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价值标准和价值定义

论价值标准和价值定义

一、论价值标准与价值界定(论文文献综述)

刘雷[1](2021)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思想及其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分析经济现象、论证经济规律、推断结论或定理已经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工具。习近平十分重视数学发展,并对马克思的数学研究给予极高评价,多次强调现代数学工具对分析经济问题的重要性。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对现代社会科学积累的有益知识体系,运用的模型推演、数量分析等有效手段,我们也可以用,而且应该好好用。”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提到,马克思写下了数量庞大的数学等学科笔记,并引用恩格斯的话讲,马克思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习近平在“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中肯定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撰写的《21世纪资本论》并指出:“他用翔实的数据证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平等程度,得出的结论值得我们深思”。现实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明显不足,而习近平为“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指明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发展的方向。首先,马克思对数学有丰富的研究,数理分析方法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理逻辑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内在属性之一,马克思研究数学的目的在于撰写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借助数学方法科学抽象了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并借助数理逻辑推动政治经济学理论建构,这一过程是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对象具有“量”和“质”统一性和数学的根本属性决定的。马克思是精通数学的,马克思数学研究的进阶路径符合人对事物认知的一般规律,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是其钻研数学的根本前提,马克思开创了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数学先例,在研究高等数学中推动唯物辩证法与政治经济学实践统一。马克思为高等数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时代贡献,马克思推动了高等数学的发展,提出“无穷小量”与“0”之间的辩证关系,独创了求导法,系统梳理了“神秘微积分”“理性微积分”“纯粹代数微积分”的特点和不足,敏锐发现了代数学向微分学转化的环节,创造性提出马克思微积分关键理论、辩证方法、通用公式,揭示了微积分的本质,突破了初等数学向高等数学跨越的关键理论。其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再生产理论、转形问题以及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地租理论等蕴含着丰富的数理思想,体现了严谨性、简易性、可推理性特点,据此完成了经典数理分析表达,研究其数理分析的发展逻辑具有明显的时代假设前提、问题局限和意识形态差异,可进一步切合实际针对假设条件、计量单位、公式模型进行数理表达重构。第一,马克思对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定义和计算蕴含了“大数定律”思想,运用平均值规律的数理性质,阐释了价值规律的科学性,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过程中,敏锐发现货币转化为资本体现的“无形增值”,存在特殊商品才能使流通成立的等价逻辑,从数理逻辑发现了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根本载体,体现了数理“剪刀差”和传递的数理思想;马克思阐释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转形问题都是建立在不断赋予“质”和“量”的内在数理含义上的,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从数理的角度推进了理论逻辑的展开。第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经典数理分析是以初等数学公式、文字逻辑及举例实现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经典剩余价值论、再生产理论和转形问题的数理表达体现了严谨性、简易性及可推理性特点。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马克思所属时代基本前提假设,尝试建立了经典劳动价值论包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生产总量数理模型”、“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及其变化之间的数理模型”、“部门生产率与价值量变化之间的数理模型”、“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化与价值量变化的数理模型”、“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化和该企业单位劳动时间形成价值量变化之间关系的数理模型”等;尝试建立了经典剩余价值论所包含的“马克思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模型”、“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模型”、“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模型”等;尝试建立了“经典简单再生产”、“经典扩大再生产”、“经典价值转形问题”、“平均利润和平均价格”、“商业资本”、“地租”等理论的数理模型。第三,辩证探研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再生产理论和转形问题的发展逻辑和路径体系看,西方学者虽看似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表达解析内容,但也暴露了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发展的意识形态偏见问题,西方学者过于强调数学工具的重要性,经常出现“数理逻辑大于理论逻辑”的错误,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对西方学者研究述评和经典理论的数理建构上,还缺乏比较系统、全面的创新。第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现代重构必须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规律、新变化、新现象,以此对现代假定条件、计量单位与公式表达体系进一步重构,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观念、方法前提,切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推进数理模型建构。最后,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要科学看待数学工具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发展的能动作用,辩证分析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演进逻辑,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属性和时代需要的角度出发,创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数理分析研究,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科学性、解释力,形成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有效路径、方法体系,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李新潮[2](2021)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以来,对“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回答往往首先聚焦于对“中华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时代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的重要思想,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传承问题的政治高度和科学态度,为新的历史阶段全面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指明了方向。然而,以“政治话语”面貌首先出场的“两创”,常常被认定为是不证自明的,似乎可以被随意运用于关涉文化传承的所有语境之中。因此,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为理论视域,在批判性反思中厘清其理论定位,在学理性阐释中澄明其思想内涵,在历史性审视中彰显其思想史意义。“两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两创”与“二为”“双百”一起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内容;狭义的“两创”与“两相”“两有”一起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核心内涵。在狭义层面,“创造性转化”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状况将古老的文化内涵和形式转化为符合现代人需要的新内涵和新样式;“创新性发展”是指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在保留“旧文化”之中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发展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文化”,进而“新文化”又不断发展为“更新的文化”的过程。“创造性转化”重在“继往”,即在整理、筛选中华传统文化母体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解读和当代转化;“创新性发展”重在“开来”,即在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上,对富有当代价值的内涵和形式在实践中进行淬炼和发展。就哲学基础而言,“两创”思想之中蕴含着唯物史观的哲学底色、辩证否定的哲学内涵和辩证发展的哲学要求;就运行机理而言,“两创”思想之中内蕴着“思想再现—语境再植”“辩证分析—逐级抽象”“时空交融—综合创新”“纵横结合—循环往进”的内在机理。正是这些哲学基础和运行机理规范着“两创”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基本属性,规范着“两创”思想作为传承理念与传承方法统一体的展开模式。经过一系列的界定、辨析、分析和解读,希冀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范畴的特定概念,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具体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而言,有必要以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思潮谱系为历史底色,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境遇为时代背景,对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动因、对象、方向和路径进行系统考察,从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转化发展的实现。“两创”思想的思想史意义需要在近代以来的文化思潮格局之中进行谱系定位和历史审视:就纵向而言,“两创”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理论逻辑在当代中国的思想延续和理论表征,它不仅全方位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传承的核心观点,而且明确了评判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丰富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依据、融入了“综合创新”等思想成果、发展了“批判继承”的传承理念、明确了文化转化创新的基本限度,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新境界;就横向而言,“两创”文化观中蕴含的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从容自信的文化心态、可解析性的文化认知、实践取向的文化标准分别替代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或自卑或自负的文化心态、整体主义的文化认知、或内或外的文化标准,从而超越了“激进—保守”的文化困境,开辟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境界。总之,“两创”思想的理论出场和实践运用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马克思主义回答,但并不代表是对这一时代之问的最终解答,而只是适应新的时代语境所产生的阶段性理论呈现。只要“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没有得到彻底解答,只要其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古今中西”之争尚未得到彻底平息,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转化发展的文化使命就仍然驱使着我们继续前行。

