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展重心向远郊转移——专访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姚颖

北京发展重心向远郊转移——专访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姚颖

一、北京开发重点转向远郊——访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姚莹(论文文献综述)

张梦迪[1](2020)在《北京市通州区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对生境质量变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问题如人口扩张等因迅速发展的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生态系统的循环体系受到了影响,导致城市内绿地减少,动植物所需的自然栖息地遭到破环,“大城市病”已经成为了各个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通州区作为北京的副中心,承担着疏解中心城区人口的功能,建设用地的增加,绿地类型的单一,对生境和生物多样性都有一定的影响。论文通过探究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和生境质量的变化特征,理清二者之间的关联机制,从而实现以绿色空间格局为主导的生境质量优化,寻求实现通州区生境质量优化的策略和政策实施建议。研究选择2008年、2013年、2018年3个时间节点,探究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根据InVEST模型评估研究区域内三个时间段的生境质量变化特征结合景观格局演变探讨绿色空间面积、景观格局指数和城市绿地建设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2)绿色空间整体格局破碎度逐渐减弱,主要由于耕地斑块面积是绿色空间中最大的一部分,其连通性要优于林地和草地斑块,但是绿色空间总体斑块数量呈下降趋势。其中林地斑块最为散落,破碎化严重,连通性不佳;草地的连接度和完整性有待提升;水域的破碎度逐渐降低。(4)本文对绿色空间面积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不同绿地面积对不同级别的生境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草地面积的变化对中度生境质量和一般生境质量具有较大影响;林地和水域面积的变化对低度生境质量、一般生境质量和高度生境质量具有明显的影响;而耕地的面积变化,主要影响了低度生境质量。(5)研究选取绿色空间格局的破碎度、斑块总体面积、连接度和多样性这4个景观格局指数进一步说明绿色空间对生境质量影响的重要性。绿色空间斑块总体面积的减少以及破碎化后周边斑块的用地类型都使得通州区生境质量降低,适合动植物生存的空间减少;连接度受绿色空间斑块周边用地的影响,使得生境受人为干扰较严重;斑块多样性指数增加,说明通州区有针对性的增加某一种绿色空间斑块。(1)对比研究时间始末,研究区域的绿色空间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且主要向建设用地转入。具体地类主要变化集中于耕地转换为建设用地,林地转换为建设用地,水域和草地均有少量转变为建设用地,但是在2008-2013间耕地向林地转入的面积仅次于建设用地。(3)以耕地为主的一般生境质量逐年下降,低度生境质量上升,主要由于耕地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入;中度生境质量略有升高,主要体现在城镇区域和公园内部出现散落分布的草地;由于林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使得高度生境质量整体上升。(6)根据绿地规划建设,对通州区生境质量影响的研究,表明了:通州区局部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因不断推动的大型绿地规划建设受到的影响十分显着。点状绿色空间东郊森林公园使得规划前建设用地向绿色空间用地类型转变;线性绿色空间大运河森林公园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大运河整体的景观斑块多样性、连接性和整体性;实施面状绿色空间平原造林工程使通州区林地面积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绿色空间面积的减少对通州区生境质量的影响。(7)本文提出对通州区生境的优化策略,使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保护,其目标是:平衡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严格控制城市建设区域发展边界,保护生态本底,构建林水生态廊道以及提高农田景观的生物多样性的具体策略。本研究的创新性:研究通州区在新型模式建设下,以绿色空间格局为主导的生境质量变化,并且构建了以提升通州区绿色空间格局为导向的生境质量优化方向,丰富了生境优化的研究体系,以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索出适合通州区生境质量优化的研究方法。

田原[2](2019)在《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存在形态及治理困境研究 ——以C市城郊的六个村庄为例》文中提出城市化及由此引发的城乡关系变迁是经典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话题。从一般意义上讲,城市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城市在空间上不断扩张并吞噬乡村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开启了新的快速城镇化过程。在计划时期城乡二元结构的打破和消解的基础之上,农村人口开始以各种形式向城镇大规模转移流动,在城郊地带形成了以村庄村民与外来租房者、商品房城市居民与上楼农民、大小企业与村落相交错的混住化现象,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城郊“混住化社会”形态,形成了一种城乡元素空前交融的新的社会格局,对城郊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拟运用社会学研究的质性方法,通过对C市城郊若干城边村“混住化社会”的田野调查,将地方性变量引入研究,从城乡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循着“空间—关系—组织”的研究框架,努力通过对城郊混住化社会的空间形态生成、关系形态展开及组织形态转换的总体性研究,以对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形成及特征做出一个基本的理论提炼概括,并探讨其社会治理的基本方略。首先,本文的研究从空间、关系、组织三个方面,对混住化社会的存在形态展开了实证研究:(1)从空间研究视角审视城郊混住化社会,我们看到的是一种“问题空间”和“变异空间”的存在。在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直接规划之下,依托于城市开发区体制,基于各种利益关系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其相互之间的博弈,无论是村落所处的城郊总体空间,还是以农家院落为依托的微空间,都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动。都市新城拔地而起,旧有的村落空间结构迅速走向消解,形成了一种新旧交错的空间面貌。主要表现为村落景观的错乱、院落居住空间的重叠化、由人口倒挂而导致的空间拥挤、企业生产性空间与居住性空间的混合交错等。而在村民回迁聚居区和商品房小区内,则出现了上楼农民与城市市民的“混住”与“互动”,构成了混住化社会另一道空间景观,给城郊社会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作为一种特定的社区类型,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关系互动亦呈现出多种新的存在形态。与常态意义上的城乡社区不同,在人口空前流动化的背景下,城郊社会出现了村民、外来打工租房者、城市居民等多种身份的人群混住。其中,城郊村落房东与外来租房户的关系最具影响,从表面上看,二者之间的关系似乎是通过“租赁关系”建立起来的,但事实上二者之间的关系远远超出了租赁的范畴,而具有较为丰富的社会内涵,其间有建立在租赁关系基础上的“吸引与亲和”,有以“井水不犯河水”特点的浅关系和界限感,有房东对租房者的“软约束”和激烈批评,也有作为局外人的外来租房者对村落事务的冷漠和“绝对不参与”,上述多面相的关系互动及态度取向构成了混住化社会真实的社会关系及其存在形态。此外,企业与村落、村民间以“冲突”或“亲和”为主题的关系互动,上楼农民与城市居民间的邻里区隔和互动,也构成了城郊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表现出较为复杂的社会内涵。(3)混住化社会的组织形态具有明显的“重层性”。既然混住化社会的人群构成表现出特殊的多元性,那么,与之相对应,基层组织形态也必然表现出一种重层结构。所谓“重层结构”,在这里主要是指在城郊范围内既存在着村委会,又存在着社区居委会,形成了新的以“村居并行”和“村+居”为特点的重层结构的组织形态。其次,本文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审视城郊“混住化社会”,我们会发现,城郊“混住化社会”背景下城郊基层社会治理所面临的“空间变异”、“关系疏离”、“组织困局”等诸多治理困境。基础性社群关系的疏离、村落和社区归属认同感下降、公共空间走向消解、多元主体参与的缺位与缺场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城郊社会治理的展开。在城郊混住化社会空间治理展开的过程中,我们除了从政策规划的宏观角度努力消解问题空间和矛盾空间之外,还应努力推进城郊微观空间治理的展开,推进作为治理术的公共空间构建。同时,要善于在看似纷乱的社会形态中发现有意义的关系联结,并运用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之中。此外,针对城郊混住化社会的“村居平行”和“村+居”模式的实践经验,积极推进“复合性治理”,加强村居之间的通融和联结,建构起城郊村落基层自治组织体制中的“重层结构”。再次,在城郊混住化社会未来走向的问题上,本文强调: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存在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因为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所积累下来的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郊社会变化“压缩性”所积累的深层矛盾,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加以化解。但我们同时也要清楚地意识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实施,使得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新二元结构都将得到极大程度上的消解。长期以来,城郊混住化社会基本上是作为城乡二元结构和压缩式发展的重要标识而存在的。无论是失地农民还是离乡外出打工的外来租房者,其身上都背负着乡村贫穷落后的种种印记。而在城郊农民回迁小区上楼农民和城市居民的身上同样可以寻得到较为明显的社会差距。但随着快速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城乡差距的缩小,城郊混住化社会将作为“城乡一体化”的界标而存在,成为时代进步的标志。

