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铁矿资源概况及前景

山西省铁矿资源概况及前景

一、山西铁矿资源的概况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李安冉[1](2021)在《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山西浊漳河哺育了源远流长的上党文化,流域内的人类居住历史悠久,流域沿岸分布着大量的传统村落,各类重要文化遗存散落在这些村落中。村落虽然空间位置散落、形态各异,但共同受到浊漳河流域统一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关于该流域内传统村落的研究较少,本文希望通过对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掌握这一重要传统文化区域内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首先,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相关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进行界定。确定以浊漳河流域南源范围内入选前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的27个村落为研究对象。其次,通过相关文献资料、数据资料的整理,运用Arc GI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从区域视野的角度论证河谷地貌环境、区域经济、社会人文、军事活动遗址四点因素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方式及影响结果。然后,通过文献整理及现场调研,对传统村落展开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包括传统村落的选址特点、选址类型、村落的边界、中心,并运用空间句法对街巷格局进行分类总结。最后,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传统风貌进行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发放专家问卷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系数,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到各项因子评分数据,并对数据汇总确定评价结果。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浊漳河流域南源27个传统村落大部分高程值在1000米以上,44%的村落位于阳坡,56%的村落位于阴坡,并且整体呈“近水性”分布;村落的选址与矿产资源有关,离煤炭、铁矿越近,村落数量越多;在潞商的影响下,村落中存在着大量的商业建筑;流域内拥有众多的集市、庙会,村民们精神生活丰富;大量的古代军事遗存和红色革命老区旧址使得村落会形成防御结构,并且拥有很大的红色旅游发展潜力。(2)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平面形态为团状型和带状型,选址类型有山中谷地、背山面水、道路沿线、河水沿线、平坦地带四种形式;村落边界以道路、河流、山体为主,少部分村落以自行修筑的寨墙为边界,村落中心则分为开放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大户宅院、古井古树等四种类型;在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棋盘型、鱼骨型、一字带型、十字型、C字型、倒F字型六种类型的街巷格局。(3)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得出到浊漳河流域南源范围内85%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传统风貌良好,15%的传统村落稍差。

郭泓菁[2](2021)在《晋中地区古村落传统景观格局及演变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积淀中,古村落在其中极具代表性。晋中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沿黄河一带的农业文明起源地之一,作为山西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古村落众多,人口密集,文化多元,对古村落有着较好的研究基础,有利于总结晋中地区古村落传景观格局的营造和演变格局。本文以晋中地区二十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为例,从生成环境、发展演变、古村落分布等方面出发,并结合实地调研,以空间营造为切入点,具体研究和分析了晋中地区古村落的地域特征、空间分布特点、空间营建规律,总结归纳晋中地区古村落的的区域特征,以营造方式多样的空间形态特征,构建山西晋中地区古村落体系。其次,在景观格局共性认知的基础之上,对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以来,因制度政策等社会环境剧变影响的晋中地区古村落发展演进历程,进行了阶段划分与分析,共经历了空间解构与演变、空间扩张与演变、空间重构与演变的三个阶段,并通过不同阶段的村落空间、院落空间、街巷空间、公共空间这四个演变要素进行分析,对其趋势进行预测及发展过程中呈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最后,文章从景观格局和演变两个方面对晋中地区古村落的景观格局的营造分析及古村落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并且基于晋中地区古村落的价值与景观格局衰败的现状,提出景观格局保护与活化的理念,并通过店头村的实际案例进行了设计实践。对于我国目前的城市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及推动村落形态的保护,起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科学意义。

李凯杰[3](2021)在《大同煤田火成岩侵入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同煤田石炭-二叠煤系地层受到印支期和燕山期大面积的火成岩侵入,对煤层结构产生了极大破坏并降低了煤的利用价值,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研究火成岩空间分布特征、形态学特征和煤与火成岩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对煤矿安全高效的开采、完善煤接触变质作用的研究有重要的工程和科学意义。通过分析大同煤田7个井田的地质勘探资料、地质编录和样品测试分析等手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大同煤田北部石炭-二叠含煤地层中火成岩的平面和空间分布特征、形态学特征和煤-火成岩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如下认识:(1)东周窑井田是大同煤田7个井田中受火成岩侵入最严重的井田。钻孔揭示85%的火成岩位于山4号和5号煤层中,15%的火成岩侵入K3砂岩至山4号煤层之间的砂泥岩地层,8号煤层中仅有一个钻孔揭露火成岩。上述火成岩在纵向上地层中的差异分布可归因于地层硬度差异、均一程度和中性浮力作用。横向上,侵入地层中火成岩厚度最大的位置均位于井田的北部,井田中部和南部煤层中局部可见较厚的火成岩分布,这些位置可能是岩浆的上升通道。接近于上升通道的火成岩多顺煤层上部或煤层顶板侵入并构成直接顶,随距离增加,火成岩侵入位置多顺煤层下部或煤层底板侵入并构成直接底。需要指出,地层中的断层会局部改变火成岩的横向分布。(2)大同煤田煤层中发现的4处岩床形均呈现出由若干不规则椭圆状侵入体组合而成的指状结构,这种结构是低粘度岩浆在高粘度的液化后的煤层中运移时形成的。指状结构共分为手指形成、手指膨胀和手指融合三个阶段,通过指状结构的阶段性可以判断这4处剖面中火成岩均属于第二、三阶段并且岩浆流向与剖面垂直。煤和岩浆的粘性-粘性接触及接触时大量气体的释放导致煤-火成岩接触带出现煤与火成岩混合的混积结构。(3)岩浆侵入导致煤层出现接触变质作用,煤层脱挥发分释放的CO2也会使火成岩与煤层接触的位置发生碳酸盐化作用,表现为镁铁矿物蚀变为以菱铁矿为主的碳酸盐矿物。由于岩墙切穿地层,导致岩墙两侧的地下水活动增强,使得岩墙边缘的斜长石出现钠长石化,进而形成大量的高岭石。与岩墙不同的是,岩床与煤层接触时具有接触煤层体积大、接触时间长、温度降低速度慢和顺层侵入的特点,使得岩床边部的碳酸盐化作用更加强烈,但不会出现明显的粘土化作用。

范文遥[4](2021)在《基于因子分析与分形理论的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地球化学作为地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在地质勘查及资源预测等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时,研究人员通常会得到相对不同的地质分析结果,进而对实际地质探勘及资源预测等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根据研究区实际地质构造条件、区域地质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选取并提出最佳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据地质体的复杂性、元素组合富集的不均一性和元素迁移的各向异性,对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最佳选择分析,可查明某些化学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富集规律、建立区域定量地质模型、探明成矿规律与成矿作用等,为区域地质普查与详查、资源勘探及资源预测等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由此,本文分别运用两种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外围北部固阳县一带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分别为基于成分数据处理的因子分析和分形理论,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具体介绍如下:1.地球化学数据可以视为一种典型的成分数据,结合因子分析,可以更好地探讨数据间的联系。一方面,成分数据具有等价性、闭合性质和单形空间性质,研究并探讨数据集之间各个分量与总体向量比值的差距,可以挖掘出数据间隐藏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传统的因子分析实质是一种线性降维手段,不适用于非线性的地球化学数据处理。