林琳[3](2020)在《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审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工智能、区块链与物联网等技术对各领域的全谱渗透,前现代、现代、解构性后现代与建设性后现代的交汇通融,科学与人文在长期的对垒后趋向有机融合等,都对教育包括本科教育产生着持续而深远的影响。自201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如何在扩大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和水平,这是普及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当下,在中美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技术的打压,人才交流的封锁等都要求中国更加急迫地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真正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作为高等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的质量监测与保障举措,对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关乎我国本科教学的定位与本科教学改革的价值导向。由此,基于怀特海的价值理论重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对于确立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新使命、新方案、新标准、新策略,具有重要的先导性意义。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有机哲学家小约翰·柯布在人民日报《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中论述到中国的确在走向生态文明,并提出怀特海的思想极富启迪。“怀特海的全集翻译与研究”被列为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选题的研究方向,可见怀特海有机哲学思想的深刻性与洞见性越来越引起国人的关注。本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进行的,马克思与怀特海都立足有机、整体与过程,他们都诉诸感性活动主体。怀特海的价值理论在主体性方面颇具特色,其根植于自身融合式的哲学体系,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改进具有启示意义。本研究的内容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和研究综述主要从本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概念界定以及创新之处进行阐述。从国内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综述、国内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综述、国外内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综述三大方面梳理相关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以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从怀特海的价值理论出发,阐释怀特海本人的“是其所是”及其价值理论的“在其所在”,即怀特海价值理论产生的背景。其次,怀特海价值理论的本体意义,即价值是事件的内在实在性;价值尺度涉及“强度”、“满足”与“秩序”价值包含一种对“重要性”的判断;价值存在于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之中;价值具有具体性;道德价值:道德在于支配过程;价值的三重图式包括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关系。价值的多重维度包括:善、真、美、冒险及平和;在其评价理论中认为评价是价值世界的内在活动,并具有三重特征。最后阐述怀特海价值理论的价值及局限。第三部分,在对怀特海的价值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文本进行分析,通过Nvivo12软件对国家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进行词频分析、对国家审核评估标准中的要素进行一级编码并标明参考点。对29个地方政府的审核评估标准中与教育部颁发文件不同的8个省份的审核评估标准进行文本分析,阐释其特点。对随机抽样的33所高校的审核评估标准及其自评报告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四个自编问卷《本科教学评估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求《本科教学评估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所调查内容之间的关系。基于怀特海的价值理论对调查问卷的现状及各人口学变量进行差异分析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讨论。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教学评估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上存在极其显着的相关。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对于本科教学评估认知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之间的关系机制产生调节作用。即高需求水平下本科教学评估认知对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的预测作用强于低需求下本科教学评估认知对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的预测作用。针对问卷的不足采用访谈研究法,对25名被访者按照审核评估标准的科学性、人文性与关系性等问题进行访谈,基于Nvivo12对访谈材料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通过对审核评估标准文本的内容研究及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现状的调查研究,在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对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审核评估标准价值选择的取向问题包括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的实用倾向对情感的忽视、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选择技术化倾向对伦理性的忽略;学生、教师主体的缺位;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的混淆、审核评估标准中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关系错位使得审核评估标准制定的价值主体缺位;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内在矛盾:审核评估标准内容本身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矛盾;审核评估标准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对价值的分割,即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割裂审核评估标准的实践与评价,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的分野、体美劳三育维度与德智维度的疏离。第五部分,在怀特海价值理论视域下,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改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选择的整合旨趣。其一,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应重视价值理性;其二,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的选择应有机结合技术性与伦理性。第二,本科教学审核标准价值关系应走向有机追求。首先,融入审核评估标准以多元价值主体,包括学生、学生家长、教师、高校管理者、政府机构人员、社会第三方评估人员等审核评估利益相关者。其次,重梳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价值关系。最后,尊重审核评估标准变革中的逻辑。通过研究学校标准变革的逻辑,有利于确立理性化的标准变革目标与对策,同时这也是确保审核评估标准变革有效性的前提。第三,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矛盾的化解。在审核评估标准的实践与评价中,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矛盾应达到有机的统一。具体包括审核评估标准内容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接纳;审核评估标准内容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接受。第四,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包括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融合;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结合以及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德智体美劳五育评估维度的交融。

章光园[4](2020)在《社员权基本问题研究 ——基于团体法视角的展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社会各类团体组织的设立,团体法在众多部门法领域中不断崛起,私法中逐渐形成了个体法与团体法的二元主体结构,社员权价值日益凸显。肇始于罗马法的个体法研究已经很深入,而作为现代私法另一重要渊源的日耳曼法中的团体法研究还有待加强。与之对应,作为个体法上的权利,包括财产权、知识产权、身份权(亲属权)以及人格权,都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制度建构也较为完善,而作为团体法上的社员权,横跨民法、商法、经济法、社会法等众多部门法,是团体法有效运行的基石,虽然具体社员权研究已取得一定成绩,例如公司股东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以及现代业主小区中的业主成员权研究,尤其是关于股东权的研究,更是成了理论研究热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有关社员权的基本问题研究,目前还是非常薄弱的,这既与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明显不相称,而且长期以往,也不利于指导具体社员权研究,因为没有社员权基础理论的指导,具体社员权研究也很难深入,更难以达成理论共识。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立基于个体法与团体法的区分,围绕团体法基本原理,对社员权基本问题作了历史和现实的梳理,静态和动态的观察,一般和个别的分析,理论与实证的考察,努力构建一套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私法基本原理、基本体系相吻合的社员权基础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围绕当前正在进行的民法典编纂,专章探讨了社员权入典的可能性和具体安排。本文除导论与结论外,正文共分八章展开,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社员权范畴论”。本章解决社员权是什么的问题,解决如何认识社员权的问题,这应是社员权研究的逻辑起点。社员权与个体法上的权利不同,社员权是团体法上的权利,要清晰认识社员权,就需要对“社”、“社团”、“社员”、“社团法人”、“个体法”、“团体法”等概念有个清晰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才能对社员权作出科学合理的界定。与个体法上的私法权利相比,社员权具有现代性与高级性、综合性与多维性、实体性与程序性、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手段性与目的性、财产性与非财产性等特征。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对社员权作出不同的分类。社员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私法权利,它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传统民事权利体系的格局,打破了人身权与财产权一直以来对民事权利的垄断,掀起了一场民事权利的革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法由契约向身份的回归,有效地弥补了民法传统调整模式的缺陷,增强了民法对社会生活的调整和统帅功能,有力地推动了近代民法向现代民法的转变。社员权也是非常普遍的私法权利,基本涵盖了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生活的主要方面,几乎关涉我们每一个人的权益保护,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社员权也是当前实现市域治理、贯彻落实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重要工具和有力抓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法律权利,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关于社员权与成员权的提法,表面看只是一个称谓问题,但这背后触及到了社员权的本质理论,不宜用成员权代替社员权,以免增加理论混乱。第二章——“社员权演变论”。本章考察社员权在私法史上的发展演变过程,因为只有了解了社员权的过去,才能更好地把握社员权的现在与未来。在私法数千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私法权利的流变是探寻私法发展轨迹的一条重要线索。私法权利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单向到多维、程序权利逐渐实体化到实体权利不断程序化、个体法上的权利到团体法上的权利、身份向契约到契约向“身份”的双向以及奴隶到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近现代以来,私法权利发展的最大表现就是社员权的产生和发展。围绕团体人格与社员(成员)人格独立及分离这一团体法基本原理,分析考察了罗马法个人主义本位下的团体无法明确区分团体人格与成员人格,团体本身也被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日耳曼法与罗马法最大的不同,就是团体主义本位取向,在日耳曼的马尔克公社中,团体与团体的成员有了明确的区分,团体人格与成员人格出现了独立及分离。日耳曼法上马尔克公社还是一种事实上的共同体关系,法律性质上表现为总有,还处于所有权质的分割阶段,虽然具有浓厚的团体法因素,但还没有上升为独立的团体法。不过,必须承认的是,与罗马法相比,日耳曼法上马尔克公社中的团体成员权利可视为社员权的最早萌芽。与团体法产生相关的法制史事件,还有教会法上法人制度的出现。但是,从教会法的法人制度产生背景来看,法人仍然被看作是拟制的产物,没有出现团体人格与成员人格的独立及分离。