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实体经营模式加快物流社会化改革进程

构建实体经营模式加快物流社会化改革进程

一、构建实体运作模式 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1](2020)在《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后勤涉及广大师生的衣食住行,是高校正常运行和师生安心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保障。经过30余年的社会化改革,我国高校后勤工作取得显着成绩,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探索出多元化的后勤管理模式,主要有自建后勤模式、服务外包后勤模式、公司制后勤模式等。特别是有些高校通过引入社会资金组建股份公司,使后勤管理部门获取法人身份,释放了经营活力,并积极参与校外市场竞争,在为高校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输出了优良的服务。Z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也是全国师生人数最多的高校,在推进“双一流”建设和日常运行中,Z校在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升后勤保障等方面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挑战。那么,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前面临哪些问题?如何构建一流的后勤实体以满足学校发展的战略需要呢?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学者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相关文献基础上,选取Z校这一后勤规模大、管理模式多元的综合性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校内共存的后勤管理处外包、自建后勤集团、社会化公司服务三种后勤管理模式的现状、特征,剖析其当前三种管理模式存在的个性问题、共性问题(如资金、人才、监管和规划等),并解析出这些问题背后的“改革驱动不足”“治理主体功能缺失”“机制不畅”等原因,最后结合协同治理理论提出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入发展的对策是:变革理念增强驱动,提高后勤改革中多元主体的治理能力,有效发挥治理角色作用,并完善协同机制,最后指出“成立高校控股的股份制公司”并逐步形成区域“寡头”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的优选模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事关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在改革中必会面临许多棘手复杂的问题,须从国情校况出发,稳步前行、扎实推进,为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朱小芳[2](2020)在《上海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1984年的探索阶段开始,已历经30多年的时间。各高校结合校情和政府战略部署,改革模式多样,取得了很大的成效。Y大学1999年开始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经历了规范分离,物质文化建设等阶段,出现瓶颈。原因主要是Y大学的特殊性和高校后勤的复杂性。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质是理清学校、后勤和社会服务企业三者之间的责任和利益关系,实现后勤管理的本质性突破。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等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等方法,研究了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的难点和瓶颈,深入剖析了瓶颈产生的原因,借鉴西方国家民营化改革和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等经验,提出了Y大学突破困境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共分为8章:第一章绪论,整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背景,探究了研究目的、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界定和理顺高校后勤管理等相关概念,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准公共产品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等视角,分析总结这些理论对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指导意义。第三章,对上海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模式进行整合和优劣分析,并对Y大学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进行思考和呼应。第四章,对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现状、成效进行梳理,剖释“分”与“合”。第五章,研究了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困境,并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第六章,从西方国家高校后勤管理中汲取经验,分析其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启示和指导意见。第七章,从人才、制度、组织架构、服务实体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第八章结论,概括归纳本文。本文的创新点是以上海Y大学为考察和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微观上深入探析其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困境。同时借鉴了西方国家民营化改革和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经验,将西方“逆民营化”思想引入到Y大学后勤改革的困境突破中。

顾科鹏[3](2019)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 ——以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正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各高校正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其中,后勤改革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在高等教育事业建设实践中其价值和作用愈加明显,迫切需要以新的思维进行重新架构和解析。本文以中国美术学院为对象,深入探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针对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把握选题当前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并简述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进一步梳理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历程,并汇总这一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学校和市场三个角度进行原因分析。与此同时,针对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并实施了面向老职工的访谈调查和师生的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历程辨识中国美术学院后勤社会化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总结了中国美术学院由于自身发展导致的特殊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相关国家政策制度缺失、公益性与市场化矛盾突出、后勤人才缺失、后勤机构设置单一以及后勤服务收费随意。最后,借鉴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经验,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政府引导改革进程、高校兼顾差异化需求、后勤规范管理机制。本研究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实证调查向高校后勤当前阶段的企业化管理提出了质疑,并结合国内外经验给出了回归政府引导补助、高校集中管理的建议,以期改善中国美术学院当前的后勤状况,提高后勤服务水平。

