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陷盆地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特征

断陷盆地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特征

一、断陷盆地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吴景峰[1](2021)在《方正断陷成盆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文中认为在郯庐断裂带走滑机制背景下方正断陷经历了走滑伸展、走滑张扭、走滑压扭多期构造作用叠加,地震资料多解性强、成盆演化过程不明确、原型盆地难以识别、成盆演化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不清楚,针对存在问题本次研究以“定性+定量”的技术方法为手段,定性研究表现在深入分析郯庐断裂带的走滑成盆机制、建立方正断陷构造解析模式、明确成盆演化期次及成盆演化对油气藏的控制,定量研究表现在对主控断裂活动速率分析明确主控断裂活动特征、原型盆地恢复明确沉积中心分布及迁移规律、走滑隆升时间的确定为成盆期次划分提供依据,定性理论分析,定量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系统的走滑型断陷盆地研究方法,因此,本次研究对方正断陷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走滑成盆机制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对郯庐断裂带北段走滑机制的系统分析,认为成盆机制具有早期左旋走滑伸展成盆,晚期右旋走滑挤压改造的特点,由于走滑方向、走滑主控断裂的转换以及主断裂走向的变化,在伊通盆地、方正断陷、汤原断陷产生了张扭压扭转换的现象,方正断陷、汤原断陷为东边界断裂控盆,伊通盆地为西边界断裂控盆。以方正断陷最新二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为基础,通过应力模型、理论模型、格架模型建立了方正断陷三类解析模式:伸展模式、走滑模式、挤压逆冲模式;在新的解析成果基础上,重新厘定了方正断陷构造格局,与前人研究不同的是认为东部边界发育逆冲推覆带,与伊通盆地西北缘逆掩断裂带有类似特征。通过对三大控盆断裂活动速率的分析,认为三大断裂总体表现为古、始新世(走滑伸展拉分期)整体活动速率较弱,渐新世(走滑压扭改造期)变强,西北缘断裂向北迁移,伊汉通断裂与东南缘断裂向南迁移,表现为右旋走滑特征。应用裂变径迹测年实验分析技术,方正断陷周缘基底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明显处在几个节点上,第一个节点在34Ma左右,对应方正断陷渐新世右旋走滑开始,第二个节点在23Ma左右,对应新近纪左旋走滑开始,第三个节点处在15-10Ma附近,对应中新世右旋走滑及断陷隆升,在2.5Ma之后,对应第四纪右旋走滑挤压及断陷快速隆升,以此为依据将方正断陷成盆期次分为走滑拉分伸展-走滑张扭反转-走滑强烈拉分-走滑压扭反转四个阶段。通过原型盆地恢复认为新安村组时期沉积中心位于北部兴旺次凹和大林子次凹,达连河组时期沉积中心向南迁移,位于德善屯次凹,宝一段向北迁移,位于德善屯次凹、大林子次凹和兴旺次凹,宝二段沉积中心位于东南缘断裂一侧的德善屯次凹和大林子次凹,总体上表现为由北向南迁移,由靠近东南缘断裂一侧向盆内迁移的过程,早期由东南缘断裂控制,晚期由伊汉通断裂控制。在成盆演化分析基础上,研究认为走滑拉分伸展期控制了新安村组源岩分布;走滑强烈拉分期促进断陷东部新安村组烃源岩成熟;走滑压扭反转期在断陷东部形成一系列构造调节带及逆冲构造带,结合油气条件分析,建立了成藏模式,近源、压性、反向断裂是成藏的关键三要素,本次新解释的东部逆冲带,位于早期沉积中心内,反向断裂发育,圈闭有效性好,认为东部逆冲带为有利勘探区带。

易立[2](2020)在《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唯一发现规模储量并建成大型油气田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但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尚未开展深入分析。因此,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不仅能够推动隆升控盆控藏新认识,丰富高原型盆地石油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高原盆地的油气勘探。本文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方法,针对柴达木盆地形成和油气成藏方面的科学问题,总结成盆、成烃、成藏规律,从青藏高原隆升特征研究其对柴达木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具“双阶段性”、“三中心迁移性”及“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性”的“三性”特征。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建立了新生代早期局部分散小断陷-晚期统一开阔大拗陷的“双阶段”演化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拗陷沉积构造特征,提出盆地新生代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咸化湖盆中心的差异演化和规律迁移特征;提出“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是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显着特点;指出柴达木盆地演化特征是受到青藏高原“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的隆升机制的控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决定性因素。“晚生”:高原隆升导致盆地地壳缩短增厚,地幔烘烤减弱与冷却事件的发生引起地温梯度降低,拖缓了烃源岩的热演化,造成了生烃滞后;“晚圈”:高原隆升晚期强烈的特性,造成盆地众多大型晚期构造带的发育,而隆升的阶段性造成早期构造最终由晚期构造调整定型。新近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挤压变形,导致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的不同类型构造圈闭形成或定型晚;“晚运”:高原晚期强烈隆升引起的构造运动,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晚期断层,还可引起部分先成断层晚期活动,这些断层是有效的晚期运移通道,同时晚期强烈挤压产生的异常高压也为晚期高效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正是青藏高原隆升控制下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晚期成藏特性。通过剖析昆北、英雄岭、东坪及涩北四个亿吨级大油气区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构建了昆北地区“同生构造-晚期定型-断阶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英雄岭地区“构造多期叠加-断层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东坪-尖顶山地区“早晚构造叠加-断裂直通输导-晚期复式成藏”、台南-涩北地区“晚期构造-晚期生烃-自生自储-晚期成藏”四种晚期成藏模式。提出柴达木盆地潜山分类新方案并提出了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将盆地潜山分为逆冲断控型、走滑断控型、古地貌型和复合型4大类,并根据控山断裂性质,按照先生、同生和后生进一步将潜山划分为11种亚类;将潜山构造带划分为逆冲断裂控制型(断控型)、古隆起控制型(隆控型)和逆冲断裂与古隆起复合控制型(断隆共控型)3种类型;建立了“断-隆-凹”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指出冷湖和大风山地区是潜山领域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马钰凯[3](2020)在《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构造演化及对石炭-二叠系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文中提出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石炭-二叠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重要的潜山油气增储领域。