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未来国际化人才

培养未来国际化人才

一、培养未来的国际化人才(论文文献综述)

蒋吉优[1](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一带一路"倡议给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也为之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本文通过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平等互惠、包容开放、共享创新三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原则,从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平台建设、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强化保障支持等方面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对策。

李宗民[2](2021)在《本科高校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中外合作办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科高校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形式,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国际化专业人才,但这些人才与我国新时代对国际化人才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通过对新时代高校国际化人才目标的解析,构建了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等要素的国际化人才能力框架。并从培养目标、条件支撑、培养过程与质量评价4个方面对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分析优化,构建了基于可持续改进的闭环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王琳妤[3](2021)在《本土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研究》文中认为本土国际化通过引入优质资源,面向全体学生完成国内的国际化,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的新型实践模式。高校的本土国际化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产生了深刻影响。本土国际化的矛盾性、交往性、发展性给高校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理性看待本土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既要看到本土国际化对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正负效应,也要看到家国情怀教育对本土国际化的能动作用。通过横向比较三所不同高校的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工作,发现本土国际化下的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呈现出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统一、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主体性与社会化的统一的特点,同时,我国的家国情怀教育在培养过程、方法和内容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国的有益经验为我国高校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工作提供了启发。为了保障本土国际化背景下家国情怀教育在未来的顺利实施,我们应在把握方向性、人本性、层次性、发展性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家国情怀教育从本土国际化到国际本土化、从经验化教学到开放化教学、从单一趋同到打造特色的转变。站在国际化的高度重新审视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不仅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韦金孜[4](2021)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以柳州C学院中印SGMW汽车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大批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但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海外招工问题尤为突出,当地技术工人水平偏低,文化认同感不强,而国内工人出国务工人力资源成本又高。因此,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成为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提出,我国职业教育要加快培养国际产能合作急需人才,“加强职业学校与境外中资企业合作,支持职业学校到国(境)外办学,培育一批‘鲁班工坊’,培养熟悉中华传统文化、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进行研究,不仅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现实需要,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柳州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于2015年8月在印尼建立生产基地,为加快培育符合公司海外生产经营需求的本土化人才,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上汽通用五菱公司与柳州C学院共建中印SGMW汽车学院,招收印尼留学生来华学习。本论文以柳州C学院中印SGMW汽车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对其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指出其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借鉴国外在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策略和办法,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进策略。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的意义和研究设计。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主要是对本文研究的核心概念: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人才培养、策略进行界定。并介绍了需求导向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能力素质模型,为人才培养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通过对柳州C学院中印SGMW汽车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解读,以及对其人才培养情况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第四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通过分析柳州C学院中印SGMW汽车学院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进策略。针对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四条改进策略:制定校本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优化国际化人才培养制度;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最后是结论和展望。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分析柳州C学院中印SGMW在实施改进策略后取得的相应成效,对未来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进行展望。