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小城镇环境设计特色创新

浅谈我国小城镇环境设计特色创新

一、浅论中国小城镇环境设计特色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杜成龙[1](2020)在《内蒙古凉城岱海滑雪体育产业对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体育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重要消费形式之一。随着体育消费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催生出体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因而对满足国民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突出。随着2022年中国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以及2021年内蒙古举办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内蒙古凉城休闲特色小镇抓住这两大经济发展机遇,积极推动滑雪体育产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本文以内蒙古凉城岱海依靠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优势,以滑雪体育运动为产业导向促进特色小镇建设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SWOT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分别对内蒙古凉城岱海滑雪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的经济发展影响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内蒙古凉城岱海滑雪体育产业在国内发展较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滑雪体育产业发展比较缓慢。目前重视冰雪赛事举办效应,重视滑雪体育产业发展,促进经济效益逐步提高,这些将助推“特色小镇”建设;2、扩大凉城岱海滑雪文化影响力,彰显内蒙古特色滑雪体育旅游文化,提高滑雪体育参与度,丰富当地滑雪产业的发展;3、凉城岱海滑雪体育特色比较鲜明,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在新型城镇化、特色化建设中,发展积极主动,有良性的生态、管理、培育、规划等顶层设计,保证特色小镇发展;4、凉城岱海旅游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滑雪产业市场占有率也逐年增加,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5、凭借“冬奥会”以及“十四届冬季运动会”的影响,对周边的辐射作用显着。但体育经济人才培养滞后,在加强地方特色基础上,推动体育产业形势多元化有待挖掘。在特色小镇发展中,各级各类部门的产业合作表现单一,不积极主动,创新性差。6、内蒙古凉城岱海滑雪产业的发展,不是体现在单一行业,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纽带。经济良性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管理体制不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运行机制不畅,关键环节问题较多;市场化发展理论研究滞后;发展环境有待改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政府引导,开发滑雪资源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打造品牌战略;加大资金投入,注重人才培养和培训;实施消费推进战略,丰富滑雪文化内容;借助十四届冬运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好科研服务,合理设置滑雪旅游产业项目。

李俊峙[2](2020)在《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以及2020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的目标节点到来之际,作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末端的广大的乡村地区还面临着诸多治理低效的问题。有效的乡村治理机制探索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本应该作为完善乡村治理重要抓手的村庄规划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在村庄规划变革中必须要转变工作模式、必须要广泛发动群众、必须将规划与乡村治理充分结合,进而保证村庄规划能够高效指导村庄建设并切实服务于村民。与此同时,共同缔造理念在广东省云浮市、厦门市等地的城市社区付诸实践,有效地改善了社区人居环境和治理水平。其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与上述村庄规划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本文将村庄规划看作一个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的全过程,并将共同缔造理念应用其中,试图研究一套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文章首先通过对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和现行村庄规划体系的研究,系统总结出我国村庄规划当下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国内外的村庄规划的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和经验总结。进而对以共同缔造理念进行村庄规划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地从深化调研和组织发动、多元共治的规划体系搭建、问题和需求导向的规划方案编制、规划实施的时序化设计、规划监管机制构建、长效运营机制构建等几个方面提出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接着以青海省土关村为例进行实践研究。最后从保障工作模式多元性、强化村民主体性、增强成果实用性、明确规划治理性四个方面对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的先进性进行总结分析。为以共同缔造理念为指导,强化村庄规划的实用性,并推动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黄晓意[3](2020)在《泰州市戴南镇强镇扩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一些乡镇经济迅速发展,但是相应的行政管理体制还停留在落后的乡镇政府的层面上,社会管理、规划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反过来制约了经济发展。推进经济发达镇进行强镇扩权,既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需要。从2010年起,戴南镇成为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遵循《江苏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文件精神,在创新管理体制、深化人事改革、实行综合执法、建立便民中心、破除体制束缚、建立目录清单、强化监督服务等七个方面进行改革。改革使戴南镇政府职能得到转变,政府效能得到提高,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实现产城一体发展。但是由于强镇扩权的改革模式仍在探索之中,戴南镇的改革还存在诸多问题:经济区域扩展与行政区域管理之间的问题,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部门设置、人员编制与实现高效服务职能的问题,下放的权力和戴南镇政府的承受力及需求有偏差的问题,土地需求与用地瓶颈制约之间的问题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访谈等方法,注重对戴南镇强镇扩权的成效、问题作全面客观的分析,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总结不同地区改革的经验,针对法律、制度、各方关系、权力监督、职能转变、队伍建设等方面,综合研究,提出进一步深化戴南镇强镇扩权成效的对策。

薛波[4](2020)在《苏州甪直强镇扩权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改革发展不断向高水平、高质量迈进,部分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达到了经济发达镇的水平。但传统的行政体制、管理职能相对经济发达镇的发展实际略显滞后,甚至已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小马拉大车”“看得见管不着”“社会治理碎片化”等现实困境。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强镇扩权试点改革不断推进,试图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基层乡镇政府权限,提高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的行政管理效能。2018年江苏省选取包括苏州市甪直镇在内的30家经济发达镇作为第二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和实践,甪直镇在强镇扩权改革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本文选取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甪直镇强镇扩权改革举措、成效、问题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甪直镇按照江苏省“1+4”的强镇扩权方向,以党建为引领调整优化职能组织架构,扩大行政审批、综合执法、人事管理以及财政等方面权限,相应建立了配套运行机制,依托大数据信息化平台推动智能分析、指挥调度,创新探索了“主题套餐”、“全生命周期”等审批服务、“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惩戒”执法机制,实现了行政服务管理效率提速、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事业取得突破。同时,围绕其中存在的法律保障、权责匹配、制度机制等问题,分析出法律调整困难、配套制度难以重构、人为因素干扰等方面原因,在吸收借鉴浙江温州、广东佛山以及昆山张浦镇等地改革经验后,因地制宜提出了加强党建引领、法律完善、政策支持、制度完善、统筹协同以及内外监督的对策建议,以此推动基层乡镇强镇扩权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推进。