团体法的正式产生,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以后的事情,尤其是公司制的出现,股东权的产生,可以看作是社员权的最早产生。1896年制定、1900年生效的《德国民法典》最终完成了社员权产生的临门一脚,该法典首次从团体法的高度,明确规定了一般意义上的社员权。《德国民法典》关于社员权的立法规定,被许多大陆法系国家仿效,产生了重大影响。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有着共同的法制史源头,法人制度在英美法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公司法立法表现突出,更是引领世界潮流。但是,英美法系没有所谓的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的划分,也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社员权,更多的是各色各样的具体社员权立法。清末变法,我国经由日本主要借鉴吸收了德国的立法,清政府颁布的民律、公司律中都有社员权的规定,民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典仍然延续了这一做法,在民法典总则编法人章节规定了一般意义上的社员权,这部民法典在我国台湾地区仍然在适用。新中国建立后,废除了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很长一段时间,除婚姻法等少数几部法律,一般性的私法基本没有,社员权就更是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我国初步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法、商法、公司法、经济法等部门立法非常活跃,虽然《民法通则》和《民法总则》没有关于社员权的一般规定,但在具体社员权立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公司股东权、业主成员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权等的立法即是典型代表。第三章——“社员权类型论”。本章梳理分析了现行法上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具体社员权,因为一般寓于个体中,个体展示了一般,要对社员权基本问题作出全面探讨,就必须对目前存在的各类具体社员权的法律属性、权利内容进行初步梳理,并对一些似是而非的权利形态作出辨析,进一步明确社员权的团体法权利本性。社员权与个体法上的私法权利不同,社员权是具象思维构建的产物,虽然关于社员权的一般性规则也有抽象思维的痕迹,但整体上来看,社员权的具体权利规则的构建还是立足于不同的团体本身的,具体社员权之间的个性明显。所以,类型论在社员权体系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抽象地谈论社员权意义不大。同时,通过类型论,建立一个社员权体系,才能从中更好地抽象归纳出社员权的一般性规则。社员权体系中,公司股东权是目前为止最为完善、最为典型的社员权,为其他类型社员权的规则完善提供了指引和参照。业主成员权是现代业主小区生活中的重要权利形态,不同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专有权与共有权,是构建和谐美好的业主共同体关系的重要权利,对其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也是一项重要而典型的社员权,尤其是当前推进“三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受到了高度关注,成为了理论研究的热点。建国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作为集体经济成分的合作经济组织比较发达,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这些合作经济组织吸收了市场经济的部分元素,延续发展了下来。这些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民间标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社员权,有专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整,权利内容较为丰富,是合作经济组织中的社员权代表。信用合作社的社员权,一直以来都有专门的法规调整,信用合作社改制后,绝大部分都变为公司,信用合作社社员权也就变为公司股东权。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社员权既具有公司股东权的属性,又有一般合作社社员权的属性。民间标会中的会员权也是一种具体社员权,虽然目前还未得到法律的认可。此外,在其他团体法人中也存在一些具体社员权,包括经济法上的重要主体——市场中介组织,其中也有大量的社员权形态存在,例如行业协会的会员权。志愿服务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慈善、志愿立法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志愿者权利中有一部分就属于社员权。消法上的消费者权利并不是社员权,消费者的社员权只能在消费者结成的消费者团体中才能产生。现在流行的俱乐部、会员制营销模式中的会员权,虽有社员权的外表,但缺乏团体法的根基,不是团体法意义上的社员权。工会会员的权利、政党党员的权利,虽然具有一定的公法色彩,但本质上还是社员权。第四章——“社员权本质论”。本章介绍了社员权相关学说,对学界有关社员权法律性质的诸多观点进行了评析,并明确提出了社员权的基本属性。社员权作为一类基本的私法权利,得到了绝大部分主流学者的承认和肯定,并在法律制度得到程度不一的反映。极少数学者不承认独立的社员权存在,他们认为,所谓的社员权,本质上还是社员个人在个体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漠视了社员在团体中的社员(成员)地位与个体法上的自然人与法人(法人作为团体的社员)不同。社员权否定说理论上根源于法人拟制说或法人否认说,过于强调个体的独立与自由,认为团体是对个体独立与自由的压制,没有意识到团体自由是比个体自由更高的自由状态,是个体自由发展的高级阶段。即便社员权肯定说内部,关于社员权的性质,也是五花八门,各种观点都有。关于社员权性质,目前存在着社员权所有权说、社员权债权说、社员权身份权说、社员权人格权说、社员权支配权说、社员权请求权说以及社员权形成权说。等等。这些理论学说各有特色,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员权的本质特征,但都不全面,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难以反映社员权的全貌。本文从整个私法体系来观察分析社员权性质,从私法体系中团体法与个体法并立的现实来看,明确提出了社员权是基本的私法权利,与个体法上的财产权、人格权、身份权(亲属权)以及知识产权并列,是宪法上的结社自由在私法上的自然延伸,是新兴独立的私法权利,是具有平等性质的私法权利。从私法体系中团体法与个体法不同的现实来看,明确提出了社员权是团体法上的私法权利,与个体法上的私法权利不同,是法定与约定权利兼容的私法权利,是集合性质的私法权利,是相对性与绝对性兼备的私法权利。从私法体系中实体法与程序法分野的现实来看,明确提出了社员权是具有浓厚程序性因素的私法权利,与个体法上的实体权利与程序权利分离行使不同,是程序权与实体权兼容的私法权利,是具有自我保护和自我救济的私法权利。在社员权的以上三项属性中,团体法属性是社员权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他两项属性,对社员权的行使、救济等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真正塑造了社员权品格,也是社员权能够成为基本私法权利的根本所在。第五章——“社员权构成论”。本章深入讨论了社员权的内部构成,对传统的社员权自益权与共益权的二元划分提出了批评,认为权利的划分不能以目的为标准,并严格遵循私法权利理论按内容对权利划分的一般标准,明确提出了社员人身权、社员财产权与社员程序权的社员权三分法。社员权三分法,是围绕最为典型的社员权提出的,这些典型的社员权包括公司股东权、业主成员权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三分法下的社员权,有的已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有的还属于理论上的提炼,但在法律规定和现实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和体现,是可以成立的。社员人身权、社员财产权与社员程序权,各自具有不同的法律性质,但又统一在社员权名义之下,本身不存在主从、原权与救济权的区分,是一体共存的。从社员权法律关系角度观察,社员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负有社员义务,不过,在二者的关系中,社员权利处于主导地位。社员权的构建本身就是具象思维的,不同于其他的私法权利是抽象思维的产物,所以,特殊社员的权利义务也必须给予应有的关注,以体现实质公平和正义。在以上对社员权深入解剖的基础上,将社员权与传统私法上的权利作了深入比较,从微观、实证的角度再次论证了社员权的独立品格。第六章——“社员权变动论”。本章考察了社员权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动态过程,也即社员权的产生、取得、处分与丧失。社员权是团体法上的私法权利,先有团体法人的成立,才有社员权的产生。本文首次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社团法人成立的一般原理,详细论证了法人财产权(所有权)与社员权的产生,从法律原理的角度论证了社员权的独立存在价值。社员权的产生,实现了个体法向团体法的跃升。社员权的取得,表现为社员资格的取得,取得社员资格也就取得了社员权。社员权的取得方式,大体可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每一种取得方式又可分为若干具体情形。社员权作为私法权利,权利人可以为一定的处分,包括转让、质押与抛弃。社员权转让、质押一般发生在营利性团体中,因为这类团体中的社员权具有财产价值。社员权丧失的情形包括团体解散、社员主体的消灭、除名、退社以及社员权的转让等。社员权的丧失,在团体法与个体法上都将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与社员权的产生呈现反向运动,实现由团体法向个体法的回归。第七章——“社员权实现论”。本章继续从动态角度考察了社员权的行使、效力、侵害、保护以及司法实践。作为团体法上的权利,社员权不同于个体法上的权利行使,社员权行使不仅会发生社员个体所预期的效果,而且最终会产生团体法上的效果。社员权在行使类型、行使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都会受到法律的专门调整。社员权行使也是一种法律行为,同样要接受法律的效力评判。社员权的行使通常都是在团体内部以集会的形式实现,其最终表现就是团体决议行为。团体决议行为已经完成了由社员个人行为到团体行为的转变,是形成团体意志、团体决策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团体行为也是法律行为,也需要接受法律的效力评判,评判的标准有决议的内容、决议的程序等。对于决议结果,不管赞成还是反对,社员都要无条件服从,即使与自己的预期相违背也是如此,这就是团体的拘束效力。社员权的行使要遵守团体章程,否则要接受团体内部的社团罚。作为团体法上权利,社员权的侵害,属于一般侵权行为,但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说侵害主体、侵害方式、侵害内容、救济模式等等。按侵害主体可划分为社团对社员权的侵害、社员对社员权的侵害与第三人对社员权的侵害;按侵害对象可划分为侵害社员人身权的行为、侵害社员财产权的行为与侵害社员程序权的行为。与社员权的三大基本属性对应,社员权的保护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进行。作为基本的私法权利,社员权可以寻求侵权责任法的保护;作为团体法上的私法权利,社员权也可以寻求团体法上的保护;作为具有浓厚程序性因素的私法权利,社员权也可以寻求自我保护。考虑社员权的自我保护都是在团体内部通过集会功能实现的,所以理论上可将其一并归入团体法上的保护。司法是实现社员权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社员权保护的最重要的方式,但当前的社员权司法整体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很多案件的裁判标准并不统一,审判质效有待提高。第八章——“社员权立法论”。本章从法政策的角度,讨论了社员权的立法问题,尤其是社员权入典的现实意义、可行性及具体条文的设计。在大陆法系代表性国家,有关社员权的一般性规范,通常都规定在民法典总则编社团法人章节中,内容上大体相同,都是有关社员权的一般性规定,包括社员资格、社员权行使、退社等。我国现行法上无社员权之名有社员权实,《民法通则》与《民法总则》都没有社员权的一般性规定,《物权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公司法》等民事单行法、特别法以及商事特别法对具体社员权作了明确规定。总体上,我国在团体法的立法上已经处于落后。当前的民法典编纂,要体现出团体法应有的地位,强化团体法因素塑造,以充分反映团体法崛起的客观事实。民法典的编纂,为社员权入典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并充分论证了社员权入典的必要性可行性。围绕社员权的立法内容,对学者的民法典总则编草案建议稿和官方公布的民法典草案作了评析,整体上,学者建议稿更开明,基本都有社员权的规定,虽然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官方公布的草案明显要保守得多,总则编还是照搬《民法总则》的规定,只有规定了股权,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社员权。民法典总则编应该对社员权的基本内容作出规定,并处理好与章定(约定)社员权的关系,尊重团体自治,赋予团体活力。在社员权的立法模式上,建议采纳总分结合模式,在民法典总则编中对社员权基本内容作出一般规定,同时进一步完善民法典分则编、民事单行法、商事特别法、经济法、社会法等部门法领域的具体社员权规定。最后结合当前民法典编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总则编社员权立法的体系安排与条文设计的立法建议。

