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的通知

一、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张保钢,杨伯钢,易致礼,时守志,李金刚,曹雨傲[1](2021)在《我国“多测合一”工作开展情况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多测合一"政策的出台背景,汇总了国家和省级层面"多测合一"的政策文件和主要内容,总结了政策出台以来全国范围的主要学术活动,归纳了省级层面"多测合一"的技术标准及其特点,罗列了国内主要的多测合一商品化软件,展示了国内各地典型多测合一管理信息系统,报告了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对已开展的"多测合一"工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改进"多测合一"工作的6条建议。

梁雨[2](2021)在《一汽解放绿色治理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姬博诚[3](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扶持政策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有联[4](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赣南农业发展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梁文娟[5](2021)在《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小型水库作为我国水库的主要类型,约占现有水库总数的95%,大多存在建成时间久、建设标准低、管理缺失等问题,成为我国水利行业亟需改善的薄弱环节。随着我国水利工作重心转移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水利部针对中小型水库开展了一系列除险加固行动,如何提高其运行管理标准和水平成为关键问题。因此,开展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有助于识别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短板,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同时为小型水库标准化建设成效考核提供技术支撑,并为全国其他地区小型水库标准化评价与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基于对陕西省10个地市共172座小型水库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其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基于此,构建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建立了基于AHP-物元可拓评价模型,选取了 4座不同类型的小型水库开展实证研究,最后针对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政策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阐明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的必要性。调研摸底了陕西省小型水库的分布、功能、特性等基本情况,深入分析了水库运行、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识别了影响水库运行的主要因素,引入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概念,界定了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内容,研判了陕西省开展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的必要性。(2)构建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解析了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组织、对象、内容、目标及保障措施之间关系,结合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实际,识别并提取了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环境保护、保障措施5大因素建立了准则层,筛选出2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3)建立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模型。将层次分析法与物元可拓法耦合应用,结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五个等级标准,构建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模型,运用可拓集合关联度来评价多种物元特征等级,利用物元结构对待评价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同时,建立了包含准备阶段、实施评价阶段、结果反馈阶段的评价机制及流程,为实证分析研究提供方法与路径支撑。(4)选取陕西省4座小型水库开展实证分析研究。以实地调研资料及专家问卷信息为基础数据,开展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GW水库和ZZZ水库标准化水平均为“好”,TJH水库和MXG水库均处于“向差转化”状态,符合管理单位影响管理水平实际;专设管理单位的小(1)型水库运作管理标准化水平均高,小(2)型水库专设管理单位直接管理的小型水库比村管小型水库组织管理水平高,小(1)型水库比小(2)型水库运行管理水平整体高。基于此,提出了深化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体制改革、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加快推动标准化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宁雪[6](2021)在《海绵城市政策执行偏差分析与矫正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水问题日益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基于此背景,我国提出加快建设海绵城市,目标是通过低影响开发技术及生态式雨洪管理方法来解决城市水问题,使城市应对内涝、污染、水资源短缺时能够更富有“弹性”。但在推进海绵新型城市相关政策的深入执行实施过程中仍然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和一些障碍,如建设项目开发建设过程缺乏有效统筹组织协调,重视新城区而过于忽视老城区项目建设;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机制不合理,投资吸引力不足;缺少相关规划及配套政策等。为保证海绵城市试点任务如期完成并进行推广,亟需我们对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方法、政策文本挖掘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探究了海绵城市政策落地及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执行偏差的主要因素,识别了政策执行过程中偏差产生的层层放大机制。通过文献研究方法,构建了海绵城市政策执行偏差理论分析框架,分为政策落地偏差和项目实施偏差两阶段。通过政策文本挖掘方法,探究结合政策工具分类框架,对国家、省级、市级海绵城市政策工具结构及内容进行分析,识别政策在层层落实中引起偏差的主要因素。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探究海绵城市政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起执行偏差的影响因素。最后梳理从政策落地到项目实施过程中,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放大路径和产生机制。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构建了海绵城市政策执行偏差分析框架,识别了政策执行偏差的路径放大机制。这种方法为研究绿色基础设施政策及问题提供了一种整体性思路,也是对现有的研究成果的补充。

