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采样数据分析的思路与Mathematica程序

脉冲采样数据分析的思路与Mathematica程序

一、冲力采样数据分析的思路及Mathe matica程序(论文文献综述)

孙晨菲[1](2020)在《基于异构信息网络的医疗保险反欺诈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机构采用信息化技术来进行交易活动或者提供服务,如信用卡业务、医疗保险、汽车保险等。信息化在为合法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得欺诈者拥有了新的欺诈途径。统计数据表明欺诈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信用卡和财产保险等领域的欺诈检测已被广泛研究,但有些领域如医疗保险领域由于其数据及欺诈行为独有的特点,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医疗保险数据指医疗保险业务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包括医疗机构、患者、住院记录以及基金等异构信息。除了海量性、异构性等大数据共有的特点外,医疗保险数据具有领域知识粒度较为粗糙、离散性、冗余性等特性。医疗保险数据的上述特性加剧了医疗保险欺诈识别的困难程度。与此同时,医疗保险欺诈本身也面临比其他领域更复杂的情况。1)医疗保险欺诈主体类型并不单一。2)有些欺诈者了解充足的领域知识,能够巧妙躲避反欺诈规则,伪装成正常用户实施欺诈行为。3)当欺诈者有组织地进行合谋欺诈时,分析个人的行为将无法挖掘出欺诈记录。4)医疗保险涉及不同类型的主体,如医院、患者、诊疗项目等。除了单一实体的行为分析之外,欺诈线索还可能隐藏在不同实体的交互过程中。现有的大多数数据驱动的医疗反欺诈研究都集中在统计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的使用上,如聚类、k-最近邻、决策树、神经网络等。但是,这些方法总是具有较高的假阳性率(将正常医疗记录判定为欺诈记录),因为正常患者也可能会有一些违反正常模式的行为,而欺诈者可能会努力模仿正常行为,使他们看起来“正常”。一个有效的医疗保险欺诈检测算法需要满足可解释性和高精度等要求。针对反欺诈面临的上述挑战,结合医疗保险数据的特点,本文利用异构信息网络对医疗保险数据进行建模,从异构信息网络的社区划分/极大团枚举/频繁子图挖掘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以医疗保险为研究背景,提出针对于不同欺诈类型的反欺诈算法。主要的研究内容和贡献包括以下方面:1)针对骗取药品欺诈者的伪装识别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患者集散程度的反欺诈算法,将患者的时序行为与异构网络社区划分算法相结合,可以对抗欺诈者的伪装行为。本研究定义了病人住院记录相似度计算方式并通过基于图的密度峰聚类算法对患者进行聚类,进而对每个聚类类别进行了语义抽取工作,这能够帮助了解每个聚类类别背后的含义。当病人相似度和病人就医行为相似度之间存在较大冲突时,该病人为疑似欺诈者的概率较高。基于病人集散程度的医疗保险欺诈者检测方法-PCDHIFD考虑在整个期间每个病人的入院记录情况,由于欺诈者的伪装行为通常只会持续很短一段时间,该方法可以检测医疗保险欺诈者免受欺诈者伪装行为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PCDHIFD在伪装存在的情况下可以显着提高欺诈者检测准确率达到87%,优于已有算法超过15%,且聚类语义抽取工作增强了算法的可解释性。2)针对医患合谋骗取医保基金识别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极大团挖掘的合谋欺诈检测算法,通过两阶段基于H图的极大团挖掘算法来减少计算复杂性,可以帮助检测合谋欺诈。本研究将挖掘出的特异群组进行分类,区分特异群组究竟是因为合谋欺诈而产生还是周期性等因素而产生。最终将由于欺诈产生的特异群组作为疑似欺诈者交由人工进行稽查。在医疗保险背景下,针对慢性病合谋刷卡套现问题,首先构建病人就医邻接图,通过极大团挖掘算法找出特异群组。进而对特异群组进行分类(合谋欺诈产生/慢性病就医周期性产生)。将由于欺诈而产生的特异群组中所包含的病人视为疑似欺诈者。基于异常群体的联合欺诈者检测方法(AGJFD)可以将可疑的合谋欺诈者与因周期性而碰巧具有高度相似性的人区分开,因而可以确保反欺诈结果的高精度。此外,本研究通过提出两阶段基于H图的极大团挖掘算法来减少计算复杂性。医疗保险数据集上所做的大量实验表明,本研究的方法在精度方面大幅度优于现有方法,可以达到94%。3)针对虚报慢性病欺诈识别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频繁子图挖掘和社区划分的慢性病欺诈识别算法,重新定义了候选集的选取方案,可以帮助了解包括罕见病在内的慢性病进展,这对于发现慢性病欺诈和降低医疗成本非常有用。基于频繁子图挖掘和社区划分的慢性病欺诈识别算法HNCDPM考虑同一疾病的不同用药阶段并获得两种模式-不同慢性病在时间上的模式(表明不同种类的慢性疾病之间的时序关系)以及同一慢性疾病的不同阶段之间的模式(表明慢性病不同阶段对应的不同治疗方案)。这两种模式可用于帮助发现慢性病欺诈。本研究的方法能够挖掘白血病等罕见疾病的临床路径,这对于传统的子图挖掘方法是不可能的,因为罕见疾病节点将在寻找频繁候选集步骤中被移除。同时,本研究的方法考虑了同一疾病的不同用药阶段,这对于了解慢性疾病进展更有意义。而现有的疾病进展挖掘方法认为相同诊断即是相同疾病并且忽略相同疾病的不同用药阶段。大量实验表明,本研究的方法在识别准确率中可以超过现有方法约20%。4)针对可疑患者欺诈者检测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就诊图的患者欺诈者检测算法,提出就诊网络的概念并捕获患者、就诊记录和医院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医疗保健治疗的复杂性和连续性,很难通过单一的就诊记录来判断欺诈行为。已有的欺诈者检测方法通常考虑实体的行为并将欺诈者视为异常,忽略了不同实体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利用患者可信度,就诊真实性和医院权威值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检测患者欺诈者。该方法显示了就诊图中的信息如何指出欺诈者的原因,并揭示了不同类型的欺诈者的重要线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率要比已有算法高出超过10%。

