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中国近代思想的嬗变(下)

论近代中国近代思想的嬗变(下)

一、论近代中国现代化思潮之演变(下)(论文文献综述)

王美[1](2021)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承袭清末的基础上,破旧立新、中西融合,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充实、完善,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近代转型,保障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存续发展,实现了功能与价值的合一。本研究基于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历程的回顾,呈现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其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样态,并累积了特殊时期高等教育政策革新与完善的历史经验。本研究以一种找寻与回溯的历史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结合全面与局部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展现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要素变化和政策运行过程,让色彩斑斓的民国高等教育政策图景生动地铺展开来,从动态中去把握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轨迹与特征,阐释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从而为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着眼于挖掘民国历史的大格局之异,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侧重分析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社会背景,从政治局势的杌陧、经济形势的起伏、文化运动的洗礼,以及教育轨迹的转换四个方面展开。其次,按照回溯性的政策分析方式,根据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组成要素分类,对办学政策、经费政策、学科与课程政策、招生与考试政策、教员与学生政策的演进轨迹进行深度把握。在纵向深描政策变迁的同时,又以横向的视角,来透视不同阶段各类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内容、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并将高等教育政策的要素变化、地方应对、大学实践、校长活动穿插起来,构成一个动态、丰富的叙述结构,使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过程得以真实的复原呈现。再次,聚焦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进程的关键之处,分析影响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外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包括社会诉求的不断牵引、知识分子及教育团体的持续呼吁、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变化等;从内部因素来看,涉及权威集团理念的转变、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目标群体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等。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发生了回应性与适应性的变迁。与此同时,归纳凝练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并探究其中的利益逻辑。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呈现出“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等重要的历史特点。其背后的利益逻辑则主要是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以及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的成本考量。最后,审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所呈现的先进性与局限性。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新潮与旧浪的冲击下流变绵延,一直在努力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不断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是铺陈理想与务实选择的产物,其生命力既来源于预先的理论准备,更扎根于实践中的丰富与拓展。但回溯历史,对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审慎的考量后,发现其也有局限性。如高等教育政策数量与质量的不匹配、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阻隔、“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沟通与协调的非一贯性等。探赜索隐、以史鉴今。本研究将目光投射到那段逝去的历史中,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现实启示,即在当下高等教育政策建设过程中,要秉承一种辩证视角和开放心态,既坚持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又要积极建构中国化坐标,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兼顾高等教育政策的“质”与“量”的双重效益,靶向高等教育需求精准施策,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机制,并合理定位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使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能够真正助力“双一流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黄兴涛,陈鹏[2](2018)在《民国时期“现代化”概念的流播、认知与运用》文中认为"现代化"是近代中国最为重要的宏大概念之一,它在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的中国最早流行开来,具有值得揭示的国际国内多重背景。"现代化"概念传入中国后,即被运用于追寻"国家现代化"的整体诉求中,体现出全方位变革的综合性认知趋向。它不像学界以往所认为的,曾明显经历一个从重文化到重社会经济的内涵转变。30—40年代,"现代化"语词流播更广,知识界的有关概念认知也逐渐深化,但"现代与传统"的关系却并未成为当时思想史上的自觉命题。各党派均根据各自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需要,运用"现代化"概念进行社会政治动员乃至历史书写。其中,中共史家开创的革命史模式的历史书写,不仅使用"现代化"概念,且已注意分析和阐释"革命"与"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系。

陈廷湘[3](2018)在《从“革命史观”到“社会文化史观”——中国近代史解释体系的演变与趋向》文中指出中国近代史学术已经过百年发展历程,走出了与西方史学不同的特殊道路。百年中国近代史学术在唯物史观统率下,形成了众多解释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解释体系因所处时代特征相对同一,很快形成近代史学主潮(不影响其他流派的发展),产生了各自对应时代的史学。到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新时代"酝酿与开启时期,中国近代史学术进一步多元化,但其中以研究社会生活及与社会生活互为因果的社会文化为对象的"社会文化史观"展现出与新时代"兴趣"最为相契的本色,有希望成为中国近代史解释的主流,产生又一个时代的史学。

