语中有大量的拟态词,汉语没有对应的词类。日语中的拟态词,在汉语中或是归属于副词、或是归属于形容词。5、从所修饰成分的层级角度,汉日副词都可分为修饰谓语和修饰句子的两类副词。差异表现在:汉语中修饰句子的副词可出现在句首主语前;日语中修饰句子的副词要求句尾有特定的呼应形式。6、从句法功能角度,汉日副词的基本句法功能都是充当状语,特殊情况下还可充当谓语和定语。差异表现在:汉语中部分程度副词还可位于修饰成分之后,充当补语;而日语中无这种用法。再有,日语的副词充当谓语和定语时需要在其后黏附上特定的助词或助动词。7、对比汉日“AA式”副词,汉语中的“AA式”副词主要由副词重叠而来;日语中的“AA式”副词可由多种词类重叠而来。日语的词具有一定的形态标记,词与词之间发生转用时形态往往发生变化。因此,相比没有构词形态标记的汉语,为不引起混乱,日语的词转用为其他词类时形态会发生相应变化。8、对比汉日“副词+副词”结构,汉语副词连用现象普遍,汉语副词修饰副词主要是否定副词和程度副词对其他类副词的修饰;日语副词连用现象不多,日语副词修饰副词主要是程度副词和范围副词对其他类副词的修饰。本文从性质、范围和分类等基本问题开始探讨汉日副词,分析比较汉日副词的句法功能特征,同时选取“AA式”副词和“副词+副词”结构两个语法点来挖掘汉日副词的异同。本文既全面描写汉日副词的特性,又从小处着手比较汉日副词的异同。汉日副词中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有待后续逐步完善。

王停[7](2017)在《“X手Y脚”格式之考察》文中提出由人体名词“手”和“脚”组构的“X手Y脚”形式灵活、表义丰富。本文将“三个平面”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结合起来,对“X手Y脚”格式进行句法、语义和语用的描写,并用“概念整合”理论阐释“X手Y脚”在整合过程体现出层级性特点。全文分六章:第一章:介绍选题缘起、前贤研究成果,对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做简要说明。前贤对四字格、类固定短语等研究虽取得过一些成果,但是并没有对“X手Y脚”格式进行个案研究,本文对“X手Y脚”进行考察。第二章:对格式构成及句法功能进行分析。首先,考察常项“手”与“脚”的位序及释义,“手”前“脚”后主要遵循着“上下”和“从好”原则,“手”与“脚”在格式中有实义也有虚义;其次,讨论变项X与Y的关系、位序、单位性质、词性特征及格式对X、Y的选择和规约;最后分析“X手Y脚”在句中的句法功能。第三章:对格式的语义进行考察。认为X与Y的语义关系主要有同义、类义和反义三种;“X手”与“Y脚”的语义关系为并列关系;格式语义指向分为前指和后指;格式义分为具有多合性的组合义和单一性的整体义。第四章:对格式的语用进行探讨。运用统计分析法对语体分布进行考察,认为“X手Y脚”具有书面语语体特点;“X手Y脚”在表述时具有指称、陈述和修饰功能,在表达上具有主观性、能产性和生动性等效果。第五章:对格式的概念整合层级性进行研究。将句法、语义和语用的特点进行观察与比较,认为“X手Y脚”在概念整合过程中具有层级性特征。第六章:总结。归纳全文各部分的基本结论,并指出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陈巧静[8](2017)在《“V得+一+量+好+N”格式考察》文中提出现代汉语中,诸如“做得一手好菜”、“打得一手好牌”、“踢得一脚好球”这样的用例经常出现。此类结构以其简洁的形式、丰富的表现力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将这一结构抽象为“V得+一+量+好+N”,拟从共时的层面对这一个结构展开描写、分析,力求对这一结构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本文以表示对某人既有能力或特长的主观肯定性评价的“V得+一+量+好+N”结构作为研究焦点,能够进入这一格式的含肯定义的形容词并不仅限于“好”,但我们以“好”为代表来界定我们的研究对象。共时角度,我们将从句法、语义、语用这三个层面展开。句法层面,我们将对“V得+一+量+好+N”这一结构各个组成部分展开分析和描写。将“得”、“一”、“好”确定为常量部分,将“V”、“量”、“N”确定为变量部分。常量部分,尝试对这一结构中“得”的性质和作用及其整个结构的定性这一争议性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变量部分,重点考察各个变量的特征,从而得出这一格式成立的规约和条件。语义层面,分析概括“V得+一+量+好+N”的格式义;接着从部分间的关系出发,探讨“V”和“N”、“V”和“量”、“N”对“量”、“一”和“量”间的制约关系。语用层面,分析“V得+一+量+好+N”这一格式独特的语用价值。我们将这一格式语用价值概括为:肯定性评价、主观大量、突出强调、口语色彩。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即采用实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力求使观点明晰,描写充分。希望通过句法、语义、语用三个角度,借助上述研究方法,能对“V得+一+量+好+N”这一格式进行较为详细的描写分析,从而对这一结构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范金平[9](2016)在《中俄军事共同条令的语言学分析》文中认为军事共同条令是国家最高军事机构组织编写的军事法规。它根据军队建设的需要,以法规的形式对军队的训练、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作出规定,是每名军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与其他军事法律、法规、条令条例相比,军事共同条令是最基本的军事法规,规范了军人的行为模式,在普通公民转变为合格军人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军事共同条令的教育训练状况直接影响到军人在思想、动作、言语等方面的行为特征形成。军事共同条令并不是中国所特有的,目前在俄罗斯的军队中也在使用军事共同条令,这种使用状况为对其进行语言学对比分析打下了基础和前提。作为最基本的军事法规,军事共同条令无疑是引人关注的,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俄罗斯,关于军事共同条令的研究是不断推进的,研究成果直接指导着军事共同条令的编修、学习和训练。截至目前,对于军事共同条令的研究,在条令内容方面讨论较多,对于条令表述的语言形式则研究得较少。在国内外已有的军事语言研究中,与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相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社会语言学框架内的军语研究、军事术语框架内的军语研究、军语认知、心理、思维研究框架内的军语研究、古代军语研究框架内的军语研究、军事条令语言的风格研究、军事共同条令的交际语用研究等六个方面,这些研究对军事共同条令有关语言现象的深入探索而言是有益的,为进一步加深对于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的认识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要看到,在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缺乏对军事共同条令的系统性语言学分析,对于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的观察还不够全面,描写还不够充分,对于语言现象的解释还不够透彻。研究的成果不足以让人整体把握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的特征,不足以深刻认识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的多维特性,不足以有效指导当前强军兴军目标下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的运用实践。