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药在岭南温病治疗中的应用

温药在岭南温病治疗中的应用

一、温热药在岭南温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苗艳敏[1](2021)在《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学术源流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岭南地处祖国南海之滨,土卑地湿,湿热蕴蒸,易致痿证多发。独特的地理环境亦富产对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的的岭南草药。历代岭南医家对痿证的论治不乏真知灼见,有研究价值。本研究尝试整理历代岭南医家痿证论治经验,挖掘治痿岭南草药,以期为痿证的现代治疗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理论评述与数据挖掘法相结合。文献研究:包括资料查找、鉴别和整理。将搜集到的一手资料拍照保存,整理成word文档,按照历史阶段汇编整理。本研究方法着重阅读的是相关古籍原着。现代痿证论治则以知网和图书馆搜集医案医论为主。理论述评:采用传统阐释、病证分析、追根溯源、横纵向对比、归类总结等方式,对岭南医家认识痿证历程和痿证论治学术源流进行梳理,探索其学术内涵及临床价值。数据挖掘:对临床诊治痿证患者的一手资料,整理筛选,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2)进行多维分析,挖掘用药特点,分析痿证治疗的临证经验。结果:共查阅古籍约121本,与痿证相关的岭南医籍共42本。明以前主要有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唐·李珣《海药本草》、元·释继洪《岭南卫生方》《澹寮集验方》、明·盛端明《程斋医抄秘本》等。清代医着最多,占29本,主要有叶茶山《采艾编翼》、刘渊《医学纂要》、何梦瑶《医碥》、郭元峰《脉如》、黄岩《医学精要》、邓友凤《虚痨立卓》、潘名熊《叶案括要》、陈耀辰《南医辨论》、陈珍阁《医纲总枢》等,民国时期主要有黄恩荣《洄溪医案唐人法》、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卢觉愚《觉庐医案新解附医话录存》等。论文第一部分为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文献古籍梳理,主要从痿证病名病位认识、病因病机、治疗及治痿南药等方面进行梳理,结果如下:1.病名和病位: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的认识逐渐具体和深化。晋唐时期痿证有其候无其名,宋代首见痿证之名,清代见痿证分类命名。对痿证相近疾病鉴别始于明代,首鉴痿和厥;清代鉴别种类渐增,清后期曾超然率先将痿证与脚气病进行区分。病位方面,综合元·释继洪《岭南卫生方·募原偶记》中关于筋膜等同于募原的解析、《内经》关于筋、筋膜和募原的相关理论、清·陈珍阁《医纲总枢》关于卫筋位置、形状和功能的描述,以及痿证的临床表现,推知“筋膜”联络大小粗细不同的“筋”成一张网,密布五官四肢、脏腑内外,受血气滋养,具有主肢体关节运动和屏障血气的功能,为痿证病位所在。气虚血弱,筋和筋膜虚痿则发病。根据其所伤位置不同,痿证呈现出复杂多样性。2.病因病机: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病因病机认识日益复杂。晋唐宋元时期以内虚不足为主;明代受李东垣、朱丹溪等着名医家影响,病因主要为脾胃不足及湿热浸淫;清代随引进医家增多,病因更加丰富,有内虚、气机不畅或经络失调等。痿证整体以内虚为主,有内伤虚损、肝肾亏虚、脾胃虚弱等,肺热叶焦和湿热浸淫也较为多见。3.痿证治疗: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的治疗方法日渐丰富。晋唐宋元时期主要为补虚损和补肝肾;明代重视脾胃,祛湿热,调气机;清代新增清肺热、分经论治、调情志等治法,尤以补法丰富。痿证治疗整体以补虚为主,其次为清肺热、除湿热和调脾胃等治法。元代释继洪在补虚方面提出很多精辟的观点,并在岭南后世医家中印证。如补虚应合脏腑之宜,脾肾双补谨防燥肾和濡脾。清代则出现分脏补益的趋向,如刘渊分补肝、脾、肾三脏之虚;邓友凤将损分为上中下分别补之等。释继洪指出精髓虚损,黄芪当归鹿茸地黄,未必滋补,多损胃气。岭南医家补肝肾精血,虽多用血肉有情之品,但常加苁蓉、巴戟或附子等温热之药,茯苓、牛膝等祛湿通脉之品;或加舶茴香温中理气,重视温通,通补兼施,以顾护胃气。释继洪还指出,补药不宜久服。针对痿证病程长的特点,邓铁涛及其学术传承人刘小斌治疗痿证时,在保持核心治法不变的前提下,常开具2~3个处方,对核心处方之外的补益之药适时调换,轮换使用,以减少药之偏性。外伤致失血过多可用十全养荣汤。内伤气虚血弱可用大补卫筋汤,其中马钱子为治痿痹的传统有毒中药,现代研究显示其通过多通路多靶点治疗痿证。现代临床常配伍甘草减毒增效。岭南医家治痿亦重视调畅气机,如用补中益气汤调中焦升降失常;肺热叶焦,清肃失调,可用熟地、知母、黄柏滋阴清肺热;或用麦门冬、沙参、石斛等养肺胃之阴,桑叶、杏仁、生石膏等清泄肺热,清润并举,或参“大气论”用薏苡仁、百合、淮山、桑白皮等甘寒退热之剂等;情志失调,气机不畅,除用桂枝温通外,亦可参“心病须心性医”,效仿慧能尊者,观见自身心性等。岭南气候常以湿热为患,多用东垣清燥汤、羌活汤清热燥湿,调畅气机;若湿热伴阳虚,清热燥湿之时,亦加川乌、肉桂等温经通络;湿热较重亦可用小胃丹攻之。但肝肾素虚,亦可见风寒侵袭致痿,治宜用麻黄、独活之类,或豨莶草、桑叶等先祛风寒之邪,再行补益。4.对引进医家学术思想的传承特点主要表现为选病用药结合岭南地域特征,如明盛端明抄录孙思邈论治脚气;清·何梦瑶学宗王肯堂,用药又兼顾岭南气候特征,慎用祛风、除湿或温补之药;清·刘渊崇景岳之法,开自己之药等。另一特点是对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如清·邓友凤将喻嘉言的大气论用于痿证治疗;民国卢觉愚借助中西药理知识,创造性运用越婢加术汤治愈伴热象之痿证。5.岭南三部草药着作中,仅“十大功劳”明确标注可治痿证。根据痿证临床特征,“强腰脚”、“壮筋骨”等类药亦可用于痿证治疗。经整理此类药物共有31味,其中卖木子早在《开宝本草》中已有记载;清·潘名熊率先将千年健用于足痿的治疗;邓铁涛治疗痿证常加五爪龙、牛大力等南药。十大功劳、辣椒头、走马箭等可制成痿证食疗方。第二部分采用医案医论分析和数据挖掘分析相结合,探索现代岭南痿证论治学术经验。医案医论主要用于分析现代岭南名老中医痿证治疗经验。经查询,陈金声、陈典周、邓铁涛、沈炎南、杨文辉、李任先等10位医家有痿证论治经验记载。其痿证论治特点可归纳为:病名与西医接轨。痿以虚为多,治以补为主;若因虚致实,可用姜黄行气活血消滞;或丹皮、土鳖虫等活血化瘀;若因虚引动内风,可用僵蚕、全蝎、蜈蚣等熄风除颤。注重南药的应用,如用五爪龙协黄芪益气升阳,补而不燥。现代岭南痿证论治传承出现融合多个医家思想的特点,如邓铁涛融合补中益气汤和补阳还五汤的之痿证论治思想,以补中益气汤为底方,重用黄氏,加南药五爪龙以治痿证等。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刘小斌治疗痿证用药特点,结果显示,常用药物为升举阳气(黄芪、升麻、柴胡)、益气健脾(甘草、五指毛桃、白术、茯苓)、补肾填精(山萸肉、熟地黄、杜仲)和理气行滞(陈皮)等之品。性味归经方面,温性和平性药物使用最多,微寒和微温次之;甘味药物使用占半数以上,其次为辛味和苦味药物;药物多入脾经。以上用药特点反映痿证治疗以益气健脾补肾为主,兼以清热,始终顾护脾胃,补而不峻的思想。对“西医疾病-中药”社团分析结果显示,四个社团重叠区域较多,反映不同神经肌肉病异病同治的思想。采用复杂网络分析可得出痿证治疗核心处方,按平均剂量大小排序为:黄芪(50.54)、五指毛桃(50.18)、党参(25.84)、山萸肉(13.47)、白术(13.43)、柴胡(8.68)、升麻(8.68)、当归(8.65)、甘草(5.06)、陈皮(5)。此核心处方为邓铁涛强肌健力饮方加一味山萸肉组成。由于痿证久病及肾,故在强肌健力饮中加补肝肾之山萸肉,是对强肌健力饮的完善和发展。整个用药规律,和刘小斌临床实践用药极其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论治的文献古籍梳理,以及采用医案医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岭南痿证论治经验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岭南医家对痿证论治存在精辟的认识和真知灼见,比如释继洪关于补益的思想以及陈珍阁关于卫筋病的阐述等,值得继续深入研究。晋唐至今岭南医家对痿证治疗多表现为补内虚、调气机和通经脉等方面。多脏同补须兼顾各脏之宜,用药配伍须给予更多的重视,以防出现燥肾濡脾之类而影响疗效。情志疾病最伤气机,治疗时给予患者心理更多关注,调畅情志,可提高治疗效果。第二,清代及以前岭南着名医家多为客籍,或多以引进医家思想为主治疗痿证,较少有南药使用的记载。而千年健、五指毛桃、牛大力以及豨莶草等南药在现代痿证治疗中发挥了较佳的作用,故现代岭南医家可以尝试将更多南药运用于痿证治疗或研究中。第三,关于痿证病位,文中经过推测可知“筋膜”联络“筋”成一张网,密布缠绕周身、五官四肢、脏腑内外,具有主肢体关节运动和屏障血气的功能,为痿证病位所在。根据其所伤位置不同,痿证呈现出复杂多样性。气虚血弱,筋和筋膜虚痿是发病的内在原因,故使气机升降正常、血气充盈,并使脉络畅通为痿证治疗的一个主要法则。历代岭南医家治疗痿证亦可多见此治法的体现。

