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确定性层次分析法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基于不确定性层次分析法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一、基于不确定性AHP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高铭晨[1](2021)在《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电力的支撑,因而全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电力产业部门要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产业内部的经营效率和生产效率。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传统输变电项目后评价主要关注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而将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作为一个整体,尤其对于考虑整个生命周期的运维阶段、退役处置阶段以及后评价的研究较少。深入研究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有助于增强电力企业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能力,完善企业的资产投资机制,从而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益。因此,输变电工程后评价在投资项目的管理和决策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有利于判断目标是否实现,从而总结各个部门的管理能力情况,而且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能够方便企业尽早发现在项目决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降低投资风险。基于此,本文引入全寿命周期理论构建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首先,以前人有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基于项目流程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输变电工程在流程管理、风险管理维度的决策因素,构建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决策因素集;其次,运用SNA法对所构建的决策因素集进行筛选,构建了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指标体系;再次,考虑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特点,设计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输变电项目全寿命周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输变电项目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据此设计了基于信息反馈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并通过实例分析了后评价体系的应用过程。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本文在分析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决策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挖掘决策因素的关联网络,识别其中的关键指标,从而构建了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指标体系;(2)考虑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过程的多层次性和模糊性,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输变工程全寿命周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3)分析了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中的信息反馈机理,构建了基于信息反馈机制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为电网工程后评价工作提供了体系支撑和实践参考。

陆昊[2](2021)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得以明确。国家进一步推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但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后,其出力的不确定性会给电网的运行带来挑战。当前储能被认为是解决新能源不确定性的最主要工具,是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然而,储能具有投资成本高、投资回收期较长、自负盈亏能力差等特性。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配置后,能给系统中的其他主体带来提高传统发电机组运行效率、减少电网线损和减少排放等外部价值,促进新型电力系统从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增效型转变。但这种外部价值并未在储能投运商的收益中予以体现,是目前储能经济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促进我国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储能资源的利用效率,亟需从储能投运商的视角,对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下储能的选型和选址定容等优化问题进行研究,最大化储能的收益;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福利的视角,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综合价值进行科学测度,并据此对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机制进行设计。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及储能应用分析。首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其次,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在发电、电力输配和用户侧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梳理;最后,对储能系统的类型及技术特性进行对比分析。(2)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优化研究。首先,基于模糊德尔菲法,从技术、经济、效率和环境四个角度,建立一套从多个维度反映储能特性,适用于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不同应用场景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贝叶斯最优最劣法和模糊累计前景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据信息,并且可以同时考虑决策者不同的风险偏好程度,对各应用场景下的储能进行综合排序,输出相应场景下的最优选型方案。(3)考虑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研究。首先,构建储能选址定容优化双层模型,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进行处理,采用鲁棒性改造方法,建立风电、光伏和负荷的不确定性集合来描述风光出力和负荷的不确定特性;其次,给出双层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其中上层模型采用结合最优保存策略和多点均匀交叉等方法的改进遗传算法求解,下层模型采用列与约束生成(C&CG)算法将其转化为相应包含主问题和子问题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4)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研究。首先,基于外部性理论,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运行后,给相关利益主体带来的正外部性进行梳理分析;其次,基于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最优配置场景,结合正外部性分析,构建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测度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综合价值,并且根据目标函数总成本中各子成本项的对比,能够显示储能综合价值的构成和具体流向,进一步明确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的综合价值形成机理。(5)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补偿机制研究。首先,利用技术经济中贴现现金流相关分析指标,从计及和不计及综合价值两个角度对储能进行经济对比分析,并通过讨论成本和综合价值实现度的不同场景,对储能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其次,基于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结果,将环保性和风险性纳入对补偿的考量,运用改进的Shapley方法,结合“谁受益,谁补偿”和“按价值贡献度”原则设计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搜寻对储能综合价值补偿的最佳系数,确定各相关利益主体得到收益中需要返还给储能投运商的补偿数额。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抽水蓄能是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等效节约电网投资场景下的最优选择,锂离子电池是辅助服务和需求响应管理场景下的最优选择。抽水蓄能、锂离子电池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在四个场景下排名前3,均优于其他3种储能系统。四种场景下指标重要性排序显示,储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同一性能指标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并且最后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程度对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和钒液流电池储能的评价结果影响较大,高风险规避情景下排名较低,低风险情境下其综合性能值提高,排名会有所上升。(2)储能选址定容结果显示,储能会配置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传输节点和靠近可再生能源接入节点,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会提高储能最优配置容量,并且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运行策略会受可再生能源出力特性的影响。本文构建的储能选址定容优化双层模型能够有效降低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不确定性影响,提高规划结果的抗干扰能力,降低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预测的偏差给系统运行带来的影响。(3)储能在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综合价值更大,在算例系统中的日价值为5.78万元。在不含可再生能源的场景下,储能综合价值占主要部分的是减少机组启动成本价值和减少机组燃料价值,其占比分别达到了74.47%和20.07%。在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场景下,储能综合价值占主要部分的是减少线损价值、减少机组燃料价值和减少机组启动成本价值,其占比分别达到了41.18%、21.80%和33.22%。结合传统燃煤机组的出力曲线、单位发电煤耗变化和储能充放电运行情况可知,储能显着减少了传统燃煤机组承担的负荷峰值,降低了峰谷差异,能够让传统燃煤机组处于更加经济高效的运行状态,进而减少机组的单位煤耗。从含可再生能源场景的结果来看,若能合理地配置储能系统,会减少远距离输送电能的情况,减少线路损耗成本。(4)储能经济分析结果显示,从不计及储能综合价值的角度来看,储能的投资净现值为负,内部收益率为2.47%,远低于6%的参照值。从计及储能综合价值角度来看,储能得到的收益净现值为正,经过9.68年可收回初期的全部投资,储能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为6.70%,因此对于新型电力系统来说投资储能是有益的。盈亏平衡分析结果显示,当成本维持当前水平时,储能综合价值需要实现98.82%才能弥补其成本;当储能综合价值实现度为0时,储能需要减少当前成本的20.07%才能够达到盈亏平衡。通过政策梳理发现,当前我国对储能商业化的引导重点在激励储能参与辅助服务,相关机构也在建立辅助服务市场,并在不断完善区域及地方的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和结算机制,缺少有关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政策和机制。