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濒危珍稀动物就地保护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濒危珍稀动物就地保护

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濒危珍稀动物的就地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萍,徐竹青,龙志航[1](2022)在《大兴安岭地区重点保护和珍稀动物保护空缺分析》文中认为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针叶林生态区,具有全球重要性和特殊的自然保护价值。本研究针对该地区重点保护及珍稀动物未全部纳入保护地范围以及保护地分布破碎化的现状,在建立物种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生成该地区重点保护及珍稀动物10 km×10 km物种空间分布数据,并结合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海拔和坡度等与栖息地相关的辅助数据,分析重点保护及珍稀动物的现有空间分布格局,以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作为重点保护和珍稀动物的丰富度指标,通过将现有保护地范围与物种空间分布进行叠加,得到重点保护及珍稀动物的保护空缺。结果显示:(1)现有空缺区域内濒危、易危和近危物种均有分布,主要保护空缺对象有黑嘴松鸡(Tetrao parvirostris)、紫貂(Martes zibellina)、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等;(2)保护程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额尔古纳市北部和呼玛县西部等地。尽管重点保护和珍稀动物的空间分布与现有保护地范围基本匹配,但不同地理空间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保护空缺;(3)保护空缺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尚未受到保护的空白地区和未被完全纳入现有保护地的空缺地。基于以上结果,建议针对两类不同的保护空缺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如对于根河市与牙克石市交界处未建立保护地的保护空白区,建议新建保护区或保护小区;对于重点保护和珍稀动物未被完全纳入现有保护地体系的区域,如内蒙古阿尔山自然保护区北部外延的空缺地,建议通过对现有保护地进行相应程度的扩建,完善现有保护地体系,从而促进大兴安岭地区重点保护及珍稀动物的保护进程。

李鑫泽[2](2021)在《东北地区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与受胁状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尺度的物种丰富度地理格局及其成因是宏观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东北地区地域辽阔,有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适合开展大尺度物种丰富度格局的研究;由于物种分布数据的缺乏,关于东北地区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大尺度地理格局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对东北地区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以及珍稀濒危物种受胁现状进行探讨,藉为东北地区哺乳动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共收集1381条物种经纬度数据、7目20科78属136种哺乳动物分布数据及31个环境变量。利用G-F指数及保护价值指数对东北地区物种多样性及保护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内蒙古东部地区物种多样性最高;黑龙江省保护价值最高;辽宁省二者皆为最低。50Km×50Km等面积网格系统下的东北地区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格局显示丰富度较高的地区为长白山脉、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地区;而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地区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最低的区域为辽宁沿海地区。热点区域的研究显示,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以及大兴安岭中部为东北地区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热点区域。利用单因子相关性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东北地区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年均温等5个气候变量是影响东北地区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运用MAXENT模型对东北地区受胁哺乳动物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进行保护空缺分析。结果显示:受胁物种潜在分布区物种丰富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以及长白山脉;高丰富度区保护空缺主要分布于和龙市、临江市、本溪满族自治县、靖宇县南部、敦化市北部以及安图县东部等地区。

张芳玲[3](2020)在《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特征及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为了响应这一指导意见,促进我国东北地区国家公园的建设以及自然保护地的整合,本文收集了我国东北地区的10类57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数据信息,包括建设年代,自然属性,边界范围或地理坐标等。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采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的方法,对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东北地区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重要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等数据对东北地区国家公园建设的适宜区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的整合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在19562016年这60年间,经历了停滞、发展、爆发3个阶段,无论是类型、数量还是面积,均呈上升趋势。受社会、经济、体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类型之间存在范围交叉重叠的现象,其中尤以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范围重叠最多。按照自然属性给东北国家级自然保护地进行归类,可将其大致归为森林生态系统,内陆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草甸和地质遗迹6类,其中,东北地区分布最广泛的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和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地。(2)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在空间上呈现聚集分布的格局,东南密,西北疏。辽东半岛-环渤海区域,长白山区域,张广才岭区域,大黑山和小兴安岭区域是自然保护地建设的高密度区域。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倾向于分布在临近河流,交通通达性高的区域。东北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建设水平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无关。(3)我国东北地区国家公园建设潜在分布区域有8处,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呼玛河-黑河鄂伦春山地,分水岗-完达山,松嫩平原,张广才岭,长白山脉和龙岗山-千山。适宜建立国家公园的区域外,共有吉林龙湾国家自然保护区,吉林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靖宇国家自然保护区和靖宇火山地质矿泉群地质公园等3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适宜进行优化整合。

