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影院星级评定,完善综合质量认证体系

推进影院星级评定,完善综合质量认证体系

一、推进电影院星级评定 完善综合质量认证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1](2021)在《中国电影技术大事记(2000年——2020年)》文中研究说明2000年·2000年3月,以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数字电影工作室为基础,成立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承担电影数字产业化示范工程《电影数字制作系统及应用研究开发》项目。·2000年10月16日,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高精度连续图像数字处理系统及应用研究》项目验收会。该项目是国家重点攻关科研项目,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国家光盘中心申报立项。验收专家组认为本项目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张瑞[2](2021)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温州市洞头区中心街社区电影院策划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项目是浙江大学-洞头建筑与城乡发展联合中心洞头城市更新及风貌改造试点工程的一部分,由导师担任主创设计师,带领研究团队共同完成。本策划设计旨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此时此地进行建筑的在地性设计,二是如何进行社区电影院的策划与设计。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扩大,发展重心转移,原本处于城市核心地段的老城出现设施落后、人气流失等问题。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浙江省作为拥有长三角南部主要海岸线的地区,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温州市洞头区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城市范围南翼边缘,应当把握机遇,主动对接整个长三角的发展需求,统筹海岛资源,成为高质量的“海上花园”。洞头老城作为洞头区曾经最繁华的区域,拥有宝贵的旅游资源,将在洞头区全域旅游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次城市更新活动将承担老城经济复苏、文化传承、旅游开发以及社区建设等重要使命。本项目不是单纯的建筑设计,而是统筹老城特质性条件以及当地居民需求,融入城市整体发展的城市拼图。通过调研,认识到城市发展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空间形态上的连续性,同时还伴随着功能业态的延贯性。本文从物质形态与功能业态两个角度出发来解决建筑在地性设计问题:以尊重的态度,衔接旧城肌理,将建筑融入街道空间;通过补充功能业态,为社区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更完善的服务。针对社区电影院的策划与设计,本文主要阐述的是探索在多厅化、小厅化发展趋势下的社区级电影院的策划设计方法。在策划阶段,本文通过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确定社区电影院的服务人群、服务范围、规模配置、档次定位、混合业态内容。设计阶段,对案例以及规范内容进行分析比对,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针对社区电影院的适应性做法,并选择先进的放映技术进行适用,为观众带来更高品质的观影体验。

吴纯举,王雷[3](2020)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影院空气质量控制提出的挑战和对策建议》文中研究指明在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强化影院公共卫生安全,提升影院空气质量,筑牢观众健康底线,本文对国家及相关行业有关影院空气质量规范标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梳理,对电影业内外有关室内空气净化、灭菌杀毒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就疫情对影院空气质量控制提出的挑战,以及有关室内空气净化消毒的技术路径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针对挑战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即增强影院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处理好当前影院空气质量隐患问题;加快推进新标准落地;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完善电影行业空气质量科研、评价与认证体系;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加强监管平台建设;明确责任与目标,加快落实。