石磊[4](2018)在《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肇始于李岚清副总理任职期间,解决了当时因政府投入不足,学校后勤发展滞后,师生不满意带来的诸多问题。改革至今已历经十余年,后勤社会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转变,师生对于后勤服务水平及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故本研究课题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为研究目标,希望从中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进而解决问题。本文的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第一章通过搜集、整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情况,国内外高校后勤保障服务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分析,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研究方向。第二部分为第二章、第三章,第二章将我国高校后勤工作和政策变革的行程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供给模式(1951年---1978年),建国初期在大的环境背景下,供给式后勤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社会经济发展的促使下,供给模式也暴露除出了不少问题。第二个阶段为承包责任制阶段(1979年---2000年),承包责任制是在市场经济提出后我国对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第三个阶段为社会化改革阶段(2001年---至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情况是本文研究的核心,文章用大量的篇幅重点分析了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第三阶段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分析研究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沿革、相关政策、成绩与问题等。第三部分为第四章与第五章,归纳总结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分析出现的问题,研究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对正反两方面数据分析,提出完善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建议,主要从政策文本、政策执行和政策监督3个环节来进行阐述。政策文本的完善:出台可持续性的优惠扶持政策、完善政策中社会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和明确监督监管责任;政策执行的完善包括引进社会化企业参与、强化对政策本身的认识、健全政策的执行机构等;政策监督的完善包括完善各种监管制度、明确监督主体和责任人和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估体系。通过研究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如果能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研究之路奉献绵薄之力,则不胜荣幸。

范琳琳[5](2018)在《大连市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运行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深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后勤社会化改革,这一措施能够有效缓解高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克服瓶颈推动人才建设脚步加快,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从全国范围内高校后勤改革全面实施以来,我国各地高校后勤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后勤开始呈现出了市场经济特色,后勤转型道路有所转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在此过程中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有所改变,但是随之而来的与改革相关的不满声音多发,改革面临的难度越来越大。由此可见,对高校后期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剖析,针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从而为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也为改革效率提升奠定基础。本文从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背景、发展目标、目前成绩等进行分析,采用访谈分析与实地调研等方式探索大连市高校三种具备代表性的后勤管理社会化模式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在三种主要的模式中高校后勤改革都存在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冲突的现象,而以社会价值和盈利为目标的价值观念矛盾冲突也是当前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方面的突出问题,成为了制约高校教育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在后勤改革方面,学校、政府改革目标不一致,存在着权责不明和管理混乱的现象这也是导致改革效果不突出的主要原因。明确政府、后勤和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同一改革目标是解决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主要措施。高校在改革深化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发挥出自身的主导性作用,完善改革措施,建立健全后勤监管体系,防止公益性学校出现后勤改革执行目标的变化,降低可能出现的后勤管理职能转变,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推动后勤深度改革,保障社会效益的实现。后勤服务企业要以改革为契机,立足于校内市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社会效益,构建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和运作机制,转变原有模式,采用科学的管理体系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从而走向市场化并提升经营效益。

李向前[6](2017)在《国家篮球队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推动我国篮球运动体制改革和国家篮球队建设,促进国家篮球队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国家篮球队的体制机制及其创新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包括:1.我国国家篮球队的体制机制的历史演变特征;2.现阶段国家篮球队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思路;3.美、俄、塞、韩四国在国家队管理、组队方面的制度;4.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结果发现:1.建国初期到现在,国家篮球队先后接受团中央、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国家体委和体育总局的领导,具体的管理实施机构也经历了中央体训班、中央体院竞技指导科、国家体委训练局和篮球运动管理中心等的变化;内部管理由领队和主教练共同负责、领队负责制、主教练负责制(教练团队)、队委会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等模式;国家篮球队的选拔也由最初的业余培养选拔向专业培养选拔体制发展,逐步形成三级训练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训练培养体系;随着职业联赛的发展,国家篮球队在选拔、组建、集训制度方面越来越规范,在科研、奖励、保障等方面越来越好。2.国家篮球队的体制机制是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而产生适应性变化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格局发生变化。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成分多样化,国家篮球队体制中一些深层矛盾也开始显现。代表政府的管理机构提供的管理、服务不能满足国家篮球队各主体的需要,国家篮球队中各主体利益诉求的协调难度加大。3.国家出于对体育治理的需要自上而下推动了篮球协会实体化改革,主要是发挥社会组织的管理优势,协调好各方利益,满足社会各阶层对篮球多元化的需要。篮协通过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厘清管理职能,提高服务水平等,把国家篮球队中各方利益协调、统一到为国争光的国家利益中,可以从根本上缓解国家篮球队中存在的矛盾。4.通过对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演变的梳理,借鉴国外篮球强国国家队好的制度和做法,在平稳过渡、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国家篮球队的体制进行改革,对影响国家篮球队发展的关键制度进行创新。促进“管办分离”,明确管理中心职能,完善篮协管理体制;以制度创新来带动和促进国家篮球队良好机制的运行。