鉴于上述情况,本文以语言学理论、军事学理论和法学理论为基础对中俄军事共同条令语言进行了语言学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俄军事共同条令中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四个方面的系统特征,各语言要素的军事语用效果,中俄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特征异同对比及其原因剖析。本文旨在分析军事共同条令言语体裁形式中蕴含的系统性军事法律语言特点,揭示各语言要素在军事语境中的军事语用建构功能,丰富人们对于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的认识,弥补以具体军事言语体裁为基础开展军事语言应用研究方面的不足,最终为应用语言研究和军事言语实践指导提供启示。本文用于研究的语料来自中俄两国公开发布的军事共同条令,鉴于中国军事共同条令包含三部条令,而俄罗斯军事共同条令包含四部条令,为了科学地开展对比研究,本文选取中俄军事共同条令中内容和形式对应的三部条令作为研究对象和分析语料,六部条令共计70余万字。我们对这六部条令逐字逐句进行分析,按照语音、语汇、语法、语义四个不同层面进行特点梳理,从军事语用的角度揭示各语言要素的价值和功能。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表里值三角理论分析法和对比的方法,在整个语言特征分析过程中采取语表-语里-语值的思路,梳理外在形式,剖析蕴含的意义,揭示语用价值;另外,为了提高研究的科学性,研究中还运用到实验验证、统计的方法、基于语料与语感辩证结合的方法、哲学思辨的方法等等。研究表明:第一,军事共同条令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军事语言篇章,其中存在军事语域特有的语音特征、语汇特征、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及相应的军事语用效果,这些特征背后蕴含着军事语域特有的语音原理、语汇原理、语法原理和语义原理,这些军事语域特有的语言学原理反映出军事共同条令的属性对所用语言形式的影响,赋予了该语言不同于一般语域的特性,认识这些特性和军事语域特有的语言学原理,就可以用来指导军事言语实践;在军事共同条令语篇中,发现不少区别于普通语言的军事语言特征,这些语言学特征反映了军事语域的特点,这样,这些语言学特征及其军事语域的特点充实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推动整个语言学研究的完善和发展。第二,军事共同条令的属性决定着所用语言的各种特性。军事共同条令是军事文件,其语言表达的形式具有相应军事属性,即强制性、简明性、稳定性;军事共同条令是以命令形式发布的法律文件,其表述明显表现出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军事共同条令是一个言语作品,具有一般言语作品语言的所应有系统性、符号性、社会性、民族性。第三,军事语音、军事语汇、军事语法、军事语义在军事语言系统中的地位不同,军事语义处于中心地位,军事语音、军事语汇和军事语法都是为军事语义的表达服务的,军事语义是语言运用的起点,也是语言运用的终点。第四,军事语言各要素在军事共同条令中协同作用,产生鲜明军事特色的言语格调。军人个体军事言语风格是在部队军事言语格调的长期熏陶中养成的。部队中的军事言语格调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长期军事斗争和军事斗争准备环境中经过大量军事言语实践养成的,是在军事指挥员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下逐步产生的。第五,军事共同条令语言在军事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军事语用建构功能。军事共同条令语言不仅按照军事语言规则传递军事信息语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军事语用人际功能和军事语用建构功能。军事语域中所特有的语音声学特征、语汇类别特征、句法特征、语义单位特征,都能够使具有相同军事言语习惯的人产生共鸣,这种共鸣的力量能够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使他们之间产生和谐密切的关系。军事语音要素、军事语汇要素、军事语法要素和军事语义要素都能促使简洁高效、快速敏捷、英勇顽强、雄浑有力、团结一致、严肃认真等战斗精神力量社会实在得以产生。本文的贡献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有体现。在理论方面:第一,在国内外率先对中俄军事共同条令进行了系统的语言学分析和对比。对中俄军事共同条令在语音、语汇、语法和语义等四个语言子系统方面的特征分析、具体军事语境中语言要素的语用价值分析、军事共同条令教育和训练中语言学关注点研究等等,在理论上丰富了语言学体裁理论知识。第二,验证了表里值三角理论在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研究方面的适用性。按照表里值三角理论的总思路对军事共同条令中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特征实例进行了成功分析,既完成了静态的语言特征分析,也完成了动态的语用价值分析,使得本文的分析更全面,得出的结论更有现实指导意义,从而实现应用语言研究指导言语实践的根本目的。第三,验证和丰富了语言战斗力理论。从军事共同条令的语言学分析着手,在特征分析的同时也指出了语音、语汇、语法、语义四个层面语言要素对于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作用,从语言功能的角度验证了语言战斗力学说,相对于语言资源战斗力论而言丰富了语言战斗力理论的内容,从而使得学习和践行军事共同条令的重要意义倍增,即一方面可以规范军人和部队的言行,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军人的军事语言能力,激发战斗精神,提高部队战斗力。在实践方面:第一,增强军事共同条令编写的科学性。所揭示的军事共同条令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特征对于以后军事共同条令的编写工作中语言表述的推敲无疑具有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作用,从而极大增强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的科学性。第二,改善军事共同条令的学习效果。从多个视角揭示了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的特征和军事语用价值,了解这些知识和理论,无疑能够增强军事共同条令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学习的效果。第三,提高军事共同条令的教育训练质量。如果教官在条令的教育训练中既能讲条令规定,又能讲出为什么这么规定,并适时开展中俄军事共同条令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对比训练,那么教育训练质量就会大大提高。最后,需要强调指出,本文着重语言功能的应用分析,提出了一个理论,即军事语用建构论,回答了“军事共同条令语言是如何形成战斗力的”这一问题,研究军事共同条令语言旨在以核心军事语言为依托,揭示语言战斗力生成机理,服务于军队战斗力建设的迫切需求;创新了一个方法,即语言本位综合法,回答了“如何研究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的问题,军事共同条令是集多种学科特性的言语体裁形式,运用语言学、军事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中单纯某一学科的理论,采取结构、功能、语义、语用、统计、对比等方法中单纯某一方法,都不能达到全面的语言学分析目的,必须将与军事共同条令有关的各种思想、理论和属性都落实在语言上,科学融合多学科理论,综合采取多种研究方法,才能完成语言学分析的任务和目标。