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植入宫内节育器的超声诊断一例报告

卵巢植入宫内节育器的超声诊断一例报告

一、超声诊断节育器外移嵌入卵巢1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青[1](2021)在《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临床病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59例子宫穿孔(uterine perforation)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子宫穿孔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要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优化诊疗方案,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9年间收治的经手术治疗明确诊断为子宫穿孔的5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率及均数),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年龄分布特点:59例子宫穿孔患者的年龄为20-80岁不等,平均年龄44.86±2.139岁,中位年龄44岁。按10岁一个年龄段划分,<30岁12例,占20.3%;30-39 岁 14 例,占 23.7%;40-49 岁 11 例,占 18.6%;50-59 岁 7 例,占11.9%;60-69岁9例,占15.3%;≥70岁6例,占10.2%。按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的划分标准,18~44岁年轻组30例,占50.8%;≥45岁中老年组29例,占49.2%。绝经前子宫穿孔患者36例,占61.0%;绝经后子宫穿孔患者23例,占39.0%。不同年龄段子宫穿孔发生率不同,子宫穿孔患者多发生于绝经前女性,尤其处于30-39岁年龄段,绝经后女性多见于60-69岁年龄段。2.子宫穿孔的分类:59例子宫穿孔患者依据有无外源性因素分为:自发性子宫穿孔35例,占59.3%;继发性子宫穿孔24例,占40.7%。依据穿透子宫肌壁程度分为:部分性子宫穿孔(未穿透浆膜层者)10例,占16.9%;完全性子宫穿孔(穿透浆膜层者)42例,占71.2%;穿透子宫肌壁程度不详者7例,占11.9%。依据是否伴有周围脏器损伤分为:单纯性子宫穿孔37例,占62.7%;复杂性子宫穿孔22例,占37.3%。对子宫穿孔有无外源性因素与是否伴有周围脏器损伤相比较,自发性子宫穿孔常表现为单纯性穿孔,继发性子宫穿孔常表现为复杂性穿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子宫穿孔的病因: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中与宫内节育器相关子宫穿孔患者27例,占45.8%;与子宫炎性疾病相关子宫穿孔患者12例,占20.3%;与瘢痕子宫相关子宫穿孔患者11例,占18.6%;与其他宫腔操作相关子宫穿孔患者6例,占10.2%;与恶性肿瘤相关子宫穿孔患者2例,占3.4%;与妊娠相关子宫穿孔患者1例,占1.7%。4.子宫穿孔的临床表现: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中有症状者52例,占88.1%;无症状者7例,占11.9%。52例有症状者中,单纯性腹痛者9例,腹痛伴有腹膜炎症状者8例,腹痛伴有阴道流血者6例,单纯性阴道流血者5例,阴道流血伴有分泌物异常者3例,单纯性分泌物异常者3例,腹痛伴有分泌物异常者2例,腹痛伴有恶心呕吐、腹膜炎症状者2例,其他症状者各1例,共计14例。子宫穿孔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阴道流血、分泌物异常以及腹膜炎症状。5.子宫穿孔的诊断方法:59例子宫穿孔患者均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诊断,通过1种检查手段明确诊断者31例,占52.5%;其中行妇科彩超检查确诊者15例,行全腹CT检查明确诊断者15例,行宫腔镜检查明确诊断者1例。余28例通过妇科彩超检查加其他检查手段明确诊断,占47.5%;其中行妇科彩超+全腹CT检查者22例,行妇科彩超+全腹CT+盆腔MRI检查者2例,行妇科彩超+全腹CT+膀胱镜检查者2例,行妇科彩超+腹部平片检查者1例,行妇科彩超+腹部平片+全腹CT检查者1例。可见,妇科彩超检查是诊断子宫穿孔的主要手段,CT检查可进一步证实有无子宫穿孔。6.子宫穿孔部位: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中有明确记载子宫穿孔部位者52例,7例不详。在52例明确记载穿孔部位患者中,子宫前壁穿孔 23例,后壁穿孔9例,宫底部穿孔5例,前后壁均穿孔4例,侧壁穿孔3例,宫角部穿孔3例,宫颈部穿孔1例,子宫后壁+宫底部1例,子宫后壁+宫颈部1例,子宫后壁+宫角部1例,宫底部+宫角部1例。其中伴发临近脏器损伤者22例,包括:肠管损伤者15例,宫旁组织(包括卵巢、子宫韧带、输卵管)损伤者5例,膀胱损伤者2例。部分性子宫穿孔(未穿透浆膜层者)10例;完全性子宫穿孔(穿透浆膜层者)42例;穿透子宫肌壁程度不详者7例。在42例完全性子宫穿孔(穿透浆膜层者)患者中,穿孔部位大小不超过1cm者30例,大于1cm者12例,其中最大直径达7cm。可见,子宫穿孔多见于子宫前壁穿孔,常为完全性穿孔,且多数穿孔部位不超过1cm。7.治疗方法: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中急诊手术治疗者32例,占54.2%,非急诊手术治疗者27例,占45.8%。其中57例患者于我院行手术治疗,占96.6%;2例患者由外院手术后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占3.4%。我院57例手术患者中,22例患者行经腹子宫缝合修补术,12例患者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7例因子宫穿孔部位无出血未予特殊处置,7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缝合修补术,4例患者腹腔镜中转开腹行全子宫切除术,2例患者行腹腔镜下电凝术,2例患者行宫腔镜热球电凝术,1例患者仅行经腹探查术。可见,子宫穿孔患者多数经开腹手术治疗。8.误诊情况: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中误诊2例,占11.1%;为绝经后高龄患者,分别为62岁的宫颈癌患者和73岁的子宫内膜炎患者。9.住院时间:59例子宫穿孔患者住院时间3-23天不等,平均住院时间10.15±0.621天。其中住院时间小于7天者9例,占15.3%;住院时间7-13天者40例,占67.8%;住院时间大于14天者10例,占16.9%。急诊手术组患者最短住院时间3天,最长住院时间23天,平均住院时间10.34±0.948天;非急诊手术组患者最短住院时间3天,最长住院时间22天,平均住院时间9.93±0.779天。可见,急诊手术与非急诊手术比较,住院时间无差异。结论:1、子宫穿孔多发生于绝经前女性,以30-39岁年龄段多见,绝经后女性多见于60-69岁年龄段,绝经后伴有腹膜炎症状的妇女更易误诊。2、不同年龄段妇女子宫穿孔病因不同,绝经前子宫穿孔多与宫内节育器及宫腔操作等外源性因素相关,多为复杂性穿孔;绝经后子宫穿孔与宫腔积脓、子宫恶性肿瘤等疾病相关,多为单纯性穿孔。3、妇科彩超检查是诊断子宫穿孔的主要手段,具有方便、快捷、无创、可重复性强、价格低廉等优势;CT检查可进一步证实子宫穿孔。4、不同病因导致的子宫穿孔发生部位不同,与节育器相关的子宫穿孔常见于子宫前壁,且多伴有周围脏器的损伤;其他宫腔操作相关的子宫穿孔常见于子宫底部;子宫炎性疾病相关的子宫穿孔常见于子宫后壁。5、子宫穿孔患者多需采取手术治疗,术后抗感染等治疗对愈后十分重要。

