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心中的梦想——专访杨利民

追寻心中的梦想——专访杨利民

一、寻觅心中的梦──杨利民访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罗琦[1](2020)在《谭霈生戏剧教育教学思想初探》文中指出谭霈生毕生专注于戏剧基础理论的攻关研究与教育教学,为我国戏剧学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指引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他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反哺教学,培养出一大批戏剧人才。本文就谭霈生关于戏剧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相应的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思考与探索,及其在以"本体观"为核心的人格教育上的思路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梳理;并探讨如何将《谭霈生文集》的重要内容纳入本学科高等教育各阶段的课程体系当中。

周青民[2](2020)在《《秋天的二人转》与二人转》文中提出在着名剧作家杨利民的话剧作品《秋天的二人转》中,二人转从未被呈现的丰富意蕴被开发了出来,二人转形象有了一次庄严的蜕变。《秋天的二人转》将二人转艺人作为塑造重点,生动描写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故事,传达出丰富的二人转文化信息和浓郁而鲜活的北方风情。剧作以火辣辣的关东民间风韵和粗犷而又苍凉的荒野气氛彰显着一种接地气的生命形态,也彰显着杨利民对中国当代话剧的特殊贡献。

何佳宁[3](2019)在《后新时期哈尔滨话剧研究 ——以哈尔滨话剧院为中心》文中指出话剧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起源于欧洲,以其舞台性、直观性、对话性、综合性的特点展现出无穷的生命力。哈尔滨作为新中国的长子,在话剧的创作与革新方面曾一度引领全国。成立于1957年的哈尔滨话剧院,更是创作出了诸如《千万不要忘记》《赫哲人的婚礼》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90年代(即“后新时期”)以来,哈尔滨话剧以哈尔滨话剧院为中心,也贡献出了极为丰硕的创作成果。后新时期同新时期文学具有异质性,较之新时期文学,后新时期文学出现了更多意义的缠绕,因而受到学界诸多学者的关注。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学史分期,而是对在进入90年代后中国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变革而表征于文学实践中的一种总结性的概括。因而,哈尔滨话剧在后新时期的发展势必会受到内部与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以哈尔滨话剧院为中心,首先,在对后新时期的概念进行辨析的同时,把握后新时期的历史与社会文化特征。其次,本文对哈尔滨话剧发展进行历时性的梳理,厘清在不同时期,哈尔滨话剧所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问题。再次,本文从哈尔滨话剧院的运作机制与剧作主题入手进行具体分析,把握后新时期哈尔滨话剧发展的具体特征。最后,根据后新时期哈尔滨话剧院的诸方面改造,总结哈尔滨话剧在后新时期背景下获得成功的经验以及所面临的时代难题。

陈文勇[4](2017)在《1990年代中国底层戏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底层戏剧是1990年代中国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的对象主要是贫困农民、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和身居底层的知识分子群体。这些戏剧既表现了底层群体的现实生存状态,也能揭示出他们的精神和情感状态;既赞扬了底层群体忍辱负重、坚韧豁达的品格,也能较为深入地批判他们愚昧、落后与异化的思想缺陷。但底层戏剧也存在着虚假代言、回避问题、粉饰现实、情节安排和人物设置雷同等诸多问题。剧作家只有设身处地从生活出发,从底层出发,以人学和启蒙精神为视角去揭示底层现状,挖掘深层的根源,才能写出真正属于底层的戏剧作品。

