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旁瓣阵列天线的内激互耦合分析

超低旁瓣阵列天线的内激互耦合分析

一、超低旁瓣阵列天线的本征激励互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12)在《基于空间映射算法的平面微带天线阵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线是现代无线通信系统重要的前端器件,而微带天线因其一系列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着越来越高的性能要求,微带天线阵在一些领域比单一的微带天线更能显出优势,而微带天线阵的性能因受阵元之间互耦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单一微带天线的叠加。天线阵列的复杂性使其设计优化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对微带天线阵列实现快捷准确的分析优化,是当下国内外对天线进行科研的专家和学者们的热点关注问题。John W. Bandler等人构想出的空间映射算法的根本思想是尝试在粗糙模型和精确模型的两个参数空间之间,搭建一种映射关系,然后以迭代的方式来更新和改进粗糙模型,随着数据的累积,使替代模型响应拟合于精确模型响应,最终达到误差范围内的一致,以此来代换精确模型的高成本计算。该算法的特点是高效率高精度。本文首先介绍了微带天线和空间映射算法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分析方法等。然后应用空间映射算法的思想,通过对微带天线平面阵列的远区辐射方向图性能的考察,研究了微带天线阵列阵元之间的互耦效应。文章先结合平面天线基本理论和端口网络理论,对平面天线的远区辐射方向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数学表达式。然后在高频电磁仿真软件HFSS的帮助下获取平面天线阵列阵元之间的互耦系数,应用空间映射算法的思想,建立了平面天线阵的粗糙模型和精确模型,其中粗糙模型是不考虑阵元之间的互耦效应的,其分析精确度低而计算速度快计算效率高,而精确模型是考虑互耦效应的全阵元模型,其分析精确度高而计算速度慢计算效率低。其后结合MATLAB软件进行编程计算。文章先通过计算规模为3*3的微带天线平面阵列,讨论了其阵元之间的互耦效应在其远区辐射方向图中的影响,成功的拟合了其精确模型结果,之后在规模为5*5的微带天线平面阵列中,进行了讨论和验证。文章通过这两个阵列的数值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说明了空间映射算法结合粗糙模型高效和精确模型高准确度的有效性,为大型天线阵列的优化分析提供了较为有价值的参考。

谢荣[2](2011)在《MIMO雷达角度估计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MIMO雷达以其在目标检测、参数估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在雷达技术领域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它在发射端发射正交编码信号,接收端通过匹配滤波的方法来分离各正交信号,可以得到虚拟阵元,增加系统的自由度,在目标角度估计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MIMO雷达虚拟阵列接收数据的全维自由度与其发射阵元数和接收阵元数的乘积成正比,回波数据矢量的维数急剧增加,导致参数估计所需的样本数和算法的计算量都相当大,尤其是二维目标角度估计的运算量将变得更加巨大,因此研究小样本条件下、快速的MIMO雷达目标角度估计算法将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围绕MIMO雷达的角度估计算法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给出了MIMO雷达的信号模型,结合MIMO雷达的工作原理和信号处理流程,分析了获取充分统计量的方法。着重说明了虚拟阵元、自由度和最大可分辨目标数等基本概念,并给出几种典型阵列结构的虚拟阵列;推导了MIMO雷达收发二维方位角度估计的克拉美-罗界(CRB)。2.针对单基地MIMO雷达的角度估计算法,研究了常用阵列波达方向估计方法—Capon空间谱估计方法在MIMO雷达中的应用,给出了单基地MIMO雷达一维方位角度和二维方位俯仰角度估计的MIMO-Capon空间谱。通过仿真实验对均匀线阵和L型阵列下的MIMO-Capon空间谱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最大可分辨目标数目进行了验证。针对MIMO-Capon空间谱传统搜索方法存在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求根的单基地MIMO雷达快速角度估计算法,算法首先对接收数据进行降维预处理,以降低数据协方差矩阵的维数,然后利用多项式求根方法,对目标进行快速的角度估计,该方法在大大减少计算量的同时,还降低了系统对样本数的需求。3.针对双基地MIMO雷达的角度估计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瑞利商的双基地MIMO雷达的角度估计算法,该算法将MUSIC空间谱转换成二次优化形式,并构造正交约束条件,从而目标角度可以通过解约束二次优化问题来获得。算法仅需要一次一维谱搜索,便可以获得目标的发射和接收角度值,且不需要额外的配对运算。仿真试验验证了该算法在低信噪比和较少样本数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角度估计性能。考虑到基于瑞利商方法在目标大致位置未知的时候,仍需要在整个角度空域进行搜索,计算量较大。为避免谱搜索方式,随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求根的双基地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利用双基地MIMO雷达联合导向矢量的特点,将二维的收发方位角估计分离为两个一维的方位角估计过程,先后采用两次多项式求根法对两个一维方位角进行估计。该方法避免了传统的二维谱峰搜索,大大降低了计算量,并且所估计的两个一维方位角能够自动配对。仿真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最后仿真比较了本文提出的这两种双基地MIMO雷达的角度估计算法的性能:基于瑞利商方法在低信噪比和较少样本数时角度估计性能好;基于多项式求根方法的计算量少。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进行方法的选择。4.针对MIMO雷达低仰角跟踪问题,考虑到低角跟踪是目前雷达技术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针对理想的平坦阵地且反射波为平面波,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束原理的MIMO雷达低仰角估计算法。算法在根据MIMO雷达接收数据矩阵特点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了收、发多径信号,构造了前后向矩阵束,可直接对多径下的目标角度进行估计,避免了谱峰搜索。算法可以应用于单样本数或多样本数两种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条件下,不论是单样本数还是多样本数情况,算法在保证低仰角估计性能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计算量,利于工程实时处理。5.针对存在阵列互耦误差时的MIMO雷达低仰角跟踪问题,首先给出了MIMO雷达多径回波在互耦误差下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均匀线阵互耦矩阵的特性,对基于子空间原理的自校正算法进行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算法在进行角度估计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多径衰减系数和收发阵列互耦矩阵的估计结果。最后推导了各参数估计的CRB。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分析了算法的估计性能。

