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七叶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一、余甘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崇仁,张颖君,王海涛,王建刚,丁艳芬,邵艳红[1](2021)在《余甘子应用源流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余甘子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既是我国民间常用的食用和药用植物,又是重要的藏药资源,还曾是来自丝绸之路的三果浆重要原料。关于余甘子已有多方面的研究报道。通过调查物种资源,阐明其生物学特性;通过开展民族医药学调研,梳理其历史文献,理清源流,评价其应用价值,为余甘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陈柯豪[2](2020)在《滇南喀斯特天然森林和退化群落植物化学计量特点和生态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云南省南部地区存在着典型的断陷盆地喀斯特地貌,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历史上,由于人为强烈破坏,原有的天然森林已逐步退化形成了灌丛、草地群落、农田等土地利用景观;而且受到当地气候和喀斯特地质条件影响,这些灌丛和草地群处于相对稳定的偏途顶级阶段。在目前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减缓的形势下,如何通过人工经营促进这些群落发生正向演替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我们对处于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组成、植物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仍缺乏系统认识,这也限制了我们对喀斯特地区的科学经营和管理。本研究以云南蒙自喀斯特断陷盆地为研究区域,选择处于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天然植物群落(天然林群落、灌丛群落、草地群落)为对象,揭示断陷盆地尺度上植物群落化学计量特点和生态意义。于2016年9月,以蒙自市为中心,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建立一个样带。在4个样带上,共建立6个天然林样地、18灌丛样地、15草地样地。在每个样地,分别调查群落优势植物组成,采集对应的土壤(0-10 cm)和植物鲜叶样品,测定和分析土壤和植物样品中C、N、P、K、Ca、Mg、Na、Fe、Al、Cu、Zn和Mn等12种元素的含量,计算元素化学计量性状。主要结果如下:(1)在蒙自断陷盆地区域内,退化群落形成了与天然森林显着不同的土壤化学计量性状,其中草地群落土壤呈现最强烈K和Mg淋溶流失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在测定的12种土壤元素中,土壤元素含量变异系数高于50%的有Zn、P、Mn、Ca和K,处于30%-50%间的有Cu、N和C,其余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也均高于20%。第二,在3种不同群落中,土壤的K、Mg和Na全量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天然林土壤K和Na含量显着高于灌丛和草地群落,Mg含量显着高于灌丛。第三,3种不同群落土壤C/N、C/P、N/P、C/K、N/K和Ca/Mg比值之间具有显着差异,其中草地群落土壤C/K、N/K和Ca/Mg比值显着高于天然林和灌丛,天然林和灌丛土壤C/N比值显着高于草地群落,天然林土壤C/P和N/P比值显着高于灌丛和草地。这些结果表明,蒙自断陷盆地区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化学计量性状的显着变异性,也表明了植物群落组成对土壤元素含量和计量性状的强烈影响。(2)森林、灌丛和草地群落之间,8种植物元素(N、K、Ca、Mg、Al、Cu、Zn和Mn)含量和计量性状存在显着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3种群落中,植物叶K含量存在显着差异性,顺序为天然林>灌丛>草地;而且,草地群落植物N、Ca和Mg含量显着低于其它两种群落,植物Zn和Cu含量则显着高于其它两种群落,灌丛和草地群落的Al和Mn含量要显着高于天然林群落。第二,在植物功能型水平上,天然林常绿乔木Na、Al和Mn含量,落叶乔木K和Na含量,草本植物Fe、Al和Mn含量均高于灌丛和草地群落。相对于天然林和灌丛群落而言,草地群落常绿乔木Cu和Zn、落叶乔木P和Cu、常绿灌木C和Cu、落叶灌木Cu和Zn和Mn含量更高。第三,天然林与灌丛植物N:P比值均大于16,植物生长受到P含量的限制,而草地群落内N:P比值在14至16之间,生长受到N与P单独或共同的影响。(3)在森林、灌丛和草地群落中,共有优势植物种占比超过各个群落物种数量1/4,群落顺向演替存在较高物种基础。在三种群落物种中,灌丛具有最多的优势种数量,草地群落优势物种数最低。三种不同植物群落具有共有种9个,而天然林与灌丛群落共有种为19种,天然林与草地群落共有种为10种,灌丛与草地群落共有种14个。在三种不同群落中,植物与土壤的共轭关系紧密,但不同群落间差异明显。这些研究结果对加深理解断陷盆地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群落组成、演替动态和影响因素,也对通过人工经营促进这些群落发生正向演替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具有指导意义。

梁从莲[3](2020)在《《印度药典》草药基因组数据库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位列三大传统医学之一的印度医学不仅在印度本地基本卫生保健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随着世界对植物性医疗系统的追求,印度医学特别是印度草药开始登上世界的舞台。草药需求的急剧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对草药掠夺式的开发和药材质量的混乱。核基因组、转录组、叶绿体基因组(cp-G)、DNA条形码等基因组数据是草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可有效促进草药的良种选育、规范化种植、异源合成有效成分、正确鉴定、亲缘关系解析等问题的解决。然而目前草药的基因组数据相对较少,且分散在存储各种生物的分子数据的公共数据库中,进而阻碍了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组数据对草药开展各项研究。Indian Pharmacopoeia(IP,《印度药典》)是由印度药典委员会颁布的印度药品标准的国家法典。经过我们的初步统计,IP草药及草药制品专项下收录了具有明确拉丁名的草药物种66个,为了使基因组数据能更好的为印度草药服务,基于IP收载的草药物种名单我们建立了《印度药典》草药基因组数据库(IPGD)。方法:IPGD主要采用LNMP(Linux+Nginx+My SQL+PHP)架构的服务器架构模式搭建;本研究产生的cp-G的获取、组装和分析主要采用二代测平台和各种生物信息分析方法和软件(如Fast QC,Skewer,BLAST,ABy SS,Plann,MAUVE等)。主要研究结果1)本研究完成了IPGD(V1.0)的构建,该数据库为非商业性数据库,可通过互联网免费访问(http://ipgenome.org/),用户可以在该数据库查看、浏览IP草药基因组数据及数据信息、物种简介,进行分子鉴定,下载、上传相关数据。目前该数据库共收录了66个草药物种的基本简介、62个物种的1529条ITS2、56个物种的583条psb A-trn H、52个物种的69条cp-G、16个物种最优的核基因组数据,以及核基因组组装数据未公布的12个物种的857条基因组二代测序原始数据和31个物种2075条转录组二代测序原始数据的信息。不同数据类型条目下存储了不同的数据格式,物种简介项下提供了对应药材及植株的基本信息和图片。该数据库允许并鼓励用户下载、注册账户提交相关数据,还提供了基于BLAST软件和DNA条形码、cp-G序列的物种鉴定功能,为IP草药及其相关产品的分子鉴定提供了平台。此外,为方便信息查找,该数据库设置站内文本搜索功能,加之物种简介项下同义名称的整理,避免了因名称叫法不同造成的信息漏查。2)数据库中25种草药的cp-G由本研究首次公布,这些数据的组装、分析结果如下:(1)多数物种cp-G在大小和结构上十分保守,大小多介于150~160kb之间,结构为典型的四段式结构;(2)IRa区丢失导致胡芦巴、西黄芪的cp-G最小(约120kb),IR区扩张导致阿拉伯金合欢、具芒小檗的cp-G最大(约170kb);(3)cp-G中注释出的基因多为与光合作用和转录、翻译相关的基因;(4)基因个数多在135个左右,以阿拉伯金合欢、具芒小檗最多(149、141个),胡芦巴、西黄芪最少(111、111个);(5)共统计到rps16、acc D、rpl32、rpl33、inf A、ycf15等10个基因在不同物种存在缺失或假基因化的情况;(6)注释出的18个含有内含子的基因在某些物种中存在内含子增加、减少甚至消失的情况;(7)有些基因对在全部或部分物种中存在重叠区域;(8)多数物种的cp-G在基因排序上与烟草一致,胡芦巴和西黄芪部分LSC区和整个SSC区存在序列倒位。3)完成了以上25种草药cp-G的蛋白编码基因的RNA编辑位点预测和重复序列分析。特定科属分析揭示了发生在黄细心族acc D基因的假基因化、rpl23基因的扩张,紫茉莉科rpl2基因内含子的丢失,茜草族rpl33基因的假基因化,以及马利筋亚科acc D、ycf1基因的扩张和ycf15基因的缺失,并发现马利筋亚科acc D、ycf1基因的扩张与重复序列的线性关系。结论:本研究首次公布了25种草药的cp-G,建立了首个专门收录IP草药基因组数据的数据库,该数据库是一个集数据和数据信息存储、草药物种描述、分子鉴定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数据库,为研究人员及时获取组学数据公布动态并充分利用提供了便利,进而为世界草药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分子支持。

