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捕捞的解决方案:培训渔民

过度捕捞的解决方案:培训渔民

一、解决过度捕捞的办法:培训渔民(论文文献综述)

张镇昌[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学界对渔业企业的研究,多集中在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方面,较少涉及渔业企业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渔业企业的历时性研究。渔业企业是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连接鱼产品从渔船到餐桌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推动渔业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作用特点。文章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的渔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获得一手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的办法将北海市的渔业企业的发展脉络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从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前以及进入21世纪后这三个时间阶段的不同时期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变迁进行分析,厘清渔业企业在不同时期的任务、效能、遇到问题和应对措施,并通过梳理同时期国内不同海区渔业企业发展状况,尝试对北海渔业企业进行评价,提出新形势下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路径。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北海渔业企业为恢复和发展渔业经济奠定基础。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北海市渔业企业体系在建立后对恢复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却也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凸显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第二部分,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前北海渔业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下逐步发展成熟,开拓了远洋渔业,提升了渔业经济发展质量。改革开放后,渔业企业需助推渔业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在完成该任务过程中,传统的渔业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发生了变化,同时期也衍生了新的乡镇渔业企业系统。在这一阶段,暴露出传统渔业企业出现竞争能力下降、涉外渔业事件影响企业发展以及海洋资源衰退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海域国际政治关系与该时期海洋过度捕捞等相关联。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渔业企业实行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国内外的贸易沟通、打开远洋渔业局面、延长渔业产业链和涉足非渔产业,加快构建侨港镇渔业企业体系等方面的应对措施。第三部分,21世纪后北海渔业企业有了发展新方向,渔业经济得到转型发展,成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动力引擎。新时代下渔业企业有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走出去”的时代任务和条件,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下实现转型升级等发展目标定位,这一时期传统企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民营企业取而代之成为新时代渔业产业的主角。却也需要面对渔业资源衰退引发的连锁反应、传统企业没落、国家部分渔业政策紧缩下企业转型生产的阵痛和走向国际阻碍重重等问题,其中既有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缺陷,也有政府政策措施及落实力度不足和复杂的国内国际存在的社会原因。为突破新时代下的发展障碍,渔业企业自身从多元发展、科技创新、响应“走出去”战略、扩大交流圈、紧贴国家发展政策、回馈社会等六个方面提高企业发展质量进行自我解困。第四部分,分别阐述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东海、黄海和渤海这三大海区渔业企业发展的简要状况,同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构建与发展所发挥的社会功用从奠定北海在南海区的渔业地位、带动个体渔民发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话语权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最后,从政府政策施政、企业内部动力和构建渔民与渔业企业共同体等三个方面提出进一步促进渔业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周扬[2](2020)在《我国海洋捕捞渔业发展研究 ——以舟山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一世纪是海洋世纪,作为全球海洋捕捞渔业大国,2019年我国海洋捕捞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稳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海洋捕捞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海洋渔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舟山市作为我国最大的群岛城市,海洋捕捞渔业发展效果显着。但是近些年来,伴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和近海过度捕捞的压力,海洋捕捞渔业的发展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以我国海洋捕捞渔业为研究对象,选取舟山市作为研究案例。