周艳[4](2018)在《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坚守与变革》文中提出在中华民族绵延的历史长河中,五四时期有如短暂的瞬息。然而,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在这一时期都以雷霆万钧的趋势发生着改变。尤其在思想文化领域,各种新文化、新思潮的涌进,不断冲刷着古老中国的断壁残垣,被认为阻碍了中国社会前进脚步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当时新文化人士给以的猛烈抨击。而文化保守主义者正是在这样一个文化激烈冲突、视新文化为时代需要的特殊时期,依然对传统文化抱有极大热情的一群人,但他们在坚守传统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的“复古”或是“守旧”,他们在时代迫人的脚步下也不断地进行着自我的拯救与改造,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坚守是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的。他们将文化传统中的传统学术当作民族发展由内而外的一种自信力,将传统道德延续与否当作是国家兴亡的尺度,将传统的民族精神视作为民族向前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因而他们认为这些是应当且定当予以进行坚守的,在进行坚守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当然,他们的坚守并不是一味的死守传统,他们在时代的潮流中,重新考量中国文化的发展路向,并对西方的文化成果进行运用,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他们对文化的变革首先是从对西方文化的态度转变开始的,进而演化到对传统文化的价值重新审视,并且以期用他们的方式实现社会的变革。在重视精神文化建设的新世纪,重新对文化保守主义者在当时内忧外患局面下所作出的坚守与变革的努力进行审视,将五四文化保守主义者在当时文化演变进程中与“西化”、“复古”、“守旧”等观念的纠缠进行剥离,更注重他们思想做法对当时社会的实际价值和对当今社会的借鉴作用,通过研究以使他们的行为言论能彰显出更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牛飞[5](2018)在《五四时期西化思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化是五四时期思想文化革新潮流的关键词。在这一时期,国内外政治、经济等社会发展态势急剧演变,借助思想文化的革新寻求解救中国之道,率先成为西化派的普遍共识。他们从否定传统文化走向倡导新文化,从提倡西方文化优越论走向中西文化不可调和,从呼唤社会问题的点滴解决走向反对“主义”的高扬,从“科学万能论”走向打倒“玄学鬼”,这一系列言论日益扩大了西化思潮的社会影响,并成为一段时期内主导中国文化发展路径的主要思潮之一。本文以五四运动的发生为界,将西化思潮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分为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的两个阶段。通过考察这一思潮在新文化运动初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脉络,进而分析它得以初步形成的原由和历史特点;通过展现五四运动爆发后国内外局势的新变化,进而分析西化思潮在系列论战中演进分化的理论特色。基于此,进一步归纳总结西化思潮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贡献深远的历史力量与现实启示。本论文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探讨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框架结构和创新观点等问题。第二部分:探究新文化运动初期西化思潮的初步形成过程。通过考察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发展态势,进而对思潮自身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脉络进行回溯性探究,从而引出西化思潮兴起的三大标志性内容架构:1、西化派群体的应运而生,西化思潮的阶级力量正式形成;2、各类西化报刊的大量涌现,西化思潮的宣传阵地初步建立;3、请来德、赛先生破除旧有思想壁垒,西化思潮在中华大地蔚然成风。基于此,总结西化思潮得以初步形成的历史特点。第三部分:探析西化思潮在五四运动爆发后的演进分化。该章以五四运动的爆发和行将结束的“一战”为时间节点,针对国际国内社会发展态势的深刻变动,思想文化界不可避免地随之卷入风起云涌的辩论与探讨之中。由此,西化思潮得以在系列论战中逐步加深它对社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场主要论战之中:1、文化偏向的群体性奠定:关于东西文化间性质与能否调和的激烈争论;2、价值理念的重新选择: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交锋与西化派的分道扬镳;3、理性精神的颠踬前行:关于“科学万能论”与打倒“玄学鬼”的主张。基于此,总结西化思潮在演进分化中的历史特色。第四部分:从正反两方面归纳总结五四时期西化思潮的历史经验,进而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深远的历史力量与现实启示。第五部分:为结语。对五四时期西化思潮作一总体的概括与评价。