宋佳昱[4](2019)在《海南琼海白石岭自然植物群落及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园林规划建设中,随着人们对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需求趋向多样化,植物景观所创造的生态作用和经济效益引起重视,在大量引入外来种景观植物之后,当地植物景观的地域独特性降低,具有较强的抗性和适应性、独具地域特色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潜在的经济效益等突出优势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越来越为研究人员所重视,通过植被调查和定量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研究并结合实地情况对其应用进行分析评价展望,是全面了解研究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重要方式。本文以琼海白石岭地区为研究对象,查阅资料文献调查基础上对当地植物进行野外的植物调研考查,研究白石岭自然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植被群落结构,并进行地理区系分析、野生植被的演变规律的探讨;在系统了解白石岭地区内野生植物资源基础上,从中筛选出有野生观赏植物组成、观赏特性、园林用途等并进行筛选评价;通过GIS系统进行空间分析,从地区高程、坡度、坡向、植被分布等方面进行分别讨论,并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水体、植被分布共5个指标作为单因子,进行白石岭地区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值,叠加分析得地区植被生态敏感性,以了解白石岭地区植被未来发展优化所面临的生态情况,基于植被研究结果和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对白石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保护利用展望,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路线及样方调查,白石岭地区植物共736种,隶属149科468属,其中当地植物674种,外来栽培植物62种。在736种植物中,蕨类植物48种,隶属22科,36属;裸子植物6种,隶属4科,4属;被子植物679种隶属123科,428属,其中双子叶植物有561种,隶属104科,345属,单子叶植物118种,隶属19科,83属。在674种当地植物中,以热带成分为主,占总科数的70.42%,总属数的的 93.41%。(2)白石岭植被类型主要有自然植被及人工植被。其中自然植被为次生林,次生在周边的灌丛、草丛多分布在林缘或镶嵌分布,如多花山猪菜、野生芭蕉及山黄麻等多种乔灌木形成藤、草、树混合类型;人工植被主要是槟榔园、橡胶林和小面积的景区人工植被等。对区域内自然次生林植被进行样地调查的数据分析,总体上为热带雨林次生林,由鸭脚木、木荷、黎蒴栲、山油柑等优势种构成,对所调查的12个样地进行Pcord聚类分析分类,得出有一定差异的5个森林群落。次生林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3.00-4.00之间,属中偏低。(3)筛选出具有较强观赏价值的当地野生园林绿化植物资源约370种,隶属118科249属,包括海南特有种21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4种,并根据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评价观赏植物在观花、观果、行道庭院、垂直绿化、地被植物的应用,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4)为了解白石岭地区各区域不同的植物生态敏感性程度,通过GIS系统进行空间分析,高程、坡度、坡向、水体、植被分布共5个指标进行白石岭地区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得最敏感区、敏感区、低敏感区、不敏感区四类区域,分别占白石岭区域总面积比重的3.48%、16.91%、77.44%、2.16%,区域内以敏感区和低敏感区为主。将白石岭地区植被现状分布为基础,结合地块敏感区等级将白石岭地区划分为不同地块5个类型:次生林保护类区域、槟榔林改善类区域、橡胶林改善类区域、草灌修护类区域、人工植物造景区域,根据该地区主要植物分布现状适当增补观赏植物资源。结合白石岭地区空间分析角度,根据白石岭植被现状并根据不同类型区域筛选出适应性强、观赏经济价值高的植物种类对白石岭地区植被现状提出应用改善的建议与展望以丰富植物多样性、提高地块内植物的景观价值与经济效益。(5)以野生植被调查、GIS系统定性定量分析、基于植被配置角度的生态敏感性研究等方法,从而对白石岭地区植被进行科学系统地研究以为白石岭地区未来植被的保护和优化提供数据资料和参考启发。次生林保护类区域以保护为主,封禁保护植物区域,自然封禁措施结合补种植被的方式以促进植被恢复速度,选择九节、白背叶、潺槁木姜子、石斑木、楹树、紫玉盘、余甘子、草豆蔻、梵天花等植物结合原有次生林不同类型群落的木荷、华润楠、阴香、黄杞、黧蒴栲、鸭脚木野生植物进行配置。槟榔、橡胶林改善区以修复改善为主,选择能快速成林的植物种类,在短期内建立速生植物群落,丰富植物群落层次,如铁刀木、印度紫檀、盆架子、楹树、黄牛木、苦楝、小叶榄仁等;以保留槟榔林植物景观为目标可保留槟榔,丰富林下的下层植被如朱砂根、海南草珊瑚、梵天花、草豆蔻、积雪草、鸦胆子等植物。草灌修护类区域以荒坡成林为目的,选择耐贫瘠耐旱的海南菜豆树、厚皮树、木棉、乌材、黄牛木、岭南山竹子、猫尾木等白石岭当地野生植物资源,从而达到对植物景观发展研究的目的。人工植物造景区域以现有的观赏植物栽培种与野生植物搭配为原则,达到丰富植物层次、增强乡土特色的目的,将现有栽培种搭配观赏价值高的朱顶红、文殊兰、黄蝉、艳山姜、巴西野牡丹等观花植物,毗邻水库的近水区域,可应用白石岭观赏植物资源中的水石榕、白千层、鸢尾、蒲草、闭鞘姜等亲水性植物营造丰富的滨水植物景观。

毛胜楠[5](2019)在《余甘子立地条件及品质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余甘子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干燥成熟的果实,其资源分布广,是着名的民族药,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等功效。药材生产的各环节对余甘子品质影响的因素尚不明确,其特征性指标与品质的关系亦不清晰。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对余甘子的资源分布进行调查,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分析方法评价不同产地、采收期、加工方法、贮藏年限余甘子的化学品质差异,探究余甘子的特征性指标与成分之间的相关性,为余甘子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研究整理归纳了余甘子的立地条件及主要本草中名称、产地及临床疗效等记载;收集余甘子的腊叶标本数据及已发表文献中不同产地的没食子酸含量与地理气候因子等数据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云南省分布最为广泛,在贵州、云南、四川分布的余甘子没食子酸含量较高,其中贵州省的含量最高;在地理气候因子中,没食子酸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极端高温、海拔、降水量等;余甘子最适宜分布的区域是较湿润区。运用HPLC法测定余甘子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鞣花酸、槲皮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运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余甘子总多糖含量,并采集余甘子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基于化学计量学的原理,利用多种方法评价了余甘子的质量,得到以下结果:余甘子所含各化学成分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没食子酸与柯里拉京不相关,与其它成分均呈正相关;鞣花酸与柯里拉京及诃黎勒酸呈正相关;维生素C与柯里拉京及诃黎勒酸呈负相关;多糖含量与柯里拉京不相关,与其它成分均呈正相关。在不同产地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鞣花酸、槲皮素、维生素C、多糖含量最高的样品分别来自云南楚雄、广西南宁、贵州贞丰、广西南宁、云南大理、云南楚雄、四川会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贵州、云南、四川余甘子聚为一类,广西、广东、福建聚为一类;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贵州贞丰余甘子质量相对最优,福建漳州相对最差。对采收时间的分析表明,维生素C含量在12月最高,其余成分含量在10月即为最大值;通过PLS-DA分析不同采收期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发现不同采收期余甘子成分含量差异显着,可完全分离,其中维生素C和多糖是分类的标志性成分;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10月份采收的余甘子质量相对最优,1月份最差。分别以自然晒干、30℃、40℃、50℃、60℃、70℃、80℃烘干对余甘子进行干燥处理,维生素C含量随温度持续上升而降低,多糖含量稳定,其余5种成分含量均有上升趋势;通过采集FT-NIR信息,并利用PLS-D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法中余甘子的总体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相邻温度梯度处理的余甘子成分接近,晒干与烘干处理差异显着;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60℃烘干时余甘子质量相对最优,40℃相对最差。贮藏19年的余甘子样品5种酚类成分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多糖含量则持续减少,未检测到维生素C含量;通过采集FT-NIR信息,并利用PLS-DA分析可知,不同贮藏年限余甘子的整体化学成分含量具有一定差异,其中贮藏2、3、4年样品成分接近,贮藏1年与6年样品成分接近,贮藏5、7、8、9年样品接近;利用数据融合策略结合PLS-DA与t-SNE处理,可以很好地将不同贮藏年限余甘子样品分离;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贮藏4年样品质量相对最优,贮藏9年样品相对最差。利用明胶替代口腔蛋白BPRPs,与余甘子提取液反应,其反应前后总多酚含量差值作为评价余甘子涩味程度的指标。四川地区中,德昌的余甘子涩味相对最强,会理相对最弱;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涩味强度与总多酚含量呈正相关,与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呈负相关;与各样品的相对关联度结合分析可知,随着涩味强度升高,余甘子的质量相应降低。