王雪珊[4](2020)在《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对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区系组成、大型真菌与植物群落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珍稀濒危物种的评价与保育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检测、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积累资料。物种多样性,通过对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调查、采集及查阅馆藏800余份标本(野外采集795份,馆藏74份)的研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共鉴定出331种大型真菌,隶属于2门、6纲、15目、47科、112属。其中食用菌108种,药用菌57种,毒菌27种,中国新记录种16个,物种多样性名录按《Dictionary of The Fungi》第十版(2008)系统排列。区系组成分析,含10种及以上的优势科有9科,所含种类215种,占总科数的19.15%和总种数的64.95%,涵盖了保护区的大部分种类,在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中占主导地位,其中红菇科Russulaceae 52种、蘑菇科Agaricaceae 43种、丝盖伞科Inocybaceae 27种,分别占保护区物种总数的15.71%、12.99%、8.18%。含有10种以下的科有38科,所含种类116种,占总科数的80.85%和总种数的35.05%,在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中为从属地位。含5种及以上的优势属有17属,所含种类188种,分别占总属数和种数的15.18%和56.80%。物种地理区系组成,保护区内世界广布种133个,北温带分布种117个,分别占总种数的40.18%和35.34%,其他区系成分,欧亚大陆、北温带-澳大利亚在本区占有一定的比重,但保护区主要以世界广布成分和北温带成分为主。通过比较大型真菌与不同植物群落之间的相关性,7种典型植被类型中的大型真菌的多样性差异表现明显,说明不同生境对大型真菌的分布有较大影响。区系亲缘关系上,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赛罕乌拉的区系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其次为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和大兴安岭地区。采用咨询专家和层次分析(AHP)相结合的方法对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评价与保育进行研究,构建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优先保育评估体系。对分布于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05种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真菌濒危程度和优先保育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保护区内有极危种3种,濒危种4种,脆弱种9种,敏感种14种,安全种75种;一级保护物种7种,二级保护10种,三级保护17种,暂缓保护58种,数据不全13种。

蒲真[5](2019)在《我国东北地区陆域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为了优化我国东北地区陆域自然保护区体系布局,本文以东北地区91个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海拔和地形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和保护空缺分析的方法,评估了自然植被的保护现状,探讨了水平和垂直两个空间维度上的保护空缺,划定出了东北地区植被保护一级、二级优先区。以东北地区68个自然保护区作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大样地”,利用ArcGIS创建渔网功能,将东北地区均分成2893个20km×20km的网格单元,在R中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植被、海拔和地形等17个因子作为自变量,评估了我国东北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分布格局。依据上述研究结果,划分了我国东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级、二级和三级优先区,提出了东北地区陆域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体类型是森林生态系统、内陆湿地和野生动物类型。随着海拔的升高,保护区的面积和数量都呈现下降趋势,高海拔段的自然植被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中、低海拔段的自然植被未获得较好的保护,仍然存在保护空缺。栽培作物作为保护区内植被的主要人为干扰来源之一,未得到足够重视,极有可能严重威胁到了东北平原地区内陆湿地类型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保护一级优先区集中在长白山中部和东北部林区、辽河口、通辽东北部和呼伦贝尔高原,植被保护二级优先区分布在东北山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特别是大、小兴安岭交接地带,以及大兴安岭南段森林草原过渡区和辽东丘陵地区。(2)内陆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数(VP)明显低于该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数(VA),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情况却相反,且VP最大值远大于VA最大值,野生生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VP整体略低于该类型的VA,而VP和VA最大值相差不大。(3)东北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一级、二级优先区总面积410,446.59km2,占东北地区陆域行政总面积的39.89%。其中一级优先区面积252,212.23km2,占划分总面积的61.45%,二级优先区面积158,234.36km2,占划分总面积的38.55%。将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分别与东北地区自然植被进行叠加分析,发现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内共分布有8个自然植被型组(共99个群系),其中除草丛和沼泽之外,剩余6个植被型组中共有9个群系存在保护空缺。(4)东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总面积为180,063.96km2,占东北地区陆域行政面积的14.43%。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级优先区面积18,084.93km22(10.04%),生物多样性保护二级优先区面积为109,667.06km2(60.9%),生物多样性保护三级优先区面积52,310.98km2(29.05%)。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县与东北地区陆域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叠加分析,建议优先对12个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7处区县新建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对6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蒋丽华[6](2019)在《气候变化下大兴安岭地区珍稀鸟类优先保护区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因素之一,鸟类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明确气候变化下鸟类的潜在分布及变化趋势,确定鸟类的优先保护区域及保护空缺地将有助于保护地体系的规划、政策制定和有效管理,从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本文以大兴安岭地区珍稀鸟类为研究对象,基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Jackknife分析,筛选了气候、地形和植被类型等关键环境因子,采用MaxEnt模型模拟了当前和未来两种气候变化情景(RCP4.5和8.5)下28种珍稀鸟类的潜在分布区域,通过Zonation和ArcGIS软件确定了其优先保护区域并分析了保护空缺区域。结果表明:(1)当前气候条件下,大兴安岭中部、西北部的大部分区域及东南部部分区域为珍稀鸟类集中分布区域,尤其是汗马、乌玛和呼中自然保护区。(2)未来两种气候变化情景下,28种珍稀鸟类中有23个物种的潜在适宜生境呈现缩减趋势,包括白头鹤、丹顶鹤、灰鹤、蓑羽鹤和白枕鹤5种涉禽,大天鹅、小天鹅、小杓鹬和鸳鸯4种游禽,黑琴鸡和黑嘴松鸡2种陆禽,长耳鸮、雪鸮、毛脚鵟和苍鹰等12种迁徙性猛禽。(3)相比当前,RCP8.5气候情景下涉禽和游禽的潜在适宜生境缩减幅度大于RCP4.5气候情景。涉禽和游禽的潜在适宜生境缩减幅度在RCP8.5气候情景下分别达72.23-100.00%和 4.19-35.09%,在 RCP4.5 气候情景下分别达 70.26-100.00%和 3.17-28.66%。(4)当前气候条件下,珍稀鸟类优先保护区域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的西北部、东南部和中部偏西地区。未来两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珍稀鸟类优先保护区域在中部地区将变得更加集中。(5)当前气候条件下,已有26.67%的目标优先保护区域被保护地所覆盖,未来覆盖率将下降至17.07-21.53%;在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28种珍稀鸟类的保护空缺地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的西北部、中部和东南部,以及南部局部地区,包括额尔古纳市、漠河县西部、根河市中部及北部、牙克石市东北部、呼玛县西南部、鄂伦春自治旗南部、阿尔山市。建议在大兴安岭的西北部和中部新建保护地,东南部和南部适当扩大当前保护地面积,为珍稀鸟类的有效保护提供保障。