陆严冰[6](2017)在《民国建筑中设计意识现代性研究》文中指出论文研究中国现代建筑的起源情况,以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建筑设计中表达中国传统形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方式。认为"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包括现代性和民族性两方面。中国现代建筑设计意识与当时文化思想平行对应,沿"接着讲"与"照着讲"两种现代性道路发展。为便于分析诸建筑类型,建立了关于建筑的体-质-文的三层次叙述体系。"接着讲"的中国建筑现代性体现分析方法,分析传统建筑特征是设计基础。包括两个类型:中国传统宫殿形式现代化改造,以及适应现代结构、局部构件结合传统装饰纹样。这两类建筑以正面远观的方式观看。"照着讲"的中国建筑现代性体现模仿方法,包括西方折中风格建筑、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建筑,东西杂糅建筑等。移植西方折中风格建筑同时引入了适应高密度建设条件的近观城市设计思想;东西杂糅建筑说明从模仿到消化是一个过程,模仿是消化的前一阶段,是"照着讲"的阶段;消化是"接着讲"的阶段。借用熊梦飞的观点,对于现代进程中的后发国家,都是始于模仿,终于创造;一面模仿追赶,一面创造。不同现代性道路可在中西调和的文化观下,走向适合钢骨(筋)混凝土砖石(木)混合结构的房屋形式,具有适合这种结构的比例和弱化的局部装饰,是适宜的中国现代建筑形式。论文后部分分析了新中国对民国时期形成的现代建筑形式的延续。建国后,解释建筑的语境发生根本变化,用阶级的、群众路线的观点和话语解释建筑。1955年后,在节约和反映民族形式的共同要求下,走向一种现代建筑设计原则,即不注重表面形式要素,而注重整体形式要素折射民族传统,强调形式表现新技术的真实性,考虑建筑形式与城市环境的关系。通过比较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初期建筑形式,认为尽管有解释语境的根本变化,新中国建筑形式延续了民国建筑形式。说明建筑形式的发展具有不随解释语境变化而变化的内在规律。论文最后指出中国建筑现代性的特点。中国现代建筑在模仿追赶西方中调整同现代生活和民族传统的关系,由此产生创新。中国建筑的现代性是具有民族特性的模仿追赶的现代性。

姚嘉仪[7](2016)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探索研究》文中提出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根植于它的历史。因此,只有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才能深刻理解当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文立足于中外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以对国内外现状的分析为基础,运用跨学科研究法、概念切入法、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进行了研究。西方列强的入侵,使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将中国裹挟入现代化的大潮。中国的志士仁人围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了不屈不挠的现代化探索,但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屡遭失败,历史将领导探索中国现代化的重任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构建了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对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探索成果的集中体现。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这是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也不同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模式。革命是实现新民主主义现代化的方式和手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既是一场政治革命,也是一场社会革命。政治革命为社会革命指明方向,社会革命为政治革命提供物质支撑。新民主主义现代化的终极前途是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新民主主义经济现代化的内容,是以没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来奠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基础;以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民族工商业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以土地改革摧毁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使农民不仅获得土地,而且获得政治解放,来造成将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可能性。新民主主义政治现代化的目标就是通过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保证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现代化,集中体现在土地改革上,土地改革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一次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革。以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来推动实现人的现代化,促进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出来的人民大众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突破传统观念束缚,形成现代人格,以推动其他方面现代化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以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为指导,从器物、制度和心性三个层面在解放区进行了新民主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而且为建国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新民主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经验。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具有创新性、自觉性、过渡性三个特点。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及其指导下对新民主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与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民主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为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现代化探索提供了有益借鉴,并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带来启示,即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郑大华[8](2016)在《进一步深化中国近代思潮研究的理论思考》文中指出我们要进一步深化中国近代思潮研究,第一,就必须对"思潮"的涵义进行研究和讨论,搞清楚自西方传入的"思潮"在西方的"本义",以及我们是在什么样的涵义下使用西方传入的这些"思潮"之概念的,二者之间的差异何在。至于那些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理解的非外来的"思潮"概念,我们要经过讨论,达成基本共识。同时,要特别注意多种思潮在某一思想家身上的重叠。第二,要加强对中国近代思潮的中外思想资源的研究,搞清传入中国的西方思潮在西方的生成、发展、流派、演变,以及它们是何时和如何传入中国的,其生成、发展、流派和演变对中国的影响,搞清中国本土的思想资源是如何影响中国知识界对西方思潮的选择和接受的。第三,在研究思潮史时,必须把研究对象放置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动态地研究它们在不同历史阶段或时期的演变,这样才能对它们做出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尤其要重视世界局势的变化,特别是西方局势的变化对中国近代思潮发展和演变的影响。第四,除了要动态地研究近代思潮在不同历史阶段或时期的演变外,还应加强对近代不同思潮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特别是相互影响、相互吸纳的研究。