罗富元[7](2021)在《存量规划背景下江西省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率显着提升,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传统的大拆大建,无序扩张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成为人们的聚焦点。在国家提出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刚性政策约束下,增量扩张转为存量优化的城市发展模式成为“新常态”,存量用地的挖潜盘活成为现阶段城市发展的新路径。作为城市存量用地的主要空间载体之一,城中村改造及存量土地优化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本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为例,在对城中村空间演变和现状特征的认知基础上,提出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的目标与策略;构建城中村改造潜力评价体系,依据评价结果对城中村改造进行分类;测算了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存量用地挖潜的理论和现实潜力,对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并对利用强度提出控制要求;分类型和重点提出了改造规划指引,并对建峰网格9城中村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了城中村改造的实施路径。全文在“理论研究—现状认知—目标路径—潜力评价—布局优化—改造指引”的技术路线下展开了研究。“理论研究”—以我国城市发展的宏观背景与政策为导向,对城中村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解析,阐述了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理念;梳理了城中村在改造的基本形式、主体模式、总体思路三方面随时间变化的研究;从意识认知、概念解析、实践探索方面系统的阐述了存量规划的研究进展;最后从评价的指标研究和评价方法两方面对城中村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为城中村的评价与分类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现状认知”—以遥感影像、相关数据、规划资料等多源多尺度数据为基础,梳理了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的发展变迁;从数量、位置、人口、用地、建设等方面摸清城中村的基本情况;基于现状的认知,分析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的现状特征,以此作为城中村改造目标与策略提出的基础和依据。“目标路径”—通过分析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的现状情况和基本特征,提出了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的目标与策略,为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潜力的评价,类型分类、改造指引明确了方向。“潜力评价”—基于城中村评价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自身改造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潜力评价体系。结合调查资料和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得到了城中村改造的综合指数,基于综合指数将城中村改造划分为综合整治型、更新改造型和拆迁重建型。“布局优化”—参照国内学者姜满年对西安市城中村改造适用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确定的研究方法,同时结合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自身的特性,确定万安县人均城中村建设用地为85㎡/人,得到城中村的理论存量用地潜力;依据对工矿废弃地以及通过拆迁改造腾退出来的再利用用地的分析,得到城中村的现实存量用地潜力。在对存量用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优化城中村存量用地布局和结构,依据不同的区位、不同类型城中村的用地功能进行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分区管理,提出相应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控制引导指标,指导城中村存量土地的再开发利用。“改造指引”—基于城中村改造的类型划分,从风貌、环境、交通、设施、文化等方面对综合整治型城中村提出了改造指引;从违建空间、更新空间、粗放空间三个角度对更新改造型城中村提出了改造指引;从就地安置、政府主导、市场操作三个方面对拆迁重建型城中村提出了改造指引。基于区位条件优越、门户形象提升、改造动力凸显的划定原则,划定了城中村改造的重点区域,并提出了改造指引;以改造完成的建峰网格9为例,对改造模式进行剖析;最后提出城中村改造的实施保障措施。论文基于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城中村作为未来存量用地储备需备受关注的大背景下,系统地构建了城中村评价体系,测算了城中村存量用地的潜力,优化了城中村存量用地布局与强度提出了城中村改造指引和实施措施。为万安县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避免城中村土地的粗放利用;为《万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的编制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也为江西省其他县中心城区存量用地的挖潜提供理论探索。

冯加付[8](2021)在《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文中指出群众性体育赛事是广大民众参与健身活动、切磋运动技艺、挑战自我极限、开展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也是落实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目标,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取消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制度,在社会治理背景下,审批制度改革对于落实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加快群众性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简化办赛程序、吸引社会资本承办赛事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表明,近几年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办赛数量有了显着的上升,但与此同时,制度环境的变化引发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参与主体的权责、角色和地位的转变,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从政府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此现实背景下,对群众性体育赛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要围绕三个核心问题而展开,第一,探讨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特征;第二,揭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过程;第三,实现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效应。