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要努力为乡镇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县委要努力为乡镇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一、县委要努力为乡镇 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韩小伟[1](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中央单位立足部门资源优势,结合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实际,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对于践行党的宗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群众、培养锻炼干部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对于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论文运用实证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立足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以国家有关政策文件为指导,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视角,对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政策理论、重大意义、历史进程、工作实践、基本经验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并对2020年以后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具体来说,文章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概述,主要阐释了中央单位、社会扶贫、定点扶贫、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等相关概念;揭示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重大意义,即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组成部分,是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的举措,是帮扶单位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途径;系统梳理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第三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视角,对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阐述。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反贫困理论、公平正义理论和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共同富裕理论、共享发展理论和扶贫开发理论。第四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主要领域及案例,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扶贫、技能培训扶贫、教育科技文化扶贫、健康扶贫和网络扶贫等六个领域,对中央单位在各个领域开展定点扶贫的由来、内容和典型案例等进行了归纳和举例。第五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主要从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干部培养相结合等5个方面,全面总结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要求和实践经验。第六章是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对策思考,主要是基于2020年以后中国反贫困工作重心转向治理农村相对贫困的背景,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调要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即发挥中央单位的政策、资源、规划、人才和技术等优势;强调要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即构建由党委领导机制、政府主导机制、群众参与机制、组织协调机制、资金投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内容构成的长效机制。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划分为起步阶段、展开阶段、深化阶段和完善阶段等4个阶段,分析了每一个阶段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宏观背景、政策依据、主要任务和基本特征;二是全面总结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即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干部培养相结合;三是对2020年以后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调要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余茂君[2](2020)在《隆昌县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代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需要更多有知识、有文化、愿奉献的人才,而大学生“村官”政策正是向我国农村提供人才的重要保障,同时,为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和专业知识的“三农”工作青年干部队伍提供人才支撑。本文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框架,对隆昌县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首先从大学生“村官”政策内涵和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发展过程,探讨大学生“村官”的现实意义,再从公共政策执行概念及相关理论着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交流等方式了解隆昌县大学生“村官”在培训,考核,管理,日常工作,退出渠道,村民态度等方面情况,从而了解政策执行现状,并深入思考分析,找出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中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理想化政策、执行主体、目标群体、政策执行环境四个方面,抓住隆昌县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中政策文本的不明确性、执行主体机构缺乏沟通协调能力和责任意识、“村官”角色转换不到位、群众对政策认知不足、经济和文化支撑不充分几个小问题,进行理论和实际分析,以小见大分别从细化政策内容并提高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优化机构设置、构建干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执行人员责任服务意识,提高目标群体的能力素质、和自身工作积极性,优化“村官”工作生活环境,建立创业基金,加强宣传创造政策执行积极舆论导向以及搭建公共交流平台营造良好政策氛围等几方面为隆昌县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策略,希望对今后大学生“村官”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进一步发挥才智有一定指导作用。

何浩贤[3](2020)在《政策执行中的督查实践 ——以禾县农业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的执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督查”是上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授权专门组建的工作组对下级政府某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督导与检查。地方政府一般会动用督查室或职能部门的行政资源组建督查小组;而不同于政府内部专设督查机构来负责相关工作,职能部门通常组建临时性的督查小组,类似于项目小组的形式围绕某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为了实现领导层的意志与政绩目标,在中心工作时期职能部门会启动严格执行的督查机制,打破部门内部各股室的壁垒,集中行政资源完成政治任务。本研究通过对禾县农业局的观察,发现其在应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考核过程中形成四种督查机制的治理模式。在政策执行的不同时期,督查机制形成常规工作、中心工作、专项工作以及紧急工作四种模式。随着距离负责考核的第三方评估队伍的时间节点越近,时间压力越大以及县领导持续关注,督查机制由常规工作模式转向中心工作模式,并且督查工作从宽松执行转向严格执行,表现为严标准、高频率。随着第三方评估队离开,督查的组织形态从动员制转变为科层制,即使领导层对此项政策的持续关注以及信息结构维持为扁平式的线性结构,督查工作严格执行程度以及乡镇配合工作的程度皆渐渐降低;由于此时督查组织内部实施自我监督,督查工作偏向灵活执行,并导致督查组与乡镇政府“共谋”行为的发生。在不同激励机制与督查约束的条件下,上下级政府在政策执行的行动策略呈现出动态变化。在政策任务的不同时期,由于上级领导注意力分配以及政策压力的动态变化,督查机制会在常规工作、中心工作、专项工作以及紧急工作四种模式中发生转换,督查工作呈现宽松执行、严格执行、灵活执行等状态,并传达出业务指导、释放信号、政绩目标、规范行为等行动意义。相应地,各类督查机制与激励机制匹配组合并形成不同强度的“激励-控制”治理手段,最终影响着下级政府的行为选择与努力程度。但是,督查机制同样存在“制度困境”,在督查组内部缺乏有效监督时,激励不足将会导致督查机制的运作“失灵”。

赵继梅[4](2020)在《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研究 ——以吕梁市J县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精准扶贫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采取超常规的举措,持续不断推进扶贫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等重要指示精神,2015年4月以来中央、省、市、县“四级联动”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所有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五年来,驻村第一书记成为精准扶贫工作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队伍保障。总体而言,驻村第一书记帮扶成效突出,但实践中也面临一些困境和问题。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作用,是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作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庄严承诺的具体行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鉴于此,笔者认为加强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研究十分必要。吕梁市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贫困面大、人口多、程度深、发生率高,是脱贫攻坚的最前线、山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J县作为省定贫困县,高度重视驻村第一书记选派管理工作,2015年至今共为49个贫困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49名,为J县顺利脱贫摘帽发挥很大作用。本文通过了解上级政策文件、查阅文献资料、案例研究、实地调研、访谈市县驻村第一书记管理机构及扶贫开发机构等方式,对吕梁市J县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情况进行研究,发现驻村第一书记在参与精准扶贫实践过程中存在融入困难、工作任务繁重、带领村“两委”难、人员力量薄弱等问题,分析得出有关制度不完善、权责关系不匹配、内部领导力不强及支持协助不到位等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通过健全有关制度、理清驻村第一书记权责边界、重新定位工作重心、建立良好支持关爱体系等方式使驻村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起到更关键作用,进一步提升帮扶成效。