周明,张树人,张浩斌[3](2008)在《任意平面阵综合优化的改进实数遗传算法研究》文中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本征激励方向图综合的改进实数编码遗传算法。在遗传算法选择算子中引进分裂选择机制,较好地开发了解空间;交叉算子采用了基因交换、中间重组、算术交叉形成综合交叉方式,对解的开发深度明显优于单一的传统算术交叉;对变异概率采用渐变控制,有效地扩大了搜索空间,克服了传统算法早熟的现象,良好的搜索结果证明了算法的精确性。算法基于本征方向图综合思想,由于实测本征方向图包涵了互耦信息,有效地解决了阵列天线互耦问题,避免了阵列互耦校正的复杂过程,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殷友廷[4](2008)在《阵列天线方向图的遗传算法综合及零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阵列天线被广泛地应用于雷达、声纳、无线通信和电子对抗等领域,而方向图综合作为阵列天线的关键技术,在抗干扰、抗截获和参数估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阵列天线方向图函数的最优化是一种非线性的优化问题。遗传算法以其优异的全局搜索性能和对目标函数没有要求可微及连续性等条件的限制,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之中。但是,由于遗传算法本身搜索方式的单一性和排他性,所以其在应用过程中常有早熟现象的发生。而小生境遗传算法能够克服基本遗传算法易于早熟和局部寻优能力差的不足,使种群中的个体保持多样性。本文根据阵列天线方向图的综合要求,对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的一些算法进行了研究,并考虑了阵元间互耦存在时的情况。首先,将改进后的小生境遗传算法用于阵列天线方向图的综合之中。考虑了低副瓣和在指定角度形成零点时的方向图综合情形,并观察了算法的收敛情况。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方向图,且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其次,将小生境遗传算法与幅值扰动法结合用于方向图的零点形成,避免了复杂的公式推倒,且该算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已有的窄零陷形成基础上,又基于导数约束思想提出了两种宽零陷的综合方法。这两种方法均能在零陷中心保持较深的电平值。最后,在以上方向图综合的基础上应用矩量法分析了阵元间互耦对阵列方向图的影响。分析得到,互耦会使副瓣和零陷电平抬高、零陷宽度变窄、部分零陷位置偏移。另外,将三种互耦补偿方法分别用于补偿,比较它们对于副瓣电平和综合零点的不同补偿效果。

崔金辉,杨莘元[5](2004)在《超低副瓣阵列天线不同扫描角度幅相误差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线阵各单元间相互耦合,使超低副瓣阵列天线的性能发生改变.传统的幅相误差分析,很少考虑互耦影响.这里在考虑互耦影响的条件下,讨论幅度误差和相位误差对超低副瓣阵列天线性能的影响.利用矩量法对天线阵列进行互耦分析,并计算了天线阵列各单元的本征激励方向图.以八单元Chebyshev等间距直线阵为例,采用本征激励分析方法进行了数值统计分析,在不同的扫描角度下,模拟得到了幅度误差、相位误差对超低副瓣阵列天线副瓣最高电平影响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扫描角度的增加,幅相误差和互耦对天线阵的影响也逐渐增加.采用的方法是适合于阵列天线大规模数值模拟计算的有效方法.

