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地理学的地理方向

论经济地理学的地理方向

一、试论经济地理学的地理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毛熙彦,贺灿飞[1](2022)在《环境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现状与挑战》文中指出环境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反思资源环境在学科内部边缘化的产物,旨在重建经济地理学理论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联系。历经近20年的发展,环境经济地理学研究片段化、地位边缘化的问题无明显改观。为此,本文回溯了环境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思路,归纳了以环境经济地理学名义开展的研究工作,探讨了环境经济地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研究发现:(1)环境经济地理学过去20年的发展思路是以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探讨适应资源环境变化的经济发展与空间布局模式,凝练了环境治理和绿色转型两个研究主题。(2)面向环境治理,环境经济地理学应用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探讨企业和地方如何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同时,借助区位分析评估作为区位因子的环境规制如何影响经济布局,发现了诸多"经典假说"的反例。(3)面向绿色转型,环境经济地理学与演化经济地理学结合,应用区域多样化和路径创造理论,分析了区域绿色转型的条件和过程。(4)环境经济地理学的未来发展需要克服范式差异、加强问题导向、推动理论创新,挖掘中国丰富的环境经济地理问题所蕴含的机遇。

胡晓辉,董柯[2](2022)在《可持续性转型研究动态与经济地理学展望》文中指出近年来,可持续性转型概念进入经济地理学者视野,用于探究区域绿色技术、消费市场和产业转型的多维因果过程与空间动力机制,已成为演化经济地理学和环境经济地理学新兴议题之一。为掌握该研究动态,本文对2000—2020年来共计2453篇可持续性转型文献进行回顾,重点探讨了转型地理研究进展和理论不足,阐述了经济地理学对可持续性转型研究的理论价值和融入方向。本文发现:(1)可持续性转型是创新研究和可持续管理领域热门议题,呈多学科介入特点;其中,转型地理研究正不断崛起,并聚焦区域绿色新兴产业发展的社会-技术共演过程、多尺度动力机制、环境经济和社会效应及其转型地理性等问题。(2)经济地理学对转型研究有三个视角优势:时空语境敏感性;转型过程、机制和结果的空间多样性;新产业系统的地方嵌入及其合法化的地理性。(3)经济地理学对可持续性转型研究含三个提升方向:概念内涵深化(含地方、尺度和空间)、多范式互动融合(演化、制度和政治经济地理)、分析框架构建方向(多地理尺度性与多层次视角,区域创新系统与技术创新系统)。(4)中国转型地理研究在三个议题上有广阔前景:基于国家语境敏感的地方转型探索、绿色利基发展与转型空间机制研究、以及区域新产业路径发展与转型研究。

金凤君,马丽[3](2021)在《面向信息技术发展的经济地理学创新体系建设》文中提出信息技术发展为经济地理学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济地理学应紧跟时代步伐,兼容并蓄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空间分析、实验模拟等技术手段,强化区域和空间视角的学科优势,提升学科发展的能力。文章基于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分析,阐释了经济地理学纳入地理信息科学技术支撑、与经济学聚焦区位融合创新、与社会学科聚焦经济治理融合创新、与数据挖掘技术的手段融合创新等方向;凝练了演化经济地理学、模拟经济地理学、技术经济地理学、环境经济地理学、网络经济地理学、虚拟经济地理学等六大创新拓展领域,提出了新区位理论研究、新空间组织理论研究、空间(区域)定制理论研究、新经济地理业态研究、在线经济地理平台建设等经济地理基础理论和能力建设重点。