张鹏程[5](2020)在《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培养造就“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是新时代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显着标志,也是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目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关于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教育的论述,是干部教育的根本。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政治认同教育是任何政党的重要工作,是保证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文献及文件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在具体内容和标准比以前更加清晰,要通过政治认同教育来实现。为了更好的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了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状、规律及趋势。通过比较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与中高级干部、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的异同,发现其自身特点。历史经验需要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等时期,由于形势的发展、主要工作、乡村干部自身情况等,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政治认同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而保证革命的胜利与建设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经验是,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乡村干部的思想状况,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初步了解乡村干部的关注点和工作表现,通过干部自身及农民评价,获得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实要求与现状。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机遇有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等,主要挑战有不良思想对社会主流思想仍存在潜在严重对抗、价值多元化对基层干部思想观念的不断冲击、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等,主要问题有教育主体缺乏有效教育途径、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有了新的变化,提升了乡村干部的政治认同,其主要举措有:在教育内容上构建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党史党建学习教育、世情国情党情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体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通过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实施教育交流策略等提高教育实效;教育保障机制方面采取了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等,完善了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虽然有较大变化,但与应有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教育要素的提升与整合是重要方面。提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必须要解决“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针对现有的问题及措施,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和规律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推进中心工作的现实需要、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等。创新之处是将政治认同教育扩展到乡村干部,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畴;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其研究结论不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在实践上有利于提高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张瑜[6](2020)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文中研究指明中共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本研究关注的是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和培养问题,通过考察乡村社会中的“问题人物”、各类模范、干部、妇女、儿童、民兵六类不同身份的人物群体或具体的人物代表,集中探讨了集体化时代国家在基层乡村社会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方式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治理技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政治学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树立典型等方式向“新人”们传输中共的价值观,将不同的人纳入到不同的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国家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乡村具体的实践方法。从民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通过具体的行动实践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于新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使得国家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存在,而是化身为一个熟悉的邻人,他可能是一名干部、模范,又或是五类分子。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不仅触及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也触及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个人与国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集体化时代。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乡村“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本章是对四个乡村社会中“问题人物”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主要运用个人档案,还原这些曾经生活在村庄五类分子的平凡人生,试图揭示出他们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环境下,那些隐藏在不合时宜言行中的复杂内心世界与性情。第二章:“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村庄里的领导人,他们是沟通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作风问题、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则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好各种类型的乡村干部,也成为国家控制、动员广大的农民的前提和基础。本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干部正面和负面的形象等方面,尽可能全面揭示集体化时代真实的干部面向,探讨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乡村干部塑造成为符合中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章: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代对模范的塑造。集体化时代是模范辈出和“模范引领”的时代,国家重视模范的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评选模范。本章既关注模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关注模范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将以村级档案为核心史料,尝试揭示集体化时代基层普通模范的形象和模范评比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及不同时期对劳模标准的变化,以求尽可能真实、立体、动态地展示各类模范被塑造的过程。以此呈现新中国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中共在群众动员方面的成功之道。第四章: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本章将依照集体化时代不同“表征”的顺序,探讨中共期望新妇女在新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分析集体化时代妇女参加劳动的基层实践,揭示国家对妇女角色和形象如何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妇女劳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被一步步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又如何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进而考察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和问题;同时,也尽量从妇女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自身体验,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连续地呈现国家如何培养、塑造新时期女性的努力,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新妇女何以产生的问题。第五章:“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中共对儿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式塑造和培养赋予了儿童新的角色、定位、属性和“儿童—国家”关系。通过梳理集体化时代儿童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寻特殊历史背景下童年经历的蛛丝马迹,不失为理解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因此,本章以集体化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尝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迁和国家在塑造“共产主义接班人”过程中与儿童的互动,试图为理解集体化时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第六章: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山西乡村的民兵。