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对中俄军事共同条令的语言学分析,揭示了军事共同条令中蕴含的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四个层面军事语言特征,根据语言学、军事学、法学等相关理论进行了语用分析,剖析了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的军事、法学和符号学属性,深化了对军事共同条令语言军事语用建构功能的认识,这对丰富语言学理论和促进军事共同条令编写、学习和教育训练工作的科学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周振峰[10](2016)在《汉英介词悬空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介词悬空是语言学中一个极具价值的理论问题,与多种语言现象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介词悬空研究源于西方,在西方介词悬空通常被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较少有对英语介词悬空的专门研究;汉语介词悬空的研究起步较晚,许多问题还有待分析;对二者的比较研究目前尚未见到。然而英语是典型的介词悬空语言,汉语则是极具类型学意义的语言,对汉英介词悬空现象进行对比分析不仅是理清相关语言事实的需要,更是验证相关理论原则的要求。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汉英介词悬空的形成都与移位、删除和重叠三种句法操作有关,其中又包括“wh-移位”、“NP移位”、“并列删除”、“照应删除”、“正反重叠”以及“正正重叠”。首先,汉英都有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①出现环境:二者都可以出现在直接wh-问句、间接wh-问句、关系从句以及截省句等四种句式中,但汉语截省句中的介词悬空不典型;英语还可以出现在感叹句中,汉语不能。②移位终点:汉语是轻动词短语的标志语位置,英语则是标句词短语的标志语位置。③移位动因:二者都是为了焦点的表达。④PP的句法位置:二者发生介词悬空的PP都处于补足语位置。⑤含介短语的固化程度:介词居末的短语,英语是由于其固化程度高而导致介词悬空,汉语则是由于介词悬空后才导致短语的固化;非介词居末的短语,二者出现介词悬空的概率都与含介短语的固化程度成反比。⑥间接wh-问句的分布:英语比汉语更广。⑦关系从句中wh-成分的隐现:英语可隐可现,汉语只有隐性的。其次,汉英都有NP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①出现环境:二者都能出现在焦点化和话题化结构中;英语还能出现在被动结构中,汉语不能。②焦点化方式的选择:现代汉语是“加标”,古代汉语是“前置”;英语是两种方式并用。③话题化方式的选择:二者都是“前置”和“加标”。④移位终点:英语被动化是屈折词短语的标志语位置;英语焦点化是主语之前,汉语是轻动词短语的标志语位置;汉英话题化都是句首的主语位置。⑤移位动因:二者都分别是焦点化与话题化。再者,汉英也都有删除造成的介词悬空。①删除方式:二者都有并列删除造成的介词悬空,汉语还有照应删除造成的介词悬空,英语没有。②删除动因:二者都是为了避免重复。③PP的句法位置:二者因删除发生悬空的PP都可以在多种句法位置上出现,但英语中发生悬空的PP可以居于表语位置,汉语不能。④主语的同指性:英语两个并列分句的主语可同指可不同指,汉语没有不同指的情况。⑤与其它悬空方式的组合:英语可以和其它悬空方式组合使用,汉语没有发现这样的例句。最后,汉语各类介词都可以因正反重叠造成介词悬空,汉语某些方言介词还可以因正正重叠造成介词悬空,英语没有因重叠造成的介词悬空。总体来看,汉英两种语言在介词悬空问题上同大于异。其共性就是普遍语法原则的内容,其差异则主要是在某些参数上进行不同赋值的结果,例如对焦点化方式的不同选择、对话题化方式的不同选择、对被动化方式的不同选择、对感叹句式的不同选择、对反复问句的不同选择。本文在对汉英介词悬空进行系统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与之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包括禁止介词悬空的理据、避免介词悬空的手段以及出现介词悬空的原因。由于本身词性的原因,介词必须引进一个成分并给其赋格,所以介词是必选性格位指派者。依据“扩充的格位过滤器”假设,如果其引介对象不出现,其格位指派能量就无法释放,句子就不合法。因此为了避免介词悬空,就需要选择某些替代性手段,主要包括介词并移、代词复指和介词删除。但是汉英两种语言中的介词悬空又是客观存在的,汉英介词悬空出现的句法环境有个共同点:介词的宾语虽然由于某种原因并没有出现,但仍然是有迹可循的。例如,发生移位的句式中,可以沿着语链找到其落脚点;发生删除的句式中,可以承前找到其同指成分;发生重叠的句式中,也可以蒙后找到其同指成分。因此所谓“介词悬空”中的介词并不是绝对的悬空,而这也正是这些“悬空”得以出现的原因。

二、“更”与特殊成分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更”与特殊成分词(论文提纲范文)

(1)汉蒙表达情绪成语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研究综述
        1.1.1 成语的定义和内涵
        1.1.2 中国关于成语与表达情绪成语的研究
        1.1.3 蒙古国关于成语与表达情绪成语的研究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语言对比与文化对比
        1.2.2 从情绪理论视角研究汉蒙表达情绪成语
    1.3 技术路线:表达情绪成语的筛选方法说明
        1.3.1 成语词典使用方法介绍
        1.3.2 汉蒙表达情绪成语的筛选方法
第二章 汉蒙表达情绪的成语结构特点比较
    2.1 汉语中表达情绪成语的结构特点
    2.2 蒙语中表达情绪成语的结构特点
        2.2.1 蒙语表达情绪成语的形式结构特点
        2.2.2 蒙语表达情绪成语的语法结构特点
    2.3 汉蒙表达情绪成语的结构异同分析
第三章 汉蒙表达情绪的成语语义内容比较
    3.1 汉蒙表达快乐情绪的成语语义内容比较
    3.2 汉蒙表达悲伤情绪的成语语义内容比较
    3.3 汉蒙表达愤怒情绪的成语语义内容比较
    3.4 汉蒙表达恐惧情绪的成语语义内容比较
    3.5 汉蒙表达厌恶情绪的成语语义内容比较
    3.6 汉蒙表达惊讶情绪的成语语义内容比较
    3.7 汉蒙表达多种情绪的成语语义内容比较
    3.8 汉蒙表达情绪的成语语义内容比较的小结
第四章 汉蒙表达情绪的成语文化内涵比较
    4.1 汉蒙表达快乐情绪的成语文化内涵比较
    4.2 汉蒙表达悲伤情绪的成语文化内涵比较
    4.3 汉蒙表达愤怒情绪的成语文化内涵比较
    4.4 汉蒙表达恐惧情绪的成语文化内涵比较
    4.5 汉蒙表达厌恶情绪的成语文化内涵比较
    4.6 汉蒙表达惊讶情绪的成语文化内涵比较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对外汉语视角下的“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的结构层次及其构式义考察
    第一节 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的结构层次分析
