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型模拟与分析

南京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型模拟与分析

一、南京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型的仿真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国锋[1](2021)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跨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费总量呈现快速增长走势,然而经济社会在不断开发资源的同时产生了大量污染物,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简称“REE”)系统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实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5个省份为例,首先,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REE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REE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测算和分析2008—2018年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REE系统耦合协调度,并对其进行时空特征分析;其次,基于沿线省份耦合协调度水平较低、省域分布不均的发展现状,利用系统动力学(SD)模型,构建REE系统SD仿真模型,设定四种不同发展策略:自然发展策略、高速发展策略、资源节约策略和协调发展策略;最后,运用Vensim软件平台对四种发展策略进行定量化动态仿真模拟,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综合分析得出丝绸之路经济带REE系统协调发展的最优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R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来看,资源利用子系统发展水平以年均10.67%的速率由2008年的0.3019增长到2018年的0.6241;生态环境子系统经历了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经济增长子系统水平值2008年较低,2009—2014年为快速增长期,2015—2018年为平稳发展期。总体来看,REE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0.3536上升到2018年的0.6294,增幅为78.00%。(2)从REE系统耦合协调度时序演变来看,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值皆呈波动上升态势,其中,耦合度均值在0.9414~0.9931之间,增幅最大的省份是云南,从2008年的倒数第2位上升到2018年的首位。而耦合协调度的均值在0.5757~0.7901之间,增幅为37.24%,增幅最大的省份是四川,从2008年的倒数末位上升到2018年的第3位。(3)从REE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格局来看,耦合协调类型为高水平协调的省份有内蒙古、黑龙江和青海,较低水平协调的省份有北京、山西、四川、云南和陕西,低水平协调的省份为河南。大多数省份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为生态环境和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在东西方向上呈正“U”型分布,自北向南逐渐降低。(4)从四种发展策略模拟情况来看,自然发展策略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资源节约策略,低于高速发展策略和协调发展策略;高速发展策略国内生产总值高于其他三种发展策略,大大提高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但资源消耗总量和CO2排放总量最高,这种以牺牲资源环境促使经济快速增长的策略,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资源节约策略环境污染强度最小,但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综合来看,协调发展策略为最优策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持较好的生态环境水平,有效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REE系统协调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REE系统耦合度具有整体水平较高但分布不均衡的特点,耦合协调度表现为整体水平不高、两极分化明显的现状。因此,通过构建REE系统SD仿真模型,设定四种发展策略,模拟分析得出,协调发展策略为丝绸之路经济带REE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最优策略,提出优化资源利用结构、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紧抓“一带一路”发展契机、重点关注低协调省份等优化策略,为制定丝绸之路经济带REE系统协调发展策略和一带一路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陈铮一[2](2020)在《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网络的可持续性评估研究 ——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文中指出

秦依[3](2020)在《基于城市共享交通的居民通勤出行方式选择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勤出行作为城市最主要的刚性出行,具有时空集聚性和周期往复性,对城市的交通资源供给水平提出了极大的考验,也是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的最尖锐体现。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发展,职住分离程度逐步加深,平均通勤距离也不断增长,通勤出行对机动化交通方式的依赖性不断升高,通勤需求呈现多样个性化态势。从而引起了城市早晚高峰严重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通勤体验差等一系列问题,给居民日常生活和城市社会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困扰。通勤问题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面临的严峻交通问题,多国多城均在积极寻求解决通勤问题的破冰点。近年来,城市共享交通的兴起给城市通勤交通僵局注入新的活力,逐渐在城市通勤出行中占据重要地位,带来的影响也渐趋于稳定。另一方面,国土空间规划新常态下,打破体制壁垒,增强了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与交通规划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为从根源上解决城市通勤问题提供了可能性。本文正是基于此特殊的交通发展时代背景,展开对于城市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的研究。文章首先通过文献资料阅读以及公开行业数据整理,确定共享交通的定义与内涵,明确论文对于共享交通方式的研究对象为:共享自行车与网约车。然后结合行业统计数据分析共享交通的发展现状,确定共享交通业态发展已初步显现成熟态势,对于城市通勤出行有显着影响且其影响趋于稳定。其次,设计基于共享交通的城市居民通勤出行现状的“RP+SP”调查问卷,进而基于调查结果研究分析城市居民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从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角度剖析共享交通方式与传统通勤方式的竞争与协同关系,并构建基于通勤费用和时间的综合通勤成本效用函数以研究共享自行车与常规公交、私人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间的转换机理,同时结合调查数据分析共享交通对通勤出行方式结构以及通勤模式的影响。接着选取合适的自变量(影响因素),构建考虑面板数据的基于共享交通的居民通勤出行方式选择预测Mixed Logit模型,充分考虑了以通勤为目的出行的特点,通勤个体异质性以及同一通勤主体在单日通勤出行往返程的通勤方式选择行为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运用南京市麒麟高新区通勤出行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并就模型结果对通勤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具体影响效应以及共享交通在通勤出行方式选择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讨论。最后,基于论文研究成果,以城市交通发展的不同阶段为脉络,探讨近期城市通勤交通现状提升、中期城市通勤出行方式结构优化、远期基于城市空间布局及土地利用的通勤交通发展策略,以实现城市整体有机协调、高效发展。

李磊[4](2020)在《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资源短缺和大气污染等越来越制约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建设,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经济规模的扩大,徐州市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科学的分析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内涵,构建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状况,找出提升路径,不仅能有助于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还能有利于徐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转型。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基于PSR框架模型构建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压力、状态和响应三个维度对徐州市2010-2018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系统评价和综合评价,动态探究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然后运用障碍度模型对徐州市2010-2018年的生态环境质量障碍因子进行分析,找到影响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最后根据主要障碍因子,建立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路径,为制定提升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是不断提高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压力指标对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不断加强,状态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但总体上仍是上升趋势。响应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再缓慢增长后又下降的趋势,总体上仍是上升趋势,这说明近九年,徐州政府和社会对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化响应一直很重视。(2)通过对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障碍因素的分析表明,森林覆盖率、人均耕地面积、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以及人口密度是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资源严重不足和空气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3)从总体上看,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响应系统指标的障碍度虽处于极低水平但有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压力系统和状态系统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但都处在较高水平;因此,要提升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就必须从压力和状态两个系统着手,同时也要注重响应系统的建设。(4)森林覆盖率、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对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人口密度则会抑制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然后结合经济发展模式组合了9条路径并进行分析,得出经济的高速发展可能会抑制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而经济发展基准模式下高方案的森林覆盖率、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人口密度的路径不仅使得徐州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发展,又能显着提升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因此此路径是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最佳路径。最后,本文针对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提出改善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本论文有图35幅,表22个,参考文献97个。