杨立[7](2018)在《基于物种历史分布数据与生态位模型的濒危物种分布模拟》文中提出长时间尺度的历史数据有助于了解种群下降的生态和生物地理特征,并有助于提升物种保护效益。尽管人们认识到长时间尺度数据在保护生物学研究,政策制定和实践中具有相当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长时间尺度生态数据仍然受到实践上和概念性的限制,包括数据可获取性,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以及抽样的非标准化。因此,目前研究多采用的时间尺度短,多为十年以内,只有少数研究使用超过20年的记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不仅要将历史数据纳入保护和环境管理中,还要评估这些数据的有用性和潜在局限性,以提高我们对某一物种长时间尺度上动态变化的理解。新方志,也称地方志,记录中包含有关区域的环境和资源信息。地方志记录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量的地方尺度的生态数据,包括动植物记录,以及经济,政治和人口统计信息。它们大多数是按照特定的“科学”的自然历史传统编纂的,获取物种记录相对容易。此外,地方志通过系统性的编纂,使其涵盖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现有研究数据多来自实地调查,博物馆和论文的记录,地方志一直被忽略,因为地方志只关注经济,特有或十分普遍的物种,对其它种类记录并不充分。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地方志可以为长时间尺度的种群动态研究提供有效记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地方志可以成为保护生物资源的不可替代的来源之一。因此,本研究着重三个要点,分别为数据搜集、模型模拟和长时间尺度生态数据的应用。主要结果如下:1)数据搜集整理方法。本研究针对新方志的数据来源特点(数量多,空间覆盖率高、来源可靠、时间划分具备可行性),构建一套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新方志信息搜集方法。方法流程如下:a.确定研究区域和对象;b.新方志搜集、分类;c.物种分布信息提取;d.年代划分;e.相关信息补充;f.物种分布制图。利用点数据揭示东北地区四种濒危动物的种群历史变迁,结果显示四种动物有效记录均大幅下降,急剧下降时间多在80年代,分布海拔不断上升。2)结合历史数据和物种分布模型重建东北豹历史变迁。结果显示,20世纪50年代,潜在分布面积达到东北地区的7.00%。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潜在分布区与五十年代对比,下降幅度分别为46.74%、47.66%和59.23%。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情况恶化。相比五十年代,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 90.25%,2000年代减少了 97.09%。在此之后,分布区局限于中国-俄罗斯边境一带。3)构建黑嘴松鸡历史变迁和未来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自1970年到现在,黑嘴松鸡的潜在分布区下降达35.25%,这种下降趋势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还将持续下去。在未来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潜在栖息地丧失预计会达到38.79±0.22%(8.64-90.19%),而且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加恶劣,因为比起2000s真实的潜在分布面积,基准气候的潜在分布面积会产生12.39%的高估。为了保护黑嘴松鸡,应在包括大兴安岭西南部和小兴安岭北部等敏感地区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我们建议这些地方要进行实地调查、建立监测网络、规划生态廊道,并与当地居民、政府以及保护生物学家开展合作以提高对黑嘴松鸡的保护。4)利用物种长期生态数据,结合物种分布模型和保护规划软件,对穿山甲开展优先保护规划。结果显示,在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70年代,物种的范围减少了52.20%,现在种群主要集中在武夷山。潜在分布范围的减少归因于人为压力。根据保护优先次序分析,优先保护区面积为51,268.4平方公里,其中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为5.62%。优先保护的有18个自然保护区和46个地区。优先保护的自然保护区和地州主要位于武夷山中心,重要地区往往位于武夷山周围。我们提出了若干行动来提高该物种的保护状况,如生物学研究,生态监测系统以及保持中国东部穿山甲种群的栖息地恢复。

刘哲荣[8](2017)在《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文中认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不断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内蒙古位于亚洲中部干旱区,属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其生态系统和生物类别丰富而古老,地带性分异复杂,使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尤为重要。珍稀濒危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研究和有效的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相关研究为野生生态资源的优化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本研究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受威胁种,《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图谱》中的内蒙古部分为初始数据,并对其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的归属问题等做了一系列的修定和完善,最终确定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整理不同学者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及数据的同时,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采用植物区系分析、植物资源调查、植物优先保护、热点地区和GAP分析,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植物资源的基本组成和类型,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级别,保护现状及生境保护红线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共53科、103属、127种。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49科97属117种;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在全区东、西阿拉善州、贺兰山州以及兴安北部州分布较多,仅分布于一个州的物种有59种,占总种数的46.46%;垂直分布格局呈单峰形态,在海拔10001600m之间的植物种数最多;豆科、菊科和毛茛科植物最多,单种属有35属;区系成分以温带分布型比例最高,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特征相似。(2)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可分为5大类,18小类。食用植物资源中,野菜植物16种,野果植物8种,油脂植物20种,饲用植物65种,蜜源植物16种,淀粉植物12种,色素植物5种,甜味剂植物3种,芳香植物22种。药用植物有63种。工业用植物资源中,木材植物18种,纤维植物16种,树脂植物5种,鞣质植物11种,树胶植物5种。农业用植物资源中,农药植物13种;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中,绿化观赏植物59种,环境改良植物35种。18类资源植物中,所含种类最多的是饲用植物,有6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1.90%,其次是药用植物,有63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0%;具有5类及以上用途的植物共有32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30.48%;采用综合评价法,将内蒙古珍稀濒危饲用植物划分为优等、良等、中等、低等、劣等、可做牧草6个等级。