郭舒婕[5](2020)在《对外传播视域下的陈世骧中国抒情传统观》文中提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以语言为载体,语言教学在汉语国际推广初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汉语对外传播不断推进,语言、文字等表层文化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应考虑西方学术界对中国文化体系的研究进程,以海外汉学学术研究作支撑,挖掘适合传播的深层文化,开辟合理、科学的传播路径。本文选取陈世骧“中国文学抒情传统”论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陈世骧在中西比较语境中发掘了中国诗歌追求内在体验和情感自由的哲学价值,以“抒情”二字概括了纷繁复杂的中国文化本质,降低了理解中国诗歌的难度,易于学生获得强烈的诗意感受。文章绪论部分从介绍性阐述和批评式阐述两个维度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了解陈世骧“抒情传统”论多元化的学术研究背景。陈世骧在异质文化中寻找中国诗歌内蕴的情志,有其特殊的生成背景和参照视野,文章第一章前两部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第三部分梳理了“中国抒情传统”学说的发展流变,诸多学者在批评和发扬中不断深化和扩充陈世骧的中国抒情传统观。在后世逐步形成的“抒情传统”学派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高友工和陈国球。高友工的美典论打破了文学局限,推衍出中国美学史上各个艺术体类的抒情理想;陈国球通过重新建构陈氏文论,大力向内地推行“抒情传统观”。抒情传统学派的研究多基于对陈氏文论“具体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理论”的二维建构,难以涵盖诗歌抒情的所有特点。为了弥补这一诗学理论研究的漏洞,文章第二部分先从东西文化对比的角度解释了“中国抒情传统”的文化内涵。“抒情传统”观念中的“诗”字里行间潜藏着先民的人生体验,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力量,为对外汉语中的诗歌教学提供十分具有深度的范本。为深化对“抒情诗”的认识,本文从“诗”的构成要素出发,从诗的音乐性、个人话语调、诗的文辞、诗的主题四个维度对“中国抒情传统”学说再架构。文章第三部分,由“中国抒情传统”观的实质出发,发掘对在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中的意义,并给出教学实践的建议。在现代学术多元化的背景下,本文以陈世骧的学术思想为脉络,探讨一代寄居海外的汉学家寻求中国文学在世界安身的历程。感受其在西方文化中,怀着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和自豪感建构“中国文学抒情传统”论的意义。同时,透过对这一文论整理,寻找汉语国际教育文化传播的新方向,为中国文论的现代转换和文化对外传播实践自由对话提供新思路。

武昕[6](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中国人民正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行持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正在向世界传递怎样的核心价值?作为中国优秀青年代表的大学生,对于国家核心价值观是否自信?这些都是影响国家前途命运的至关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要求一方面是对“能担当”的价值观认知和认同程度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对“肯担当”的价值观践行驱动力和意志力的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动力机制,是建立在对价值观高度认知、坚定信仰基础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标准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促进大学生担当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并不是“四个自信”之外的第五个自信,而是“四个自信”的价值内核。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针对大学生这一关键群体,对“何为自信”“因何自信”“如何自信”“是否自信”“怎样实现自信”等问题进行追问,是充实大学生精神世界、应对西方价值扩张的现实需要,也是巩固“四个自信”,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亟待解决的前沿命题。全文除导论、结语以外,共包含以下五部分内容:第一章,前提阐释。围绕“何为自信”的问题,从基本概念、主要维度、核心标准和思想资源四个方面,着重探寻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本质规定。在基本概念的界定上,从价值观的基本属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研究的具体语境出发,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动力机制,在性质维度体现为政治自信、在主体维度体现为一种集体自信、在客体维度体现为价值标准自信、在作用维度体现为动力机制。在内容结构方面,从主体、内容、发展和比较四个维度,厘清了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主要内容。在核心标准上,突出价值观自信的实践指向,在认知和践行双重维度,以大学生“能担当”“肯担当”的具体表现为切入,以坚定信仰、模范践行、积极传播三个向度界定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标准。在理论基础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人类社会共识对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基础作用。第二章,逻辑依据。围绕大学生价值观“因何自信”的问题,从历史发展、文化互动和实践指向三重维度,回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必要性问题。在历史依据方面,从社会心态变迁和核心价值观凝练过程入手,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逻辑演绎,着重分析了社会历史现实与价值格局变迁、核心价值观凝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文化依据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在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大众文化与小众文化的互动中得以发生、发展和巩固。在实践依据方面,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和现实要求出发,聚焦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指向,并以“知”“行”转化的动力为切入点,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实践依据。第三章,要素与机制。聚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生成过程,对其要素、机制和生成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在生成性上,从认知、认同和实践三个大类,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生成的基础要素;并从认知、动机、情感和选择的四维机制出发,阐释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发挥作用的主要原理。在此基础上,从群体与个体的价值互动、认知与认同的动态关系、内化与外化的践行推动、自我与他者的价值比较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生成的过程特点。第四章,现状考察。以实证调查的方式回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自信与否”的问题。从全球化语境、市场化背景和信息化时代三个主要趋势入手,研究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时代语境。并依托当前学界丰富的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研究,比照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标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研究等方式,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认知和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以典型性案例和现象级事件为抓手,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五种实然样态。最后,结合现状的整体把握,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问题的成因,为解决具体问题奠定了逻辑基础。第五章,培育策略。围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自信“怎样实现”的问题,从主要任务和关键点位上,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提升策略。指出要把握价值观培育的时代要求,以“四个引导”为契机明晰大学生价值观自信培育的基本任务;要通过对关键队伍、重要环节、重点领域和主要路径的把握,筑牢人才价值引领的协同阵地,不断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王英洁[7](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始于“初心”,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即从自己的角色定位出发,认知“我”是谁;牢记使命归于“使命”,回答了主体“我”应该为谁去做,并做些什么。所以,初心和使命也是人的价值观的显现。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者,是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教育者,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耕耘者。“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正是党和国家、社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期望和诉求。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价值观关系着受教育者是否能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价值认同,关系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能够完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任务,关系着大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价值观形成的理论与方法,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内蕴在教师的观念体系内,隐含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显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中,对铸魂育人行为具有价值引领作用。所以,在学理上明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价值取向,探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生成要件与逻辑,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评价标准意义重大。因此,本文从本体论的视角,理性地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应为何态”、“源起何处”、“何以生成”、“以何评价”、“有何价值”的问题。全文分七个章节展开论述,具体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研究进行整体把握,从研究背景中把握动态环境,定位研究价值;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对比、归纳、总结当前研究范围,提取关键研究脉络;从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中分别阐述行文逻辑和方法依据,确保本文构思缜密、有理有据。第二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进行理论概述。本章通过对价值、价值观的含义的探索,从共性到个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含义、功能、特殊性进行梳理和廓清,为后续研究提供核心范畴;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理论基础进行解读,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明确研究主题、研究思路的可行性;基于此,进一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生成之意义。第三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基本结构。本章从核心内容、构成要素、内在特质三个维度勾画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内在机理,回答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应为何态”的问题,以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研究效果。第四章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生成要件。本章从主体依据、职业诉求、社会条件三个方面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源起何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生成要件必然离不开主体依据和职业诉求,同时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要思考其生成的社会条件。只有根植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价值观才能体现时代风貌。第五章研究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生成逻辑。本章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心理机制、实践向度、价值承诺来论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何以生成”,这一部分运用了多学科理论知识展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生成的主客观内外联动过程,呈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生成的逻辑理路。第六章论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评价标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进行评价,要遵循以“意识自觉”为核心的个体标准、以“八个统一”为指导的教学标准、以“职业责任”为依据的角色标准、以“四个服务”为尺度的社会标准,以此完成“以何评价”的理论探索。第七章介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时代价值。本章从国家站位、课程方位以及角色定位三个层面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有何价值”,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生成的时代价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生成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作用的必然选择,是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任的核心支撑。

