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 ELISA 检测 BVDV 抗体

通过 ELISA 检测 BVDV 抗体

一、用ELISA检测BVDV抗体(论文文献综述)

杨艳[1](2021)在《BVDV重要功能蛋白纳米抗体的筛选及其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文中提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粘膜病病毒(BVDV/MDV)可以在牛,羊和猪中引起急性,发烧,接触性传染病,称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它们大多数是隐性感染,还可引起持续性感染。这种疾病给世界养牛业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无针对该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近年来研究表明BVDV的重要功能蛋白E0、E2、NS3和NS5A参与病毒复制、变异等重要生物学功能,是研发抗BVDV治疗药物的重要靶蛋白。纳米抗体的优点是体积小,特异性强,耐高温,易于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具有强大的组织穿透力,稳定性高,甚至可口服吸收而不被降解。目前,关于人类病毒纳米抗体的研究很多,并且显示出良好的抗病毒作用,但是纳米抗体在动物病毒的研究较少。研发纳米抗体药物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具有广阔前景。目的:使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针对BVDV重要功能蛋白的特定纳米抗体,得到高效特异性的纳米抗体并探究其抗病毒活性及功能,为BVDV的防治以及研发抗BVDV纳米抗体药物提供试验依据及候选材料。方法:(1)用BVDV灭活病毒免疫羊驼,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以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 DNA,然后使用巢式PCR扩增纳米抗体基因,将其克隆至p CANTAB-5E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化进大肠杆菌TG1感受态细胞,菌液PCR鉴定目的基因插入率和文库容量;初始纳米抗体文库经辅助噬菌体(M13K07)救援并扩繁。经三轮“吸附-洗脱-扩增”的亲和淘选,用ELISA方法鉴定其反应性。(2)经测序鉴定后,构建了具有良好特异性的纳米抗体基因p ET-30a的重组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并通过IPTG诱导表达,并通过Ni-IDA+亲和层析柱纯化。通过ELISA和WB检测其反应原性。(3)将BVDV病毒和纳米抗体Nb2、Nb3、Nb-YT分别混合后孵育,接种于铺满培养皿约80%的MDBK细胞,进行q RT-PCR分析不同浓度纳米抗体对BVDV病毒复制的阻断作用。(4)对小鼠口服BVDV病毒后进行抗BVDV纳米抗体治疗,取脾脏、肾脏、肝脏、肺脏、肠混合样本进行q RT-PCR,分析体重变化及BVDV拷贝数的表达变化。结果:(1)获得纳米抗体初始文库容量为1.52×107CFU/m L,插入率为92.8%。经辅助噬菌体拯救后的噬菌体展示文库容量为1.84×1014CFU/m L。(2)经过三轮筛淘后,经测序得到7种不同氨基酸序列的纳米抗体,其中3种与E2蛋白结合的纳米抗体,1种与NS3蛋白结合的纳米抗体,1种与NS5A蛋白结合的纳米抗体,2种与E0蛋白结合的纳米抗体,ELISA结果显示均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3)成功构建其中3种纳米抗体Nb2、Nb3、Nb-YT蛋白的重组质粒,并获得重组纳米抗体蛋白Nb2、Nb3、Nb-YT,分子量大小约15 Ku,经WB和ELISA检测反应原性良好。(4)经细胞试验及动物试验进行q RT-PCR验证,纳米抗体Nb2、Nb3、Nb-YT均对病毒有一定中和能力,其中纳米抗体Nb-YT使BVDV拷贝数相比阳性对照组下降了10倍以上且具有一定稳定性。结论:(1)建立BVDV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针对BVDV重要功能蛋白筛选到相应的纳米抗体。(2)利用大肠杆菌系统成功表达Nb2、Nb3、Nb-YT纳米抗体,为抗BVDV纳米抗体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生物材料。(3)通过细胞、动物试验证实纳米抗体可以阻断BVDV病毒复制。

拜小强[2](2021)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结构蛋白克隆表达及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提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感染引起牛病毒性腹泻病,也是导致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主要病原之一。牛病毒性腹泻病临床表现复杂,以孕牛流产、胎牛木乃伊化、犊牛先天性缺陷,染疫牛只呈双向热、腹泻脱水、共济失调、免疫抑制和持续感染为主。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目前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牛群中检测到病原,牛、羊﹑猪和鹿等偶蹄类动物也存在不同程度地感染,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BVDV基因组中ORF编码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结构蛋白包括核心蛋白C和糖基化囊膜蛋白Erns、E1、E2,在病毒适应环境和维持自身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利用MDBK细胞对BVDV毒株培养增殖和滴度测定,设计全序列引物对编码结构蛋白的基因进行克隆和鉴定,在此基础上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基因组序列以及蛋白结构、性质和功能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MDBK细胞接毒培养至24h开始出现细胞病变,测定BVDV TCID50=10-5.112/0.1m L,PCR扩增出结构蛋白基因条带分别为306bp、681bp、585bp和1122bp,测序结果与NCBI数据库中BVDV-1、BVDV-2、CSFV和BDV共17株同源性比对显示,与BVDV-1 NADL株同源性最高,分别为100%、99.71%、97.78%和100%;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与BVDV-1 NADL株进化关系密切,与同属的CSFV和BDV进化关系较为疏远。BVDV Npro和Erns蛋白较为保守且具有特征性功能,是与同科不同属病毒进行鉴别的差异化蛋白,Npro和ErnsRNase在阻断干扰素诱导和引起宿主持续感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实验构建BVDV Npro和Erns重组表达载体,利用哺乳动物真核表达系统对Npro和Erns蛋白进行表达。成功构建了p CMV-Myc-Npro和p CMV-Myc-Erns真核表达质粒,并将重组质粒瞬时转染至HEK 293细胞中,经Western blot验证后,分别在21k D和27k D处出现目的条带。BVD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诊断、病原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本实验建立了BVDV RT-PCR、q RT-PCR和RT-LAMP三种核酸检测方法,并对检测方法进行优化、验证和比较。实验证实建立的三种检测方法均有良好的特异性;对不同浓度标准质粒样品检测显示,q RT-PCR方法灵敏度最高(8.134×101copies/μL),分别是RT-LAMP和RT-PCR的10和1000倍,RT-LAMP灵敏度次之(8.134×102copies/μL),RT-PCR灵敏度最低(8.134×104copies/μL);对67份临床样本检测结果进行Kappa和Mc Nemar校正检验分析,得出三种方法临床检出率高、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诊断BVDV时建议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采用RT-LAMP检测方法,实验室条件允许时进一步采用q RT-PCR检测方法复检确诊。