樊杰[4](2021)在《我国经济地理学历史沿革、现状特征与发展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略评述我国经济地理学100年发展沿革,提出我国经济地理学有两个维度的研究内容,即研究经济活动地理过程和格局的形成与演变规律,以及研究其他地理过程格局演变的经济因素与作用机理。阐述了我国经济地理学基础研究与社会应用并重、科研与教学并重、宏观战略研究与微观机理探索并重、国内学科建设与国外合作交流兼顾等4个学科发展特征。在讨论经济地理学遵循复杂系统科学的基本规律和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学科定位的基础上,着眼发展机遇,立足学科优势,提出聚焦构建新的发展格局、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针对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围绕影响经济地理过程和格局的新因素和新机制,开展经济地理学重大命题研究的4个发展策略。

贺灿飞,毛熙彦,彭建[5](2021)在《环境经济地理研究的理论演进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资源环境议题在经济地理学过去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度边缘化。21世纪以来,环境经济地理的发展旨在推动经济地理学重新认识"经济—环境"关系,更好地应对全球环境变化与全球化相交织带来的挑战。文章追溯环境经济地理出现的理论背景及其发展脉络,研究发现:(1)尽管经济地理学过去60年将理论重心置于经济活动的空间性使得资源环境议题在学科内边缘化,但"经济—环境"关系的理论发展则在与环境经济学、政治生态学等学科交叉过程中有所推进。(2)环境经济地理发展适逢经济地理学多元转向阶段,早期理论探索表现出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空间分析取向、以政治经济学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取向、以演化经济学为基础的制度演化取向,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议程与理论框架。(3)顺应早期发展取向,当前环境经济地理学理论发展表现为3条脉络,即新经济地理学、关系经济地理学和演化经济地理学脉络,凸显环境经济地理推动现有理论向"经济—环境"关系延伸的理论目标。(4)这3个脉络有望推动未来环境经济地理深度参与环境治理、绿色经济和区域韧性研究,在理论发展同时支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

刘卫东,郑智[6](2021)在《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国际化》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经济地理学走过了独特的发展道路,通常被划分为"实践派"。在国家实力和科研实力增强、学术评价体系变化和年轻一代学者教育背景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地理学在过去二十年中经历了快速国际化。文章从研究主题对比、学者的国际活跃度、所发表英文论文的特征等方面,系统揭示中国经济地理学国际化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共同话题,如全球化、集聚与集群、创新、演化经济地理。同时,中国经济地理学者在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组织和期刊任职、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越来越活跃,正在走进国际经济地理学术舞台的中央。此外,中国经济地理学者发表英文论文的数量在过去十多年中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但是在发表论文20篇以上的期刊中,近一半是环境类期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的自然科学化倾向,也体现了现有学术评价体系的负面效果。总体上,中外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平行线"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努力克服才能让基于中国经验产生的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全球知识体系的发展,提高国际学术话语权。

贺灿飞,毛熙彦[7](2021)在《中国环境经济地理的研究主题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环境变化与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对"经济-环境"关系产生深刻影响,但资源环境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淡出全球经济地理研究的视野。2000年以来,环境经济地理逐渐兴起并对此进行反思,但其发展仍处于混沌状态。中国经济地理学科自身的人地关系传统和国家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为环境经济地理理论与实践创造了理想条件。环境经济地理并非全新的领域,其可从经济地理理论出发拓展对"经济-环境"关系的认识,据此提出3组研究主题:(1)重新认识经济活动的区位,理解变化中的资源环境如何作用于传统与新兴经济活动;(2)建立对不同地理尺度下要素流动和主体互动的认知,理解资源环境风险如何在各类关系网络中传递,又将如何重塑各类关系网络;(3)考察多主体在多区域之间、多层级制度背景下的相互作用,理解绿色创新与转型的过程,实现对"经济-环境"关系在不同发展场景下协同演化的认识。