窦豆[2](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区绮琪(Ellena Yee Kee Au)[3](2021)在《基于文献的新安与其他主要流派医家临床诊治经验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梳理新安医学的代表性医家、着述、学说及其核心学术特色;结合代表性医家临证医案,比较新安医学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其他主要中医学术流派间的异同和关系,进一步明确新安医学的学术成就、历史贡献和当代影响。方法以传统文献学方法为主,结合数理统计学方法开展研究工作。1.选择研究的主要流派:统计各流派的宫廷御医人数与内科主要医着的医家人数为切入点。统计结果提供中医主要地域流派的参考。2.选择研究的临床病种:利用新安医学的特色学科(妇科、儿科及内科)并从每个学科选择两个病种。3.选择流派医家代表及医案:从第一届国医大师名单中根据所需要探讨的地域选择流派代表医家。国医大师代表当今的最高中医水平。再从国医大师的专辑中根据所需要探讨的病种选择医案。为保证每一病种有相关新安医家的医案作对比,所以需要再填补两名新安医家。选择条件:选择的新安医家有相关医案的文献、有一定的专业认可度。4.对选定相关学科及病种,搜集从宋元明清至近代主要医家对病因病机、诊断、遣方用药特点的相关学说或观点,以充实对其后11位医家的23个医案文献研究结果。文献的搜集分两方面,CNKI网下载相关被引次数较高的文献及购买相关医着。5.对选定的23个医案分类整理及纵横联系对比:表格化处理后、分类归纳8位流派医家的医案治验跟新安医家现代医家作同病种的横向对比,并以宋元明清的医家在相关病种上的治则治法或学说纵向对比。6.综合汇总所有研究结果,深入挖掘新安医学有别于其他流派的学术特色和临床价值。结果1.新安医学学术贡献新安医学的主要贡献在以下几方面:一、新安医家学说众多,尤其是“营卫一气”、“卫气营血辨证”、“养阴清肺”、“外损致虚”、“养胃阴”、“虚损理脾阴”等学说,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新安医家的《古今医统大全》、《医宗金鉴》、《医述》被列为十大医学全书。二、临床上,中医的四诊,尤其是脉诊、望诊,新安医家有丰富医案专着,遣方用药平正轻灵、稳准狠猛。三、新安医家徐春甫创立的中国第一个民间医会“一体堂宅仁医会”促进医学进步。这都说明从宋代至今,新安医学对中医学术、临床以及医学发展都有很全面以及巨大贡献,至今方兴未艾。2.与其他主要流派比较与浙派、吴门及孟河医派、燕京医派的宫廷医学、旴江医学、齐鲁医派、岭南医学、川派中医及海派中医相比,在基础理论、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等方面,新安医学均存在有别于其他流派的学术主张及临床特色。新安医家的错简重订说引起的学术争鸣、反思是空前的。临床上,新安固本培元派对附子的应用范围比川派更广。医学普及启蒙方面新安医学比吴门及钱塘显着,新安御医徐春甫、吴谦所撰医着充分体现了“修医书以正医学”的目的。医着方面,《内经》研究方面,新安较吴中、钱塘量多质高;吴中与新安各科齐全,钱塘则重临床理论,而且没有外科、针灸内容。3.新安医学代表性医家与其他主要流派代表性医家临床治验对比分析:新安医家王乐匋提倡并体现在他的治验上的为学特点,“求实”、“学博”、“探幽”及“返约”。李济仁国医大师用药虽少,但疗效显着,充分体现了新安医学辨证精准,药少力宏的特色。孟河医家裘沛然国医大师认为如果“学而不精”、“学而不广”及“学而不化”,就很难像“前辈用药圆机活法”,孟河医家朱良春国医大师“善于挖掘民间验方”,创新虫类药应用。燕京医家路志正国医大师临证主张“用药兼顾,勿持一端”;“圆机活法,轻灵活泼”。齐鲁医家国医大师张灿玾的治验中反映他对《医宗金鉴》的重视。能影响国医大师的新安医学着作《医宗金鉴》的确对后世医家的影响巨大。岭南医家邓铁涛国医大师在众多治验中显示对黄芪的重用,并以河北金元医家李东垣及清代王清任为宗。八桂医家班秀文国医大师与浙派何任国医大师都是妇科专家。班老治妇科病的治则是“治血不忘气,调气须及血”,而何任国医大师推崇清代《傅青主女科》及宋太医陈沂,重视调经。主要结论新安医学医家众多,医着宏丰,传承有序,学术交流活跃,学术特色鲜明。新安医学融汇中医各流派医学精华及创建新的医学理论,确属中医流派中的“首富”。新安医家与其他流派的传承虽然不同,学术思想以及临床治法已经是相互借鉴,但从本研究的范围也突出新安医家与其他主要流派的部分异同:一是岭南医家邓铁涛国医大师的用药风格跟新安医家王乐匋重视脾,但两位医家的学术思想有所不同,邓老在他的治验中经常重用黄芪。新安王老坚持不能独守一法,体现新安医家用药灵巧的特点;二是八桂医家斑秀文国医大师的妇科治则,“治血不忘气,调气须及血”,融合了新安医家汪机的营卫一气学说及吴楚治血补气的理论观点;三是孟河医家朱良春国医大师的治疗风格,单刀直入,药少力专,燕京医家路志正国医大师强调用药“勿持一端”同新安医家“平正轻简”的用药特点对比明显。

王彦彦[4](2020)在《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中医学术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网络文献检索系统、广州市各大图书馆、访谈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或后人、跟名老中医出诊学习等四种途径,对岭南中医名家治疗月经病学术思想、诊疗特色及临床经验等进行大规模的收集整理,发掘岭南地区月经病的发病特点和名家调治月经病的诊治规律,初步呈现岭南中医妇科医家治疗月经病的学术思想源流及特色经验集成,为临床继承应用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用参与性研究方法初步验证其中一位名医的经验方的临床疗效,为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思想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依据。为中医妇科后辈学习岭南中医妇科提供指引,为发挥岭南中医妇科优势,继承与发扬岭南中医妇科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本研究工作主要通过广泛收集历代岭南中医妇科名家相关历史记载、发表论文、医案医着、名医弟子的跟师记录、心得、经验总结及其他途径关于名医的一些记录等,搜集其中各岭南名医关于月经病诊治的学术背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有效病案等,通过比较研究的科研方法,归纳整理出岭南名医对于月经病诊治的特色和规律,形成“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同时对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诊疗特色进行整理研究,采用文献收集、名老中医自身总结、名家访谈、弟子访谈、跟诊学习等形式,采用传统及现代的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研究当代岭南妇科名医的学术思想、思辨特点、临床经验、方药特色、典型医案,总结其共性规律和特点,总结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学术思想。在基于上述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特色总结下,选择岭南妇科名家李丽芸的一个经验方药,采用参与性临床研究,从方药、治法入手,凝练形成代表性研究方案,评价临床疗效,为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思想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依据。结果:在岭南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岭南地区中医妇科流派的发展受岭南文化的历史沉淀影响深刻。岭南中医妇科形成因素包括地域、经济文化、体质因素等。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构成代表有罗氏妇科、蔡氏妇科两支妇科派系,还包括以妇科病为专科的岭南医家及兼治妇科病的名家。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特点:(1)传承发扬中医,创新中医理论,培养数代岭南名医;(2)百病生于气,重视调理气机;(3)因地制宜,注重湿热致病,顾护气阴;(4)四诊合参,重视望诊、脉诊;(5)心身同治,调畅情志,重视情志治病;(6)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7)用药轻灵,善用南药花药;(8)结合岭南饮食文化,药食同源,重视药膳。本研究选择岭南妇科名家李丽芸教授经验方之补肾健脾法中药复方,治疗脾肾两虚型经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运用随机对照方法,与地屈孕酮片作为对照,结果如下:两组患者治疗后经行时间延长的主证积分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疗效相当;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组在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方面更为有效。经过三个月经周期的治疗两组H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两组间治疗后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的疗效相当。两组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经治疗后延长,而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延长黄体期时间方面疗效相当。两组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BBT上升6-8天)经治疗后较前显着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均有可能提高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而改善黄体功能。但因两组治疗前后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不具可比性,尚不能证明中药组对提高黄体中期血清孕酮水平的有效性。结论:岭南气候地理的独特性造成了岭南地区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的疾病特点及居民体质,如外邪常夹湿邪入侵人体,月经病患者也多气虚、阴虚及痰湿体质等;岭南地区还有采用当地中草药煲凉茶和煲汤的饮食文化习惯,因此药膳调经也成为岭南中医妇科的一大特色。岭南妇科流派传承特点:以代表性南海罗氏妇科为例,其调经特色在于:(1)崇尚景岳,调经首重阴阳;(2)脾肾为本,气血为用;(3)养阴保津,驱邪扶正,攻补有度;(4)治疗重视地域气候的差异;(5)善用南药,药性平和;(6)重视情志治病。罗元恺教授继承发扬,衷中参西,提出女性肾气—天癸—冲任—子宫轴的概念,这是岭南中医妇科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罗氏的传人欧阳惠卿、李丽芸、罗颂平、王小云等传承罗氏的学术思想,又各有发展创新。欧阳惠卿致力于补肾活血法在妇科领域常见病、难治病的应用研究,其科研成果硕果累累。李丽芸充实了补肾法,提出经典的补肾八法,丰富了补肾调周法的经验。罗颂平立足天人合一,提出月经周期与太阴月节律同步的创新观点。王小云经多年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形成特色明显的中医“心身同治”学术思想,创新以情胜情的情志疗法。同时岭南妇科流派传承人为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研究开创流派工作室,培养人才,为岭南妇科流派作出贡献。潮汕蔡氏妇科其传承以家传为主,兴盛至今的除了其百年不衰的疗效。近现代名医蔡仰高、蔡纯臣刻苦努力传承良好的家风医德,崇仲景学说,重脾肾,博采众长,重视祖方、偏方,又有创新。至现代蔡妙珊教授继承先辈经验,又结合吸收院校中医教学,将蔡氏妇科发扬壮大。临床验证方面,李丽芸教授经验方之8号健脾补肾方对脾肾不足型经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患者是有效的,其疗效与地屈孕酮片改善黄体功能不全型经期延长的疗效相当,而对改善患者脾肾不足型中医症状方面更优于地屈孕酮。此经验方具有临床可行性及可重复性。

