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白血病临床病理分析(附6例尸检报告)

先天性白血病临床病理分析(附6例尸检报告)

一、先天性白血病临床病理学分析(附6例尸检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吴艳,杨文萍,徐红艳,曾松涛,黄慧[1](2013)在《以皮肤包块为首发症状的先天性白血病1例》文中认为患儿男,出生1个月17天,因发现胸腹包块1个月入院。家长诉患儿1个月前发现胸、腹各有一包块,逐渐增大。系第2胎,第2产,足9个月,出生体重3.3 kg,Apgar评分不详。混合喂养,生长发育同适龄儿,按时预防接种。父母非近亲结婚,身体健康。体查:T 36.8℃,P 100次/min,R 30次/min,体重4.2 kg。精神可,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肋下1 cm,质软,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专科检查:左侧

张美德,陈峥嵘,王凤华,牛会林[2](2004)在《先天性白血病临床病理学分析(附6例尸检报告)》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先天性白血病的病理临床特点 .方法 收集 6例死亡病例 ,进行尸检及临床分析 .结果 6例检查中 ,肿瘤细胞广泛侵犯内脏器官 ,心、肝、脾、肺、肾和消化道的有 6例 ;骨髓、淋巴结、胸腺、胰、肾上腺有 5例 ;脑和甲状腺 4例 ;膀胱 3例 ;脑膜和皮肤 2例 ;舌咽、睾丸、子宫各 1例 .6例中急淋占 4例 ,急非淋 (急单 ) 2例 ;免疫分型 4例急淋全为T细胞性 ,表现为CD4 5RO(+)、CD3(+)表达 ;2例急非淋 ;1例CD6 8(+)、Lyso(+)表达 ,诊断为急单可能性大 (本例生后 1小时死亡 ,临床未及血液学检查、FAB分类 ) ;另 1例为早期病例 ,骨髓涂片FAB分型M5 ,未进行免疫检测分型 .结论 先天性白血病在尸检材料中见肿瘤细胞呈广泛性内脏器官浸润 ,并且血管腔内瘤栓形成 ,沿血道传播全身 .本病有发病早、病情急而凶险、治疗困难预后差、早期死亡的特点 .

李刚,李雪波,杨波,孙正芸[3](2006)在《以出生时皮肤改变为首发表现的先天性白血病1例》文中认为

马素华,权力[4](2015)在《胎儿宫内死亡的法医病理学检查要点》文中研究指明胎儿宫内死亡(stillbirth)包括死产和死胎,其死亡原因诊断是当前法医学鉴定的难点之一,而目前国内法医学教科书中关于胎儿检查的内容不够详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法医病理学的层面,阐述胎儿宫内死亡的检查要点,希望对同行有所参考。1检查的一般性原则所有胎儿宫内死亡案件,均应当对胎儿及羊膜、绒毛膜、子宫底蜕膜和脐带进行详细检验,包括大体、组织病理学和其他实验室检验,必要的可配合进行染

