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系列讲座(二)

融资租赁系列讲座(二)

一、融资租赁系列讲座(二)(论文文献综述)

孙汉康[1](2020)在《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文中提出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始于住房抵押贷款领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在美国迅速开展起来。90年代初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被引入中国。2005年,中国开始进行资产证券化试点。之后,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在借鉴美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在适用性方面,比较了住房抵押贷款等12种主要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发展动因、制约发展的因素。通过中外资产证券化的比较,分析了各种证券化产品在中国的适用性和发展前景。运用分值评定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程度。适用性方面侧重于定性研究。在安全性方面,以“违约率”为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三类产品(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资产支持票据)的安全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安全性进行了量化比较。在此基础上,以“证券的年化违约率”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风险程度)的指标,也即因变量,以“年化早偿、资产利率、证券利率、次级占比、评级下调、证券年限”为自变量。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借助“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进行了计算,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的模型,预测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并将安全性的实际数据与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流动性方面,以“证券发行后进入二级市场的比例”为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进行了量化比较。在此基础上以“证券发行后进入二级市场的比例”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指标,也即因变量,以“年度增长值、证券发行金额、进入二级市场交易额”为自变量。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借助SPSS软件进行了计算,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模型,预测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并将流动性的实际数据与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盈利性方面,以“证券产品利差”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的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盈利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盈利性进行了量化比较。与前两节不一样的是,并没有将“证券产品利差”作为因变量,而是将“证券利润”作为因变量,以“证券产品利差、发行金额、各种费用”为自变量,根据会计准则建立了度量中国资产证券化盈利性的模型。在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为引领,以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为支撑的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综合评价体系(ASLP),提出了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对需大力发展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提出了发展路径,包括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房地产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REITs)、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的资产证券化。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通过对资产证券化产品之间的比较研究,提出了衡量资产证券产品的标准――“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并率先进行了探索。(2)在对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金融市场中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中国的适用程度,并提出了衡量产品“适用性”的主要依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风险程度),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的标准和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产品的流动性,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标准和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盈利性,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的标准和模型。(3)本文综合对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比较研究的结果,提出了评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四性”体系(ASLP)。

邓正方[2](2018)在《基于大宗商品交易的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研究 ——以供通云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传统行业”的兴起,激发了一次又一次的利润增长点,传统供应链金融是在基于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少的问题上产生的。近年来,传统供应链金融的蓬勃发展和大宗商品交易的攻城略地,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交融互通的背景下,双方的结合使得创新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备注瞩目,其解决了大宗商品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供应链金融模式能够更好地解决大宗商品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降低核心企业授信成本,降低贷款者违约概率,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利润。在“四流”的高效整合下,创新性的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从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大宗商品交易行业现状与行业政策入手,以传统供应链金融的相关内涵方面展开研究,就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得出近年来供应链金融研究的相关成果和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概念和运行机制,并介绍了其三大理论基础,引出了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三大运作模式和流程图,同时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分析,从基于大宗商品交易视角重新认识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的特点,引出本文的研究案例供通云模式,介绍在此模式下的公司背景、运行图解、运作模式等,以上海YL公司与供通云的交易做典型分析,并且基于财务角度对供通云进行了数据分析,梳理出供通云的优势和不足。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分别从政府、社会、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四个层面给出了建议,即政府应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成立供应链金融发展基金、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加强商品期货的定价权和价格发现能力;社会需要推出付费的信用调查服务,开发信用终端APP、成立供应链金融行业协会,举办供应链金融创新大赛、积极探索区块链和供应链的深度融合与实践落地;核心企业要加大对供应链金融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平台技术水平、提高毛利率和综合服务能力;中小企业需加强企业经营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丁杰[3](2018)在《关于“融资租赁”教学改革的思考》文中认为《融资租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行业的蓬勃发展,急需跨领域、跨境的复合型人才。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政策的大背景,积极改革教学模式刻不容缓。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模拟教学系统性不足,教材与实践相脱节,授课重点不突出,课堂互动性不足等问题,必须结合校内外师资与教学资源的整合,加强校企合作与校际合作,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拓展教学思维、提升互动教学氛围,不断积累与完善教学经验。