张功[5](2020)在《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通过全面系统地整理研究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归纳总结温疫学派对温疫的认识、温疫辨证体系、治法、方药特色以及对当代传染病的防治启示,以期对现当今时代重大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与辨治有所启迪,促进中医药在防治疫病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传统文献研究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于“理、法、方、药、防”等方面梳理总结温疫学派学术特色,深入挖掘防疫治疫的主要方法以及主要特色,从而探究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研究结果:明清温疫学派有丰富的防疫治疫理论,对疫病发生、治疗、愈后有独特的认识,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内容,对当今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以及应对公共卫生挑战具有理论指导意义。1.综合探讨温疫学派对温疫发病的认识是:疫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结果,体现“天-地-人”三才发病观。2.归纳总结温疫学派辨证体系是融汇多种辨证方法于一体以适应疫病特殊性的结论。3.总结温疫学派治法特色为:截—疏,截断病势,疏利透达;导—下,予邪出路,下法新篇;和—解,多法调和,重视清解;时—位,因时制宜,注重阶段;升—降,调畅气机,注重肺肠;攻—养,祛邪扶正,攻即是养;内—外,内化外解,特色外治。4.归纳温疫学派方药运用特色:用药精专,专方专药;辟秽化浊,宜施芳香;重视性味,注重配伍;药物法象,选药新法;用药宜忌,谨遵禁忌。5.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当代防疫治疫的启示为:中医治疫别具特色,以因势利导予邪以出路为原则,重视五运六气在中医防疫治疫的应用,立足中医“治未病”学说,培护正气,避其邪气,集中体现在温疫学派护窍思想。同时三因制宜,辨证论治是精髓。防治疫病总的原则,在于随机而变圆机灵活,运用之妙,存乎一心。6.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探讨温疫学派学术思想的实践应用,以“天地人”三才发病观探究新冠肺炎的发病,立足“时-位”“和-解”等治法思想探究在此次新冠肺炎中的应用与不足,同时提出“大疫良方,专方专药”,治疫要“守正创新”的观点。研究结论:明清温疫学派医家丰富的防治疫病的经验,为当今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有助于中医药在当今时代防治疫病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张泽智[6](2020)在《基于三阴三阳对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湿热病源于湿热合邪侵袭人体,其症候复杂多变,清代叶天士阐发湿热证治大法,薛生白着《湿热论》专论湿热病证治,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以三焦论湿热病证治,王孟英补充《湿热论》条文成《湿热病篇》,皆传于今,为诸多医家继承并用于临床。但临床上,湿热证候错综复杂,辨证治法又多种多样,主证虽易鉴别但较少完全符合,变证繁多辨治不易,故古今医家历来尤为重视。本研究基于三部六病理论,依照人体生理结构表部、里部、枢部之三分法,遵从证候之寒、热、虚、实性质差异,从方证的角度,对湿热病方剂予以分类整理,选取《温病条辨》与《温热经纬·湿热病篇》中湿热方,依据十二单证分析对应条文,从而构建三部六病理论体系之湿热病方证证治规律,将湿热病证治纳入三阴三阳体系,从而实现湿热论治的“寒温统一”,拓展三部六病理论,以期更好指导临床。方法本课题分文献整理和方剂分析两个方面对湿热病证治规律进行研究。一方面,通过中国知网搜索湿热病相关文献,从源流、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对湿热病理论进行梳理,包含古代医家论述、近现代文献阐发,以及相关书籍的内容;另一方面,依据方药中《温病条辨讲解》与李士懋《平脉辨证温病求索》以及高等中医院校《温病学》教材中有关《温病条辨》与《湿热病篇》原文解析,选出其中治疗湿热病方剂,将方名、药物组成、原文录入Excel表格,然后对方剂与条文进行十二单证(表热证、表实证、表寒证、表虚证、枢热证、枢实证、枢寒证、枢虚证、里热证、里实证、里寒证、里虚证)分析,确定其单证归属,再依据表、里、枢三部对方剂分类,另外合证兼证单独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其证治规律。结果该文对湿热病自古及今发展源流做了详细论述,在湿热病病因病机与治则治法方面亦较为全面,多数医家还是以三焦与卫气营血辨治,亦有医家专谈治法、或谈方证,系统证治规律呈多样化。对于方剂分析,选出《湿热病篇》35方,《温病条辨》33方,其中表部湿热方6首、枢部湿热方10首、里部湿热方16首、兼证方7首、合证方29首。表部证治:湿热郁阻肌表多见“恶寒,发热,周身沉重,骨节痛”等症候,治宜湿热方3(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药);此外湿热犯表,所伤部位有肌腠、咽喉、经脉、肺部等,其治法总以分化湿热为主,解表兼利湿或化湿,随证选方。枢部证治:以热证、实证为多,亦有热盛伤阴而成虚证,枢部湿热证以郁阻胸中为典型症状,当透化湿热,宜用湿热方31,另外有热盛神昏、动血生风诸证,以热证为主,或热重湿轻,当清热凉血,随证选方。里部证治:湿热在里部,郁阻胃肠气机,则会升降失常。热重则易成腑实,湿重则滞留胃肠、阻碍运化,甚者可见下痢,其中湿热郁阻中焦为典型症状,方宜三加减正气散,若湿偏重者,宜用一加减正气散,若热偏重而生湿、流于胸胁,宜用香附旋覆花汤,其他诸证各随证选方,灵活使用。合证兼证证治:湿热病复杂变化,多有波及,有同一部不同性质相合,有两部单证相合,亦有三部单证相合,此最复杂,当详细辨治,确定病变部位与湿热孰重孰轻,津液盛衰、有无实邪凝聚,进而选方用药。结论人体湿热病证,单纯表部、里部、枢部的证候,辨治相对较易,相较而言,湿热在里部比表部、枢部证候复杂,合证兼证证候更加复杂,或涉及两部或蔓延全身三部,在辨治上总当先定病位(表部、里部、枢部),而后确定病性(寒热虚实),再通过对病势(病情轻重)的把握,进而可选出适用湿热方,如此,形成三部六病理论体系中湿热病证治规律,于临床使用思路更加清晰,以期推广运用。

洪曹栋[7](2020)在《基于气机理论对心系温病的辨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以温病辨治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搜集并查阅相关古代温病文献,探求温邪入心的传变规律,总结心系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断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1)探讨温邪入心后,引起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变化的生理和病理表现;(2)总结温邪侵心后温邪的升降出入态势;(3)总结温邪侵袭心后机体的主要症状表现,证候类型,所用治法及用药规律。以病毒性心肌炎为例,探求现代医学范畴中具有温病特点的部分现代医学心系疾病的中医辨治规律,为丰富温病学的升降出入辨证学说,提供理论依据,以期为中医的理论创新提供一些借鉴。方法:该研究通过搜集并查阅古代温病学家的主要着作及其医案,以《温病大成》为依据,重点选取并查阅了明清以来的温病医家的着述,收集有关心系温病的相关文献。以“心”、“气机”、“升降”、“升降出入”、“温病”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综合检索平台搜集相关文献,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温病学教材,总结心系温病的特点,结合现代研究结果,整理及分析总结文献和古籍中关于心系温病的辨治规律。结果:研究发现,温邪入心后,在气机升降功能方面,可以导致2方面的异常:(1)从生理功能方面,可导致心主血、心藏神和心主汗液的生理功能异常;(2)从脏腑之间的关系看,心的气机失调,进一步影响到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引起其他脏腑气机的升降失调。温邪入心后,在生理功能方面也有不同的病理表现,可导致以下几个方面异常:(1)温邪入心,内犯营血,侵入于心,常见神志异常的表现。另外,神志的异常往往与湿、痰、瘀等病理因素有关,其在病理上表现出湿热蒙蔽心窍证;痰热、瘀热内闭心窍;另外机体正气大衰导致的心神失养证,多与气阴或阳气外脱有关。(2)温邪入心,影响汗液的排泄,汗为心之液,汗液的排泄与心的气机升降有着密切的关系,心阳旺盛,体内热量升高,则促使汗液排出。(3)温邪入心,影响小便的排泄,温病发热,津液受伤,小便就会出现异常,其主要反映在颜色与量的改变。(4)温邪入心,心主血脉,温病过程中,热入营血,损伤血络,迫血妄行,易发生出血。(5)另外,心阳暴脱证和热闭心包证都是温邪入心后严重的病理反应。温邪入心,心之气机失调,导致心与其他脏腑之间的气机升降出入异常:(1)温邪入心影响心肺功能。肺主气,心主血,心肺统领人身之气血,温邪入心,卫气营血的改变可以反映于脏腑,特别是心与肺的改变可以从卫气营血得到反映。(2)温邪入心影响心肾功能。温病后期以肾阴虚,心火旺为其主要病理表现。(3)温邪入心影响心肝功能。温病后期,肝肾阴虚,虚风内动,邪入手厥阴心包经,表现为神昏。(4)心与小肠同病,热邪深入心营,心火下移小肠,热盛伤阴,营阴被伤。温邪的来路表现在三个方面:(1)温病初起,邪从上受,先犯肺卫,后逆传心包(或邪陷心包、或内闭外脱或湿蒙心包);(2)由上焦传至下焦;(3)热入下焦,肾阴亏虚;(4)热陷厥阴,肝风内动。其出路体现在从代谢产物而出,尤其是汗出的异常和出血的趋势。主要治则是调理脏腑气机,根据温邪入心后气机升降出入之态势,对病邪要采取因势利导的防治,给邪以出路。治法要根据病因、病位、病机病势具体辨证而治。结论:温邪入心后表现出气机失调,宜用升降出入辨证论治体系辨治。