胡洁[5](2020)在《西藏特色小城镇发展产业支撑模式选择》文中研究指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大力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为培育西藏特色小城镇创造了机遇,提供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在对西藏特色小城镇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国内关于特色小城镇产业建设发展相关理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西藏自治区特有环境,探究适合西藏地区特色小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模式,提出优化特色小城镇的措施,对提高特色小城镇支柱产业的质量,为西藏自治区特色小城镇开发提供参考。

贺礼[6](2020)在《“公园城市”视野下的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重庆统景镇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山地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大规模开发建设,我国山地小城镇的环境出现一系列问题。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阐明了新型城镇化的新要求即“集约、智能、绿色、低碳”,这对山地小城镇的景观建设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公园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它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和生态文明的重要要求,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因此也指导着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模式的转变。本文研究了山地小城镇的景观特性,分析了传统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公园城市理论的相关内容,探讨公园城市的内涵演变、建设现状,总结了公园城市四大基本特征。将公园城市相关理论用于指导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促进山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的统景镇,地处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内,镇内景观资源丰富,但在其景观规划设计中对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资源等的把握不足,导致生态系统平衡被破坏,自然文化风貌被蚕食,地域文化缺乏等问题,城镇难以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本文运用公园城市观指导统景镇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解决统景镇景观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带动重庆渝北区山地小城镇的健康有序发展,也对未来其他山地小城镇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论文提出了公园城市视野下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的三个目标:第一,生态为韵,打造自然山地小镇;第二,文化为魂,打造乡土文化风情小镇;第三,以人为本,打造宜居宜游旅游小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别提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在宏观层面提出构建完整生态系统,实现区域整体性;延续城市绿道网络,增加景观连接性的策略。在中观层面提出统筹绿地空间功能结构;构建城绿融合景观格局;保护生态环境敏感区;优化各类型绿地布局;加强生态廊道的建设的策略。在微观层面提出打造有特色的节点空间;通过建筑延续城镇文脉;植物配置体现景观地域性;基础设施提升人居品质的策略。通过三个层面的策略应用,将统景镇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山地小城镇。

公丕宏[7](2019)在《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时间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从时间维度看,集中体现为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从空间维度看,表现出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态势与不充分状态。本文旨在从空间维度研究中国经济格局演化,基于对经济空间的几何解析,结合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具体形态,从散点尺度研究乡村、从节点簇尺度研究城市群、从轴线尺度研究基础设施、从域面尺度研究区域、从立体尺度研究海洋,运用科学隐喻与归纳综合的方法,提出中国五度经济空间场,作为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顶层设计。第一部分是理论准备。首先对经济空间演化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系统梳理国内、国外、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理论,立足研究现状,确立理论逻辑基点,在明确研究对象、主体框架的基础上,从空间几何要素切入,解析经济空间要素,基于对场理论的科学隐喻,形成经济空间场理论。运用经济空间理论分析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构成,构建以乡村演化散点、城市群演化节点簇、基础设施演化轴线、区域演化域面、海洋演化立体为主体的五维经济空间分析框架,提出建设以经济空间势、经济空间熵、经济空间流、经济空间集、经济空间域为变量的五度经济空间场。第二部分是中国经济空间的多尺度分析。乡村散点、城市群节点簇构成了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微观支撑,从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变轨迹出发,研究乡村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与系统,分析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基于对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总结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规律;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空间演化的轴线,拓展了演化的地理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推进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乡村经济的通道优化;从区域经济空间演化视角来看,四大板块呈现出点线网面的演化态势,京津冀网络型演化、长江经济带联通演化、“一带一路”开放演化正在重塑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海洋经济空间立体演化的两大支撑是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第三部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出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对策建议。把中国经济空间与经济空间场理论相结合,依据五度经济空间场的作用机理,把增强经济空间势、降低经济空间熵、加大经济空间流、丰富经济空间集、拓展经济空间域,作为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实践进路,从提升城市群经济空间势能、降低乡村经济空间熵值两个维度,持续强化城乡经济空间的微观支撑,促进区域经济空间的中观融联,推进陆域、海洋经济空间的宏观统筹。以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现代能源供给体系、现代信息传输体系构建泛在高效的基础设施空间,持续增大经济空间流,贯通微观支撑、中观融联、宏观统筹。第四部分结语,对论文的可能创新点进行简要归纳,主要是构建了五维经济空间分析框架,得出了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的规律,提出了建设中国五度经济空间场的理论与进路,使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历史与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逻辑辩证统一。最后对论文的有待完善之处进行了总结,指出定量分析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与方向。

