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股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规范股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一、规范股份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安芸腾格[1](2020)在《蒙古国公司治理与优化问题研究 ——以MCS为例》文中提出二十世纪初,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以欧美国家为首,在公司的发展中,治理机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蒙古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公司治理问题也相对尖锐。蒙古国对于公司治理的研究起步较晚,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业界针对公司治理与治理机制的研究更为少见,对公司治理机制与优化等方面研究还不够深入,如何有效提高公司治理成为蒙古国公司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笔者作为蒙古国留学生,对蒙古国的公司治理问题也比较关注,希望能够通过研究公司的治理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本论文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理论基础,对公司治理的现有文献与经验进行阐述和分析,以蒙古国MCS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查阅法、实例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研究蒙古国MCS公司的治理问题,发现该公司存在权利配置失衡、董事运行机制失效、管理人员约束机制不健全、董事会作用有限,缺乏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MCS公司的实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包括健全治理机制,促进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等,希望能够对MCS公司治理有微薄的参考和帮助。

LE THI THUY DUONG(黎氏垂阳)[2](2020)在《越南法上的股东大会决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越南经济的多方发展催生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其中包括股份公司。目前,股份制公司由于其灵活性和与其他类型公司相比的突出优势而成为最受欢迎的公司类型之一。股份公司要求三名或三名以上的创始股东,但不限于最高出资股东以及有权发行各种证券以筹集资金的权利,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公司的组织和管理必须更加系统,具体和严格。越南企业法规定,股份公司有权选择以下模式中的管理和运营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控制委员会和董事或总经理。如果股份公司的股东少于11名,而机构股东所拥有的股份少于公司总股份的50%,则不需要设立控制委员会或以下模式:股东大会、董事会和董事或总经理。在这种情况下,至少20%的董事会成员必须是独立成员,并在董事会下设有内部审核委员会。独立成员履行监督职能,并组织实施对公司管理和行政的控制。证券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基本上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董事、总经理;对于拥有11个以上个人股东或拥有50%以上公司股份的机构股东的股份公司,必须设立控制委员会。因此,对于任何一种模式,股份公司始终都会召开包括所有有表决权的股东在内的股东大会,这是股份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决议的形成,通过,批准和执行均基于2014年《企业法》和相关法律。但是实际上,某些股份制公司并不能很好地执行有关股东大会决议的法律规定,从而导致许多股东大会决议被宣布取消。这极大地限制了股份公司决议和管理活动的执行,限制了越南股份公司的能力和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应提出正确的方向和解决方案来加强有关股东大会决议法律依据的执行。因此,本文分为以下几部分对以上问题进行剖析与讨论:首先,文章引言将提出问题,分析立法背景,并表明本文研究的必要性与研究方法。文章第一部分对股东大会决议的一般理论进行阐述,如:股东大会决议的概念与特点,股东大会决议的作用和意义等。其次,文章第二部分至第四部分将阐述股东大会决议有关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例如:越南《企业法》对于股东大会决议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某些情形并没有做出合理的规范限制等问题。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引入了具体案例对不同情形下的决议提供指引与说明;对于股东大会决议的法律法规提出了完善的方向与应对措施。

时军[3](2020)在《薪酬差距对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市公司融资渠道薄弱一直困扰着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融资渠道的拓展作为资本结构研究的主要核心问题,其对公司融资能力的提高,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公司成长的稳健性,以及公司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内源融资受到公司盈利能力和规模的限制,且筹集资金时间较长,因此,学术界和实务界一直关注如何有效合理地开展公司外源融资活动,其主要是围绕着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进行研究。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阶段,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尚待完善,商业信用融资能够有效地缓解公司融资压力,拓宽公司融资途径,促进公司资金周转使用,已经成为公司重要的外源融资方式,其对降低公司融资约束,优化资金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商业信用融资纳入公司外源融资渠道开展进一步研究。由于现代公司主要特征是“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导致在资源委托方(即资源所有者)和资源受托方(即资源经营者)之间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Jensen和Meckling,1976),薪酬契约制定的有效性可以作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公司治理机制之一。科学、合理地制定薪酬差距,是公司薪酬激励机制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公司薪酬政策是否有效、可行的判断依据。由于薪酬差距会对公司高管和员工日常工作的积极性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到公司绩效,导致在资本市场中向公司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传递出的公司偿债、营运、盈利和发展能力信息受到影响,最终会影响公司进行外源融资的效果。但是,目前学术界还缺乏关于薪酬差距对公司外源融资的影响研究,且学术界针对薪酬差距所产生激励效果的研究尚没有统一结论,其究竟会对公司外源融资渠道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验证。目前,对薪酬差距和外源融资的研究范畴还缺乏权威、一致的界定,且已有研究很少考虑薪酬差距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因此,本文以锦标赛理论和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对已有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探索出本文的研究空间。其次,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差距和外源融资方式的发展趋势,探究研究薪酬差距影响外源融资的必然性,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再次,从三个维度开展薪酬差距对外源融资的影响研究:第一维度是薪酬差距对债权融资的影响;第二维度是薪酬差距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第三维度考虑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的影响。最终,对本文的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验证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主要结论为:(1)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差距对债权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债权融资水平方面,公司外部和内部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越高会显着降低负债融资比率。债权融资期限方面,公司高管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中值、高管团队和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与长期负债比率呈现显着负向关系。债权融资方式方面,公司外部和内部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长期借款比率均呈现显着正向关系。实证检验进一步区分了公司产权性质,国有企业能够加强高管团队和高管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中值与负债融资比率的负向效应;高管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中值、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对长期负债比率的负向效应被加强,说明在国有企业中,薪酬差距越高,高管会建立有利于自身谋利机制,削减公司债权融资,提高其薪酬操纵的便利性。股权制衡度高的公司,会加剧公司外部和内部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长期负债率负向效应,高管团队外部薪酬差距中值对长期借款比率的正向效应被减弱。