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广州经济发展前景

2002年广州经济发展前景

一、2002年广州经济发展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周婷[1](2021)在《生产性服务业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影响研究 ——以清远民族地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全球经济发展逐渐显现出由工业经济为主导变为服务经济为主导的趋势,经济增长中工业创造的红利越来越少,服务业成为新的增长极。生产性服务业虽然不直接作用于物质转化与生产环节,但却在其他产业生产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经济整体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族地区通常依托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实现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有资源依赖性较重的特点,属于资源型地区,其产业结构转型面临工业基础薄弱的风险,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受市场机制完善程度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等多重限制,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又是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增长和市场机制完善的关键因素。清远及其民族地区有着靠近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区位优势,经济辐射作用使得其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关于清远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减贫效应贡献的研究,将对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文章首先根据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对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概念、分类、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综述与评述,同时总结了生产性服务业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影响机制;然后,与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发达的广州市做对比,回顾近十年来的相关经济数据,文章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清远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现状从总量、增长率、三大产业增长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产业增加值、就业人员数和固定资产投资额三方面,介绍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并对清远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和各个细分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三,基于面板数据模型,采用2008-2018年相关经济数据,实证检验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影响,得出相关结论;最后,根据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实证分析结果,结合近年来清远及其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发展实际,总结方法,得出清远实践对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启示。描述性统计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国内生产性服务业较发达的地区,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良好,保持了一定的增量,行业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部分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面临实现从无到有的困境;此外,不同民族地区依据资源禀赋和发展战略、重点产业的不同,存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发展程度参差不齐、优势产业各不相同的现象,并且在共同促进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不同细分行业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大小不一,例如连南金融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甚至超过部分传统产业,而连山生产性服务业中率先发展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连南和连山经济增长均起明显正向促进作用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连南的影响因子更大。针对以上结论,文章指出进一步实现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确保生产要素投入合理化与投资力度;优化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民族地区区域产业结构;构建民族地区产业保障机制。

何文婷[2](2020)在《地域文化体验视角下四条旧城步行商业街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增量”转“存量”的快速推进、电商消费的剧烈冲击、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许多处于旧城中的步行商业街面临着环境品质恶化、经营质量下降等重重困境。而人们对一座城市的文化归属感、空间体验及精神文化等需求的提高,旧城步行商业街作为一个地区自然物质、社会生活和精神制度文化的核心载体,地域文化体验或许可以成为旧城步行商业街发展的突破口,也将成为步行商业街研究的新议题。本文聚焦珠三角地区丰富独特的地域文化内容,思考如何让多元化及个性化的地域文化体验特色融入到步行商业街设计中。从具有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的珠三角旧城步行商业街出发,针对四条步行商业街进行实地调研和地域文化体验感知调查分析,总结现状特征与问题并进行体验品质提升思考,希望为今后珠三角步行商业街地域文化体验品质提升提供有意义的理论参考价值。本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背景缘由及研究对象出发,首先归纳关于人的体验、地域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依据;其次探讨国内外旧城步行商业街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及发展趋势;最后探讨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地域文化”、“体验”与步行商业街之间的关系,首先对珠三角地区地域文化背景进行梳理,总结出珠三角地域文化特征并归纳出其表现形式;然后梳理出五类地域文化体验要素及地域文化体验系统模型。第三部分为调查分析部分,首先聚焦于珠三角地区旧城步行商业街的发展情况及特点,并从中筛选出四条典型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步行商业街,进行地域文化体验感知问卷调查及实地调研设计;然后将地域文化体验感知问卷的数据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得出体验媒介与地域文化体验要素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四条旧城步行商业街在实地调研中的地域文化体验媒介特征,深化了步行商业街地域文化体验的空间认知。第四部分为地域文化体验品质提升思考,在前三章基础上针对珠三角地区旧城步行商业街的未来发展,及提升五大地域文化体验的感知需求,在文化主题定位、街道空间、建筑形制、景观设施、商业服务、文化活动五类体验媒介上提出相应地域文化体验品质提升的方法。

莫楚卉[3](2020)在《近代粤西广州湾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与特征》文中研究指明1899年,清政府与法国订定沿麻斜河两岸划定的租借地范围,命名为“广州湾租借地”。文章梳理广州湾的空间发展历程,分析其主导建设力量及相互作用下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探讨其遗产价值及意义。赤坎是清初以来广州湾最繁荣的地方。明清海洋贸易促成了其圩市建设,成为清末颇有影响力的粤西商埠。客商主导了其早期建设,受制于地理气候条件及建筑技术,形成了赤坎埠早期的空间形态——商业圩市位于东侧沿海低地,会馆及聚居点集中于西侧坡地。被法租后,广州湾被纳入印度支那联邦政府的管辖范围之内。殖民地政府构想东西两营夹峙麻斜河口格局,在麻斜河两岸建设了东西两个军营,并进行行政中心麻斜新城和军事中心白雅特城的规划建设,而赤坎作为华人区保持其商业贸易发展及自发的城市建设。殖民地政府对麻斜进行规划建设未果,经营失败后将重心转向西岸并与华人合作。华人区赤坎的商业地位被强化,并以飞地白雅特城作为行政、军事中心,共同形成了广州湾租借地的政治、经济双核。为彰显殖民政府的绝对权威,白雅特城采用了殖民地规划常用的分区规划、方格网式布局手法,形成了以北翼法国人区为主体,南翼依附小面积华人区的格局;其中法国人区分成军事区与生活区。其总体开发强度较低,建筑密度呈现从北到南(从法国人去到华人区)逐渐增大的趋势。以建筑质量上佳的官方建筑为主,少量商业建筑主要分布于华人区。建筑多采用法国流行风格,与林荫大道相互构成一座整齐、宽敞的法国风格城市。赤坎市则在地域气候条件、商业发展与殖民统治的影响下,形成了以赤坎埠为中心的环绕式组团格局,三个新组团包括东南部行政组团、东部填海商业组团、西南部商业组团。由于各时期主导力量不同,四个组团肌理各异。其开发强度较大,中心组团延续传统圩镇的自然肌理,密度最高;新组团采用方格网布局,开发强度稍低。中心组团以传统商业建筑为主,三个新组团则分布着代表当时先进建设思想、技术及流行风格的新型商业建筑,形成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面貌。