董政[8](2019)在《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国家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新中国的国家建设,当代中国法理学也走过了七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段艰辛的学术探索的历程中,当代中国法理学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逐渐建构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国家建构的事业得到更加全面与深入的推进,这为当代中国法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学术契机。因此,当代中国法理学需要反思和总结自身的不足,并努力寻找新的理论突破点与增长点。这样就需要从国家观入手,一方面通过梳理、分析与评判中国法理学在不同阶段所持之国家观来反思国家与法的关系在当代中国法理学所呈现出的不同样态;另一方面,在总结当代中国法理学国家观研究之不足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建构“国家的法理论”这一理论构想。简言之,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国家观研究既是一种寻找“国家”的学术反思,又是一种找回“国家”的学术构想。为了能清晰地描绘当代中国法理学之国家观的内容与变迁过程,需要建立了三个理想型,即“强”国家观的法理论、“弱”国家观的法理论和“以国家为中心”的法理论。这三个理想型是对中国法理学三个历史阶段的概括或模型化:第一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这一阶段的法理学属于一种“强”国家观的法理论,以“国家与法的理论”为典型;第二阶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2005年左右),由于这个阶段法理学业已获得自身的正当性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并且各种法理论层出不穷、蔚为大观,因而这个五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法理论属于“弱”国家观的法理论,主要考察的是以张文显教授为代表的权利本位论、以夏勇教授为代表的民权哲学、以公丕祥教授为代表的法制现代化理论,以苏力教授为代表的法治本土资源论、以梁治平教授为代表的法律文化学;第三个阶段是从2005年以来至今,纵然有一些法理论还未形成气候,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和讨论,但是这些法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主动地将“国家”置于其理论学说的核心位置,自觉地探究国家与法之关系的基本原理与规律,这些法理学属于“以国家为中心”的法理论。这一法理论的典型有以强世功教授为代表的立法者的法理学、以高全喜教授为代表的政治宪法学、以苏力教授为代表的大国宪制论。“国家与法的理论”之所以是“强”国家观的法理论,是因为在国家与法的关系中,国家在价值层面上居于统摄地位,法很大程度上沦为国家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法理论也因此成为国家理论的附属品。换言之,在“国家与法的理论”中国家(理论)比起法(理论)而过于强势,国家与法在理论上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与“强”国家观的法理论之“强”一样,所谓“弱”国家观的法理论之“弱”也是从国家与法之关系的角度界定的,只不过这种“弱”表现出更多的复杂特性。首先,国家观之“弱”表现为相对弱势,是相较于“强”国家观之绝对强势而言的。其次,国家观之“弱”还意味着包含国家视角、叙事、利益、精神、价值的国家理论的式微。再次,国家观之“弱”也指明了国家主题不再是法理学的中心主题,换言之,法理学对国家主题的关注只是法学理论自身研究的一个附带结果而已。最后,国家观之“弱”还体现为尚未建构起与法学理论相关的系统性的国家理论框架。正是基于这四点特性,国家(观)较之于法律(观)在这种法学理论模型中居于一种弱势地位。“以国家为中心”的法理论是指以国家为研究“视域”的法学理论范式。这一法学理想型中从国家出发重新审视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进路、研究旨趣等,将国家重新纳入到了法学基本理论的讨论之中,并且国家与法的关系构成了这一法理论的基本研究范畴。从“强”国家观的法理论到“弱”国家观的法理论再到“以国家为中心”的法理论,国家观在当代中国法理学中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虽然目前中国法理学开始逐渐意识到国家之于法学理论的重要价值,但是总体而言将国家与法之关系作为法理学基本研究范畴的自觉性还不强,尚未建构起足以解释当代中国重大法治实践的理论模型、分析框架与方法论。因此,正是在反思与总结当代中国法理学国家观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迈向“国家的法理论”。可以从时代语境、研究对象与主题构成三个方面对“国家的法理论”进行论纲性的阐述。首先,“国家的法理论”之时代语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时代”有四重内涵,即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中华民族奋斗的新目标、担当国际秩序的新角色,以及这一新时代依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这是新时代基本属性的不变性。新时代对于法学理论研究的意义在于,它为当代中国法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命题,“国家的法理论”实际上就是在这些大的题域的统摄下对具体相关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说,新时代为当代中国法理学迈向“国家的法理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研究契机,其具体表现为注重交叉学科研究的契机、注重法学宏观范式的研究契机、注重探寻国家精神的研究契机,这些契机也是“国家的法理论”今后深化研究的立足点。其次,由于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法理,因此作为一种法理学的“国家的法理论”当然也是以法理为研究对象,只不过这一法理是现代国家建构的法理,即现代国家在以法建国、以法治国过程中的法律规律、原则、方法与价值。正是由于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国家的法理论”在研究中虽然以国家作为中心视角、从国家出发来观察法律,但其落脚点是发现、观察、分析与提炼法理。最后,“国家的法理论”对现代国家建构之法理的研究不是漫无目的地展开,而是在更为具体的研究主题之下去发现、观察、分析与提炼法理。因此,还需着重分析“国家的法理论”之主题构成。“国家的法理论”包含着三大主题即国家理性、法律理性与政党理性。当然,“国家的法理论”并不是孤立地研究这三大主题,而是集中地考察国家理性、法律理性与政党理性的互动关系,这一互动关系组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国家建构的法理图景,也即形成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立宪的政党—国家理性。

程明喜[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认为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叶长红[10](2019)在《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担负文化建设和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培育的责任,注重高校的文化建设与培育是提高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归属上讲,大学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范畴,其文化建设与高校的职能息息相关,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其目的是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以灵活化、终身化为特质,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群体,提高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高等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群体的关注,从学生个体——人,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点”现实的人“入手,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施文化育人,以文化整体观贯穿教育过程,以文化的有机整体,实现“文而化之,以文化人”,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兼顾文化自觉。在文化育人的内容上,注重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注重文化自觉,在育人过程中,实现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与培育作用,重点是以化成天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是以人学理论为指导,界定清楚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视角,分析文化育人在高校的实施中对人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学界对于人学理论的讨论与新进展,并关注其他育人理论,主要以人学理论为理论支撑展望文化育人的发展前景,更好地研究关注文化对于人的积极内化作用,培育出更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高的人才,并将积极关注学界关于人的理论的新进展,为文化育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推进高校文化育人。首先,以人学理论为视角,在本文中将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界定清楚,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四个方面阐述文化育人对现实的人的影响。以人学理论透视高校文化育人,其目标是通过文化价值观的整体贯穿,文化对人的影响,实现文化的内化作用,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讲,文化育人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所追求的目标是契合的,体现了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关注的理论诉求。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一部分,人既可以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实施者,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对象,在高校文化育人中,人的存在、人的本质是文化育人实施的对象与基础,而人的价值的实现,人的发展的展开是文化育人所应有的目的。其次,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出发,分别探讨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人的存在论之人的实践性存在、主体性存在和能动性存在是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和个体性是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紧紧抓住人的本质的特点必不可少。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观建设中必须厘清人的价值论之人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以及价值的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也要求准确把握价值的属性和特点。人的发展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也是文化育人的人学诉求。本文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以及发展论四个方面出发,分别分析了当前文化育人在这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解决建议,丰富了文化育人的理论和实践建设。最后,从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人学制度建构和人学实践建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人学理论建构包括人学理念、人学目标和人学内容的建构,人学制度建构要以人为本,建立文化育人的行政组织制度、教育教学制度和机制,人学的实践建构主要从文化育人的课堂建设入手,从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入手,关注当前的网络课堂建设,形成文化育人的课堂合力,以文化育人的理论、路径和课堂建设三方面的合力,共同推进文化育人的发展。本研究的难点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研究高校文化育人,在研究的深度上还有很多的欠缺,在二者的理论分析以及方法论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也是本研究后续会注意的问题,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文化育人将面临新的态势,因此,将更加注重研究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二、论价值标准与价值界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价值标准与价值界定(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思想及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数学研究与政治经济学数理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相关概述
        2.1.1 数理分析基本概述
        2.1.2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数理分析
        2.1.3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数理特性
    2.2 马克思数学研究的进阶路径