此外,考虑了行业竞争程度,采用垄断度进行分类,发现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会增强高管员工外部和内部薪酬差距对负债融资比率、长期负债比率的负向效应,对长期借款比率的正向效应会被减弱;将公司注册地划分为东部及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现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公司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对负债融资比率负向效应被加强,高管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中值和相对薪酬差距对长期负债比率的负向效应被减弱,高管团队外部薪酬差距中值对长期借款比率的正向效应被加强。(2)实证检验发现公司高管团队、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增加会降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国有公司会加剧公司薪酬差距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股权制衡度高的公司,会削弱公司高管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中值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处于高垄断行业的公司,高管团队相对薪酬差距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会加强;处于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公司,高管团队和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会减弱。(3)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差距与股权融资水平呈现负向效应,随着公司外部和内部薪酬差距的增加,公司的股权融资水平会下降。实证检验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公司中、垄断度较高的公司和处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的公司中,高管团队、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均会得到加强;股权制衡度较高的公司中,高管团队相对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会减弱。综上分析,基于对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差距对外源融资渠道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提出的主要政策建议为:完善薪酬激励相关法律规章建设,提高法律法规执行的有效性;完善资本市场公司商业信用融资相关规范,完善商业信用监督体系,净化商业信用融资环境;设定合理的岗位薪酬标准,综合考虑公司内外部差异,科学制定薪酬差距,构建适合本公司的薪酬差距体系;完善公司激励机制,明确奖惩标准,制定合理的公司管理层晋升机制;明确公司管理层责权,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合理制衡公司股东控制权;增加公司高管薪酬透明度,完善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公司还应注重树立诚信为本、规范经营的理念,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商业信用融资的吸引力。

宋韶君[4](2020)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的高增长,与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绩效分不开。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特大型央企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然而与国有资产规模大幅增长形成对比的是,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相对不高、国有企业产业竞争力不足,从制度因素来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管理体制与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已不相容。在此背景下,以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把国有资本运营权利授权给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简称“两类公司”),重构国资监管、国资运营、国企经营分开的三层国资管理体系,除了有利于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更重要的是实现国有资本运营与国有企业经营各司其职,引导国资管理目标从“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导向,转向“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资本价值导向,为国有资本价值增长可持续创造有利制度条件。“管资本”导向下三层次国资管理体系重构,需要配套的绩效评价机制。聚焦国有资本价值,重构与国有企业不同的绩效评价体系,不仅能为国资监管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而且对引导国有资本价值管理、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回顾已有相关研究,虽然不乏从“政企分开”、“两权分离”视角对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管资本”改革逻辑的解释,但针对“两类公司”绩效评价的研究,要么是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孤立研究国有资本增值绩效,要么把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因素,作为外在于资本增值目标函数的因素研究,由此导致国有资本增值目标体系与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逻辑的理论与现实“脱节”。本文所尝试的理论推进,就是使两者融合,把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因素分析,引入国有资本增值绩效目标体系,构建一个开放的、融合组织功能与系统目标的绩效分析框架。基于此,本文主要借鉴马克思资本理论及西方产权理论,结合对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逻辑的现实考察,构建了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下的绩效评价体系。从“两类公司”职能侧重来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注重产业培育,兼顾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等政策职能;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追求投资收益,市场化程度更高。为使研究更有针对性,本文具体选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重点阐述在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逻辑下,聚焦国有资本价值管理产权层,使国有资本增值绩效释放的实现机制,由此提出绩效评价方法体系和思路,指导指标体系构建。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至三章,通过文献回顾及理论分析,以马克思资本理论为源头,借鉴公有制理论,构建了国有资本增值的目标体系;引入西方产权理论,从理论层面论证了绩效评价动因、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及评价方法;为分析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是什么、如何评价”做理论铺垫。第二部分包括第四至五章,通过对“管资产”国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效率的现实考察,将“管资本”改革逻辑引入国有资本增值目标体系,从而论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职能,确立重构国有资本运营产权层绩效评价体系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构建了融合国资管理目标与国有资本产权运营职能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系,为绩效评价体系“如何构建”提供方法指导。第三部分包括第六至八章,依托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和思路,探索性筛选绩效评价指标,并对其中核心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指标有效性,得出研究结论,提出绩效评价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及政策建议,旨在探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如何评价”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管理体制下,由于独立行使产权职能的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主体缺位,依附于行政关系的国有产权管理和国有企业经营,与“国有资产账面价值保值增值”的绩效观念相互强化,使国有资本增值目标被异化为无限做大资产规模,导致资本增值潜力和企业创新活力被束缚。通过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构造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主体,把国有资本运营权利授权给“两类公司”,从而形成国有资产行政管理层、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国有企业产业经营层相互分权、相互制衡的三层次国资管理体系,为重塑国有资本增值的动力机制提供有利的制度安排,就是“两类公司”设立的改革逻辑。2.随着“管资产”转向“以管资本为主”的三层次国资管理体制重构,一方面,绩效评价目标及观念,应从关注国有资产账面价值,转向强调国有资本产权价值,实现国有保值增值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另一方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作为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定位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市场职能以及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等政策职能,相应地,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和逻辑与国有企业产业经营层应有所区别。