    第二节 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的构式义考察
第二章 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的语用研究
    第一节 构式的语境依赖
    第二节 构式的焦点凸显
    第三节 构式的情感与主观量
第三章 现行对外汉语教材关于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的教学考察及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第一节 现行对外汉语教材关于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的教学考察
    第二节 留学生学习及使用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的情况分析
第四章 关于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的教学建议
    第一节 教材编写
    第二节 教师教学
    第三节 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第五章 从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看其相关构式
    第一节 “没有比X更Y的了”与其相关构式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关于汉语中表达极限程度义构式的教学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挪威传教士阿蒙森《华英捷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挪威汉学史研究述评
        1.2.2 传教士方言着作的研究述评
        1.2.3 对阿蒙森及其作品的研究述评
    1.3 研究理论及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3.3 文献来源
第2章 阿蒙森生平与《华英捷径》概述
    2.1 阿蒙森生平与着述
        2.1.1 生平简历
        2.1.2 主要着述
    2.2 《华英捷径》概述
        2.2.1 成书背景
        2.2.2 体例与结构
        2.2.3 教材定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华英捷径》的语音分析
    3.1 阿蒙森对西南官话的罗马化拼音
        3.1.1 针对西南官话的“阿蒙森音节表”
        3.1.2 “阿蒙森音节表”的特点
    3.2 《华英捷径》的音系简介
        3.2.1 《华英捷径》声母分析
        3.2.2 《华英捷径》韵母分析
        3.2.3 《华英捷径》声调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华英捷径》的词汇分析
    4.1 词汇的选编
        4.1.1 词汇量
        4.1.2 词汇内容
        4.1.3 词汇的编排方式
    4.2 《华英捷径》方言词
        4.2.1 《华英捷径》所选方言词范围
        4.2.2 从共时角度考察《华英捷径》方言词
        4.2.3 从历时角度考察《华英捷径》方言词
    4.3 词汇教学分析
        4.3.1 词汇教学方法
        4.3.2 词汇教学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华英捷径》的语法分析
    5.1 《华英捷径》词类
        5.1.1 《华英捷径》的名词分析
        5.1.2 《华英捷径》的动词分析
        5.1.3 《华英捷径》的代词分析
        5.1.4 《华英捷径》的副词分析
        5.1.5 《华英捷径》的助词分析
        5.1.6 《华英捷径》的数词、量词和数量词分析
    5.2 《华英捷径》的句法分析
        5.2.1 《华英捷径》的句法结构分析
        5.2.2 《华英捷径》的句类分析
        5.2.3 《华英捷径》的句式分析
    5.3 阿蒙森的语法教学观
        5.3.1 关于汉语形态
        5.3.2 重实词,轻虚词
        5.3.3 重视基础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对《华英捷径》的评价
    6.1 《华英捷径》的优点
    6.2 《华英捷径》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印尼学生汉语代词偏误分析及其教学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由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和研究思路
        1.2.1 研究综述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2 汉语和印尼语代词的对比分析
    2.1 汉语和印尼语代词的语义特征对比
        2.1.1 汉语和印尼语人称代词的语义特征对比
        2.1.2 汉语和印尼语指示代词的语义特征对比
        2.1.3 汉语和印尼语疑问代词的语义特征对比
        2.1.4 印尼语其他代词的语义特征与汉语词语对比
    2.2 汉语和印尼语代词的句法功能对比
        2.2.1 汉语和印尼语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对比
        2.2.2 汉语和印尼语指示代词的句法功能对比
        2.2.3 汉语和印尼语疑问代词句法功能对比
        2.2.4 印尼语其他代词句法功能
    2.3 汉语和印尼语代词的语用功能对比
        2.3.1 汉语和印尼语人称代词的语用功能对比
        2.3.2 汉语和印尼语指示代词的语用功能对比
        2.3.3 汉语和印尼语疑问代词的语用功能对比
        2.3.4 印尼语其他代词的语用功能
    2.4 小结
3 印尼学生汉语代词偏误类型及成因
    3.1 调查情况统计与分析
        3.1.1 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3.1.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3.2 偏误类型
        3.2.1 误加偏误
        3.2.2 遗漏偏误
        3.2.3 误代偏误
        3.2.4 错序偏误
        3.2.5 杂糅偏误
    3.3 偏误成因
        3.3.1 母语负迁移
        3.3.2 目的语泛化
        3.3.3 教师问题
        3.3.4 学生问题
        3.3.5 教材问题
    3.4 小结
4 面向印尼学生汉语代词的教学对策与设计
    4.1 印尼学生习得汉语代词的教学策略
        4.1.1 加强对比,减少近义代词干扰
        4.1.2 改进方法,运用多种手段教学
        4.1.3 加强练习,巩固易错代词学习
        4.1.4 培训师资,提升教师自身水平
        4.1.5 激发兴趣,树立学生良好动机
    4.2 印尼学生习得汉语代词的教学设计
    4.3 小结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研究综述
        一、概念的哲学本源