崔金辉[6](2004)在《超低副瓣阵列天线互耦及幅相误差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电子战对雷达天线提出了越来越低的副瓣要求。超低副瓣阵列天线是实现现代高性能雷达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是以舰载小规模细线振子天线阵列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和补偿天线阵列的互耦影响为核心,对舰载通信天线系统的超低旁瓣互耦分析、误差分析和互耦补偿等关键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工作包括: 运用矩量法对细线振子阵中单元互耦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以Chebvshev天线阵为例,讨论了互耦对超低副瓣阵列天线远场方向图主副瓣相对电平的影响。 采用本征激励法,在考虑互耦影响下,数值模拟了幅度误差、相位误差、位置误差和不平行度偏差等对超低副瓣阵列天线方向图性能的影响。 从有源校正和理论计算两方面对阵列天线互耦补偿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从广义阻抗的定义出发,定义了一种求取互耦阻抗矩阵的方法。讨论了不同的垂直方向入射信号的互耦补偿矩阵,对互耦补偿效果的影响。针对互耦补偿需要精确已知来波信号方向的问题,以等间距线阵互耦补偿矩阵的特点出发,构造了相应的性能函数,实现了未知方向的单辅助源方向估计。 本文讨论了互耦补偿矩阵的扩展问题。利用小规模等间距线阵互耦补偿矩阵信息,实现了对中、大规模阵列的互耦补偿矩阵的扩展。

杨莘元,崔金辉[7](2004)在《幅相误差引起超低旁瓣阵列天线旁瓣最高电平分布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单元间互耦的存在 ,超低副瓣阵列天线的辐射方向图发生变化。简单介绍了矩量法 ,计算了天线阵列各单元的本征激励方向图。在考虑阵列天线间互耦的条件下 ,采用本征激励分析方法对幅相误差引起超低旁瓣天线旁瓣最高电平分布进行了数值统计分析。对八单元 chebeshev等间距直线阵进行处理 ,并总结了其最高电平分布的一些规律。

杨莘元,崔金辉,陈四根[8](2003)在《超低旁瓣阵列天线的本征激励互耦分析》文中认为采用本征激励方法,对超低旁瓣阵列天线中互耦效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推导了天线电流分布的pocklington积分方程,介绍了矩量法求解各阵元的电流分布的方法。计算了天线阵列各单元的本征激励方向图。在此基础上,采用阵列本征激励分析方法对Chebeshev天线阵进行了互耦分析和修正。模拟了不同主旁瓣相对电平超低旁瓣天线的方向图及其与最高旁瓣电平的关系曲线,并给出了相应的修正结果。讨论了不同单元数目的天线阵,互耦所导致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线阵的主旁瓣相对电平越低、天线阵单元数目越少,互耦的影响越大。可以看出,采用的本征激励方法是高速的和有效的。