着眼资本价值,构建与国有企业不同的绩效评价体系,实现绩效评价与国资管理目标的“激励相容”,成为绩效评价体系重构的现实需求。3.以国有资本增值为目标,聚焦国有资本产权运营职能,在绩效评价目标层,以资本价值统筹市场绩效和政策绩效子目标;在绩效评价标准层,以提升国有资本流动性(活力)、增值能力、防风险能力、布局优化能力、对社会资本带动力、对国计民生支持力“国有资本六力”为评价标准;在绩效评价指标层,以国有资本形态转换机制、经济增长新动能培育机制、国有股权减持市场化退出机制“三大机制”作为核心价值驱动指标选取依据;在指标权重和绩效标准值区分上,依据市场化程度、行政层级及资产规模、产融关系,构建不同分类视角下的“三维分类模型”,形成融合产权职能与国有资本增值目标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系。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上,将“价值驱动指标”与“基础财务指标”相结合,实现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衔接,把反映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及国有资本价值变动趋势的指标纳入中长期评价体系。4.按照绩效评价方法体系和构建思路,结合绩效评价重点,选取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资产周转率,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作为核心评价指标。实证结果表明,三个指标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具有较好区分度和解释力。在数据层面,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与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资产周转率两个指标之间,具有较好互补性;国有资产周转率与国有资产资本化率之间,存在弱相关性,三大指标能较好刻画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目标的价值驱动逻辑。其中,国有资产周转率是描述国有资本流动性的结果指标,国有资产资本化率是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的驱动指标,有利于引导国有资本价值放大,是提高国有资产周转率的前提;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是描述国有资本潜在增值能力的预测性指标,有利于引导国有资本价值发现,以及对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培育。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1.选题的前沿性。现有文献缺乏把“国有资本”从“国有企业”的研究范畴中抽离出来,专门构建的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绩效评价体系。针对这一缺失,本文具体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构建了专门针对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的绩效评价体系,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白。2.研究视角及方法体系的创新。本文打破了孤立的从国有资本增值视角,或者从国资管理体制改革视角的绩效评价研究,以马克思资本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的产权视角、融合国有资本产权运营职能与国有资本增值目标、包含“国有资本六力评价标准”、指标权重及标准值区分的“三维分类模型”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系,深化了对国有资本价值管理的理论解释,为绩效评价实践提供了系统的方法论支持。3.核心绩效评价指标的创新。聚焦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而设计的“核心价值驱动指标”,特别是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等创新指标,突出体现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管资本”改革导向,能够较为准确反映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能力和增值能力,对指导绩效评价实践具有较强应用价值。

董键铭[5](2020)在《资本权力批判 ——资本之为权力的哲学研究》文中提出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和批判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意识形态批判和剩余价值批判这两条主要研究思路,这两条研究思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时都各有优长,但同时它们也都在一定程度上面临某些理论困难。资本权力批判作为切入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两条思路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从而深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批判。本文的核心工作是从权力的视角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权力的表现形式、实质内容、历史生成及权力机制进行总体性批判,从而扩展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视野,深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解,并进而探索超越资本权力的可能性。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一方面认为现代社会中政府的目的在于保障财产权,因而只有人与政府之间存在权力问题,人与人之间不存在权力问题,另一方面也认为市场原则作为平等的交换原则,必然催生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因而自由主义坚信私人领域、经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不会存在支配性的权力关系,这也就事实上的将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真实存在的资本权力掩盖了起来。通过批判性的分析和考察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本文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依然广泛地存在着支配性的权力关系,只有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出发才能揭示资本权力的秘密。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方面将研究深入到生产领域,从而揭示了市场交换原则的平等主义假象掩盖下的,内在于生产领域中的不平等权力关系;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政治解放的虚假性,从而私人领域、经济生活中依然会存在人与人之间的支配性权力关系,即资本权力。首先,资本作为积累起来的一定量的货币,它继承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所具有的购买力,在前资本主义时代这种购买力也是存在的,因而购买力构成了资本权力的史前形式。第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当资本能够购买到工人的活劳动以后,它就获得了在生产领域中支配工人进行劳动的劳动支配权,这构成了资本权力的核心形式。第三,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一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逐渐深入到了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之中,劳动形式也愈发多样化,这使得资本权力获得了更为丰富多样的社会化形式。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样,资本权力也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逐渐建立起来的,从原始积累到资本积累、虚幻的共同体,再到帝国主义,这标志了资本权力从诞生到一步步走向成熟。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权力是从属于政治权力、神权等权力形式的,但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逐渐频繁,货币成为了物质财富的一般性代表并获得独立性地位,这催生了人们的致富欲望。在致富欲望的推动下,以政治权力及暴力手段的运用为基础的原始积累过程得以展开,原始积累一方面剥夺了旧的封建贵族、教会的财富,从而导致了政治权力、神权的衰落,另一方面剥夺了农奴、自耕农、小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从而创造了大量自由工人,这奠定了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兴起的基础。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建立的过程中,资本权力与资本积累互相促进,同步发展。资本权力推动了资本积累进程,而资本积累也有助于资本权力的扩展与强化。随着资本权力的逐渐强化,劳动由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发展为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这又反过来促进了资本权力的增强。资本积累与资本权力的共同发展在国内必然催生虚幻的共同体,而在国外领域则必然催生帝国主义。虚幻的共同体处于与资本权力的共谋关系中,二者相互促进,资本权力在虚幻的共同体中成为最高权力;帝国主义首先表现为以在国际领域运用政治权力的古典帝国主义,而在当今时代,新帝国主义已不再仅仅依赖于国家的政治权力,而是试图依靠资本权力本身进行全球性积累,新帝国主义的形成意味着资本权力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度。资本权力的权力机制是生命政治性的,福柯通过探索现代社会中资产阶级的治理术发现了现代权力的生命政治性机制,其中主要包括惩戒肉体的权力技术与调节生命的权力技术。实际上,这同时也揭示了资本权力的权力机制。在惩戒肉体的序列上,资本家在工场手工业中通过深化劳动分工实现了对工人的初步规训,随着机器体系的运用,现代工厂制度得以建立,不仅资本家可以通过严格的工作纪律、更为细致的劳动分工来进一步规训工人,机器本身也能够发挥规训工人的作用。最终,现代企业完全成为了全景敞视主义监狱,将资本家对工人的规训推向顶峰。在调节生命的序列上,资本家只愿支付工人的生产消费,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只能满足其生理需要和对必需品的需要,而不能满足工人的社会需要,因而工资形式使工人丧失了全面发展的维度,被降格为赤裸生命。