薄宏涛[4](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认为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郭亚娜[5](2019)在《电影票房造假行为的经济法规制》文中提出近年来,电影票房造假行为层出不穷,成为笼罩在电影产业上空的一朵乌云。电影产业链条由上至下分别包括制片方、发行方、院线及电影院,随着互联网兴起,在线票商平台成为新的产业端。电影产业经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迁,市场化程度逐步提升,最终确立了制片、发行、院线及电影院比例分配票房收入的产业形态。这一过程中,电影票房造假行为经历了院线控局的偷票房,制片方、发行方与院线合谋的买票房,又衍化了制片与发行联合在线票商平台后造假行为。造假行为表现随着产业形态不断变化,根本原因在于放映资源稀缺与票务数据优势的转移。市场主体在分账制模式下存在矛盾关系,既具有合谋造假的倾向,又存在利益分配的紧张关系,同时由于票务信息屏障导致各方之间信息不对称,使市场主体产生造假偏好;而从监管机构的角度出发,我国的票房统计、监管机制存在技术与结构双重问题,无法实现实时、主动抓取票房信息数据;同时,行业组织功能缺位,行业规范缺乏,电影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等多种原因。在法律框架内,票房造假行为符合《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虚假交易、虚报瞒报电影销售收入行为,应承担五十一条之责任;票房造假行为同时也满足《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第八条关于商业贿赂、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规定。两条不同的法律适用路径,且在虚报票房这一情形中与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发生竞合,考虑到竞争法目标价值的第一性应当通过产业法的“竞争法化”逐步实现,结合规范要件的可操作性及合理性考量,同时考虑到电影这一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本文认为《电影产业促进法》是更合理的适用选择,但虚报票房情形中同时进行商业贿赂的,应由《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其中的商业贿赂进行规制。治理票房造假,美国通过更加开放的票房利润分享机制,日本借助独立的数据来源以及畸高的造假成本,法国则将观影人次取代票房成绩作为主要指标,均值得我国借鉴——合理设置违法成本,创建行业协会、构建多元合理评价机制。在明确造假行为形态及背后机理、域外经验的基础之上,最后提出规制改进,从监管角度,明确电影职能部门与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实施联合功能性监管,发挥专业性及执法规范性优势,严格执行票务软件准入标准,完善票务软件备案,通过开发电脑检票入场技术等手段,推动行业标准升级;在市场主体之间,推行分账改革,通过阶梯式分账寻求利益平衡,同时拓宽电影周边产业,增加电影产品收入渠道,探索建立独立票房监察公司,丰富票房监督队伍;最后,健全其他机制的效用,通过建立各从业主体协会,完善行业自律规范,建立行业信用机制,使造假名单公示实现常态化,扶持与激励评价机制建设,合理引导观众进行观影决策。票房造假行为的规制,要坚持在创作环节放松,提高产业活力与创新,而在放映环节实行严格准入与监管,宽头严尾,促进电影产业有序发展。

支婧茹[6](2014)在《西安曲江长安院线的品牌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5年河南奥斯卡院线入驻西安后,拉开了外来院线抢占西安电影市场的序幕。西安本土长安院线的发展却萎靡不前,由于资金缺乏、牵动层面广等原因,旗下众多影院的重建翻新工作一直被搁置,而影院硬件设备落后、经营思路陈旧等问题,使西安本土影院在面对外来影院的票房竞争上频频落败。直到2010年西安曲江影视集团联合长安院线,推动长安院线的转企改制,并更名为西安曲江长安院线。截止到2013年年底,西安曲江长安院线旗下西安曲江国际影城大雁塔店和临潼店已开业,改造中的曲江西北国际影城也将在2014年年中正式开业。重整旗鼓后西安本土院线能否在外来院线的激烈竞争当中占有一席之地,又该如何利用本土资源优势传播本土院线品牌,是西安曲江长安院线首先要面对的问题。让观众通过在电影院的体验过程认同院线品牌与消费者通过体验产品认同企业品牌的模式大致相同,通过连锁影院的建立和品牌传播,让受众对院线品牌认同。而西安曲江国际影城这三家影院设立的初衷就是做大、做强、做繁荣西安电影市场,并肩负着振兴和恢复长安院线的使命。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西安曲江长安院线的品牌传播,梳理了院线制的改革影响下的西安院线和影院的发展历程,在我国经济、政治体制发展的情况下,西安电影市场发展的势头良好,引得外来院线争相入驻。作为西安本土的西安曲江长安院线本身就有独特的品牌传播优势,再对比全国第一大院线——万达院线,北京本土院线——北京新影联院线,这些院线对西安曲江长安院线的品牌传播提供了一些可用经验和借鉴,曲江新区内两家外来院线的影院,西安耀莱成龙国际影城和西安太平洋电影城的影院的经营及品牌传播也为西安本土影院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论文通过对西安曲江长安院线及旗下影院的经营发展,与品牌传播优势进行的剖析,并结合其它相关院线和影院的对比,总结出适合西安曲江长安院线的品牌经营与发展策略,希望可以重振西安本土院线品牌。

张过[7](2012)在《中国影院发展十年大事记(2002—2012)》文中研究表明2002年2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第342号令《电影管理条例》正式实施。1996年6月19日国务院颁布的《电影管理条例》同时废止。6月11日,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关于数字影院建设投资的复函》同意中影集团建立数字院线,建立100个数字电影院,投资两亿元(实际注资1.5亿元)。7月1日,全国主要影院及全部院线实行计算机售票联网成功,初步形成了影院、院线、电影局三级联网和