二、超低旁瓣阵列天线的本征激励互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低旁瓣阵列天线的本征激励互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空间映射算法的平面微带天线阵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微带天线概述
    2.1 微带天线的基本概念与辐射机理
    2.2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
        2.2.1 传输线模型理论(TLM)
        2.2.2 空腔模型理论(CM)
        2.2.3 积分方程法(IEM)
    2.3 微带天线的小型化和宽频带技术
    2.4 微带天线阵列的应用与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映射算法理论和有限元法理论
    3.1 空间映射算法理论
        3.1.1 空间映射算法的基本思想及其数学表达
        3.1.2 原始空间映射算法(OSMA)
        3.1.3 渐进空间映射算法(ASMA)
        3.1.4 置信区间渐进空间映射算法(TRASMA)
    3.2 有限元法理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空间映射算法的平面微带天线阵列研究
    4.1 概述
    4.2 理论分析
    4.3 数值仿真分析
        4.3.1 3*3平面阵列
        4.3.2 5*5平面阵列
    4.4 木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MIMO雷达角度估计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MIMO 雷达发展概况
        1.2.2 相干MIMO 雷达角度估计算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MIMO 雷达基本概念
    2.1 引言
    2.2 信号模型分析
        2.2.1 信号模型
        2.2.2 充分统计量
    2.3 虚拟阵元
    2.4 自由度和最大可分辨目标数
        2.4.1 自由度
        2.4.2 最大可分辨目标数
    2.5 CRAMER-RAO 界
    2.6 计算机仿真
        2.6.1 最大可分辨目标数的仿真
        2.6.2 CRB 比较分析
    2.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单基地MIMO 雷达角度估计方法
    3.1 引言
    3.2 MIMO-CAPON 角度估计方法
        3.2.1 MIMO-Capon 角度估计方法
        3.2.2 计算机仿真
    3.3 基于多项式求根的单基地角度估计方法
        3.3.1 信号模型
        3.3.2 降维预处理
        3.3.3 基于多项式求根的单基地角度估计方法
        3.3.4 计算机仿真
    3.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双基地MIMO 雷达角度估计方法
    4.1 引言
    4.2 基于瑞利商的角度估计方法
        4.2.1 信号模型
        4.2.2 基于瑞利商的角度估计方法
        4.2.3 计算机仿真
    4.3 基于多项式求根的角度估计方法
        4.3.1 基于多项式求根的角度估计方法
        4.3.2 最大可定位目标数目和计算量分析
        4.3.3 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MIMO 雷达低仰角估计方法
    5.1 引言
    5.2 MIMO 雷达低仰角信号模型
    5.3 基于矩阵束的MIMO 雷达低仰角估计方法
        5.3.1 单样本数下低仰角估计
        5.3.2 多样本数下低仰角估计
    5.4 计算量分析
    5.5 计算机仿真与性能分析
        5.5.1 单样本数下的计算机仿真和性能分析
        5.5.2 多样本数下的计算机仿真和性能分析
    5.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互耦误差条件下MIMO 雷达角度估计方法
    6.1 引言
    6.2 互耦误差条件下 MIMO 雷达低仰角估计方法
        6.2.1 互耦误差条件下低仰角信号模型
        6.2.2 自校正算法
        6.2.3 参数估计 Cramer-Rao 界分析
        6.2.4 仿真分析
    6.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

(3)任意平面阵综合优化的改进实数遗传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基于本征方向图的阵列综合
2 改进的遗传算法
    (1) 采用实数编码
    (2) 选择算子
    (3) 交叉算子
    (4) 变异算子
3 算法测试及天线综合设计实例
4 结 语

(4)阵列天线方向图的遗传算法综合及零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阵列方向图综合方法
        1.2.2 零陷技术的研究
    1.3 本文内容介绍
第2章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2.1 遗传算法及其特点
    2.2 遗传算法基本实现技术
    2.3 小生境遗传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天线阵方向图综合
    3.1 传统综合方法
        3.1.1 契比雪夫天线阵综合
        3.1.2 泰勒天线阵综合
        3.1.3 仿真结果
    3.2 遗传算法用于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
        3.2.1 线天线阵
        3.2.2 小生境遗传算法综合方向图
        3.2.3 方向图的综合结果和比较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阵列天线的零点综合
    4.1 零点综合方法介绍
        4.1.1 幅值控制形成零陷
        4.1.2 幅相同时控制形成零陷
    4.2 遗传算法用于零点综合
        4.2.1 算法描述
        4.2.2 仿真实例
    4.3 宽零陷的形成
        4.3.1 宽零陷形成的原因
        4.3.2 导数约束法
        4.3.3 G-S正交法形成宽零陷
        4.3.4 零陷区域功率约束形成宽零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阵元间互耦对阵列方向图的影响
    5.1 线天线的矩量法分析
        5.1.1 Pocklington方程
        5.1.2 矩量法分析
    5.2 天线阵广义阻抗矩阵的计算
    5.3 阵元间互耦对阵列方向图的影响
    5.4 阵元间互耦的补偿
        5.4.1 修正激励电流补偿法
        5.4.2 矩量法补偿
        5.4.3 本征激励法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超低副瓣阵列天线不同扫描角度幅相误差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矩量法建模
2 本征激励方法方向图综合
3 模拟结果
4 结束语