机器的广泛运用使得工人的生命只能依附于机器,而在现代社会的加速化与数字化倾向中,资本与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工人生命的全面控制。与此同时,资本权力创造了与现役劳动军相对立的产业后备军,将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转嫁于现役劳动军和产业后备军的矛盾,并通过二者的竞争进一步瓦解工人的反抗力量,实现对现役劳动军及产业后备军人口的全面控制。资本家运用资本权力实现了对全部工人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全面控制,要想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就必须超越资本权力。对超越资本权力的探索不仅应该诉诸于从根本性的层面上彻底超越资本主义,同时也要在具有现实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层面上进行。诸众革命理论探索了重拾革命的可能性,但单纯依赖主体的内在性力量是不够的;对经济民主理论的研究提示我们,在根本性革命的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制度法律体系的力量来首先限制、克服、战胜资本权力。因此,以制度法律体系变革为起点,首先在生产组织方式的层面上实现马克思所探讨过的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等制度,进而通过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等环节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超越,这样我们就有可能探索出一条根本性层面与可行性、可操作性层面相结合的超越资本权力的可能性道路。

王东[6](2020)在《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后勤涉及广大师生的衣食住行,是高校正常运行和师生安心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保障。经过30余年的社会化改革,我国高校后勤工作取得显着成绩,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探索出多元化的后勤管理模式,主要有自建后勤模式、服务外包后勤模式、公司制后勤模式等。特别是有些高校通过引入社会资金组建股份公司,使后勤管理部门获取法人身份,释放了经营活力,并积极参与校外市场竞争,在为高校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输出了优良的服务。Z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也是全国师生人数最多的高校,在推进“双一流”建设和日常运行中,Z校在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升后勤保障等方面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挑战。那么,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前面临哪些问题?如何构建一流的后勤实体以满足学校发展的战略需要呢?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学者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相关文献基础上,选取Z校这一后勤规模大、管理模式多元的综合性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校内共存的后勤管理处外包、自建后勤集团、社会化公司服务三种后勤管理模式的现状、特征,剖析其当前三种管理模式存在的个性问题、共性问题(如资金、人才、监管和规划等),并解析出这些问题背后的“改革驱动不足”“治理主体功能缺失”“机制不畅”等原因,最后结合协同治理理论提出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入发展的对策是:变革理念增强驱动,提高后勤改革中多元主体的治理能力,有效发挥治理角色作用,并完善协同机制,最后指出“成立高校控股的股份制公司”并逐步形成区域“寡头”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的优选模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事关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在改革中必会面临许多棘手复杂的问题,须从国情校况出发,稳步前行、扎实推进,为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李健[7](2020)在《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演化研究》文中提出企业是社会发展重要的微观基础和基本单元,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最重要的活跃因素。公司是企业组织发展的高级形态,对促进经济发展与推进工业化的作用更加重大。公司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西方世界崛起与扩张的关键,他与公司发展的历程相伴而行。为了维持和巩固当时现有商业规则,近代西方诸国实施公司立法活动,至此西方世界出现真正意义上营利性法人的“公司”概念。对比西方世界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有其自身特点。我国公司法律制度实践共经历六次变革:第一次变革是1872年具有公司法替代效用的《轮船招商局章程》制定;第二次变革是1904年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中国首部《公司律》颁布;第三次变革是1914年首次邀请商人参与制定的《公司条例》颁布;第四次变革是1929年首次确立公司“营利”目的的《公司法》颁布;第五次变革是1946年确立以公司制发展国营事业目的的《公司法》颁布;第六次变革是1993年确立公司概念重新正式走入中国经济社会规定的《公司法》颁布。由于中国当代公司法的完善建设都得益于近代公司法律制度的实践,所以本文以近代公司法颁布的时序为线索,针对与近代公司法律制度所关联的特许公司制度《轮船招商局章程》以及四部公司法,对其公司发展状况、法律制度前提、利益集团博弈过程以及经济影响进行研究,进而揭示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的演化规律。本文依据制度演化理论、演化博弈论进行研究,以公司法演化的时序为线索,从晚清公司制思想产生开始,商人进行公司实践发端,主要分析公司法律制度演化的五个阶段过程,包括公司法律制度萌芽阶段商人实践与特许公司制度的替代、特许公司制度向准则公司制度的探索与转化、官商共同参与修律奠定近代公司法律制度体系的基础、官商共同兴办工业完善公司法律制度、再到抗战期间统制经济下官商进行公司产权争夺导致公司法律制度走向异化,以及五个阶段过程中官僚、商人、其他集团多方博弈行为特征,最终得出评述性结论。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提出公司法律制度萌芽、起步、初步发展、规范发展、异化五阶段演化模型。第三章是公司法律制度的萌芽阶段(1840-1872)。主要分析在无公司法的条件下,由于华商进行附股导致原有法律制度框架无法容纳新生经济因素,官僚制定《轮船招商局章程》的过程。第四章是公司法律制度的起步阶段(1872-1904)。主要分析在《轮船招商局章程》的示范下公司治理逐渐显露出官商集团监管经理人缺失问题,导致晚清工商业发展急需突破公司法律制度瓶颈,中央政府颁布《公司律》的过程。第五章是公司法律制度的初步发展阶段(1904-1914)。主要分析在《公司律》下公司内部道德风险问题与官剥商权情况,以及商人偷懒行为与机会主义,导致《公司律》无法使中国建立真正的经济自由民主,官僚与商人共同颁布《公司条例》的过程。第六章是公司法律制度的规范发展阶段(1914-1929)。主要分析《公司条例》缺失法人持股制度导致家族公司对外投资发展滞后,公司所承担的非营利性目的过多而影响公司发展,在涉及根本性商办公司改革方面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南京政府颁布1929年《公司法》的过程。第七章是公司法律制度的异化阶段(1929-1946)。主要分析1929年《公司法》以私企业为规范对象难以适应大力发展国营事业的需要,国民政府颁布1946年《公司法》的过程。论文第八章是结论。

呼丽荣[8](2019)在《村干部角色:从基层代理人到公司经理人 ——以山西省太原市X城中村改造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城中村改造已成为全国各地广泛实行的一项举措。为促进现代化都市的繁荣发展,临近的城中村被列入城市的统一建设规划当中,迈开了向城市前进的步伐。在城中村改造中,村干部作为政府与村民之间的联接纽带,在其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成为城中村改造的主要实施者,协助上级政府顺利完成改造工作。本文基于对太原市X城中村的实地调查,从角色理论的视角阐释了城中村改造中村干部角色的演变过程。城中村改造之前,村干部主要扮演基层代理人的角色,负责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任务,维护城中村的社会秩序。城中村改造中,村干部作为基层代理人,负责协助政府完成对城中村的拆迁工作,包括改造政策的宣传者、补偿方案的制定者、整村拆除的实施者以及回迁安置的负责者。在此过程中,村干部作为基层代理人,同样也是被拆迁者,在为乡民争取更高补偿标准的同时,也是为自己谋利。因此,村干部主要是在政府与村民(村干部自身)之间进行利益权衡,在政府允许的范围内使村民及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在城中村改造中作为公司经理人的村干部,主要负责村集体企业向股份制公司的过渡工作,包括改制范围的界定者、参与改制人员的确定者、股权的分配者及新经济组织的组建者。在此过程中,村干部主要作为村民的代理人,负责对集体资产进行改制,以实现村中经济的发展和村民收入的提升。因此主要是村民与自身之间的经济博弈,在村民基本满意的条件下使自身所得最大化。城中村改造完成后,由新成立的股份公司代替原村委会实行经济职责,村干部主要侧重于扮演公司经理人的角色。但由于村干部受教育程度低、思想保守及缺乏必要的监督等,难以满足公司经理人的角色要求及村民的角色期待,不免会出现角色偏差问题。因此,需要对村干部的公司经理人角色进行进一步规范,通过加强知识技能培训、聘请职业经理人以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式,使村干部扮演好公司经理人的角色。研究发现,村干部从基层代理人向公司经理人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其角色取向也从政府向村民开始转移,工作内容从行政角色向经济角色转变。但不论是作为基层代理人还是公司经理人,村干部在国家、村民及自身三者利益权衡中,主要还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取向,在此前提下,兼顾国家与村民两者。