孟雪[8](2011)在《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电影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电影产业政策是电影产业不断发展进步的政策支持,而在电影产业政策中我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电影技术方面的政策,这为我国电影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保证了电影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政策的具体内容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和研究,归纳出电影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历程,并对其进行综合性的深入分析,为更好地完善我国电影技术政策和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文章主要以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政策内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进程,并把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产生、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其次,对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政策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包括中国电影产业技术发展规划政策、中国电影产业促进技术进步政策、中国电影产业技术规制政策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对电影产业技术政策中的加速电影科技进步和推进电影产业数字化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分析;再次,通过对电影产业技术政策三个发展阶段的纵向和电影产业技术政策三方面具体内容的横向比较,归纳总结了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政策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中国电影产业部分技术政策内容缺失、不够完善、系统和科学;最后,针对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政策的不足之处,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综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即建立系统、科学的电影产业技术政策,弥补现有的立法空白等等。

毛羽[9](2009)在《统一思想 形成合力 迎接数字电影新时代到来——2009年全国电影科技工作报告》文中指出

毛羽[10](2008)在《把握高新数字技术发展机遇 推动中国电影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电影科技工作报告》文中指出

二、推进电影院星级评定 完善综合质量认证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电影院星级评定 完善综合质量认证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电影技术大事记(2000年——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城市更新背景下温州市洞头区中心街社区电影院策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1.1.2 电影院发展见证城市居民文化生活方式的转变
        1.1.3 社区电影院助力城市更新
        1.1.4 项目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社区电影院相关概念
        1.3.1 社区的概念
        1.3.2 “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概念
        1.3.3 社区电影院的概念
        1.3.4 社区电影院的类型及选址
        1.3.5 社区电影院的规模
        1.3.6 社区电影院的服务对象
        1.3.7 社区电影院的功能业态
    1.4 文献综述
        1.4.1 城市更新研究
        1.4.2 电影院改造研究
        1.4.3 电影院建筑设计研究
        1.4.4 观影文化研究
        1.4.5 社区电影院研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洞头区老城社区调查研究
    2.1 基础条件认知
        2.1.1 区位条件
        2.1.2 历史沿革
        2.1.3 旅游资源
        2.1.4 商业模式
        2.1.5 社区氛围
        2.1.6 建筑形式
    2.2 民众意愿调查
        2.2.1 改造意愿
        2.2.2 旅游开发
        2.2.3 业态需求
        2.2.4 社区配套设施
        2.2.5 社区文化服务
    2.3 本章小结
3 中心街社区电影院策划
    3.1 策划目标
    3.2 策划条件
        3.2.1 上位政策
        3.2.2 区位条件
        3.2.3 功能业态
        3.2.4 旅游价值
        3.2.5 文化价值
        3.2.6 产权结构
        3.2.7 市场条件
    3.3 策划结果
        3.3.1 功能业态
        3.3.2 电影院规模
    3.4 本章小结
4 中心街社区电影院设计
    4.1 总体设计
        4.1.1 边界控制
        4.1.2 高度控制
        4.1.3 容量控制
        4.1.4 出入口与外部流线
    4.2 立面设计
        4.2.1 材料
        4.2.2 门廊
    4.3 功能布局
        4.3.1 功能配置
        4.3.2 柱网设计
    4.4 日常流线设计
    4.5 公共空间设计
    4.6 消防设计
    4.7 工艺设计
        4.7.1 观众厅设计
        4.7.2 放映技术应用
        4.7.3 视线设计
        4.7.4 隔音设计
        4.7.5 观众席设计
    4.8 适老化设计
    4.9 本章小结
5 设计图纸部分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洞头老城区中心街调研问卷(居民)
    附录2 洞头老城区中心街调研问卷(商户)
    附录3 洞头老城区中心街调研问卷(消费者)
    附录4 中心街沿街业态内容
    附录5 广东大地院线2020年7月-2021年2月新开影院
    附录6 电影院案例整理
作者简历