民兵制度作为集体化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兵是中共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民兵制度如何嵌入到农村并逐步完善起来;二是将农民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他们在民兵制度下的心态与行为以及与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探讨国家借助民兵形象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本研究将采用传统史学中重资料重描述的方式,注重村庄一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并以此为主,结合地方文献、官方档案和口述资料,试图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个人互动的场景及其背后的微妙关系,再现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历史图像。力争把宏观的理论构想和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更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试图诠释集体化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内涵,思考集体化时代的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研究中,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具体个人,既关注历史进程也关注具体事件,既关注制度层面也关注执行效果,既关注成绩又考察问题与矛盾,希望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体现出集体化时代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要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进而去解读集体化时代在乡村的运行逻辑和历史进程。回答“集体化时代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国家与个人是怎样互动”、“国家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研究表明,劳动是集体化时代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劳动成为了中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塑造和锻炼。集体化时代所塑造的各类新人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是也夹杂着问题与矛盾,其中问题的根本还应回到对人的关照上来。因此,对待集体化时代的认识,也应当放到动态地、连续的情境中,将历史的解读更为人性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应当在重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终究回归以人为中心,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史的研究。

郭迎春[7](2020)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运营机制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是5G元年,也是县级融媒体中心普及建设之年。2020年,我国将加快5G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算法等技术集群的研发与创新。与此同时,2020年底也将完成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技术的进步,正在不断改变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收方式,也正在形成全新的信息生态。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意义在于抢占基层舆论主阵地,把控技术赋权下基层信息生态的舆论导向。中央提出要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这三个定位彰显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职责不再是拘泥于新闻宣传,更是基于新闻宣传服务之上的社会信息服务。但现阶段的县级媒体还无法堪此大任。在经过初步的物理融合之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入深水区,人员待遇问题无法解决、社会服务接口无法连接,资源与责任的不对等造成现阶段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多是流于形式。究其根源是运营机制的固化,在中国强大的政体下,通过搭建合理的运营机制,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本文通过调查与文献分析,结合县级媒体运营机制建设的历史过程,总结现阶段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机制建设存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人才保障缺失、运营方式固化、资源供给不足四大问题,提出可通过内外的机制改革与保障予以解决。内部改革是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机制优化的关键,通过重构组织架构、优化采编发流程;升级运营方式、创新外宣机制;深改用人机制、打造核心力量三方面,可实际解决县级融媒的资金不足、人才短缺、流程落后等现实问题。但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目标定位与历史责任表明,其改革仅靠媒体内部是无法完成的,需要统筹县域资源,从县域的顶层设计着手对内部改革保驾护航。因此,本文提出外部资源供给是县级融媒体中心机制运行的保障,通过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制度建设;进而提高财政支持、供给社会资源,实现社会服务。鉴于媒体特殊的事业单位性质,还需进行适度的政策倾斜,助推深化改革。同时,在移动互联的社交媒体时代,加强基层干部的媒介素养也极为关键,让他们主动融入媒体融合大潮中,促进基层工作的转型升级。

阳玉琼[8](2019)在《精准扶贫视角下选派干部驻村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广西灌阳县为例》文中提出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反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肩负着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崇高使命。扶贫,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最好体现,可以说,党在长期的扶贫工作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之路。在漫漫扶贫道路上,党和政府不断摸索出许多扶贫方法,其中,选派干部下乡驻村帮扶制度就是中国特色扶贫之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冲刺阶段,进入了“深水期”,如何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促进脱贫成效显得的尤为重要。在扶贫工作中,驻村干部始终冲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站在脱贫攻坚工作的最前沿和主战场,他们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中坚力量。对驻村干部进行研究,既是一种学术探讨,也是一种现实关怀。他们是否自愿驻村、精神状态是否饱满、工作态度是否热情、工作作风是否扎实、服务质量是否优良都直接关系到扶贫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关系到精准扶贫成效是否明显,进而关系到2020年能否如期实现全面脱贫的伟大目标。可以说,对驻村干部的驻村意愿及影响因素开展研究意义重大。本论文以广西灌阳县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驻村干部的驻村意愿出发,向全县60%以上的驻村干部发放调查问卷,并对10位具有典型代表的驻村干部开展面对面深度访谈。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57.59%被调查者愿意从事驻村工作,25.45%的驻村干部明确表示不愿意驻村,16.96%被调查者表示目前还没想好是否愿意继续从事驻村工作;通过对深度访谈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结果与调查问卷接近,6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从事驻村工作,40%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驻村工作,但由于组织安排,所以继续从事着驻村工作。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深度访谈结果,分析出了影响驻村干部的意愿的五个主要因素,包括:驻村干部的个体特征、个人素养、管理机制、激励机制、所驻村庄的特征等。综合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结果,并在灌阳脱贫攻坚工作上特别是对驻村干部的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驻村意愿的影响因素综合形成了五条建议对策:即优化驻村干部队伍结构、强化驻村干部个人素养、完善干部日常管理机制、健全驻村干部激励机制、健全驻村干部服务保障体系等建议,这些对策建议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旨在提升干部驻村意愿,不断提高驻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他们的价值感和使命感,使他们主动驻村、乐于驻村,以期为其他地方解决同类问题提供参考。

徐浩[9](2019)在《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尤为世人所瞩目的是,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还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持续稳定。中国奇迹成为中外学者持续关注的重大议题。论文从行政改革的一个环节——运行机制角度,以政府的行政执行为切入点,梳理1949—2019年行政执行的形态特征、转换机理与变化趋势,为在中国政治情境下探寻中国奇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弹性行政。弹性行政,指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非强制手段,单方或共同对既有政策法规、决策部署的变通执行,或对新政策法规的创制。与弹性行政相对应的是刚性行政,即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命令性的执行手段,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决策部署。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并非截然二分,亦非有此无彼,在一定时期,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境,二者的显示度有高有低。在毛泽东时期,适应全能式政府需求,行政执行以刚性为主。这一时期的刚性行政源自三个动力:政治忠诚的激励机制、政治动员的运行机制、行政主体的“向上负责制”。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效度正负相依。一方面,刚性行政保证了国家决策部署的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刚性行政的确立更多地源于意识形态的引领、组织的强制力、领袖的超级权威,常常导致不可控的负外部性,或者说导致一种另类的弹性行政,如过度执行、虚假执行、目标置换和行政自主性丧失等。改革初期,面对文革带来的全面危机,推进改革,成为中国自救、脱贫的应然要求。改革从经济入手,经济改革又引发政治改革。行政改革是政治改革的突破口,政府通过简政放权给新路的探索者留下行政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出现躁动。从体制机制因素看,弹性行政的躁动源于“政出一孔”和执行主体多样化的矛盾、层级结构下的执行偏离、基于制度缺陷的刚性缺失、权力交换的潜在需求。此外,政府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包括不同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对行政效能的追求以及“政绩优先”的推动等,也进一步催生了弹性行政。基于改革探索的弹性行政大致分为两类:中央政府授权试点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快速扩张。