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增速回升

农民收入增速回升

一、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回升(论文文献综述)

孙彤彤[1](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王佳方[2](2020)在《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繁荣稳定、农民生计等重要基础功能,确保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运行,粮食产量连年增高,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3158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4617元。农业农村稳中向好,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业农村,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向好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隐忧:农业产业结构供需失衡,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较低,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不足,农业体制机制亟需完善等,这些当前农业领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供给侧”。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打破我国农业“供给侧”发展困境、有效应对“三农”工作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围绕“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全文共9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绪论和第2章文献综述。本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主要创新点与不足;同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特征、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做出归纳与总结。第二部分为第3-8章。本部分首先是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理论分析。通过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和内涵进行研究,创建了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机制;其次,通过研究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的现状,分析评价中国农业供给效率,指出农业供给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全面剖析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为后面研究路径提供较好的科学依据;最后从农业产业结构改革路径、农业生产要素改革路径、农业科技创新改革路径和农业体制机制改革路径四个方面研究了如何推进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部分是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保障措施。本部分从全面加强顶层设计、守住三条基本底线、坚持市场改革导向、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对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保障措施。本文最大的创新点在于: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同时吸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创建了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制;二是依据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制,构建了中国农业供给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个实现路径,并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对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进行实证分析;三是在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清晰地界定了市场和政府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保障措施。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且细致的剖析研究,得出了四个系统、全面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现路径,希冀以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贡献微薄力量。

郭宏毅[3](2019)在《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演变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保持了长达20年的快速增长,如今已迈入新常态,探求经济发展新动力成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不论是经济发展新动力还是经济结构调整,其中分配都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合理的分配是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保证。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指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中共十六大再次明确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并且进一步说明“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十八大指出“生产要素的报酬应该由各自的生产要素市场决定”,中共十九大又一次提出通过劳动生产率上升,带动劳动报酬同步上升。这一系列关于收入分配的制度变化都是以要素分配为核心制定的,劳动要素报酬的变化,说明社会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意味着一部分人收入比例上升,另一部分人收入比例下降,而其中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代表劳动者从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在下降。纵观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保持着长期的低水平变动,1998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达到最高点61%,之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一路下滑,2007年达到最低点53%,2008年之后开始缓慢上升,2017年达到55%,与发达国家劳动收入份额长期保持70%左右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劳动收入份额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的合理性问题,并成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那么,与国际其他国家相同产业历史发展阶段相比,我们劳动收入份额呈现怎样的演变趋势?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为什么与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相背离呈现独特的演变趋势?是什么因素影响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演变?基于以上的疑问,我们研究发现中国历经4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直接引导生产要素的变动,成为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我们选择在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视角下研究劳动收入份额演变。本文基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通过纵向对比、横向对比细致考察产业结构变迁历史时期中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演变规律和产业结构变迁对其影响,及与国外相比,表现出独特性。通过理论机制研究和实证检验,得到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关性,我国不同区域和不同阶段下,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差异性影响,最后得到全文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具体如下:首先,界定全文的核心概念,梳理劳动收入份额演变规律,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理论。通过梳理发现,我国学者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劳动收入份额严重下降的阶段,从产业结构本身出发,将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分解为结构内效应和结构间效应。本文将完整呈现改革开放40年来劳动收入份额演变趋势,结合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特征和劳动收入份额演变的规律,尝试从产业结构优化能力提升角度,分析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探寻其深层次的原因。其次,通过对开放四十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演变的历史透视,发现演变呈现“上升-波动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规律,产业结构变迁不同历史阶段下,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影响因素不同:第一阶段,1978-1983年,我国处于准工业化阶段,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和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第二阶段,1984-1991年,我国进入工业化初期,经济改革重心转向城市,但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多元分配模式对国有企业收入产生影响等,使劳动收入份额出现上下波动;第三阶段,1992-1998年,工业结构再次调整,轻工业快速发展,户籍制度放松,城镇化进程加快,使得劳动收入份额再次上升;第四阶段,1999-2007年,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由于工业部门重工业发展模式和资本对劳动的过度替代,产业结构呈现失衡式发展,劳动收入份额不断下降;第五阶段,2008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进入全面优化阶段,劳动收入份额开始回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英、美、日、韩、巴西五个国家对应的工业化历史阶段下劳动收入份额的演变趋势的横向比较,发现各国劳动收入份额演变模式呈现多样化和我国的独特性,这与产业结构演变微观路径有关,也受产业结构演变宏观环境的影响,我国劳动收入份额通过产业结构进一步的优化,存在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性。再次,结合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特征,进一步讨论了产业结构演变对劳动收入份额演变的微观影响机制和宏观影响环境。从微观视角出发,一是要素替代弹性机制,产业动态变化过程中,要素替代弹性的差异引起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劳动力与资本在各产业的占比及各产业的产出比重的变化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二是技术进步机制,技术进步分别在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表现为劳动偏向型、资本偏向型和可能会出现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分别产生正向、负向和不明确的影响效应。从宏观视角出发,一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演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数量逐渐减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上升起到促进作用;二是区域二元经济结构,我国东、中、西部产业结构变迁的不同阶段,其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表现出差异性;三是制度变迁,制度变迁通过要素市场、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三方面对劳动收入份额演变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现实直观的考察要进一步接受数据的检验。通过对劳动收入份额、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进行了度量,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了全国和东、中、西三个区域1993-2017年期间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关性。另外,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国有化、全球化、人力资本、城镇化水平和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整体,以及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产生不同的影响效应:(1)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劳动收入份额提升;(2)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劳动收入份额起促进作用,但东部地区更显着;(3)技术进步、全球化对东部劳动收入份额影响更显着;(4)财政支出、国有化因素对中、西部地区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有正向作用;(5)城镇化对中部地区劳动收入份额存在抑制作用。不同阶段下影响效应也存在差异性:(1)1993-1998年间,制度改革因素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影响更显着;(2)1999-2007年间,技术进步、全球化因素对劳动收入份额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3)2008-2017年间,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作用明显。最后,得到本文结论,立足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和劳动收入份额演变深入、细致的分析,结合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通过加快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避免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或缩短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时段;第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通过城镇化的加快、合理产业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上升;第三,服务业增长的同时注重服务业质量的提升,从而促进劳动收入份额的上升;第四,通过知识产业制度的建设,确保劳动报酬合理化,进一步推动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本文创新点如下:第一,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演变规律;第二,探究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演变阶段的差异性影响因素;第三,通过探寻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独特性,分析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两个维度衡量产业结构优化能力,并提出政策建议。