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储能综合价值补偿结果显示,储能得到的补偿占其给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综合价值的38.58%,其中发电企业需要支付56.64%,电网公司需要支付43.36%,支付额为发电企业和电网公司分配所得价值收益的63.00%。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的有效实施,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1)建立补偿监管机制,保障储能补偿通道顺畅;2)完善补偿配套政策措施,设计储能补偿发展规划;3)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支撑储能补偿机制实施。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是一个渐进性、持续性、全局性与战略性的实践过程,需要长时间、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补偿发展规划,以保证补偿工作的持续开展与有序进行,促进储能产业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配置优化和综合价值测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还需深入研究储能综合价值中分项价值的形成机理和测度方法,为构建储能补偿机制提供更准确的经济效益参考,以期为我国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宁玉文[3](2020)在《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MOOC作为新型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成为推进“互联网+教育”战略落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工作内容,国家教育部提出了按年度分批建设和认定在线开放课程,加强在线课程常态化质量检查和评价的要求。在医学教育领域,为了适应我国开展新医科教育改革的需要,医学院校正在广泛地建设和引进医学MOOC,利用在线教学手段,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然而,质量问题是制约MOOC发展与应用的瓶颈。在国外MOOC质量评价标准无法适用于我国MOOC和我国尚未制定MOOC统一评价标准的现实背景下,文献研究和调查发现,我国医学MOOC存在着评价导向不明、评价标准缺失、评价内容混乱、评价精准度不够四个关键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医学MOOC的建设质量和应用效果。针对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现实需要,亟待通过研究医学MOOC质量要素,构建一套适合于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标准和工具。研究目的:为了落实国家加强在线课程质量管理要求,本研究针对教育管理部门对医学MOOC认定和质量督导评价需要,围绕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时“评什么”和“如何评”两个关键问题,探索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和质量特征,构建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和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导向和评价流程,为学校建设医学MOOC提供指导规范,为教育管理部门开展课程质量监管工作提供工具和手段,为中国医学MOOC学习者选课与评课提供适用的评判依据。研究方法:按照综合评价法的研究范式,遵循调查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需求,分析建设质量要素,建立指标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思路,一是采用文献分析法明确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需求,分析了解国内外MOOC建设质量、MOOC评价和医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医学MOOC评价三个主题的研究现状,明确了医学MOOC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与评价手段缺失问题。二是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 4235名学习者对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期望,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功能展开理论和CIPP理论,借鉴欧洲QRF质量框架和我国课程评价模型,构建了包括两类评价主体,四类评价内容,五个评价环节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三是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研究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在扎根理论和质量功能展开理论指导下,调查了我国1118门医学MOOC的真实质量数据,提取了包括设计维度,授课维度和服务维度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构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要素模型。四是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在欧洲QRF质量框架的基础上,分别吸收国家对课程建设要求和医学教育改革要求,明确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四种来源,面向4322名学习者、651名MOOC设计者,371名MOOC授课者和332名MOOC服务者,征集了 74209条医学MOOC质量评价指标,经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对指标初选和优选,筛选出了包括设计质量,授课质量和服务质量3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120项三级指标共计144个指标构成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五是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编制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邀请31名国内医学教育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经过四轮咨询修改,并对专家权威度,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意见协调系数进行统计,完成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指标体系和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实施模型的修改意见收集和修订,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咨询和建立重要性矩阵,明确了各指标项的权重。六是采用实证研究法完成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按照实证研究的范式,选择S省MOOC管理部门参评的16门医学MOOC和Z地区平台的65门医学MOOC,先后由16名专家和7354名医学MOOC学习者,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试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SMART指标有效性评价法,分别对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通过为期三年的研究,一是设计了包括3个维度13个核心因素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为医学MOOC建设质量提供了质量框架,二是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和109个指标项描述构成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三是形成了适用于教育管理部门和学习者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模型。在三个方面形成了创新性的成果:一构建了体现中国课程质量特色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打破国内外以往设计通用性MOOC评价指标体系的常规做法,在评价指标项的标度中融入了“金课”、“课程思政”和新医科教育三个方面的中国课程质量的最新要求。二提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和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从设计、授课和服务三个维度构建了医学MOOC的质量要素结构和质量特征,建立了面向教育管理部门和学习者两类评价主体(角色),四个评价环节,三类评价内容(数据)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解决了教育管理部门在医学MOOC认定和质量督导工作中“评什么”和“如何评”的问题。三找到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7个关键指标。构建了体现我国医学MOOC质量特征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通过计算找到了设计能力、制作手段、授课能力、师生互动、学情分析、应答服务、安全服务是贡献率排名前7位的评价指标。研究结论: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量化评价是可行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包括设计质量、授课质量和服务质量三个维度,涵盖课程目标,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师资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过程,结果认定,用户管理服务,学情分析服务,课程内容服务,应答服务,安全运维服务共计14个关键要素。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需要以教育学和管理学理论为指导,从设计者、授课者与服务者视角设置评价指标,融入学科特色和地域政策相关要求,将教学设计能力,制作设备与工具,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作为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

叶巧巧[4](2020)在《初创跨境电商企业JS公司经营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不断推进,跨境电商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各国和地区政府出台了各项电商企业的优惠政策,跨境电商行业得到了青睐。但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日益疲软及竞争环境更为激烈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其对市场变化的风险防控能力较弱,同时由于初创跨境电商企业创立者本身经营经验不足,缺乏风险评价和管理的意识,极易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损失,导致企业的存活率非常低。因此,对初创跨境电商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定量化评价,提供有针对性的经营风险管控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JS初创跨境电商企业为例,充分使用风险管理理论和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在总结归纳国内外关于经营风险管理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初创跨境电商行业的特殊性,详细分析了 JS公司经营发展现状,采用实地访谈的方法,结合工作实际,识别JS公司经营风险的类型和因素,包括政策经济风险、跨境交易安全风险、供应链供货风险、管理风险、资金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市场营销风险。采用统计学相关知识,根据指标特性建立了一套JS公司经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JS公司经营风险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对JS公司的经营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公司的经营风险等级处于一般和较高之间。经营风险因素较多,其中市场营销的风险最高。最后针对JS公司经营风险评价结果,对各项风险提出了相应的管控措施及保障措施,以期提升JS公司经营风险管控的能力。综合而言,本文在初创跨境电商行业实际特点的情况下,以相关风险评价及管理的理论为指导,建立经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建立了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经营风险定量化评价模型。针对评价结果,结合JS公司实际,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贺佳欢[5](2020)在《文本挖掘和模糊AHP在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中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制定了与科研项目管理相关的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十分重要。