在渤海湾盆地区域构造背景及石炭-二叠系沉积特征与演化过程的基础上,探究构造演化对煤系烃源岩生烃规律、优质储层发育、潜山圈闭形成等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是潜山油气成藏研究的重点,对油气增储上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以黄骅坳陷上古生界潜山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露头及井震资料,整理并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探究构造演化对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研究成果表明:(1)华北地台经历克拉通化、稳定发育、裂解破坏和伸展裂陷的演化过程,在此背景下石炭-二叠系的沉积充填,建立在稳定发育的碳酸盐岩台地之上,在经历中、新生代“两期改造,两期建造”之后,石炭-二叠系最终呈现出残留盆地特征;(2)太原组和山西组煤系地层是潜山烃源岩的主力层系,构造演化控制其生烃过程存在2个阶段,分别对应燕山早中期和喜山期,生烃模式包括持续埋藏型、早抬晚埋型和间歇埋藏型,此外研究区内二次生烃门限大于一次生烃门限,乌马营、王官屯及歧口深凹区为生烃最有利区带;(3)石炭-二叠系优质储层的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裂缝为辅,原生孔隙较少,断裂造缝作用对储层改造的有效范围是距离主干断层759m以内,溶蚀作用对储层的改造分为有机酸溶蚀-大气淡水淋滤复合模式、有机酸溶蚀主导模式、大气淡水淋滤主导模式,其中第三种模式分布最广且改造强度最大;(4)研究区发育的潜山圈闭类型包括背斜圈闭、逆冲圈闭、古地貌圈闭和掀斜断块圈闭,不同类型的圈闭在构造演化控制下具有各异的形成过程,其中掀斜断块圈闭分布最为广泛,背斜圈闭主要分布在南部,古地貌圈闭主要分布在北部,逆冲圈闭零星分布。对典型潜山油气藏进行解析,发现研究区潜山油气藏分为古生古储型和新生古储型。潜山油气成藏在构造演化控制下体现出有效烃源岩、优质储层、良好圈闭的合理配置。诸如乌马营、王官屯及歧北-埕海北部地区具有良好圈闭条件、生储盖组合及保存条件的区域,有利于潜山油气聚集成藏。上述分析对潜山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吴飘[4](2020)在《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连盆地洼槽区油气资源丰富,成藏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23个洼槽进行类型划分,挑选不同结构、不同地质类型的四个典型洼槽(乌兰花南、阿南、巴南、乌雅南)开展成藏地球化学研究,构建了不同洼槽、不同区带的成藏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二连盆地洼槽地质要素类型可分为高熟大型半咸水洼槽等3大类15小类,洼槽结构类型可分为单断断槽式等5类,洼槽生烃潜力可分为富生烃、生烃和非生烃三个级别;高熟型洼槽和成熟型咸水洼槽全为富生烃洼槽,深洼带面积大于100km2是富生烃洼槽形成的必要条件。根据烃源岩抽提物生物标志化合物差异,可将四个典型洼槽的烃源岩发育模式分为半咸水-咸水(菌)藻源保存力模式、淡水-半咸水混合生源有机质供给力模式、淡水陆源有机质供给力模式。不同模式下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生排烃门限、生油窗宽度以及源藏关系具有差异性。不同烃源岩生成的原油成因类型可分为咸水藻源低熟油等3大类9小类,不同类型原油具有成带或成层分布特征。四个典型洼槽中,阿南洼槽蒙古林和小阿北油藏原油主要从深洼带经不整合面-断裂-不整合面呈阶梯式运移;乌兰花南洼槽原油主要沿断裂垂向运移;乌雅南洼槽K1ba4段原油主要沿T8不整合面侧向运移成藏,而K1bt1下段原油多为源内砂体输导成藏;巴南洼槽巴I、巴II构造带油藏多为原地烃源岩经断裂-砂体侧向输导成藏。四个典型洼槽中,阿尔善断裂带、乌雅南洼槽斜坡内带、巴I构造带具有高强度充注特征,其他区带多为中等或低强度充注。各洼槽原油多为腾二期和赛汉期两期充注,但咸水洼槽成藏时间偏早,近洼构造带成藏期次较多。现今四个典型洼槽均为静水低压体系,但油柱高度小于浮力驱动的临界油柱高度,地史时期深洼带油气充注的动力为浮力和古异常压力综合作用。不同结构洼槽的成藏模式可分为双源阶梯式连续充注复式成藏等4种模式,洼槽水体盐度控制烃源岩发育模式及油气性质、烃源灶控制油气来源及分布、洼槽结构控制油气运移和聚集。

张鑫[5](2020)在《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泌阳凹陷处于河南泌阳县和唐河县之间,面积为1000 km2,作为南襄盆地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断陷构造单元,属于叠加于东秦岭造山带之上的晚中生代-新生代“后造山期”断陷-拗陷型盆地,可划分为南部陡坡带、中央深凹带及北部斜坡带三个构造单元。论文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对泌阳凹陷古近系构造演化、沉积体系、烃源岩及储层特征和分布以及油气成藏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等研究,厘定了成岩类型及成岩序次或成岩序列,并依据不同岩相及不同产状包裹体荧光颜色和荧光光谱,确定成熟度及生排烃幕次,并初步确定充注幕次;根据盆地埋藏史及热史模拟结果分析,结合油包裹体及其所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确定较为准确的油气充注年龄;通过现今地层压力刻画及古流体压力模拟,基本弄清了作为油气运移充注原动力的古今地层压力特点及分布;在不同成藏动力系统油源对比的基础上,根据生排烃过程、古流体压力演化及油气充注过程等特点,深入分析了泌阳凹陷油气动态成藏过程中的源汇耦合关系,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进而探讨了泌阳凹陷的勘探潜力,并对有利的勘探区域进行了预测。通过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认识如下:通过烃源岩和砂岩储层样品透射光、荧光和冷阴极发光分析,并结合茜素红染色片观察、SEM+微区能谱元素分析及稳定O-C同位素组成分析,厘定了泌阳凹陷的成岩过程,认为核桃园组沉积时期为封闭性的咸化湖泊,经历了早成岩、埋藏A、B及C阶段Fe-方解石、方解石胶结、Fe-白云石胶结、石英次生加大边形成,以及长石局部溶蚀和石英颗粒及次生加大边碱性溶蚀等“酸-碱交替”溶蚀过程。在成岩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和显微荧光观察,确定了不同成熟度的四幕生排烃及不同构造单元的“四幕油和一幕天然气”充注,其中第一幕充注低熟油,第二-第四幕充注成熟度相当。根据油包裹体及所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并结合盆地模拟的埋藏史及热史结果,厘定了凹陷油气充注年龄,进而结合泌阳凹陷构造演化史,确定凹陷两期油气充注成藏过程,第一期发生于主裂陷期阶段,包括第一幕(36.1~23.5Ma)、第二幕(34.1~21.2Ma)和第三幕(30.9~16.2Ma)成藏,具有多阶连续性充注特点;第二期发生于拗陷期阶段,即第四幕油(7.9~0.2Ma)和一幕天然气成藏(3.0~0.8Ma)。利用钻井实测压力资料和重复地层压力测试等资料,以及二维地震速度谱资料对现今地层压力进行刻画,认为泌阳凹陷大仓房组及核桃园组发育中低超压,并且存在正常地层压力带、超压过渡带及三个超压带复杂的地层压力系统;运用盆地模拟法和古流体包裹体法对古压力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泌阳凹陷大仓房组顶部在距今39.30Ma已经形成两个超压中心,至32.99Ma时期,基本已拓展形成一个超压体系,但下二门地区超压明显较周围强,直至距今10.5Ma,下二门地区较强超压区基本消失,形成单一超压中心。而核三下段古压力在距今39.30Ma前开始聚集,距今32.99Ma开始发育中-低幅异常超压(以压力系数1.2为界),并且形成双超压中心,但下二门地区超强较弱,距今28.94开始两个超压中心向盆地中心扩展,形成一个统一的超压体系,至距今23.03Ma达到超压最大,随后无论发生泄压还是泄压-增压,地层压力始终保持超压直至现今。通过泌阳凹陷油源对比发现,泌阳凹陷深凹区核三段及核二段烃源岩为本区同层位油气提供油源,而南北斜坡核三上段及核二段原油来自深凹区同层位烃源岩,而核三下段原油来自本地同层位烃源岩;泌页1井生排烃过程分析表明,烃源岩在大约37Ma进入生烃门限,所发现的橙黄色荧光的油包裹体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在32Ma处进入中成熟阶段,23.03Ma达到生烃高峰,其中所发现两幕中成熟的油包裹体表明排烃过程的存在。从模拟剖面来看,深凹区核二段的下部地层已进入生烃门限,生成低熟油;而深凹区和陡坡区整个核三段进入生烃门限,核三上段处于低-中成熟阶段,核三下段处于中-高成熟阶段;仅在西部和北部表现为低成熟阶段。泌阳凹陷地层超压为油气运移充注连续性成藏持续提供原动力。凹陷所持续存在的地层超压所造成的剩余压力,以及浮力及毛细管力等的复合作用使得生烃深凹区流体势增强,油气能够持续从烃源区的高流体势区向凹陷斜坡区及凹陷低流体势区运移;而构造-沉积古地貌及其所控制的张厂及侯庄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及“古城-赵凹”走滑断裂多种优势输导通道,以及砂体-断裂立体高效复合输导体系的存在及展布,保证油气高效输导多幕充注成藏。通过油源对比、烃源岩生排烃过程、运移输导充注过程及圈闭形成等综合分析,发现泌阳凹陷生排烃阶段(39.0~37.0Ma→23.03Ma→0.2Ma)与古流体压力演化过程中超压的形成与演化(39.30 Ma→32.99 Ma→23.03 Ma→0 Ma)较为一致,保证了油气的运移的原动力,并且地层超压及浮力和毛管压力所造成的流体势使得油气从深凹区的高流体势区向南北两侧的低流体势区运移;并且存在张厂及侯庄三角洲砂体及“古城-赵凹”走滑断裂优势输导多通道,以及砂体-断层立体复合输导体系,保证了油气的高效运移输导,并对前期或同期所形成的不同类型圈闭进行充注。由于以上过程的相互耦合,使得泌阳凹陷能够发生多期多幕连续成藏,即第一成藏期第一-第三幕(37.2~16.2Ma)三幕油充注成藏,以及第二成藏期第四幕油及一幕天然气(7.9~0.2Ma)充注成藏。通过动态成藏过程剖析,结合泌阳凹陷油气分布特征及地区性差异分析,探讨了泌阳凹陷勘探潜力,并预测了凹陷的有利油气勘探区域,认为泌阳凹陷深凹区及深层系为大仓房组及核三下段泥页岩油气有利潜力区,以及岩性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潜力区;而凹陷北部的张厂及侯庄古低槽区域及其周缘地区为深层构造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有利潜力区,这些必将成为泌阳凹陷下一步重点勘探新领域区。