杨艳,钱天皓,张彦红,张哲,郝秀静,李岩,吕文华,刘照,盛金良[3](2021)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NS3蛋白纳米抗体的筛选及反应原性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旨在获得高效特异性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NS3(P80)非结构蛋白的纳米抗体。用BVDV灭活疫苗免疫羊驼,测得抗体效价后分离全血中的淋巴细胞。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羊驼重链抗体可变区噬菌体展示文库。经过连续3次吸附-洗脱-扩增的生物筛淘,从中挑选出与BVDV-NS3蛋白结合的噬菌体。对经菌液PCR、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到的单域抗体(VHH)克隆进行基因测序和同源性比对。用ELISA方法验证筛选出的纳米抗体的反应原性,找到与BVDV-NS3蛋白亲和力高的纳米抗体。结果表明,获得插入率为92.8%、库容为1.84×1014 CFU/mL的噬菌体展示文库。ELISA结果和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成功得到1条与BVDV-NS3蛋白具有良好反应性且与VHH同源性较高的纳米抗体序列。本研究利用大肠杆菌成功表达BVDV-NS3抗原蛋白,建立BVDV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筛选到针对BVDV重要抗原蛋白相应的纳米抗体且与VHH同源性较高。试验结果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防控、诊断、治疗及纳米抗体药物的研制提供参考。

张超,何金科,何延华,马旭升,陈创夫[4](2020)在《胎牛血清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毒株分离及脱脂奶粉中抗体的检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旨在对进口胎牛血清中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进行分离及鉴定。利用BVDV抗原和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提取胎牛血清中的病毒RNA,用5′-UTR巢式PCR进行扩增,PCR扩增产物连接pMD19-T进行测序分析。胎牛血清样品接种MDBK细胞,进行细胞传代培养,通过细胞分离培养、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对实验室进口胎牛血清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及鉴定,应用DNAStar对BVDV 5′-UTR、Npro与GenBank中公布的瘟病毒参考株进行多序列比对,采用Mega 6.0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同时通过包被脱脂奶粉进行间接ELISA检测其中的BVDV抗体。结果显示,胎牛血清中BVDV抗原和抗体均为阳性,并且从胎牛血清中成功分离到一株新的牛源BVDV,命名为BVDV-GC株,该病毒株在MDBK细胞上进行增殖培养时未能引起细胞病变;5′-UTR与Npro PCR扩增为阳性,扩增产物大小均与预期相符;直接免疫荧光检测荧光信号为阳性;病毒滴度为10-3.6TCID50/0.1 mL;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分离株与USMARC-60779(BVDV-2)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同属于BVDV-2型毒株;通过包被脱脂奶粉和商品化的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脱脂奶粉中存在BVDV抗体。本研究从进口胎牛血清中分离出1株BVDV-2型非致细胞病变病毒,从脱脂奶粉中检测到BVDV抗体,表明进口胎牛血清和脱脂奶粉中都存在BVDV抗原和抗体污染,本研究为后续试验分析提供参考。

苍枫[5](2020)在《激流式生物反应器制备猪瘟活疫苗(细胞源)及其免疫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改进猪瘟转瓶生产工艺,提高抗原含量与产能,本研究采用激流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猪瘟活疫苗(细胞源)生产工艺中细胞和病毒的培养,连续制备了三批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细胞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激流式生物反应器生产的猪瘟疫苗,其纯净性、理化特性、安全性、效力检验等各项产品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与市售的三类主要猪瘟活疫苗(细胞源苗、ST细胞苗和脾淋苗)进行了抗体评价对比试验,本研究疫苗组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市售疫苗组;本研究中采用了定量PCR方法对猪瘟病毒含量进行测定,有效地控制了检测中BVDV的污染,降低了兔热法因动物个体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为产业化生产积累了疫苗效价精准评价的数据和经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激流式生物反应器生产的病毒液病毒含量均大于等于100万RID/ml,较原转瓶生产标准的5万RID/ml有大幅度的提升。其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拷贝数均达到106 Copies/头份,高于8种市售商品疫苗105 Copies/头份,的平均水平,且批培养可连续收获20收次,是转瓶工艺5~6收次的3-4倍,有效地提高了产能。在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对比试验中,与牛睾丸细胞苗进行对比,二免后30天试验组的平均抗体阳性率87.82%,优于5个细胞源商品苗的平均抗体阳性率74.33%;与传代ST细胞活疫苗比较试验中,试验组二免后30天的平均抗体阳性率79.93%,优于7个ST传代细胞商品苗的平均抗体阳性率70.74%;与脾淋活疫苗对比试验中,试验组二免后30天的平均抗体阳性率88.89%,优于3个脾淋商品苗的平均抗体阳性率66.98%。

