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工程混凝土集中搅拌输送实践

新建铁路工程混凝土集中搅拌输送实践

一、新建铁路工程混凝土集中拌和与输送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郝笛笛[1](2021)在《邻近营运线高速铁路泡沫轻质土帮宽路基变形特性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在繁忙高速铁路营运状态下进行路基增建方面技术研究较少。传统高速铁路帮宽路基本体常采取土质改良AB组料、同既有线路基砾石类或级配混合填料,此类填料重度大,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在高填方路基工程中将大幅增加既有线旁侧偏压荷载,易造成路基产生明显不均匀沉降,危害列车行驶安全。我国于2002年引进并发展了泡沫轻质土技术,其材料具轻质高强、自立性优良、可泵送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道路加宽、软基及冻土处理等领域并取得良好效益。将泡沫轻质土用于高速铁路帮宽路基工程,可充分发挥其材料性能优势,降低既有路基因新路基偏压作用而产生的不均匀沉降。相比公路,高速铁路路基填筑高度常较大,结构型更为复杂,平顺性要求更严格。当前仅少数学者对泡沫轻质土在铁路路基工程中应用进行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尚少,且现有成果难以直接用于解决高速铁路路基帮宽工程难题。因此,为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性,新老路基变形特性是高速铁路帮宽路基工程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首先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泡沫轻质土研究文献,从物理性能、力学特点及质量控制方面进行系统综述;并依托实际工程,采用数值计算结合施工监测手段,研究分析了高速铁路帮宽路基本体采用泡沫轻质土填料时路基变形特性及相比采用常规AB料时其显着优越性;最后基于数值计算,对高速铁路帮宽路基主要变形影响因素进行计算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泡沫轻质土材料性能综述:经查阅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文献,对泡沫轻质土材料性能进行系统综述,包括对材料物理属性(表观、密度)、力学性能(本构关系、强度等)与耐久性(抗渗性、抗冻融、抗疲劳等)特点综述总结,并对高速铁路泡沫轻质土帮宽路基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说明。(2)高速铁路泡沫轻质土帮宽路基变形特性数值计算:依托实际工程,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分析研究在邻近线营运状态下,帮宽路基本体分别采用常规AB组填料与泡沫轻质土两种填料时,新路基基底沉降、既有线路床沉降及挡墙侧移3种变形规特性律;进一步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分析列车作用下路床沉降变形特性。(3)泡沫轻质土沉降、附加应力分析研究:在最大填筑高度断面埋设DCM沉降监测设备与土压力盒,定时采集不同监测断面下帮宽路基基底沉降及土压力数据,通过分析监测值与填筑高度及时间关系曲线,研究泡沫轻质土帮宽路基填筑过程路基变形、压力值变化规律特性。(4)高速铁路帮宽路基变形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数值模拟手段,对不同桩径、桩距及挡墙厚度参数下帮宽路基基底沉降、既有线路床沉降及挡墙侧移3种变形进行计算分析,研究总结各参数对3种变形的影响规律及其敏感性。

韩锐[2](2021)在《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新中国摆脱落后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工业强国迈进的起点。依托苏联的技术援助,以“156工程”为基石,中国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实际建成的150个重点项目中,56项分布在东北地区。由于东北三省鲜明的地理气候特征、发达的陆运网络、出色的近代工业基础以及特殊的历史沿革等一系列因素,使56个项目的立项选址与规划建设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色,同时依附铁路的连通纵横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厘清了东北地区“156工程”的历史沿革与分类建设的概况。基于“156工程”以工业项目带动工业区规划建设的特点,选取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以及嵌入式改扩建工业区三类代表性工业区规划模式案例,深入的剖析其规划特点以及与所在城市的空间结构演进关系,并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技术比较分析它们的规划实践水平。借助比较研究法及多技术融合的定量分析方法,选取生产区与生活区代表性案例作为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对象,揭示出在“156工程”工业建筑及民用建筑领域中迥异的建筑文化与技术转移内容、过程及动因。呈现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成就经由苏联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锤炼所沉淀出的工业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技术在中国的传承与创新。同时梳理出苏联独特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在“156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发展与流变。利用BIM技术与绿色建筑模拟技术,从建筑科技角度揭示出“156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与适用性之间的耦合关系。客观的评价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设计建造水平,明确了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对苏联标准化设计的全面应用以及在立面设计中对中式“民族形式”的创新演绎,使其成为了人类工业建筑发展史中外来输入技术与国内政治文化融合的独特类型。对东北地区“156工程”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科技价值及经济价值进行定性,基于价值评定和建筑破损现状调查,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156工程”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体系与分级保护方法,提出了“双重保护、三类溢出、五位一体”的东北地区“156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156工程”建筑是东北地区近代城市发展的珍稀样本,承载着丰厚的物质与文化信息。它们的建成与投产,有力的支撑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对于其历史研究、技术研究、文化研究以及保护研究,不仅可以完善东北地区近代建筑史,亦可以拓展东北工业城镇的空间结构演进和城市文脉发展的相关研究。