        2.2.1 马克思研究数学的根本前提
        2.2.2 马克思研究数学的直接目的
        2.2.3 马克思研究数学的递阶逻辑
    2.3 马克思数学研究的时代贡献
        2.3.1 马克思独创0/0求导法
        2.3.2 马克思合理化微分过程
        2.3.3 马克思突破数学跨越关键理论
    2.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运用数学内在依据
        2.4.1 数学与经济学结合的发展必然
        2.4.2 数理分析抽象理论的基本方法
        2.4.3 数理逻辑推动政治经济学理论建构
    小结
第3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数理分析及其发展
    3.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数理思想
        3.1.1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数理思想
        3.1.2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数理思想
        3.1.3 货币的起源与价值形式数理思想
        3.1.4 价值规律与商品拜物教数理思想
    3.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经典数理表达
        3.2.1 经典劳动价值论的假设前提
        3.2.2 经典劳动价值论的数理分析
        3.2.3 经典劳动价值论的数理模型
    3.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数理解析
        3.3.1 劳动价值论数理模型的解析发展
        3.3.2 劳动价值论数理方法的问题辩难
        3.3.3 劳动价值论数理分析的现代重构
    小结
第4章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数理分析及其发展
    4.1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数理思想
        4.1.1 货币转化为资本数理思想
        4.1.2 剩余价值生产数理思想
        4.1.3 资本主义工资实质和形式数理思想
    4.2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经典数理表达
        4.2.1 经典剩余价值论的假设前提
        4.2.2 经典剩余价值论的数理分析
        4.2.3 经典剩余价值论的数理模型
    4.3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数理解析
        4.3.1 剩余价值论数理模型的解析发展
        4.3.2 剩余价值论数理方法的问题辩难
        4.3.3 剩余价值论数理分析的现代重构
    小结
第5章 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分析及其发展
    5.1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思想
        5.1.1 资本循环和周转数理思想
        5.1.2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数理思想
        5.1.3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数理思想
        5.1.4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数理思想
        5.1.5 借贷资本和资本主义地租数理思想
    5.2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经典数理表达
        5.2.1 经典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的假设前提
        5.2.2 经典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的数理分析
        5.2.3 经典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的数理模型
    5.3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解析
        5.3.1 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模型的解析发展
        5.3.2 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方法的问题辩难
        5.3.3 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分析的现代重构
    小结
第6章 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
    6.1 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
        6.1.1 科学看待数学工具对学术研究的能动作用
        6.1.2 全面认识数理分析对理论发展的重要价值
        6.1.3 辩证分析国外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演进逻辑
    6.2 强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科学性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政治性
        6.2.2 深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学理性
        6.2.3 夯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基础性
    6.3 提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解释力
        6.3.1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问题导向
        6.3.2 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应用领域
        6.3.3 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理论体系
    6.4 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基本路径
        6.4.1 创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数理分析研究
        6.4.2 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基本原则
        6.4.3 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方法体系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学理基础: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一)“文化”与“传统文化”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立场:文化的最终根源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
        (二)认识前提:“使死人复生”的同时“死人也使我们受苦”
        (三)基本依据: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决不是“永恒价值”
        (四)基本态度:同传统观念的最彻底决裂决不是文化虚无
        (五)传承方式:“剥取”与“扬弃”
第二章 近代文化思潮谱系中“两创”的时代出场
    一、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双重路向”
        (一)“以中化西”与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文化传承观
        (二)“以西化中”与自由主义西化派的文化传承观
    二、“第三重路向”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传承观
        (一)“以马化中”与“三元格局”的形成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传承问题的探索历程
    三、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生成脉络
        (一)中华传统文化“两创”提出的前奏曲
        (二)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正式出场
        (三)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文献确认
第三章 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理论阐释
    一、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多维界定
        (一)作为政治话语的“两创”与作为学术话语的“两创”
        (二)作为文化观的“两创”与作为工作方针的“两创”
        (三)广义的“两创”与狭义的“两创”
    二、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哲学基础
        (一)就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而言:唯物史观
        (二)就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的关系而言:辩证否定观
        (三)就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而言:辩证发展观
    三、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内涵解析
        (一)“创造性转化”:激活传统
        (二)“创新性发展”:弘扬传统
        (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
    四、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运行机理
        (一)思想再现,语境再植
        (二)辩证批判,逐级抽象
        (三)时空交融,综合创新
        (四)纵横结合,循环往进
第四章 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实现
    一、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动因考察
        (一)顺应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实践需求
        (二)重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时代需求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需要
    二、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对象分析
        (一)全方位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二)准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方向选择
        (一)社会指向:反思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
        (二)文化指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四、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实现路径
        (一)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原则路径
        (二)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路径
第五章 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思想史意义
    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新境界
        (一)明确了评判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
        (二)确立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依据
        (三)融入了“综合创新”的思想成果
        (四)发展了“批判继承”的传承理念
        (五)明确了文化转化发展的基本限度
    二、超越了近代以来“激进—保守”的文化困境
        (一)近代以来“激进—保守”的两级困境
        (二)思维方式:从二元对立到辩证思维
        (三)文化心态:从自卑自负到从容自信
        (四)文化认知:从绝对整体主义到可解析性
        (五)文化标准:从“或内或外”到实践指向
参考文献
    一、经典着作
    二、中文着作
    三、中文译着
    四、英文文献
    五、期刊论文
    六、学位论文
    七、报纸网络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一、发表论文
    二、参与课题
    三、参加会议
致谢

(3)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呼唤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变革
        (二)本科教学改革迫切需要对审核评估标准进行价值取向分析
        (三)怀特海价值理论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改进的启示意义
        (四)个人对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的兴趣与关注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一)本科教学
        (二)审核评估标准
        (三)价值
        (四)评价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综述
        (一)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研究文献统计概览
        (二)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研究进展