具体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治理缘起、治理政策与治理困境等进行了阐述,构建了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继而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案例验证,最后提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优化策略。经综合研究,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社会治理视角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经历了起步与曲折,政府一元化管理(1949—1965);停滞与异化,深受“文革”运动影响(1966—1976);恢复与转型,政社合作关系形成(1977—1992);协作与探索,多元治理萌芽(1993—2012);协同与完善,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2013—)等5个历史阶段。并表现为办赛宗旨从“为国”到“为民”,办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办赛手段从行政到综合,办赛效益从“输血”到“造血”,办赛空间从封闭到开放等5个演变特征。(2)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结构主要由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构成;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缘起于深化改革所趋、政府管理转向、多元主体融合和体育产业驱动等;国家和地方对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有一定政策支持,并正在完善过程当中;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正面临着政府与社会地位失衡、政府部门权责模糊、多元主体利益冲突、治理过程协同不足等现实困境。(3)研究所构建的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由办赛环境、办赛主体、参与动因、协同引擎、互动行为和协同结果6个核心范畴构成,6个核心范畴在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过程中既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作用,又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互动体系;此外,每个具体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生命历程表现为“协同开启——协同过程——协同完成”3个阶段。(4)将构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同国内外其它领域协同治理模型、以及相关支撑理论进行理论对话,试图将实质理论发展为形式理论,发现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有其领域特殊性,尚不具备从实质理论向形式理论升华的条件,扎根理论以建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的实质理论而结束。(5)案例验证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与赛事实践是基本吻合的,说明该理论模型有较高的外部效度。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办赛环境、办赛目标、办赛过程、主体结构、参与动因、互动关系等千差万别,难以在实践中找到同理论模型完全契合的赛事协同治理过程,说明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是一个理想化的理论模型。最后,基于前文的综合分析,尤其是针对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面临的困境和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案例验证的启示,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优化赛事治理内外部环境、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明确政府赛事治理权责边界、建立政府与社会双向监督机制、加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治理保障和针对赛事类型选择不同治理手段等6条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优化策略。

宋晓娟[9](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指出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晋江艳[10](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文中提出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实践持续了上千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措施日益多样,保障思想不断丰富,但严格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9至1956年,较全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重工业相对发达,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处于战争前沿,优抚安置任务异常艰巨,促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丰富东北地区党史研究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分六部分对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文章的起点,第1章遵循党史研究基本思路,介绍了选题背景,说明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关于东北地区的研究尚有不足,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任何实践都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社会保障,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其实践基础。1949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的社会保障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第2章和第3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认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受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经济计划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亟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建立社会保障的条件。