周杰[3](2021)在《基床沥青混凝土层全温度域动力特性与结构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铁路路基防水封闭结构作为防止天然降水侵入路基的外部屏障,是保证路基长期服役性能的关键措施之一。全断面铺设的基床沥青混凝土层作为一种新型防水封闭结构,对于季冻区和寒区路基冻胀、融沉等病害的控制具有显着效果,近年来在高速铁路领域受到高度重视。目前,对于基床沥青混凝土层的材料组成设计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而对于其结构设计尚无系统完善的计算理论与设计流程。基于此,本文针对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RTSIII型无砟轨道结构,选用合理的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表征基床沥青混凝土层在全温度域内的动态粘弹特性,系统地研究了基床沥青混凝土层在列车荷载与环境温度作用下的工作状态,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基床沥青混凝土层的破坏模式和结构设计验算方法,可为基床沥青混凝土层材料优化与结构设计提供依据。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和相应的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分数阶微积分定义介绍了分数阶导数基本元件的力学性质,对比了传统整数阶本构模型与分数阶本构模型的差异。基于Grünwald-Letnikov分数阶导数定义推导了弹壶元件的应力数值算法,发现弹壶元件某个增量步的应力不仅与前一增量步的应变有关,还与所有的历史应变和增量步时间步长有关。在有限元软件中针对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编制了相应的用户自定义材料子程序,并与解析解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所推导的数值计算方法是准确可靠的。(2)根据有限元仿真结果和现场实测数据利用快速Fourier变换得到无砟轨道基床表层的动应力频响曲线,发现基床表层在列车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频率范围主要在0~20 Hz之间,公路规范中的动态模量试验方法可用于测试基床沥青混凝土的动态粘弹特性。依托京张高铁试验段工程利用动态模量试验研究了现场取芯样品在全温度域内的动态特性,基于最优化方法求解了频域内的复数模量粘弹性参数识别问题。各类粘弹性函数拟合结果和统计参数分析表明,分数阶导数模型的拟合结果整体优于广义Maxwell模型且所需参数更少,可以准确地反映在试验数据范围内外的粘弹性信息,更适用于描述基床沥青混凝土在全温度域内的动态粘弹特性。(3)基于优选的分数阶本构模型建立了车辆—轨道—路基耦合数值分析模型,对列车荷载作用下含基床沥青混凝土层的无砟轨道结构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和验证。动力响应时空分布特征表明,底座板结构缝处是基床沥青混凝土层动力响应的纵向最不利荷位,动力响应横向影响范围主要为底座板宽度,纵向影响范围约为10 m。在沥青混凝土层纵向应变频响曲线中,第2个峰值频率对纵向应变响应起主要控制作用,该峰值频率与列车速度近似成正比,比例系数与车辆定距有关,该峰值频率对应的动态模量可作为等效模量用于弹性模型近似计算。与传统防水结构相比,当轨道结构引入基床沥青混凝土层后,其粘弹特性带来的能量耗散效应有利于降低轨道和路基结构的整体振动水平和竖向变形,具备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4)基于传热学原理建立了无砟轨道结构温度效应分析模型,分析了温度场和温度效应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预估公式。路肩与线间处基床沥青混凝土层的表面温度可用太阳辐射和气温的实时变化线性表示,底座板下方处基床沥青混凝土层的月平均温度可用月平均气温线性表示。上部轨道结构内部的负温度梯度是引起基床沥青混凝土层表面出现被动拉伸现象的主要原因,在结构缝处铺设复合土工布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现象,长度宜在结构缝两侧各设置1~2 m。(5)在基床沥青混凝土层动力响应与温度效应数值分析的基础上,将基床沥青混凝土层在服役期间可能出现的破坏模式总结为三类:低温开裂、列车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开裂和底座板结构缝处的被动拉伸破坏。基于半解析有限元理论建立了荷载作用下的路基面简化计算模型,在考虑交通参数、温度条件和材料参数的基础上,形成了结构设计验算流程,并开发了结构设计验算的图形化用户界面程序,可为实际工程提供设计指导。

周浩[4](2020)在《考虑线状需求的可靠性物流节点选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和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交通线路建设工程仍然拥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建设高峰期。交通线路建设工程中,物资成本的占比高达60%以上,而这些物资往往是通过事先建立好的物流节点运输至待建路段,所以科学合理的物流节点选址不仅可以保证物资合理供应,而且可以控制物资成本占用。对于交通线路建设工程,其物资需求沿交通线路连续分布,服务于线状需求的物流节点选址问题不同于经典设施选址问题。除此之外,经典设施选址问题中,一般假设设施一旦建立,将一直正常运行而不发生故障,即设施是完全可靠的。而交通线路施工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诸如:自然灾害、技术因素、人为事故等,导致物流节点存在故障风险,一旦物流节点故障,其服务的需求线路需由距离更远的物流节点提供服务,由此增加了运输时间。而与钢轨、砂石等性能平稳的物资相比,对混凝土这类性能对时间更加敏感的物资进行可靠性物流节点选址决策更加值得关注。论文通过问题描述和界定,首先引入了设施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可靠性物流节点选址问题的距离函数,利用需求密度的线积分表示一段线路需求,并结合下游运输费率构建了运输成本。最后总结了连续型时间惩罚成本函数,并进一步结合混凝土时间敏感型的特点,分别采用线性和指数型两种不同的惩罚函数反映其性能随时间的变化。在前文基础上,论文以运输成本和时间惩罚成本之和最小化为目标,首先构建了故障概率相同时的线性和指数型时间惩罚成本函数下的可靠性物流节点选址模型。根据两模型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求解得到两物流节点的最优位置。以此为基础,继续构建了故障概率不同时的两种时间惩罚成本函数下的可靠性物流节点选址模型,在固定概率相关系数及一个物流节点的故障概率时,分析两物流节点的最优位置随另一个物流节点故障概率的变化情况。通过算例分析发现,在故障概率相同时,随着故障概率增加,选址总成本逐渐增加,且两物流节点逐渐靠近需求线路中点,表现出一种“集中效应”,而相关系数会影响这种“集中效应”的强弱;不同故障概率时,故障概率更低的物流节点更应安置在需求线路中点。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为针对不同时间敏感性物资的可靠性物流节点选址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和参考依据。全文共有图21幅,表11个,参考文献81篇。

路行凯[5](2020)在《高职院校道路检测与测量类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2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业对于高等技术型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和提升做出了重要的建议和批示。《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将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鼓励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报考,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1]”那么对于学生的实训与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在院校的实训空间进行,对于实训空间的布局、研究与设计显得至关重要。实训空间作为学生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在实训空间的建设中缺乏相关的参考标准以及相关意见,很多院校采用普通实验室的建设标准,但是个实训空间的特点各不相同,很难满足对某一专业的需求。本研究以当前较为热门、招生量较多的高职院校的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为对象,从其实训空间和教学模式为出发点,通过五所高职院校进行调研、调查问卷等,对道路检测与施工专业的实训空间的宏观规划布局、空间模式研究、空间利用率以及生均指标作出相关的总结和参考意见。为之后道路检测测量类专业的实训空间设计与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范围和对象进行分析总结,对该专业的实训空间进行基础研究和分析。第二部分是调研部分,通过对4所高职院校实训空间和1所校外实训场地的调研、测绘、图纸绘制、访谈等,深入了解了该专业的教学特点、流程等,并对实训空间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总与归纳。第三部分是论文第四到第七章的四个研究总结,首先是对实训空间在校园宏观规划和实训楼中布局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与总结。其次,对道路测量类实训场地的校内、校外场地设计与布局进行研究。再次,对道路检测类专业实训空间布局研究,对实训空间的组合模式、实训空间的平面布局等方面进行研究。最后,对实训空间的利用率以及生均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建议值。