周婷[9](2019)在《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实现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混合所有制帮助国有企业解决了内部治理混乱、产权不明晰、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在高等职业院校试点并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激发办学活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选择路径之一。混合所有制在经济领域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产权理论、股份制理论及股份制的制度设计为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提供了诸多可参考的理论启示。为了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活力,国家倡导将混合所有制引到职业教育办学中来,各省市的改革政策也相继出台。在国家政策倡导下,各地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混合所有制正在改变着学校的原有面貌。目前,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高职院校总体上有四种产权混合模式,分别是不同资本合资兴办职业院校、公民办院校间相互委托管理、公办高职引入社会资本建立校企共同体、民办高职引入国有资本。在混合所有制的具体办学途径上,转变学校内部管理方式、新建二级学院、推进专业改革、共建职业教育综合体和共建新型基地是实践中的重要创新。在办学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难以解决,仍然存在诸如认识不到位、产权不明确及相关法律法规配套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不断深化改革来解决。导致混合所有制办学无法深入的原因一方面是产权界定不清晰;另一方面就是进行改革之后,产生的收益应该如何分配的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主要影响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办学改革的因素就是:产权、董事会制度及股份制。在理解产权、董事会制度及股份制内涵的基础之上,结合各地高职办学改革的现状,力争从“资产所有者”定位准确化、股份制的制度设计科学化及作为“法人”的学校内部管理三方面入手进行系统改革。

张盼[10](2019)在《亚投行表决权机制的法理探析》文中指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为宗旨上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上注重准商业化运作,融合了"股权制公司"与"国际组织"二元主体属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表决权机制设置上应当符合国际组织法的基本原则。借鉴现代公司治理中的内部监督理念,在亚投行的章程中嵌入针对表决权机制专门的审议、监督、纠偏、救济制度,能够为一票否决权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损害提供国际法上的救济和保护渠道,从而在外部程序和内部监督双重视角对一票否决权的可能情景进行规制。亚投行在今后对表决权机制进行更新、完善时,应当借助于对表决权机制作符合组织宗旨之检视,达致效率与平等的最佳平衡,真正实现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

二、规范股份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规范股份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蒙古国公司治理与优化问题研究 ——以MCS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蒙古国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三、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概述
    第一节 两权分离理论
    第二节 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节 激励约束机制理论
    第四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三章 治理结构与盈利能力及指标分析
    第一节 治理结构与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一、治理结构指标
        二、盈利能力指标
    第二节 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一、股权结构与盈利能力分析
        二、董事会结构与盈利能力分析
        三、监事会结构与盈利能力分析
        四、管理层激励与盈利能力分析
第四章 蒙古MCS公司治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第一节 蒙古MCS公司治理现状
        一、蒙古MCS公司简介
        二、蒙古国MCS公司治理现状调查分析
    第二节 蒙古国MCS公司采取的公司治理方式
        一、两权分离
        二、董事会独立性
        三、监事会的作用
        四、股权结构
第五章 蒙古MCS公司治理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公司股权过度集中
    第二节 董事会约束力量薄弱
    第三节 独立董事比例较少
    第四节 激励机制不健全
第六章 蒙古MCS公司治理的优化方案
    第一节 优化股权结构
        一、保持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
        二、减少国有股份持比
    第二节 提高董事会决策质量
    第三节 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
    第四节 健全激励机制
        一、建立经理层激励的过程管理和评价机制
        二、积极引导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越南法上的股东大会决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股东大会决议的理论基础
    (一)股东大会决议的概念和特点
    (二)股东大会决议的作用
    (三)与股东大会决议有关的法律规定的必要性
    (四)影响股东大会决议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的因素
    小结
二、越南股东大会决议的法律法规和执行状况
    (一)越南法律关于股东大会决议的规定
    (二)越南法律有关股东大会决议执行的规定
三、越南股东大会决议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股东大会决议通过的程序和形式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二)撤销股东大会决议的法律规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三)与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性有关的法律规定的局限与不足
    小结
四、越南股东大会决议的立法完善
    (一)确定方向
    (二)完整的法律解决方案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薪酬差距对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内容
    1.3 关键概念界定
        1.3.1 外源融资相关概念
        1.3.2 薪酬差距相关概念
        1.3.3 公司产权性质概念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贡献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外源融资研究的文献综述
        2.1.1 债权融资的影响因素
        2.1.2 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因素
        2.1.3 股权融资的影响因素
    2.2 薪酬差距研究的文献综述
    2.3 薪酬差距影响外源融资相关文献综述
        2.3.1 薪酬差距对债权融资的影响
        2.3.2 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的影响
        2.3.3 薪酬差距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
    2.4 公司产权性质影响外源融资的文献综述
    2.5 文献评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薪酬差距影响外源融资相关理论分析
    3.1 锦标赛理论
        3.1.1 锦标赛理论内容
        3.1.2 锦标赛理论与外源融资
    3.2 行为理论
        3.2.1 行为理论内容
        3.2.2 行为理论与外源融资
    3.3 代理理论
        3.3.1 债务代理成本理论
        3.3.2 管理层防御理论
    3.4 公司治理理论
        3.4.1 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3.4.2 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延伸
        3.4.3 公司治理理论运行机制与原理
        3.4.4 公司治理理论与外源融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薪酬差距对债权融资的影响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1 薪酬差距与债权融资
        4.1.2 薪酬差距、产权性质与债权融资
        4.1.3 本章理论分析模型
    4.2 研究设计
        4.2.1 变量选择和定义
        4.2.2 模型构建
        4.2.3 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相关性分析
        4.3.3 多元回归分析
        4.3.4 稳健性检验
        4.3.5 进一步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薪酬差距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1.1 薪酬差距与商业信用融资
        5.1.2 薪酬差距、产权性质与商业信用融资
        5.1.3 本章理论分析模型
    5.2 研究设计
        5.2.1 变量选择和定义
        5.2.2 模型构建
        5.2.3 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相关性分析
        5.3.3 多元回归分析
        5.3.4 稳健性检验
        5.3.5 进一步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的影响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1 薪酬差距与股权融资
        6.1.2 薪酬差距、产权性质与股权融资
        6.1.3 本章理论分析模型
    6.2 研究设计
        6.2.1 变量选择和定义
        6.2.2 模型构建