然而通过不同的对数比变换,不仅使得数据满足正态分布规律,还能够消除闭合效应和协方差负相关性,更加适合于后续的统计分析。本文案例中,针对微量元素和氧化物两部分,分别采用加性对数比变换、中心化对数比变换进行因子分析,并与原始数据的因子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加性对数比变换情况下所得到的因子组合,相比于中心化对数比变换和原始数据的因子组合要好,其相关性更强,并且因子得分图上与区域地质背景较吻合:2.在典型成分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含量—面积分形法,使其能够更好地识别研究区域内铁元素的弱异常。结果表明,分形方法所确定的异常下限大小为2.73%,而传统方法所确定的异常下限值为7.92%。分形方法不仅保留了 2个元素强异常场,而且还能够较好地识别了 5个元素弱异常场,异常分布与铁矿点的位置吻合。该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识别异常结果要好。与此同时,在非矿点区域也识别了一些铁元素的异常,可以作为区域找矿的一个指标。这些铁矿成因复杂,主要以变质铁矿为主,并且围岩岩性有所差异。3.在多重分形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从频域角度入手来处理地球化学数据,进而刻画不同的背景场。将地球化学数据看成一维的离散信号,并对其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的功率谱图像具有多重分形的特征。采用分形思想,确定区域背景异常和局域背景异常的截止频率f1和f2,做低通滤波变换后再进行傅里叶逆变换,从而得到不同场下的元素含量分布。其中,区域背景异常可以看成是地球化学场结构下的“动态”背景值,用(X+2S)来计算动态背景下的异常下限。局域背景异常可以看成是背景场过滤后的地球化学异常场,每一个点的异常下限不同,可以直接进行异常的圈定。结果表明,区域背景异常的圈定,包含了不同地质条件作用下所引起的元素富集,对于弱异常的提取效果较差。然而局域背景异常的圈定,不仅保留了原始地球化学场的信息,还能够将弱异常场圈定出来,效果较好。两种方法可以相互结合,从而验证异常圈定的正确性。

边云涛[5](2021)在《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缓慢、遭遇“资源诅咒”制约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而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资源型区域资源产业依赖导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缓慢,产业演进中形成了低端锁定现象。而加快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实践已经经历较长时间,但产业转型升级依然是资源型区域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学术界对资源型区域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关注较多,但较少聚焦到资源型区域脆弱的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生态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的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对于丰富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产业关联等理论,促进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利用机理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计量检验、案例研究等方法,基于产业生态视角,以工业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两类数据,研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首先,在梳理产业演进、产品空间、资源产业依赖与转型升级等文献基础上,提出产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阐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机理;其次,利用产品空间理论构建中国资源型省域产业空间网络图,检验资源依赖与产业演进的逆向关系;然后,利用计量模型检验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接着,对典型资源型城市长治市进行案例研究;最后,提出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为:(1)借鉴生态学思想提出产业生态系统概念与模型,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利用生态系统构成与演替模型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等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产业发展通过正向关联带动其他产业是促进模型,产业发展不影响其他产业发展呈中性是随机模型,产业发展排挤其他产业是抑制模型。在工业部门,资源依赖形成通过对制造业、生产要素、优质服务、基础设施的挤出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产业生态恶化带来产业结构逆向演进,形成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抑制模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开展资源产业管制避免资源依赖,形成有利于制造业新产业成长的随机模型,接着政府引导资源收益转化,加速培育制造业新主导产业进入促进模型第一阶段,最后通过制造业新主导产业内生关联驱动,实现产业生态与产业演进良性互动的促进模型第二阶段。在工业部门假定下提升产业多样化水平、产业关联程度是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拓展产品空间理论解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低端锁定。使用2003至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四位代码行业数据,重点在邻近度计算中将赋值范围从传统[0,1]拓展为[-1,1],构建中国正、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正产业空间网络呈“核心致密—边缘稀疏”结构,核心区域为纺织、电气机械与器材、电子通信设备等高邻近度制造业,边缘区域为采矿业、炼焦、金属冶炼等低邻近度资源型产业。负产业空间网络呈许多小范围一个产业与多个产业之间构成的“中心—外围”结构,“中心”与“外围”产业为互斥、抑制关系。“中心”多是采矿业等资源型产业,与之相连的是受资源型产业“抑制”的装备制造、纺织等产业。高资源依赖的山西、青海等资源型省份优势产业数量少、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和产业密度均较低。计量结果显示资源依赖度提升会导致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显着下降,也就是资源依赖导致产业逆向演进。(3)以工业部门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利用计量模型分析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研究发现被解释变量滞后期、产业密度滞后期对产业升级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具有路径依赖特征,高资源依赖省份最显着。“省份—年份”二维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但高资源依赖组呈“U型”关系,资源依赖是资源型区域工业升级的动力。从产业生态角度分析发现产业基础、要素禀赋、产业服务、产业设施对产业演进产生显着影响,产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升级。机制检验表明,资源依赖会通过挤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降低人口密度等产业要素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资源依赖也通过挤出外商投资、民营经济、产业密度、路网密度影响经济发展活力,阻碍区域产业演进。最后以产业多样化指数、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替代原被解释变量进行了拓展检验。(4)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全国首批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治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长治“二三一”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缓慢,工业结构中资源依赖、重工业化明显,但呈下降趋势;产业空间网络图中长治优势产业处于正产业空间网络边缘、负产业空间网络“中心”位置。长治产业演进呈现路径依赖、路径创造、路径中断等特点。长治通过煤炭产业管制导致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以改善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为主的产业生态改良为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助力长治产业演进由抑制模型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5)提出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资源型区域可以通过产业再造、产业延伸、产业退出等实现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也可以通过产业植入、产业培育、产业融合等实现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最后从以产业关联促进产业群落化发展、改善生产要素禀赋、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优化产业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可能的创新之处:一是尝试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进而基于产业生态视角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分析资源依赖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与产业结构逆向演进的抑制模型,提出资源管制、政府引导、内生关联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随机模型、促进模型。二是将传统产品空间理论邻近度范围[0,1]拓展至[-1,1]来显示产业生态演进抑制模型,提出正、负产业空间概念揭示资源型区域存在的典型产业负向关联,资源产业依赖会排挤制造业发展。三是综合运用区域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衡量产业演进变量,以及对长治的案例研究是论文特色之处。