柳国锁[6](2020)在《宁夏地区奶牛IBR与BVD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和牛病毒性腹泻(BVD)分别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一种牛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IBRV主要引起牛发热、严重的上呼吸道症状、母牛流产、死胎,以及生殖道炎症和犊牛脑炎等。BVDV主要引起牛发热、粘膜溃烂、腹泻和流产等症状。我国将IBR和BVD分别列为二类和三类动物疫病。目前,这两种传染病在我国广泛流行,给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采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宁夏四个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的IBR和BVD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初步了解这两种传染病在宁夏地区的流行情况。并开展免疫预防试验及牧场防控实践,总结出了 IBR和BVD的防控措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宁夏4个地区的45个奶牛场共1446份牛血清进行IBRV和BVDV的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宁夏地区牛群中IBRV、BVDV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36%和86.03%。IBRV在吴忠地区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86.91%,在石嘴山地区的阳性率最低,为76.27%;BVDV在银川地区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了 90.41%,在石嘴山地区的阳性率最低,为80.00%。不同季节ELISA检测结果显示,IBRV、BVDV在冬季的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88.31%和91.40%;而在夏季阳性率最低,分别为75.33%和79.67%。IBRV在犊牛、青年牛、成年牛群中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8.92%、73.77%和86.2%;BVDV在犊牛、青年牛、成年牛群中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8.51%、83.93%和88.76%。2.应用荧光PCR方法对宁夏4个地区592头奶牛的鼻拭子和肛拭子进行了IBRV和BVDV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宁夏地区奶牛IBRV阳性率平均为2.03%;BVDV阳性率平均为2.70%。IBRV在吴忠地区的阳性率最高,为3.13%;BVDV在中卫地区的阳性率最高,达到了 3.44%。不同季节检测结果显示,IBR在秋季最易发、BVD在冬季最易发。不同生长阶段奶牛检测发现,IBRV在犊牛群中阳性率最高,为2.89%,BVDV在青年牛群中阳性率最高,为3.94%。3.分别对IBR、BVD抗体阳性和阴性妊娠母牛在预产期前60天、30天注射IBR-BVD二联灭活疫苗,免疫前后用ELISA方法检测抗体的变化。结果发现,牛群注射二联灭活疫苗后,牛群免疫抗体水平显着提高,妊娠母牛所生犊牛母源抗体明显增加。在某牧场进行IBR、BVD综合防控,防控前后统计相关疾病发病率,结果发现实施综合防控以后能够明显降低牛群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率。综上所述,IBR和BVD在宁夏地区奶牛群中广泛流行,并且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的感染情况都有显着差异。通过淘汰病原阳性牛以及注射IBR-BVD二联灭活疫苗、加强饲养管理、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能够明显降低牛群中IBR和BVD的发病率。

朱广艺[7](2020)在《新疆南疆某规模牛场BVDV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牛病毒性腹泻病(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感染动物机体引起的腹泻、黏膜脱落、母牛繁殖障碍、呼吸道疾病等多症状、多宿主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是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的代表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近年来,在我国新疆地区也呈现蔓延趋势,严重影响了新疆养牛业的发展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研究通过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调查,以期掌握本地区BVDV的流行情况以及毒株型,能够为该规模牛场的防控和净化提出策略和方案。1.2018年12月2019年3月对新疆南疆某规模牛场进行全群采血,共采集2 358份血清样本,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ELISA检测,结果有1 958份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阳性样本,阳性率为83%(1 958/2 358);其中成年牛阳性样品1 875份,抗体阳性率为84.16%(1 875/2 228),占总数的79.52%(1 875/2 358),犊牛阳性样品83份,抗体阳性率为63.85%(83/130),占总数的3.52%(83/2358)。2.对2 358份血清样本,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ELISA检测,其中有9份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阳性样本,阳性率为0.38%(9/2 358);其中成年牛7份,阳性率为0.31%(7/2 228),占总数的0.30%(7/2 358),犊牛2份,阳性率为0.08%(2/2 358),阳性率为1.54%(2/130),占总数的0.08%(2/2 358)。在检测的过程中,有3份样品为疑似样品,21 d后对这12份样本牛再次采样,进行抗原ELISA检测,结果只有1份阳性。3.对ELISA抗原检测得到的的9份阳性样品和3份疑似阳性样品共计12份进行RT-PCR鉴定,5’-UTR端引物检测出11份阳性结果,N基因检测4份阳性结果,同源比对为同一基因型,为BVDV1c型,对血清学复检仍为阳性的样品进行RT-PCR鉴定,基因型为BVDV 1c型。通过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双重鉴定,确定此牛为持续性感染牛。本研究通过对新疆南疆某规模牛场全群奶牛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调查,获得了该规模牛场BVD流行病学资料以及毒株型,并鉴定出1头持续性感染牛,为该牛场的净化和防控以及免疫提供策略和参考依据。

