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创新篇章——庆祝《地质科技信息》出版20周年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创新篇章——庆祝《地质科技信息》出版20周年

一、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谱新篇——庆祝《地质科技情报》创刊20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林墨飞[1](2014)在《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期。景观,作为新兴行业以迅猛的态势融入城市建设进程中,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强势发展。然而,由于现代景观文化的超前性和移植性,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也经历了高度时空压缩,而又相对繁乱的过程。一方面,基于传统园林文化的理论传承与创新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滞后,而对西方景观理论成果的引进又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市场面前,整个行业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表现出先行动再思想的特点,使设计实践远离理论指导,而景观理论也不能适应多元化的设计需要。近年来,受到传统园林文化和外来景观思想的混杂碰撞、学科名称和行业规范的争议等方面影响,当代中国景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又暴露出实践目标混乱、本体价值缺失、创新能力低下等诸多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思想与创作方面的实践历程缺乏系统性研究,将其归置于社会结构体系下的剖析和反思更是严重不足,因此未能及时地从庞杂的实践结果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景观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与依据。鉴于中国景观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论文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整体宏观地将其与社会构成及演进紧密结合,并局部系统地研究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方面正确研判取得的主要成就,另一方面通过批判的总结和理性反思,认识有待克服的局限性,并探讨应对策略与方法。论文首先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构建了“实践情境——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研究框架。进而从社会变革与先导因素的影响、学科及行业发展、主要实践内容与特征以及代表性实践者的实践脉络等4个方面,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实践情境进行了全面厘清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运用社会学的惯习与场域理论工具,分别对“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实践”与“景观存在本体表象化实践”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实践反思,包括背景、动因、内容、特征和影响等若干方面,继而指出中国景观设计面对的实践悖论与现实困厄。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反思性为基本原则的实践超越目标,结合近年来中国景观设计在思想实践与创作实践方面的反思性转变,做出中国景观设计已迈入反思性实践阶段的基本论断;进一步对以“反思性实践”方法论为主导的多途径设计实践进行了归纳性研究,并提出5种相对的反思性设计策略与方法。论文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展开系统性研究,为景观学科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同时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搭建了初步的框架平台。通过对演进历程与实践内容的全面研究和深入反思,以及相应策略与方法的提出,对提高中国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水平,保障和提升创作实践的整体品质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董赤[2](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地质科技情报》编辑部[3](2002)在《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谱新篇——庆祝《地质科技情报》创刊20周年》文中研究表明

二、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谱新篇——庆祝《地质科技情报》创刊20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谱新篇——庆祝《地质科技情报》创刊2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TABLE OF CONTENTS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现实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现实意义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1.3.1 时空范畴的界定
        1.3.2 关于“景观”
        1.3.3 “实践”的广义与狭义辨析
        1.3.4 情境:实践的主客观环境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路线
2 本研究的背景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景观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2.1.1 社会实践观的引入
        2.1.2 反思:本研究的理论基点
    2.2 相关研究概况
        2.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2.3 “实践情境——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理论框架
        2.3.1 框架由来
        2.3.2 元素构成
        2.3.3 工具分析
        2.3.4 方法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景观的实践情境透视
    3.1 情境一:社会变革与先导因素的影响
        3.1.1 中国景观实践的社会背景
        3.1.2 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影响
        3.1.3 中西方景观文化的嫁接
        3.1.4 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3.2 情境二:学科及行业的发展
        3.2.1 中国景观的学科起源(1951—1978)
        3.2.2 学科专业名称的历次变化(1982—2011)
        3.2.3 学术组织与代表性期刊的影响(1983—2013)
    3.3 情境三:主要实践内容与特征
        3.3.1 从统一走向震荡:传统园林当代转型的思想历程
        3.3.2 适从与嬗变:地域性景观实践
        3.3.3 移植与羁绊:“西学东渐”的影响
        3.3.4 从小环境(园林景观)到大环境(城市生态环境)
    3.4 情境四:代表性实践者的实践脉络
        3.4.1 “中国式”继承
        3.4.2 “大思想”的传播
        3.4.3 景观实践的发轫
        3.4.4 殊途同归的探索
    3.5 本章小结
4 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实践:惯习角度的实践反思
    4.1 惯习:“性情倾向系统”
        4.1.1 惯习的涵义
        4.1.2 惯习的历史持久性特征
    4.2 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背景
        4.2.1 “传统复兴”的社会背景
        4.2.2 对传统园林局限性的反思
        4.2.3 传统园林当代转型的必要性
    4.3 继承惯习与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
        4.3.1 继承惯习的形成
        4.3.2 当代转型中的两次继承惯习
    4.4 继承惯习的晦蚀:僵化实践
        4.4.1 形式模仿
        4.4.2 片断移植
        4.4.3 主题叙述
    4.5 当代转型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4.5.1 转型中的问题根结
        4.5.2 外来文化的误导
        4.5.3 “双重历史性”:对传统园林应有的当代认知
    4.6 启示:建立创新惯习的实践视阈
    4.7 本章小结
5 景观存在本体的表象化实践:场域角度的实践反思
    5.1 场域:“社会实践空间”
        5.1.1 场域的涵义
        5.1.2 场域的社会关系特征
        5.1.3 场域与惯习的双向模糊关系
    5.2 景观与景观场域
        5.2.1 景观的场域逻辑
        5.2.2 景观场域的形成
    5.3 存在本体的表象化实践特征
        5.3.1 权力场域影响下的异化表达
        5.3.2 存在本体沦为表象化图像
        5.3.3 消费场域影响下的拜物特征
        5.3.4 表象化的的明星效应
    5.4 表象化实践一:中国“城市美化运动”
        5.4.1 西方“城市美化运动”来到中国
        5.4.2 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表象化范式
        5.4.3 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场域动因剖析
    5.5 表象化实践二:时尚景观
        5.5.1 时尚景观的产生
        5.5.2 时尚景观的表象化范式
        5.5.3 时尚景观的场域动因剖析
    5.6 存在本体的表象化畸变
        5.6.1 城市景观的特色湮灭
        5.6.2 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5.6.3 景观存在与人本精神相悖离
        5.6.4 本体意义被形式语言消解
        5.6.5 景观的社会价值被曲解
    5.7 本章小结
6 重新发轫:迈入反思性实践的中国景观
    6.1 再反思:中国景观的悖论和困厄
        6.1.1 巨变中的“冷思考”
        6.1.2 表象繁荣与科学发展的悖论
        6.1.3 中国景观的现实困厄
    6.2 困厄自赎:以反思性为基本原则的实践超越
    6.3 价值回归:立基本体的反思性思想实践
        6.3.1 景观本体取向的转变
        6.3.2 摆脱学科名称的纷争困扰
        6.3.3 从“学者”到“反思性实践者”
    6.4 反思性设计实践的策略与方法
        6.4.1 本体价值的深度挖掘
        6.4.2 传统转型的理性创新
        6.4.3 地域特色的内在追求
        6.4.4 生态探索的求真务实
        6.4.5 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
    6.5 走向新景观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思之道路,自行不息”
    7.1 反思之于景观实践的启示
    7.2 推动“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往复前行
    7.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7.4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表索引
附录B 1978—2013中国景观大事记
附录C 人名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概念话语
    (二) 现实记忆
    (三) 史学思考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谱新篇——庆祝《地质科技情报》创刊20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D]. 林墨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2]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3]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谱新篇——庆祝《地质科技情报》创刊20周年[J]. 《地质科技情报》编辑部. 地质科技情报, 2002(04)

标签:;  ;  ;  ;  ;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创新篇章——庆祝《地质科技信息》出版20周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