樊杰,赵鹏军,周尚意,邓祥征,王琛[8](2021)在《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文中指出本文属于《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地理科学学科规划的系列成果之一,写作组在对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判研的基础上,在本文中侧重介绍未来15年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地理分布格局形成和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随着人类发展临近和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人类活动的经济社会过程对人文地理分布规律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思维和方法已成为探讨和理解变化的人文地理过程和格局的重要途径,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也呈现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集成的特色。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成果产出,揭示了人类活动地理分布格局和演变的科学规律,成为调控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科学基础,在国土空间规划、区域战略和区域政策制定、空间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人文地理学的科学研究与决策应用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根据学科发展现状、趋势及主要产出结果,中国人文地理学可按照5个分支学科群进行学科战略布局,包括综合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在新时期地理科学学科体系下,具有其优先发展领域与重点方向,相互协调,不断创新。

时聪[9](2021)在《基于经济地理学角度对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理解》文中提出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区域定位、经济区域整合与优化等以人类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地理系统。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将城市社会发展与区域协调相互结合以谋求合理规划布局的应用型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地理学领域中独立出来并被广泛研究的。二者在理论上有很多相重合和相交叉的部分,旗下所开设的学科也有重合,因此许多研究人员并没有明确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差异。本文将从二者的基本概念和其发展特征出发,研究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和联系,探讨如何基于经济地理学角度理解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

慎丹[10](2021)在《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成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优先发展方向。在国家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农村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互联网普及率大幅提升,网民规模快速增长,促使农产品电商发展速度加快,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电商代表的是个人或企业借助第三方电商平台,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方式。由于各地区的农产品资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导致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程度也不同。目前部分区域已经出现了农产品电商集中发展现象,并且随着企业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大,会吸引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聚集在该地区,从而形成农产品电商集聚现象,进而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增强该地区的发展潜力,使得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并对周边地区产生一定的带动作用。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主产区,但局限于传统流通方式的限制,出现了传统农产品大量积压,农民增产不增收等现象,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近年,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速度加快,且规模不断扩大,但各地市的发展并不均衡。基于此,本文以农产品电商为研究对象,以东北地区36个地市为研究区域,对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空间分布格局、集聚演化规律、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关系,以及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互作用等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主要研究工作体现在:(1)基于阿里巴巴平台中的数据信息,归纳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阶段,结合东北地区农产品网店数量、网店规模、商品销量、消费者评价等方面,对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基于产业集聚理论,利用空间基尼系数、行业地区集中度、区位熵指数等指标衡量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的集聚水平,同时采用超效率DEA方法与Malmquist指数方法刻画农产品电商集聚效率,并从集聚水平与集聚效率两方面综合分析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的空间分布格局与集聚演化规律。(3)基于系统耦合理论,构建“农产品电商集聚—区域经济发展”耦合系统,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子系统和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并采用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衡量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从系统的角度探讨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4)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探讨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扩散现象,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并揭示影响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对政府政策提出建议,并为农产品电商经营者提供经验启示。通过以上研究,归纳总结出如下结论。第一,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产品基础与优良的农产品品牌,为农产品电商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农产品电商发展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与稳定期,但在农产品网店数量、网店规模、产品销量与服务质量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存在着各地市农产品电商发展不平衡、网店经营管理水平低、农产品的电商化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第二,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的形成与演化受到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条件的双重影响。随着农产品电商发展,获得竞争优势地区的经营效益不断攀升,集聚效率持续提高;失去竞争优势地区的农产品电商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现象。各地市之间的农产品电商发展差距逐步扩大,形成了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现象,优势地区的农产品电商集聚程度增强,并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耦合关系,并且耦合关系不断增强,但没有完全形成协调发展状态,说明当前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矛盾。同时,东北地区各地市的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存在差异,对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耦合协调关系也相对较强,对于一些自然资源禀赋较好地区,耦合协调关系却相对较弱。第四,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具有溢出效应,并且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空间作用关系。本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周边地区的农产品电商集聚对于本地区经济发展没有显着影响;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本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会对本地区的农产品电商集聚产生抑制作用。第五,物流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支持、产业结构与政府扶持都是影响二者发展的共同因素,对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自然资源禀赋与人力资本对农产品电商集聚没有显着影响,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电商集聚产生负向影响。基于此,论文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包括:正视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因地制宜推动农产品电商发展;整合优势资源,强化区域间协同合作;推进农产品的电商品牌建设,打造多元化电商模式;加快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商配套服务体系。同时也对农产品电商经营者提供经验启示,包括:学习掌握网络运营技术,提高网店管理水平;改善客户服务质量,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以期扩大东北地区农产品销售,促进农业增收,加快农产品电商的健康发展、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与乡村振兴建设,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试论经济地理学的地理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经济地理学的地理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现状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环境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思路
3 环境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3.1 环境治理对经济布局的影响研究
        3.1.1 基于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
        3.1.2 基于区位分析的研究
    3.2 区域绿色转型研究
        3.2.1 基于关联性和多维临近性的研究
        3.2.2 基于路径创造的研究
4 环境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挑战
    4.1 克服范式差异
    4.2 寻求问题导向
    4.3 推动理论创新
5 结语