第4章和第5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但无论是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优抚工作都已经开展起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系统的组织机构体系、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以政府、社会和内部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搭建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重点介绍了这一内容,即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东北各地竭尽所能救济灾民、贫民和朝鲜战灾孤儿,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的娼妓和游民;重点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福利,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精神病人建立民政福利;优待军烈属和革命残废军人,褒扬抚恤革命英烈,妥善安置回乡转业人员等,丰富的内容使社会保障由简单的制度构建层面跨越到充实的制度实践层面。第5章则重点介绍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认识制度结构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第6章进一步提升,重点分析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其对政治建设而言,通过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了新生政权;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军事活动而言,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构建了社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史鉴今,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实践是成功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和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实践,本文采取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借鉴的态度。

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多测合一”工作开展情况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政策支持
2 相关学术活动
3 标准制定
4 软件研发
    4.1 商品化软件
    4.2 应用情况
5 学术成果
6 结束语

(5)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库运行管理研究
        1.2.2 水利标准化研究
        1.2.3 水库运行管理评价研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现状及标准化评价必要性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资源条件
        2.1.3 社会经济
    2.2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现状
        2.2.1 小型水库基本情况
        2.2.2 典型小型水库调研
        2.2.3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现状
        2.2.4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存在问题
    2.3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概述
        2.3.1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内涵
        2.3.2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发展历程
        2.3.3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现状
    2.4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必要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体系
        3.1.1 标准化体系内容
        3.1.2 标准化体系特点
    3.2 评价指标初步识别与筛选
        3.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与依据
        3.2.2 评价指标选取思路
        3.2.3 评价指标初步识别与筛选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释义
        3.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2 组织管理指标
        3.3.3 安全管理指标
        3.3.4 运行管理指标
        3.3.5 环境保护指标
        3.3.6 保障措施指标
    3.4 本章小节
4 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模型构建
    4.1 评价模型框架设计
        4.1.1 权重计算方法选取
        4.1.2 综合评价方法选取
        4.1.3 物元可拓模型框架
    4.2 指标权重计算
        4.2.1 层次分析法运算流程
        4.2.2 准则层权重计算及检验
        4.2.3 指标层权重计算及检验
        4.2.4 综合权重计算
    4.3 物元可拓模型的构建
        4.3.1 评价等级确定
        4.3.2 物元确定
        4.3.3 关联度计算
        4.3.4 等级划分
    4.4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机制
        4.4.1 评价主体
        4.4.2 评价流程
    4.5 本章小结
5 实证研究及对策建议
    5.1 研究对象选取
        5.1.1 选取原则
        5.1.2 基本情况
    5.2 实证研究
        5.2.1 待评价物元确定
        5.2.2 关联度计算及等级划分
    5.3 评价结果及对比分析
        5.3.1 结果分析
        5.3.2 对比分析
    5.4 对策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海绵城市政策执行偏差分析与矫正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政策执行偏差分析的理论视角
        1.2.2 政策执行偏差类型研究
        1.2.3 政策执行偏差分析模型
        1.2.4 海绵城市政策执行偏差研究
        1.2.5 文献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2 海绵城市政策执行偏差分析理论框架
    2.1 政策执行
    2.2 政策落地及实施过程分析
        2.2.1 政策目标制定及实现
        2.2.2 政策工具
        2.2.3 政策落地及实施
        2.2.4 政策执行偏差
    2.3 政策执行偏差的情境分析
        2.3.1 政策执行中的模糊性
        2.3.2 政策执行中的冲突性