文章全面梳理了舟山市海洋捕捞渔业70年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并运用渔业、经济、统计、管理等多学科知识,把近十年来舟山市海洋捕捞产量、捕捞品种、捕捞渔船数量、捕捞渔船功率、捕捞劳动力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在文献资料研究、数据统计分析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阐述舟山市海洋捕捞渔业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认为,舟山市地理位置优越、渔业资源丰富、渔业基础和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这是舟山市海洋捕捞渔业发展的优势,使得舟山市海洋捕捞渔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此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海洋捕捞渔业安全隐患高、监管难度大、渔民收入低的问题。此外,捕捞海域环境恶化、捕捞作业不合理、转产转业困难、制度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了舟山市海洋捕捞渔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渔业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国内外巨大的消费市场、国家级群岛新区的建立,以及我国对远洋渔业发展的大力支持,让舟山市海洋捕捞渔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机遇。基于以上分析,舟山市海洋捕捞渔业的发展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发展机会。从修复海洋生态、保护渔业资源入手,逐步调整产业布局,加强产业融合。推进海洋捕捞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渔业绿色发展,并依靠科技驱动,发展数字渔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提升管理水平、加大执法监管,推进组织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使海洋捕捞渔业迈向高质量的现代渔业发展轨道。

陈晨[3](2020)在《福建省惠安县海洋渔业资源多中心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渔业资源作为一种公共的自然资源,在开发及利用过程中极易造成公地悲剧,无节制的攫取开发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沿岸海洋渔业资源面临日益枯竭的困境。围绕海洋渔业资源开展的管理措施主要体现出三大特征:控制措施,对渔业投入进行科学管控;技术措施,采用有效技术养护渔业资源;政策管理,政府从中发挥主导作用。由于管理机制过于强调控制与命令,再加之渔业资源并不固定,且具有跨界性质,导致渔民在法规遵守与资源养护方面缺乏自觉性与积极性。随着竞争加剧,很多渔民都纷纷采取各种投机行为,想要获得更多渔业资源。在这种局面下,大多数渔民都过于重视短期收益,而忽视了对渔业资源的养护,而当前对渔民的捕捞作业难以起到有效监督。本研究从多中心治理的视角来考察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问题,通过对福建省惠安县的调查,了解惠安县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现状,在多中心治理理论框架下,从政府、协会和渔民三个主体层面分析海洋渔业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比如,管理主体单一,监管乏力;缺乏能发挥有效作用的行业协会;渔民追求短期利益,捕捞强度居高不下等。同时剖析问题产生于管理方式、产权确定及协会和渔民缺乏参与等原因,提出走向多中心的海洋渔业资源治理之路,即构建有效提升政府监管水平、扶持行业协会建立、扩大社会公众参与的共商共建共管的渔业资源治理模式。

赵丽华[4](2020)在《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限额制度的实施研究 ——基于2017-2018年5个捕捞限额实施试点》文中研究说明捕捞限额制度是一种渔获量限制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渔业产出控制管理手段。我国早在2000年《渔业法》中就规定对捕捞业实施捕捞限额制度。这一规定弥补了我国在渔业管理法律制度上“重投入轻产出”的局面,使我国捕捞业的管理在法律制度上形成了投入、产出、技术、经济多角度相结合的基本制度体系,既合乎我国渔业管理的现实需求,也顺应了国际渔业管理趋势。但是,捕捞限额制度系统庞大、复杂,其实施需要诸多方面的基础性制度支撑和科学、统计等方面的支撑,包括资源评估、制定TAC、配额分配、生产报告和渔获量监测等,而我国在制度实施的各方面基础条件都还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欠缺,所以在《渔业法》规定后的十多年中都一直未真正展开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2017年初,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内渔船管控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的通知》中提出“自2017年开始,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广东5省各确定一个市县或海域,选定捕捞品种开展限额捕捞管理”;“到2020年我国沿海各省份至少选择一个条件较成熟的区域施行捕捞限额制度”。据此,我国于2017年开始在部分沿海地区进行捕捞限额制度实施试点,2017-2018年有5省进行了5个不同渔业的试点。实施捕捞限额制度不仅是践行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并且也有利于我国提升负责任渔业大国的形象,已成为我国目前渔业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文章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借助管理决策理论分析工具对捕捞限额制度的管理过程进行了系统性地梳理;同时结合资料分析法、实例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捕捞限额制度的研究状况、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为掌握我国在捕捞限额管理实践、探索情况的一手资料,作者采用了实地调查法,于2019年对2017-2018年的山东东营海蜇渔业、浙江浙北渔场梭子蟹渔业和2018年的辽宁普兰店中国对虾渔业、福建厦漳海域梭子蟹渔业、广东珠江口白贝渔业捕捞限额试点实施情况,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向试点地方的渔民、科研院所和渔业管理部门等开展了调查,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对试点实施情况进行评析。