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金沙江流域低温霜冻灾害区划研究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低温霜冻灾害区划研究

一、云南省金沙江流域低温霜冻灾害区划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德加[1](2020)在《云南公路自然因素影响分析及自然区划研究》文中指出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迫切需要,公路工程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公路工程是一种线状人工建筑物,是直接修筑于自然环境中的,将穿过不同的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云南是一个自然环境比较复杂的省份,认清云南的自然环境对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维护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开展云南省公路工程自然区划研究对云南的公路工程建设和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工作内容及其成果为:(1)论述了云南省复杂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岩土类型、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及其相应的对策措施;(2)参考了公路建设的规范、标准和相关资料及经验,提出了云南省公路区划指标系统;(3)研究和总结国内外关于公路自然区划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提出了比较符合云南省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4)在提出云南公路区划原则、指标及方法的基础上,应用Arc Gis为技术平台和Auto CAD完成了云南省公路地貌区划、云南省公路气候区划、云南省公路岩土区划、云南省公路水文地质区划及云南省公路地质灾害区划;(5)在以上公路各单项区划的基础上,最终完成云南省公路自然区划。

聂选华[2](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指出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聂选华[3](2017)在《近三十年来云南自然灾害史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区,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复杂化和差异化使得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并呈现出种类较多、空间分布广、发生频率高、灾害程度重和危害强度大等特点。近三十年来,有关云南自然灾害史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既有专题研究,也有典型灾害个案探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不同时空背景下灾害爆发的成因、过程及影响,同时也就区域性灾害防治和应对提出了可行性策略。对学界的相关研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探究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冀以从整体上推进云南灾害史的研究。

赵志军[4](2017)在《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灾害一直是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因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的致灾程度逐渐加重,一方面是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另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使人口和经济集聚,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使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指数增长。当前,自然灾害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防灾减灾任重道远。重庆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和冬季风的交替控制,夏季暴雨频繁,大风冰雹灾害时常发生,秋冬季低温连阴雨等自然灾害在大部分地区也产生重大影响。重庆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夏季容易出现高温伏旱天气。重庆市地形以山地、丘陵、台地、沟谷等为主,地质构造复杂,地表岩性的脆弱度高,容易发生地质灾害。自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人类对地表的破坏进一步加剧,导致新的灾害点不断出现。自然灾害已经严重制约了重庆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对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划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现有的重庆市自然灾害数据,依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地理区划理论,采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和地理区划等方法,研究重庆市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特点和形成机制,自然灾害地域分异和组合,综合评价重庆市自然灾害指数,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方案。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市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重庆市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有暴雨山洪、干旱、风雹、低温阴雨、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它们在各地区都有分布,但其发生的数量、规模、频率、强度和结构有显着的区域差异。万州区和云阳县等地的地质灾害数量最多,每平方公里的地质灾害点超过13个;其次是渝中部的涪陵、长寿和渝西部的合川等地;渝西部地区和渝东南的酉阳和秀山地质灾害相对较少。除了万盛和城口外,重庆市其余地区伏旱的频率都很高,尤其是长江、嘉陵江和綦江等河谷地区伏旱尤为严重;春旱多发于渝西地区,夏旱多发于渝东北和渝西部地区,秋旱多发于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冬旱多发于渝东北地区;暴雨有三个高值区,分别是酉阳、开州、以北碚、合川交界处;洪涝灾害多发于沿江河谷地区和低洼地区,主要是长江、嘉陵江、綦江、乌江、大宁河等沿岸地区;高温多发于重庆市中部和西部海拔较低地区,尤其是沿江河谷地区高温日数长、强度大;大风多发于渝东北,尤其是万州和巫溪两地;冰雹多发于酉阳和秀山。地质灾害、暴雨洪涝、高温和大风等自然灾害多发于5-9月份,地质灾害和暴雨洪涝多集中在7、8月份;低温、连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多发于春秋两季;干旱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不同季节干旱类型不同,影响最重的是伏旱。(2)重庆市自然灾害地域分异与组合规律。重庆市自然灾害地域分异是在纬度地带性规律的背景下,主要由地貌、气候、地质构造、岩性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导致的地方性和局地性地域分异规律。受地貌宏观格局的制约,重庆市东北部和东南部低山中山区与重庆市中部和西部丘陵低山区的区域自然灾害有显着差异。前者具有自然灾害种类多、强度大和垂直分异性;后者的自然灾害点多面广,强度较小,但因分布在人口经济密集区,自然灾害损失较重。在这两大自然灾害区内部,由小地形和小气候造成更小空间尺度的自然灾害分异。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域组合有显着的差异,渝东北地区为伏旱地质山洪风雹秋冬旱灾害组合区;渝东南地区为伏旱地质冰雹雷暴冷冻连阴雨灾害组合区;开县-梁平-垫江地区为山洪伏旱地质灾害组合区;万州-忠县-云阳地区为高温伏旱洪水地灾风雹夏旱灾害组合区;重庆市主城九区-璧山-江津为高温伏旱洪灾地灾组合区;渝西部地区为伏旱地灾低温连阴雨春夏旱灾害组合区。(3)自然灾害综合指数。本文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基于GIS空间分析,在分析重庆市自然灾害孕灾环境敏感度、致灾因子危险度和承灾体脆弱度的基础上,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指数,以反映重庆市自然灾害系统的特征、性质及其空间差异。自然灾害综合指数高值区位于渝东北的巫溪、巫山、奉节、城口、万州、云阳等地区,自然灾害综合指数值超过2.7;其次是主城区及其周边地区。自然灾害综合指数低值区位于渝东南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地,自然灾害综合指数值小于1.7;其余地区的自然灾害综合指数值介于1.7-2.7之间。(4)根据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指数的区域差异和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与组合,以导致自然地理和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地貌为界线,划分重庆市自然灾害区。首先主要依据宏观的孕灾环境、区域自然灾害组合和特征,划分第一级自然灾害区;进而主要依据区域自然灾害组合、自然灾害强度和频率,在第一级自然灾害区基础上划分第二级自然灾害区。由此将重庆市分为渝东北和渝东南中山低山自然灾害区(Ⅰ)和渝中部和西部丘陵低山自然灾害区(II)二个一级自然灾害区、七个二级自然灾害区。