(6)超低副瓣阵列天线互耦及幅相误差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发展与现状
        1.2.1 低或超低副瓣阵列天线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2.2 阵列天线互耦补偿的发展与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结构和创新
        1.4.1 论文的结构
        1.4.2 论文的研究的重点和创新
第2章 阵列天线的互耦分析
    2.1 天线电流的积分方程
        2.1.1 天线阵元间的互耦影响
        2.1.2 Pocklington方程的推导
    2.2 矩量法的互耦分析
        2.2.1 矩量法的介绍
        2.2.2 线天线矩量法分析
        2.2.3 单个天线的计算结果
        2.2.4 二根天线相互耦合的电流分布和阻抗
        2.2.5 阵列天线各单元上的电流分布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互耦对Chebyshev阵列性能的影响
    3.1 互耦对Chebyshev天线阵方向图的影响
    3.2 Chebyshev天线阵列旁瓣最高电平与天线阵单元数目的关系
    3.3 在不同的扫描角度互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低旁瓣阵列天线的误差分析
    4.1 本征激励方法方向图综合
    4.2 Dolph-Chebyshev天线阵误差分析
        4.2.1 Dolph-Chebyshev天线阵误差波瓣的表示形式
        4.2.2 幅相误差影响的分析
    4.3 幅相误差对最高副瓣电平的影响
        4.3.1 幅相误差的分布影响
        4.3.2 在不同的扫描角度误差对副瓣电平的影响
    4.4 位置误差对超低副瓣阵列天线性能的影响
    4.5 垂直方向单元倾斜误差对天线阵性能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天线阵互耦补偿方法的研究
    5.1 互耦对自适应阵列性能的影响
        5.1.1 自适应阵列简介
        5.1.2 互耦对阵列输出信号的影响
    5.2 互耦对MUSIC算法性能的影响
        5.2.1 MUSIC算法补偿模型
        5.2.2 互耦对MUSIC算法性能的影响
        5.2.2.1 互耦对MUSIC算法性能的影响
        5.2.2.2 不同长度天线振子互耦效应的影响
    5.3 互耦的有源估计和补偿
        5.3.1 单元辅助方法
        5.3.1.1 基本理论
        5.3.1.2 模拟结果
        5.3.2 单辅助源来波的方向估计
        5.3.2.1 校正源角度偏差的影响
        5.3.2.2 来波方向未知的单辅助源估计方法
        5.3.3 多辅助源估计
    5.4 互耦的矩量法补偿
        5.4.1 互耦补偿矩阵的定义
        5.4.2 天线阵互耦补偿结果
        5.4.2.1 Chebyshev天线阵互耦补偿结果
        5.4.2.2 对MUSIC算法补偿结果
        5.4.3 不同垂直入射角度的补偿问题
        5.4.3.1 不同来波信号入射角度接收天线上的电流分布
        5.4.3.2 不同角度的来波信号的互耦补偿效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互耦补偿阵列的扩展
    6.1 互耦补偿矩阵的理论分析
    6.2 互耦补偿矩阵的扩展
    6.3 计算机模拟结果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幅相误差引起超低旁瓣阵列天线旁瓣最高电平分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文
1 矩量法建模
2 本征激励方法方向图综合
3 最高副瓣方向图
6 结论

(8)超低旁瓣阵列天线的本征激励互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细天线电流方程
2 矩量法建模
3 本征激励方法方向图综合
4 结 论

四、超低旁瓣阵列天线的本征激励互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空间映射算法的平面微带天线阵列研究[D]. 张倩.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2]MIMO雷达角度估计算法研究[D]. 谢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 [3]任意平面阵综合优化的改进实数遗传算法研究[J]. 周明,张树人,张浩斌.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8(03)
  • [4]阵列天线方向图的遗传算法综合及零陷研究[D]. 殷友廷.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06)
  • [5]超低副瓣阵列天线不同扫描角度幅相误差影响的研究[J]. 崔金辉,杨莘元.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04(06)
  • [6]超低副瓣阵列天线互耦及幅相误差影响的研究[D]. 崔金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4(01)
  • [7]幅相误差引起超低旁瓣阵列天线旁瓣最高电平分布的研究[J]. 杨莘元,崔金辉. 宇航学报, 2004(01)
  • [8]超低旁瓣阵列天线的本征激励互耦分析[J]. 杨莘元,崔金辉,陈四根.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03(06)

标签:;  ;  ;  ;  ;  

超低旁瓣阵列天线的内激互耦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