王淞[8](2020)在《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搜集、整理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相关资料,追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其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方法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以先生的手稿札记、学术着作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资料为对象,追溯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源流,整理、分析并总结其临证经验,提炼学术思想,撰写研究论文。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生平、治学、临证等方面内容,概括其治学特色,总结了先生对感冒、咳嗽、胸痹、狂证、痴呆、恐惧、泄泻、头痛、胆痹、臌胀、内伤发热、腰痛、痿证等内科疾病的病机治法认识、遣方用药的经验、规律和特色,并提炼升华出先生“三论、两观、两发明”的内科学术思想体系:“三论”,即大气一元论、玄府细络系统论、医易相通论;“两观”,即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胃气为本的治病观;“两发明”,即风药理论的发明、“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张志远先生治学严谨,具有独特的治学门径,德艺双馨,内科临证经验丰富,学术思想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可以概括为以“易”指导、以“气”主宰的“三论、两观、两发明”辨治体系,颇具特色。其治学方法颇具借鉴性;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实用性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先生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焦如春[9](2019)在《《温病条辨》湿温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温,是湿热合邪所致的一种疾病,属温病中的一种,临床中较为多见。近年来,运用温病学相关理论指导辨治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或急性感染性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其中,湿温相关理论,对伤寒、副伤寒、手足口病、艾滋病、SARS等疾病诊疗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临床中,湿温理论的应用范围己拓宽到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诸多领域。因此,研究湿温成为新时代医学发展需求,研究湿温证治规律对现代临床诊疗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价值。在诸多温病学着作中,吴鞠通所着的《温病条辨》是较系统、完整、集大成的一本温病学专着。论着中创建了新的温病证治体系,该体系可为湿温证治规律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以吴鞠通所着的《温病条辨》为主体,对书中湿温相关的理论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分别从“因、机、证、治”等方面研究湿温证治规律。本研究主要分为九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第一部分论述湿温定义及相关疾病关系辨析。明确本研究主体是广义湿温,包含暑温、伏暑、湿温3个病种。对3者关系辨析,存在发病时节、病位、证、治法侧重的不同。关于湿温与寒湿则关系较为密切,一定情况下可相互转化,不可孤立。第二部分论述湿温病因与发病。湿温病因为湿热邪气。邪气或从外来,多集中在夏秋季节;或湿自内生,而病湿温;或内外合邪发病。另外疾病过程中产生的痰饮等病理性产物,亦可导致新病证发生。第三部分论述湿温病机。此部分从湿温病位与病性、传变规律、转归三方面研究。湿温病位广泛,三焦俱受,但总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病性有虚有实,疾病以三焦传变为主,也有卫气营血相传。后期或是湿温化燥;或是湿温化为寒湿。第四部分论述湿温治则治法。湿温治则治法遵从三焦辨证论治特点形成,以三焦分论,上焦治宜芳香宣化为主,中焦治宜苦辛通降为主,下焦治宜淡渗利湿为主。治法分别为芳香宣化、苦辛通降、淡渗利湿、通下逐邪、宣通三焦,分消走泄、清热利湿、益气化湿、温阳化湿、疏风胜湿。第五部分论述湿温辨治规律研究。此部分分别从辨治特点、三焦辨证论治、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寒湿辨治规律研究、与湿温相关的其他疾病辨治规律进行研究。研究湿温的辨治特点发现,湿温辨证方法主要有从纵向维度进行的三焦辨证、从横向维度进行的卫气营血辨证,二者可相互结合,明确病变脏腑及气血病理阶段;重视体质因素,发现体质不同,影响发病及病情轻重、传变与转归;重视阴阳平和;注重给邪以出路,就近逐邪,有得汗而解、催吐而解、轻下热结而解、淡渗从小便而解;注重舌象、脉象,重视舌象辨湿热,重视脉象定邪正盛衰及预后情况、定三焦病位、据脉施治;既病防变;顾护阳气;顾护阴津。研究三焦辨证论治发现:上焦湿温多病在肺,主要是外感湿热邪气袭表,出现湿热邪气伤阴、湿热邪气伤气、邪闭肺经、邪伤肺气、邪伤肺阴、邪闭肺气、邪蒙清阳、邪阻气逆等病理变化;治法宜芳香宣化为主;药多用辛散、芳香类药物,药量也宜轻。中焦湿温多病在脾胃,病证繁多,多属气分阶段;以湿热邪气阻滞气机,脾升胃降失常为主要病理变化;脾胃受病,上则清阳不升,中则失于健运,下则浊阴不降,又有脾主四肢肌肉,病亦可延及向外,故在此将其统归,总不离蒙上、滞中、滞下及湿热日久出现的湿伤阳、热伤阴、阴阳两伤,其中蒙上包含蒙蔽清窍、发于肌表、郁于经络关节肢体三类;治法以苦辛通降法为主。下焦湿温多病在肝、肾;病性多属邪少虚多;病理表现有邪伤肝络、邪灼真阴、邪损脾肾阳气、阴阳两虚、闭阻下窍、上蒙清窍等,治法以淡渗利湿、补益法为主。三焦同病,仍以脾胃为论治重点;总以通宣三焦,分消走泄为法;治法宜选宣气化湿、苦辛通降、淡渗利湿之法,有时要同时应用方可显效。研究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发现,湿温所处卫气营血阶段并非遵循卫-气-营-血逐级深入,该现象的出现与发病病因、病邪强盛程度有关。疾病在三焦辨证所处病情阶段与卫气营血所处病情阶段并非相对应。研究寒湿辨治规律发现:上焦寒湿多病在肺,发病途径不同,治法各异。中焦寒湿多病在脾胃;治法以苦辛通降法、温阳化湿法为主,或二法相合,或分别合以淡渗利湿法。下焦寒湿日久,多伤及肝、肾;其中寒湿日久耗损肾阳或脾肾两伤者,可见寒湿所致痔疮下血、阻滞气机之便血、肾阳虚衰、脾肾阳虚等虚证,亦可出现津液积聚胃口所致之阴吹等实证;寒湿伤于厥阴,发为寒疝,其中既有表证,又有里证,且病势急;总以祛邪扶正为基本治则,研究中发现吴鞠通善用温补督脉的特殊治法,用于肾阳虚衰的治疗,药多用鹿茸一味。第六部分论述《温病条辨》辨治湿温用药与煎服药特点分析。此部分分别从湿温用药特点、特殊煎服药特点两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研究。研究湿温用药特点时发现:湿温辨证用药,当细分疾病所属阶段,分而论治。一般湿温用药,忌柔喜刚;若湿热日久,伤阴耗津,药用阴柔生津之品。三焦湿温用药各不同,上焦宜选轻清之品,且药量宜轻;中焦用药质地不轻不重,用药以达中焦脾胃燥湿相济、脾升胃降,气机和畅为旨,药物多选用辛温之品配以苦寒之品;下焦用药,药味当厚。研究特殊煎服药特点时发现:煎煮药物时,依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病性选用相应的溶媒;服药时间方面,除一般服药时间外,尚有昼夜时时服药法、病发前预防性服药法;临证中,服药剂量需根据体质、年龄进行调整。针对寒湿患者,煎服药亦有其法。第七部分论述湿温后期调摄及治疗禁忌。湿性黏滞,湿温病情缠绵,疾病后期及愈后均需时时调摄。饮食当以淡薄滋味为主,痢疾患者尤需重视此点。针对不同体质,亦须选用不同的调摄方式。治疗湿温时,应禁大汗、禁大下、禁滋补;忌纯辛温发汗。第八部分论述《温病条辨》湿温理论与《湿热病篇》湿温理论的联系。二者在疾病病位、辨证方法、诊法、治法方面有诸多共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温病条辨》主要以三焦辨证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施治;而《湿热病篇》主要以六经辨证结合八纲辨证施治,同时参以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温病条辨》重视舌象、脉象;而《湿热病篇》尤其重视观舌象,以查病位、定证型。第九部分论述后世医家对湿温辨治发挥。此部分从后世医家对治疗湿温方剂的发挥、后世医家对湿温理论发挥两方面研究。后世医家治疗湿温的方剂,很大程度受到吴鞠通论治湿温理论的影响,其中较为代表性名方有藿朴夏苓汤、甘露消毒丹、蒿芩清胆汤、柴胡达原饮、菖蒲郁金汤。后世医家对湿温理论发挥较多,孔伯华提出肝热、脾虚理论,秦伯未提出芳香化湿宜分为芳香、香燥化湿,章次公提出湿温急症需重视脉诊,赵绍琴提出治湿、治气、宣肺三要法,另有医家将三焦辨证灵活应用临床。以上研究对《温病条辨》湿温证治规律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研究,以期对现代临床诊疗有所帮助。