卢梦[6](2021)在《嗜酸菌对铁精矿的沥浸脱硫研究及安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铁矿石作为生产钢铁的原材料,在冶炼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铁矿石中硫含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钢铁的强度和质量,硫还对高炉产生危害,硫氧化物的排放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依据生产规定,需将铁矿石中的硫含量降到0.5%以下。本文分离出嗜酸菌LM-1与菌株LM-2,在矿浆浓度为5%、菌液接种量为10%、温度为26℃、转速为160r/min的条件下,分别进行铁精矿脱硫的浸矿实验,在浸矿过程中定期监测浸出液中的p H、SO42-、Fe2+浓度和各种营养元素的利用情况;浸矿过程中铁精矿的含硫量,分析两种菌的脱硫效率。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和显微分析菌种浸矿前后的铁矿石表层的元素变化,并对两菌种脱硫机理进行探讨。最后,通过引入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和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FMEA)对微生物脱硫的部分工艺进行安全评价,提高微生物脱硫作业的安全性。结果表明LM-1为嗜酸菌群,其优势菌群包括苯基杆菌和脂环酸芽孢杆菌,LM-2为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T.f菌)。嗜酸菌群对铁精矿的脱硫率达到79.8%,含硫量从2.08%降到0.42%;T.f菌对铁精矿的脱硫率达到45.7%,含硫量从2.08%降到1.13%。脱硫过程中浸出液里的阴阳离子浓度整体呈增长趋势,嗜酸菌群脱硫的第20天出现因磷酸盐饥饿使菌种脱硫率降低。浸出液中的钙、镁和铁营养元素供给充分,嗜酸菌群对磷酸盐的消耗量较大。从矿样形貌分析得出,两种菌对铁精矿都有氧化作用,在矿样含硫杂质相上出现磷元素富集现象,推测细菌对硫可能有直接作用。T.f菌作用的硫相上有铁矾沉淀形成,Fe3+发挥间接浸出作用。通过引入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和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FMEA)对微生物脱硫部分工艺进行安全评价,判断出矿样破碎机和化学药剂存储存在安全风险,提出防范措施,提高微生物脱硫作业的安全性。

沈书豪[7](2020)在《淮南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及其控制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资源勘查与煤矿开采深度逐年增大,开采方式逐步向智能化推进,对煤矿深部开采地质条件的探查以及对致灾因素预测精细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查清并研究深部煤炭资源赋存地质条件以及深部煤系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不仅是一个地质基础性科学问题,也是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课题,成果可为深部矿井的设计、建设和安全生产提供更加准确、完整的地质基础数据,以便提前采取有效手段和防治措施,减少或避免矿井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文以淮南潘集矿区深部勘查区为研究对象,紧密结合该研究区的地质普查和详查工程,充分利用周边生产矿井等有利条件,通过钻孔资料处理、原位测试、野外采样、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手段,确定了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赋存的地应力及地温条件,分析了煤系岩石微观成分、沉积环境和结构构造特征,试验获得了常规及地温、地应力等条件下的岩石力学性质,研究了岩石宏观力学性质差异性及其主要控制因素,揭示了深部煤系岩石力学行为的地质本质性控制机理。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采用岩矿显微薄片鉴定、图像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深部煤系岩石矿物成分、含量和微观结构等进行了统计与分析,获得了研究区不同岩性岩石的微观特征:砂岩主要矿物为石英,平均含量在65%以上,结构以孔隙式胶结为主,且不同层位砂岩碎屑颗粒含量和粒度分布特征区别较大;泥岩矿物成分中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占比60%左右,陆源碎屑矿物占比30%左右,且各层位含量差异不大,自身非黏土矿物如菱铁矿等含量在不同层位泥岩中差异较大。2)基于研究区勘探钻孔岩芯及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了深部主采煤层顶底板岩性类型组成及岩体结构性特征:平面上,深部5个主采煤层顶底板岩性类型均以泥岩型为主,研究区从东到西煤层顶底板砂岩厚度逐渐增加,泥岩厚度逐渐减小;垂向上,砂岩含量最高层位为下二叠统,向上逐渐变小,泥岩含量则相反;岩石质量指标(RQD)和钻孔声波测井可以直接反映深部岩体的结构性特征,主采煤层顶底板RQD值和钻孔测井波速平面分布较为一致,在靠近研究区中部潘集背斜转折端和断层附近,顶底板RQD值和测井波速都较小,岩石质量和岩体完整性都较差,远离大型构造与褶皱区域RQD值和测井波速均有增大趋势,受岩性分布和构造作用影响。3)选用地面千米钻孔水压致裂法和井下巷道应力解除法开展了研究区地应力原位测试工作,结合AE法试验解译结果,得出了深部研究区现今地应力场类型、大小及方向:-1000~-1500m深度范围内最大水平主应力在30~55MPa之间,且随深度增加呈线性增大趋势;最大水平主应力约为垂直主应力的1.3倍,揭示出深部地应力场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最大、最小主应力比值在1.116~2.469之间,平均为1.511,且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研究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E向,随着深度的增加趋向于近EW向;深部现今地应力场受区域大地构造控制,研究区内不同位置地应力大小和方向存在一定差异,受区域性F66断层和潘集背斜共同影响。4)基于潘集矿区深部近似稳态钻孔测温数据建立了测温孔温度变化的校正公式,结合井下巷道测温成果对研究区简易测温孔数据进行了校正,得出淮南潘集矿区深部地温梯度值变化范围为1.52℃/百米~3.41℃/百米,平均梯度2.46℃/百米;主采煤层底板温度随深度增加呈线性增大关系,计算分析了研究区-1000m、-1200m及-1500m三个水平的地温分布规律,并编制了对应的地温分布等值线图。5)常规条件下研究区煤系岩石力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岩性岩石力学性质参数差异性较大,相同层位相同岩性的岩石力学参数分布也较为离散,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岩性效应明显;研究区各岩性岩石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凝聚力等参数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垂向上,上石盒子组中11-2煤顶底板砂岩抗压强度最高,下石盒子组中3煤顶板粉砂岩强度最高,各主采煤层顶底板的泥岩平均强度随层位变化不明显。6)开展了符合深部地应力变化范围内的不同围压条件下煤系岩石三轴力学试验,得出了深部煤系岩石强度随围压增加而增大,在试验围压范围内,初期增幅较大,增幅随围压增大而减小;通过对煤系三轴岩石力学试验参数的回归分析,建立了淮南矿区深部不同岩性的煤系岩石力学强度及峰值应变随围压变化的预测模型,并基于大量试验结果分析确定了研究区煤系岩石的岩性影响系数。7)在深部煤系地温变化范围内开展不同温度条件下煤系岩石恒温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煤系岩石强度和变形性质的影响要弱于岩性和围压的影响,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等力学参数整体随温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不同层位和不同岩性岩石受温度影响有差异,根据强度随温度的变化特征将煤系岩石力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类型分为Ⅰ型-强度随温度增加而降低型,Ⅱ型-强度波动不变型和Ⅲ型-强度随温度增大型三类。8)分析了研究区主采煤层顶底板岩石物质组成、微观结构、岩石质量指标(RQD)、钻孔测井波速以及深部赋存的应力和温度环境等因素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作用,阐明了影响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沉积特性、岩体结构特性和围压等主控因素,揭示了深部煤系岩石力学行为的物质性、结构性及赋存性的地质本质性控制作用机理。图[140]表[43]参考文献[245]