扶文潇[5](2020)在《南京旅游业发展的动力系统及其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大众旅游、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南京城市旅游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南京的中心城市首位度较低,发展城市旅游业在南京着力提升中心首位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另一方面,南京旅游业的增速开始放缓,进入增长疲软的阶段。挖掘南京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源所在,探寻南京旅游业发展动力系统的较优结构,不仅有利于提升旅游业的发展质量,而且有助于提升南京产业首位度,进而提升经济首位度和中心城市首位度。本文在对城市旅游业、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后,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系统动力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南京城市旅游发展动力系统进行探讨。定性分析部分,本文对南京市旅游发展现状及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近年来,南京旅游业成为支柱型产业,在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南京城市经济、社会各方面快速发展,对推动旅游业发展产生了一定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景点宣传不到位、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滞后、综合带动功能较弱等问题,阻碍了南京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依据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条件分析,本文参考前人研究,在定量部分利用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构建南京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动力系统,将其划分为经济基础子系统、社会支持子系统和环境保障子系统三个子系统,在此基础上绘制因果关系图和流图,构建系统方程,建立了南京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动力系统模型。之后,利用Vensim仿真平台对南京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动力系统模型进行检验,并对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发现旅游业发展环境趋势向好,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通过政策设计和模拟,发现增加旅游业投资总量、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和旅游业从业人员对旅游业发展增速有不同程度上的提升作用。最后,根据模型的仿真结果,结合对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条件的分析,对促进南京城市旅游业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加强政府规划,改革管理体制;二是加大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三是强化人才培养,提升服务品质;四是推进产城融合,提高综合水平。

张琳[6](2020)在《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大客流下的多模式公交系统级联可靠性研究》文中指出坚持公交优先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主要支撑。随着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等多种公交模式之间耦合效能提升需求的不断增大,多模式公交系统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城市公交网络可靠性研究目前多集中于车头时距可靠性和运行时间可靠性等服务可靠性层面,缺乏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的系统层面研究。复杂网络理论和相互依存视角下复杂网络抗毁性建模技术的引入,带来多模式公交系统可靠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城市公交网络抗毁性研究侧重于物理拓扑结构和系统科学层面,对城市公交网络的特殊关键节点-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关注不够,未考虑与实际公交运行紧密联系的拥挤、时滞和自组织效应,缺乏中观系统可靠性的定量控制优化方法。本研究在分析多模式公交系统时变复杂性和脆弱性的基础上,基于复杂网络级联失效模型,对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大客流情境下的多模式公交系统级联可靠性进行研究,建立了级联可靠性模型、演化算法以及定量控制优化方法,为解析城市公交网络可靠性提供了新视角-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中观系统可靠性。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多模式公交系统时变复杂性分析确定了多模式公交系统时变复杂性与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大客流的关联性,提出了时变复杂性通用测试框架;基于实例分析,分别验证了通用测试框架在轨道交通网络和常规公交网络中的适应性;最后,给出了不同公交模式时变复杂性的关联方法。为解析级联失效复杂动力学演化的内在动因提供了基础。(2)多模式公交系统脆弱性分析确定了多模式公交系统脆弱性与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大客流的关联性,提出了基于Arc GIS的耦合站点定量化快速识别方法;给出了耦合站点脆弱性规则,建立了复合网络脆弱性改进分析模型;最后,基于实例仿真分析,验证了改进分析模型的适应性。为解析级联失效复杂动力学演化提供了宏观抗毁性认识基础。(3)多模式公交系统级联可靠性模型确定了多模式公交系统级联失效与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大客流的关联性,建立了考虑不同公交模式间负荷量纲差异性的三层网络集计客流模式,并将其理解为多模式公交系统交通需求分布;引入了拥挤、时滞和自组织效应,建立了级联可靠性模型,并设计了相应演化算法。为描述级联失效复杂动力学演化提供了可定量化控制和接近实际运行的级联可靠性模型。(4)基于模型控制参数的多模式公交系统级联可靠性控制优化给出了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大客流下的多模式公交系统常态级联失效整体演化概念图;对各模型控制参数的控制特性进行了实例仿真分析,定性评估了各级联可靠性度量指标的可靠性;最后,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模型控制参数量化分级模型,并生成了相应控制优化对策。从级联可靠性模型内部给出了级联可靠性控制优化方法。(5)基于主动调控措施的多模式公交系统级联可靠性控制优化提出了基于失效负荷动态重分配机制的控制优化方法,基于实例仿真分析,验证了基于链路预测的失效负荷动态重分配机制的可靠性,并生成了相应控制优化对策;提出了基于系统应急处置能力的控制优化方法,基于实例仿真分析,测试了各系统应急处置能力加载策略的控制优化能力,并生成了相应控制优化对策;最后,给出了主动调控措施控制效果的定量化评价方法。从具体的主动调控措施给出了级联可靠性控制优化方法。

谷甜甜[7](2019)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水”病盛行,面对亟待解决的城市水危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作为内涝重发区,老旧小区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主要组成部分,其海绵化改造涉及面更广、难度更大。为此,国家开始大力推行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并将居民参与作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新途径。然而,现阶段居民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中的“无意参与”、“无力参与”、“无路参与”、“无序参与”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老旧小区治理水平,甚至引发了较多投诉事件。尽管国内外学者均在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居民参与和参与式治理上有较多研究成果,但鲜见参与式治理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的应用,对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定量分析较少,缺乏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的评价方法,少有对居民参与治理机理的分析,未见该领域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的研究,且缺少引导居民参与治理的对策。因此,本研究将参与式治理引入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过程中,按照“剖析内涵-划分居民参与治理模式-评价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分析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仿真居民参与治理动态过程”的思路,对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按照以下步骤展开:(1)全面剖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内涵。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走访等方法,深入探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内涵和居民参与治理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界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概念,分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主体、客体和过程等基本要素,梳理居民参与治理在国内外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的应用,从赋权、参与、协作、网络和效度等五个方面总结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框架,推动参与式治理理论在该领域的应用。(2)系统划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类型。基于扎根理论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框架,识别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居民常采取的参与治理行为并利用PROMETHEE II方法对这些行为的参与水平进行排序。而后,基于教育心理学领域参与框架确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概念框架,建立基于层次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法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计算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五个试点海绵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控制型参与治理模式、告知型参与治理模式、非参与型参与治理模式、态度消极型参与治理模式、配合型参与治理模式、意愿微弱型参与治理模式和完全型参与治理模式等七类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此部分研究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客观分析居民参与治理情况,丰富参与框架的相关研究。(3)定量评价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整理参与水平评价的指标,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初步指标体系,再根据相关专家访谈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筛选,确定最终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而后,构建基于ANP-PROMETHEE II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以长三角地区五个试点海绵城市为例,计算五个城市综合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并进行对比,量化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此部分研究有助于判断居民参与治理绩效,创新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估方法。(4)深入探究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心理学领域常见的行为理论进行梳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分析的研究框架,利用SEM对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部分假设。在此基础上,基于社会实践理论等理论构建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分析理论框架,利用无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探索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显着影响因素。此部分研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形成机理,丰富计划行为理论、社会实践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等理论的应用研究。(5)动态仿真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过程。根据基于MAB-SD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思路,首先探究基于MAB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演化系统,确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之间存在17条演化路径。其次,选择离散选择模型构建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测算模型,利用前述调研数据构建基于SD的七类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而后,通过AnyLogic仿真软件设计基于MAB-SD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平台,利用调研数据设置模型的初始输入变量,分析该情景下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并进行单因素、两因素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最后,结合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提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提升的对策。此部分研究有助于揭示居民参与治理的演化规律,推动计算实验技术在居民参与领域的应用,并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提升提供方向。