张颖[5](2014)在《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经典的相关讨论自1980年代以来引起了各方关注,国内研究者从不同的立场和逻辑出发就文学经典问题展开长期对话,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也催生了新的理论生长点,至今关于文学经典的研究仍有着巨大的话语容量和探讨空间。但在现有的讨论中,许多研究忽视了“文学经典”问题在国内出现的语境,同时缺乏对较长时段的文学经典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造成了学术研究中关于国内“文学经典”论争是由西方文化研究带来的伪问题还是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发展必须解决的节点、“文学经典”作为评价标准是否还具有适用性、当下文学研究是否进入了“后经典时代”以及文学经典的戏仿大话是经典的“终结”还是“新生”等问题至今缺乏基本的共识。文学经典理论建构亟待完善。近四十年来的文学经典论争与其身处的媒介文化语境直接相关。以媒介体制、技术和传播内容等为主要因素的媒介文化是文学经典在当代传播的具体语境,也是研究者思考文学经典问题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1980年代以来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以来三个阶段对论争的发生及发展、论争方式与形态、主要问题和观点作一梳理,以立体呈现近四十年间国内文学经典论争的文化语境和总体状况,系统分析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得失,进而阐明文学经典在当下文学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化建构中的价值和理论适用问题。本文分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主要描述和总结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论争”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媒介文化嬗变的视野中对1980年代以来关于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历史、动态和立体的分析。第一章,中西方文学经典理论溯源。从中西“经典”词源流变分析入手,以时间为序分五个阶段对西方文学经典研究谱系和理论资源进行梳理并以此作为思考国内文学经典问题的重要参照。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以来国内出现的文学经典危机进行历史回溯,并对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经典论争中媒介文化作为新的影响因素出现进行了讨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较为清晰完整的历史线索。第二章,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主要讨论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建构为中心的相关论争。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下,1980年代的报刊出版等活动共同决定了媒介文化的精英化和启蒙性的特征,并参与到了以启蒙话语为主要价值指向、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秩序建构为中心、以作品重读和文学史重写为主要形式的文学经典论争过程。当代文学的写作和传播、西方文学作品及理论的大量翻译都参与到了现代文学经典秩序建构的过程中,与潜滋暗长的大众文化一同构成了对经典建构的挑战。在官方/民间/精英、古代/现代/当代、中国/西方等多组力量的对比与互动中,1980年代关于文学经典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初步重建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秩序,为当代文学和文化提供了可以继承和颠覆的传统。第三章,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主要讨论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一方面,1990年代的文学经典研究在文学研究学院化和文化价值建构的过程中成为一种全方位的文化建构;另一方面,以视觉形式为主要媒介、以消费为主要表征的大众文化的繁荣与文学经典之间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竞争的关系使得文学经典在不断扩展其影响范围的同时,其标准和文本的权威性都受到了挑战和质疑,文学经典的合法地位已不再单纯地借由文学史来确立,文学批评的转型、精英知识分子内部的分化加剧,制约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变得多元而复杂。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侵蚀和消解着经典建构的努力。第四章,新世纪:媒介化社会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本章在以社会文化的媒介化为总体特征的语境中分析2000年以后国内文学经典论争的总体特征和趋势。媒介技术的发展作为2000年以后社会文化的重要变革性力量,开启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化电子媒介传播,推动社会文化走向了媒介化、全球化。这一时期的文学经典论争一方面将关注点转向了当代文学,在媒介的推动下,以层出不穷“文学事件”为主要表现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关于文学经典认知的混乱。同时,带有总结性和建构性的文学经典研究活动以当代文学60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事件为契机展开;另一方面,在长期讨论的基础上,研究者积极展开了本土文学经典理论研究的探索,文学经典作为文学和文化价值判断的体系重获理论活力。结语,文学经典的理论重构。总结了 1980年代以来文学经典论争的价值意义及不足,强调了本土化的文学经典理论重建是理解和解决文学经典论争的关键。对文学经典理论的重建应该充分考虑其本土性、复杂性和历史性,借鉴现有的理论资源,在社会媒介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从文学经典理论、文学经典秩序和文学经典阐释三方面入手,构建中国经典理论和实践体系。

汪树东[6](2013)在《构筑主流与民间之间人性的多维景观——论杨利民话剧的生命意识》文中认为新时期以来,杨利民话剧在黑龙江乃至全国文坛上构筑了一道璀璨的风景线。恢宏昂扬的道德理想主义、地气弥漫的民间精神、饱满丰盈的诗意激情、浓郁醇厚的黑土特色,是他话剧的典型特征。杨利民话剧洋溢着较为独特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意识,《地质师》《铁人轶事》等话剧旨在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展示人性的崇高和善良,建构当代人的精神标杆;而《黑色的石头》《大雪地》等话剧重在关注常人生命的异化状态,呈现人性的疑难和幽暗;至于《黑草垛》《秋天的二人转》等话剧则把深邃的目光投向了历史和现实的民间社会,希冀寻觅民间精神,重新镀亮生命。

任金凤[7](2013)在《论杨利民剧作中荒原意象的文化寓意》文中研究指明从大荒野走出来的杨利民,对这片广阔无垠、变幻多端的黑土地赋予了浓烈的文化寓意。他时时表现大荒野的荒漠与苍凉,进而从大荒野中凝练出石油人身上宝贵的品质。其剧作中,在广阔辽远的荒原上,展示了自然、纯净、原始的质朴人性;在贫瘠的荒原上,展示了工人们战天斗地的顽强精神;在创业之初的大荒原上,展示了一群石油工作者向下、向下、再向下崇高的理想主义精神。

任金凤[8](2009)在《杨利民对西方古典戏剧传统的接受与拓展》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当“反传统”成为话剧界的流行趋势时,杨利民却逆流而上。借鉴吸收西方古典戏剧传统的精华,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客观、真实地反应现实生活及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创造适合时代特点的戏剧,并不断将现实主义、人文精神拓展为当今积极的时代精神:骆驼精神、铁人精神。本论文主要从杨利民话剧对西方古典传统的接受和拓展两方面,来系统论述他在作品中如何接受西方古典戏剧的传统,如何深入挖掘生活在当代的知识分子的时代精神与隐忧。

