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高原西南涡与强降水关系分析

川西高原西南涡与强降水关系分析

一、西南涡与川西高原强降水关系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跃清[1](2021)在《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有关新进展》文中指出西南涡及其天气影响是高原气象学的一个主要方向,而西南涡的涡源则是其基本的科学问题。由于地形与环流的相互作用是西南涡涡源形成的重要机制,一直是研究关注的重点。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新进展,尤其是认识到:由于地形与环流的多尺度影响,西南涡的生成涡源具有多尺度分布特征,且不同涡源西南涡的结构、演变、成因和影响都具有明显差异;西南涡的不同涡源存在相互联系,九龙、小金等上游涡源对盆地等下游涡源具有显着的影响;西南涡的"上游涡源效应"、复杂地形下的大气重力波、降水引起的大气内部过程、东亚季风环流的异常影响等也是西南涡涡源的形成机制之一,大气外源强迫作用和大气内部变化过程都对西南涡涡源具有突出的作用。并且,进一步强调了西南涡涡源的研究还面临精细观测与基础数据较薄弱、涡源及演变的多尺度结构不清楚、不同涡源的形成原因认识不深入、不同涡源低涡的演变及其影响研究不系统等主要问题。最后指出,高分辨率观测试验、内部结构与异常特征、演变过程及形成机制、区域气候响应影响等是西南涡涡源问题未来的研究重点,对西南涡系统及其影响的预测理论和关键技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刘欣[2](2021)在《高原涡及西南涡对青藏高原东部一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选取了2014年7月30日发生在高原东部的一次高原涡及西南涡共同影响下的暴雨过程以探究二者协同及单独对降水的作用。在降水过程的天气形势、主要影响系统演变、不同降水阶段的天气系统动、热力结构演变及水汽的输送特征分析基础上,进一步通过HYSPLIT模式追踪了不同降水中心的水汽输送来源。分析发现:本次降水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降水主体主要位于高原上,降水强度较弱,主要由高原涡东移发展造成。第二阶降水主体位于高原东部斜坡地形上及四川盆地西部。第二阶段的降水强度较第一阶段骤增,6小时达到50mm。主要由于高原涡不断东移,与盆地低层前期弱西南涡A和后期新生的西南涡B环流作用,加强了高原涡前部西南风与低层气流间的辐合抬升造成。第一阶段高原上降水中心附近的低层1000m水汽来源主要分为两个通道:第一条通道为从孟加拉湾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直接输送到高原的水汽,第二条通道为从南海地区经四川、甘肃绕地形爬升至高原的水汽。第二阶段高原东部斜坡地形上及盆地强降水中心附近的低层1000m以下的水汽为孟加拉湾经南海输送至盆地的水汽,较高层3000m的水汽则来源于南海东部。进一步通过Barnes带通滤波器对影响此次过程的高原涡和盆地前期的西南涡A进行了滤波分离,并设计敏感性试验去掉高原涡(NPV)和去掉前期西南涡A(NSV)以探究高原涡及西南涡A协同及单独对降水的作用。发现:此次暴雨过程中高原涡起主导作用。其为第一阶段高原上的降水提供了动力、热力条件。高原涡前部的干冷空气下沉入侵促进了盆地对流运动的发展,为第二阶段高原东部斜坡地形和盆地的暴雨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盆地前期西南涡A强度弱,在大尺度环流背景影响下逐渐减弱并消失,其对第一阶段高原上的降水基本没有影响,但其影响了前期盆地低层大气的热力状况及气流强度,引起高原东坡地形对低层气流的强迫抬升速度差异,进而导致高原东部斜坡地形及盆地前期降水的差异,并通过降水造成的凝结潜热释放影响后期盆地中新生西南涡B的强度,从而对后期发生的暴雨强度产生间接影响。盆地后期低层有西南涡B新生,盆地的特殊地形以及不断增强的低空急流引起的低层辐合是其生成的关键因子,但高原涡和前期的西南涡A的共同作用影响了其强度。西南涡B不断向盆地输送暖湿气流及能量,配合高原涡的动力抬升作用,进而导致了第二阶段高原东部斜坡地形及盆地暴雨的发生。