原祖杰[9](2015)在《东方与西方,还是传统与现代?——论“东西方”两分法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误区》文中指出当今中国普遍流行的"东西方"划分让人们的思维方式格式化了,以至于我们的教科书中充斥着戴有"西方"帽子的学科领域。笼统地划分中学、西学,所犯的一个简单错误就是将不同时期的文明成果混淆到一起。而事实上,是"地理大发现"之后的文明接触才激发了欧洲的思想变革,催生了现代世界。这个现代世界既不同于传统的亚洲,也与传统的欧洲没有多少必然联系。然而,当现代性被强加于中国等非欧洲国家时,却是以西学的面目出现的,因此造成了"现代即西方"、"现代化即西方化"的误解。中国知识界从晚清以来围绕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进行了多次论争,由于不能区分西方与现代,无论是西化派、本土派还是互补派,都难以产生压倒性影响。正确的思路应该是摈弃"东西方"两分法,戒除动辄诉诸传统的思维习惯,在实现充分的现代化的基础上,引领"全球共同体"的建立。

李开林[10](2014)在《罗荣渠现代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后,伴随着外来的挑战和冲击,中国被纳入世界现代化大潮中,现代化也随之成为中国社会变迁的主旋律。从此,仁人志士的现代化探索和专家学者的现代化研究同心合力、并行不悖,使中国现代化实践和现代化理论不断深入和丰富。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见证者、实践者和研究者,罗荣渠不仅开拓性地筹建了“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而且现代化创新成果颇丰,其现代化思想影响广泛,是中国现代化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全面而系统地研究罗荣渠的现代化思想,不仅有助于弱化有关研究的零散性、局部性等不足,而且也能为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出有益的启示和借鉴。由四章“正文”和“结语”构成的本文,立足于罗荣渠现代化思想生发的国内外背景和生平学术积淀,以罗荣渠现代化理论原典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释读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文本释读、内外史比较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就罗荣渠概念层面、实践层面、与理论层面的现代化思想,进行了纵横双向的多维分析。文章认为,罗荣渠的现代化思想,认识独到、影响广泛。罗荣渠基于宏观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整体性研究。他对现代化研究领域的“现代”、“近代”以及“现代化”等重要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纵览了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模式和道路,提出着名的以“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为分析视角的“中轴理论”,对历史发展动因、历史发展阶段、历史发展因素等“现代化”研究领域的根本性问题进行了再探讨,对世界历史研究以及现代化理论发展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罗荣渠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重点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包括衰败化、半边缘化、革命化、现代化的“四重奏”理论,比较全面客观地描述了中国现代化的宏观历程和主要矛盾。进而,批判了近现代史研究中,长期一尊为大的“革命史范式”分析法,积极倡导把“现代化范式”作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方法,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和热烈支持。罗荣渠基于宏观史学视角研究现代化,巧妙地结合了历史学和现代化理论,修葺了西方现代化理论、引领了中国现代化研究新潮流,从而,发展了中国现代化理论,彰显了历史学家史学责任。与此同时,由于时代的客观规定性以及个人研究的有限性,罗荣渠的现代化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商榷之处和遗漏之点。随着世界现代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和中国现代化实践的深入发展,后人定会对罗荣渠的现代化思想进行补充完善,丰富革新。

