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唱出家庭卡拉OK的魅力

如何唱出家庭卡拉OK的魅力

一、家庭卡拉OK如何唱出韵味(论文文献综述)

赵一鸣[1](2021)在《论荆州花鼓戏传承人胡新中的唱腔特色及艺术成就》文中研究指明

石茁[2](2021)在《网络媒介发展与中国流行音乐的传播研究》文中认为

冯弢[3](2021)在《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之影视音乐分析及应用状况研究 ——以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版”“2019版”为例》文中提出目前使用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音乐作为普通高中美育基本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该标准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个方面提出高中音乐核心素养培养要求。高中生的资讯主要有学校和大众传媒这两个来源。高中生每天都被电视、电影、广播、广告、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包围着,这些媒体所传播的信息量远远多于教科书,且质量良莠不齐,为此,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这一途径,发挥教科书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如何鉴赏影视音乐和其他大众音乐形式。使教科书的内容在满足音乐课程核心素养的要求同时,也符合现在高中生的音乐喜好需求。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音乐教育跨学科、跨文化、多媒介融合日趋重要。音乐教科书是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媒介”,美国心理学家、医学博士和心理学专业哲学博士D.P.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等理论在我国广受传播,对课程与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理论参照作用。“编排得适当的教科书,能够在促进行为目标或其他形式的学习目标所规定的学习方面发生巨大的作用”。影视音乐是高中生喜爱的音乐类型,有着非影视音乐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兼具娱乐性和教育性。其教育性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艺术审美层次、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借影视音乐以鉴赏、艺术实践等教学方式向学生简介基本乐理、曲式、旋律等形式要素与相应影视片段的契合和培养作曲能力,以及如何在特定文化中理解音乐,或者说培养一种积极的跨文化意识;而表现为大众文化消费性的娱乐性,优秀影视歌曲有助于培育核心素养,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而平庸、制作粗糙的影视音乐则会误导学生,出现不努力学习、盲目追星等不良社会现象。作为一位非常关注高中音乐教科书编写的音乐教育研究生,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奥苏贝尔理论及高中音乐教科书的研究、以及国内奥苏贝尔理论视域下高中音乐教科书编写、高中影视音乐教学等研究进行回顾,并从影视音乐入手,以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等理论为参照,借鉴音乐传播学、音乐社会学等理论观点对国内使用范围较广的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版和2019版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中影视音乐采用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以六个章节的篇幅进行分析与思考,旨在为高中音乐教科书的编写、高中音乐教学与高中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本文立题有一定的独特性、创新性和新颖性。第一章主要对本文所涉及的概念进行释义和说明,如教科书、影视音乐,音乐教学大纲,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高中音乐课程核心素养等。第二章对我国解放前后高中音乐教科书的发展进行概述,主要是解放后高中音乐教科书发展及其影视音乐的收录情况。第三章阐述了影视音乐具有的烘托气氛描绘景物、抒发情感深化主题、参与控制剧情发展以及连接画面贯穿结构等作用。对电影音乐和电视音乐进行比较,说明电影音乐具有更多的是艺术性,而电视音乐则有更多的传播性,同时指出影视音乐所具有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第四章以影视音乐为例,列表从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整体内容、教与学环节、文化理解等三个部分对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2009版和2019版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2019版比2009版更能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反映出2019版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编排更具科学性、民族性及音乐文化多元性。第五章通过采用问卷星软件对安徽省马鞍山市四所高中使用2009版、2019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的高中学生和高中音乐老师进行问卷调查,涉及教科书的编写、高中音乐的教与学以及评估等方面,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等理论视角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第六章基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等理论视域下,从影视音乐入手,以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呈现方式与内容之编写体例与课本内容、学习引导、文化理解方面,课堂学习向课外延伸之练习与实践设计、利用校外音乐资源、主动学习方面,以及教学评价方面结合教科书比较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对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版和2019版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的编写进行思考。提出了四条建议:吸收优秀教科书的编排理念、缩短教科书修订周期,把教科书变成学生培养兴趣、指引性学习、转变学习方式的工具,充实教材内容、为从学校走向社会做好铺垫,让现代科技的发展使音乐教科书编写产生相应的变化。最后的结语部分,借曾遂今教授之言提出多角度研究音乐教育和高中音乐教科书是必要的。以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等理论为参照,可以将高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音乐这个特殊类型作为高中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索者。提出以多学科为基础,以多元文化理解融合为目标,多种现代化技术设施为手段的综合教学模式是今后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大胆预测可能由此产生的一门由音乐教育与社会学相结合对音乐教育更具指导性的音乐教育社会学学科的诞生。