屈顶,李跃清[3](2021)在《西南涡之九龙涡的三维环流和动力结构特征》文中研究说明西南涡之九龙涡受多尺度过程影响,结构复杂多变。为了研究九龙涡的三维结构气候特征,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在对九龙涡生成区合理细分为子区域1和子区域2的基础上,通过观测统计、合成分析、物理诊断等方法,细致深入地研究了1989-2018年夏季未移动的源地型和移动的偏东型、东北型、偏南型4类九龙涡的三维环流、动力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30年夏季共产生249例九龙涡,其中,源地型占75.5%、偏东型占13.7%、东北型占7.2%、偏南型占3.6%,4类九龙涡具有不同的局地高频生成中心,九龙涡主要沿其生成区及附近上空500 hPa主导风场的方向移动;九龙涡总数、4种类型个数子区域1都显着多于子区域2,且子区域1的九龙涡比子区域2的更容易向东北、偏南方向移出,但两子区域九龙涡向东方向移动的机率基本相同。(2)九龙涡水平尺度子区域1为300~500 km、子区域2为200~400 km;九龙涡上空温度为"下暖上冷"异常分布,暖层深厚,可达200 hPa以上,低层高度负异常区浅薄,最高仅到500 hPa,正涡度伸展较为深厚,可达500 hPa以上,且低层有向东扩展特征。子区域1九龙涡上空高度正异常区垂直向北倾斜明显,子区域2九龙涡上空温度正异常区垂直向南倾斜,且其强度、范围都大于子区域1;移动型九龙涡正涡度伸展厚度大于未移动型。(3)九龙涡强对流区沿中心多呈不对称偏东和偏北分布;源地型和偏东型在子区域1对流发展较弱,但在子区域2对流发展较强;九龙涡辐合辐散结构与对流相对应,对流越旺盛,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越强烈。(4)不同区域、路径九龙涡的结构及演变具有明显差异性,这依赖于不同局地地形、运动方式、发展阶段下的不同物理特性,是在青藏高原以北的西风带、以东的副热带、以南的热带不同纬度大气耦合影响下,不同地形与环流多尺度相互作用的结果。