其中,优等6种,良等4种,中等15种,中等及以上植物共有2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23.81%;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评价,可分为三级,其中,Ⅰ级药用植物有36种,Ⅱ级药用植物有20种,Ⅲ级药用植物有7种,分别占药用植物资源总数的57.14%,31.75,%和11.11%。(3)以内蒙古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评估对象,建立了该地区植物优先保护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设定在充分利用野外考察数据的同时中加入了IUCN评估体系在全国尺度下对植物的评估结果,也考虑到了该区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加入了植物种抵抗灾害能力的指标,以及海拔高度等在该区可能发生重要影响的指标;评估结果为,极危(CR)种2种、濒危(EN)种13种、易危(VU)种37种、近危(NT)种44种,无危种(LC)31种,分别占总数的1.57%、10.24%、29.13%、34.65%、24.41%,其中受威胁种即极危(CR)、濒危(EN)和易危(VU)种共52种,占总种数的40.94%;优先保护级别的评估结果为,一级保护植物有28种、二级保护有71种、三级保护有28种,分别占评估总数的22.05%、55.91%、22.05%;由于评估方法不同,有些种的评估结果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9)》中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存在一定差异。一些植物种类濒危等级及保护级别在之前发布的保护名单中尚未体现的,在本次评估中获得了较高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4)以热点地区与GAP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通过计算累计保护效率和累计保护面积来评价和筛选重要物种分布县,从而鉴别出优先、次要和一般保护县。根据保护生物学原理,对重要物种的具体分布位置,考虑不同属性的植物物种所需的最小生存面积不同,依据生活型、分布范围和受威胁程度对关键植物的重点保护区域划定不同等级的缓冲区。将两者叠加后,最后得到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127种红线保护植物中,有81种已得到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占红线保护植物总数的63.78%;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整体保护红线面积为50.68万km2,占内蒙古总面积的42.8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的探讨,对划定生态安全预警红线具有参考意义。建议对未受到内蒙古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红线保护植物进行保护,进一步加强自治区至全国范围内的红线保护植物调查工作,以便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在完善本底数据的基础上,对红线关键植物就地保护的有效性进一步评估,量化就地保护有效性指标,对未受到有效保护的植物进行研究,提高保护红线植物的效率。

张睿[9](2017)在《基于历史资料中国五种濒危动物历史分布变化(1950-2010)》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针对物种分布的研究较多,研究中的物种分布基础信息的获得大多通过动物志、植物志、出版的书籍及调查报告,且统一作为现在的分布数据。物种的历史分布变化研究较少且分布数据缺乏。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运用新研究方法来补充历史分布的基础信息,即新方志作为数据来源资料。用新方志中记录的自然资源概况获取物种分布信息,由于新方志的编撰特性,本文获得的物种分布信息不仅可以按年代划分而且覆盖范围广泛。通过查询全国的新方志,以较好辨别的五种濒危哺乳动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1950-2010年的历史分布变化趋势,由此提出保护建议并为其他物种的分布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地方志可以作为物种历史分布信息的重要补充资料。通过提取地方志的时间信息进行年代划分,区分不同年代的动物分布点和数量情况,这种研究方法极少人采用,但却行之有效。本文选取地方志作为主要信息来源,共查询25485本电子版新方志,筛选出共计2431本新方志作为本研究的基础资料。相比其他类型数据资料,新方志具有持续时间长、研究范围广的优点,对从中提取的信息进行年代划分,可较全面地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物种的分布和数量情况。以水獭1950年代分布信息为例,新方志获得的信息共757条,而其他渠道获取的信息总和只有28条。(2)五种濒危哺乳动物在中国60年间的分布发生很大变化,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与50年代相比,到2000年后五种物种的记录点数量分别减少了:虎,94.0%;豹,85.1%;水獭,85.3%;猞猁,83.7%;紫貂,79.3%。而物种记录数量出现急剧变化的时间节点是80年代。到2000年以后,虎和豹鲜有踪迹发现,水獭、猞猁和紫貂只出现在深山和自然保护区等人迹罕至的区域。(3)以气候因子为基础通过物种分布模型模拟东北地区紫貂种群的历史潜在分布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紫貂种群的历史分布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变化相关。在东北地区小尺度范围内,气候因子的变化会引起物种分布变化的改变。在气候因子小范围的变化的影响下,大兴安岭地区和小兴安岭地区的紫貂种群倾向于向北和低海拔地区分布(与50年代相比,分布中心分别迁移了 147.90km、66.55 km,海拔分别下降了 63.55 m、23.91m),长白山地区的紫貂种群倾向于向南和高海拔地区分布(分布中心迁移了 195.38km,海拔上升了 270.93m)。除气候因子外,其他因素,如人口数量、土地利用类型等人类活动因子也会对物种分布产生影响。综上所述,新方志可以作为补充物种历史分布数据的重要资料,在1950-2010年间五种中国濒危哺乳动物(虎、豹、猞猁、水獭、紫貂)种群呈现大幅度减少的趋势。本论文结合社会学科资料,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了研究物种历史分布的新方法,基本展示了濒危哺乳动物历史变化的趋势,并提出当前物种保护建议,其结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为研究物种历史分布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赵红艳[10](2017)在《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及其区系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作为一类特殊的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湿地植物是湿地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除了能给人类提供食物、工业原料外,在保护环境、促淤造陆、调节气候、降解污染、遗传多样性研究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水禽栖息地,随着对于水禽相关研究的深入,湿地植物成为鸟类多样性保护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以湿地植物群落为主的景观又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然而,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及人们对湿地认识的片面性,对湿地的破坏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日益加剧,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部分丧失、湿地功能和效益不断衰退,严重危及湿地生物的生存,制约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无论从科研价值、环保价值、经济价值或社会效应而言,湿地的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都有待于系统及全面的研究。选择适用的湿地植物是退化湿地恢复的关键途径。湿地植物区系的研究可为生态恢复中工程物种的选择、群落合理配置和恢复指标的确立等提供科学依据,是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基础。