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民营经济总成本高是致命的

吴敬琏:民营经济总成本高是致命的

一、吴敬琏:民营经济总成本过高是致命伤(论文文献综述)

郭震[1](2017)在《陕普公司山东地区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日益剧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企业应通过历练自身的本领和能力,整合自身资源和外界资源,并充分加以综合利用,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实现客户与自身的共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发展与成败。要想具备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率的向市场提供设备和服务,并赢得自身更大发展的能力,企业必须通过采用具有自己特色的战略战术手段及相对于竞争对手拥有更具有提高生产力的方法,持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达到实现有效的市场竞争的目的。随着经济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致使电力设备及配套设施的需求量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能源分布不均,传统的当地电厂供当地电,外地煤远距离运输,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国家电网提议建坑口电厂、远距离高压输电思路。高压、特高压电力建设没有现成规律可循,只能摸索前进,但也蕴含了许多的发展机遇。陕西雷普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普公司)是为电力行业服务的配套企业,也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组建科研攻关小组,增大软硬件基础建设力度,建立快速响应服务机制,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时刻准备迎接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论述企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入手,介绍国内外有关企业竞争力理论和国内外关于企业竞争力的主要评价方法,分析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结合陕普公司在山东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陕普公司山东地区的SWOT分析,识别陕普公司山东地区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环境所带来的机会与威胁,为制定针对性的地区经营策略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能对陕普公司山东地区竞争力有一个更加全面、详细、深入的了解,并能对今后陕普公司山东地区提升竞争力提供正确的方向和合理的改进措施,本文以陕普公司山东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市场调查和资料数据,针对陕普公司山东地区的电力行业的具体情况及陕普公司山东地区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构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确定陕普公司山东地区企业竞争力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模糊评价法对所构建的陕普公司山东地区竞争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解释结构模型找出影响陕普公司山东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提升陕普公司山东地区竞争力的对策中,面对陕普公司山东地区组织结构僵化,企业决策质量不高和管理流程效率低下,管理水平、销售渠道和客户服务能力不强的现实,从组织结构调整、加强内部管理、加强营销管理等方面制定并实施提升陕普公司山东地区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赵宏瑞[2](2013)在《中国金融体系存差问题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来我国理论界一直强调中国崛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宣示自信,往往更需要忧患意识与批判性思考反思我国过去20年的经济,一直存在着总供给过剩的问题政府为解决内需不足,持续培育消费热点扩大基建投资强化转移支付维持币值稳定与此同时,我国20年来金融体系产生的存差淤积以及M2过高,引起了学术界关于货币是否超发的热议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深化之间要素错配经济社会转轨阵痛造成的;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流动性劳动力产品产能四大过剩,实体经济总供给过剩与金融体系存差淤积之间相互交错,构成了我国经济第三类非均衡的核心特征;在今后很长时间内,总供给过剩与金融过剩,将会是一直阻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货币总量增长与存差淤积,是一个隐藏很深的体制问题它既体现我国货币被动超发,又反映商业银行的表外逐利本文补足我国M2的统计缺失,发现我国在2012年底的货币总量已超过100万亿元其中92万亿元是存款笼中虎,92万亿元中有73万亿元是较为优良的银行信贷与债券资产;其中另外的27万亿元是整体存差,它相当于我国历史累积的货币发行量——该27万亿元中尚有18万亿元净存差,构成我国的超发货币货币超发情形下,我国实体经济的供需失衡与金融体系的存差淤积,是当前我国生产要素错配和分配机制矛盾尖锐化的外在表现本文分析我国六十三年来整体存差演进的过程,实证货币超发的问题,探索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要素错配的改进机制笔者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增量要素的投放追不上整体存差的扩大要素配置衔接不上资金可贷性需求实体经济与金融深化之间缺乏有机配合,都是阻碍我国投资转化与资本形成的主要障碍;第二,存差过大,危害甚剧这意味着金融体系内的货币超发存贷失衡金融媒介力渐弱系统脆弱性加大,同时持续加剧我国实体经济的主要矛盾,加重全社会对货币超发与分配不公的紧张和忧虑;第三,解决实体经济矛盾,必须抓住金融枢纽;化解我国存差淤积,亟需改进增量要素投放与存差淤积之间的匹配机制我国要做到管控少发多贷增量配齐可贷要素化解当前经济的第三类非均衡,就必须完善我国再生产过程中增量投放人本盈需可贷要素的匹配机制,从而为生产者扫除按要素分配的体制障碍放松市场的末梢垄断推进城市化中产业扩容在民生工程中塑造民生机制由此,更便于生产者找到合意的可贷项目畅通的投资渠道持续的收入预期在未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必须重新强化中国特色的财政金融搭配,以使我国存差缓解要素增配尽管整体存差本身易增难减,笔者认为,只要建立要素增配的持续疏导机制,就将改变货币被动超发的状态,我国的净存差就会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此时,我国整体存差就会处于合意的范围之内

杨宇霞[3](2012)在《新农合制度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及其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下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及其治理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激活了一大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事实上增强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新农合制度设计中处于枢纽地位的乡镇卫生院,在国家层面受到政府前所未有重视。我国农村基层卫生工作得以迅速开展,呈现出农村居民看病受益、定点医疗机构业务收入增加、卫生事业发展的“多赢”局面。在农村卫生事业水平整体改善的同时,乡村两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政策关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正常运作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个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供给系统,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主要由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承担:县级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以住院为主的疾病诊治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村卫生室承担所在行政村的一般疾病的诊治工作。农村三级医疗网应该有效地分流农村患者,使农村居民的大部分基本医疗需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满足。但是,由于我国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失衡和不公平,乡村两级医疗服务机构普遍面临人力资源、技术能力和设备建设滞后的局面,无法为新农合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服务和质量保障。尽管新农合通过提高补偿比例等手段鼓励农村居民更多地选择基层医疗机构,然而农村基层医疗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不能让参合农民满意,尤其在遇“大病”需要治疗的时候,参合农民宁愿选择价格高、路途远的县级以上医院。因此,目前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无法为新农合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也没有很好实现新农合制度缓解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初衷。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和切身经济利益,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建设和管理,是当前和今后巩固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的关键环节。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我国部分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质量的调查研究,总结和分析新农合实施后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现状、问题和根源。并将利益相关者和治理理论引入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研究领域,从利益相关者治理的视角探索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策略和措施,为新农合成熟规范运行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一、论文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第1章、第2章):通过背景分析与文献研究回顾阐明研究的问题。包括选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回顾与梳理国内外医疗服务治理实践及相关理论研究,形成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问题、治理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认识。第二部分(第3章、第4章、第5章):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与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下,阐述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产生、发展及其现实状态,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新农合政策对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格局的影响;在经济学视角分析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基础上,以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基层定点医疗机构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切入点,运用结构方程分析等定量方法从供需双方的角度探讨影响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样本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质量的问卷及访谈调查,结合国家公布的数据资料,总结和分析新农合实施后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现状、问题和根源。第三部分(第6章、第7章):运用德尔菲法、问卷及访谈等调查研究方法对新农合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分类及利益取向、利益冲突分析,寻找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条件与机制。通过正反馈、负反馈及延迟结构分析,围绕新农合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医疗质量问题基模分析。将众多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整合为政府子系统、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子系统、患者子系统、新农合管理者子系统和药品供应商子系统,采用图形结构进行系统基模分析,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探讨新农合制度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策略。第四部分(第8章):展开新农合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设计。按照治理目标、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的结构框架来阐明新农合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治理的过程与机制。构建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协同治理的效用模型,通过模型更为深入地刻画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治理的关键点与作用机制,提出全新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治理思路。第五部分(第9章):总结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展望后续研究。二、论文的主要结论1、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给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挑战,质量问题已成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瓶颈,也成为新农合有效运转的绊脚石。新农合本身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采取何种付费方式以及主要的付费流向,对于农民的就医行为以及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都有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CHNS筛选数据的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表明,新农合持续提高了患者到乡镇卫生院就诊比例,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村居民的就医流向趋于基层医疗机构。我国农村地区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布局,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可及性”较好,但是由于农村乡、村两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较差,农村居民遇到“大病”宁愿舍近求远地选择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导致城市医院拥挤、看病难,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闲置、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2、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政策制定者,都需要正确找寻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医疗服务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目前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较差、药物滥用和诊疗行为不规范的等方面。