科研项目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其评价不能仅靠定量指标,为了充分挖掘项目的潜在价值及效益,专家评价依旧不容忽视。但专家评价一定程度上有着缺乏公平公正性的风险,其次,如何聚集各专家意见也是一项值得探讨的工作。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科研项目和评审专家为研究对象,将文本挖掘应用于科研项目与评审专家的匹配中,实现科研项目与评审专家自动匹配。首先根据专家遴选原则提出匹配原则,在此基础上,将文本聚类技术与匹配模型融合,获取专家集群,有效减少算法运算量;再运用文本相似度计算实现专家备选集的匹配,通过提出包含专家学术及科研影响力、社会关系以及与项目领域吻合程度的综合得分,全面综合的对备选专家进行筛选;为符合模型需求,运用分词、词性标注、关键词提取等技术获取专家特征和项目特征,作为模型的输入。同时,本文结合模糊AHP提出一种双犹豫的层次分析法,使评审专家意见的聚集更加高效且准确,专家在评价项目时可以使用多个隶属度和非隶属度,充分表达自己的犹豫信息,从而使评价更加灵活、高效;然后,运用模糊理论提出一种自动修复不一致专家评分的方法,从而得到可接受的一致性的结果,这样无需将不一致的结果返给专家进行二次评审,提高评审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该方法确定最优方案的流程。最后,运用一个具体科研项目实例,为其自动分配评审专家并运用双犹豫的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阐述了基于文本挖掘的专家匹配的使用场景,并应用模糊AHP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提出的基于文本聚类的科研项目与专家匹配模型不仅具有避免评审专家“关系化、圈子化”问题,增强专家遴选的公众公平性的现实意义;由于在文本聚类的基础上计算相似度,还具有降低运算量,提高匹配效率的理论意义;在将专家的主观评价转变成客观数值时,运用双犹豫的层次分析法,能够处理专家犹豫不决的判断,最大限度地保持信息地完整性,使得评价更加灵活更加广泛;提出的自动修复专家不一致评分的方法,有效避免了传统人工校对人工修改的弊端,减轻专家工作量,提升评价效率,为多目标决策问题提供借鉴。

褚云鹏[6](2020)在《基于基坑工程监测的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建设工程高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加,相应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多。同时城市之中建筑基坑所处在的环境条件复杂,房屋密集林立,道路纵横交错,地下管网交错,因此基坑工程的安全风险程度越来越高,如何评价、保证基坑工程安全是目前建筑界最为迫切解决的问题。目前基坑工程安全评价中,大都只依靠某一项监测内容的监测数据查看是否超过有关规范或设计制定的报警值,来评判其安全状态。但有时候虽然某一监测项目超过了报警条件,但从其它特性上看不出基坑存在安全问题,因此基坑工程施工往往不会采取措施而坚持到了最后。表明这种单一指标评价方式,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尽管监测项目众多,却不能内在的、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评价。为此,本文通过文献调查和现场试验研究,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基坑工程信息化监测,研究基坑工程风险评价方法,达到有效分级预警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为:(1)通过对赣州市大量基坑工程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95%保证率监测数据特征点为基础,分别给出了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周边地表位移、周边建筑沉降等位移特征值及其位移速率特征值,一方面查明了当前基坑工程状况,绝大部分是符合当前规范要求的,另外解决了前人4级报警策略中Ⅱ级预警控制值由设计人员自定的困难。(2)通过人工监测和自动化监测两种监测方式对赣州某中学实验教学楼基坑工程对比研究,明确了两种监测方式的优点与不足,说明自动化监测尚不能完全替代人工传统监测。特别是在锚索内力自动化监测中,锚索计受温度影响较大,由于夏天昼夜温差比较大,导致监测值一天内起伏较大。影响监测值的取用,值得重视。建议两者相结合对建筑基坑工程进行监测,以做得优势互补,使得在基坑方面信息化监测水平得到提高,更有利于保障基坑安全。(3)采用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制定完善的4级预警报警策略,以更好的定量地评价基坑本体与周边环境的安全状态。通过对赣州市某中学实验教学楼基坑工程进行的安全性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行,为监测工作提供了基坑工程安全评价分析的新思路。(4)采用MATLAB把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编写成可交互式的程序软件,实现了基于基坑实测数据进行基坑多级报警策略,经过案例计算,表明效果明显,操作简单,有助于做到及时分析评价、决策。

丁冬[7](2020)在《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稻米又称作“水稻”,是中国三大主粮之一,同时也是吉林省第二大粮食作物。稻米的安全稳定生产在保障粮食安全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且已成为影响吉林省市场稳定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期。从市场看,中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消费结构升级不断加快,对稻米的消费不断提出新的需求;从政策看,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宏观配套支撑政策密集出台,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稻米加工转化升级、开辟稻米全产业链增值新路径创造了新的机遇;从技术看,现代农业科技与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改变稻米的产业组织结构、产业形态、市场空间、商业模式、营销渠道,为稻米全产业链增值持续注入新的活力;从体制机制看,吉林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强力推动稻米安全生产,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挖掘微观市场主体的最大潜力。这些都为稻米全产业链的路径优化指引了新方向。稻米全产业链是在传统产业链的基础上,由其上游、中游、下游组成的,连接稻米生产主体与消费主体的一种商业模式,打造由田间到餐桌的所有稻米生产主体、收储主体、加工物流主体以及消费主体等有机链接起来的完整功能系统。一条完整、领域多元、安全监控有效的稻米全产业链,能够促进生产主体产出更加优质的稻米产品、降低交易成本,大幅度提高全链效益。吉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自然资源优势与气候,为稻米生产提供了优势条件,因而,吉林省是中国主要的稻米生产基地之一,产出的稻米产品的质量在市场上属于中高档层次。但是,随着消费结构以及市场的复杂变化,现有的稻米全产业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消费主体日益提高的多样化价值需求,现有的稻米全产业链路径也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而,现有稻米产业链的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创新与优化。目前,吉林省稻米的生产经营逐渐进入品质化时代,越来越重视优质稻米产业标准化发展。但是,由于稻米市场环境的多变以及国际贸易新局势等,使得稻米全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都受到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面临着稻米全产业链上游生产成本高、潜在风险水平较高、新型经营主体大局意识不强;产业链中游稻米加工产能过剩、研发能力不足、物流基础建设不到位;产业链下游稻米产品同质化严重、吉林品牌建设管理混乱、融资渠道不够多样化等多方面的问题。可见,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只有紧跟时代发展趋势,通过上游、中游、下游及环节间衔接的协同转型升级,提升链条成员实现协同发展的动力和能力,从全产业链增值的角度寻求出路,基于稻米全产业链的增值机理提出路径优化策略,并通过一定的保障措施,才能促进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能力得以顺利优化。由此,作者在研究稻米全产业链增值路径优化的过程中,从消费主体的需求出发,以实现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整体增值为主线,以吉林省实际省情农情为导向,突破“自上而下”的传统产业链运行模式,主张“整体价值增值”的管理思路,对现有产业链进行延伸与优化。稻米全产业链的增值路径优化需顺应吉林省“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时代新形势,通过增值价值的重新分配,强化链条全体成员的参与积极性,缓解局部产业链目标利益与整体目标利益之间的矛盾,以及近期目标利益与长远目标利益之间的矛盾,使稻米全产业链上原有主体的比较收益均获得提升。通过综合考量传统价值创新、损失减少、新动能探索、总成本降低以及各环节的潜在风险控制等因素,使处在全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核心企业基于目标协同的价值取向,最终实现稻米全产业链增值路径的优化。作者依据产业价值链理论、价值网与价值星系理论、模块化理论以及产业组织理论、目标协同理论等,综合分析国内外粮食全产业链增值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界定了稻米全产业链的内涵与管理目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稻米全产业链进行定位。此外,作者通过系统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法以及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现状及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以全产业链上游生产环节、中游加工流通环节、下游渠道拓展环节为价值载体,提出六大增值模块——衍生产品增值模块、现代农业服务增值模块、个性化品牌溯源增值模块、范围经济增值模块、信息化创新平台增值模块和环节衔接增值模块,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套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系统分析框架。以分析结果为基础,运用Logistic模型提出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演化规律,剖析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的增值机理。应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吉林省全产业链的增值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综合考量传统价值创新、损失减少、新动能探索、总成本降低以及各环节的潜在风险防控状况,构建衡量全产业链增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价值模型与“三维”钻石模型。最后,从“互联网+新型运营模式”、“现代农业服务+技术创新”、“全链增值+绿色信息化平台”、“产业集群+品牌增值”、“标准化流程+新动能”、“全链风险预警+监控”等角度提出增值路径优化策略,并结合顶层设计、激励机制分配、管理路径创新、“双链融合”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促进优化路径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