甘琳[4](2020)在《广州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应对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广州市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极大地威胁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正常代谢功能及协调发展。如何合理地评价和测算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对城市生态环境状况的监测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基于GIS和RS技术,围绕城市具有的复合性特征,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以及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广州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时、空、量、序的生态整合方法及地理学的空间量化分析,定量化测度了广州市2002-2017年人口干扰度、土地垦殖率、生态弹性度等指标,得出各评价指标及其综合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并探索了城市在多要素耦合机理下的生态系统健康应对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因子所对应的权重值分别为:人口干扰度(0.1825)、人口密度(0.0797)、土地垦殖率(0.0348)、NDVI指数(0.1461)、景观多样性指数(0.0910)、平均斑块指数(0.0370)、均匀度指数(0.0370)、生态弹性度(0.2286)、景观破碎度(0.0522)、林地覆盖率(0.0913)、人均GDP(0.0198)。(2)利用极差变换法、密度分析法、移动窗口法、综合评价模型等相关计算方法,定量测度了广州市2002-2017年间各指标因子的健康等级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广州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压力评价程度良好,压力强度呈现出中部>南部>北部的空间分异情况;2002-2017年的15年间压力评价为四级、五级区的整体比重增加了12.58%,三级区整体比重增加了3.53%,一级、二级区整体比重减少了15.98%,表明广州城市承受的压力强度不断增大。(2)广州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评价程度较差,北部区域比中部、南部区域健康状态好;2002-2017年的15年间状态评价为四级、五级区的整体比重增加了14.62%,三级区整体比重减少了5.03%,一级、二级区整体比重减少了9.6%,表明广州城市的状态呈现退化的趋势。(3)广州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响应评价程度较差,响应强度呈现出北部>中部>其他地区的空间分异情况;2002-2017年的15年间响应评价为四级、五级区的整体比重增加了2.45%,三级区整体比重增加了4.80%,一级、二级区整体比重减少了7.25%,表明广州城市响应水平逐年减弱。(4)近15年来,广州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处于三级及以上水平的区域占50.36%,整体上处于可维持状态;从空间分布上看,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北部地区健康状况普遍好于中部和南部地区;从健康等级变化趋势上看,四级、五级区整体比重增加了11.53%,三级区整体比重减少了3.17%,一级、二级区整体比重减少了8.37,表明广州综合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有逐年恶化的趋势。(3)通过采用差值分析及分区统计监测了广州市市域及各市辖区2002-2017年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变化情况,主要结论如下:(1)广州市近15年的市域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变化占比大小为持平>恶化>改善,所占比重分别为持平(60.57%)、恶化(30.73%)、改善(8.70%),表明广州市域内整体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处于可维持状态。(2)广州市近15年各市辖区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恶化较多的区域有从化区、花都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和南沙区;保持持平较多的区域有天河区、海珠区、越秀区、荔湾区;改善较多的区域有增城区、白云区、天河区、番禺区;从各区内部变化情况发现,南沙区、黄埔区这两个地区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恶化的区域较多,表明这两个区域近年各方面的退化现象严重。(4)通过监测结果对不同等级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变化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以便更好地为广州市实现城市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丘伟彬[5](2020)在《广州港和东莞港构建组合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我国港口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港口之间也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相邻港口间腹地重叠交叉,为避免恶性竞争及重复建设、提高港口投资和运营的效益,构建组合港成为港口资源整合的重要举措。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增长极之一,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背景下,珠三角港口建设将会对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广州港与相邻的东莞港腹地重叠交叉、港口同质竞争严重,且在新出台的《广东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中,广州港和东莞港功能布局相似,因此,对广州港和东莞港进行资源整合势在必行。本文以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为基础,首先对组合港发展模式进行分析,选择适合广州港和东莞港构建组合港的发展模式;其次,对两港发展现状以及腹地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对比分析,探讨了两港竞合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博弈论,先从经典的古诺模型博弈分析,再对Hotelling模型进行拓展,从一维拓展为二维,增加了港口的数量,同时考虑港口服务水平,基于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两种策略下验证两港构建组合港的必要性,并通过算例分析发现,港口服务水平的提高带动港口的效益上升,并且也对组合港的整体效益有提高;最后,探究了广州港和东莞港构建组合港的可行性,提出了组合港发展的对策建议。

彭媛媛[6](2020)在《基于多源数据的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区提取及其时空变化分析》文中指出近30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城市空间扩张尤为显着。建成区是衡量一个城市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对一个城市了解的切入点。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将为国家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区,以城市为单位,采用Landsat影像结合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的方法分别提取1993年、2002年、2011年、和2018年的建成区,选用扩张速度、扩张强度、扩张动态度、紧凑度、分形维数、重心迁移等指标从城市尺度对各个城市建成区扩张的特点与城市间差异进行长时间序列分析,选用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城市联系强度、联系隶属度、首位联系等指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扩张的区域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Landsat影像与DMSP/OLS、NPP-VIIRS夜光数据结合提取建成区,不仅利用了Landsat影像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保留了城市建成区的细节信息,又结合DMSP/OLS、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客观、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特点减弱了“同物异谱、同谱异物”、裸地、小村落的影响。同时以城市为单位提取建成区,充分考虑到城市发展的差异性,提高了分类精度。各个城市监督分类总体精度最小值为86.06%,大部分总体精度在90%以上,分类精度较高。