郝少鹏[2](2017)在《往复压缩机气阀故障的动力学仿真及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文中指出往复压缩机组作为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关键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天然气长距离输送,而气阀又是压缩机组上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严重制约压缩机的工作效率。针对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往复压缩机气阀故障频发问题,本文以常见的阀片断裂和弹簧失效为典型故障,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和ADAMS虚拟样机对气阀(正常和故障)进行建模仿真与动力学分析,并与现场实际对比,总结出气阀故障的振动和温度信号特征。最后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设计了一套往复压缩机气阀故障在线监测系统,为及时发现和诊断气阀故障提供了技术手段。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分析往复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气阀的工作特性以及故障机理,通过Pro/E软件构建气阀的三维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Explicit Dynamic STR模块对气阀各结构(阀片、阀座、弹簧、升程限制器)的固有频率及各阶模态所对应的振型和撞击应力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油田现场发生的阀片常见故障基本一致,为气阀故障的动力学仿真提供了参考。(2)其次,利用虚拟样机ADAMS软件对往复压缩机气阀的启闭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把气阀仿真出的力学振动信号与现场采集到的气阀振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现场气阀故障信号(振动信号和温度信号),得出气阀发生故障的特征和规律,为现场塔里木油田设备往复压缩机组监测诊断提供理论基础和有效依据。(3)最后,考虑到油田现场目前无气阀的在线监测情况,基于以上分析,从硬件和软件着手设计一套气阀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气阀在线振动和温度监测。便于设备维护人员及时监测到气阀故障,诊断出气阀故障模式,并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减少对气阀的过剩维修和故障停机时间,利于油田设备的现代化管理。

应佚伦[3](2014)在《基于生物纳米通道的单分子弱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单分子水平上直接研究分子弱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单个分子进行操纵、调控可揭示单个分子的动态行为、微区结构以及功能机制。因此,研究单分子弱相互作用的实时分析和调控方法在生命分析、纳米传感以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单个α-溶血素生物纳米通道作为“弱力”识别传感器,在单分子水平上实时监测了由弱相互作用引起的单个生物大分子在自组装及特异性识别过程中的动态构象变化;探索了特异性抗体片段和DNA分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降低了单个单链DNA分子进入纳米通道的构象熵垒;更进一步,利用了主客体弱相互作用,构建了磺化杯[4]芳烃功能化生物纳米通道,实现对单个光控分子主客体行为的实时识别及调控。1.单个多肽-寡聚核苷酸偶联物分子自组装行为研究运用α-溶血素生物纳米通道单分子分析技术,在单分子水平上实时鉴别出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的单个多肽-寡聚核苷酸偶联物分子及其单体分子的构象;提出单个多肽-寡聚核苷酸偶联物分子在α-溶血素生物纳米通道前庭发生去折叠行为后,以单体形式穿过纳米通道;分别建立了胶原状偶联物分子和偶联物单体分子纳米通道单分子行为模型2.单个ATP核酸适配体分子及其构象变化研究以ATP核酸适配体为适配体模型分子,通过对特征信号的甄别分析,在单分子水平上实时区分了单个核酸适配体分子自发形成的两种构象,即折叠态和线性态;监测了ATP及互补单链DNA这两种配体分子对单个ATP核酸适配体的识别竞争行为,实现了在单分子水平上分析靶分子与配体分子之间弱相互作用及作用差异。3.控制单个寡聚核苷酸分子进入生物纳米通道的研究引入作为"rudder(方向舵)”的特异性抗体片段Fab HED10,利用Fab HED10与poly(dT)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促使poly(dT)构象进一步伸展,减少poly(dT)在α-溶血素纳米通道前庭调整构象的时间,引导poly(dT)分子更精准地进入α-溶血素纳米通道最窄处,从而降低了poly(dT)进入纳米通道所需能量壁垒,提高了寡聚核苷酸分子的纳米通道分析效率,推动了纳米通道DNA单分子测序技术的发展。4.光控纳米通道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基于赖氨酸与磺化杯芳烃之间的主客体弱相互作用,率先在无需生物改性或化学修饰的条件下获得了功能化生物纳米通道。以此实现单分子水平上监测不同客体分子对主体分子的特异性竞争识别行为,更进一步在功能化α-溶血素纳米通道内部实现对单个光控分子主客体行为的实时识别及调控。