全锦玲[4](2017)在《我国航空租赁资产证券化可行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银监会2014年颁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之后,我国租赁企业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同时近年来,我国民航规模也不断扩大,不仅国营航空公司,民营航空公司也快速发展起来。在民航规模的快速发展中,对于航空公司,由于行业的特殊性,飞机租赁业务成了飞机融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而对于做航空租赁业务的租赁公司来说,怎样盘活庞大的飞机资产,从而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就成了这两年不断摸索的课题。本文回顾航空租赁资产证券化目前在世界上的学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航空租赁发展的各个方面,介绍航空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航空租赁的特点、风险,进一步总结了航空租赁作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在中国发展都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第三章阐述了我国航空租赁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并进一步提出在我国此类业务被阻碍前进的问题所在,从内外因总结了主要原因,提出什么样的业务模式才能解决阻碍,迎刃而上。接下来下一章围绕这个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和可行模式推导,还有政策建议三方面,解决了第三章提出的问题。最后得结论:我国在航空租赁资产证券化方面虽然有许多障碍,但可以一个一个克服,只要把证券化模式优化,政策方面再提高,将对我国航空租赁资产证券化发展起到推动性作用。这个业务也会加速度发展起来,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也会起到积极的效果。

罗菁[5](2015)在《融资租赁登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融资租赁业在国外被称为核心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发达国家,融资租赁被作为衡量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指标之一。融资租赁业在我国的发展已有几十年,但繁荣时期却是在近几年。到2014年为止,我国共有620家公司登记注册,从事各种融资租赁业务。与此同时,关注融资租赁服务的人也愈为广泛。然而,对于融资租赁而言,由于其呈现出物权与债权相分离的特征,造成出租人对租赁物的所有权不能得到应有的保护。我国现有登记体系根据动产的不同性质,将动产的登记分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登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公证部门登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登记。这就使得我国对融资租赁的登记管理分散,既不便于对租赁物的管理,也不利于融资租赁登记和当事人的信息查询,更不能有效维护交易安全。实务中对融资租赁登记最普遍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但该系统并没有获得法律的支撑,在对善意第三人的对抗效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在保护出租人对融资租赁物所有权方面也存在很多缺陷。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试图以实务案例为突破口进行论述建立统一的融资租赁登记系统的可操作性,提出现阶段对融资租赁制度完善的建议。

吴婷婷[6](2013)在《融资租赁登记的研究 ——以登记公信力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融资租赁这一行业虽然在我国已存在几十年,但在近年才开始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我国的融资租赁已有560家,在融资服务领域逐渐受到关注,但是由于融资租赁业物权和债权分离的特点,出租人的权利至今仍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对此曾有很多学者通过研究融资租赁登记的必要性寻求出租人保护的有效制度,在实践中,此建议也得到了关注,2009年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立了融资租赁登记系统。但这一系统并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支持,在证明效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在保护出租人权利时也存在种种瓶颈。而本文就以此为研究对象,着重从登记公信力的角度研究融资租赁登记的可行性。引言部分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通过介绍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说明建立融资租赁登记系统的必要性。主要论述方式是通过对融资租赁出租人权利保护的困境的说明提出建立登记系统保护出租人权利。二是对目前国内相关的理论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主要是对研究融资租赁登记的文章和专着进行统计。三是对本文的主要结构和创新之处进行简明扼要的交代。第一章是文章的总论部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公信力的基本理论,对公信力基本概念、作用等方面进行介绍。二是对融资租赁适用登记公信力原则的契合情况进行论述,一方面论述了融资租赁引入登记公信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让融资租赁登记与登记公信力发源处,即物权登记进行对比。第二章及以下是对融资租赁登记系统的分论。本章论述了融资租赁登记的主体关系,以现存的人民人行征信中心登记系统为出发点,分别论述了可以保障登记公信力的登记主管机关选择以及与登记公信力原则相适应的登记申请人选择。第三章是对融资租赁登记审查制度建立的论述。论述分为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论述登记公信力与实质审查、形式审查的关系;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的分析基础上,并以保障登记公信力为目的,寻求新的审查方式。第四章对融资租赁登记的登记效力进行分析。先从登记基本理论和登记公信力角度分别论述登记生效主义和登记对抗主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融资租赁登记需要的登记效力进行分析。第五章论述融资租赁登记制度建设的资金基础。这一部分分别从两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从保障登记公信力的角度,提出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建设需要强大的资金基础作为支持;另一方面,结合融资租赁登记自身特点,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分析,确定我国融资租赁登记可行的资金基础来源。结论部分进一步对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融资租赁登记系统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