        2.3.3 政策执行的模糊-冲突模型
    2.4 政策执行偏差的影响因素识别
        2.4.1 执行主体意愿引发的政策执行偏差
        2.4.2 执行主体能力引发的政策执行偏差
        2.4.3 执行资源引发的政策执行偏差
        2.4.4 执行规则设置不当引发的政策执行偏差
    2.5 海绵城市政策执行偏差分析理论框架
3 国家、省、市海绵城市政策执行偏差分析
    3.1 海绵城市政策文本选择
    3.2 国家、省、市政府政策工具结构分析
        3.2.1 基于海绵城市政策的政策工具分类框架
        3.2.2 政策分析单元的确定和编码
        3.2.3 政策工具类型统计及结构问题分析
        3.2.4 国家、省级、市级海绵城市政策工具结构比较分析
    3.3 国家、省、市海绵城市政策文本主题分析
        3.3.1 政策文本高频词统计
        3.3.2 海绵城市政策文本主题模型构建
        3.3.3 央、地政府政策文本主题及关键词
        3.3.4 国家、省、市海绵城市政策模糊性、冲突性及政策执行偏差分析
4 海绵城市工程实施层面的政策执行偏差
    4.1 庄河海绵城市项目执行情况
        4.1.1 庄河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基本情况
        4.1.2 庄河海绵城市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4.1.3 庄河海绵城市资金投入及管理情况
        4.1.4 庄河海绵城市科技信息支持情况
        4.1.5 庄河海绵城市PPP项目建设情况
        4.1.6 庄河海绵城市政策执行面临的挑战
    4.2 庄河海绵城市政策模糊—冲突分析
    4.3 庄河海绵城市政策执行偏差影响因素分析
        4.3.1 执行主体能力引发的执行偏差因素分析
        4.3.2 执行资源引发的执行偏差因素分析
        4.3.3 体制机制僵化引发的项目审批效率低下
    4.4 海绵城市政策执行偏差的路径放大机制及原因分析
        4.4.1 人才培养的政策执行偏差路径放大机制
        4.4.2 资金支持的政策执行偏差路径放大机制
        4.4.3 体制机制建设的政策执行偏差路径放大机制
5 海绵城市政策执行偏差矫正的对策建议
    5.1 优化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减轻地方政府财政负担
        5.1.1 完善省级市级相关法律保障及政策措施
        5.1.2 完善政府信用体系
        5.1.3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5.2 推动海绵城市科技信息支持和人才队伍建设
        5.2.1 推动高校建设多专业融合的交叉型学科
        5.2.2 推动产学研结合
        5.2.3 探索建立一体化科技创新平台
    5.3 强化海绵城市制度建设
        5.3.1 完善海绵城市专项资金分配公平性
        5.3.2 提升海绵城市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建设规范性
        5.3.3 完善海绵城市项目审批流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存量规划背景下江西省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1.1.2 .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
        1.1.3 .县城城中村改造理论处于探索阶段
        1.1.4 .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的迫切需求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存量规划
        2.1.2 .城中村改造
        2.1.3 .城中村存量用地
        2.1.4 .城中村存量用地潜力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精明增长理论
        2.2.2 .城市更新理论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 .城中村改造的研究视角解析
        2.3.1 .改造的基本形式研究
        2.3.2 .改造的主体模式研究
        2.3.3 .改造的总体思路研究
    2.4 .存量规划的研究视角解析
        2.4.1 .存量规划的意识认知
        2.4.2 .存量规划的概念解析
        2.4.3 .存量规划的实践探索
    2.5 .城中村评价的研究视角解析
        2.5.1 .评价指标研究
        2.5.2 .评价方法研究
第三章 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现状认知
    3.1 .城中村历史回顾
        3.1.1 .第一阶段(1949 年至1978 年)
        3.1.2 .第二阶段(1979 年至2000 年)
        3.1.3 .第三阶段(2001 年至2010 年)
        3.1.4 .第四阶段(2011 年至今)
    3.2 .城中村的基本情况
        3.2.1 .数量与位置分布情况
        3.2.2 .人口及社会经济状况
        3.2.3 .城中村耕地情况
        3.2.4 .城中村宅基地情况
        3.2.5 .城中村建设情况
    3.3 .城中村现状特征
        3.3.1 .土地利用粗放,制约城市发展
        3.3.2 .人居环境待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待完善
        3.3.3 .人口结构复杂,管理存在交叉
        3.3.4 .社会保障缺失,城乡差距巨大
第四章 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目标与策略
    4.1 .城中村改造目标
        4.1.1 .盘活存量用地,推进城市更新
        4.1.2 .集约城市空间,优化资源配置
        4.1.3 .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乡发展
    4.2 .城中村改造策略
        4.2.1 .集聚化改造,突出重点
        4.2.2 .差异化改造,引导多元
        4.2.3 .阶段性改造,保障进程
第五章 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潜力评价
    5.1 .城中村改造潜力评价框架建立
    5.2 .城中村改造潜力评价体系构建
        5.2.1 .城中村改造潜力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5.2.2 .城中村改造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2.3 .城中村改造潜力评价标准确定
    5.3 .城中村改造潜力评价结果
        5.3.1 .城中村改造潜力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
        5.3.2 .城中村改造潜力综合指数评价结果
        5.3.3 .城中村改造分类结果
第六章 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存量用地潜力测算与布局优化
    6.1 .城中村存量用地潜力测算
        6.1.1 .城中村存量用地潜力来源
        6.1.2 .城中村存量用地潜力测算方法
        6.1.3 .城中村存量用地潜力测算结果
        6.1.4 .城中村分期改造存量用地潜力分析
    6.2 .城中村存量用地布局优化
        6.2.1 .城中村存量用地现状分析
        6.2.2 .城中村存量用地规划布局
        6.2.3 .城中村存量用地用地强度优化