温莉莎[7](2017)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遇到了一些复杂的问题,改革举措不系统、相关政策不配套,地方政府不给力、财税支持不优惠,各地、各校的具体情况不同,一些最初设定的政策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后勤改革的声音减弱,使改革的深入推进遇到困难,使得前期改革发展良好的高校其后勤社会化的进程缓慢,发展一般的高校后勤却停滞不前,还有一些高校后勤出现了反复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十分重要且紧迫的课题。本文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作为研究对象,以目标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需求层次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通过对其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出其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后劲不足、管理机制与运行体制不完善、管理模式单一守旧、队伍建设落后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同时对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效果显着的经验进行归纳和借鉴,提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四条创新发展路径,即持续推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现代后勤管理制度、构建师生员工参与型后勤管理模式、加强后勤人才队伍建设,期待能够实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高校后勤服务专业化水平以及后勤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

殷豆豆[8](2017)在《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公寓文化在推动高校公寓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和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等方面的功效愈加突显。党和政府对高校公寓文化的建设也倍加重视,从财力、人力和物力等投入的不断增加,到相关政策、意见和通知的发布,不断引导高校公寓形成积极健康、严肃活泼和和谐友爱的文化氛围,为高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新时期,随着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环境更加复杂,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角为切入点,研究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特点与功能、现状、主体与类型、原则与内容、环境与载体以及机制与方法。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从基本概念入手解析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特点与功能。主要解决的是高校公寓文化自身是什么的问题。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和政策文件整理的基础上,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定义为:大学公寓内由广大师生和其他社会团体共同创造并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行为方式与精神氛围的总和。该定义揭示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以及高校公寓文化的内涵界线所在。为进一步深化对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认识,本文阐述其特点和功能,主要包括主导性与多样性、规范性与人本性、同质性与独特性、生活化与教育性四个方面的特点,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占领先进文化阵地、营造和谐公寓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第二,从实际角度考察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总体状况。当前,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体系基本形成,涌现出许多具有标志性的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品牌,积极探索虚实结合等方法的不断创新。同时,高校公寓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建设主体性发挥不足,管理模式时代性不强,方式方法实效性不够及虚拟平台使用效度不佳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建设理念定位存在的偏差,社会转型的负面冲击,建设活动过程存在的负面因素以及网络文化中娱乐化信息的消极影响。第三,从主体建设方面界定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与类型。根据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本文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主体划分为学校主体、大学生主体、社会主体。根据各类主体的地位和功能属性将高校公寓文化分为四种不同类型:高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校企合作型和自主管理型。第四,从建设的指导依据和内在结构规定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原则与内容。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主要有方向性与变通性相结合的原则、物质性与精神性相适应的原则、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以及长期性与有效性相并重的原则。从文化形态上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可分为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其中公寓等物质形态类是基础,价值、观念、道德等精神形态类是核心,活动、行为、习惯等行为形态是关键,规则、管理、体制等制度形态是保障。第五,从建设的外部影响和承载的形式探讨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影响环境和主要载体。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影响环境主要包括顶层政策环境、中层管理环境和基层民主环境。顶层政策环境提供方向性指导,中层管理环境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基层民主环境营造浓郁的参与氛围。根据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实践的具体呈现,本文将建设载体分为活动载体、管理载体、传媒载体和网络载体。第六,从建设的方式方面解析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机制与方法。根据各主体在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功能的不同,将其机制分为引导机制、动力机制、协作机制和保障机制。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本文提出其建设的方法,主要包括系统性规划与阶段性建设相结合、物质性建设与精神性建构相协调、一元性引领与多元参与相协同、主导型管理和隐蔽性渗透相并进、激励性奖励与强制性惩罚相结合。

尹彬成[9](2015)在《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体制和实体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后勤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实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实施了近三十个年头,取得了巨大成就,高校后勤保障水平得到长足进步,为高校的发展,尤其是为近十年来高校大幅扩招所形成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显着成效。然而,在巨大成绩的背后,我们也应该醒地看到,高校后勤在社会化的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高校后勤社会企业准入机制问题、企业的产权制度问题、企业法人地位问题、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问题、与高校人事制度相配套的后勤企业薪酬体系和绩效管理问题等。以上主要问题都是目前高校后勤管理服务模式中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从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实际状况出发,试图在总结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定位和运行模式等,分析后勤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及其原因,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后勤改革和运行模式为例,探索构建新型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绪论部分主要探讨问题的研究背景、目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一章从制度变迁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目标管理理论等角度,分析高校后勤管理以及社会化改革,为构建新型后勤管理模式打下理论基础。第二章则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后勤公司的管理服务模式和企业运行机制为例,分析高校后勤现阶段的基本模式和现状,体现了从一般到具体、从共性到个体的研究原则。第三章从构建高校后勤新型管理服务体制角度,阐述了构建的动因、目标、规律和原则,并设计了具体的、适合新时期高校发展的后勤服务模式和管理体制。第四章主要从后勤企业的属性、基本职能和运行机制角度入手,探讨建立符合当前高校后勤实体的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制度、投入机制以及评价和监控体系等新型后勤服务企业的运行机制。第五章又回到案例,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后勤企业实体的经营和管理为例,从新型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和实体运行机制角度出发,设计了适合本校模式的后勤公司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薪酬体系和绩效管理考核体系。最后为结束语,概括本文,归纳结论。