在当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框架下,从供需两个角度的调查分析发现,乡镇卫生院(供方)比较重视医疗服务技术性质量,主要包括诊疗质量、合理用药、临床诊疗规范等内容;患者(需方)对乡镇卫生院质量问题的反映主要集中在医生诊疗水平、设备条件、职业道德态度、医疗费用等方面;村卫生室(供方)目前关注的主要有:诊疗质量、器械消毒、人员资质等内容;患者(需方)对村卫生室的主要质量问题反映在设备条件差、药品种类少等方面。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医疗技术人员缺乏、内部有效质量管理和外部质量监控机制缺失;村卫生室医疗质量问题显得更为模糊,村卫生室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政策不明朗是影响村卫生室医疗质量管理的根源问题。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都出现政府“包揽一切,,的倾向,政策的制定并没有顾及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影响了医疗服务最初目标的实现,同时导致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无力。由于医疗服务产品本身的公益性、服务供给的垄断性和供给诱导性的特点,决定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同时也决定了服务提供者的供给意愿。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政府是新农合的制度设计者与组织者,新农合的实施使原来简单的医患双方转变为政府、医疗机构和参合农民的三方关系。现行新农合的制度设计过多地强调医疗费用的控制而忽视了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监管,参合农民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渠道和投诉机制,导致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和改善。4、医疗服务质量的治理实际上是对医疗服务机构的治理,在新型合作医疗的政策框架下,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作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特殊复合型组织,其利益相关者众多且存在利益冲突,利益的协调与整合是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治理的关键。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利益相关者是对医疗服务进行了“投资”,并承担医疗服务结果可能造成的风险的个人或群体。按照他们在医疗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中间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由于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目标的差异性,存在着以下几种利益冲突:第一,医疗服务消费者与提供者及其代理人(医生)之间的利益冲突;第二,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新农合管理办公室、乡镇卫生院、村医及农村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在医疗服务目标的偏好及选择不一致时产生的利益冲突,这些冲突的协调是重要的治理着力点。5、系统基模分析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解释了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现存的治理问题及原因。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市场化”浪潮下转变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和医疗卫生工作的性质。一方面,这种“市场化”的大环境让农村三级卫生网络中的主角——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由层级间的协作关系变质为层级间的竞争关系,使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的纵向整合质量降低。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本上已经成为相互独立的市场主体。为了重塑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秩序化和完整性,20世纪90年代后国家提出了“乡村卫生管理一体化”的政策。但是,当前的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关系,实质上是乡镇卫生院受地方政府的委托对村卫生室进行管理。这种委托管理在所有权缺失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违规操作、与村医争利以及利益分配不公平的问题,这些失范行为导致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的目标侵蚀。6、当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公益”、“福利”、“非营利”等属性上飘移、争论,新型合作医疗管理机构也陷入“督”与“办”的含混境地,破解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问题的关键是质量监督机制的重塑。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的利益格局。虽然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之间的医疗业务定位不同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关系。因此,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框架下,可逐步打破各自为政的格局。村医可充当新农合的“守门人”中色,通过首诊过滤,建立村、乡、县逐级转诊制度。②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不能向一般的医院模式和诊所方向发展,因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还受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了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建议落实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的乡村一体化管理,在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纵向业务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制定不同层次的质量监督机制。7、由于新农合制度设计中特殊的多层级委托—代理关系,在农村地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内部治理中,各核心利益相关者随着医疗卫生服务的延伸环节进行质量的治理。包括医患关系的治理结构、医院运营的治理结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环节的治理结构。可以考虑在政府引导下设置由核心利益相关者代表组成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治理的实体组织,对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进行客观、独立的第三方协调与监督。外部治理的重点则主要是政府外部治理平台的打造以及市场机制与社会监督机制的完善。三、论文的创新之处1、采用供需双方视角的分析,较为准确地发现了新农合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医疗服务质量的定量、定性分析,发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供方)比较重视医疗服务技术性质量,而患者(需方)对基层医疗服务质量问题的反映则更倾向于非技术性质量维度,这为改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启示。2、提出了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思路。已有的治理研究多是政府或医院视角的单边治理,本研究将利益相关者与治理理论引入新农合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研究领域,把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作为特殊复合型组织,根据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体系的治理目标,探索了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目标、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为政府改善和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决策参考。

叶托[4](2012)在《中国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研究 ——基于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文中提出在中国,地方政府处在一个相当尴尬的处境:既被认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又被视为是经济社会问题的元凶之一;既与中央政府的期望有差距,又与当地民众的意愿不一致。这一尴尬处境正是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产物。现有关于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委托代理”的视角之上的。在中国,权力的委托代理关系主要发生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因而国内外学界往往运用“中央-地方”的分析框架来探究中国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在这一分析框架中,非政治系统的因素(如市场经济、社会关系)往往被视为一幕“背景”,虽然也会影响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但是始终只是“背景”,并没有登上“舞台”。但是,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棱柱型社会。在棱柱型社会中,地方政府行为不仅受到政治系统的影响,而且受到非政治系统的影响。为了弥补现有分析框架的不足,本研究将视角从组织内部转向组织环境,在借鉴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起了一个基于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可以同时涵盖政治系统和非政治系统对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影响。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需要回应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哪些制度逻辑深刻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第二,在这些制度逻辑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地方政府会倾向于选择什么样的行为目标和行为策略?第三,在制度逻辑形塑地方政府行为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主体能动性体现在哪里?因此,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中国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制度环境。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线,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制度环境经历了一次至关重要的变迁。改革开放之前,通过极权政府、计划经济等制度架构,国家逻辑成为影响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唯一重要的因素。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发展市场经济,国家不得不放弃国家逻辑对经济领域的支配。其结果是,市场经济的兴起使国家逻辑支配社会诸领域的格局失去了经济基础。伴随社会诸领域从政治领域分离出来,多元制度逻辑共存的格局逐步形成。在所有这些制度逻辑中,对中国地方政府影响最深刻的大概有市场逻辑、官僚逻辑、社会逻辑和国家逻辑等。这四个制度逻辑形塑了当前中国地方政府的行为,不仅限定了地方政府行为的手段,还塑造了地方政府行为的目的。(2)多元逻辑下的中国地方政府行为趋同。市场、国家、官僚、社会等逻辑会在特定的行为领域形成了特定的逻辑场域,进而形塑了中国地方政府在特定行为领域的目标和策略。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领域的行为目标是发展经济,行为策略是经营辖区;在社会福利领域的行为目标是低水平供给,行为策略是保底执行中央政府的福利政策;在社会秩序领域的行为目标是不出事,行为策略是机会主义。可以说,逻辑场域的分析框架很好地解释了中国地方政府为什么会在相同领域采取类似的行为目标和策略。(3)趋同背景下的中国地方政府行为差异。尽管地方政府的行为是由逻辑场域所形塑的,但这并非意味着,地方政府是一个完全由逻辑所支配的“木偶”。事实上,地方政府是一个既深受逻辑场域影响,又具有主体能动性的行为主体。地方政府在逻辑场域中的主体能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能力去改变自己嵌入逻辑场域的程度。其二,地方政府可以适时地根据行为领域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正是由于存在主体能动性的差异,不同的地方政府才会在相同领域表现出不同的努力程度和行为绩效。本研究表明,中国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和社会秩序等领域的行为选择已经被特定的逻辑场域所俘获,只有推动逻辑场域的变革,才有可能使地方政府摆脱尴尬的处境。遗憾的是,现有地方政府改革的目的都不在于改变影响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逻辑场域,而在于促使地方政府行为更加符合现存逻辑场域的要求。

杨怡爽[5](2011)在《制度视角的中印经济增长比较》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从制度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讨论在中印两国长期增长中祈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因素。本文认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主要由增长的启动机制、增长的质量和增长的包容性决定。通过对比中国和印度在增长的启动、增长质量和增长包容性这三个方面的表现,并且讨论了决定这些增长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后面的制度因素、分析了中国和印度在制度安排方面的差异后,本文发现,正是制度上的差异,决定了中国和印度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增长的不同成就,对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的不同路径;而这些制度差异,同样也将决定中国和印度在未来面临长期可持续性增长挑战时的反应与表现。在经济增长的启动上,中国的制度较之印度的制度更有优势;而在保持增长质量和改进增长的包容性上,两国则各有千秋,印度甚至是更有优势的。中国增长的启动成功源于政府主导动员资源投入,通过分权制改革使得地方政府进行激烈的经济竞争,并且通过农村制度改革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解放出来,一开始就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与资本紧密结合,并由此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然而,中国比印度要更加依赖于以要素投入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中国增长质量与增长的启动特点关系紧密,以政府为主导拉动经济增长的制度安排中缺乏对增长质量的关注,也缺乏促进增长质量改进的基础;而印度恰好与此相反,“弱”政府反而形成了更加富于竞争力和活性的市场体系;与此同时,印度也更加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私有产权的尊重和对国际体系的接轨。在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要素(例如资源、资本与劳动)推动阶段,中国在增长启动方面的制度优势在中印经济增长竞争中发挥充分的作用,并随着发展阶段的转化而衰减,制度在动员资源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小;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内生增长阶段,印度在增长质量方面的优势例如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市场机制等因素将处于作用递增过程。印度生产率的稳步提高以及中国资本效率的逐步下降,基本反映了这一事实。