胡文强[2](2021)在《519例无HPV疫苗一级预防的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探讨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发病特点、影响因素、宫颈筛查的难点及治疗方式的选择,为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预防、筛查、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提供丰富临床资料。方法:本研究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明确诊断、无HPV疫苗一级预防的住院宫颈病变患者1040例,按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的划分标准,将≥45岁的519例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4岁的521例年轻宫颈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对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筛查特点,分析HPV感染状况及其他相关因素,调查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患者临床特征变化状况,探讨中老年女性不同级别宫颈病变适宜治疗方案的选择。结果:1.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状况。(1)在104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中老年组宫颈LSIL占比11.8%、宫颈HSIL占比54.5%、宫颈癌占比33.7%,而年轻组占比分别是5.8%、78.9%、15.4%。两组比较,P<0.05,宫颈病变构成比存在统计学差异。(2)宫颈LSIL患者平均年龄47.45±11.43岁,年龄中位数49岁;宫颈HSIL患者平均年龄41.78±10.98岁,年龄中位数41岁;宫颈癌患者平均年龄48.75±10.93岁,年龄中位数50岁。宫颈癌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宫颈HSIL,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主要集中于中老年女性,而宫颈HSIL则主要集中于年轻女性,入院治疗的宫颈LSIL主要为中老年女性。2.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1)中老年宫颈病变肥胖患者占比66%(159/241例),其中32.70%(52/159例)为宫颈癌,47.80%(76/159例)为宫颈HSIL,两者合计达80.5%,而在年轻宫颈病变肥胖患者,71.95%(59/82例)为宫颈HSIL,19.51%(16/82例)为宫颈癌,两组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2)宫颈病变严重程度与女性生殖激素FSH、LH、E2的水平无相关性。(3)随分娩次数的增加,宫颈癌患者在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中的构成比率也随之升高,P<0.05;生育组,宫颈恶性肿瘤占比比较显着,为25.5%,未生育组,宫颈HSIL最显着,为76.7%,P<0.05,有统计学差异。3.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筛查状况(1)在1040例的宫颈病变患者中,1020例进行HPV检测,HPV感染率达到88.04%(898/1020例)。年轻组HPV感染率89.29%(459/514例),中老年组HPV感染率87.74%(444/506例),P>0.05,无统计学差异;年轻组宫颈LSIL的HPV感染率83.33%(25/30例),宫颈HSIL的HPV感染率88.64%(359/405例),宫颈癌的HPV感染率88.60%(70/79例),P>0.05,无统计学差异;中老年组宫颈LSIL的HPV感染率70.49%(43/61例),宫颈HSIL的HPV感染率87.18%(245/281例),宫颈癌的HPV感染率95.12%(156/164例),P<0.05,有统计学差异。(2)中老年与年轻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亚型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且以HPV单一型感染为主,占比为73.8%,混合型感染占比为26.2%。在HPV单一型感染中,HPV16型是最常见感染亚型,其次HPV58型;HPV18型排在第5位。中老年女性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亚型存在统计学差异:宫颈癌最常见HPV感染亚型为HPV16和HPV18型,HPV58型排在第3位,而宫颈HSIL最常见HPV感染亚型为HPV16型和HPV58型,宫颈LSIL中以混合型感染最常见,P<0.05。HPV-HC2的检测,结果显示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r=0.143,P<0.05。(3)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发现,宫颈LSIL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率为48.78%,宫颈HSIL为69.71%,宫颈癌高达82.8%,P<0.05,说明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细胞学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且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细胞学阳性率升高。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患者中,宫颈LSIL细胞学阳性率为48.1%,宫颈HSIL为72.3%,宫颈癌高达83.2%,P<0.05。(4)宫颈病变的阴道镜检查显示,宫颈癌患者III型转化区占50.60%,而宫颈LSIL和宫颈HSILⅡ型转化区分别占40.91%、36.99%,P<0.05,有统计学意义。年轻宫颈病变患者,II型转化区中宫颈HSIL的占比最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虽然中老年宫颈病患者,Ⅲ型的转化区中宫颈癌的占比较高,但是P>0.05,无统计学差异。4.中老年女性不同宫颈病变临床特征改变的比较(1)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中,宫颈癌发生异常分泌物比率(61.5%)显着高于年轻组患者(34.38%),而中老年宫颈癌患者中,血性分泌物高达76.42%,P<0.05。宫颈癌患者发生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比率(51.39%)显着高于宫颈LSIL(24.44%)和宫颈HSIL(19.02%),P<0.05;宫颈癌发生血性分泌物比率最高,而宫颈HSIL发生黄色分泌物比率最高,P<0.05。(2)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中发生异常阴道流血者比率为40.7%(211/519例),其中宫颈LSIL为24.56%,宫颈HSIL为17.67%,宫颈癌为74.86%。中老年组宫颈癌及宫颈HSIL发生异常阴道流血发生比率高达92.5%,高于年轻组85.9%。宫颈癌患者发生异常阴道流血的比率显着高于LSIL和HSIL,P<0.05。(3)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患者宫颈形态异常,宫颈癌最常见的是宫颈触及易出血和菜花样肿物,宫颈LSIL和HSIL最常见的是宫颈肥大。(4)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彩超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高达75%。各年龄组不同宫颈病变的阴道彩超检查的阳性比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中老年宫颈病变超声诊断阳性组,宫颈癌的比率达71.3%,而年轻宫颈病变超声诊断阳性组,宫颈HSIL比率达52.54%。5.中老年女性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模式(1)中老年组31.5%的宫颈LSIL患者选择全子宫切除术,而年轻组69.6%的宫颈LSIL则选择宫颈LEEP术,无全子宫切除患者,P<0.05。中老年组45.8%的宫颈HSIL患者选择全子宫切除术,明显高于年轻组3.5%,同时46.6%的宫颈HSIL患者选择宫颈冷刀锥切术,明显低于年轻组85.8%,P<0.05,中老年LSIL和HSIL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较年轻患者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2)中老年女性与年轻女性宫颈癌患者更多采用单纯根治术,但中老年女性术后放化疗的患者明显高于年轻女性,P<0.001,中老年宫颈癌患者治疗方式较年轻患者有统计学差异。(3)宫颈病变存在术前和术后病理诊断不一致现象,各年龄组宫颈HSIL术前术后病理级别改变有统计学差异,中老年组术后病理升级的比例高于年轻组,P<0.05。同时宫颈HSIL患者中存在“宫颈管有病灶”现象,中老年组高于年轻组,P<0.05。这影响了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的治疗模式。结论:1.宫颈病变患病比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中老年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明显高于年轻组,宫颈病变的程度可能受分娩的影响。宫颈HSIL多发生在相对年轻女性。2.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因无HPV疫苗一级保护仍存在高比率的HPV感染,HPV16/18型及HPV58等持续感染仍然是高危因素。HPV联合细胞检测尤为重要。3.中老年女性宫颈III型转化区罹患宫颈疾病风险较大;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助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4.要适时、适宜治疗中老年女性的持续宫颈LSIL,可能会及早终止宫颈癌的病程发展。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宜选择多种综合恰当的治疗模式。