希望本研究的改进策略能切实对柳州C学院中印SGMW汽车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为其他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魏靖[5](2021)在《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家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中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其持续发展需着力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需要契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化技术水平的技能型人才。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与接壤国交流合作历史悠久,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行动”“一带一路”建设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发展的前沿地带。中职教育作为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区域发展、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国家相关政策指引下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职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此外,由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处于西南边陲,经济社会发展与内陆发达城市相比较落后,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一方面要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国家发展战略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要克服自身发展障碍,积极应对发展机遇背后的挑战,进一步推动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本文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M县唯一一所职业高级中学为个案,对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展开研究。论文分为五章撰写,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第二章主要进行概念界定以及相关理论阐述分析,在概念界定以及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衡量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维度,制定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主要通过问卷、访谈及实地所收集的资料对个案学校国际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按照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评价指标赋分统计了个案学校国际化的发展程度,绘制蛛网模型图,直观反映个案学校国际化发展现状,既肯定了该校在国际化发展中取得成效,也发现了个案学校该阶段在办学中存在着国际化发展层次与实际办学实力不足、组织结构不适应、师资队伍国际化不足等问题,同时在学生发展、课程体系设置上也存在一定问题。笔者主要从经济、社会、学校、学生四个层面进行原因分析,从经济层面分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地方经济落后,二是由于学校国际化发展经费有限。从社会层面分析,主要由于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认可度低,涵盖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二是公众观念歧视;三是升学和就业歧视。从学校层面分析,首先是由于学校服务国家战略意识不强,其次是由于学校多边合作格局尚未形成,最后是由于学校师资严重不足。从学生层面分析,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有待加强,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国际化发展欲望较低;第四章以个案学校存在的问题为基点,从国际化理念的树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国际化师资的培养、国际化发展思路的拓宽、国际合作交流成效的提高以及立足实际,将民族特色与国际化发展相结合六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

刘南希[6](2021)在《高职院校管理类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增多,高职院校作为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主力,应适当融入国际化教育,特别是在管理类学科中,加强对国际通用语言、国际惯例、异国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将成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有效战略手段。本篇研究将针对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现状,初步分析了其优势、劣势,以及可帮助未来持续改善、发展的相应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进一步的人才培养国际化提供决策参考,同时更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郝丹丹[7](2021)在《美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 ——全球胜任力的视角》文中提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对高质量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提出多项政策文件,强调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来看,我国高校并不能完全承担起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责任。美国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表现突出,为美国和世界各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国际化人才。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法、比较法和历史法,剖析美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成效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首先,本文对美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与行动进行梳理和剖析,审视国际化人才发展历史,发现美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与行动可以划分为五个时期:(1)早期国际化人才培养,主要表现为学术殖民和学者的跨国流动;(2)转型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美国的文化输入转向文化输出;(3)快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新殖民;(4)深度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双边或多边教育合作。其次,本文选取了塔夫茨大学国际法学与外交学专业、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事务专业、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专业、耶鲁大学全球事务专业以及哈佛大学国际发展公共管理专业进行案例研究,从全球胜任力的框架模型进行分析,探究美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先进与独到之处。在认知维度方面,美国高校提供基础核心类课程和语言类课程和工具方法类课程,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全球问题和诸如正义、平等、尊严和尊重的普世价值,拥有移情和解决冲突等社交技能,并且能够采用多角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全球胜任力框架中的认知维度的知识和技能。