一方面,中央政府为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权让利”,但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国家能力有所衰减;另一方面,市场快速发展,但机制并不健全,市场对政府的反制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导致了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弹性行政的扩张。这一时期的弹性行政主要有纵向的央地博弈、地方合谋,横向的区域竞争、地方保护,以及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博弈和竞争类弹性行政激发了地方的发展动能,但也带来了分散主义、恶性竞争等问题。随着弹性行政的蔓延,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包括导致制度弱化、行政效能低下、经济异常波动、滋生行政腐败、降低政府公信力等。针对上述负面效应,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措并举,对弹性行政进行了矫正。治标方面,主要是加强政治巡视、铁腕反腐、强化政务督查、推动政策落实审计;治本方面,从从严治党和依法行政两个路径来强化刚性行政,以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的刚性挤压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特别是各种过度弹性行政大幅收缩,刚性行政开始回归。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刚性,主要源于制度约束。弹性行政这一貌似不合理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国家治理的一个部分。弹性行政的形成和发展,除了深受中国政治情境——帝制时代的行政遗产、古老大国的衰败与振兴、共产党人谋民族复兴的强烈诉求的影响,其躁动、扩张、收缩,还直接受到当代政府治理环境的制约,包括意识形态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社会发展的影响。既有的行政实践表明,弹性行政是特定组织环境中基于目标导向的带有亚制度化特征的非正式行为。它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转型,取得了明显的行政绩效,但也引发了对国家整体权威的分割和交易,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在当代中国政治情境中,弹性行政有其“临界点”,即坚守政治路线、维护中央权威、服务全局利益,以之为标准,中央政府随时可以纠正、叫停弹性行政。总体来看,弹性行政是在特定阶段的一种政治策略,一种过渡性行政行为方式,其发展方向是法治行政。强化法治行政,并不是简单地摒弃、杜绝弹性行政。一方面,要进一步压缩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坚决减少不必要的弹性行政;另一方面,要避免机械追求行政执行的极端刚性,防止过于严苛的行政要求使懒政由个别现象变成普遍现象。因此,应允许保留适度的行政弹性,以保障政府灵活回应复杂社会、风险社会的需求,此外,还要通过容错纠错、激励担当等制度设计,鼓励政府官员大胆实施基于公共利益的改革探索、先行先试的弹性行政。

陈文龙[10](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农村老年人是我国老年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人数众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随着物质养老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趋强烈。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既是满足农村老年人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途径又是提升他们生活质量的有效举措,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外在体现。推动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能够形成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农村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高更多。既要努力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又要努力满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论文突破以往研究背景较为单一的局限,将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置于农村地区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国家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多重背景下深入研究,充分凸显了新时代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论文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为主题,指出了其发展的历史前提与现实基础所在,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发展变迁、内容形式、主要成就、重要作用和问题不足,强化了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研究力度、提升了论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论文选取了分别来自中国东、中和西部三个地区的、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三个个案,在对其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各自的经验做法,加强了论文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四个层面,从机制与体制、文化与心理等方面,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产生问题与不足的深层次原因。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本着“研以致用”和“服务社会”的精神,结合当前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思维、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如从营造社会氛围、夯实物质养老基础、突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为老服务功能、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寻找突破口和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以期推进新时代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在文章结尾部分,论文指出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应借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并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带着深厚感情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此外,本部分也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县委要努力为乡镇 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县委要努力为乡镇 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概述
    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相关概念阐释
        2.1.1 中央单位
        2.1.2 社会扶贫
        2.1.3 定点扶贫
        2.1.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
    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重大意义
        2.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
        2.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组成部分
        2.2.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的举措
        2.2.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帮扶单位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途径
    2.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
        2.3.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起步阶段
        2.3.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展开阶段
        2.3.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深化阶段
        2.3.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完善阶段
第3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3.1.1 经典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3.1.2 经典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
        3.1.3 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3.2.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
        3.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理论
        3.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扶贫开发理论
第4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主要领域及案例
    4.1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4.1.1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由来
        4.1.2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内容
        4.1.3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典型案例
    4.2 通过产业扶贫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4.2.1 产业扶贫的由来
        4.2.2 产业扶贫的内容
        4.2.3 产业扶贫的典型案例
    4.3 通过技能培训扶贫实现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
        4.3.1 技能培训扶贫的由来
        4.3.2 技能培训扶贫的内容
        4.3.3 技能培训扶贫的典型案例
    4.4 通过教育科技文化扶贫推进贫困地区文化教育发展
        4.4.1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由来
        4.4.2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内容
        4.4.3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典型案例
    4.5 通过健康扶贫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状况
        4.5.1 健康扶贫的由来
        4.5.2 健康扶贫的内容
        4.5.3 健康扶贫的典型案例
    4.6 通过网络扶贫拓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渠道
        4.6.1 网络扶贫的由来
        4.6.2 网络扶贫的内容
        4.6.3 网络扶贫的典型案例