楼仁兴[6](2019)在《松辽盆地东南部下白垩统火石岭组-营城组断陷群油气成藏规律》文中指出松辽盆地东南部主要包括了王府、榆东、榆西、德惠、梨树、双辽、三岔河和增盛8个断陷,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但是对于整个松辽盆地东南部火石岭组—营城组的油气成藏规律并未开展过系统的研究工作。因此,对研究区火石岭组—营城组区域性的断陷组合与发育演化特征、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展布特征、油气藏控制因素及成藏规律等还没有一个较统一的认识。本文以松辽盆地东南部8个断陷火石岭组—营城组为研究对象,在前期大量的单一断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沉积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以地震解释、钻测井分析及岩芯观察等为手段,结合丰富的油气相关测试数据,系统研究松辽盆地东南部深层断陷群断陷结构、组合及其演化机制特征,总结不同断陷类型的构造、充填演化及成藏的差异性,揭示研究区不同构造样式断陷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成藏规律。在地层对比的基础上,通过二维三维地震剖面联合解释以及断陷盆地结构分析,研究区8个断陷盆地的轴向主要为NE向、NNE向和近SN向,主要受NNE、NE、近SN和NW向主控断层控制。根据控陷断层的平面联结方式,研究区断陷可分为单断式、相向复合式和多边复合式三种半地堑组合形式。在地震精细解释与构造格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应用平衡剖面方法,将研究区断陷期构造演化划分为初始断陷期、强烈断陷期和断陷衰减期三个演化阶段。研究区不同构造样式类型断陷剖面断陷期地层总伸展量约为0.685.73km,其中近SN向控制的单断式断陷断陷期地层总伸展量最大,约为5.73km,其对应的断陷期地层伸展率为17.54%;由NNE—NE向断层控制的相向复合式断陷断陷期地层总伸展量次之,约为5.20km,对应的断陷期地层伸展率为16.46%;多边复合式断陷断陷期地层总伸展量最小,约为0.68km,对应的断陷期地层伸展率为1.95%。通过对岩心、综合录井、测井以及骨干地震剖面的综合分析,恢复了研究区火石岭组—营城组沉积相带展布特征。火石岭期研究区南北部以火山岩为主、中部发育半深湖相沉积;沙河子期断陷湖盆扩张,形成了扇三角洲砂体广布的湖泊—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营城期边缘控盆断裂活动相对减弱,湖泊水体较沙河子期变浅,但湖盆范围有所扩大,形成了湖泊—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利用储层烃类流体包裹体测温,并结合德惠和王府断陷的代表性单井埋藏热演化史,确定了研究区单断式断陷火石岭组—营城组储层至少经历了两期油气充注事件,分别为泉头期—青山口期和青山口末期—嫩江期,其对应的油气成藏时间为98.391.0Ma和88.981.0Ma;相向复合式断陷火石岭组—营城组储层至少经历了三期油气充注事件,分别为营城末期、泉头期和青山口末期—嫩江期,对应的成藏时间为100.0Ma、97.994.6Ma和8783Ma。根据重点断陷深层油气分布与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的相关分析分析,揭示了松辽盆地东南部火石岭组—营城组成藏的关键控制因素有四点:发育半深湖相优质烃源岩、发育火山穹窿,或存在扇三角洲前缘舌状上倾尖灭砂体/透镜状湖底扇砂体、火山岩区邻近生烃洼槽的火山穹窿构造、断层。综合分析研究区断陷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结合油气成藏规律和控制因素,建立了两种有利油气成藏模式。单断式断陷油气成藏模式:(1)斜坡带烃源岩与侧向交互的储集砂体构成上倾尖灭岩性成藏带,(2)中部次凸形成垂向运移为主的火山穹窿成藏带和横向运移为主的透镜型岩性成藏带或构造—岩性复合成藏带,(3)缓坡边缘形成垂向运移为主的火山穹窿成藏带。相向复合式油气成藏模式:(1)中部次凸西翼斜坡带烃源岩与侧向交互的储集砂体形成上倾尖灭夹岩性-断层成藏带,(2)中部次凸形成垂向运移为主的火山穹窿成藏带和横向运移为主的上倾尖灭成藏带或断背成藏带,(3)中部次凸东翼斜坡带烃源岩与侧向交互的储集砂体形成上倾尖灭夹透镜状岩性成藏带,(4)断陷两侧控盆断层陡坡边缘形成垂向运移为主的火山穹窿成藏带。

刘一茗[7](2019)在《西藏伦坡拉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伦坡拉盆地位于西藏自治区班戈县境内,是在燕山褶皱期海相基底上发展起来的新生代陆相盆地,盆地经历了断陷、拗陷及构造隆升三个构造演化阶段,后期的构造隆升对盆地原生油气藏有着强烈的调整改造作用。伦坡拉盆地的勘探程度较低,实际资料和理论认识也比较少,但作为西藏地区唯一获工业性油气流的盆地,不管是勘探实践,还是理论研究,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基于伦坡拉盆地实际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料状况,充分利用研究区现有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测试资料并吸纳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和勘探最新进展,补充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及相关测试分析工作,以油气成藏动力学理论为指导,点(钻井)-线(剖面)-面(平面)相结合,系统分析评价伦坡拉盆地烃源岩、储层、保存及温压等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定量、动态刻画其油气生排运聚过程,并探讨油气藏的调整改造过程,最后在典型油藏对比解剖的基础上,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总结成藏主控因素,进而预测盆地有利油气成藏区带。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及认识:1.油气地质成藏条件伦坡拉盆地以始新统牛堡组为主要烃源岩,且有机质丰度在不同凹陷不同层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横向上,各层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分布总体上有“西高东低、北高于南”的特征,好烃源岩(TOC>0.8%)主要发育于盆地中西部蒋日阿错凹陷和江加错凹陷。元素分析法、显微组分分析法、岩石热解分析法和氯仿沥青“A”族组成判别法等多种方法研究表明,伦坡拉盆地牛堡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II1型为主,I型次之。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o)揭示,牛堡组二段烃源岩现今大多处于中成熟阶段(0.7%<Ro<1.3%),牛堡组三段烃源岩则多处于低成熟阶段(0.5%<Ro<0.7%)。油源对比证实,储集于牛堡组二段的原油主要来源于其自身烃源岩,属自生自储型,而储集于牛堡组三段的原油部分来源于牛堡组二段,部分来源于其自身,既有自生自储型,也有下生上储型。伦坡拉盆地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湖底扇等储集体,岩性以砂砾岩、细砂岩、白云质粉砂岩、灰质粉砂岩及白云岩等为主,其储集物性多呈低孔低渗的特征,且不同凹陷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西部蒋日阿错凹陷和东部爬错凹陷以牛堡组三段中亚段储层物性最好,而中部江加错凹陷牛堡组二段下亚段储集物性最好。伦坡拉盆地发育牛堡组二段、牛堡组三段、丁青湖组二段及丁青湖组三段四套泥质岩盖层,其中以牛堡组二段上亚段和牛堡组三段下亚段盖层最为重要,其单层泥岩厚度最大可达600m,泥地比最高达0.9,排替压力最高达13MPa,具有较强的区域封盖能力,为油气保存提供了有利的封盖条件。伦坡拉盆地牛堡组地层水型以NaHCO3型为主,pH值普遍高于7,Ca2+与Mg2+成正相关关系,地层水矿化度较低,且随深度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反映该区地层水处于积极交替带内,多为开启的、氧化-弱氧化水文地质环境,油气保存条件多为较差-差级别。伦坡拉盆地受晚期断裂改造强烈,中东部发育大量张扭性质的调节断层,对原生油气藏起调整改造作用,西部则多为“通天”类型的大断裂,对原生油气藏有着较大的破坏作用。