在思维维度方面,美国高校将学生的思维培养和训练贯穿于课堂中的学习和课堂外的实践中。在课堂中,为国际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大量思维碰撞、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实践中,注重高阶思维内化的过程,促进学生在实际事务中获得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行为维度方面,美国高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全球行动中,提升承诺能力、决策技能,并能够真正做到为集体利益而努力。最后,本文以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为例研究了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以下四条建议:(1)在制度中保证全球胜任力,建立健全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和谐、积极的环境,帮助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能够成为一个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2)在师资中注入全球胜任力,高校在教师招聘时倾向具有国际化背景的教师,并对已有的教师进行国际化培养,加强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3)在课程中融入全球胜任力,高校加强学生对语言课程的学习,建设完善的文化选修课体系,并鼓励师生在传统的高校课程中融入全球胜任力;(4)在实践中融入全球胜任力,高校打通国际留学生和国内学生之间的壁垒,重视海外交流学习项目,与社会上的组织、企业建立联系,用新兴工具加强联系。

沙首伟[8](2021)在《建筑企业国际化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中国高铁“走出去”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高铁在“走出去”过程中,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迅猛发展必将继续保持。对中国高铁“走出去”而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最根本的支撑和保障。基于对建筑企业高铁“走出去”发展现状、人员构成、管理方式等的系统分析,本文选择对拓展国际市场至关重要的人才管理作为研究重点,旨在通过优化建筑企业国际市场人才管理策略进而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主要以“能力素质”和“知识管理”为主线,重点研究了国际市场项目人才所需的关键能力素质、不同层级能力素质的重要性,国际化人才知识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人才能力和知识之间的联动关系,以及基于能力素质及知识管理的人力管理策略。融合能力素质理论及知识管理理论进一步完善建筑企业国际市场人才的人才战略规划、人才招聘与配置、人才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管理及员工关系管理等人才管理的6个模块关键内容,丰富现有的建筑企业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以期为身处激烈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中国建筑企业在人才支撑方面提供准确分析、科学支持和实战参考。能力素质是个人所具备的潜在的、不明显的、深层次的特征,可以有效区分绩效出色者与绩效一般者的个体特征。为深入分析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市场人才的能力素质,本文对多家建筑企业中海外项目绩效优秀的员工和绩效一般的员工进行了关键行为事件访谈,通过编制行为量表、问卷调查、统计检验和分析,建立了包括自我指向能力维、元能力维、他人指向能力维三个维度的海外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对不同岗位级别能力素质的重要性进行了差异分析与检验。为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海外竞争环境,国际化人才除了具备对应的能力素质外,还应有效地获取新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实现知识创新。本文结合海外市场特点,构建了中国高铁“走出去”海外人才的知识管理水平及知识是管理水平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并提出知识管理水平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同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各假设的合理性,并结合模型验证的结果提出基于知识管理水平框架、知识管理个人影响因素、组织影响因素及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的国际化人才的知识管理水平提升方案。为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能力素质持续提升策略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方案。个人能力素质和知识水平相互关联、互为依托。仅仅提高个人能力亦或提高个人知识都不会是最佳方式。因此,本文采用粗糙集理论探究了能力和知识之间的联动关系,并进行了决策应用分析。通过以能力素质模型24项能力元素作为条件属性,知识结构3个维度指标作为决策属性构建决策表,运用遗传算法融合粗糙集算法对条件属性进行约简,得到可以较好预测个人知识水平的7项能力,在此基础上对知识和能力进行依赖度分析并对决策应用可能性进行了探索研究。为促使能力和知识的联动关系更具有可操作性,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对海外人才管理工作的支撑作用。本文基于能力视角和知识管理视角分别基于人才管理6大模块提出高铁“走出去”海外项目人才管理优化建议。能力素质模型从员工关键行为能力出发,将绩效优秀员工关键行为能力转化为岗位能力要求,可以作为人力资源部门“选、用、育、留”的参考依据。知识管理本质上是在现有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上充分考虑人是知识的产生源泉和关键载体的属性,同时考虑知识型员工相对普通员工而言的特有属性,以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价值,并为组织内员工能力素质的提升提供管理手段的支持。从能力素质和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为海外人才管理提供了一条创新性思路。

唐慧慧[9](2020)在《江南大学至善学院跨境短期交换生学习结果的质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不断增强,国际跨境交流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型的高校跨境教育交流交换项目蓬勃发展。高校短期交换生凭借学习周期短、课程设置比较灵活以及经济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逐渐成为大学生选择跨境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高校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学生参与跨境流动的学习结果与质量评估,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以江南大学荣誉学院跨境短期交流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跨境短期交换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及其学习结果,不仅将丰富高校跨境短期交换生学习结果的理论研究,且对促进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方法阐释了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短期跨境交换生学习相关内容与理论基础。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对至善学院跨境流动短期交换生学习结果的范畴进行探讨。再次,运用教育叙事法开展至善学院学生短期跨境交换学习过程案例的阐述,以此为基础对跨境交换生们的学习特征进行概括。接着,在扎根理论分析和教育叙事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探讨至善学院短期交换生跨境学习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最后,基于江南大学至善学院的个案研究结果,提出进一步提高该学院学生短期跨境交流学习质量的建议及其引发的普遍启示。通过研究发现,江南大学至善学院学生跨境流动学习结果,主要涵盖认知性与非认知性学习结果两种范畴,体现在专业知识技能、个性、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力以及合作组织能力等几方面。该学生群体境外学习呈现多维度与多侧面提升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个性发展、语言技能改善、合作能力提升、思维与创新能力发展、国际化视野扩展等方面。学生意愿、家庭资本、交换学校位置与课程安排、流动支持力度以及跨文化环境等,是影响至善学院学生跨境流动学习结果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指出,江南大学至善学院学生跨境学习需要在提升学生跨境学习内驱力、课程内容、学分互认、文化体验、流动外部支持与质量评价机制等方面加以持续改进。为了有效促进高等教育学生跨境流动学习,研究建议我国高校在推动学生国际交流学习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生国际流动资源建设、优化国际化课程教学与学分学位互通机制、研发学习结果综合性评价机制、构建多元组织机构联动合作机制以及着力提升跨境学习文化适应能力。