庞建峰[4](2013)在《粉煤灰漂珠基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吸波材料在民用及军用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现已成为各国民用防电磁辐射和军事隐身装备等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众多吸波材料中,磁性金属合金及铁氧体粉体吸收剂由于具有较强的吸波性能而成为主要吸波成分,但两者共同的缺点是密度较高,不利于获得轻质的吸波材料;此外,导电高聚物因具有密度低、结构多样化、特定导电性及环境稳定性好等优点也作为吸波材料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单一组分的导电高聚物存在导电性能不理想、吸收频带窄等缺陷。因此制备质量轻、吸收强、频带宽的吸波材料就成为目前材料工作者的研究重点。粉煤灰漂珠具有密度低及中空球形结构等特点,可作为吸波材料的基材。鉴于此,本文以粉煤灰漂珠为基核,利用化学镀和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技术分别在其上镀覆Ni-Co(Fe)-P金属合金及钡铁氧体磁性物质、利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与原位掺杂聚合相结合的方式在漂珠表面镀覆钡铁氧体和聚苯胺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和“核-壳-壳”结构的轻质复合吸波剂,对其微观形貌、组分、相结构、磁性能及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复合材料具有优异吸波性能的机理。采用酸洗、偶联和活化工序对漂珠进行预处理,以浓度为10 mL/L的硝酸为酸洗液,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APS)为偶联剂改善漂珠与镀覆层之间的结合力,以硝酸银为活化剂、酒石酸钾钠为还原剂使漂珠表面产生的单质银作为后续镀覆反应的催化活性中心。采用化学镀技术在漂珠表面镀覆Ni-Co-P和Ni-Fe-P磁性金属合金层,制备了轻质且具有“核-壳”结构的漂珠/Ni-Co(Fe)-P吸波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组分变化对相结构、磁性能及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漂珠/Ni-Co-P吸波材料较优的工艺参数为n(Ni2+):n(Co2+)= 1:1,NaH2PO2·H2O浓度为0.20mol/L,pH = 9.0,温度为85℃;得到漂珠/Ni-Co-P材料的密度为1.44g/cm3左右,而漂珠/Ni-Fe-P材料的密度则在1.38g/cm3左右。漂珠/Ni-Co(Fe)-P复合材料中镍、钴(铁)及磷组分变化和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结构、磁性能及吸波性能影响较明显:Ni2+:Co2+(Fe2+)摩尔比≤1时镀态镀层为非晶态Ni-Co(Fe)-P合金,热处理有助于改善材料的晶化行为。漂珠/Ni-Co-P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剩余磁化强度随Ni2+:Co2+摩尔比的增加逐渐降低,矫顽力呈增加趋势;漂珠/Ni-Fe-P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剩余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均随Ni2+:Fe2+摩尔比的增加而降低;热处理有助于改善其磁性能。此外,漂珠/Ni-Co-P材料的吸波性能随镀层中镍含量的增加而增强,最小反射损耗为-20.64 dB,小于-10 dB的频宽为3.06 GHz,匹配厚度为1.5mm;漂珠/Ni-Fe-P材料的最小反射损耗为-31.28 dB,小于-20 dB的频宽为1.9GHz,匹配厚度为1.5mm;热处理使漂珠/Ni-Co(Fe)-P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技术在漂珠表面包覆钡铁氧体磁性颗粒,制备了轻质且具有“核-壳”结构的漂珠/钡铁氧体吸波材料,研究了不同钡铁氧体与漂珠质量比时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磁性能及微波吸收性能。结果表明:钡铁氧体包覆层厚度为5~15 nm,颗粒尺寸为30~60 nm,属于单畴颗粒;钡铁氧体与漂珠质量比为4:6时复合材料的密度为3.11 g/cm3。复合材料由六角晶钡铁氧体、α-氧化铁及少量莫来石和石英组成;其磁性能随钡铁氧体与漂珠质量比的增加而增强,饱和磁化强度、剩余磁化强度和矫顽力的最大值分别为43.6 emu/g、30.5 emu/g和5239 Oe。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随钡铁氧体与漂珠质量比的增加而增强:当钡铁氧体与漂珠质量比由2:8增至4:6时,其最小反射损耗由-24.6 dB降为-29.2 dB,-10 dB吸收带宽由2.7 GHz增至4.5 GHz。漂珠与钡铁氧体在电磁特性上的互补、复合材料的“核-壳”结构及漂珠的中空结构和漂珠与钡铁氧体之间的界面效应均对材料的吸波性能有突出贡献。为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以漂珠/钡铁氧体为核,采用原位掺杂聚合技术在其上包覆导电聚合物聚苯胺,制备了轻质且具有“核-壳-壳”结构的漂珠/钡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聚苯胺对其结构、磁性能及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聚苯胺的衍射峰强度随其含量的增加而增强,钡铁氧体晶面的衍射峰强度则逐渐降低。其磁性能随聚苯胺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饱和磁化强度、剩余磁化强度和矫顽力最大值分别为16.0 emu/g、10.5 emu/g和4726 Oe。材料的吸波性能随聚苯胺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匹配厚度逐渐减小。当聚苯胺含量分别为5%和10%时所得样品的吸波性能更佳,最小反射损耗分别为-37.55 dB和-42.94 dB,-15 dB吸收带宽分别为4.6 GHz和5.8 GHz,匹配厚度均为1.2 mm。复合材料具有优异吸波性能的原因主要包括:外壳层聚苯胺的存在提高了材料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材料的多层结构改善了层与层之间的电磁波阻抗匹配关系,且材料的多层结构和漂珠的中空结构增加了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历程而增大了电磁波损耗;此外,聚苯胺层与钡铁氧体层之间及钡铁氧体层与漂珠之间的耦合作用对材料的吸波性能也有显着影响。