通过对5个试点渔业的捕捞限额制度具体实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发现5个试点渔业在在试点渔业选择、渔场和渔船及作业方式特定性、配套制度等方面具有共性,在捕捞对象种类的单一性、渔场进入的排他性、捕捞限额分配方式、渔获量监测措施方面存在差异;并且在利用专项捕捞许可制度限制渔业准入、渔捞日志管理、试行观察员制度、吸纳基层渔民组织参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虽然目前我国捕捞限额制度的实施在加深国内外认识、带动相关管理制度、积累经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目前该制度的实施仍存在多鱼种渔业问题、捕捞生产监测制度尚未建立、针对性资源调查监测欠缺、捕捞限制性措施难以有效执行、管理能力和体制不适应需求、违反管理的法律责任缺失等问题。针对我国实施捕捞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以及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和生产实际情况,为完善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限额制度提出以下建议:修改《渔业法》完善捕捞限额制度体系,为捕捞限额的监管提供法律支撑;加强渔业资源调查、监测的连续性、全面性、专项性,整合科研力量,增大财政突入,提高监测成效;建立包括资源调查数据、渔船捕捞能力数据和捕捞生产数据在内的综合性渔业数据信息系统,促进不同程度的数据开放和共享;进一步完善基于捕捞许可制度的捕捞作业限制,强化核定内容的限制性,提高捕捞作业管理的可控性;建立包括渔民、渔政部门、科研机构、基层组织在内的多方参与和跨区域、跨部门联合的管理机制;根据渔业特点对单鱼种渔业和多鱼种渔业的捕捞限额管理机制进行分类设置。

徐冉冉[5](2020)在《阐释学理论下渔业文本的翻译实践报告 ——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渔业管理者手册》英译汉翻译实践为例》文中认为本翻译实践报告围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渔业管理者手册》(OECD Handbook for Fisheries Managers)一书的英译汉翻译实践,分析翻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就各个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本手册先通过Trados翻译软件进行翻译,然后再进行人工译后编辑。翻译任务完成后,经过翻译反思,撰写了本实践报告,拟总结翻译过程中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并总结针对各个问题所运用的解决策略。结合乔治·斯坦纳提出的阐释学理论,本实践报告把手册翻译过程定义成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阶段。在四个阶段中分别出现了信赖危机、译者主观性干扰、文化碰撞和信息矛盾等问题。针对信赖危机问题,提出译者专业能力培养、翻译团队建设、重视作品来源的应对策略。针对译者主观性干扰问题,提出增补、省略和重构等翻译技巧的运用。针对文化碰撞问题,提出译入语文化与原语文化相互吸收以及相关内容“本地化”的策略。针对信息矛盾问题,提出团队审校、译本中加入引用、注解、术语手册和拓展阅读的策略。本翻译实践报告可以为兼具科技、政策、法律文本特征的渔业文本翻译提供可借鉴的策略。

万会玲[6](2020)在《WTO渔业补贴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关于渔业补贴的问题,自从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其下属机构环境与贸易委员会将渔业补贴提上日程,渔业补贴问题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经过2001年多哈回合的谈判以及2005年香港部长会议的召开,一直到目前对新的渔业补贴纪律的构建,渔业补贴问题也随之发生变化,经过规范模式的争议、框架的构建以及具体方案的探讨,直到今日对渔业补贴焦点问题的解决,均显示构建新的渔业补贴纪律已经迫在眉睫。当前关于渔业补贴纪律的构建问题,遇到了一些阻碍,直接影响到WTO渔业补贴制度的建设,本文结合渔业补贴基本理论,相关原则性规定,以保护环境资源为目的,结合渔业补贴谈判各成员国推出的提案分析,总结目前渔业补贴谈判遇到的阻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过度捕捞、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行为、透明度及通报制度、监督与执行机制以及发展中成员特殊与差别待遇等。目前,如若各成员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方案,则会促进渔业补贴谈判的进程,对新的渔业补贴纪律的构建起着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WTO渔业补贴相关基本理论的研究,对渔业补贴的进程予以归纳和总结,预测WTO渔业补贴谈判的未来走向,并根据现行的WTO规则对渔业补贴的规范,分析一般补贴规则对其适用的困境,为构建新的渔业补贴纪律提出合理性建议。最后通过对WTO渔业补贴制度的分析,结合我国渔业补贴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完善建议。

白俊丰[7](2020)在《印度尼西亚“沉船”政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印尼对于在印尼海域非法捕鱼的外国渔船实施"沉船"政策已有多年,近年来被炸沉的船舶数量越来越多。印尼"沉船"政策涉及渔业、渔民、渔业执法、非法捕鱼等方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印尼的"沉船"政策是涉及经济、社会、政治、外交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政策。作为一个海洋国家,渔业是印尼的立国之本,但是,印尼的渔业发展水平并不高,渔民是最贫穷的群体之一。由于国内资金短缺,渔业管理与执法能力不足,非法和没有受到管制的捕捞活动普遍存在,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下,印尼政府通过高调实施"沉船"政策来显示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决心。在这种背景下,虽然"沉船"政策遭到外界的众多批评,并且对佐科政府建设"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是,可以预见,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考虑,佐科在总统的第二任期内,仍将继续实施"沉船"政策。