赖世贤[6](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指出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洪增辉[7](2020)在《沥青混合料绿色再生工厂生产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公路维修的里程数日渐增多,铣刨回收的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AP)基数不断增大,势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RAP的循环利用既能满足公路养护原材料的需求,减少维修成本,又可降低环境污染,因此我国当下对于公路再生技术越发重视。但是现今许多再生搅拌站因不满足国家环保生产、绿色交通的战略目标,面临关、停的局面。对此提出再生沥青混合料绿色化、工厂化生产的转型理念。依托实体工程对再生工厂生产技术指标进行质量效果验证,有效解决生产过程中旧料掺量低、取样不规范、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首先,本论文在研究当下厂拌热再生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对传统沥青搅拌站生产方式、环保措施进行改良优化,引入了沥青混合料绿色再生工厂的概念,提出利用工厂化技术进行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绿色生产方式,并阐述其存在的价值与必要性。其次,对铣刨回收的RAP料性能变异参数进行研究,提出在RAP预处理过程中采用柔性破碎、分档筛分、基准料合成的质量控制方法。以灰色关联度分析为基础确定基准料0-7mm、7-13mm两档掺量,通过室内实验论证基准料合成技术对于降低级配变异具有的可行性,为再生工厂预处理过程中RAP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然后,对合成后的基准料确定掺量为0%、30%、35%、40%,进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制备马歇尔试件,通过再生试验检测其路用性能,寻求提高掺配率的同时又能保证生产质量的可行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运用基准料合成的方法得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但最佳掺量为30%时最为符合再生路面性能要求。最后,采用工厂化的再生质量控制技术对配置系统、取样方法、加热温度等生产工艺控制指标提出建议,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质量效果验证,为再生工厂生产运行中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依据。

汪雪琪[8](2020)在《铁路混凝土搅拌站选址优化决策研究》文中提出铁路建设,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动脉。作为铁路建设中重要的大型临时设施、基础设施,铁路混凝土搅拌站是铁路建设中成本控制的关键点、是连接混凝土原材料场与其下游混凝土需求点的关键性枢纽,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选址规划是铁路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是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建设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举措。搅拌站的选址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了铁路施工的质量和混凝土配送效率的高低,关系到铁路建设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而影响铁路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升。特别是在国家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从以绿色发展为前提,并综合考虑铁路建设的特殊性和铁路混凝土搅拌站选址时应考虑的因素、考虑决策者偏好,实现主观指标信息量与客观数据价值量的统一,对铁路混凝土搅拌站选址进行优化决策,己成为当前铁路建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鉴于此,本文在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混凝土搅拌站选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铁路混凝土搅拌站选址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考虑决策者偏好的多准则铁路混凝土搅拌站选址优化模型,解决了混凝土搅拌站选址和混凝土订单分配问题;构建了决策偏好系数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模型中的决策偏好系数,从而求得最优选址方案。首先,通过总结、归纳铁路混凝土搅拌站选址优化相关理论,分析铁路混凝土搅拌站的运作流程,界定了铁路混凝土搅拌站选址的内容,研究了铁路混凝土搅拌站选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家大力提倡的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加入绿色目标函数,引入环境经济学中的环境成本,结合铁路混凝土搅拌站作为铁路施工中的临时设施这一特点,将绿色目标量化为环境成本;针对混凝土搅拌站的信息化发展,加入信息化目标函数,参考安全经济学中的安全效益,将信息化目标量化为信息化效益。创新性的构建了涵盖“成本-运距-绿色-信息化”四位一体的多准则铁路混凝土搅拌站选址优化模型。其次,考虑到决策者决策时的主观能动性,引入决策偏好系数,对四个子目标函数赋予权重。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调研,依据指标的选取原则,结合选址模型,初步确定26个选址影响因素;通过李克特量表,采用5分制,请专家针对26个指标对选址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根据每位专家的综合学术能力求取加权平均分,通过选定聚类界限值对指标进行筛选,得出最终的17个准则层指标;基于spearman相关系数,选用一种主观赋权法和两种客观赋权法,进行组合赋权确定决策偏好系数。最终形成考虑决策者偏好的多准则铁路混凝土搅拌站选址优化模型,并选用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最后,选取工程实例,运用本文所建立的铁路混凝土搅拌站选址优化模型进行应用研究,验证了此模型在铁路混凝土搅拌站选址方面的可行性及其算法的有效性。为铁路建设中混凝土搅拌站位置的优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思路。