2.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识别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流体包裹体法、泥岩声波时差法及地层对比法恢复的牛堡组顶界面剥蚀量在平面上表现为中部剥蚀量小,南北剥蚀量大,且北部大于南部的特征;应用地层对比法估算的丁青湖组顶界面剥蚀厚度在盆地西部约600m,东部约300m。伦坡拉盆地单井埋藏史曲线呈“两段式”,断陷期的总沉降速率及构造沉降速率明显高于坳陷期及调整改造期。伦坡拉盆地具有较高的古、今地温梯度,属于典型的“热盆”,受牛堡组沉积末期和丁青湖组沉积末期两次地壳抬升的影响,盆地地温场经历两期“升温-降温”演化过程。不同凹陷烃源岩热成熟史存在较大差异,蒋日阿错凹陷牛堡组一段和牛堡组二段下亚段烃源岩进入生油及生气门限的时间均早于江加错凹陷和爬错凹陷,且现今多处于中-高成熟阶段(Ro=0.7%-2.0%),而牛堡组二段上亚段及以上层系烃源岩则表现为中东部江加错凹陷和爬错凹陷进入生油门限的时间早于西部蒋日阿错凹陷,且现今多处于低成熟阶段(Ro=0.5%-0.7%)。伦坡拉盆地牛堡组同一层段烃源岩开始生排油的时间早于生排气时间,且生排油率大于生排气率,但排气效率高于排油效率,排气效率多高于50%,而排油效率则多小于50%;受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制约,深部烃源岩生排烃时间早于浅部烃源岩,生排油气率也相对较大;牛堡组二段中亚段及其以上烃源岩层段至今尚无规模天然气的生成与排出。伦坡拉盆地主成藏期的压力和流体势平面分布具有较好的继承性,古压力在平面上呈现为“中部高两侧低”,古流体势在平面上呈现为“中南部高,西北及东部低”。在此基础上,结合沉积相、烃源岩热成熟度以及封盖能力分布对油气二次运移路径和圈闭预测的结果揭示,盆地中央凹陷带的岩性圈闭是原生气藏的有利聚集区。显微岩相学观察揭示伦坡拉盆地牛堡组储层发育盐水、含烃盐水及烃类三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并主要呈线状、带状分布在石英微裂隙和方解石胶结物中。烃类包裹体的荧光颜色丰富,具蓝白色、蓝色、黄色及橙黄色等,定性指示不同成熟度原油的多期充注;烃类包裹体荧光光谱主峰波长存在495nm与540nm两个峰值,定量揭示盆地牛堡组存在两期油气充注。基于与烃类包裹体相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地层埋藏史图上的投点结果,确定出伦坡盆地牛堡组储层两期油气充注的时间分别为距今30-27Ma与23-21Ma,并以第二期为主。伦坡拉盆地晚期断裂活动、地层褶皱、抬升剥蚀及地层切割作用强烈,原生油气藏形成后普遍经历了物理调整改造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大多遭受了生物降解、水洗、氧化等化学调整与改造作用,导致其原油轻质组分减小,重质组分增加,密度变大,黏度增高,从而形成了现今的稠油藏。3.油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伦坡拉盆地目前已发现的8个油藏中有7个为稠油藏,1个为轻质油藏,且现已发现的油藏主要分布在中央凹陷带的断裂发育区,并具纵向分布层位多,横向运移距离长,油藏调整改造活跃的特点。基于典型油藏精细解剖,可将伦坡拉盆地油藏的成藏模式划归为“晚期破坏型”与“晚期保存型”两大类。其中,“晚期破坏型”多形成稠油藏,如红星梁稠油藏(早期超压-断层联合封闭晚期断层破坏型)、红山头稠油藏(近源断层垂向输导晚期断层破坏型)及长山古油藏(中源砂体侧向输导晚期抬升破坏型),而“晚期保存型”则形成常规油藏,如罗马迪库油藏(远源砂体侧向输导晚期保存型)。综合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成藏动力学过程重建及典型油藏精细解剖等成果,提出伦坡拉盆地油气成藏受烃源、储层和保存“三元”复合控制,并进而将伦坡拉盆地的勘探区带按成藏条件评价划分为I、II、III三类,其中I类区带2个,包括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的蒋日阿错凹陷及爬错凹陷,其成藏条件最为优越;II类区带2个,为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的达玉山逆掩推覆带及以岩性圈闭为主的江加错凹陷;III类区带3个,包括以构造圈闭为主的鄂加卒逆冲褶皱带与伦坡日-长山褶皱隆起带及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的蒋日阿错南冲断褶皱带,其成藏条件相对较差。

赵珊[8](2019)在《渤海湾盆地典型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缓坡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指向区,明确各类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渤海湾盆地为例,在缓坡带类型划分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质、测井、地化等资料,对缓坡带的油气分布样式以及成藏过程进行了解剖,建立了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基于缓坡带基底产状,将渤海湾盆地缓坡带划分为三种类型:简单型缓坡带、过渡型缓坡带和复杂型缓坡带。简单型缓坡带分布于盆地边缘各凹陷中,油气藏类型以岩性—构造为主,富集层系相对集中,具有“一字型”油气分布样式。过渡型缓坡带位于盆地中心至边缘的过渡区凹陷中,地层油气藏有所增多,富集层系跨度较大,具有“阶梯状”油气分布样式。复杂型缓坡带位于盆地中心凹陷中,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浅层系油气富集程度逐渐增加,具有“梳齿型”油气分布样式。简单型缓坡带供烃能力差,成藏期断层活动性不强,以砂体侧向输导为主,具有“弱供烃—砂体输导—侧向运移”成藏模式。过渡型缓坡带供烃能力较好,成藏期断层活动性增强,断-砂为主的阶梯式输导为主,发育“中等供烃—断-砂输导—阶梯式运移”成藏模式。复杂型缓坡带供烃能力强,成藏期断层活动性强,油气以断裂垂向输导为主,表现为“强供烃—断裂输导—垂向运移”成藏模式。综合分析认为,烃源岩供烃能力和成藏动力决定了油气运移距离,从而影响了缓坡带中—外带油气的富集程度;而成藏期断层活动的差异性决定了油气的垂向运移能力,影响了油气纵向富集层系。

官伟[9](2019)在《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结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玛湖凹陷大油区的发现证实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界面上下是油气成藏和勘探的重要目标,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分布受二叠系与三叠系、下乌尔禾组与上乌尔禾组之间的大型不整合控制,结合该时期准噶尔盆地整体为统一的坳陷沉积,东西区构造及沉积特征具有相似性的特点,论文选择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为研究对象,进行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及成藏作用研究,为寻找二叠系-三叠系大-中型不整合体油气藏提供基础。通过区域构造解剖研究认为陆梁隆起带二叠纪-三叠纪盆地性质及演化可以划分为石炭纪-早二叠世岛弧碰撞后应力释放的断陷盆地阶段,中晚二叠世转化为前陆盆地阶段,三叠纪为坳陷盆地阶段。综合地层界面特征分析,将二叠系-三叠系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二叠系与三叠系各分为3个层序,PSQ1为夏子街组(将军庙组),PSQ2为下乌尔禾组(平地泉组),PSQ3为上乌尔禾组(梧桐沟组),TSQ1为百口泉组(上仓房沟群),TSQ2为克拉玛依组,TSQ3为白碱滩组(黄山街组),基于连井及地震剖面开展地层对比,明确陆西缺失上二叠统地层,陆东缺失中下二叠统地层。研究区整体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陆梁隆起带大部分为扇三角洲沉积,局部存在冲积扇沉积,扇三角洲前缘大面积分布,是有利运聚层发育部位。提出不整合体结构3级层次划分方案,即一级为盖层、不整合体层和油源网层,二级不整合体层可细分为上覆层、不整合面层及下伏层,三级是成藏要素级包括运聚层、隔挡层、风化粘土层和风化淋滤带等单元。通过以测井、地震资料为主结合岩性、物性特征等进行不整合体纵向结构的分析,将研究区分为5种不整合类型和8种岩性组合关系,确定了16种不整合体结构类型。描述不整合复合体三层结构内部的运聚层、隔挡层展布特征,风化粘土层和风化淋滤带的平面展布特征,以及不整合体结构类型的展布特征,明确滴南凸起一带和白家海-五彩湾一带是有利不整合体圈闭形成的有利区。从油气输导体系和不整合复合体评价入手,结合3个典型不整合体油气藏的解剖,明确了不整合复合体油气成藏控制要素,预测了各结构层成藏有利区。平地泉组有利区主要分布在滴南凸起南侧斜坡带和夏盐凸起西段斜坡带,梧桐沟组有利区主要分布在滴南凸起和白家海凸起,但是滴南凸起分为南带二叠系来源有利区和北带石炭系来源有利区,整体与断裂的分布及性质有很大关系。