该方法提取的建成区面积与统计数据建成区面积相关性分析R2为0.965,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表明建成区提取方法具有可行性、合理性。(2)湾区建成区扩张的总体特征。湾区面积由1993年的2334.53km2增加到2018年的9143.33km2,建成区面积增加6808.8 km2,平均每年增加272.35 km2。其中,2002-2011年这9年的扩张速度最快,1993-2002年这9年的扩张速度居中,2011-2018年这7年的扩张速度最慢,整体扩张速度呈现先加速后减速的状态。湾区的重心向西北25.39°方向迁移了9961.14m,1993-2018年湾区的重心虽有移动,但基本都在广州市的西南方,广州是该阶段湾区建成区重心所在地。湾区的紧凑度呈现增加-增加-减小的特点,分形维数呈现减小-减小-增加的特点,表明湾区的扩张1993-2011年填充型扩张为主,而在2011-2018年外延性扩张为主。(3)湾区各个城市建成区扩张特征。广州、佛山的扩张速度一直很高,澳门、香港、珠海这三个城市的扩张速度一直很低。1993-2018年,深圳、佛山、惠州、中山、珠海这5个起步相对较晚的城市扩张呈现先增速后减速的特点,澳门、广州、香港的这3个经济发展较早的城市呈现先减速后增速的特点,东莞、肇庆的扩张呈现一直加速的特点,江门的扩张呈现一直减速的特点。澳门、东莞、佛山、广州、香港这5个地区的重心迁移距离较短,而惠州、江门、深圳、肇庆、中山、珠海这6个地区的建成区重心移动距离相对较远。1993-2018年澳门、东莞、佛山、广州、深圳、香港、中山这7个城市的总体紧凑度增强,而惠州、江门、肇庆、珠海这4个城市的总体紧凑度减弱。(4)湾区发展模式及各城市相互联系。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规模呈次位型,首位城市的首位度不够明显,区域的中小型城市发展相对比较均衡,并没有形成东莞或者广州一城独大的现象。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间的联系加强,各城市对外联系总强度不断增大,2002年往后,广州的对外联系总强度一直居于首位。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以广州为核心,佛山、东莞为次核心的对外联系高值区,而香港、澳门则处于对外联系总强度的低值区。从首位联系方向看,分别形成了肇庆-佛山-江门、广州-中山-珠海-澳门、东莞-深圳-惠州-香港三个小城市组群,而广州作为肇庆、佛山的首位联系方向,又将三个小城市组群联系成一个整体。

刘琳婕[7](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朱腾伟[8](2019)在《清朝广州十三行法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十七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在近代化趋势下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不断冲击着清朝的海上对外贸易。为了应对西方近代化趋势的影响,清政府以广州十三行的对外贸易管理为中心,对外贸法制进行了变革,以管理对外贸易的粤海关为基点,联结参与对外贸易的行商与外商,规定了不同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并使之有效运转,形成了相对完善而具有特色的广州十三行法制。对广州十三行法制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考察清政府应对西方近代化趋势从而在外贸法制方面做出的变革,也可以探究广州十三行法制中借鉴传统法制所建立的适应近代贸易趋势并体现近代化因素的法律制度,还可以分析广州十三行法制变革的历史借鉴意义。本论文的研究除绪论与结论外,正文共分为五章。绪论对学界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与论文密切相关的“广州十三行”、“广州十三行的起始时间”、“广州十三行法制中法律关系的主体”概念进行了界定。正文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广州十三行法制变革的缘由。十七世纪以来的西方近代化趋势发展对清朝海上对外贸易提出了要求,也使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面临困境。清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改革了对外贸易制度,解除海禁并实施开海贸易。但是清朝既有的朝贡贸易法制不能适应与西方国家开展近代化贸易的实际需求,中西贸易开展与中西交往都需要新的法律制度进行规制,清政府在借鉴外贸管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考量中西贸易开展与管理的实际要求,在广州创设了粤海关,并以粤海关为基点联结行商与外商,通过规定这三类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权利义务并使之相互协调与制约并有效运转,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广州十三行法制。第二章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粤海关制度。近代化趋势下的中西贸易开展对清朝外贸管理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来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司不能适应开海贸易后管理近代化贸易的需要。清政府在广州创设了粤海关作为管理中西贸易的专门机构,建立了粤海关制度。粤海关是广州十三行法制中最重要的法律关系的主体,在法律关系之外粤海关承担着沟通中央与地方的职责,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利益,接受中央与地方的双重监督;在法律关系内部粤海关联结着行商与外商,承担着征收关税与管理贸易两大职责,负责对行商与外商的管理。粤海关既要实现清政府开海贸易的经济目的,也要满足清政府管控贸易以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要求。第三章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行商制度。为了实现对广州中西贸易的实际控制,并解决“华夷之辨”产生的官府直接管理外国人的障碍,清政府在粤海关建立了行商制度。行商在粤海关的许可下参与对外贸易并享有垄断外贸的权利,同时承担着代缴关税、管理贸易、管制外商及中外沟通等多种义务。随着近代化趋势下中西贸易的发展,行商的垄断外贸权利实际受到拘束,但行商承担的义务与责任不断被强化。行商既是广州十三行贸易的参加者,也是清政府管理外来人员的媒介,行商隔离了外商与官府,也隔离了外商与内地民人。行商制度有助于清政府对中西贸易的实际控制,并有利于实现贸易开放与贸易控制的平衡。第四章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外商制度。广州中西贸易的开展导致广州外来人员逐渐增多,为了管理外来人员并维持外贸秩序,进而维护社会安定与政治统治稳定,清政府以行商为媒介对外商实施了严格管制,建立了外商制度。以外商在广州十三行的贸易活动与居住生活为中心,清政府赋予了外商一定的权利,也对外商课以了广泛的义务,外商权利的行使需依附于行商,但外商承担义务是独立的。与近代化趋势下中西贸易发展带来的贸易管理形势变化相适应,外商制度经历了从松散管理到规范管理再到严格管理的变革过程,出于管理贸易与维护统治的需要,外商制度又表现出以“防禁”为核心的特点,约束了外商的人身自由也限制了贸易的自由发展。第五章广州十三行法制评鉴。粤海关、行商与外商三类法律关系的主体在广州十三行对外贸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各自的权利义务及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广州十三行法制。广州十三行法制随着近代化趋势的发展而不断变革,但本质上没有脱离封建法制的窠臼。广州十三行法制的建立与运行实现了清政府对广州中西贸易的管控,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中西贸易发展的要求,但也束缚了贸易自由发展并导致私相贸易频发。广州十三行法制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传统封建法制,促进了近代法律思想、法制理念与法制规则的萌动,为中国法制近代化做了一定的准备。广州十三行法制运行中存在的中西法律冲突,损害了广州十三行法制的效力,又对中国法制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广州十三行法制也可为当下贸易活动的法律规制提供历史镜鉴。从总体上看,广州十三行法制体现了清政府对西方近代化趋势的回应,广州十三行法制具有优势更有不足,其根据近代化贸易的发展要求而作出法制变革,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化趋势的要求,但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广州十三行法制束缚了贸易自由发展,从根本上违背了近代化潮流的发展趋势。