杜华明[5](2015)在《川滇地区气象灾害时空变化规律及灾害风险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象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威胁,为了应对各类气象灾害,减少灾害损失,气象灾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与科学界的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分布的区域差异是灾害地理学的基本规律,时空特征是灾害地理学研究的基本视角,气象灾害的时空统计规律是灾害地理学研究的新命题,灾害风险评价是有效进行灾害防御的重要基础。因此,基于灾害统计理论的灾害时空变化规律、灾害趋势判断和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既有助于为灾害地理的研究开拓新的领域,更有利于化解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气象灾害种类多、灾害频发、影响面广,灾害的发生给川滇地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加强对川滇地区气象灾害时空规律的统计研究是区域灾害研究的现实需要。本文以川滇地区为研究区域,针对川滇地区的气象灾害,采用灾害趋势判断模型、线性回归、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IDW)、Z指数法、Morlet小波变换、自然灾害风险指数等方法就近53a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川滇地区气象灾害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主要关注的问题及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川滇地区气象灾害对区域暖干气候的响应。研究表明,川滇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正经历着增温、少雨、干燥的气候变化特征,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在暖干气候背景下,区域气候突变后干旱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了 14.84%,强度加剧4.45%;暴雨灾害发生频率增加了 0.63%,强度增加了 1.60%;雪灾发生频率增加了 0.17%,强度增加9.86%;高温发生频率增加了 26.03%,强度加剧了 0.27%;低温冷害、霜冻频次分别减少了 45.11%和11.97%,其强度均呈减弱状态。(2)建立了灾害趋势判断效果检验模型。本研究通过构建灾害趋势判断效果检验指标,创建灾害趋势判断效果检验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川滇地区前期已发表的相关气象灾害趋势判断案例进行效果检验发现,川滇地区气象灾害趋势判断的准确率达75%,该检验表明川滇地区的气象灾害具有很强的可公度性。(3)发现了多个灾害时间窗口期。本研究通过灾害趋势判断发现,川滇地区春旱的时间窗口期为2015年,川东盆地冬旱的时间窗口期为2018年,滇东地区夏旱的时间窗口期为2016年,丽江夏旱的时间窗口期为2016年和2017年,昆明夏旱的时间窗口期为2015年和2016年。都江堰、宜宾、阆中、成都、绵阳、勐腊六地的主汛期大暴雨时间窗口期分别为2019年、2015年、2015年、2015年、2015年、2015年。川西高原冬半年雪灾的时间窗口期为2019年。绵阳5月重度低温冷害的时间窗口期为2015年,遂宁9月重度低温冷害的时间窗口期为2015年和2016年,大理7~9月重度低温冷害的时间窗口期为2016年和2018年,文山12月~次年4月重度低温冷害的时间窗口期为2017年。(4)进行了气象灾害关联因子分析。本研究发现川滇地区气象灾害与太阳黑子活动和ENSO事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川滇地区分别有50.00%、49.54%、48.65%、57.50%、44.44%的干旱、暴雨、雪灾、低温冷冻、霜冻灾害的灾害年份出现在太阳黑子活动的极值年及其前后1a。通过气象灾害年份与ENSO事件的相关分析发现,分别有 68.75%、58.14%、56.76%、67.90%、66.67%的干旱、暴雨、雪灾、低温冷冻、霜冻灾害年份发生在ENSO事件年。(5)构建了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风险评价。在气象灾害趋势判断的基础上,结合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对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进行评价。本研究表明,干旱灾害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滇西南地区,暴雨灾害的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川东盆地、云南中东部和云南南部地区,川西高原雪灾重灾区处于北部的石渠、色达、甘孜、红原、若尔盖等地,低温冷害高风险区位于川东盆地及滇东地区,霜冻灾害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川西高原地带。(6)提出了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管控对策。针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结果,本研究从成立专业灾害指挥机构,构建气象灾害风险综合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坚持依法防灾,完善气象灾害救助法律法规体系;保障资金投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基础工程建设;强化对气象灾害的研究,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优化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科学有效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增强全社会的灾害风险意识,强化社会参与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等七个方面提出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管控措施。通过川滇地区气象灾害的研究发现,川滇地区干旱、暴雨、雪灾等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加剧,建立了灾害趋势判断效果检验模型,构建了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灾害风险评价。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川滇气象灾害时空规律、了解灾害发展动向、掌握区域灾害风险状况,对化解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付小勇,杨建荣,刘永刚,刘云彩,周晓,唐社云,冯志伟,铁学江,李秀君,刘世平[6](2014)在《基于GIS云南西南桦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文中指出为了探讨西南桦在云南的气候适宜种植区域,利用云南130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气候资料,采用GIS技术插值分析得出1 km×l km气候要素网格图,依据8个气候指标划分出西南桦种植的最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区,给出了区划专题图。结果表明,西南桦适宜区主要位于泸水县、永平县、景东县、新平县、建水县、砚山县、丘北县、罗平县共同构筑成的分布北线以南地区;滇南、滇西南和滇东南海拔1 1001 600 m的山区,是西南桦重点造林区域。