李函璐[4](2021)在《基于TRMM PR探测的青藏高原东坡降水结构特征分析》文中认为青藏高原东坡是传统的极端降水高发地,同时该地区地形复杂多变,强降水极易造成各种次生灾害,困扰民众生活,因此研究青藏高原东坡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依据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形海拔高度特征,将高原东坡(28°N-32°N,100°E-106.5°E)按地形高度划分为A-D四个区域;利用热带降水测量任务卫星(TRMM)测雨雷达(PR)探测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再分析资料对不同区域的降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针对2006年7月6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坡(边缘至四川盆地)的强降水系统、2011年7月30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坡的降水系统,研究了它们的近地面降水参数的水平分布特点、降水垂直结构特点,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1998-2012年夏季(6-8月)青藏高原东坡不同类型的降水进行统计特征的分析,总结了高原东坡降水结构特征的异同,并结合ERA5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该区域大气环流背景场。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1)对2006年7月6日和2011年7月30日的降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两个降水系统都是东北-西南走向,降水过程均发生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环流形势下,在700 hPa有明显的水汽辐合。PR探测的降水系统中层状降水样本数多于对流降水,但层状降水的平均降水率低于对流降水。PR探测到的2006年个例处于降水增强阶段,层状降水对总降水贡献大,但对流降水平均降水率是层状降水的4倍多;而2011年个例处于降水减弱阶段,对流降水对总降水贡献大,对流降水平均降水率是层状降水的3倍多。(2)对2006年7月6日和2011年7月30日降水系统的垂直结构进行研究表明:对流降水和层状降水垂直结构差异明显。由于对流降水云中的粒子在下降过程中碰并增长,使得对流降水高频区的雷达反射率随着高度的降低逐渐增大,而层状降水中由于冻结层的存在,雷达回波中有明显亮带特征。2006年个例回波顶高度超过15 km,6 km高度以上存在超过40 dBz的强回波,说明此次降水过程对流发展更旺盛。201 1年个例降水系统浅薄,回波顶高度仅为10km,近地表雷达回波反射率不超过45 dBz,强回波仅位于靠近地表的低层。(3)对1998-2012年夏季青藏高原东坡大气环流背景场和不同区域的降水水平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A、B区低层辐合上升、高空辐散下沉,大气中低层有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向该区输送水汽。在C区的阿坝州和甘孜州沿3000 m海拔高度的部分地区存在辐散,其上空存在辐合,而川西高原的阻挡作用使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的水汽减少,造成该地区季尺度日均降水量和降水频次都非常小。日均降水量与降水频次有较好的对应性,随地形高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C区日均降水量和频次都高于其他地区,B区存在一个降水频次高频特征区。由于高原东坡夏季降水以层状降水居多,层状日均降水量和频次的水平分布和总降水基本一致。(4)对1998-2012年夏季青藏高原东坡不同区域降水的垂直结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区域总降水的降水垂直结构差异显着。A区降水系统厚度最薄,D区的降水系统垂直深厚;除D区外,其它区域的降水回波反射率因子在4~10km高度都存在小于35dBz的高频分布。对流降水反射率因子在A、B区随高度的概率密度分布(Probability density distribution with height,简称 PDDH)基本一致,如中心频次和高度类似;而C、D区降水垂直发展深厚,故PDDH在垂直方向分布较为分散。四个区域层状降水的PDDH和总降水基本一致,可能是由于层状降水所含比例更大的原因。相比较而言,对流降水回波强度和回波顶高度都大于层状降水。

肖红茹,王佳津,肖递祥,龙柯吉,谌芸[5](2021)在《四川盆地暖区暴雨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给出四川盆地暖区暴雨的定义,并根据天气形势和影响系统将其分为西南涡型、副热带高压边缘型、西南急流型和东南风型四类。然后利用2008—2018年5—9月常规和自动站逐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四类暖区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降水性质,并选取典型个例,对暴雨中尺度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包括:四类暖区暴雨易发于山脉迎风坡、喇叭口地形、平原和丘陵山地不均匀下垫面附近。西南涡型和西南急流型暴雨范围广且成片,西南涡型暴雨主要位于盆地中部和南部,西南急流型暴雨主要出现在盆地中部到龙门山脉北段和大巴山脉;副热带高压边缘型和东南风型暴雨分散,主要出现在盆地西部;降水都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呈现为单峰型,夜间加强,白天减弱;暖区暴雨由对流性和稳定性降水组成,降水量级越大,对流性越明显,其中,副热带高压边缘型和东南风型对流性降水明显,西南涡型和西南急流型稳定性降水明显;暖区暴雨直接由β中尺度云团发展造成,西南涡型和西南急流型中尺度对流系统持续时间≥6 h,副热带高压边缘型和东南风型中尺度对流系统持续时间≤6 h,但四类暖区暴雨单站对流性降水(20~50 mm·h-1)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 h,≥50 mm·h-1的短时强降水维持时间不超过1 h,若超过1 h易造成极端降水事件,西南涡型和西南急流型容易出现极端强降水;四类暖区暴雨发生在高能高湿不稳定环境条件下,平均CAPE值超过1000 J·kg-1,K指数在40℃左右,850 hPa平均假相当位温在85℃左右,平均比湿可达16 g·kg-1。