霍苏月[9](2019)在《基于风貌协调视角的广州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改造的景观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黄埔古港古村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中国传统村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其村集体用地上,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工业厂房与古村传统风貌不相协调,破坏了历史环境风貌的整体性。一方面,这些随着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逐步衰败的工业厂房亟需改造,以便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相协调;另一方面,这些工业厂房作为当地村集体工业发展的重要见证,承载了当地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的集体记忆,旧厂房改造应兼顾其工业记忆的保存与场所精神的延续。本研究从“风貌协调”的视角切入,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港古村的历史风貌特征及旧厂房的工业风貌特征进行具体阐述与总结,为旧厂房(区)的改造提供相关依据。希望能够以旧厂房(区)改造为契机,提升黄埔古港古村景观风貌的整体性,塑造能够体现场地不同发展阶段历史记忆的特色风貌,延续城市文脉、打造城市特色。本研究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实地调研法、类型学方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梳理了国内外在历史风貌保护与协调、工业景观改造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研究范围内古港古村与工业厂房的典型风貌特征;调查了不同人群对旧厂房的使用需求及对旧厂房改造的态度。主要结论可以概括如下:1、场地历史是一个持续累积并动态演变过程,不能粗略地以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征概括场地整体特征,即便在古港古村历史环境中,也不能片面的以其传统历史风貌完全覆盖场地内其他历史时期所遗留的特征;2、黄埔古村在街巷空间、广场节点、绿化类型等方面具有典型特征,在旧厂房(区)的改造中应加以借鉴沿用,从而呼应古村整体风貌特色;3、黄埔古村的民俗活动和黄埔古港的港口精神是场地重要的人文景观要素,旧厂房(区)的改造应充分表达相应的文化内涵,在非物质层面体现风貌的整体性;4、旧厂房(区)的改造应该兼顾场地中不同的使用群体,统筹考虑商铺店主、游客、当地居民等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研究通过对场地内两种不同风貌特征的详细阐述,结合对场地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尝试提出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改造的景观策略,对同类型的历史环境中旧厂房(区)的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张小星[10](2019)在《“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文中指出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原因要归结于铁路是最重要的陆路交通方式之一,一直深刻地影响、改变、重塑着世界的版图、空间、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铁路在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发展,尤其在新世纪进入高速铁路时代以来,中国已经引领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而火车站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枢纽和节点,也是城市与区域经由铁路相互连接的重要节点和界面,对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其周边地区的地域空间范围内更显突出,这正构成了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的直接原因。新时期以来中国高铁客站地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更凸显了这一命题的战略性意义。在对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案例中的基本事实和现象以及“车站在地区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的主要线索,本文首先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的概念设想及研究视角,对其与“车站地区”概念原型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辨析并希望在实证分析中得以检验。研究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及“车站关联地区”与“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据此以广州“三站”地区案例为对象展开讨论。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是对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和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从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广州“三站”的选址是铁路与城市双方协调、博弈的结果,以及“三站”成为城市功能布局、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支点及重要引导因素。第三章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在界定“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了“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与第三章的分析方法类似,本章亦在界定“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其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其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五章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在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以及国内外高铁客站地区案例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南站新城”及“广州南站关联地区”空间发展的机遇、挑战分析,以此展望地区未来的发展。第六章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在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解析了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及其机制,即车站角色的演变、空间的演变、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及“站-城”关系的本质。本文是基于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的个案研究,在实证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相关研究的分析框架。同时以个案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案例尤其是与相关经典理论模型的比较分析,从而探讨车站地区问题的个性与共性。分析结果显示“车站关联地区”的研究视角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相关结论也将为“车站地区”的城市更新以及空间开发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引发我们更好地审视“车站”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再思考。

二、2002年广州经济发展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广州经济发展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生产性服务业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影响研究 ——以清远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与概念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范畴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三、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界定
        四、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
    第二节 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概述与类型
        一、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概述
        二、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途径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社会分工理论
        二、交易成本理论
        三、产业关联理论
    第四节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相关理论
        一、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二、迂回生产与分工理论
        三、价值链理论
    第五节 生产性服务业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影响机制
        一、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知识扩散与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发展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三、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深化劳动分工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章 清远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清远民族地区的界定
    第二节 清远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现状