赵芸鹤[3](2020)在《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与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比较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8月在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妇科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行子宫内膜去除术患者共87例,其中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AUB-0)62例,子宫腺肌病异常子宫出血患者(AUB-A)25例。AUB-O患者行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31例作为研究对象(NovaSure组),AUB-O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除术治疗31例作为对照组(TCRE组)。25例AUB-A患者应用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共有13例,其中6例行单纯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腺肌病NovaSure组),7例在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基础上联合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腺肌病NovaSure+LNG-IUS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除术的患者共有12例,6例行单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除术(腺肌病TCRE组),6例在宫腔镜子内膜电切除术基础上联合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腺肌病TCRE+LNG-IUS组)。NovaSure组的设备采用美国的豪洛(Hologic)公司生产的诺舒阻抗子宫内膜切除控制系统。对照组TCRE组的设备采用的是由日本奥林巴斯(OLYMPUS)公司提供的宫腔镜系统。分析AUB-O患者NovaSure组与TCRE组术前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治疗费用、术后平均阴道排液天数、术后显效率、术后有效率、术后闭经率及术后满意度等。分析ABU-A患者术前、术后痛经评分;腺肌病NovaSure组与腺肌病NovaSure+LNG-IUS组、腺肌病TCRE组与腺肌病TCRE+LNG-IUS组术后痛经评分及术后6个月的闭经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采用SPSS23.0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M(Q1,Q3)]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子宫腺肌病的患者的组间比较采用非秩和检验的Kruskal-WallisH检验,组内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的符号,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UB-O患者NovaSure组与TCRE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病程时间、术前血红蛋白、术前子宫内膜厚度、术前3个月的PBAC评分、宫腔深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贫血程度、内科疾病合并症例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ovaSure组重度贫血及内科疾病合并症例数多。(2)AUB-O患者NovaSure组与TCRE组平均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NovaSure组与TCRE组平均出血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NovaSure组平均手术时间短、平均出血量少。(3)AUB-O患者NovaSure组与TCRE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NovaSure组与TCRE组平均住院治疗费用有统计学差异(P<0.05)。NovaSure组平均住院天数短,平均住院费用较高。(4)AUB-O患者NovaSure组与TCRE组患者术后平均排液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NovaSure组平均排液时间较短。(5)AUB-O患者NovaSure组与TCRE组显效率、闭经率、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6)子宫腺肌病患者各个组之间的年龄、术前PBAC评分、术前血红蛋白、内膜厚度及宫腔深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7)子宫腺肌病患者6例单纯行NovaSure手术治疗术前术后痛经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7例在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基础上联合使用LNG-IUS的患者术前、术后痛经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6例单纯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痛经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6例在宫腔镜内膜电切除术基础上联合使用LNG-IUS患者术前、术后痛经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腺肌病NovaSure组和NovaSure+LNG-IUS组术后痛经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腺肌病TCRE组和TCRE+LNG-IUS组术后痛经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ovaSure与TCRE治疗后痛经均有明显改善,联合LNG-IUS后痛经治疗效果更佳。NovaSure+LNG-IUS组术后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疗效优于NovaSure组,TCRE+LNG-IUS术后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疗效优于TCRE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NovaSure子宫消融术手术耗时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安全性高,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而言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2)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在年龄大合并内科疾病或重度贫血的围绝经期AUB患者治疗中因其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因素更具优势。(3)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联合左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除术联合左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术后痛经的风险。可以避免远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生。