马振国[8](2019)在《新疆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disease,BVD/MD)是一种由RNA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所引起的以腹泻、发热、白细胞减少、口腔黏膜溃烂、怀孕母畜流产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为特征的牛病毒性、接触性的传染病,当前农业部公告已经将BVDV定为三类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也将其设为B类传染病。目的:由于国际合作交流贸易的日益频繁以及RNA病毒的高频突变型,使得BVDV出现了许多新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给BVDV的防控造成一定的难度。本研究通过对新疆某牛场发生的疑似牛病毒性腹泻病诊断分析、对新疆不同地区不同养殖类型牛进行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血清学检测以及分子流行病学检测,了解新疆不同地区BVDV的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的感染情况,鉴定流行株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方法:1.使用询问、临床观察、以及查阅免疫记录的方法对新疆12个不同地区的16个牛场关于在BVD/MD发病、牛群的健康水平以及疫苗的免疫和流行情况进行调查;2.应用现场解剖、采样送检等方法对新疆某牛场发生的牛群腹泻进行诊断分析;3.应用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对从新疆不同地区采集的5833份血清样品进行BVDV抗体、抗原的检测;4.对临床检测疑似BVDV感染的牛和血清抗原检测阳性率高的北疆地区牛采集样品,分别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以及鉴定,同时把培养的病毒接种MDBK细胞,观察细胞病变,然后把培养的病毒和屠宰场采集的脾脏组织分别进行RNA的提取、RT-PCR的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阳性样本回收测序,分析测序结果的正确序列,构建进化树等方法进行分析新疆地区BVDV主要的流行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结果:1.新疆不同地区由于饲养管理、养殖环境以及疫苗免疫存在差别而使BVDV的感染也不同,以北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和南疆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低;2.发生腹泻的牛场经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BVDV的感染;3.血清学检测抗体阳性率为52.03%(3035/5833),抗原阳性率为3.35%(13/388),并且是犊牛以及青年牛阳性率高于成年牛;4.从采集的病料样品中成功分离出了新疆地区主要流行的毒株命名为JD001株,病毒接种MDBK细胞未见细胞病变;20份临床疑似组织样品的RT-PCR结果14份是阳性。结论:1.BVDV的感染因地域和饲养管理不同存在差别,疫苗接种地区明显的抗体阳性率高;2.抗体、抗原阳性率水平不因养殖模式不同而存在差别,则说明养殖方式并不影响该病的流行,犊牛以及怀孕母牛的抗原阳性率最高,说明犊牛以及怀孕母牛容易感染BVDV;3.成功分离得到了新疆地区主要流行的毒株JD001株且为不致细胞病变型毒株,进化分析得到新疆地区流行株的基因型是BVDV-1型,基因亚型是1q。BVDV在新疆的感染率高、危害大,并且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应加强对BVDV的防控。

范峻豪[9](2019)在《BVDV的分离鉴定及BVDV-1型毒株感染细胞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采用RT-PCR检测方法从内蒙古呼和浩特某屠宰场采集的32份牛肺脏样品中检测到两个BVDV阳性样本。通过在MDBK细胞上传代、IFA鉴定、5’-UTR序列测定及分子进化分析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两分离株在MDBK细胞中盲传10代后没有产生病变;经IFA检测,在病毒感染的细胞中可见明显的特异性荧光;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两毒株属于BVDV-2a型,将两毒株命名为HT1704、HT1723 株。在相继研究中,应用DIA技术对BVDV-1型的CP型毒株和NCP型毒株分别感染MDBK细胞后18 h和48 h进行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同时设有未感染病毒的细胞对照。对定量到的5094个有效蛋白进行差异表达筛选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将四组样本(CP18hpi、CP48hpi、NCP18hpi和NCP48hpi)与相应对照组比对分析,分别筛选到351、327、156、120个差异蛋白。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代谢过程、生物调节以及定位作用等生物过程。两生物型毒株在感染早期与晚期的差异表达蛋白在参与通路等方面存在差异。本研究为BVDV的致病机制及防控思路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王聪颖[10](2018)在《河北省与天津市BVD-MD的流行病学调查》文中认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牛的急性传染病称为牛病毒性腹泻,慢性持续性感染称为粘膜病。以发热、粘膜糜烂、溃疡、坏死、腹泻、咳嗽、白细胞减少及怀孕母牛流产、产畸形胎、死胎等作为主要发病特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现而今已遍及全世界,阻碍畜牧业的发展,我国多个省市都已检出BVDV,给我国的畜牧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现在为了解河北省与天津市BVDV流行情况,本文对7个奶牛场通过BTM ELISA检测132份奶样,结果显示,D、E两场发生BVDV急性或近期内BVDV感染;B、C、F、G四场曾经接触过BVDV,A-G场仍以R4为主,即以阴性场为主。2016年~2017年对7个奶牛场通过ELISA抗体、抗原检测4105份血清样品(其中包括4份可疑样品),结果显示,2016年BVDV抗体阳性率在在9.97%-23.30%之间,抗体平均阳性率为13.96%,抗原阳性率在0.65%-3.83%之间,抗原平均阳性率为1.97%;2017年BVDV抗体阳性率在7.87%-18.50%之间,抗体平均阳性率为11.64%,抗原阳性率在0.31%-3.13%之间,平均阳性率为1.59%;与BTM BVDV抗体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季节牛血清样品中BVDV抗体检测结果可见,冬春季节阳性率高于夏秋季节,且2017年BVDV抗体阳性率与2016年相比有所降低;不同牛龄的牛血清样品中BVDV抗体检测结果可见,成年牛BVDV抗体阳性率明高于其他牛龄段的牛,犊牛BVDV抗体阳性率最低;从繁殖方式上来说,牛场阳性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自繁+引种、自繁+活体引入、自繁自养;不同养殖模式下牛血清样品BVDV抗体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放牧+舍饲种、舍饲、放牧;2016年-2017年不同牛场牛血清样品中BVDV抗体检测结果抗体阳性率在9.53%-20.97%之间,平均阳性率为12.79%,其中A、B、F三个养牛场BVDV抗体阳性率最低,分别为9.53%、9.61%、8.80%,D、E两场BVDV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20.97%、17.67%;不同地区牛场牛血清样品中BVDV抗体检测结果可见,保定地区BVDV抗体阳性率最高,其余从高到低依次为唐山市滦南县、天津市蓟州区、唐山市玉田县、天津市宝坻区、天津市北辰区,由北向南蔓延;之后通过RT-PCR检测结果显示,4个可疑血清样品诊断为BVDV抗原阳性。A、B场抗原抗体阳性率最低,D场最高,因为BVDV隐性感染居多,为避免对牛群及牛血清造成污染,对各场PI牛进行抗原检测,尤其D场,及时淘汰净化。