杜超[4](2021)在《混声合唱《水母鸡》的演唱分析与指挥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牟洪恩老师编词作曲、刘晓耕老师编配的《水母鸡》是一首极具现代民族混声性质的合唱作品,是刘晓耕老师《云南回声—晓耕合唱作品集》中的一首,荣获过国内外多项大奖。这首作品以“水母鸡”为描写对象,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水母鸡”浮出水面后的各种动态画面,极富表现力。笔者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研究以及参与众多实践的基础上,对《水母鸡》这首混声合唱作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本文共四个章节。第一章是混声合唱《水母鸡》的作者及创作背景研究,主要从编词作曲者牟洪恩的介绍、合唱创编者刘晓耕的创作概况和艺术成就、《水母鸡》描述的地域特色、原民歌及创作背景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是混声合唱《水母鸡》的作品解析,主要从歌词、音乐结构、音乐特征、创作特色、钢琴伴奏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是混声合唱《水母鸡》的演唱分析,主要从演唱风格及形式、演唱方法、演唱处理、演唱要求及实现途径、演唱心理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是混声合唱《水母鸡》的指挥设计,主要从挥拍的基本要求及其图示、“点”与“线”及起拍与收拍、音乐记号、合拍分拍与旋律线、各个曲式部分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杨延铭[5](2021)在《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歌曲演唱的音准 ——以富裕县初级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学生作为社会与时代的继承和发扬者,对于他们的教育不论是哪方面都要重点把握,而音乐课是让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丰富的课程,为了能够让学生们达到提升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力的目的,在音乐教学中又设立了唱歌课、欣赏课、器乐演奏课等课程,其中唱歌课倍受学生欢迎和喜爱,它可以从各个层面让学生们学习和掌握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以及歌曲演唱技巧,从而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改善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使身心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但当前的唱歌课存在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方法传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演唱音准差等许多问题。为了更新当今唱歌课的教学现状,更好的纠正学生的演唱音准,笔者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最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创新了唱歌课的教学模式,以此探究能够纠正学生歌曲演唱音准的教学方法与途径。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介绍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并对相关联的问题进行文献述评。第二部分:对音乐课的沿革历史、音乐课的发展现状进行陈述,分析了当今音乐课歌曲演唱的教学方法以及改革音乐课教学方法的长远影响及意义。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初中音乐课现存在的问题,例如初中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如何?初中音乐课堂的声乐教学方法?初中音乐课堂的基本教学内容是什么?改革唱歌课教学方法面临的问题等层面问题。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结合提高学生歌曲演唱音准的教学意义和可行性分析,创新了唱歌课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并改善学生演唱的音准。第四部分:介绍了唱歌课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首先,要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训练。其次,陈述了创新后的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流程。分析了改革后唱歌课的特性,例如: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包容性、教学进度上的层递性。通过以上问题的研究,改善初中音乐课的教学现状,为提高学生歌曲演唱音准教学的实施提供借鉴。

张艳林[6](2021)在《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李双江是中国声乐“美声民族化”实践探索中的一个代表,他的演唱以西洋“美声唱法”为基础,继承中国传统唱法中的润腔手法,秉承“情”“声”“字”“趣”“味”的歌唱要诀,构建了丰富的“歌唱意象”,形成了“中西结合”的独特唱法,在一段时期内影响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中西声乐的历史文化为其产生提供了文化“土壤”,“气、声、乐、意之和”是其技术特征。其歌唱的语言表达、润腔处理和情感表现体现其浓郁的民族化特征,其“三位一体”的“姿态”表演、二度创作手法以及听众的“期待视野”等内容反映出其独特的审美接受特点,演唱中的“歌唱意象”的创造和运用表现出其独创的美学特征。李双江歌唱艺术,从中国戏曲、民歌和书法艺术中吸取艺术精华,其少年的励志、青年的学习、中年的实践构成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真”与“和”并存于其歌唱艺术之中,其“真”大于“和”,“真、善、美”结合,构建了歌唱的“自由”之境。