孙健虎,杨小渊[7](2013)在《东疆保税港区开展飞机租赁资产证券化的探析》文中提出随着2011年国务院关于《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等相关文件的批复,鼓励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探索创新租赁业务,积极推进租赁业务先试先行,国内外数家飞机租赁公司先后落户东疆保税港区,积极探索飞机租赁业务创新。文章结合目前东疆保税港区的各种有利条件与优惠政策,提出了发展我国飞机租赁业的创新租赁模式——飞机租赁资产证券化模式,在分析其可行性与必要性的同时,探讨东疆保税港区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模式,为租赁公司与国内航空公司在今后飞机融资租赁模式的选择上,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和创新模式。

马在亮[8](2012)在《基于风险管理的商贸项目流通组织研究 ——以M集团公司为例》文中提出M集团是地方政府为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加快西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组建设立的重点国有港口物流企业;主要以港口、航运、商贸物流及其延伸服务业务为主。目前集团正处于“港航物流业务的经营内容、工艺流程与组织架构已趋稳定,管理的工夫主要下在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方面,而集团商贸物流企业的发展还需要一个纲领性的指导意见”这个现状,因此需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行动执行方案以供决策参考。本文在学习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M集团为例,结合国内外标杆企业的发展路径与发展动向(其中包括以三井物产为代表的日本综合商社、国内的浙江物产)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了国内外类似标杆企业间存在的差异,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创造出新型的、适合M集团自己的发展路径,使其为建立新型商贸物流体系提供决策参考,使得本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实施的操作性。主要内容包括确定M集团内部商贸物流企业的业务性质、服务范围、经营模式,分析形势变化对商贸经营提出的新需求,寻找与对照标杆企业以获得启示与借鉴,确定经营模式的内涵与展开形式,并给出风险控制建议及示例。

卢嘉,董征[9](2011)在《公共租赁住房的BOT模式探讨》文中认为BOT模式是国外迅速发展起来的广泛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将BOT融资方式与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相结合,是BOT应用领域的扩展,更是公共租赁住房模式创新发展的前景之一。本文拟论证BOT模式应用于公共租赁住房的可行性,并构建PRH-BOT(Public Rental Housing BOT)模式运行框架。

廖家生[10](2011)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基于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一批具有较强经营实力、较高盈利水平的大企业、大集团逐步形成,并逐渐发展壮大。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对企业集团化管理和集成化运作,增强企业集团的核心能力和竞争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财务公司的成立与发展适应了企业集团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也顺应了金融深化改革和金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财务公司作为金融机构接受银监会、人民银行等外部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作为企业集团的子公司,必须服从于企业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接受企业集团的领导,执行集团统一的财务策略,同时财务公司作为具有独立法人治理结构的经营主体,应符合金融业的监管要求和财务公司的治理规则。内外双重监管的经营环境对财务公司的管理提出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和集团内的其他子企业的更高要求。随着资金的统一集中,财务公司的风险也同步聚集,加大了财务公司风险管控的要求和监管难度。本文针对如何认识财务公司的功能作用,对财务公司进行准确定位,既尊重财务公司法人治理规则,又充分发挥财务公司服务集团发展的作用,既满足金融行业监管要求,又从出资人职责角度如何履行监管职责进行了专题研究。我国的财务公司是由企业集团申请,主要由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投资,由银监会批准设立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银监会对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为“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各企业集团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以及不同的经营管理方式,结合银监会要求,对财务公司的功能主要定位在资金集中管理与内部结算功能、筹资融资功能、投资管理职能与资本控制职能、投行型中介和财务顾问职能等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集团开始了建立集团化管控模式,增强集团化运作能力,提高集团化管理水平的新管理实践。集团化管理的核心在于财务资源的集中和统一配置,资金作为财务资源的价值体现,是集团化管理的关键,财务公司作为资金集中管理平台,是集团化管理中的核心,财务公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现集团发展战略;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实现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构建集中管控体系,提高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发挥金融服务功能,提升企业集团的竞争力等方面。本文在结构上共分为八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导论。从该问题研究的背景出发,介绍了财务公司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结合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金融中介理论、价值链理论等分析了财务公司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财务公司的主要功能作用,并就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难点与问题、研究成果与创新点等进行了阐述。第二,国外财务公司发展现状与经营模式比较。通过对美国模式财务公司和英国模式财务公司的产生与发展、职能定位、业务范围、发展现状、经营风险等内容介绍,以及两种经营模式、监管模式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对我国财务公司发展的借鉴意义,即拓宽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通道,鼓励国内财务公司业务发展与创新,施行差异化监管。第三,国内财务公司发展状况。结合国内财务公司积极探索阶段、逐步规范阶段、功能调整阶段和稳步发展阶段四个发展阶段,分析国内财务公司主要呈现规模发展不均衡、投资主体向多元化发展、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集团内部、业务模式以存贷和结算业务为主、资金集中模式多样、法人治理逐步规范等发展特点,指出目前国内财务公司主要面临的制约因素,包括功能定位与监管政策不衔接、集中上市公司资金存在政策障碍、新的信贷政策和授权支付政策影响较大、存款准备金率过大、经营范围有限、资金来源渠道少、业务模式单一等。第四,财务公司职能定位分析。根据银监会对财务公司的职能定位,介绍了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的管理模式和职能定位,分析了影响财务公司职能定位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财务公司与银行、信托公司和资金结算中心等其他金融机构的比较分析,提出财务公司应有的职能定位,探讨了财务公司未来业务发展趋势。第五,财务公司重点业务剖析。重点对财务公司的信贷业务、租赁业务、有价证券投资业务和买方信贷与消费信贷业务等资产类业务、负债类业务的存款业务分类与管理、中间类业务的委托业务、结算业务和债券承销业务等进行了介绍和剖析,并对关键业务的流程进行了阐述。第六,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系统介绍了财务公司面临的体制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政策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等主要风险,重点探讨了财务公司的主要业务风险控制方法,并根据目前的风险评价体系,从评价指标规范、集团对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完善财务公司风险评价体系的政策建议。第七,财务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结合财务公司内部控控制的现状,分析了财务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财务公司内部控控制体系设计的八大原则,从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规范授权机制、培育良好企业文化、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构建有效的预警系统等方面,明确了财务公司内部控控制体系构建规范。第八,财务公司的外部监管。结合银监会的行业监管,分析了银监会的行业监管职责和监管理念与方法,指出了行业监管中存在制约因素,分析了财务公司与集团公司、集团财务部门、集团内部成员单位的三大关系,提出了规范财务公司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管理的建议,明确了企业集团加强财务公司监管的要求。最后研究提出区别于银监会金融监管以及企业集团业务管控的以出资人监管的政策导向和监管思路,提出从明确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监管要求、结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风险评价和检查、对财务公司建立重大事项备案管理制度、开展专项审计建立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