陈炜,李跃清[6](2019)在《青藏高原东部重力波过程与西南涡活动的统计关系》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2012~2015年西南涡加密观测大气科学实验的剑阁、金川、九龙和名山四站探空资料,统计分析了6~7月西南涡活动期间对流层中、高层(6~12 km)的重力波过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部川西高原南部的九龙站与其余三站不同,重力波源主要来自对流层上层,波能传播方向向上,剑阁、金川和名山三站重力的波源主要来自对流层下层,波能传播方向向下。重力波过程在不同类型的西南涡活动中有明显差异,在移出型西南涡活动初期,重力波水平传播方向主要为东北向,其上传概率远大于下传概率,波动的动能和潜能较大且变化剧烈;而对应源地型西南涡,初期主要呈西北—东南向传播且重力波上传与下传概率相当,动能和潜能较小且变化相对平缓同时本次研究表明,重力波水平传播方向对西南涡的移动方向也有一定指示作用。按照发生时刻本文将重力波分为日发型重力波和夜发型重力波,在夜发型西南涡初期,重力波活动夜发(北京时20:00~08:00)的概率较大,这表明重力波的夜发性与西南涡的夜发性可能存在一定关联。

韩林君[7](2019)在《2004-2017年夏半年西南涡在四川盆地形成降水的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NCEP Climate Forecast System(CFS)再分析资料与TRMM多卫星降水分析产品TMPA(TRMM Multi-satellite Precipitation Analysis),对2004-2017年夏半年西南涡进行统计,按其最大降水量与西南涡低压中心的相对位置进行分类,分析频数最多的四类西南涡降水特征。随后,对四类西南涡代表个例的环流、水汽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利用WRF模式对不同类型西南涡降水形成机制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通过统计2004-2017年夏半年西南涡及其降水方位,发现降水频繁出现在西南涡东北部、东部、东南部、中部,有些西南涡在两个及以上方位有降水或者无降水。分析四个频数最多的西南涡的降水范围与强度,发现,四类西南涡平均最大雨量均达到大暴雨的级别,最大6h降水量达275.1mm。其中,西南涡中部降水型暴雨范围最广,平均暴雨范围达12.3个站,且降水强度最强,6h平均最大降水量达80mm;其次为东南降水型、东部降水型与东北降水型。(2)总结四类西南涡环流特征。东北降水型与中部降水型流场相似,冷暖气流在盆地北部交汇。不同的是,中部降水型冷空气入侵范围较广,西南气流更为强盛,两支气流在盆地内形成环型的流场。而东北部降水型中,两支气流形成对峙状态。东部降水型与东南部降水型风场相似,对流层中低层均无冷空气入侵,西南气流到达盆地北部山脉时转向西。不同的是,西南涡东部降水型中,西南气流偏东,遇秦岭后向西绕流,进入盆地后加强。而在东南部降水型中,西南气流遇大巴山向西绕流,使盆地东部气流较弱。(3)对大气垂直运动的分析发现,在西南涡临近地区,都对应有显着的垂直环流圈,该环流圈通常由西南涡附近的上升气流及其北侧的下沉气流构成,而降水区通常与环流圈位置相对应。通过对比四类西南涡的降水特征,发现在无冷空气入侵的情况下,西南涡降水位置较偏南。(4)对于时次为正午12点的两个西南涡,会受到由山谷风效应引起的相当位温经向差异。若低空急流西伸,且无冷空气入侵时,山谷风效应引起低层不稳定,不稳定受到西伸的低空急流配合得以加强。背风坡的正涡度、对流层高层辐散等因素共同加强对流。当低空急流位置偏东时,西南涡产生两支上升气流,一支由于盆地西北侧冷空气入侵而产生;另一支由于盆地边缘地形对周围大气的加热作用加强了由低空急流产生的位势不稳定而产生,从而造成此次降水向东延伸。当冷空气强烈入侵时,暖湿空气沿冷空气向北倾斜上升,故引起的降水范围最大。