陈乾政[4](2017)在《梅州市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国内居民之间出现的收入不平衡乃至出现收入两极发展以及如何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推动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等问题成为研究热点。这种收入不平衡由以下几层次凸显出来:一是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发达地区收入差距大;二是地区内部不同经济圈居民收入差距大;三是同一经济圈内城市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大;四是同一地区不论是城市内部或是乡村内部也存在收入不均衡现象。这种差距不仅仅表现在以货币收入方面,在教育资源、医疗卫生、失业救济、创业补助等非货币方面也存在极大不均等。梅州,地处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的珠三角经济圈的边缘地带,其经济发展水平与珠三角城市带相比较为落后,是广东经济发展的下游地区,或者说是广东经济发展的短板,而梅州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之城区又存在极大的落差,因此研究梅州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关系,集中分析梅州最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及其相关性,极有现实意义。梅州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一方面是由于资源禀赋造成的经济发展水平低所造成,一方面是由于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进而影响居民消费信心,加之传统生存理念的影响,进一步约束了梅州居民的消费水平,这一点在农村尤其明显。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梅州农村居民持续的消费水平低下严重的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其收入水平,形成经济发展的不良循环。虽然居民的消费意愿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包括社会保障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周围居民的消费示范效应等,但最根本的还在于收入水平。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根本因素。因此本文着重从改革开放以来梅州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开展回归分析,验证出梅州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成正相关关系,同时进一步分析梅州农居民的平均消费与边际消费倾向。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梅州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收入水平进而影响消费,农村市场不健全,农产品上产消费上涨进而影响生活消费水平的上涨等。并从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提出措施,以有助于提高梅州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关浩杰[5](2013)在《收入结构视角下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阶段,我国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并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个问题仍将成为影响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从目前来看,我国“三农”问题主要反映在农民收入上,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对于完成我国经济的转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中,最突出的依然是农民增收缓慢问题。因此,农民增收困难问题是“十二五”时期应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十二五”规划就提出“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能力和创收能力”。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问题性质发生了显着变化,各种收入的非均衡增长使得农户收入增长的源泉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基于农民收入结构视角研究农民收入这一问题更有利于揭示农民收入增长的深层次原因,能够客观反映农民在自身及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农民收入及其结构变化规律特征。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总量和结构的变动规律,探讨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动的作用机制,深入分析我国农民收入波动特征及收入影响因素,为促进农民稳步增收对策的提出提供了客观的依据。根据拟定的研究目的,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具体如下:第1章: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相关概念、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技术路线及研究可能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章:农民收入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首先,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对农民收入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学者从农民收入结构角度研究农民收入主要集中于收入结构变化现状进行分析,而较少关注农民收入构成部分各自的演变规律,为了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本文从收入结构视角对农民增收问题展开研究。第3章:我国农民收入历史变迁与现状分析。本章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阶段进行划分,并对每个阶段农民收入增长变化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其次,对农民收入的来源结构及不同来源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进行了分析;接着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问题主要表现的几个方面,如绝对水平较低、增速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务农不富等;最后运用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理论从制度变迁、产业结构变迁及城市化进程三个方面对农民收入结构变动机制进行分析。第4章:我国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本章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波动特征及波动原因进行探究,发现我国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从改革开放以来,基本可以划分为8个周期;最后利用微观调研数据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第5章: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本章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状况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接着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波动特征及波动原因进行探讨,发现农民工资性收入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改革初期,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率波动频繁,且波动幅度比较大,但是随后表现出相对收敛趋势,波动频率和波幅都有所减小,总体来看,基本可以划分为7个周期;最后利用微观调研数据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第6章:我国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本章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状况进行分析;接着对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波动特征及波动原因进行探讨,发现转移性收入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且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波动从整体趋势来看波形较为相似,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但是波动幅度相对较大,从波谷和波峰对比可知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率具有滞后性,滞后期大致为1年。而财产性收入增长率波动则比较频繁,但增长率波动幅度越来越小,呈现收敛趋势;最后对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第7章:我国农民收入的区域性差异。本章首先对我国不同区域农民收入差异状况进行分析;接着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不同地区农民收入按结构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对不同类别农民收入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区域性差异的原因。第8章:结论及政策建议。本章在前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张恩英[6](2012)在《黑龙江省居民消费增长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三驾马车的拉动下快速增长。但是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居民消费不振、消费率不断下降,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减弱。因此,从“十一五”规划开始,我国就特别强调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积极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因此,未来一段时期,促进消费快速增长,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成为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艰巨任务和重要目标。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一直重投资、轻消费,造成居民消费持续低迷,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足。近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抓住国家振兴东北的有利时机,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调结构、惠民生、启动居民消费,但是居民消费却始终启而不动,成为阻碍黑龙江经济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黑龙江省居民消费增长的实证研究为题,在系统梳理消费理论和定量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把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提高居民的福祉相结合,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演变过程的分析,寻找居民消费支出增长及消费结构优化的规律,发掘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症结,为黑龙江省以及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特征相近的地区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实现由投资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经济的转变,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运用理论分析、描述统计和计量模型分析法,把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深入分析黑龙江省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演变历程;用协整方法研究影响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并对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同时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不同分位水平上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率的变动特征;采用Panel Data模型分析黑龙江省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全文沿着理论准备、方法论准备、历史及现状考察、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即第1章绪论。主要内容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消费增长的概念辨析,澄清消费研究中对消费增长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模糊认识,并对文中所使用的测度消费增长的指标进行统计界定,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框架,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是理论和方法准备,包括第2章和第3章。第2章国内外消费理论研究述评。首先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对国外消费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尤其是对卢卡斯批判以来发展起来的基于理性预期的消费理论,主要包括随机游走假说、预防性储蓄理论、流动性约束理论、缓冲存货理论和λ假说,以及行为消费理论关于消费增长问题的研究进行系统评述。然后对国内有关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关于消费增长理论的研究做详细的评价,为后面的经验分析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3章居民消费增长研究的主要方法述评。详细评价计量分析方法中的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面板数据分析法、分位数回归和均值结构分析等方法的优势与不足,进而确定本文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为后面的实证研究做充分的方法论准备。第三部分是消费增长的历史和现状描述,包括第4章和第5章。第4章黑龙江省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的历史与现实考察。重点研究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居民消费率以及边际消费倾向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变化规律,并且分别与全国平均水平做对比。第5章黑龙江省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特征分析。首先分析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特征。然后分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并同全国的平均水平对比,分析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差距,确定黑龙江省在全国所处的位置。认清历史分析现状是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和实证建模的基础。第四部分是建立消费增长模型并提出促进消费增长的对策,包括第6章和第7章。第6章黑龙江省居民消费增长模型的建立。首先,分别从经济与社会的角度,分析居民收入、消费预期、预防性储蓄、流动性约束、利率、价格、产业结构等经济因素,以及制度变革、消费环境、消费心理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并采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影响消费增长的经济因素做实证分析检验,构建一个反映消费变动的综合模型,确定影响居民消费变动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然后,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分位水平上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变动特征。最后,利用Panel Data模型分析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第7章基于福利视角的黑龙江省居民消费增长的对策分析。从提升社会福利的角度构建黑龙江省的宏观系统模型,研究黑龙江省宏观经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减少税收,降低企业准入和加深市场化的角度提升社会福利,从而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即第8章结论与展望。这一章是对全文的总结,依据全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讨论有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第一,对消费增长概念的辨析。虽然国内外有关消费增长研究的文献很多,但是在我所见的大量文献中,尽管有很多文献中都提到消费增长,甚至是以消费增长为题的研究,但是对消费增长的概念进行界定的文献却少之又少,关于消费增长的内涵及外延的概念很模糊,理论界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清晰地界定消费增长的内涵和外延,并从可操作的角度对消费增长的测度指标做了统计界定。第二,研究视角的独到性。由于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因此国内外对消费问题的研究文献很多,但多是或为宏观研究,或强调微观基础。从一个多维视角,将其置于更大的区域宏观经济环境中,并从更具体的城乡子系统中,既研究本省的城乡差异,也研究黑龙江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并把居民家庭的人均消费支出与宏观居民消费相联系,进行三个层面的关联性研究,这是已有文献中没有的。第三,研究理念的先进性。将系统的和谐及整个社会的福利提升作为参照系,构建黑龙江省宏观经济系统联立模型,把研究内容从人均消费支出拓展到宏观居民消费,从提升社会福利的角度,提出消费增长的对策,这与传统的以经济总量与速度的增长为参照目标相比,是一次系统理念上的进步,也填补了该方面研究的空白。第四,研究方法的新意。首先从单因素入手,分别研究各种经济和社会因素对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影响,再综合分析,构建居民消费增长的多因素综合模型,通过分段引入虚拟变量分析制度变迁因素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由于可得数据的客观局限性,使论文研究内容的深度和研究方法的应用受到限制。由于缺乏居民消费支出的个体数据,无法进行个体分层的差异分析。由于黑龙江省统计年鉴中,农村住户调查数据是从2007年以后才有按收入等级分组的数据,使得面板数据时间太短,虽然利用现有数据的研究结果通过了检验,但无疑会影响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二,仅仅以全国的平均水平为参照,来研究黑龙江省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演变,如果能选取相近收入水平和相似发展阶段的地区进行比较,更进一步,如果能与发达国家在同等收入水平的消费阶段做比较,结论会更有说服力,也更具现实意义。第三,主观上,受个人知识储备的限制,一些近年来兴起的研究消费问题比较有效的方法,如半参数回归模型和均值结构变化模型等,但由于Eviews软件尚无这些分析功能,而本人又不熟悉复杂编程,因此,没有把这两种方法用于实证研究,这也是我下一步要继续完成的研究。