傅议萱[7](2021)在《中国流行歌曲演唱多元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

杨师帆[8](2020)在《雷州方言流行歌曲中的民间音乐元素》文中研究指明雷州方言流行歌曲是一种以原汁原味的雷州话为歌曲语言的地方音乐文化,它融和了大量的传统雷州民间音乐元素:原样借用传统雷州歌唱词、曲韵;借鉴雷州歌谣的念白、雷州歌的唱法和演唱形式;融入雷剧的表演;融合雷州音乐乐器伴奏等。这些元素的运用使雷州方言流行歌曲逐步上升至一个文化传承的领域;它们在相互融合中,彼此可实现自身的艺术魅力、艺术价值,进一步创造出全新的音乐文化。

原盼[9](2020)在《儿童声乐的教学实践与探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愈加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艺术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作为一名儿童声乐教师,笔者从事童声教学已有三年之余。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文献研究,笔者对儿童声乐教学逐步有了更深的了解,并对此做了比较系统的总结。翻阅了有关儿童声乐教学的诸多文献,发现大部分文章都在介绍如何教唱,重点倾向于歌唱技术的探究。歌唱技术尤为重要,倘若没有歌唱技术的支撑,音乐则不能完整生动地表现出来;同样,若只重歌唱技术不重歌曲的艺术表达,音乐表演将如一潭死水,呆板生硬,甚至禁锢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歌唱技术与歌曲的情感表达缺一不可,二者相辅相成。鉴于前人在歌唱技术上论述较多,笔者的论述则更倾向于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生动准确、放松自然地表达歌曲内涵,让学生解放天性,释放自我,能够真正爱上音乐课堂,感受音乐的魅力。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儿童声乐,其中包括对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儿童声乐审美的正确引导;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儿童声乐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通过传统授课模式的弊端以及客观因素对儿童声乐教学的影响进行阐述;第三部分,独特的课堂技巧与案例分析,主要从歌唱呼吸的巧妙引导、有趣的课前热身、趣味练声、节奏游戏、歌词的形象解析、教唱等环节进行详细论述,让儿童感知音乐,在玩中学。第四部分,对儿童声乐教师的合理建议,主要包括需要练习的技能、教材的选择及使用、遵循“听唱”原则、童声教学的科学理念等。

庞凯丹[10](2020)在《河濑直美电影的诗意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日本着名的导演之一,河濑直美的电影作品呈现出独特的精神气质,她在资本运作的市场环境中不急不躁,以工匠精神进行艺术创作,用影像表现自己的内心,表达对生活的体悟以及对生命的沉思,她把浪漫的诗性情怀投注到自己的电影作品当中,用执着的艺术坚守创作出富有精神特质的影片,是一位独具个人风格的优秀导演。纵观河濑直美的电影作品,诗意性是其主要的风格特征。本文将采取文献研究、个案研究、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河濑直美的电影作品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其中所蕴涵的诗意情怀。第一章从电影的主题出发,论述河濑直美电影中的诗质内涵,这其中包括对自然的敬畏、对故乡的依恋、以及对生死问题的思考,通过对其诗意主题的分析挖掘河濑直美内心深处的诗意情怀。第二章从河濑直美电影的影像语言方面探讨影片的诗意表达。诗意语言是河濑直美文艺风格的重要体现,导演综合了不同艺术形式的多种元素,描绘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笔者主要从镜头语言、画面呈现、声音艺术三个角度分析河濑直美电影作品中的浪漫情怀。第三章则是分析河濑直美电影叙事中的诗意性。导演通过借鉴诗歌中重复、象征的表现手法强化了影片的主题,丰富了影片的意蕴;运用散文化的叙述方式,选择日常化的叙事情节、采用开放性的故事结局,在自然含蓄中表情达意,在情景交融中感悟人生。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河濑直美鲜明的影像风格和独特的叙事风格,探讨其影片“诗意性”的审美意义,试图为当下学术研究和创作实践提供一定的素材基础,从而也为电影精神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二、家庭卡拉OK如何唱出韵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庭卡拉OK如何唱出韵味(论文提纲范文)