张雪强[6](2011)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全球的金融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世界各主要的金融市场中大量的金融机构纷纷倒闭,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和大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时间,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成为金融业界和理论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我国,发生风险和危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由于没有合理的淘汰机制,一直处于“难以退出”的境地,银行业市场上的经营效率低下,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上处于受制状态。在国际、国内银行业市场环境下,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成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进行研究,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本文除导论与结论部分外,共由六章内容构成,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基础理论,此部分的内容由论文中的第一章构成。从市场退出这一经济学上的现象分析入手,运用多个学科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重点结合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的视角建立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市场退出的理论体系。在该部分中包括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这一命题中的几个关键的概念进行界定,着重在对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得出结论。该部分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借助理论分析的途径,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现实基础的分析,此部分由论文的第二章与第三章构成。该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这一市场经济客观现实的解析,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研究的现实基础。这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原因、风险类型和市场退出方式的概括性研究。这一部分中区分了常态环境和危机背景两种情形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常态环境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反映的是金融业市场上的一般性规律,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进行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分析。金融危机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和时期,此时的金融业市场具有特定的矛盾。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着特殊的系统性风险,而且金融危机加剧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情形的严重程度,对危机时期如何应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问题上,比没有发生金融危机的金融常态时期有所不同,要突出对金融危机的应对性。这一部分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常态环境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主要内容的分析,找寻解决问题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和危机的基本路径。通过分析金融危机的发生和特点,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处理的基本思路和最佳方式选择,保证在及时应对金融危机破坏性的前提下实施市场退出处置银行业金融风险。第三部分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分析与阐释,该部分由论文的第四章与第五章构成。任何一个具体的部门法律制度都有其基本的架构,即法律制度具体的内部结构。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涉及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作为一项具体的部分法律制度所应有的制度框架和具体的法律制度内容。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是设计和安排具体法律制度体系的结构,是所有法律制度都应该具备的形式理性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框架包括了立法的理念和诉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以及在立法理念、诉求和基本原则基础上具体的权利义务主体、内容和违反法律制度规定的义务所应承担法律责任体系。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是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阻碍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关键是对债权债务的处置和有关权利人的利益保护。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最主要的是对以存款人为主的债权人以及各类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进行保护,避免因为市场退出而对他们的权利造成损害。分析和研究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内容体系,通过建立相关的制度体系,以便对问题银行业金融机构顺利的市场退出提供各种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内容体系涉及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制度、利益相关人保护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此部分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法律制度的基本范式研究,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建立形式理性上的基本模式,以使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符合具体法律制度所应有的内容体系和完整结构。借助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相关利益人保护、最后贷款人的贷款、存款保险,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提供各种有效的保障制度体系,尽可能地减少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发生以及市场退出带来的利益损失。第四部分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完善,本部分内容由论文的第六章构成。任何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分析,都是为了能够对中国的有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帮助。本文的研究最终也是为了对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作出一定的设想和法律制度完善上的建议。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目前实践发生的中案例较少,但并不表示我国不需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市场退出,相反地,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和相关制度并不健全,成为我国有效地处置问题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其实施市场退出的制度上的瓶颈。在这章中主要考察了外国金融发达国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及其立法的发展状况,并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和实践中发生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我国实践和立法中的缺陷,提出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有关建议。该部分内容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历史发展与实践的考察,找出实践中我国实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我国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的不足之处,借鉴国外相关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践,力图通过提出对相关法律制度内容上的建议,完善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

王萌[7](2010)在《陕西省实现科技强省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分析及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人类科技的进步史。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伴随着新发明而出现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科技的进步和越来越多高、精、尖技术的应用已经被看作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被看成是高新技术的竞争。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只有真正掌握这些技术并使其应用在经济发展中才能掌握经济的主动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实现快速、平稳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陕西省作为我国的西部大省,同时也是西部科技大省,但是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与现有的科技发展水平不相符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成为陕西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陕西省这种科技存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对称的现象被学术界定义被“陕西现象”。从“陕西现象”可以看出,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大省并不意味就是科技强省,根据已有的经济学理论得出的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是建立在一个完善的科技系统内的,只有科技强省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使得稀有的科技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只有科技强省才能使得新增的科技存量最大限度转化为经济增量。本文选取陕西省作为研究区域,在综合了前人对影响科技进步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试图通过界定科技强省的内涵,构建一套科技强省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陕西省科技强省的实现的过程与影响陕西省科技强省战略是主要因素。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重新界定了科技强省的内涵。科技强省应当具备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以能够带动经济增长,在新增资本的情况下,必须保证科技水平提高并以此启动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科技因素成为经济增长中的最重要的环节,实现科技存量大,科技创新能力强,具有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省份。(2)构建了一套评价科技强省的指标体系。把实现科技强省的过程从政府、中介机构、大中型企业、科技机构四个行为主体进行分析。通过相关的因子分析结果得出:目前影响陕西省科技强省战略实现的主要因素就是科技转化因子。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的不畅使得最新科技成果不能应用于实际,从而影响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提出了科技强省战略实现的制约因素。根据陕西省现有的科技与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实证分析得出的影响陕西省科技强省战略实现的关键制约因素。根据实证分析得出影响日前陕西省实施科技强省战略的主要障碍是陕西省科技转化能力不强。(4)从政府、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大中型企业四个行为主体的角度来对陕西省实现科技强省战略目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卞琳琳[8](2009)在《公司治理与竞争力的关系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政府开放股市以来,短短十余年时间,中国股市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因为脱胎于传统体制,产生于经济转轨时期,中国上市公司身上留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也制约了上市公司竞争力的提高。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中国市场将以更快的速度面向国际开放,中国的上市公司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中国企业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已是其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很有研究的必要。而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协调企业中相关要素所有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关系的契约的总和,它的完善不仅有助于吸收高质量的经济资源,而且有利于引导这些资源向最优方向配置,从短期来看有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长期来看,无疑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但是,纵观国内现有的文献,从改善公司治理角度研究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试图做出这方面的努力,旨在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为此,本文以公司治理与竞争力领域内相关的文献资料为先导,以计量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坚持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以2004-2006年中国沪深两市101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目标,对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提出了研究的问题、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为公司治理与竞争力关系的理论分析。