邵亚琼[10](2020)在《师范生全球胜任力的现状调查及其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高等教育也须积极响应国际化的号召,培养出参与全球治理的国际化人才。教师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力军,而师范生则是未来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师范生全球胜任力是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在全球化背景中理解和处理世界性事务和议题的关键知识与能力,主要包括对认知世界、辨别观点、交流沟通、采取行动以及教育视野等内容领域,具体体现为相关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行动等维度。培养师范生全球胜任力有利于培育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际人才,培养出有担当、负责任的国家公民与世界公民,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江西省内本科师范院校作为研究对象,从师范生的分析全球议题知识、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并采取行动将其付诸实践的能力以及对世界教育的了解情况等方面进行实际调查。调查发现,江西省师范生的全球胜任力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江西省本科师范生的全球胜任力整体水平不高,处于中等水平,尤其是在教育视野维度,师范生的表现甚至远低于中等水平;不同学科师范生的全球胜任力水平差异较大,不同年级师范生的全球胜任力水平差异明显。导致师范生的全球胜任力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外语水平、父母学历、出境经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教师教学内容等。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以及师范生个人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如:国家加大政策保障,学校要树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等。

二、培养未来的国际化人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养未来的国际化人才(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形势探讨
    (一)国际化人才发展面临更加广阔的平台
    (二)国际化人才复合能力和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三)国际职业教育合作程度需要进一步强化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应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平等互惠的原则
    (二)坚持包容开放的原则
    (三)坚持共享创新的原则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
    (二)加强平台建设,打造资源共享实践平台
    (三)立足国际形势,构建接轨国际的课程体系
    (四)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国际化优秀师资团队
    (五)强化保障支持,构建多位一体的保障机制
四、结语

(2)本科高校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中外合作办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与能力框架构建
    1.1 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解析
    1.2 本科高校国际化人才能力框架构建
        1.2.1 知识方面
        1.2.2 技能方面
        1.2.3 素质方面
2 本科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1 培养目标体系
    2.2 条件支撑体系
    2.3 培养过程体系
    2.4 质量评价体系
3 结论

(3)本土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选题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本土国际化的研究
        1.3.2 关于家国情怀的研究
        1.3.3 关于本土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研究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主要创新点
2 本土国际化与家国情怀的内在关联
    2.1 本土国际化的基本内涵
        2.1.1 本土国际化的概念界定
        2.1.2 本土国际化的特征
    2.2 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
        2.2.1 从个体到国家
        2.2.2 从历史到现实
        2.2.3 从理想到实践
    2.3 本土国际化与家国情怀的关联互动
        2.3.1 本土国际化对家国情怀培养的正面效应
        2.3.2 本土国际化对家国情怀培养的负面效应
        2.3.3 家国情怀培养对本土国际化的能动作用
3 本土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现状分析
    3.1 本土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实践
        3.1.1 办学理念
        3.1.2 思想政治理论课
        3.1.3 学生事务管理
        3.1.4 校园文化氛围
    3.2 本土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特征
        3.2.1 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统一
        3.2.2 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3.2.3 主体性与社会化的统一
    3.3 本土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存在的问题
        3.3.1 教育内容的单面性
        3.3.2 育人主体的割裂性
        3.3.3 教育方法的封闭性
        3.3.4 教育过程的碎片性
4 不同培养模式下高校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比较与借鉴
    4.1 浙江大学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实践
        4.1.1 体制机制
        4.1.2 课程体系
        4.1.3 培养路径
        4.1.4 队伍体系
    4.2 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家国情怀教育实践
        4.2.1 学院办学理念
        4.2.2 通识教育体系
        4.2.3 寄宿制书院
        4.2.4 实践课程的设置
    4.3 三所高校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比较与启发