苑会晶,郭良云,胡萍[4](2020)在《超声在诊断节育器异位宫外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节育器异位宫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节育器异位宫外的超声表现,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 24例患者共取出节育器26枚,包括宫外节育器24枚及宫内节育器2枚。10枚异位于子宫直肠窝;5枚异位于腹腔内,其中2枚位于肠管间,2枚异位于小肠引起肠道梗阻,1枚嵌于腹壁肌层;4枚异位于子宫角并局部包裹形成;2枚异位膀胱并形成膀胱结石;2枚异位于直肠;1枚异位于子宫膀胱窝;另外有2例患者同时存在宫内节育器。21例超声所见与手术结果完全符合,超声诊断符合率87.5%;3例漏诊,漏诊率12.5%,漏诊病例均为腹腔内节育器异位。结论超声在诊断节育器异位宫外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准确诊断子宫直肠窝、子宫角、直肠及膀胱等近子宫壁处节育器异位,但对于远离子宫壁的腹腔内节育器异位诊断较为困难。

杨怡[5](2019)在《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内节育器异常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诊断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异常时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经阴道二维超声高度怀疑IUD异常的99例患者进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观察IUD的形态、位置及其与宫腔、肌层的关系,以宫腔镜、腹腔镜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的准确率。结果:三维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8.99%(98/99),其中检查位置正常28例,下移6例,嵌顿60例,旋转1例,部分穿孔3例,误诊1例(由于子宫肌腺症合并子宫肌瘤导致宫腔形态异常误认为IUD嵌顿);二维超声正确诊断70例,准确率为70.71%,明显低于三维超声的98.99%(P<0.01)。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IUD异常显示更清晰,准确率更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沈莉红[6](2019)在《腹部超声对宫内节育器异位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宫内节育器异位的腹部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收治的289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采用腹部超声对节育器异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89例节育器异位患者中,节育器下移宫腔110例,下移宫颈管内116例其中合并带环妊娠45例,异位嵌顿于子宫前、后壁61例,异位游离盆腔1例,异位一侧卵巢1例。结论:腹部超声检查对节育器异位能快速、准确判定位置,减少不必要的伤害,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陈绣瑛[7](2018)在《含铜宫内节育器带器妊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device,IUD)是一种长效、高效、可逆的避孕方法。是中国妇女最常用的避孕措施,在2.30亿采用各种避孕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中,约有53.6%的妇女使用IUD。目前最常用的IUD是含铜宫内节育器(Copper-bearing intrauterine Device,Copper IUD),故本文中 IUD 均指含铜 IUD。放置 IUD 后可能出现带器妊娠、异位、异常阴道流血、脱落等不良反应。带器妊娠(带器妊娠)包括宫内妊娠和宫外孕,本文中带器妊娠均指(宫内妊娠)发生率约为每1000个妇女年1个。虽然带器妊娠的发生概率低,但是我国使用IUD基数庞大,带器妊娠的绝对数不少,带器妊娠的胚胎去留问题常常困扰妇女及临床医师。既往研究发现带器妊娠妇女蜕膜及绒毛组织中铜离子浓度增高,但增高的铜离子产生的细胞、生殖遗传毒性作用,及其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尚不清楚。IUD异位是带器妊娠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其他两个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轻和既往IUD自然脱落史。此外,异位的IUD有导致妇女子宫穿孔、肠梗阻、盆腔包块、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可能,影响女性生殖健康。临床上,IUD异位妇女50%以上无临床症状,故在IUD放置后的随访中,提供一种准确、简便、安全的辅助检查方法,能及时发现IUD异位,并且能为手术方式选择提供有效参,对于保障妇女生殖健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关注带器妊娠对母婴健康影响以及IUD异位等相关问题。众所周知,胚胎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营养、环境、胎盘和母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某些基因、细胞因子等的表达水平可以反映胚胎生长发育潜能,与自然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有关。人类白细胞抗原-G基因(Human leukocyte antigen G,HLA-G)在滋养细胞的表达,贯穿妊娠全过程。HLA-G的多态性与血管的重铸过程、胚胎的早期发育、体外授精妊娠结局及正常妊娠维持相关。目前多数研究认为,HLA-G在滋养细胞、胎盘等部位的低水平表达与多种妊娠相关疾病及妊娠期并发症(如流产、早产、子痫前期、胎膜早破)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Ⅱ,IGF-Ⅱ)被称为出生前的主要生长因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方式参与早期妊娠多个环节的调节,是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是反映胎盘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研究认为,IGF-Ⅱ表达水平下降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子痫前期、胚胎发育异常、胚胎停育等有关。那么,含铜IUD中的Cu2+是否影响HLA-G和IGF-Ⅱ在蜕膜及绒毛组织的表达水平,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既往研究认为,带器妊娠增加孕妇感染、流产、早产和绒毛膜羊膜炎等情况的发生概率。临床上,带器妊娠要求继续妊娠的孕妇中绝大部分在妊娠早、中期取出IUD,少部分带器妊娠直至分娩时取出。带器妊娠至妊娠晚期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仍不明确,有待临床病例的积累。IUD异位是带器妊娠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且异位的IUD有导致子宫穿孔、肠梗阻、盆腔包块、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一旦IUD异位应立即取出。临床上50%以上的IUD异位无任何临床症状,且不能通过尾丝长度排除IUD异位。目前临床上确定IUD位置的常用辅助检查方法有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和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rtomography,CT)等。