万青[10](2014)在《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研究 ——以浙江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产生于住房体系社会化改革、物业管理发展及高校实施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大环境下,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称为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部分。住房体系社会化改革作为物业管理制度的根本,助力高校后勤社会化、实施高校物业管理的改革。高校物业管理无法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求,推行精兵简政政策,缓解高校财政负担,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更合理配置高校后勤机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有效路径。提升高校后勤机构服务管理层次,可更有效地护航正常的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及校园生活秩序。90年代末,我国的首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会议,开始了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进程,而会议中批复的《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文件,奠定了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基础。此会议与确立的相关文件表明,我国已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关注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实施大力变革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政策性方案,且将施行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视为政策上的大举措,高校进一步推进后勤物业管理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性议程之一。为此,具备专业化水平的物业管理服务队高效尤为重要。然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进程中物业管理模式也顺应社会化的变革。结合高校实际,对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模式改革进行研究分析。想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以浙江大学为例对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进行研究分析,寻找发展新措施,推进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的更好发展。本课题研究理论意义在于进一步丰富了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模式改革研究体系,从具体的事例来研究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这就有一定的创新性,这对于在其他高校开展物业管理社会化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参考。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对具体事例的改革过程中可结合实际工作规范物业管理服务,向学校后勤管理部门建言献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构建实体运作模式 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实体运作模式 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1)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文献评析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案例分析法
        3.比较研究法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研究思路
        2.主要内容
    (五)研究创新点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高校后勤
        2.高校后勤社会化
    (二)理论基础--协同治理理论
        1.协同
        2.治理
        3.协同治理理论
三、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基本情况
    (一)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
        1.Z校发展概况
        2.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索
    (二)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
        1.Z校后勤管理处服务外包模式
        2.Z校自建后勤集团模式
        3.Z校X公司企业化管理模式
    (三)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效
        1.管理制度化
        2.服务标准化
        3.服务网络化
        4.服务竞争化
四、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三种模式的个性问题
        1.外包模式存在的问题
        2.自建后勤集团模式存在的问题
        3.X公司模式存在的问题
    (二)三种模式的共性问题
        1.资金问题
        2.人才问题
        3.监管问题
        4.规划问题
五、影响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因素
    (一)改革驱动不足
        1.政策不完善
        2.制度变迁不易
        3.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
    (二)治理主体功能缺失
        1.政府和高校定位偏低
        2.市场主体内外交困
        3.社会主体参与有限
    (三)机制不畅
        1.协同机制难协同
        2.竞争机制少竞争
        3.管理机制行政化
六、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一)变革理念增强驱动
        1.以创新增强后勤改革动力
        2.以协调平衡后勤基础关系
        3.以绿色夯实后勤发展之路
        4.以开放提升后勤服务品质
        5.以共享营造后勤氛围和谐
    (二)提高多元主体的治理能力
        1.政府
        2.高校
        3.市场
        4.第三部门
        5.个人
    (三)完善多元主体间的协同机制
        1.各主体有效参与,提升协同治理效果
        2.引入价格机制,完善高校后勤竞争机制
        3.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减弱高校行政痕迹
七、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不足
    (三)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2)上海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小结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高校后勤管理
        2.1.2 高校后勤社会化
        2.1.3 逆民营化
    2.2 论文的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准公共产品理论