徐春辉[8](2020)在《辽宁本溪地区三维地质结构特征与BIF铁矿分布规律》文中指出辽宁本溪地区位于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太子河-浑江台陷内,是我国条带状铁矿(BIF)的重要产地,具有悠久的铁矿勘探和开采史,已探明资源储量在我国同类型已探明储量中占较大比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区现已探明铁矿资源储量已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矿山企业和科研工作者逐渐将资源找矿的目标由地表转入地下,发掘第二找矿空间矿床资源逐渐成为矿床资源开发的主要趋势。当前矿山企业和科研机构已掌握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地学数据,如何通过的科学的空间分析技术挖掘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的矿产资源,为矿产资源的空间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已成为地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论文采用分区块的三维地质研究方法,在对研究区内地层、矿床、构造等地质数据的综合分析基础上结合非震地球物理剖面数据(重力、地磁、大地电磁)和区域重、磁数据处理和解释,完成了本溪地区的深部地质结构调查。采用以剖面为主,地表产状和野外观测为辅,钻孔验证为约束的基于剖面的分块三维建模方法,建立了本溪地区地下三维地质模型。揭示了本溪地区的深部地质结构和BIF铁矿空间分布规律,阐述了深部地质结构与BIF铁矿展布的空间关系,找出了侵入岩体、褶皱、断裂等后期地质构造活动对铁矿空间发育分布的影响,指出了深部找矿的靶区。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果和认识:(1)提出了以地质模式为指导、多级剖面约束、分区块调查与研究、统一集成、逐步完善的三维地质研究思路;分别建立了以研究方法和模型为中心的三维地质研究流程。为矿集区的三维地质研究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方案。(2)设计了5条穿过研究区的主干剖面并测量了剖面上的非震地球物理数据,使用反演软件对剖面上的重、磁、电数据进行反演,绘出5条非震地球物理剖面,对非震剖面进行综合解释,得出主干剖面上的深部地质结构。应用反演软件以区域重、磁数据为基础,主干剖面为约束,对将研究区均匀等分的12条重、磁联合反演剖面进行重、磁联合反演与综合解释,得出重、磁联合反演剖面上的深部地质结构。(3)使用基于剖面的三维建模方法,以剖面为主,DEM数据、钻孔数据、产状数据等为辅,结合地层、矿床、构造等地质资料,建立了本溪地区的地下三维地质模型,阐述了本溪地区的深部地质结构。将本溪地区的深部地质结构依据特征的不同划分为以古元古界为主型、燕山期花岗岩侵入型和太古代结晶基底和沉积盖层双层结构型三大类以及六个小类。根据本溪地区的深部地质结构类型将本溪地区划分为龙岗地块、辽吉裂谷、辽吉裂谷和龙岗地块的过渡带三个大的深部构造单元六个小的深部构造单元。本溪地区的铁矿空间分布与深部地质结构间存在重要关系。(4)建立了本溪地区主要铁矿的三维空间模型,结合该区的深部地质结构,指出了本溪地区铁矿空间展布的规律:本溪地区的铁矿以NW向走向为主;由南向北盖层逐渐变薄遭受的剥蚀逐渐增强;北部地区含铁建造多表现为复式褶皱,南部地区铁矿含铁建造多表现为板状。本溪地区铁矿现有空间展布是后期褶皱、断裂、岩体侵入等地质构造活动综合地质作用的结果。褶皱和断裂改变铁矿的空间形态,影响铁矿的发育规模同时还能促进富铁矿的形成。岩体侵入一方面对含铁建造造成了侵蚀影响了铁矿的规模,另一方面因岩体侵入提供的热液与贫铁矿产生交代反应促成富铁矿的发育。(5)指出深部找矿远景区,根据本溪地区的深部地质结构及铁矿空间展布规律,结合区域重、磁异常推测在研究区东部本溪田师傅盆地新元古-古生代沉积盖层下埋藏有太古宙BIF隐伏铁矿,深部找矿远景好。

李维东[9](2020)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文中研究表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着至为关键的战略作用。黄河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流汇入太平洋,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大型水系,其形成演化是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关乎人类的缘起、发展和未来,长期备受地质学家重视。本文选取黄河上游作为主要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构造地貌学、沉积学及地质年代学等多种学科手段,探讨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及黄河发育。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详细追索黄河上游典型河段古河道遗迹(阶地、古砾石层),利用地质年代学手段进行地层定年,建立其时空格架;(2)在关键层位系统采集物源(U-Pb、重矿物)样品,获取物源特征;(3)系统收集前人发表的黄河不同区段、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物源数据,将其与本文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探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过程。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U-Pb锆石年龄谱的对比分析,显示河套盆地段黄河T9阶地基座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及龙羊峡段古黄河曲乃亥组砂砾层的年龄谱具有相似的特征,为分析黄河早期演化提供了证据。(2)黄河河套段T9阶地埋藏的古黄河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的重矿物组合主要以角闪石和绿帘石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电气石、榍石等,与黄河上游现代沉积物、兰州段典型阶地沉积物和古老砾石层以及银川盆地古老砾石层的重矿物组合具有相似性。(3)综合河流阶地与古黄河沉积物的野外观测、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重矿物组合等资料,认为黄河上游至少在上新世早期已初步形成,其位置和规模接近现代黄河流域。

李岚[10](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二、山西铁矿资源的概况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铁矿资源的概况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相关政策
        1.1.2 山西省相关政策
        1.1.3 上党地区文化底蕴深厚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对象
        1.3.1 浊漳河流域
        1.3.2 浊漳河南源
        1.3.3 传统村落
        1.3.4 空间形态特征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内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2.1.1 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
        2.1.2 关于山西传统村落的研究
    2.2 国外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空间影响因素
    3.1 河谷地貌环境
        3.1.1 地形地貌特征
        3.1.2 河流水系
    3.2 区域经济因素
        3.2.1 矿产资源
        3.2.2 潞商
    3.3 社会人文因素
        3.3.1 地区民俗礼制
        3.3.2 佛教传播
    3.4 军事活动遗址
        3.4.1 历代古战场
        3.4.3 革命老区旧址
    3.5 本章小结
        3.5.1 各因素相关性
        3.5.2 村落总体相关性
        3.5.3 结论
第四章 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4.1 平面形态分析
        4.1.1 村落选址原则
        4.1.2 选址类型归纳
        4.1.3 村落平面形态分类
    4.2 村落结构
        4.2.1 村落边界
        4.2.2 村落中心
    4.3 街巷格局
        4.3.1 棋盘型
        4.3.2 鱼骨型
        4.3.3 一字带型
        4.3.4 十字型
        4.3.5 C字型
        4.3.6 倒F字型
    4.4 本章小结
        4.5.1 各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4.5.2 结论
第五章 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评价
    5.1 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评价的意义
    5.2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现状评价体系构建
        5.2.1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5.2.2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评价影响因子的选取
        5.2.3 影响因子的权重系数设置
        5.2.4 评分标准的制定
        5.2.5 评价等级的划分
    5.3 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评价
        5.3.1 公共空间评价结果
        5.3.2 评价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评价专家问卷
附录B 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C 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评价原始数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晋中地区古村落传统景观格局及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概念基础阐述,研究范围
        1.3.1 概念基础阐述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框架
2 晋中地区古村落的总体概况
    2.1 晋中地区古村落的生成环境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人文环境概况
    2.2 晋中地区古村落发展演进
        2.2.1 区域历史沿革
        2.2.2 发展演进阶段
    2.3 晋中地区古村落分布及现状调研
        2.3.1 晋中地区古村落分布特点
        2.3.2 晋中地区古村落现状调研