        4.3.1 教育内容
        4.3.2 教育方法
        4.3.3 教育途径
5 本土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未来展望
    5.1 本土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5.1.1 方向性原则
        5.1.2 人本性原则
        5.1.3 层次性原则
        5.1.4 发展性原则
    5.2 本土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发展趋势
        5.2.1 定位:从本土国际化到国际本土化
        5.2.2 教学:从经验化教学到开放化教学
        5.2.3 主体:从单一趋同到打造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4)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以柳州C学院中印SGMW汽车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1.国际化办学是职业院校应对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2.招工难、用工荒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瓶颈问题
        3.国际化人才培养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挑战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文献综述述评
    (三)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研究设计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界定
        1.高等职业教育
        2.国际化人才
        3.人才培养
        4.策略
    (二)理论依据
        1.需求导向理论
        2.人力资本理论
        3.能力素质模型
三、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及调查结果
    (一)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
        1.人才培养对象的分析
        2.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
        3.人才培养规格分析
        4.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5.课程设置分析
        6.课程学分与学时统计
    (二)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实施情况调查
        1.调查目的及调查方法
        2.调查的基本框架
        3.调查实施情况
        4.调查结果
        5.调查分析
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缺少层次性
        2.人才培养规格与岗位职业能力衔接不够密切
        3.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
        4.人才培养过程未考虑学生适应性,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5.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功效发挥不足
        6.人才培养缺乏特色,高质量发展乏力
        7.评价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障
    (二)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不够科学
        2.教学条件不能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
        3.激励机制吸引力不强
        4.我国尚未健全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五、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进策略
    (一)制定校本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1.科学制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2.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人才
    (二)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
        1.加大教师国际化能力的培训
        2.优化课程体系与开发国际化教材
        3.开展多元化课堂教学
        4.丰富第二课堂活动
    (三)优化国际化人才培养制度
        1.制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
        2.完善创建国际化人才管理机制
        3.打造个性化的培养制度
    (四)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1.制定科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建立全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系统
        3.强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的执行力度
        4.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
六、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1.健全“政校企双边三方”跨境协同育人机制
        2.构建校企跨境协同的“三养成三结构三阶段”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导向
        二、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
        三、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国内相关研究
        (一)年载文量分析
        (二)核心作者分析
        (三)团队-机构分析
        (四)研究热点与主题分析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及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
        (三)案例研究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中等职业教育
        二、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
        三、边境民族地区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全球化理论
        (一)全球化
        (二)教育全球化
        二、合作与竞争理论
        三、蛛网模型理论
    第三节 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内容
        一、衡量职业院校国际化维度
        二、中等职业院校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分析
        (一)教育观念的国际化
        (二)组织机构的国际化
        (三)课程体系设置的国际化
        (四)师生队伍的国际化
        (五)校园教育与文化的国际氛围
        (六)中外办学与合作培训项目
第三章 M县职业高级中学教育国际化现状调查
    第一节 个案选取的缘由
        一、个案选取的依据
        二、M县高级职业中学的发展概况
        (一)基本情况
        (二)特色发展
    第二节 研究设计及结果分析
        一、研究设计及实施
        (一)问卷及访谈提纲的设计
        (二)问卷及访谈的实施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问卷及访谈结果分析
        (二)M 县职业高级中学国际化发展程度分析
        三、M县职业高级中学教育国际化取得成效
        (一)具备国际化办学理念