高竞翔[8](2019)在《高原低涡切变影响云南强降水的诊断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根据2012-2017年中国气象局MICAPS历史天气图、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Interim在月平均分析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的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数据、风云2号卫星红外云图和云南地面124个测站实测资料选取了3个高原低涡切变个例,将它们进行分析对比,探讨它们影响云南地区强降水的特征与它们之间的区别,最后使用HYSPLIT模式进行聚类后向轨迹分析和WRF模式进行模拟验证。得到主要结论如下:当高原低涡和切变线位于高原东部时对云南中北部降水影响大,高原低涡和切变线位于高原西部时对云南降水影响小。云南最易受到高原低涡、切变线影响的区域为滇西北、滇中北部、滇东北。(1)环流形势上,南亚高压的加强和高原低涡切变上空200hPa位置处于西风急流内部这两个因素对高原低涡切变的发展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缺少其中一个条件就有可能使得高原低涡切变不会移动发展,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有很大可能高原低涡切变会移动发展,而没有东移发展到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原低涡切变对云南强降水影响较小,对于移动发展到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原低涡切变则有很大可能会对云南强降水造成影响。在影响云南强降水的过程中,引导北方青藏高原冷平流南下进入云南和正涡度平流向云南传输都是高原低涡切变影响云南强降水的重要手段。并且高原低涡切变影响云南强降水一般有其他天气系统相互配合。(2)影响云南强降水的高原低涡切变动力结构特征:具有强的正涡度中心且相对湿度中心位置与之重合,其涡旋内部层结不稳定的大气高度较高,水平上正涡度分布区域较大。垂直螺旋度在反应高原低涡切变影响云南强降水的雨带分布较好。(3)高原低涡切变影响云南强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有三条路径:1、从孟加拉湾顺着偏西气流进入云南地区。2、南海地区水汽顺着西太平洋副高外围的偏东南气流进入云南地区。3、青藏高原的水汽从青藏高原下来进入云南地区。前面两个路径来的水汽占总水汽的比例较高,第三个路径水汽占比较少。(5)用WRF模式对高原低涡切变影响云南强降水个例进行模拟表明,模式对强降水过程模拟较好。

张元春,李娟,孙建华[9](2019)在《青藏高原热力对四川盆地西部一次持续性暴雨影响的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四川盆地西部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半理想数值模拟,研究了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四川盆地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原的热力作用对于下游地区有着显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关闭高原地面感热和潜热后,高原地区和四川盆地西部的降水明显减弱,而盆地中东部降水却有所加强,且四川盆地降水的日变化特征稍有减弱;(2)500 hPa青藏高原上的短波槽减弱,位于四川盆地中西部的背风槽强度、范围有所减弱,但低层盆地东部的气旋性涡旋加强;(3)涡度收支的定量分析发现,关闭高原热力作用后,盆地东部对流层低层垂直风切变的增强使得夜间倾斜项的正贡献增强,从而使该区域涡旋发展加强,盆地东部降水增强。

李国平,陈佳[10](2018)在《西南涡及其暴雨研究新进展》文中提出西南涡是我国最强的暴雨系统之一,它所造成的暴雨的强度、频数和范围仅次于台风及其残余低压,可造成我国西南乃至东部广大地区灾害性天气。本文回顾了西南涡及其暴雨的研究历史和当前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重点探讨了应用新资料、新方法研究西南涡中尺度结构演变及其诱发强降水机理、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南涡的气候变化趋势等科学问题。根据西南涡及其暴雨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发展应用趋势,提出这一研究领域值得关注的几个新方向。目前对西南涡精细结构的了解非常有限,西南涡引发高影响天气过程的物理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对西南涡的气候学统计特征的认识分歧仍然较大。因此,对这一既经典又前沿的研究领域不断探索与拓展,不仅对推动青藏高原天气动力学的理论发展有重要科学意义,也可为高原灾害性天气与盆地气象预报的应用实践提供指导。

二、西南涡与川西高原强降水关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涡与川西高原强降水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有关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前期研究回顾
3 主要研究进展
    3.1 涡源的多尺度特征
    3.2 涡源的相互关系
    3.3 涡源的形成机制
4 主要问题与展望
    4.1 主要问题
    4.2 展望
5 结论与讨论