刘斌涛,陶和平,刘邵权,于慧[7](2014)在《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滇黔接壤地区是中国自然灾害极易发区,高频度、高强度的自然灾害已经给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川滇黔接壤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的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构建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洪涝、干旱、冰雹和低温冷害等7个主要灾种的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数据库,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获取研究区自然灾害危险度综合评价图。结果表明: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表现出"两线一区"的基本格局,即小江—安宁河深大断裂、金沙江沿线和乌蒙山区3个自然灾害高危险区。宏观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是控制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区威胁的国土总面积、总人口、GDP总量都占到研究区的一半以上,防灾减灾成为该地区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研究也发现自然灾害对农村区域影响更加显着,因此在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中,特别是乌蒙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中要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的影响。

古宇杰[8](2009)在《云南公路自然区划及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文中提出云南地区地形起伏大,气候环境复杂,存在明显的地带差异,自然灾害比较多,对公路工程建设影响比较大。公路是一种直接修筑于自然界中的人工线形结构物,与周围所在的自然环境存在着各种相关影响的关系。进行公路自然区划的研究就是为了使公路的修筑更好的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保证在公路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过程中采取因地制宜的工程技术措施。本文通过充分调查和详细收集云南省各种自然地理条件及公路相关建设资料、数据、图件、公路行业有关技术法规文件中的具体要求和规定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在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公路自然区划的划分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云南公路自然区划研究的总体技术思想;建立了区划研究的类型体系;提出了区划研究的原则体系和方法体系。在以上区划原则的基础上,论文做出了云南公路气候区划、云南公路地貌区划、云南公路岩土区划、云南公路水文地质区划、云南公路地质灾害区划及路基设计参数回弹模量研究,在以上公路单项区划的基础上,完成了云南公路自然区划,并首次建立了云南公路自然区划信息系统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在研究中引进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理论和方法,做到在区划中更精确地将地理因素特征加以量化,更清楚地看到自然地理环境对公路的影响深度。论文完成了包括基础数据和区划结构的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还可以对区划结果进行调整与优化。论文成果对云南的公路建设有积极的帮助,对其他地区的公路区划也有借鉴作用。

孟广涛[9](2008)在《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金沙江流域是长江流域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流域森林的生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剧减,水土流失严重。该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对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国家天保工程县—永仁县为主要试验区,从2004年至2007年,以“近自然林”思想为指导,从森林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不同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主要干扰因素,退化天然林生境和群落变异的时空异质性,退化天然林的分类原则、退化等级确定标准和分类系统,退化天然林封育恢复技术体系及评价标准;通过实验生态学手段,对退化阶段天然次生林的结构调整快速恢复技术,天然林区严重退化生境生态重建技术,天然林区大面积人工纯林改造技术,不同类型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模式及不同模式的生态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评价选择出适应不同退化林分类型的恢复重建模式并提供相应的配套技术,研究结果如下:(1)按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金沙江流域天然林生态系统划分为3个森林生态区和10个森林生态亚区。按干扰等级,流域退化天然林分为微度退化类型、轻度退化类型、中度退化类型和重度退化4个类型。(2)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森林适宜的恢复模式有封禁、封调、封造和封改4种模式,其配套恢复技术组成了完整的森林恢复技术体系,形成乔林、乔灌、乔灌草、灌林和灌草5个恢复培育类型。(3)通过封禁恢复,退化天然林的物种多样性、生产力明显提高,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显着,天然林水源涵养能力大幅提高。(4)封调措施成效:通过封调,林分质量得到提高,群落结构多样化,群落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功能加强。(5)封改对人工林的恢复效果良好。通过封改的云南松人工林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混交复层结构,物种多样性显着提高,林分的保土、保土能力增强。(6)对旱冬瓜、圆柏、藏柏、柳杉、川滇桤木、云南松人工林和旱冬瓜×云南松、旱冬瓜×园柏、云南松×圣诞树、藏柏×旱冬瓜混交人工林的研究表明,封造能使立地条件得以恢复,土壤肥力回升,蓄水功能加强。在中山区,造林4年后,土壤的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干热河谷,以麻栎、锥连栎和槲栎恢复起来的植被较为稳定。(7)本研究提出了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结构调整快速恢复技术规程草案,疏林地、低效林地、灌木林地、中幼林地和退化荒草地可进行封抚、封补、封调、封改和封保等措施措施。云南金沙江流域人工纯林近自然化改造技术规程草案以是分布在亚热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带内,生长不良、树种单一的人工林分为恢复对象,进行封调改造、封育造林、皆伐改造和复壮抚育。

范弢[10](2008)在《云南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以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综合运用野外调研、GIS、数理模型分析、文献分析对比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叉的研究方法,对云南丽江地区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进行了重点分析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从地球系统科学、环境地质学的角度讨论了生态地质环境研究的兴起以及主要研究内容,界定了生态地质环境的内涵。从地质构造、气候、水资源、植被与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子系统等方面分析了丽江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特征。(2)研究了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隆升对丽江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演化过程及环境效应。通过对丽江拉市海湖泊沉积物磁化率等环境指标研究,近2000aBP以来丽江气候环境演化经历了5个阶段:阶段Ⅰ(2000~1480aBP)气候偏暖干;阶段Ⅱ(1480~890aBP)气候较冷湿;阶段Ⅲ(890~450aBP)气候较暖干,存在明显冷湿波动;阶段Ⅳ(450~130aBP)气候冷湿;阶段Ⅴ(130aBP以来)气候向偏暖干发展,存在冷湿波动。磁化率指标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反映拉市海流域近2000aBP以来人类活动的环境响应不断加强。第四纪以来丽江气候与植被演替显示出冷湿—暖干气候组合,代表着西南季风区气候演化的区域性特点。与第三纪以来的构造抬升相对应,滇西北金沙江水系的形成经历了上新世末期以前的外流水系阶段、上新世末期—早更新世早期的内陆河水系阶段以及早更新世晚期的现代水系发育与金沙江河谷形成阶段。探讨了长江第一湾及虎跳峡形成的“新构造”模式,认为长江第一湾及虎跳峡的形成是在第四纪多期新构造运动,导致生态地质环境变异,并叠加多期冰川作用的结果。(3)重点研究了近现代丽江生态地质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丽江大研古城生活污染导致丽江盆地地下水和漾弓江水污染加剧,盆地现有水资源仅可满足丽江城市近期和中期发展需要,而对远期保障率不高。暖干气候变化、过度抽取地下水以及水源地生态环境退化导致地下水位动态不稳定,对拉市海调水依赖性增强,古城景观水质下降和水量不足影响世界遗产地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玉龙雪山冰川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显着的响应,表现为冰川消融量增加、冰舌位置后退、冰川面积减小、雪线上升等特征。