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四军与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成功召开第三届年会

上海新四军与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成功召开第三届年会

一、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胜利召开第三届年会(论文文献综述)

吴侃[1](2021)在《苏中苏皖《生活》杂志与青年教育改造研究(1945-194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秀娟[2](2021)在《淮北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宣传工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淮北抗日根据地自1941年8月成立后,根据地抗日民主政府就将反腐倡廉建设作为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将建立廉洁高效的抗日民主政府作为自己的目标之一,始终坚持与根据地的各种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作斗争。淮北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等党政机关领导人都很重视加强根据地的廉政建设,注重将舆论宣传与根据地廉政建设相结合,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和宣传媒介,把根据地实施廉政建设的方针政策快速而广泛地告知根据地和其他地区的民众。使民众知晓并且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根据地反腐倡廉的建设中来,获得群众的支持与信任,更好地建设廉洁高效的抗日民主政府,以达到巩固淮北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团结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目的。淮北抗日根据地进行廉政建设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廉政建设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根据地廉政建设进行的宣传工作,对新时代进行廉政宣传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以淮北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中的宣传工作为切入点,对淮北抗日根据地时期的廉政建设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从宣传组织建设、宣传媒介、宣传方式等方面对淮北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中的宣传工作进行系统的梳理,阐述淮北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宣传工作的基本特点,总结淮北抗日根据地进行廉政建设宣传工作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通过对淮北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宣传工作的研究,不断拓展对淮北抗日根据地时期的廉政建设的认识与研究。

王熙瑾[3](2021)在《剧本《沈其震》及创作阐述》文中研究表明话剧《沈其震》是一部现实主义戏剧,整个戏剧设计了两个时空并行推进的戏剧结构:现实时空中大连医科大学戏剧社的成员们正在准备迎新晚会上演的剧目——五幕话剧《沈其震》,戏剧社成员经过了定戏、谈戏、排戏、演戏的四个过程与沈其震所在的时空经历了归国、行医、入伍、挫败、育人的五个主要阶段同时进行,通过现实时空的牵线、引导,旧时空渐渐被打开,通过旧时空故事的演绎,现实时空中人们的疑惑也逐渐揭开并明朗。两个时空通过互相推进、相互呼应有机地将推进戏剧情节、展现戏剧冲突、表现人物性格结合在一起,共同展现出书生救国的爱国探索和时空交错因变生光的戏剧力量。剧本第一幕讲述了戏剧社成员商讨确定迎新晚会节目,在商讨的过程中展现了沈其震1931年博士毕业毅然决定回国,受到了日本同学的攻击和质疑,埋下沈其震探索救国之路的种子。第二幕讲述了戏剧成员在探索沈其震成长历程有所突破,通过1937年沈其震在天津开诊所的切点展现了 1931至1937年沈其震回国探索救国的实践历程。第三幕讲述戏剧社排练的《沈其震》雏形作品通过了学校的节目审核,展现了 1938年沈其震开拓建设新四军医疗系统工作的努力和成果。第四幕讲述戏剧社五幕话剧《沈其震》进入紧锣密鼓的彩排环节,演绎出沈其震经受1940年皖南事变的打击后重新建立信心,决心入党的内心独白的艰难历程。第五幕,戏剧社的话剧作品《沈其震》正式演出,以沈其震成功开展统战工作、建立起大连医科大学,作为最后的高光节点,在与现实时空中大连医科大学新生的宣誓互动、精神碰撞中,最终落幕。在剧本阐释中,主要从剧本《沈其震》剧本创作的灵感来源和初衷、剧本主题的选择与表达、剧中人物的塑造和剖析、创作特色与技巧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萧宸轩[4](2021)在《中共在浙东的民众动员研究(1941-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潘宏,李果[5](2020)在《新四军在江淮文化建设简论》文中提出新四军是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由红军长征时留下的游击队整合而成。新四军军部于1937年12月组建,虽然地点经常变化,但活动范围集中在江淮地区。在抗战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统一战线的复杂局势,深受红军传统和江淮地域文化影响的新四军对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其文化充分体现了民族性、大众性、科学性的特点。新四军文化建设成就显着,不仅宣传了抗日,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威望,还为人民军队培养了骨干力量,为新中国培养了建设力量。