张聪[10](2019)在《渤海湾盆地典型陡坡带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陡坡带作为断陷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藏条件与成藏过程存在多样性,影响了其油气分布。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及地化等资料,以渤海湾盆地陡坡带类型划分和油气分布样式建立为基础,结合烃源岩供烃能力、成藏期断层活动性等分析,解剖了陡坡带油气成藏条件,建立了陡坡带油气成藏模式,明确了陡坡带成藏主控因素。基于主断层发育特征,将渤海湾盆地陡坡带划分为铲式、坡坪式和断阶式三类。铲式陡坡带主要分布在盆地外围的深大断裂处,以岩性和构造油气藏为主;坡坪式陡坡带主要分布深大断裂带之间,由洼陷至陡坡边缘依次发育岩性、构造和地层油气藏;断阶式陡坡带主要分布在渤海海域,构造油气藏发育。三种类型的陡坡带在烃源岩面积占比Ar和距离占比Dr值、断层-烃源岩接触厚度、成藏期与断裂活动匹配性以及超压发育特征等方面差异明显。坡坪式陡坡带各成藏要素匹配性最好,油气最易成藏,油气占凹陷总资源量比例最大;铲式陡坡带成藏要素匹配性最差,资源量占比最小。铲式陡坡带供烃能力弱,陡坡主断裂活动速率低,断层呈封闭性,油气沿邻接砂体侧向运移后依靠主断层封闭成藏,为“单源弱驱动-砂体侧向输导型”成藏模式;坡坪式陡坡带供烃能力强,断裂活动较强,断层呈半封闭性,油气主要沿陡坡主、次级断裂进行垂向输导,为“多源强驱动-断层垂向输导型”成藏模式;断阶式陡坡带供烃能力较强,陡坡断裂活动强,断层起输导作用,油气主要沿多条断裂和砂体进行多次垂向和侧向运移,为“多源强驱动-多断网式输导型”成藏模式。陡坡带油气成藏主要受控于供烃能力和断裂活动性。烃源岩的供烃能力决定了陡坡带油气的富集程度,断层活动性决定了陡坡带油气的富集层系。

二、断陷盆地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断陷盆地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方正断陷成盆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2.1 走滑构造及走滑盆地国内外研究现状
        0.2.2 郯庐断裂带国内外研究现状
        0.2.3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区域构造特征
        1.1.1 郯庐断裂北段活动期次及动力学背景
        1.1.2 郯庐断裂北段盆地群发育特征
    1.2 地层特征
        1.2.1 地层发育情况
        1.2.2 主要目的层地震反射特征
        1.2.3 地层对比与统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方正断陷构造解析及断裂特征
    2.1 解析模式建立
        2.1.1 西部伸展构造及解析模式
        2.1.2 中部走滑构造及解析模式
        2.1.3 东部挤压逆冲构造及模式
    2.2 构造单元划分
    2.3 断层类型及形成期次
        2.3.1 断裂级别划分及断裂系统
        2.3.2 断层剖面特征及构造样式
        2.3.3 断裂平面特征及形成期次
        2.3.4 主控断裂特征及活动速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方正断陷成盆期次及演化
    3.1 裂变径迹反映的隆升及走滑证据
        3.1.1 裂变径迹反映构造隆升的原理
        3.1.2 样品测试与年龄特征
        3.1.3 构造热历史反映的隆升及走滑过程
    3.2 走滑成盆期次及演化
        3.2.1 走滑拉分伸展期
        3.2.2 走滑张扭反转期
        3.2.3 走滑强烈拉分期
        3.2.4 走滑压扭反转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方正断陷原型盆地及沉积充填特征
    4.1 剥蚀厚度恢复
        4.1.1 恢复剥蚀厚度的方法
        4.1.2 方正断陷剥蚀厚度计算
        4.1.3 方正断陷剥蚀厚度恢复
    4.2 原型盆地特征
        4.2.1 原始厚度恢复
        4.2.2 原型盆地特征及沉积中心迁移规律
    4.3 沉积充填及沉积相
    4.4 构造-沉积的耦合关系
        4.4.1 走滑拉分伸展期沉积特征
        4.4.2 走滑张扭反转期沉积特征
        4.4.3 走滑强烈拉分期沉积特征
        4.4.4 走滑压扭反转期沉积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盆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5.1 走滑拉分伸展期是源岩发育期
    5.2 走滑强烈拉分伸展期是源岩成熟期
    5.3 走滑压扭反转期是有利圈闭形成期
    5.4 油气运聚及有利区预测
        5.4.1 油气运移条件
        5.4.2 生、储、盖配套条件
        5.4.3 油气成藏模式及油气分布规律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2)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盆地中新生代类型及演化研究
        1.2.2 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1.2.3 盆地油气成藏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及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2.1.2 青藏高原隆升
        2.1.3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地质概况
        2.1.4 青藏高原油气勘探概况
    2.2 盆地地质概况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2.2.3 石油地质条件
        2.2.4 勘探概况
第3章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3.1 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的特殊性
    3.2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模式
        3.2.1 中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2 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模式
    3.3 柴达木盆地构造的“阶段性-转移性-不均衡性”特征
        3.3.1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
        3.3.2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转移性
        3.3.3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
    3.4 柴达木盆地“三中心”的迁移特征
        3.4.1 沉降中心迁移特征
        3.4.2 咸化湖盆中心迁移特征
        3.4.3 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3.5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特征
    3.6 小结
第4章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及潜山构造特征
    4.1 盆地构造样式
        4.1.1 构造样式类型
        4.1.2 构造样式分布特征
        4.1.3 构造样式与高原隆升
    4.2 盆地潜山构造特征
        4.2.1 潜山形成条件
        4.2.2 潜山构造带类型
        4.2.3 潜山成因分类
        4.2.4 “断-隆-凹”潜山区带控藏模式
    4.3 小结
第5章 典型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划分
    5.1 昆北油藏解剖
        5.1.1 烃源条件
        5.1.2 储集条件
        5.1.3 圈闭特征
        5.1.4 油气来源
        5.1.5 成藏期次
    5.2 英雄岭油藏解剖
        5.2.1 烃源条件
        5.2.2 储集条件
        5.2.3 圈闭特征
        5.2.4 油气来源
        5.2.5 成藏期次
    5.3 东坪气藏解剖
        5.3.1 烃源条件
        5.3.2 储集条件
        5.3.3 圈闭特征
        5.3.4 油气来源
        5.3.5 成藏期次
    5.4 三湖气藏解剖
        5.4.1 烃源条件
        5.4.2 储集条件
        5.4.3 圈闭特征
        5.4.4 油气来源
        5.4.5 成藏期次
    5.5 成藏模式划分
        5.5.1 昆北晚期成藏模式
        5.5.2 东坪-尖顶晚期成藏模式
        5.5.3 英雄岭晚期成藏模式