        一、清远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率
        二、清远民族地区三大产业增长状况
        三、清远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减贫现状
    第三节 清远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三大产业总体发展情况
        一、清远民族地区三大产业增加值与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分析
        二、清远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员情况
        三、清远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发展情况
    第四节 清远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发展现状
        一、清远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
        二、清远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内部行业增加值趋势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远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减贫的影响
    第一节 面板数据模型
    第二节 数据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第三节 测度方法
        一、单位根检验
        二、实证检验
        三、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回归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远实践对民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第一节 确保生产要素投入合理化与投资力度
    第二节 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
    第三节 优化民族地区区域产业结构
    第四节 构建民族地区产业保障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与意义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2)地域文化体验视角下四条旧城步行商业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背景
        1.1.1 选题缘由
        1.1.2 经济升级:全球体验经济时代到来
        1.1.3 消费转型:社会文化消费需求转型
        1.1.4 政策导向:建设全国高品位步行街
        1.1.5 文化背景:发扬传承岭南地域文化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综述
        1.2.1 关于地域文化的国内外研究
        1.2.2 关于体验的国内外研究
        1.2.3 关于步行商业街的国内外研究
        1.2.4 国内外步行商业街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2.5 国内外旧城步行商业街案例分析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理论意义
        1.3.3 实际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对象及范围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地域文化体验视角下旧城步行商业街体验要素研究
    2.1 基本概念
        2.1.1 旧城步行商业街
        2.1.2 地域文化体验
    2.2 珠三角地区的地域文化背景分析
        2.2.1 影响地域文化表达的因素
        2.2.2 岭南及珠三角的地域文化构成
        2.2.3 珠三角地区体验的地域文化特征及表现形式
    2.3 地域文化体验要素
        2.3.1 感官体验
        2.3.2 情感体验
        2.3.3 思考体验
        2.3.4 行动体验
        2.3.5 关联体验
    2.4 旧城步行商业街的地域文化体验系统模型构建
        2.4.1 体验与旧城步行商业街的关系
        2.4.2 地域文化体验系统模型
        2.4.3 旧城步行商业街的地域文化体验媒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域文化体验视角下珠三角四条旧城步行商业街调查分析
    3.1 调研设计
        3.1.1 客体对象特征调研设计
        3.1.2 地域文化体验主观感知的问卷设计
    3.2 对象背景调研
        3.2.1 佛山岭南天地步行商业街:岭南传统民居文化记忆
        3.2.2 澳门议事亭前地步行商业街:中西方多元文化兼容
        3.2.3 广州上下九路步行商业街:西关商廊市井文化延续
        3.2.4 中山孙文西路步行商业街:近现代粤商文化复兴
    3.3 地域文化体验感知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
        3.3.1 人口统计特征对比分析
        3.3.2 活动特征对比
        3.3.3 地域文化体验要素感知对比分析
        3.3.4 地域文化体验媒介评价对比分析
        3.3.5 地域文化体验感知内容的相关性分析
    3.4 街道空间的布局解构
        3.4.1 城市空间格局
        3.4.2 交通到达组织
        3.4.3 街道空间结构
    3.5 建筑形制与界面分析
        3.5.1 街道整体界面
        3.5.2 界面与环境渗透
        3.5.3 商廊建筑类型
        3.5.4 细部建构特色
    3.6 景观设施的营造探析
        3.6.1 街道景观
        3.6.2 基础设施
    3.7 商业服务的调查统计
        3.7.1 业态分布
        3.7.2 经营特色
    3.8 文化活动的过程追踪
        3.8.1 生活性事件组织
        3.8.2 文化性事件策划
    3.9 四条旧城步行商业街地域文化体验调查总结
        3.9.1 地域文化体验实地调查与问卷结果对比
        3.9.2 实地现状问题汇总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珠三角旧城步行商业街地域文化体验品质提升与思考
    4.1 构建珠三角文化主题,开启关联体验
        4.1.1 以历史文脉认同为主
        4.1.2 以时代特色适应为辅
        4.1.3 以珠三角商业文化发展为目标
    4.2 生成街巷空间序列,持续行动体验
        4.2.1 以商廊入口为起点
        4.2.2 以路径空间为骨架
        4.2.3 以节点空间为舞台
    4.3 塑造岭南建筑特色,激发感官体验
        4.3.1 继承珠三角传统建筑文化
        4.3.2 抽取岭南建筑的空间原型
    4.4 营造商街景观情境,提升情感体验
        4.4.1 商业街景观营造
        4.4.2 艺术人文设施
    4.5 活用地域文化遗存,启迪思考体验
        4.5.1 延续与活化物质文化遗存
        4.5.2 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存
    4.6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地域文化体验视角下珠三角旧城步行商业街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3)近代粤西广州湾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租借地的概念
        1.1.2 近代中国的租借地
    1.2 研究范围确定
        1.2.1 研究空间范围
        1.2.2 研究时间范围
    1.3 研究成果综述
        1.3.1 关于租借地城市研究综述
        1.3.2 关于广州湾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第2章 1899年前广州湾地区的发展
    2.1 广州湾地区的概述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社会条件
        2.1.5 经济条件
        2.1.6 人口情况
    2.2 广州湾地区的居民点
        2.2.1 赤坎地区
        2.2.2 麻斜地区
        2.2.3 海头汛地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租借地广州湾城市整体格局的演变(1899-1945年)
    3.1 广州湾初为租借地(1899-1909年)
        3.1.1 新城麻斜的规划
        3.1.2 军港白雅特城的建设
        3.1.3 商埠赤坎的发展
        3.1.4 1899-1909年间广州湾整体格局的构想
    3.2 华洋通力促进租借地建设与发展(1910-1937年)
        3.2.1 政治中心白雅特城的规划与建设
        3.2.2 商业中心赤坎的扩展与建设
        3.2.3 1910-1937年间广州湾城市整体格局的调定
    3.3 抗日时期的异常繁荣(1938-1945年)
        3.3.1 政治中心白雅特城的建设
        3.3.2 商业中心赤坎的发展与更新
        3.3.3 1938-1945年间广州湾的城市整体格局的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1899-1945年间广州湾的城市形态特征
    4.1 政治中心白雅特城的形态特征
        4.1.1 方格网式布局的总体形态特征
        4.1.2 街道形态特征