唐大雾[3](2019)在《基于服务供需机制的社区养老建筑策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内老龄化形势严峻,养老问题凸显,社区养老成为大多数老人的养老方式。但是,在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大量养老服务不断推出的同时,国内社区养老设施却问题重重,其深层原因之一是没有一套理性、便捷和有效的建筑策划方法。基于此,本文对建筑策划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基于社区养老服务供需机制,构建了针对社区养老设施这一特定建筑类型的定制建筑策划方法。本文按三个问题展开:(1)通过“项目问题”探索“策划问题”。在此部分中,先借鉴既有理论对社区养老服务供需机制的组成、结构、状态和环节进行了剖析,继而基于得到的供需机制成果,从微观现象层面诸多的“项目问题”中概括出中观认识层面的“机制根源”,并据此梳理出与其相关的“策划问题”症结。(2)针对“策划问题”探讨“定制策划方法”。在此部分,先从多个“普适策划方法”中比选出适用的“基础策划方法”,继而对其针对“策划问题”进行修订,形成“定制策划方法”的框架。(3)就“定制策划方法”讨论“步骤和应用”,并给出了工作步骤、程序、方法和实例。在论述了社区养老建筑策划工作方法及步骤之后,本文通过两个策划案例及后评估对该方法进行了实践检验,并探讨了社区养老建筑策划的外延和发展趋势。通过对这三个前后连贯问题的应答,本研究按照“项目问题→机制根源→策划症结→策划方法”的逻辑构架进行推进,最终得出一套为社区养老设施所定制的建筑策划方法,满足了当今基层社区大量兴建的需要。该方法的本质是达成建设目标的路径,其底层逻辑是社区养老资源分配及利益流转机制。它基于多方的、网络状的现状信息,使用线性的思维模式,生成能满足实际服务供需所需要的图文策划成果,最终指导设计和建设。研究结果也表明,要想使用该定制策划方法解决社区养老项目的实际问题,其关键在于该方法需解决现状策划工作中的三类矛盾:策划内容混乱,应标准且全面;策划可操作性差,宜切合实际操作主体的认知范式和技术水平特点;策划程序与机制脱节,宜与服务主体、流程等深度契合,这也成为本定制建筑策划方法的重要特点。

张力文[4](2017)在《北京市D区城市违法建设治理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城市违法建设治理是长期困扰城市管理的普遍难题。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外来人口的不断迁移,由于物质利益诱惑、规划管理滞后、公众认知不足、立法缺失以及其余因素,城市违法建设不论是数量还是占地面积均逐年增长。它们损害的是城市公共资源和发展空间,侵害的是居民的合法权益,不但影响城市的市容环境、未来前景,同时也给居民日常生活安全带来威胁。另外,政府部门在整治城市违法建设过程中消耗的人力、财力,也对公共资源的正常使用造成了干扰。因此,采取严厉措施,坚决打击城市违法建设已成为当前城市管理的主要职责之一,而各地政府也正在积极探索整治城市违法建设的良策。本文首先论述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查阅及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确定了研究思路与方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文对城市违法建设进行了界定,利用专业理论知识与方法,并结合实地调研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城市违法建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城市违法建设带来的危害。同时以北京市D区的城市违法建设治理现状为基础,剖析了D区城市违法建设治理措施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问题给出了完善治理措施的对策建议,为城市违法建设的查处和治理提供参考。

高相铎[5](2017)在《我国城乡空间关系转变的规划响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提出城乡关系是城乡规划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重点研究主题。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波折的发展过程,从隔离走向融合。进入21世纪,城乡统筹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主题,不断出现在各级政府的政策文件中,体现了城乡关系研究的重要性。面对新时期城乡关系的转变,城乡规划该如何去应对,是当前城乡规划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城乡空间关系”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城乡空间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空间尺度特征以及现存的城乡空间发展问题,基于此提出城乡空间关系转变的规划响应路径,并以天津市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天津市的城乡空间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探讨其城乡空间联系和互动的转型趋势,以及响应于这种转型特征的城乡空间规划措施。本文采用“理论—实证”的研究过程以及“过程—趋势—响应”的研究范式,从理论的角度进行了城乡空间关系转变及城乡规划响应的研究,探索完善了城乡空间关系研究的理论框架和体系,在城乡空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及尝试,尤其是城乡规划响应系统的构建,丰富了城乡关系理论研究的内容。研究结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在规划形式的选择、基本空间单元的确定、城乡空间发展策略、城乡规划体系的变革等多个方面为城乡规划转型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手段,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基础理论,并提出本文研究的视角。其次,总结并借鉴了国内外城乡空间关系转型的规划实践经验。第三,分析了我国城乡空间关系转变的历史过程、城乡空间关系演变的多视角判断、城乡关系转型的空间尺度特征、城乡空间关系演变的现状特征与问题。第四,基于以上分析,从城乡规划形式选择、基本规划空间单元确定、县(区)域单元城乡统筹策略制定、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四个方面构建城乡规划响应的研究体系,从城乡用地布局路径、对策与约束等三个方面提出城乡规划响应的实践措施,研究体系与实践措施共同构成城乡规划响应的系统。最后,以天津市为实证研究案例,分析天津市城乡经济关系、城乡社会关系,尤其是城乡空间关系转变的现状特征,进而从城乡空间关系转变的视角提出城乡规划的响应路径,包括城乡规划理念与目标的转变、城乡一体化规划县(区)域空间单元的确定、县(区)域单元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规划策略、城乡建设用地的统筹安排、城乡规划体系的创新与改革五个方面。本文重要的研究结论及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法定规划,构建加入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城乡法规体系。(2)丰富了县(区)域作为城乡一体化规划基本空间单元的研究视角。(3)将叠置分析和核密度分析相结合,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量的扩展模式转变。

崔向华[6](2015)在《北京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都市区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也面临独特的治理问题。面向有城、有乡的巨型管辖区或辐射区,面对本地城乡人口、外来城乡人口的新老二元结构,面临向心集中、离心扩散及多中心再聚集的复杂趋势,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成为异常突出的难题。论文所谓“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概念是指,伴随着人口和土地等维度的城镇化,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的大都市区所必然发生的城乡二元型治理向城镇型治理模式的转变问题。围绕这一主题,论文沿着从城市到大都市区、从城镇化到大都市区化、从城市管理到大都市区治理的理论演进线索,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的经济基础,提出了对城镇化与大都市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从城镇化与郊区化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的空间基础,提出了对城镇化与大都市区分散化发展趋势有机契合的认识;从城镇化与治理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的规制基础,提出了对城镇化转型与大都市区治理理念互通、内涵互动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的理论模型,认为“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受到三个变量的影响:(1)空间变量:郊区化在大都市区功能空间汇总引发的分散化、均质化倾向影响了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的活动边界;(2)主体变量:众多利益主体的博弈行动决定了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的治理对象与治理结果;(3)规制变量:各级政府间、不同职能部门间、地区间、公私间权力分配、组织运行、协调控制等规则组成的制度体系,构成了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的制度支撑。论文进而认为,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理论模型的逻辑体现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互动是基本动力,郊区化带来的均质化倾向是空间趋势,跨行政区整合治理特征与多中心自主治理模式是内生秩序。上述动力基础作用于变量要素从而推动治理转型,使原有治理对象与内容发生变化,产生新的治理需求,反过来又影响了治理转型的基础与要素变化,进而推动治理转型再次升级,如此循环往复,最终达到大都市区城镇化的“善治”目标。论文基于对北京行政市域范围属于一个功能性城市区域——大都市区的判断,在工业化与郊区化共同构成的城镇化时空坐标系中,分析了北京大都市区城镇化的历史进程,总结了其城镇化治理的基本特征、问题挑战和发展趋势。按照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的一般理论模型,勾画了北京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的路线图:(1)空间维度,顺应大都市区空间聚落与功能分散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市域城市群的规划设计,实现治理空间载体的均质化发展;(2)人口维度,顺应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通过市民化的方法,统筹解决城与乡、农业与非农就业、原住农民与外来人口的城镇化融合问题;(3)组织维度,顺应乡村治理模式变革要求,通过二元城镇化治理转型与集体土地自主城镇化治理的协调发展,推动郊区村庄融入大都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4)规制维度,顺应多中心网络化的治理架构转变,通过治理制度框架的调整,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推动的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格局。