        5.5.4 涩北-台南晚期成藏模式
    5.6 小结
第6章 柴达木盆地晚期成藏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
    6.1 晚期生烃与青藏高原隆升
        6.1.1 盆地晚期生烃特征明显
        6.1.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地壳增厚
        6.1.3 地温梯度下降引起滞后生烃
    6.2 构造圈闭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2.1 盆地构造圈闭晚期形成特征明显
        6.2.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构造的晚期活动
        6.2.3 晚期构造活动控制圈闭的晚期形成
    6.3 断层运移通道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3.1 盆地断裂晚期形成及活动特征明显
        6.3.2 晚期断裂系统是晚期输导的通道
    6.4 地层超压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4.1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异常高压的晚期形成
        6.4.2 晚期超压为油气输导提供动力
    6.5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油气晚期成藏特性
        6.5.1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晚期生烃、晚期成圈和晚期运移”
        6.5.2 “三晚”机制决定了晚期成藏特征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构造演化及对石炭-二叠系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0.2.1 潜山领域研究现状
        0.2.2 研究区潜山勘探研究现状
        0.2.3 盆地构造演化分析研究现状
        0.2.4 主要存在问题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思路
    0.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一章 渤海湾盆地区域构造层次及演化
    1.1 太古代-古元古代陆块形成及克拉通化
    1.2 中新元古代-古生代陆块再造及稳定发育
    1.3 中生代陆块裂解破坏
    1.4 新生代持续伸展裂陷
第二章 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演化过程
    2.1 石炭-二叠系沉积充填背景及特征
        2.1.1 石炭-二叠系沉积前构造环境及特征
        2.1.2 石炭-二叠系沉积特征及分布
    2.2 石炭-二叠系中新生代埋藏和抬升演化过程
        2.2.1 印支末期挤压抬升与盆地改造
        2.2.2 燕山早中期伸展裂陷与盆地建造
        2.2.3 燕山晚期挤压抬升与盆地改造
        2.2.4 喜山期伸展裂陷与盆地建造
第三章 黄骅坳陷盆地构造特征
    3.1 主干断裂及潜山构造带分布
    3.2 主干断裂活动性
    3.3 盆地剖面特征
第四章 黄骅坳陷构造演化对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
    4.1 构造演化对石炭-二叠系烃源岩二次生烃的控制
        4.1.1 烃源岩基本特征
        4.1.2 构造演化与烃源岩二次生烃规律
    4.2 构造演化对石炭-二叠系优质储层的控制
        4.2.1 优质储层基本特征
        4.2.2 构造演化与优质储层的形成
    4.3 构造演化对石炭-二叠系潜山圈闭的控制
        4.3.1 圈闭特征及类型
        4.3.2 构造演化与圈闭的形成
    4.4 典型潜山油气藏分析
        4.4.1 乌马营潜山油气藏
        4.4.2 王官屯潜山油气藏
        4.4.3 歧北潜山油气藏
    4.5 潜山油气勘探有利区带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4)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湖相烃源岩发育模式
        1.2.2 油源对比研究进展
        1.2.3 油气二次运移研究进展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成果
        1.5.1 主要工作量
        1.5.2 创新性成果认识
2.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概况及勘探开发现状
    2.2 区域构造演化
        2.2.1 褶皱基底形成阶段
        2.2.2 中生代陆盆发展阶段
        2.2.3 典型洼槽构造演化特征
    2.3 区域地层沉积特征
        2.3.1 古生界基底
        2.3.2 侏罗系地层
        2.3.3 下白垩统地层
3.洼漕分类及典型洼槽选择
    3.1 洼槽分布
    3.2 洼槽地质特征及综合分类
        3.2.1 洼槽地质要素特征及综合分类
        3.2.2 洼槽结构特征及分类
        3.2.3 洼槽生烃潜力评价
    3.3 洼槽类型与油气分布关系及典型洼槽选择
4.典型洼槽烃源岩特征及形成机理
    4.1 烃源岩地质特征及评价
        4.1.1 有机质丰度
        4.1.2 有机质类型
        4.1.3 有机质成熟度
    4.2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4.2.1 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2.2 母质来源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2.3 沉积环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3 烃源岩的形成机制
        4.3.1 烃源岩的发育控制因素
        4.3.2 烃源岩的发育模式
    4.4 烃源岩的生排烃门限及灶藏关系
        4.4.1 不同洼槽的生排烃门限
        4.4.2 不同洼槽的灶藏关系
5.典型洼槽油气藏特征及油气来源
    5.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5.1.1 油藏类型
        5.1.2 油藏分布特征
    5.2 地层水及天然气性质
        5.2.1 地层水性质
        5.2.2 天然气性质
    5.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5.3.1 原油宏观特征
        5.3.2 生物标志物特征
        5.3.3 碳同位素特征
    5.4 原油成因类型及油源分析
        5.4.1 原油成因类型
        5.4.2 原油来源分析
6.典型洼槽输导体系及油气运移示踪
    6.1 输导体系类型
        6.1.1 断裂输导体系
        6.1.2 砂体输导体系
        6.1.3 不整合面输导体系
    6.2 地质录井资料示踪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6.2.1 有效运移空间系数及平面分布
        6.2.2 运移强度系数及平面分布
    6.3 地球化学参数示踪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6.3.1 原油物性、含蜡量示踪运移方向和路径
        6.3.2 原油成熟度参数示踪
        6.3.3 油气运移方式
    6.4 油气运移距离及其控制因素
7.典型洼槽油气充注特征及成藏动力
    7.1 油气充注强度及成藏期次
        7.1.1 油气充注强度特征
        7.1.2 包裹体岩矿特征
        7.1.3 油气充注时间及期次
    7.2 油气成藏动阻力特征
        7.2.1 成藏阻力特征
        7.2.2 成藏动力特征
    7.3 油气成藏过程
8.典型油藏成藏模式及成藏主控因素
    8.1 油气成藏模式
        8.1.1 中央断裂带——双源断裂-不整合阶梯式输导两期复式成藏
        8.1.2 巴I反转构造带——单源断裂-砂体侧向输导两期源内成藏
        8.1.3 赛乌苏断阶带——单源断裂垂向输导一期复式成藏
        8.1.4 斜坡带——单源砂体/不整合侧向输导两期源内成藏
    8.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8.2.1 水体盐度控制烃源岩发育模式、生排烃门限和油气性质
        8.2.2 烃源灶控制原油来源、分布及勘探潜力
        8.2.3 洼槽结构控制油气运移与聚集
9.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异常超压研究