第5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
    5.1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
        5.1.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1.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5.2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
        5.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5.3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5.3.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3.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5.4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
        5.4.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4.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5.5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
        5.5.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5.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第6章 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对策思考
    6.1 中国农村反贫困目标瞄准的调整
        6.1.1 相对贫困的涵义
        6.1.2 相对贫困的特征
        6.1.3 农村相对贫困成为贫困治理的重心
        6.1.4 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现实路径
    6.2 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
        6.2.1 政策优势
        6.2.2 资源优势
        6.2.3 规划优势
        6.2.4 人才优势
        6.2.5 技术优势
    6.3 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6.3.1 党委领导机制
        6.3.2 政府主导机制
        6.3.3 群众参与机制
        6.3.4 组织协调机制
        6.3.5 资金投入机制
        6.3.6 考核评价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2)隆昌县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大学生“村官”
        2.1.2 公共政策执行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需求层次理论
        2.2.3 史密斯过程模型
第3章 隆昌县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现状
    3.1 大学生“村官”政策概述
        3.1.1 国家层面的政策
        3.1.2 四川省的政策
        3.1.3 隆昌县的相关规定
    3.2 调查分析
        3.2.1 隆昌县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
        3.2.2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说明
        3.2.3 调查内容说明
        3.2.4 调查结果分析
    3.3 隆昌县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具体举措
        3.3.1 划分职责,建立“三级”管理机构
        3.3.2 精心组织,建立“三级”帮扶体系
        3.3.3 强化管理,实行“三动”培养模式
        3.3.4 注重激励,构建“多元”发展渠道
    3.4 隆昌县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取得的成效
        3.4.1 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3.4.2 提升基层执政能力,加快农村文明建设
        3.4.3 提升“村官”素质,形成多元化人才成长格局
第4章 隆昌县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4.1.1 政策文本不够明确
        4.1.2 执行主体行为偏差
        4.1.3 “村官”角色转换不到位
        4.1.4 政策执行环境不够理想
    4.2 原因分析
        4.2.1 政策文本缺乏灵活性和实效性
        4.2.2 执行主体缺乏沟通协调能力和责任意识
        4.2.3 “村官”群体政策认知和基层工作能力不足
        4.2.4 经济投入和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第5章 隆昌县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优化策略
    5.1 完善政策内容促进理想化政策
        5.1.1 细化政策制度设计
        5.1.2 增大政策制定适应性和灵活性
        5.1.3 完善政策配套制度
    5.2 优化机构配置提高责任服务意识
        5.2.1 加强协调沟通强化联合执行
        5.2.2 建立目标考核落实政策监督
        5.2.3 提升服务意识增强政策认知
    5.3 提高“村官”综合素质增强工作积极性
        5.3.1 实现“村官”自身合理定位
        5.3.2 提升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
        5.3.3 加强沟通提升工作积极性
    5.4 优化工作环境营造良好政策氛围
        5.4.1 适当加大经济投入改善“村官”办公条件
        5.4.2 创新政策宣传形式树立正确舆论导向
        5.4.3 推进公共交流平台提升公众政策参与度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隆昌县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村干部访谈提纲
    附录三 村民访谈提纲
致谢

(3)政策执行中的督查实践 ——以禾县农业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的执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回顾与评述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性
2 研究设计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督查
        2.1.2 督查机制
        2.1.3 政策执行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方法
    2.4 田野说明
3.禾县概况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
    3.1 禾县概况及涉农政策执行部门
        3.1.1 禾县概况
        3.1.2 涉农政策执行部门
    3.2 禾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及其执行
        3.2.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简介
        3.2.2 禾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执行
    3.3 禾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的财政资源约束
4.禾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执行中的考核检查及其应对过程
    4.1 考核检查的制度设计
        4.1.1 考核指标的数量化
        4.1.2 考核检查的“一竿到底”
        4.1.3 考核结果的激励设置
    4.2 考核检查的应对过程
        4.2.1 通过会议传达考核目标与策略
        4.2.2 通过“问责”予以强激励
        4.2.3 通过督查机制推动政策执行
5.禾县农业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执行的督查实践
    5.1 常规工作模式:宽松执行的督查工作
        5.1.1 督查组织的建立
        5.1.2 督查实践的过程
        5.1.3 督查工作的效果
    5.2 紧急工作模式:严格执行的督查工作
        5.2.1 督查组织的建立
        5.2.2 督查实践的过程
        5.2.3 督查工作的效果
    5.3 中心工作模式:严格执行的督查工作
        5.3.1 督查组织的建立
        5.3.2 督查实践的过程
        5.3.3 督查工作的效果
    5.4 专项工作模式:灵活执行的督查工作
        5.4.1 督查组织的建立
        5.4.2 督查实践的过程
        5.4.3 督查工作的效果
    5.5 小结:督查工作的波动式执行
6.督查机制的组织特征、模式转换及其运作效果
    6.1 督查机制的组织特征、治理形态与督查工作的波动式执行
    6.2 督查机制的模式转换:一个注意力分配的分析框架
        6.2.1 压力型体制与行政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督查机制运动化
        6.2.2 时间压力与显着性:督查机制转换的双重机制
    6.3 督查机制的运作效果
7.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督查失灵:组织设计的“失败”与行动者的权宜性
        7.2.2 督查机制的模式转换与运作效果——兼论激励机制的匹配组合
参考文献
附录 :D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评分表
致谢

(4)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研究 ——以吕梁市J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的概述
    1.1 相关政策概述与核心概念界定
        1.1.1 驻村第一书记
        1.1.2 精准扶贫
    1.2 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的战略意义
        1.2.1 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
        1.2.2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2.3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水平
第二章 吕梁市J县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现状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1.1 J县基本情况
        2.1.2 J县驻村第一书记基本情况
    2.2 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内容
        2.2.1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2.2.2 宣传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2.2.3 精准识别贫困对象
        2.2.4 制定实施脱贫规划
        2.2.5 发展特色扶贫项目
        2.2.6 参与整合扶贫资源
        2.2.7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2.3 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成效
        2.3.1 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2.3.2 促进经济收入增加
        2.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3.4 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第三章 吕梁市J县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中的实践困境及原因分析