陈莉娟[8](2020)在《考研培训机构混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基于改进组合权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文中研究表明最新数据统计,全国各院校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与去年相比,最高增幅达93%。在这样的背景下,考研的学生对于考研培训的需求程度会逐渐上升,考研培训市场依然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考研培训机构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众多考研培训机构中脱颖而出,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一定的优势,意向报名培训机构的考生又如何选择最适合的考研培训机构。所以,本文基于学员的角度,研究考研培训机构学员需求现状及混合竞争力评价。本文基于学员消费者的角度,对考研培训机构的混合竞争进行评价研究,以南昌市的考研培训机构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第一部分,对南昌市考研培训机构学员的培训需求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南昌市部分高校考生,主要从性别、本科院校、报考院校、报考专业以及参与培训机构方式5个方面对学员培训需求现状进行调查,然后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整理数据,采用统计检验的方法研究学员在报考专业、是否跨专业考试以及报考院校上的培训需求是否存在差异性。第二部分,首先基于PEST分析法和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出的考研培训机构行业的发展现状,引入混合竞争力,其中混合竞争力包括线下竞争力和线上竞争力两部分。然后基于学员视角下,分析混合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对南昌市考研培训机构混合竞争力评价进行实证研究。实证过程是查找文献法和实际调查法相结合,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指标后,分别构建混合竞争力中的线下竞争力和线上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借助AHP-改进熵权组合赋权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收集南昌市9个影响力较大的考研培训机构(文都、新东方、海文、启航、海天、中公、天成、跨考、聚英)的学员对参与的考研培训机构竞争力指标评价的问卷数据,分别对南昌市考研培训机构的线上竞争力和线下竞争力评价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将线上竞争力和线下竞争力混合考虑,构建线性组合模型,计算考研培训机构的混合竞争力得分。根据计算结果,首先对各个考研培训机构的混合竞争力水平进行逐个评价分析,然后采用聚类分析,对实证研究输出的单因素竞争力特征进行分类评价分析,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策略。本文根据考研培训机构学员的培训需求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培训机构参与方式的需求在报考专业、是否跨专业考试及报考院校上都具有显着性差异。其中,报考专业文学经济类和报考双一流院校的考生对考研培训机构线下培训服务需求最大。然后根据本文构建的线上竞争力和线下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线下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最高的因素是师资水平,其他依次为信息匹配服务、课程服务、品牌形象、教学规模设施、市场营销、培训文化。线上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师资水平、教学资源、市场营销、课程界面。最后根据南昌市混合竞争力评价实证的研究结果表明,启航考研培训机构的混合竞争力是最强的,并且是南昌市9个考研培训机构线上竞争力排名的第一位。因此,启航考研培训机构在南昌市考研培训机构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文都考研培训机构是南昌市9个考研培训机构中,线下竞争力最大的考研机构。而中公考研培训机构在考研培训行业的线上以及线下竞争力中都具有一定的劣势,导致中公考研培训机构的混合竞争力在南昌市考研培训机构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最后通过考研培训机构混合竞争力聚类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可将南昌市9个考研培训机构分为四类,分别表示相似特征和相同行业竞争力水平的考研培训机构。最后,本文分别从考研培训机构混合竞争力的分类评价和主要影响因素两方面,给出提升竞争力的相应策略及建议。

徐少雄[9](2020)在《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效果评价研究 ——以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是支持和帮助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重要手段。评价恢复重建效果与重建规划目标间以及不同主体预期需求差距是灾后恢复重建效果评价的核心目标。本研究针对重特大自然灾害,收集灾害信息、灾害损失信息和相关的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了解规划编制的依据、编制的内容和规划编制的特点,筛选出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效果评价的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级指标进行解释及利用遥感监测和实地调研等手段对各指标完成度进行计算;以“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利用ISM(解释结构模型)对一级指标进行定量结构分析,建立多层递阶结构,确定指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重建效果评价指标的影响力进行排序,得到评价指标权重集;采用模糊统计法确定指标体系的隶属矩阵,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灾区恢复重建效果进行定量评估。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以人为本、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长远目标,以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应急能力为核心的灾区恢复重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文价值、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和应急能力建设等6个方面的一级指标和37个二级指标体系,为灾后恢复重建效果评价提供评价依据。(2)构建灾后恢复重建效果评价模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构建灾后恢复重建效果评价模型:(1)选取灾后恢复重建效果评价指标。(2)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评价指标进行定性研究。(3)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计算求得指标权重,构建灾区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书的效果评价定量计算方法,完成规划实现吻合度的评价。(4)根据制定的灾区经济.社会.生态恢复重建情况多主体参与调查表,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了多主体参与评价的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效果的定量综合评价方法。(5)分析“一定性,两定量”的评价模型结果,对灾后恢复重建效果结果做出综合评价,该评价模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为科学合理评估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效果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支撑。(3)通过对灾后恢复重建效果评价模型进行实例验证,对“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进行灾后恢复重建效果评价,通过定性分析,灾后恢复重建效果评价要以基础设施重建和文化价值重建为出发点,以社会发展重建和经济产业重建为目标,通过对基础设施投资带动灾区经济的增长,重建效果直接表现则只是生态环境修复和应急能力建设两个方面。对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完成吻合度进行分析,舟曲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现吻合度为88.9%,评价效果为良好。(4)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应急能力四个方面完成多主体参与的恢复重建效果评价,分析得到在“舟曲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效果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中,评价结果从“优秀”到“差”,其中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经济产业恢复重建和应急能力恢复重建效果的评价结果为“优秀”,说明灾后恢复重建中主要重建围绕住房建设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恢复经济产业和提升应急能力为主要目标。在社会发展恢复重建和文化价值恢复重建的评价结果为“中等”,说明灾后恢复重建社会发展和文化设施恢复重建方面需要继续提升,增加资源倾斜。重点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方面的恢复重建力度,恢复受损区域内的土壤和植被,保证恢复后的土壤具有一定肥力和植被覆盖率;恢复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群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力和生产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和处理生态环境污染,降低生态环境风险。最后,基于数据分析,从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评价指标监测机制、恢复重建效果评价机制两个方面构建了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效果评价机制。

潘子涵[10](2020)在《基于信息熵的集装箱码头设备群状态评价及仿真研究》文中认为集装箱码头发展至今,已在全球物流领域中占主导地位,成为物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货物的运输起到重要作用。我国的“十三五”计划将码头的安全建设列为重点,对我国集装箱码头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集装箱码头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挑战。集装箱码头的生产作业要求逐渐提高,码头中的设备成为了关注的重点,设备能否正常作业,以及设备作业时所处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码头的生产作业能力。在码头中,一个作业环节往往由多个功能相似或相同的设备共同完成,为了从整体的角度研究集装箱码头的设备,提出设备群概念,从系统层面探究由设备组成的设备群在作业时的状态对码头生产作业的影响。本文运用了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与思想,将信息熵理论引入集装箱码头,得到了关于设备群在作业时状态的形式化表述,并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分析设备群状态对码头造成的影响,同时构建了集装箱码头设备群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试验深入研究设备群状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结合集装箱码头的组成及动态过程,分析了集装箱码头在作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及作用机理,将对码头生产作业有重要影响的集装箱码头设备群作为研究对象,给出设备群的定义,阐明设备群的结构、关联及特征。(2)基于多状态理论分析集装箱码头设备在作业时出现的状态,结合系统的涌现性由设备状态引出设备群状态,将设备群状态划分为正常状态、良好状态、低劣状态、故障状态,并分析设备与设备群之间的状态关系,将信息熵理论应用于集装箱码头设备群,利用信息熵的计算方法对设备群的状态进行形式化表述。(3)分析集装箱码头中设备群的具体作业内容,分别提出码头前沿设备群、堆场设备群以及场内运输设备群的作业状态评价指标参数及计算方法,结合组合分析法,构建设备群状态评价模型,评价作业时设备群状态对码头的影响。(4)基于仿真建模理论,根据实际工程中的集装箱码头作业过程建立集装箱码头设备群的概念模型,利用Witness仿真软件搭建集装箱码头设备群仿真模型,收集仿真试验数据,结合评价模型得到设备群状态影响的量化评价结果。本文基于信息熵理论研究了集装箱码头设备群的状态,针对设备群状态对码头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具有普适性与可行性的评价体系和仿真模型,研究成果对系统科学在集装箱码头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以及工程价值。

二、基于不确定性AHP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不确定性AHP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指标赋权的相关研究
        1.2.3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评价相关研究
        1.2.4 信息反馈机制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的决策因素分析
    2.1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输变电工程流程管理分析
    2.2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流程管理的决策因素集
        2.2.1 项目立项决策阶段的决策因素
        2.2.2 项目执行准备阶段的决策因素
        2.2.3 项目现场实施阶段的决策因素
        2.2.4 项目运营维护阶段的决策因素
        2.2.5 项目退役处置阶段的决策因素
    2.3 输变电工程的风险特点分析
    2.4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决策因素集
        2.4.1 项目立项决策阶段风险因素
        2.4.2 项目执行准备阶段风险因素
        2.4.3 项目现场实施阶段风险因素
        2.4.4 项目运营维护阶段风险因素
        2.4.5 项目退役处置阶段风险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社会网络分析法(SNA)
    3.2 决策因素体系构建的筛选标准