洪丽[7](2010)在《当代国外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文中指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呢?它会自动转为下降不必政府干预,还是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什么样的政策调节收入差距更有效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跳出就中国问题论中国问题的局限,把视角转向国外,系统研究国外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影响因素及其解决政策,将对正确看待并解决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关于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趋势,早期最有影响的当属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和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他们都认为在工业化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扩大、后缩小”,类似倒U型曲线。而进入20世纪80、90年代,又有学者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的变化趋势类似一条U形曲线。根据从世界收入不平等数据库(MID2c)整理的13个经济发达国家、5个新兴工业化国家、11个发展中国家、17个经济转轨国家的基尼系数的时序数据可以发现,经济发达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收入差距的变化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类似“U型曲线”,转折点大都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经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这种“u型关系”还通过实证模型得到了验证,结果不仅支持了20世纪80、9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的“U形曲线”的观点,也与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理论相吻合,因为“U形曲线”与“倒U假说”考察的时期并不一样,库兹涅茨等人研究的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而“U形曲线”则阐述的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后期和新的信息化阶段收入差距的变化规律,“倒U假说”中收入差距在工业化后期下降的阶段正好与“U形曲线”中收入差距前期下降的阶段相吻合,两者其实并不矛盾。经济发达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无论是在前一阶段的缩小,还是后一阶段的扩大,都是自然因素和政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经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之所以呈缩小的趋势,除了与二元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等自然因素有关,还受益于经济发达国家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强力干预,这段时期的政府再分配政策倾向于保护穷人、干预力度较大,高额的累进税及日益增加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一方面有效调节了过高收入,另一方面使部分国民收入和社会财富流入低收入家庭,两者结合有效缩小了贫富差距。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资本从经济发达国家自由流出、“南北贸易”和外来移民增加,技术进步,政府再分配政策干预力度减弱,工会力量削弱和女性劳动参与率上升,都成为推动经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扩大的重量力量。这一系列相关因素对经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的影响,大多数在实证检验中都得到了验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处于工业化过程的不同阶段,但这些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并没有明显表现出与库兹涅茨“倒U假说”相符的模式,影响这些国家收入差距变化的因素也并非简单的与二元经济发展相关的因素,而是表现出与国家的工业化战略、政府政策的导向密切相关。当政府致力于经济发展而不注重分配时,一般会伴随收入分配的恶化;当政府不仅关注经济目标而且也关注社会的公平时,收入分配状况通常会得到改善。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不一定会表现出库兹涅茨“倒U假说”这种单一的模式,很可能随着国家工业化战略、政府政策导向的变化呈现不同的模式。经济转轨国家由于都发生了特殊的经济体制、社会体制的转变,其收入差距的变化又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转轨初期收入差距都迅速扩大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经济转轨推行的价格自由化引起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国有企业私有化使财富迅速向少数权贵手中集中,法制不健全使腐败蔓延,劳动力市场灵活化使失业增加、贫困加剧,以及社会保障水平下降,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经济转轨国家在转轨初期贫富差距的扩大。而在经历了转轨初期的混乱之后,许多转轨国家开始加强政府对经济、社会领域的干预,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结果可以看到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保加利亚、越南、蒙古等国的收入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转向下降。这也再次证明收入差距的变化与政府政策的导向密切相关,而不是任何国家都会自然地呈现绝对的“倒U模式”。可以看到,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经济转轨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无一例外的经历过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且当前许多国家的收入差距还非常大,巴西、哥伦比亚、南非、肯尼亚等国的基尼系数都在0.55以上,因此,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有现象,当前中国的收入差距与南非、巴西等国家相比要相对小得多。但是也不能因此就放任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事实上,库兹涅茨本人并不认为收入差距会无条件地随经济发展而先上升后下降,他也不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当像早期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听任收入差距扩大,而是指出采取累进税制等缩小收入差距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对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不论其当前是否已进入“两极分化”或还“处于合理区间”,都不能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不能期待收入差距会自动转为下降,而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解决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体系,来缩小中国当前的收入差距。从国外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情况来看,一类是较好地解决了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以经济发达国家和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主;另一类是对居民收入差距采取放任政策或者政策不当或失效的国家和地区,如拉美的众多国家、亚洲的印度、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众多非洲国家等。中国在借鉴这些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成功的经验、并吸取其失败的教训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建立一套完善的解决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体系,具体包括:加强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作用,保护低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源头上遏制收入差距的扩大;协调城乡发展,加入对农业的投入和保护,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给予多种政策优惠,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加强垄断行业的市场竞争,打破行业垄断,消除垄断带来的不合理高收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完善税制结构,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征管,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力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加大教育投资,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努力为全民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增加收入;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并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困难群体的就业岗位,缓解贫富差距;等等。