        6.2.3 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2 相关性分析
        6.3.3 多元回归分析
        6.3.4 稳健性检验
        6.3.5 进一步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7.3.1 研究局限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内涵及范畴界定
        1.2.1 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及国有企业
        1.2.2 国有资本运营与国有企业经营
        1.2.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1.2.4 绩效及绩效评价
    1.3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设立
        2.1.2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功能定位
        2.1.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思路及核心指标选取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有投资公司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2.2.2 产业基金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2.2.3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2.3 文献评述
        2.3.1 已有研究的启示
        2.3.2 已有研究的不足
        2.3.3 本文研究方向
    2.4 理论基础
        2.4.1 马克思主义学派资本理论
        2.4.2 所有制、公有制及产权理论
        2.4.3 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
3 理论分析
    3.1 资本运营及资本增值的理论分析
        3.1.1 资本形态转换:从实物形态资产到价值形态资本
        3.1.2 资本运营的收益是对产业利润的分割
        3.1.3 资本加速增值主要依赖资产资本化的价值经营
    3.2 国有资本运营的理论分析
        3.2.1 国有资本成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存在形式
        3.2.2 政府授权专业机构履行国有产权代表职能
        3.2.3 着眼社会总资本结构而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3.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3.3.1 绩效评价动因: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与受托责任
        3.3.2 绩效评价目标:国有资本价值增值可持续
        3.3.3 绩效评价重点:国有资本价值管理和经营
        3.3.4 绩效评价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职能及绩效评价体系重构现实需求
    4.1 “管资产”国资管理体制现实问题及其运行效率考察
        4.1.1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与产业经营职能混杂
        4.1.2 国有企业依赖资本运营而盲目做大规模扩大产能
        4.1.3 国有企业忽略产业经营导致创新能力被弱化
        4.1.4 行政力量主导的国企合并导致国有资本布局不合理
    4.2 国资管理体制转向“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革逻辑
        4.2.1 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缺位导致资本增值潜力被束缚
        4.2.2 构造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主体而重塑资本增值动力机制
    4.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职能定位
        4.3.1 国有资本价值管理的市场职能
        4.3.2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的政策职能
    4.4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体系重构的现实需求
        4.4.1 国资管理目标从关注资产规模转向资本价值
        4.4.2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不适合“两类公司”
        4.4.3 聚焦资本价值重构国有产权层绩效评价体系
    4.5 本章小结
5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及思路
    5.1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层次结构逻辑
        5.1.1 绩效评价目标层的划分及其构建逻辑
        5.1.2 绩效评价标准层的划分及其构建逻辑
        5.1.3 核心评价指标选取依据及价值驱动逻辑
    5.2 指标权重及标准值区间设定的三维分类模型
        5.2.1 三维分类模型的设计思路
        5.2.2 三维分类模型的维度划分及其内涵
        5.2.3 三维分类模型量化分级标准探讨
    5.3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5.3.1 价值驱动指标与基础财务指标结合
        5.3.2 评价周期及中长期绩效评价重点
        5.3.3 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衔接
    5.4 本章小结
6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及实证分析
    6.1 绩效评价指标的初步筛选
        6.1.1 反映国有资本流动性的市场绩效评价指标
        6.1.2 反映国有资本增值能力的市场绩效评价指标
        6.1.3 反映国有资本防风险能力的市场绩效评价指标
        6.1.4 其它政策绩效评价指标
    6.2 核心评价指标的确立及实证分析
        6.2.1 核心评价指标确立
        6.2.2 国有资产资本化率的实证分析
        6.2.3 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的实证分析
        6.2.4 国有资产周转率的实证分析
    6.3 实证结果比对分析及结论
        6.3.1 核心评价指标实证结果比对分析
        6.3.2 核心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
        6.3.3 实证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配套措施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及绩效评价配套措施的完善
        7.2.1 政策建议
        7.2.2 绩效评价相关配套措施完善
    7.3 研究展望
        7.3.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
        7.3.2 三维分类模型的指标权重与标准值区间设定
        7.3.3 绩效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优化
        7.3.4 “管资本”导向下分层分类的国有资本考核体系构建
附件1 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相关的政策脉络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资本权力批判 ——资本之为权力的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资本权力: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视角
第一章 内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本权力
    1.1 当代自由主义对权力问题的遮蔽
        1.1.1 近代政治哲学的基本观念
        1.1.2 古典政治经济学:权力的交换关系根源
        1.1.3 自由主义片面性的权力观
    1.2 现实存在的资本权力
        1.2.1 私人性政府:现代企业中的支配性关系
        1.2.2 政治经济学批判:权力与生产关系
        1.2.3 政治解放与资本权力
    1.3 资本权力的三个侧面
        1.3.1 购买力:资本权力的史前形式
        1.3.2 劳动支配力:资本权力的核心形式
        1.3.3 社会权力:资本权力的社会化形式
第二章 资本权力的历史性生成
    2.1 原始积累与资本权力的基础
        2.1.1 前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权力的从属性
        2.1.2 暴力的运用与致富欲望
        2.1.3 社会生活的资本化
    2.2 资本积累与资本权力的运行
        2.2.1 资本积累与资本权力的自我生产
        2.2.2 从“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到“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
        2.2.3 资本集中、垄断与资本权力的社会化
    2.3 资本权力与虚幻的共同体
        2.3.1 虚幻的共同体的虚幻性
        2.3.2 虚幻的共同体与资本权力的共谋
    2.4 资本权力与帝国主义
        2.4.1 资本权力推动下的资本积累与政治权力推动下的原始积累
        2.4.2 政治权力与古典帝国主义
        2.4.3 资本权力与新帝国主义
第三章 资本权力的生命政治性机制
    3.1 资本权力与生命政治的内在契合性
        3.1.1 规训与惩戒肉体的技术
        3.1.2 治理术与调节生命的技术
        3.1.3 资本权力的规训性与生命性
    3.2 资本权力与惩戒肉体的技术
        3.2.1 工场手工业中的规训机制
        3.2.2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中的规训机制
        3.2.3 现代企业中的规训机制
    3.3 资本权力与调节生命的技术
        3.3.1 工资与工人生命的赤裸化
        3.3.2 机器体系、社会加速与数字化
        3.3.3 产业后备军与生命控制
第四章 超越资本权力
    4.1 超越资本权力的两个层面