        二、西方学界对概念的研究
        三、中国学界对概念的研究
    第二节 词汇研究综述
        一、西方学界对词汇的研究
        二、中国学界对词汇的研究
    第三节 词与概念关系研究综述
        一、西方学界对词与概念关系的研究
        二、中国学界对词与概念关系的研究
    第四节 词汇习得策略研究综述
        一、西方学界对词汇习得策略的研究
        二、中国学界对词汇习得策略的研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词及其与概念的研究单位—语元
    第一节 语元
        一、语元的提出
        二、语元的涵义
        三、对语元的语言学分析
        四、语元的心理现实性
    第二节 概念
        一、概念的定义
        二、概念的特征
        三、概念的语言表征形式
    第三节 概念—语元—词的内在关联性
第三章 概念—语元—词的学理分析
    第一节 原像与形象—洪堡特语言哲学中的概念与词
        一、语言与精神的关系
        二、人类概念的一致性特征
        三、母语概念与外语概念
    第二节 单元—维果茨基心理学中概念与词的有机单位
        一、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二、儿童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第三节 对比分析与单元分析—概念研究的方法论
        一、对比语言学的方法论
        二、思维与语言关系的单元分析方法
    第四节 启示与借鉴
        一、洪堡特关于概念与词的语言哲学观点之启示
        二、维果茨基关于概念与词的心理学思想之价值
        三、研究方法论的借鉴意义
第四章 基于平行语料的概念—语元—词的驱动性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方案的实施
        一、研究工具的编制
        二、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启示
        一、汉语词感调查
        二、语元形态调查
        三、德语语元形态调查
第五章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现状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专家访谈结果
        二、青年教师访谈结果
    第三节 总结与讨论
        一、对德语词汇学习的基本认识
        二、词汇学习内容
        三、词汇学与教的方法及策略
        四、余论
第六章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调查
    第一节 问卷编制
        一、问卷设计
        二、预试施测
    第二节 实测概况
        一、调查对象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
        三、信效度检验
    第三节 统计分析
    第四节 讨论
        一、词汇学习策略的总体特征
        二、不同群体间的词汇学习策略差异
        三、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的总体水平
第七章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建构
    第一节 建构德语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的现实基础
        一、德语词汇的特点
        二、中国德语教学特色
    第二节 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的观念系统
        一、以概念为驱动
        二、以语元为内容
        三、以词为归宿
    第三节 德语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的方法系统
        一、“用”的维度
        二、“义”的维度
        三、“形”的维度
    第四节 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词感测量所用外文文本
    附录2 汉语词感调查问卷
    附录3 语元形态调查问卷
    附录4 有争议德语语元汇总表
    附录5 德语语元形态调查问卷
    附录6 语元形态调查结果汇总表
    附录7 德语语元形态调查结果汇总表
    附录8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9 专家访谈转写文本
    附录10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调查问卷
    附录11 题项与策略倾向对应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汉日副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汉语副词研究现状
        1.2.2 日语副词研究现状
        1.2.3 汉日副词比较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理论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
    1.4 研究框架与语料来源
        1.4.1 研究框架
        1.4.2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日副词的性质
    2.1 汉语副词的性质
        2.1.1 汉语词类系统
        2.1.2 汉语副词性质
        2.1.3 汉语副词与虚实划分问题
        2.1.4 小结
    2.2 日语副词的性质
        2.2.1 日语词类系统
        2.2.2 日语副词性质
        2.2.3 日语副词与辞词划分问题
        2.2.4 小结
第三章 汉日副词的范围
    3.1 汉语副词的范围
        3.1.1 汉语副词与其他词类
        3.1.2 汉语副词的判别标准
        3.1.3 汉语副词中的同形异类现象
        3.1.4 汉语副词的范围
    3.2 日语副词的范围
        3.2.1 日语副词与其他词类
        3.2.2 日语副词的判别标准
        3.2.3 日语副词中的同形异类现象
        3.2.4 日语副词中的转用现象
        3.2.5 日语副词的范围
第四章 汉日副词的分类
    4.1 语音角度的分类
        4.1.1 汉语副词语音上的分类
        4.1.2 日语副词语音上的分类
        4.1.3 小结
    4.2 词形构成角度的分类
        4.2.1 汉语副词词形构成上的分类
        4.2.2 日语副词词形构成上的分类
        4.2.3 小结
    4.3 表义角度的分类
        4.3.1 汉语副词表义上的分类
        4.3.2 日语副词表义上的分类
        4.3.3 小结
    4.4 功能层级角度的分类
        4.4.1 汉语副词功能层级上的分类
        4.4.2 日语副词功能层级上的分类
        4.4.3 小结
第五章 汉日副词句法功能的比较
    5.1 汉语副词的句法功能