赵文涛[6](2018)在《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珍稀特有及奇特观赏植物调查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珍稀濒危植物、特有植物以及奇特观赏植物可以为园林观赏植物的选育提供优良的种质资源,也是园林景观营造的宝贵材料。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本文在对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珍稀特有观赏植物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和评价分析,为珍稀濒危植物、特有植物以及奇特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珍稀濒危植物、特有植物以及奇特观赏植物资源的全面调查,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珍稀特有观赏植物种类丰富,珍稀特有观赏植物共有78科143属181种,占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野生维管植物科、属、种的46.71%、29.61%、24.93%。其中,蕨类植物10科14属15种,裸子植物1科2属2种,被子植物67科127属164种,(双子叶植物60科118属153种,单子叶植物7科9属11种);珍稀濒危植物有14科16属17种,特有植物有41科54属63种,奇特观赏植物有56科106属132种。(2)在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珍稀濒危植物、特有植物以及奇特观赏植物中,含种数在1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2科,即大戟科(17种)与桑科(11种);含种类在4种以上的优势属有3属,分别为榕属Ficus(8种)、冬青属Ilex(4种)和野牡丹属Melastoma(4种)。(3)依据植物生活型划分,可将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珍稀濒危植物、特有植物以及奇特观赏植物观赏价值划分为5个类型,分别为观赏蕨类(15种),观赏竹类(2种),观赏藤本类(29种),观赏乔灌类(78种),观赏草本类(20种)。(4)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珍稀濒危植物、特有植物以及奇特观赏植物具有8种园林应用方式:行道树类(33种)、庭荫树类(9种)、独景树类(6种)、垂直绿化植物类(26种)、片植灌木(32种)、地被植物类(18种)、花坛花境植物类(16种)、室内观赏植物类(5种)。(5)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珍稀濒危植物、特有植物以及奇特观赏植物地理成分具有如下特征:种类丰富,热带性质明显,伴有一定程度的温带分布;珍稀濒危物种丰富且特色性强;藤蔓发达,雨林景观突出。(6)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从野生植物的观赏价值、生物学特性与资源潜力3个方面构建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珍稀濒危植物、特有植物以及奇特观赏植物观赏价值评价体系。并对除15种蕨类植物外的166种野生珍稀特有观赏植物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中排在Ⅰ级前10的有野牡丹(Paeonia delavayi)、车轮梅(Raphiolepis indica)、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水团花(Adina pilulifera)、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金樱子(Rosa laevigata)、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竹叶兰(Arundina graminifolia)。

夏玉洁[7](2018)在《山核桃无性系生长与开花结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10年生山核桃不同无性系的树体性状、开花物候、果枝性状、果实性状以及果实内含物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物候期的生长、开花及结实性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22个山核桃无性系的地径、树高、冠幅等生长指标在无性系间及无性系内均差异显着(P<0.01),而树形指数在无性系间、无性系内差异不显着;大源5号、高岭8号的树体生长指标均高于供试的其它无性系,可初步将这2个无性系定为用材林的主栽无性系。树高与地径及冠幅分别呈极显着正相关性,与树形指数有极显着负相关性;地径与冠幅有极显着正相关性;冠幅与树形指数也有极显着正相关性。22个无性系雄花开放持续天数为8-9d;各无性系雄花集中在4月中旬进入初花期,4月下旬进入落花末期。雌花开放过程持续14-17d;雌花集中在4月中旬进入初花期,末花期集中在4月底。22个山核桃无性系的雄花散粉期均集中在4月21日-24日,持续天数为4d;雌花可授期集中在4月22日-26日,天数为3-4 d。雄花散粉期和雌花可授期十分接近,重合日期为2-3天,可视为雌雄花同时开放。22个山核桃无性系之间,山核桃无性系每簇雄花序数量、每穗雄花囊数及雌花序含小花数量、每穗雄花序的花序长这4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不超过10%,单枝雄花序簇数和每母枝雌花序含小花数量这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超过了10%,总体变异幅度最大的是每母枝雌花序含小花数量,最小的是每簇雄花序数量。22个无性系的果枝率、结果枝数均有差异;大部分无性系的果枝率在50.00%以上,徐坑4号的果枝率最高;22个无性系每枝结1个果和每枝结2个果的占多数,每枝结4个果的果枝仅占果枝的0.55%;22个山核桃无性系中,在树冠上部、中部、下部,大源1号和徐坑2号果枝结果均数都高于其它无性系的结果数;高岭1号和高岭2号的果叶比高于其它无性系,大源5号、徐坑4号、徐坑89号的发枝力较高;大源4号、徐坑40号、大源6号、高岭9号的7月落果率低于其它无性系,大源4号、徐坑88号、大源6号、徐坑1号的8月落果率较低;大源4号、徐坑1号、徐坑88号的座果率高于其它无性系,高岭3号、大源4号、徐坑2号的每母枝果枝数和每母枝结果数均较高;山核桃结果母枝的直径集中分布区为4.01-6.00cm,在此分布区的结果枝数量占总数的66.53%,结果枝直径集中分布区为3.01-4.00cm,在此分布区的结果枝数量占总数的63.82%;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山核桃进行了结果枝组的分类;将结果枝分成短果枝(1-4.03cm)、中长果枝(4.04-14.40cm)及长果枝(14.41-41.6cm),对其结果量进行分析得出山核桃的结果量:长果枝>中长果枝>短果枝;结果母枝直径与母枝长度成极显着正相关,结果母枝直径与结果枝直径成极显着正相关,结果母枝果数与每结果枝簇数为极显着正相关,每结果枝果数与每结果枝簇数为显着负相关。综合22个山核桃无性系果质量、果型指数、果皮厚、核型指数、仁重、出仁率、出核率7个指标,大源1号、大源6号、高岭2号、高岭4号、徐坑7号的果实性状均优于其它无性系;22个无性系在2016-2017年,其果质量、果型指数、果皮厚、核重、核型指数、仁重这6个性状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2016年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果皮厚、出核率、果质量、仁重、核质量、核型指数、果型指数。2017年则依次为仁重、核质量、果皮厚、果质量、出核率、果型指数、核型指数,性状在2年间基本保持一致,相对较稳定。山核桃不同无性系果质量与核质量、果高与核高、果径与核径呈显着正相关,即果实的质量和形态决定了核果的质量和形态。聚为一类的无性系,其试验所测得的11个指标越接近(差异越不显着),反之差异越显着。22个山核桃无性系的粗脂肪、蛋白质、脂肪酸相对含量较稳定,变异系数均小于27%。在22个山核桃无性系油脂中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烯酸、顺-11-二十碳烯酸,饱和脂肪酸有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并且脂肪酸成分的相对含量之间存在差异,脂肪酸中的棕榈烯酸和花生酸变异系数较大,属于中等变异;其余六种脂肪酸的变异系数较小,性状较稳定。大源5号、高岭3号和徐坑2号为果实高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良无性系。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与亚油酸呈极显着负相关,相关指数为-0.993**,且油酸和亚油酸总量的相对含量基本不变,即山核桃果实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比较稳定。对22个山核桃无性系果实的各性状进行比较,综合分析得出:大源2号、高岭3号、高岭7号、徐坑40号的含水率、出壳率、粗蛋白等高于其他无性系,可以作为优良山核桃干果重点利用品种,大源5号、高岭3号和徐坑2号果实不饱和脂肪酸均较高,是供食用的优良品种。

杨白秋秀[8](2018)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玉溪市观赏植物适生性初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绿地是城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观赏植物是构成城市绿地的核心要素。不同植物均有其自身生长的环境需求,因地制宜正确选择适合当地自然地理特征的观赏植物是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基本前提。玉溪市位于滇中地区,近年来,伴随城市建设水平逐步提升,对城市绿化及观赏植物栽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地处低纬度高原区,区内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如何遵循生态规律实现观赏植物的合理配置一直是制约当地城市绿地建设的难题之一。本研究针对玉溪观赏植物利用的现实需求,将气候、生物、地理信息等分析手段和研究方法相结合,从区域尺度上区分气候条件的空间分异特征,探索差异化环境条件下城市观赏植物选择方案,在此基础上重点针对近年来受低温冻害影响严重的部分热带亚热带观赏植物进行栽培适宜性评估,明确了适宜不同地区的城市绿化植物种类和详细区域范围。1、首次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结合气候聚类分析方法,对玉溪全境范围内的环境气候特征进行了研究,将玉溪市75个乡镇地区划分为7个气候区,分别为北部高原山原区、东部湖盆高原区、市中心高原盆地区、中北部高原丘陵区、中南部高原丘陵区、东南部河谷盆地区、东南部高山山原区。2、采用气候相似模型针对玉溪气候区划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全球气候相似性分析,为未来区域范围内的观赏植物规划与选择提供了较为详尽的科学参考。