钟琮玮[5](2011)在《仿人型乒乓球机械手运动学及动力学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仿人型乒乓球机械手是模拟人手臂结构设计制造、用来击打乒乓球的机械手臂,具有6个以上自由度,可以灵活地实现绝大部分人手臂可以实现的动作。这类手臂是链式旋转关节机械手,与传统机械手臂相比,具有结构小巧、重量轻、速度快、控制灵活等特点。除了在手臂终端安装乒乓球拍完成击打乒乓球的任务以外,还可以安装各种夹具、灵巧手指等机构,完成各种演示、抓取等任务。其控制方法具有可扩展性,容易应用于焊接、喷涂、教学等机械手臂的控制中。该控制方法的研究也为家庭服务型机器人领域的机械手臂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本实验室设计制造的仿人型乒乓球机械手臂为7自由度手臂,三个版本的机械手臂都可以在位置、速度和电流三种控制模式下运行。位置模式对应的控制指令为各关节角度转换成的码盘读数,电机控制中的速度和力矩环由电机控制盒实现。速度模式也被称为运动学控制,对应的控制指令为各关节角速度,力矩控制环由控制盒实现。由于直流伺服电机电流与力矩成正比关系,因此电流模式也称为力矩模式,对应手臂动力学控制。该模式对应的控制指令为电机电流,控制盒使实际电机电流跟踪指令电流。本文的研究包含参数识别、运动学和动力学控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机械手臂加工、组装等环节的不精确导致的手臂DH模型参数(也称为运动学参数、几何参数)不准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Leica三维激光测量装置、基于大量测量数据的参数标定方法。通过标定得到DH模型参数的修正值,大幅提高了手臂终端的三维空间定位精度。对于动力学模型参数的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优化的动力学参数识别方法。并针对识别参数构成的惯性矩阵非正定的问题,提出一种特征值调整使惯性矩阵正定化的方法,使得最终获得的动力学参数满足惯性矩阵正定化的条件。同时,本文给出了基于Solidworks三维建模的动力学参数估计方法。2)提出一种针对点到点任务的冗余化方法,将传统的非冗余6维点到点任务投影到低维空间实现,使障碍避免等次任务可以通过冗余控制方法实现。同时本文给出了低维投影的示例以及投影函数需满足的数学条件。3)针对冗余机械手臂多任务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扩展最小二乘方法,将关节限制以外的其他次任务转化为虚拟关节的关节限制问题,再应用加权最小二乘方法解决。并通过直接设定权重矩阵的逆矩阵和一步预测的方法设定其中加权矩阵的权值,实现冗余机械手臂在较多次任务约束情形下的控制问题。只要同时到达限制阈值的次任务数目不多于手臂的冗余自由度数目,该方法可同时保证主任务跟踪精度和多于手臂自由度数目的次任务的实现。4)给出了仿人型机械手臂的动力学控制方法。针对动态LuGre摩擦力补偿问题,提出一种使用简化观测器观测鬃毛偏折状态的方法,并结合自适应控制律,使用Lyapunov方法分析了使用简化观测器的自适应控制的稳定性。单关节和多关节情形下的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在动态摩擦力补偿中的优越性。5)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动力学参数中含有一定不确定性的机械手臂的碰撞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动量守恒推导而出,构造一个扰动观测器观测手臂受到外部作用力的大小,并根据该观测器的结果判断是否与外部物体发生碰撞。在是否发生碰撞的判定中使用了观测器结果和其相邻周期变化量作为共同指标,并使用一个高通滤波器滤除观测结果中的低频分量,以减少不确定动力学参数带来的影响。该方法可有效的检测到外部碰撞的发生,并控制机械手臂远离碰撞区域,保证机械手臂与人的安全。

姚志明[6](2010)在《基于步态触觉信息的身份识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安全认证需求日趋普遍和严格的信息时代,身份证、特制钥匙和密码等传统身份认证技术因易被伪造而不能适应新环境下的需求,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被寄予厚望。指纹、掌纹、掌形、虹膜、人脸、DNA、语音和签名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在保证个人资讯安全,防止恐怖事件发生、打击经济犯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些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属于近距离身份识别技术,需要参与者密切配合,容易引起人权纠纷。步态识别作为一种独特的远距离身份识别技术,其信息采集具有非侵入性和隐蔽性等优点,因此被采集对象不易察觉而伪装,也不会引起人权纠纷。认知科学、运动生物力学和刑事侦查学的研究表明,步态触觉信息包含丰富的步行模式和习惯等个体特征,有鉴别身份的潜力。本文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基于步态触觉信息的身份识别方法,研究三维地面反作用力的获取、预处理和步态特征提取、选择及分类识别的方法。基于步态触觉信息的身份识别技术因其独有的不受复杂背景干扰和遮挡影响的优点,必将成为远距离身份识别领域的重要方向,该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全文主要工作和创新性成果总结如下:(1)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基于步态触觉信息的身份识别的可行性及其研究意义,并制定了研究方案。使用5个自行研制的三维力测力台以等间隔交替拼装的方式搭建了一条步态触觉信息采集通道,该通道可以获取不同人群相对自然地行走时连续、完整的步态触觉信息。利用此通道,我们建立了ITCSH GaitⅠ、ITCSH GaitⅡ和ITCSH GaitⅢ三个规模不同、信息量不同的步态触觉信息数据库,ITCSH GaitⅢ还包含5个视角的同步步态图像序列。这三个步态数据库的建立填补了目前国际上此类步态数据的空白,对推动步态识别研究具有积极作用。(2)为了保证数据质量,选用小波变换硬阈值法对地面反作用力数据去噪。为了增强小波包分解提取的频域步态特征的可比性,提出了波形对齐方法,还提出了有效扩展步态样本的样本拆分方法。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三种数据预处理方法对提高分类性能有利。首次通过实验证实了对地面反作用力进行最小-最大值标准化、z-score标准化和体重加权标准化中任意一种以降低量纲差异为目的的数据标准化处理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分类性能,并分析了可能的原因。(3)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特征点检测的时域步态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从三维地面反作用力中提取出反映步态整体和细节特征的时空参数和动力学参数,并通过计算方法建立了一些构造动力学参数,将这些参数构成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时域步态特征用于识别。我们还提出采用基于组内相关系数(ICC)的重复性验证方法和基于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的差异显着性检验方法验证这些时域步态特征的稳定性和唯一性,实验结果证明这些时域步态特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差异性。也采用小波包分解方法提取了频域步态特征,对比发现基于波形特征点检测的时域步态特征提取方法有利于帮助理解步态识别的原理。(4)提出了组合相关性测度和最好优先搜索的CFS特征选择方法,该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与分类无关的冗余步态特征;还提出了利用分类器分类性能反馈的SVM-Wrapper特征选择方法,这两种方法都能真正减少所需提取的特征数目。在实验和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CFS+PCA”和“CFS+SVM-Wrapper”两种组合式特征选择方法。我们选择基于高斯径向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RBF-SVM)分类器测试了各种步态特征选择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证明了CFS法和SVM-Wrapper法具有优良的性能,而“CFS+PCA”和“CFS+SVM-Wrapper”两种组合式特征选择方法既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特征维数,又能保持较好的分类性能。采用模糊C均值判据(FCM法)对频域步态特征进行初选能够大大降低特征维数。同时,分类识别实验也证实了RBF-SVM分类器在小样本情况下也能够将步态样本很好地分类和识别出来,其分类识别性能比KNN分类器好很多。(5)分析发现,识别出错大多发生在体重接近人群和行走速度变化较大时。因此,我们提出了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从时域步态特征实时恢复被测对象的体重和身高,可以为提高步态识别性能和刑侦应用提供先验知识。(6)实验发现,当行走速度变化较大时,RBF-SVM分类器的分类性能明显下降。我们提出了分布式投票分类法和首次采用旋转森林这种多分类器集成系统处理行走速度变化时的步态识别问题。实验结果证实了旋转森林能够很好地处理包含小速度扰动时的步态识别问题,分布式投票分类法在速度变化较大时也有较高的识别性能。