邵靖[7](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马红杰[8](2013)在《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和规划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轨道交通节点是城市的重要“骨节”,没有精彩畅捷的节点就没有宜人舒适充满特色的城市;城市又是各个“骨节”组成的整体,没有对城市系统整体的研究和把控,就没有对节点的精细设计和管理。二者互为前提、缺一不可。今天,中国的城市建设和轨道建设规模的速度空前,在实现快速城市化的同时也产生了城市特色缺失、文化趋同的问题。如何传承城市文化、体现城市特色、促进城市有序健康发展、实现轨道建设和城市建设的良好衔接是当前规划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论文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和规划管理策略”为研究对象,在对北京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和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站点一体化设计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的优秀实例,从工程技术领域、规划设计领域和重要控制要素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方法,并从规划管理角度和规划策略角度两方面研究了当前和今后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的规划管理和规划策略的举措和思路。论文认为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包含设计、管理和策略三个要素,贯穿于站点一体化从开始设计到最终实施完成的全过程,需要专业的技术把控、创新的协调机制、动态的公众参与、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前瞻的规划策略作为支撑体系,确保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的系统开展和有效实施。从北京一体化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实践来看,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的重要意义被日益重视,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北京市大规模的轨道建设实践亟待完善规划体系、提升管理水平。论文着重探讨了一体化工作在设计、管理和策略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梳理了站点一体化工作的设计方法论,对北京一体化的规划管理工作体系和策略提出了初步设想和展望,并以朝阳区的实践为例,从技术和制度两方面探讨了朝阳区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规划管理及策略问题。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一体化设计和规划管理领域能引起社会更广泛的关注。无论如何,建设宜居城市生活,破解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一体化的难题已经刻不容缓。

邢宗海[9](2012)在《北京城乡结合部规划实施研究 ——以大兴区西红门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北京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受城市建成区不断外延,外来人口不断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位于城市边缘的农村地区的社会发展、经济结构和城乡面貌等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众多因素的叠加导致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城乡二元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的改造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尤其是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的规划实施虽然开展了近二十年,但受体制、理念等时代局限性的限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很多难题仍未攻克,故而到目前为止,仍未找到解决该地区问题最好的“出路”。因此,对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及经济社会转型阶段的北京,开展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实施研究具有十分现实和紧迫的意义,同时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论文回顾了城乡结合部的演变和发展历程,通过对该地区的实施状况进行评估,对原有的实施模式进行分析与反思,指出原有的改造模式之所以难以为继是因为过分依靠“规划调整”而忽视其它环节导致的结果。论文在分析总结城乡结合部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城乡结合部的改造面临拆迁成本不断提高、农民利益局部流失、就业安置困难、诸方利益难以协调等诸多难题,而需要破解的瓶颈在于改造资金供给、村民利益保障和集体产业升级三个方面。论文认为:(1)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目标、政策、规划、措施、执行等五方面内容。(2)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彻底解决城乡结合部的问题,应该在分阶段目标制定、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和审批制度等政策方面进行创新性的尝试;城市规划编制要增加灵活性和前瞻性;相关措施也要制定和落实;最后还要加强实施中的多部门综合监管及执行力度。论文结合大兴区西红门镇城乡结合部整体改造试点工作的规划实施情况说明:要破解北京城乡结合部规划实施难题,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只有五个环节一起抓、五手都过硬,才能彻底攻克北京城乡结合部规划与实施的难题。

杨君杰[10](2011)在《城乡规划地方立法研究 ——以《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出台和施行,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标志着我国城乡规划理念的深刻变化,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在《城乡规划法》的新的制度框架下,亟需加快配套制度的建设,并更新规划理念及工作方法。在新的立法的指引和规范下,城乡规划将更好地发挥引导和调控城乡建设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作为国家层面的法律,确定了城乡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各项运作制度的框架,同时也对一些重要的工作程序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对于具体的操作来说,这些制度框架及规定还偏于原则性,需要有配套的立法及适应不同地区的实施办法或细则,以便满足各地的操作性需要。因此,有必要以《城乡规划法》的立法精神为前提,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结合各地的特色制定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深化和完善相关的技术标准,从而真正构建起多层次、系统化城乡规划法制体系。新中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到配套、从部门规章到行政法规再上升到法律的逐步完善过程。过去五十多年的城乡规划实践,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但也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本文是在参与《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地方立法整个过程的基础上,对地方立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分析,以期能为地方立法作出微薄的贡献。本文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现状——我国城乡规划立法概述;二是研究——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分析;三是实践——《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四是反思——完善我国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制度的对策。

二、北京开发重点转向远郊——访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姚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开发重点转向远郊——访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姚莹(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通州区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对生境质量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城市病”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1.2 绿色空间对调节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1.3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对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对象