首先介绍了竞争力和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内涵和基本研究理论,然后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高管激励三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竞争力的关系,为下文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第三章首先介绍了一些主要的竞争力评价方法,然后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根据目标性、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适量性五个原则,提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竞争力评价体系,从规模、增长、效率三个方面,选择了九个指标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本文的全部指标均可从上市公司年报中获得,力图使更多的人能够在花费较少精力的前提下,对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运用第三章提出的评价体系,本文在第四章中对2004-2006年度中国1015家上市公司竞争力情况进行了评分。评分之前,本文首先将这1015家上市公司的每一指标用标准离差法进行了分行业标准化处理,由此得出的各指标的标准值均带有了行业信息,即都是经过行业平均值调整后的数值,反映了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强弱,因此,将所有企业的竞争力标准值直接进行排序具有科学的比较意义。总体来看,2004-2006年度,1015家上市公司多数评价指标呈上升趋势,企业竞争力逐渐上升;具体数值上,三年竞争力平均得分名列前茅的行业是房地产业、信息技术业和石油化学塑胶塑料制造业,排在最末位的是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从地区视角来看,竞争力比较强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是山东、北京、云南和江苏等,比较弱的则是西藏、宁夏、青海,和陕西等。从第五章到第七章是计量分析部分,也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第五章主要从股权集中度、股权性质、股权流通性三个方面,探讨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竞争力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现阶段的中国,适度的股权集中是必要的,盲目地追求股权分散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但是,股权的过度集中会导致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以及公司治理的过度强化,中国上市公司离不开适度的股权制衡。今后,中国上市公司应继续保持适当的股权集中度,不能因目前上市公司出现的大股东不规范甚至恶意行为而因噎废食,矫枉过正,简单而人为地强制股权分散;国有股对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国有股比例独大或独小并没有对公司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相反,适度混合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竞争力是最不利的。因此,在现阶段中国的现实国情下,没有必要盲目地推进国有企业民营化,一拥而上地变国有控股企业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而应冷静持有国有股,等待市场时机的成熟。在我国目前既缺乏法律保护,又不能很快出现私人大股东的情况下,国有股权带来的政府监督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制约的次优选择;股权的流通与否并未对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产生显着影响,这和流通股比例较低、流通股股东构成,以及流通股股东的持股目的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比例过低问题已经导致了证券市场的功能畸形,集中反映在股价不能充分反映上市公司竞争力。从长远看,应逐步提高流通股比例,有步骤地减少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比例,最终使得所有的股权都能够流通,最大限度地发挥流通股对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积极作用。第六章从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设置、独立董事制度、董事会规模和董事会会议频率四个方面,探讨了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竞争力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股东大会已蜕变为“大股东会”,监事会形同虚设的情况下,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分任尤为重要。今后,我们应该继续响应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号召,在中国上市公司中进一步推进两职分离工作;管理层引进独立董事制度尽管具有良好的意图,但其效果在短时期内显然尚未体现,这和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的不完善有相当大的关系。今后,我们应该从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确保独立董事具备相应的任职能力、确保独立董事具备相应的权力三个方面着手,逐步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对一个特定的企业来说,应该存在一个最优的董事会规模,在这个最优规模尚未达到之前,公司竞争力和董事会规模显着正相关,在董事会规模超过这一规模之后,公司竞争力会随着董事会规模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而言,应该谨慎选择这个规模,以使其竞争力最大化;在上市公司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董事会召开的次数往往较少,而当公司经营出现问题、竞争力下降时,董事会的活动往往会忽然频繁,以对公司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高频率的董事会会议因此成为了公司竞争力下降的迹象之一。为了改进董事会会议,充分发挥其作用,公司应提前向董事呈报有关的常规资料和对关键问题的分析,以便董事为会议做好准备,在董事会会议上,大部分时间应该主要集中在新的决策、战略和政策的讨论上,而不仅仅是考核历史业绩。除了管理层的发言外,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讨论。另外,从国外经验来看,在董事会下设立常设委员会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它们可以有效的促进董事会行为的规范化和决策的科学化,提高董事会治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第七章主要从高管薪酬、高管持股比例两个方面,探讨了上市公司高管激励与竞争力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和其高管薪酬之间,确实存在着显着的正向联系,上市公司应当充分发挥薪酬激励的正面影响,以努力提高其竞争力。这就需要中国上市公司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公司和经理的报酬-绩效契约。我们认为,本文所提出的竞争力评价体系,可以作为衡量企业表现的依据;由于现阶段经营者防御效应在中国并未体现,发生作用的主要是利益一致性效应,所以上市公司应充分重视股权激励在管理层报酬结构中的积极作用,合理有效地进一步提高管理层人员的激励性持股比例。为此,我们应该加强立法、完善法规,同时加强对股权激励股份的管理。第八章在全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从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的角度,提出了提升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的政策建议。文章的最后,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柳宏志[9](2007)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经营能力与思维创新研究》文中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力之源,是整个高科技产业的基础,是实现技术跨越的主要力量,也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撑之一。在国家“十一·五”以及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出台以后,举国上下无不对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实现这一战略举措的核心关键,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力军的作用。然而,改革开放28年以来,我们十分尴尬地看到:世界上没有一个较大的产业其主导技术、主导设计、主导品牌和主导服务是率先由我们中国企业所提出和发明的。为何中国也有不少的企业在努力争取做大做强,但几乎鲜见成功的?改革开放28年间,我们目睹了不少企业曾经风声鹊起,轰动一时,但几乎绝大多数却最终倒在了成长的路上。这到底是我们的体制之祸、能力之缺,还是思维之弊、文化之殇?本人认为,对于不同制度环境、政策环境背景下的企业,解释其经营绩效的巨大差异,可以将研究视角多放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策制度与文化环境上,而对于在类似的制度与政策环境背景下的企业,解释不同企业其战略成败与经营绩效的明显差异,更应该深入到企业内部去研究。当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着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障碍的双重约束,而目前绝大部分学者将关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了外部环境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内在的经营理念、企业能力、经营策略、创新意愿等重要问题关注的相对较少。究竟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绩效因何而定、受何影响,其内在作用机理如何,已有的相关文献基础与实证研究非常匮乏,多数还处于定性分析与对策研究上。因此,本论文致力于从内外环境综合分析的双重视角,深入研究制约与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创新与管理,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正是由于上述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本研究基于企业家能力理论、创新管理理论和中小企业成长理论,通过对3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大型科技企业、115家非科技型企业、167位科技型中小企业家,以及272位中层管理者与基层人员的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长期追踪,最终形成了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成果。本文力图对我国当前现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三大命题展开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这就是:1.什么是阻碍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的最大障碍?2.为什么会形成这一障碍,它对企业绩效影响如何?3.如何来解决阻碍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三大命题的深入研究,深入地揭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与创业成败的战略根源,即企业家的思维幽闭是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创新与管理的最大障碍,而思维创新则是成就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成功的终极奥秘。具体来说,本研究的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本研究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经济产出相关性分析中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经济产出之间并没有相关性,即在统计意义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如果想靠提高科技投入比例来增加经济绩效,并未获本研究实证所支持。2.本研究在对小型与中型科技企业成长性的差异分析中发现:我国小型科技企业近三年经济产出性指标、人员投入性指标和比率性指标略微高于中型科技企业,但两者并没有明显差异,只是在新产品产值率方面小型科技企业与中型科技企业具有显着性差异。3.本研究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障碍分析中发现:科技体制与融资瓶颈,并非是影响和困扰企业成长与发展的最大障碍,企业创新与管理所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来自于企业家的思维幽闭与经营理念短视。企业家的思维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最大因素。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之所以无法真正取得长远发展,根源就在于企业家思维的短见和管理的缺陷。4.本研究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能力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机理研究中,通过SPSS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两种方法构建了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与管理行为的能效模型(能力与绩效),形成了企业能力、经营策略与创新意愿三位一体影响企业绩效的模型体系。该模型具有良好的解释性,它深刻地揭示了企业家素质、经营能力(包括企业家能力与组织能力)、经营绩效、创新意愿与经营策略之间的作用机理与内在联系。本文通过探索性研究与验证性实证研究表明,组织能力是影响企业绩效的最大能力,但企业家能力与组织能力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差距比较接近。在组织能力中,业务能力与创新能力是最为关键的能力,而在企业家能力中,思维创新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则是最关键的能力。即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大的竞争力是来自业务能力、创新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而不是日常管理能力或社会交往能力,更不是管理体制和企业文化。因此,企业家日常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高低并不是影响企业绩效的的最关键变量。企业家可以通过招聘或者选拔胜任的人才来解决这些能力不足的问题,但企业家的思维创新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不可替代,思维创新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差的企业家,其企业绩效注定会差。5.本研究发现,企业家的创新意愿深受创新认知的影响,创新认知由创新创业环境、政府科技创新功能定位和科技服务效能所决定,而企业家的创新意愿和企业经营策略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明显的交互效应。总体而言,企业家素质决定了企业家能力,而企业家能力与企业组织能力决定经营绩效,但企业经营绩效不完全由经营能力所决定,还同时受到企业家创新意愿和企业经营策略的影响。企业家创新意愿具有调节效应,影响着企业经营能力与经营绩效之间的方向和大小。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低创新意愿组而言,创新能力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效应最大,业务能力其次,管理体制和企业文化的影响不显着;对高创新意愿组而言,业务能力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效应最大,创新能力其次,企业文化最小,而管理体制的影响不显着。6.本研究在对企业家第一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发现:企业家思维创新能力与其教育学历、工作年限、在企时间、影响经验来源、风险偏好、学习倾向、是否是创业者,以及企业规模、成立年限、技术水平、是否是家族企业无关,但却与其直觉思维强度显着负相关,与事业态度和社会网络显着正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并非学历越高思维创新能力越强,也并非工作年限越长,在企业时间越长,企业规模越大,其思维创新能力越强,也并非越是企业创立者其思维创新能力就越强,或者如果是家族企业其思维创新能力就越差。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为何许多具有高学历背景、拥有高智商、从事高新技术研发与管理的企业家,甚至是海外归国创业人员,也常常会陷入思维幽闭陷阱的原因。这些统计结论也为后发企业之所以常常会打败先发企业,之所以中小企业一样可以打败大型企业提供了有力佐证。因为,如果企业规模越大、成立年限越长,企业家思维创新能力越强,从而企业经营绩效越佳的话,那么必然会产生“先发恒大、后发恒小;大者恒强、小者恒弱”的怪圈,事实上,这一现象并不存在。