二、融资租赁系列讲座(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融资租赁系列讲座(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境外研究文献
        1.3.2 国内研究文献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1.4 理论基础
        1.4.1 适用性分析
        1.4.2 “三性”原则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1.7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7.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7.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产品综述
    2.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结构
        2.1.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2.1.2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方
        2.1.3 资产证券化产生的原因
        2.1.4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
    2.2 资产证券化产品及分类
        2.2.1 国外关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类
        2.2.2 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分析
        2.2.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类
    2.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2.3.1 发展现状
        2.3.2 外部环境
        2.3.3 存在的问题
        2.3.4 特点分析
第三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比较
    3.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分析
        3.1.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发行量分析
        3.1.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分析
    3.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比较
        3.2.1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的评分依据
        3.2.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得分
    3.3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结论
        3.3.1 高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3.3.2 中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3.3.3 低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第四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比较
    4.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比较
        4.1.1 历史数据比较
        4.1.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4.1.3 验证模型
    4.2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比较
        4.2.1 历史数据比较
        4.2.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4.2.3 验证模型
    4.3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比较
        4.3.1 历史数据比较
        4.3.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第五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和策略
    5.1 “四性”综合评价体系(ASLP)的建立及运用
    5.2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
        5.2.1 大力发展适用性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5.2.2 适度发展适用性居中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5.2.3 谨慎发展适用性较差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5.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策略
        5.3.1 不同类别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策略
        5.3.2 根据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特点确定发展策略
第六章 重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路径
    6.1 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6.1.1 组建汽车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池
        6.1.2 评级汽车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6.1.3 规范汽车贷款证券的后期管理
    6.2 房地产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REITs)的发展路径
        6.2.1 规范REITs的流程
        6.2.2 完善REITs的信用增级分析
        6.2.3 分析REITs评级的影响因素
        6.2.4 明确REITs的发展方向
    6.3 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6.3.1 建立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池
        6.3.2 确定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原则
        6.3.3 合理设计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方案
        6.3.4 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
        6.3.5 规范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框架和流程
    6.4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6.4.1 明确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程序
        6.4.2 稳妥有序地发展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6.4.3 严格筛选PPP项目资产
        6.4.4 采用主信托方式进行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6.4.5 完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法规
第七章 结论
    7.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四性”的比较
    7.2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和策略
    7.3 衡量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标准、指标、依据、模型及评价体系
    7.4 中国重点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基于大宗商品交易的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研究 ——以供通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供应链金融相关内涵研究
        1.2.2 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相关研究
        1.2.3 线上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不足与创新点
2 供应链金融相关理论与传统运作模式
    2.1 供应链金融理论基础
        2.1.1 交易成本理论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3 委托代理理论
    2.2 供应链金融传统运作模式
        2.2.1 销售阶段应收账款模式
        2.2.2 经营阶段的融通仓模式
        2.2.3 采购阶段的保兑仓融资模式
    2.3 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
        2.3.1 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2.3.2 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趋势
3 案例介绍—供通云商业模式
    3.1 供通云供应链集团介绍
    3.2 股东背景
    3.3 发展历程
    3.4 供通云运作模式
        3.4.1 闭环运作模式图解
        3.4.2 供通云运作模式介绍
        3.4.3 供通云供应链金融六大业务
4 案例分析
    4.1 以与YL公司交易为例
        4.1.1 去银行化、供通云自主完成
        4.1.2 资产证券化、闭环操作
        4.1.3 保理安全高效、风险可防可控
    4.2 供通云供应链金融财务分析
        4.2.1 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分析
        4.2.2 采购分析
        4.2.3 销售情况分析
        4.2.4 偿债能力分析
        4.2.5 盈利能力分析
        4.2.6 运营能力分析
        4.2.7 融资能力分析
    4.3 供通云供应链金融绩效分析和风险控制分析
        4.3.1 供通云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
        4.3.2 建立Logis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4.3.3 供通云供应链金融绩效分析
        4.3.4 供通云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分析
    4.4 供通云供应链金融优势与不足分析
        4.4.1 供通云供应链金融优势分析
        4.4.2 供通云供应链金融不足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府层面
        5.2.1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5.2.2 加强征信体系建设
        5.2.3 成立供应链金融发展基金
        5.2.4 加大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5.2.5 加强商品期货的定价权和价格发现能力
    5.3 社会层面
        5.3.1 推出付费的信用调查业务,开发信用终端APP
        5.3.2 成立供应链行业协会、举办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大赛
        5.3.3 积极探索区块链和供应链的深度融合与实践落地
    5.4 核心企业层面
        5.4.1 加大对供应链金融人才的培养力度
        5.4.2 提高核心企业供应链平台技术水平
        5.4.3 提高毛利率和综合服务能力
    5.5 中小企业层面
        5.5.1 加强企业经营风险防范意识
        5.5.2 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致谢