张丹[8](2019)在《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文中认为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往往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诠释,学术界也多以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来概括中国电影在社会景观上呈现的两大类别。然而,纵观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城市和乡村之间并非有鲜明的界限划分,而是存在着过渡性区域,即小城镇。20世纪80年代,随着小城镇概念的提出,小城镇作为一个社会实体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90年代,小城镇因其自身独特的社会表征成为部分初登影坛的第六代导演的主要书写场域。中国电影展现的社会样态也不再仅限于充满现代文明的城市和弥漫乡土气息的农村,开始有了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先进等多重矛盾因素相互融合、渗透、碰撞、撕扯的过渡性区域。小城镇电影逐渐成为与城市电影、乡村电影并列的重要电影类别。影坛上关于小城镇电影的创作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早期小城镇电影侧重观念先行、政治先行的主流叙事,小城镇的空间主体性尚未形成,这与小城镇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早期被动的现代化进程使小城镇电影呈现出更多的乡土色彩,城市作为被邪恶入侵的对象遭遇着强烈的批判。战争年代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小城镇成为众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释放苦闷的避风港。建国后,小城镇与城市、乡村共同建构着集体主义理想和集体反思的主流话语。后来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小城镇电影在电影语言和审美观念的现代化问题上开始进行多元探索。可见,小城镇电影长期被统一进主流话语,其本身特有的空间寓意和艺术想象也由此被遮蔽。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影坛开始集中出现一批以小城镇为主要叙事空间的作品。它们大多出自于部分第六代导演的边缘创作,以突出的底层视角、鲜明的纪实风格,以及多样的个体书写展现小城镇的现实风貌和小城镇人的生存状态,由此开启了不同于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主流文化书写的边缘叙事。这些作品赋予了小城镇空间充分的主体性,小城镇空间通过影像语言的建构呈现出鲜明的景观特征,有着多元、开放的深层寓意,折射着复杂的社会语境。与此同时,学术界掀起空间转向的理论思潮,其突破文本的多学科交叉视角,为我们审视小城镇电影的空间主体性提供了有效依据,也为我们全面、客观、深入地把握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提供了可能。随后,影坛上有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小城镇这一特定的社会空间进行艺术想象,但空间主体性不再是他们唯一的叙事策略,多元的主题及丰富的个体体验逐渐取代空间的主导地位成为小城镇电影的叙事重点。因此,小城镇在这些作品中往往成为个体怀旧、情感宣泄、社会批判的主要场域。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小城镇在经济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小城镇电影的影像书写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部分第六代导演一改之前的“残酷”现实叙事和批判姿态,试图建构小城镇社会新的精神矛盾空间。青年导演则在类型创作和艺术探索上不断创新,小城镇电影因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样态。可见,空间主体性不再是小城镇电影建立自身合理地位的唯一标准,空间表征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空间参与主题叙事和风格建构发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强化了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互动想象关系。因此,小城镇电影特有的文化内涵及社会意义不是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等主流叙事可以替代的,小城镇电影正在以更加独立的姿态参与着中国电影的影像书写和艺术表达。

马盟雨[9](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汪艳[10](2019)在《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文中研究表明从古至今全世界流域的发展都存在着共性。城市的发展与大的水系、海洋密不可分,而水系发达的地方总是能形成贸易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经历过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水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城市产生互动性效应。近些年,中国迎来快速城市化,对历史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持续的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城市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正在逐渐减弱,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将面临同样的挑战。在生态化的国际背景下,在新型城镇化和中国梦的中国可持续城乡战略中,“水与城市”这一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水环境问题,恢复城市群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城市历史文化与环境的“韧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以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城镇发展及历史变迁研究为主题,以河流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的连续性与叠加性特征,深入理解城镇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及生成与发展机制,总结历史经验,发掘城市历史与未来发展的结合点,探寻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选择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并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镇开展比较研究。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建立沿主要水网的城镇变迁格局上,同时运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和西方规划学界成熟的城市形态学理论框架,从“城市形态(物质环境)-城市管理(动力机制)”角度,从“历史的演变-现在的发展-未来的挑战”时间维度,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层面,以中国苏州、南京、扬州、上海等为具体城市案例,总结区域城镇发展脉络与特征,分析城市空间发展与演变的内部动因与管理机制,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所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类型,揭示具有江南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比较中国大运河与长江交汇一带及苏中地区滨水城镇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市历史时期的管理、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研究水网城市格局与社会经济变迁的关联性,以及社会、文化、经济等要素在滨水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归纳两大三角洲发展的异同性,提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总结可学习与借鉴的历史经验。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从历史的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和经济的协同性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全文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从研究背景中提出研究问题,阐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理论支撑,由理论路线构建出研究框架与方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研究综述与方法论,共同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论文第二部分以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第一部分建构的理论体系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从区域层面对水网格局影响下的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历史形态演变进行分析,建构历史演进中的城镇体系。