本文采用野外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及其区系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中国湿地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种类数量:经过调查统计分析,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共有149科580属2501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其中蕨类植物22科29属73种,裸子植物3科5属8种,被子植物124科546属2420种,包括单子叶植物35科192属963种,双子叶植物89科354属1457种,野生的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有231 1种。中国湿地外来维管束植物有189种,隶属47科93属,其中睡莲科种类最多,占12.16%;有意引入的种类有167种,无意引入的种类有22种,美洲是中国外来入侵种的主要来源地。中国重点保护湿地植物现已知的种类有29科45属74种,其中被列入国际IUCN物种红色名录的有36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11种,二级保护植物有20种。2.优势科属: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中优势科、属十分明显,优势科占到总科数的22%,但是属数占到了总属数的60%,种数更是占到了90%,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中优势属占到了总属数的22.41%,但是所含种数占到了总种数的69.8%,由此可见,科和属的优势现象非常明显。3.生活型:生活型是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其中乔木、灌木、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分别有76、154、565、9和1697种,分别占总种数的3.04%、6.16%、22.6%、0.36%和 67.85%。4.生态类型:生态类型是以湿生植物为主,半湿生植物、湿生植物、两栖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分别有488、1482、44、154、246和59种,各占总种数的 19.5%、59.26%、1.76%、6.16%、9.84%和 2.36%。5.区系特点: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区系成分类型复杂,科的分布区有8个类型7个亚型,其中热带分布科有61科,占总科数的42.96%,温带分布科有25科,占总科数的17.61%,从科级水平看,热带成分的科数占明显优势,热带亲缘关系明显;属的分布区有14个类型和27个亚型,其中热带分布属有241属,占总属数的44.46%,温带分布属有210属,占总属数的38.75%;中国特有属有13属,占总属数的2.94%,从属级水平看,分布类型多样,表明该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与世界植物区系有着丰富的地理联系;以热带性质分布和温带性质分布为主体,热带成分的属数略占优势,本区系在发展过程中与热带植物区系和温带植物区系的关系最为密切,高比例的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表明了本区系的亚热带性质和过渡性。6.保护管理: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资源丰富,由于人类的过度采伐、开垦、采收、生活污水的排放等使湿地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一些种类的利用如果超过植物本身或者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将造成严重的损伤,甚至有物种灭绝的风险。我们在资源的开发上要做到科学合理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栽培引种方面需要谨慎,以免造成入侵,同时还要完善湿地保护区,吸收相关专业管理人才,完善科研机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

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濒危珍稀动物的就地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濒危珍稀动物的就地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大兴安岭地区重点保护和珍稀动物保护空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获取
        1.1.1重点保护和珍稀动物基础数据收集
        1.1.2保护地分布数据
        1.1.3空间辅助数据
    1.2 数据分析
        1.2.1 物种分布数据的空间格网化
        1.2.2 格网物种分布点统计
        1.2.3 物种丰富度计算
        1.2.4 基于空间叠加的保护空缺识别
2结果
    2.1物种丰富度空间分布特征
    2.2保护空缺的识别
        2.2.1 未建立保护地的保护空白区
        2.2.2 未被完全纳入现有保护地的空缺地
3讨论
    3.1研究结果精度
    3.2基于空缺的保护对策
    3.3保护建议
ORCID
附录Supplementary Material

(2)东北地区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与受胁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2 研究地区
3 东北地区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收集方法
        3.2.2 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3.2.3 物种丰富度计算
        3.2.4 Pearson相关性分析
        3.2.5 最优线性模型的筛选
    3.3 研究结果
        3.3.1 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
        3.3.2 物种丰富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东北地区哺乳动物受胁状况分析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数据收集
        4.2.2 物种保护价值指数计算方法
        4.2.3 最大熵(Maxent)模型
    4.3 研究结果
        4.3.1 东北各地区保护价值
        4.3.2 受胁物种潜在分布预测
        4.3.3 保护空缺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特征及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2.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自然保护地概念及发展现状
        2.1.1 自然保护地概念
        2.1.2 我国自然保护地类型及发展现状
    2.2 国家公园概念及研究进展
        2.2.1 国家公园的概念
        2.2.2 国家公园的研究进展
    2.3 自然保护地及国家公园分布格局研究
        2.3.1 自然保护地分布格局和优化整合研究
        2.3.2 国家公园选址布局研究
3.研究区域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地质地貌
    3.3 气候
    3.4 水文
    3.5 野生动植物资源
4.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数量特征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自然保护地发展历程分析
        4.2.2 自然保护地类型统计分析
        4.2.3 自然保护地重叠情况分析
        4.2.4 自然保护地自然属性分析
    4.3 小结与建议
        4.3.1 小结
        4.3.2 建议
5.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探究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自然保护地省际及类型分布结构特征
        5.2.2 自然保护地最邻近指数分析
        5.2.3 自然保护地核密度分析
        5.2.4 自然保护地分布与地表水域的关系
        5.2.5 自然保护地分布与自然地貌的关系
        5.2.6 自然保护地交通可达性分析
        5.2.7 自然保护地分析与地区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6.东北地区国家公园空间布局与自然保护地整合
    6.1 研究方法
        6.1.1 指标选取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 结果分析
        6.2.1 东北地区陆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分析
        6.2.2 东北地区国家公园建设的适宜区域分析
        6.2.3 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
    6.3 讨论与小结
        6.3.1 讨论
        6.3.2 小结
7.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东北国家公园潜在分布区内自然保护地统计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2.国外研究概况