        (三)国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进展
        (四)国内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反思
    二、国内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综述
        (一)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文献统计概览
        (二)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进展
        (三)国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进展
        (四)国内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反思
    三、国内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一)我国怀特海价值理论的文献数量统计概览
        (二)我国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进展
        (三)国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的文献数量统计概览
        (四)国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进展
        (五)国内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反思
第二章 怀特海的价值理论
    一、怀特海价值理论形成的“在其所在”
        (一)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主义诗篇激发了怀特海的灵感
        (二)自然科学与历史文化科学割裂的历史背景
        (三)怀特海对新康德主义价值理论批判的诠释
    二、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作为主体性的价值
        (二)价值的三重图式:自我、他者及整体的关系
        (三)价值的多种维度:善、真、美、冒险及平和
        (四)评价理论:价值世界的内在活动
    三、怀特海价值理论的价值及局限
        (一)怀特海价值理论的价值
        (二)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局限
第三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历史与文本分析
    一、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标准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本科教学评估标准的研究和准备(1985-1990年)
        (二)开展本科教学评估标准试点和探索(1990-2001年)
        (三)开展水平评估标准的阶段(2002-2008年)
        (四)依次开展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审核评估标准(2009年-至今)
    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的文本分析
        (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特点
        (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的词频及编码分析
        (三)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审核要点的价值关系分析
第四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现状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一)调查的目的
        (二)调查的意义
    二、调查的对象、程序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的程序与方法
    三、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一)《本科教学评估认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三)《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四)《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本科教学评估认知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二)审核评估标准认知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三)审核评估标准需求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四)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五)调查内容的关系机制分析
    五、调查结果讨论
        (一)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部分讨论
        (二)相关分析讨论
        (三)结构方程模型讨论
第五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选择的取向问题
        (一)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的实用倾向对情感的忽视
        (二)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选择技术化倾向对伦理性的忽略
    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制定的价值主体缺位
        (一)学生与教师主体的缺位
        (二)审核评估标准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的混淆
        (三)审核评估标准中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关系错位
    三、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价值矛盾
        (一)审核评估标准内容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矛盾
        (二)审核评估标准内容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
    四、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与价值的分割
        (一)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割裂审核评估标准的实践与评价
        (二)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的分野
        (三)体美劳三育维度与德智维度的疏离
第六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改进
    一、正确定位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选择
        (一)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应重视价值理性
        (二)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的选择应结合技术性与伦理性
    二、确定本科教学审核标准的价值追求
        (一)融入审核评估标准以多元价值主体
        (二)重梳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价值关系
        (三)尊重审核评估标准变革中的逻辑
    三、处理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价值冲突
        (一)审核评估标准内容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接纳
        (二)审核评估标准内容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接受
    四、实现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的价值融合
        (一)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融合
        (二)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结合
        (三)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五育评估维度的交融
结论
    一、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研究的总结
    二、对未来审核评估标准改进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本科教学评估认知问卷
    附录2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问卷
    附录3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问卷
    附录4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问卷
    附录5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访谈协议
    附录6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访谈提纲
    附录7 国家及各省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列表
    附录8 抽样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列表
    附录9 访谈情况记录表
    附录10 文本及调查图表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致谢

(4)社员权基本问题研究 ——基于团体法视角的展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团体法时代的崛起
    二、社员权价值的凸显
    三、社员权研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四、本文研究的缘起与体系安排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观点
第一章 社员权范畴论
    第一节 社员权的概念
        一、相关概念的含义
        二、社员权的界定
    第二节 社员权的属性
        一、社员权的特征
        二、社员权的分类
    第三节 社员权的意义
        一、社员权在私法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二、社员权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发挥
    第四节 “社员权”抑或“成员权”?
        一、社员权与成员权的提法使用沿革
        二、主张使用成员权替代社员权的观点及理由
        三、对上述观点及理由的评析
        四、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员权演变论
    第一节 私法权利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
        一、私法权利发展演变的考察
        二、私法权利发展演变规律的现象描述
    第二节 罗马法时代的“社员权”
        一、个人主义本位的罗马法
        二、团体的法律地位
    第三节 日耳曼法时代的社员权
        一、团体主义本位的日耳曼法
        二、团体人格与成员人格的独立及分离
    第四节 近代以降两大法系上的社员权
        一、大陆法系上的社员权发展
        二、英美法系上的社员权发展
    第五节 我国法律上的社员权
        一、社员权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二、现行法律体系中的社员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员权类型论
    第一节 类型论的价值与社员权的体系
        一、类型论的价值
        二、社员权的体系
    第二节 公司股东权
        一、股东权的法律属性
        二、股东权的内容考察
    第三节 业主成员权
        一、业主成员权的法律属性
        二、业主成员权的内容考察
    第四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
        一、成员权的法律属性
        二、成员权的内容考察
    第五节 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社员权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社员权
        二、信用合作社中的社员权
        三、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社员权
        四、民间标会中的会员权
    第六节 其他团体法人中的社员权
        一、市场中介组织中的社员权
        二、志愿者的权利
        三、消费者权利算不算社员权?
        四、各种俱乐部、会员组织中的会员权
        五、具有一定公法色彩的团体组织中的社员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员权本质论
    第一节 社员权学说与性质论争
        一、社员权相关学说
        二、社员权性质论争
    第二节 社员权是基本的私法权利
        一、社员权是私法权利
        二、社员权是私法上的基本权利
        三、社员权是新兴独立的私法权利
        四、社员权是平等性质的私法权利
    第三节 社员权是团体法上的私法权利
        一、社员权是团体法上的权利
        二、社员权是法定与约定权利兼容的私法权利
        三、社员权是集合性质的私法权利
        四、社员权是相对性与绝对性兼备的私法权利
    第四节 社员权是具有浓厚程序性因素的私法权利
        一、社员权是程序权与实体权兼容的私法权利
        二、社员权是具有自我保护和自我救济的私法权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员权构成论
    第一节 社员权传统分类理论的不足与突破
        一、权利、权能、权限还是权益?