然而,哪种辅助检查方法更准确、安全、简便和经济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针对IUD使用中的带器妊娠和IUD异位这两个问题,我们采用实验室研究及临床数据分析,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观察带器妊娠妇女蜕膜及绒毛组织中胚胎发育重要因子HLA-G及IGF-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探讨含铜IUD中的Cu2+对胚胎发育分子水平的可能影响;2、分析妊娠晚期带器妊娠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为带器妊娠胚胎去留问题提供理论依据;3、比较超声及CT在IUD异位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一种准确、简便、安全,并能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有效参考的IUD定位方法,保障使用IUD妇女的生殖健康。第一部分含铜宫内节育器带器妊娠对蜕膜及绒毛组织中HLA-G和IGF-Ⅱ表达水平的影响目的:研究放置含铜IUD后带器妊娠对蜕膜及绒毛组织中胚胎发育重要因子HLA-G和IGF-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收集放置含铜IUD带器妊娠及正常妊娠早孕期要求人工流产妇女的蜕膜及绒毛组织共54例(带器妊娠组27例,正常妊娠组27例)。采用HE染色比较蜕膜及绒毛组织镜下形态学的差异,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蜕膜及绒毛组织中HLA-G及IGF-Ⅱ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带器妊娠组和正常妊娠组的绒毛及蜕膜组织HE染色镜下形态学表现均无明显差异(P>0.05)。2.带器妊娠组蜕膜表达HLA-G蛋白水平(0.972±1.078)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2.34±1.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器妊娠组绒毛组织表达HLA-G蛋白水平(2.068±1.571)较正常妊娠组(1.659±1.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器妊娠组蜕膜组织表达IGF-Ⅱ蛋白水平(0.854±0.733)与正常妊娠组(0.616±0.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器妊娠组绒毛组织表达IGF-Ⅱ蛋白水平(1.215±1.18)较正常妊娠组(0.868±0.7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带器妊娠组绒毛HLA-GmRNA表达水平(-7.524±3.34)低于正常妊娠组(-5.788±2.1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器妊娠组蜕膜HLA-GmRNA表达水平(-6.61±2.525)较正常妊娠组(-7.73±2.005)无明显差异(P>0.05)。带器妊娠组绒毛IGF-ⅡmRNA表达水平(-6.1±1.282)较正常妊娠组(-5.824±3.017)无明显差异(P>0.05)。带器妊娠组蜕膜IGF-ⅡmRNA表达水平(-3.247±1.794)较正常妊娠组(-3.137±2.17)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带器妊娠组和正常妊娠组的绒毛及蜕膜组织HE染色镜下形态学表现无明显差异。2.带器妊娠可能通过调节HLA-G翻译过程降低蜕膜HLA-G蛋白表达水平。3.带器妊娠对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可能与蜕膜及绒毛组织中IGF-Ⅱ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第二部分 含铜宫内节育器带器妊娠对孕产妇并发症及新生儿影响的研究目的:探讨放置含铜IUD后带器妊娠对母体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异常的影响。方法:放置含铜IUD带器妊娠并且孕周≥28周孕妇作为带器妊娠组。收集同期入院的孕周≥28周正常妊娠孕妇作为正常妊娠组。共收集妊娠≥28周孕妇152例(带器妊娠组76例,正常妊娠76例)。比较两组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胎盘早剥、产褥感染等的发生情况。同时记录出生时IUD的位置、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情况和新生儿畸形等情况。结果:1.正常妊娠组孕妇平均年龄(31.84±5.63岁)与带器妊娠组(32.78±5.73)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平均分娩孕周38(13)周与带器妊娠组的38(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节育器平均放置时间6(19)年。2.带器妊娠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为7.89%,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为7.89%。正常妊娠组的发生率分别为9.21%、9.2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带器妊娠组发生PROM的概率为38.16%高于正常妊娠组的17.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器妊娠组中PPROM的发生率为25%,PPROM占PROM 65.52%,PPROM 占早产 79.17%(19/24)。正常妊娠组中 PPROM 的发生率为7.89%,PPROM占早产33.33%(6/18)。PPROM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器妊娠组PROM和PPROM的发生与IUD位置及IUD使用时间均无相关性。4.正常妊娠组新生儿出生体重(3098.95±701.40g)与带器妊娠组(2883.45±808.86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器妊娠组新生儿窒息、宫内感染、低出生体重、畸形等的发生概率较正常妊娠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带器妊娠至孕晚期未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等并发症发生概率。2.带器妊娠发生PROM和PPROM概率明显增加。3.带器妊娠无明显增加孕晚期新生儿窒息、宫内感染、低出生体重、畸形等的发生概率。第三部分 超声及X线断层扫描技术在含铜宫内节育器异位中的诊断价值目的:通过探讨超声及CT在含铜IUD异位中的诊断价值。寻找一种准确、简便、安全、并能为手术方式选择提供有效参考的IUD定位检查方法。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期间因超声检查或取器失败怀疑含铜IUD异位住院的病例。比较经宫腔镜、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证实含铜IUD异位患者的CT及超声的检查结果,明确超声及CT在含铜IUD异位中的诊断价值。研究结果采用配对卡方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维超声和二维超声对IUD异位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2.6%和64.8%。三维超声对IUD异位的诊断优于二维超声检查,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2.三维超声和CT诊断IUD部分异位的灵敏度分别为82.91%和83.76%,IUD完全异位的灵敏度分别为85.71%和100%,IUD宫外异位的灵敏度分别66.67%和100%。CT和三维超声对IUD部分异位、完全异位和宫外异位诊断的正确率差别均无统计意义,P均>0.05。结论:1.三维超声对IUD异位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2.三维超声与CT在IUD异位中的诊断价值无明显差异。