山坡地质灾害、特殊类土及地震是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强降水及城市工程扰动是地质灾害发育的两个最直接因素。森林资源低位消耗、城市建设扰动及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加速了丽江盆地周缘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恶化趋势。利用区域产业结构的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ⅢSNE),研究了丽江地区1992~2006年产业结构变化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自1992年以来丽江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总体上是可持续的。(4)从演化动力、演化过程及环境效应等方面探讨了第四纪以来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机制。地质构造运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是生态地质环境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第四纪以来,受青藏高原强烈隆起的影响,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经历了第三纪末至更新世早期、更新世中期、晚更新世以来以及全新世以来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格局。暖干气候变化和丽江社会经济发展是未来50~100年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的主要驱动力。界定了生态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及“脆弱性评价”的内涵,并以地质构造、岩性、海拔高度、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类型及覆盖率、土壤类型、水资源、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影响及环境质量等10个评价因子构建了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了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及脆弱性分区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丽江地区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较高,玉龙雪山现代冰川区及丽江盆地是生态地质环境高脆弱区,各生态脆弱区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并指出了各脆弱区主要影响因素及环境效应。(5)利用野外调查、文献综述、模型分析以及历史对比等方法探讨了未来50年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趋势。到2050年,丽江增温1.6℃(相对1990s),人类活动成为增温的主要因素;而降水波动明显,先增后减,2030年以后呈加速减少趋势,到2050年约减少10%左右,枯水年概率增加。暖干气候导致玉龙雪山冰川融水在2020~2050左右将经历先增后减的状态,漾弓江地表径流和盆地地下水补给增加,但2050年后雪山融水逐年减少将严重威胁丽江城市水资源安全。运用DRASTIC评价方法对丽江盆地地下水评价表明,丽江盆地地下水脆弱性高,盆地边缘的岩溶水以及孔隙水易受污染。水污染加剧以及景观水质和水量不足影响丽江城市水安全,并提出丽江盆地边缘的岩溶大泉及盆地中部冰水堆积的砂砾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及承压水可作为丽江城市应急地下水源地。利用玉龙雪山区气候监测数据,运用冰川物质平衡模型分析了白水1号冰川ELA演化。到2050年温度上升1.6℃,白水1号冰川相对物质平衡将达到-1430mm水当量,ELA将上升166m至5000m左右;冰川积累区面积从0.713 km2减小到0.155km2左右,冰川面积将约减小到现在面积的22%左右。综合分析了未来丽江山地灾害演变趋势,气候波动、地震活动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三方面是制约山地灾害发育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目前丽江山地灾害恶化的趋势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逆转,2005年、2020年、2030年左右是灾害比较活跃的年份,且自2000年开始,山地灾害又将进入一个12年左右波动周期的上升阶段。未来滇西北7级以上大地震可能转移到近SN向强震带上,丽江地区所在的中甸—大理地震带7级地震的重现期为72年左右,未来50~70年强震活动处于较低水平。而虎跳峡区地质构造运动和区域地震活动性的活跃性,是诱发水库地震的高概率因素。运用概率分析法,分析了未来虎跳峡“一库八级”水电开发诱发水库地震的可能性,推测水库诱发地震的震级在里氏2.3~4.7级左右。未来50年丽江山地灾害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0世纪80~90年代平均水平的6~8倍左右,达到年均2~3亿元左右。丽江土地覆被类型变化主要表现在森林面积的减少和森林向草地转移速率将加快。在经济主导性和自然主导性原因为主导因子作用下,林地比例减少速率达0.66%/a,草地比例增加速率达0.59%/a。土壤侵蚀量到2050年将增加1.59倍,水土流失面积将翻倍扩大。而相关政策性因素的有效实施,将使土地覆被面积变化速率减缓,尤其是森林转化为草地的速度将明显降低,森林面积增加,草地面积增加的幅度减缓,将有效缓解生态环境退化趋势。以旅游业和水电开发为主的支柱产业发展将成为丽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2001年以来丽江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降低,必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关系。虎跳峡“一库八级”水电站工程在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影响金沙江上游生态环境和原着民的生活。增强适应能力,减少脆弱性是丽江地区未来实现人一地和谐的必然选择。加强生态地质环境建设、协调人地关系是丽江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保护丽江盆地水资源环境以及玉龙雪山冰川资源环境、协调旅游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实现丽江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云南省金沙江流域低温霜冻灾害区划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金沙江流域低温霜冻灾害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公路自然因素影响分析及自然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公路自然区划原则
    1.5 公路自然区划方法
第二章 云南省公路地貌分析及区划
    2.1 目的及意义
    2.2 云南地形地貌特点
    2.3 地形地貌导致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对策措施
        2.3.1 山地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2.3.2 坝子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2.3.3 岩溶地貌地区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2.4 公路地形地貌划分指标体系
        2.4.1 主要地貌类型
        2.4.2 海拔高程
        2.4.3 相对坡度与公路用地指标
        2.4.4 综合划分指标
    2.5 云南公路地形地貌区划
第三章 云南省公路气候分析及区划
    3.1 目的及意义
    3.2 云南气候特点
        3.2.1 气温特点
        3.2.2 降雨特点
    3.3 气候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对策措施
        3.3.1 温度对公路的影响及其对策
        3.3.2 降雨对公路的影响及其对策
    3.4 公路气候划分指标体系
        3.4.1 温度
        3.4.2 潮湿度
    3.5 云南公路气候区划
第四章 云南省公路岩土分析及区划
    4.1 目的及意义
    4.2 云南岩土类型特点
    4.3 岩土类型对公路病害问题及对策措施
    4.4 公路岩土划分指标体系
        4.4.1 岩石划分指标
        4.4.2 土类型划分指标
    4.5 云南公路岩土区划
第五章 云南省公路水文地质分析及区划
    5.1 目的及意义
    5.2 云南省水文地质特点及公路病害和对策
        5.2.1 云南省地下水类型及其特点
        5.2.2 地下水对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5.3 公路水文地质区划指标