袁钢明[8](2007)在《日本经济泡沫兴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兼论日元升值的正面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出现了日元升值冲击、泡沫膨胀及泡沫崩溃、通货紧缩、经济持续低迷等问题。近些年,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和日本经济相似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对80年代以来的日本经济和当前中国经济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到一些有意义的政策启示。

方凤玲[9](2005)在《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及治理》文中认为1997年底我国宏观经济实现软着陆后,人们面对的不再是短缺经济,而是商品供给过剩,库存不断增大,生产能力过剩,价格过度走低,平均利润率奇低。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内生增长的主要障碍,并使政府采取的启动和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对有效需求不足这一课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社会经济大系统出发,采用调查与预测、结构功能分析、计量经济学和系统评价方法,对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特点、原因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文章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宏观经济指标和近期的主要经济指标出发,说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问题,近两年虽有好转,但离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还有很大距离;需求不足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常态,但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具有不同的特点。接着,探讨产生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分析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部门的决策行为的基础上,说明各个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决策行为是我国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微观基础。其次,探讨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政策原因。高积累政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稳定物价—零通胀”政策、消费政策和固定汇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有效需求的不足。第三,分析了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体制、制度原因。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工资制度、法律制度、供求体制、投资体制、金融利率体制、民营企业机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影响着我国的有效需求。第四,分析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其他原因。劳动力供给的长期过剩,国内供求关系的根本性改变,消费者心理预期的消极作用,还有世界经济持续下滑,东亚金融危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影响着我国的有效需求状况。最后,提出我国治理有效需求不足应采取的对策。在货币政策上,可扩大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放松利率管制,适当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信贷结构,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在财政政策上,由民营投资和非政府投资的增长为主力拉动社会投资;用税收政策刺激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加大财政政策直接启动消费需求的力度。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规范民营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金融工具创新,培育信用消费市场和新的需求主体;由政府支付改革成本并加快改革。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着重提高引进技术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适当放宽外资进入第三产业的限制;完善出口退税管理机制。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和解决好政府和市场、平等和效率、货币、物价、经济之间、采取的措施与金融风险的关系问题,以及农业、农村、农民等问题。

吕丹[10](2003)在《浙江省农民收入多元化态势与农民阶层分化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农民收入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是举国上下十分关注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也是农业经济学界乃至整个经济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学术界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减轻农民负担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同时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农民收入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的浙江省,与欠发达地区相比较,农民收入的多元化态势更明显,由此导致的农民群体的阶层分化和社会分工更丰富。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在农民收入与经济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农民阶层分化之间应当存在一种密切的互动关系。因此,本文把农民收入问题置于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下加以考察,结合经济学数理统计方法和社会学田野调查方法,来研究农民收入多元化态势与农民阶层分化之间相互伴生、互为因果的互动关系。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第一,研究意义、内容、方法的介绍及相关理论的综述,为论文的研究提供背景和基础。 第二,浙江省农民纯收入情况研究。首先是对浙江农民纯收入总量的简单分析,再重点对其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各部分收入对纯收入的影响程度,并主要依据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进行阶段性划分与特征分析。 第三,浙江省劳动力结构研究。通过各产业劳动力构成的分析与劳动力转移速度的研究,划分劳动力转移的阶段,进行特征分析;同时探讨了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之间的关系。 第四,总量考量下的职业构成研究。主要对农民收入阶段性特征与劳动力构成阶段性特征的异同进行原因分析。 第五,纵截面角度观察农民收入多元化态势与农民阶层分化的互动关系。从统计分类的变化、东冠村的案例分析及农民对收入多元化与阶层分化及其互动关系的切身感受三方面进行分析。 第六,横截面角度观察农民收入多元化态势与农民阶层分化的互动关系。主要对三个省份的农民收入、劳动力构成进行对比研究,及通过省内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三个地区的问卷调查表的分析,说明农民收入多元化态势与农民阶层分化的互动关系。 第七,结论。通过上述分析,系统地得出结论。