        2.2.3 科学发展观理论
第3章 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模式及优劣分析
    3.1 模拟企业经营模式
    3.2 学校注册企业经营模式
    3.3 社会企业参与经营模式
    3.4 集团化经营模式
第4章 上海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情况梳理及分析
    4.1 上海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
        4.1.1 规范分离(1999年-2004年)
        4.1.2 创造“大后勤”(2004年-2008年)
        4.1.3 精神和制度等内涵建设(2008年-2016年)
        4.1.4 剥离后勤经营职能(2016年-至今)
    4.2 上海Y大学后勤工作体系现状
        4.2.1 组织机构建设
        4.2.2 运行模式
        4.2.3 后勤服务的内容与范围
        4.2.4 后勤队伍结构
    4.3 上海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4.4 上海Y大学后勤改革的具体举措
        4.4.1 加强设施建设
        4.4.2 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4.4.3 创造“1+1+4”价值体系及丰富文体活动
        4.4.4 落实落细规章制度并实施标准化质量管理
        4.4.5 加强文化建设,拓展文化载体与品牌
    4.5 寻求成效与改革目标的差距,剖释“分”与“合”
        4.5.1 上海Y大学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成效
        4.5.2 寻求差距,剖释“分”与“合”
第5章 上海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困境及原因分析
    5.1 上海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困境
        5.1.1 后勤基础薄弱,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
        5.1.2 改革蓝本及制度安排缺乏,改革主体动力不足
        5.1.3 “后勤服务”与学校关系密切,“分而不离”
        5.1.4 后勤服务专业性与外部环境发展要求失衡
        5.1.5 后勤改革目标模糊,改革模式不定
    5.2 产生困境的原因
        5.2.1 员工用工形式多样
        5.2.2 宣传教育不够且缺乏激励机制
        5.2.3 公益性与经济性的杠杆平衡点难以把握
        5.2.4 外部环境严峻
        5.2.5 后勤服务实体属性界定不清
第6章 国外经验借鉴
    6.1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
    6.2 从国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中得到的启示
第7章 上海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出路及对策
    7.1 弱化用工身份,减少身份造成的收入及福利待遇差距
    7.2 以新片区设立为契机,引进高质量人才和专业性企业
    7.3 加强后勤社会化思想宣传,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7.4 逐步注销学校注资的后勤公司,实现“分且离”
    7.5 界分后勤属性,部分服务实体“逆社会化”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 ——以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高校后勤
        2.1.2 高校后勤社会化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制度变迁理论
第3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概述
    3.1 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历程
        3.1.1 初步探索阶段
        3.1.2 改革深化阶段
        3.1.3 突破发展阶段
        3.1.4 调整深化阶段
    3.2 杭州中国美院后勤社会化改革
        3.2.1 后勤结构
        3.2.2 后勤发展
第4章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后勤社会化实证分析
    4.1 后勤社会化实证调查设计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对象及内容
    4.2 后勤社会化实证调查
        4.2.1 职工访谈调查
        4.2.2 师生问卷调查
    4.3 后勤社会化存在问题表现
        4.3.1 普遍性问题
        4.3.2 特殊性问题
    4.4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4.1 政府视角
        4.4.2 学校视角
        4.4.3 市场视角
第5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国内外经验借鉴
    5.1 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
        5.1.1 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内容
        5.1.2 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
    5.2 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
        5.2.1 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内容
        5.2.2 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
    5.3 经验借鉴思考
第6章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对策建议
    6.1 政府引导改革进程
    6.2 高校兼顾差异化需求
    6.3 后勤规范管理机制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A 职工访谈问卷
附件B 师生调查问卷
附件C 职工访谈记录
致谢

(4)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内涵
        1.4.1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含义
        1.4.2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特点
        1.4.3 高校后勤社会化与企业化的区别
    1.5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1.5.1 社会分工理论
        1.5.2 市场经济理论
        1.5.3 新公共管理理论
    1.6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过程
    2.1 供给模式阶段(1951 年...1978 年)
        2.1.1 供给模式的背景
        2.1.2 供给模式的内容
        2.1.3 供给模式的利与弊
    2.2 承包责任制阶段(1979 年...2000 年)
        2.2.1 承包责任制的背景
        2.2.2 承包责任制的内容
        2.2.3 承包责任制的利与弊
    2.3 社会化改革阶段(2001 年...至今)
        2.3.1 社会化改革的背景
        2.3.2 社会化改革主要内容
第三章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的内容和目标
    3.1 改革政策文本
        3.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3.1.2 《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2012..至今)
    3.2 改革政策的主要目标
        3.2.1 总体目标
        3.2.2 第一阶段目标
        3.2.3 第二阶段目标
    3.3 改革政策的内容和方法
        3.3.1 改革内容——高校后勤社会化
        3.3.2 改革重点——学生生活后勤改革
        3.3.3 改革方法——统一组建高校后勤服务集团
    3.4 改革政策要解决的问题
        3.4.1 通过社会化改革打破后勤瓶颈,为高校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3.4.2 通过社会化改革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提升了后勤服务层次
        3.4.3 通过社会化改革引入后勤竞争机制,优化了后勤资源配置
第四章 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的问题分析
    4.1 政策自身不完善
        4.1.1 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缺乏稳定性
        4.1.2 相关政策不配套
        4.1.3 政策中监督监管责任不落实
    4.2 政策执行不到位