吴爱强,游仁芳,喻瑾[8](2016)在《圆形节育器异位至卵巢输卵管系膜一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是一种简便、经济、可逆、长效、安全的避孕工具。我国育龄妇女40%均采用放置IUD作为避孕措施[1]。但因各种原因,IUD会出现变形、嵌顿、断裂、异位等现象,危害带器妇女的健康,并影响生活质量。笔者遇到圆形IUD异位至卵巢输卵管系膜一例,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47岁,农民。2005年7月于当地计生办

胡培,白姣,朱昱亭,郑光美,董正森,杨波[9](2014)在《经腹、经阴道超声联合X线对节育器宫外异位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又称节育环,将其放置于育龄妇女的宫腔内,通过机械性刺激及化学物质的干扰而达到流产避孕的目的,不抑制排卵,不影响女性内分泌系统,因而避免了一般药物避孕的不良反应。目前在育龄妇女避孕措施中占40%50%[1]。IUD的普及使其并发症在妇科临床日益常见,其中,IUD宫外异位则是较少见而又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本次研究将怀疑IUD宫外异位的

吴春山,陈海庆,杨纯,赵楚鑫[10](2014)在《三维超声诊断宫内节育器位置异常的临床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诊断在宫内节育器位置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9例二维超声诊断或可疑IUD异常的患者进行三维超声成像检查,通过对IUD的三维超声图像分析,判断IUD的形状、位置以及宫腔关系,并与临床诊治结果对照。结果:59例患者三维超声诊断IUD异位的准确性分别为98%(58/59),二维超声诊断IUD异位的准确性分别为91%(54/59)。结论: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IUD位置判断更准确,对临床异常IUD的处理有很大的帮助。

二、超声诊断节育器外移嵌入卵巢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诊断节育器外移嵌入卵巢1例(论文提纲范文)