        (二)组织结构具备一定国际化水准
        (三)留学生数量多,就业质量好
        (四)特色专业国际化明显
        (五)学校教育及文化具备一定的国际化氛围
第四章 M县职业高级中学教育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M县职业高级中学教育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化办学实力不足
        二、国际化发展层次不高
        三、国际化师资队伍欠缺
        四、学生的国际化素养有待提高
        五、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国际化
    第二节 M县职业高级中学教育国际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层面
        (一)地方经济落后
        (二)学校国际化发展经费有限
        二、社会层面
        (一)社会认可度低
        (二)M县职业高级中学留学生招生资质不明确
        三、学校层面
        (一)没有用好已经成熟的国际化发展条件
        (二)学校多边合作格局尚未形成
        (三)学校国际化师资不足
        四、学生层面
        (一)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有待加强
        (二)学生国际化发展欲望较低
第五章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
    一、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
        (一)整体提高学校国际化发展的意识
        (二)创新中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模式
    二、适应国际化发展需求,培养国际化人才
        (一)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二)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拓宽学生实训锻炼渠道
        (三)打破校企合作地域限制,搭建国际化平台
    三、提高师资素质,建设国际化队伍
        (一)培养教师国际意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二)聘请优质外籍教师,打造师资培训基地
        (三)坚持教师队伍“引进来、走出去”并举
    四、拓宽中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思路
        (一)提高国际化办学主动性
        (二)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五、提高中职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成效
        (一)积极与国外开展联合培训项目
        (二)发挥“一带一路”东南亚职教联盟优势
    六、坚持国际化与边境民族特色相结合
        (一)契合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二)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坚持民族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硕博学位论文
    三、期刊
    四、其他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一、学术论文
    二、科研项目
致谢

(6)高职院校管理类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化视野未打开
    (二)整体留学规模较小
    (三)国际化课程融合度不高、人才需求存在差异
    (四)国际化师资力量不足
二、国际化管理人才的基本要求和素质画像
    (一)具有基本的国际化视野和较强的合作意识
    (二)具有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
    (三)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高职管理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培养措施
    (一)树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
    (二)整合专业建设理念、实施国际化课程体系
    (三)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

(7)美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 ——全球胜任力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案例法
        三 比较法
        四 历史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一 文献概貌
        二 文献综述
        三 问题提出
    第四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
        一 概念界定
        二 理论框架
第二章 美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与行动
    第一节 早期阶段:学术殖民与跨国流动
    第二节 转型阶段:文化输入转向文化输出
    第三节 快速发展阶段:文化新殖民
    第四节 深度发展阶段:双边或多边教育合作
第三章 美国高校案例:全球胜任力的认知维度考察
    第一节 体现全球胜任力知识认知的高校课程设置
        一 基础核心类课程分析
        二 专业选修类课程分析
    第二节 体现全球胜任力技能认知的高校课程设置
        一 语言技能
        二 方法技能
第四章 美国高校案例:全球胜任力的思维维度考察
    第一节 美国高校课堂中的思维培养
        一 课程学习中的思维碰撞
        二 教师背景中的国际化思维
    第二节 美国高校课外实践中的思维培养
        一 校园活动锻炼思维
        二 真实问题真实解决
第五章 美国高校案例:全球胜任力的行为维度考察
    第一节 美国高校跨国实习设计案例
    第二节 美国高校特色实习项目案例
        一 哥伦比亚大学实习工作坊
        二 耶鲁大学实习项目
        三 哈佛大学实习项目
第六章 思考与启示
    第一节 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与问题
        一 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经验
        二 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美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特征与经验
        一 完善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培养国际化认知
        二 良好的国际化校园氛围,培养国际化思维
        三 丰富的国际化实习实践,培养国际化行动力
    第三节 全球胜任力视角下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思考
        一 在制度中保证全球胜任力
        二 在师资中注入全球胜任力
        三 在课程中融入全球胜任力
        四 在实践中培养全球胜任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建筑企业国际化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中国高铁“走出去”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人才管理研究现状
        1.2.1 人才管理研究发展概况
        1.2.2 人才管理与能力素质研究发展
        1.2.3 能力素质模型在建筑企业的人才管理研究综述
        1.2.4 人才管理与知识管理研究述评
        1.2.5 知识管理在建筑企业的人才管理述评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线
    1.5 本文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2.1 能力视角下的人才管理
        2.1.1 智力与能力素质
        2.1.2 能力研究的学派
        2.1.3 能力结构
        2.1.4 能力识别——关键行为事件访谈