7.本文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思维幽闭研究中,对企业家经营理念、用人思维、时间精力分布、培训理念、自主创新思维、创牌思维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全面揭示了企业家思维幽闭之痛及其危害,并对其根源成因和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果企业家沉迷于以往的成功经验、发展模式或经营策略,执着于原有的处事方式、做事原则,而与时代和社会发展不同步,看不清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缺乏技术预见能力,尤其是一贯搞一言堂和靠直觉经验决策,那么,企业家就是陷入了思维幽闭的陷阱,带领的企业也不可避免地将面临巨大的创新风险和运营风险,成为汪洋大海中的诺亚方舟。如果企业家不能够开放心胸,深入思考企业未来发展等重大问题,不能够积极拓展社会网络,交流创新与管理经验,那么,企业的发展很可能由于缺乏前瞻性的判断和不符合行业的趋势,而陷入风险之林。一个不能向世界奉献创新成就和管理思想的企业,是永远无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秀企业的,更谈不上从优秀走向卓越了。同样,一个缺乏思维远见,局限于思维幽闭的企业家,也是永远无法把企业从中小企业一步步带向优秀乃至卓越企业的。在以往的研究中,都假设企业家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或者只要创新环境向好,企业家就是乐于创新的,但反观我国的许多科技型企业家,却常常陷入了思维幽闭的陷阱,既缺乏创新的动力,也缺乏创新的意愿,从事的是21世纪的高新技术产品与服务研发,而思维与管理理念却常常停留在19世纪的经验管理时代,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如何尽快增强企业家的思维创新能力,这是未来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综上所述,本文在关于发现什么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所面临最大问题的研究中,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并在如下方面实现了主要创新:1.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强度与经济产出不相关。经济产出只与科技投入总量正相关,而与科技投入比例结构无关。企业如果想靠提高科技投入比例来增加经济产出,未获本研究实证支持。企业绩效提升的主要途径并非是靠加大科技投入比例能够得以实现,而是依赖于其它更为复杂的内在因素。实证表明,小型与中型科技企业只在规模性指标上具有显着性差异,而在比例结构性指标上无差异。2.本文所建立的能效模型,深刻的揭示了企业绩效大不同的内因。能效模型否定了资金匮乏、体制弊端、创新创业环境不佳是影响企业创新与管理成败的最大障碍,这些只是外在影响企业家创新认知的因素,更多地是通过影响创新意愿,进而对企业绩效间接发挥作用。模型也否定了单凭肯吃苦、胆子大、善闯荡就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的常规理解,而是提出企业的经营能力与组织能力,尤其是企业的业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企业家的思维创新能力,才是对企业创新与管理成败产生本质性影响的解释变量。因此,企业战略兴衰、创新成败的根源主要来自于企业家的素质与经营能力。3.提出了思维创新能力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第一能力的论断。思维,是撼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更是基业长青的终极力量。企业家战略管理、日常管理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不足可以通过选拔胜任下属来弥补,但思维创新能力无可替代。思维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家能成功地把企业从创业型结构向发展型结构转换,而陷入思维幽闭的企业家则常常把企业带向了风险与失败的境地,成为了汪洋大海中的诺亚方舟。科技型企业常常并非是由于资金短缺或技术无法突破而难以发展的,主要还是缘自于企业家经营能力不足。企业家的经营短视与思维幽闭,甚至还弄虚作假、欺骗客户,以及压榨员工,扭曲了客户价值网络与员工价值体系,才是导致企业难以做大更难以做强的原因。4.本文提出,切实加大企业家自主创新动力机制,保障其创新收益,降低其创新风险与创新成本,是政府推动科技创新、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政府扶持科技创新的基本点不在于单纯提供税收优惠和资金扶持,而最关键在于要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群体的力量,为企业家提供知识援助(商业知识与商业伦理),切实增强企业家的思维创新能力与决策水平。

张弘林[10](2006)在《西方股票投资思想的演变与当代中国股市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对西方股票投资理论的范畴和框架进行了精练,提出股票投资理论一般包含价值论、行为论、方法论和外部效应论四部分。价值论主要回答股票有无内在价值,内在价值的决定,价格与内在价值的关系等问题,是股票投资理论的基础。行为论主要讨论投资者是否理性,市场是否有效,股价是否存在反应过度等关于投资者行为和市场行为方面的问题。方法论给出具体的投资方法,主要是讨论投资者应该主动投资还是被动投资,分散投资还是集中投资,长期投资还是短期投资,注重买价还是注重市场趋势等基本问题。外部效应论探讨股票市场与股票投资的外部性,探讨股票投资对资产配置、总需求与总供给、资本成本与利息的影响等问题。在深入研究西方股票投资理论内容的基础上,笔者将西方股票投资理论分为技术分析、心理分析、基本分析和现代理论金融四大投资流派,对不同投资流派代表人物的股票投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在对主要代表人物的原着进行系统研读的基础上,笔者重点归纳分析了查尔斯·道(Charles Dow)、艾略特(R.N.elliott)等人提出的技术分析理论,杰西·利费佛(Jessy Livermore)、凯恩斯(R.M.Keynes)、乔治.索罗斯(Soros)和丹尼尔·卡恩曼(Daniel Kahneman)等人的心理分析投资理论,埃德加·史密斯(E.L.Smith),本杰明·格雷厄姆(B.Graham)、约翰·威廉姆斯(John.B.Williams)、菲利普·费雪(P.fisher)、沃伦·巴菲特(W.Buffett)和马丁·怀特曼(M.Whiteman)等人的提出的基本分析投资理论,哈里·马克威茨(H.Markowitz)、詹姆斯.托宾(James.tobin)、莫迪里亚尼(F.Modigliani)和墨顿·米勒(M.Miller、威廉·夏普(W.Sharpe)、斯蒂芬·罗斯(Stephen Ross)等人发展出的现代理论金融投资理论。本论文结合西方经济发展史、货币金融史、股票市场发展史,研究不同股票投资理论的起源、争论、代表人物和投资思想的历史演变。论文对西方股票投资思想的历史演进进行了探索性的剖析和大胆的评价,提出了西方股票投资思想在历史上出现了五次重大历史飞跃的观点。1900年代,道氏提出股票投资的技术分析理论,打破了股票市场是操纵市场的迷信,把投机者放到股票市场的中心,代表了股票投资思想的第一次突破。1924年,由埃德加·史密斯的投资理论提出了股票是最好长期投资工具和股票价值决定于它的成长性的两项洞见,是股票投资思想史第二次伟大的飞跃,这一理论发现了股票长期投资相对于债券投资的溢价,也孕育了后期成长投资的基本思想,从理论上,把长期投资者推倒了股票投资舞台的中央。20世纪30年代,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的新古典价值投资理论和约翰·威廉姆斯提出的投资价值理论代表了西方证券投资理论的第三次突破。格雷厄姆提出了基于内在价值的投资、基于企业所有者的投资、控制性投资等革命性思想,他的证券分析和评估方法建立了华尔街关于股票价值的“概率信念”,从理论上宣告由内幕交易和投机主导了100余年的旧式华尔街投资的终结。威廉姆斯的投资价值理论首次提出了企业价值分析的范式。20世纪中叶,哈里·马克威茨、威廉·夏普和林特纳等提出的组合管理、资产选择和资本资产定价等现代理论金融的投资理论丰富了投资者对风险、收益和金融市场效率的认识,实现了由只重视个别股票投资的传统投资理论向注重系统地进行组合管理的现代投资理论的转变,凸显了资产配置型的金融投资者在股票市场的显着位置,代表了股票投资思想的第四次重大理论突破。西方投资理论的第五次突破,出现在1980和1990年代。以丹尼尔·卡恩曼为代表的行为金融的投资理论深化了人们对投资者行为和金融市场基本规律的认识,暴露了传统的“二分的投资理论”的缺陷,也使人们重新认识到投资者行为对投资的重大影响。以马丁J·怀特曼为代表的现代价值投资的基本理论试图打破股票投资与实业投资,股票市场与商品市场,资产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的界限,强调企业的资产转化和分离价值,鼓励投资者利用不同市场进行风险套利,实现资源的更有效的配置,这种思想为现代投资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代表了投资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本论文还对新中国股票市场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新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散户投机为主、机构操纵猖獗和投资思想真正萌芽三个历史阶段,提出了在上证指数1300点左右的现时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基本的投资价值,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思想仍然是以投机为主的基本判断。结合西方股票投资理论和中国股票市场的现实,笔者提出了股票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相对两分,投资者行为具有多样化,投资者行为理性进化,两分的风险论等一些关于股票投资的新见解。笔者认为大力发展以股票市场为主的直接金融体系有助于减少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改善社会资本结构,揭示被掩盖的金融风险,主张大力发展股票市场。

二、吴敬琏:民营经济总成本过高是致命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吴敬琏:民营经济总成本过高是致命伤(论文提纲范文)

(1)陕普公司山东地区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内容
        1.4.2 方法
第二章 企业竞争力基本理论方法
    2.1 企业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2.1.1 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2.1.2 企业竞争力的特征
    2.2 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
    2.3 波特五力模型
    2.4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第三章 陕普公司山东地区运营环境分析
    3.1 陕普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1.1 陕普公司基本概况
        3.1.2 陕普公司运营业务机构基本概况
        3.1.3 陕普公司山东地区业务基本概况
        3.1.4 陕普公司山东地区电力服务业务运营状况
    3.2 陕普公司山东地区外部环境分析与评价
        3.2.1 公司所处的产业环境分析
        3.2.2 陕普公司在山东地区的竞争环境分析
        3.2.3 行业吸引力分析
    3.3 陕普公司山东地区SWOT分析
        3.3.1 陕普公司山东地区优势分析
        3.3.2 陕普公司山东地区的劣势分析
        3.3.3 陕普公司山东地区机遇分析
        3.3.4 陕普公司山东地区的威胁分析
        3.3.5 SWOT图
第四章 陕普公司山东地区竞争力综合评价分析
    4.1 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1 构建陕普公司山东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4.1.2 构建陕普公司山东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1.3 陕普公司山东地区业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说明
    4.2 陕普公司山东地区业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AHP法的相关原理
        4.2.2 用AHP分析法确定陕普公司山东地区指标权重
    4.3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
        4.3.1 介绍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理论
        4.3.2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
    4.4 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结果分析
    4.5 分析影响陕普公司山东地区竞争力的根本原因
        4.5.1 影响陕普公司山东地区竞争力因素的ISM分析
        4.5.2 分析陕普公司山东地区竞争力的解释结构模型
第五章 提升陕普公司山东地区业务竞争力措施
    5.1 组织机构调整
        5.1.1 组织机构调整原则
        5.1.2 组织机构调整应注意的问题
    5.2 陕普公司山东地区发展策略的选择
        5.2.1 发展策略选择依据
        5.2.2 具体发展策略的选择
        5.2.3 所选发展策略的可行性分析
    5.3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5.4 加强营销管理,提升品牌效应
        5.4.1 营销管理
        5.4.2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中国金融体系存差问题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存贷差文献回顾
        一 存贷差的分析方法过时,应当淡出说
        二 存贷差等于初始存款源于外汇占款说
        三 巨额存差反映经济运行矛盾与货币失业说
        四 国外关于存差研究的相关情况说明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 研究思路
        二 结构安排
    第四节 本文主要贡献
        一 破除我国 M2 数据失真,重估我国货币总量范畴
        二 廓清我国总体存差,前沿实证我国货币超发数据
        三 规范阐述我国经济第三类非均衡中的超发困境
        四 增配可贷要素管控少发多贷创新金融布局
第二章 货币总量运动
    第一节 存款账户约束下的货币总量运动
        一 账户存款与货币总量的界定
        二 规范我国货币总量的恒等式
        三 整体存差是货币总量运动中的非贷货币
        四 货币总量运动不同于货币收支运动,无关现钞发行
    第二节 整体存差是货币总量运动的结果
        一 破除存多贷少误区
        二 破除外汇占款误区
        三 破除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当下误区
        四 整体存差是货币增发与存贷成差的结果
第三章 货币增发辨析
    第一节 货币增发与整体存差
        一 经济领土上的货币总量运动
        二 货币总量运动,源于货币增发析出整体存差
        三 货币总量运动中的存贷成差三大过程
        四 基础货币概念与货币发行无关
    第二节 整体存差与货币发行量恒等
        一 我国货币当局的货币发行数据,无法显示货币发行量
        二 整体存差,能够准确析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货币发行量
        三 重估评述我国过去 63 年的货币发行量数据
        四 我国整体存差与货币发行量恒等的实证
第四章 我国货币增发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实物发行时代(1948 年-1978 年)的货币增发
        一 重估我国 1952 年财政信贷货币增发数据
        二 实物发行时代的实物调控与现金回笼
        三 1978 年货币增发与货币总量图景
    第二节 贷差发行时代(1979 年-1994 年)的货币增发
        一 我国金融转轨与货币增发
        二 增投生产要素与货币增发
        三 拨改贷与贷差发行
    第三节 结汇发行时代(1995 年-2012 年)的被动超发
        一 我国央行新定位及货币增发解析
        二 我国的货币总量年均增长 19%
        三 我国货币发行量年均增长 21%
    第四节 我国货币增发与货币超发的分水岭
        一 再生产方式决定不同的货币超发限度
        二 从 1:40 到 1:8 ,再到接近 1:5
        三 净存差淤积成为我国货币超发的分水岭
第五章 超发困境与净存差淤积的危害性
    第一节 我国金融体系的超发困境
        一 金融的本质反思与超发困境
        二 我国货币超发的体制必然性
        三 我国 1999 年底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纠错
        四 我国央行三大货币增发渠道与超发困境辨析
    第二节 我国净存差淤积易增难减的危害性
        一 我国历史上货币总量和发行量的缩减分析
        二 我国净存差易增难减危害性与货币超发再解析
    第三节 我国入世以来的净存差淤积加剧
        一 何物填补我国 24 万亿结汇超发?