        5.3.1 云南地下水赋存类别
        5.3.2 云南地下水富水程度
    5.4 云南公路水文地质区划
第六章 云南省公路地质灾害分析及区划
    6.1 公目的及意义
    6.2 云南公路地质灾害特点
    6.3 地质灾害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1 泥石流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2 滑坡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3 采空区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4 崩塌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5 地震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4 公路地质灾害区划指标
        6.4.1 发育程度
        6.4.2 地质灾害类型
    6.5 云南公路地质灾害区划
第七章 云南省公路自然区划
    7.1 综合区划方法
    7.2 云南公路自然区划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2)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3)近三十年来云南自然灾害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自然灾害史研究总述
二、云南气象灾害研究不断深化
三、云南地质灾害研究持续推进
四、云南地震灾害研究趋向多元
五、结语

(4)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拟解决关键问题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论文新意、可行性分析和技术路线
        1.5.1 论文新意
        1.5.2 可行性分析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重庆市自然地理特征
        2.1.2 重庆市社会经济特征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反距离权重法
        2.3.3 叠加分析
第3章 重庆市主要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和成因
    3.1 暴雨洪涝
        3.1.1 基本概念
        3.1.2 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
        3.1.3 洪涝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3.1.4 洪涝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3.1.5 暴雨洪涝成因
    3.2 干旱灾害
        3.2.1 基本概念
        3.2.2 干旱特征
        3.2.3 干旱成因
    3.3 地质灾害
        3.3.1 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
        3.3.2 地质灾害成因
    3.4 低温、阴雨
        3.4.1 低温
        3.4.2 连阴雨
        3.4.3 低温阴雨
        3.4.4 低温、连阴雨成因
    3.5 大风冰雹
        3.5.1 大风
        3.5.2 冰雹
        3.5.3 大风冰雹的成因
    3.6 高温
        3.6.1 高温时空分布
        3.6.2 高温成因
第4章 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域组合与分异
    4.1 重庆市自然灾害的地域组合
    4.2 重庆市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
        4.2.1 自然灾害地方性分异
        4.2.2 自然灾害局域性分异
    4.3 重庆市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和组合
        4.3.1 渝东北伏旱地质山洪大风秋冬旱灾害组合区(I)
        4.3.2 渝东南部伏旱地质冰雹雷暴冷冻连阴雨灾害组合区(II)
        4.3.3 开县、梁平、垫江山洪伏旱地质灾害组合区(III)
        4.3.4 万州、忠县、云阳、涪陵伏旱洪水地质风雹夏旱灾害组合区(IV)
        4.3.5 重庆市主城区九区、綦江、璧山、江津高温伏旱洪水地质灾害组合区(V)
        4.3.6 渝西部伏旱地质低温连阴雨春旱灾害组合区(VI)
第5章 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
    5.1 自然灾害区划原则、区划方法
        5.1.1 自然灾害区划原则
        5.1.2 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划方法
    5.2 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权重获取
        5.2.1 指标的选取
        5.2.2 重庆市自然灾害指标权重的获取
    5.3 重庆市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危险度
        5.3.1 重庆市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价指标
        5.3.2 致灾因子危险度
    5.4 重庆市承灾体脆弱度
        5.4.1 承灾体脆弱度评价指标
        5.4.2 重庆市承灾体脆弱度
    5.5 重庆市孕灾环境敏感度
        5.5.1 重庆市孕灾环境敏感度评价指标
        5.5.2 孕灾环境敏感度
    5.6 自然灾害综合指数
    5.7 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方案
    5.8 重庆市自然灾害分区概述
        5.8.1 渝东北和渝东南中山低山自然灾害区(Ⅰ)
        5.8.2 渝中部和西部丘陵低山自然灾害区(II)
第6章 防灾减灾
    6.1 加强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害防灾体系
        6.1.1 加强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
        6.1.2 自然灾害防灾体系的建立
    6.2 健全自然灾害防灾减灾领导机制
    6.3 系统、科学、规范的修建防灾减灾工程和防灾保障体系
    6.4 借鉴国内外的防灾减灾经验、制定适合本区域的防灾减灾对策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5)川滇地区气象灾害时空变化规律及灾害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区域概况
        1.1.3 研究意义
    1.2 气象灾害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川滇地区气候变化背景分析
    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研究方法
    2.2 川滇地区气温时空特征分析
        2.2.1 气温时间变化趋势
        2.2.2 气温空间分布特征
    2.3 川滇地区降水量时空特征分析
        2.3.1 降水量时间变化趋势
        2.3.2 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
    2.4 川滇地区其他气象要素时空特征分析
        2.4.1 相对湿度时空特征分析
        2.4.2 日照时数时空特征分析
    2.5 极端气候事件分析
        2.5.1 高温日时空特征分析
        2.5.2 暴雨日时空特征分析
    2.6 小结
第3章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时空规律
    3.1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指标
        3.1.1 干旱
        3.1.2 暴雨
        3.1.3 雪灾
        3.1.4 低温冷害
        3.1.5 霜冻
    3.2 川滇地区干旱灾害时空规律
        3.2.1 干旱灾害时间变化趋势
        3.2.2 干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3.3 川滇地区主汛期暴雨灾害时空规律
        3.3.1 主汛期暴雨日时空规律
        3.3.2 主汛期暴雨量时空规律
        3.3.3 主汛期暴雨集中率时空规律
        3.3.4 主汛期暴雨强度时空规律
        3.3.5 主汛期暴雨贡献率时空规律
    3.4 川西高原雪灾时空规律
        3.4.1 雪灾时间变化趋势
        3.4.2 雪灾空间分布特征
    3.5 川滇地区低温冷害时空规律
        3.5.1 四川省低温冷害时空规律
        3.5.2 云南省低温冷害时空规律
    3.6 川滇地区霜冻灾害时空规律
        3.6.1 霜冻灾害时间变化趋势