曾立元[10](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岭南罗氏妇科代表性传承人崩漏诊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EXCEL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回顾性分析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代表性传承人治疗崩漏的证候、用药规律,以期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来提炼总结岭南罗氏妇科对于崩漏的辨证思维和用药规律,以继承其学术思想,指导临床遣方用药,发挥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与优势。方法:本研究借助EXCEL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收集整理罗氏妇科代表性传承人罗颂平教授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妇科门诊治疗崩漏的临床医案,分为止血(出血时)和平时(非出血时)应用两个阶段,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崩漏病人的一般信息和中医证候、处方用药等录入Excel表格中,再手工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以上数据录入过程均经过两人核对,主要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的统计报表和数据分析模块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门诊跟诊所得经验,对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人诊治崩漏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病例共纳入95个病例,总计149诊次,收集止血方113张,平时方36张,止血方共用药物71味,平时方共用药物56味。1、纳入研究病例的一般情况:纳入病案的患者年龄均集中分布于21-42岁之间,以育龄期女性居多;年龄在49岁以上,崩漏的比例减少,在14岁以上、21岁以下,崩漏的比例愈加减少,由此推测绝经期以前,随年龄的增加,崩漏的发病率增加,育龄期女性为高发,至接近绝经期又有所减少。2、证候分布特点:罗教授主要运用气血辨证和脏腑辨证,共辨止血证型16种,辨证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血瘀证(18.58%)、虚热证(18.58%)和气阴不足证(15.04%);共辨平时证型12种,辨证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虚热证(25.00%)、脾虚痰湿证(16.67%)和肾阴不足证(16.67%)。从所辨证型种类可知崩漏病机复杂,实证、虚实夹杂证和虚证皆有,但不外乎虚、热、瘀三者。总体来看,脏腑主要涉及肝肾脾,主要表现为肝郁、脾虚、肾虚。3、临床处方用药规律分析:罗教授将崩漏因治疗侧重点的不同分为出血期止血和血止后平时调理两个阶段进行治疗,因此该研究也将处方分为平时和止血两个阶段分析。3.1 药物使用的频数分析:止血方113张,平时方36张,止血共用药物71味,共计频次1347次,使用频次最高的10味药物依次为续断(8.09%)、牡蛎(7.50%)、岗稔(7.20%)、白术(6.53%)、仙鹤草(5,35%)、旱莲草(4,83%)、女贞子(4.83%)、蒲黄(4.68%)、海螵蛸(4.45%)、茜草(4.08%);平时方共用药物56味,共计频次433次,平时处方使用频次占前10位的药物分别是菟丝子(7.39%)、续断(6.24%)、桑寄生(5.77%)、山药(5.77%)、白芍(5,54%)、女贞子(4.62%)、覆盆子(4.39%)、牡蛎(4.39%)、白术(4.16%)、旱莲草(3.70%)。3.2 药物四气、五味和归经分析3.2.1 四气分析:罗教授在治疗崩漏的平时和止血阶段都以使用温、平、寒性药物为主,又以温性药使用最多。3.2.2 五味分析:从五味分析,传承人在平时和止血阶段用药都以甘、苦、辛味药占据前三位,止血阶段用药均以苦味药为主,平时阶段以甘味药为多,在治疗崩漏方面,无论是在止血还是平时都主以苦甘,佐以辛。3.2.3 归经分析:罗教授在治疗崩漏时都以使用入肝、肾、脾的药物为3.3 关联规则组方规律分析:本研究以能清楚简洁地展示药物使用规律为原则,将两种处方规律分析设置各自适宜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分析其用药规则,止血处方支持度设置为55%,平时方支持度设置为55%,置信度统一设置为0.9。得出传承人在崩漏的止血阶段常用的药物组合有:①续断、牡蛎;②续断、岗稔;③牡蛎、岗稔;④续断、牡蛎、岗稔;⑤白术、续断;⑥白术、牡蛎;⑦白术、岗稔;⑧白术、续断、牡蛎⑨白术、续断、岗稔;⑩白术、牡蛎、岗稳。传承人在平时阶段常用的药物组合为:①菟丝子、续断;②菟丝子、山药;③菟丝子、桑寄生;④山药、续断;⑤山药、桑寄生。3.4 基于改进互信息法的药物关联度及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本研究将分析的关联度设置为8,惩罚度设置为2,得出相关结果如下:罗教授止血阶段的常用药物组合有:牡蛎、海螵蛸;海螵蛸、黄芪;白术、赤芍;牡蛎、赤石脂;枳壳、仙鹤草;白芍、党参;党参、枸杞子;蒲黄、郁金;白术、补骨脂;三七、旱莲草。平时阶段的常用药物组合有:菟丝子、山药;茯苓、半夏;山药、半夏;菟丝子、白芍;桑寄生、鸡血藤;鸡血藤、茯苓;续断、川芎;续断、巴戟天;巴戟天、枸杞子;鸡血藤、川芎。对于常用药物核心组合,止血阶段有16对,平时阶段有10对。经层次聚类得出新方组合止血阶段8首,平时阶段5首。结论:1.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人根据崩漏不同阶段治疗重点侧重不同的特点,分出血期止血和血止后平时调复,注重辨证求因,重视血瘀因素和运用祛瘀止血,重视肝脾肾尤其是调肝在治疗崩漏中的作用。2.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人用药温和,以平为期,少用峻补猛攻,随病情变化而调整用药,切合患者当时病情,并根据岭南地区气候特点,善用岭南特色药材辅助治疗,时时注意固护气阴。

二、温热药在岭南温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热药在岭南温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学术源流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痿证的古代认识
    1.2 痿证的现代认识
        1.2.1 现代医学对痿证的认识
        1.2.2 现代中医学对痿证的认识
第二章 岭南医家痿证论治文献古籍梳理
    2.1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病名病位沿革
        2.1.1 晋唐时期:具痿证外候,无痿证之名
        2.1.2 宋元时期:首见痿证之名
        2.1.3 明代:新增肉痿、骨痿和痿邪等病名
        2.1.4 清代至民国:痿证见分类命名
        2.1.5 晋唐至民国岭南痿证病名病位小结
    2.2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2.2.1. 内伤虚损致痿
        2.2.2 肝肾亏虚致痿
        2.2.3 脾胃虚弱致痿
        2.2.4 肺热叶焦致痿
        2.2.5 湿热浸淫致痿
        2.2.6 内生热邪致痿
        2.2.7 经络失调致痿
        2.2.8 气血失调致痿
        2.2.9 气机不畅致痿
        2.2.10 饮食不节致痿
        2.2.11 情志失调致痿
        2.2.12 晋唐至民国岭南痿证病因病机认识小结
    2.3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治疗特点
        2.3.1 补虚益损
        2.3.2 补益肝肾
        2.3.3 通补兼施
        2.3.4 治从阳明
        2.3.5 清肺热
        2.3.6 除湿热
        2.3.7 清内热
        2.3.8 治从气血
        2.3.9 分经论治
        2.3.10 益气消痞
        2.3.11 调畅情志
        2.3.12 晋唐至民国岭南痿证治疗小结
    2.4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的争鸣
        2.4.1 痿证可治愈性
        2.4.2 补中益气汤与补肾
        2.4.3 补阳还五汤与痿证
        2.4.4 痿证是否兼痛
        2.4.5 痿证是否可作风治
    2.5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引进学术思想的传承
        2.5.1 盛端明: 选病结合岭南气候
        2.5.2 刘渊:崇景岳之法,开自己之药
        2.5.3 何梦瑶: 治痿兼顾岭南气候
        2.5.4 黄岩: 宗景岳之法,筛景岳之药
        2.5.5 邓友凤: 使理论更贴实践
        2.5.6 潘名熊: 承叶氏思想,依岭南变通
        2.5.7 黄恩荣:参王肯堂,分经论治痿证
        2.5.8 卢觉愚: 中西汇通活用越婢加术汤
        2.5.9 其他医家: 多直接引用
        2.5.10 晋唐至民国时期对引进医家学术思想传承特点小结
    2.6.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其他简便治法
        2.6.1 练功法
        2.6.2 针灸疗法
        2.6.3 简便廉验方
        2.6.4 治痿成药
    2.7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治痿草药整理
        2.7.1 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
        2.7.2 萧步丹《岭南采药录》
        2.7.3 胡真《山草药指南》
        2.7.4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治痿草药小结
    2.8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讨论与小结
        2.8.1 痿证病位在筋和筋膜的探讨过程
        2.8.2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小结
第三章 现代岭南痿证论治学术经验