        5.1.1 汉语副词的基本句法功能
        5.1.2 汉语副词的特殊句法功能
    5.2 日语副词的句法功能
        5.2.1 日语副词的基本句法功能
        5.2.2 日语副词的特殊句法功能
    5.3 汉日副词句法功能的比较
        5.3.1 汉日副词基本句法功能的比较
        5.3.2 汉日副词特殊句法功能的比较
第六章 汉日“AA式”副词比较
    6.1 汉日“AA式”副词
        6.1.1 汉语中的“AA式”副词
        6.1.2 日语中的“AA式”副词
        6.1.3 小结
    6.2 汉日“AA式”副词的分类
        6.2.1 汉语中“AA式”副词的分类
        6.2.2 日语中“AA式”副词的分类
        6.2.3 小结
    6.3 汉日“AA式”副词的构成
        6.3.1 汉语中“AA式”副词的构成
        6.3.2 日语中“AA式”副词的构成
        6.3.3 小结
    6.4 汉日“A式”副词与“AA式”副词
        6.4.1 汉语“A式”副词与“AA式”副词
        6.4.2 日语“A式”副词与“AA式”副词
        6.4.3 小结
第七章 汉日“副词+副词”结构比较
    7.1 “副词+副词”结构
    7.2 副词与副词连用
        7.2.1 汉语中的副词与副词连用
        7.2.2 日语中的副词与副词连用
        7.2.3 汉日副词与副词连用的比较
    7.3 副词修饰副词
        7.3.1 汉语中的副词修饰副词
        7.3.2 日语中的副词修饰副词
        7.3.3 汉日副词修饰副词的比较
        7.3.4 副词修饰副词的动因
第八章 结论
    8.1 基本结论
    8.2 创新点
    8.3 待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汉语副词
    附录2 日语副词
致谢

(7)“X手Y脚”格式之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理论方法
    1.4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格式构成及句法分析
    2.1 常项:“手”与“脚
        2.1.1 “手”“脚”位序
        2.1.2 “手”“脚”释义
    2.2 变项:“X”与“Y”
        2.2.1 X、Y的关系
        2.2.2 X、Y的位序
        2.2.3 X、Y的单位性质
        2.2.4 X、Y的词性特征
        2.2.5 格式对X、Y的选择和规约
    2.3 格式的句法功能
        2.3.1 作谓语
        2.3.2 作状语
        2.3.3 作定语
        2.3.4 作补语
        2.3.5 作宾语
        2.3.6 作主语
        2.3.7 独立成句
第三章 格式的语义考察
    3.1 X、Y的语义关系
        3.1.1 同义关系
        3.1.2 类义关系
        3.1.3 反义关系
    3.2 X手、Y脚的语义关系
    3.3 格式的语义指向
        3.3.1 语义前指
        3.3.2 语义后指
    3.4 格式义
        3.4.1 组合义
        3.4.2 整体义
第四章 格式的语用研究
    4.1 语体分布
    4.2 语用价值
        4.2.1 表述功能
        4.2.2 表达效果
第五章 格式的概念整合层级
    5.1 格式整合度的层级划分标准
    5.2 格式整合度的层级划分
        5.2.1 低整合度
        5.2.2 中整合度
        5.2.3 高整合度
第六章 结语
    6.1 基本结论
    6.2 本文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致谢

(8)“V得+一+量+好+N”格式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3.1 “得/de/”的性质和作用的研究
        1.3.2 “得”的历时考察
        1.3.3 “V得”的相关研究
        1.3.4 “一+量+名”结构的研究
        1.3.5 “V得+一+量+好+N”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语料来源及符号说明
第二章 “V得+一+量+好+N”的句法分析
    2.1 “V得+一+量+好+N”中的常量
        2.1.1 “V得+一+量+好+N”中的“得”
        2.1.2 “V得+一+量+好+N”中的
        2.1.3 “V得+一+量+好+N”中的“好”
    2.2 “V得+一+量+好+N”中变量的选择和规约
        2.2.1 “V得+一+量+好+N”中的V
        2.2.2 ”V得+一+量+好+N”中的量词
        2.2.3 “V得+一+量+好+N”中的N
    2.3 小结
第三章 “V得+一+量+好+N”的语义分析
    3.1 “V得+一+量+好+N”的格式义
    3.2 “V得+一+量+好+N”部分间的语义关系
        3.2.1 “V”和“N”的语义关系
        3.2.2 “V”和“量”的语义关系
        3.2.3 “N”和“量”的关系
        3.2.4 “一”和“量”的关系
    3.3 小结
第四章 “V得+一+量+好+N”的语用价值
    4.1 肯定性评价
        4.1.1 评价对象
        4.1.2 情感类型
    4.2 主观大量
    4.3 突出强调
    4.4 口语色彩
    4.5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中俄军事共同条令的语言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念的解说
        1.1.1 军事共同条令的内涵和外延
        1.1.2 军事共同条令的发展历史
        1.1.3 军事共同条令的主要内容
    1.2 研究缘起
        1.2.1 现实需求
        1.2.2 理论需求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及语料说明
        1.6.1 论文结构
        1.6.2 语料说明
第二章 军事共同条令的语音分析
    2.1 军事共同条令的语音研究概说
        2.1.1 军事语音的界定
        2.1.2 军事共同条令语音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3 军事共同条令语音的研究现状
    2.2 中国军事共同条令的语音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2.2.1 发音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2.2.2 声学、听觉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2.2.3 音位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2.2.4 押韵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2.2.5 节奏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2.2.6 语调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2.3 俄罗斯军事共同条令的语音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2.3.1 声学、听觉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2.3.2 音位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2.3.3 语调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2.4 中俄军事共同条令的语音对比分析