        1.3.1 北京市通州区
        1.3.2 绿色空间
        1.3.3 绿色空间格局
        1.3.4 通州区生境质量变化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绿色空间格局研究热点问题
        1.4.2 生境质量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
        1.5.1 北京市通州区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
        1.5.2 北京市通州区绿色空间生境质量变化研究
        1.5.3 绿色空间格局对生境的影响研究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框架
    2.1 研究数据
        2.1.1 遥感数据来源及处理软件
        2.1.2 遥感数据校正和融合
        2.1.3 遥感信息解译
        2.1.4 遥感精度检验
        2.1.5 遥感制图
    2.2 研究方法
        2.2.1 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分析——动态度计算
        2.2.2 绿色空间面积转换分析——转移矩阵模型计算
        2.2.3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2.2.4 生境变化分析——invest模型计算
3 研究区域概述
    3.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特征
        3.1.4 河流水文
    3.2 经济发展概况
4.北京市通州区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4.1 绿色空间演变分析
        4.1.1 绿色空间面积组成对比分析
        4.1.2 不同类型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分析
    4.2 不同时期绿色空间的转换分析
        4.2.1 2008年——2013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2.2 2013年——2018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3 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分析
        4.3.1 绿色空间单元特征的时空演变分析
        4.3.2 绿色空间破碎化的时空演变分析
        4.3.3 绿色空间连接度的时空演变分析
        4.3.4 绿色空间多样性的时空演变分析
    4.4 通州区绿色空间演变中的问题
        4.4.1 绿色空间面积萎缩
        4.4.2 绿色空间连接度下降
    4.5 本章小结
5 北京市通州区生境质量变化分析
    5.1 In VEST模型简介
    5.2 In VEST模型生境质量评价
        5.2.1 生境质量数据需求分析
        5.2.2 生境质量评价原理
        5.2.3 生境威胁因子及威胁源数据
    5.3 生境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5.3.1 2008年生境质量分析
        5.3.2 2013年生境质量分析
        5.3.3 2018年生境质量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对生境的影响
    6.1 北京市通州区绿色空间演变对生境影响的总体分析
        6.1.1 草地面积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
        6.1.2 林地面积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
        6.1.3 湿地及水域面积对生境质量的影响
        6.1.4 耕地面积对生境质量的影响
    6.2 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对生境影响的总体分析
        6.2.1 绿色空间斑块总体面积对生境的影响
        6.2.2 绿色空间斑块破碎化对生境的影响
        6.2.3 绿色空间连接度对生境的影响
        6.2.4 绿色空间的多样性对生境的影响
    6.3 绿色空间构建对生境的影响
        6.3.1 点状空间——东郊森林公园
        6.3.2 线性空间——大运河森林公园
        6.3.3 面状空间——平原造林
    6.4 生境优化策略
        6.4.1 生境优化目标
        6.4.2 生境优化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2.1 研究内容创新
        7.2.2 研究方法创新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存在形态及治理困境研究 ——以C市城郊的六个村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社会变迁
        1.1.2 城郊地域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
        1.1.3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2 概念界定:“混住化社会”
        1.2.1 “混住化社会”的内涵
        1.2.2 比较视野中的“混住化社会”概念
        1.2.3 “混住化社会”研究的理论依据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田野概况及“混住化社会”类型的发现
    1.4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
        1.4.1 研究框架
        1.4.2 篇章结构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论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城郊村落的总体研究
        2.1.2 城郊村落的空间研究
        2.1.3 城郊村落的阶层构成及相互关系
        2.1.4 城郊村落的组织体制
    2.2 以往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2.2.1 学术贡献
        2.2.2 研究局限
第3章 城郊“混住化社会”空间形态的生成
    3.1 城市扩张与城郊村落空间变动的发生
        3.1.1 城市化推拉力量作用的非均衡性
        3.1.2 城乡元素的交互作用
        3.1.3 城郊“混住化空间”的空间生产
    3.2 城郊“混住化社会”的空间特征
        3.2.1 城郊村落景观的错乱
        3.2.2 院落居住空间的拥挤和重叠
        3.2.3 企业对村落的嵌入与包围
        3.2.4 村民回迁聚居区的“混住”与“区隔”
    3.3 城郊“混住化社会”空间变异的逻辑
        3.3.1 城郊混住化社会空间变迁的性质
        3.3.2 混住化社会的空间功能及风险
        3.3.3 空间的联结与互动
第4章 城郊“混住化社会”关系形态的展开
    4.1 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关系变迁
        4.1.1 城郊村落乡土社会的传统关系
        4.1.2 混住化背景下城郊村落的关系变动
    4.2 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关系形态分析
        4.2.1 村民与外来租房者的关系
        4.2.2 回迁小区村民与市民间的关系
        4.2.3 混住化地域企业与村民的关系
    4.3 社会关联与社会秩序
        4.3.1 城郊“混住化社会”关系形态的特征
        4.3.2 发现新的社会关联形式
        4.3.3 混住化社会关系形态的评价
第5章 城郊“混住化社会”基层组织形态的转换
    5.1 城郊村落组织体制的演进轨迹及特征
        5.1.1 我国村落组织体制研究的历史分期
        5.1.2 从“郊区体制”到“开发区体制”
        5.1.3 城郊村落组织的“对向畸变”
    5.2 城郊混住化地域村落基层组织形态的“重层结构”
        5.2.1 从“村代社区”到“村居平行设置”
        5.2.2 从“乡代社区”到“村+居”
    5.3 对城郊“混住化社会”基层组织转换的讨论
        5.3.1 从“村落单位化”到“村落混住化”
        5.3.2 城郊基层政府及自治组织工作重心的转移
        5.3.3 城郊混住化社会基层组织“重层结构”的长期存在
第6章 城郊“混住化社会”背景下的基层社会治理
    6.1 城郊“混住化社会”的空间治理
        6.1.1 城郊基层治理的空间困境
        6.1.2 空间治理的主要方式
    6.2 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关系治理
        6.2.1 关系疏离与基层社会治理困境
        6.2.2 关系治理的多重路径
    6.3 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基层复合性治理
        6.3.1 城郊混住化社会的“组织困局”
        6.3.2 探索城郊地域的复合性治理
第7章 结论及进一步的讨论
    7.1 社区类型学与“混住化社会”
    7.2 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存在形态及发展走向
    7.3 “混住化社会”的基层治理对策
    7.4 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3)基于服务供需机制的社区养老建筑策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养老问题凸显,政府压力大
        1.1.2 设施建非所需,老人不认可
        1.1.3 效益较难预测,投资方顾虑
        1.1.4 设施难以应变,运营者困扰
        1.1.5 规范标准失用,设计师无奈
    1.2 问题提出
        1.2.1 问题1:社区养老设施在服务运营中问题较多,这和策划工作中哪些矛盾相关?
        1.2.2 问题2:针对策划工作中的这些矛盾,应如何修订并形成该类设施定制的建筑策划方法?
        1.2.3 问题3:该社区养老建筑策划方法的各步骤应如何操作应用?