        4.1.3 典型建筑特征
    4.2 经济中心赤坎的形态特征
        4.2.1 组团式布局总体形态特征
        4.2.2 街道形态特征
        4.2.3 典型建筑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广州湾城市发展演变的动因与当代意义
    5.1 近代广州湾城市发展演变的动因
        5.1.1 法国殖民统治主导的规划
        5.1.2 广州湾华人力量的推动
        5.1.3 抗日战争加速城市发展
    5.2 近代广州湾城市形态演化的当代意义
        5.2.1 租借地城市建设经验
        5.2.2 加速城市空间的演进
        5.2.3 以历史记忆为基础协调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城发展
    5.3 本章小结
附录一 广州湾租借勘界画押图
附录二 广州湾租借地大事记(1898-1945年)
附录三 广州湾部分地名对照
附录四 近代粤西广州湾地区街道名称变更
附录五 租借地预算总收入、实际收入和河内总政府拨款额(单位:皮阿斯特)
附录六 广州湾历任行政长官名单
附录七 广州湾历史地图
图表目录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
致谢

(4)广州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和内涵
        1.2.1 生态系统健康
        1.2.2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
        1.2.3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1.3.2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与资源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预处理
第三章 广州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3.1 评价指标框架的选择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
        3.2.2 评价指标因子的选取
        3.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2.4 评价指标的量化分级
        3.2.5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3 评价模型的构建
        3.3.1 压力评价模型
        3.3.2 状态评价模型
        3.3.3 响应评价模型
        3.3.4 综合评价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
    4.1 压力评价结果
        4.1.1 人口干扰度
        4.1.2 土地垦殖率
        4.1.3 人口密度
        4.1.4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压力评价
    4.2 状态评价结果
        4.2.1 NDVI指数
        4.2.2 多样性指数(SHDI)
        4.2.3 平均斑块面积指数(Area_mn)
        4.2.4 均匀度指数(SHEI)
        4.2.5 生态弹性度
        4.2.6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评价
    4.3 响应评价结果
        4.3.1 景观破碎度
        4.3.2 林地覆盖率
        4.3.3 人均经济总收入
        4.3.4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响应评价
    4.4 综合评价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变化监测及应对策略
    5.1 市域综合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变化分析
    5.2 各区综合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变化分析
    5.3 广州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应对策略
        5.3.1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一、二级区应对策略
        5.3.2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三级区应对策略
        5.3.3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四、五级区应对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2.1 研究特色
        6.2.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荣誉与奖励
致谢

(5)广州港和东莞港构建组合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论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组合港及主要模式
    2.1 组合港的概念
    2.2 组合港发展模式
        2.2.1 政府主导模式的组合港
        2.2.2 企业主导模式的组合港
    2.3 各种模式的优缺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港和东莞港竞合状况
    3.1 广州港和东莞港发展历程
        3.1.1 广州港发展历程
        3.1.2 东莞港发展历程
    3.2 广州港和东莞港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3.2.1 港口基础设施及吞吐能力
        3.2.2 港口交通运输网络
        3.2.3 港口经济腹地发展现状
    3.3 两港合作发展现状
    3.4 两港竞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3.5 两港吞吐量预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港和东莞港构建组合港的博弈分析
    4.1 博弈论方法概述
        4.1.1 博弈论的概念
        4.1.2 合作博弈理论
    4.2 基于古诺模型的博弈分析
        4.2.1 两港口非合作博弈策略分析
        4.2.2 两港口合作博弈策略分析
    4.3 基于拓展Hotelling模型博弈分析
        4.3.1 模型的假设及构建
        4.3.2 基于非合作博弈策略分析
        4.3.3 基于合作博弈策略分析
        4.3.4 算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港和东莞港构建组合港的对策建议
    5.1 两港构建组合港的可行性
    5.2 两港构建组合港的对策建议
        5.2.1 建立组合港行政管理机构,采取地主港模式经营管理
        5.2.2 合并重组港口企业,统一经营港口业务
        5.2.3 串联两港供应链条,提高信息和创新能力
        5.2.4 提升人才队伍质量,出台政策吸引人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基于多源数据的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区提取及其时空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夜光数据和Landsat数据的发展和应用研究
        1.2.2 建成区提取方法研究
        1.2.3 建成区扩张时空特征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区位条件
        2.1.2 社会经济情况
        2.1.3 战略意义及相关政策
    2.2 源数据
        2.2.1 Landsat数据
        2.2.2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
        2.2.3 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
        2.2.4 统计年鉴数据
    2.3 数据预处理
        2.3.1 Landsat数据预处理
        2.3.2 夜间灯光数据预处理
第三章 建成区的提取
    3.1 建成区概念与提取方法
        3.1.1 建成区概念
        3.1.2 建成区提取方法
    3.2 Landsat影像建筑物提取
    3.3 夜间灯光影像确定建成区范围
        3.3.1 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确定建成区范围
        3.3.2 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确定建成区范围
    3.4 灯光影像范围与监督分类结果相交得到最终建成区
    3.5 结果分析与评价
        3.5.1 Landsat监督分类精度评价
        3.5.2 Landsat影像与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结合提取建成区结果分析与评价
        3.5.3 Landsat影像与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结合提取建成区结果分析与评价
        3.5.4 建成区提取结果与统计数据相关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成区扩张时空特征分析
    4.1 建成区扩张的空间特征分析
    4.2 建成区扩张速度与强度分析
        4.2.1 扩张速度分析
        4.2.2 建成区扩张动态度
        4.2.3 扩张强度分析