        二 净存差的淤积,根子不在 4 万亿
第六章 货币超发加深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第三类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第一节 我国央行必须坚持存准锁定机制
        一 央行须防止净存差过早出笼
        二 监控我国整体存差的流动性
        三 监控净存差变化反馈可贷项目的短缺程度
        四 坚持央行存准锁定机制对净存差的刚性约束
    第二节 我国商行需应对存差损害倍增效应
        一 实证招商银行存差损害倍增效应
        二 存差淤积并非因银行惜贷的推论
    第三节 我国金融改革重心须转到第三类非均衡前沿
        一 第一二类非均衡与企业改制价格闯关
        二 金融要素救助,曾帮助经济实现软着陆
        三 软着陆总离不开基建投资和土地财政
        四 我国金融淤积不能总依靠财政转移支付
        五 统筹管控社会资本与国有资源五块钱
        六 我国财政金融结合具有国别比较优势
第七章 推动少发多贷,化解经济失衡
    第一节 金融政策局限性与培育内需急迫性
        一 央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二 财政转移支付的局限性
        三 产业扩容与内需扩大的急迫性
    第二节 我国优质信贷中的可贷机理
        一 经济持续增长与可贷机理
        二 我国可贷项目持续短缺
        三 运用可贷机理培育可贷机制
    第三节 经济增长须齐备四大可贷要素
        一 关于人的要素理顺按要素分配
        二 关于本的要素认定自有资本机制
        三 关于盈的要素倒逼企业制度再改进
        四 关于需的要素宽松市场放松末梢垄断
    第四节 管控少发多贷,增配可贷要素化解经济失衡
        一 管控货币增发源头,缓解锁定我国存差淤积
        二 增配城镇化人本要素盘活 18 万亿货币
        三 政府有责任管控要素投放量化宽松盈需
        四 少发多贷授人以渔发挥我国财政金融搭配优势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 我国信用货币运动的总量论增发论超发论衍生论
        二 存贷差现人本盈需融投管退要素增配的经济图景
        三 纵览实体经济矛盾与货币总量矛盾合成第三类非均衡
        四 存差淤积易增难减,政府必须增量配置生产性可贷要素
        五 强化我国财政金融的调控疏导功能,管控信用货币超发
        六 回归我国财政金融搭配的中间道路及批判性思考
    第二节 研究不足
        一 国别比较的不足
        二 理论比较的不足
附录一:笔者重新整编的我国人民币发行简史
附录二:重估我国历年货币总量、超发量的数据
附录三:我国货币总量、货币超发量历史趋势图表
附录四:解析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增发科目
附录五:推导我国“货币超发”的数学公式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3)新农合制度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及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医疗服务质量
        1.2.2 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1.2.3 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
        1.2.4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1.2.5 基层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
        1.2.6 治理
        1.2.7 服务质量治理
    1.3 国内外医疗卫生发展与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医疗卫生发展与研究回顾
        1.3.2 国内农村医疗卫生发展与研究现状综述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利益相关者与治理理论的审视性回顾
    2.1 治理理论述评
        2.1.1 治理的概念源起与内涵演变
        2.1.2 治理的一般理论内涵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1 利益相关者概念
        2.2.2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观点
    2.3 利益相关者与治理的理论基础
        2.3.1 委托代理理论
        2.3.2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2.3.3 政府规制理论
第3章 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历史变迁
    3.1 传统合作医疗制度下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1949-1978)
        3.1.1 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基本策略
        3.1.2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微与形成(1944-1979)
        3.1.3 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形成(1949-1979)
    3.2 农村合作医疗衰落期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1979-2002)
        3.2.1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瓦解及其背景
        3.2.2 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崩溃
    3.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2003—至今)
        3.3.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过程
        3.3.2 新、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比较
        3.3.3 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新变化
    3.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影响
第4章 新农合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的经济学分析
        4.1.1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产品属性与分类
        4.1.2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供需均衡分析
    4.2 供方角度的医疗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4.2.1 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影响因素
        4.2.2 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
        4.2.3 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4.3 需方角度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4.3.1 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需方评价
        4.3.2 村卫生室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需方评价
第5章 新农合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问题及原因剖析
    5.1 新农合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现状及问题
        5.1.1 农村基层医疗服务及质量现状
        5.1.2 新农合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统计性描述
    5.2 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
        5.2.1 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最大障碍是缺乏人才
        5.2.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
        5.2.3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外部监督多头交叉、监督无力
    5.3 复杂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现况决定了医疗质量治理的必要性
        5.3.1 政府投入机制的偏差
        5.3.2 运行机制的偏移
        5.3.3 监督机制的缺失
第6章 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6.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方法
        6.1.1 方法综述
        6.1.2 方法选择
    6.2 利益相关者识别与分类
        6.2.1 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6.2.2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6.3 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析
        6.3.1 Ⅰ级利益相关者利益分析
        6.3.2 Ⅱ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析
        6.3.3 Ⅲ级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分析
    6.4 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分析
        6.4.1 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
        6.4.2 利益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协调
第7章 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治理的利益相关者系统基模分析
    7.1 系统基模分析方法
    7.2 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质量治理的政府环节问题基模分析
        7.2.1 政府财政投入成了失衡的富者越富基模
        7.2.2 政府实施的医药品集中招标政策的引鸠止渴基模
        7.2.3 政府药品强制降价政策导致用药不合理舍的本逐末基模
    7.3 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治理中医疗卫生机构的问题基模分析
        7.3.1 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分析
        7.3.2 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的问题基模分析
        7.3.3 村卫生室的问题基模分析
    7.4 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的问题基模
        7.4.1 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上限基模
        7.4.2 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增长上限的对策基模分析
第8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治理思路
    8.1 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目标导向与模型
        8.1.1 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内涵
        8.1.2 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目标导向
        8.1.3 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模型构建
    8.2 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治理结构分析
        8.2.1 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现行主导治理方式评析
        8.2.2 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治理结构
    8.3 改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策略
        8.3.1 建立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实体组织
        8.3.2 内部治理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设计
        8.3.3 外部治理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第9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9.1 结论
    9.2 主要政策建议
    9.3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致谢

(4)中国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研究 ——基于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插图和附表清单
1 导言
    1.1 选题背景:处境尴尬的中国地方政府
        1.1.1 地方政府与中国经济奇迹
        1.1.2 地方政府与经济社会问题
        1.1.3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
        1.1.4 地方政府与民众
    1.2 研究对象的确立及构建:中国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
    1.3 研究的主要目的、思路设计与方法选择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框架
2 委托代理的视角: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研究现状
    2.1 “选民-代表”的分析框架:国外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研究现状
        2.1.1 古典民主理论:选民需求决定政府行为
        2.1.2 程序民主理论:精英的偏好,而非选民的需求
        2.1.3 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的困境
        2.1.4 参与式民主理论:让民众参与决策
        2.1.5 简要的评述
    2.2 “中央-地方”的分析框架:中国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研究现状
        2.2.1 中国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制度环境:分权的后果
        2.2.2 中国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研究途径:走向分歧
        2.2.3 中国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现象分析:以“中央-地方”为视角
        2.2.4 简要的评述
3 制度逻辑的视角:中国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新分析框架
    3.1 “中央-地方”分析框架的局限:被忽视的社会形态
    3.2 研究视角的转换:从重视组织内部到关注组织环境
    3.3 基于制度逻辑视角的新分析框架
        3.3.1 “制度逻辑”分析框架的具体内容
        3.3.2 “中央-地方”分析框架与“制度逻辑”分析框架的比较
4 多元制度逻辑共存: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制度环境
    4.1 制度环境的变迁:从一元制度逻辑主导到多元制度逻辑共存
        4.1.1 以国家逻辑为主导的一元化制度环境
        4.1.2 转向交错式的多元化制度环境
    4.2 制度环境的组成:多元制度逻辑及其影响
        4.2.1 市场逻辑
        4.2.2 官僚逻辑
        4.2.3 社会逻辑
        4.2.4 国家逻辑
    4.3 案例分析:影响Y区政府绩效考核的多元制度逻辑
        4.3.1 绩效考核的扩张:国家逻辑与官僚逻辑的双重影响
        4.3.2 绩效考核的指标:市场逻辑的影响
        4.3.3 绩效考核的过程:社会逻辑的影响
5 逻辑场域的形成:多元制度逻辑下的中国地方政府行为趋同
    5.1 中国地方政府的行为领域:基于逻辑场域的视角
        5.1.1 分析单元:行为领域的划分
        5.1.2 研究假设:作为逻辑场域的行为领域
    5.2 经济发展领域中的逻辑场域与行为同构
        5.2.1 多元制度逻辑对行为目标的形塑:发展经济
        5.2.2 多元制度逻辑对行为策略的形塑:经营辖区