崔鹏[8](2019)在《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的度量研究 ——以暴雨内涝灾害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不断遭受地震、暴雨内涝、火灾、风灾、传染病等各类不确定性灾害扰动,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城市功能失效、社会秩序失衡等严重后果。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但城市社区防灾减灾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优化和提升空间。“弹性”理念在解决前述我国社区防灾减灾存在不足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构建弹性社区可以从基本层面提升社会应对危机的能力,有效弥补传统的国家自上而下式灾害管理体系的局限性。国内外学者针对社区弹性做了大量前期研究,但一方面,城市社区适灾弹性的概念和内涵仍处于“百家争鸣”状态,研究框架和机理没有完全厘清和统一,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没有得到合理区分且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在测度和评价社区弹性时,对灾前预测和灾后度量的差异性认知不足,缺少两者之间互动关系的讨论。因此,本研究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引入我国城市社区适灾弹性度量研究,按照“概念和内涵剖析-影响因素识别-评价指标选取-评价方法制定-影响机理分析-弹性仿真预测-实证研究-适灾策略制定”的思路,对我国城市社区灾后适灾弹性评价、灾前弹性预测等问题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按照以下步骤开展(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简称:UCCE):(1)界定我国UCCE适灾弹性概念、内涵和框架。首先,从“社区”概念入手,介绍我国城市社区发展里程和组织架构变迁。然后,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将我国城市社区分为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下文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划分方式奠定基础。进而,通过文献综述和网络爬虫技术,确定我国城市社区典型灾害、特点及链式传递方式。其次,对我国城市社区适灾阶段和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划分,并总结国内外现有防灾减灾实践策略。最后,基于改进的可持续生计框架,提出我国城市社区适灾弹性框架。并依次对“适灾弹性”、“4R特性”、“弹性社区适灾机理”进行分析,最终形成全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2)识别我国UCCE适灾弹性影响因素。首先,通过人种志研究方法深入利益相关者群体中,利用深度访谈、自由交谈、圆桌交流等方式,围绕城市社区适灾弹性相关话题,获取调研资料。然后,基于扎根理论对搜集到的资料依次进行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以及理论饱和度检验,完成城市社区适灾弹性影响因素的初次选取。进而,通过专家问卷+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影响因素进行约简。最终,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将四个维度下的19个指标确定我国城市社区适灾弹性关键影响因素。(3)确定我国UCCE适灾弹性评价指标,建立适灾弹性灾后度量和分析方法。首先,确定指标的选取原则和依据,通过系统文献综述法(SLR)从国内外主流数据库中检索并初步提炼出92篇社区适灾弹性评价相关文章。然后,通过词频统计软件整理和专家问卷打分的形式,对上述维度和指标进行初次筛选。其次,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建立指标间比较矩阵、确定关系强度、检验矩阵一致性,并得到各个指标的组内权重和组间权重,通过既定规则筛选出三个维度下的20个评价指标。最后,基于PROMETHEEⅡ决策法建立我国城市社区适灾弹性的灾后度量方法和度量准则,并通过重要性-绩效分析(IPA)法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4)验证我国UCCE适灾弹性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影响机理。首先,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建立我国城市社区适灾弹性影响机理的假设模型。其次,通过李克特五级打分量表,对调查问卷中各适灾弹性相关题目进行打分和汇总。进而,对获取的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相关性分析,确保问卷打分和题项设置的合理性。最后,对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度进行检验,验证各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假设关系,为后续的模拟仿真奠定理论基础。(5)建立我国UCCE适灾弹性灾前度量与提升模型。首先,基于Matlab软件中的BP神经网络模块建立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预测模型。其次,以暴雨内涝灾害为例,将样本数据在BP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和测试,通过隐藏层中的运算建立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之间的潜在关系。同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SNA),通过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强度矩阵,在UCINET软件中定量计算社区适灾弹性的鲁棒性、冗余性、及时性和谋略性等4R特征。通过对比分析,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和适灾弹性提升策略制定奠定基础。(6)开展灾害前后实证研究,为目标社区制定适灾弹性提升策略。本文的实证研究可以分为灾后评价和灾前预测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以南京市四个典型城市社区为例,通过2017年6月暴雨内涝灾害对社区造成的影响,利用PROMETHEEⅡ方法定量计算社区灾后的适灾弹性大小。继而,通过IPA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到社区的优势与不足。第二部分仍以上述四个社区为例,首先基于社区现有适灾弹性资本影响因素,预测2019年8月“利奇马”台风可能引起的暴雨内涝灾害下,四个社区的潜在适灾弹性大小。同时,根据社区社会网络关系和强度,计算社区整体和各个利益相关者的4R特性大小。最后,将这两部分结果匹配至对应的利益相关者和影响因素上,通过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理论为目标社区及利益相关者提供适灾弹性提升策略,并为我国其他城市社区提供经验借鉴。

刘树鹏[9](2019)在《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历史遗产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历史保护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虽然城市历史保护已经被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可,但历史保护与发展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发展中保护需要宏观和系统的判断。历史街区是城市中具有一定规模、保存历史遗存与历史环境、街巷格局基本完整的区域,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证据与线索,更是国家精神与文明的物质载体,凝聚了先辈们的劳动与智慧。当代中国迈向发展新时期,正走在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传承与发展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地下空间实施是伴随人类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新石器时期的半地下穴居就是对地下空间的浅表层利用,古代的冰窖、窨井、坎井也均是地下空间的实施,在人类没有能力向空中要空间之前,地下就是最易获取和扩展的空间。地下空间是竖向空间的基础,更是对地球表层物质空间的科学管理,更是提升城市荷载能力、弹性发展的战略举措。本研究将以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为研究核心,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相关理论,论述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动力系统理论,对系统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作用原理;以系统理论下的典型城市与典型历史街区为样本,提炼归纳不同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的反馈机制;构建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模型,通过系统动力模型的可实施存量模拟,研判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影响。丰富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与城市发展的理论,为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决策提供依据与支撑。这是历史保护与地下空间理论的应用,将填补系统动力理论在城市空间研究方面的空白。对城市学、规划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融合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阐述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综述国内外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研究动态;概述研究的结构、目标与主要内容;概念界定,提出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采用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理论,解读空间实施路径,判断空间实施主体及其行为,判断实施系统。第三章在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理论下,解读典型的历史街区,提炼历史街区在空间、功能、经济等方面特征,演绎归纳地下空间实施的反馈机制。第四章使用系统动力模型工具,明确历史街区地下空间量的增长模式,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动力模型的研判模拟。第五章运行系统动力模型进行模拟,根据结果对历史街区的系统性因素提出实施政策与措施。第六章为总结和展望。