二、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回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回升(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特征
    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机制
    2.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
    2.4 总结与评价
第3章 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分析
    3.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3.1.3 新供给经济增长理论
        3.1.4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3.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3.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
        3.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
        3.2.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3.2.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3.3 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制
第4章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状况分析
    4.1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的现状
        4.1.1 农业整体发展趋势平稳向好
        4.1.2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4.1.3 农业机械化水平显着提高
        4.1.4 农业发展遭受“双板挤压”
        4.1.5 农业生态环境面临危机
    4.2 中国农业供给效率评价分析
        4.2.1 基本原则
        4.2.2 指标体系
        4.2.3 评价方法
        4.2.4 综合评价
    4.3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存在的问题
        4.3.1 农业产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4.3.2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不高
        4.3.3 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不足
        4.3.4 农业体制机制发展水平滞后
    4.4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
        4.4.1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历史影响
        4.4.2 市场配置资源不足
        4.4.3 政府宏观调控存在越位与错位
第5章 农业产业结构改革路径分析
    5.1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5.1.1 农林牧渔结构分析
        5.1.2 粮食结构分析
        5.1.3 种植结构分析
    5.2 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5.2.1 农产品结构失衡问题突出
        5.2.2 缺少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产品
        5.2.3 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
        5.2.4 农产品国际竞争形势严峻
    5.3 农业产业结构改革的路径
        5.3.1 统筹调整粮经作物种植结构
        5.3.2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5.3.3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5.3.4 创造良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
第6章 农业生产要素改革路径分析
    6.1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现状分析
        6.1.1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现状分析
        6.1.2 农业生产要素结构现状分析
        6.1.3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分析
    6.2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存在的问题
        6.2.1 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
        6.2.2 高素质劳动力进入不充分
        6.2.3 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发展存在限制
        6.2.4 土地流转效率不高
        6.2.5 农用化肥施用强度过高
    6.3 农业生产要素改革的路径
        6.3.1 积极培育农业生产要素市场
        6.3.2 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6.3.3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发展
        6.3.4 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6.3.5 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第7章 农业科技创新改革路径分析
    7.1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
        7.1.1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态势良好
        7.1.2 农业科技经费来源多样化
        7.1.3 农业科技资源投入力度提升
        7.1.4 农业科技创新产出水平提升
    7.2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供给侧发展的关系
        7.2.1 研究设计
        7.2.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7.2.3 平稳性检验
        7.2.4 边界协整检验
        7.2.5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短期关系
        7.2.6 稳定性检验
    7.3 农业科技创新改革的路径
        7.3.1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
        7.3.2 提高对农业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
        7.3.3 增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7.3.4 加大农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
第8章 农业体制机制改革路径分析
    8.1 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
        8.1.1 实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原因
        8.1.2 新一轮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成效与问题
        8.1.3 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路径
    8.2 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改革
        8.2.1 农业供给侧改革助推农村金融发展
        8.2.2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8.2.3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8.2.4 加快中国农村金融创新改革的实现路径
    8.3 深化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8.3.1 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分析
        8.3.2 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8.3.3 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径
第9章 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保障措施
    9.1 全面加强顶层设计,落实以农民为核心的改革理念
    9.2 守住三条基本底线,确保改革路径不出较大偏差
    9.3 坚持市场改革导向,实现农业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
    9.4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着力创造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演变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劳动收入份额的内涵
        二、产业结构变迁的内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早期的劳动收入分配理论
    第二节 劳动收入份额演变规律
    第三节 产业结构变迁理论
        一、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二、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第四节 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综述
        一、微观视角下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综述
        二、宏观视角下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综述
    第五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历史透视及国际比较
    第一节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演变规律(1978-2017年)
        一、劳动收入份额测度方法修正
        二、劳动收入份额的测度
    第二节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进程(1978-2017年)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测度
        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测度
    第三节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历史透视(1978-2017年)
        一、劳动收入份额逐年上升阶段(1978-1983年)
        二、劳动收入份额波动下降阶段(1984-1991年)
        三、劳动收入份额再次上升阶段(1992-1998年)
        四、劳动收入份额连续下降阶段(1999-2007年)
        五、劳动收入份额回升阶段(2008-2017年)
    第四节 国际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历史透视
        一、英国从工业化中期劳动收入份额稳定上升
        二、美国劳动收入份额保持长期高水平稳定
        三、日本工业化时期劳动收入份额快速上升
        四、韩国产业结构升级中劳动收入份额逐步上升
        五、巴西劳动收入份额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第五节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国际比较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机制分析
    第一节 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微观机制分析
        一、产业动态变化—要素替代弹性变化—劳动收入份额变化
        二、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第二节 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宏观机制分析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分析
        二、区域二元经济结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分析
        三、制度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关性检验
    第一节 数据检验
        一、单位根检验
        二、协整检验
    第二节 VAR模型分析
    第三节 脉冲响应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区域间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计量模型、变量及数据
    第二节 全国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三节 不同地区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不同阶段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阶段性特征描述
    第二节 1993-1998年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第三节 1999-2007年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第四节 2008-2017年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第三节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梅州市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特色与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农民收入、农民消费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收入与消费的研究
        2.2.1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2.2.2 收入消费关系研究
    2.3 增加农民收入对策
        2.3.1 调整农业结构
        2.3.2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2.3.3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2.3.4 加快小城镇建设
    2.4 农民消费影响因素
        2.4.1 收入“瓶颈”制约说
        2.4.2 观念影响说
        2.4.3 环境影响说
        2.4.4 社会保障滞后说
    2.5 扩大农民消费的对策
3 梅州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现状
    3.1 梅州农民收入增长的特征
        3.1.1 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阶段(1978-1985)
        3.1.2 农村居民收入在波动中迅速增长阶段(1986-1996)
        3.1.3 收入缓慢增长阶段(1997-2009)
        3.1.4 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阶段(2010-2014)
    3.2 梅州农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演变的特征
        3.2.1 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起步阶段(1981-1984)
        3.2.2 农村居民消费稳定增长阶段(1985-1993)
        3.2.3 农村居民消费快速增长阶段(1994-1996)
        3.2.4 农村居民消费停滞倒退阶段(1997-2003)
        3.2.5 农村居民消费复苏性增长阶段(2004-2014)
    3.3 梅州农村居民收入现状
        3.3.1 收入绝对数低且增长缓慢
        3.3.2 梅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
4 梅州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相关性分析
    4.1 回归分析
    4.2 消费倾向分析
    4.3 梅州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各项目的相关性分析
    4.4 收入与消费相关性的启示
5 收入与消费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1 收入与消费增长缓慢的不利影响
        5.1.1 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1.2 容易形成消费断层与结构失衡
    5.2 梅州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影响因素
        5.2.1 传统农业依然居于主导地位
        5.2.2 农村居民整体素质不高
    5.3 梅州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5.3.1 收入对消费的制约
        5.3.2 农资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性支出增加
        5.3.3 农村市场发育不健全
6 构建梅州农民收入增长机制与促进农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6.1 抓好梅州农村居民生产环节建设
        6.1.1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6.1.2 开展职业农民体系建设
        6.1.3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6.2 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环节
    6.3 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
        6.3.1 要着力优化居民收入分配模式
        6.3.2 拓宽就业渠道
        6.3.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3.4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
7 结语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收入结构视角下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5.1 研究内容
        1.5.2 结构安排
    1.6 可能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6.1 可能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1.3 述评
    2.2 农民收入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2 其它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农民收入历史变迁与现状分析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变化状况
        3.1.1 农民收入增长的趋势变化
        3.1.2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
        3.1.3 农民收入贡献来源变化趋势
    3.2 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主要表现
        3.2.1 农民收入绝对水平较低
        3.2.2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3.2.3 城乡收入差距大
        3.2.4 农民收入结构问题:务农不富
    3.3 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变动机制
        3.3.1 制度变迁的影响
        3.3.2 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3.3.3 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变化状况
        4.1.1 我国农民收入与家庭经营收入增长趋势
        4.1.2 我国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贡献率变化趋势
        4.1.3 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结构状况
    4.2 我国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波动特征及原因分析
        4.2.1 我国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波动特征
        4.2.2 我国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波动原因
    4.3 我国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3.1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4.3.2 模型的构建
        4.3.3 实证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变化状况
        5.1.1 我国农民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增长趋势
        5.1.2 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贡献率变化趋势
        5.1.3 不同农民群体之间工资性收入变化趋势
    5.2 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波动特征及原因分析
        5.2.1 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波动特征
        5.2.2 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波动原因
    5.3 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3.1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5.3.2 模型的构建
        5.3.3 实证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变化状况
        6.1.1 我国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趋势
        6.1.2 我国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贡献率变化趋势
        6.1.3 不同农民群体之间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变化趋势
    6.2 我国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波动特征及原因分析
        6.2.1 我国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波动特征
        6.2.2 我国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波动原因
    6.3 我国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6.3.1 我国农民转移性收入影响因素
        6.3.2 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影响因素
    6.4 本章小结
7 我国农民收入的区域性差异
    7.1 我国四大地区农民收入的区域性差异特征
        7.1.1 我国不同地区农民收入呈现不同增长趋势
        7.1.2 我国农民收入变异系数分析
        7.1.3 我国不同地区农民收入来源
    7.2 我国各地区农民收入结构差异分析
        7.2.1 方法选择
        7.2.2 聚类分析结果
    7.3 我国农民收入结构的区域性差异原因分析
        7.3.1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7.3.2 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
        7.3.3 地理位置差异
        7.3.4 农民自身素质
        7.3.5 城市化水平差异
    7.4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致谢