靳玉栋[9](2020)在《铁路混凝土拌和站规划与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混凝土拌和站是铁路工程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大型临时工程之一,混凝土拌和站的规划与建设是铁路临时工程建设的关键工作,混凝土拌和站的选址、选型、机械配置、建设标准影响铁路工程施工全过程,因此混凝土拌和站的规划与建设至关重要。青连铁路ZQ-5标项目经理部混凝土拌和站规划与建设过程中,从混凝土拌和站选址、拌和站选型、拌和站主机选择、拌和站储料系统选择、拌和站供料系统选择、拌和站配料与计量设备选择、拌和站场区建设、拌和站临时用电设置、拌和站文明施工设置、拌和站冬施措施十个方面进行研究,归纳总结铁路混凝土拌和站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参数,使混凝土拌和站达到技术先进、布局合理、经济高效的建设目的。

毛骏超[10](2020)在《A公司沥青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可行性分析报告是在前一阶段的项目建议书获得审批通过的基础上,主要对项目市场、技术、财务、工程、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精确系统、完备无遗的分析。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分析A公司沥青厂可行性的研究,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公路路面铺装情况、高速公路发展,结合沥青混凝土行业的特点,在当前大环境相关政策的情况下,对行业前景的展望,紧跟国家道路发展规划,开拓道路基础设施新领域,利用A公司资源优势、稳健的市场刚需,在填补A公司沥青混凝土空白领域的同时提升企业多元化竞争力。本论文将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公路路面铺装情况、高速公路发展,结合A公司在基础设施交通领域的发展,以分析沥青混凝土行业的特点为切入点,从项目的技术性、经济可行性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A公司建立沥青厂提供可行性依据,通过对成都周边地区道路实施数据进行收集并进行数据论证,对A公司沥青厂项目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重点对项目的必要性、项目技术可行性、项目经济可行性以及项目风险性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其次通过对当前税收政策进行可行性分析,即废旧沥青混凝土生产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退税比例50%,通过分析当前的技术能否满足税收政策,为沥青厂的建立进行相关纳税筹划。

二、新建铁路工程混凝土集中拌和与输送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建铁路工程混凝土集中拌和与输送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邻近营运线高速铁路泡沫轻质土帮宽路基变形特性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帮宽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及解决技术研究
        1.2.1 公路路基
        1.2.2 铁路路基
    1.3 泡沫轻质土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泡沫轻质土材料性能特点与帮宽路基质量控制
    2.1 材料构成与制备工艺
        2.1.1 材料构成
        2.1.2 制备工艺
    2.2 材料性能特点
        2.2.1 基本物理性能
        2.2.2 力学性能
        2.2.3 耐久性能
    2.3 配合比设计与帮宽路基质量控制
        2.3.1 配合比设计
        2.3.2 帮宽路基质量控制
    2.4 小结
第三章 高速铁路泡沫轻质土帮宽路基数值模拟
    3.1 工况背景
        3.1.1 工程概况
        3.1.2 工程地质及水文
        3.1.3 既有线状况
    3.2 帮宽路基填料选择
    3.3 工程泡沫轻质土材料性能试验
        3.3.1 试块压缩试验
        3.3.2 试验数据
    3.4 数值计算
        3.4.1 数值建模
        3.4.2 荷载及边界条件
        3.4.3 各填筑工况计算结果
        3.4.4 泡沫轻质土路基本体应力与变形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施工监测与数据分析
    4.1 泡沫轻质土工后沉降、附加应力监测
        4.1.1 地基沉降监测
        4.1.2 路基压力监测
    4.2 模拟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高速铁路帮宽路基主要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5.1 挡墙厚度影响
    5.2 桩间距影响
    5.3 桩径影响
    5.4 沉降峰值与桩径、桩距关系
    5.5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2)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156 工程”建筑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1.2.3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4 国外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第2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历史背景及发展贡献
    2.1 “156 工程”的立项背景
        2.1.1 国际政治环境背景——外部因素
        2.1.2 国防与经济建设需要——内部因素
        2.1.3 “156 工程”相关扶持政策
    2.2 新中国“156 工程”总体建设情况
        2.2.1 “156 工程”专家援助情况
        2.2.2 “156 工程”建设及产业构成情况
        2.2.3 “156 工程”的投资及地理分布情况
        2.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类型
    2.3 以“156 工程”为依托的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及发展
        2.3.1 前“156 工程”时期的东北地区地域特质
        2.3.2 “156 工程”塑造下的东北工业基地特点
        2.3.3 “156 工程”对东北工业基地发展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设类型及特征
    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新建项目类型
        3.1.1 多厂联合式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3.1.2 单一工厂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改扩建项目类型
        3.2.1 原址改扩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3.2.2 设备技术升级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区规划建设模式
    4.1 “156 工程”规划模式对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
        4.1.1 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4.1.2 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4.1.3 嵌入式扩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4.2 苏联工业区规划理念在“156 工程”中的实践特征
        4.2.1 苏联工业区规划模式的形成及向东北地区的转移
        4.2.2 哈尔滨市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4.2.3 长春市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4.2.4 沈阳市嵌入式扩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4.3 基于空间句法的“156 工程”规划实践水平分析