        3.6.2 霜冻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3.7 小结
第4章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趋势判断
    4.1 灾害趋势判断模型与灾害趋势判断效果检验
        4.1.1 灾害趋势判断模型
        4.1.2 灾害趋势判断效果检验
    4.2 川滇地区旱灾趋势判断
        4.2.1 川滇全区旱灾趋势判断
        4.2.2 分区旱灾趋势判断
        4.2.3 典型城市旱灾趋势判断
    4.3 川滇地区暴雨灾害趋势判断
        4.3.1 都江堰市主汛期大暴雨趋势判断
        4.3.2 宜宾市主汛期大暴雨趋势判断
        4.3.3 阆中市主汛期大暴雨趋势判断
        4.3.4 成都市主汛期大暴雨趋势判断
        4.3.5 绵阳市主汛期大暴雨趋势判断
        4.3.6 勐腊县主汛期大暴雨趋势判断
    4.4 川西高原雪灾趋势判断
        4.4.1 秋季中雪灾趋势判断
        4.4.2 冬季大雪灾趋势判断
        4.4.3 春季中雪灾趋势判断
        4.4.4 冬半年大雪灾趋势判断
    4.5 川滇地区低温冷害趋势判断
        4.5.1 四川省低温冷害趋势判断
        4.5.2 云南省低温冷害趋势判断
    4.6 川滇地区少霜冻灾害趋势判断
        4.6.1 川西高原少霜冻灾害趋势判断
        4.6.2 川东盆地少霜冻灾害趋势判断
        4.6.3 甘孜少霜冻灾害趋势判断
        4.6.4 香格里拉少霜冻灾害趋势判断
    4.7 小结
第5章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关联因子分析
    5.1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
        5.1.1 旱灾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
        5.1.2 暴雨灾害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
        5.1.3 雪灾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
        5.1.4 低温冷害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
        5.1.5 霜冻灾害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
    5.2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
        5.2.1 旱灾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
        5.2.2 暴雨灾害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
        5.2.3 雪灾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
        5.2.4 低温冷害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
        5.2.5 霜冻灾害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
    5.3 小结
第6章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与管控
    6.1 气象灾害形成因素分析
        6.1.1 灾害趋势分析
        6.1.2 灾害源及其危险性分析
        6.1.3 孕灾环境分析
        6.1.4 承灾体分析
        6.1.5 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6.2 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6.2.1 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2 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
    6.3 基于行政区尺度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价
        6.3.1 旱灾风险评价
        6.3.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
        6.3.3 雪灾风险评价
        6.3.4 低温冷害风险评价
        6.3.5 霜冻灾害风险评价
    6.4 基于GIS格网技术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价
        6.4.1 旱灾风险评价
        6.4.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
        6.4.3 雪灾风险评价
        6.4.4 低温冷害风险评价
        6.4.5 霜冻灾害风险评价
    6.5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管控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基于GIS云南西南桦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收集
        2.1.1 气候资料
        2.1.2 地形数据
        2.1.3 西南桦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指标
    2.2 数据处理
        (1) 区划因子栅格图建立
        (2) 分区方法与专题图的制作
3 结果与分析
    3.1 云南西南桦种植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专题图
    3.2 云南西南桦种植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结果
4 结语

(7)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研究区概况
    2.1研究区概况
    2.2研究区自然灾害特征
3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方法
    3.1危险度评价方法
    3.2评价指标及权重
    3.3自然灾害危险度分级标准
    3.4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单元
4结果分析
    4.1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
    4.2自然灾害总体特征
    4.3自然灾害危害分析
5结论

(8)云南公路自然区划及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云南自然地理概况
    1.2 研究的必要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公路自然区划研究
        1.3.2 公路地貌区划研究
        1.3.3 公路气候区划研究
        1.3.4 公路岩土区划研究
        1.3.5 公路水文地质区划研究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云南公路自然区划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2.1 公路自然区划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2.1.1 区划原则
        2.1.2 区划研究方法
    2.2 公路自然区划研究内容
    2.3 公路自然区划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及指标体系
        2.3.1 区划总体研究方案
        2.3.2 区划研究类型体系
        2.3.3 区划研究的技术路线
        2.3.4 技术关键
        2.3.5 区划指标体系
第三章 云南公路地貌区划研究
    3.1 地貌、地貌分类及公路地貌分类
        3.1.1 地貌
        3.1.2 地貌类型及分类系统
        3.1.3 公路地貌形态指标
    3.2 公路地貌区划的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
        3.2.1 公路地貌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3.2.2 公路地貌区划的指标体系
    3.3 公路地貌区划方案
        3.3.1 公路地貌区划方案框架
        3.3.2 公路地貌区划研究技术路线
        3.3.3 公路地貌区划图编制
    3.4 公路地貌区划等级系统及命名
        3.4.1 公路地貌区划等级系统
        3.4.2 公路地貌区划分区命名
第四章 云南公路气候区划研究
    4.1 云南省气候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4.1.1 温度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4.1.2 湿度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4.2 云南省公路气候要素分析