(3)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之影视音乐分析及应用状况研究 ——以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版”“2019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国外有关奥苏贝尔理论及高中音乐教科书的研究
        2.国内有关奥苏贝尔理论及高中音乐教科书研究
        2.1 .有关高中音乐教科书的研究
        2.2 .有关高中影视音乐教学的研究
        2.3 .有关奥苏贝尔理论的研究
        2.4 .有关奥苏贝尔理论视域下高中音乐教科书编写的研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我国高中音乐教科书的历史沿革
    (一)解放前我国高中音乐教科书的发展概况及电影音乐收录情况
    (二)解放后我国高中音乐教科书的发展概况及影视音乐收录情况
三、影视音乐及其作用
    (一)影视音乐的作用与优势
        1.烘托气氛描绘景物
        2.抒发情感深化主题
        3.参与控制剧情发展
        4.连接画面贯穿结构
    (二)电影音乐与电视音乐的比较
    (三)影视音乐的负面影响
四、人民音乐出版社不同版本高中音乐鉴赏之影视音乐分析
    (一)整体内容比较与分析
    (二)教与学环节比较和分析
    (三)文化理解
五、关于音乐教科书及其影视音乐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范围
        1.调查对象及范围
        2 四所高级中学简介
        2.1.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2.2.马鞍山市红星中学
        2.3.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
        2.4.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
    (二)学生问卷及问卷分析
        1.有关教科书编写
        2.学习或者获取音乐的途径
        3.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三)教师问卷调查及分析
        1.教学意识
        2.教学内容
        3.教学手段
        4.教学评估
六、基于奥苏贝尔理论视域下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编写的思考与建议
    (一)基于奥苏贝尔理论视域下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编写的思考
        1.呈现方式与内容
        1.1 编写体例与课本内容
        1.2 .学习引导
        1.3 .文化理解
        2.课堂学习向课外延伸
        2.1 练习与实践设计与课堂学习一致,力求体现理念
        2.1.1 充分利用课后校外音乐资源
        2.1.2 主动学习
        3.评价机制
    (二)基于奥苏贝尔理论视域下对高中音乐鉴赏编写的建议
        1.吸收优秀教科书的编排理念,缩短教科书修订周期
        2.让教科书成为学生培养兴趣、指引性学习、转变学习方式的工具
        3.充实教材内容,为从学校走向社会做好铺垫
        4.让现代科技的发展使音乐教科书产生相应的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教师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期内发表论文
致谢