(2)高原涡及西南涡对青藏高原东部一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高原涡的研究进展
        1.2.2 青藏高原东部暴雨的研究进展
        1.2.3 高原东部暴雨中高原涡和西南涡的影响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和主要的研究内容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及方法
    2.1 资料介绍
    2.2 使用模式及方法
        2.2.1 Hysplit模式介绍
        2.2.2 WRF模式介绍
        2.2.3 地形抬升速度
        2.2.4 涡度方程
        2.2.5 Barnes带通滤波
第三章 一次高原东部暴雨个例的诊断分析
    3.1 个例概况
    3.2 天气形势及系统演变
    3.3 水汽输送特征及来源
    3.4 降水的动力结构演变
    3.5 降水的热力结构演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原涡与西南涡对降水的影响研究敏感性试验
    4.1 敏感性试验设计
        4.1.1 Barnes带通滤波
        4.1.2 数值模拟试验参数设计
    4.2 控制试验(CTL)结果验证
        4.2.1 降水结果验证
        4.2.2 风场结果验证
    4.3 高原涡对降水的影响
        4.3.1 降水差异
        4.3.2 风场差异
        4.3.3 热力结构差异
        4.3.4 动力结构差异
    4.4 西南涡A对降水的影响
        4.4.1 降水差异
        4.4.2 地形抬升速度差异
        4.4.3 热力差异
    4.5 高原涡及西南涡A对新生西南涡B的影响
        4.5.1 西南涡B生成成因
        4.5.2 高原涡及西南涡A对西南涡B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讨论
    5.1 研究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介绍

(3)西南涡之九龙涡的三维环流和动力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资料来源与方法介绍
3 时空分布特征
4 环境场特征
5 九龙涡空间结构
    5.1 基本水平垂直特征
    5.2 垂直流场结构特征
    5.3 涡度与散度场结构特征
6 结论与讨论

(4)基于TRMM PR探测的青藏高原东坡降水结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青藏高原东坡降水的研究现状
        1.2.2 TRMM卫星测雨雷达资料在降水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1.1 TRMM卫星及其产品
        2.1.2 再分析资料
        2.1.3 地形资料
    2.2 方法
        2.2.1 降水回波顶高度的计算
        2.2.2 日均降水量的计算
        2.2.3 水汽通量散度的计算
第3章 高原东坡降水个例分析
    3.1 研究区域
    3.2 环流形势和天气过程
    3.3 降水参量的水平分布特征
    3.4 降水参量的垂直分布特征
        3.4.1 降水的垂直剖面
        3.4.2 测雨雷达反射率因子随高度概率密度(PDDH)分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原东坡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
    4.1 降水参数的水平结构特征
        4.1.1 大气环流背景场
        4.1.2 平均降水量和频次的水平分布
    4.2 降水参数的垂直结构特征
        4.2.1 不同区域雷达回波的PDDH分布
        4.2.2 不同降水类型雷达回波的PDDH分布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文创新点
    5.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5)四川盆地暖区暴雨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和四川盆地暖区暴雨的定义
2 四川盆地暖区暴雨降水特征
    2.1 降水空间分布
    2.2 降水时间分布特征
        2.2.1 站点降水日变化
        2.2.2 站点降水持续时间
    2.3 降水性质
3 对流云团演变
4 四川盆地暖区暴雨环境物理量特征
5 结论

(6)青藏高原东部重力波过程与西南涡活动的统计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重力波过程与西南涡活动
    3.1 重力波传播方向与移出型和源地型西南涡
    3.2 重力波传播方向与西南涡移动路径
    3.3 日发型和夜发型西南涡初期重力波的日变化
    3.4 重力波垂直传播方向与西南涡活动
    3.5 重力波波动能量与西南涡活动
4 结论与讨论

(7)2004-2017年夏半年西南涡在四川盆地形成降水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西南涡及其降水研究进展
        1.2.1 西南涡的统计特征
        1.2.2 影响西南涡降水的结构特征
        1.2.3 西南涡降水的影响系统
        1.2.4 西南涡降水特征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1.4 章节安排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定义
    2.2 资料选取及其检验
第三章 西南涡降水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西南涡降水分类与统计
    3.3 西南涡降水范围与强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类型西南涡降水形成机制差异
    4.1 引言
    4.2 四类西南涡环流特征
    4.3 水汽特征
    4.4 垂直环流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系统对西南涡降水的数值模拟研究
    5.1 引言
    5.2 对西南涡个例数值模拟与试验方案
    5.3 三类西南涡涡度分析
    5.4 三类西南涡对流有效位能与风暴相对螺旋度分析
    5.5 三类西南涡影响系统的差异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
    6.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简介
致谢