张帆[10](2019)在《城市社区环境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趋势。我国的老年人口不仅比例高、数量大,而且呈现未富先老、区域差异较大等显着特征,大量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传统的养老方式一般分为大部分人选择的家庭养老和少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选择的机构养老。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结构及代际关系逐渐简单化,导致老年人可以从家庭中获取的养老支持越来越少,单纯依靠家庭养老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成为目前最有效的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办法。针对社区居家养老的研究多重视养老服务的配置和供给,却忽略了社区环境也是促进社区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重点关注城市社区环境是如何影响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基于“生活质量评估—城市社区环境因素识别—影响机理模型构建—影响效果仿真—优化方案与策略设定”的思路,通过对城市社区环境的优化来提高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进而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研究内容按照以下步骤展开:(1)首先,本研究分析了目前的现实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对社区和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和人居环境、人与环境匹配、老年生态学等理论的梳理,清晰的界定了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城市社区环境和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通过对比目前全球范围内三种最为主流的生活质量评估方法的特点与差异,选择了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WHOQOL-BREF量表作为居家老人生活质量评估的基础,并结合居家老人的具体特点,对量表的指标设计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使之更适合于居家老人使用。(2)其次,研究通过系统综述法,遵从“文献建设策略设定—文献筛选标准设定—文献质量评估—频次统计”的思路,从既有文献中严谨且系统的梳理并识别出了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社区环境因素,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和质性分析法,两次的因素识别结果进行对比与整理,形成影响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环境关键因素列表。在对所有城市社区环境关键因素进行剖析的过程中,注意到服务设施的可及性因素目前并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与度量方法。考虑到居家老人的出行行为的特殊之处,本研究将出行行为作为重要因素加入到2SFCA法中,提出TBG2SFCA法来测度特殊群体到特定设施的可及性,显着提高可及性的计算精度,并以南京市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为例,计算居家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可及性及其空间分异程度,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3)然后,研究通过构建解释结构模型,剖析了所有城市社区环境关键因素之间的内部关系与结构,并结合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通过调查问卷采集的样本数据,从城市社区环境关键因素中进一步识别出了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具有显着影响作用的核心因素,假设并验证了城市社区环境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模型,即居家老人的“NE-QoL”模型。(4)进而,研究使用BP神经网络,分别通过城市社区环境的关键因素和核心因素的样本训练,形成了拟合度最优且误差最小的影响效果仿真模型。通过情景模拟法,建立未来城市社区内极有可能会发生的单一情景和组合情景,模拟了在这些情景下城市社区环境发生的变化,并构建了各情景下的城市社区核心因素的概率模型。使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改进的蒙特卡罗模拟法,对城市社区环境核心因素分别进行了模拟抽样,获得了多个情景下各2000个城市社区环境核心因素的模拟样本,并最终获得了居家老人生活质量预测值的分布状态。(5)最后,研究结合上述分析结果,将“老年生态学模型”的思想应用到城市社区环境适老优化的具体方案设计中,分析了个体能力不同的居家老人在不同环境压力下所产生的适应性行为,提出了城市社区环境的适老优化建议。通过SWOT-AHP方法分析了城市社区适老优化建议的实施中存在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和外部挑战,并对结果进行层级排序的定量分析,进而制定出城市社区环境适老优化建议的具体实施策略。本文的创新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本研究创新地将特定人群的出行行为作为改进因素加入了G2SFCA法,提出了TB-G2SFCA法,不仅可以用来测度居家老人对服务设施的可及性,还为其他特殊人群对特定设施的可及性测度提供新的计算方法。(2)本研究以系统综述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且严谨的识别出了影响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环境关键因素,进一步使用ISM、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识别出其中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存在显着影响作用的城市社区环境核心因素,最终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提出并验证了“NE-QoL”影响机制模型。(3)本研究提出了一套“情景模拟—改进蒙特卡罗模拟—BP神经网络”的影响效果仿真方法,从多个视角下确定未来城市社区可能会处于的八个不同情景,对不同情景下的城市社区环境核心因素进行改进蒙特卡罗模拟,获取大规模的模拟样本,采用经过训练的BP神经网络预测不同情景下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分布状态,从而获取不同情境下城市社区环境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4)结合“老年生态学模型”,分别制定了针对城市社区环境核心因素与非核心因素的适老优化建议,继而采用SWOT-AHP方法,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排序提出了城市社区环境适老优化建议的实施策略。