3、采用生态位模型,对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虾子花(Woodfordia fruticosa)、火烧花(Mayodendron igneum)、滇黔黄檀(Dalbergia yunnanensis)、厚皮树(Lannea coromandelica)、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千果榄仁(Terminalia myriocarpa)、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董棕(Caryota urens)10种本土观赏植物的适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本土10中本土植物中,董棕的适生度最高,其次是清香木、余甘子、虾子花和顶果木。除此之外,火烧花、滇黔黄檀、厚皮树、千果榄仁、幌伞枫等有明显的区域气候选择特征。4、对榕树(Ficus microcarpa)、雅榕(Ficus concinna)、垂叶榕(Ficus benjamina)、鸡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鸡蛋花(Plumeria rubra)、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橡皮树(Ficus elastica)、假连翘(Duranta repens)、黄花风铃木(Handroanthus chrysanthus)、火焰树(Spathodea campanulata)等10种引种热带亚热带观赏植物的适生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分析的物种范围内,雅榕的适生度最高,其次是橡皮树、假连翘、鸡冠刺桐和火焰树,而且有明显的气候选择特征。鸡蛋花、糖胶树、垂叶榕以及榕树这4种观赏植物在整个玉溪地区适生指数相对偏低,只有在部分地区适宜栽培。适生度最低的是黄花风铃木,仅在海拔较低的干热河谷地区适宜栽培。研究从总体上为玉溪市绿地建设中观赏植物的选择提供了更为精细化的量化评估和数据支撑;为构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生物气候模型的城市观赏植物规划评估体系提供科学参考和研究案例;同时也探索性地为生态城市和数字城市建设提供了现代园艺解决方案。

朱逊贤[9](2017)在《余甘饮料发酵新工艺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llanthus)植物果实,鲜果酸而微涩,具有甘甜回味,因此得名余甘,古时又称为庵摩勒迦果,因产地不同,也称为滇橄榄或油甘等[1]。余甘子在我国的种植、食用和药用已有近2000年历史,为传统中药和藏、维等民族药体系中的习惯应用药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余甘子中的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人体的糖类和脂类代谢具有有益的调节作用,能够起到抗疲劳、抗衰老、抗动脉粥样硬化、保肝等药理作用。余甘果实初入口时具有明显的酸涩,这种令人不适的口感使得余甘难以被大众广泛接受。在改变不适口感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成分一直是余甘药食加工的一个难点。我国利用发酵手段生产处理食物和药材具有的悠久历史。发酵过程能促进被发酵物料细胞内营养物质的释放或产生新的营养物质、从而增加发酵终产物的营养或改变其风味,其应用于余甘子的药食利用也有文字记载。本课题正是受到古代应用发酵工艺制备余甘饮料的启发,拟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通过选种合适的菌种,研究摸索简便易行的发酵工艺和调配工艺,建立完整的工艺路线流程。开发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余甘子产品,促进余甘子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主要研究内容:(1)余甘发酵菌种的选择:余甘果实中含有大量鞣质。鞣质可以和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当食用了富含鞣质的余甘果时,鞣质与口腔粘膜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沉淀颗粒,从而形成了余甘果的糙涩口感。高含量鞣质的存在是余甘果实的苦、涩口感的主要原因。发酵中,有些微生物在产生的酶可以代谢降解鞣质。用市售的根霉菌发酵破碎后的余甘果实可以降解鞣质,通过鞣质含量的下降值结合外观、风味等感官指标,进行感官对比分析,选择发酵余甘的根霉菌种。由于余甘果本身没有通常水果的芳香气味,经根霉菌发酵所得的余甘一步发酵汁存在风味不足的缺点。利用酿酒酵母可以产生风味物质的特点,在第一步余甘发酵汁中接入相应的菌种继续发酵,通过测定和分析对比不同酿酒酵母菌种对余甘果根霉一步发酵汁二次发酵前后总固溶物含量的变化情况,考察酿酒酵母菌的发酵力,结合感官对比分析,选出适合发酵余甘的酿酒酵母菌种。(2)余甘发酵工艺路线的建立:通过一系列实验分别考察发酵底物浓度、发酵体系的温度、发酵时间及菌种的接种量对前期筛选得到的根霉菌和酿酒酵母菌的影响,结合对各阶段实验取得的余甘发酵汁的感官对比分析,根据实验结果选择根霉菌种和酿酒酵母菌的最优发酵条件组合,确定余甘果发酵工艺路线。(3)余甘发酵汁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在余甘子的成分研究中,发现余甘子主要含有多糖、维生素、黄酮等化合物。在诸多余甘子的功效和成分的研究中,余甘子的大多生理功能与其所含物质的抗氧化活性有关。通过一系列实验测定并分析发酵前后余甘果汁中的总多糖、总黄酮和维生素C这3个成分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情况,评价余甘发酵汁可能利用于开发饮料新产品的营养及保健价值。(4)余甘发酵饮料的制备:通过感官品评分析的方法,从饮料的外观、味道、风味和口感综合评价,采用单因素试验选择适合用于余甘饮料调配的各种配料的种类及其添加量范围,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建立余甘发酵饮料配方的L9(34)正交分析表,获得余甘发酵风味饮料的最优配方。结果显示:通过对市售根霉菌种和酿酒酵母菌种各4种进行筛选,选出编号为SF 3的根霉菌种作为余甘果肉一步发酵降解鞣质工艺步骤的菌种,选择编号为LF 2的酿酒酵母菌种作为余甘二步发酵增强风味工艺步骤的菌种。建立了余甘双菌种二步发酵工艺:第一步发酵用根霉菌种SF3按投料质量比0.4%接种到破碎的余甘果肉中,30℃,24 h36 h发酵,取得第一步发酵汁,第二步发酵用酵母菌种LF 2对按投料体积质量比0.2%接种到第一步发酵汁中,在25℃,24 h48 h发酵,过滤,取得余甘第二步发酵汁,作为调配余甘发酵饮料的基础原料。经实验测定:余甘第二步发酵汁中的总黄酮、总多糖、维生素C含量以及发酵汁的抗氧化能力均有提高,其中总黄酮含量的提高具显着性(P<0.05),总多糖含量的提高具极显着性(P<0.01),维生素C含量提高具极显着性(P<0.01),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提高具极显着性(P<0.01),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提高具显着性(P<0.05)。确定了余甘发酵风味饮料的配方:以余甘第二步发酵汁20%、蔗糖6%(或三氯蔗糖0.013%)、氯化钠0.1%、枸橼酸0.6%、黄原胶0.05%,余量用纯水补足,可获得口感柔和、回甘悠长、风味独特的余甘发酵风味饮品。

葛双双[10](2017)在《余甘子核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富集及其油脂氧化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余甘子,在传统加工利用过程中主要以余甘子果肉为原料,余甘子核仁则多被废弃,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更是加重了环境压力。据不完全统计,云南地区余甘子的产量约为10万吨,其中,余甘子核仁占1.8%(1800吨)。为此,本研究以余甘子核仁为原料,提取余甘子核仁油,并在此基础上对余甘子核仁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进行富集,进而分离、纯化其中的α-亚麻酸,对余甘子核仁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尿素包合法富集余甘子核仁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尿素用量、甲醇用量4个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其对PUFAs含量及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PUFAs含量及得率为优化目标,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混合脂肪酸(FFA):尿素:甲醇(V:W:V)=1:2:18(3 mL:6 g:54 m L)、包合时间为19 h、包合温度为-6℃,在此工艺条件下,PUFAs含量及得率分别为98.47%和71.85%。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红外吸收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以及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表征,分别从其热力学性质、结构变化、晶型改变以及SEM谱图和能谱图中证明了尿素包合物的生成。(2)银离子配合法分离、纯化多不饱和脂肪酸中α-亚麻酸: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AgNO3浓度、甲醇体积分数、配合时间、配合温度对α-亚麻酸纯度及回收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α-亚麻酸纯度和回收率为优化指标,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配合温度为0℃、AgNO3浓度为2.29 mol/L、甲醇体积分数为38.00%、配合时间为1.93 h,在此工艺条件下,α-亚麻酸纯度及回收率分别为93.30%及73.37%。对配合后的AgNO3进行回收并二次配合,结果表明:AgNO3的回收率达93.83%,回收的Ag+具有较好的配合效果,产品中并未引入Ag+,因此,该方法不仅实现了对余甘子核仁油中α-亚麻酸的分离、纯化,而且降低了配合工艺的操作成本,同时具有一定安全性,这为余甘子核仁油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余甘子核仁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机理探索:以DPPH·和ABTS+·两种自由基为试验对象,通过余甘子核仁油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评估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余甘子核仁油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5.08 mg/m L,最大清除率为95.91%;对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为9.84 mg/mL,最大清除率为98.58%。