(4)混声合唱《水母鸡》的演唱分析与指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混声合唱《水母鸡》的创作背景研究
    第一节 编词作曲者牟洪恩简介
    第二节 合唱创编者刘晓耕简介
        一、刘晓耕的艺术经历
        二、刘晓耕的艺术成就
    第三节 混声合唱《水母鸡》描述的地域特色
    第四节 原民歌及创作背景介绍
        一、原民歌介绍
        二、创作背景介绍
第二章 混声合唱《水母鸡》的作品解析
    第一节 歌词解析与民族母语的运用
        一、歌词解析
        二、民族母语的运用
    第二节 音乐结构
    第三节 音乐特征
        一、民族音调的旋律素材
        二、民族和声语汇及复调织体的运用
        三、民族多元化的器乐伴奏
    第四节 创作特色
        一、非固定音高的融入
        二、合唱的人声配器
        三、元素作曲的技法
        四、简约的音乐创作
        五、“元绘画”的创作思维
    第五节 钢琴伴奏
        一、织体的材料
        二、织体的结构
        三、织体的和声布局
    第六节 作品解析对演唱分析及指挥设计的影响
第三章 混声合唱《水母鸡》的演唱分析
    第一节 演唱风格及形式
        一、演唱风格
        二、演唱形式
        三、演唱风貌
    第二节 演唱方法
        一、“高位”的方法
        二、“轻声”的方法
        三、“靠前”的方法
        四、“直声”的方法
    第三节 演唱处理
        一、全曲乐句呼吸的处理
        二、音乐术语的演唱处理
        三、咬字与吐字的处理
        四、音色的处理
    第四节 演唱要求与实现途径
        一、呼吸训练
        二、发声训练
        三、共鸣训练
        四、节奏训练
        五、情感的表达
    第五节 演唱心理
        一、协作心理
        二、怯场心理
        三、创造心理
第四章 混声合唱《水母鸡》的指挥设计研究
    第一节 挥拍的基本要求及其图示
        一、挥拍的基本要求
        二、挥拍的基本图示
    第二节 “点”、“线”及起拍与收拍的指挥设计
        一、点的指挥设计
        二、线的指挥设计
        三、起拍指挥设计
        四、收拍指挥设计
    第三节 音乐记号的指挥设计
        一、力度类记号
        二、速度类记号
        三、情感类记号
    第四节 合拍分拍与“旋律线”的指挥设计
        一、合拍分拍指挥设计
        二、“旋律线”指挥设计
    第五节 各个曲式部分的指挥设计
        一、引子部分
        二、呈示部分
        三、展开部分
        四、再现及结尾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歌曲演唱的音准 ——以富裕县初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观察法
    四、文献述评
        (一)提高学生歌曲演唱音准的方法
        (二)影响学生歌曲演唱音准的因素
    注释
第二章 中学音乐课中歌曲演唱音准状况呈现分析
    一、音乐课的沿革历史
    二、音乐课的发展现状
        (一)当今音乐课的教学大纲
        (二)当今音乐课歌曲演唱的教学方法
    三、改革音乐课教学方法对提高歌曲演唱音准的长远影响及意义
        (一)依则发展,开拓创新
        (二)学生音乐课歌曲演唱音准的提高对音乐课堂的发展意义及影响
    注释
第三章 富裕县初级中学影响歌曲演唱音准原因调查
    一、调查研究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初中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初中音乐课堂之声乐的教学方法
        (三)初中音乐课堂的基本教学内容
        (四)学生学习歌曲演唱情况
    三、初中音乐课之“唱歌课”教学现状对演唱音准的影响
        (一)学生方面
        (二)教师方面
    四、提高演唱音准,改革唱歌课教学方法面临的问题
        (一)改革唱歌课教学方法如何在学校大面积铺开
        (二)改革唱歌课教学方法如何被教师和学生接受
        (三)改革后的唱歌课如何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
        (四)改革后的唱歌课如何让学生得到专业的训练
        (五)改革后的唱歌课如何与音乐课中其他内容相互衔接
        (六)如何保证改革后的唱歌课的课堂纪律
第四章 富裕县初级中学针对音乐课歌曲演唱的训练改革
    一、有针对性训练
        (一)学生音感强化记忆
        (二)模唱能力拓展训练
        (三)演唱水平提升训练
    二、音乐课程中歌曲演唱教学创新
        (一)教师教学方法创新
        (二)学生养成自主意识
        (三)音乐课堂奖励制度
    三、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二)歌曲演唱软件评分系统的运用
    四、改革后唱歌课的特性
        (一)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二)教学内容的包容性
        (三)教学进度上的层递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几对概念
    四、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歌唱艺术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美声唱法”的史学考查
        一、产生与确立
        二、发展与繁盛
        三、分流与多元
    第二节 民族唱法的历史背景
        一、积累与沉淀
        二、传播与推进
        三、土洋之争
        四、中西结合
    第三节 “美声民族化”的艺术历程
        一、歌唱定位
        二、根植于传统
        三、军旅实践
        四、历史贡献
    小结
第二章 歌唱的技法特征
    第一节 呼吸技法
        一、“美声”呼吸理论
        二、李双江的呼吸理论
        三、歌唱呼吸的再认识
    第二节 共鸣技法
        一、“美声”歌唱的共鸣理论
        二、李双江的共鸣理论
        三、共鸣方法的再认识
    第三节 “哼鸣”训练
        一、“哼鸣”唱法
        二、“哼鸣”练习
        三、“哼鸣”唱高音
    第四节 歌唱之“三和”
        一、气与声和
        二、声与乐和
        三、乐与意和
    小结
第三章 歌唱的民族化方式
    第一节 语言表达
        一、横韵竖唱、宽韵窄唱
        二、后韵前唱、窄韵宽唱
        三、前韵后唱、竖韵横唱
        四、其他方法
    第二节 韵味呈现
        一、装饰音润腔
        二、速度与力度变化
        三、断音与音色之韵
        四、特殊的韵味
    第三节 情感表达
        一、构建歌唱情境
        二、提升歌曲内涵
        三、传达民族情感
    小结
第四章 歌唱的审美接受
    第一节 感官享受
        一、动作手势
        二、身形表演
        三、歌唱表情
        四、三位一体
        五、高音演唱
    第二节 句法享受
        一、速度偏离
        二、力度偏离
        三、换气与顿挫
        四、个案分析
    第三节 听众的想象性
        一、自由想象
        二、模拟联想
        三、通感联想
        四、情境联想
    第四节 期待视野
        一、概念的界定
        二、合法偏见
        三、视界融合
        四、效果历史
    小结
第五章 歌唱的创造性特征
    第一节 歌唱想象力
        一、生活体验
        二、歌唱联想
        三、审美意象
    第二节 独创性
        一、运腔方式
        二、情感表现
        三、意象表达
    第三节 歌唱自由
        一、真善美
        二、诗性的歌唱自由
        三、文化内涵
    小结
结语
附录1 李双江大事记
附录2:李双江歌唱艺术教学常用语汇集
附录3:李双江演唱的歌曲目录
附录4-1: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1
附录4-2: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2
附录4-3: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3
附录4-4: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4
附录4-5: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5
附录5:普通话声、韵母四呼配合简表
附录6:普通话声韵母音节配合表格
附录7:汉语普通话辅音成阻、除阻情况表
附录8:汉语普通话十三辙行腔与收音表
附录9:歌唱语言分类表
附录10:歌唱语言一般规律表
附录11:汉语十三辙咬字收音舌位图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8)雷州方言流行歌曲中的民间音乐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一、雷州方言、雷州民间音乐、雷州方言流行歌曲的概念辨析
二、雷州方言流行歌曲中的民间音乐元素
    (一)原样借用传统雷州歌唱词、曲韵
    (二)借鉴雷州歌谣的念白、雷州歌的唱法和演唱形式
    (三)融入雷剧的表演
    (四)融合雷州音乐乐器伴奏
三、雷州方言流行歌曲的主要特征
    (一)歌词方言特色浓郁
    (二)主题题材以情动人
        1、家乡情。
        2、父母情。
        3、爱情。
    (三)音乐风格多种多样
四、雷州方言流行歌曲的文化意义