    3.1 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困境
        3.1.1 驻村融入困难
        3.1.2 工作任务繁重
        3.1.3 带领村两委难
        3.1.4 力量相对薄弱
    3.2 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中的实践困境归因
        3.2.1 相关制度不完善
        3.2.2 权责关系不匹配
        3.2.3 内部领导力不强
        3.2.4 支持协助不到位
第四章 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的建议
    4.1 健全相关制度
        4.1.1 完善选派任职制度
        4.1.2 健全培养选拔制度
        4.1.3 细化考核激励制度
        4.1.4 建立能力提升制度
        4.1.5 改进日常管理制度
    4.2 明确驻村第一书记权责边界
        4.2.1 赋予扶贫决策权
        4.2.2 建立工作职责清单
    4.3 明确定位工作重心
        4.3.1 聚焦内生发展动力培养
        4.3.2 增强农村党组织组织力
        4.3.3 打造新型农村干部队伍
    4.4 形成良好的支持关爱体系
        4.4.1 构建多方支持格局
        4.4.2 健全谈心谈话体系
        4.4.3 搭建一体化服务平台
        4.4.4 建立合理容错纠错办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基础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二)政治认同理论
        (三)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内涵及实质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一)乡村干部及职责内涵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三)习近平关于乡村干部教育的重要论述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理论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二)乡村振兴理论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和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积极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唤醒阶级意识教育的思索
        (二)大革命时期打倒封建军阀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四)抗日战争时期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育的探索
        (五)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与争取实现民主教育的探索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乡村干部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艰辛探索
        (一)过渡时期乡村干部巩固新生政权的认同教育
        (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时期人民公社化认同教育的探索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运动”教育的曲折探索
    三、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
        (一)改革开放初期乡村干部解放思想教育的探索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干部乡村治理建设教育的探索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干部基层党建教育的探索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
        (二)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
        (三)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
        (四)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
    一、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良好机遇
        (一)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三)“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思想仍存在严重潜在对抗
        (二)价值多元化冲击基层思想观念和执政基础
        (三)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
        (四)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
    三、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主体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三)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
        (四)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主要举措
    一、构建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体系
        (一)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增强理想信念认同
        (二)加强党史党建国史教育增强政党认同
        (三)强化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增强道路和制度认同
        (四)完善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培训增强政策认同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建设强化价值认同
    二、拓展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增强教育主渠道功能
        (二)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
        (三)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教育策略
        (四)利用现代通讯科技拓展学习方式
        (五)拓展基层党组织教育学习功能
    三、以保障机制为重点完善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走深走实
        (二)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施
        (三)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巩固认同教育基础
        (四)完善网络网站建设丰富政治认同教育资源
        (五)加强考评结果运用增强政治认同教育实效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遵循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
        (一)立足发展现实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乡村振兴的认知与实施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实现
    二、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思想境界是提升乡村干部能力素质的首要和根本
        (二)榜样示范是激发乡村干部提升能力素养的重要动力
        (三)教育主体的领导力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
        (一)乡村干部实际情况是政治认同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突出个性需求特点
        (三)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因材施教的实施
    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
        (一)加强“三农”问题教育增强对乡村干部的身份认同
        (二)普及农业生产经营专业教育增强职业认同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价值认同
        (四)巩固公仆意识教育增强情感认同
    五、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
        (一)扭曲的权力观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问题的根源
        (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
        (三)教育导向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
        (四)有效奖惩保障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实效的提升
    六、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6)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理论反思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区域及史料特点
第一章 “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
    一.精诚所至:董心诚的重归“群众”之路
        (一)学生时代
        (二)军旅生涯
        (三)成为“反革命”
        (四)接受改造
        (五)成为“群众”
    二.我行我素:石逢生难以被改造的本性
        (一)成长过程一波三折
        (二)青年时期因言获罪
        (三)政治渗透下的家庭关系
        (四)本性难改:回村后的表现
        (五)学会使用政治话语保护自己
        (六)人生悲剧的心理分析
    三.大起大落:一个皮革手工业者人生的“高潮”与“低谷”
        (一)坎坷波折的前半生
        (二)改造生活
        (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四.“学而优则仕”:宁家成士绅梦想的破灭
        (一)求学
        (二)工作
        (三)管制
        (四)改造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
    一.集体化时代蔚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二.大队的核心干部
        (一)大队书记
        (二)大队长
        (三)其他干部
    三.小队干部
        (一)小队干部的基本设置
        (二)大队干部与小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四.“三通四化”的干部形象
        (一)党课制度
        (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五.“人无完人”:干部的另一面
        (一)违反国家政策问题
        (二)“四清”与整风运动中的干部问题
        (三)作风问题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期对模范的塑造
    一.制造模范
        (一)制造模范的标准及变化
        (二)制造模范的困难与问题
    二.解读模范
        (一)模范贴近生活
        (二)模范无处不在
        (三)模范的奖励
    三.典型模范
        (一)水利专业队队长赵世喜
        (二)第七生产队长卫胜利