梅依然[8](2019)在《舟山群岛沿岸渔场渔业资源产权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渔业资源产权化改革是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渔民权益保障制度和渔业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产权化改革重点要在沿岸渔业资源方面有所突破,一旦突破将对国家海洋渔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意义。如何加强对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渔业资源实现产权化管理已成为当前我国渔业管理亟需探讨并解决的问题。舟山渔业有着辉煌的历史,历史上我国很多渔业政策,就是从舟山创出经验后出台。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是目前海洋渔业生产力最高的海区之一。舟山沿岸渔场是禁渔区线以西的海域,是传统舟山渔民赖以生存的海洋空间。鉴于此,本文对舟山群岛沿岸渔场渔业资源产权化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在研究舟山沿岸渔场渔业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舟山沿岸渔场管理法律基础和主要手段进行了梳理,并简要分析了舟山沿岸渔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且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04年-2017年舟山捕捞渔业经济综合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舟山渔业管理成效显着,但仍有进一步改革的空间。其次,依托“舟山沿岸渔场渔业权制度创新”问卷调查,对渔民渔业资源产权化认知进行假设,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政府应通过建立渔民自治的渔业管理合作组织等方式,提高渔民参与渔业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进沿岸渔场渔业资源产权化管理。再者,本文运用博弈分析方法,探究了沿岸渔场渔业资源产权化过程中政府、渔民和渔业管理合作组织主体行为的内在规律,以期为促进沿岸渔场渔业资源产权化管理采取相应对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构建政府与渔业管理合作组织的博弈模型,求解得出影响政府最优监管行为、渔业管理合作组织最优消极执行行为的因素;通过构建渔业管理合作组织与渔民的博弈模型,求解得出影响渔业管理合作组织最优监管行为、渔民最优违规行为的因素;通过构建政府与渔民的博弈模型,求解得出影响政府最优监管行为、渔民最优违规行为的因素;通过构建政府、渔业管理合作组织与渔民的博弈模型,求解得出影响政府最优监管行为、渔业管理合作组织与渔民最优合谋行为的因素。最后,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舟山群岛沿岸渔场渔业资源产权化提出具体思路:建立舟山群岛沿岸渔场渔业资源产权制度,完善渔场资源产权化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探索渔民自我管理体系,改善渔民社会保障制度,强化监管机制建设的建议。希望通过推进舟山群岛沿岸渔场渔业资源产权化改革,维护渔业可持续发展,提高舟山渔业管理效率,保障渔民权益,维护渔区稳定,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并期望对我国沿岸渔场的管理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张祖兴,方仕杰[9](2019)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南海深海渔业资源养护合作》文中指出为全面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南海周边国家的政策沟通,中国应积极推动南海深海渔业资源养护合作。目前,南海周边国家采取的渔业政策不利于南海深海渔业资源的养护。在这方面开展合作,应遵循整体长远考虑、从我做起、开放合作等三个原则。加强南海深海渔业资源养护合作,不仅有助于促进南海周边国家间关系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缓解日益增加的南海深海渔业资源压力,维护南海渔业公共利益,打造南海海洋命运共同体。

吴若男[10](2019)在《东盟国家渔业发展及其与中国的合作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合作机制的逐步确立,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打开了新局面。东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先推进方向,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推进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是服务我国对外战略的关键举措。农、林、渔业一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主要从东盟国家渔业发展趋势中探索中国与东盟渔业合作的方向与路径。首先,本文从渔业资源、渔业发展现状、渔业政策三个方面分析了东盟渔业发展情况。本文认为,东盟国家渔业资源丰富,渔业开发潜力很大。渔业是东盟经济中的重要产业,目前东盟国家渔业产量稳定,海洋捕捞业、内陆捕捞业和水产养殖业三大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东盟国家水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但加工设施落后限制了其出口产品的加工水平。近年来,随着全球海洋渔业环境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东盟国家的渔业政策发生了一定转变,开始兼顾渔业经济效益和渔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中国与东盟渔业合作的现状及特点。目前,中国与东盟已在水产养殖、远洋捕捞、加工贸易和渔业资源养护等多个方面有了合作进展,但总体合作水平较低,合作方式比较单一,合作范围比较局限。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和贸易相关指数衡量中国与东盟渔业技术和渔业贸易的合作潜力,可以发现中国与东盟在渔业技术和贸易方面存在互补性,还有进一步挖掘的合作空间。接着,本文从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与东盟渔业合作的前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渔业合作面临着良好的经济形势和政策背景,但也存在投资环境、监管机制、资源减退和主权争议等方面的挑战。总体来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渔业合作发展前景良好,合作空间广阔,特别是在水产养殖、渔业加工贸易、渔港建设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水产养殖、远洋捕捞、加工贸易和渔业资源养护等主要渔业合作领域方面的政策建议以充分发掘中国与东盟渔业合作的潜力,突破合作中可能存在的障碍。