彭露[6](2020)在《吕其明影视歌曲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吕其明是我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优秀电影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涉及电影音乐、电视音乐、器乐作品和声乐作品等多个领域。吕其明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年探索期与改革开放三大历史时期,历经了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历程。影视歌曲作为吕其明音乐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最直观的体现了他的创作特征与艺术理念,特别是作品中所彰显对民族风韵不断的探索精神。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促使他创作出符合当下时代的优秀作品,并为中国影视歌曲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资源。本文以吕其明影视歌曲创作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其做更为整体客观的分析,从中梳理出他对于影视音乐创作践行一生的理念,以及对当下影视音乐创作的启示作用。

杨倩芝[7](2020)在《南下八路军编入新四军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八路军与新四军创建于抗日战争爆发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两支不同编制的军事力量,总长1759千米的陇海铁路,将两军分隔于南北两大区域。1940年4月,八路军主力一部南下华中,并于皖南事变后编入新四军序列,这是共产党军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纵观已知的研究成果,历史学者多集中于对南下史实的探讨,而对该部编入新四军问题的研究不多,缺乏完整、系统的学术成果。八路军一部南下并编入新四军是中共政略与战略的体现,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两军合编的视角,探析中共战略的形成、演变与实施过程。本文首先剖析南下八路军编入新四军的历史背景,阐述中共在“发展华中”战略目标下,对华中现地工作的部署与实践,进而论证苏北成为八路军主力南下目的地的必然性;其次,梳理南下八路军编入新四军的完整经过,阐明延安中共高层根据华中局部形势,结合刘少奇等前方领导人的意见,重新调整战略设计,并抓住皖南事变这一契机,将南下八路军主力编入新四军序列,明确苏北作为支点,向西、向南发展的战略任务;最后,总结南下八路军编入新四军的历史作用,论证新四军在皖南事变后,倚靠苏北,建立起苏皖抗日根据地,并于抗战反攻阶段,由苏皖根据地向西、向南挺进,控制了华中和江南大片地区,有力地支持了中共抗战,充分发挥了南下八路军的军事和政治价值。

朱桦[8](2020)在《中共革命中的“白皮红心”策略研究 ——以浙南游击区为例(1935-1949)》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中共革命史,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斗争方式和策略以应对革命形势和时局的变化,这是中共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白皮红心”策略正是其中之一。它是中共对敌的一种特殊的策略,是藉由中共组织和地方革命精英的力量团结一批同情革命的保甲长,控制住敌伪基层政权,助力中共革命。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各游击根据地曾普遍地利用这一策略进行斗争。本文重点关注的浙南游击根据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因此,本文拟聚焦于浙南游击根据地的“白皮红心”斗争,进而阐述当时的革命领导者是如何利用这一策略进行革命斗争,包括论述这一策略的缘起、运作和影响等。在“白皮红心”的斗争策略下,挺进师入浙创建了浙南游击根据地,此后,浙南党组织则将这一策略广泛运用于全面抗战时期,并在斗争中获得巨大发展。在“白皮红心”策略的实施和影响下,城市里一些表面上隶属于国民党的组织默默接受中共领导。在农村,一些乡镇保甲还进一步强化了其“白皮红心”的属性,渐成“红皮红心”。值得注意的是,“白皮红心”策略亦有一些弊端。在推广策略的过程中,许多红色区域和干部被暴露,进而给浙南党组织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浙南党组织对该策略进行了完善,这为党组织的长期嵌入浙南社会奠定了基础。同时,“白皮红心”策略在浙南游击斗争中的成功实践,充分展现了中共革命的地方智慧。