二、用ELISA检测BVDV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ELISA检测BVDV抗体(论文提纲范文)

(1)BVDV重要功能蛋白纳米抗体的筛选及其对病毒复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
        1.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概述
        1.2 BVDV分子生物学
        1.3 BVDV的分型
        1.4 病毒蛋白
        1.5 病原学检测方法
        1.6 流行病学
        1.7 BVD的防治
    2 纳米抗体的概述
        2.1 纳米抗体的研究进展
        2.2 纳米抗体的结构
        2.3 纳米抗体的特性
        2.4 纳米抗体的制备
        2.5 纳米抗体在抗病毒中的应用
    3 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试验部分
    试验一:BVDV重要功能蛋白特异性纳米抗体的筛选及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VHH目的基因扩增
        2.2 重组质粒pCANTAB-5E+VHH酶切鉴定
        2.3 连接产物的转化
        2.4 M13K07噬菌体扩繁
        2.5 特异性纳米抗体淘选
        2.6 重组蛋白反应原性鉴定
        2.7 ELISA阳性克隆序列测定
        3 讨论
        3.1 BVDV抗原蛋白的选取
        3.2 抗体文库的应用前景
        3.3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优势
        4 小结
    试验二:抗BVDV纳米抗体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纳米抗体目的基因扩增
        2.2 重组表达载体pET-30a-Nb2、Nb3、Nb-YT的构建
        2.3 SDS-PAGE分析和诱导表达结果的鉴定
        2.4 重组纳米抗体蛋白的纯化
        3 讨论
        3.1 大肠杆菌表达纳米抗体的优势
        3.2 纳米抗体生物学功能研究展望
        4 小结
    试验三:细胞水平验证纳米抗体中和病毒的能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BVDV的PCR扩增
        2.2 确定BVDV病毒拷贝数的绝对定量方法
        2.3 qRT-PCR验证纳米抗体对病毒复制的抑制效果
        3 讨论
        3.1 实时定量PCR的优势
        3.2 纳米抗体在细胞上的研究进展
        4 小结
    试验四:抗BVDV纳米抗体对感染小鼠治疗效果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2.2 病理剖检
        2.3 qRT-PCR验证纳米抗体对小鼠体内病毒复制的抑制效果
        3 讨论
        3.1 纳米抗体药物的研究前景
        3.2 实验动物对科研的作用
        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主要试剂的配制
附录二:捷瑞GenClean柱式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说明书
附录三:康为世纪普通质粒小提试剂盒说明书
附录四: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2)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结构蛋白克隆表达及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牛病毒性腹泻病概述
    2 BVDV病原学特性
        2.1 病毒培养及理化性质
        2.2 病毒分型
    3 BVDV分子生物学特性
        3.1 病毒基因组
        3.2 病毒的结构蛋白
        3.3 病毒的非结构蛋白
        3.4 病毒生物型NCP向CP转化
    4 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
        4.1 流行病学
        4.2 流行特点
        4.3 临床表现
        4.4 BVDV感染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5 BVDV检测技术
        5.1 病原学检查
        5.2 免疫学诊断技术
        5.3 分子生物学检查技术
    6 防控措施
        6.1 预防与治疗
        6.2 疫苗免疫
        6.3 牛场BVD的净化
    7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BVDV结构蛋白的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 试验材料
        1.1 细胞、质粒和病毒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溶液及培养基配制
    2 试验方法
        2.1 病毒的增殖及滴度测定
        2.2 C、E~(rns)、E1和E2 基因扩增
        2.3 目的基因克隆及序列测定
        2.4 目的基因及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 结果
        3.1 病毒的增殖
        3.2 病毒TCID_(50)测定
        3.3 C、E~(rns)、E1和E2 基因全序列扩增
        3.4 C、E~(rns)、E1和E2 生物学信息分析
    4 讨论
第三章 BVDV N~(pro)、E~(rns)蛋白的真核表达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N~(pro)和E~(rns)基因扩增
        2.2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双酶切鉴定
        2.3 N~(pro)和E~(rns)蛋白真核表达
    3 结果
        3.1 BVDV N~(pro)、E~(rns)基因PCR扩增
        3.2 菌液PCR筛选
        3.3 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
        3.4 转染细胞目的基因检测
        3.5 Western blot蛋白表达验证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BVDV三种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比较与应用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引物设计合成
        2.2 临床样品处理
        2.3 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构建
        2.4 RT-PCR方法的建立及条件优化
        2.5 qRT-PCR方法的建立及条件优化
        2.6 RT-LAMP方法的建立及条件优化
        2.7 BVDV三种核酸检测方法的比较
    3 结果
        3.1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2 q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3 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3.4 BVDV三种核酸检测方法的比较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致谢