(1)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子宫穿孔的分类
        1.1.1 依据有无外源性因素分类
        1.1.2 依据子宫肌壁穿透程度分类
        1.1.3 依据是否伴有周围脏器损伤分类
    1.2 各期妇女子宫的特点
        1.2.1 未成年女性子宫的特点
        1.2.2 成年女性子宫的特点
        1.2.3 绝经后女性子宫的特点
        1.2.4 宫腔积液子宫的特点
        1.2.5 哺乳期子宫的特点
        1.2.6 被恶性肿瘤侵袭子宫的特点
        1.2.7 瘢痕子宫的特点
        1.2.8 放置宫内节育器子宫的特点
        1.2.9 其他特殊类型子宫的特点
    1.3 子宫穿孔的高危因素
    1.4 诊断标准
    1.5 治疗方案
        1.5.1 保守治疗
        1.5.2 手术治疗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子宫穿孔的年龄分布特点
    3.2 子宫穿孔的分类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2.1 子宫穿孔的分类
        3.2.2 子宫穿孔类型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3.3 子宫穿孔的发病因素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3.1 子宫穿孔的病因
        3.3.2 子宫穿孔发病因素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3.3.3 子宫穿孔发病因素与穿孔类型之间的相关性
    3.4 子宫穿孔的临床表现
    3.5 子宫穿孔的诊断手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5.1 子宫穿孔的诊断手段
        3.5.2 子宫穿孔的诊断手段与发病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3.6 子宫穿孔患者入院时的收治情况
    3.7 子宫位置与子宫穿孔情况的相关因素分析
        3.7.1 子宫位置与子宫穿孔部位的具体情况
        3.7.2 子宫穿孔部位与发病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3.8 子宫穿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8.1 子宫穿孔的手术方式
        3.8.2 促宫缩药物的使用情况
        3.8.3 子宫穿孔手术方式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3.8.4 子宫穿孔手术方式与穿孔部位之间的相关性
    3.9 子宫穿孔的住院时间、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9.1 子宫穿孔的住院时间、预后
        3.9.2 子宫穿孔住院时间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3.9.3 子宫穿孔住院时间与发病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3.9.4 子宫穿孔住院时间与穿孔类型之间的相关性
        3.9.5 子宫穿孔住院时间与穿孔部位之间的相关性
        3.9.6 子宫穿孔住院时间与手术方式之间的相关性
第4章 讨论
    4.1 子宫穿孔的发病年龄与机制
    4.2 子宫穿孔类型与发病原因及年龄的关系
    4.3 子宫穿孔的部位与发病因素的关系
    4.4 子宫穿孔的临床表现
    4.5 主要辅助诊断手段
    4.6 治疗方案的选择
        4.6.1 手术治疗
        4.6.2 辅助治疗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519例无HPV疫苗一级预防的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及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病机制及特点
    1.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
        1.2.1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雌激素的关系
        1.2.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阴道微生态的关系
        1.2.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早年避孕方式选择之间的关系
        1.2.4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妊娠分娩的关系
        1.2.5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吸烟之间的关系
        1.2.6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性行为因素的关系
    1.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筛查及早期诊断
        1.3.1 宫颈脱落细胞学筛查
        1.3.2 宫颈HPV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
        1.3.3 阴道镜检查
        1.3.4 子宫颈活组织检查
        1.3.5 中老年女性宫颈筛查的特点和难点
    1.4 宫颈癌的一级预防
        1.4.1 HPV疫苗
    1.5 对于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治疗
        1.5.1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
        1.5.2 宫颈恶性肿瘤的治疗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状况的调查研究
        3.1.1 各年龄段女性宫颈病变发病构成比率
        3.1.2 不同类型宫颈病变的患病年龄差异
        3.1.3 中老年与年轻女性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患病情况分析
    3.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的分析
        3.2.1 肥胖与宫颈病变的关联性
        3.2.2 宫颈病变与城乡分布比较
        3.2.2.1 不同年龄女性宫颈病变的城乡分布比较
        3.2.2.2 年轻宫颈病变患者的城乡分布
        3.2.2.3 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的城乡分布
        3.2.3 宫颈病变与女性体内生殖激素水平相关性分析
        3.2.4 宫颈病变与生育的相关性分析
    3.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筛查状况
        3.3.1 宫颈病变与HPV感染
        3.3.2 宫颈病变的宫颈脱落细胞学调查
        3.3.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阴道镜检查
    3.4 中老年女性不同宫颈病变临床特征改变的比较
        3.4.1 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异常流血情况分析
        3.4.2 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改变
    3.5 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形态异常的状况比较
        3.5.1 宫颈低级病变患者的宫颈形态异常
        3.5.2 宫颈高级病变患者的宫颈形态异常
        3.5.3 宫颈恶性肿瘤患者的宫颈形态异常
    3.6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患者的辅助检查所见
        3.6.1 宫颈病变与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的相关性分析
        3.6.2 宫颈病变中的阴道彩超所见
        3.6.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子宫肌瘤的相关性分析
    3.7 中老年女性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模式
        3.7.1 宫颈低级病变患者治疗
        3.7.2 宫颈高级病变患者治疗
        3.7.3 宫颈恶性肿瘤患者治疗
    3.8 宫颈病变手术治疗前后的病理诊断符合率
        3.8.1 宫颈低级别病变术前术后病理级别比较
        3.8.2 宫颈高级别病变术前术后病理级别比较
    3.9 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宫颈管中有病灶”
第4章 讨论
    4.1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状况
    4.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的分析
        4.2.1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4.2.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城乡分布的相关性分析
        4.2.3 宫颈病变与体内激素的相关性分析
        4.2.4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生育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4.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宫颈筛查的相关性分析
        4.3.1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HP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4.3.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宫颈脱落细胞学相关性分析
        4.3.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患者宫颈形态异常的状况比较
    4.4 中老年女性不同宫颈病变临床特征改变的比较
    4.5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辅助检查的相关性分析
        4.5.1 宫颈病变与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的相关性分析
        4.5.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中的阴道彩超所见
    4.6 中老年女性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模式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与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异常子宫出血概述
    2.2 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
        2.2.1 B型超声
        2.2.2 诊断学刮宫
        2.2.3 宫腔镜检查
    2.3 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
        2.3.1 药物治疗
        2.3.2 诊断学刮宫
        2.3.3 手术治疗
    2.4 两种子宫内膜去除术疗效对比
    2.5 结语
第3章 临床资料分析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入选标准
        3.3.1 NovaSure阻抗控制系统纳入标准
        3.3.2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纳入标准
    3.4 排除标准
        3.4.1 NovaSure阻抗控制系统排除标准
        3.4.2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排除标准
    3.5 术前准备
    3.6 手术操作
        3.6.1 NovaSure阻抗控制系统
        3.6.2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除术
    3.7 术中监测
    3.8 术后处理
    3.9 术后随访
    3.10 疗效判定
    3.11 统计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AUB-O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分析
        4.1.1 年龄
        4.1.2 病程时间
        4.1.3 术前贫血
        4.1.4 术前血红蛋白
        4.1.5 术前内膜厚度
        4.1.6 术前3 个月的PBAC评分
        4.1.7 术前月经情况
    4.2 AUB-O两组患者术中情况
        4.2.1 两组宫腔深度
        4.2.2 两组手术时间
        4.2.3 术中出血量
    4.3 AUB-O两组患者术后情况
        4.3.1 术后病理
        4.3.2 平均住院天数
        4.3.3 治疗费用
        4.3.4 阴道排液
    4.4 AUB-O两组患者术后6 个月显效率
    4.5 AUB-O两组患者术后6 个月有效率
    4.6 AUB-O两组患者术后6 个月闭经率
    4.7 AUB-O两组患者术后6 个月满意度
    4.8 AUB-A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4.8.1 AUB-A患者痛经评分
        4.8.2 AUB-A患者术后6 个月的月经情况
第5章 讨论
    5.1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治疗
        5.1.1 口服药物治疗
        5.1.2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5.1.3 诊断学刮宫
        5.1.4 子宫切除术
        5.1.5 子宫内膜去除术
    5.2 NovaSure组与TCRE组术后两组疗效分析:
        5.2.1 AUB-O患者两组手术时间
        5.2.2 AUB-O患者两组闭经率分析
        5.2.3 AUB-O患者两组满意度、有效率、显效率分析
        5.2.4 AUB-O患者两组治疗费用及住院天数
        5.2.5 AUB-O患者两组术中出血量
        5.2.6 AUB-O患者两组阴道流液情况
        5.2.7 AUB-A患者痛经情况
        5.2.8 AUB-A患者术后6 个月月经情况
    5.3 术后再干预
    5.4 诺舒与经宫颈内膜切除预后因素分析
    5.5 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LNG-IUS
    5.6 子宫内膜切除术与子宫腺肌病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及在学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超声在诊断节育器异位宫外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2.2 超声诊断符合率
3 讨论
    3.1 节育器异位宫外的类型及临床表现
    3.2 节育器异位子宫外的超声表现
    3.3 节育器异位宫外的漏诊原因