二、解决过度捕捞的办法:培训渔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决过度捕捞的办法:培训渔民(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关于海洋渔业经济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渔业企业的研究
        (三)关于国外渔业企业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实地调查法
    五、相关问题的必要说明
        (一)渔业企业的概念界定
        (二)选取北海市作为研究点的缘由
        (三)文章中涉及的主要渔业企业信息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北海渔业企业的基础奠定
    一、构建渔业企业体系的必要性
        (一)恢复和发展渔业经济
        (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现实需要
        (三)构建渔业经济体系是重要任务
    二、北海渔业企业体系的构建完善
        (一)水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
        (二)渔船修造体系的构建
        (三)综合性国有海洋捕捞企业的成立与成长
    三、北海渔业企业在渔业生产中的社会效用、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渔业企业产生的社会效用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问题
        (三)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至21 世纪前北海渔业企业的突破
    一、改革开放后的新任务
        (一)助推渔业经济的市场化转型
        (二)推动渔民就业,释放生产活力
        (三)顺应改革开放时代潮流,焕发新生活力
    二、改革开放后至21 世纪前北海渔业企业体系的变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至21 世纪前传统渔业企业的新变化
        (二)形成新的乡镇渔业企业体系
    三、经济体制改革中渔业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国有企业优势下降
        (二)渔业涉外事件的损失和海洋资源减少
        (三)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四、经济体制改革中渔业企业的应对措施
        (一)改革管理制度
        (二)加强与国内外的贸易沟通
        (三)开拓远洋捕捞新局面
        (四)渔业产业链延伸和非渔产业拓展的发展实践
        (五)努力建构新兴乡镇渔业企业体系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转型发展
    一、21 世纪以来渔业企业的历史定位和新形势
        (一)渔业企业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力量
        (二)时代为渔业企业发展创造新的历史条件
        (三)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催生渔业企业转型升级
    二、21 世纪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特征
        (一)传统企业为时代所淘汰
        (二)民营企业成为行业产业的龙头引领
    三、渔业企业在困境中前行
        (一)渔业企业发展中所遇问题
        (二)渔业企业所遇问题的原因
        (三)渔业企业自我解困的主要举措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其他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概况及对北海渔业企业的评价和建议
    一、国内其他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情形
        (一)东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
        (二)黄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状况
        (三)渤海区渔业企业的状况
    二、北海渔业企业发展的区域地位和现实作用
        (一)有利于奠定北海在南海地区渔业地位
        (二)有利于带动个体渔民发展
        (三)有利于维护国家在海洋权益中的话语权
    三、新形势下北海渔业企业发展的路径
        (一)政府须加强对渔业企业政策等的支持
        (二)渔业企业自身要提升发展的内力
        (三)构建渔民与渔业企业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2)我国海洋捕捞渔业发展研究 ——以舟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海洋捕捞渔业的概念
        2.1.2 海洋捕捞渔业的特点
        2.1.3 海洋捕捞渔业的分类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公地悲剧理论
第三章 舟山市海洋捕捞渔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3.1 舟山市海洋捕捞渔业发展历史
        3.1.1 恢复发展期(1949—1958年)