        2.3.3 现状调研的问题及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晋中地区古村落的景观格局分析
    3.1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形态分析
        3.1.1 晋中地区古村落的选址构思
        3.1.2 晋中地区古村落的基址类型
        3.1.3 晋中地区古村落的空间形态
    3.2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构成分析
        3.2.1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空间要素构成
        3.2.2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空间序列构成
        3.2.3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文化空间构成
        3.2.4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社会空间构成
    3.3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的影响因素
        3.3.1 自然因素
        3.3.2 人文因素
    3.4 本章小结
4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的演变及问题分析
    4.1 演变阶段划分与演变因子
        4.1.1 演变阶段划分
        4.1.2 演变因子分类
    4.2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的演变要素分析
        4.2.1 村落空间演变分析
        4.2.2 院落空间演变分析
        4.2.3 街巷空间演变分析
        4.2.4 公共空间演变分析
    4.3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演变的总结与分析
        4.3.1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演变动因总结
        4.3.2 晋中地区古村落的景观格局演变的趋势分析
        4.3.3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演变的问题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保护和利用
    5.1 古村落景观格局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5.1.1 历史价值
        5.1.2 科学价值
        5.1.3 艺术价值
        5.1.4 旅游开发价值
    5.2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的保护
        5.2.1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的保护对象和内容
        5.2.2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保护原则
        5.2.3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的保护途径
    5.3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的活化利用
        5.3.1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活化的内涵
        5.3.2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活化的策略
    5.4 店头村的景观格局的活化发展实践
        5.4.1 店头村村落概况
        5.4.2 店头村现状分析
        5.4.3 店头村景观格局活化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图录
附录二 表录
附录三 晋中地区部分古村落概况统计
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参与科研项目
    2.发表论文
    3.参与实践项目
    4.获得奖项

(3)大同煤田火成岩侵入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火成岩在沉积盆地中的侵入特征
        1.2.2 大同煤田火成岩的岩性特征
        1.2.3 煤与火成岩相互作用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工作量统计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层
        2.2.1 中下太古界集宁群(Ar)
        2.2.2 古生界(Pz)
        2.2.3 中生界(Mz)
        2.2.4 新生界(Cz)
    2.3 构造
        2.3.1 区域构造简史
        2.3.2 断层
        2.3.3 褶皱
    2.4 煤层
        2.4.1 含煤岩系
        2.4.2 煤质
    2.5 火成岩
第3章 东周窑井田火成岩分布特征
    3.1 东周窑井田火成岩侵入特征
        3.1.1 火成岩侵入层位
        3.1.2 太原组5 号煤层中火成岩分布
        3.1.3 山西组地层中火成岩分布
        3.1.4 井田内火成岩的侵入方向
    3.2 东周窑井田不同尺度的三维模型构建
        3.2.1 建模区域选择
        3.2.2 建模区1 的三维地质模型
        3.2.3 建模区2 的三维地质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火成岩的形态学特征
    4.1 岩床的宏观特征
    4.2 接触带和围岩的宏观特征
    4.3 接触带和围岩的显微特征
    4.4 指状结构和混积结构形成机制和特征
        4.4.1 岩床指状结构的形成
        4.4.2 指状结构的特点
        4.4.3 混积结构的形成机制和特点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煤-火成岩相互作用
    5.1 煤层对岩墙的影响
        5.1.1 岩墙的宏观特征
        5.1.2 不同分带样品的显微特征
        5.1.3 不同分带样品的矿物学特征
        5.1.4 岩墙与煤层的相互作用过程
        5.1.5 煤层中和地表的其他岩墙
    5.2 煤层对岩床的影响
        5.2.1 东周窑8100 工作面辉绿岩岩床的宏观、显微和矿物学特征
        5.2.2 东周窑2206 巷辉长岩岩床的宏观、显微和矿物学特征
        5.2.3 岩床与煤层的相互作用过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因子分析与分形理论的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研究现状
        1.2.1 初级发展时期
        1.2.2 发展与提高时期
        1.2.3 GIS与地学大数据时期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数据统计
        1.3.3 研究路线图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2.2.1 盆地构造特征
        2.2.2 盆地演化
    2.3 盆地地层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成分数据处理在地球化学数据因子分析过程中的应用
    3.1 成分数据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3.1.1 成分数据的基本概念
        3.1.2 成分数据的性质
    3.2 成分数据处理在因子分析过程中的应用
        3.2.1 地球化学数据的预处理
        3.2.2 地球化学数据的变换方法
        3.2.3 成分数据的协方差矩阵
    3.3 实验结果分析
        3.3.1 氧化物分析结果
        3.3.2 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3.4 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含量-面积分形法在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圈定中的应用
    4.1 传统方法元素异常识别的局限性
    4.2 含量-面积分形简介
        4.2.1 分形理论简介
        4.2.2 含量—面积分形原理与实现
    4.3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分形理论在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圈定中的应用
    5.1 傅里叶变换的概念与性质
        5.1.1 傅里叶变换的概念
        5.1.2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5.2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多重分形滤波
        5.2.1 快速傅里叶变换与多重分形
        5.2.2 滤波器的设计
    5.3 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产业生态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文献综述
    2.1 产业演进研究
        2.1.1 产业演进的内涵
        2.1.2 产业演进的影响因素
        2.1.3 产业演进的路径选择
    2.2 产业生态与产品空间研究
        2.2.1 产业生态的研究进展
        2.2.2 产品空间理论研究进展
    2.3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与转型升级研究
        2.3.1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及其成因