        (三)“保险会计”杨家星
    四.事件中的模范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
    一.互助组时期:妇女走向生产的准备
        (一)“互助”的早期理解
        (二)妇女参与生产的背景
        (三)效果和经验
        (四)理想的妇女形象
    二.初级社、高级社时期:从家庭妇女到劳动妇女
        (一)以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为中心
        (二)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
    三.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妇女”和“革命妇女”的双重身份
        (一)新的要求
        (二)新的举措
        (三)新的变化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
    一.幼托事业的发展及幼儿教养
        (一)合作化时期“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对“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三)集体化时代后期:“儿童本位”的回归
    二.儿童的小学教养
        (一)集体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普及概况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乡村社会中的民兵
    一.民兵制度的数据分析
        (一)人数统计
        (二)组织、干部结构
        (三)年龄分析
        (四)基本情况
    二.民兵的日常管理
        (一)军事训练制度
        (二)宣传、学习制度
        (三)武器管理制度
        (四)评优制度
        (五)问题及对策
    三.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改造种子山
        (二)抗旱蓄水
        (三)抗洪抢险
        (四)科学种田
    四.民兵营中的女民兵
    五.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运营机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二)互联网平台的“用户下沉”策略
        (三)“媒体融合”成大势所趋
    二 文献综述
        (一)媒体融合研究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研究
    三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相结合
        (三)案例分析法
    四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难点
        (二)创新点
    五 研究样本选取缘由与概况
        (一)样本选取缘由
        (二)样本概况
        1.海南定安县融媒体中心
        2.江西泰和县级融媒体中心
        3.浙江长兴县融媒体中心
第一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机制建设的现状及目标要求
    一 县级媒体运营机制的历史沿革及融媒体中心的产生
        (一)县级媒体运营机制的历史沿革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产生
    二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现状
    三 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机制建设的意义
        (一)宏观:深化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二)微观:释放新闻创作活力
    四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政治依据与目标要求
        (一)政治依据
        (二)目标要求
第二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机制建设的现存问题
    一 懒政思维作祟责任意识不强
    二 人才保障缺失改革动力不足
        (一)运作模式“新瓶装旧酒”
        (二)缺乏合理有效的奖惩机制
        (三)晋升空间狭小体制内发展无望
    三 运营方式固化存在“等、靠、要”思想
        (一)长期的历史弊病
        (二)存在“等、靠、要”思想
    四 资源供给不足改革阻力巨大
        (一)财政补贴不足
        (二)资源供给无力
        (三)政策倾斜不够
第三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机制优化关键——内部改革
    一 重构组织架构优化采编流程
        (一)重构组织架构
        (二)优化采编发流程
    二 升级运营方式创新外宣机制
        (一)升级媒体运营方式
        (二)积极与县域外平台合作
    三 深改用人机制打造核心力量
        (一)建立考核评估体系
        (二)创新人才引培机制
        (三)设立工作督察小组
第四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机制的保障——外部资源供给
    一 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制度建设
        (一)明确责任主体
        (二)加强制度建设
    二 提高财政支持确保基础运营
    三 供给社会资源实现社会服务
        (一)统一宣传渠道
        (二)供给硬件资源
        (三)倾斜业务资源
    四 适度政策倾斜助推深化改革
    五 加强基层教育提升媒介素养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江西省泰和县融媒体中心总编辑樊军访谈记录(节选)
    附录2 :浙江省长兴县融媒体中心综合部主任秦莉访谈记录(节选)
    附录3 :海南省定安县宣传部领导访谈记录(节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精准扶贫视角下选派干部驻村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广西灌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精准扶贫
        2.1.2 驻村干部
    2.2 理论基础
        2.2.1 激励理论
        2.2.2 理性选择理论
        2.2.3 期望理论
        2.2.4 需求层次理论
    2.3 选派干部下乡扶贫制度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
    2.4 对驻村干部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3章 精准扶贫背景下灌阳县选派干部驻村意愿现状调查
    3.1 灌阳县精准扶贫工作现状
    3.2 灌阳县驻村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
        3.3.1 调查设计
        3.3.2 调查目的
        3.3.3 调查问卷基本信息分析
    3.4 深度访谈设计
        3.4.1 访谈设计
        3.4.2 访谈流程
    3.5 干部驻村意愿分析
        3.5.1 问卷调查中干部驻村意愿情况
        3.5.2 深度访谈中干部驻村意愿情况
第4章 灌阳县选派干部驻村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驻村干部的个体特征对干部驻村意愿的影响
    4.2 驻村干部个人素养对干部驻村意愿的影响
    4.3 驻村干部的管理机制对干部驻村意愿的影响
    4.4 对驻村干部的激励制度对干部驻村意愿的影响
    4.5 所驻村庄的特征对干部驻村意愿的影响
第5章 提高干部驻村意愿的对策
    5.1 优化驻村干部队伍结构
        5.1.1 严格准入机制
        5.1.2 加强驻村干部与贫困村的匹配性
        5.1.3 落实不合格驻村干部召回制度
    5.2 提高驻村干部个人素养
        5.2.1 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服务意识
        5.2.2 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干部素质
        5.2.3 提升履职能力,增强服务群众本领
        5.2.4 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
    5.3 完善干部日常管理机制
        5.3.1 适当调整日常考勤机制
        5.3.2 搭建横向学习交流平台
        5.3.3 督促专职驻村
        5.3.4 加强教育培训
    5.4 健全驻村干部激励机制
        5.4.1 提升薪酬待遇保障制度
        5.4.2 提高晋升机会
        5.4.3 适当进行精神激励
        5.4.4 科学建立考核制度
    5.5 健全驻村干部服务保障体系
        5.5.1 切实提高驻村环境的安全性
        5.5.2 协调好所驻村庄与家庭距离的关系
        5.5.3 派出单位和相关部门持续加强支持力度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干部驻村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个人简介
致谢

(9)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二、探寻中国奇迹的一个视角:弹性行政
        三、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的刚性与弹性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
        二、文献综述
        三、可能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框架
第二章 毛泽东时期刚性行政的锻造(1949—1977)
    第一节 集权体制下的全能式政府运行模式
        一、全能式政府之生成
        二、全能式政府的运行模式
    第二节 刚性行政:全能式政府的应然需求
        一、革命建政体制形塑的“命令一服从”体制
        二、刚性行政的内生动因
        三、刚性行政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第三节 刚性行政的困境
        一、过度执行
        二、虚假执行
        三、目标置换
        四、行政自主性缺失
第三章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躁动(1978—1991)
    第一节 改革破冰与渐进路径的选择
        一、现实倒逼改革
        二、经济改革牵动政治改革
        三、渐进主义改革路径的择定
    第二节 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和弹性行政的躁动
        一、改革冲动呼吁更大的行政自由裁量空间
        二、简政放权与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
        三、弹性行政躁动的体制因素
        四、弹性行政躁动的主体诉求
    第三节 基于改革的弹性行政的主要类型
        一、中央政府授权试点
        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
    第四节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两面性
        一、弹性行政助推改革进程
        二、缺少反制的过度弹性行政
        三、四项基本原则、稳定压倒一切对弹性行政的约束
第四章 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的扩张(1992—2011)
    第一节 政府职能转变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一、市场经济的“姓氏”之辩和改革再出发
        二、市场化改革与弹性行政的内在关联
        三、深化行政改革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第二节 央地博弈和区域竞争
        一、政府的层级结构与职责同构
        二、纵向利益抵牾与央地博弈
        三、层级博弈的衍生品:地方合谋
        四、区域竞争与地方保护