        4.2.1 政策执行进展不平衡
        4.2.2 政策执行中虚多实少
        4.2.3 对政策本身认识不到位
        4.2.4 政策执行机构不健全
        4.2.5 政策执行者素质有待提高
    4.3 监督环节不健全
        4.3.1 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
        4.3.2 缺乏权责明确的监管主体
        4.3.3 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
第五章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完善的建议
    5.1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本身的完善
        5.1.1 出台可持续性的优惠扶持政策
        5.1.2 完善政策中社会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1.3 政策中明确监督监管责任
    5.2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执行的完善
        5.2.1 引进社会企业参与,推进政策执行
        5.2.2 提高对政策本身的认识水平,推进政策执行
        5.2.3 健全政策的执行机构,推进政策执行
        5.2.4 提高执行者的专业素养,推进政策执行
    5.3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监督的完善
        5.3.1 完善监管制度
        5.3.2 明确监督主体和责任人
        5.3.3 建立系统的考核评估体系
    5.4 完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政策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大连市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运行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关键词阐述
        1.2.1 高校后勤
        1.2.2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2 大连市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现状
    2.1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发展历程
        2.1.1 高校后勤改革快速推进阶段
        2.1.2 高校后勤企业规范内部管理阶段
        2.1.3 深化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阶段
    2.2 大连市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基本情况
        2.2.1 机关与实体并存的过渡模式
        2.2.2 行政管理大实体模式
        2.2.3 委托或购买租赁模式
    2.3 大连市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存在问题
        2.3.1 后勤服务实体与学校产权关系不明确
        2.3.2 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市场性与学校服务的公益性矛盾较突出
        2.3.3 后勤财务状况问题严重
    2.4 大连市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2.4.1 后勤管理层改革意识薄弱
        2.4.2 高校后勤行管监管职能转换滞后
        2.4.3 产权制度改革不规范
        2.4.4 人事问题制约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步伐
        2.4.5 缺乏健全的后勤管理体制
3 深化大连市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进方案
    3.1 社会化改进方案理论依据
        3.1.1 新公共管理理论
        3.1.2 准公共产品
        3.1.3 多中心治理
    3.2 国内外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经验借鉴
        3.2.1 国内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经验借鉴
        3.2.2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经验借鉴
        3.2.3 国内外高校后勤改革经验启示
    3.3 大连市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进方案
        3.3.1 遵循“小机关、大实体、多服务”的管理思路
        3.3.2 转变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职能
        3.3.3 后勤集团的职能
        3.3.4 后勤服务实体的主要职能
    3.4 大连市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进方案可行性论证
        3.4.1 前期基础分析
        3.4.2 财政来源分析
        3.4.3 实施效果分析
4 大连市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模式改进保障措施
    4.1 完善后勤服务实体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4.1.1 完善产权制度
        4.1.2 建立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双重评价机制
    4.2 完善高校后勤人事管理制度
        4.2.1 对“老人”的补偿措施
        4.2.2 合理优化职工选拔
    4.3 健全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机制
        4.3.1 建立成本费用核算机制
        4.3.2 加强财务监督
    4.4 健全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监督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记录
致谢

(6)国家篮球队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家篮球队管理制度的改革
        1.1.2 推进篮球运动职业化进程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核心概念辨析
        1.3.2 研究总体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创新点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2 我国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的演变
    2.1 建国到“文化大革命”前(1949~1966)国家篮球队的体制机制
        2.1.1 新中国篮球发展初期(1949~1956)国家篮球队的体制机制
        2.1.2 新中国篮球发展与提高阶段(1956~1966)国家篮球队的体制机制
        2.1.3 此阶段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演进特点
    2.2 “文化大革命”期国家篮球队建设的停滞与复苏(1966~1976)
        2.2.1 篮球运动发展停滞阶段(1966~1972)
        2.2.2 篮球运动发展恢复阶段(1972~1976)
        2.2.3 此阶段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演进特点
    2.3 “文革”后至篮管中心成立时期(1976~1997)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
        2.3.1 篮球运动复苏阶段(1976~1985)国家队体制机制发展情况
        2.3.2 篮球运动攀升阶段(1985~1997)国家队体制机制发展情况
        2.3.3 此时期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演变主要特点
    2.4 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成立后(1997~今)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
        2.4.1 篮球职业化发展起步阶段(1997~2003)国家队概况
        2.4.2 篮球职业化深入发展阶段(2003~2016)国家队概况
        2.4.3 此阶段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发展特点
3 现阶段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国家篮球队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1.1 管理机构面临的职能问题
        3.1.2 俱乐部与国家队利益分化问题
        3.1.3 外教与本土教练问题
        3.1.4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3.2 解决国家篮球队存在问题的思路