(3)关于“融资租赁”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融资租赁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 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 跨境人才的需求
    (三) 实践型人才的需求
    (四) 拓展型人才的需求
    (五) 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融资租赁教学模式现存问题
    (一) 课程设计缺乏实践性
    (二) 授课过程中重点不突出
    (三) 模拟教学系统性不充分
    (四) 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不足
    (五) 考核评价形式单一
    (六) 教学过程创新思维不足
三、改进融资租赁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 教学与实践并重
    (二) 强调重点模块教学
    (三) 完善模拟教学系统性
    (四) 提升教学互动性
    (五) 拓展评价形式
    (六) 加强“创新思维”的教学

(4)我国航空租赁资产证券化可行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资产证券化的文献综述
        2.1.1 国外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情况
        2.1.2 国内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情况
    2.2 航空租赁的文献综述
        2.2.1 国外航空租赁研究现状
        2.2.2 国内航空租赁的相关研究
第3章 航空租赁资产证券化分析
    3.1 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分析
        3.1.1 航空租赁的特点
        3.1.2 航空租赁的风险
        3.1.3 航空租赁资产的特点
    3.2 资产证券化原理
        3.2.1 基础资产的现金流分析
        3.2.2 资产重组原理
        3.2.3 风险隔离原理
        3.2.4 信用增级原理
    3.3 发展国内航空租赁资产的资产证券化意义
        3.3.1 航空租赁适合资产证券化融资
        3.3.2 充足的资金来源
        3.3.3 租赁公司的强大背景带来的好处
第4章 航空租赁资产证券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现状
        4.1.1 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应用
        4.1.2 国内租赁资产的资产证券化情况
        4.1.3 国内航空租赁资产证券化情况
    4.2 存在的问题
        4.2.1 内在问题——资产证券化设计中的风险
        4.2.2 外在问题——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参与方
    4.3 小结
第5章 航空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模式
    5.1 国内外币航空租赁资产证券化案例
        5.1.1 发起机构介绍
        5.1.2 案例
        5.1.3 案例特点
    5.2 证券化结构设计
        5.2.1 证券化模式选择
        5.2.2 结构设计方案
        5.2.3 信用增级措施
        5.2.4 风险控制措施
        5.2.5 结构设计总结
    5.3 政策建议
第6章 总结
    6.1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6.2 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融资租赁登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融资租赁的性质与特征
    (一)融资租赁的定义
    (二)融资租赁的特征
    (三)融资租赁的法律关系
    (四)我国融资租赁的发展历程
        1.快速成长和发展时期(1981—1987年)
        2.行业整顿时期(1988—1998年)
        3.法制建设时期(1999—2007年)
        4.恢复活力迅速发展时期(2007—2012年)
        5.新金融发展时期(2013年以后)
二、融资租赁登记制度内涵及基本特征
    (一)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内涵
    (二)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特征
三、我国融资租赁登记存在的问题
    (一)汽车租赁案引发的争议
        1.案情简介
        2.案件评述
    (二)我国融资租赁登记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统一的物权登记规定的缺乏
        2.动产登记规定过于简单
        3.登记效力认定方法的模糊性
        4.租赁权与抵押权的关系问题
        5.我国抵押登记制度公示力不足
        6.《合同法》有关融资租赁的规定不能适应新的需求