α-亚麻酸的清除自由基试验证明了,余甘子核仁油中起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为以α-亚麻酸为代表的PUFAs。通过抗氧化前后混合脂肪酸的紫外光谱扫描、红外光谱吸收,检测到了氧化后混合脂肪酸中共轭脂肪酸和羟基脂肪酸的生成,并在DPPH·自由基过量条件下,利用GC-MS检测到了单羟基脂肪酸的存在,从而证明了PUFAs清除自由基至少包括PUFAs的共轭化、单分子加成、碳碳双键α-H氧化及环氧化等反应机理。(4)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及其货架期推测:研究人工合成抗氧化剂与天然抗氧化剂及其增效剂与抗氧化剂的复配对余甘子核仁油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分别与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抗坏血酸棕榈酯(AP)复配组合抗氧化效果最为明显。以余甘子核仁油为对照,分别考察了Fe3+、Fe2+、Zn2+、Cu2+四种金属离子、紫外光照时间、温度三种外界因素对添加复配抗氧化剂后的余甘子核仁油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铁离子以及Cu2+、紫外光照时间和温度均能对油脂的氧化诱导时间有显着的影响。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乳化剂浓度、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比例、芯材与壁材比例(芯壁比)、固形物浓度对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包埋率为优化指标,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浓度为1.5%(wt%)、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比例(m:m)为7:24、芯壁比(m:m)为2:3、固形物浓度为14.2%(wt%),在此工艺条件下,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的包埋率达90.74%。在25℃条件下,柠檬酸与TBHQ复配组合能将余甘子核仁油的货架期由128天延长至419天,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的货架期达716天,上述两种方法均能显着提高余甘子核仁油的储藏性能。

二、余甘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余甘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余甘子应用源流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余甘子的分类与分布
2 余甘子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3 余甘子在我国民族医药中的应用
4 余甘子在印度的应用及传播
5 余甘子与佛教
6 余甘子健康产品开发

(2)滇南喀斯特天然森林和退化群落植物化学计量特点和生态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滇南断陷盆地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特点和重要意义
        1.1.1 滇南断陷盆地喀斯特生态环境特点
        1.1.2 滇南断陷盆地喀斯特植物群落的重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生态化学计量学概念和发展
        1.2.2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
        1.2.3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
        1.2.4 断陷盆地喀斯特植物群落演替动态
    1.3 研究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和地质特点
        2.1.2 研究区气候和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的选择与植物种确定
        2.2.2 土壤样品采集
        2.2.3 鲜叶样品采集
        2.2.4 样品处理方法
        2.2.5 化学分析方法
    2.3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第三章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研究区土壤化学计量基本特征
        3.2.2 不同群落土壤元素差异
        3.2.3 不同群落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3.3 讨论
        3.4.1 不同群落土壤元素含量特征
        3.4.2 不同群落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植物叶片元素化学计量特征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群落植物叶片元素含量差异性
        4.2.2 蒙自断线盆地植物叶片元素含量
        4.2.3 不同植物种叶片元素含量
        4.2.4 同一群落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元素含量差异
        4.2.5 不同群落植物叶片元素含量差异
        4.2.6 植物叶片元素化学计量学性状
        4.2.7 不同群落植物叶片化学计量学差异
    4.3 讨论
        4.3.1 蒙自喀斯特元素含量特异性植物
        4.3.2 不同群落植物元素含量差异性
        4.3.3 蒙自盆地植物化学计量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植物组成及适应性特点
    5.1 引言
    5.2 结果
        5.2.1 三种群落的植物组成及其特点
        5.2.2 三种群落植物叶片与土壤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5.3 讨论
        5.3.1 灌丛群落具有较高植物丰度
        5.3.2 不同群落共有优势种
        5.3.3 灌丛和草地群落中乔木生长的灌木化
        5.3.4 不同群落植物-土壤元素含量相关性特点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3)《印度药典》草药基因组数据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前言
    1 印度传统医药简介
        1.1 医学
        1.2 草药
    2 组学数据助力草药研究
        2.1 基因组和转录组
        2.2 DNA条形码和叶绿体基因组
    3 草药基因组数据库概述
        3.1 基因组数据库
        3.2 草药相关数据库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4.1 目的意义
        4.2 技术路线
        4.3 创新点
第一章 数据库构建
    1 方法
        1.1 草药品种整理
        1.2 数据统计、收集和预处理
        1.3 搭建
    2 结果
        2.1 草药整理
        2.2 数据收录及来源
        2.3 数据库简介
    3 小结
    4 讨论
        4.1 草药基因组数据库
        4.2 基因组数据的应用
        4.3 中印草药资源的交叉
第二章 补充数据的获取与初步分析
    1 样品及仪器试剂
        1.1 样品收集
        1.2 仪器设备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DNA提取
        2.2 DNA质检
        2.3 文库构建
        2.4 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DNA质检结果
        3.2 大小分析
        3.3 GC含量
        3.4 基因注释
        3.5 内含子及重叠基因统计
        3.6 结构分析
    4 小结
    5 讨论
        5.1 cp-G IR区的变化及其应用
        5.2 cp-G中的基因缺失
        5.3 植物叶绿体基因中的内含子
        5.4 cp-G结构变异
第三章 补充数据的数据挖掘
    1 分析方法
        1.1 RNA编辑位点预测及其对二级结构的影响
        1.2 简单序列重复和长重复序列分析
        1.3 特定类群分析
    2 分析结果
        2.1 RNA编辑位点预测及其对二级结构的影响
        2.2 简单序列重复和长重复序列分析
        2.3 特定类群分析
    3 小结
    4 讨论
        4.1 cp-G中的RNA编辑
        4.2 cp-G中的重复序列与基因扩张
        4.3 cp-G基因缺失与系统发育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草药信息整理
    附表2 蛋白编码区密码子使用统计
    附表3 内含子情况统计
    附表4 蛋白编码基因RNA编辑位点预测
    附表5 RNA编辑前后对二级结构的影响
    附表6 散在重复序列位置信息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4)海南琼海白石岭自然植物群落及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文献综述
        1.1.1 野生植物群落与植物资源调查研究进展
        1.1.2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概念与研究进展