二、南京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型的仿真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型的仿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REE系统研究进展
        1.2.2 ArcGIS和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进展
        1.2.3 基于ArcGIS和系统动力学方法探究REE系统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熵值法
        2.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2.3.3 时空动态演化分析法
        2.3.4 系统动力学仿真预测法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耦合协调测度与分析
    3.1 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发展现状
        3.1.1 资源利用发展现状
        3.1.2 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3.1.3 经济增长发展现状
    3.2 REE系统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3.3 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3.3.1 资源利用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3.3.2 生态环境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3.3.3 经济增长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3.3.4 R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3.4 REE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特征分析
        3.4.1 REE系统耦合协调度时序演变
        3.4.2 REE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演变
    3.5 小结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SD仿真及优化策略
    4.1 SD仿真模型构建
        4.1.1 模型变量选取
        4.1.2 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因果关系图
        4.1.3 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存量流量图
        4.1.4 模型变量赋值及方程式
        4.1.5 模型检验
    4.2 SD仿真策略设定
    4.3 SD仿真策略分析
    4.4 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协调发展优化策略
        4.4.1 优化资源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4.2 遵循科学方法,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4.4.3 培育优良经济环境,走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
        4.4.4 紧抓“一带一路”发展契机,重点关注低协调省份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3)基于城市共享交通的居民通勤出行方式选择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通勤交通研究
        1.2.2 城市共享交通方式研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论文框架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市共享交通出行发展现状分析
    2.1 城市共享交通的定义与内涵
    2.2 城市共享交通发展现状
        2.2.1 主要共享交通方式的市场运营现状
        2.2.2 关于共享交通发展的相关政策
        2.2.3 城市共享交通方式的使用现状分析
        2.2.4 城市共享交通发展与通勤交通的关系
        2.2.5 城市共享交通发展现状总结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居民通勤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3.1 居民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现状调查方案设计及实施
        3.1.1 调查目标
        3.1.2 调查方法
        3.1.3 调查问卷设计
        3.1.4 问卷调查结果
    3.2 居民通勤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
        3.2.1 区域特性
        3.2.2 交通方式特性
        3.2.3 出行者特征
        3.2.4 出行特性
        3.2.5 通勤特性
    3.3 共享交通方式对通勤交通影响机理分析
        3.3.1 通勤交通方式间竞争关系研究
        3.3.2 通勤交通方式间合作关系研究
        3.3.3 通勤交通方式转换机理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共享交通的居民通勤出行方式选择预测模型研究
    4.1 离散选择模型理论
        4.1.1 离散选择模型理论基础
        4.1.2 混合Logit模型与面板数据
    4.2 基于城市共享交通的居民通勤出行方式选择预测模型的建立
        4.2.1 考虑面板数据的ML模型建模流程
        4.2.2 考虑面板数据的ML模型求解方法
        4.2.3 ML模型的主要统计检验指标
    4.3 实例分析
        4.3.1 南京市麒麟高新区概况
        4.3.2 麒麟高新区通勤现状特征
        4.3.3 确定选择枝
        4.3.4 模型变量及样本数据处理
        4.3.5 模型标定
        4.3.6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共享交通的城市通勤交通发展策略探讨
    5.1 城市通勤交通现状提升策略
        5.1.1 缓解通勤交通拥堵
        5.1.2 提升通勤交通服务水平
    5.2 城市通勤出行方式结构优化策略
        5.2.1 合理的城市通勤出行方式结构
        5.2.2 共享交通方式的发展定位
        5.2.3 基于共享交通的通勤方式结构优化策略
    5.3 基于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的通勤交通提升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及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4)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相关理论综述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2 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现状
    2.1 徐州市自然与地理条件
    2.2 经济发展现状
    2.3 社会发展现状
    2.4 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现状
    2.5 生态环境现状
    2.6 本章小结
3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3.1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机理分析
    3.2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概念模型设计
    3.3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4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模型构建及评价
    3.5 本章小结
4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障碍因素分析
    4.1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障碍度模型
    4.2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障碍度诊断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5.1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思路
    5.2 系统动力学概述
    5.3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系统仿真模型构建与分析
    5.4 模型流图建立
    5.5 模型检验
    5.6 情景设计及仿真模拟
    5.7 路径优化设计
    5.8 本章小节
6 改善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对策建议
    6.1 加大环保投入力度
    6.2 推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6.3 重点发展生态循环经济
    6.4 大力发展科技产业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可能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南京旅游业发展的动力系统及其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城市旅游业
        2.1.2 系统
        2.1.3 动力系统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4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
    2.5 系统动力学理论
        2.5.1 系统动力学理论基础
        2.5.2 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
        2.5.3 系统动力学基本方法
        2.5.4 社会经济系统与系统动力学
第三章 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条件分析
    3.1 南京市旅游业概况
        3.1.1 南京市旅游资源
        3.1.2 南京市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
    3.2 南京市旅游业的发展条件
        3.2.1 南京市经济发展现状
        3.2.2 南京市社会发展现状
        3.2.3 南京市环境发展现状
    3.3 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南京市旅游业动力系统模型的构建
    4.1 已有研究模型分析
    4.2 模型设计
        4.2.1 建模目的
        4.2.2 系统结构与模型边界
        4.2.3 系统框图
    4.3 各子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4.3.1 经济基础子系统
        4.3.2 社会支持子系统
        4.3.3 环境保障子系统
    4.4 模型构建
        4.4.1 模型假设
        4.4.2 系统流图
        4.4.3 方程建立
    4.5 模型检验
        4.5.1 结构检验
        4.5.2 历史检验
第五章 模型仿真及政策模拟分析
    5.1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5.2 政策模拟结果分析
    5.3 南京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5.3.1 加强政府规划,改革管理体制
        5.3.2 加大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5.3.3 强化人才培养,提升服务品质
        5.3.4 推进产城融合,提高综合水平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大客流下的多模式公交系统级联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重要概念的界定
        1.2.1 相近概念的界定
        1.2.2 级联可靠性
        1.2.3 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大客流
        1.2.4 多模式公交系统
        1.2.5 时变复杂性
        1.2.6 脆弱性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公交网络复杂性研究综述
        1.3.2 公交网络静态抗毁性研究综述
        1.3.3 单层公交网络动态抗毁性研究综述
        1.3.4 相互依存视角下公交网络动态抗毁性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多模式公交系统时变复杂性分析
    2.1 多模式公交系统时变复杂性与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大客流的关联性
    2.2 公交网络通用建模方法
    2.3 时变复杂性通用测试框架
        2.3.1 通用测试框架的组成及一般操作步骤
        2.3.2 时变复杂性的候选测试指标集
    2.4 轨道交通网络时变复杂性
        2.4.1 实例轨道交通网络简介
        2.4.2 时变站点强度和平均站点强度的演化分析
        2.4.3 时变累积站点强度分布的演化分析
        2.4.4 时变站点单位强度和平均站点单位强度的演化分析
        2.4.5 时变站点权重分布差异性和平均站点权重分布差异性的演化分析
        2.4.6 时变站点强度-强度相关性的演化分析
        2.4.7 时变累积最短距离分布和平均最短距离的演化分析
        2.4.8 时变站点加权聚类系数和平均站点加权聚类系数的演化分析
        2.4.9 时变网络结构熵的演化分析
    2.5 常规公交网络时变复杂性
        2.5.1 实例常规公交网络简介
        2.5.2 时变站点强度和平均站点强度的演化分析
        2.5.3 时变累积站点强度分布的演化分析
        2.5.4 时变站点单位强度和平均站点单位强度的演化分析
        2.5.5 时变站点权重分布差异性和平均站点权重分布差异性的演化分析
        2.5.6 时变站点强度-强度相关性的演化分析
        2.5.7 时变累积最短距离分布和平均最短距离的演化分析
        2.5.8 时变站点加权聚类系数和平均站点加权聚类系数的演化分析
        2.5.9 时变网络结构熵的演化分析
    2.6 不同公交模式时变复杂性的关联方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模式公交系统脆弱性分析
    3.1 多模式公交系统脆弱性与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大客流的关联性
    3.2 常规公交-轨道交通复合网络建模方法
        3.2.1 子网络建模方法
        3.2.2 基于ArcGIS的耦合站点定量化快速识别方法
        3.2.3 复合网络表示方法
    3.3 复合网络脆弱性改进分析模型
        3.3.1 耦合站点脆弱性规则
        3.3.2 仿真攻击策略
        3.3.3 脆弱性度量指标
    3.4 实例仿真分析
        3.4.1 耦合站点统计特征分析
        3.4.2 脆弱性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模式公交系统级联可靠性模型
    4.1 多模式公交系统级联失效与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大客流的关联性
    4.2 多模式公交系统建模方法
        4.2.1 建模过程
        4.2.2 网络客流模式
        4.2.3 建模机理解析
        4.2.4 各层子网络的负荷量纲差异性
    4.3 多模式公交系统级联失效的一般过程
    4.4 考虑拥挤效应的失效负荷动态重分配