        3.2.1 增强国家篮球队管理的服务性和规范性
        3.2.2 篮球协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2.3 加强国家篮球队的监督
        3.2.4 推进国家篮球队内部规范化管理
        3.2.5 坚持“以人为本”管理思想
        3.2.6 准确给国家篮球队定位
4 国外篮球强国国家队组建的启示与借鉴
    4.1 美国国家篮球队的组建与管理
    4.2 俄罗斯国家篮球队的组建与管理
    4.3 塞尔维亚国家篮球队的组建与管理
    4.4 韩国国家篮球队的组建与管理
    4.5 国外国家篮球队组建与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4.5.1 管理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4.5.2 国家队选拔程序公开和注重国家队梯队建设
        4.5.3 篮协沟通渠道通畅,各方利益协调
5 国家篮球队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5.1 国家篮球队管理机构的改革
        5.1.1 篮球运动管理中心职能转化与权力边界
        5.1.2 篮球协会实体化改革
    5.2 国家篮球队制度创新
        5.2.1 教练员选拔制度:对教练员的合理评价制度
        5.2.2 运动员选拔制度:邀请协议制
        5.2.3 集训制:与FIBA新赛制接轨,“短、快”式集训制度
        5.2.4 国家队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自我管理,引入听证会制
    5.3 建立国家篮球队良好运行机制
        5.3.1 国家篮球队与联赛和俱乐部的沟通机制
        5.3.2 国家篮球队的激励机制
        5.3.3 国家篮球队的保障机制
        5.3.4 国家篮球队的监督机制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相关基础理论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 相关基础理论
第3章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及现状
    3.1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历程
    3.2 高校后勤管理的基本模式
    3.3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
    3.4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成绩
第4章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存在的问题
    4.2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5章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经验借鉴
    5.1 美国高校后勤管理
    5.2 德国高校后勤管理
    5.3 法国高校后勤管理
    5.4 日本的高校后勤管理
    5.5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的借鉴与启示
第6章 推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选择
    6.1 持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6.2 建立现代后勤管理制度
    6.3 构建师生员工参与型后勤管理模式
    6.4 加强后勤人才队伍建设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二)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基本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重难点
        (二)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特点与功能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概念
        (二)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特点
        (一) 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 规范性与人本性的统一
        (三) 同质性与独特性的统一
        (四) 生活化与教育性的统一
    三、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功能
        (一) 占领高校文化阵地
        (二) 营造和谐公寓氛围
        (三)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四) 增强适应社会能力
第二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一) 建设体系基本形成
        (二) 建设品牌逐渐涌现
        (三) 建设方法不断创新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建设主体性发挥不足
        (二) 管理模式时代性不强
        (三) 方式方法实效性不够
        (四) 虚拟平台使用效度不佳
    三、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建设理念定位的偏差
        (二) 社会转型的负面冲击
        (三) 活动过程的负面因素
        (四) 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
第三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与类型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构成
        (一) 建设中的学校主体
        (二) 建设中的大学生主体
        (三) 建设中的社会主体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要类型
        (一) 高校主导型
        (二) 企业主导型
        (三) 校企合作型
        (四) 自主管理型
第四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原则与内容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 方向性与变通性相结合
        (二) 物质性与精神性相适应
        (三) 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四) 长期性与有效性相并重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 高校学生公寓物质文化
        (二) 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
        (三) 高校学生公寓行为文化
        (四) 高校学生公寓制度文化
第五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环境与载体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环境
        (一) 顶层政策环境
        (二) 中层管理环境
        (三) 基层民主环境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载体形态
        (一) 活动载体
        (二) 管理载体
        (三) 传媒载体
        (四) 网络载体
第六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机制与方法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机制
        (一) 引导机制
        (二) 动力机制
        (三) 协作机制
        (四) 保障机制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要方法
        (一) 系统性规划与阶段性建设相结合
        (二) 物质性建设与精神性建构相协调
        (三) 一元性引领与多元性参与相协同
        (四) 主导性管理和隐蔽性渗透相并进
        (五) 激励性奖励与强制性惩罚相结合
小结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9)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体制和实体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后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可能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后勤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1.1 制度变迁理论
    1.2 新公共管理理论
    1.3 新公共服务理论
    1.4 目标管理理论
第二章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分析
    2.1 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体制和实体运行机制综述
        2.1.1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及模式综述