四、各国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考察
    (一)美国
    (二)加拿大
    (三)德国
    (四)韩国
    (五)其他国家有关融资租赁登记的法律规定
    (六)各国融资租赁登记立法的比较分析
五、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构建及完善
    (一)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构建
    (二)融资租赁登记制度框架的完善建议
        1.融资租赁登记的申请主体
        2.融资租赁登记的原则
        3. 融资租赁登记的内容
        4.融资租赁登记的程序
        5. 融资租赁登记的机关
        6.融资租赁登记的审查方式
        7.融资租赁登记的效力
    (三)对一些具体制度的完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融资租赁登记的研究 ——以登记公信力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 本文创新之处及基本结构
第一章 融资租赁制度发展需要登记公信力
    第一节 登记公示作用与登记公信力
        一、 具有公示作用的登记产生并服务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 登记公信力是对登记物权公示功能的强化
    第二节 融资租赁登记需要引入登记公信力
        一、 我国现有登记制度中的登记公信力
        二、 从融资租赁自身特点来看,需要登记公信力
        三、 目前我国融资租赁登记系统没有登记公信力
第二章 融资租赁登记的主体关系是保障登记公信力信用基础的前提
    第一节 以保障登记公信力为目的的登记主管机关选择
        一、 公信力国家信赖理论对融资租赁登记机关选择的影响
        二、 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有保障公信力信用基础的优势条件
    第二节 从登记公信力看融资租赁登记的申请人
        一、 登记公信力与登记申请启动程序
        二、 我国融资租赁登记中应当采取单方申请主义
第三章 融资租赁登记的审查要求是保障登记公信力信用基础的重点
    第一节 登记公信力与审查方式
        一、 实践中的审查方式规定与登记公信力
        二、 理论上的审查方式与登记公信力
    第二节 登记公信力下的融资租赁审查方式选择
        一、 引入外部审查机关以保证登记公信力的可行性
        二、 限定登记机关审查义务之公信力保障的表现方式
第四章 登记公信力与登记效力的区分对保障融资租赁登记公信力意义重大
    第一节 保障登记公信力实现的登记效力选择
        一、 从各国规定看登记效力与登记公信力的关系
        二、 从理论上分析登记公信力与登记效力的关系
    第二节 我国融资租赁的登记效力
        一、 融资租赁采用登记对抗主义的必要性
        二、 融资租赁具备采用登记对抗主义的可行性
第五章 融资租赁登记的资金来源是保障登记公信力资金基础的难点
    第一节 公信力施行需要有资金基础做保障
        一、 公信力建设要求登记机关拥有强大的资金基础
        二、 公信力的运用需要登记机关拥有一定赔偿资金
    第二节 登记公信力资金基础来源的选择
        一、 国家负担公信力资金基础来源的合理性分析
        二、 建立登记赔偿基金承担公信力资金基础来源的模式
        三、 混合负担公信力资金基础来源的模式建立
        四、 建立保险制度作为公信力资金基础来源的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东疆保税港区开展飞机租赁资产证券化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产证券化飞机租赁的概述
我国东疆保税港区开展资产证券化飞机租赁模式引进飞机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 我国东疆保税港区开展资产证券化飞机租赁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1. 从国家整体利益看,
        2. 从民航业发展看,
        3. 从航空公司角度看,
        4. 从租赁公司角度看,
    (二) 我国东疆保税港区开展资产证券化飞机租赁模式的可行性探析
        1. 我国东疆保税港区开展飞机租赁资产证券化的优势
        2. 我国东疆保税港区开展飞机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劣势
        3. 我国东疆保税港区开展飞机租赁资产证券化的机会
        4. 我国东疆保税港区开展飞机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威胁
    我国东疆保税港区开展飞机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模式
    飞机租赁资产证券化模式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 进一步完善飞机租赁资产证券化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与监管体系
        (二) 加大对专业飞机租赁业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三) 积极扩大飞机租赁资产证券化的投资者的规模
        (四) 规范信用评级与信用増级体系