刘梦安[7](2010)在《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的设计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车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两项指标与悬架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被动悬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而半主动悬架由于其可以实现阻尼的可调性,能更好的满足汽车的行驶要求,与主动悬架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成为了现在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研究的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利用磁流变液的流变效应,对减振器的阻尼力实施控制,能量消耗较低,可靠性高,在一定的控制策略下具有与主动悬架相近的特性。它是一种高性能、半主动控制系统,它可根据监测车身和车轮运动状况的传感器所输入的信息,对路况和驾驶环境作出实时响应,提供快速、平顺和连续可变的阻尼力,来减少车身振动并增加轮胎与各种路面之间的附着力。磁流变减振器在汽车悬架的半主动控制中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研究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对于提高汽车的总体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结构设计方面,本文以磁流变减振器为研究对象,介绍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设计,并结合现有汽车液压筒式减振器的结构和工作特点,对磁流变减振器的工作缸、充气腔、有效长度等参数进行了计算和选择,从而完成对悬架的整体设计。在控制研究方面,本文选择某微型车为参照车型,首先运用汽车动力学理论建立了1/4汽车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在熟悉天棚阻尼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模糊PID控制算法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天棚阻尼控制器、模糊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车辆在不同路面输入谱和不同行驶速度下,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磁流变半主动悬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结合相应的控制算法,采用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有效地改善了汽车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通过对簧载质量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及轮胎动载荷三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模糊PID控制器相对于天棚阻尼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有更好的控制效果,能有效的改善车辆动态性能。

尹继武[8](2003)在《冲力采样数据分析的思路及Mathe matica程序》文中认为提出对碰撞过程冲力时间历程采样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给出实用数据处理程序,结合冲力瞬态数字测量力传感器及接口电路和普通计算机系统,可用于广泛的力学测量、冲击和振动研究.