对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与类型,总结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岛状结构的聚落、城址模式以及“江、河、湖、海”影响下的城市类型。在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集群模式是“轴”与“网”结构的叠加,是流域发展起来的带状城市群和四通八达的水网发展起来的网状城市群,并形成了“城-镇-村”一体化的城市层级模式。对水网格局与城镇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其生成与发展机制,提出具有江南地区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三部分为比较章节,第五章选取相似地形地貌的,相同经济地位的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开展比较研究。仍然从“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角度,从城址与水系关系、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主体、制度规则八个方面对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异同性进行详细比较分析与总结,揭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四部分为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与思考,第六章主要探讨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面对未来的挑战,论文提出区域层面应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城镇发展中汲取历史经验,坚持整体性发展战略与一体化,坚持集群式发展;历史城市层面,学习将历史转化成促进城市发展的资源与动力,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滨水区层面,学习将文化与环境相融合的滨水区改造经验。论文提出将历史的可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经济的协同性等相结合发展,探寻历史与未来的结合点,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三角洲城市发展框架。

二、浅论中国小城镇环境设计特色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中国小城镇环境设计特色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凉城岱海滑雪体育产业对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依据
        1.1.2 现实依据
    1.2 滑雪体育产业对凉城岱海小镇的建设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特色小镇
        2.1.2 体育特色小镇
        2.1.3 滑雪旅游产业
    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3.1 冰雪小镇产业综述
        2.3.2 体育小镇建设综述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实地调查法
        3.2.4 SWOT分析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凉城岱海滑雪体育产业及其附属产业基本情况概述
        4.1.1 凉城岱海滑雪产业基本概况
        4.1.2 岱海滑雪学校基本概况
        4.1.3 附属产业基本概况
    4.2 凉城岱海特色小镇滑雪体育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4.2.1 SWOT分析概念
        4.2.2 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优势
        (2)交通条件优势
        (3)地貌气候优势
        4.2.3 劣势分析
        (1)滑雪产业种类大众化,缺乏地域特色
        (2)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整体素质不高
        (3)岱海小镇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4)省内滑雪资源培育落后,市场发展研究理论不配套
        4.2.4 机遇分析
        (1)2022年冬奥会及2021年十四冬带来新发展契机
        (2)国内消费观念改变带来的机遇
        (3)国家与自治区出台政策给予支持
        4.2.5 挑战分析
        (1)省内省外竞争日益激烈
        (2)滑雪文化市场培育不足、普及难度大
        (3)滑雪产业发展快,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4.3 内蒙古凉城岱海滑雪旅游经济影响分析
        4.3.1 凉城县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4.3.2 岱海镇滑雪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4.4 开发凉城岱海滑雪体育产业对特色小镇的影响
        4.4.1 满足内需增加场馆建设
        4.4.2 拉动滑雪制造业与零售业快速发展
        4.4.3 重视滑雪体育人力资源培养体系建设
        4.4.4 创新滑雪体育产业拉动地方经济
        4.4.5 加快区域全方位产业合作化进程
        4.4.6 开展蒙医特色产业,发展康复养生项目
    4.5 凉城岱海特色小镇滑雪体育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4.5.1 政府主导,开发优势滑雪资源
        4.5.2 加强区域合作,打造品牌战略
        4.5.3 加大资金投入,注重人才培养和培训
        4.5.4 创新发展模式,丰富滑雪文化内容
        4.5.5 借助十四届冬运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4.5.6 创建科研服务团队,合理设置滑雪旅游产业项目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文体部门访谈内容)
附录二 (关于旅游部门访谈内容)
附录三 (雪场负责人员访谈内容)
致谢

(2)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前我国村庄规划建设的政策背景
        1.1.2 存量规划时代我国村庄规划思路和方法变革的必要性
        1.1.3 共同缔造理念在社区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初步应用
    1.2 课题来源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相关概念
        1.5.1 村庄规划
        1.5.2 共同缔造
        1.5.3 乡村治理
        1.5.4 实用性村庄规划
    1.6 国内外综述研究
        1.6.1 有关村庄规划的文献研究
        1.6.2 有关共同缔造理念的文献研究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
    1.8 研究框架
第2章 我国现行村庄规划模式及其主要问题
    2.1 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行规划体系
        2.1.1 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
        2.1.2 我国现行村庄规划体系
    2.2 当前我国村庄规划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前期调研:对村庄现状和村民需求认识不足
        2.2.2 规划编制:工作方式和参与主体较为单一
        2.2.3 规划方案:问题和需求导向不明
        2.2.4 规划实施:缺乏科学的时序性安排
        2.2.5 规划监管:参与主体和监管机制缺失
        2.2.6 规划运营维护:长效维系的动力不足
    2.3 问题成因分析
        2.3.1 自上而下的村庄规划工作模式
        2.3.2 村民主体的边缘化、分散化
        2.3.3 重方案编制,轻实施管控
        2.3.4 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机制缺失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相关案例借鉴及理念分析
    3.1 国外村庄规划的经验借鉴
        3.1.1 德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3.1.2 法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3.1.3 韩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3.1.4 日本的村庄规划建设
        3.1.5 经验借鉴总结
    3.2 国内村庄规划案例分析
        3.2.1 村社共同体模式:河南信阳市郝堂村
        3.2.2 驻村工作坊模式:陕西杨陵区上川口村
        3.2.3 精英带动模式:安徽东至县东姜村
        3.2.4 治理机制完善模式:广东韶关市青云村
        3.2.5 经验借鉴总结
    3.3 共同缔造理念的实践过程及方法总结