(2)可持续性转型研究动态与经济地理学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可持续性转型:理论框架与研究趋势
    2.1 概念内涵与分析框架
    2.2 研究新趋势:转型地理
3 可持续性转型的文献计量分析
    3.1 数据来源和方法
    3.2 文献概况与主要作者合作网络
    3.3 关键词共现与趋势
4 可持续性转型的经济地理学探讨
    4.1 经济地理学对转型研究的理论问题思考
    4.2 概念内涵深化
    4.3 多范式互动融合
    4.4 分析框架构建方向
5 结论和展望

(3)面向信息技术发展的经济地理学创新体系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信息技术发展与经济地理发展的新机遇
    1.1 信息技术发展为经济地理学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2 科学研究范式的创新
    1.3 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复杂问题的能力
2 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学科融合创新方向
    2.1 经济地理学学科融合的必要性
    2.2 与地理信息科学的融合和技术支撑
    2.3 与经济学在聚焦区位研究方面的融合创新
    2.4 与社会学科聚焦经济治理及调控方面的融合创新
    2.5 与数据挖掘技术的融合创新
3 经济地理创新发展的新领域
    3.1 演化经济地理学
    3.2 模拟经济地理学
    3.3 技术经济地理学
    3.4 环境经济地理学
    3.5 网络经济地理学
    3.6 虚拟经济地理学
4 学科创新的基础理论和基础能力建设
    4.1 新区位理论研究
    4.2 新的空间组织理论研究
    4.3 空间(区域)定制理论研究
    4.4 新经济的“地理业态”研究
    4.5 在线经济地理平台的建设

(4)我国经济地理学历史沿革、现状特征与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简评我国经济地理学的沿革
2 我国经济地理学的特色和定位
3 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策略
    3.1 聚焦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开展经济地理学重大命题研究
    3.2 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开展经济地理学重大命题研究
    3.3 针对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开展经济地理学重大命题研究
    3.4 围绕影响经济地理过程和格局的新因素和新机制,开展经济地理学重大命题研究

(5)环境经济地理研究的理论演进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境经济地理的理论背景追溯与早期探索
    1.1 理论背景追溯
    1.2 早期理论探索
2 环境经济地理的理论演进方向
    2.1 新经济地理脉络
    2.2 关系经济地理脉络
    2.3 演化经济地理脉络
3 结论与展望

(6)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国际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主题的国内外对比分析——以《经济地理》为例
2 中国经济地理学者的国际活跃度
3 中国经济地理学者发表英文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4 小结