    3.1 现代岭南医家论治痿证特点
        3.1.1 陈金声
        3.1.2 陈典周
        3.1.3 李藻云
        3.1.4 邓铁涛
        3.1.5 沈炎南
        3.1.6 关国华
        3.1.7 杨文辉
        3.1.8 李任先
        3.1.9 何世东
        3.1.10 卓权
        3.1.11 现代岭南医家论治痿证小结
    3.2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刘小斌治疗痿证用药特点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3.2.5 案例举隅
        3.2.6 刘小斌对岭南医家痿证论治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3.3 现代岭南痿证论治特点及传承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2)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七节 上篇总结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4 小结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节 下篇总结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第三节 结果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2 生物信息分析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4 本研究的结论
    第五节 附篇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基于文献的新安与其他主要流派医家临床诊治经验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课题的目标
    1.4 课题方法概述
    1.5 课题的重要性及对中医学的贡献
    1.6 论文结构概述
第二章 上篇 新安医学学术贡献研究
    2.1 引言
    2.2 新安医学概述
    2.3 宋明清新安医学学术成就
        2.3.1 主要代表医家
        2.3.2 新安主要医着
        2.3.3 新安医学主要学说
    2.4 近代新安医学领军人物及其学术思想
    2.5 新安医学临床特色
    2.6 小结
第三章 中篇 其他主要中医流派概述
    3.1 引言
    3.2 浙派(永嘉、钱塘)
    3.3 江苏(吴门、孟河、山阳)
    3.4 海派
    3.5 齐鲁
    3.6 河北(燕京医学、宫廷医学)
    3.7 川蜀
    3.8 旴江
    3.9 岭南
    3.10 对中医流派研究的总结及思考
        3.10.1 形成发展的时期
        3.10.2 学术成就的异同
        3.10.3 思考
第四章 下篇 新安及主要流派医家的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1 引言
    4.2 妇科
        4.2.1 崩漏
        4.2.1.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2.2 不孕症
        4.2.2.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2.3 妇科小结
    4.3 儿科
        4.3.1 小儿泄泻
        4.3.1.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3.2 小儿惊风
        4.3.2.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3.3 儿科小结
    4.4 内科
        4.4.1 中风
        4.4.1.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4.2 痿证(重症肌无力)
        4.4.2.1 临床治验分析
        4.4.3 内科小结
    4.5 临床比较分析总结
第五章 结论
    5.1 课题的主要结论
    5.2 课题对中医学的贡献
    5.3 课题的创新性与特色
    5.4 课题的不足之处
    5.5 课题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各流派临床治验对比文献参考
综述 中医流派传承研究 – 近十年文献回顾
    综述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4)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源流
    第一节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形成的背景
        一、岭南中医妇科的形成因素
        二、岭南中医妇科的源流
    第二节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特点
        一、传承发扬中医,创新中医理论
        二、百病生于气,重视调理气机
        三、因地制宜,注重湿热致病,顾护气阴
        四、四诊合参,重视望诊、脉诊
        五、心身同治,调畅情志,重视情志治病
        六、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
        七、用药轻灵,善用南药花药
        八、结合岭南饮食文化,药食同源,重视药膳
    第三节 岭南中医妇科与国内其他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特色比较
第二章 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经验
    第一节 研究纳入标准
        一、岭南中医妇科名家研究的纳入标准
        二、流派研究的纳入标准
        三、排除标准
        四、纳入结果
    第二节 清代岭南中医妇科名家
        一、何梦瑶
        二、刘渊
        三、何守愚
        四、潘名熊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医妇科名家
        一、吕楚白
        二、吕安卿
        三、谢泽霖
        四、郭梅峰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岭南妇科医家
        一、罗氏妇科
        二、蔡氏妇科名家
        三、其他妇科名家
第三章 名家及传承人的访谈
    第一节 访谈法研究概述
        一、访谈方式
        二、访谈的研究步骤
    第二节 访谈名家
        一、访谈中医名家李丽芸教授
        二、访谈中医名家王小云教授
        三、访谈中医名家蔡妙珊教授
    第三节 访谈中医名家传承人
        一、采访题目
        二、采访时间地点
        三、采访目的
        四、访谈概要
    第四节 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传承主线
        一、罗氏妇科的主要学术传承思想
        二、蔡氏妇科学术思想传承
        三、本研究的创新性
第四章 李丽芸教授经验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致经期延长的临床疗效观察
    第一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实验方案
        四、观察指标
        五、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临床资料观察
        二、疗效标准及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5)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温疫探赜
    1.温疫概念
        1.1 疫的内涵
        1.2 温与瘟辨
    2.疫病探索
第二部分 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探究
    1.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概述
        1.1 创立戾气学说,启温疫学派
        1.2 别诸家立医林,治疫家荟萃
    2.温疫学派“天-地-人”三才发病观
        2.1 天运时气异常,特异因素发病
        2.2 人烟稠密酿疫,正气损而发病
        2.3 地理方位特异,环境恶浊发病
    3.温疫学派辨证体系研究
        3.1 伤寒温病,首辨阴阳
        3.2 疫邪见症,不出表里
        3.3 虚实之辨,尤为重要
        3.4 洞悉寒热,务须辨明
        3.5 疫病辨证,在乎气血
        3.6 温疫六经,殊与伤寒
        3.7 卫气营血,温疫可参
        3.8 温疫发展,三焦辨证
    4.温疫学派治法研究
        4.1 “截—疏”截断病势,疏利透达
        4.2 “导—下”予邪出路,下法新篇
        4.3 “和—解”多法调和,重视清解
        4.4 “时—位”因时制宜,注重阶段
        4.5 “升—降”调畅气机,注重肺肠
        4.6 “攻—养”祛邪扶正,攻即是养
        4.7 “内—外”内化外解,特色外治
    5.温疫学派方药特色探究
        5.1 用药精专,专方专药
        5.2 辟秽化浊,宜施芳香
        5.3 重视性味,注重配伍
        5.4 药物法象,选药新法
        5.5 用药宜忌,谨守禁忌
第三部分 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当代防治疫病理念的启示
    1.“治未病”,培护正气
        1.1 未病先防,培护正气