        2.4.1 异同点
        2.4.2 异同原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军事共同条令的语汇分析
    3.1 军事共同条令的语汇研究概说
        3.1.1 军事语汇的界定
        3.1.2 军事共同条令语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3 军事共同条令语汇的研究现状
    3.2 中国军事共同条令的语汇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3.2.1 类别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3.2.2 构造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3.2.3 色彩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3.3 俄罗斯军事共同条令的语汇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3.3.1 类别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3.3.2 构造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3.3.3 色彩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3.4 中俄军事共同条令的语汇对比分析
        3.4.1 异同点
        3.4.2 异同原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军事共同条令的语法分析
    4.1 军事共同条令的语法研究概说
        4.1.1 军事语法的界定
        4.1.2 军事共同条令语法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4.1.3 军事共同条令语法的研究现状
    4.2 中国军事共同条令的语法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4.2.1 词法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4.2.2 短语语法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4.2.3 句法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4.3 俄罗斯军事共同条令的语法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4.3.1 词法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4.3.2 短语语法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4.3.3 句法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4.4 中俄军事共同条令的语法对比分析
        4.4.1 异同点
        4.4.2 异同原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军事共同条令的语义分析
    5.1 军事共同条令的语义研究概说
        5.1.1 军事语义的界定
        5.1.2 军事共同条令语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5.1.3 军事共同条令语义的研究现状
    5.2 中国军事共同条令的语义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5.2.1 语义类型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5.2.2 语义单位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5.2.3 语义场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5.2.4 语义的明确性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5.3 俄罗斯军事共同条令的语义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5.3.1 语义类型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5.3.2 语义单位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5.3.3 语义场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5.3.4 语义的明确性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5.4 中俄军事共同条令的语义对比分析
        5.4.1 异同点
        5.4.2 异同原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发现
    6.2 主要贡献
        6.2.1 理论方面的贡献
        6.2.2 实践方面的贡献
    6.3 本研究的不足
    6.4 研究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汉英介词悬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选题缘由
    1.3 理论基础
        1.3.1 原则与参数理论
        1.3.2 对比语言学理论
    1.4 研究现状
        1.4.1 汉语介词悬空的研究现状
        1.4.2 英语介词悬空的研究现状
    1.5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英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的比较
    2.1 直接wh-问句中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2.1.1 英语直接wh-问句中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2.1.2 汉语直接wh-问句中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2.1.3 汉英直接wh-问句中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的比较