(5)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内节育器异常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3 诊断标准
        1.3.1 下移
        1.3.2 嵌顿
        1.3.3 旋转
        1.3.4 部分穿孔
        1.3.5 子宫外移位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6)腹部超声对宫内节育器异位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方法
结果
讨论
    1 IUD下移
    2 IUD嵌顿
    3 IUD游离

(7)含铜宫内节育器带器妊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含铜宫内节育器带器妊娠对蜕膜及绒毛组织中HLA-G和IGF-Ⅱ表达水平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试剂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带器妊娠组和正常妊娠组绒毛及蜕膜组织形态学观察
        3.2 带器妊娠组和正常妊娠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IGF-Ⅱ及HLA-G蛋白表达部位
        3.3 带器妊娠组和正常妊娠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IGF-Ⅱ及HLA-G蛋白表达水平
        3.4 带器妊娠组和正常妊娠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IGF-ⅡmRNA及HLA-GmRNA表达水平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含铜宫内节育器带器妊娠对孕晚期孕产妇并发症及新生儿影响的研究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病例收集情况
        3.2 孕妇基本情况
        3.3 带器妊娠组与正常妊娠组母婴情况比较
        3.4 相关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带器妊娠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等并发症的关系
        4.2 带器妊娠与足月前胎膜早破及早产的关系
        4.3 带器妊娠与胎盘早剥
        4.4 带器妊娠与产褥感染的关系
        4.5 带器妊娠与新生儿异常的关系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超声及X线断层扫描技术在含铜宫内节育器异位中的诊断价值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病例基本资料
        3.2 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在IUD异位中的诊断价值
        3.3 三维超声与CT在IUD异位中的诊断价值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圆形节育器异位至卵巢输卵管系膜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简介
2 讨论

(9)经腹、经阴道超声联合X线对节育器宫外异位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超声检查方法
        1.2.2 X线检查方法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
    2.2 X线诊断结果
    2.3 术中超声定位
3 讨论

(10)三维超声诊断宫内节育器位置异常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诊断标准
        1.3.1 IUD嵌顿下移:
        1.3.2 IUD嵌顿:
        1.3.3 IUD子宫外异位:
2 结果
3 讨论

四、超声诊断节育器外移嵌入卵巢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临床病例分析[D]. 刘晓青. 吉林大学, 2021(01)
  • [2]519例无HPV疫苗一级预防的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D]. 胡文强. 吉林大学, 2021(01)
  • [3]NovaSure子宫内膜消融术与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临床分析[D]. 赵芸鹤. 吉林大学, 2020(08)
  • [4]超声在诊断节育器异位宫外中的应用价值[J]. 苑会晶,郭良云,胡萍. 江西医药, 2020(03)
  • [5]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内节育器异常的临床应用[J]. 杨怡. 中国医学创新, 2019(03)
  • [6]腹部超声对宫内节育器异位的诊断价值[J]. 沈莉红. 青海医药杂志, 2019(01)
  • [7]含铜宫内节育器带器妊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D]. 陈绣瑛. 浙江大学, 2018(02)
  • [8]圆形节育器异位至卵巢输卵管系膜一例[J]. 吴爱强,游仁芳,喻瑾. 海南医学, 2016(05)
  • [9]经腹、经阴道超声联合X线对节育器宫外异位的诊断价值[J]. 胡培,白姣,朱昱亭,郑光美,董正森,杨波.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4(06)
  • [10]三维超声诊断宫内节育器位置异常的临床价值[J]. 吴春山,陈海庆,杨纯,赵楚鑫. 吉林医学, 2014(21)

标签:;  ;  ;  ;  ;  

卵巢植入宫内节育器的超声诊断一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