赵静茹[9](2020)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子恢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邓子恢(1896-1972)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卓越领导人,是新四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皖南事变后,邓子恢担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辗转皖南、淮北,领导华中地区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根据地群众内部,进行了诸多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使党的正确方针政策得以贯彻与实施,带领抗日根据地军民抵御了日伪军的“扫荡”与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为华中地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时期,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新四军如何在日伪顽的夹缝中生存,根据地民生如何改善、人民如何动员,这都需要高超的政治宣传能力,邓子恢的思政工作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邓子恢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于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华中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共产党正确判断了战争形势,坚定地发展与领导华中敌后斗争,并确保国共第二次合作顺利展开,消除日伪军政治误导性宣传的不良影响,增强群众对新四军抗日的信心,推进抗日救亡运动。邓子恢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中汲取养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指示,结合在闽西三年游击战争中的工作经验,在群众抗日觉悟初步觉醒的华中地区,认真执行中共中央制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针和原则,并不断创新。邓子恢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可分为国共合作初期的实践、江北敌后斗争、淮北抗日根据地建设三个阶段,他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强调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目标,阐释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政治工作是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生命线,军民团结是抗战胜利的关键。抗战时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目标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路线,争取群众支持,壮大抗日力量。邓子恢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加强爱国主义与统一战线政策宣传,做好群众教育工作,处理好与国民党顽固派关系,发挥知识分子优势,分化敌、伪军阵营。邓子恢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有深刻的时代印记,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道路上的典型实践,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保证了党对新四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绝对领导,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获得了群众的拥护,对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王肖风[10](2020)在《反“清乡”背景下苏中四分区党的群众工作研究(1943-1945)》文中研究指明苏中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19个解放区之一,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苏中四分区是苏中抗日根据地中比较重要的一块革命根据地,这里反“清乡”斗争最激烈,党的群众工作有其独特性。在苏中四分区开展群众工作是进行反“清乡”斗争的必然要求。苏中四分区地理位置特殊,物产资源丰富,1943年4月起,日伪在此发动了综合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力量的“清乡”运动,给当地军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重大灾难。为打破日伪“清乡”阴谋,巩固和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苏中四分区各级党委积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和教育群众,在军事、政治、经济和宣教领域掀起了群众工作的热潮。在反“清乡”斗争中,党的群众工作始终围绕着反“清乡”斗争这一主题,形成了综合性的群众运动热潮,具有灵活性、复杂性和针对性,保证了反“清乡”斗争的胜利,巩固与发展了苏中四分区抗日根据地,密切了党群关系,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与组织能力。当然,群众工作的顺利开展主要得益于党对群众工作的领导。在反“清乡”斗争中,苏中四分区各级党委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善于培养与宣扬英雄事迹,注重凝聚与团结一切群众力量,并及时总结与纠正工作偏向,最终推动党的群众工作顺利开展,为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历史价值和经验启示。

二、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胜利召开第三届年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胜利召开第三届年会(论文提纲范文)

(2)淮北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宣传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关于华中抗日根据地史及淮北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
        1.2.2 关于淮北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的研究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淮北抗日根据地及其廉政建设的基本概况
    2.1 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2.1.1 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地理位置及其战略重要性
        2.1.2 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过程
    2.2 淮北抗日根据地腐败现象
        2.2.1 淮北抗日根据地腐败的主要表现
        2.2.2 淮北抗日根据地腐败现象存在的原因分析
    2.3 淮北抗日根据地反腐倡廉措施
        2.3.1 加强对根据地党政军干部及战士的思想政治教育
        2.3.2 实行“三三制”原则,进行数次简政,加强廉政建设
        2.3.3 建立健全根据地反贪污反腐败的法律法规
        2.3.4 进行财政改革,完善财经制度
        2.3.5 加强廉政建设的宣传工作
第3章 淮北抗日根据地廉政宣传工作的组织建设
    3.1 宣传组织机构及层次
    3.2 宣传组织的主要工作
    3.3 宣传组织人员
第4章 淮北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宣传工作的主要形式
    4.1 创办与利用报刊进行宣传监督
        4.1.1 报刊中关于淮北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的报道内容
        4.1.2 报刊进行淮北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的报道特点
        4.1.3 运用黑板报宣传根据地廉政建设
    4.2 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廉政建设宣传工作
        4.2.1 传唱歌谣,宣传廉洁风尚
        4.2.2 创作戏剧,调动群众参与廉政建设
        4.2.3 运用标语,增强廉政建设宣传效果
        4.2.4 通过大会讲话进行廉政宣传
    4.3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根据地领导人廉洁作风的实践宣传
第5章 淮北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宣传工作的特点与效果
    5.1 淮北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宣传工作的特点
        5.1.1 舆论宣传和制度建设并举
        5.1.2 注重发挥人民群众主体性作用
        5.1.3 廉政建设宣传内容与形式具有多样性
    5.2 淮北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宣传工作的效果
        5.2.1 提高了根据地群众、干部和战士参与根据地廉政建设的积极性
        5.2.2 增强了干部和战士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意识
        5.2.3 巩固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和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
第6章 淮北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宣传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6.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廉政建设宣传工作机制
    6.2 重视新闻舆论宣传,建立健全舆论宣传工具
    6.3 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
    6.4 将宣传内容、形式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剧本《沈其震》及创作阐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沈其震》剧本
    人物表
    故事梗概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沈其震》创作阐释
    一、创作的灵感来源与初衷
    二、剧本主题的选择与表达
        (一) 书生救国的实践探索
        (二) 时空交错的因变生光
    三、人物的塑造和剖析
        (一) 沈其震
        (二) 王雨田
        (三) 佐藤
        (四) 戏剧社成员
    四、创作特色与技巧
        (一) 双时空并行的戏剧结构
        (二) 悬念设计
        (三) 舞美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新四军在江淮文化建设简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 新四军军部在江淮
二 新四军文化建设的背景
三 新四军文化建设的特点
四 新四军文化建设的影响