(8)基于风险管理的商贸项目流通组织研究 ——以M集团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
        1.2.1 关于综合商社模式的研究
        1.2.2 关于商贸物流中心的研究
        1.2.3 国内外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商贸企业形势分析与模式挑战
    2.1 商贸企业与现有业务
    2.2 商贸企业的发展取向
    2.3 来自经济增速下滑的挑战
    2.4 竞争对手或社会资本的挑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标杆企业的发展路径与发展动向
    3.1 国外标杆企业 以三井物产为代表的日本综合商社
    3.2 国内标杆企业 浙江物产
    3.3 国内外标杆企业间差异 浙江物产与三井物产等的差距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唯M集团能够胜出的经营模式
    4.1 流通链
    4.2 资金链
    4.3 信息链
    4.4 管理链
    4.5 “流通链、信息链、管理链、资金链”的整合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具体措施及风险控制
    5.1 转型
    5.2 重构
    5.3 风险控制
        5.3.1 保兑仓模式(三方或四方)
        5.3.2 未来货权质押模式
        5.3.3 货押模式
        5.3.4 预付账款+货押模式
    5.4 风险控制示例
        5.4.1 钢结构全程物流
        5.4.2 有色金属期货避险物流
    5.5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9)公共租赁住房的BOT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保障性住房融资问题
    (一) 中国保障性住房现状
    (二) 公共租赁住房兴起
    (三) 公共租赁住房融资困境
二、BOT模式应用于公共租赁住房的可行性分析
    (一) BOT模式及其特点
    (二) 可行性分析
        1.政策的可行性
        2.社会的可行性
        3.经济的可行性
        4.实践的可行性
三、PRH-BOT项目模式运行框架构建
    (一) 项目确立阶段
        1.确立项目方案
        2.立项
        3.招投标
        4.合同谈判
        (1) 融资阶段
        (2) 建设阶段
        (3) 运营阶段
        (4) 移交阶段
        5.项目公司的建立
        6.融资
    (二) 项目建设阶段
    (三) 项目运营阶段
    (四) PRH-BOT项目模式运行投资评估检验
四、结论和建议