二、论近代中国现代化思潮之演变(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近代中国现代化思潮之演变(下)(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相关文献综述
    五、研究的价值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社会的变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背景
    一、政治局势的杌陧
        (一)共和体制初建催发民初教育新气象
        (二)一元权力制度促使教育权向上集中
        (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引发教育态势迫紧
    二、经济形势的起伏
        (一)实业经济初步发展对教育的有限投入
        (二)稳定财政格局促使教育经费短暂平稳
        (三)强化收支控制导致教育陷入生存困境
    三、文化运动的洗礼
        (一)复古逆流回澜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多元思想碰撞
        (三)三民主义文化涌现与国家意志统制
    四、教育轨迹的转换
        (一)“以日为师”教育基准的破除
        (二)德美教育理念由边缘走向主流
        (三)法国教育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延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初期的探索:高等教育政策实现多样化起步(1912-1926)
    一、民主决策机制及其多样高等教育政策制定
        (一)学制的趋新改造与办学新规定
        (二)教育经费“指定专款”的设想
        (三)学科规程“现代性”的融入
        (四)招考办法“独立化”的尝试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程的初拟
    二、“悬浮型”政权管理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实施
        (一)自由治学改革实践的进行
        (二)管理中的纷乱:教育财政方案执行失范与索薪运动
        (三)自由中的无序: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困境
    三、革新起步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一)近代政策体系初具,引导高等教育事业初步发展
        (二)政策设计缺乏规划,导致大学规模过度扩张
        (三)政策实施效果式微,管理高等教育能力有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秩序的选择:高等教育政策趋向规范化与体系化(1927-1936)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嵌及其高等教育政策选择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办学法令的颁布
        (二)国家对教育经费筹拨的权威保障
        (三)训政时期学科政策内容的不断充实
        (四)“单独招生”向“计划招生”的政策过渡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定的“规范化”完善
    二、“压力型”强权推动下的高等教育政策落实
        (一)大学整顿工作的有力推进
        (二)中央财政训令下发与地方应对
        (三)“党化”与“秩序化”:训育政策的强化执行
        (四)“取舍”与“统一”:各校师生管理办法的实施
    三、发展与控制双重奏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一)政策体系逐步规范,立法建设取得成果
        (二)政策实施效力增强,推动高等教育秩序化管理
        (三)政策强制性加大,促使府学互动和博弈增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失序的应对:高等教育政策进行应急调整与迁变(1937-1949)
    一、抗战建国及其高等教育应急政策部署
        (一)教育方针的仓促调整与学校布局规划
        (二)教育经费“减成拨发”办法的采用
        (三)配合战时需求的学科训令变化
        (四)“统一招生”到“多元选拔”的政策转衔
        (五)教员与学生相关事项的“调适性”补充
    二、“挽救性”动员督促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执行
        (一)抗敌御辱与内迁方案的临危施行
        (二)统一招生政策的短暂实施与终止
        (三)恢复秩序的艰难努力:复员与甄审计划的开展
        (四)困境中的生存维系:各校有限的师生救济方案和措施
    三、喜忧参半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一)政策纵向供给较为密集,立法数量得到扩充
        (二)确立战时教育政策体系,挽救高等教育事业
        (三)政策执行效果欠佳,影响大学稳定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因的探寻: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外部因素
        (一)社会诉求与国家危机的回应——外部场域发生的改变
        (二)知识分子与教育团体的起弊——政府与民间的自主互动
        (三)教育问题凸显及严重性变化——决策主体关注度的提升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部因素
        (一)政党规约的折射与渗透——执政集团理念的转变
        (二)决策程序的失调与规范——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
        (三)目标群体的规避与适从——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演进的归结: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与利益逻辑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
        (一)“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
        (二)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
        (三)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利益逻辑
        (一)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
        (二)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
        (三)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成本考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历史的审思: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评析与启示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经验借鉴
        (一)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
        (二)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三)从理论构建和实践需求中生成教育政策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局限
        (一)政策“质”呈现与“量”供给的脱节
        (二)政策设计“幻象”与执行“真相”的阻隔
        (三)“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的摇摆
    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现实启示
        (一)建构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与中国化坐标
        (二)推进高等教育政策法制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并轨
        (三)兼顾“质”“量”效益,靶向高教需求精准施策
        (四)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与约束机制
        (五)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与选择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民国时期“现代化”概念的流播、认知与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化”语词和概念在中国的最早出现与最初流行
二、“现代化”概念流播开来的历史契机与“国家现代化”的整体诉求
三、“现代化”概念内涵的认知:代表性的阐释与思考
四、“现代化”概念之运用:社会政治动员与历史书写
结 语

(3)从“革命史观”到“社会文化史观”——中国近代史解释体系的演变与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论
二、革命史观下的中国近代史解释
三、现代化史观下的中国近代史解释
四、社会文化史观下的中国近代史解释
五、结语