        1.2 早期干预,重视隔离
        1.3 善后调理,引起重视
    2.避其疫毒气,护窍思想
        2.1 邪从口鼻入,护口鼻
        2.2 周身血脉和,护毛窍
        2.3 肠通而腑畅,重下窍
    3.防疫新方案,五运六气
    4.重辨证施治,随宜变通
        4.1 注重体质,三因制宜
        4.2 因发知受,辨证论治
        4.3 知要守一,随宜变通
    5.对中医防治新冠肺炎全过程的思考
        5.1 “天-地-人”三才发病观
        5.2 温疫学派治疫思想应用
        5.3 大疫良方,专方专药
        5.4 中医治疫,守正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6)基于三阴三阳对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1.病名概述
    2.湿热病源流
        2.1 萌芽阶段
        2.2 奠基阶段
        2.3 理论形成
        2.4 发展阶段
    3.病因
        3.1 外因
        3.1.1 自然因素
        3.1.2 社会因素
        3.2 内因
        3.2.1 体质因素
        3.2.2 情志因素
        3.2.3 湿饮因素
    4.病机
        4.1 病邪特点
        4.2 感邪途径
        4.2.1 空气湿热,自呼吸入
        4.2.2 饮食内伤,从口而入
        4.2.3 接触引发,自皮毛入
        4.3 发病类型
        4.3.1 新感
        4.3.2 伏邪
        4.4 发病特点
        4.4.1 季节性、地域性
        4.4.2 发病缓慢,病程较长
        4.4.3 病位以脾胃为主,弥漫全身
        4.4.4 症状复杂,多呈矛盾性
        4.5 传变规律
        4.5.1 卫气营血传变不能系统概括湿热病传变规律
        4.5.2 卫气营血与三焦传变合参
        4.5.3 湿热病的转归
        4.6 主要证候
    5.辨证论治
        5.1 辨证要点
        5.1.1 湿热分轻重
        5.1.2 病位察深浅
        5.1.3 邪正明盛衰
        5.2 治疗禁忌
        5.2.1 禁辛温发汗
        5.2.2 禁苦寒峻下
        5.2.3 禁滋润腻补
        5.2.4 禁甘温雍补
        5.3 治则治法
        5.4 证治分类
    6.护理调养
第二部分
    1.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概述
    2.湿热病方剂分析
        2.1 方剂纳入标准
        2.2 方剂排除标准
        2.3 方剂汇总
    3.方剂分析规范
    4.方剂分析结果
        4.1 表部证湿热方
        4.2 枢部证湿热方
        4.3 里部证湿热方
        4.4 合证湿热方
    5.湿热病在三部的证治
        5.1 表部证治
        5.2 枢部证治
        5.3 里部证治
        5.4 合证兼证证治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基于气机理论对心系温病的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课题背景
    1.1 升降出入辨证体系发展与完善的需要
    1.2 研究心的气机失调辨治规律不可或缺
2.升降出入辨证概述
    2.1 气的概述
        2.1.1 气的基本概述
        2.1.2 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2.2 升降出入辨证的概念及发展
    2.3 脏腑的气机升降为生化之机要
3.心的气机
    3.1 心的生理功能与气机的联系
        3.1.1 诸血者,皆属于心
        3.1.2 心主神明
        3.1.3 汗者,心之液也
    3.2 心与其他脏腑组织之间的气机联系
        3.2.1 心与肾
        3.2.2 心与肺
        3.2.3 心与脾胃
        3.2.4 心与肝
        3.2.5 心与小肠
        3.2.6 心与脑
        3.2.7 心与舌
    3.3 心的气机生理总结
        3.3.1 升降运动
        3.3.2 出入运动
    3.4 心的气机病理总结
        3.4.1 其升降运动失调的主要表现
        3.4.2 其出入运动失调的主要表现
4.与心的气机失调有关的温病
5.温邪入心影响心之升降
6.温邪入心影响心之出入
    6.1 邪在心脏的来路与去路
        6.1.1 纵向分析
        6.1.2 横向分析
    6.2 温邪入心所见临床表现
        6.2.1 辨舌质
        6.2.2 辨舌态
        6.2.3 辨神志
7.辨治思路
    7.1 辨病因
    7.2 辨病位
    7.3 辨病机、病势
        7.3.1 温邪影响心之气机
        7.3.2 温邪在心的升降出入态势
    7.4 立法处方
8.常见证型及其辨治
    8.1 心本脏病
        8.1.1 风温
        8.1.2 春温、瘟疫
        8.1.3 暑温
        8.1.4 湿温
        8.1.5 伏暑
    8.2 心与其他脏腑
        8.2.1 心与肺同病
        8.2.2 心与肾同病
        8.2.3 心与脾胃同病
        8.2.4 心与肝同病
        8.2.5 心与小肠同病
9.应用举例
10.讨论
    10.1 心系温病的概念
    10.2 中医“心”与现代医学“心”的联系与区别
    10.3 心与心包之关系
    10.4 温邪入心本脏与入心包的区别
    10.5 “热陷心包”与“逆传心包”的区别
    10.6 疫戾之邪能否入心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主要研究及参考书目
附录 B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生平着作
    1 生平概述
    2 着作介绍
第二部分 治学特色
    1 博览广读、取采众长的治学方法
    2 实事求是、躬行践履的治学理念
    3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 内观自省、倾囊相授的大医胸怀
    5 修身齐德、淡泊名利的处世智慧
第三部分 内科临证经验
    1 肺系病证
        1.1 感冒
        1.1.1 风寒、风热之辨
        1.1.2 治疗法则
        1.1.3 分型证治
        1.1.4 经验用药
        1.1.5 注意事项
        1.1.6 小结
        1.2 咳嗽
        1.2.1 病因病机
        1.2.2 治疗法则
        1.2.3 分型证治
        1.2.4 特色用药
        1.2.5 小结
    2 心系病证
        2.1 胸痹
        2.1.1 病因病机
        2.1.2 治疗法则
        2.1.3 分型证治
        2.1.4 小结
        2.2 狂证
        2.2.1 病因病机
        2.2.2 治疗法则
        2.2.3 分型证治
        2.2.4 小结
        2.3 痴呆
        2.3.1 病因病机
        2.3.2 治疗法则
        2.3.3 分型证治
        2.3.4 小结
        2.4 恐惧
        2.4.1 病因病机
        2.4.2 治疗法则
        2.4.3 分型证治
        2.4.4 小结
    3 脾胃病证
        3.1 泄泻
        3.1.1 病因病机
        3.1.2 治疗法则
        3.1.3 分型证治
        3.1.4 临证要点
        3.1.5 小结
    4 肝胆病证
        4.1 臌胀
        4.1.1 病因病机
        4.1.2 治疗法则
        4.1.3 分型证治
        4.1.4 软化肝脾验方
        4.1.5 小结
        4.2 胆痹
        4.2.1 病因病机
        4.2.2 施治法则
        4.2.3 分型证治
        4.2.4 小结
        4.3 内伤头痛
        4.3.1 病因病机
        4.3.2 施治法则
        4.3.3 分型证治
        4.3.4 用药特色
        4.3.5 小结
    5 肾系疾病
        5.1 水肿
        5.1.1 病因病机
        5.1.2 治疗法则
        5.1.3 分型证治
        5.1.4 专药专方
        5.1.5 小结
    6 气血津液疾病
        6.1 内伤发热
        6.1.1 分辨外感内伤
        6.1.2 把握时间规律
        6.1.3 分型证治
        6.1.4 小结
    7 肢体经络病证
        7.1 腰痛
        7.1.1 病因病机
        7.1.2 治疗法则
        7.1.3 分型证治
        7.1.4 小结
        7.2 痿证
        7.2.1 病因病机
        7.2.2 治疗法则
        7.2.3 分型证治
        7.2.4 小结
第四部分 内科学术思想
    1 大气一元论
        1.1 大气一元论的理论渊源
        1.2 大气的形成及生理特点
        1.3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病机发挥
        1.4 调治人身大气为病之用药法则
        1.4.1 斡旋气机,调治气病
        1.4.2 治气当求脏腑之本