    第三节 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
        一、政府官员的自利性膨胀与角色错乱
        二、低成本高收益的违规行为助推过度弹性行政
        三、晋升的“零和博弈”与政府官员行为扭曲
    第四节 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对弹性行政的有限抑制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二、依法行政的推进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对弹性行政的矫正(2012—2019)
    第一节 弹性行政负外部性的凸显
        一、接近临界点的弹性行政
        二、矫正弹性行政:态势和挑战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对弹性行政的遏制
        一、完善党内制度建设
        二、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三、强化政治巡视
        四、“零容忍”的铁腕反腐
    第三节 依法(规)行政对弹性行政的管控
        一、强化依法(规)行政
        二、治理型政府的应然诉求
    第四节 政务督查、政策落实审计对弹性行政的挤压
        一、政务督查的强化:力破“中梗阻”
        二、审计监督的拓展:重大政策落实审计
第六章 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限度之辨析
    第一节 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执行之审视
        一、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历史维度
        二、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及其“临界点”
        一、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
        二、弹性行政“临界点”的把控
    第三节 弹性行政的宽度与刚性行政的强度之辨析
        一、行政执行与法治行政
        二、法治视角下弹性行政的宽度
        三、法治视角下刚性行政的强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农村老年人
        2.1.2 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建设
        2.1.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
        2.1.4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
        2.2.2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2.2.4 习近平关于养老问题的相关重要论述
        2.2.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思想
        2.2.6 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
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历史前提与现实条件
    3.1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3.1.1 新中国的成立为其创造了历史前提
        3.1.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期奠定了制度根基
    3.2 改革开放为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创造了现实条件
        3.2.1 改革开放之前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3.2.2 改革开放给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发展变迁、主要成就和重要作用
    4.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发展变迁
        4.1.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四个阶段
        4.1.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4.1.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4.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4.2.1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4.2.2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日趋厚实
        4.2.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平台载体日趋坚固
        4.2.4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开始有了法制保障
        4.2.5 农村老年人参加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日益增强
    4.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4.3.1 促进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
        4.3.2 维护农村老年人家庭幸福
        4.3.3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4.3.4 推动国家向前进步
5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及其成因分析
    5.1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5.1.1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老年人文化建设
        5.1.2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自身呈现明显不均衡现象
        5.1.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
        5.1.4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基础薄动力弱
        5.1.5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尚未建立工作运行机制
    5.2 存在问题与不足的成因分析
        5.2.1 体制机制:国家层面
        5.2.2 文化与心理:社会层面
        5.2.3 家庭层面
        5.2.4 个人层面
6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及其启示
    6.1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探索实践中的三个个案
        6.1.1 案例选择的相关说明
        6.1.2 三个个案
    6.2 三地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实践的启示
        6.2.1 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6.2.2 将农民养老与农村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6.2.3 县(区)级党委政府予以高度重视
        6.2.4 积极引导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
        6.2.5 文化养老是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7 新时代推进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7.1 大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7.1.1 加大舆论宣传动员的工作力度
        7.1.2 大力培育孝老敬亲的村风民俗
        7.1.3 大力实施“文化兴村”战略
    7.2 大力夯实物质养老基础
        7.2.1 进一步提升农村老年人物质养老保障水平
        7.2.2 大力发展产业兴村
        7.2.3 积极引导村民返乡创业就业
        7.2.4 大力实施“以养促建”行动计划
    7.3 加大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突出其为老服务功能
        7.3.1 加大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
        7.3.2 充分考虑照顾农村老年人的文化权益
        7.3.3 充分凸显农村文化建设为老服务功能
        7.3.4 加大农村老年人文化民生建设
    7.4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
        7.4.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于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7.4.2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7.5 寻找有效突破口
        7.5.1 借助健康乡村战略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
        7.5.2 借助农村老年教育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
    7.6 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
        7.6.1 领导与管理机制
        7.6.2 分工与协作机制
        7.6.3 保障机制
        7.6.4 援助机制
        7.6.5 学习推广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等

四、县委要努力为乡镇 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D]. 韩小伟. 吉林大学, 2020(03)
  • [2]隆昌县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 余茂君. 西南大学, 2020(05)
  • [3]政策执行中的督查实践 ——以禾县农业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的执行为例[D]. 何浩贤.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4]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研究 ——以吕梁市J县为例[D]. 赵继梅. 山西大学, 2020(01)
  • [5]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D]. 张鹏程. 海南师范大学, 2020(12)
  • [6]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D]. 张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7]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运营机制探索[D]. 郭迎春.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精准扶贫视角下选派干部驻村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广西灌阳县为例[D]. 阳玉琼.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7)
  • [9]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D]. 徐浩. 南京大学, 2019(07)
  • [10]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研究[D]. 陈文龙.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县委要努力为乡镇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