    3.3 基于SNA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各阶段决策因素体系构建
        3.3.1 立项决策阶段决策因素体系构建研究
        3.3.2 执行准备阶段决策因素体系构建研究
        3.3.3 现场实施阶段决策因素体系构建研究
        3.3.4 运营维护阶段关键决策因素分析研究
        3.3.5 退役处置阶段决策因素体系构建研究
    3.4 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1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经济性指标构建
        3.4.2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模型构建
    4.1 综合评价方法分析
        4.1.1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介绍
        4.1.2 本文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4.2 指标赋权方法
        4.2.1 层次分析法
        4.2.2 熵值法
        4.2.3 综合权重的确定
    4.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3.1 单因素隶属度模型
        4.3.2 构建模糊综合评价函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5.1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的实例分析
        5.1.1 数据处理
        5.1.2 权重计算结果
        5.1.3 综合评价结果
    5.2 输变电工程后评价的信息反馈机理分析
    5.3 基于信息反馈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构建
    5.4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的实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能系统选型的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1.2.2 储能系统规划研究现状
        1.2.3 储能系统价值测度研究现状
        1.2.4 储能系统补偿激励机制研究现状
        1.2.5 现有研究文献评述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及储能应用分析
    2.1 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分析
    2.2 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储能应用分析
        2.2.1 储能在发电领域的应用
        2.2.2 储能在电力输配领域的应用
        2.2.3 储能在用户侧领域的应用
    2.3 储能系统的类型及技术特性分析
        2.3.1 储能技术类型
        2.3.2 储能技术特性需求分析
        2.3.3 储能技术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研究
    3.1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指标体系构建
        3.1.1 初始指标体系构建
        3.1.2 基于模糊德尔菲法的指标体系筛选
    3.2 基于BBWM-FCPT的新型电力系统储能多场景选型模型构建
        3.2.1 贝叶斯最优最劣法
        3.2.2 模糊累积前景理论
        3.2.3 基于BBWM-FCPT的储能多应用场景选型模型构建
    3.3 储能不同应用场景选型结果
        3.3.1 计算标准化决策矩阵
        3.3.2 储能各应用场景下最优选型评价结果
    3.4 储能不同应用场景选型结果讨论
        3.4.1 储能选型结果讨论
        3.4.2 敏感性分析
        3.4.3 方法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考虑多元随机干扰的选址定容研究
    4.1 新型电力系统储能选址定容模型
        4.1.1 储能选址定容模型目标函数
        4.1.2 储能选址定容模型约束条件
    4.2 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处理及模型鲁棒改造
        4.2.1 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处理
        4.2.2 考虑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模型鲁棒改造
    4.3 考虑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模型求解方法
        4.3.1 上层模型的求解方法
        4.3.2 下层模型的求解方法
    4.4 算例分析
        4.4.1 算例介绍和相关参数的取值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研究
    5.1 外部性视角下储能系统综合价值机理分析
        5.1.1 储能系统给发电厂商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5.1.2 储能系统给电网公司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5.1.3 储能系统给电力用户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5.1.4 储能系统给环境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5.2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构建
        5.2.1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构建思路
        5.2.2 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目标函数
        5.2.3 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约束条件
    5.3 算例分析
        5.3.1 算例介绍和相关参数的取值
        5.3.2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研究
    6.1 计及储能综合价值影响的经济性分析
        6.1.1 计及综合价值的储能技术经济分析
        6.1.2 计及综合价值的储能盈亏平衡分析
    6.2 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设计
        6.2.1 我国储能系统补偿政策现状分析
        6.2.2 传统Shapley值法基础理论模型
        6.2.3 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设计
        6.2.4 算例分析
    6.3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保障措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3)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医学MOOC建设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1.2 质量问题成为制约MOOC发展与应用的瓶颈
        1.3 我国医学MOOC质量评价缺乏适切性标准
        1.4 医学MOOC建设质量特征和评价办法有待探索
    2 研究思路
    3 研究内容
    4 主要研究方法
        4.1 文献分析法
        4.2 访谈法
        4.3 扎根理论研究法
        4.4 因子分析法
        4.5 主成分分析法
        4.6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4.7 AHP层次分析法
    5 研究意义
        5.1 理论意义
        5.2 实践意义
文献回顾
    1 MOOC建设质量相关研究
        1.1 MOOC建设质量文献检索情况
        1.2 课程质量研究
        1.3 MOOC的类型与建设模式
        1.4 MOOC的质量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2 MOOC评价相关研究
        2.1 MOOC评价文献检索情况
        2.2 MOOC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2.3 MOOC评价指标研究
    3 医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MOOC质量评价问题研究
        3.1 医学MOOC评价文献检索情况
        3.2 医学课程改革与MOOC建设研究
        3.3 医学MOOC质量评价与问题研究
    4 文献研究述评
        4.1 MOOC质量评价研究的基本共识
        4.2 医学MOOC质量评价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
    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相关概念界定
        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内涵
        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的构成
        1.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目的
    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的现实依据研究
        2.1 面向学习者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期望调查目的
        2.2 医学MOOC学习者调查对象选取
        2.3 实验与调查过程
        2.4 调查结果分析
    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的指导理论
        3.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启示
        3.2 质量功能展开理论与启示
        3.3 教育评价的形成性理论与启示
    4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的参考模型
        4.1 QRF欧洲MOOC质量框架的核心思想
        4.2 双视角课程评价模型
    5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
        5.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主体
        5.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适用对象
        5.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环节
        5.4 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四类量化数据集
    6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方法与原则
        6.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适用方法
        6.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原则
    7 结果与讨论
        7.1 研究结果
        7.2 讨论
第二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研究
    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内涵与特征
        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研究面临的问题
        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研究的目的
        1.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内涵与特征
    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来源
        2.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研究方法
        2.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来源的确定
    3 基于调查提取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
        3.1 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调查目的
        3.2 研究工具
        3.3 医学MOOC样本的选取
        3.4 医学MOOC的资源样本信息搜集过程
        3.5 面向设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提取