    1.3 相关概念
        1.3.1 建筑策划
        1.3.2 社区养老
        1.3.3 供需机制
        1.3.4 参与主体
    1.4 研究综述
        1.4.1 “社区养老机制”的相关研究
        1.4.2 “建筑策划方法”的相关研究
        1.4.3 “社区养老设施”规划、设计研究
        1.4.4 研究评述
    1.5 研究思路
        1.5.1 研究界定
        1.5.2 研究意义
        1.5.3 理论借鉴
        1.5.4 贡献创新
        1.5.5 研究框架
第2章 社区养老项目策划工作中的问题
    2.1 供需机制——连接“项目问题”和“策划问题”的逻辑桥梁
        2.1.1 基于机制视角研究的必要性
        2.1.2 机制组成:五方集结为三侧
        2.1.3 机制结构:品字型系统结构
        2.1.4 机制状态:动态的纳什均衡
        2.1.5 机制运转:循环的四个环节
    2.2 社区养老服务相关调查及其“项目问题”
        2.2.1 项目调查概况
        2.2.2 项目问题分析
    2.3 基于机制环节的“策划问题”调查及分析
        2.3.1 策划问题调查
        2.3.2 策划问题分析
    2.4 社区养老项目“策划问题”及“问题症结”
        2.4.1 策划内容混乱
        2.4.2 可操作性较差
        2.4.3 策划程序脱节
    2.5 小结
第3章 理论引入及定制策划方法框架的构建
    3.1 理论衔接:既有建筑策划方法引入和遴选
        3.1.1 既有策划方法的引入
        3.1.2 基础策划方法的比选
    3.2 内容衔接:基于操作主体认知范式的调整
        3.2.1 “目标设定”拆解重置
        3.2.2 “条件调查”分类调整
        3.2.3 “空间构想”拆解细分
    3.3 可操作性衔接:基于养老服务特点的调整
        3.3.1 “预测评价”改为步骤
        3.3.2 “技术构想”边界扩展
        3.3.3 “成果拟定”的弹性化
    3.4 程序衔接:基于机制流程的策划步骤定制
        3.4.1 构建线性化工作路径
        3.4.2 先调查、再目标定位
        3.4.3 遵守“形式跟随功能”
        3.4.4 循“公示”,拟“成果”
    3.5 定制策划方法框架及其与基础方法的差异
        3.5.1 定制策划方法的框架
        3.5.2 本方法特点及其差异
    3.6 早期实践探索:布莱德岭银发圈建筑策划
    3.7 小结
第4章 社区养老建筑策划方法的步骤展开
    4.1 策划步骤一:项目立项
    4.2 策划步骤二:实态调查
        4.2.1 管理侧调查
        4.2.2 供给侧调查
        4.2.3 需求侧调查
    4.3 策划步骤三:目标定位
        4.3.1 服务目标导入
        4.3.2 建设目标定位
    4.4 策划步骤四:功能面积
        4.4.1 空间识别
        4.4.2 房间清单
        4.4.3 功能组织
        4.4.4 面积规模
    4.5 策划步骤五:空间形式
        4.5.1 观感环境
        4.5.2 空间组织
    4.6 策划步骤六:技术专项
        4.6.1 环境技术类
        4.6.2 宜居生活类
    4.7 策划步骤七:测评修订
        4.7.1 平衡修订
        4.7.2 公示调整
    4.8 策划步骤八:成果拟定
        4.8.1 弹性指标
        4.8.2 策划成果
    4.9 小结
第5章 社区养老建筑策划实践与后评估反馈
    5.1 策划实践1-友沁颐苑建筑策划实践及评估反馈
        5.1.1 “项目立项”与“实态调查”
        5.1.2 “目标定位”与“投资运营”
        5.1.3 “功能面积”与“空间形式”
        5.1.4 “测评修订”与“成果拟定”
        5.1.5 使用后评估及策划反馈
    5.2 策划实践2-连锁“助老大食堂”策划实践及反馈
        5.2.1 前期工作:管理侧主导
        5.2.2 策划构想:补足与细化
        5.2.3 测评修订:递进式指导
        5.2.4 成果拟定:现状为导向
        5.2.5 使用后评估及策划反馈
    5.3 小结
第6章 再思考与研究总结
    6.1 外延思考: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
        6.1.1 与社会政策融合
        6.1.2 与经济策划融合
        6.1.3 与新兴学科融合
    6.2 发展趋势:工具化和目标多元化
        6.2.1 城市更新的工具
        6.2.2 策划目标多元化
    6.3 总结:达成资源分配目标的路径
        6.3.1 本研究概要简述
        6.3.2 本研究主要结论
        6.3.3 定制方法的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普查反馈表
附录 B 社区养老项目常见预测评价内容一览表
附录 C 老年人“贴心修脚服务”项目构想书
附录 D 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评定标准(2017版)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北京市D区城市违法建设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城市违法建设治理的主要概念及理论
    2.1 主要概念
        2.1.1 违法建设及分类
        2.1.2 城市违法建设的治理内涵
    2.2 治理的相关理论
第3章 北京市D区城市违法建设治理现状分析
    3.1 北京市D区城市违法建设现状与特点
        3.1.1 北京市D区基本情况简介
        3.1.2 北京市D区城市违法建设情况
        3.1.3 北京市D区城市违法建设特点
    3.2 北京市D区城市违法建设成因及危害分析
        3.2.1 北京市D区城市违法建设的成因
        3.2.2 北京市D区城市违法建设的危害
    3.3 北京市D区城市违法建设的治理措施
        3.3.1 政策法规方面
        3.3.2 治理体系方面
        3.3.3 治理方法方面
    3.4 北京市D区城市违法建设治理措施的成效
    3.5 北京市D区城市违法建设治理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5.1 北京市D区城市违法建设治理措施存在的问题
        3.5.2 基层执法面临的执法困境
        3.5.3 北京市D区城市违法建设治理措施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4章 加强北京市D区城市违法建设治理的对策
    4.1 推动治理主体多元化,形成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治理网络
        4.1.1 引入社会力量,治理主体从一元管理主体向多元治理主体转变
        4.1.2 树立城市违法建设共治理念
        4.1.3 引入第三方监督,严肃行政问责
    4.2 探索形成上下联动、信息互通的沟通协作治理机制
        4.2.1 政府部门间探索建立属地政府牵头,多部门配合的协作机制
        4.2.2 引入合同承包、志愿服务等政府工具
        4.2.3 推动完善城市违法建设治理的法律法规
        4.2.4 明确“元治理者”身份,强化基层执法保障
    4.3 完善治理目标,多元化城市违法建设治理路径
        4.3.1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从源头上遏制违法建设产生
        4.3.2 完善小区配套工程建设
        4.3.3 区别对待现存违法建设
        4.3.4 阻止不增设违法建设无法正常使用的房屋入市
        4.3.5 增加制约措施,斩断城市违法建设利益链条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附件调查问卷

(5)我国城乡空间关系转变的规划响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三农问题:乡村难以独立解决
        1.1.2 大城市病与乡村病:需要城乡协作解决
        1.1.3 统筹城乡: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
        1.1.4 城乡空间:城乡统筹发展的载体
        1.1.5 城乡协调:城乡规划空间视角的转向趋势
        1.1.6 选择天津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的缘由
    1.2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内容
        1.2.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 学术创新与研究意义
        1.3.1 学术创新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城乡关系演变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外城乡关系演变的研究进展
        2.1.2 国内城乡关系演变的研究进展
    2.2 城乡空间关系转型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2.2.1 国外城乡空间关系转型的相关进展
        2.2.2 国内城乡空间关系转型的研究进展
    2.3 城乡规划转型的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外城乡规划转型的研究进展
        2.3.2 国内城乡规划转型的研究进展
    2.4 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综述
        2.4.1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研究
        2.4.2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实践探索
        2.4.3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空间组织
    2.5 小结:本文研究视角的确定
第3章 城乡空间关系转型的基础理论与规划实践
    3.1 城市集中发展论与城市分散发展论
        3.1.1 城市集中发展论
        3.1.2 城市分散发展论
    3.2 城乡空间关系融合的基础理论
        3.2.1 盖迪斯的城乡发展整体观
        3.2.2 洛斯乌姆的“区域城市结构模型”
        3.2.3 麦基的城乡空间融合理论
        3.2.4 岸根卓郎的城乡融合系统设计
    3.3 国外城乡空间的演变与规划应对
        3.3.1 北美城乡空间的演变与规划应对
        3.3.2 欧洲城乡空间的演化与规划应对
        3.3.3 东亚城乡空间的演化与规划应对
    3.4 国内统筹城乡空间规划的实践
        3.4.1 东部地区
        3.4.2 中部地区
        3.4.3 西部地区
    3.5 小结:国外城乡空间转型发展的几点启示
第4章 我国城乡空间关系的演变与转型判断
    4.1 我国城乡空间关系演变的历史过程
        4.1.1 城乡空间隔离
        4.1.2 乡村空间剥夺
        4.1.3 城乡空间融合
    4.2 多视角下的城乡空间关系转型判断
        4.2.1 政策制定视角的城乡空间融合转型
        4.2.2 规划实践视角的城乡空间融合转型
        4.2.3 理论研究视角的城乡空间融合转型
    4.3 我国城乡关系转型的空尺度特征
        4.3.1 大城市与县级城市的集聚趋势明显
        4.3.2 县级单元经济发展活力显现
        4.3.3 人口流动更趋向于县级空间单元
    4.4 我国城乡空间关系转型的现状特征