    3.国内研究概况
    4.研究地概况
    5.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编目
    1.1 研究材料
    1.2 调查样地的选择
    1.3 标本的处理与鉴定
    1.4 结果与分析
    1.5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编目
    1.6 中国新记录种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系与生态分布多样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材料
        2.1.2 研究方法
        2.1.3 样地设置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优势科的组成分析
        2.2.2 优势属的组成分析
        2.2.3 物种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2.2.4 不同植物群落大型真菌多样性分析
        2.2.5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真菌区系与其他地区间的关系
第三章 大型真菌珍稀物种濒危程度与保育研究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3 大型真菌物种优先保护评价体系的构建
    3.4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评价指标的赋值
    3.5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3.5.1 一致性检验
        3.5.2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先保育体系的确定
    3.6 物种濒危程度和保护级别评价标准的确定
    3.7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受威胁程度
    3.8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优先保护评价
    3.9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保护建议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个人简介
致谢

(5)我国东北地区陆域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研究进展
        1.2.1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1.2.2 自然保护区体系的内涵及建设现状
    1.3 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的研究方法综述
        1.3.1 保护空缺分析(Gap)
        1.3.2 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评估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2.2 气候条件
    2.3 水文
    2.4 自然植被与物种概况
3 东北地区自然植被保护现状与保护优先区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
        3.3.2 水平空间上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3.3.3 垂直空间上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3.3.4 自然保护区对植被型组的空间保护空缺
        3.3.5 栽培作物的分布区分析
    3.4 讨论
4 东北地区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
        4.2.2 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
    4.3 讨论
5 东北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空间分布评估
    5.1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5.1.1 数据处理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主要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
        5.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空间分布评估
        5.2.3 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分布情况
        5.2.4 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自然植被分布情况及保护空缺分析
    5.3 讨论
6 东北地区陆域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方案
    6.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东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在各区县的分布情况
        6.2.2 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方案
    6.3 讨论
7 结论
    7.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与海拔段的变化具有一定规律
    7.2 植物保护的主要干扰是栽培作物
    7.3 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仍存在植被保护空缺和保护缺失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价值情况相关
    7.5 提出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区的布局优化方案
8 创新点与建议
    8.1 创新点
    8.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A
附表B
附表C
附表D
附表E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气候变化下大兴安岭地区珍稀鸟类优先保护区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影响
        1.2.2 物种潜在分布模拟预测
        1.2.3 物种优先保护区域
        1.2.4 保护空缺分析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生物
        2.1.5 保护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2 数据来源
        2.2.3 鸟类潜在分布区分析方法
        2.2.4 鸟类优先保护区分析方法
        2.2.5 保护空缺分析
3 鸟类潜在分布区分析
    3.1 鸟类潜在分布模拟结果准确性评估
    3.2 气候变化下鸟类潜在适宜生境分析
        3.2.1 气候变化下涉禽潜在适宜生境变化
        3.2.2 气候变化下游禽潜在适宜生境变化
        3.2.3 气候变化下陆禽潜在适宜生境变化
        3.2.4 气候变化下猛禽潜在适宜生境变化
    3.3 讨论
        3.3.1 MaxEnt模型模拟结果评估
        3.3.2 气候变化对鸟类潜在分布区的影响
4 鸟类优先保护区域与保护空缺分析
    4.1 鸟类优先保护区域
    4.2 鸟类保护空缺分析
    4.3 讨论
        4.3.1 气候变化对鸟类优先保护区域的影响
        4.3.2 大兴安岭地区鸟类保护建议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物种痕迹点信息来源、环境变量筛选依据及结果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基于物种历史分布数据与生态位模型的濒危物种分布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前言
    2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2.1 研究内容和意义
        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3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物种历史分布数据库建立
    1 前言
        1.1 物种分布研究的数据需求
        1.2 物种分布数据获取
        1.3 新方志数据搜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研究对象
        2.3 地方志收集
        2.4 相关信息补充
        2.5 物种分布制图
    3 研究结果
        3.1 东北豹(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历史分布变迁
        3.2 黑嘴松鸡(Tetrao parvirostris)历史分布变迁