(8)高原低涡切变影响云南强降水的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影响高原低涡切变生成发展因素的研究进展
        1.2.2 高原低涡切变的结构特征
        1.2.3 高原低涡切变东移对下游地区的影响研究进展
        1.2.4 高原低涡切变的其他研究进展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2 主要方法
第三章 高原低涡切变对云南造成强降水个例环流场分析研究
    3.1 2016年7月5日-7日的一次高原低涡切变过程
    3.2 2017年6月29日-7月4日的一次高原低涡切变过程
    3.3 2017年7月10日-14日的一次高原低涡切变过程
    3.4 三个高原低涡切变个例的对比分析
第四章 高原低涡切变对云南造成强降水个例的动力场特征
    4.1 2016年7月5日-7日高原低涡切变过程诊断分析
    4.2 2017年6月29日-7月4日高原低涡切变过程诊断分析
    4.3 2017年7月10日-14日高原低涡切变过程诊断分析
    4.4 三次高原低涡切变过程的物理量的对比分析
第五章 水汽源地分析
    5.1 2016年7月5日-7日高原低涡切变过程后向轨迹分析
    5.2 2017年6月29日-7月4日高原低涡切变过程后向轨迹分析
    5.3 2017年7月10日-14日高原低涡切变过程后向轨迹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WRF模式对高原涡影响云南降水的预报检验
第七章 结论分析与展望
    7.1 结论分析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青藏高原热力对四川盆地西部一次持续性暴雨影响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资料和方法
3 模拟结果分析
    3.1 对照试验与实况的对比
    3.2 青藏高原热力试验结果
    3.3 盆地关键区涡度收支对比分析
4 结论

(10)西南涡及其暴雨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研究现状
2 最新研究进展
    2.1 TRMM资料揭示的西南涡强降水结构
    2.2 应用AIRS资料诊断西南涡暴雨
    2.3 西南涡持续暴雨的GPS大气水汽总量特征
    2.4 对流涡度矢量垂直分量在西南涡暴雨中的应用
    2.5 应用拉格朗日方法研究孟加拉湾水汽对四川盆地暴雨的影响
    2.6 WRF模式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西南涡模拟的影响
    2.7 复杂地形影响西南涡过程的数值试验
    2.8 近61年西南涡的统计特征与异常发展的流型
3 存在的问题
4 新的研究方向展望

四、西南涡与川西高原强降水关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有关新进展[J]. 李跃清. 高原气象, 2021
  • [2]高原涡及西南涡对青藏高原东部一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研究[D]. 刘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西南涡之九龙涡的三维环流和动力结构特征[J]. 屈顶,李跃清. 高原气象, 2021
  • [4]基于TRMM PR探测的青藏高原东坡降水结构特征分析[D]. 李函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5]四川盆地暖区暴雨特征分析[J]. 肖红茹,王佳津,肖递祥,龙柯吉,谌芸. 气象, 2021(03)
  • [6]青藏高原东部重力波过程与西南涡活动的统计关系[J]. 陈炜,李跃清. 大气科学, 2019(04)
  • [7]2004-2017年夏半年西南涡在四川盆地形成降水的特征分析[D]. 韩林君.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8]高原低涡切变影响云南强降水的诊断研究[D]. 高竞翔. 云南大学, 2019(03)
  • [9]青藏高原热力对四川盆地西部一次持续性暴雨影响的数值模拟[J]. 张元春,李娟,孙建华.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9(01)
  • [10]西南涡及其暴雨研究新进展[J]. 李国平,陈佳. 暴雨灾害, 2018(04)

标签:;  ;  ;  ;  ;  

川西高原西南涡与强降水关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