        4.4.1 时段描述尺度下的失效负荷动态重分配
        4.4.2 连边拥挤效应
        4.4.3 遵循用户均衡机制的失效负荷动态重分配
        4.4.4 各层子网络的失效负荷动态重分配速率差异
    4.5 基于耦合站点的交互作用
        4.5.1 耦合站点失效负荷转换系数
        4.5.2 典型交互作用示例
    4.6 考虑时滞效应的交互作用
        4.6.1 站点承载压力与耦合强度的联系
        4.6.2 当量影响系数与交互作用的联系
        4.6.3 时滞效应
    4.7 考虑自组织效应的级联失效判定方法
        4.7.1 站点状态与自组织效应
        4.7.2 站点级联状态
        4.7.3 级联失效判定准则
    4.8 级联可靠性多视角度量指标体系
        4.8.1 级联失效站点比率
        4.8.2 时段级联失效规模全局和局部比率
        4.8.3 时段级联失效负荷损失率
    4.9 级联可靠性模型的演化算法设计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模型控制参数的多模式公交系统级联可靠性控制优化
    5.1 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大客流下的常态级联失效演化机理
        5.1.1 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大客流的作用机制
        5.1.2 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大客流下的常态级联失效整体演化概念图
    5.2 模型控制参数和级联可靠性度量指标仿真特性解析
        5.2.1 模型控制参数仿真特性解析
        5.2.2 级联可靠性多视角度量指标体系仿真特性解析
    5.3 实例仿真分析
        5.3.1 实例城市多模式公交系统简介及仿真初始化
        5.3.2 路段零流阻抗控制参数τ的演化分析
        5.3.3 连边传输能力控制参数θ的演化分析
        5.3.4 耦合强度控制参数μ的演化分析
        5.3.5 站点过载调节能力控制参数γ的演化分析
        5.3.6 站点失效负荷动态重分配系数σ的演化分析
        5.3.7 耦合站点失效负荷转换系数δ的演化分析
    5.4 模型控制参数量化分级及控制优化对策生成
        5.4.1 基于AHP的模型控制参数量化分级模型
        5.4.2 基于模型控制参数的控制优化对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主动调控措施的多模式公交系统级联可靠性控制优化
    6.1 基于失效负荷动态重分配机制的控制优化
        6.1.1 遵循用户均衡的失效负荷动态重分配
        6.1.2 基于平均疏散的失效负荷动态重分配
        6.1.3 基于站点容量比例的失效负荷动态重分配
        6.1.4 基于链路预测的失效负荷动态重分配
        6.1.5 实例仿真分析
        6.1.6 控制优化对策
    6.2 基于系统应急处理能力的控制优化
        6.2.1 系统应急处置能力的概念界定
        6.2.2 系统应急处理能力确定方法
        6.2.3 加载系统应急处置能力的一般过程
        6.2.4 系统应急处置能力的加载策略设计
        6.2.5 基于加载策略组1的实例仿真分析
        6.2.6 基于加载策略组2的实例仿真分析
        6.2.7 基于加载策略组3的实例仿真分析
        6.2.8 控制优化对策
    6.3 主动调控措施控制效果的定量化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五章附图
    第六章附图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7)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水”病盛行
        1.1.2 国家大力推行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
        1.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过程中的问题
        1.1.4 居民参与作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新途径
        1.1.5 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代表性较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内涵剖析
    2.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内涵
        2.1.1 老旧小区的概念
        2.1.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概念
        2.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规划
        2.1.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常见技术
    2.2 居民参与治理的内涵
        2.2.1 居民参与的概念
        2.2.2 参与式治理的概念
        2.2.3 居民参与治理的概念
        2.2.4 居民参与治理的方式
    2.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内涵
        2.3.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概念
        2.3.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基本要素
        2.3.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实践
        2.3.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
    3.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
        3.1.1 行为参与相关研究
        3.1.2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框架
        3.1.3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资料搜集
        3.1.4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结果
    3.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
        3.2.1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方法
        3.2.2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相关度量数据收集
        3.2.3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结果
    3.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模型构建
        3.3.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研究框架
        3.3.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指标梳理
        3.3.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问卷设计
        3.3.4 基于聚类分析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计算模型
    3.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实证分析
        3.4.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数据收集
        3.4.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问卷分析
        3.4.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数据分析
        3.4.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类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定量评价
    4.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内涵
        4.1.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评价
        4.1.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作用
        4.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内容
        4.1.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过程
    4.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
        4.2.2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优化
        4.2.3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最终评价指标体系
    4.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4.3.1 评价常用方法的比较
        4.3.2 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的提出
        4.3.3 基于ANP-PROMETHEE II的评价模型
    4.4 长三角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实证分析
        4.4.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数据收集
        4.4.2 基于ANP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3 基于PROMETHEE II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排序
        4.4.4 长三角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综合评价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
    5.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分析模型构建
        5.1.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研究理论框架
        5.1.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相关研究假设
        5.1.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验证问卷设计
        5.1.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验证方法
    5.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实证分析
        5.2.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相关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5.2.2 调研数据信度、效度和相关分析
        5.2.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的验证
        5.2.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检验结果分析
    5.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3.1 参与模式影响因素梳理
        5.3.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预调研内容及结果分析
        5.3.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5.3.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4.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调研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5.4.2 调研数据信度、效度和相关分析
        5.4.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假设验证
        5.4.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
    6.1 基于MAB-SD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思路
        6.1.1 基于MAB-SD的计算实验
        6.1.2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要素分析
        6.1.3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思路
    6.2 基于MAB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演化系统
        6.2.1 居民参与治理网络假设
        6.2.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策略分析
        6.2.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决策路径模型
    6.3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
        6.3.1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系统分析
        6.3.2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构建
    6.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实证分析
        6.4.1 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平台
        6.4.2 动态仿真相关输入变量调查与设置
        6.4.3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结果与分析
        6.4.4 居民参与治理敏感性因素分析
    6.5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的提升对策
        6.5.1 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社区场域
        6.5.2 营造参与氛围,培育居民惯习
        6.5.3 健全参与制度,增加社会资本
        6.5.4 树立居民信心,强化心理资本
        6.5.5 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社区认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调查问卷
    附录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度量专家访谈大纲
    附录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调研问卷
    附录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体系专家访谈大纲
    附录5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关系及重要性调研问卷
    附录6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预调研问卷
    附录7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最终调研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学术成果清单