        4.4.1 城乡建用地结构不合理
        4.4.2 城乡用地与城镇化进程矛盾突出
        4.4.3 乡村土地不集约利用
        4.4.4 城乡空间布局混乱
        4.4.5 乡村“空心化”问题严重
        4.4.6 现行城乡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
        4.4.7 其他区域规划指引城乡发展的不足
    4.5 小结
第5章 我国城乡空间关系转变的规划响应路径
    5.1 城乡一体化规划:基于城市偏向的响应
        5.1.1 城市偏向的理论解释
        5.1.2 我国城市偏向理论的原因
        5.1.3 城市偏向规划模式的形成
        5.1.4 城乡一体化规划:城乡规划模式的选择
    5.2 城乡一体化规划:基本空间单元的确定
        5.2.1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层面
        5.2.2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层面
        5.2.3 城乡规划的编制层面
        5.2.4 县(区)域单元:城乡一体化规划的选择
    5.3 城乡一体化规划: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
        5.3.1 规划编制体系的构建
        5.3.2 规划管理体系的改革
        5.3.3 规划制度体系的构建
    5.4 城乡一体化规划:城乡功能协调的发展策略
        5.4.1 城乡一体化的动力:产业协调发展
        5.4.2 城乡一体化的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
        5.4.3 城乡一体化的支撑:生态约束
    5.5 城乡一体化规划:城乡用地布局的路径
        5.5.1 城乡建设用地的总量控制
        5.5.2 城乡建设用地的双向控制
        5.5.3 城乡建设用地的指标分配
        5.5.4 城乡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
        5.5.5 城乡建设用地的政策支持
    5.6 城乡一体化规划:城乡用地布局的对策
        5.6.1 改变城乡空间“各自”规划的格局
        5.6.2 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
        5.6.3 城乡存量建设用地的开发
        5.6.4 城乡空间规划的“多规合一”
    5.7 城乡一体化规划:城乡用地布局的约束
        5.7.1 保护城乡生态环境
        5.7.2 保护城乡土地资源
        5.7.3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5.8 小结
第6章 天津市城乡空间关系转变的诊断
    6.1 天津市城乡经济关系的演变
        6.1.1 天津市经济发展总体概况
        6.1.2 天津市城乡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
        6.1.3 天津市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变化
    6.2 天津市城乡社会关系的演变
        6.2.1 天津市城乡收入水平变化
        6.2.2 天津市城乡消费水平的变化
        6.2.3 天津市城乡社会行为的变化
    6.3 天津市城乡空间关系的演变
        6.3.1 天津市城乡空间关系的基本情况
        6.3.2 城乡建设用地扩展的总体特征
        6.3.3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的变化特征
        6.3.4 城乡人均建设用地的变化特征
    6.4 天津市城乡用地扩展的模式转变
        6.4.1 城乡建设用地扩展的总体特征
        6.4.2 天津市城乡建设用地扩展的圈层特征
        6.4.3 天津市城乡建设用地扩展的方位特征
        6.4.4 天津市城乡建设用地扩展的模式转变
    6.5 小结
第7章 天津市城乡空间关系转型的规划响应
    7.1 城乡空间发展理念与目标的转变
        7.1.1 城市偏向与乡村弱势理念的改变
        7.1.2 大城市病与乡村病的整体解决
        7.1.3 基于城乡耦合的天津市区域功能提升
    7.2 天津市城乡一体化基本空间单元的确定
        7.2.1 “乡村人”视角与“体验式调查”方法
        7.2.2 “乡村人”视角的城乡社会调查结果分析
        7.2.3 县(区)域单元是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本空间单元
        7.2.4 镇和村庄是县(区)域单元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
    7.3 天津市城乡关系转变的空间规划策略
        7.3.1 以县(区)域作为城镇化的基本单元,构建城乡空间关系新机制
        7.3.2 以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为空间路径,引导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7.3.3 以市场化带动土地流转为组织模式,探索城乡规划整合新途径
        7.3.4 以城乡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引导载体,规避城乡发展新差距
    7.4 天津市城乡建设用地的统筹安排
        7.4.1 城乡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潜
        7.4.2 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
    7.5 天津市城乡规划体系的创新与变革
        7.5.1 天津市城乡规划编制形式的转变
        7.5.2 天津市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变革
        7.5.3 天津市城乡规划体制创新的思路
        7.5.4 天津市城乡规划的制度保障体系
    7.6 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总结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8.3 遗留问题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北京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的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
        1.1.2 微观背景
    1.2 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的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的概念界定
        1.3.1 城镇化
        1.3.2 新型城镇化
        1.3.3 大都市区
        1.3.4 大都市区治理
        1.3.5 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
    1.4 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的研究目标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篇章结构
2 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的研究综述
    2.1 关于城市与城镇化的理论研究
        2.1.1 关于城市形成理论的演进
        2.1.2 关于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2.1.3 对城市与城镇化关系的认识
    2.2 关于大都市区及其治理的研究
        2.2.1 关于大都市区的理论研究
        2.2.2 关于大都市区治理的理论研究
        2.2.3 关于大都市区治理模式的经验研究
        2.2.4 从城市到大都市区及大都市区化的认识
3 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的理论框架
    3.1 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的动力基础
        3.1.1 治理转型的经济基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3.1.2 治理转型的空间基础:城镇化与郊区化的关系
        3.1.3 治理转型的规制基础:城镇化与大都市区治理的关系
    3.2 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的理论模型
        3.2.1 治理转型模型的变量构成
        3.2.2 治理转型模型的客观需求
4 北京大都市区城镇化的进程与特征
    4.1 北京大都市区的概念及其城镇化进程
        4.1.1 北京大都市区的概念
        4.1.2 北京大都市区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4.2 北京大都市区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4.2.1 发展阶段的特征
        4.2.2 内部结构的特征
        4.2.3 协调程度的特征
        4.2.4 动力机制的特征
        4.2.5 发展模式的特征
5 北京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的现状与问题
    5.1 城镇化的人口治理
        5.1.1 城镇化带来的大都市区人口增长
        5.1.2 城镇化形成的大都市区人口结构
        5.1.3 城镇化人口治理转型面临的挑战
    5.2 城镇化的空间治理
        5.2.1 城镇化的空间拓展
        5.2.2 城镇化的功能布局
    5.3 城镇化的规制治理
        5.3.1 城市规划
        5.3.2 府际合作
        5.3.3 治理主体
        5.3.4 治理框架
6 北京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的路径
    6.1 治理转型的空间格局:以城市群设计解决分散问题
        6.1.1 基于多中心的治理空间转型策略
        6.1.2 基于市域城市群的治理空间转型设计
    6.2 治理转型的主体要素:以市民化思路解决人口问题
        6.2.1 本地农民市民化
        6.2.2 外来人口市民化
        6.2.3 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的案例:城乡结合部
    6.3 治理转型的聚落载体:以城市型治理解决郊区村庄问题
        6.3.1 大都市区村庄的分类治理
        6.3.2 大都市区村庄聚落治理转型的案例:郑各庄
    6.4 治理转型的制度适配:以治理理念解决政府角色问题
        6.4.1 建立共同治理愿景
        6.4.2 加强府际治理合作
        6.4.3 引入多元治理主体
        6.4.4 构建多层治理框架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北京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的需求
        7.1.2 北京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的供给
    7.2 主要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文化背景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三、 公共花园雕塑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一、 美术团体