(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NS3蛋白纳米抗体的筛选及反应原性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疫苗、质粒和主要试剂
    1.2 试验动物
    1.3 方法
        1.3.1 BVDV-NS3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转化及诱导表达
        1.3.2 羊驼免疫
        1.3.3 引物设计与合成
        1.3.4 羊驼外周血淋巴细胞抗VHH基因的获得
        1.3.5 重组载体pCANTAB
        1.3.6 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的制备
        1.3.7 抗BVDV-NS3蛋白纳米抗体的筛选
        1.3.8 抗BVDV-NS3蛋白纳米抗体粗体物的获取及ELISA检测
2 结 果
    2.1 pET30a-NS3重组质粒酶切鉴定
    2.2 SDS-PAGE分析NS3蛋白诱导表达
    2.3 VHH目的片段扩增结果
    2.4 重组质粒pCANTAB 5E+VHH的酶切鉴定
    2.5 文库容量的鉴定
    2.6 重组噬菌体淘选
    2.7 ELISA鉴定结果
3 讨 论
4 结 论

(4)胎牛血清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毒株分离及脱脂奶粉中抗体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细胞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2 方法
        1.2.1 引物设计及合成
        1.2.2 抗原抗体ELISA检测和反转录PCR
        1.2.3 病毒的分离
        1.2.4 抗原性检测
        1.2.5 病毒TCID50测定
        1.2.6 遗传进化分析
        1.2.7 间接ELISA检测脱脂奶粉中BVDV抗体
2 结 果
    2.1 抗原抗体ELISA检测和反转录PCR检测结果
    2.2 抗原检测
    2.3 病毒TCID50测定
    2.4 遗传进化分析
    2.5 间接ELISA结果
3 讨 论
4 结 论