        1.2.2 成藏过程分析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完成工作量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泌阳凹陷概况
    2.2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2.2.1 构造特征
        2.2.2 构造演化
    2.3 地层特征及沉积充填演化
        2.3.1 地层特征
        2.3.2 沉积充填演化
    2.4 石油地质特征
        2.4.1 烃源岩
        2.4.2 储集层
        2.4.3 圈闭(油气藏)及油气分布
第三章 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
    3.1 基本原理
    3.2 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3.2.1 成岩作用环境条件
        3.2.2 成岩作用过程
    3.3 烃源岩包裹体分析
    3.4 砂岩储层包裹体分析
        3.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3.4.2 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
        3.4.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特征
第四章 成藏期次及成藏时期划分
    4.1 单井埋藏史和热史模拟
        4.1.1 模型及参数选择
        4.1.2 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结果分析
    4.2 油气充注年龄确定
        4.2.1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
        4.2.2 油气充注年龄确定
第五章 油气成藏动力分析
    5.1 现今地层压力刻画
    5.2 古流体压力模拟
        5.2.1 盆地模拟法
        5.2.2 流体包裹体法
第六章 油气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
    6.1 不同成藏动力系统油源对比
        6.1.1 南部陡坡带油源对比
        6.1.2 中央深凹区油源对比
        6.1.3 北部缓坡带油源对比
        6.1.4 大仓房组油源分析
    6.2 烃源岩生烃过程分析
        6.2.1 埋藏史及热史分析
        6.2.2 有机质成熟及生烃分析
    6.3 古流体压力演化分析
        6.3.1 现今地层压力特征
        6.3.2 古流体压力演化过程
    6.4 油气充注过程分析
        6.4.1 不同构造单元原油特点及输导关系
        6.4.2 油气充注过程
    6.5 源-汇耦合关系
        6.5.1 烃源岩条件
        6.5.2 储层条件
        6.5.3 圈闭条件
        6.5.4 运移输导体系
        6.5.5 充注成藏分析
        6.5.6 成藏要素耦合联动演化
        6.5.7 成藏模式
    6.6 勘探潜力分析
        6.6.1 泌阳凹陷油气分布特点
        6.6.2 有利潜力区分析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松辽盆地东南部下白垩统火石岭组-营城组断陷群油气成藏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技术路线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地层发育特征
第3章 研究区断陷构造特征
    3.1 断陷基本特征
    3.2 断陷构造类型
    3.3 断陷群构造演化
    3.4 主控断层地球动力学背景及其形成机制
第4章 沉积相类型及其展布特征
    4.1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4.2 沉积相展布与演化特征
第5章 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5.1 烃源岩发育特征
    5.2 储集层发育特征
    5.3 生储盖组合发育特征
第6章 油气成藏规律
    6.1 油气分布特征与油气藏类型
    6.2 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6.3 油气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西藏伦坡拉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成藏动力学研究现状
        1.2.2 伦坡拉盆地油气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盆地位置及构造区划
    2.2 区域构造特征
        2.2.1 青藏高原演化
        2.2.2 构造边界及邻盆特征
        2.2.3 伦坡拉盆地构造演化
    2.3 沉积地层发育特征
        2.3.1 牛堡组(E2n)
        2.3.2 丁青湖组(E3d)
第三章 成藏地质条件
    3.1 烃源条件
        3.1.1 烃源岩分布
        3.1.2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1.3 油源对比
    3.2 储集条件
        3.2.1 岩石类型
        3.2.2 沉积环境
        3.2.3 储层物性
    3.3 保存条件
        3.3.1 盖层发育特征
        3.3.2 水文地质条件
        3.3.3 断裂对保存条件的影响
    3.4 温压条件
        3.4.1 地温条件
        3.4.2 压力条件
第四章 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
    4.1 构造-沉积演化史
        4.1.1 剥蚀厚度恢复
        4.1.2 埋藏史及构造沉降史
    4.2 热史及热成熟度史
        4.2.1 热演化史
        4.2.2 烃源岩热成熟演化史
    4.3 生排烃史
        4.3.1 生烃史
        4.3.2 排烃史
    4.4 油气充注史
        4.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4.4.2 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
        4.4.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4.4.4 油气充注时间
    4.5 油气运聚史
        4.5.1 油气运移动力
        4.5.2 油气运聚史
    4.6 油气调整改造过程
        4.6.1 现今油气藏类型及分布
        4.6.2 油气藏的物理调整与改造
        4.6.3 油气藏的化学调整与改造
第五章 典型油气藏解剖及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5.1 典型油气藏解剖
        5.1.1 罗马迪库常规油藏
        5.1.2 红星梁稠油藏
        5.1.3 红山头稠油藏
        5.1.4 长山古油藏
    5.2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及有利成藏区带评价优选
        5.2.1 烃源岩控藏效应
        5.2.2 储层控藏效应
        5.2.3 保存控藏效应
        5.2.4 有利成藏区带评价
结论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8)渤海湾盆地典型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缓坡带类型及特征
        1.2.2 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
        1.2.3 缓坡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开展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工区位置
    2.2 地层与沉积特征
        2.2.1 古近系
        2.2.2 新近系
        2.2.3 第四系
    2.3 构造演化特征
第三章 缓坡带类型及油气分布特征
    3.1 缓坡带类型及分布
    3.2 缓坡带成藏条件
        3.2.1 烃源岩特征
        3.2.2 储层及储盖组合特征
        3.2.3 油源断层成藏期活动性
    3.3 缓坡带油气分布特征
        3.3.1 油气藏类型
        3.3.2 油气分布层系
        3.3.3 油气分布样式