        二、 美术期刊
        三、 美术展览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二、 李金发
        三、 江小鹣
        四、 刘开渠
        五、 滑田友
        六、 张充仁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一、 孙中山雕像
        二、 名人塑像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美协的成立
        二、 向苏联学习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 “两结合”
        五、 “大跃进”
        六、 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五、 名人雕塑作品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艺术背景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一、 工作职能
        二、 存在问题
        三、 改变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存在问题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结语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引用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和规划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
        1.1.2 微观背景
    1.2 论文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1.2.1 论文研究对象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界定
        1.3.1 地理界定和时间界定
        1.3.2 学科界定和对象界定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进展
        1.5.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5.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5.3 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1.6 基于研究内容的论文研究方法
        1.6.1 理论和实践结合法
        1.6.2 归纳和分解结合法
        1.6.3 比较分析法
第二章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2.1 论文相关概念界定
        2.1.1 TOD模式
        2.1.2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
        2.1.3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的类型
        2.1.4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方法
        2.1.5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规划发展策略
    2.2 相关城市格局优化发展的基础理论
        2.2.1 城市宏观经济地理角度
        2.2.2 地段城市形态学角度
        2.2.3 交通导向开发模式理论
        2.2.4 精明增长理论
        2.2.5 生态城市理论
    2.3 相关城市管理学的理论
        2.3.1 城市管理与环境
        2.3.2 管理流程优化理论
        2.3.3 公众参与理论
        2.3.4 管理者角色分配理论
        2.3.5 城市管理二重性理论
        2.3.6 城市管理职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京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发展、面临问题和解决之道
    3.1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发展综述
        3.1.1 国外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发展概况
        3.1.2 国内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发展概况
        3.1.3 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工作发展综述
    3.2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概念认知尚存在误区
        3.2.2 总体实施的难度增加
        3.2.3 与人民文化需求脱节
        3.2.4 规划管控引导需强化
        3.2.5 实施的评价体系缺失
        3.2.6 规范的操作模式尚未完全形成
        3.2.7 缺乏维护公共利益的制约手段
        3.2.8 一体化研究尚未得到全程贯穿
    3.3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的解决之道:建立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体系和规划管理策略
第四章 北京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方法
    4.1 轨道交通站点引导形式分类及其特点
        4.1.1 轨道交通站点引导形式的分类
        4.1.2 轨道交通站点引导形式的特点
    4.2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规划设计”要点
        4.2.1 规划研究思路
        4.2.2 交通规划要点
        4.2.3 工程实施要点
        4.2.4 环境评价要点
    4.3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核心区建筑设计”要点
        4.3.1 核心区空间关系要点
        4.3.2 核心区业态规划要点
        4.3.3 核心区人行动线组织要点
        4.3.4 核心区工程技术要点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京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规划管理模式建构
    5.1 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的规划管理机制
        5.1.1 北京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的规划管理历史演变
        5.1.2 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纵向分段管理机制
        5.1.3 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横向联系协调机制
    5.2 站点一体化不同阶段规划管理控制要素
        5.2.1 规划管控引导阶段一:规划方案的前期准备
        5.2.2 规划管控引导阶段二:方案的组织编制阶段
        5.2.3 规划管控引导阶段三:方案上报和控规落实阶段
        5.2.4 规划管控引导阶段四:方案细化和指导上市阶段
        5.2.5 规划管控引导阶段五:方案审查和落实条件阶段
        5.2.6 规划管控引导阶段六:方案验收和评估检验阶段
    5.3 一体化规划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相关问题
        5.3.1 规划编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5.3.2 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3.3 规划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4 一体化规划管理工作问题解析
        5.4.1 利益诉求有待统筹
        5.4.2 工程因素有待综合
        5.4.3 规划理念有待创新
        5.4.4 行政效能有待提高
        5.4.5 相关立法和制度有待制定
        5.4.6 整体性和分散性的矛盾有待破解
    5.5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规划管理措施及建议
        5.5.1 实现站点一体化规划编制方式转变
        5.5.2 加快站点一体化管理服务方式转变
        5.5.3 加大土储前期研究力度及后期出让控制性条件的约束
        5.5.4 加速地下空间利用图则及地下空间相关规划修编工作
        5.5.5 研究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审定和评估委员会设立的可能性
        5.5.6 实现监督验收部门对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控制要素的把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北京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发展策略
    6.1 首都社会发展策略:坚持以人为本,弘扬城市精神
        6.1.1 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站点一体化工作全程
        6.1.2 将轨道交通站点建设成为“北京精神”的名片
        6.1.3 典型案例: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
    6.2 公共交通发展策略:提高出行效率,便捷使用换乘
        6.2.1 提高出行效率,实现交通“零换乘”
        6.2.2 促进步行文化,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6.2.3 优化布局,疏解中心区非必要功能
        6.2.4 典型案例:北京苹果园地铁枢纽一体化设计
    6.3 文化创意发展策略:传承城市文化,营造地域特色
        6.3.1 将文化艺术设施与地铁站点一体化结合
        6.3.2 将地铁内部的空间设计与文化展示结合
        6.3.3 典型案例A:瑞典斯德哥尔摩地铁艺术展示系统
    6.4 城市空间发展策略:轴向立体开发构造场所效应
        6.4.1 站点轴向发展
        6.4.2 竖向立体发展
        6.4.3 营造场所精神
        6.4.4 典型案例:广州珠江新城
    6.5 产业功能发展策略:调整职住结构平衡公益收益
        6.5.1 研究职住平衡
        6.5.2 兼顾公益收益
        6.5.3 典型案例:北京丰台花乡站一体化方案设计
    6.6 绿色生态发展策略:建设低碳城市节约友好持续
        6.6.1 低碳城市的战略
        6.6.2 可持续发展战略
        6.6.3 典型案例:日本名古屋久屋大道
    6.7 规划管理发展策略:再寻方法路径,调整优化转型
        6.7.1 理顺管理机制,强化组织领导
        6.7.2 加强规划引导,实现精细管理
        6.7.3 加大实施力度,开发示范模式
        6.7.4 加大公众参与,建设沟通平台