第七章 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指引
    7.1 .城中村改造分类指引
        7.1.1 .综合整治型
        7.1.2 .更新改造型
        7.1.3 .拆迁重建型
    7.2 .城中村改造重点地区指引
        7.2.1 .重点区位划定原则
        7.2.2 .改造重点区域划定
        7.2.3 .重点地区城中村改造指引
    7.3 .城中村(建峰网格9)改造实例分析
        7.3.1 .基本概况
        7.3.2 .现状存在的问题
        7.3.3 .改造策略
        7.3.4 .改造目标
        7.3.5 .改造方式——综合整治
        7.3.6 .改造实施
    7.4 .城中村改造实施保证措施
        7.4.1 .完善管理机构
        7.4.2 .优化城中村规划管控体系
        7.4.3 .加强全过程的公众参与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8)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步入新时代:广大民众对群众性体育赛事需求增加
        1.2.2 面对新环境: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迎来机遇与挑战
        1.2.3 治理新格局: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内在驱动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方法论
        1.5.2 具体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之处
        1.6.1 研究内容创新
        1.6.2 研究视角创新
2 研究综述
    2.1 文献综述
        2.1.1 群众性体育赛事的相关研究
        2.1.2 治理的相关研究
        2.1.3 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的相关研究
        2.1.4 协同治理模型构建相关研究
        2.1.5 研究述评
    2.2 核心概念
        2.2.1 群众性体育赛事
        2.2.2 协同
        2.2.3 治理
        2.2.4 治理机制
        2.2.5 理论模型
3 理论基础
    3.1 协同治理理论
        3.1.1 协同治理的概念
        3.1.2 协同治理的内涵
        3.1.3 协同治理的本土化
        3.1.4 协同治理的实践应用
    3.2 其它相关的理论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3.2.2 协同优势理论
        3.2.3 资源依赖理论
        3.2.4 委托代理理论
4 社会治理视角下新中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历程回顾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历史阶段划分
        4.1.1 起步与曲折阶段(1949—1965):政府一元化管理
        4.1.2 停滞与异化阶段(1966—1976):深受“文革”运动影响
        4.1.3 恢复与转型阶段(1977—1992):政社合作关系形成
        4.1.4 协作与探索阶段(1993—2012):多元治理萌芽
        4.1.5 协同与完善阶段(2013—):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
    4.2 新中国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演变特征
        4.2.1 赛事宗旨:从“为国”到“为民”
        4.2.2 办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
        4.2.3 管理手段:从行政到综合
        4.2.4 赛事效益:从“输血”到“造血”
        4.2.5 办赛空间:从封闭到开放
5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现实审视
    5.1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缘起
        5.1.1 制度改革:群众性体育赛事数量增加与各种问题并存
        5.1.2 赛事治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客观要求
        5.1.3 改革转型:传统的赛事管理路径出现“政府失灵”
        5.1.4 多元融合:协同治理主体互动关系亟待理顺
        5.1.5 产业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在需求
    5.2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
        5.2.1 政府:监管服务与部门协调
        5.2.2 市场:资源配置与经费扩充
        5.2.3 社会:公益服务与技术支持
        5.2.4 个人:民众参与与资源整合
    5.3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
        5.3.1 国家层面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梳理
        5.3.2 地方层面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梳理
        5.3.3 基于公共政策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特征分析
    5.4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困境
        5.4.1 政府与社会地位失衡
        5.4.2 政府部门权责模糊
        5.4.3 多元主体利益冲突
        5.4.4 治理过程协同不足
6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6.1 理论模型构建研究设计
        6.1.1 方法选择
        6.1.2 样本选取
        6.1.3 分析工具
    6.2 理论模型构建过程
        6.2.1 产生研究问题
        6.2.2 资料收集
        6.2.3 资料分析——实质性编码
        6.2.4 理论建构——理论性编码
        6.2.5 理论应用
    6.3 理论模型阐释
        6.3.1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整体性阐释
        6.3.2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核心要素阐释
    6.4 关于理论模型严谨性的说明
7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案例验证
    7.1 案例研究设计
        7.1.1 案例验证思路
        7.1.2 资料来源与收集
    7.2 验证案例介绍
        7.2.1 案例一:中国(京山)绿林网球·英雄会
        7.2.2 案例二:陈仓区周末篮球联赛
    7.3 理论模型案例验证
        7.3.1 办赛环境
        7.3.2 办赛主体
        7.3.3 参与动因
        7.3.4 协同引擎
        7.3.5 互动行为
        7.3.6 协同结果
    7.4 案例验证结果与启示
8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优化策略
    8.1 双管齐下:优化赛事治理内外部环境