        1.1.3 植物生态敏感区及GIS在植物调查和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园林应用研究概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
        2.2.2 野外调查方法
        2.2.3 植物群落数置特征研究方法
        2.2.4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筛选原则
        2.2.5 定性和定置相结合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白石岭总体自然森林植被类型组成与结构特征
        3.1.1 白石岭地区自然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3.1.2 白石岭地区自然草本群落结构分析
    3.2 白石岭植物资源组成及区系分析
        3.2.1 野生植物种类概况及科属分级
        3.2.2 科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
    3.3 白石岭观赏植物资源筛选
        3.3.1 野生观赏植物种类统计
        3.3.2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生活型及组成类型
        3.3.3 野生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3.4 白石岭植物资源GIS空间分析与敏感性分析
        3.4.1 数据处理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4.2 单因子评价
        3.4.3 白石岭植物分布的空间评价
        3.4.4 自然植物群落分布空间分布与生态环境的因子空间关系分析
        3.4.5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布空间评价
    3.5 观赏植物资源选择利用分析
        3.5.1 次生林保护类区域保护与利用分析
        3.5.2 槟榔林改善类区域利用分析
        3.5.3 橡胶林改善类区域利用分析
        3.5.4 草灌修护类区域利用分析
        3.5.5 人工景观区域及近水区域利用建议
4. 讨论
    4.1 白石岭林相和植被质置评价
    4.2 野生植物资源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4.3 观货植物资源及应用前景分析
    4.4 白石岭地域空间分析及植物生态敏感区评价
5. 结论与展望
6.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5)余甘子立地条件及品质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立题依据
    2 研究内容
        2.1 余甘子资源及立地条件与没食子酸含量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2.2 不同质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2.3 余甘子生产贮藏过程中指标性成分的测定与质量评价
        2.4 余甘子的特征性指标的检测与分析
    3 技术路线
第一章 余甘子资源及立地条件与没食子酸含量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1.1 余甘子的历史沿革
        1.1.1 历代本草记载
        1.1.2 余甘子的现代应用
        1.1.3 小结
    1.2 余甘子资源分布的立地生境条件调查
        1.2.1 余甘子标本分布信息
        1.2.2 余甘子各产地植物志记载情况
        1.2.3 小结
    1.3 余甘子没食子酸含量与立地条件的相关性分析
        1.3.1 方法
        1.3.2 结果
        1.3.3 讨论
    1.4 立地条件环境因子与余甘子没食子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1.4.1 方法
        1.4.2 结果
        1.4.3 讨论
第二章 余甘子中5 种酚类成分、维生素C、多糖、FT-NIR的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余甘子药材中5种化学成分的测定
        2.1.1 仪器与试剂
        2.1.2 方法
        2.1.3 方法学考察
        2.1.4 结果
    2.2 余甘子药材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方法
        2.2.3 方法学考察
        2.2.4 结果
    2.3 余甘子药材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2.3.1 仪器与试剂
        2.3.2 方法
        2.3.3 方法学考察
        2.3.4 结果
    2.4 FT-NIR数据的采集
        2.4.1 仪器与试剂
        2.4.2 检测方法
第三章 不同产地余甘子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性评价
    3.1 实验材料
        3.1.1 样品采集
        3.1.2 仪器与试剂
    3.2 方法
    3.3 数据分析
        3.3.1 差异性与相关性分析
        3.3.2 灰色关联度分析
    3.4 结果
        3.4.1 不同产地余甘子差异性与相关性分析
        3.4.2 灰色关联度分析
    3.5 讨论
第四章 不同采收期与加工方法对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4.1 不同采收期余甘子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
        4.1.1 实验材料
        4.1.2 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1.4 结果与分析
        4.1.5 讨论
    4.2 不同加工方法对余甘子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4.2.1 实验材料
        4.2.2 方法
        4.2.3 数据分析
        4.2.4 结果与分析
        4.2.5 讨论
第五章 不同贮藏年限对余甘子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
        5.1.1 样品制备
        5.1.2 仪器与试剂
    5.2 方法
    5.3 数据分析
        5.3.1 差异性分析
        5.3.2 近红外光谱信息分析
        5.3.3 灰色关联度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不同贮藏年限余甘子各成分含量
        5.4.2 FT-NIR信息分析
        5.4.3 数据融合
        5.4.4 灰色关联度分析
    5.5 讨论
第六章 余甘子特征性指标——涩味的检测与分析
    6.1 实验材料
        6.1.1 样品制备
        6.1.2 仪器与试剂
    6.2 方法
        6.2.1 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制备
        6.2.2 涩味强度测定
        6.2.3 余甘子总多酚含量测定
        6.2.4 .方法学考察
        6.2.5 方法学考察结果
    6.3 个不同地区余甘子涩味强度检测
        6.3.1 样品检测
        6.3.2 数据分析方法
    6.4 结果
    6.5 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 余甘子的研究进展
        1.1 本草记载
        1.2 余甘子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1.3 余甘子的化学成分
        1.4 余甘子的应用
    2 中药材质量的影响因素
        2.1 基原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2.2 产地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2.3 栽培条件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2.4 采收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2.5 加工炮制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2.6 贮藏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3 中药质量的评价方法
        3.1 外观性状评价
        3.2 化学评价
        3.3 生物效价评价
        3.4 综合评价法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珍稀特有及奇特观赏植物调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概念与内涵
        1.1.1 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与内涵
        1.1.2 特有植物概念的界定
        1.1.3 奇特观赏植物概念的界定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珍稀濒危植物研究进展
        1.3.2 特有植物的研究进展
        1.3.3 奇特观赏植物的研究现状
    1.4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析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类型
        2.1.4 水文条件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资料查询
        2.3.2 野外植物的调查
        2.3.3 植物的选定依据
        2.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5 植物地理成分分析