(6)黑龙江省居民消费增长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概念辨析
        1.2.1 消费增长的内涵和外延
        1.2.2 消费增长的测度指标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基本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1.4.2 论文存在的不足
2 国内外消费理论研究评述
    2.1 传统的消费理论的简单回顾
        2.1.1 绝对收入理论
        2.1.2 相对收入理论
        2.1.3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2.1.4 持久收入消费理论
    2.2 基于理性预期的消费理论对消费增长的研究
        2.2.1 卢卡斯批判
        2.2.2 随机游走理论关于消费增长问题的研究
        2.2.3 过度敏感性与过度平滑性
        2.2.4 预防性储蓄消费理论关于消费增长的研究
        2.2.5 流动性约束消费理论关于消费增长的研究
        2.2.6 缓冲存货理论关于消费增长的研究
        2.2.7 λ假说
    2.3 行为消费理论及其发展
        2.3.1 非主流发展阶段
        2.3.2 理性的行为消费理论
    2.4 对国外消费理论研究的评价与借鉴
        2.4.1 对国外消费理论研究的评价
        2.4.2 国外消费理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2.5 中国学者对消费增长的理论研究评述
        2.5.1 运用国外消费理论对中国实际消费问题的研究
        2.5.2 中国式消费理论的探索
        2.5.3 中国消费理论的评判
3 居民消费增长研究的主要方法述评
    3.1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3.1.1 协整分析的意义
        3.1.2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3.1.3 协整性检验
        3.1.4 误差修正模型
    3.2 Panel Data模型分析法
        3.2.1 Panel Data模型基本原理及应用领域
        3.2.2 Panel Data模型的优势
    3.3 分位数回归模型
        3.3.1 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
        3.3.2 分位数回归与普通线性回归比较分析
    3.4 半参数回归模型
    3.5 均值结构变化模型
4 黑龙江省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的历史与现实考察
    4.1 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
        4.1.1 居民消费总水平的变动及特征
        4.1.2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特征
        4.1.3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特征
        4.1.4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
    4.2 居民消费率的变动
        4.2.1 最终消费率偏低,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4.2.2 居民消费率在波动中呈持续下降趋势
        4.2.3 政府消费率持续上升
        4.2.4 与全国最终消费率的比较
    4.3 居民消费倾向的演变
        4.3.1 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动
        4.3.2 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
5 黑龙江省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特征分析
    5.1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演变的特征
        5.1.1 基本实现温饱阶段
        5.1.2 温饱略有余阶段
        5.1.3 由温饱转向小康阶段
        5.1.4 小康型阶段
        5.1.5 较为富裕阶段
    5.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变的特征
        5.2.1 恩格尔系数小幅下降阶段
        5.2.2 恩格尔系数大幅回升阶段
        5.2.3 恩格尔系数高位徘徊阶段
        5.2.4 恩格尔系数快速下降阶段
        5.2.5 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阶段
    5.3 城乡之间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分析
        5.3.1 生存消费支出结构差异
        5.3.2 享受及发展方面消费支出结构差异
        5.3.3 导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原因
    5.4 与全国相比消费结构的差异
        5.4.1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差异
        5.4.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差异
6 黑龙江省居民消费增长模型的建立
    6.1 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因素
        6.1.1 经济因素
        6.1.2 社会因素
    6.2 黑龙江省居民消费模型的构建
        6.2.1 模型形式及变量选取的说明
        6.2.2 消费函数的实证检验与估计
    6.3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面板数据分析
        6.3.1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Panel Data模型
        6.3.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Panel Data模型
7 基于社会福利视角的居民消费增长对策分析
    7.1 黑龙江省福利状况的判断
        7.1.1 社会福利总水平较低
        7.1.2 二元经济结构趋显
    7.2 黑龙江省宏观经济系统的测算
        7.2.1 宏观消费方程
        7.2.2 资本形成方程
        7.2.3 净出口方程
    7.3 制约黑龙江省居民消费增长的问题
        7.3.1 生活物资匮乏
        7.3.2 投资率过高,社会福利难以改善
        7.3.3 经济体的自身协调能力欠缺
    7.4 扩大消费提高社会福利的对策建议
        7.4.1 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7.4.2 以减少税收等政策来降低企业成立的门槛
        7.4.3 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是解决二元差距的关键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博士研究生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当代国外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和视角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关于国外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
        (二) 关于国外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
        (三) 关于国外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所采取的政策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主要内容
    四、拟突破的难题、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 拟突破的难题
        (二) 主要创新点
        (三) 不足之处
    五、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 与收入差距相关的几个概念
        (二) 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
        (三) 收入差距指标数据的选取与整理
第一篇 国外居民收入差距
    第一章 经济发达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
        第一节 经济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一、经济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
        二、经济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第二节 美国的居民收入差距
        一、美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
        二、美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第三节 英国的居民收入差距
        一、英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
        二、英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第四节 德国的居民收入差距
        一、德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
        二、德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第五节 意大利的居民收入差距
        一、意大利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
        二、意大利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第六节 日本的居民收入差距
        一、日本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
        二、日本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第七节 加拿大的居民收入差距
        一、加拿大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
        二、加拿大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第八节 北欧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
        一、瑞典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与现状
        二、挪威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与现状
        三、芬兰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与现状
        四、丹麦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与现状
        第九节 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
        一、新西兰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与现状
        二、荷兰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与现状
        三、希腊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与现状
    第二章 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
        第一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一、新兴工业化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
        二、新兴工业化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第二节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
        一、韩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二、新加坡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第三节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
        一、巴西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二、阿根廷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三、智利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第三章 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一、发展中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
        二、发展中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第二节 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
        一、印度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二、印度尼西亚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三、马来西亚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第三节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
        一、墨西哥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二、哥伦比亚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三、哥斯达黎加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四、委内瑞拉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五、乌拉圭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六、巴拿马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第四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
        一、南非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二、肯尼亚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第四章 经济转轨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
        第一节 经济转轨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一、经济转轨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
        二、经济转轨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第二节 欧洲转轨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
        一、俄罗斯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二、乌克兰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三、拉脱维亚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四、立陶宛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五、白俄罗斯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六、匈牙利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七、波兰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八、捷克共和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九、保加利亚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十、罗马尼亚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第三节 中亚转轨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
        一、哈萨克斯坦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二、吉尔吉斯斯坦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三、塔吉克斯坦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四、乌兹别克斯坦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五、土库曼斯坦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第四节 其他转轨国家的居民收入差距
        一、越南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二、蒙古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第二篇 国外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原因
    第五章 经济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理论分析
        一、1950s~1970s导致经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缩小的因素
        二、1980s~21世纪初导致经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
        三、小结
        第二节 实证分析
        一、变量、模型与方法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三、结论
    第六章 国外其他国家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因素
        一、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因素
        二、拉美新兴工业化国家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因素
        三、小结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因素
        一、亚洲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因素
        二、拉美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因素
        三、小结
        第三节 经济转轨国家转轨初期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
        一、价格自由化与通货膨胀
        二、国有企业私有化
        三、法制不健全与腐败
        四、劳动力市场灵活化与失业
        五、社会保障水平下降
        六、小结
第三篇 国外解决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政策
    第七章 经济发达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
        第一节 经济发达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政策体系的构成
        一、经济发达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政策体系的建立
        二、经济发达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政策体系的构成
        第二节 经济发达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政策的效应
        一、个人所得税政策效应
        二、社会保障政策效应
        三、基本结论
        第三节 经济发达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政策的经验及其局限性
        一、经济发达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政策的经验
        二、经济发达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政策的局限性
    第八章 新兴工业化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
        第一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体系及效应
        一、土地改革政策
        二、个人所得税政策
        三、财产税政策
        四、教育政策
        五、社会保障政策
        六、就业政策
        七、工资政策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政策的经验及局限性
        一、新兴工业化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政策的经验
        二、新兴工业化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政策的局限性
    第九章 发展中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所采取的政策及其效应
        一、土地改革政策
        二、税收政策
        三、社会保障政策
        四、教育政策
        五、就业政策
        六、工资政策
        七、区域政策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政策的缺陷
        一、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收入差距调节体系
        二、土地制度改革不够彻底
        三、税收无法发挥改善收入分配的作用
        四、社会保障未能覆盖全体居民
        五、教育制度不够公正
    第十章 经济转轨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
        第一节 经济转轨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所采取的政策
        一、实行税制改革
        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三、发展教育和人力资本培训
        四、促进再就业
        第二节 对经济转轨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政策的评价
        一、经济转轨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政策的成功经验
        二、经济转轨国家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政策的缺陷
第四篇 国外收入差距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第十一章 国外居民收入差距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正确看待中国的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一、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长期呈扩大趋势
        二、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特殊背景及成因
        三、正确看待中国当前的居民收入差距
        第二节 解决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作用
        二、协调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三、加快落后地区发展,实行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
        四、促进市场竞争,建立和完善垄断管制政策
        五、加强税收征管,完善税收调节政策
        六、健全社会保障政策
        七、完善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公共教育政策
        八、完善各种就业政策,促进就业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外文文献
    二、中文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日本经济泡沫兴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兼论日元升值的正面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石油冲击与日元升值
    1. 石油冲击, 高增长时代结束
    2. 贸易顺差增大与日元升值
    3. 日元升值后的景气高涨
二、泡沫经济形成
    1. 股价上涨
    2. 地价上涨
三、泡沫经济发生的原因
    1. 日元升值后的反萧条政策力度过大
    2. 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风险管理薄弱
    3. 景气超出预期, 过度乐观导致过度投资
    4. 银行对房地产及其关联产业贷款过多
四、泡沫经济崩溃
    1. 地价和股价泡沫崩溃
    2. 不良债权大量产生
    3. 银行等金融机构大批倒闭
    4. 通货紧缩螺旋式加重, 持续不退
    5. 经济陷入长期低迷
五、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为何长期低迷
    1. 货币政策收缩过急, 放松过慢
    2. 不良债权处理迟缓, 银行解决方式过激
    3. 财政扩张政策失败
    4. 反通货紧缩措施力度不足
    5. 大力改革措施与经济景气回升形成矛盾
六、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比较的相似之处
    1.90年代初中国经济出现泡沫而后崩溃
    2.90年代后半期经济下滑, 通货紧缩
    3. 货币调控宁紧不松, 加重通货紧缩
    4. 财政扩张政策弊大于利
    5. 内需不足, 出口依赖度过大
    6. 消费需求下滑, 构成深层制约
七、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比较的政策启示
    1. 在经济上升期, 严防资产泡沫暴涨
    2. 防范泡沫, 不宜谨慎过度造成经济下滑
    3. 扩大投资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应当彻底停止, 防止复出
    4. 市场化改革力度应适当
    5. 推进社会保障改革, 增强财政公共功能