(6)吕其明影视歌曲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音乐生涯
    第一节 革命熔炉中成长
        一、童稚从戎
        二、幸逢名师
        三、再遇伯乐
    第二节 专业学习经历
        一、启梦为现实
        二、带职入校
    第三节 音乐作品成就
        一、影视音乐创作
        二、交响乐的创作
第二章 吕其明影视歌曲作品综合分析
    第一节 吕其明影视歌曲的题材
        一、革命题材
        二、热火朝天的生产生活
        三、爱情与艺术的交融
    第二节 吕其明影视歌曲的音乐元素
        一、扎根民间,汲取经典
        二、织体思维
    第三节 “画外乐”的呈现方式
第三章 吕其明影视歌曲的内涵与启示
    第一节 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传承战时革命精神
        二、和平时代的追求与探索
    第二节 特殊的地域性与群众意识
        一、吕其明影视歌曲独特的地域性
        二、为人民写作的意识
    第三节 对影视歌曲创作的启示
        一、民族元素在影视歌曲中的推广
        二、不懈追求的精神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吕其明创作年谱总编
    附录二 :访谈录整理
    附录三 :冯灿文小传
参考文献
致谢

(7)南下八路军编入新四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创新之处
一、南下八路军编入新四军历史背景
    (一)华中沦为日寇占领区
    (二)华中日军、国民党、共产党军事力量对比
    (三)中共中央制定“发展华中”战略
二、南下八路军编入新四军过程
    (一)八路军主力一部奉命南下华中
    (二)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
    (三)曹甸战役暴露出问题
    (四)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发展战略形成
    (五)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任职命令
三、南下八路军编入新四军历史作用
    (一)新四军实力增强
    (二)苏北国共力量变化
    (三)苏皖抗日根据地形成
    (四)中共抗战局势扭转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中共革命中的“白皮红心”策略研究 ——以浙南游击区为例(193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合作与掩护:“白皮红心”策略之缘起
    第一节 “白皮红心”策略的萌芽
    第二节 三年游击战争中的“白皮红心”现象
第二章 “白皮红心”与浙南游击根据地的开辟
    第一节 挺进师入浙初期的国共对抗
    第二节 两面保甲长与游击区的发展
    第三节 抗日救亡下“白皮红心”式的社会团体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浙南“白皮红心”之演进
    第一节 从积极到稳妥:阶段性变化
    第二节 由点向面的蔓延:区域性特征
    第三节 “白皮红心”渐成“红皮红心”
第四章 砥砺奋进:国共折冲下“白皮红心”的发展
    第一节 国民党对“白皮红心”策略的应对
    第二节 中共浙南党组织的蛰伏与厚积
    第三节 “白皮红心”与浙南解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浙南三年游击战争示意图
附录二 :解放浙南全境示意图
附录三 :浙南党组织在抗战初期领导的工、农组织概况表
附录四 :中共浙南特委统一战线教材(节选)
致谢