    2.2 知识管理及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人才管理
        2.2.1 知识管理相关理论
        2.2.2 知识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2.3 研究中运用的其他理论方法
        2.3.1 粗糙集理论
        2.3.2 遗传算法
        2.3.3 灰色关联分析
        2.3.4 结构方程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高铁“走出去”及其人才建设发展现状与特点
    3.1 中国高铁“走出去”发展现状
    3.2 中国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需求现状
    3.3 中国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
    3.4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人才培养需求
    3.5 本章小结
4 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能力模型构建与分析
    4.1 研究思路
    4.2 关键行为事件访谈
    4.3 因素分析
    4.4 不同岗位级别能力素质重要性的差异
        4.4.1 元能力
        4.4.2 自我指向行为能力
        4.4.3 他人指向行为能力
    4.5 能力元素重要性显着性差异检验
        4.5.1 研究思路
        4.5.2 能力素质重要性检验
        4.5.3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知识管理模型研究
    5.1 假设及模型提出
        5.1.1 个人知识管理水平架构及相关假设
        5.1.2 个人知识管理影响因素
    5.2 模型与假设的验证分析
        5.2.1 数据收集及样本描述
        5.2.2 量表信效度检验
        5.2.3 模型验证
    5.3 研究结果分析及建议
        5.3.1 研究结果和假设分析
        5.3.2 基于个人知识管理水平影响因素的保障措施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粗糙-遗传算法的国际化人才能力与知识关系研究
    6.1 基于粗糙集的能力素质与知识结构决策表构建
        6.1.1 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的知识表达
        6.1.2 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决策表
    6.2 基于遗传算法的国际化人才能力素质属性约简
        6.2.1 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质属性约简步骤
        6.2.2 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质属性约简结果
    6.3 有效性分析
    6.4 决策应用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能力-知识管理视角下的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管理策略分析
    7.1 人才管理规划
    7.2 人才招聘与配置
    7.3 人才培训与开发
    7.4 人才绩效管理
    7.5 人才激励管理
        7.5.1 薪酬与福利管理
        7.5.2 员工关系管理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A 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附件B 国际市场人才能力特征调查问卷
附件C 国际市场人才能力特征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D 建筑施工海外项目人才知识管理调查问卷
附录E 能力知识决策表原始数据表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江南大学至善学院跨境短期交换生学习结果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高等教育跨境短期交换生项目发展迅速
        1.1.2 全球学习能力与全球核心素养受瞩目
        1.1.3 高校跨境短期交换生学习结果研究零散
        1.1.4 至善学院学生跨境短期交换实践需要总结
    1.2 研究对象
        1.2.1 至善学院——高等院校荣誉学院的典型代表
        1.2.2 至善学生——“优中择优”跨境交流学生群体
        1.2.3 跨境流动——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重要途径
    1.3 研究意义
        1.3.1 从学习结果角度出发丰富短期交换生的研究视角
        1.3.2 以至善个案探究荣誉学院短期交换项目实践经验
        1.3.3 让跨境高等教育与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改进
    1.4 文献综述
        1.4.1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
        1.4.2 学生国际流动的研究
        1.4.3 短期交换生学习结果的研究
        1.4.4 研究述评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思路与内容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分析法
        1.7.2 访谈法
        1.7.3 教育叙事研究法
        1.7.4 扎根理论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大学生发展理论
        2.1.1 概念界定
        2.1.2 学生发展IEO模型
        2.1.3 大学生发展通用评估模型
        2.1.4 大学生社会化模型
    2.2 学习结果理论
        2.2.1 .概念界定
        2.2.2 加涅认知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2.2.3 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
        2.2.4 安德森认知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2.3 学习文化相关理论
        2.3.1 概念界定
        2.3.2 学习的社会文化理论
        2.3.3 学习文化理论
    2.4 跨文化学习理论
        2.4.1 概念界定
        2.4.2 跨文化适应维度模型
        2.4.3 跨文化交际理论
第三章 质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3.1 质性研究方法的选择
        3.1.1 个案研究法
        3.1.2 叙事研究法
        3.1.3 扎根理论
    3.2 研究目标
    3.3 研究对象的选择
    3.4 研究伦理
    3.5 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第四章 至善学院学生短期跨境学习结果范畴的扎根理论分析
    4.1 至善学院学生短期跨境学习结果范畴模型的建构
        4.1.1 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阶段
        4.1.2 二级编码——轴心性编码阶段
        4.1.3 三级编码——选择性编码阶段
    4.2 至善学院学生短期跨境认知性学习结果的范畴
    4.3 至善学院学生短期跨境非认知性学习结果的范畴
第五章 至善学院学生短期跨境交换学习过程的教育叙事
    5.1 教育叙事的个案情况
    5.2 从至善到香港——跨境学习学生S的故事
        5.2.1 从“一维”到“多维”——“打鸡血”式课程活动安排
        5.2.2 从“单枪匹马”到集思广益——小组合作中思维交叉互补
        5.2.3 从“含羞草”到“向日葵”——承担责任中性格悄然变化
        5.2.4 “更敢说”与“更会说”的差距——外语语言能力的熏陶
        5.2.5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预期学习目标与实际结果的伯仲较量
    5.3 从至善到新加坡——跨境学习学生F的故事
        5.3.1 从专业到系统——课程内容的学习
        5.3.2 从小组长到“leader”——守望相助过程中成长
        5.3.3 从“听话”到“说话”——开放式教学感悟