    5.3 社会福利领域中的逻辑场域与行为同构
        5.3.1 多元制度逻辑对行为目标的形塑:低水平供给
        5.3.2 多元制度逻辑对行为策略的形塑:保底执行
    5.4 社会秩序领域中的逻辑场域与行为同构
        5.4.1 多元制度逻辑对行为目标的形塑:不出事
        5.4.2 多元制度逻辑对行为策略的形塑:机会主义
6 主体能动性的区别:趋同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差异
    6.1 地方政府在逻辑场域中的主体能动性
        6.1.1 改变嵌入逻辑场域的程度的能力
        6.1.2 适应行为领域变化的能力
        6.1.3 补语:主体能动性的“微观叙事”方法
    6.2 改变嵌入逻辑场域的程度的一个案例:富阳市“专委会”改革
        6.2.1 “专委会”改革的问题诊断和目标定位
        6.2.2 “专委会”改革的具体做法
        6.2.3 “专委会”改革的内在机理
        6.2.4 “专委会”改革:改变嵌入逻辑场域的程度
    6.3 适应行为领域变化的一个案例:浙江县政扩权的成就与代价
        6.3.1 县政扩权:经营辖区策略的具体措施
        6.3.2 县政扩权与民营经济发展的互利耦合
        6.3.3 经济环境的变迁与县政扩权的代价
        6.3.4 结语:适应行为领域变化的新政策
7 主要结论、实践意义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实践意义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制度视角的中印经济增长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当前文献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论文的结构
        一、选题的意义
        二、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经济增长和制度比较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制度在经济持续增长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中印比较的制度分析的不同路径
    第三节、中国与印度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
        一、共同面临保持经济增长的压力
        二、共同面临的“克鲁格曼难题”
        三、共同面临公平分享增长收益的难题
    第四节、中国与印度发展比较的研究重点
        一、制度与经济增长启动
        二、制度与增长质量
        三、制度与包容性增长
第三章:制度与中印的经济增长启动
    第一节 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启动及其特征
        一、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启动的时间和阶段
        二、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的特征
        三、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
    第二节 制度改革与增长启动的要素动员
        一、中国和印度的制度改革比较
        二、制度变革与资本动员能力
第四章 制度与中印经济增长的质量
    第一节 增长质量与中印两国增长的制度特征
        一、增长质量界定
        二、经济增长质量的决定因素
        三、增长质量主要表现形式
        四、中印增长演化中的制度质量效应推论
    第二节 中印两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化与制度差异
        一、工业化进行中的三次产业结构演化与增长质量效应
        二、中国与印度产业结构演化
        三、中国与印度三次产业增长效应与结构质量效应测度
        四、中国与印度三次产业结构评价与制度成因
    第四节 中国与印度主导产业演化差异与制度影响
        一、主导产业群演进与增长质量
        三、中国与印度主导产业群及四分类产业结构
        四、中国与印度主导产业群比较与制度因素
    第五节 中印两国增长的技术效率差异与制度影响
    第六节 中国与印度增长质量的制度因素评价
        一、中国增长制度模式
        二、中国与印度产业结构增长质量制度效应
        三、中国与印度增长质量改进制度动力模式
第五章 制度与中印的包容性经济增长
    第一节 中印包容性增长的异同
        一、“不合理的趋同”
        二、“合理趋同”
        三、中印包容性增长的差异
    第二节 中印包容性增长差异的制度基础
        一、制度对包容性增长的作用机理
        二、中印制度安排与反贫困差异
        三、中印制度安排与不平等差异
    第三节 趋势与改革的前景:谁能产生更具有包容性的增长
        一、中国与印度减贫和降低不平等的制度基础和改革
        二、未来展望:新一轮的制度变革的基础和更高效的政府治理
第六章 定量分析与非正式制度
    第一节 制度变量选择
    第二节 变量描述统计特征
        一、变量统计特征
        二、变量平稳性
    第三节 中印经济增长与制度的因果检验
        一、Granger 因果检验
        二、中印经济增长启动与制度变量的Grange 因果检验
    第四节 中印经济增长的制度决定
        一、中印经济增长与制度决定因素计量模型
        二、中印经济增长启动与制度决定因素检验
    第五节:中印的非正式制度与增长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6)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评述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一章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基础理论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
        (一) 银行
        (二) 银行业金融机构
        (三)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
        (四)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制度化
    二、多学科视角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
        (一) 经济学视角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
        (二) 政治学视角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
        (三) 法学视角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化的必要性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
        (二) 法的价值理念的一般性分析
        (三)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中的价值体现
第二章 常态环境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风险分析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的一般性
        (二) 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的具体内容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金融风险成因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金融风险产生之内部原因
        (二)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金融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分类与方式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类别
        (二)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具体方式
第三章 危机背景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
    一、金融危机的本质分析
        (一) 金融危机的含义
        (二) 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三) 金融危机的特征
    二、金融危机加剧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
        (一) 金融危机环境下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Systemic Risk)骤升
        (二) 金融危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关联
        (三) 金融危机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表现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特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
        (一) 金融危机下的市场退出以行政性为主导
        (二) 金融危机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程序的简化
第四章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实然分析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制度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制度的意义
        (二) 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特性
        (三) 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制度的内容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相关利益人保护制度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益相关人的含义
        (二) 市场退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益相关人
        (三)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相关权益
    三、最后贷款人制度
        (一)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最后贷款人制度
        (二) 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条件
        (三) 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内容
    四、存款保险制度
        (一) 存款保险制度的一般概述
        (二) 存款保险的性质
        (三) 存款保险制度的内容
        (四) 存款保险制度的不足
第五章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应然阐释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理念与诉求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的理念
        (二)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的诉求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 审慎实施原则
        (二) 及时处置原则
        (三) 成本最小化原则
        (四) 公开透明原则
        (五) 责任追究原则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
        (一) 权利义务的主体
        (二) 权利义务内容
        (三) 责任制度体系
第六章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国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实践与立法
        (一) 外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实践
        (二) 外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立法状况
        (三) 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的因素
    二、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与立法的现状
        (一) 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现状的分析
        (二)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现状的分析
    三、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议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中的“市场化”先导
        (二) 建立统一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体系
        (三) 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制度
        (四) 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风险补偿制度
        (五) 深化银行业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国际化合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陕西省实现科技强省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分析及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及其相关性理论综述
    2.1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综述
        2.1.1 科技进步理论
        2.1.2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理论
        2.1.3 简要评述
    2.2 国内主要文献综述
        2.2.1 国内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方面研究
        2.2.2 国内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实证方面的研究
        2.2.3 简要评述
第三章 科技强省的内涵及衡量指标
    3.1 科技强省的内涵的界定
    3.2 科技强省的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构建科技强省衡量指标的理论基础
        3.2.2 科技强省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3.2.3 科技强省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
        3.2.4 科技强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影响科技强省实现关键因素实证分析
        3.3.1 模型-确定指标赋权方法
        3.3.2 因子分析
        3.3.3 具体评价
        3.3.4 主要结论
    3.4 四个行为主体影响因素分析
        3.4.1 政府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4.2 科研机构的影响因素
        3.4.3 中介机构行为影响因素
        3.4.4 企业的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陕西省科技资源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4.1 科技发展实力分析
        4.1.1 陕西省科技发展综合实力
        4.1.2 科技发展分指标衡量
        4.1.3 陕西省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
    4.2 经济发展现状
        4.2.1 经济发展整体实力
        4.2.2 经济发展分指标衡量
    4.3 陕西省经济与科技不协同现象
    4.4 陕西省科技与经济存在的障碍
        4.4.1 科技资源条块分割
        4.4.2 政府科技投入不足
        4.4.3 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率低
        4.4.4 中介机构发展滞后
        4.4.5 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
        4.4.6 产业同构与缺乏主导产业
第五章 陕西省实现科技强省路径选择
    5.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5.2 不断整合资源,实现科技资源利用的合理配置
    5.3 增强陕西省自主创新能力