(4)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坚守与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的内涵分析
        一、文化保守主义的概念
        二、文化保守主义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成因考察
        一、时代背景
        二、传统土壤
    第三节 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的发展历程
        一、晚清至民初:逐渐兴起
        二、五四时期:发展高涨
        三、三四十年代:走向成熟
第二章 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高涨
    第一节 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思潮高涨的原因
        一、辛亥革命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二、文化危机中的焦虑
        三、一战的冲击与影响
    第二节 五四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分析
        一、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的相关流派
        二、文化保守主义者人物案例
        三、参与的文化论战
    第三节 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的特点分析
        一、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二、文化取向与政治取向相分离
        三、强烈的文化优越感
        四、鲜明的人物特征
第三章 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坚守
    第一节 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坚守的动机
        一、文化论争“攻”“守”中的责任感
        二、承继传统的历史使命感
    第二节 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坚守的样态
        一、传统学术
        二、传统道德
        三、民族精神
    第三节 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坚守的成果
        一、整理国故
        二、发扬传统
第四章 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变革
    第一节 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变革的动力
        一、东西互动中的期待与焦虑
        二、文化自信与对文化未来的考量
    第二节 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变革的尝试
        一、对科学与民主的新认识
        二、输入与运用西学
        三、倡导学术科学化
        四、保守主义者的社会变革方案
    第三节 对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的评价
        一、积极意义
        二、消极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五四时期西化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五)论文框架和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五四运动前西化思潮的初步形成
    (一)西化思潮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西化思潮兴起的标志与主要内容
    (三)西化思潮初步形成的特色总结
二、五四运动爆发后西化思潮的演进分化
    (一)国际国内历史格局新变化
    (二)系列西化论战的主要表现
    (三)西化思潮演进分化的特色总结
三、五四时期西化思潮的历史评价与当代启示
    (一)五四时期西化思潮的历史进步性
    (二)五四时期西化思潮的历史局限性
    (三)五四时期西化思潮的当代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民国建筑中设计意识现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选题背景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研究情况
        1.3.2 国外研究情况
    1.4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1.5 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接着讲"与"照着讲"的中国建筑现代性与建立体-质-文三层次评价体系
    2.1 民族性与现代性——中国现代化两面性特点
    2.2 中国建筑的民族性与现代性
    2.3 冯友兰新理学中的概念层次分析方法
        2.3.1 别共殊的二元分析方法
        2.3.2 体现文化层次分析的体用观
        2.3.3 文化层次和花样的产生
        2.3.4 花样的不同导致程度的不同
        2.3.5 为了民族性强调具体事物层次
    2.4 建筑中的体用与质文
        2.4.1 分析比较森佩尔与里格尔的建筑与装饰理论
        2.4.2 建筑中体用与质文的划分
第三章 分析方法——"接着讲"的中国建筑现代性
    3.1 中国传统建筑特点
        3.1.1 近现代主要建筑学者关于中国建筑特点的论述
        3.1.2 李允稣的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论述
        3.1.3 关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的相似性与相通性的论述
    3.2 "接着讲"的中国现代建筑与体-质-文分析
        3.2.1 中国传统宫殿形式的现代化改造——反应比较保守的传统文化改造观
        3.2.2 适应现代结构、局部构件结合传统纹样装饰——反应中西调和的传统文化改造观
    3.3 小结
第四章 模仿方法——"照着讲"的中国建筑现代性
    4.1 梁漱溟的路向论与全盘西化的关系
        4.1.1 文化的意欲
        4.1.2 三种文化的路向
        4.1.3 中国文化的复兴
        4.1.4 对全盘西化的启示作用
    4.2 建筑的西化与模仿
        4.2.1 体——西化论
        4.2.2 质——现代城市设计思想的引入
        4.2.3 文
    4.3 并置、模仿与消化过程问题——回到中西调和
        4.3.2 张东荪的文化并置理论
        4.3.3 模仿与消化问题
    4.4 小结
第五章 解释语境的变化与民国时期形成的现代建筑形式在新中国的延续
    5.1 解释语境的变化——体的变化
        5.1.1 抗战时期的文化革命思想
        5.1.2 作为体的建筑理论
    5.2 新政策的建立——质的变化
        5.2.1 解放初期注重实用建筑的时期(1949-1952)
        5.2.2 受苏联影响批判"结构主义"盛行大屋顶的时期(1952-1955)
        5.2.3 受苏联影响批判"复古主义"和搞片面节约的阶段(1955-1959)
        5.2.4 上海"住宅标准及建筑艺术问题座谈会"中的讨论和刘秀峰的总结报告(1959)
        5.2.5 建国十年间形成的现代建筑设计原则
    5.3 文的变化
        5.3.1 大屋顶建筑
        5.3.2 平屋顶局部装饰建筑
        5.3.3 高密度街区街角景观
        5.3.4 中国现代主义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参考文献
附录1 各建筑形式类型体-质-文分析表
附录2 远观与近观—密度增长与现代城市设计的观看价值
附录3 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学术活动统计
致谢