    8.2 政社共治: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
    8.3 定权定责:明确政府赛事治理权责边界
    8.4 互监互督:建立政府与社会双向监督机制
    8.5 软硬兼施:加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治理保障
    8.6 精准施策:针对赛事类型选择不同治理手段
9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局限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体育赛事管理部门访谈提纲
    附件2: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访谈提纲
    附录3:调研照片
    附录4:调研访谈内容节选
    附录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城市社区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四)共生
    二、理论基础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共生理论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2.2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2.2.1 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3.1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3.1.1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3.1.2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3.1.3 解放区的社会保障
    3.2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3.2.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3.2.2 农业合作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3.2.3 处于抗美援朝战争前沿
        3.2.4 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示范效应
第4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4.1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4.1.1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4.1.2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
        4.1.3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
        4.1.4 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
    4.2 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
        4.2.1 政府机构
        4.2.2 社会团体
        4.2.3 企业内部机构
    4.3 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员与监督
        4.3.1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动员
        4.3.2 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第5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5.1 社会救济
        5.1.1 灾害救济
        5.1.2 贫民救济
        5.1.3 娼妓游民收容改造
        5.1.4 朝鲜战灾孤儿救济
    5.2 社会保险
        5.2.1 养老保险
        5.2.2 医疗保险
        5.2.3 伤残保险
        5.2.4 生育保险
        5.2.5 优异贡献待遇
    5.3 社会福利
        5.3.1 民政福利
        5.3.2 职工福利
    5.4 社会优抚
        5.4.1 优待补助
        5.4.2 褒扬抚恤
        5.4.3 安置复员军人
第6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及启示
    6.1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
        6.1.1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提高了党的执政合法性
        6.1.2 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
        6.1.3 激发了群众支前热情和军人士气,保障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6.1.4 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6.2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启示
        6.2.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6.2.2 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6.2.3 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四、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多测合一”工作开展情况综述[J]. 张保钢,杨伯钢,易致礼,时守志,李金刚,曹雨傲. 北京测绘, 2021(11)
  • [2]一汽解放绿色治理评价研究[D]. 梁雨.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扶持政策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姬博诚. 华东交通大学, 2021
  • [4]改革开放以来赣南农业发展历程与经验研究[D]. 陈有联.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5]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D]. 梁文娟.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6]海绵城市政策执行偏差分析与矫正对策研究[D]. 宁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7]存量规划背景下江西省万安县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研究[D]. 罗富元.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8]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D]. 冯加付.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9]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10]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D]. 晋江艳. 吉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的通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