        2.3.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措施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产业生态视角下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理论框架
    3.1 从生态系统到产业生态系统
        3.1.1 生态系统的构成
        3.1.2 生态平衡及生态系统演替模型
        3.1.3 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3.1.4 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演进模型
        3.1.5 本文后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与模型
    3.2 产业生态恶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抑制模型
        3.2.1 基本假定
        3.2.2 资源丰裕、资源繁荣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恶化
        3.2.3 产业生态恶化、低端锁定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逆向演进
    3.3 产业生态改良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随机、促进模型
        3.3.1 资源管制、资源依赖弱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中性演进:随机模型
        3.3.2 政策引导、资源收益转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改良:促进模型 1
        3.3.3 产业生态改良、内生驱动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模型 2
    3.4 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数理解析
        3.4.1 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分析
        3.4.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3.5 三次产业演进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拓展分析
        3.5.1 三次产业演进、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部门产业演进关系
        3.5.2 资源依赖与三次产业演进的关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分析
    4.1 省级层面中国资源型区域的划分依据
    4.2 中国资源型省份产业演进的测度与特征:基于产品空间理论
        4.2.1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测度概念与方法
        4.2.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构建方法
        4.2.3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的总体特征
    4.3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升级能力评价
        4.3.1 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与产业空间网络特征
        4.3.2 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特征
        4.3.3 生产能力禀赋与产业密度特征
    4.4 资源依赖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4.4.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4.4.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4.4.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计量检验
    5.1 产业基础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三维数据
        5.1.1 三维数据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5.1.2 三维数据模型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5.1.3 三维数据模型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5.2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研究
        5.2.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5.2.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5.2.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5.3 资源依赖抑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中介机制检验
        5.3.1 中介效应模型设定与样本选取
        5.3.2 资源依赖“诅咒”经济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
        5.3.3 资源依赖影响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5.3.4 资源依赖影响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5.4 拓展检验:替代原有被解释变量
        5.4.1 资源依赖与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检验
        5.4.2 产业生态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5.4.3 资源依赖对产业生态的影响:机制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的典型案例研究:以山西长治为例
    6.1 长治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与产业空间网络格局
        6.1.1 长治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
        6.1.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中的长治格局
    6.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探索与转型方向
        6.2.1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依赖
        6.2.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创造
        6.2.3 长治产业退出导致路径中断
        6.2.4 长治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
    6.3 长治产业生态改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阐释
        6.3.1 煤炭产业管制促进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
        6.3.2 产业生态改良为长治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6.3.3 制造业、新兴产业助力长治产业演进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优化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建议
    7.1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7.1.1 资源型区域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
        7.1.2 资源型区域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
    7.2 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优化的政策建议
        7.2.1 以产业关联推动资源型区域产业群落化发展
        7.2.2 促进资源型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升级
        7.2.3 提升资源型区域产业服务能力
        7.2.4 完善资源型区域产业基础设施保障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附表 1“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Probit回归结果
附表 2 1999-2019 年长治市主要工业品产量
附图 1 2013 年中国正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附图 2 2013 年中国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6)嗜酸菌对铁精矿的沥浸脱硫研究及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铁矿石资源概况
        1.1.1 全球铁矿石资源概况
        1.1.2 国内铁矿石资源概况
    1.2 铁矿石脱硫技术综述
        1.2.1 铁矿石中硫的赋存形态
        1.2.2 物理化学法脱硫
        1.2.3 化学酸浸法脱硫
        1.2.4 微生物法脱硫
    1.3 脱硫微生物种类及机理
        1.3.1 脱硫微生物种类
        1.3.2 微生物脱硫机理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脱硫微生物的筛选及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污泥的采集