第四章 缓坡带油气成藏机理解剖
    4.1 简单型缓坡带——以饶阳凹陷缓坡带为例
        4.1.1 源-储接触关系
        4.1.2 输导通道
        4.1.3 油气成藏动力
        4.1.4 油气运移路径和方向
    4.2 过渡型缓坡带——以霸县凹陷缓坡带为例
        4.2.1 源—储接触关系
        4.2.2 输导通道
        4.2.3 油气成藏动力
        4.2.4 油气运移路径和方向
    4.3 复杂型缓坡带——以车镇凹陷缓坡带为例
        4.3.1 源—储接触关系
        4.3.2 油气成藏期次
        4.3.3 输导通道
        4.3.4 油气成藏动力
        4.3.5 油气运移路径和方向
第五章 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
    5.1 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
        5.1.1 简单型缓坡带成藏模式
        5.1.2 过渡型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
        5.1.3 复杂型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
    5.2 缓坡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结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不整合体概念及研究现状
        1.2.2 准噶尔盆地不整合体研究现状
    1.3 工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1.3.1 工区概况
        1.3.2 主要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形成地质背景分析
    2.1 二叠系-三叠系形成构造背景
        2.1.1 二叠系形成构造格局特征
        2.1.2 三叠系形成构造格局特征
        2.1.3 二叠系-三叠系构造转化特征
    2.2 二叠系-三叠系地层特征
        2.2.1 地层界面特征
        2.2.2 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
    2.3 二叠系-三叠系沉积特征
        2.3.1 物源分析
        2.3.2 岩心相特征
        2.3.3 测井相特征
        2.3.4 沉积相分布特征
第3章 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结构特征
    3.1 不整合体内涵及结构划分方案
    3.2 不整合体结构识别方法
        3.2.1 露头-岩心观察法
        3.2.2 测井分析方法
        3.2.3 地震分析方法
    3.3 不整合体结构及特征
        3.3.1 单井结构特征
        3.3.2 剖面结构特征
第4章 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平面分布特征
    4.1 二叠系-三叠系主要不整合体界面特征及分布规律
        4.1.1 上乌尔禾组(梧桐沟组)与下乌尔禾组(平地泉组)界面
        4.1.2 百口泉组与上乌尔河组(梧桐沟组)、下乌尔禾组(平地泉组)界面
    4.2 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复合体上覆层特征及分布规律
        4.2.1 上覆层分布特征
        4.2.2 上覆层构造特征及分布
    4.3 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复合体下伏层特征及分布规律
        4.3.1 下伏层分布特征
        4.3.2 下伏层风化淋滤带特征及分布
    4.4 二叠系-三叠系主要不整合体形成模式及分布
        4.4.1 不整合体形成模式及特征
        4.4.2 不整合体成因类型分布特征
第5章 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控藏作用和油气分布预测
    5.1 已知油气藏分布与不整合体关系
    5.2 不整合体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5.2.1 不整合体结构与油气运聚关系
        5.2.2 典型不整合体油气成藏解剖
        5.2.3 不整合体油气成藏模式
    5.3 不整合体油气分布预测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渤海湾盆地典型陡坡带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陡坡带类型划分
        1.2.2 陡坡带油气分布样式
        1.2.3 陡坡带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机理
        1.2.4 陡坡带成藏模式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开展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工区位置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构造演化
第三章 陡坡带类型与油气分布样式
    3.1 陡坡带类型与分布
        3.1.1 陡坡带类型划分
        3.1.2 陡坡带演化模式
        3.1.3 各类型陡坡带分布特征
    3.2 陡坡带油气分布特征
        3.2.1 铲式陡坡带
        3.2.2 坡坪式陡坡带
        3.2.3 断阶式陡坡带
第四章 陡坡带油气成藏条件解剖
    4.1 烃源岩供烃能力
        4.1.1 烃源岩与陡坡带叠合特征
        4.1.2 烃源岩与陡坡带边缘距离
    4.2 断源接触关系
        4.2.1 铲式陡坡带断-源接触关系
        4.2.2 坡坪式陡坡带断-源接触关系
        4.2.3 断阶式陡坡带断-源接触关系
    4.3 成藏期断层活动性
        4.3.1 铲式陡坡带
        4.3.2 坡坪式陡坡带
        4.3.3 断阶式陡坡带
    4.4 成藏动力特征
第五章 陡坡带油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
    5.1 陡坡带成藏模式
        5.1.1 单源弱驱动-砂体侧向输导型成藏模式
        5.1.2 多源强驱动-断层垂向输导型成藏模式
        5.1.3 多源强驱动-多断网式输导型成藏模式
    5.2 陡坡带成藏主控因素
        5.2.1 供烃能力决定了油气的富集程度
        5.2.2 断裂活动性决定了油气的富集层系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断陷盆地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方正断陷成盆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D]. 吴景峰. 东北石油大学, 2021(02)
  • [2]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易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构造演化及对石炭-二叠系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D]. 马钰凯.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D]. 吴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D]. 张鑫.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松辽盆地东南部下白垩统火石岭组-营城组断陷群油气成藏规律[D]. 楼仁兴. 吉林大学, 2019(11)
  • [7]西藏伦坡拉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D]. 刘一茗.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8]渤海湾盆地典型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研究[D]. 赵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结构特征研究[D]. 官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渤海湾盆地典型陡坡带油气成藏模式研究[D]. 张聪.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标签:;  ;  ;  ;  ;  

断陷盆地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