(10)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基于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理论综述
        1.2.1 关于财务公司的定义
        1.2.2 财务公司的理论基础
        1.2.3 财务公司的功能作用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难点与问题
        1.3.5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2. 国外财务公司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比较
    2.1 美国模式的财务公司
        2.1.1 美国模式财务公司概述
        2.1.2 美国模式财务公司的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
        2.1.3 美国模式财务公司的风险及监管
    2.2 英国模式的财务公司
        2.2.1 英国模式财务公司概述
        2.2.2 英国模式财务公司的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
        2.2.3 英国模式财务公司的风险及监管
    2.3 美国模式与英国模式财务公司比较及借鉴
        2.3.1 两种经营模式的比较
        2.3.2 两种监管模式的比较
        2.3.3 国外财务公司发展模式对国内的借鉴
3. 国内财务公司发展状况
    3.1 国内财务公司的发展历程
        3.1.1 第一阶段:积极探索阶段(1987-1991)
        3.1.2 第二阶段:逐步规范阶段(1992-1995)
        3.1.3 第三阶段:功能调整阶段(1996-2003)
        3.1.4 第四阶段:稳步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
    3.2 国内财务公司发展特点
        3.2.1 财务公司规模发展不均衡
        3.2.2 财务公司投资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2.3 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集团内部
        3.2.4 财务公司业务模式以存贷和结算业务为主
        3.2.5 财务公司资金集中模式多样
        3.2.6 财务公司的法人治理逐步规范
    3.3 国内财务公司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3.3.1 功能定位与监管政策不衔接
        3.3.2 集中上市公司资金存在一定政策障碍
        3.3.3 新的信贷政策和授权支付政策对财务公司运营造成巨大影响
        3.3.4 存款准备金率过大,影响资金配置效率
        3.3.5 经营范围不能满足集团和财务公司的经营需求
        3.3.6 资金来源单一,资金不充足
        3.3.7 财务公司业务模式单一
4. 财务公司职能定位分析
    4.1 财务公司的职能现状
        4.1.1 银监会对财务公司的职能定位
        4.1.2 影响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职能定位的因素
        4.1.3 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的管理模式
        4.1.4 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的职能定位
    4.2 财务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异同点
        4.2.1 与银行的比较
        4.2.2 与信托公司的比较
        4.2.3 与资金结算中心的比较
    4.3 财务公司职能定位及未来发展趋势
        4.3.1 财务公司的职能定位
        4.3.2 财务公司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与展望
    [案例] 海尔集团财务公司:打造国际化经营的球金融运作中心
5. 财务公司重点业务剖析
    5.1 资产类业务
        5.1.1 信贷业务(含贴现和融资租赁)
        5.1.2 租赁业务
        5.1.3 有价证券投资业务
        5.1.4 买方信贷与消费信贷业务
    5.2 负债类业务
        5.2.1 存款业务的分类
        5.2.2 存款业务的管理
    5.3 中间类业务
        5.3.1 委托业务(委托业务及委托投资)
        5.3.2 结算业务
        5.3.3 债券承销业务
6. 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
    6.1 财务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
        6.1.1 金融风险及其特征
        6.1.2 财务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
    6.2 财务公司主要业务风险控制
        6.2.1 财务公司开展的主要业务
        6.2.2 财务公司主要业务风险控制
    6.3 财务公司风险评价
        6.3.1 目前的风险评价体系
        6.3.2 完善财务公司风险评价体系
7. 财务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7.1 财务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概述
        7.1.1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演进
        7.1.2 财务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
        7.1.3 财务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7.2 财务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7.2.1 财务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原则
        7.2.2 财务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7.3 财务公司主要业务的内部控制
        7.3.1 贷款及融资租赁业务的内部控制
        7.3.2 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
        7.3.3 票据贴现、承兑业务的内部控制
        7.3.4 存款及外汇借款业务的内部控制
        7.3.5 同业拆借业务的内部控制
        7.3.6 债券承销业务的内部控制
        7.3.7 中间及表外业务的内部控制
    [案例] 航天科技财务公司:强化“三道风险防线”,优化业务流程管控
8. 财务公司的外部监管
    8.1 财务公司监管体系概括
    8.2 银行业对财务公司的行业监管
        8.2.1 行业监管职责
        8.2.2 行业监管理念与方法
        8.2.3 行业监管对财务公司发展形成的制约因素
    8.3 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的管理
        8.3.1 财务公司与集团内部的三大关系
        8.3.2 财务公司与集团内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
        8.3.3 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的管理
        8.3.4 加强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监管的建议
    8.4 国资机构对国有财务公司的监管
        8.4.1 国资机构对国有财务公司的监管理念
        8.4.2 国资机构对国有财务公司的监管政策
9. 研究不足与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融资租赁系列讲座(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D]. 孙汉康. 河北大学, 2020(02)
  • [2]基于大宗商品交易的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研究 ——以供通云为例[D]. 邓正方. 广东财经大学, 2018(07)
  • [3]关于“融资租赁”教学改革的思考[J]. 丁杰.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2)
  • [4]我国航空租赁资产证券化可行模式研究[D]. 全锦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05)
  • [5]融资租赁登记问题研究[D]. 罗菁. 江西财经大学, 2015(07)
  • [6]融资租赁登记的研究 ——以登记公信力为视角[D]. 吴婷婷. 华东政法大学, 2013(02)
  • [7]东疆保税港区开展飞机租赁资产证券化的探析[J]. 孙健虎,杨小渊. 环渤海经济了望, 2013(02)
  • [8]基于风险管理的商贸项目流通组织研究 ——以M集团公司为例[D]. 马在亮. 重庆交通大学, 2012(07)
  • [9]公共租赁住房的BOT模式探讨[J]. 卢嘉,董征. 中国房地产, 2011(18)
  • [10]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基于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D]. 廖家生.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融资租赁系列讲座(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