        2.1.2 培养基配制
        2.1.3 实验药剂
        2.1.4 实验仪器
        2.1.5 菌种筛选
        2.1.6 菌种活性测定
        2.1.7 菌种鉴定方法
    2.2 落形态及菌种活性
        2.2.1 革兰氏染色及菌落形态
        2.2.2 菌种活性
    2.3 高通量测序分析
    2.4 16S rDNA测序分析
        2.4.1 菌株LM-2 的PCR电泳
        2.4.2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嗜酸菌群沥浸脱硫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矿样的采集
        3.1.2 菌株来源
        3.1.3 实验药剂
        3.1.4 实验仪器
        3.1.5 铁精矿的物相分析
        3.1.6 嗜酸菌群浸矿脱硫实验
        3.1.7 浸出液中阴阳离子的测定
        3.1.8 铁精矿中硫含量测定方法
    3.2 矿样组分分析
    3.3 嗜酸菌群浸矿脱硫体系p H值变化
    3.4 嗜酸菌群浸矿脱硫体系中SO_4~(2-)浓度变化
    3.5 嗜酸菌群浸矿脱硫效率
    3.6 嗜酸菌群浸矿脱硫体系Fe~(2+)浓度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氧化亚铁硫杆菌(T.f菌)沥浸脱硫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菌株来源
        4.1.2 实验药剂
        4.1.3 实验仪器
        4.1.4 T.f菌浸矿脱硫实验
        4.1.5 测定方法
    4.2 T.f菌浸矿脱硫体系p H变化
    4.3 T.f菌浸矿脱硫体系SO_4~(2-)浓度变化
    4.4 T.f菌浸矿脱硫效率
    4.5 T.f菌浸矿脱硫体系中Fe~(2+)浓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种嗜酸菌沥浸脱硫机理分析及安全评价
    5.1 两种嗜酸菌沥浸脱硫效果对比分析
        5.1.1 脱硫过程p H值对比分析
        5.1.2 脱硫过程SO_4~(2-)浓度对比分析
        5.1.3 脱硫效率对比分析
        5.1.4 脱硫过程Fe~(2+)浓度对比分析
        5.1.5 脱硫过程中营养物质利用情况对比分析
        5.1.6 矿样回收率对比分析
    5.2 微生物脱硫过程杂质相形态演变分析
        5.2.1 微生物浸蚀前后杂质元素变化
        5.2.2 微生物浸蚀过程中杂质相形貌变化
    5.3 安全评价
        5.3.1 微生物脱硫工艺特点
        5.3.2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5.3.3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5.3.4 危险防护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淮南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炭深部开采及赋存条件探查研究现状
        1.2.2 深部赋存条件下的岩石力学性质研究现状
        1.2.3 沉积特性和岩体结构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研究工作过程与工作量
2 研究区工程概况与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勘查工程概况
        2.1.1 研究区位置及范围
        2.1.2 潘集矿区深部勘查工程概况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2.2.1 区域地层
        2.2.2 研究区含煤地层
    2.3 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
        2.3.1 区域构造及演化
        2.3.2 研究区构造特征
    2.4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2.4.1 区域水文地质
        2.4.2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2.5 本章小结
3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沉积特性及岩体结构特性分析
    3.1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学特征
        3.1.1 煤系岩石显微薄片鉴定
        3.1.2 煤系砂岩岩石学特征
        3.1.3 煤系泥岩岩石学特征
    3.2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性组成特征
        3.2.1 研究区13-1煤顶底板岩性类型及分布特征
        3.2.2 研究区11-2煤顶底板岩性类型及分布特征
        3.2.3 研究区8煤顶底板岩性类型及分布特征
        3.2.4 研究区4-1煤顶底板岩性类型及分布特征
        3.2.5 研究区1(3)煤顶底板岩性类型及分布特征
    3.3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沉积环境分析
        3.3.1 研究区煤系砂体剖面分布特征
        3.3.2 研究区煤系沉积环境分析
    3.4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体结构特性分析
        3.4.1 主采煤层顶底板岩石质量评价
        3.4.2 主采煤层顶底板岩体完整性评价
    3.5 本章小结
4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赋存条件探查及其展布规律研究
    4.1 潘集矿区深部地应力测试与分布特征研究
        4.1.1 深部地应力测试工程布置
        4.1.2 深部地应力测试方法与测试结果
        4.1.3 淮南潘集矿区深部地应力分布特征
        4.1.4 深部构造对地应力场的控制作用分析
    4.2 潘集矿区深部地温探查与地温展布特征评价
        4.2.1 深部地温测试与测温数据处理
        4.2.2 研究区地温梯度及分水平地温场展布特征
        4.2.3 深部主采煤层地温场特征
    4.3 本章小结
5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5.1 深部煤系岩石采样与制样
        5.1.1 研究区采样钻孔工程布置
        5.1.2 煤系岩石样品采集与制备
    5.2 深部煤系岩石物理性质测试与评价
    5.3 常规条件下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5.3.1 常规条件岩石力学试验与结果分析
        5.3.2 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参数相关性分析
        5.3.3 不同层位岩石力学性质变化特征
        5.3.4 本节小结
    5.4 围压条件下煤系岩石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5.4.1 室内三轴试验装置与试验过程
        5.4.2 深部煤系岩石三轴试验结果与分析
        5.4.3 深部地应力场下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变化规律与预测模型
        5.4.4 本节小结
    5.5 温度条件下煤系岩石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5.5.1 温度条件下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案
        5.5.2 深部温度条件下煤系岩石力学参数变化特征
        5.5.3 温度条件对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分析
        5.5.4 本节小结
    5.6 本章小结
6 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6.1 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差异性分布
        6.1.1 煤系岩石力学性质试验参数分布的差异性
        6.1.2 主采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垂向分布的差异性
        6.1.3 主采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平面分布的差异性
    6.2 深部煤系岩石沉积特性对力学性质的控制作用
        6.2.1 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岩性效应
        6.2.2 煤系岩石矿物成分对力学性质的控制作用
        6.2.3 煤系岩石微观结构对力学性质的控制作用
    6.3 深部岩体结构性特征对力学性质的影响
        6.3.1 岩体结构性特征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6.3.2 深部构造特征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6.4 深部赋存环境对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6.4.1 深部地应力环境对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6.4.2 深部地温环境对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辽宁本溪地区三维地质结构特征与BIF铁矿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BIF铁矿的研究现状
        1.2.2 三维地质调查的研究现状
        1.2.3 鞍-本溪地区的深部地质结构及含铁建造空间展布研究现状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存在的科学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小结