        4.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空间可拓性分析
        4.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道路可达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文化与技术的转移及创新
    5.1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溯源
        5.1.1 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苏联的转移
        5.1.2 苏联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中国的转移
        5.1.3 中国对现代工业建筑文化与技术的吸纳
        5.1.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的规划及设计水平
        5.1.5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5.2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建筑的发展与流变
        5.2.1 苏联民用建筑设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5.2.2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设计理论对中国的转移
        5.2.3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规划设计分析
        5.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建筑舒适度分析
        5.2.5 东北地区“156 工程”民用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本土化历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与保护开发策略
    6.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
        6.1.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定性
        6.1.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多重价值评估及分析
    6.2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现状调查及保护分级策略
        6.2.1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现状调查及破损成因分析
        6.2.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保护分级及措施建议
    6.3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工业遗产的整体性开发策略
        6.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语境
        6.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及愿景
    6.4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床沥青混凝土层全温度域动力特性与结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沥青混凝土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
        1.2.2 沥青混凝土粘弹性本构模型
        1.2.3 铁路轨下基础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
        1.2.4 铁路沥青混凝土层结构设计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分数阶导数粘弹性本构模型研究
    2.1 经典粘弹性本构关系
        2.1.1 线粘弹性关系简介
        2.1.2 经典粘弹性本构模型
    2.2 分数阶导数粘弹性本构模型概述
        2.2.1 分数阶导数基本元件
        2.2.2 基于弹壶元件构造的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
        2.2.3 基于抛物线元件构造的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
    2.3 分数阶导数粘弹性本构模型数值算法
        2.3.1 分数阶导数数值算法
        2.3.2 弹壶元件的应力数值算法
        2.3.3 典型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的应力数值算法
        2.3.4 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有限元子程序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床沥青混凝土全温度域动态特性研究
    3.1 基床沥青混凝土实体工程应用
        3.1.1 材料组成设计
        3.1.2 室内性能试验
        3.1.3 现场实施
    3.2 基床沥青混凝土动态特性
        3.2.1 无砟轨道基床表层频响特性
        3.2.2 动态模量试验
        3.2.3 全温度域动态力学特性
    3.3 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动态粘弹性参数识别
        3.3.1 本构参数识别方法
        3.3.2 广义Maxwell模型参数识别结果
        3.3.3 分数阶导数模型参数识别结果
        3.3.4 不同本构模型统计参数对比分析
        3.3.5 动态模量试验有限元模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床沥青混凝土层动力响应研究
    4.1 车辆—轨道—路基耦合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
        4.1.1 动力学分析基本原理
        4.1.2 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
        4.1.3 轨道与路基系统动力学模型
        4.1.4 轮轨耦合关系
        4.1.5 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谱
        4.1.6 边界条件
        4.1.7 模型验证
    4.2 动力响应特征及分析指标
        4.2.1 纵向不利荷位
        4.2.2 空间分布特征
        4.2.3 动力响应指标
    4.3 与传统防水结构层对比
    4.4 动力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4.4.1 列车轴重
        4.4.2 列车速度
        4.4.3 沥青混凝土层温度
        4.4.4 基床表层厚度组合
        4.4.5 级配碎石层模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床沥青混凝土层温度效应研究
    5.1 温度效应分析模型
        5.1.1 基本模型
        5.1.2 传热学边界条件
    5.2 温度效应试验与模型验证
        5.2.1 试验段概况
        5.2.2 模型验证
    5.3 轨道结构温度场特性
        5.3.1 历史气象资料
        5.3.2 温度变化规律
        5.3.3 温度梯度变化规律