        5.3.4 从推荐信到自信——经历之中收获认可
        5.3.5 从“十字路口”到“电梯厅”——文化体验的生成
    5.4 从至善到美国——跨境学习学生J的故事
        5.4.1 从《风雨哈佛路》到《老友记》——现代传媒中美式文化的吸引
        5.4.2 从课堂到活动——来自新事物的冲击
        5.4.3 从哈佛校园到美式公寓到地铁意外——沉浸式文化环境体验
        5.4.4 从学科课堂到人生课堂——跨境经历带来的可持续影响
    5.5 从至善到英国——跨境学习学生W的故事
        5.5.1 从专业到非专业——剑桥课堂直观感触
        5.5.2 学习与旅行——多元文化的渗透与理解
        5.5.3 从英国到加拿大——环境对专业、语言能力提升的成就
        5.5.4 从英国到加拿大——包容性世界观的形成
        5.5.5 大洋彼岸的乍见与深处——看世界的不完满与不满足
    5.6 从至善到东吴、早稻田...——跨境交换生们的学习特征分析
        5.6.1 呈现出多维度的学习结果
        5.6.2 专业学习被相对边缘化
        5.6.3 多元文化学习的特别体验
        5.6.4 学习面临跨文化适应与冲突
        5.6.5 国际化学习力普遍得到提升
第六章 至善学院短期交换生跨境学习的结果及影响因素
    6.1 短期交换生跨境学习结果的认知性学习结果发展
        6.1.1 专业知识技能发展不均衡
        6.1.2 通识知识学习得到深化
        6.1.3 语言沟通技能有效改善
        6.1.4 跨专业思维与创新力进步
    6.2 短期交换生跨境学习结果的非认知性学习结果发展
        6.2.1 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6.2.2 合作意识与能力提高
        6.2.3 跨文化理解能力深化
    6.3 影响短期交换生跨境学习结果的因素分析
        6.3.1 个体参与国际流动的意愿
        6.3.2 家庭资源环境的丰富程度
        6.3.3 院校对跨境交换项目的支持力度
        6.3.4 交换学校位置与课程内容设置
        6.3.5 非母语语言环境适应能力
        6.3.6 浸入式的跨文化环境
第七章 至善学院提升学生短期跨境交流学习质量的建议与启示
    7.1 至善学院跨境交流学习存在的问题
        7.1.1 课程内容系统性与创新性不足
        7.1.2 学分互认机制待完善
        7.1.3 文化体验深入性需加强
        7.1.4 跨境学习外部支持不健全
        7.1.5 质量评价机制不全面
    7.2 至善学院优化跨境交流学习管理的建议
        7.2.1 提升学生跨境交换学习内驱力
        7.2.2 完善学院多元化支持与服务
        7.2.3 加强跨境高校间衔接与合作
        7.2.4 营造全方位沉浸式文化体验环境
        7.2.5 建立健全质量评价反馈机制
    7.3 至善学院对高校学生国际流动学习质量提升的启示
        7.3.1 完善学生国际流动资源建设
        7.3.2 优化课程教学与学分学位互通机制
        7.3.3 研发学习结果综合性评价机制
        7.3.4 构建多元组织机构联动合作机制
        7.3.5 着力提升跨境学习文化适应度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访谈提纲

(10)师范生全球胜任力的现状调查及其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关键概念
        1.2.1 全球胜任力
        1.2.2 师范生全球胜任力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2 全球胜任力的内涵、结构与特点
    2.1 全球胜任力的内涵
        2.1.1 胜任力的概念阐述
        2.1.2 全球胜任力
        2.1.3 师范生全球胜任力
    2.2 师范生全球胜任力的结构
        2.2.1 已有的全球胜任力结构模型
        2.2.2 师范生全球胜任力的框架结构的构建
    2.3 师范生全球胜任力的特点与价值
        2.3.1 师范生全球胜任力的特点
        2.3.2 师范生全球胜任力的时代价值
3 师范生全球胜任力的现状
    3.1 师范生全球胜任力现状的调查过程
        3.1.1 问卷设计
        3.1.2 调查对象与样本分布
        3.1.3 信度分析
    3.2 师范生全球胜任力整体表现分析
        3.2.1 师范生全球胜任力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3.2.2 师范生全球胜任力的差异性分析
    3.3 几点结论
4 师范生全球胜任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外语水平的影响
    4.2 父母学历
    4.3 出国出境经历
    4.4 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
    4.5 学校方面
        4.5.1 学习内容
        4.5.2 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4.5.3 教师的教学内容
5 培育师范生全球胜任力的实践对策
    5.1 国家层面
        5.1.1 加大国家相关政策的保障与落实
        5.1.2 将全球胜任力寓于教师专业标准之中
    5.2 学校层面
        5.2.1 树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5.2.2 开展全球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
        5.2.3 构建全球胜任力教育的课程体系
        5.2.4 注重外籍教师的聘用质量
        5.2.5 创造助于全球胜任力培育的多元校园文化环境
        5.2.6 增加师范生全球胜任力教育经费,拓宽国际交流渠道
    5.3 教师层面
        5.3.1 施行基于全球胜任力培育的教学形式
        5.3.2 树立提升师范生全球胜任力水平的教学意识
        5.3.3 提高自身的全球胜任力素质
    5.4 学生层面
        5.4.1 转变意识,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5.4.2 积极学习外语,提高外语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四、培养未来的国际化人才(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蒋吉优.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04)
  • [2]本科高校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中外合作办学为例[J]. 李宗民.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21(05)
  • [3]本土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研究[D]. 王琳妤. 浙江大学, 2021(02)
  • [4]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以柳州C学院中印SGMW汽车学院为例[D]. 韦金孜.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5]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个案研究[D]. 魏靖.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6]高职院校管理类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刘南希. 作家天地, 2021(11)
  • [7]美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 ——全球胜任力的视角[D]. 郝丹丹.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建筑企业国际化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中国高铁“走出去”视角[D]. 沙首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9]江南大学至善学院跨境短期交换生学习结果的质性研究[D]. 唐慧慧. 江南大学, 2020(01)
  • [10]师范生全球胜任力的现状调查及其提升研究[D]. 邵亚琼.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培养未来国际化人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