        4.2.1 云南省气象资料来源
        4.2.2 GIS数据库建立
        4.2.3 气候要素插值分析
    4.3 公路气候区划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
        4.3.1 公路气候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4.3.2 公路气候区划指标体系
    4.4 公路气候区划研究方案
        4.4.1 公路气候区划方案框架
        4.4.2 公路气候区划图编制
    4.5 公路气候区划的等级系统及命名
        4.5.1 公路气候区划等级系统
        4.5.2 公路气候区划分区命名
第五章 云南公路岩土区划研究
    5.1 岩土、岩土分类、公路岩土分类
        5.1.1 岩土
        5.1.2 岩土分类
        5.1.3 公路岩土采用的分类体系、指标及说明
    5.2 公路岩土区划的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
        5.2.1 公路岩土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5.2.2 公路岩土区划指标体系
    5.3 路岩土区划研究方案
        5.3.1 公路岩土区划研究方案框架
        5.3.2 公路岩土区划技术路线
        5.3.3 公路岩土区划图编制
    5.4 公路岩土区划等级系统及命名
        5.4.1 公路岩土区划等级系统
        5.4.2 公路岩土区划分区命名
第六章 云南公路水文地质区划研究
    6.1 地下水及其形成条件
        6.1.1 地下水
        6.1.2 地下水形成条件
        6.1.3 地下水对公路工程的危害
    6.2 公路水文地质区划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
        6.2.1 公路水文地质区划原则
        6.2.2 公路水文地质区划方法
        6.2.3 公路水文地质区划指标体系
    6.3 公路水文地质区划研究方案
        6.3.1 公路水文地质区划研究方案框架
        6.3.2 公路水文地质区划图编制方案
    6.4 公路水文地质区划等级系统及分区命名
        6.4.1 公路水文地质区划等级系统
        6.4.2 公路水文地质区划分区命名
第七章 云南公路地质灾害区划研究
    7.1 地质灾害分类与规定
        7.1.1 地质灾害
        7.1.2 地质灾害分类
        7.1.3 公路地质灾害
    7.2 公路地质灾害区划原则、方法及指标体系
        7.2.1 公路地质灾害区划原则
        7.2.2 公路地质灾害区划方法
        7.2.3 公路地质灾害区划的指标体系
    7.3 公路地质灾害区划研究方案
        7.3.1 公路地质灾害区划研究方案框架
        7.3.2 公路地质灾害区划研究技术关键
    7.4 公路地质灾害区划等级系统及分区命名
        7.4.1 公路地质区划等级单位系统
        7.4.2 公路地质区划命名
第八章 云南路基设计参数回弹模量E0研究
    8.1 路基设计参数回弹模量E0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8.2 三级区划设计参数的选择
        8.2.1 二级区划设计参数
        8.2.2 三级区划设计参数
    8.3 路基设计参数回弹模量E0收集
        8.3.1 资料来源
        8.3.2 数据收集考虑的相关因素
    8.4 路基设计参数回弹模量E0分析方法
        8.4.1 资料数据整理分析的原则
        8.4.2 数据统计分析
    8.5 路基设计参数回弹模量(E0)推荐范围的拟定
        8.5.1 滇中红色高原小区路基设计参数回弹模量(E0)取值
        8.5.2 各小区不同土组设计参数E0范围值
第九章 云南公路自然区划研究及其地理信息系统
    9.1 公路自然区划研究的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
        9.1.1 公路自然区划原则
        9.1.2 公路自然区划研究方法
        9.1.3 公路自然区划指标体系
    9.2 公路自然区划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9.2.1 公路自然区划总体研究方案
        9.2.2 公路自然区划研究的技术路线
        9.2.3 公路自然区划图编制
    9.3 公路自然区划等级系统及分区命名
        9.3.1 公路自然区划等级单位系统
        9.3.2 公路自然区划分区命名
    9.4 公路工程困难程度指数
        9.4.1 参数确定的技术路线
        9.4.2 参数计算
    9.5 云南公路自然区划信息系统
        9.5.1 地理信息系统
        9.5.2 地理信息系统在云南公路自然区划中的应用
        9.5.3 数据库设计
        9.5.4 系统设计
第十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9)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退化生态系统研究现状
        1.2.2 退化天然林近自然经营与恢复的理论基础
        1.2.3 退化天然林近自然经营与恢复存在的问题
        1.2.4 退化天然林近自然经营与恢复的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云南金沙江流域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水土流失状况
    2.2 永仁县概况
        2.2.1 自然概况
        2.2.2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样地调查方法
        3.3.2 生物量测定方法
        3.3.3 定位与半定位监测
        3.3.4 水保功能测定
        3.3.5 遥感影像分析
        3.3.6 林分可视系统(SVS)
    3.4 技术路线
4 云南金沙江流域森林生态系统分区
    4.1 森林生态分区的依据和原则
        4.1.1 森林生态分区的依据
        4.1.2 森林生态分区原则
    4.2 金沙江流域(云南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现状与特点
        4.2.1 地貌系统的空间分异
        4.2.2 气候系统的空间分异
        4.2.3 森林植被系统的空间分异
    4.3 金沙江流域森林生态分区系统
        4.3.1 天然林分区系统
        4.3.2 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特点
        4.3.3 区域性天然林系统评价指标和分区评价
    4.4 小结
5 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林分系统的分类与评价
    5.1 云南金沙江流域的“顶极森林类型”
    5.2 退化天然林的形成、演变与分类
        5.2.1 退化林分的形成
        5.2.2 退化林分系统的时空变化
    5.3 退化天然林干扰体系的研究
        5.3.1 干扰等级划分
        5.3.2 干扰等级评分
    5.4 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退化程度分级与分类
        5.4.1 退化程度的划分
        5.4.2 退化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5.4.3 退化林分的分类
    5.5 小结
6 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封育恢复模式选择
    6.1 原始天然林典型样地分析
        6.1.1 云南松原始林
        6.1.2 半湿性常绿阔叶林
        6.1.3 旱冬瓜天然林
    6.2 封山育林类型划分
        6.2.1 类型划分的原则和指标
        6.2.2 类型划分的方法
        6.2.3 退化天然林类型的划分
        6.2.4 封山育林培育类型
    6.3 封禁措施的成效分析
        6.3.1 群落结构维持在稳定状态
        6.3.2 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6.3.3 群落生物生产力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6.3.4 群落土壤的理化性质维持在良好的状态
        6.3.5 群落的生物量和水源涵养能力保持在高水平
    6.4 封调措施的成效分析
        6.4.1 林分质量得到提高
        6.4.2 群落结构多样化
        6.4.3 群落物种多样性增加
        6.4.4 生态功能加强
    6.5 封改措施的成效分析
    6.6 封造措施的效果分析
        6.6.1 中山区封造成效分析
        6.6.2 干热河谷区封造成效分析
    6.7 封育恢复技术体系
        6.7.1 封育模式
        6.7.2 恢复模式的技术措施
    6.8 封育恢复评价标准
    6.9 小结