        5.3.4 基床沥青混凝土层温度预估公式
    5.4 温度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5.4.1 上部轨道结构温度梯度
        5.4.2 沥青混凝土层温度
        5.4.3 沥青混凝土层厚度
        5.4.4 复合土工布长度
    5.5 基于响应面法的温度效应预估模型
        5.5.1 响应面法的基本概念
        5.5.2 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
        5.5.3 响应面函数回归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床沥青混凝土层结构设计研究
    6.1 工作状态与破坏模式
        6.1.1 工作状态
        6.1.2 破坏模式
    6.2 荷载作用简化计算模型
        6.2.1 路基面荷载分布
        6.2.2 半解析有限元模型
        6.2.3 程序有效性验证
    6.3 结构设计参数
        6.3.1 交通参数
        6.3.2 环境参数
        6.3.3 材料参数
    6.4 结构设计验算
        6.4.1 低温开裂验算
        6.4.2 列车荷载作用疲劳开裂验算
        6.4.3 结构缝处被动拉伸验算
    6.5 结构设计流程
    6.6 结构设计算例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学术经历与成果

(4)考虑线状需求的可靠性物流节点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
2 研究现状综述
    2.1 设施选址问题研究现状
        2.1.1 经典设施选址问题
        2.1.2 设施选址问题分类
    2.2 可靠性设施选址问题研究现状
    2.3 连续需求选址问题研究现状
        2.3.1 面状需求的选址问题研究现状
        2.3.2 线状需求的选址问题研究现状
    2.4 研究现状总结
3 考虑线状需求的可靠性物流节点选址问题界定
    3.1 问题描述
    3.2 可靠性物流节点选址问题的运输成本分析
        3.2.1 可靠性
        3.2.2 距离函数
        3.2.3 需求密度函数
        3.2.4 下游运输费率
    3.3 时间惩罚成本分析
        3.3.1 时间惩罚成本函数类型
        3.3.2 时间惩罚成本函数选择
    3.4 小结
4 可靠性物流节点选址模型构建及求解
    4.1 物流节点选址问题及成本分析
        4.1.1 研究假设与符号说明
        4.1.2 运输成本
        4.1.3 惩罚成本
    4.2 线性时间惩罚下的物流节点选址模型构建及求解
        4.2.1 模型构建
        4.2.2 模型性质
        4.2.3 模型求解与算例分析
    4.3 指数型时间惩罚下的物流节点选址模型构建及求解
        4.3.1 模型构建
        4.3.2 模型性质
        4.3.3 算法设计
        4.3.4 模型求解与算例分析
    4.4 小结
5 故障概率不同的可靠性物流节点选址模型构建与求解
    5.1 线性时间惩罚下物流节点故障概率不同的选址模型构建与求解
        5.1.1 模型构建
        5.1.2 模型求解与算例分析
    5.2 指数型时间惩罚下物流节点故障概率不同的选址模型构建与求解
        5.2.1 模型构建
        5.2.2 模型求解与算例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部分MATLAB程序代码迭代算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高职院校道路检测与测量类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论文所依托的课题
    1.2 研究背景
        1.2.1 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
        1.2.2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义与特征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现状总结分析
        1.3.4 实训空间的现状总结与分析
    1.4 研究范围和对象
        1.4.1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1.4.2 关于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的介绍
        1.4.3 关于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主要的检测内容
        1.4.4 道路检测的重要性
        1.4.5 实训空间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目的
    1.7 课题的研究方法
    1.8 课题的研究框架
2.高职院校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的发展与实训空间的影响因素
    2.1 行业发展对专业教育的影响
    2.2 专业及其实训空间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2.1 发展现状
        2.2.2 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实训空间的发展
    2.3 实训教学的特点
        2.3.1 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特点
        2.3.2 实训教学模式
    2.4 专业实训空间的影响因素
        2.4.1 实训设备
        2.4.2 使用对象
        2.4.3 教学模式
        2.4.4 实训设备的操作空间
    2.5 本章小结
3.实训空间现状调研及分析
    3.1 概况
    3.2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3.2.1 学校建设概况与布局分析
        3.2.2 专业基本建设概况
        3.2.3 实训空间现状
        3.2.4 调研与总结
    3.3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太白山实训基地
        3.3.1 建设总体布局
        3.3.2 野外实习阶段计划
        3.3.3 专业基本建设概况
        3.3.4 专业实训空间现状
        3.3.5 实训基地使用总结
    3.4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3.4.1 学校建设概况与布局分析
        3.4.2 专业基本建设概况
        3.4.3 实训空间现状
        3.4.4 实训空间的调研与总结
    3.5 山东公路技师学院
        3.5.1 学校建设概况与布局分析
        3.5.2 专业基本建设概况
        3.5.3 实训空间现状
        3.5.4 实训空间的调研与总结
    3.6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3.6.1 学校建设概况与布局分析
        3.6.2 专业基本建设概况
        3.6.3 实训空间现状
        3.6.4 实训空间使用总结
    3.7 调研小结
4.实训空间规划布局研究
    4.1 实训空间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
        4.1.1 规划方面的影响因素
        4.1.2 实训教学方面的影响因素
    4.2 实训实训空间规划布局模式
    4.3 三种规划布局模式的总结
    4.4 在实训楼中的规划布局模式
    4.5 本章小结
5.道路测量实训场地设计与布局研究
    5.1 道路测量实训场地建设的意义
        5.1.1 课程理论结合实际的需求
        5.1.2 测量协会和测量大赛的需求