    2.2 间接wh-问句中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2.2.1 英语间接wh-问句中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2.2.2 汉语间接wh-问句中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2.2.3 汉英间接wh-问句中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的比较
    2.3 关系从句中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2.3.1 英语关系从句中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2.3.2 汉语关系从句中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2.3.3 汉英关系从句中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的比较
    2.4 截省句中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2.4.1 英语截省句中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2.4.2 汉语截省句中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2.4.3 汉英截省句中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的比较
    2.5 感叹句中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2.5.1 英语感叹句中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2.5.2 汉语感叹句与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2.5.3 汉英感叹句中wh-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的比较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英NP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的比较
    3.1 被动化NP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3.1.1 英语被动化NP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3.1.2 汉语被动化与NP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3.1.3 汉英被动化NP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的比较
    3.2 焦点化NP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3.2.1 汉语焦点化NP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3.2.2 英语焦点化NP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3.2.3 汉英焦点化NP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的比较
    3.3 话题化NP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3.3.1 汉语话题化NP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3.3.2 英语话题化NP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
        3.3.3 汉英话题化NP移位造成的介词悬空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英删除造成的介词悬空的比较
    4.1 并列删除造成的介词悬空
        4.1.1 英语中并列删除造成的介词悬空
        4.1.2 汉语中并列删除造成的介词悬空
        4.1.3 汉英并列删除造成的介词悬空的比较
    4.2 照应删除造成的介词悬空
        4.2.1 汉语中照应删除造成的介词悬空
        4.2.2 英语介词与照应删除造成的介词悬空
        4.2.3 汉英照应删除造成的介词悬空的比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语重叠造成的介词悬空
    5.1 汉语反复问句的生成
        5.1.1 并列删除的解释
        5.1.2 分而治之的解释
        5.1.3 合而治之的解释
    5.2 汉语正反重叠造成的介词悬空
        5.2.1 汉语正反问句中悬空介词的类型
        5.2.2 汉语正反问句中介词悬空的限制条件
    5.3 汉语正正重叠造成的介词悬空
        5.3.1 山东招远方言中正正重叠造成的介词悬空
        5.3.2 江苏泗阳方言中的正正重叠与介词悬空
        5.3.3 湖北安陆方言中的正正重叠与介词悬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相关理论问题
    6.1 禁止介词悬空的理据
    6.2 避免介词悬空的手段
        6.2.1 介词并移
        6.2.2 代词复指
        6.2.3 介词删除
    6.3 出现介词悬空的原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更”与特殊成分词(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蒙表达情绪成语的对比分析[D]. 图门达日.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2]对外汉语视角下的“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研究[D]. 申玲玲.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9(10)
  • [3]挪威传教士阿蒙森《华英捷径》研究[D]. 谢雅灵.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4]印尼学生汉语代词偏误分析及其教学对策[D]. 许泉涵(HARTONO).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5]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 赵志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6]汉日副词比较研究[D]. 汤欣.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7]“X手Y脚”格式之考察[D]. 王停.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8]“V得+一+量+好+N”格式考察[D]. 陈巧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9]中俄军事共同条令的语言学分析[D]. 范金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10]汉英介词悬空比较研究[D]. 周振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更多”和特殊成分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