        4.1.1 根本性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4.1.2 柯亨对根本性方案的质疑
        4.1.3 超越资本权力的现实可操作性方案
    4.2 超越资本权力的当代理论尝试
        4.2.1 哈特、奈格里与诸众革命
        4.2.2 诸众革命的限度
        4.2.3 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理论
        4.2.4 以制度推动社会变革
    4.3 如何超越资本权力
        4.3.1 发挥制度法律体系作用
        4.3.2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4.3.3 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
结语 资本权力:物和物的关系与人和人的关系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文献评析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案例分析法
        3.比较研究法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研究思路
        2.主要内容
    (五)研究创新点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高校后勤
        2.高校后勤社会化
    (二)理论基础--协同治理理论
        1.协同
        2.治理
        3.协同治理理论
三、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基本情况
    (一)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
        1.Z校发展概况
        2.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索
    (二)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
        1.Z校后勤管理处服务外包模式
        2.Z校自建后勤集团模式
        3.Z校X公司企业化管理模式
    (三)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效
        1.管理制度化
        2.服务标准化
        3.服务网络化
        4.服务竞争化
四、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三种模式的个性问题
        1.外包模式存在的问题
        2.自建后勤集团模式存在的问题
        3.X公司模式存在的问题
    (二)三种模式的共性问题
        1.资金问题
        2.人才问题
        3.监管问题
        4.规划问题
五、影响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因素
    (一)改革驱动不足
        1.政策不完善
        2.制度变迁不易
        3.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
    (二)治理主体功能缺失
        1.政府和高校定位偏低
        2.市场主体内外交困
        3.社会主体参与有限
    (三)机制不畅
        1.协同机制难协同
        2.竞争机制少竞争
        3.管理机制行政化
六、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一)变革理念增强驱动
        1.以创新增强后勤改革动力
        2.以协调平衡后勤基础关系
        3.以绿色夯实后勤发展之路
        4.以开放提升后勤服务品质
        5.以共享营造后勤氛围和谐
    (二)提高多元主体的治理能力
        1.政府
        2.高校
        3.市场
        4.第三部门
        5.个人
    (三)完善多元主体间的协同机制
        1.各主体有效参与,提升协同治理效果
        2.引入价格机制,完善高校后勤竞争机制
        3.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减弱高校行政痕迹
七、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不足
    (三)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本文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经济演化理论
        2.1.2 制度变迁的演化理论
        2.1.3 演化博弈论
    2.2 分析框架
        2.2.1 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制定的规则与过程
        2.2.2 公司法律制度演化博弈的参与者行为
        2.2.3 公司法律制度的博弈均衡与演化
        2.2.4 具体分析方法与模型介绍
第3章 公司法律制度的萌芽(1840-1872):华商公司实践与《轮船招商局章程》的制定
    3.1 《轮船招商局章程》制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3.1.1 “公司”语源考察
        3.1.2 公司法律制度缺失的社会根源
    3.2 华商公司的首次实践
        3.2.1 西方公司法律制度的发展评说
        3.2.2 近代华商公司的具体实践路径
    3.3 《轮船招商局章程》制定前的法律制度前提
        3.3.1 晚清政府原有法律制度无法容纳新生经济因素
        3.3.2 华商集团与洋商集团的竞争导致官商利益冲突
        3.3.3 传统民营企业中的公司制度因素影响
        3.3.4 官僚体制下传统官营制度的路径依赖
    3.4 《轮船招商局章程》制定的演化博弈分析
        3.4.1 航运业利益集团博弈系统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3.4.2 利益集团的认知分析
        3.4.3 地方政府洋务派与华商集团、洋商集团的演化博弈分析
        3.4.4 中央政府的立法行为选择
    3.5 《轮船招商局章程》颁布的经济影响
        3.5.1 通过发行股票达到了募集资金的目的
        3.5.2 利用航运业达成了与洋商竞争的效果
        3.5.3 社会上掀起了积极投资兴办公司的热潮
        3.5.4 官督特许公司制度是公司法的初次探索
    3.6 小结
第4章 公司法律制度的起步(1872-1904):官督公司没落与《公司律》的颁布
    4.1 《公司律》颁布前的公司发展状况
        4.1.1 特许制度下官督公司的盛行
        4.1.2 特许制度下官督公司的没落
        4.1.3 特许制度下商办公司的崛起
    4.2 《公司律》颁布前的法律制度前提
        4.2.1 晚清工商业发展急需突破公司法律制度瓶颈
        4.2.2 官督公司模式的缺陷导致官商利益的冲突
        4.2.3 官督特许公司治理实践推进法制化进程
        4.2.4 《振兴工艺给奖章程》扶持工商业法规化
    4.3 《公司律》颁布的演化博弈分析
        4.3.1 晚清利益集团博弈系统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4.3.2 利益集团的认知分析
        4.3.3 官僚经理与洋务派、股东集团的演化博弈分析
        4.3.4 中央政府的立法行为选择
    4.4 《公司律》颁布的经济影响
        4.4.1 提高了工商业者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4.4.2 约束了各级官吏改善官商关系
        4.4.3 终结了官督商办公司模式
        4.4.4 推动了民族工商业发展
    4.5 小结
第5章 公司法律制度的初步发展(1904-1914):官商共同修律与《公司条例》的颁布
    5.1 《公司条例》颁布前的公司发展状况
        5.1.1 《公司律》颁行后公司治理官剥商权局面的改善
        5.1.2 《公司律》颁行后公司治理道德风险问题的出现
        5.1.3 家族公司的创建
    5.2 《公司条例》颁布前的法律制度前提
        5.2.1 《公司律》无法使中国建立真正的经济自由与经济民主
        5.2.2 官督公司模式回光返照导致官商利益的冲突
        5.2.3 《中华民国约法》倡导自由经济政策
        5.2.4 《改定大清商律草案》开创立法调查先河
    5.3 《公司条例》颁布的演化博弈分析
        5.3.1 民初利益集团博弈系统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5.3.2 利益集团的认知分析
        5.3.3 官僚集团与商人集团关于修律的演化博弈分析
        5.3.4 中央政府立法行为选择的转变
    5.4 《公司条例》颁布的经济影响
        5.4.1 公司法人治理机制的形成
        5.4.2 家族公司规模的壮大
        5.4.3 官僚与商人可以均衡博弈
        5.4.4 民族工商业的黄金发展阶段
    5.5 小结
第6章 公司法律制度的规范发展(1914-1929):官商兴办工业与1929年《公司法》颁布
    6.1 1929年《公司法》颁布前的公司发展状况
        6.1.1 《公司条例》颁行后私人资本投资的扩张发展
        6.1.2 《公司条例》颁行后家族公司企业集团的迅猛发展
        6.1.3 《公司条例》颁行后官僚资本投资公司的热情高涨
    6.2 1929年《公司法》颁布前的法律制度前提
        6.2.1 《公司条例》缺失法人持股制度导致公司对外投资发展滞后
        6.2.2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导致官商利益冲突
        6.2.3 《建设大纲草案》倡导重点发展国有经济政策
        6.2.4 《训政时期经济建设实施纲要方针案》规定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6.2.5 《公司条例》奠基中国公司法体系
    6.3 1929年《公司法》颁布的演化博弈分析
        6.3.1 民国中期利益集团博弈系统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6.3.2 利益集团的认知分析
        6.3.3 官僚集团与商人集团关于立法的演化博弈分析
        6.3.4 中央政府立法行为选择的转变
    6.4 1929年《公司法》颁布的经济影响
        6.4.1 公司法人持股制度的发展
        6.4.2 投资控股公司的产生
        6.4.3 民营经济得到鼓励与支持
        6.4.4 公司营利目的的回归
    6.5 小结
第7章 公司法律制度的异化(1929-1946):官商产权争夺与1946年《公司法》的颁布
    7.1 1946年《公司法》颁布前的公司发展状况