二、冲力采样数据分析的思路及Mathe matica程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冲力采样数据分析的思路及Mathe matica程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异构信息网络的医疗保险反欺诈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医疗保险欺诈识别存在挑战
    1.3 研究内容
    1.4 本文主要贡献
    1.5 本文结构
第二章 反欺诈相关工作
    2.1 反欺诈分类算法
    2.2 反欺诈聚类算法
    2.3 反欺诈离群点检测算法
    2.4 反欺诈模式挖掘算法
    2.5 反欺诈图挖掘算法
    2.6 反欺诈深度学习算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患者集散程度的医疗保险欺诈者检测
    3.1 引言
    3.2 医疗保险欺诈者检测相关研究
    3.3 问题定义
    3.4 基于患者集散程度的医疗保险欺诈者检测
        3.4.1 相似度计算及患者入院图构建
        3.4.2 基于图的密度峰值聚类及群组语义提取
        3.4.3 基于患者集散程度的医疗欺诈者检测
    3.5 实验
        3.5.1 实验设置
        3.5.2 结果及分析
    3.6 结论
第四章 基于特异群组的合谋医疗欺诈检测
    4.1 引言
    4.2 相关研究
    4.3 问题定义
    4.4 基于特异群组的合谋欺诈检测
        4.4.1 人物相似度计算
        4.4.2 特异群组挖掘
        4.4.3 特征选择
    4.5 实验
        4.5.1 实验设置
        4.5.2 结果及分析
    4.6 结论
第五章 基于频繁子图挖掘和社区划分的慢性病欺诈识别
    5.1 引言
    5.2 相关研究
    5.3 问题定义
    5.4 基于频繁子图挖掘和社区划分的慢性病欺诈识别
        5.4.1 就医时序图构造
        5.4.2 有约束的频繁疾病诊疗子图挖掘
        5.4.3 疾病进展基图构建
        5.4.4 慢性疾病进展挖掘
        5.4.5 慢性疾病欺诈检测
    5.5 实验
        5.5.1 实验设置
        5.5.2 结果及分析
    5.6 结论
第六章 基于就诊网络的医疗保险患者欺诈者检测
    6.1 引言
    6.2 相关工作
    6.3 基于就诊网络的医疗保险患者欺诈者检测
        6.3.1 观察与假设
        6.3.2 问题定义
        6.3.3 患者可信度
        6.3.4 就诊真实性
        6.3.5 医院权威值
        6.3.6 基于就诊网络的医疗保险患者欺诈者检测
    6.4 实验
        6.4.1 实验设置
        6.4.2 结果及分析
    6.5 结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附录A 外文论文一
    A.1 Introduction
    A.2 Related Work
    A.3 Problem Definition
    A.4 Patient Cluster Divergence based Healthcare Insurance FraudsterDetection
        A.4.1 Similarity Measurement and Patient Hospital AdImissionGraph Construct
        A.4.2 Graph based Density Peak Clustering and Cluster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Extraction
        A.4.3 Patient Cluster Divergence based Healthcare Insurance FraudDetection
    A.5 Experiments
    A.6 Conclusion
    A.7 References
附录B 外文论文二
    B.1 Introduction
    B.2 Related Work
    B.3 Problem Definition
    B.4 Heterogeneous Network based Chronic Disease Progression Min-ing
        B.4.1 Health seeking temporal graph construct
        B.4.2 Constrained Frequent disease-process subgraph mining
        B.4.3 Base Disease Progression Network Construct
        B.4.4 Heterogeneous network basedchronic disease progressionmining
        B.4.5 Chronic disease fraud detection
    B.5 Experiments
    B.6 Conclusion
    References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往复压缩机气阀故障的动力学仿真及在线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往复压缩机气阀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气阀模型的发展及动力学研究进展
        1.3.2 气阀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气阀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机理分析
    2.1 引言
    2.2 往复压缩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3 气阀的基本结构
    2.4 气阀的工作原理与故障机理
        2.4.1 气阀的工作原理
        2.4.2 气阀的常见故障
        2.4.3 气阀的故障机理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基于ANSYS往复压缩机气阀的显示动力学分析
    3.1 引言
    3.2 吸排气过程中阀片的运动学方程
    3.3 气阀的模态分析
        3.3.1 模态分析理论
        3.3.2 气阀的模态计算
    3.4 气阀的显示动力学分析
        3.4.1 ANSYS ExplicitSTR概述
        3.4.2 ANSYS ExplicitSTR关于撞击的基本理论
        3.4.3 阀片与升程限制器的撞击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虚拟样机往复压缩机气阀的动力学仿真
    4.1 引言
    4.2 气阀的虚拟样机的模型与分析
        4.2.1 虚拟样机技术概述
        4.2.2 气阀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4.2.3 接触参数的设置
    4.3 气阀的动力学仿真
        4.3.1 正常气阀的动力学仿真与现场振动监测信号的分析
        4.3.2 故障气阀的动力学仿真与现场振动监测信号的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气阀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
    5.1 引言
    5.2 在线振动监测系统的方案设计
        5.2.1 基本思路
        5.2.2 系统设计技术路线
    5.3 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
        5.3.1 硬件设计
        5.3.2 软件设计
        5.3.3 系统的应用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生物纳米通道的单分子弱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单分子检测技术概述
    1.2 纳米通道单分子检测技术原理
    1.3 生物纳米通道单分子分析技术
        1.3.1 α-溶血素生物纳米通道概述
        1.3.2 基于生物纳米通道的第三代DNA测序技术
        1.3.3 基于生物纳米通道的生物分子弱相互作用研究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2章 单个多肽-寡聚核苷酸偶联物分子自组装行为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和仪器
        2.2.2 实验步骤
        2.2.3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偶联物分子1穿过α-溶血素纳米通道行为研究
        2.3.2 偶联物分子2穿过α-溶血素纳米通道行为研究
        2.3.3 α-溶血素纳米通道检测单个多肽-寡聚核苷酸偶联物单体分子
    2.4 小结
第3章 单个ATP核酸适配体分子及其构象变化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仪器
        3.2.2 实验步骤
        3.2.3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单个ATP核酸适配体分子的自发构象变化研究
        3.3.2 单个ABA:reporter分子的纳米通道解链行为研究
        3.3.3 监测单个靶分对单个ATP核酸适配体分子的竞争行为
    3.4 小结
第4章 控制单个寡聚核苷酸分子进入生物纳米通道的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仪器
        4.2.2 实验步骤
        4.2.3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单个poly(dT)分子穿过α-溶血素纳米通道的行为模型
        4.3.2 α-溶血素纳米通道检测单个Fab HED10分子
        4.3.3 Fab HED10分子降低单个poly(dT)分子的α-溶血素纳米通道熵垒研究
    4.4 小结
第5章 光控纳米通道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和仪器
        5.2.2 实验步骤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SC_4方向依赖性调控α-溶血素通道蛋白“开-关”孔状态
        5.3.2 基于SC_4主客体弱相互作用构建功能化α-溶血素纳米通道
        5.3.3 SC_4功能化α-溶血素纳米通道识别主客体相互作用
        5.3.4 SC_4功能化α-溶血素纳米通道实时识别与调控单个光控分子主客体行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和奖励
致谢