        2.3.6 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3 结果与分析
    3.1 珍稀特有观赏植物资源概况
        3.1.1 珍稀特有观赏植物科的组成
        3.1.2 珍稀特有观赏植物属的组成
    3.2 珍稀特有观赏植物资源分析
        3.2.1 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分析
        3.2.2 特有植物资源分析
        3.2.3 奇特观赏植物资源分析
    3.3 珍稀特有观赏植物资源观赏类型分析
        3.3.1 观赏蕨类
        3.3.2 观赏竹类
        3.3.3 观赏藤本类
        3.3.4 观赏乔灌类
        3.3.5 观赏草本类
    3.4 珍稀特有观赏植物园林用途分析
        3.4.1 行道树
        3.4.2 庭荫树
        3.4.3 独景树
        3.4.4 片植灌木
        3.4.5 垂直绿化植物
        3.4.6 地被植物
        3.4.7 花坛花境植物
        3.4.8 室内观赏植物
    3.5 珍稀特有观赏植物地理成分分析
        3.5.1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3.5.2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3.6 珍稀特有观赏植物综合评价
        3.6.1 珍稀特有观赏植物资源评价模型构建
        3.6.2 判断矩阵构造及一致性检验
        3.6.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6.4 珍稀特有观赏植物观赏价值评价标准
        3.6.5 珍稀特有观赏植物观赏价值综合评价与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珍稀濒危植物与特有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2.2 奇特观赏植物评定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
        4.2.3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考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珍稀濒危植物名录
附录 B: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特有植物名录
附录 C: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奇特观赏植物名录
附录 D: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部分珍稀特有观赏植物图片
附录 E:珍稀特有观赏植物观赏价值评价调查问卷

(7)山核桃无性系生长与开花结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木本油料植物资源及其现状
    1.2 开花物候研究
    1.3 果枝及结实性状研究
    1.4 果实性状及内含物含量
    1.5 树体性状研究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课题来源
第三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概况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方法
        3.3.1 树体性状分析
        3.3.2 开花物候特性观测和比较
        3.3.3 果枝及结果性状的比较分析
        3.3.4 坚果性状的比较分析
        3.3.5 果实内含物的比较分析
    3.4 数据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无性系树体性状的差异和相关性
        4.1.1 不同无性系树体性状差异
        4.1.2 不同无性系树体性状相关性分析
        4.1.3 不同无性系树形的比较分析
    4.2 不同无性系开花物候差异
        4.2.1 不同无性系的开花物候
        4.2.2 雄花散粉期和雌花可授期的差异
        4.2.3 树冠部位对花期的影响
        4.2.4 雌雄花开花数量与雄花序长度等分析
    4.3 不同无性系果枝及结果性状
        4.3.1 不同无性系结果率和结果枝数比较
        4.3.2 不同无性系树冠层次及果枝长粗与结果的关系
        4.3.3 不同无性系结果性状的差异
        4.3.4 结果(母)枝直径的分布与结果率的关系
        4.3.5 不同无性系结果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4.4 不同无性系坚果性状的差异性、聚类和相关性分析
        4.4.1 不同无性系间果实(核果)性状的差异分析
        4.4.2 不同无性系间果实(核果)性状的变异分析
        4.4.3 无性系果实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
        4.4.4 无性系间系统聚类分析
    4.5 不同无性系果实内含物的比较分析
        4.5.1 无性系种仁含壳率、含水率的比较
        4.5.2 无性系种仁粗脂肪、粗蛋白的比较
        4.5.3 无性系果实脂肪酸成分之间的比较
        4.5.4 无性系果实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山核桃树体性状分析及园林应用评价
    5.2 不同无性系开花物候特性
    5.3 不同无性系果枝及结果性状特点
    5.4 不同无性系果实性状特点
    5.5 不同无性系果实内含物特点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

(8)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玉溪市观赏植物适生性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植物气候环境区划
        1.2.2 植物选择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技术背景和方法
    2.1 区划
    2.2 20种代表性植物在玉溪地区的栽培适宜度分析
第三章 玉溪市气候区划
    3.1 区划结果
    3.2 区划分析
    3.3 玉溪市各区与全球相似性气候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20种代表性植物在玉溪地区的栽培适宜度分析
    4.1 10种本土植物的适生区分析
        4.1.1 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
        4.1.2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4.1.3 虾子花Woodfordia fruticosa
        4.1.4 火烧花Mayodendron igneum
        4.1.5 滇黔黄檀Dalbergia yunnanensis
        4.1.6 厚皮树Lannea coromandelica
        4.1.7 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
        4.1.8 千果榄仁Terminalia myriocarpa
        4.1.9 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
        4.1.10 董棕Caryota urens
    4.2 10种外来植物的适生区分析
        4.2.1 榕树Ficus microcarpa
        4.2.2 雅榕Ficus concinna
        4.2.3 垂叶榕Ficus benjamina
        4.2.4 鸡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
        4.2.5 鸡蛋花Plumeria rubra
        4.2.6 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
        4.2.7 橡皮树Ficus elastic
        4.2.8 假连翘Duranta repens
        4.2.9 黄花风铃木Handroanthus chrysanthus
        4.2.10 火焰树Spathodea campanulate
    4.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余甘饮料发酵新工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余甘子概述
        1.1.1 植物形态学特征
        1.1.2 分布、种类及生长特性
        1.1.3 品种资源
        1.1.4 化学成分
        1.1.5 功效研究
        1.1.6 毒理研究
    1.2 发酵
        1.2.1 发酵概述
        1.2.2 根霉与酿酒酵母
    1.3 余甘的药食文化溯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余甘发酵菌种的选择
    2.1 实验试剂、材料、仪器
        2.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前期准备工作
        2.2.2 根霉菌种的选择
        2.2.3 酿酒酵母菌种的选择
    2.3 实验结果
        2.3.1 根霉菌种选择的结果
        2.3.2 酿酒酵母菌种选择的结果
        2.3.3 初步确定余甘发酵工艺基础
    2.4 讨论
第3章 余甘发酵工艺路线的建立
    3.1 实验试剂、材料、仪器
        3.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底物浓度的影响
        3.2.2 发酵体系温度的影响
        3.2.3 发酵时间的影响
        3.2.4 菌种接种量的影响
        3.2.5 发酵体系pH的影响
    3.3 实验结果
        3.3.1 底物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
        3.3.2 发酵体系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