(9)抗日战争时期邓子恢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与展望
    (四)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研究目标
        2.研究方法
        3.主要内容
一、抗战时期邓子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背景与条件
    (一)客观必要性
        1.坚持华中地区敌后抗战的需要
        2.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需要稳固
        3.日伪顽的欺骗性宣传需要纠正
        4.群众对新四军的疑虑需要消除
    (二)现实可能性
        1.中共中央准确判断了抗战形势
        2.华中地区的各种关系错综复杂
        3.人民群众初步觉醒而自发斗争
    (三)思想渊源
        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
        2.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指示
    (四)主观条件
        1.成长历程中求索社会变革道路的努力
        2.闽西游击战争时期的工作经验
二、抗战时期邓子恢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脉络
    (一)在国共合作初期发硎新试(1937年4 月-1939年5 月)
        1.与闽西国民党顽固派谈判改编新四军
        2.动员人民群众投身到抗日救亡活动中
        3.组建民运工作队伍深入开展民运工作
    (二)在江北敌后斗争中肩负重任(1939年5 月-1941年2 月)
        1.审时度势地宣传党的政策
        2.领导淮南抗日根据地建设
        3.发展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
    (三)在淮北抗日根据地建设中全力以赴(1941年3 月-1945年8 月)
        1.指导淮北苏皖边区的根据地工作
        2.协助整顿战斗失利的新四军四师
        3.组织和领导淮北根据地整风运动
        4.领导淮北路东根据地的对顽工作
三、抗战时期邓子恢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1.政治工作是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生命线
        2.强调军民团结是华中抗战胜利的关键
    (二)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目标
        1.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路线
        2.争取群众支持,壮大抗日力量
    (三)阐释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1.加强爱国主义与统一战线政策宣传
        2.做好群众教育工作
        3.处理好与国民党顽固派关系
        4.发挥知识分子优势
        5.分化敌、伪军阵营
四、抗战时期邓子恢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评价
    (一)基本特点
        1.继承传统,在华中抗战实践中不断创新
        2.情系人民,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关系
        3.实事求是,始终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
    (二)历史作用
        1.保持了党对军队和根据地的绝对领导
        2.提高了新四军部队的战斗力
        3.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三)现实启示
        1.坚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2.坚持实事求是正确思想,克服主观主义的错误倾向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方略
        4.重视人民群众的自主性,加强社会团体的思政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反“清乡”背景下苏中四分区党的群众工作研究(1943-194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1.本文选题依据
        2.本文写作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本文的写作思路
        2.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若干界定
        1.相关概念的阐释
        2.研究范围的确定
    (五)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1.重点与难点
        2.创新与不足
二、苏中四分区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工作的背景
    (一)党在苏中四分区开展群众工作的历史场域
        1.苏中四分区的地理与环境
        2.苏中四分区的形成与变迁
    (二)党在苏中四分区开展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
        1.日伪在苏中四分区进行“清乡”
        2.苏中党领导军民进行反“清乡”
    (三)党在苏中四分区开展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
三、苏中四分区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
    (一)军事方面:夯实群众的武装力量
        1.建立民兵武装组织
        2.破除日伪军事封锁
        3.进行群众性游击战
        4.开展群众锄奸运动
    (二)政治方面:提升群众反伪化意识
        1.建立抗日群众团体
        2.抵制日伪编查保甲
        3.加强统一战线工作
        4.开展对敌政治攻势
    (三)经济方面:增强群众的抗战实力
        1.反对日伪经济掠夺
        2.施行惠民经济政策
        3.开展生产建设运动
        4.做好群众救济工作
    (四)宣教方面:瓦解日汪的奴化阴谋
        1.进行群众时事教育
        2.创设游击教学方法
        3.采用多方宣传方式
        4.深入进行思想动员
四、苏中四分区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工作的特点与成效
    (一)苏中四分区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工作的特点
        1.一切服从于反“清乡”的斗争
        2.形成了综合性的群众运动热潮
        3.具有灵活性、复杂性和针对性
    (二)苏中四分区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工作的成效
        1.保证了反“清乡”斗争的最终胜利
        2.巩固发展了苏中四分区抗日根据地
        3.密切了四分区患难与共的党群关系
        4.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和组织能力
五、苏中四分区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一)苏中四分区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工作的经验
        1.加强党对群众工作的领导
        2.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培养与宣扬战斗英雄领袖
        4.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5.及时总结与纠正工作偏向
    (二)苏中四分区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工作的启示
        1.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2.加强党对群众工作的领导
        3.发挥革命精神的引领作用
        4.探索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
六、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胜利召开第三届年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苏中苏皖《生活》杂志与青年教育改造研究(1945-1946)[D]. 吴侃.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淮北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宣传工作研究[D]. 刘秀娟.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剧本《沈其震》及创作阐述[D]. 王熙瑾.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中共在浙东的民众动员研究(1941-1945)[D]. 萧宸轩. 浙江大学, 2021
  • [5]新四军在江淮文化建设简论[J]. 潘宏,李果. 中国地方志, 2020(03)
  • [6]吕其明影视歌曲创作研究[D]. 彭露.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7]南下八路军编入新四军问题研究[D]. 杨倩芝.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8]中共革命中的“白皮红心”策略研究 ——以浙南游击区为例(1935-1949)[D]. 朱桦.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9]抗日战争时期邓子恢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赵静茹.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10]反“清乡”背景下苏中四分区党的群众工作研究(1943-1945)[D]. 王肖风.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上海新四军与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成功召开第三届年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