        6.7.5 统筹规划的前瞻性、综合性、整体性、分散性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朝阳实践: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探索
    7.1 朝阳区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开展情况
        7.1.1 朝阳区空间布局总体情况
        7.1.2 朝阳区轨道交通总体情况
        7.1.3 朝阳区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开展思路及工作机制
        7.1.4 朝阳区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下一步安排
    7.2 朝阳实践: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实例分析
        7.2.1 常营站——创造弹性生长可持续空间
        7.2.2 奥体南区——营造大型体育休闲空间
        7.2.3 青年路站——构建密集住宅区生活服务综合设施
        7.2.4 电子城西区崔各庄站、善各庄站——缔造科技商务区整体环境
        7.2.5 九龙山站——引导人性化步行系统的城市空间
        7.2.6 双井站点——规划朝阳公共文化生活新地标
        7.2.7 星火火车站——建设充满活力的城市枢纽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创新
        8.1.1 提出交互组织、协同控制的设计模式
        8.1.2 提出横纵结合、全程调控的管理模式
        8.1.3 提出一体化建设的综合发展目标策略
    8.2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后续工作展望
        8.2.1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研究的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8.2.2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的制度设计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9)北京城乡结合部规划实施研究 ——以大兴区西红门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北京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1.1.2 城乡一体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1.1.3 城市安全的需要
    1.2 问题的提出
        1.2.1 城乡结合部地区规划实施的反思
        1.2.2 试点工作的启动
    1.3 研究意义
        1.3.1 为大兴区西红门镇的城乡结合部改造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1.3.2 为北京市城乡结合部规划实施探索新的模式
        1.3.3 为我国其他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改造提供借鉴
    1.4 概念辨析
        1.4.1 城乡结合部的概念
        1.4.2 如何理解和认识城乡结合部
        1.4.3 城乡结合部范围的划定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
        1.5.1 国外研究和实践
        1.5.2 国内研究和实践
    1.6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分析
        1.7.2 理论学习
        1.7.3 座谈、调研及研讨
        1.7.4 案例支撑
    1.8 主要创新点
        1.8.1 研究领域的创新
        1.8.2 研究思路与理念的创新
        1.8.3 重点攻关的创新
第2章 北京城乡结合部概况及发展历程
    2.1 北京城乡结合部范围、类型及特征
        2.1.1 北京城乡结合部范围及面积
        2.1.2 北京城乡结合部类型及特征
    2.2 北京城乡结合部发展历程
        2.2.1 建国之初~1985 年 自由发展阶段
        2.2.2 1986 年~1993 年 缓慢启动阶段
        2.2.3 1994 年~2008 年 快速发展阶段
        2.2.4 2008 年至今(奥运之后) 攻坚克难阶段
第3章 北京城乡结合部规划实施评估及现状问题分析
    3.1 北京城乡结合部规划实施评估
        3.1.1 北京市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实施评估
        3.1.2 08 年之前“城中村”改造评估
        3.1.3 城乡一体化建设改造试点规划实施评估
        3.1.4 50 个市级重点整治督办村规划实施情况评估
        3.1.5 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实施情况评估
    3.2 北京城乡结合部现状问题分析
        3.2.1 工业大院多、违法建设多,外来人口大量聚集
        3.2.2 低端企业多、非法经营多,产业发展后续乏力
        3.2.3 基础设施差、环境卫生差,条件改善刻不容缓
        3.2.4 社会治安差、安全隐患多,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第4章 城乡结合部规划实施难点分析
    4.1 居民生活现状及搬迁意愿调查
        4.1.1 主要结论
        4.1.2 入户调查结论分析
    4.2 改造难点分析
        4.2.1 现状拆迁量大,推高拆迁成本
        4.2.2 现状租金低廉,企业不愿搬迁
        4.2.3 中介收入可观,缺少搬迁意愿
        4.2.4 村行政界复杂,利益难以平衡
        4.2.5 缺少产权保障,产业难以升级
        4.2.6 劳动技能不足,就业安置困难
        4.2.7 缺乏改造资金,增地需求较大
    4.3 需要破解的瓶颈分析
        4.3.1 改造资金不足
        4.3.2 村民利益保障
        4.3.3 集体产业升级
第5章 对北京城乡结合部出路的探索
    5.1 原有模式问题分析
        5.1.1 过分强调规划作用,忽视系统工程认识缺陷
        5.1.2 严重忽视其它环节,导致规划实施步履维艰
    5.2 新模式(出路)的探讨
        5.2.1 目标明确是城乡结合部规划实施中至关重要的“开局”
        5.2.2 政策清晰才能为城乡结合部规划实施扫清障碍
        5.2.3 规划灵活是应对城乡结合部规划实施挑战的核心手段
        5.2.4 措施到位才能为城乡结合部规划实施保驾护航
        5.2.5 执行有力是城乡结合部规划实施中决定成败的“收官”环节
第6章 西红门镇的实践探索
    6.1 西红门镇现状情况
        6.1.1 西红门镇概况
        6.1.2 现状农村居民点情况
        6.1.3 现状工业大院情况
    6.2 西红门镇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2.1 机遇
        6.2.2 挑战
    6.3 西红门镇原有规划及实施情况分析
        6.3.1 原有规划情况
        6.3.2 原有规划的实施情况
    6.4 西红门镇城乡结合部整体改造试点规划的实践探索
        6.4.1 战略部署及工作特点
        6.4.2 新模式的探索
        6.4.3 试点改造工作的进展情况
    6.5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城乡规划地方立法研究 ——以《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现状——城乡规划立法概述
    2.1 国外城乡规划法
    2.2 我国城乡规划法制建设概述
    2.3 我国地方立法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分析
    3.1 我国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3.2 《城乡规划法》解读
    3.3 《城乡规划法》的缺陷
    3.4 地方城乡规划条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践——《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
    4.1 《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制定背景和过程
    4.2 《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的基本框架
    4.3 《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重点条文
    4.4 建构云南省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体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反思——完善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制度的对策
    5.1 克服部门利益倾向
    5.2 建立城乡规划体系
    5.3 增强规划操作性
谢辞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参与导师的科研及设计项目
附录C: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草案)

四、北京开发重点转向远郊——访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姚莹(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通州区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对生境质量变化的影响[D]. 张梦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存在形态及治理困境研究 ——以C市城郊的六个村庄为例[D]. 田原. 吉林大学, 2019(10)
  • [3]基于服务供需机制的社区养老建筑策划方法研究[D]. 唐大雾. 清华大学, 2019(02)
  • [4]北京市D区城市违法建设治理对策研究[D]. 张力文.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5]我国城乡空间关系转变的规划响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高相铎. 天津大学, 2017(08)
  • [6]北京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研究[D]. 崔向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08)
  • [7]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8]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和规划管理策略研究[D]. 马红杰. 中央美术学院, 2013(04)
  • [9]北京城乡结合部规划实施研究 ——以大兴区西红门镇为例[D]. 邢宗海. 清华大学, 2012(07)
  • [10]城乡规划地方立法研究 ——以《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为例[D]. 杨君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北京发展重心向远郊转移——专访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姚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