(7)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基本结构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探索的背景
    2.1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探索的客观条件
        2.1.1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
        2.1.2 抗战胜利后中国命运和前途决战的现实需要
    2.2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探索的主观条件
        2.2.1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2.2.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探索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发展和完善
    3.1 新民主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方式
    3.2 新民主主义现代化的前途
    3.3 新民主主义现代化的内容
        3.3.1 经济现代化
        3.3.2 政治现代化
        3.3.3 社会现代化
        3.3.4 人的现代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4.1 器物层面的新民主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4.2 制度层面的新民主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4.2.1 建立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2.2 确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3 心性层面的新民主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4.3.1 转变东北农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4.3.2 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探索的评价
    5.1 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特点
        5.1.1 创新性
        5.1.2 自觉性
        5.1.3 过渡性
    5.2 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探索的意义
        5.2.1 推进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5.2.2 构成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5.2.3 成为新民主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5.2.4 为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现代化探索提供借鉴
    5.3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探索的启示
        5.3.1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走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5.3.2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进一步深化中国近代思潮研究的理论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正确理解中国近代思潮的中外涵义
二加强对中国近代思潮中外思想资源的研究
三动态地研究各种思潮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
四加强对近代不同思潮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9)东方与西方,还是传统与现代?——论“东西方”两分法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西方划分的历史渊源
二、围绕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论争
三、是否存在中国的现代性———对“多元现代性”的反思
四、全人类共同的现代化进程
五、传统、现代与后现代

(10)罗荣渠现代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罗荣渠现代化思想生发的背景条件
    2.1 罗荣渠现代化思想生发的背景
        2.1.1 罗荣渠现代化思想生发的国际背景
        2.1.2 罗荣渠现代化思想生发的国内背景
    2.2 罗荣渠现代化思想生发的条件
        2.2.1 罗荣渠现代化思想生发的个人生平条件
        2.2.2 罗荣渠现代化思想生发的学术条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罗荣渠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概念层面的罗荣渠现代化思想
        3.1.1 界定“现代”概念
        3.1.2 定位“现代化”概念
    3.2 实践层面的罗荣渠现代化思想
        3.2.1 对世界现代化实践的宏观描述
        3.2.2 对第三世界现代化实践的中观分析
        3.2.3 对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微观诠释
    3.3 理论层面的罗荣渠现代化思想
        3.3.1 “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中的现代化思想
        3.3.2 “新历史发展动因论”中的现代化思想
        3.3.3 “新历史发展阶段论”中的现代化思想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罗荣渠现代化思想的基本评价
    4.1 罗荣渠现代化思想的特点
        4.1.1 基于宏观史学视角研究现代化
        4.1.2 将概念创新和理论创新有机结合
        4.1.3 体现纵横双向整合的历史观
        4.1.4 突破“西方中心论”的诠释框架
    4.2 罗荣渠现代化思想的意义
        4.2.1 修葺了西方的现代化理论
        4.2.2 发展了中国的现代化理论
        4.2.3 丰富了历史研究中的“现代化范式”
        4.2.4 引领了现代化研究的新潮流
        4.2.5 体现了历史学的现实责任感
    4.3 罗荣渠现代化思想的局限
        4.3.1 现代化思想中尚存有待商榷的表述
        4.3.2 现代化思想中尚有值得思考的空点盲点
        4.3.3 现代化思想中存在日益彰显的时代局限性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论近代中国现代化思潮之演变(下)(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D]. 王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民国时期“现代化”概念的流播、认知与运用[J]. 黄兴涛,陈鹏. 历史研究, 2018(06)
  • [3]从“革命史观”到“社会文化史观”——中国近代史解释体系的演变与趋向[J]. 陈廷湘.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 [4]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坚守与变革[D]. 周艳.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
  • [5]五四时期西化思潮研究[D]. 牛飞.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6]民国建筑中设计意识现代性研究[D]. 陆严冰.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7]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探索研究[D]. 姚嘉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8]进一步深化中国近代思潮研究的理论思考[J]. 郑大华. 中国文化研究, 2016(01)
  • [9]东方与西方,还是传统与现代?——论“东西方”两分法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误区[J]. 原祖杰. 文史哲, 2015(06)
  • [10]罗荣渠现代化思想研究[D]. 李开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论近代中国近代思想的嬗变(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