    4.3 建成区扩张形态分析
        4.3.1 紧凑度分析
        4.3.2 分形维数分析
    4.4 重心迁移分析
        4.4.1 重心计算
        4.4.2 大湾区整体重心迁移分析
        4.4.3 湾区各地区重心迁移分析
    4.5 城市规模及联系强度分析
        4.5.1 城市首位度
        4.5.2 位序-规模法则
        4.5.3 城市联系强度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的文章

(7)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清朝广州十三行法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综述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第一章 广州十三行法制变革的缘由
    第一节 西方近代化趋势对清朝外贸法制的冲击
        一、西方近代化趋势对清朝贸易的冲击
        二、西方近代化趋势促使清朝海上贸易政策改变
        三、清朝开海贸易后面临的法律困境
    第二节 清朝外贸法制的溯源
        一、清代以前的外贸法制
        二、清初的海上对外贸易法制
    第三节 广州十三行法制的建立
        一、广州十三行法制建立的历史经验借鉴
        二、广州十三行法制的体系构成
        三、广州十三行法制的法律渊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粤海关制度
    第一节 沟通中央与地方的粤海关
        一、粤海关设立的缘由
        二、粤海关对中央承担的职责
        三、粤海关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粤海关对广州十三行的关税征收
        一、粤海关对广州十三行征税的原则
        二、粤海关对广州十三行征收的税种
        三、粤海关对广州十三行征税的程序
    第三节 粤海关对广州十三行的外贸规制
        一、粤海关对外贸开展的管控
        二、粤海关对行商的管理
        三、粤海关对外来人员与船舶的管制
    第四节 粤海关的税收考核与法律责任
        一、粤海关的税收考核
        二、粤海关的法律责任
    第五节 粤海关制度的特点
        一、粤海关制度是市舶司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二、粤海关制度经历了不断变革的过程
        三、粤海关在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发挥作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行商制度
    第一节 行商制度的建立与变革
        一、行商制度的建立
        二、行商制度的运行
        三、行商制度的变革
    第二节 行商的权利
        一、行商外贸垄断权的内容
        二、行商外贸垄断权的维护
        三、行商外贸垄断权的限制
    第三节 行商的义务
        一、行商代为征收关税的义务
        二、行商管理对外贸易的义务
        三、行商管理外国商人的义务
        四、行商沟通中外的义务
    第四节 行商的法律责任
        一、行商承担法律责任的事由
        二、行商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五节 行商制度的特点
        一、行商制度是对官设牙行的继承与发展
        二、行商的权利受拘束而担责不断强化
        三、行商制度经历了不断变革的过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外商制度
    第一节 外商制度的建立与变革
        一、外商制度建立的原因
        二、外商制度的变化
    第二节 外商依附于行商的权利
        一、外商在贸易中的权利
        二、外商留居广州的权利
        三、外商的其他权利
    第三节 外商的独立义务
        一、外商在贸易开展中的义务
        二、外商留居广州时的义务
        三、外商遵守的商品管制禁令
    第四节 外商的法律责任
        一、外商承担法律责任的事由
        二、外商法律责任形式的特点
        三、外商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序规定
    第五节 外商制度的特点
        一、以行商为媒介的管理模式
        二、权利依附与义务独立并存
        三、对外商的管制趋于严格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十三行法制评鉴
    第一节 广州十三行法制的特点
        一、规定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权利义务并使之有序运行的体系性
        二、随着近代化趋势发展而不断调整的变革性
        三、体现近代性与本质封建性的法律性质两面性
    第二节 广州十三行法制的作用
        一、广州十三行法制推动了清朝近代贸易的开展
        二、广州十三行法制阻碍了清朝近代贸易的发展
    第三节 广州十三行法制的影响
        一、广州十三行法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封建法制
        二、广州十三行法制为中国法制近代化做了一定准备
        三、广州十三行法制具有一定的历史镜鉴意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基于风貌协调视角的广州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改造的景观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存量发展与“旧厂房”改造需求
        1.1.2 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观念的转变
        1.1.3 广州的工业历史与工业文化
        1.1.4 整治广州黄埔古港古村风貌的迫切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研究内容
        1.3.1 风貌研究范围
        1.3.2 旧厂房改造范围
        1.3.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风貌保护与协调方面
        1.4.2 工业遗存改造方面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风貌协调的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风貌协调的概念
        2.1.2 旧厂房与工业遗存的概念
    2.2 城市中新旧风貌关系的演变
        2.2.1 工业革命之前:渐进演替
        2.2.2 工业革命-20 世纪60 年代:破旧推新
        2.2.3 20世纪60 年代后:保护历史与协调更新
        2.2.4 广州历史风貌保护与新旧风貌协调
    2.3 新旧风貌协调的主要内容
        2.3.1 尺度与肌理的协调
        2.3.2 色彩与材质的协调
        2.3.3 产业与功能的协调
    2.4 新旧风貌协调的基本手法
        2.4.1 相似协调
        2.4.2 对比协调
        2.4.3 弱化协调
    2.5 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改造中风貌协调所面临的困惑
        2.5.1 关于风貌保护主体的问题
        2.5.2 关于风貌协调母体的问题
    2.6 典型案例研究
        2.6.1 北京第二热电厂更新改造
        2.6.2 台湾安平港历史风貌区更新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埔古港古村历史环境的传统景观风貌特征
    3.1 黄埔古港古村的历史沿革
        3.1.1 历史沿革
        3.1.2 黄埔古港古村的保护历程
    3.2 宗祠引领的多姓氏广府村落格局
        3.2.1 格局形成
        3.2.2 村落格局
    3.3 古村的传统景观风貌特征
        3.3.1 街巷空间
        3.3.2 广场节点
        3.3.3 绿化类型
        3.3.4 黄埔村古八景
    3.4 古村的人文景观风貌内涵
        3.4.1 宗祠文化与祠堂功能的转变
        3.4.2 民俗活动与地方传统的传承
        3.4.3 古村文化认知调查
    3.5 古港的景观风貌特征
        3.5.1 文献及绘画中的古港风貌
        3.5.2 黄埔古港的文化风貌内涵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的风貌特征及发展现状
    4.1 厂房风貌特征
        4.1.1 厂房的发展沿革
        4.1.2 整体空间格局
        4.1.3 道路及绿化类型
        4.1.4 滨水空间类型
    4.2 不同群体的空间使用情况调查
        4.2.1 当地居民
        4.2.2 店铺商家
        4.2.3 景区游客
    4.3 旅游市场发展背景下的改造机遇
        4.3.1 广州对“一带一路”国家游客的吸引
        4.3.2 文化类景点在广州旅游市场上的优势
        4.3.3 黄埔古港古村景区综合提升中的机遇
    4.4 生态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改造的景观策略
    5.1 旧厂房改造的总体原则
    5.2 多层级的风貌协调分区
    5.3 改造目标与功能置换
        5.3.1 改造目标概述
        5.3.2 厂房功能置换
    5.4 景观空间格局的整体性策略
        5.4.1 延续历史环境景观风貌的空间层次
        5.4.2 维持历史环境景观风貌的空间尺度
        5.4.3 沿用历史环境开放空间的组织模式