(8)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人文地理学现状与目标
    1.1 人文地理学沿革简况
    1.2 人文地理学现状特征
    1.3 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问题
    1.4 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目标
2 人文地理学学科主要领域
    2.1 综合人文地理学
    2.2 经济地理学
    2.3 城市地理学和乡村地理学
    2.4 社会文化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
3 人文地理学学科战略布局
    3.1 综合人文地理学
    3.2 经济地理学
    3.3 城市地理学
    3.4 乡村地理学
    3.5 社会文化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
4 人文地理学优先发展领域与重点方向
    4.1 优先发展领域目标
    4.2 人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重点研究方向
        4.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
        4.2.2 空间治理与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4.2.3 大数据环境下的区域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
    4.3 经济地理学重点研究方向
    4.4 城市地理学和乡村地理学重点研究方向
        4.4.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地理学
        4.4.2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地理学
    4.5 社会文化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重点研究方向
        4.5.1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下的社会文化地理学
        4.5.2 新地缘关系背景下的世界地理研究
5 结语

(9)基于经济地理学角度对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理解(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 从经济地理学理解区域经济学体系
    2.1 与区域经济学的区别
    2.2 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联系
3 总结

(10)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农产品电商发展形势的研究
        1.3.2 关于农产品电商运行模式的研究
        1.3.3 关于农产品电商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
        1.3.4 关于农产品电商空间格局与集聚现象的研究
        1.3.5 关于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1.3.6 文献述评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产品
        2.1.2 农产品电商
        2.1.3 农产品电商集聚
        2.1.4 区域经济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2.2 集聚理论
        2.2.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4 系统耦合理论
        2.2.5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2.3 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理论框架
        2.3.1 农产品电商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3.2 区域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电商集聚的影响
        2.3.3 农产品电商集聚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2.3.4 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作用关系
        2.3.5 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概况
    3.1 全国农产品电商总体概况
    3.2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基础
    3.3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阶段
    3.4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
        3.4.1 农产品网店产品经营情况
        3.4.2 农产品网店产品销售情况
        3.4.3 农产品网店服务评价情况
    3.5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3.5.1 农产品电商区域发展不平衡
        3.5.2 农产品网店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3.5.3 农产品的电商化品牌建设滞后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水平与集聚效率测度
    4.1 农产品电商集聚水平与集聚效率的关系分析
    4.2 农产品电商集聚水平测度
        4.2.1 数据来源
        4.2.2 研究方法
        4.2.3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水平分析
    4.3 农产品电商集聚效率测度
        4.3.1 研究方法
        4.3.2 指标体系构建
        4.3.3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效率的静态分析
        4.3.4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效率的动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分析
    5.1 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分析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5.2.3 评价指标体系的赋权方法
    5.3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5.4 结果讨论
        5.4.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5.4.2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
    6.1 研究假设
    6.2 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6.2.1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6.2.2 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
        6.2.3 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
    6.3 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互作用分析
        6.3.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6.3.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6.3.3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6.3.4 农产品电商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6.3.5 区域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电商集聚的影响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与实践启示
        7.2.1 政策建议
        7.2.2 实践启示
    7.3 主要创新点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导师简介
致谢

四、试论经济地理学的地理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现状与挑战[J]. 毛熙彦,贺灿飞. 地理研究, 2022(01)
  • [2]可持续性转型研究动态与经济地理学展望[J]. 胡晓辉,董柯. 地理研究, 2022
  • [3]面向信息技术发展的经济地理学创新体系建设[J]. 金凤君,马丽. 经济地理, 2021(10)
  • [4]我国经济地理学历史沿革、现状特征与发展策略[J]. 樊杰. 经济地理, 2021(10)
  • [5]环境经济地理研究的理论演进与展望[J]. 贺灿飞,毛熙彦,彭建. 经济地理, 2021(10)
  • [6]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国际化[J]. 刘卫东,郑智. 经济地理, 2021(10)
  • [7]中国环境经济地理的研究主题展望[J]. 贺灿飞,毛熙彦. 地理科学, 2021(09)
  • [8]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J]. 樊杰,赵鹏军,周尚意,邓祥征,王琛. 地理学报, 2021(09)
  • [9]基于经济地理学角度对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理解[J]. 时聪.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1(13)
  • [10]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D]. 慎丹. 吉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论经济地理学的地理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