    5.4 促进优势领域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5.5 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5.6 提高产业竞争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本文的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6.1 本文主要的结论
    6.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公司治理与竞争力的关系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标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关于竞争力的研究
        1.2.2 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
        1.2.3 关于公司治理与竞争力的研究
    1.3 研究问题和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4.3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2. 公司治理与竞争力关系的理论分析
    2.1 企业竞争力理论
        2.1.1 企业竞争力的概念
        2.1.2 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2.2 公司治理理论
        2.2.1 公司治理的内涵
        2.2.2 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
    2.3 公司治理与竞争力关系的理论分析
        2.3.1 股权结构与竞争力
        2.3.2 董事会特征与竞争力
        2.3.3 高管激励与竞争力
3. 竞争力评价方法的选择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竞争力评价方法的选择
        3.1.1 竞争力评价的主要方法
        3.1.2 竞争力评价方法的选择
    3.2 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3.2.1 国际组织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2.2 一些主要杂志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2.3 我国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3 本文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3.3.1 构建原则
        3.3.2 评价体系
4. 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
    4.1 样本选择
    4.2 1015家上市公司2004-2006年度各评价指标分析
        4.2.1 总体情况比较
        4.2.2 分行业描述性统计
    4.3 1015家上市公司2004-2006年度竞争力情况分析
        4.3.1 总体情况分析
        4.3.2 行业视角分析
        4.3.3 地区视角分析
    4.4 本章结论
5.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竞争力
    5.1 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5.1.1 股权集中度与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
        5.1.2 股权性质与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
        5.1.3 股权流通性与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
    5.2 研究设计
        5.2.1 变量选取
        5.2.2 样本数据说明
        5.2.3 回归分析模型
    5.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3.1 样本公司行业分类情况
        5.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5.5 回归结果分析
    5.6 本章结论
6.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竞争力
    6.1 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6.1.1 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设置与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
        6.1.2 独立董事制度与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
        6.1.3 董事会规模与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
        6.1.4 董事会会议频率与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
    6.2 研究设计
        6.2.1 变量选取
        6.2.2 样本数据说明
        6.2.3 回归分析模型
    6.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4 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6.5 回归结果分析
    6.6 本章结论
7. 中国上市公司高管激励与竞争力
    7.1 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7.1.1 薪酬激励与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
        7.1.2 股权激励与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
    7.2 研究设计
        7.2.1 变量选取
        7.2.2 样本数据说明
        7.2.3 回归分析模型
    7.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7.4 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7.5 回归结果分析
    7.6 本章结论
8.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和政策性建议
        8.1.1 企业竞争力评价
        8.1.2 股权结构与竞争力
        8.1.3 董事会特征与竞争力
        8.1.4 高管激励与竞争力
    8.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经营能力与思维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与目的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1.3 论文研究目的
1.2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1.3 本文的创新点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定义、特点与创新
    2.1.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定义
    2.1.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
    2.1.3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
2.2 企业绩效来源理论文献综述
    2.2.1 企业绩效及其度量
    2.2.2 企业绩效产生来源
2.3 企业家与企业家能力理论文献综述
    2.3.1 企业家的定义与特征
    2.3.2 企业家与资本家和经营者的差异
    2.3.3 企业家素质理论
    2.3.4 企业家能力理论
    2.3.5 企业家精神
    2.3.6 企业家领导理论 3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3.1 问卷设计
    3.1.1 问卷基本内容
    3.1.2 问卷设计过程
    3.1.3 问卷设计的可靠性
3.2 问卷调查
3.3 分析方法
3.4 研究工具
    3.4.1 SPSS13.0统计分析方法简介
    3.4.2 结构方程模型(SEM)介绍
3.5 本章小结 4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障碍研究
4.1 变量设计与测量
4.2 统计分析
    4.2.1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研究
    4.2.2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状况研究
    4.2.3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研究
    4.2.4 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地位认同度研究
    4.2.5 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与管理的障碍因素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经营能力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
5.1 理论模型基础
5.2 理论模型框架
5.3 研究假设
5.4 本文待证模型
5.5 变量测量
    5.5.1 企业家素质
    5.5.2 企业家能力
    5.5.3 组织能力
    5.5.4 创新意愿
    5.5.5 经营策略
    5.5.6 企业绩效
    5.5.7 控制变量
    5.5.8 其它变量
5.6 实证结果
    5.6.1 数据特征
    5.6.2 信度分析
    5.6.3 效度分析
    5.6.4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5.6.5 企业家思维创新能力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5.6.6 企业家能力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5.6.7 组织能力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5.6.8 创新意愿对绩效的影响
    5.6.9 影响经营绩效的多重效应
    5.6.10 假设检验结果
5.7 模型机理的验证性研究
    5.7.1 研究模型构建
    5.7.2 研究假设提出
    5.7.3 结构模型假设验证
    5.7.4 企业家能力、组织能力与经营绩效的进一步探讨
    5.7.5 创新意愿对企业家能力和经营绩效的调节效应检验
    5.7.6 创新意愿对组织能力和经营绩效的调节效应检验
    5.7.7 假设检验结果总结
5.8 本章小结 6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思维幽闭与思维创新研究
6.1 思维、思维方式与思维方法
    6.1.1 思维的定义、特征与类型
    6.1.2 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思维方法
6.2 企业家思维研究框架及其商业伦理的特征诠释
6.3 企业家的思维幽闭与商人思维短见
6.4 企业家的思维创新与思维创新能力
6.5 企业家的思维方式与行为特征评价
    6.5.1 变量设计
    6.5.2 统计分析
6.6 企业家思维创新与思维幽闭案例研究
    6.6.1 案例研究:四位科技企业家思维分析
    6.6.2 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思想的创新典范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和主要结论
7.2 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7.3.1 研究范围
    7.3.2 研究样本
    7.3.3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
附录 2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与代码
附录 3 技术领域划分
附录 4 企业调研名单
附录 5 政府、协会、社团、专家调研名单
附录 6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 7 企业家经营理念、经营能力与经营绩效调查问卷
附录 8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障碍统计分析结果
    附录 8.1 科技型中小企业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附录 8.2 科技型中小企业差异统计分析结果
附录9 科技型中小企业能效模型统计分析结果
    附录 9.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能力统计分析结果
    附录 9.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组织能力统计分析结果
    附录 9.3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绩效统计分析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10)西方股票投资思想的演变与当代中国股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本论文的选题背景
    二、本论文的突破与创新
    三、本论文基本研究框架
第二章 西方股票市场的历史演变与制度变迁(以美国为例)
    一、第一个历史时期是从18世纪末至1886年,美国股票市场初步得到发展
    二、第二个历史时期是从1886年——1929年,此一阶段美国股票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的情况非常严重
    三、第三个历史时期是从1929年大萧条以后至1954年,这一时期美国的股市开始进入重要的规范发展期
    四、第四个历史时期从1954年至今,机构投资者迅速发展、美国股票市场进入现代投资时代
第三章 技术分析理论及其发展演变研究
    一、道氏理论:技术分析理论的产生
    二、道氏理论的发展:艾略特的波浪理论
    三、技术分析的进一步发展:摆动指数与形态理论
    四、对技术分析的简要评价
第四章 心理分析投资理论及其历史演变
    一、利费佛的投资思想
    二、凯恩斯的群体心理投资理论
    三、尼尔的相反意见理论
    四、索罗斯的反身理论
    五、行为金融学的投资理论
第五章 基本分析流派的投资理论及其演变
    一、史密斯的股票投资理论
    二、格雷厄姆的新古典价值投资理论
    三、威廉姆斯的投资价值理论
    四、费雪的成长投资理论
    五、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思想
    六、怀特曼的现代价值投资理论
第六章 理论金融流派投资理论及其发展
    一、理论金融流派投资理论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
    二、马克威茨的资产组合理论
    三、托宾的分离理论与Q理论
    四、莫迪里亚尼和米勒(MM)定理
    五、夏普的市场模型与CAPM
    六、罗斯的套利理论
    七、珐玛等人的有效市场假说(EMH)
第七章 中国股市的研究与股票投资的若干新见解
    一、新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与股票投资思想的演变
    二、笔者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基本判断及对股票投资的若干见解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吴敬琏:民营经济总成本过高是致命伤(论文参考文献)

  • [1]陕普公司山东地区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D]. 郭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05)
  • [2]中国金融体系存差问题实证研究[D]. 赵宏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0)
  • [3]新农合制度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及其治理研究[D]. 杨宇霞. 西南大学, 2012(03)
  • [4]中国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研究 ——基于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D]. 叶托. 浙江大学, 2012(09)
  • [5]制度视角的中印经济增长比较[D]. 杨怡爽.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09)
  • [6]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研究[D]. 张雪强. 西南政法大学, 2011(09)
  • [7]陕西省实现科技强省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分析及路径选择[D]. 王萌. 西北大学, 2010(09)
  • [8]公司治理与竞争力的关系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 卞琳琳.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9]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经营能力与思维创新研究[D]. 柳宏志. 浙江大学, 2007(05)
  • [10]西方股票投资思想的演变与当代中国股市研究[D]. 张弘林. 复旦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吴敬琏:民营经济总成本高是致命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