        3.3.3 发酵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
        3.3.4 菌种接种量的影响实验结果
        3.3.5 发酵体系pH的影响实验结果
        3.3.6 建立余甘发酵工艺路线
    3.4 讨论
第4章 余甘发酵汁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
    4.1 实验试剂、材料、仪器及实验溶液的制备
        4.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溶液的制备
    4.2 实验方法
        4.2.1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4.2.2 总多糖含量测定
        4.2.3 维生素C含量测定
        4.2.4 抗氧化活性测定
    4.3 实验结果
        4.3.1 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
        4.3.2 总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4.3.3 维生素C含量测定结果
        4.3.4 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
    4.4 讨论
        4.4.1 实验方法讨论
        4.4.2 实验结果讨论
第5章 余甘发酵饮料的制备
    5.1 实验试剂、材料、仪器
        5.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余甘发酵风味饮料调配主料(第二步发酵汁)的制备
        5.2.2 余甘发酵饮料的调配
        5.2.3 灭菌条件的选择
    5.3 实验结果
        5.3.1 基本原料的选择结果
        5.3.2 饮料灭菌条件选择结果
        5.3.3 建立余甘发酵风味饮料的制备工艺流程
    5.4 讨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余甘子核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富集及其油脂氧化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余甘子简介
        1.1.2 余甘子核仁油简介
    1.2 研究现状
        1.2.1 脂肪酸的分离、纯化
        1.2.2 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
        1.2.3 油脂的氧化稳定性
        1.2.4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1.3 研究的主要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的主要目标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尿素包合法富集余甘子核仁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
    2.1 材料与仪器
        2.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余甘子核仁油的提取
        2.2.2 混合脂肪酸的制备
        2.2.3 尿素包合法富集多不饱和脂肪酸
        2.2.4 脂肪酸的甲酯化
        2.2.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条件
        2.2.6 单因素试验
        2.2.7 响应曲面优化试验的设计
        2.2.8 标准曲线及校正因子的确定
        2.2.9 混合脂肪酸中α-亚麻酸与亚油酸绝对含量的测定
        2.2.10 尿素包合物的表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单因素试验
        2.3.2 响应曲面优化试验
        2.3.3 验证试验
        2.3.4 富集前后混合脂肪酸成分分析
        2.3.5 尿素包合物的表征
    2.4 小结
第三章 银离子配合法分离纯化多不饱和脂肪酸中α-亚麻酸
    3.1 材料与仪器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Ag~+配合多不饱和脂肪酸
        3.2.2 脂肪酸的甲酯化
        3.2.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条件
        3.2.4 AgNO_3的回收
        3.2.5 回收AgNO_3的二次配合试验
        3.2.6 配合后脂肪酸中Ag~+残留量检测
        3.2.7 单因素试验
        3.2.8 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
        3.2.9 Ag~+配合后脂肪酸中α-亚麻酸绝对含量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单因素试验
        3.3.2 响应曲面优化试验
        3.3.3 配合前后脂肪酸分析
        3.3.4 AgNO_3的回收及其二次配合效果分析
        3.3.5 配合后脂肪酸中Ag~+残留量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余甘子核仁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作用机理
    4.1 材料与仪器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余甘子核仁油的提取
        4.2.2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4.2.3 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4.2.4 α-亚麻酸甲酯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4.2.5 余甘子核仁油混合脂肪酸的制备方法
        4.2.6 余甘子核仁油的抗氧化作用机理研究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余甘子核仁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4.3.2 余甘子核仁油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4.3.3 余甘子核仁油体外抗氧化作用机理研究
    4.4 小结
第五章 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5.1 材料与仪器
        5.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余甘子核仁油的提取
        5.2.2 添加抗氧化剂法增加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
        5.2.3 微胶囊化法增加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
        5.2.4 余甘子核仁油的货架期推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添加抗氧化剂法延长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
        5.3.2 微胶囊化法增加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
        5.3.6 余甘子核仁油的货架期推测
    5.4 小结
        5.4.1 添加抗氧化剂法增加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
        5.4.2 微胶囊化法增加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尿素包合法富集余甘子核仁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
        6.1.2 银离子配合法分离、纯化多不饱和脂肪酸中α-亚麻酸
        6.1.3 余甘子核仁油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作用机理
        6.1.4 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余甘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余甘子应用源流考[J]. 杨崇仁,张颖君,王海涛,王建刚,丁艳芬,邵艳红. 亚太传统医药, 2021(02)
  • [2]滇南喀斯特天然森林和退化群落植物化学计量特点和生态意义[D]. 陈柯豪.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印度药典》草药基因组数据库研究[D]. 梁从莲.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海南琼海白石岭自然植物群落及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应用研究[D]. 宋佳昱. 海南大学, 2019(06)
  • [5]余甘子立地条件及品质特征的研究[D]. 毛胜楠.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珍稀特有及奇特观赏植物调查评价[D]. 赵文涛.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7]山核桃无性系生长与开花结实研究[D]. 夏玉洁. 安徽农业大学, 2018
  • [8]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玉溪市观赏植物适生性初步分析[D]. 杨白秋秀. 云南大学, 2018(01)
  • [9]余甘饮料发酵新工艺探讨[D]. 朱逊贤. 华侨大学, 2017(12)
  • [10]余甘子核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富集及其油脂氧化稳定性研究[D]. 葛双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02)

标签:;  ;  ;  ;  ;  

七叶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