        3.1.2 曲折发展期(1958—1978年)
        3.1.3 调整发展期(1978—1985年)
        3.1.4 快速发展期(1985—1999年)
        3.1.5 转型发展期(1999年至今)
    3.2 舟山市海洋捕捞渔业发展现状
        3.2.1 海洋捕捞产量
        3.2.2 海洋捕捞品种
        3.2.3 海洋捕捞渔业作业量
        3.2.4 海洋捕捞劳动力情况
第四章 舟山市海洋捕捞渔业SWOT分析
    4.1 舟山市海洋捕捞渔业优势分析(S)
        4.1.1 地理位置优势
        4.1.2 渔业资源优势
        4.1.3 发展基础优势
        4.1.4 经济发展优势
    4.2 舟山市海洋捕捞渔业劣势分析(W)
        4.2.1 捕捞渔业安全隐患高
        4.2.2 海洋捕捞监管难度大
        4.2.3 捕捞渔民收入水平低
    4.3 舟山市海洋捕捞渔业机会分析(O)
        4.3.1 渔业法律和政策的制定
        4.3.2 国内外巨大的消费市场
        4.3.3 国家级群岛新区的建立
        4.3.4 远洋渔业发展的新机遇
    4.4 舟山市海洋捕捞渔业威胁分析(T)
        4.4.1 捕捞海域环境恶化
        4.4.2 捕捞作业不尽合理
        4.4.3 渔民转产转业困难
        4.4.4 制度、政策待完善
        4.4.5 法律、法规不健全
    4.5 舟山市海洋捕捞渔业SWOT矩阵分析
        4.5.1 SO增长型战略
        4.5.2 WO扭转型战略
        4.5.3 ST多元化战略
        4.5.4 WT防御型战略
第五章 舟山市海洋捕捞渔业发展对策
    5.1 修复海洋生态,保护渔业资源
        5.1.1 治理海洋污染问题
        5.1.2 科学利用渔业资源
        5.1.3 保护修复海洋环境
        5.1.4 转变渔业发展理念
    5.2 调整产业布局,加强产业融合
        5.2.1 有序开发远洋渔业
        5.2.2 大力发展休闲渔业
        5.2.3 延长渔业产业链条
    5.3 渔业绿色发展,推动转型升级
        5.3.1 转变捕捞作业方式
        5.3.2 适度发展海洋养殖
        5.3.3 培育新型职业渔民
        5.3.4 推进渔民减船转产
    5.4 依靠科技驱动,发展数字渔业
        5.4.1 打造捕捞管理系统
        5.4.2 建立监测评估机制
        5.4.3 提升海洋科技水平
    5.5 提升管理水平,加大执法监管
        5.5.1 科学管理渔船渔具
        5.5.2 完善渔业管理制度
        5.5.3 加强渔业安全监管
        5.5.4 严抓渔业执法检查
    5.6 推进组织建设,完善法律法规
        5.6.1 推进渔业组织建设
        5.6.2 完善渔业相关法规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不足之处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福建省惠安县海洋渔业资源多中心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海洋渔业资源
        二、海洋渔业资源管理
        三、多中心治理主体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三章 惠安县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现状
    第一节 惠安县海洋渔业资源基本情况
        一、海洋渔业资源与捕捞生产情况
        二、海洋渔业资源面临的陆源污染
    第二节 惠安县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主体
        一、海洋渔业资源主管部门
        二、海洋渔业资源管理补充—渔业组织
    第三节 惠安县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执法监察
        二、生态修复
        三、产业转型
        四、普法教育
    第四节 惠安县海洋渔业资源管理效果评析
        一、海洋渔业违法行为处罚效果不明显
        二、渔业生态修复的效果有限
        三、渔民对生态修复理念的认可度低
第四章 惠安县海洋渔业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惠安县海洋渔业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监管乏力
        二、行业协会的职能不健全
        三、渔民群体短期利益驱使
    第二节 惠安县海洋渔业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职能定位不清及执法力量有限
        二、渔业协会缺乏政策扶持和社会力量参与
        三、渔民群体受教育程度不高
第五章 走向多中心的海洋渔业资源治理
    第一节 多中心海洋渔业资源治理的可能性
        一、海洋渔业资源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意愿
        二、海洋渔业资源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定位
    第二节 多中心海洋渔业资源治理的对策
        一、提升政府科学治理水平
        二、鼓励、扶持基层渔业协会的建立
    第三节 构建合理的多中心治理模式
        一、政府与渔业协会合作治理
        二、政府与渔民间的互商共建
        三、协会与渔民间的监督保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限额制度的实施研究 ——基于2017-2018年5个捕捞限额实施试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层面
        1.3.2 实践层面
    1.4 国内外对捕捞限额制度的研究
        1.4.1 国外对捕捞限额制度的研究
        1.4.2 国内对捕捞限额制度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和理论
        1.5.1 研究方法和路线图
        1.5.2 相关理论
第二章 捕捞限额制度机理分析
    2.1 捕捞限额制度的内涵
    2.2 捕捞限额制度实施的一般过程
        2.2.1 准备阶段
        2.2.2 分配阶段
        2.2.3 实施阶段
    2.3 国际常用的四种捕捞限额制度形式
        2.3.1 奥林匹克式自由竞争捕捞(FFOC)