胥威[5](2008)在《白血病免疫分型细胞芯片捕获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生物芯片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近年来高新技术领域中极具时代特征的重大进展,是物理学、微电子学与分子生物学综合交叉形成的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等多方面。目前,白血病的免疫分型诊断主要依靠用已知的单克隆抗体(McAb)去鉴定白血病细胞表面或胞浆抗原-CD抗原(cluster ofdifferentiation),根据不同抗原在不同阶段的出现与消失,决定白细胞所属的系列及分化阶段,做出免疫学诊断。本实验室构建的白血病免疫学分型细胞芯片就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将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单克隆抗体固定于载体上,形成抗体点阵。不同的单克隆抗体能够自动识别和捕获表达相应表面分化抗原的细胞,从而对白血病进行免疫学分型。这种对白血病进行免疫学分型的方法较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具有高通量、使用简便、样品用量少、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经济实用等优点。但是,白血病免疫分型细胞芯片作为一种新型的方法,需要传统公认的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流式细胞术的验证。另外,白血病免疫分型的检测,需要细胞表面抗原和胞浆抗原的检测,尤其是在双表型检测及特殊表型的检测时,胞内抗原的检测更是十分重要的。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医学研究所的Larssa Belov等所研制的白血病免疫分型抗体微阵列,仅能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而我们实验室所研制的芯片以具有透明性的玻璃为载体,在表达相应CD抗原的白细胞与芯片上的抗体结合后,在其上用免疫细胞化学,来检测胞浆内的分化抗原,将结果直观、稳定的表现出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快速、简便、完善、准确的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方法。方法1、确定芯片上捕获细胞的最佳固定方法制备细胞芯片,室温条件下,分别用下列固定剂固定(1)甲醇:丙酮(1:1v/v)90秒;(2)95%乙醇3分钟;(3)95%乙醇:冰醋酸(AA液95:5v/v)3分钟;(4)AF液(95%乙醇:甲醛:水=68.4:10:21.6v/v)1分钟。除AF液固定后用蒸馏水洗2遍外,其余固定剂固定后芯片自然风干。免疫细胞化学后显微镜下观察点阵捕获的细胞形态、抗原的表现情况、细胞核复染着色情况及计数固定前后细胞数量。2、确定细胞芯片上的免疫细胞化学所用单克隆抗体的最佳浓度在相同条件下,细胞芯片上细胞用最佳固定方法固定,进行酶标免疫细胞化学,第一抗体抗CD7、抗CD13、抗CD19、抗MPO浓度分别为4μg/ml、2μg/ml、1μg/ml、0.5μg/ml、0.25μg/ml,阴性对照滴加等量PBS,室温下孵育1小时;DAB显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3、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染色细胞芯片捕获细胞的胞膜及胞浆抗原细胞芯片,用最佳方法固定,按1μg/ml最佳浓度稀释免疫细胞化学第一抗体羊抗人抗CD7、抗CD13、抗CD19、抗MPO,阴性对照用PBS缓冲液代替第一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4、检测细胞芯片捕获细胞的特异性细胞芯片,用最佳方法固定,按1μg/ml最佳浓度稀释免疫细胞化学第一抗体抗CD7、抗CD13、抗CD19,阴性对照用PBS缓冲液代替第一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操作后,显微镜下每种抗体点上取三个高倍镜视野,计数细胞总数和有棕色颗粒的阳性细胞数,计算阳性率。5、应用细胞芯片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验证特异性制备应用于白血病免疫分型的细胞芯片,从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中提取白细胞,吖叮橙染色,孵育芯片,PBS清洗,扫描,检测信号,得到白血病免疫分型结果。再用免疫细胞化学验证。结果1、细胞芯片捕获细胞的固定方法以AF液(95%乙醇:甲醛:水=68.4:10:21.6v/v)1分钟最佳2、细胞芯片上的免疫细胞化学所用单克隆抗体的浓度以1μ/ml室温下孵育1小时最佳。3、细胞芯片上免疫细胞化学第一抗体为抗CD7、抗CD13、抗CD19时,棕色颗粒在细胞膜上;第一抗体为抗MPO时棕色颗粒在胞浆中。4、细胞芯片的特异性捕获阳性率在96.7±0.4%以上,非特异性捕获阳性率在0.8±0.3%以下,具有明显的特异性。5、白血病细胞芯片的特异性捕获阳性率在97.4±0.2%以上,具有明显的特异性。结论1、白血病免疫分型芯片捕获细胞的固定用AF液(95%乙醇:甲醛:水=68.4:10:21.6v/v)室温下固定1分钟最佳。2、免疫细胞化学第一抗体以1μg/ml室温下孵育1小时为最佳。3、芯片捕获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将胞浆、胞膜抗原染色出来。4、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验证细胞芯片捕获细胞具有高度特异性。5、用白血病免疫分型细胞芯片对30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进行免疫学分型,同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分析,诊断结果准确、可靠。

二、先天性白血病临床病理学分析(附6例尸检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先天性白血病临床病理学分析(附6例尸检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先天性白血病临床病理学分析(附6例尸检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
    3.2 病理学特点
    3.3 先天性白血病的年龄界限和诊断标准
    3.4 病因学和预后

(3)以出生时皮肤改变为首发表现的先天性白血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

(4)胎儿宫内死亡的法医病理学检查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检查的一般性原则
2胎盘异常
    2.1急性羊膜炎
    2.2羊膜带
    2.3羊膜结节
    2.4脐带帆状附着
    2.5脐带过长
3浸软胎
4宫内感染
5染色体异常
6先天性肿瘤

(5)白血病免疫分型细胞芯片捕获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二、英文缩略语
三、论文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讨论
    结论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五、参考文献
六、附录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先天性白血病临床病理学分析(附6例尸检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以皮肤包块为首发症状的先天性白血病1例[J]. 吴艳,杨文萍,徐红艳,曾松涛,黄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3(10)
  • [2]先天性白血病临床病理学分析(附6例尸检报告)[J]. 张美德,陈峥嵘,王凤华,牛会林.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4(06)
  • [3]以出生时皮肤改变为首发表现的先天性白血病1例[J]. 李刚,李雪波,杨波,孙正芸.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21)
  • [4]胎儿宫内死亡的法医病理学检查要点[J]. 马素华,权力.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5(04)
  • [5]白血病免疫分型细胞芯片捕获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D]. 胥威. 中国医科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先天性白血病临床病理分析(附6例尸检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