(4)粉煤灰漂珠基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吸波材料概述及研究进展
        1.2.1 吸波材料简介
        1.2.2 吸波材料工作原理
        1.2.3 吸波材料性能要求
        1.2.4 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1.3 粉煤灰漂珠研究概况
        1.3.1 粉煤灰漂珠的形成
        1.3.2 粉煤灰漂珠的分选
        1.3.3 粉煤灰漂珠的理化性能及矿物相组成
        1.3.4 粉煤灰漂珠的应用
    1.4 本论文研究目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化学试剂
        2.1.3 仪器设备
    2.2 吸波材料的制备
        2.2.1 粉煤灰漂珠预处理
        2.2.2 化学镀法制备漂珠/Ni-Co(Fe)-P吸波材料
        2.2.3 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漂珠/钡铁氧体吸波材料
        2.2.4 原位掺杂聚合法制备漂珠/钡铁氧体/聚苯胺吸波材料
    2.3 复合吸波材料的表征
第三章 漂珠预处理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漂珠理化性能分析
        3.2.1 微观形貌及成分
        3.2.2 化学成分
        3.2.3 矿物相组成
        3.2.4 特征基团
        3.2.5 密度测试
    3.3 漂珠预处理工艺研究
        3.3.1 酸洗处理
        3.3.2 偶联处理
        3.3.3 活化处理
    3.4 漂珠预处理工艺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漂珠/Ni-Co(Fe)-P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化学镀技术及漂珠/Ni-Co(Fe)-P吸波材料制备原理
        4.2.1 化学镀技术
        4.2.2 漂珠/Ni-Co(Fe)-P吸波材料制备原理
    4.3 漂珠/Ni-Co-P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3.1 实验过程
        4.3.2 结果与讨论
        4.3.2.1 漂珠/Ni-Co-P吸波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4.3.2.2 微观形貌及成分
        4.3.2.3 结构组成
        4.3.2.4 静态磁性能
        4.3.2.5 动态电磁性能
        4.3.2.6 微波吸收性能
    4.4 漂珠/Ni-Fe-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4.4.1 实验过程
        4.4.2 结果与讨论
        4.4.2.1 微观形貌及成分
        4.4.2.2 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
        4.4.2.3 镀层晶化行为分析
        4.4.2.4 结构分析
        4.4.2.5 静态磁性能
        4.4.2.6 动态电磁性能
        4.4.2.7 微波吸收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漂珠/钡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及漂珠/钡铁氧体吸波材料制备原理
        5.2.1 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
        5.2.2 漂珠/钡铁氧体吸波材料制备原理
    5.3 漂珠/钡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3.1 漂珠/钡铁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
        5.3.2 结果与讨论
        5.3.2.1 微观形貌及成分
        5.3.2.2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5.3.2.3 晶体结构分析
        5.3.2.4 静态磁性能
        5.3.2.5 动态电磁性能
        5.3.2.6 微波吸收性能及吸波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漂珠/钡铁氧体/聚苯胺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原位聚合技术
    6.3 漂珠/钡铁氧体/聚苯胺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3.1 漂珠/钡铁氧体/聚苯胺吸波材料的制备
        6.3.2 结果与讨论
        6.3.2.1 微观形貌与成分
        6.3.2.2 红外分析
        6.3.2.3 结构分析
        6.3.2.4 静态磁性能
        6.3.2.5 动态电磁性能
        6.3.2.6 微波吸收性能及吸波机理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5)仿人型乒乓球机械手运动学及动力学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图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机械手臂控制方法综述
        1.2.1 机械手参数识别
        1.2.2 动学控制
        1.2.3 动力学控制
    1.3 乒乓球机器人
    1.4 乒乓球任务对手臂控制的要求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6 本文章节结构
2 仿人型机械手的参数识别
    2.1 几何参数的标定
        2.1.1 标定方法概述
        2.1.2 DH模型与设计参数
        2.1.3 几何参数标定方法
        2.1.4 几何参数标定结果
    2.2 动力学参数的估计:二次优化方法
        2.2.1 传统动力学参数估计方法
        2.2.2 二次优化求限定范围内的参数最优解
        2.2.3 特征值调整
        2.2.4 参数估计结果
    2.3 动力学参数的估计:机械建模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低维投影的点到点控制策略
    3.1 概述
    3.2 机械手臂的速度控制
    3.3 点到点任务的低维投影
        3.3.1 投影函数
        3.3.2 终点奇异
        3.3.3 冗余控制律
    3.4 低维投影函数示例
        3.4.1 例1:距离
        3.4.2 例2:距离和欧拉角差值的模
    3.5 实验结果
    3.6 本章小结
4 冗余机械手多任务扩展最小二乘方法
    4.1 概述
    4.2 传统的冗余控制方法
        4.2.1 手臂运动学模型
        4.2.2 梯度投影法
        4.2.3 加权最小二乘法
    4.3 扩展最小二乘方法
    4.4 多任务时的扩展最小二乘方法
    4.5 实验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动力学控制与LuGre摩擦力补偿
    5.1 动力学控制与摩擦力补偿概述
    5.2 动力学模型
    5.3 传统的动力学控制
        5.3.1 PD控制和计算力矩控制
        5.3.2 鲁棒控制和自适应控制
    5.4 摩擦力补偿
        5.4.1 静态摩擦力补偿
        5.4.2 动态摩擦力补偿
    5.5 基于简化观测器的自适应补偿
        5.5.1 简化的非线性观测器
        5.5.2 稳定性分析
        5.5.3 观测器的对比
    5.6 实验结果
        5.6.1 单关节动力学控制实验
        5.6.2 多关节动力学控制实验
    5.7 本章小结
6 基于外力观测的碰撞检测和安全响应
    6.1 概述
    6.2 外力作用时机械手臂模型
    6.3 基于力矩对比的碰撞检测
    6.4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碰撞检测
        6.4.1 扰动观测器
        6.4.2 碰撞检测与阈值设定
        6.4.3 安全响应
    6.5 实验结果
        6.5.1 气球碰撞实验
        6.5.2 人手臂碰撞实验
    6.6 结论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基于步态触觉信息的身份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步态识别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的
    1.4 本文研究方法
    1.5 本文结构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步态识别基础
    2.1 步态的运动生物力学描述
        2.1.1 步态的时空参数描述
        2.1.2 步态的运动学参数描述
        2.1.3 步态的动力学参数描述
    2.2 步态识别的多学科交叉特色
    2.3 步态触觉信息采集
        2.3.1 足底压力测量技术
        2.3.2 步态触觉信息采集通道
        2.3.3 步态触觉信息采集流程
    2.4 步态数据预处理
        2.4.1 去噪
        2.4.2 数据标准化
        2.4.3 维数归一化
        2.4.4 波形对齐
        2.4.5 样本拆分
    2.5 步态数据重复性验证
        2.5.1 数据重复性验证方法
        2.5.2 重复性验证结果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步态触觉信息数据库
    3.1 引言
    3.2 现存的步态数据库