刘福春[9](2008)在《新诗着作叙录(200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集《个人记忆2004-2006》,安琪着。汉语诗歌资料馆(北京)2007年1月出版。为"当代诗人馆藏丛书"之一种。大32开,目录7页,正文183页。收有《时光何其漫长》、《风是固体的》、《相爱之诗》等诗,分为《短诗》、《三首顶针格体诗及三首长诗》2辑。安琪,原名黄江滨,女,1969年生于福建漳州。曾出版诗集《歌·水上红月》(1993)、《奔跑的栅栏》(1997)、《任性》(2002)、《像杜拉斯一样生活》(2004)。

刘福春[10](2008)在《新诗着作叙录(2007)》文中认为诗集《个人记忆2004-2006》,安琪着。汉语诗歌资料馆(北京)2007年1月出版。为"当代诗人馆藏丛书"之一种。大32开,目录7页,正文183页。收有《时光何其漫长》、《风是固体的》、《相爱之诗》等诗,分为《短诗》、《三首顶针格体诗及三首长诗》2辑。安琪,原名黄江滨,女,1969年生于福建漳州。曾出版诗集《歌·水上红月》(1993)、《奔跑的栅栏》(1997)、《任性》(2002)、《像杜拉斯一样生活》(2004)。

二、寻觅心中的梦──杨利民访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寻觅心中的梦──杨利民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1)谭霈生戏剧教育教学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培养专业能力与精神,奠定坚实的戏剧艺术根基
    1、从元素层面开始,进行戏剧基础理论与创作实践教学
    2、从作品本身出发培养艺术鉴赏力
    3、科学规划专业性、通识性等各类课程
    4、从独立思考精神、问题意识及逻辑思维等方面培养专业精神
二、以“本体观”为核心的人格教育思路与方法
    1、以“人的本体观”为核心的选择
    2、确立“戏剧的本体观”—基于审美鉴赏力的、系统的情境逻辑思维的培养
三、关于谭霈生戏剧教育教学思想应用于学科专业建设的思考

(2)《秋天的二人转》与二人转(论文提纲范文)

一、剧作将二人转艺人作为塑造重点,生动描写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故事
二、剧作传达出丰富的二人转文化信息,恰当地找到了一个切入东北民间文化本质的基点