        3.6 设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信息一级编码
        3.7 面向授课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提取
        3.8 授课维度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信息一级编码
        3.9 面向服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提取
        3.10 服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一级编码
        3.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信息的编码处理
        3.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汇总
    4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理论饱和度的检验
        4.1 研究对象选取
        4.2 理论饱和度检验的目的
        4.3 理论饱和度检验的方法
        4.4 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
    5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筛选
        5.1 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筛选
        5.2 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筛选
        5.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信度检验
        5.4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的确定
    6 医学MOOC的特殊性分析
        6.1 医学MOOC特殊性研究的对照样本选取
        6.2 医学MOOC与其他学科门类MOOC的区别
        6.3 医学MOOC与传统医学课程的区别
    7 结果与讨论
        7.1 研究结果
        7.2 讨论
        7.3 结论
第三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收集
        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的内涵与作用
        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标准
        1.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
        1.4 指标编制人员的选取
        1.5 面向学习者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提取
        1.6 面向医学MOOC设计者视角的质量评价指标
        1.7 面向医学MOOC授课者视角的质量评价指标提取
        1.8 面向医学MOOC服务者视角的质量评价指标
        1.9 基于医学MOOC相关者征集指标的汇总
    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筛选
        2.1 医学MOOC建设质量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2.2 医学MOOC建设质量指标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2.3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初选
        2.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优选
    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编制
        3.1 评价指标的编制人员
        3.2 评价指标的结构划分
        3.3 评价指标中的医学特色
    4 小结与讨论
        4.1 研究结果
        4.2 讨论
        4.3 结论
第四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
    1. 咨询专家的选取
        1.1 咨询专家的选择要求
        1.2 咨询专家的权威性判定
    2 专家咨询的过程与意见收集
        2.1 专家咨询流程与积极性系数统计
        2.2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与协调系数计算
    3 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的修订
        3.1 专家对评价模型的修改建议
        3.2 专家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改建议
    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准备工作
        4.1 权重确定的方法
        4.2 权重确定的专家选择
        4.3 指标项层次结构模型的设计
    5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过程
        5.1 建立比较判断矩阵
        5.2 权重的计算方法
        5.3 权重的计算过程
        5.4 权重的一致性检验
        5.5 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
    6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数计算规则
    7 小结与讨论
        7.1 研究结果
        7.2 讨论
第五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1 实证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原理与方法
    2 面向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实验
        2.1 教育管理部门实验对象的选取
        2.2 MOOC质量评价专家选择
        2.3 评价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
        2.4 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分析
    3 面向学习者的评价实验
        3.1 学习者实验对象的选取
        3.2 实验过程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题项分析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3.6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
        3.7 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3.8 评价指标体系的用户满意度分析
        3.9 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饱和度分析
        3.10 不同课程成绩分析
    4 改进评价的建议
        4.1 改进评价的意义分析
        4.2 改进医学MOOC质量的建议
        4.3 改进医学MOOC评价的建议
    5 讨论
        5.1 研究结果
        5.2 存在的不足
        5.3 结论
总结与展望
    1 研究总结
        1.1 主要研究工作
        1.2 研究结论
        1.3 成果创新点
        1.4 研究不足
    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致谢

(4)初创跨境电商企业JS公司经营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经营风险研究现状
        1.2.2 经营风险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1.2.3 经营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4 跨境电商研究现状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初创跨境电商企业
    2.2 企业经营风险概述
        2.2.1 风险的定义
        2.2.2 经营风险的定义
        2.2.3 经营风险的特征
    2.3 企业经营风险管理的内容
        2.3.1 经营风险识别
        2.3.2 经营风险评价
        2.3.3 经营风险控制
3 JS公司经营风险识别及问题分析
    3.1 JS公司简介
    3.2 JS公司发展现状
    3.3 JS公司经营风险管理调研
        3.3.1 调研方法
        3.3.2 调研提纲设计的思路
        3.3.3 调研实施
        3.3.4 调研总结
    3.4 JS公司经营风险识别及管理现状
        3.4.1 政治经济形势风险
        3.4.2 跨境交易安全风险
        3.4.3 供应链供货风险
        3.4.4 管理制度风险
        3.4.5 资金风险
        3.4.6 人力资源风险
        3.4.7 市场营销风险
4 JS公司经营风险评价
    4.1 JS公司经营风险评价指标建立
        4.1.1 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4.1.2 评价指标的优化选择
    4.2 JS公司经营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4.2.1 经营风险评价方法的确定
        4.2.2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JS公司经营风险评价步骤
    4.3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JS公司经营风险
        4.3.1 判断矩阵的确定
        4.3.2 一致性检验
        4.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4.4 经营风险模糊评价
        4.4.1 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4.4.2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4.4.3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4.5 评价结果分析
5 JS公司经营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
    5.1 JS公司各类经营风险应对措施
        5.1.1 市场营销风险的防控
        5.1.2 供应链供货风险的防控
        5.1.3 跨境交易安全风险的防控
        5.1.4 资金风险的防控
        5.1.5 人力资源风险的防控
        5.1.6 政治经济形势风险的防控
    5.2 JS公司经营风险保障措施
        5.2.1 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5.2.2 建立经营风险预警系统
        5.2.3 多渠道风险信息收集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及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文本挖掘和模糊AHP在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1.2.2 专家匹配算法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2.3 层次分析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
    1.4 论文结构与思路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定义
        2.1.1 科研项目
        2.1.2 绩效
        2.1.3 科研项目绩效评价
    2.2 相关文本挖掘理论概述
        2.2.1 文本挖掘流程概述
        2.2.2 文本聚类理论概述
        2.2.3 文本相似度计算概述
    2.3 相关模糊理论概述
        2.3.1 相关模糊集概述
        2.3.2 模糊层次分析法概述
3 基于文本挖掘的科研项目与专家智能匹配模型构建
    3.1 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专家匹配概述
    3.2 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专家与项目自动匹配流程
    3.3 科研项目与专家特征提取方案
        3.3.1 项目特征提取
        3.3.2 专家特征提取
        3.3.3 特征提取方法
    3.4 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专家匹配模型构建
        3.4.1 专家与科研项目匹配原则
        3.4.2 基于文本聚类的专家与项目领域相似度算法
        3.4.3 专家综合得分计算
    3.5 本章小结
4 应用模糊AHP确定科研项目评价指标权重
    4.1 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2 应用模糊AHP确定科研项目指标权重流程