        5.4.4 协调历史环境景观风貌的环境色彩
    5.5 文化景观内涵的具象化表达
        5.5.1 文化展示空间表达
        5.5.2 地域文化符号运用
        5.5.3 特色游览路线组织与历史视线通廊梳理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的意义
        1.1.2 案例的比较分析是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1.1.3 问题的提出: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作为案例研究的典型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综述
        1.3.1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1.3.2 相关研究综述
        1.3.3 相关研究主要问题与不足
        1.3.4 研究将聚焦的基本理论命题
    1.4 研究视角
        1.4.1 “车站关联地区”的提出及其与“车站地区”的辨析
        1.4.2 案例比较分析方法之于“车站地区”命题的综合应用
        1.4.3 “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
        1.4.4 “车站关联地区”、“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
    2.1 导言
        2.1.1 广州中心城区之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主要历程
        2.1.2 广州“三站”之客运量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的检验分析
        2.1.3 广州“三站”是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的主要焦点
    2.2 广州“三站”的选址过程及其决策机制
        2.2.1 “铁路主导”:广州站的选址、建设
        2.2.2 “城市主导”:广州东站的选址、建设
        2.2.3 “铁路与城市合谋”:广州南站的选址、建设
    2.3 广州“三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1 广州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2 广州东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3 广州南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4 广州“三站”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
        2.4.1 广州站是现代城市格局初步形成的重要因素
        2.4.2 广州东站是天河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支点
        2.4.3 广州南站是城市“南拓”发展战略的重要“棋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3.1 导言
    3.2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主导作用
        3.2.1 “前广州站时代”:城市郊区演变为城乡结合部的空间、景观格局
        3.2.2 “一站时代”:单向分布、公服设施用地的圈层布局与旅馆用地的扩展
        3.2.3 “两站及三站时代”:双向分布、批发市场用地主导及其成片发展
        3.2.4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3.3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客流经济为主体走向车站诱导经济为主体
        3.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3.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3.3.3 小结
    3.4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3.4.1 空间形态:级差地租导向
        3.4.2 交通体系:单向平面放射体系走向双向立体网格体系
    3.5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3.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3.5.2 内在机制
        3.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贸批发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4.1 导言
    4.2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辅配作用
        4.2.1 “前广州东站时代”
        4.2.2 “两站及三站时代”
        4.2.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4.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诱导经济成为主体
        4.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4.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4.3.3 小结
    4.4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4.4.1 空间形态:城市轴线导向为主
        4.4.2 交通体系:双向立体枢纽体系的形成
    4.5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4.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4.5.2 内在机制
        4.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务服务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5.1 导言
    5.2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
    5.3 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的总结
    5.4 “广州南站新城”与广州“两站”关联地区的差异及其挑战
    5.5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主要策略
    5.6 “广州南站新城”的愿景展望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州“三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
    6.1 导言
    6.2 广州“三站”地区演绎了三种空间发展模式
    6.3 广州“三站”规划思想演变:车站作为城市发展的“工具”属性不断增强
    6.4 “车站关联地区”构成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类型
    6.5 车站地区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
    6.6 “站-城”关系的本质是空间供给与需求的匹配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2002年广州经济发展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生产性服务业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影响研究 ——以清远民族地区为例[D]. 周婷.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2]地域文化体验视角下四条旧城步行商业街调查研究[D]. 何文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近代粤西广州湾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与特征[D]. 莫楚卉. 广州大学, 2020(02)
  • [4]广州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应对策略[D]. 甘琳. 广州大学, 2020(02)
  • [5]广州港和东莞港构建组合港研究[D]. 丘伟彬.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6]基于多源数据的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区提取及其时空变化分析[D]. 彭媛媛.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7]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8]清朝广州十三行法制研究[D]. 朱腾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9]基于风貌协调视角的广州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改造的景观策略研究[D]. 霍苏月.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10]“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D]. 张小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标签:;  ;  ;  ;  ;  

2002年广州经济发展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