(3)后新时期哈尔滨话剧研究 ——以哈尔滨话剧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东北话剧研究综述
        (二)哈尔滨话剧研究综述
    四、研究路线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访谈法
第一章 后新时期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一、后新时期的概念界定
    二、后新时期的特征
        (一)后新时期的历史特征
        (二)后新时期的文化特征
第二章 哈尔滨话剧活动的历史沿革
    一、哈尔滨话剧历史简述
    二、哈尔滨话剧院活动的历史沿革——从十七年到新时期
        (一)十七年时期哈尔滨话剧活动
        (二)文革时期哈尔滨话剧活动
        (三)新时期哈尔滨话剧活动
    三、后新时期哈尔滨话剧活动概述
        (一)后新时期哈尔滨话剧院上演剧目概述
        (二)后新时期哈尔滨话剧的文本特征
第三章 体制转型与观演机制的变革
    一、哈尔滨话剧院的体制转型
        (一) 运作方式的变更
        (二) 专业技术人员的招收机制变更
        (三) 市场背景下“制作人”体制的确立
    二、哈尔滨话剧院观演机制的变革
        (一)小剧场话剧的成型
        (二)剧场改造与“话剧超市”的建立
第四章 剧作的类型与主题
    一、后新时期哈尔滨话剧的类型
        (一)主流话剧
        (二)实验话剧
        (三)商业话剧
    二、后新时期哈尔滨话剧剧作主题
        (一)领袖、英雄形象的重新解读
        (二)社会分化背景下底层人民生活百态
        (三)女性形象的重新书写
第五章 哈尔滨话剧院的浴火重生与时代难题
    一、哈尔滨话剧院转型与新生的经验
        (一)积极投向市场
        (二)重视青年人才的自主培养
    二、哈尔滨话剧院面临的时代难题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哈尔滨话剧院的艺术生产难题
        (二)消费主义背景下话剧观众的培养难题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中心问题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西方文学经典论争溯源
    第一节 什么是“经典”
        一、汉语中的“经典”流变
        二、西方“经典”流变
    第二节 近代以来西方文学经典理论溯源
        一、俗语文学:现代经典的建构
        二、文学经典的文化功用
        三、回归正统:经典的重评与重构
        四、文化与社会:文学经典研究的范式转变
        五、“拓宽”还是“扞卫”:文学经典的危机
    第三节 国内“五四”以来的文学经典论争
        一、颠覆与重构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二、媒介文化:新时期新问题
第二章 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
    第一节 文学经典论争:作为问题的凸显
        一、“经典”一词在研究中的使用
        二、作品“重印”、“重评”中渐次展开的文学经典研究
        三、“重写文学史”与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
    第二节 启蒙媒介文化的形成与文学经典论争场域的重建
        一、1980年代社会分化中的媒介转型
        二、启蒙媒介文化的形成
        三、出版活动的复苏与文学话语场域的重建
    第三节 以出版为依托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
        一、以史料挖掘重启文学经典研究
        二、以“重评”展开的文学经典讨论
        三、以“重写文学史”确立的现代文学经典
        四、在“影响的焦虑”中被质疑的文学经典
        五、西方文学经典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竞争
    第四节 文学经典的解构性话语力量的潜滋暗长
        一、“人民”话语中的大众
        二、通俗文化中的大众话语权
        三、文学期刊的分流与启蒙话语的分化
第三章 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第一节 市场化进程中的媒介文化转型
        一、媒介技术的普及与提升
        二、媒介功能拓展与分化
        三、媒介文化生产机制转变
        四、媒介文化的大众化转向
    第二节 文学研究转型与文学经典论争的学术语境
        一、“经典”作为研究话语使用的总体状况
        二、文学经典论争主体的转变
        三、不断重写的文学史中文学经典的变动
        四、文学批评的转型对现代文学经典的解构
        五、激活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西方理论话语
    第三节 “百年文学经典”建构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一、选本引发的经典论争
        二、“文学大师”之争
        三、“百年文学经典”之争
    第四节 媒介文化大众化对文学经典的冲击
        一、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冲击:以金庸小说经典化为例
        二、视觉文化对文学经典文本的冲击:文学经典影视改编之争
        三、消费文化对文学经典价值的冲击
第四章 新世纪:媒介化社会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
    第一节 文化媒介化
        一、信息网络化
        二、媒介融合与媒介化社会
        三、媒介化时代文学经典的境遇
    第二节 关于当代文学经典的论争
        一、“大师事件”引发的时代与经典关系论争
        二、“伟大的中国小说”:作家参与下的当代文学经典论争
        三、被“炮轰”的文学界:媒介对文学经典论争的策划和影响
        四、当代文学60年回顾与当代文学经典建构的反思
    第三节 文学经典的理论论争与理论探索
        一、文学经典“危机”
        二、文化研究引发的文学经典理论反思
        三、本土化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
结语:文学经典理论的重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构筑主流与民间之间人性的多维景观——论杨利民话剧的生命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弘扬时代的主旋律, 展示人性的崇高与善良
二、关注生命的异化状态, 呈现人性的疑难
三、寻觅民间精神, 重新镀亮生命
四、结语

(7)论杨利民剧作中荒原意象的文化寓意(论文提纲范文)

一、质朴人性的体现
二、顽强生命力的凸显
三、崇高的理想主义精神的彰显

(8)杨利民对西方古典戏剧传统的接受与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引言
第1章 对戏剧传统的积极接受
    1.1 戏剧传统中表现手段的回归
        1.1.1 反复合唱——营造戏剧意境
        1.1.2 借动物之口道出《大荒野》中人物的心声
    1.2 《地质师》中高度集中的戏剧结构
    1.3 典型形象与悲情意识
        1.3.1 《大雪地》中老黄牛式的黄子牛
        1.3.2 悲剧中的悲情意识
第2章 融合与拓展
    2.1 对契诃夫倡导的普通人的融汇、契合
        2.1.1 普通人的普通命运
        2.1.2 平凡中的伟大
    2.2 现实主义精神的拓展
        2.2.1 骆驼精神的呈现
        2.2.2 《在这个家庭里》: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隐忧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9)新诗着作叙录(2007)(论文提纲范文)

诗集
诗论集

四、寻觅心中的梦──杨利民访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谭霈生戏剧教育教学思想初探[J]. 罗琦.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20(02)
  • [2]《秋天的二人转》与二人转[J]. 周青民.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2)
  • [3]后新时期哈尔滨话剧研究 ——以哈尔滨话剧院为中心[D]. 何佳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4]1990年代中国底层戏剧研究[J]. 陈文勇. 南大戏剧论丛, 2017(01)
  • [5]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D]. 张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3)
  • [6]构筑主流与民间之间人性的多维景观——论杨利民话剧的生命意识[J]. 汪树东. 戏剧艺术, 2013(04)
  • [7]论杨利民剧作中荒原意象的文化寓意[J]. 任金凤.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 [8]杨利民对西方古典戏剧传统的接受与拓展[D]. 任金凤. 吉林大学, 2009(09)
  • [9]新诗着作叙录(2007)[J]. 刘福春.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08(02)
  • [10]新诗着作叙录(2007)[J]. 刘福春.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08(02)

标签:;  ;  ;  ;  ;  

追寻心中的梦想——专访杨利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