    3.3 ITCSH GaitⅠ步态数据库
        3.3.1 数据采集环境设置
        3.3.2 数据采集系统配置
        3.3.3 数据集描述
    3.4 ITCSH GaitⅡ步态数据库
        3.4.1 数据采集环境设置
        3.4.2 数据采集系统配置
        3.4.3 数据集描述
    3.5 ITCSH GaitⅢ步态数据库
        3.5.1 数据采集环境设置
        3.5.2 数据采集系统配置
        3.5.3 数据集描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步态触觉特征提取与选择
    4.1 概述
        4.1.1 特征提取与特征选择的概念
        4.1.2 特征提取方法选择
        4.1.3 特征选择方法选择
    4.2 基于波形特征点检测的时域步态特征提取
        4.2.1 时域步态特征表示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基于小波包分解的频域步态特征提取
        4.3.1 小波包变换简介
        4.3.2 小波包分解提取步态特征的方法和结果
    4.4 步态特征选择
        4.4.1 基于模糊 C 均值判据的步态特征选择
        4.4.1.1 FCM 算法基本思想
        4.4.1.2 基于 FCM 算法的步态特征选择步骤
        4.4.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2 基于相关性测度的步态特征选择
        4.4.2.1 CFS 法基本思想
        4.4.2.2 CFS 法算法步骤
        4.4.3 基于主分量分析的步态特征选择
        4.4.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步态特征选择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步态识别与特征选择
    5.1 近邻分类器与分类性能评估
        5.1.1 K-近邻分类法
        5.1.2 分类性能评估指标
        5.1.3 分类性能评估方法——交叉验证
    5.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步态识别
        5.2.1 支持向量机简介
        5.2.2 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选择与参数优化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4 本节小结
    5.3 步态特征选择结果与分析
    5.4 基于步态特征的个人信息恢复
        5.4.1 概述
        5.4.2 体重恢复数学模型及结果
        5.4.3 身高恢复数学模型及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分类器集成系统的步态识别
    6.1 概述
        6.1.1 行走速度对步态识别的影响
        6.1.2 多分类器集成系统及其构造方法
        6.1.3 基分类器输出的融合决策方法
    6.2 基于旋转森林的步态识别
        6.2.1 旋转森林简介及算法框架
        6.2.2 基于分布式投票的分类方法
        6.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创新点摘要
    7.3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步态信息采集实验参与者情况调查表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7)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的设计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汽车悬架的发展
        1.1.1 汽车悬架简述
        1.1.2 半主动悬架的研究现状
        1.1.3 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研究现状
    1.2 汽车悬架控制简介
    1.3 磁流变液基本理论
        1.3.1 磁流变液和磁流变效应
        1.3.2 磁流变液的研究进展
        1.3.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的设计
    2.1 悬架系统的磁路设计
        2.1.1 磁路欧姆定律
        2.1.2 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设计
        2.1.3 剪切阀式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设计
        2.1.4 磁漏
    2.2 磁流变减振器结构的设计
        2.2.1 结构参数的选择
        2.2.2 参数设计的选取
        2.2.3 活塞、活塞杆和缸筒材料的选取
        2.2.4 励磁线圈的设计
        2.2.5 各部件之间的连接
    2.3 磁流变减振器的参数计算
        2.3.1 工作缸
        2.3.2 充气腔
        2.3.3 活塞和活塞杆
        2.3.4 活塞行程的确定
        2.3.5 有效长度
        2.3.6 线圈匝数
        2.3.7 减振器液
        2.3.8 减振器连接型式
    2.4 弹性元件与横向稳定器的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汽车悬架动力学分析
    3.1 汽车动力学发展趋势
    3.2 汽车悬架的动力学模型
    3.3 外部输入对悬架性能的影响
        3.3.1 行驶速度对悬架性能的影响
        3.3.2 路面输入对悬架性能的影响
    3.4 悬架参数对悬架性能的影响
        3.4.1 弹簧刚度对悬架性能的影响
        3.4.2 减振器阻尼系数对悬架性能的影响
        3.4.3 簧载质量对悬架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模型
    4.1 汽车悬架系统的评价指标
        4.1.1 簧载质量加速度
        4.1.2 悬架动挠度
        4.1.3 轮胎动载荷
    4.2 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
    4.3 汽车悬架的动力学模型
        4.3.1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4.3.2 被动悬架的动力学模型
        4.3.3 半主动悬架的动力学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
    5.1 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模型的建立
    5.2 天棚阻尼控制
        5.2.1 天棚阻尼控制器模型
        5.2.2 路面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5.2.3 天棚阻尼控制器的设计
        5.2.4 计算机仿真及结果分析
    5.3 模糊控制
        5.3.1 模糊控制的原理和算法
        5.3.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5.3.3 计算机仿真及结果分析
    5.4 模糊PID控制
        5.4.1 F-PID复合控制器
        5.4.2 用于模糊控制器调节PID控制器的参数
        5.4.3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5.4.4 计算机仿真结果分析
    5.5 控制算法的比较分析
        5.5.1 控制效果比较
        5.5.2 算法复杂度的比较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8)冲力采样数据分析的思路及Mathe matica程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数据处理思路
2 数据处理程序的任务
3 提高实验精度的方法
4 程序使用方法
5 数据处理模块的Mathematica源程序

四、冲力采样数据分析的思路及Mathe matica程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异构信息网络的医疗保险反欺诈关键问题研究[D]. 孙晨菲. 山东大学, 2020(01)
  • [2]往复压缩机气阀故障的动力学仿真及在线监测系统设计[D]. 郝少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3]基于生物纳米通道的单分子弱相互作用研究[D]. 应佚伦.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6)
  • [4]粉煤灰漂珠基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庞建峰. 南京大学, 2013(01)
  • [5]仿人型乒乓球机械手运动学及动力学控制方法研究[D]. 钟琮玮. 浙江大学, 2011(07)
  • [6]基于步态触觉信息的身份识别研究[D]. 姚志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06)
  • [7]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的设计及控制研究[D]. 刘梦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03)
  • [8]冲力采样数据分析的思路及Mathe matica程序[J]. 尹继武.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03(06)

标签:;  ;  ;  ;  ;  

脉冲采样数据分析的思路与Mathematica程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