        3.3.1 实践过程
        3.3.2 实践方法总结
    3.4 以共同缔造理念进行村庄规划研究的必要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
    4.1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编制原则
        4.1.1 实用性原则
        4.1.2 整体性原则
        4.1.3 村民主体原则
        4.1.4 多方参与原则
        4.1.5 小事入手原则
    4.2 深化村庄调研,开展组织发动
        4.2.1 细致入微的村庄调研
        4.2.2 以主题活动培养村民共同体意识
    4.3 搭建多元共治的规划工作方法及组织体系
        4.3.1 纵向体系:村庄规划的纵向协调工作机制
        4.3.2 横向体系:规划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培育
    4.4 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开展规划方案编制
        4.4.1 提高开放性:建立共同缔造工作坊
        4.4.2 提升精确性:明确规划编制重点
        4.4.3 加强可读性:简化成果表达形式
    4.5 规划实施的时序化设计
        4.5.1 阶段一:房前屋后环境整理等村庄小事
        4.5.2 阶段二:技术含量低且工作量较大的项目
        4.5.3 阶段三:技术含量较高且施工复杂的项目
    4.6 构建多元共管的规划监管机制
        4.6.1 设立监督组织
        4.6.2 制定监督机制
    4.7 构建奖励优秀的长效运营机制
        4.7.1 设立评比方法
        4.7.2 制定奖励机制
    4.8 工作流程总结
第5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土关村村庄规划实践研究
    5.1 村庄基本情况
        5.1.1 自然条件
        5.1.2 人口结构
        5.1.3 村庄文化
        5.1.4 村庄产业
    5.2 村庄现状问题分析
        5.2.1 生态本底较好,但人居环境品质较差
        5.2.2 乡风民俗较为丰富,但传承性较差
        5.2.3 地理区位较为优越,但产业发展滞后
        5.2.4 村庄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5.3 上版规划编制情况及实施评估
        5.3.1 上版规划编制内容
        5.3.2 上版规划实施评估
        5.3.3 小结
    5.4 土关村村庄规划模式
        5.4.1 深化前期调研及组织发动
        5.4.2 规划编制与实施管控体系搭建
        5.4.3 实用性导向的村庄规划方案编制
        5.4.4 由简入繁的规划实施过程
        5.4.5 全流程的规划监管机制保障
        5.4.6 保障规划长效运营的评比机制设计
    5.5 土关村村庄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5.5.1 人居环境的生态化提升
        5.5.2 乡风民俗的传承性提升
        5.5.3 产业发展的联动性提升
        5.5.4 村庄治理的有效性提升
第6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总结
    6.1 规划工作方法的转变:“自上而下”到“多元共谋”
    6.2 村民主体地位的转变:“被动接受”到“实质性参与”
    6.3 成果实用性的转变:“目标导向”到“问题与需求导向”
    6.4 规划社会属性的转变:“单一的空间整治”到“完整的社区治理”
结论
    1. 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泰州市戴南镇强镇扩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关于强镇扩权定义的研究
        (二) 关于强镇扩权动因的研究
        (三) 关于强镇扩权取得成效的研究
        (四) 关于强镇扩权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主要内容
    五、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强镇扩权
    二、政府治理与分权理论
    三、组织扁平化理论
第二章 泰州市戴南镇强镇扩权的基本实践
    一、戴南镇强镇扩权的背景
    二、戴南镇强镇扩权的基本做法
        (一) 创新管理体制
        (二) 深化人事改革
        (三) 实行综合执法
        (四) 建立便民中心
        (五) 破除体制束缚
        (六) 建立目录清单
        (七) 强化监督服务
    三、戴南镇强镇扩权取得的成效
        (一) 政府职能得到转变
        (二) 政府效能得到提高
        (三) 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四) 实现产城一体发展
第三章 泰州市戴南镇强镇扩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泰州市戴南镇强镇扩权存在的问题
        (一) 经济区域扩展与行政区域管理之间的问题
        (二) 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
        (三) 部门设置、人员编制与实现高效服务职能的问题
        (四) 下放的权力和戴南镇政府的承受力以及需求有偏差的问题
        (五) 土地需求与用地瓶颈制约之间的问题
    二、泰州市戴南镇强镇扩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法律因素
        (二) 利益因素
        (三) 意识因素
        (四) 体制因素
第四章 我国强镇扩权几种模式的探索及启示
    一、广东模式
    二、浙江模式
    三、两种模式的经验启示
第五章 泰州市戴南镇强镇扩权有效推进的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
    二、强化制度建设
    三、理顺各方关系
    四、加强多元监督
    五、转变政府职能
    六、提升队伍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苏州甪直强镇扩权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对强镇扩权源起动因的研究
        2. 对强镇扩权主要内容的研究
        3. 对强镇扩权实际成效的研究
        4. 对强镇扩权问题阻力的研究
        5. 对强镇扩权优化对策的研究
        6. 文献述评
    (三) 研究方法、框架及技术路线图
        1. 文献研究法
        2. 实地调查法
        3. 对比分析法
        4. 论文框架
        5. 技术路线图
    (四) 创新与难点
        1. 创新点
        2. 研究困难
一、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 核心概念
    (二) 理论基础
        1. 政府职能理论
        2. 政府工具理论
        3. 政府治理与分权理论
二、甪直镇强镇扩权试点改革的具体实践
    (一) 甪直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 交通区域条件
        2. “三区并举、四镇建设”发展路径
    (二) 甪直镇强镇扩权改革发展历程
    (三) 甪直镇强镇扩权改革具体措施
        1.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2. 优化职能机构
        3. 打造便民服务“一窗口”
        4. 锻造综合执法“一队伍”
        5. 完善镇村治理“一张网”
        6. 搭建管理服务“一中心”
        7. 政策配套改革
    (四) 甪直镇强镇扩权改革成效
        1. 权限政策扩展提升
        2. 行政效能提质增效
三、甪直镇强镇扩权中出现的问题
    (一) 法律保障不充分
        1. 授权行为缺少法律保障
        2. 授权事项不稳定
    (二) 权限下放不平衡
        1. 权限下放不彻底
        2. 权限下放针对性不强
    (三) 权限承接能力不足
        1. 人员队伍力量还需要强化
        2. 权限运行配套机制还需优化
    (四) 各方协同支持不到位
        1. 数据壁垒仍然存在
        2. 驻镇单位定位还需明确
        3. 上级指导力度不够
        4. 政策倾斜还需加大
    (五) 权利行使不规范
        1. 权限运行存在自由调整风险
        2. 权限运行缺少有效监督
四、甪直镇强镇扩权中面临问题的原因
    (一) 党建引领不足弱化执行
    (二) 法律调整必备因素不足
    (三) 制度体系重构面临阻碍
    (四) 利益博弈削弱改革合力
    (五) 监督缺位增加管控风险
五、典型模式及启示
    (一) 浙江温州“镇级市”发展模式
    (二) 广东佛山分类改革模式
    (三) 昆山张浦权限清单管理模式
    (四) 典型模式启示
六、甪直镇强镇扩权的对策建议
    (一) 党建引领凝聚改革实践合力
        1. 党建引领统筹协调推进
        2. 党建凝聚各方思想共识
        3. 品牌打造释放改革红利
    (二) 法律完善保证权限合法运行
        1. 上层法律规定逐步完善
        2. 基层权限承接合法过渡
    (三) 政策支撑强化改革推进动能
        1. 加强政策保障支持
        2. 加强权限下放支持
        3. 加强人事编制保障
        4. 持续优化机构职能
    (四) 制度建设夯实改革发展基础
        1. 建立上下协调机制