(9)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及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summary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1.2.2 IS-LM模型
        1.2.3 货币供应量不足理论
        1.2.4 实际需求和投资的外生性下降理论
        1.2.5 债务紧缩理论
        1.2.6 “流动性陷阱”理论
        1.2.7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1.3 研究内容、方法、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
第2章 有效需求不足状况的出现
    2.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
        2.1.1 9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2.1.2 90年代中期有效需求不足的出现
        2.1.3 近期经济回升的性质
        2.1.4 有效需求不足是市场经济的常态
    2.2 有效需求不足的特点
        2.2.1 资本主义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的特点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的特点
        2.2.3 我国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特点
第3章 我国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原因
    3.1 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决策基础
        3.1.1 中央银行的决策行为
        3.1.2 金融机构的决策行为
        3.1.3 企业的决策行为
        3.1.4 个人的决策行为
    3.2 我国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政策原因
        3.2.1 高积累政策
        3.2.2 货币政策
        3.2.3 “稳定物价—零通胀”政策
        3.2.4 消费政策
        3.2.5 固定汇率政策
    3.3 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体制制度原因
        3.3.1 产权制度
        3.3.2 分配制度
        3.3.3 工资制度
        3.3.4 法律制度
        3.3.5 产权制度
        3.3.6 投资体制
        3.3.7 金融体制
        3.3.8 利率体制
        3.3.9 民营企业机制
        3.3.10 市场经济体制
    3.4 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其他原因
        3.4.1 国内供求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3.4.2 消费倾向的变化
        3.4.3 三农问题的压力
        3.4.4 心理原因
        3.4.5 政府的需求管理
        3.4.6 外部原因
第4章 治理有效需求不足的对策
    4.1 货币政策
        4.1.1 实施货币政策遇到的困境
        4.1.2 采取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
    4.2 财政政策
        4.2.1 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必要条件
        4.2.2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边界
        4.2.3 财政政策内容的调整
        4.2.4 注重解决的关键问题
        4.2.5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
    4.3 经济体制改革
        4.3.1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4.3.2 规范民营企业
        4.3.3 调整产业结构
        4.3.4 金融体系合理化
        4.3.5 消费政策的转变
        4.3.6 培育新的需求主体
        4.3.7 政府支付改革成本并加快改革
    4.4 对外贸易政策
        4.4.1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分析
        4.4.2 引进外资,提高引进技术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
        4.4.3 适当放宽外资进入第三产业的限制
        4.4.4 完善出口退税管理机制
    4.5 正确处理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4.5.1 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4.5.2 必须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
        4.5.3 必须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4.5.4 解决好就业问题
        4.5.5 解决好采取的措施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4.5.6 正确处理货币、物价、经济之间的关系
第5章 总结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5.2 论文的成果与创新点
    5.3 论文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目录
附录(二) 表目录
附录(三) 主要字符代表含义总结
附录(四)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后记