(8)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的度量研究 ——以暴雨内涝灾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本章小结
2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相关理论界定
    2.1 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运行模式
        2.1.1 社区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1.2 我国城市社区组织架构与特点
        2.1.3 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构成
        2.1.4 我国城市社区子系统间运行规律
    2.2 我国城市社区典型灾害识别与分析
        2.2.1 灾害的概念与发展
        2.2.2 我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布
        2.2.3 我国城市社区典型灾害及其特点
    2.3 我国城市社区灾害治理特点及国外经验引介
        2.3.1 我国城市社区适灾阶段划分
        2.3.2 我国城市社区适灾利益相关者
        2.3.3 国外城市社区防减灾经验引介
    2.4 我国UCCE适灾弹性概念、内涵与框架
        2.4.1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概念
        2.4.2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内涵
        2.4.3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影响因素识别
    3.1 我国UCCE适灾弹性影响因素收集
        3.1.1 人种志研究简介
        3.1.2 研究对象选取
        3.1.3 访谈设计
    3.2 我国UCCE适灾弹性影响因素选取
        3.2.1 扎根理论概述
        3.2.2 影响因素开放编码
        3.2.3 影响因素主轴编码
        3.2.4 影响因素选择编码
        3.2.5 理论饱和度检验
    3.3 我国UCCE适灾弹性影响因素约简
        3.3.1 预调研问卷设计与发放
        3.3.2 影响因素约简流程
        3.3.3 影响因素信度与效度分析
        3.3.4 我国UCCE适灾弹性影响因素确定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灾后度量模型
    4.1 我国UCCE适灾弹性评价指标选取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2 基于SLR的指标选取方法
        4.1.3 评价指标初选结果
        4.1.4 基于专家打分法的指标约简
    4.2 我国UCCE适灾弹性评价指标赋权
        4.2.1 评价指标赋权方法选择
        4.2.2 评价指标间关系确定
        4.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2.4 评价指标权重修正
    4.3 我国UCCE适灾弹性度量与分析方法制定
        4.3.1 适灾弹性度量方法选取
        4.3.2 适灾弹性的度量流程
        4.3.3 适灾弹性评价准则制定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作用机理研究
    5.1 适灾弹性作用机理模型构建
        5.1.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5.1.2 适灾弹性作用机理假设
    5.2 适灾弹性样本数据的获取
        5.2.1 调研流程概述
        5.2.2 初始问卷设计与优化
        5.2.3 最终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5.3 适灾弹性样本数据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信度分析
        5.3.3 效度分析
        5.3.4 相关性分析
    5.4 适灾弹性作用机理模型检验
        5.4.1 模型拟合度分析
        5.4.2 SEM路径分析
        5.4.3 作用机理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灾前度量与提升策略
    6.1 适灾弹性灾前度量的原理和流程
        6.1.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原理
        6.1.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使用流程
    6.2 适灾弹性灾前度量模型的构建
        6.2.1 适灾弹性灾前度量模型构建流程
        6.2.2 适灾弹性灾前度量模型训练
        6.2.3 适灾弹性灾前度量模型结果测试与应用
    6.3 适灾弹性灾前提升策略制定
        6.3.1 适灾弹性提升策略流程设计
        6.3.2 基于SNA法的适灾弹性4R特性计算
        6.3.3 基于IRM的利益相关者适灾行为提升
    6.4 本章小结
7 我国UCCE适灾弹性度量与提升实证研究—以暴雨内涝灾害为例
    7.1 案例概况
        7.1.1 社区选取
        7.1.2 灾害事件
        7.1.3 数据收集与统计
    7.2 社区灾后适灾弹性度量与评价
        7.2.1 适灾弹性计算结果
        7.2.2 基于IPA的适灾弹性分析
    7.3 社区灾前适灾弹性度量与评价
        7.3.1 适灾弹性预测结果
        7.3.2 社区社会网络整体描述
        7.3.3 4R弹性特征计算结果
        7.3.4 基于激励约束机制的适灾策略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评价指标筛选
附录2 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打分表
附录3 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评价与影响因素调查
附录4 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评价指标比较打分表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