(5)激流式生物反应器制备猪瘟活疫苗(细胞源)及其免疫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猪瘟的流行历史
    1.2 猪瘟病毒
    1.3 猪瘟的临床表现及特征
        1.3.1 典型猪瘟症状
        1.3.2 亚急性、慢性猪瘟的表现
    1.4 致病机理
    1.5 猪瘟疫苗
        1.5.1 猪瘟疫苗的分类
        1.5.2 猪瘟疫苗研制历史
        1.5.3 猪瘟组织弱毒活疫苗
        1.5.4 猪瘟弱毒细胞活疫苗
        1.5.5 亚单位疫苗
        1.5.6 核酸疫苗
        1.5.7 标记疫苗
    1.6 猪瘟疫苗的生产工艺
        1.6.1 贴壁细胞工艺
        1.6.2 纯悬浮细胞培养工艺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病毒
        2.1.2 血清
        2.1.3 细胞
        2.1.4 实验动物
        2.1.5 试剂
        2.1.6 仪器设备
        2.1.7 主要耗材
        2.1.8 细胞培养基及溶液
        2.1.9 检测试剂盒
    2.2 方法
        2.2.1 溶液的配制
        2.2.2 病毒的制备
        2.2.3 种细胞培养
        2.2.4 反应器细胞培养
        2.2.5 反应器的病毒培养
        2.2.6 病毒接种比例的摸索
        2.2.7 疫苗的制备
        2.2.8 成品疫苗的检验
        2.2.9 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3 结果
    3.1 种毒的制备与检测结果
        3.1.1 脾毒制备家兔定型热结果
        3.1.2 脾毒病毒含量检测结果
        3.1.3 脾毒纯净性和外源病毒检测结果
        3.1.4 脾毒感染性、特异性检测结果
        3.1.5 脾毒安全性检测结果
    3.2 种细胞培养检测结果
        3.2.1 冻存种细胞复苏活力结果
        3.2.2 上罐种细胞筛选检测结果
    3.3 反应器细胞培养种细胞计数结果
    3.4 反应器病毒培养结果
        3.4.1 收获毒液病毒含量和纯净性检验结果
        3.4.2 反应器半成品安全性检测结果
    3.5 接种病毒含量测定结果
    3.6 成品疫苗的检验
        3.6.1 疫苗无菌性等检验结果
        3.6.2 安全检验结果
        3.6.3 疫苗的效力检验结果
        3.6.4 疫苗耐老化检验结果
    3.7 试验苗与商品苗效价检测对比结果
    3.8 疫苗免疫效果评价结果
        3.8.1 与细胞源(牛睾丸细胞)活疫苗组对比试验结果
        3.8.2 与ST细胞活疫苗组对比试验结果
        3.8.3 与脾淋苗活疫苗对比试验结果
        3.8.4 仔猪一次性免疫试验结果
        3.8.5 母源抗体消长对比试验结果
        3.8.6 免疫评价试验结果汇总
4 讨论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宁夏地区奶牛IBR与BVD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牛传染性鼻气炎的研究进展
    1.1.1 病原概述
    1.1.2 流行病学特征
    1.1.3 临床症状
    1.1.4 流行现状
    1.1.5 诊断方法
    1.1.6 疫苗的研究进展
1.2 牛病毒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1.2.1 病原学
    1.2.2 流行病学
    1.2.3 临床症状
    1.2.4 流行现状
    1.2.5 诊断方法
    1.2.6 疫苗的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宁夏地区奶牛IBR和BVD血清学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临床样品
    2.1.2 试剂
    2.1.3 仪器设备
    2.1.4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5 IBR抗体检测方法及其判定标准
    2.1.6 BVD抗体检测方法及其判定标准
2.2 结果
    2.2.1 宁夏地区奶牛IBRV、BVDV抗体检测结果
    2.2.2 不同地区奶牛IBRV和BVDV抗体检测结果
    2.2.3 不同季节奶牛IBRV和BVDV抗体检测结果
    2.2.4 不同年龄段奶牛IBRV和BVDV抗体检测结果
2.3 讨论
    2.3.1 宁夏地区奶牛IBR血清学调查分析
    2.3.2 宁夏地区奶牛BVD血清学调查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宁夏地区奶牛IBR和BVD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临床样品
    3.1.2 主要试剂
    3.1.3 仪器设备
    3.1.4 IBRV的核酸检测
    3.1.5 BVDV的核酸检测
    3.1.6 数据统计
3.2 结果
    3.2.1 核酸检测结果
    3.2.2 不同地区奶牛IBRV和BVDV核酸检测结果
    3.2.3 不同季节奶牛IBRV和BVDV核酸检测结果
    3.2.4 不同年龄段奶牛IBRV和BVDV核酸检测结果
3.3 讨论
    3.3.1 宁夏地区奶牛IBRV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3.3.2 宁夏地区奶牛BVDV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3.3.3 PCR和ELISA两种检测方法的应用
3.4 小结 第四章 奶牛IBR、BVD综合防控措施及实践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试剂
    4.1.2 试验动物
    4.1.3 IBR、BVD免疫预防试验
    4.1.4 IBR、BVD综合防控措施
4.2 结果
    4.2.1 免疫预防试验结果
    4.2.2 综合防控试验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新疆南疆某规模牛场BVDV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项目资助
符号与缩略词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BVDV生物学特征
        1.2.1 BVDV的形态和理化特征
        1.2.2 BVDV分型与分类
    1.3 BVDV基因组结构
        1.3.1 5'-非编码区
        1.3.2 3'-非编码区
        1.3.3 BVDV大开放阅读框
    1.4 BVDV流行病学分析
        1.4.1 传染源
        1.4.2 传播途径
        1.4.3 易感动物
        1.4.4 国外流行情况
        1.4.5 国内流行情况
    1.5 BVDV检测技术
        1.5.1 分离与鉴定
        1.5.2 琼脂扩散试验
        1.5.3 血清中和试验
        1.5.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1.5.5 免疫荧光技术
        1.5.6 反转录-多聚链式反应(RT-PCR)
        1.5.7 免疫电镜
    1.6 BVDV的防制
        1.6.1 淘汰PI动物
        1.6.2 接种疫苗
        1.6.3 彻底根除净化
        1.6.4 养殖场管理
    1.7 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新疆南疆某规模牛场BVDV抗体检测
    2.1 材料
        2.1.1 样品来源
        2.1.2 主要试剂
        2.1.3 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BVDV抗体ELISA的操作步骤
        2.2.2 ELISA的结果判定
    2.3 试验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新疆南疆某规模牛场BVDV抗原检测
    3.1 材料
        3.1.1 样品来源
        3.1.2 主要试剂
        3.1.3 仪器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BVDV抗原ELISA的操作步骤
        3.2.2 ELISA的结果判定
        3.2.3 BVDV抗原快速检测卡的操作步骤
        3.2.4 检测卡的结果判定
        3.2.5 检测卡的结果成立条件
    3.3 试验结果
        3.3.1 BVDV抗原ELISA检测结果
        3.3.2 BVDV抗原检测卡检测结果
        3.3.3 持续感染牛鉴定
        3.3.4 阳性犊牛追溯检测
    3.4 讨论
第4章 新疆南疆某规模牛场BVDV分子生物学检测
    4.1 材料
        4.1.1 样品来源
        4.1.2 主要试剂
        4.1.3 仪器设备
        4.1.4 特异性引物
        4.1.5 参考毒株
    4.2 试验方法
        4.2.1 样品RNA的提取
        4.2.2 RT-PCR反应
        4.2.3 PCR产物回收电泳测序
    4.3 试验结果
        4.3.1 BVDV5’-UTR扩增结果
        4.3.2 BVDV N基因扩增结果
        4.3.3 PI牛 RT-PCR鉴定
    4.4 RT-PCR检测结果
        4.4.1 BVDV5’-UTR基因检测结果
        4.4.2 BVDV N基因检测结果
        4.4.3 PI牛鉴定结果
    4.5 同源性比较
        4.5.1 BVDV5’-UTR核苷酸同源性比较
        4.5.2 BVDV N基因核苷酸同源性比较
    4.6 基因遗传进化树分析
        4.6.1 BVDV5’-UTR基因遗传进化树分析
        4.6.2 BVDV N基因基因遗传进化树分析
    4.7 讨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新疆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引言
    1 BVDV基因多样性及分型
        1.1 基因多样性
        1.2 基因分型
        1.3 BVDV的培养特性及生物分型
    2 瘟病毒属抗原的相关性
    3 BVD国内外流行情况研究进展
        3.1 国外BVD的流行情况
        3.2 国内BVD的流行情况
    4 BVDV的诊断
        4.1 BVDV的临床诊断
        4.2 BVDV的实验室诊断
    5 BVDV的危害及防控
        5.1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
        5.2 BVDV的危害
        5.3 BVDV的防控
        5.4 BVDV的治疗
        5.5 牛群的日常管理
第二章 试验部分
    试验一 新疆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腹泻病的诊断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调查结果
        2.2 调查结果统计
        2.3 诊断结果
        3 讨论
    试验二 新疆地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结果
        3.讨论
    试验三 新疆地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分子生物学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病毒分离结果
        2.2 脾脏组织RT-PCR检测结果
        2.3 遗传进化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全文总结
第四章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BVDV抗体检测
    2 BVDV抗原检测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9)BVDV的分离鉴定及BVDV-1型毒株感染细胞的蛋白质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概述
        1.1.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病原学与基因组
        1.1.2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在我国的流行现状
        1.1.3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诊断
        1.1.4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防制
    1.2 蛋白质学及DIA技术在病毒上的研究概述
        1.2.1 蛋白质组学概述
        1.2.2 DIA技术概述
        1.2.3 DIA技术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离鉴定
    2.1 试验材料
        2.1.1 病料来源
        2.1.2 病毒与细胞
        2.1.3 试验试剂耗材及引物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1.5 主要溶液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前处理
        2.2.2 病毒基因组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2.2.3 RT-PCR鉴定
        2.2.4 细胞培养及病毒传代
        2.2.5 目的基因克隆及测序
        2.2.6 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
        2.2.7 分离株毒力测定
        2.2.8 分子进化分析
    2.3 结果
        2.3.1 RT-PCR鉴定结果
        2.3.2 病毒传代及免疫荧光鉴定结果
        2.3.3 分离株毒力测定结果
        2.3.4 进化树分析结果
3 BVDV-1两生物型毒株感染MDBK细胞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
    3.1 试验材料
        3.1.1 细胞与病毒
        3.1.2 主要试验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1.4 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
        3.1.5 主要溶液配制
    3.2 试验方法
        3.2.1 BVDV-1两生物型毒株的增殖与感染细胞的动力试验
        3.2.2 蛋白质组学分析样品制备
        3.2.3 细胞总蛋白质的提取与定量
        3.2.4 样品蛋白的SDS-PAGE检测
        3.2.5 样品蛋白FASP酶解
        3.2.6 High pH RP分级
        3.2.7 LC-MS/MS检测
        3.2.8 蛋白质定量数据库的构建
        3.2.9 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
        3.2.10 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结果
        3.3.1 BVDV-1两生物型毒株在MDBK细胞上的增殖情况
        3.3.2 蛋白质组样本收集与定量结果
        3.3.3 差异表达蛋白筛选结果
        3.3.4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离鉴定
    4.2 BVDV-1两生物型毒株感染MDBK细胞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河北省与天津市BVD-MD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BVDV的病原学
        1.3.1 BVDV的抗原特性
        1.3.2 BVDV的形态和理化特性
        1.3.3 BVDV的生物型及毒力
        1.3.4 BVDV的细胞培养
        1.3.5 BVDV的基因组结构
    1.4 BVDV的流行病学
    1.5 临诊症状
        1.5.1 持续感染
        1.5.2 粘膜病(MD)和慢性BVD
        1.5.3 急性BVD
        1.5.4 繁殖障碍
        1.5.5 血小板减少和出血综合征
        1.5.6 免疫抑制
    1.6 诊断技术
        1.6.1 病毒分离鉴定
        1.6.2 电镜检查
        1.6.3 血清学检测
        1.6.4 免疫学检测
        1.6.5 分子生物学检测
    1.7 防治措施
    1.8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河北省与天津市奶牛养殖场BVDV的大缸奶检测
    2.1 试验材料
        2.1.1 待检奶样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样品处理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ELISA检测结果
        2.3.2 风险评价
    2.4 讨论
第三章 河北省与天津市奶牛场BVD-MD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3.1 试验材料
        3.1.1 待检血清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3.2 检测方法
        3.2.1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ELISA抗体检测
        3.2.2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ELISA抗原检测
        3.2.3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RT-PCR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血清学检测结果
        3.3.2 RT-PCR检测结果
    3.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用ELISA检测BVDV抗体(论文参考文献)