        2.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3.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4. 建立权责清单机制
    (五) 统筹协同推动改革持续深化
        1. 注重权责匹配协同
        2. 注重职能与技术方法协同
        3. 注重放管服改革协同
    (六) 广泛监督规范权限有序运行
        1. 强化内部监督
        2. 完善社会监督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西藏特色小城镇发展产业支撑模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藏特色小城镇发展现状
    (一)西藏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现状
    (二)西藏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模式
二、西藏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问题探究
    (一)经济效益阻碍资金引入
    (二)政策倾向与落实难题
    (三)西藏自然环境阻碍产业发展
三、现有产业支撑模式与机制分析
    (一)旅游服务型特色小城镇
    (二)需求拉动型特色小城镇
    (三)政策驱动型特色小城镇
四、西藏特色小城镇产业支撑模式选择建议
    (一)产业支撑模式选择基本思路
        1.充分发挥本地产业特色优势,优化升级产业布局
        2.创新三产融合体系
        3.发扬区域文化特色,融入产业创新发展
    (二)产业支撑模式选择
        1.文旅产业结合模式
        2.边境贸易驱动模式
        3.特色农业产业化型城镇
    (三)政策建议
        1.注重顶层设计,做好全盘谋划
        2.坚持制度创新,建立激励机制
        3.把握特色小城镇发展的关键要素
        4.挖掘本底资源,深化发展特色产业

(6)“公园城市”视野下的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重庆统景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给山地小城镇发展创造机遇
        1.1.2 我国小城镇景观建设面临困境
        1.1.3 公园城市的提出指导小城镇景观规划模式的转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公园城市相关理论研究
        1.3.2 国内外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1.3.3 国内外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
2 山地小城镇景观的认识与解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山地
        2.1.2 小城镇
        2.1.3 景观
    2.2 山地小城镇景观的特性
        2.2.1 景观资源丰富,原生性较好
        2.2.2 景观格局破碎度大,景观系统效率低
        2.2.3 多维叠加的复合景观
        2.2.4 景观更新和维护能力弱
    2.3 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3.1 景观规划设计缺乏正确的定位
        2.3.2 景观规划设计缺乏系统性,杂乱无序
        2.3.3 盲目照搬平原城镇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2.4 小结
3 公园城市基础研究
    3.1 公园城市研究现状
        3.1.1 理论研究方面
        3.1.2 实践探索方面
    3.2 公园城市内涵
        3.2.1 专家学者对“公园城市”内涵的阐释
        3.2.2 笔者对“公园城市”的理解
    3.3 公园城市的特征总结
4 “公园城市”视野下的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4.1 设计原则
        4.1.1 整体统一原则
        4.1.2 生态优先原则
        4.1.3 文化为核原则
        4.1.4 以人为本原则
        4.1.5 特色塑造原则
    4.2 宏观层面——镇域层面建设
        4.2.1 构建完整生态系统,实现区域整体性
        4.2.2 延续城市绿道网络,增加景观连接性
    4.3 中观层面——镇区层面建设
        4.3.1 统筹绿地空间功能结构
        4.3.2 构建城绿融合景观格局
        4.3.3 保护生态环境敏感区
        4.3.4 优化各类型绿地布局
        4.3.5 加强生态廊道的建设
    4.4 微观层面——景观要素层面建设
        4.4.1 打造有特色的节点空间
        4.4.2 通过建筑延续城镇文脉
        4.4.3 植物配置体现景观地域性
        4.4.4 基础设施提升人居品质
    4.5 小结
5 “公园城市”视野下的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实践运用研究——统景镇为例
    5.1 项目概况
        5.1.1 区位交通
        5.1.2 自然条件
        5.1.3 历史人文
    5.2 统景镇现状调研
        5.2.1 自然资源方面
        5.2.2 景观系统方面
        5.2.3 历史人文方面
    5.3 景观规划设计目标及理念
        5.3.1 设计目标
        5.3.2 设计理念
    5.4 “公园城市”视野下的统景镇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体现
        5.4.1 宏观层面——镇域层面建设
        5.4.2 中观层面——镇区层面建设
        5.4.3 微观层面——景观要素层面建设
    5.5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7)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向的选定
        二、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三、经济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
        四、经济空间演化的分析框架
        五、中国经济空间的分维研究
        六、结论与展望
第一章 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综述
    第一节 经济空间演化的文献分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研究述评
        一、马克思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的发轫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代表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的深化与实践
    第三节 西方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经典区位理论
        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
        三、新经济地理学
    第四节 国内空间经济学中的经济空间演化研究述评
        一、经济空间演化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二、运用经济空间演化相关理论进行综合性分析
        三、经验性研究某一区域的经济空间演化
        四、研究某一产业的经济空间演化
第二章 经济空间演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主体框架
        一、研究对象
        二、主体框架
    第二节 几何分析
        一、空间的基本要素
        二、经济空间的界定与属性
        三、经济空间的要素解析
    第三节 经济空间场理论
        一、空间场相关理论
        二、经济空间场作用机理
第三章 中国经济空间尺度层级与经济空间场
    第一节 中国经济空间层级结构
        一、乡村演化散点
        二、城市群演化节点簇
        三、基础设施演化轴线
        四、区域演化域面
        五、海洋演化立体
    第二节 五度经济空间场
        一、经济空间势
        二、经济空间熵
        三、经济空间流
        四、经济空间集
        五、经济空间域
第四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散点尺度:乡村
    第一节 乡村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轨迹
        一、传统乡村经济空间的均质性分析
        二、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乡村经济空间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经济空间
    第二节 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化分析
        一、乡村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
        二、乡村经济空间的系统解析
        三、土地制度跃迁的演化影响
    第三节 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化机制
        一、需求导向下的市场机制
        二、政府调控下的空间演化
        三、乡村主体的空间区位选择
第五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节点簇尺度:城市群