        2.3.2 社区配额制度(CQ)
        2.3.3 个体配额制度(IQ)
        2.3.4 个体可转让配额制度(ITQ)
第三章 2017-2018年我国海洋捕捞限额制度试点实施情况
    3.1 我国海洋捕捞限额制度的实施背景
        3.1.1 过度捕捞导致资源衰竭
        3.1.2 传统渔业管理措施失效
        3.1.3 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推进
    3.2 2017-2018年海洋渔业捕捞限额试点实施情况
        3.2.1 浙北渔场三疣梭子蟹渔业
        3.2.2 山东省莱州湾海蜇渔业
        3.2.3 辽宁省普兰店区中国对虾渔业
        3.2.4 福建省厦漳海域梭子蟹渔业
        3.2.5 广东省珠江口白贝渔业
    3.3 试点渔业为实施捕捞限额制度开展的探索
        3.3.1 利用专项捕捞许可制度限制渔业准入
        3.3.2 实施渔捞日志管理并开发电子渔捞日志
        3.3.3 试行观察员制度辅助监测生产和资源情况
        3.3.4 吸纳基层渔民组织参与管理
    3.4 各地捕捞限额制度实施情况比较
        3.4.1 共性之处
        3.4.2 主要差异
第四章 我国海洋捕捞限额制度试点实施评析
    4.1 试点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4.1.1 加深了国内对捕捞限额制度的认识
        4.1.2 带动了一系列渔业管理相关制度
        4.1.3 积累了一定捕捞限额制度实践经验
    4.2 试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多鱼种渔业问题
        4.2.2 捕捞生产监测制度仍未建立
        4.2.3 制度所需的针对性资源调查、监测欠缺
        4.2.4 捕捞限制性措施难以有效执行
        4.2.5 管理能力和体制不能适应实际需求
        4.2.6 违反捕捞限额的法律责任缺失
第五章 国外捕捞限额制度实施的经验借鉴
    5.1 科学的TAC决策机制
    5.2 多样的分配方法及主体
    5.3 全方位的配额监管体系
    5.4 基于渔船许可证的捕捞准入
    5.5 权利下放的自治管理模式
    5.6 多鱼种渔业的TAC设置
第六章 完善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限额制度的相关建议
    6.1 修改《渔业法》完善制度建设
    6.2 加强渔业资源调查、监测的科学性
    6.3 建立多途径、综合性渔业数据信息体系
    6.4 进一步完善基于捕捞许可制度的捕捞作业限制管理
    6.5 建立多方参与的联合管理机制
    6.6 根据实际渔业特点分类设置捕捞限额管理机制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5)阐释学理论下渔业文本的翻译实践报告 ——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渔业管理者手册》英译汉翻译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翻译任务简介
    2.1 翻译任务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2.2 翻译文本的语言特点
第三章 翻译过程介绍
    3.1 译前文本处理
    3.2 翻译记忆库准备
    3.3 实际翻译实践
    3.4 译后审校
    3.5 译后反思
第四章 翻译理论的阐述
    4.1 乔治·斯坦纳提出的阐释学理论
    4.2 阐释学理论定义下的翻译四个阶段
第五章 翻译难点及解决方案
    5.1 翻译四个阶段遭遇的难点
    5.2 翻译难点的解决策略
第六章 翻译实践总结
REFERENCES
中文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件

(6)WTO渔业补贴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问题的提出
    三 研究的逻辑思路
    四 研究的结构体系
第一章 WTO渔业补贴的相关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第一节 渔业补贴的基本理论
        一 渔业补贴的定义
        二 渔业补贴的分类
    第二节 渔业补贴基本原则的适用
        一 预防原则的适用
        二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适用
    第三节 WTO渔业补贴的研究进展
        一 WTO渔业补贴谈判的历史进程
        二 WTO渔业补贴谈判的走向分析
第二章 现有WTO规则对渔业补贴的规范及其适用
    第一节 现有WTO规则对渔业补贴的规范
        一 渔业补贴与环境例外
        二 渔业补贴与《SCM协议》
    第二节 WTO渔业补贴规则对具体问题的适用
        一 渔业补贴规制的有关实体性问题
        二 渔业补贴规制的有关程序性问题
第三章 在WTO框架下完善我国渔业补贴法律制度的建议
    第一节 我国渔业补贴法律制度的现状
        一 我国渔业补贴法律制度的现状
        二 我国渔业补贴法律制度的评析
    第二节 完善我国渔业补贴制度的法律建议
        一 渔业补贴构成和环境标准的完善
        二 渔业补贴监督和执法机制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舟山群岛沿岸渔场渔业资源产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简要述评
    1.4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沿岸渔场
        2.1.2 渔业资源
        2.1.3 渔业权
        2.1.4 渔业资源产权化
    2.2 理论基础
        2.2.1 产权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参与式治理理论
        2.2.4 博弈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舟山群岛沿岸渔场渔业资源管理现状
    3.1 舟山群岛沿岸渔场的概况
    3.2 舟山群岛沿岸渔场管理的法律依据及主要手段
        3.2.1 舟山群岛沿岸渔场管理的法律依据
        3.2.2 舟山群岛沿岸渔场管理的主要手段
    3.3 舟山现行渔业制度与渔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3.3.1 DEA模型简介
        3.3.2 评价指标的选取