(9)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研究动态
        1.2.1 历史街区的研究动态
        1.2.2 地下空间的资源评估
        1.2.3 地下空间的需求预测
        1.2.4 地下空间规划与实施
        1.2.5 地下空间与历史街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1.4.1 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概念
        1.4.2 系统动力研究的基本观点
        1.4.3 系统动力研究的理论发展
        1.4.4 系统动力理论的应用领域
        1.4.5 系统动力模型的可适用性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理论
    2.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理论
        2.1.1 实施理论的概念与视角
        2.1.2 实施系统的构成与内容
    2.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主体
        2.2.1 行政主体与市场主体
        2.2.2 社会实施主体与权利
        2.2.3 实施过程的主体关系
    2.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途径
        2.3.1 地下空间的实施方案
        2.3.2 空间实施的行政行为
        2.3.3 空间实施的市场行为
    2.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保障
        2.4.1 空间实施的根本法律部门
        2.4.2 空间实施的直接法律部门
        2.4.3 空间实施的间接法律部门
        2.4.4 空间实施的技术标准制度
    2.5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性
        2.5.1 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2.5.2 系统的层次与集合
        2.5.3 系统的非定常特征
        2.5.4 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下空间实施系统理论下的历史街区
    3.1 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
        3.1.1 城市规模制约发展
        3.1.2 人均用地规模紧张
    3.2 历史街区的筛查选择
        3.2.1 历史文化名城名录的城市
        3.2.2 城市规模影响发展的城市
        3.2.3 研究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
        3.2.4 典型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
    3.3 历史街区的特征聚类与关键问题
        3.3.1 区位特征与年代特征
        3.3.2 保护级别与规模等级
        3.3.3 街区功能与空间形态
        3.3.4 街区的地下空间实施
        3.3.5 历史街区的核心与关键问题
    3.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反馈机制
        3.4.1 商业与文化功能地下空间
        3.4.2 交通与市政功能地下空间
        3.4.3 安全与其他功能地下空间
        3.4.4 历史街区的地下功能空间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模型
    4.1 系统动力模型构建的技术基础
        4.1.1 系统动力模型的基本工具
        4.1.2 系统动力模型的构建原则
        4.1.3 系统动力模型的构建步骤
        4.1.4 系统动力模型的应用软件
    4.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层次与因果
        4.2.1 空间实施影响系统层次构建
        4.2.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经济社会系统的因果反馈
        4.2.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生态环境系统的因果反馈
        4.2.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系统的因果反馈
        4.2.5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历史保护系统的因果反馈
    4.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存量流量与数学模型
        4.3.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存量流量
        4.3.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变量设置
        4.3.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模型方程
    4.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模拟的模型检验
        4.4.1 系统动力模型的理论检验
        4.4.2 系统动力模型的趋势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模拟与建议
    5.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模拟结果
        5.1.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需求量的波动
        5.1.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贡献人口增长
        5.1.3 历史文化环境优化水平曲折提高
        5.1.4 历史文化地下空间规模形质影响
    5.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建议
        5.2.1 历史街区经济社会系统建议
        5.2.2 历史街区生态环境系统建议
        5.2.3 历史街区工程技术系统建议
        5.2.4 历史街区历史保护系统建议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1.1 研究创新与重点
        6.1.2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判断汇总
附录B: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动力模型方程式一览表
附录C: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一览表
附录D:典型城市历史街区数据一览表
附录E:全国城市规模收益数据一览表
附录F:十个典型城市空间量估算的部分历史遥感图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城市社区环境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老龄社会的快速到来
        1.1.2 我国大力推行居家养老模式
        1.1.3 城市社区老年人对社区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1.1.4 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与落后的城市社区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社区居家养老的相关研究
        1.2.2 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1.2.3 居住环境的相关研究
        1.2.4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人居环境理论
        2.1.2 人与环境匹配理论
        2.1.3 老年生态学理论
    2.2 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界定
        2.2.1 城市居民养老的发展历程
        2.2.2 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界定
    2.3 社区环境的概念界定
        2.3.1 社区的概念界定
        2.3.2 社区环境的概念界定
第三章 面向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评估研究
    3.1 生活质量的概念与内涵界定
        3.1.1 生活质量的概念解析
        3.1.2 生活质量的内容界定
    3.2 生活质量的评估方法对比
        3.2.1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WHOQOL)评估
        3.2.2 美世(Mercer’s)生活质量调查
        3.2.3 经济学人智库(EIU)生活质量指数
        3.2.4 三种评估方法的对比分析
    3.3 面向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评估指标设计
        3.3.1 面向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评估指标的设计原则
        3.3.2 WHOQOL-BREF的生活质量评估指标
        3.3.3 基于WHOQOL-BREF的生活质量评估指标设计
    3.4 面向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评估计算方法设计
        3.4.1 面向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评估计算方法的设计原则
        3.4.2 WHOQOL-BREF的生活质量评估计算方法
        3.4.3 基于WHOQOL-BREF的生活质量评估方法修正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影响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社区环境因素识别
    4.1 基于系统综述法的影响因素初步识别
        4.1.1 文献检索策略设定
        4.1.2 文献筛选标准设定
        4.1.3 文献质量评估
        4.1.4 描述性统计与因素提取
        4.1.5 基于频次统计的社区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4.2 基于质性分析的影响因素二次识别
        4.2.1 扎根理论概述
        4.2.2 数据收集
        4.2.3 基于NVivo平台的质性编码分析
        4.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4.3 社区环境因素识别的对比与归纳
        4.3.1 两次社区环境因素识别结果对比
        4.3.2 社区环境关键因素的归纳
    4.4 社区环境关键因素—可及性的测度方法改进
        4.4.1 可及性的内涵界定
        4.4.2 基于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的可及性测度方法
        4.4.3 基于居家老人出行行为的G2SFCA改进方法—TB-G2SFCA法
    4.5 案例分析—南京居家老人对社区养老设施的可及性空间分异分析
        4.5.1 数据收集
        4.5.2 基于GIS平台的可及性空间分异计算方法
        4.5.3 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的空间分布
        4.5.4 单一出行方式下可及性的空间分异
        4.5.5 老年人出行行为下可及性的空间分异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社区环境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机理模型
    5.1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社区环境关键因素间的结构关系分析
        5.1.1 解释结构模型概述
        5.1.2 数据收集
        5.1.3 社区环境关键因素的矩阵运算
        5.1.4 社区环境关键因素的ISM模型构建
    5.2 基于MICMAC分析的社区环境关键因素分类
        5.2.1 MICMAC分析
        5.2.2 社区环境因素分类及讨论
    5.3 社区环境因素与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关系分析
        5.3.1 问卷设计
        5.3.2 数据收集
        5.3.3 可靠性分析
        5.3.4 有效性分析
        5.3.5 多元回归分析
    5.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NE-QoL”影响机理模型构建
        5.4.1 社区环境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影响的中介效应
        5.4.2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5.4.3 影响机理的假设模型构建
        5.4.4 数据收集
        5.4.5 “NE-QoL”影响机理模型检验
    5.5 社区环境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机理分析
        5.5.1 社区物理环境
        5.5.2 社区自然环境
        5.5.3 社区社会环境
        5.5.4 社区服务设施
        5.5.5 社区安全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社区环境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仿真
    6.1 影响效果仿真思路与流程
        6.1.1 影响效果的仿真思路
        6.1.2 影响效果的仿真流程
    6.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影响效果仿真模型构建
        6.2.1 BP神经网络概述
        6.2.2 影响效果的BP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6.2.3 影响效果的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6.2.4 模型I&模型II的训练与检测
    6.3 基于情景模拟的仿真情景设置
        6.3.1 情景模拟概述
        6.3.2 情景模拟的思路与步骤
        6.3.3 单一情景设置
        6.3.4 组合情景设置
    6.4 基于改进蒙特卡罗模拟的多情景下社区环境模拟
        6.4.1 蒙特卡罗模拟概述
        6.4.2 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的改进蒙特卡洛模拟
        6.4.3 基准概率模型构建
        6.4.4 基于情景模拟的概率模型构建
        6.4.5 多情景下的社区环境核心因素模拟
    6.5 基于MATLAB平台的影响效果仿真结果分布
        6.5.1 单一情景下的影响效果仿真结果分布
        6.5.2 组合情景下的影响效果仿真结果分布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生活质量导向下的城市社区环境适老优化建议与实施策略
    7.1 基于老年生态学模型的社区环境适老优化建议
        7.1.1 社区环境的适老优化建议设计思路
        7.1.2 老年人对社区环境的适应性行为分析
        7.1.3 社区环境的适老优化建议设计
    7.2 城市社区环境适老优化建议实施的SWOT分析
        7.2.1 内部优势(S)
        7.2.2 内部劣势(W)
        7.2.3 外部机遇(O)
        7.2.4 外部威胁(T)
    7.3 基于SWOT-AHP的城市社区环境适老优化建议的实施策略
        7.3.1 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7.3.2 判断矩阵确定
        7.3.3 一致性检验及层次排序
        7.3.4 SWOT策略选择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面向居家老人的社区环境因素二次识别的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附录2 面向专家的社区环境因素内部影响关系的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附录3 面向居家老人的社区环境及其生活质量的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学术成果清单

四、南京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型的仿真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策略研究[D]. 刘国锋.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网络的可持续性评估研究 ——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D]. 陈铮一. 东南大学, 2020
  • [3]基于城市共享交通的居民通勤出行方式选择预测方法研究[D]. 秦依. 东南大学, 2020(01)
  • [4]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 李磊.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南京旅游业发展的动力系统及其仿真研究[D]. 扶文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6]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大客流下的多模式公交系统级联可靠性研究[D]. 张琳. 东南大学, 2020
  • [7]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D]. 谷甜甜. 东南大学, 2019(11)
  • [8]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的度量研究 ——以暴雨内涝灾害为例[D]. 崔鹏. 东南大学, 2019(01)
  • [9]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D]. 刘树鹏. 天津大学, 2019(01)
  • [10]城市社区环境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仿真研究[D]. 张帆. 东南大学, 2019

标签:;  ;  ;  ;  ;  

南京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型模拟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