        3.3 水獭(Lutra lutra)历史分布变迁
        3.4 猞猁(Lynx lynx)历史分布变迁
    4 讨论
第二部分 物种历史分布重建—以东北豹为例
    1 前言
        1.1 物种分布模型研究
        1.2 物种历史分布重建的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搜集和整理
        2.2 模型模拟
    3 研究结果
        3.1 模型准确性
        3.2 潜在分布变迁
    4 讨论
        4.1 东北豹潜在历史分布区的变化
        4.2 东北豹保护策略
第三部分 结合历史背景的物种长时间分布变迁—以黑嘴松鸡为例
    1 前言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集的建立
        2.2 环境变量的选择
        2.3 模型模拟
    3 研究结果
        3.1 数据库与模型准确性
        3.2 黑嘴松鸡历史潜在分布区变化
        3.3 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潜在分布区面积变化
    4 讨论
        4.1 模型模拟
        4.2 黑嘴松鸡威胁与保护
第四部分 基于历史分布数据的物种系统保护规划—以中华穿山甲为例
    1 前言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数据集的建立
        2.3 环境变量的选择
        2.4 模型模拟
        2.5 优先保护规划
    3 研究结果
        3.1 模型准确性
        3.2 分布范围随时间的变化
        3.3 保护优先性
    4 讨论
        4.1 威胁
        4.2 对保护的启示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2 讨论
        2.1 新方志数据来源的优势与不足
        2.2 模型的限制性
    3 展望
附录
    1 物种分布模型综述补充材料
    2 东北豹新方志补充材料
    3 黑嘴松鸡新方志补充材料
    4 水獭新方志补充材料
    5 猞猁新方志补充材料
    6 中华穿山甲新方志补充材料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进展
        1.2.1 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与等级
        1.2.2 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原因
        1.2.3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
    1.3 植物优先保护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内蒙古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类型
        2.1.5 植物资源概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主要研究内容
        3.1.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3.1.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分析
        3.1.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分析
        3.1.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其保护红线分析
    3.2 研究方法
        3.2.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确定
        3.2.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分析
        3.2.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
        3.2.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研究
        3.2.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及其就地保护现状
    3.3 技术路线图
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及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4.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4.2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及其垂直分布
        4.2.1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
        4.2.2 垂直分布
    4.3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4.3.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科、属多样性分析
        4.3.2 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分析
        4.3.3 内蒙古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
    4.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
        4.4.1 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温带性质明显
        4.4.2 单种属多,特有现象不明显
        4.4.3 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
        4.4.4 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
        4.4.5 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的特征相似
    4.5 小结
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5.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组成
        5.1.1 野生资源植物的组成
        5.1.2 野生资源植物大科、大属统计
    5.2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
        5.2.1 食用植物资源
        5.2.2 药用植物资源
        5.2.3 工业用植物资源
        5.2.4 农业用植物资源
        5.2.5 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
        5.2.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多样性分析
    5.3 内蒙古珍稀濒危重点植物资源综合评价
        5.3.1 饲用植物资源评价
        5.3.2 药用植物资源评价
    5.4 内蒙古珍稀濒危野生资源植物重点种类
        5.4.1 油松Pinustabuliformis
        5.4.2 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
        5.4.3 钻天柳Choseniaarbutifolia
        5.4.4 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
        5.4.5 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
        5.4.6 裸果木Gymnocarposprzewalskii
        5.4.7 库页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
        5.4.8 绵刺Potaniniamongolica
        5.4.9 蒙古扁桃Amygdalusmongolica
        5.4.10 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
        5.4.11 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
        5.4.12 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
        5.4.13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
        5.4.14 紫椴Tiliaamurensis
        5.4.15 半日花Helianthemumsongaricum
        5.4.16 水曲柳Fraxinusmandschurica
        5.4.17 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