    4.3 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分级指标体系
    4.4 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专家评分的一致性
        4.4.1 专家评分的表示
        4.4.2 专家评分一致性判断
        4.4.3 自动修复不一致的专家评分
    4.5 权重向量的确定
    4.6 本章小结
5 实例分析——基于某科研项目绩效评价
    5.1 项目背景描述
    5.2 自动匹配评审专家
        5.2.1 项目与专家特征提取
        5.2.2 获取专家集群
        5.2.3 专家综合得分及筛选
    5.3 应用模糊AHP确定指标权重
        5.3.1 项目绩效评价指标
        5.3.2 获取专家评价
        5.3.3 确定指标权重
        5.3.4 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基坑工程监测的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1.2.2 基坑信息化监测发展现状
        1.2.3 基坑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第2章 基坑风险管理研究与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2.1 工程风险的概述
        2.1.1 风险概念
        2.1.2 风险的特征
    2.2 基坑风险的影响因素
    2.3 基坑风险评定流程
        2.3.1 基坑工程风险识别
        2.3.2 基坑工程风险评估
    小结
第3章 基于基坑工程监测数据的报警值探讨
    3.1 建筑基坑监测警戒值探讨
        3.1.1 不同地区的监测报警标准
        3.1.2 水平位移报警值制定策略研究探讨
        3.1.3 基坑周边地表控制值研究
        3.1.4 基坑周边建筑分级报警探讨
        3.1.5 锚索(杆)内力分级报警探讨
    3.2 基于监测数据统计概率的报警值取值研究
        3.2.1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数据报警值探讨
        3.2.2 周边地表沉降监测数据报警值探讨
        3.2.3 关于周边建筑物沉降报警值探讨
    小结
第4章 深基坑工程信息化监测实施案例研究
    4.1 基坑工程信息化监测必要性及意义
        4.1.1 基坑工程信息化监测必要性
        4.1.2 信息化监测意义
    4.2 工程概况
        4.2.1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4.2.2 支护结构形式
    4.3 监测方案
        4.3.1 监测方案设计原则
        4.3.2 基坑监测点位布置
        4.3.3 基坑监测周期、监测频率和报警值
        4.3.4 人工监测项目和方法原理
        4.3.5 自动化监测和原理
    4.4 基坑开挖工况进度
    4.5 监测作业量统计
    4.6 监测结果分析
        4.6.1 桩(坡)顶水平位监测结果
        4.6.2 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结果
        4.6.3 锚杆内力监测结果
        4.6.4 周边道路与建筑沉降结果
    4.7 人工与自动化监测对比研究
        4.7.1 成本对比
        4.7.2 优势对比
    小结
第5章 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探讨
    5.1 概述
    5.2 模糊评价原理
    5.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5.3.1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5.3.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5.4 基坑工程安全评价步骤
        5.4.1 评价指标和体系的确立
        5.4.2 不同安全等级情况下安全状态隶属度函数构建
        5.4.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4.4 选用评价模型进行评价
    5.5 案例分析
    小结
第6章 基于MATLAB的基坑风险评价实现
    6.1 引言
    6.2 程序开发总体设计思路
        6.2.1 程序功能性需求
        6.2.2 程序整个框架
    6.3 应用程序开发
        6.3.1 MATLAB简介
        6.3.2 MATLAB图形用户界面
    6.4 程序功能实现
        6.4.1 判断矩阵的输入与一致性检验
        6.4.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4.3 基坑评价指标等级分级方案输入
        6.4.4 监测数据输入与隶属度函数选择
        6.4.5 隶属度矩阵显示
        6.4.6 评价结果
    6.5 案例再分析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标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述评
    2.1 概念界定
        2.1.1 产业链与全产业链
        2.1.2 粮食产业链与稻米全产业链的内涵界定
        2.1.3 新型稻米绿色产业链的概念
        2.1.4 价值链的内涵
        2.1.5 产业链增值的内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产业价值链理论
        2.2.2 系统工程分析理论
        2.2.3 价值网与价值星系理论
        2.2.4 模块化理论
        2.2.5 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分析
        2.2.6 人力资本与劳动力流动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的运行现状与问题
    3.1 当前中国稻米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与格局
    3.2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发展的现有模式
        3.2.1 链条式发展模式
        3.2.2 链族式发展模式
        3.2.3 链网式发展模式
    3.3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的运行现状
        3.3.1 吉林省稻米生产与仓储环节现状
        3.3.2 吉林省稻米加工流通环节现状
        3.3.3 吉林省稻米营销管理环节现状
    3.4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运行的现存问题
        3.4.1 产业链上游存在的问题
        3.4.2 产业链中游存在的问题
        3.4.3 产业链下游存在的问题
        3.4.4 环节衔接存在的问题
    3.5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不足的原因剖析
        3.5.1 内因分析
        3.5.2 外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演化规律与机理分析
    4.1 稻米全产业链核心主体的价值需求分析
        4.1.1 生产经营主体
        4.1.2 加工物流服务主体
        4.1.3 消费主体
        4.1.4 监督管理主体
    4.2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模块化构成与系统分析
        4.2.1 衍生产品增值模块
        4.2.2 现代农业服务增值模块
        4.2.3 个性化品牌溯源增值模块
        4.2.4 范围经济增值模块
        4.2.5 信息化创新平台增值模块
        4.2.6 环节衔接增值模块
        4.2.7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系统分析
    4.3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演化规律
        4.3.1 全产业链增值的演化过程
        4.3.2 全产业链增值的演化规律——基于Logistic模型
    4.4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机理分析
        4.4.1 主要环节增值角度——基础
        4.4.2 链条资源优化配置角度——约束
        4.4.3 新型动力强化角度——动力
        4.4.4 目标协同增值角度——保障
        4.4.5 综合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5.1 当前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环境PEST分析
        5.1.1 政治环境
        5.1.2 经济环境
        5.1.3 社会环境
        5.1.4 技术环境
        5.1.5 增值环境综合分析
    5.2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影响因素的分类
    5.3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
        5.3.1 增值影响关系分析
        5.3.2 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
    5.4 关键影响因素指标辨析与指标体系构建
        5.4.1 成本因素
        5.4.2 价值因素
        5.4.3 稳定因素
        5.4.4 风险因素
        5.4.5 创新服务因素
        5.4.6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能力综合评价
    6.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6.2 增值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 综合评价方法介绍
        6.3.1 层次分析法(AHP)
        6.3.2 价值分析法
        6.3.3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
    6.4 基于AHP的权重确定
        6.4.1 一级指标判断矩阵构建与权重确定
        6.4.2 二级指标判断矩阵构建与权重确定
    6.5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能力综合评价
        6.5.1 确定增值能力因素集与评语集
        6.5.2 构建二级指标模糊评价矩阵ijR
        6.5.3 多级模糊运算
    6.6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路径优化模型设计与策略
    7.1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路径优化模型设计
        7.1.1 增值路径优化的价值模型——数理
        7.1.2 增值路径优化的“三维”钻石模型——定性
    7.2 全产业链增值路径优化的思路框架
    7.3 全产业链增值路径优化的策略
        7.3.1 “互联网+新型运营模式”路径
        7.3.2 “现代农业服务+技术创新”路径
        7.3.3 “全链增值+绿色信息化平台”路径
        7.3.4 “产业集群+品牌增值”路径
        7.3.5 “标准化流程+新动能”路径
        7.3.6 “全链风险预警+监控”路径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路径优化的保障措施
    8.1 通过顶层设计进行布局优化,加强管控与监督
        8.1.1 统筹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8.1.2 拓宽投融资渠道,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8.1.3 加强稻米核心环节的监控,促进“亲、清”政商服务
    8.2 完善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处理好各主体间利益关系
        8.2.1 建立链型分配激励机制
        8.2.2 明晰全产业链的成本分担责任
    8.3 创新稻米全产业链管理路径,促进稻米产品的多样化属性
        8.3.1 形成稻米全产业链自治式溯源与管理创新路径
        8.3.2 发掘稻米的多样化属性促进稻米衍生产品增值
        8.3.3 合理利用路径依赖与制度变迁规律
    8.4 打造“双链融合”工程,促进新型人才培育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9.2.1 研究不足
        9.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指标专家打分问卷
附件2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能力评语集调查问卷
附件3 全产业链增值指标AHP判断矩阵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8)考研培训机构混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基于改进组合权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企业竞争力研究