    5.2 道路测量实训场地的现状与不足
    5.3 高职院校校内与校外的实训场地建设差异
    5.4 校内测量实训场地的平面布局与研究
        5.4.1 测量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
        5.4.2 测量实训基地建设的规划布局研究
        5.4.3 校内测量实训基地的建设意见
    5.5 校外测量实训场地规划布局与研究
        5.5.1 校外测量实训场地建设的思路
        5.5.2 校外测量实训场地建设的重要性
        5.5.3 校外测量实训基地建设的规划布局研究
        5.5.4 校外测量实训基地规划布局总结
    5.6 对于测量实训场地建设的意见
    5.7 本章小结
6.道路检测类专业实训空间布局研究
    6.1 实训空间的分类
    6.2 实训空间的组合模式
        6.2.1 单层式空间组合模式
        6.2.2 多层式实训空间组合模式
        6.2.3 标准空间的走廊组合方式
    6.3 实训空间的组成与平面布局模式研究
        6.3.1 实训空间组成与平面布局模式的影响因素
        6.3.2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训空间组成与平面模式的布局研究
        6.3.3 水泥混凝土实训空间组成与平面模式的布局研究
        6.3.4 力学实训空间组成与平面模式的布局研究
        6.3.5 其他设计要点
    6.4 教学模式对实训空间布局的影响
    6.5 易产生有害气体实训空间的排气系统与平面布局设计
        6.5.1 影响实训空间有毒气体排放的因素
        6.5.2 实训空间有毒气体排放设备
        6.5.3 实训空间有毒气体排放的平面布局
    6.6 本章小结
7.实训空间利用率及生均指标研究
    7.1 实训空间利用率研究
        7.1.1 实训空间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7.1.2 道路检测类实训空间利用率分析
        7.1.3 提高实训空间利用率的建议
    7.2 生均指标研究
        7.2.1 生均指标研究的意义
        7.2.2 生均指标现状
        7.2.3 实训空间生均指标的影响因素
        7.2.4 生均指标的适宜性调节
    7.4 本章小结
8.结论
    8.1 本研究结论
        8.1.1 实训空间模式及平面布局设计研究
        8.1.2 实训空间利用率研究
        8.1.3 实训空间生均指标的研究
    8.2 研究展望及不足
        8.2.1 本研究的不足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参与实践和研究
附录-Ⅰ 调研问卷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致谢

(6)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沥青混合料绿色再生工厂生产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传统沥青搅拌站与再生工厂差异性分析
    2.1 绿色再生工厂概述
    2.2 工作原理对比分析
        2.2.1 传统沥青搅拌站工作原理
        2.2.2 绿色再生工厂工作原理
    2.3 工艺特点对比分析
        2.3.1 绿色指标
        2.3.2 传统沥青搅拌站环保问题分析
        2.3.3 再生工厂绿色措施
    2.4 再生工厂功能区划分
        2.4.1 RAP材料堆放车间
        2.4.2 RAP材料预处理车间
        2.4.3 新集料存储配料车间
        2.4.4 成品料生产加工车间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RAP材料变异性分析及处治措施
    3.1 RAP变异参数
    3.2 RAP材料的变异性影响因素
        3.2.1 RAP材料变异性分析的必要性
        3.2.2 RAP材料旧沥青三大指标变异性分析
        3.2.3 RAP材料矿料级配变异性分析
        3.2.4 RAP材料沥青性含量变异性分析
        3.2.5 RAP材料的含水率
        3.2.6 RAP材料物理力学性能
    3.3 RAP材料的处治
        3.3.1 RAP材料的回收
        3.3.2 不同回收方式回收料对比
        3.3.3 RAP材料的柔性破碎
        3.3.4 RAP材料的筛分与分档
        3.3.5 RAP材料的堆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再生工厂预处理质量控制研究
    4.1 基准料的提出
        4.1.1 基准料的概念与加工工艺
        4.1.2 基准料的分档
        4.1.3 基准料合成分档变异分析
    4.2 基准料的合成与质量控制
        4.2.1 基准料合成的必要性
        4.2.2 基准料的合成方法
        4.2.3 基准料合成实例
    4.3 基准料的合成质量效果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基准料掺量下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5.1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5.2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5.3 不同基准料掺量下马歇尔试件指标的测定
        5.3.1 各档材料用量的确定
        5.3.2 马歇尔试件制备
        5.3.3 不同基准料掺量下确定油石比
    5.4 再生混合料性能
        5.4.1 高温稳定性
        5.4.2 水稳定性
        5.4.3 低温抗裂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再生沥青混合料工厂化生产参数研究
    6.1 再生工厂生产设备的配置
        6.1.1 再生设备的选择
        6.1.2 再生处理系统的配置
        6.1.3 再生工厂设备参数改造
    6.2 再生生产过程取样方法优化研究
        6.2.1 取样方法的选择
        6.2.2 RAP料取样方法与取样时机的选择
        6.2.3 再生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与取样时机的选择
        6.2.4 取样方法研究分析
        6.2.5 特殊时间段再生混合料取样分析
    6.3 生产搅拌工艺的研究
        6.3.1 基准料加热温度
        6.3.2 搅拌充盈率
        6.3.3 不同拌和工艺的比较
    6.4 再生阶段生产质量控制
        6.4.1 计量精度的控制
        6.4.2 新沥青添加质量控制
        6.4.3 再生混合料热拌质量控制
        6.4.4 再生料出料温度及卸料质量控制
    6.5 生产质量控制效果验证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8)铁路混凝土搅拌站选址优化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尚需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铁路混凝土搅拌站选址优化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铁路混凝土搅拌站选址概述
    2.2 铁路混凝土搅拌站相关理论
        2.2.1 铁路混凝土搅拌站
        2.2.2 铁路混凝土搅拌站的环境保护
        2.2.3 混凝土搅拌站信息化
    2.3 解决问题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2.3.1 多准则决策理论
        2.3.2 多准则问题求解算法
        2.3.3 遗传算法
        2.3.4 权重计算方法
3 铁路混凝土搅拌站优化选址
    3.1 铁路混凝土搅拌站选址影响因素及建设原则