        1.4.3 祛除浊毒,以复气利
        1.5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治验举隅
        1.5.1 调胸中大气治胸痹
        1.5.2 调腑中大气治胃肠病
        1.5.3 调经络大气治肢肩背腰痹痛
        1.5.4 调补一身之气改善虚损
        1.5.5 调大气治精神行为病
    2 玄府细络系统论
        2.1 玄府细络系统概述
        2.2 玄府细络系统的微观实质
        2.3 玄府细络系统的生理特点与功能
        2.3.1 玄府细络分布广泛,结构微小
        2.3.2 玄府细络可宣通渗灌气血津液
        2.3.3 玄府细络可通达神机
        2.4 玄府细络系统病理与临床表现
        2.5 玄府细络系统病变的治疗和研究
    3 医易相通论
        3.1 医易相通理论探流
        3.2 易为指导,突出变字
        3.2.1 辨证恒动思维
        3.2.2 方剂灵活化裁
        3.2.3 剂型丰富发展
        3.3 两点论思维方法的实践
        3.3.1 判定病性,一分为二
        3.3.2 处方用药,阴阳兼顾
        3.3.3 亢害承制,确立治法
        3.3.4 病情顽固,杂合以治
    4 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
        4.1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
        4.1.1 中医时间医学源流
        4.1.2 人体生理与四时、昼夜关系
        4.1.3 症候变化与四时、昼夜关系
        4.2 中医时间医学指导实践
        4.2.1 明辨病位
        4.2.2 治病于未发
        4.2.3 应时组方选药
        4.2.4 应时服药
        4.2.5 预测病势
    5 胃气为本的治病观
        5.1 “胃气为本观”概说
        5.2 重视胃气与胃津
        5.2.1 胃气是宗气之源
        5.2.2 胃气是生存之本
        5.2.3 胃气为脉之本
        5.2.4 胃津是津液之源
        5.2.5 胃气以通降为和
        5.3 重视胃与他脏联系
        5.4 治胃之法
        5.4.1 慢性胃病重滋养
        5.4.2 他脏之病从胃治
        5.4.3 阴虚津亏滋胃津
        5.4.4 处方用药护胃气
    6 风药理论的发明
        6.1 风药概说
        6.2 风药性能
        6.2.1 风药多味辛
        6.2.2 风药以泻为主
        6.2.3 风药性走
        6.3 风药作用及其配伍方法
        6.3.1 风药治风
        6.3.2 风药治血
        6.3.3 风药治湿
        6.3.4 风药助火
        6.3.5 风药升阳
        6.3.6 风药止痒
        6.3.7 风药通滞
        6.3.8 风药开玄
    7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
        7.1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概说
        7.2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实践探索
        7.2.1 量从症变
        7.2.2 量从人变
        7.2.3 减量间服
        7.2.4 遵古不泥
        7.2.5 精准靶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9)《温病条辨》湿温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湿温定义
2 湿温相关疾病关系辨析
    2.1 湿温与暑温、伏暑
    2.2 湿温与寒湿
3 湿温病因与发病
4 湿温病机
    4.1 湿温病位与病性
    4.2 湿温传变规律
        4.2.1 三焦相传
        4.2.2 卫气营血相传
    4.3 湿温转归
        4.3.1 湿温化燥
        4.3.2 湿温化为寒湿
5 湿温治则治法
    5.1 芳香宣化
    5.2 苦辛通降
    5.3 淡渗利湿
    5.4 通下逐邪
    5.5 宣通三焦,分消走泄
    5.6 清热利湿
    5.7 益气化湿
    5.8 温阳化湿
    5.9 疏风胜湿
6 湿温辨治规律研究
    6.1 湿温辨治特点分析
        6.1.1 湿温辨证方法
        6.1.2 重视体质因素
        6.1.3 重视阴阳平和
        6.1.4 注重给邪以出路,就近逐邪
        6.1.5 注重舌象、脉象
        6.1.6 既病防变
        6.1.7 顾护阳气
        6.1.8 顾护阴津
    6.2 三焦湿温辨证论治
        6.2.1 上焦湿温辨证论治
        6.2.2 中焦湿温辨证论治
        6.2.3 下焦湿温辨证论治
        6.2.4 三焦同病辨证论治
    6.3 卫气营血辨证论治
    6.4 寒湿辨治规律研究
        6.4.1 上焦寒湿辨证论治
        6.4.2 中焦寒湿辨证论治
        6.4.3 下焦寒湿辨证论治
    6.5 与湿温相关的其他疾病辨治规律
        6.5.1 痹
        6.5.2 疸
        6.5.3 疟
        6.5.4 痢
7 《温病条辨》辨治湿温用药及煎服药特点分析
    7.1 湿温用药特点
    7.2 湿温特殊煎服药特点
    7.3 寒湿特殊煎服药特点
8 湿温后期调摄
    8.1 淡薄滋味
    8.2 因人而异
9 湿温治疗禁忌
    9.1 禁大汗、禁大下、禁滋补
    9.2 忌纯辛温发汗
10 《温病条辨》湿温理论与《湿热病篇》湿温理论的联系
11 后世医家对湿温辨治发挥
    11.1 后世医家对治疗湿温方剂的发挥
    11.2 后世医家对湿温理论发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数据挖掘的岭南罗氏妇科代表性传承人崩漏诊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对崩漏的认识
        一、病名及含义演变
        二、病因病机
        三、崩漏的辨证论治
    第二节 西医学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认识
        一、西医学概述
        二、发病机制
        三、西医诊治措施
    第三节 中医学术流派的特色与发展
    第四节 岭南罗氏妇科学术流派研究概况
        一、岭南妇科流派共性探索
        二、岭南罗氏妇科传承特点
        三、岭南罗氏妇科学术特点
    第五节 数据挖掘技术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代表性传承人罗颂平教授崩漏证治规律研究
    第一节 研究资料
        一、研究对象
        二、病例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数据提取及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纳入研究病例的一般情况
        二、证候分布特点
        三、临床处方用药规律挖掘分析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崩漏病例基本信息分析
        一、年龄与崩漏的相关性
        二、崩漏的证候分布特点
    第二节 岭南罗氏妇科代表性传承人对崩漏病诊治思路与特色
        一、罗元恺
        二、罗颂平
        三、张玉珍
        四、岭南罗氏妇科诊治崩漏整体思路与特色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四、温热药在岭南温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学术源流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D]. 苗艳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基于文献的新安与其他主要流派医家临床诊治经验比较分析[D]. 区绮琪(Ellena Yee Kee Au).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D]. 王彦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5]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D]. 张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基于三阴三阳对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D]. 张泽智.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7]基于气机理论对心系温病的辨治规律研究[D]. 洪曹栋.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8]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王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温病条辨》湿温证治规律研究[D]. 焦如春.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岭南罗氏妇科代表性传承人崩漏诊治规律研究[D]. 曾立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温药在岭南温病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