  • [1]BVDV重要功能蛋白纳米抗体的筛选及其对病毒复制的影响[D]. 杨艳.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结构蛋白克隆表达及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D]. 拜小强.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 [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NS3蛋白纳米抗体的筛选及反应原性检测[J]. 杨艳,钱天皓,张彦红,张哲,郝秀静,李岩,吕文华,刘照,盛金良. 中国畜牧兽医, 2021(01)
  • [4]胎牛血清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毒株分离及脱脂奶粉中抗体的检测[J]. 张超,何金科,何延华,马旭升,陈创夫. 中国畜牧兽医, 2020(07)
  • [5]激流式生物反应器制备猪瘟活疫苗(细胞源)及其免疫效果研究[D]. 苍枫.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宁夏地区奶牛IBR与BVD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D]. 柳国锁. 宁夏大学, 2020(03)
  • [7]新疆南疆某规模牛场BVDV流行病学调查[D]. 朱广艺. 塔里木大学, 2020
  • [8]新疆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流行病学调查[D]. 马振国.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9]BVDV的分离鉴定及BVDV-1型毒株感染细胞的蛋白质组学分析[D]. 范峻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10]河北省与天津市BVD-MD的流行病学调查[D]. 王聪颖.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通过 ELISA 检测 BVDV 抗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