    第一节 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特征与模式
        一、城市群概念演化
        二、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本质特征
        三、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第二节 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的演化机制
        一、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
        二、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政策变迁解析
        三、全球化与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关系
    第三节 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特征
        一、城市群是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主体
        二、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负外部性
        三、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异质性
第六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轴线尺度:基础设施
    第一节 经济空间中基础设施的属性与功能
        一、基础设施的内涵界定
        二、基础设施的属性特征
        三、基础设施的重要功能
    第二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的拓展
        一、基础设施对经济地理空间的拓展
        二、基础设施对经济生产空间的延展
        三、基础设施对经济生活空间的扩展
    第三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优化
        一、基础设施供给与经济空间结构优化
        二、基础设施与城市群经济空间优化
        三、基础设施与乡村经济空间优化
第七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域面尺度:区域
    第一节 区域经济空间的演进历程
        一、西部经济空间的开发演化
        二、东北经济空间的振兴演化
        三、中部经济空间的崛起演化
        四、东部经济空间的率先演化
    第二节 区域经济空间的点-轴-网-面演化
        一、东部经济空间的多极网络演化
        二、中部经济空间的轴线-网络演化
        三、东北经济空间的节点-轴线演化
        四、西部经济空间的多中心节点演化
    第三节 中国全域经济空间的融合联通
        一、京津冀经济空间的网络型演化
        二、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的联通演化
        三、“一带一路”重塑经济开放空间
第八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立体尺度:海洋
    第一节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宏观构成
        一、中国的海洋国土
        二、中国海洋经济区空间格局
        三、中国海洋经济空间的延展
    第二节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演化布局
        一、海洋经济空间的演化基础
        二、海洋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海洋经济空间的区域演化
    第三节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一、完善海洋经济产业体系
        二、建立海洋经济创新体系
        三、促进海洋经济对外开放
    第四节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一、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
        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现实困境
        三、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优化路径
第九章 中国高质量经济空间场建设
    第一节 中国经济空间与经济空间场理论
        一、五度经济空间场的建设
        二、中国经济空间场建设的顶层设计
    第二节 强化城乡演化节点的微观支撑
        一、提升城市群经济空间势
        二、降低乡村经济空间熵
    第三节 构建泛在高效的基础设施空间
        一、完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二、建设现代能源供给体系
        三、构筑现代信息传输体系
    第四节 推进区域经济空间的协调融联
        一、多维推进区域融联
        二、构建协调制度体系
    第五节 陆海统筹拓展海洋经济空间
        一、陆海统筹的顶层设计
        二、陆海统筹的主要内容
        三、陆海统筹的制度创新
        四、推进海洋治理现代化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一、可能创新之域
    二、有待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二、对象与方法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点
第一章 何去何从:早期小城镇电影的家国叙事(1935—1978)
    第一节 城乡对立下的政治书写与个体彷徨
        一、政治和道德的说教
        二、个体情感的压抑与苦闷
        三、“家”与“国”的共同忧患
    第二节 现实空间的对抗与精神空间的矛盾
        一、传统伦理规制下的“罪恶空间”
        二、游离、辗转的主体空间
        三、个体情感映射下的“废墟空间”
    小结
第二章 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后小城镇电影的集体叙事与风格化初探(1979—1995)
    第一节 主流话语下的历史反思与主体觉醒
        一、审视历史的人性批判
        二、规避政治的异域书写
    第二节 集体空间的遮蔽与地域空间的凸显
        一、主体生存空间的压制与异化
        二、异域空间下的风格化探索
    小结
第三章 驻足凝视:世纪之交小城镇电影的个体叙事(1995—2010)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下的多元创作与主题表达
        一、第六代导演的县城影像
        二、其他导演的主题叙事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主体性的生成
        一、在个体记忆和想象中生成的历史空间
        二、在客观和主观镜头下生成的现实空间
        三、在主客体中生成的异质空间
    小结
第四章 精神超越:近年来小城镇电影的叙事转向(2011—2018)
    第一节 全球化浪潮下的创作调整与艺术突破
        一、叙事性的增强与叙事空间的延伸
        二、类型的丰富与风格的多样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叙事的转向
        一、空间主体性的弱化与空间精神性的延续
        二、青年导演多元的想象空间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1.3 概念辨析
        1.3.1 城市
        1.3.2 山水
        1.3.3 城市山水系统
        1.3.4 营造思想
    1.4 研究范畴
        1.4.1 时间范畴
        1.4.2 空间范畴
    1.5 研究综述
        1.5.1 城市相关研究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实地调查研究
        1.6.2 系统分析方法
        1.6.3 地志、舆图分析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导言
    2.1 环境基础
        2.1.1 中国地理环境
        2.1.2 宁波地理环境
        2.1.3 小结
    2.2 相关理论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2.3 系统析要
        2.3.1 建构思想
        2.3.2 系统特质
        2.3.3 诠释方法
    2.4 系统组成
        2.4.1 山水本底体系
        2.4.2 山水建构体系
        2.4.3 山水意象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导言
    3.1 发展脉络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3.1.6 小结:脉络梳理
    3.2 发展动因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3.3 本章小结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导言
    4.1 营造传统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4.2 文化体现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4.3 本章小结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导言
    5.1 象位