(9)儿童声乐的教学实践与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了解儿童声乐
    (一)童声的声音特点
    (二)儿童声乐的科学审美
二、儿童声乐教学的常见问题
    (一)传统授课模式的弊端
    (二)客观因素对儿童声乐教学的影响
三、儿童声乐教学的课堂技巧
    (一)歌唱呼吸的巧妙引导
    (二)有趣的课前热身
    (三)节奏训练
    (四)歌词的生动讲解
四、给儿童声乐教师的建议
    (一)儿童声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
    (二)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及使用
    (三)教师应遵循“听唱”原则
    (四)教师需引导儿童正确护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河濑直美电影的诗意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河濑直美的生平及创作过程
    1.4 概念界定
第一章 河濑直美电影主题的诗质内涵
    1.1 自然之敬:“天人合一”诗化的意识
    1.2 故乡之恋:诗意的栖居
    1.3 生死之思:生命轮回的佛学思想
第二章 河濑直美影像语言的诗意表达
    2.1 电影镜头的诗意呈现
        2.1.1 长镜头:静观和流动的诗意
        2.1.2 空镜头:“一切景语皆情语”
        2.1.3 慢镜头:绵绵流动的思绪
    2.2 电影画面的诗意构成
        2.2.1 光影:情绪的表达
        2.2.2 色彩:氛围的营造
    2.3 电影声音的诗意渲染
        2.3.1 “有意味”的人声
        2.3.2 忠于自然的音效
第三章 河濑直美电影的诗意叙事
    3.1 诗歌化的叙事手法
        3.1.1 重复:主题的强化
        3.1.2 象征:深刻的意蕴
    3.2 散文化的叙事风格
        3.2.1 日常化的叙事情节
        3.2.2 开放性的故事结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家庭卡拉OK如何唱出韵味(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荆州花鼓戏传承人胡新中的唱腔特色及艺术成就[D]. 赵一鸣. 武汉音乐学院, 2021
  • [2]网络媒介发展与中国流行音乐的传播研究[D]. 石茁. 辽宁大学, 2021
  • [3]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之影视音乐分析及应用状况研究 ——以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版”“2019版”为例[D]. 冯弢.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4]混声合唱《水母鸡》的演唱分析与指挥设计研究[D]. 杜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5]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歌曲演唱的音准 ——以富裕县初级中学为例[D]. 杨延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D]. 张艳林.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7]中国流行歌曲演唱多元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 傅议萱.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8]雷州方言流行歌曲中的民间音乐元素[J]. 杨师帆. 探求, 2020(04)
  • [9]儿童声乐的教学实践与探究[D]. 原盼.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10]河濑直美电影的诗意性研究[D]. 庞凯丹. 山西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如何唱出家庭卡拉OK的魅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