        1.2.2 国内企业竞争力研究
        1.2.3 教育培训机构竞争力研究
        1.2.4 考研培训机构竞争力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考研培训机构的界定
        2.1.2 企业竞争力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企业竞争力理论
        2.2.2 竞争优势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考研培训机构行业现状及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3.1 考研培训机构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行业市场需求现状分析
        3.1.2 行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3.2 考研培训机构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线下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2.2 线上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研培训机构竞争力评价体系及模型的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线下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
        4.2.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线下竞争力评价指标筛选
        4.2.3 线上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
        4.2.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线上竞争力评价指标筛选
    4.3 竞争力评价模型的选取
        4.3.1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与比较
        4.3.2 评价方法确定
    4.4 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及数学原理
        4.4.1 AHP
        4.4.2 改进熵权法
        4.4.3 AHP-改进熵权组合赋权
        4.4.4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5 混合竞争力评价的线性组合模型
    4.6 聚类分析法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南昌市考研培训机构学员的培训需求分析
    5.1 调查方案及数据概况
        5.1.1 研究对象及调查对象
        5.1.2 问卷设计与发放
        5.1.3 问卷信效度分析
    5.2 考研培训机构学员的培训需求现状分析
        5.2.1 性别需求分布
        5.2.2 院校需求分布
        5.2.3 培训学科需求分布
        5.2.4 培训费用需求分布
    5.3 考研培训机构学员的培训需求差异性分析
        5.3.1 报考专业的差异性分析
        5.3.2 是否跨专业报考的差异性分析
        5.3.3 报考院校的差异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南昌市考研培训机构混合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6.1 样本选取与数据获取
    6.2 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6.2.1 AHP确定线下竞争力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
        6.2.2 AHP确定线上竞争力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
        6.2.3 改进熵权法确定线下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
        6.2.4 改进熵权法确定线上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
        6.2.5 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
    6.3 基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的竞争力评价分析
        6.3.1 建立线下竞争力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6.3.2 线下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6.3.3 建立线上竞争力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6.3.4 线上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6.4 基于线性组合模型的混合竞争力评价分析
    6.5 基于聚类分析的混合竞争力评价分析
        6.5.1 聚类分析过程
        6.5.2 聚类结果及混合竞争力类型划分的特征分析
    6.6 实证结果分析
        6.6.1 考研培训机构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
        6.6.2 考研培训机构线下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6.6.3 考研培训机构线上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6.6.4 混合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提升竞争力的建议及策略
        7.2.1 分类建议
        7.2.2 提升竞争力的策略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效果评价研究 ——以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自然灾害灾后重建研究
        1.2.2 项目后评价研究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文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解释结构模型
        2.2.2 层次分析法
        2.2.3 模糊数学
        2.2.4 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2.2.5 遥感影像监测法
3 灾后恢复重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灾后恢复重建效果评价指标筛选
    3.2 灾后恢复重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3.3 灾后恢复重建效果评价指标计算及解释
    3.4 小结
4 灾后恢复重建效果评价研究
    4.1 灾后恢复重建效果评价方法构建
        4.1.1 基于ISM模型的恢复重建效果评价
        4.1.2 确定指标权重
        4.1.3 恢复重建效果模糊数学评价
    4.2 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现吻合度方法构建
    4.3 灾后恢复重建效果评价
    4.4 小结
5 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效果评价机制
    5.1 灾后恢复重建效果监测机制
    5.2 灾后恢复重建效果评价机制
    5.3 小结
6 结论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10)基于信息熵的集装箱码头设备群状态评价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集装箱码头相关研究现状
        1.2.1 工艺技术发展现状
        1.2.2 可靠性研究现状
        1.2.3 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1.3 熵理论研究现状
        1.3.1 系统科学发展现状
        1.3.2 熵理论发展现状
    1.4 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5 现状总结及问题分析
    1.6 主要研究问题
第2章 集装箱码头设备群的状态
    2.1 集装箱码头的组成与动态过程
        2.1.1 集装箱码头的组成
        2.1.2 集装箱码头的动态过程
        2.1.3 集装箱码头的不确定性
    2.2 集装箱码头的设备群
        2.2.1 设备群的结构
        2.2.2 设备群的关联
        2.2.3 设备群的特征
    2.3 集装箱码头设备群的状态空间
        2.3.1 设备群的多状态
        2.3.2 设备的状态空间
        2.3.3 设备群的状态空间
    2.4 集装箱码头设备群状态形式化表述
        2.4.1 信息熵理论
        2.4.2 集装箱码头设备群的熵
        2.4.3 状态的形式化表述
    2.5 设备群状态评价
    2.6 小结
第3章 集装箱码头设备群状态影响评价体系
    3.1 集装箱码头设备群状态评价指标
        3.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1.2 设备群状态评价指标选取
    3.2 集装箱码头设备群状态评价方法
        3.2.1 评价方法的选取
        3.2.2 AHP—熵权分析法
    3.3 集装箱码头设备群状态评价模型
    3.4 小结
第4章 集装箱码头设备群仿真模型
    4.1 仿真建模目的及研究过程
        4.1.1 仿真建模目的
        4.1.2 仿真试验的研究过程
    4.2 集装箱码头设备群概念模型
        4.2.1 仿真建模理论
        4.2.2 集装箱码头设备群作业概念模型
    4.3 集装箱码头设备群仿真模型
        4.3.1 仿真建模对象描述
        4.3.2 仿真模型的抽象设定
        4.3.3 仿真模型元素
        4.3.4 仿真模型的模块
        4.3.5 仿真模型搭建
    4.4 小结
第5章 集装箱码头设备群状态仿真试验研究
    5.1 仿真试验思路
    5.2 仿真试验相关参数设定及试验设计
        5.2.1 试验参数设定
        5.2.2 试验设计
        5.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评价模型分析
        5.3.1 AHP法评价
        5.3.2 熵权法评价
        5.3.3 组合分析法评价及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总结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基于不确定性AHP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研究[D]. 高铭晨.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D]. 陆昊.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3]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 宁玉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20(02)
  • [4]初创跨境电商企业JS公司经营风险评价研究[D]. 叶巧巧.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5]文本挖掘和模糊AHP在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中的研究[D]. 贺佳欢.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基于基坑工程监测的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 褚云鹏. 南昌大学, 2020(01)
  • [7]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D]. 丁冬. 吉林大学, 2020(08)
  • [8]考研培训机构混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基于改进组合权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D]. 陈莉娟.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 [9]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效果评价研究 ——以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为例[D]. 徐少雄.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10]基于信息熵的集装箱码头设备群状态评价及仿真研究[D]. 潘子涵.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标签:;  ;  ;  ;  

基于不确定性层次分析法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