        3.1.1 铁路混凝土搅拌站选址影响因素
        3.1.2 铁路混凝土搅拌站建设原则
    3.2 铁路混凝土搅拌站选址优化模型
        3.2.1 问题描述
        3.2.2 模型假设
        3.2.3 模型参数及变量
        3.2.4 目标函数
        3.2.5 约束条件
    3.3 模型求解
        3.3.1 遗传算法编码设计
        3.3.2 定义适应度函数
        3.3.3 遗传算子设计
        3.3.4 遗传算法应用基本流程
4 决策偏好系数的确定
    4.1 决策偏好系数评价指标体系
        4.1.1 决策偏好系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决策偏好系数评价指标体系的初选
        4.1.3 基于李克特量表的评价指标筛选
        4.1.4 决策偏好系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 指标体系评价标准
    4.3 基于spearman系数的组合赋权模型的构建
        4.3.1 指标值的归一化
        4.3.2 主观权重的确定
        4.3.3 客观权重的确定
        4.3.4 基于spearman系数的组合赋权模型
5 实例研究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数据整理
    5.2 模型的应用
        5.2.1 决策偏好系数的确定
        5.2.2 模型的选用
        5.2.3 遗传算法的实现
    5.3 选址优化
        5.3.1 选址结果
        5.3.2 结果分析
    5.4 策略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铁路混凝土拌和站规划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混凝土拌和站规划
    2.1 混凝土拌和站选址
    2.2 混凝土拌和站选型
    2.3 混凝土拌和站主机选择
    2.4 混凝土拌和站储料系统选择
    2.5 混凝土拌和站供料系统选择
    2.6 混凝土拌和站配料与计量设备选择
3 混凝土拌和站建设
    3.1 混凝土拌和站场区建设
    3.2 混凝土拌和站临电设置
    3.3 混凝土拌和站文明施工设置
    3.4 混凝土拌和站冬施措施
4 结束语

(10)A公司沥青厂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及结构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理论综述
    2.1 项目管理理论
    2.2 可行性研究理论
        2.2.1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概念
        2.2.2 可行性研究的原则
        2.2.3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2.3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2.3.1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2.3.2 可行性研究的意义
    2.4 可行性研究的基本依据和要求
    2.5 可研性研究的理论沿革
        2.5.1 国外相关理论发展沿革
        2.5.2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A公司沥青厂项目概况
    3.1 项目背景
        3.1.1 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现状
        3.1.2 A公司股份公司在基础设施交通领域的发展
        3.1.3 沥青混凝土行业发展及需求
    3.2 项目基本情况
        3.2.1 投资方案
        3.2.2 项目投资方案和预算
    3.3 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方法
        3.3.1 市场调查分析
        3.3.2 目标市场份额分析
        3.3.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3.3.4 主要业务介绍及市场开拓
        3.3.5 分析结论
第四章 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4.1 技术可行性分析的意义与组织管理
    4.2 项目地点选择
        4.2.1 建厂地点的自然条件
        4.2.2 选址地点的经济社会条件
        4.2.3 交通运输状况
        4.2.4 生产设备配置
    4.3 项目规划经营方案
    4.4 沥青混合料工艺技术方案
        4.4.1 沥青混合料技术原理
        4.4.2 沥青混合料工艺流程
    4.5 项目实施进度
第五章 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
    5.1 经济可行性分析的意义
    5.2 投资估算分析
    5.3 财务评价
    5.4 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5.5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5.6 盈亏平衡分析
    5.7 税务筹划分析
        5.7.1 A公司沥青厂税务基本情况
        5.7.2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优惠目录
        5.7.3 西部大开发
        5.7.4 高新技术企业
    5.8 社会效益分析
第六章 项目风险评估与控制可行性分析
    6.1 项目风险识别
        6.1.1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6.1.2 市场风险
        6.1.3 管理风险与解决策略
    6.2 项目风险控制对策
        6.2.1 市场风险控制方案
        6.2.2 管理风险控制方案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不足之处与后续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新建铁路工程混凝土集中拌和与输送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邻近营运线高速铁路泡沫轻质土帮宽路基变形特性数值模拟研究[D]. 郝笛笛.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2]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D]. 韩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基床沥青混凝土层全温度域动力特性与结构设计研究[D]. 周杰. 东南大学, 2021
  • [4]考虑线状需求的可靠性物流节点选址研究[D]. 周浩.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5]高职院校道路检测与测量类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研究[D]. 路行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7]沥青混合料绿色再生工厂生产质量控制研究[D]. 洪增辉.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铁路混凝土搅拌站选址优化决策研究[D]. 汪雪琪.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9]铁路混凝土拌和站规划与建设研究[J]. 靳玉栋. 价值工程, 2020(09)
  • [10]A公司沥青厂项目可行性研究[D]. 毛骏超.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新建铁路工程混凝土集中搅拌输送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