(3)新冠肺炎疫情对影院空气质量控制提出的挑战和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疫情使影院空气质量受到空前关注
2 国家及相关行业关于影院空气质量的规范标准②
    2.1 继续执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T 50325-2010,这是强制性标准(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2.2 引入增加了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自2003年3月1日起实施,为推荐性标准)
    2.3 引申出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2.4 引申出三项国家卫健委颁发的卫生行业标准
    2.5 国家住建部行业标准《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58-2008
3 疫情对影院空气质量控制的新挑战
    3.1 对现行规范标准提出新挑战
    3.2 对人们思想观念提出新挑战
    3.3 对空调通风系统提出新挑战
    3.4 对空气净化消毒提出新挑战
    3.5 对检测监管体系提出新挑战
4 加强影院空气质量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③
    4.1 加强影院空气质量控制的三个技术路径
    4.2 空气净化消毒的三种类型
    4.3 常见的几种空气净化消毒设备
5 全面提升和改善影院空气质量的对策建议

(4)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1.3 研究概念界定
        1.3.1 城市更新
        1.3.2 工业遗存
        1.3.3 工业遗存更新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2.2.4.3 城市复兴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2.4 小结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2.1 缝合与叠置
        3.3.2.2 内置与包络
        3.3.2.3 并置与对偶
        3.3.2.4 嵌固与植入
        3.3.2.5 封存与再现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3.9 小结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4.9 小结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5.7.1 梳理上位条件
        5.7.2 编制建设方案
        5.7.3 推进更新产策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5.8.1 操作资金构成
        5.8.2 运管团队构成
        5.8.3 工作机制创建
    5.9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6.2 主要创新点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及成果