        5.1.1 城市选址
        5.1.2 秩序呼应
        5.1.3 间架构建
    5.2 量度
        5.2.1 水利骨架
        5.2.2 耕地区划
        5.2.3 聚落单元
    5.3 场域
        5.3.1 支撑型场域
        5.3.2 政权型场域
        5.3.3 教化型场域
        5.3.4 利济型场域
    5.4 焦点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5.5 共感
        5.5.1 意象格局
        5.5.2 城市“八景”
    5.6 本章小结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导言
    6.1 启示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6.2 传承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余论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7.2 创新点
    7.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的城市化
        1.1.2 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
        1.1.3 三角洲大都市区域面临的共同挑战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名词定义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方法论
    2.1 中国与西方相关理论
        2.1.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2.1.2 西方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
    2.2 研究综述
    2.3 理论框架构建
    2.4 研究框架构建
    2.5 研究方法
        2.5.1 总体研究方法
        2.5.2 具体研究方法
    2.6 研究思路
    2.7 研究路线
第三章 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城镇发展
    3.1 生成——早期聚落与城市的点状分布
        3.1.1 早期自然地理与聚落发展(-公元前21世纪)
        3.1.2 城市的形成(-200BC)
    3.2 转折——运河两岸城市与产业的线性集聚
        3.2.1 运河-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50BC–600AD)——以运河为轴线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3.2.2 以太湖、长江、大运河为圈层和轴线的城市体系(550AD-950AD)
    3.3 定型——水系导向城乡聚落的网络格局
        3.3.1 “水城市-水城镇-水乡村”初步形成(900AD-1400AD)
        3.3.2 城镇发展的多样化(1350AD-1850AD)
        3.3.3 民族工业与铁路的兴起(1850AD-1950AD)—交通方式的转变带来城市格局的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生成与发展机制
    4.1 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
        4.1.1 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的聚落、城址与水:岛状结构
        4.1.2 城市与水:不同水环境促生的城市类型
        4.1.3 城市群与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轴”与“网”的叠加
        4.1.4 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层级模式:城-镇-村一体化发展
    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特征总结
        4.2.1 城镇发展与水系关联性特征
        4.2.2 整体呈现均质化、高密度、多中心、多层级的发展特征
        4.2.3 城镇发展与经济关联性特征
        4.2.4 流域促成的产业带与国家粮仓
        4.2.5 历史文化名城集群
        4.2.6 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叠加性
        4.2.7 区域中心从内陆向沿海发展
        4.2.8 水网中衍生的江南文化
    4.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管理)分析
        4.3.1 影响因素
        4.3.2 城市行为的主导者(城市主体)
        4.3.3 制度——城市职能与城市管理
        4.3.4 城市管理总结
    4.4 江南地区特征的城市发展规律
        4.4.1 历史演进中的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4.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第五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研究
    5.1 欧洲三角洲自然环境
    5.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分析
        5.2.1 比较一:城址与水系关系
        5.2.2 比较二: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
        5.2.3 比较三: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
        5.2.4 比较四: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
        5.2.5 比较五: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
        5.2.6 比较六: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5.2.7 比较七:城市主体(城市行为的主导者)
        5.2.8 比较八:制度规则
    5.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5.3.1 历史演进中的欧洲三角洲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5.3.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5.4 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第六章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建议与思考
    6.1 发展经验总结
        6.1.1 区域层面的发展经验
        6.1.2 历史城市的复兴:历史作为资源促进城市生长
        6.1.3 滨水区经验:注重文化与环境相融合
    6.2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6.2.1 历史演进所形成的规律与经验中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
        6.2.2 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
    6.3 论文创新点与未来展望
        6.3.1 论文的创新点
        6.3.2 思考与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图名目录
图表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浅论中国小城镇环境设计特色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凉城岱海滑雪体育产业对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研究[D]. 杜成龙.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3)
  • [2]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D]. 李俊峙.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3]泰州市戴南镇强镇扩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黄晓意. 苏州大学, 2020(03)
  • [4]苏州甪直强镇扩权实践研究[D]. 薛波. 苏州大学, 2020(03)
  • [5]西藏特色小城镇发展产业支撑模式选择[J]. 胡洁. 西藏研究, 2020(03)
  • [6]“公园城市”视野下的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重庆统景镇为例[D]. 贺礼. 西南大学, 2020(01)
  • [7]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D]. 公丕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D]. 张丹.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9]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D]. 汪艳. 东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浅谈我国小城镇环境设计特色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