        7.1.1 1929年《公司法》颁行后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7.1.2 统制经济下国营公司向官僚垄断公司的转变
        7.1.3 民营公司生存环境的转折与恶化
    7.2 1946年《公司法》颁布前的法律制度前提
        7.2.1 1929年《公司法》难以适应大力发展国营事业的需要
        7.2.2 抗战爆发统制经济政策导致官商利益的冲突
        7.2.3 《特种股份有限公司条例》规定政府控制国家经济主体的合法性
        7.2.4 《第一期经济建设原则》为战后政府与民资合办公司提供依据
    7.3 1946年《公司法》颁布的演化博弈分析
        7.3.1 民国后期利益集团博弈系统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7.3.2 利益集团的认知分析
        7.3.3 商人集团与官僚集团、官僚经理的演化博弈分析
        7.3.4 中央政府立法行为选择的转变
    7.4 1946年《公司法》颁布的经济影响
        7.4.1 公司注册登记数量激增
        7.4.2 国营公司规模空前扩张
        7.4.3 有限公司与外资公司迅速增长
        7.4.4 民营经济产权弱化与衰败
    7.5 小结
第8章 评述性结论与现实启示
    8.1 评述性结论
        8.1.1 近代公司法律制度演化是后世公司立法对前世立法制度创新的结果
        8.1.2 近代公司法律制度演化是官僚集团与商人集团持续博弈均衡的结果
        8.1.3 近代公司法律制度演化是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相互转化的结果
        8.1.4 官商集团谈判能力的差异变化是近代公司法律制度演化成败的关键
        8.1.5 近代公司法律制度保障较好的时期是商人集团公司发展的发达时期
    8.2 现实启示
        8.2.1 营业自由立法是激发企业活力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关键
        8.2.2 简政放权制度是完善政府职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8)村干部角色:从基层代理人到公司经理人 ——以山西省太原市X城中村改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村干部角色的相关研究
        1.2.2 城中村问题的相关研究
    1.3 理论视角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实地调查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城中村与城中村改造
        1.5.2 村干部
        1.5.3 基层代理人
        1.5.4 公司经理人
第二章 发展中的X城中村
    2.1 X村的概况
    2.2 发展困境中的X村
    2.3 发展变化中的X村
第三章 城中村改造中作为基层代理人的村干部
    3.1 改造政策的宣传者
    3.2 补偿方案的制定者
    3.3 整村拆除的实施者
    3.4 回迁安置的负责者
第四章 城中村改造中作为公司经理人的村干部
    4.1 改制范围的界定者:清产核资与资产评估
    4.2 参与改制人员的确定者:认定股东资格
    4.3 股权的分配者:折股量化
    4.4 新经济组织的组建者:成立股份制公司
第五章 城中村改造后公司经理人的角色再造
    5.1 公司经理人的角色要求
    5.2 公司经理人的角色期待
    5.3 公司经理人的角色偏差
    5.4 公司经理人的角色规范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混合所有制
        1.3.2 混合所有制办学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拟创新之处
第二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改革的现实诉求和政策支持
    2.1 传统高职院校办学活力不足
        2.1.1 企业用人与高职院校育人的矛盾突出
        2.1.2 高职院校缺乏多元化经费来源
        2.1.3 教师观念的阻力和学生生源的阻碍
    2.2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支持
        2.2.1 国家的混合所有制制度引领
        2.2.2 地方政府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2.3 影响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要素分析
        2.3.1 产权、管理、股份制是混合所有制中的重要因素
        2.3.2 各高职院校改革热情高涨
第三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中的产权定位
    3.1 产权理论及其启示
        3.1.1 产权的定义
        3.1.2 产权的特性及功能
        3.1.3 产权理论的启示
    3.2 混合所有制办学中的产权多元化
        3.2.1 产权多元化的意义及作用
        3.2.2 高职院校产权多元化探索
    3.3 产权多元化仍面临的挑战
        3.3.1 政府还未出台指导性文件
        3.3.2 院校尚未理顺产权归属
        3.3.3 企业未明确角色定位
第四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管理改革
    4.1 股份制企业管理的成功探索
        4.1.1 股份制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
        4.1.2 股份制企业的运营管理
    4.2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管理的现状分析
        4.2.1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
        4.2.2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外部合作
    4.3 管理中遇到的挑战
        4.3.1 校内治理结构调整困难
        4.3.2 校外合作管理复杂
第五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中的股份制应用
    5.1 股份制理论及其启示
        5.1.1 股份制的定义
        5.1.2 股份制的特性及功能
        5.1.3 股份制理论的启示
    5.2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股份设置
        5.2.1 股份制企业的股权设置
        5.2.2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进行股权设置的探索
        5.2.3 股权设置的典型实践——股份制实训基地建设
    5.3 探索中的问题与挑战
        5.3.1 各方对股权的认识不一
        5.3.2 学校对自身股权认识不明确
        5.3.3 与股权相关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不足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办学的优化策略
    6.1 准确定位“资产所有者”
        6.1.1 作为倡导者的政府应充分发挥引路人的作用
        6.1.2 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应明确自身职责
        6.1.3 作为参与者的企业应积极参与办学
    6.2 推动学校内部法人治理
        6.2.1 推进学校法人治理
        6.2.2 规范教职工校内持股
    6.3 科学设计股份制度
        6.3.1 分类推进“混”“合”
        6.3.2 深度推动“股改”
        6.3.3 试点教职工持股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亚投行表决权机制的法理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亚投行表决权机制应当遵守的国际法原则
    (一)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二) 独立性原则
    (三) 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
二、亚投行表决权分配机制建构探析
    (一) 基本投票权之比例确定
    (二) 股份投票权之比例确定
三、现行国际经济组织中表决权行使规则的构建与反思
    (一) 表决权行使规则的类型与一票否决权
        1. 表决权行使规则的类型化建构
        2. 一票否决权
    (二) 表决权行使规则中的缺陷
        1. 效率与平等的博弈
        2. 国际金融组织表决类型的不足
    (三) 表决权行使规则缺陷的重构
        1. 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兼顾
        2. 完善国际金融组织各表决权类型
    (四) 亚投行的表决权行使规则设计及反思
结语

四、规范股份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蒙古国公司治理与优化问题研究 ——以MCS为例[D]. 安芸腾格.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
  • [2]越南法上的股东大会决议问题研究[D]. LE THI THUY DUONG(黎氏垂阳). 吉林大学, 2020(04)
  • [3]薪酬差距对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的影响研究[D]. 时军. 吉林大学, 2020(03)
  • [4]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D]. 宋韶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5]资本权力批判 ——资本之为权力的哲学研究[D]. 董键铭. 吉林大学, 2020(08)
  • [6]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D]. 王东. 郑州大学, 2020(02)
  • [7]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演化研究[D]. 李健. 辽宁大学, 2020(01)
  • [8]村干部角色:从基层代理人到公司经理人 ——以山西省太原市X城中村改造为例[D]. 呼丽荣. 山西大学, 2019(01)
  • [9]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实现机制研究[D]. 周婷.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10]亚投行表决权机制的法理探析[J]. 张盼. 南海法学, 2019(02)

标签:;  ;  ;  ;  ;  

规范股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