(5)电影票房造假行为的经济法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电影票房造假行为表现及原因
    第一节 电影票房造假行为的相关主体及利益格局
        一、电影票房造假行为市场参与主体
        二、市场参与主体利益格局
    第二节 电影票房造假行为表现
        一、院线控局的偷票房行为
        二、制片方、发行方与院线合谋的买票房行为
        三、制片方、发行方联合票商平台后造假行为
    第三节 电影票房造假行为产生的动因
        一、市场主体角度
        二、监管机构角度
        三、其他主体角度
第二章 电影票房造假行为的规制路径选择
    第一节 《电影产业促进法》规制路径
        一、行为主体
        二、行为方式
        三、损害后果
        四、责任承担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路径
        一、商业贿赂
        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第三节 《电影产业促进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竞合及适用选择
        一、产业法与竞争法终极目标之趋同
        二、《电影产业促进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选择
第三章 电影票房造假行为规制借鉴及改进
    第一节 电影票房造假域外经验及借鉴
        一、美国、日本、法国的规制机制
        二、域外规制经验的借鉴
    第二节 电影票房造假行为的规制改进
        一、实施功能性联合监管机制
        二、促进监管技术标准实质升级
        三、推动阶梯分账、增加营收与监督方式
        四、提升行业信用与评价机制效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西安曲江长安院线的品牌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电影院线发行模式的变革
        1.1.2 从西安长安院线到西安曲江长安院线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与资料准备
第二章 西安电影院线市场的发展现状
    2.1 长安院线经营落后,改制困难
    2.2 外来品牌院线强势落户西安
第三章 西安曲江长安院线的品牌传播优势
    3.1 品牌与品牌传播的内涵
    3.2 电影院线的品牌传播
    3.3 西安曲江长安院线的品牌传播优势
        3.3.1 历史地理文化优势
        3.3.2 西安人对原长安院线旗下老影院的记忆
        3.3.3 西安本土影院的内部环境优势
        3.3.4 西安本土影院的价格和服务优势
        3.3.5 曲江国际影城的标志和标识语
第四章 国内其它院线品牌传播的经验及启示
    4.1 万达的院线的品牌定位与经营策略
    4.2 北京新影联的品牌定位与经营策略
    4.3 对西安曲江长安院线的启示
        4.3.1 周边综合配套,开启营销联动
        4.3.2 适应市场,灵活经营
        4.3.3 优质的客户体验与服务
        4.3.4 立足本地,辐射全国
    4.4 西安曲江新区其它院线的品牌传播经验
        4.4.1 西安耀莱成龙国际影城的明星品牌传播
        4.4.2 西安太平洋影城及其院线的品牌传播
第五章 西安曲江长安院线的品牌传播策略
    5.1 以资本为纽带,影院与院线为依托,共促发展
    5.2 以片源为优势,突出西部文化,建立特色院线
    5.3 对陕籍明星进行品牌传播,建陕西人自己的影院
    5.4 连锁品牌经营管理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数字电影数字拷贝/数字银幕
    3D电影/3D银幕
    IMAX电影/IMAX银幕
    国家星级影院标准——电影院星级评定暂行办法
    星级影院评定标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中国影院发展十年大事记(2002—2012)(论文提纲范文)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8)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电影产业技术政策研究现状
        1.2.2 国外电影产业技术政策研究动态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政策研究的相关理论
    2.1 电影产业技术政策的相关理论
        2.1.1 电影产业技术的理论基础
        2.1.2 电影产业技术政策的理论界定
        2.1.3 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政策的基本含义
    2.2 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阶段
        2.2.1 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政策的产生(1949—1992 年)
        2.2.2 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政策的形成(1993—2001 年)
        2.2.3 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2001 年至今)
第3章 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政策内容分析
    3.1 中国电影产业技术发展规划政策
        3.1.1 加速电影科技进步
        3.1.2 促进影视技术合作
        3.1.3 推进数字影院建设
    3.2 中国电影产业促进技术进步政策
        3.2.1 提高影片技术质量
        3.2.2 发展新的电影形式
        3.2.3 推进电影制作数字化
    3.3 中国电影产业技术规制政策
        3.3.1 与国际标准接轨
        3.3.2 完善数字电影规范
第4章 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政策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4.1 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部分政策法规缺失
        4.1.2 技术人才培养欠缺
        4.1.3 资金扶持力度不足
    4.2 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政策存在的改进建议
        4.2.1 建立系统科学的电影产业技术政策
        4.2.2 制定并完善电影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政策
        4.2.3 加强对电影产业专项资金的投入及合理利用
        4.2.4 适当转变政府管理的职能和手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0)把握高新数字技术发展机遇 推动中国电影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电影科技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国电影技术工作伴随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影片洗印加工、拍摄与制作的总体技术质量有所提高
    2、电影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技术质量认证体系开始发挥作用
    3、科研成果成效显着, 创新水平稳步提高
    4、数字电影发展取得可喜成果
    5、国家数字电影服务、监管平台对数字电影发展的枢纽作用开始体现
    6、民族电影工业逐渐成长, 一些领域发展势头良好
    7、电影院的星级评定再上台阶。
    8、影院计算机售票应用工作稳步推进
二、当前电影技术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影片技术质量仍需提高, 技术引导有待加强
    2、放映市场的技术监管有待加强
    3、电影高端器材、数字电影关键技术国产化程度不高
    4、电影科研力量薄弱, 科技人员严重不足
三、我们正在和将要开展的重点工作
    第一、进一步提高影片制作质量, 提升影片数字化水平
    第二、进一步完善农村0.8K流动数字电影服务平台
    第三、加快1.3
    第四、加快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的实施进度
    第五、进一步加强技术标准的制定、修定与执行力度
    第六、加快电影设备国产化, 提高民族制造工业水平
    第七、促进电影拷贝洗印质量提高
    第八、启动电影少数民族语数字化译制工作
    第九、加强技术人才培养

四、推进电影院星级评定 完善综合质量认证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电影技术大事记(2000年——2020年)[J]. 本刊. 现代电影技术, 2021(08)
  • [2]城市更新背景下温州市洞头区中心街社区电影院策划设计[D]. 张瑞. 浙江大学, 2021(02)
  • [3]新冠肺炎疫情对影院空气质量控制提出的挑战和对策建议[J]. 吴纯举,王雷. 现代电影技术, 2020(04)
  • [4]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5]电影票房造假行为的经济法规制[D]. 郭亚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12)
  • [6]西安曲江长安院线的品牌传播研究[D]. 支婧茹. 西北大学, 2014(09)
  • [7]中国影院发展十年大事记(2002—2012)[J]. 张过. 当代电影, 2012(12)
  • [8]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政策研究[D]. 孟雪. 湖南大学, 2011(08)
  • [9]统一思想 形成合力 迎接数字电影新时代到来——2009年全国电影科技工作报告[J]. 毛羽. 现代电影技术, 2009(12)
  • [10]把握高新数字技术发展机遇 推动中国电影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电影科技工作报告[J]. 毛羽. 现代电影技术, 2008(12)

标签:;  ;  ;  ;  ;  

推进影院星级评定,完善综合质量认证体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