        5.4.18 内蒙野丁香Leptodermisordosica
    5.5 小结
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评价
    6.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6.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6.3 指标赋值法
        6.3.1 濒危系数
        6.3.2 遗传系数
        6.3.3 利用价值系数
        6.3.4 生境系数
        6.3.5 繁殖系数
    6.4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模型及其与濒危等级评价标准
    6.5 评估结果分析
        6.5.1 濒危等级评估
        6.5.2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
        6.5.3 指标定量研究分析
    6.6 小结
7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保护红线研究
    7.1 内蒙古珍稀濒危(红线保护)植物县级水平的分布格局
    7.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评价
    7.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
        7.3.1 重点县
        7.3.2 重点区域
        7.3.3 珍稀植物生境整体保护红线
    7.4 保护建议
    7.5 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修订名录
附录二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一览表
附录三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县级分布
附录四 内蒙古红线关键保护植物小地名经纬度
附录五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标本采集及其地点分布
作者简介

(9)基于历史资料中国五种濒危动物历史分布变化(1950-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历史数据研究
        1.2.1 历史数据
        1.2.2 地方志
        1.2.3 新方志
    1.3 物种分布研究
        1.3.1 中国濒危物种研究概况
        1.3.2 五种濒危物种分布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1 研究内容和意义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2.1 地方志的收集
    2.2 物种分布点的确定
    2.3 分布点年代的划分
    2.4 物种分布记录信息的补充
    2.5 物种记录点制图
    2.6 叠加图层分析
3 新方志作为新数据源的特性
4 基于新方志资料的物种历史分布变化
    4.1 虎的历史记录分布变化
    4.2 豹的历史记录分布变化
    4.3 水獭的历史记录分布变化
    4.4 猞猁的历史记录分布变化
    4.5 紫貂的历史记录分布变化
    4.6 五种濒危动物历史分布变化
5 以气候因子模拟东北地区紫貂种群的历史潜在分布
    5.1 研究意义及背景
        5.1.1 研究意义
        5.1.2 研究背景
    5.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5.2.1 研究内容
        5.2.2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
        5.3.1 不同年代紫貂种群分布变化
        5.3.2 不同区域紫貂分布变化
        5.3.3 致危因素
    5.4 讨论
        5.4.1 模型的限制性
        5.4.2 随时间变化的生物地理特征
        5.4.3 保护建议
6 结论
    6.1 地方志作为研究数据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6.2 五种濒危动物的分布在近60年来呈现急剧缩小的变化
    6.3 东北地区不同区域紫貂种群的历史分布变化不同
    6.4 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可能是造成动物濒危的因素
7 讨论和展望
    7.1 讨论
        7.1.1 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7.1.2 物种种群保护
    7.2 本研究创新之处
    7.3 本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及其区系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湿地定义
    1.2 湿地植物
    1.3 中国湿地植物研究概况
第2章 中国湿地的自然条件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状况
    2.4 水文状况
    2.5 土壤状况
第3章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野外调查
        3.3.2 湿地植物种类的确定
        3.3.3 外来植物的确定
        3.3.4 重点保护湿地植物的确定
        3.3.5 生活型和生态类型的确定
        3.3.6 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的确定
第4章 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组成
    4.1 种类
        4.1.1 种类数量
        4.1.2 生活型
        4.1.3 生态类型
        4.1.4 红树植物
        4.1.5 海草种类
        4.1.6 栽培种类
        4.1.7 外来种
        4.1.8 重点保护植物
    4.2 科的组成
        4.2.1 科内属的组成
        4.2.2 科内种的组成
        4.2.3 优势科
        4.2.4 单属科
    4.3 属的组成
        4.3.1 属的大小
        4.3.2 优势属
        4.3.3 小属
        4.3.4 少型属
        4.3.5 单型属
第5章 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区系分析
    5.1 科的区系成分
        5.1.1 蕨类植物科的区系成分
        5.1.2 种子植物科的区系成分
    5.2 属的区系成分
        5.2.1 蕨类植物属的区系成分
        5.2.2 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
    5.3 区系组成特点
第6章 讨论
    6.1 种类组成丰富
    6.2 区系成分方面
    6.3 优势科属明显
    6.4 特有现象
    6.5 种类地理分布方面的特点
    6.6 资源植物丰富
第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濒危珍稀动物的就地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兴安岭地区重点保护和珍稀动物保护空缺分析[J]. 李海萍,徐竹青,龙志航. 生物多样性, 2022(02)
  • [2]东北地区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与受胁状况分析[D]. 李鑫泽.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3]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特征及整合研究[D]. 张芳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D]. 王雪珊.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5]我国东北地区陆域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研究[D]. 蒲真.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气候变化下大兴安岭地区珍稀鸟类优先保护区域研究[D]. 蒋丽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基于物种历史分布数据与生态位模型的濒危物种分布模拟[D]. 杨立.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D]. 刘哲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
  • [9]基于历史资料中国五种濒危动物历史分布变化(1950-2010)[D]. 张睿.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及其区系特征研究[D]. 赵红艳.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濒危珍稀动物就地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