        2.1.2 高校后勤运行机制现状分析
    2.2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及启示
        2.2.1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
        2.2.2 国外高校后勤体系运作的主要特点
        2.2.3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启示
    2.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及现阶段模式
        2.3.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
        2.3.2 现阶段改革的基本模式及其对比
    2.4 案例分析——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后勤为例,分析改革的现状和问题
        2.4.1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后勤管理模式和企业运行机制简介
        2.4.2 后勤改革取得的成效
        2.4.3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第三章 高校新型后勤管理服务体制的构建
    3.1 构建新型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体制的动因
        3.1.1 高校后勤改革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
        3.1.2 高校教育科研新发展的驱动
        3.1.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新矛盾的推动
        3.1.4 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实践要求
    3.2. 高校新型后勤管理服务体制的构建
        3.2.1 新型后勤管理服务体制的目标
        3.2.2 新型后勤管理服务体制构建的原则和规律
        3.2.3 新型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体制建构的条件
    3.3 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制模型
第四章 高校后勤企业运行机制的建立
    4.1 高校后勤实体的属性和职能
        4.1.1 高校后勤实体的属性
        4.1.2 高校后勤企业的职能
    4.2 高校建立后勤服务保障运行机制的原则
    4.3 高校后勤实体运行机制的建立
        4.3.1 改革高校后勤产权制度
        4.3.2 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优化
        4.3.3 完善高校后勤服务投入机制
        4.3.4 建立后勤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
        4.3.5 完善后勤服务的价格机制
    4.4 建立健全高校后勤企业实体的评价和监控体系
        4.4.1 高校后勤实体评价体系的建立
        4.4.2 高校后勤实体的监督和考核
第五章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后勤管理服务体制和后勤服务公司运行机制设计
    5.1 后勤服务公司管理服务体制设计
    5.2 后勤服务公司组织结构、薪酬体系及绩效管理设计
        5.2.1 后勤服务公司组织结构设计
        5.2.2 后勤服务公司薪酬体系设计
        5.2.3 后勤服务公司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5.2.4 后勤公司级考核实施细则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一) 文献着作类
    (二) 论文类

(10)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研究 ——以浙江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物业管理相关理论
    2.2 高校物业管理相关研究进展
    2.3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相关研究进展
第3章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及其改革的相关理论概述
    3.1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与社会化改革的界定
    3.2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运行模式
    3.3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
第4章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矛盾和形成原因
    4.1 目前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的进展
    4.2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进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存在问题的成因
第5章 浙江大学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现状剖析
    5.1 浙江大学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已取得的成绩
    5.2 浙江大学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5.2.1 后勤物业管理体制不全
        5.2.2 后勤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监督体系不全
        5.2.3 后勤物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5.3 浙江大学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5.3.1 政府方面作用不大
        5.3.2 学校方面有干扰
        5.3.3 社会方面有压力
第6章 深化浙江大学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对策与建议
    6.1 深入校内外环境的对接
    6.2 制度的改革
    6.3 经营方式的改革
    6.4 管理队伍内部改革
    6.5 选择合适的社会化模式
    6.6 变革社会化观念上的偏差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结论
    7.2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构建实体运作模式 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论文参考文献)

  • [1]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D]. 王东. 郑州大学, 2020(02)
  • [2]上海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 朱小芳.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 ——以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为例[D]. 顾科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4]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研究[D]. 石磊.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1)
  • [5]大连市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运行改进研究[D]. 范琳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18(10)
  • [6]国家篮球队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研究[D]. 李向前. 北京体育大学, 2017(06)
  • [7]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路径研究[D]. 温莉莎.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8]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D]. 殷豆豆. 武汉大学, 2017(06)
  • [9]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体制和实体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后勤为例[D]. 尹彬成. 东南大学, 2015(08)
  • [10]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研究 ——以浙江大学为例[D]. 万青. 湘潭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构建实体经营模式加快物流社会化改革进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