(10)浙江省农民收入多元化态势与农民阶层分化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方法
    1.3 有关数据与资料运用的说明
    1.4 有关名词、指标解释
    1.5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1.5.1 研究的创新性
        1.5.2 研究的局限性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农民收入问题相关理论
    2.2 农民阶层分化问题相关理论
3 浙江省农民收入分析研究
    3.1 浙江省农民纯收入总量研究
    3.2 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分析
        3.2.1 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划分
        3.2.2 各收入部分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分析
        3.2.3 未来收入增长点研究
        3.2.4 家庭经营收入结构分析
    3.3 农民收入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4 浙江省农村劳动力结构研究
    4.1 浙江省农村劳动力总量研究
    4.2 农村劳动力产业内部劳动力构成分析
        4.2.1 第二产业内部劳动力构成分析
        4.2.2 第三产业内部劳动力构成分析
    4.3 农村劳动力构成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4.4 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研究
    4.5 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关系研究
5 总量考量下的职业构成研究
    5.1 农民收入阶段性特征与劳动力构成阶段性特征的异同分析
    5.2 农民收入阶段性特征与劳动力构成阶段性特征异同的原因探讨
        5.2.1 农民收入阶段性特征与劳动力构成阶段性特征差异原因探讨
        5.2.2 农民收入阶段性特征与劳动力构成阶段性特征一致性原因探讨
6 农民收入多元化与阶层分化的互动关系研究:纵截面的观察
    6.1 从统计分类的变化研究农民收入多元化与阶层分化的互动关系
    6.2 案例分析:东冠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收入多元化与阶层分化的互动关系
    6.3 田野调查:农民对收入多元化与阶层分化及其互动关系的切身感受
7 农民收入多元化与阶层分化的互动关系研究:横截面的观察
    7.1 不同省份在同等劳动力职业结构下的收入水平研究
    7.2 不同省份在同等收入水平下的劳动力职业结构研究
    7.3 省内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若干地区问卷调查分析
        7.3.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7.3.2 问卷调查表的分析结果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汇总)
致谢

四、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回升(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D]. 王佳方. 辽宁大学, 2020(07)
  • [3]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演变影响研究[D]. 郭宏毅. 深圳大学, 2019(09)
  • [4]梅州市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分析[D]. 陈乾政.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5]收入结构视角下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 关浩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08)
  • [6]黑龙江省居民消费增长的实证研究[D]. 张恩英.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7]当代国外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D]. 洪丽. 武汉大学, 2010(05)
  • [8]日本经济泡沫兴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兼论日元升值的正面影响[J]. 袁钢明. 国际经济评论, 2007(04)
  • [9]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及治理[D]. 方凤玲. 西北工业大学, 2005(03)
  • [10]浙江省农民收入多元化态势与农民阶层分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 吕丹. 浙江大学, 2003(03)

标签:;  ;  ;  ;  ;  

农民收入增速回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