    1.5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理位置
    2.2 地层
        2.2.1 太古宇
        2.2.2 古元古界
        2.2.3 新元古界
        2.2.4 古生界
        2.2.5 中生界
    2.3 侵入岩
        2.3.1 新太古代侵入岩
        2.3.2 古元古代侵入岩
        2.3.3 中生代侵入岩
    2.4 区域地质构造
    2.5 断裂
    2.6 矿产
第3章 三维地质研究方法与流程
    3.1 三维地质研究内容
    3.2 三维地质研究思路
        3.2.1 地质模式指导
        3.2.2 多级剖面约束
        3.2.3 分区块调查研究
        3.2.4 分区块按对象三维地质建模
        3.2.5 统一集成
        3.2.6 逐步完善
    3.3 三维地质研究流程
        3.3.1 以研究方法为中心的三维地质研究流程
        3.3.2 以模型为中心的三维地质研究流程
    3.4 三维地质建模模型
    3.5 小结
第4章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4.1 岩石物性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4.2 区域岩石物性特征
    4.3 区域重力特征
    4.4 区域航磁特征
    4.5 小结
第5章 区域深部地质结构格架特征
    5.1 非震地球物理数据的采集
        5.1.1 重力数据测量
        5.1.2 地磁数据测量
        5.1.3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测量
    5.2 非震地球物理数据的处理
        5.2.1 重、磁数据处理
        5.2.2 MT数据处理
    5.3 非震地球物理剖面深部地质结构
        5.3.1 非震地球物理综合剖面Ⅰ
        5.3.2 非震地球物理综合剖面Ⅱ
        5.3.3 非震地球物理综合剖面Ⅲ
        5.3.4 非震地球物理综合剖面Ⅳ
        5.3.5 非震地球物理综合剖面Ⅴ
    5.4 重、磁联合反演
    5.5 重、磁联合反演剖面深部地质结构
    5.6 小结
第6章 本溪地区深部地质结构特征
    6.1 研究区三维空间模型
    6.2 燕山期侵入岩体的深部地质形态
    6.3 辽吉裂谷的构造边界与沉积边界
        6.3.1 构造边界
        6.3.2 沉积边界
    6.4 本溪地区深部地质结构特征
    6.5 本溪地区深部地质结构构造演化史
    6.6 小结
第7章 本溪地区含铁建造的空间发育规律
    7.1 本溪地区主要铁矿矿床特征
        7.1.1 南芬矿集区
        7.1.2 北台矿集区
    7.2 本溪地区铁矿空间展布规律
        7.2.1 研究区主要铁矿平面展布特征
        7.2.2 含铁建造盖层发育情况
        7.2.3 含铁建造空间三维形态
        7.2.4 富铁矿的空间分布规律
    7.3 岩体侵入对含铁建造空间发育的影响
        7.3.1 岩体侵入对含铁建造的侵蚀作用
        7.3.2 岩体侵入对矿体的富集作用
    7.4 褶皱对含铁建造空间发育规律的影响
        7.4.1 褶皱改变铁矿的形态
        7.4.2 褶皱使铁矿富集
    7.5 断裂对含铁矿建造空间发育的影响
        7.5.1 断裂影响矿体出露形态
        7.5.2 断裂影响矿体的保存程度
        7.5.3 断裂提供铁矿富集条件
    7.6 隆升剥蚀作用及盖层对铁矿的影响
    7.7 深部找矿前景
    7.8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黄河形成发育的研究历史
        1.2.2 黄河不同河段主要研究概况
        1.2.3 黄河形成的几种观点及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势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植被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样品
    3.1 研究理论
        3.1.1 物源分析
        3.1.2 电子自选共振(ESR)定年
    3.2 测试方法
        3.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3.2.2 重矿物分析
        3.2.3 电子自旋共振(ESR)
    3.3 实验样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上游晚新生代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 青海龙羊峡段古黄河河道的发现及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1.2 古黄河河道的发现
    4.2 宁夏中宁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2.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2.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3.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青海龙羊峡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1.1 古黄河砾石层及相关地层的形成时代
        5.1.2 古黄河砾石层有关物源的讨论
    5.2 宁夏中宁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2.1 干河沟组的形成时代
        5.2.2 宁夏中宁段干河沟组的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1 采样阶地的形成时代
        5.3.2 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的探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黄河及其他主要水系形成演化的启示
    6.1 对黄河形成演化的启示
    6.2 与长江形成发育有关研究的相互启发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本文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附表2 河套盆地段黄河T3阶地和T9阶地砾石层古流向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2.1.1 太原概况
        2.1.2 山川形势
        2.1.3 交通条件
        2.1.4 资源环境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2.2.1 行政建置沿革
        2.2.2 晋商都会
        2.2.3 地方历史名人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2.5 本章小结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3.3 本章小结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4.3.1 督军府
        4.3.2 傅公祠
        4.3.3 同蒲铁路
        4.3.4 西北实业公司
        4.3.5 环城公路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4.3.8 植树造林
        4.3.9 古迹保护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4.6 本章小结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5.3.1 交通运输
        5.3.2 工矿企业
        5.3.3 水道建设
        5.3.4 其它方面建设
    5.4 本章小结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6.2.3 市政改善工程
    6.3 本章小结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7.6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山西铁矿资源的概况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D]. 李安冉.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晋中地区古村落传统景观格局及演变研究[D]. 郭泓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大同煤田火成岩侵入特征研究[D]. 李凯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因子分析与分形理论的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 范文遥. 吉林大学, 2021(01)
  • [5]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D]. 边云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嗜酸菌对铁精矿的沥浸脱硫研究及安全评价[D]. 卢梦.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7]淮南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及其控制因素研究[D]. 沈书豪.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8]辽宁本溪地区三维地质结构特征与BIF铁矿分布规律[D]. 徐春辉. 吉林大学, 2020(03)
  • [9]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D]. 李维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10]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山西省铁矿资源概况及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