7 提出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和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规程草案
    7.1 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结构调整快速恢复技术规程草案
        7.1.1 总则
        7.1.2 调整的对象
        7.1.3 改造评价指标
        7.1.4 改造模式
        7.1.5 管理措施
        7.1.6 调整作业实施
    7.2 云南金沙江流域人工纯林近自然化改造技术规程草案
        7.2.1 总则
        7.2.2 改造对象
        7.2.3 改造评价指标
        7.2.4 改造模式
        7.2.5 近自然化经营管理
        7.2.6 改造实施
    7.3 小结
8 结论
附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云南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生态地质环境研究分析
        1.1.1 生态地质环境相关概念
        1.1.2 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组成要素
        1.1.3 生态地质环境研究
    1.2 第四纪以来滇西北地质构造─气候─人地关系演化研究
        1.2.1 第四纪以来滇西北地质构造与环境演化研究
        1.2.2 第四纪以来滇西北气候环境演化研究
        1.2.3 晚新生代以来滇西北人地关系演化研究
    1.3 论文研究框架设计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组成要素
    2.1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自然要素构成
        2.1.1 地质构造与地貌
        2.1.2 气候
        2.1.3 水文与水资源
        2.1.4 植被与土壤
        2.1.5 土地利用状况
    2.2 丽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特征
        2.2.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2.2 旅游业发展状况
第三章 第四纪以来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
    3.1 第四纪以来地质构造运动与地质环境演化
        3.1.1 青藏高原隆升与滇西北生态地质环境变化
        3.1.2 丽江地质环境演化过程
    3.2 第四纪以来丽江古环境演化过程
        3.2.1 第四纪以来丽江环境演化
        3.2.2 拉市海湖泊沉积记录与气候环境演化
    3.3 丽江水资源环境演化
        3.3.1 丽江水系演化
        3.3.2 长江第一湾及虎跳峡的形成机制
第四章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主要问题
    4.1 丽江盆地水资源环境现状
        4.1.1 丽江盆地水资源环境特征
        4.1.2 丽江盆地水资源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玉龙雪山冰川变化状况
        4.2.1 横断山海洋型冰川区近期冰川变化
        4.2.2 玉龙雪山冰川退缩状况
    4.3 丽江地质灾害发育现状
        4.3.1 山地城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4.3.2 丽江盆地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
        4.3.3 金沙江流域地质灾害发育状况
    4.4 丽江森林植被变迁及其环境效应
        4.4.1 森林资源变迁
        4.4.2 生态环境效应
    4.5 丽江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环境效应
        4.5.1 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4.5.2 城市发展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第五章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变机制及脆弱性评价
    5.1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变动力机制与过程
        5.1.1 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及其演化动力机制
        5.1.2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机制
    5.2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5.2.1 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与脆弱性评价
        5.2.2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5.2.3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分区综合评价
第六章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趋势
    6.1 丽江气候变化趋势
        6.1.1 预测的理论和方法
        6.1.2 气候变化趋势
    6.2 玉龙雪山冰川演变趋势
        6.2.1 玉龙雪山更新世冰川演化过程
        6.2.2 玉龙雪山现代冰川演化趋势
    6.3 丽江水资源环境演化趋势
        6.3.1 丽江水资源总体演化趋势
        6.3.2 丽江盆地水资源演化趋势
    6.4 丽江山地灾害发展趋势
        6.4.1 滇西北山地灾害总体发展趋势
        6.4.2 丽江地震灾害发展趋势
        6.4.3 丽江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发展趋势
        6.4.4 丽江盆地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评价
    6.5 丽江土地覆被动态变化趋势
        6.5.1 丽江植被变化规律
        6.5.2 森林和草地变化趋势
    6.6 丽江社会经济未来发展态势及其影响
    6.7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总体演变趋势及影响
        6.7.1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总体演变趋势
        6.7.2 生态地质环境演变对丽江发展的可能影响
    6.8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调保护与调适对策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简况

四、云南省金沙江流域低温霜冻灾害区划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公路自然因素影响分析及自然区划研究[D]. 陈德加.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2]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3]近三十年来云南自然灾害史研究述评[J]. 聂选华. 文山学院学报, 2017(04)
  • [4]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研究[D]. 赵志军. 西南大学, 2017(02)
  • [5]川滇地区气象灾害时空变化规律及灾害风险评价[D]. 杜华明.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6]基于GIS云南西南桦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J]. 付小勇,杨建荣,刘永刚,刘云彩,周晓,唐社云,冯志伟,铁学江,李秀君,刘世平. 西部林业科学, 2014(06)
  • [7]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J]. 刘斌涛,陶和平,刘邵权,于慧. 地理研究, 2014(02)
  • [8]云南公路自然区划及地理信息系统研究[D]. 古宇杰. 重庆交通大学, 2009(05)
  • [9]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模式研究[D]. 孟广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10]云南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研究[D]. 范弢.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

标签:;  ;  ;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低温霜冻灾害区划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