        3.3.3 数据分析与探讨
    3.4 舟山群岛沿岸渔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3.4.1 渔业管理主体有待丰富
        3.4.2 产权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3.4.3 行政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渔民渔业资源产权化认知现状
    4.1 渔民渔业资源产权化认知假设
    4.2 基于SPSS的舟山沿岸渔民问卷调查分析
        4.2.1 渔业资源产权化认知描述
        4.2.2 渔民渔业资源产权化认知对渔业权制度期望值的影响
        4.2.3 渔民渔业管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舟山沿岸渔民问卷调查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资源产权化经验
    5.1 国外渔业产权改革经验
        5.1.1 日本
        5.1.2 美国
        5.1.3 冰岛
    5.2 我国土地、林业和草原等资源产权化
        5.2.1 土地
        5.2.2 林业
        5.2.3 草原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沿岸渔场渔业资源产权化的博弈分析
    6.1 沿岸渔场渔业资源产权化各行为主体和相互关系
        6.1.1 沿岸渔场渔业资源产权化中的行为主体
        6.1.2 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6.2 政府与渔业管理合作组织之间的博弈分析
        6.2.1 博弈的基本设定
        6.2.2 博弈模型建立
        6.2.3 博弈结果分析
    6.3 渔业管理合作组织与渔民之间的博弈分析
        6.3.1 博弈的基本设定
        6.3.2 博弈模型建立
        6.3.3 博弈结果分析
    6.4 政府与渔民之间的博弈分析
        6.4.1 博弈的基本设定
        6.4.2 博弈模型建立
        6.4.3 博弈结果分析
    6.5 政府、渔业管理合作组织与渔民之间的博弈分析
        6.5.1 博弈基本设定
        6.5.2 博弈模型建立
        6.5.3 博弈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舟山群岛沿岸渔场渔业资源产权化实施建议
    7.1 构建舟山群岛沿岸渔场渔业资源产权制度
        7.1.1 舟山群岛沿岸渔场渔业资源产权主体界定
        7.1.2 舟山群岛沿岸渔场渔业资源产权客体界定
        7.1.3 舟山群岛沿岸渔场渔业资源产权化途径
    7.2 不断完善渔业资源产权化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7.3 不断探索渔民自我管理体系
    7.4 不断改善渔民社会保障制度
    7.5 不断强化监管机制建设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南海深海渔业资源养护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 学者建议和现有合作机制评估
二 南海深海渔业资源养护合作的必要性
    第一, 周边国家在南海捕捞的单位渔获量 (49) 下降明显。
    第二, 渔获物品质下降。
    第三, 鱼类种群评估结果恶化。
三 开展南海深海渔业资源养护合作的可行性
结 论

(10)东盟国家渔业发展及其与中国的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理论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东盟国家渔业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一节 东盟国家的渔业资源
    第二节 东盟国家的渔业发展现状
    第三节 东盟国家的渔业政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渔业合作研究
    第一节 渔业合作现状
    第二节 渔业合作特点
    第三节 渔业合作潜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渔业合作前景分析
    第一节 渔业合作机遇
    第二节 渔业合作挑战
    第三节 渔业合作前景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解决过度捕捞的办法:培训渔民(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研究[D]. 张镇昌.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我国海洋捕捞渔业发展研究 ——以舟山市为例[D]. 周扬.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3]福建省惠安县海洋渔业资源多中心治理研究[D]. 陈晨. 华侨大学, 2020(01)
  • [4]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限额制度的实施研究 ——基于2017-2018年5个捕捞限额实施试点[D]. 赵丽华.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5]阐释学理论下渔业文本的翻译实践报告 ——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渔业管理者手册》英译汉翻译实践为例[D]. 徐冉冉.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6]WTO渔业补贴制度研究[D]. 万会玲. 郑州大学, 2020(05)
  • [7]印度尼西亚“沉船”政策分析[J]. 白俊丰.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0(01)
  • [8]舟山群岛沿岸渔场渔业资源产权化研究[D]. 梅依然.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3)
  • [9]“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南海深海渔业资源养护合作[J]. 张祖兴,方仕杰. 东南亚研究, 2019(04)
  • [10]东盟国家渔业发展及其与中国的合作研究[D]. 吴若男. 厦门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过度捕捞的解决方案:培训渔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