        二、社员权自益权与共益权二分法检讨
        三、社员人身权、社员财产权与社员程序权三分法的提出
    第二节 社员人身权
        一、社员人身权的表现
        二、社员人身权的属性
    第三节 社员财产权
        一、社员财产权的表现
        二、社员财产权的属性
    第四节 社员程序权
        一、社员程序权的表现
        二、社员程序权的属性
    第五节 社员的义务
        一、社员义务的类型
        二、社员义务与社员权利的关系
    第六节 特殊社员的权利义务
        一、特殊社员的类型
        二、特殊社员的权利
        三、特殊社员的义务
    第七节 社员权与传统民事权利的比较
    本章小结
    附录 :业主成员权的内容
第六章 社员权变动论
    第一节 社员权的产生
        一、团体法人的成立
        二、社员权的产生
    第二节 社员权的取得
        一、社员资格的认定
        二、社员权的取得方式
    第三节 社员权的处分
        一、社员权的转让
        二、社员权的质押
        三、社员权的抛弃
    第四节 社员权的丧失
        一、社员权丧失的情形
        二、社员权丧失的法律效果
    本章小结
    附录1 :团体法构造下的现代业主小区治理
    附录2 :从李国庆“夺权”事件看夫妻股的法律属性
第七章 社员权实现论
    第一节 社员权的行使
        一、个体行为与团体效果
        二、社员权的行使类型
        三、社员权的行使方式
        四、社员权的行使限制
    第二节 社员权的法律效力
        一、社员权独立行使的效力
        二、决议行为的效力判断
        三、社员权的限度与社团罚
    第三节 社员权的侵害
        一、侵害社员权行为的定性
        二、侵害社员权的行为类型
    第四节 社员权的保护
        一、侵权责任法上的保护
        二、团体法上的保护
        三、社员权的自我保护
    第五节 社员权司法的实证考察
        一、社员权司法的现状描述
        二、社员权司法的难点梳理
        三、社员权司法的改进建议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社员权立法论
    第一节 社员权立法的国内外考察
        一、国外社员权立法的概况
        二、我国社员权立法的百年检讨
        三、对比和启示
    第二节 民法典编纂与社员权立法
        一、21世纪民法典应当具备的品格
        二、社员权入典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社员权的立法内容完善
        一、民法典学者建议稿评析
        二、民法典草案评析
        三、本文的观点与主张
    第四节 社员权的立法体系安排
        一、社员权的立法模式
        二、社员权的立法体系安排与条文设计
    本章小结
    附录 :民法典总则编宜明确规定社员权
结论与建议
    一、统一概念
    二、确立性质
    三、赋予地位
    四、加强保护
    五、加快立法
    六、推进司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5)对外传播视域下的陈世骧中国抒情传统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视野的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1.介绍性阐述研究
        2.批评式阐述
第一章 陈世骧抒情传统生成背景及参照视野
    1.1 生成背景
        1.1.1 陈世骧个人生平
        1.1.2 抒情传统观生成的学术背景
    1.2 参照视野
        1.2.1 西方文类划分
        1.2.2 中国古代文论的“体”
    1.3 发展流变
        1.3.1 海外汉学家对“抒情传统”观的发展与完善
        1.3.2 港台学者和内地学者对“抒情传统”观的发展与完善
第二章 陈世骧中国抒情传统论的文化内涵与理论建构
    2.1 不同学者对陈世骧抒情传统框架建构的讨论
        2.1.1 杨牧对陈氏抒情传统观的分类
        2.1.2 其他学者对陈氏抒情传统观架构的讨论
    2.2 陈世骧抒情传统论的文化内涵
        2.2.1 中西比较语境
        2.2.2 中西文化内涵
    2.3 陈世骧抒情传统观的四个维度
        2.3.1 以音乐为特征的抒情形式
        2.3.2 “兴”与个体情感抒发
        2.3.3 诗文辞采中的抒情特质
        2.3.4 诗文主题中的抒情色彩
第三章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背景下陈氏文论的价值
    3.1 陈世骧“抒情传统”观提出的意义
        3.1.1 陈世骧“中国抒情传统观”的理论实质
        3.1.2 陈世骧“抒情传统”观对中华文化传播的意义
        3.1.3 陈氏文论研究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意义
    3.2 陈世骧“抒情传统观”与汉语国际教育课堂实践的构想
        3.2.1 当前孔子学院的办学特点分析及启示——以英国爱丁堡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3.2.2 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抒情诗”的教案设计——以《赠汪伦》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缘起
        (一)全球化时代“去中国化”形势的严峻挑战
        (二)价值观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必然要求
        (三)“时代新人”培育的价值规定
    二、研究综述
        (一)价值观自信研究的兴起与论题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意义
        (一)学术价值
        (二)应用价值
    四、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的前提阐释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基本概念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概念解析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理论内涵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主要维度
        (一)价值观实践主体的自信
        (二)价值观基本内涵的自信
        (三)价值观生命力的自信
        (四)价值观优越性的自信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重要标准
        (一)坚定信仰
        (二)模范践行
        (三)积极传播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思想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守正创新
        (三)人类社会共识性价值的吸收借鉴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逻辑依据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历史逻辑
        (一)历史反思:价值观自信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历史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自信内容的生成建构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文化逻辑
        (一)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在比较中催生价值观自信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传承中巩固价值观自信
        (三)大众文化与小众文化:在多维表达中回应价值观自信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实践逻辑
        (一)应实践要求: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为实践助力:为价值观实践的“知”“行”转化提供动力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生成的要素与机制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生成要素
        (一)认知要素
        (二)认同要素
        (三)实践要素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作用机制
        (一)认知机制
        (二)动机机制
        (三)情感机制
        (四)选择机制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生成的过程特点
        (一)在“群体”与“个体”的价值互动中发端
        (二)在“认知”与“认同”的动态关系中提升
        (三)在“内化”与“外化”的践行实践中完善
        (四)在“自我”与“他者”的多维比较中积淀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现状考察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时代语境
        (一)全球化语境下大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开放性
        (二)市场化背景下大学生个人精神世界的务实性
        (三)信息化时代中大学生信息接受方式的变革性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现状调查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调研设计与实施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数据分析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实然样态
        (一)客观理性的自信
        (二)虚假盲目的“自信”
        (三)精致利己的“自信”
        (四)媚外卑恭的不自信
        (五)转而“他信”的根本不信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价值观本质认知的不彻底
        (二)价值观实践表现的反差性
        (三)价值观主体精神状态的矛盾
        (四)价值观实现责任感的弱化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培育策略
    一、明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主要任务
        (一)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理性定位自我
        (二)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彰显精神风貌
        (三)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勇担新人重任
        (四)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激发奋斗热情
    二、聚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重要点位
        (一)以“关键少数”为抓手促进全员协同
        (二)以“重要环节”为切入点促进全过程贯通
        (三)以“重点领域”为阵地促进全方位渗透
        (四)以文化建设为“主要路径”促进价值观全球化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理论概述
    2.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内涵解读
        2.1.1 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
        2.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含义
        2.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功能
        2.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特殊性
    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2.2.1 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立论之本
        2.2.2 以科学的实践观为立论之基
        2.2.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立论之源
    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意义追寻
        2.3.1 实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愿景
        2.3.2 保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定力
        2.3.3 铸就“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教师
        2.3.4 守望“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的初心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基本结构
    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3.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崇高信念
        3.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学信仰
        3.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远大理想
    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构成要素
        3.2.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意识
        3.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理想
        3.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观念
        3.2.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思维
        3.2.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本位观念
    3.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内生特质
        3.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意识的觉醒
        3.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灵魂的彰显
        3.3.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精神力量的提振
        3.3.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价尺度的确立
第4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生成要件
    4.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生成的主体依据
        4.1.1 作为传道者的自我意识
        4.1.2 提升专业性的发展要求
        4.1.3 开好思政课的主导地位
    4.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生成的职业诉求
        4.2.1 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研究
        4.2.2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和创新
        4.2.3 培养时代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生成的社会条件
        4.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方向领航
        4.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支撑
        4.3.3 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学科使命
第5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生成逻辑
    5.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心理机制
        5.1.1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感知和价值体验
        5.1.2 对意识形态教化的价值理解和价值判断
        5.1.3 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和价值选择
        5.1.4 对立德树人的价值组织和价值整合
    5.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向度
        5.2.1 形成“育全人”的需要
        5.2.2 完成“主体化”的过程
        5.2.3 达成“思政课”的价值
    5.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价值承诺
        5.3.1 实现教书育人和育人育心的统一
        5.3.2 实现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的统一
        5.3.3 实现政治属性和职业属性的统一
第6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6.1 以“意识自觉”为核心的个体标准
        6.1.1 坚定“在马言马”的自知意识
        6.1.2 强化“师德修为”的自律意识
        6.1.3 建构“意义世界”的自为意识
    6.2 以“八个统一”为指导的教学标准
        6.2.1 教学内容上增强解释力和说服力
        6.2.2 教学过程中注重传播力和引导力
        6.2.3 教学艺术上提升吸引力和影响力
    6.3 以“职业责任”为依据的角色标准
        6.3.1 坚定“铸魂育人”的角色身份
        6.3.2 认同“六点要求”的角色素养
        6.3.3 求索“真善美”的角色责任
    6.4 以“四个服务”为尺度的社会标准
        6.4.1 办好人民满意的思政课
        6.4.2 维护党对高校的领导权
        6.4.3 展示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6.4.4 培塑坚实可靠的生力军
第7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的时代价值
    7.1 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
        7.1.1 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7.1.2 开创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
        7.1.3 助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7.2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作用的必然选择
        7.2.1 课程性质的特殊要求
        7.2.2 课程内容的专业要求
        7.2.3 课程目标的指向要求
    7.3 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任的核心支撑
        7.3.1 担负“研究者”的学术任务
        7.3.2 作为“指明灯”的传道职责
        7.3.3 当好“引路人”的育人使命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国家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方法
    五、理论模型的建构
        (一)理想型的概念引入
        (二)理论模型的建构基础
        (三)三种理论模型
        (四)三种理论模型的时空关联
第一章 “强”国家观的法理论
    第一节 “国家与法的理论”之时代型塑
    第二节 “国家与法的理论”之体系构造
    第三节 “国家与法的理论”之方法统摄
    第四节 “国家与法的理论”之批判分析
    第五节 “真理的片段”:国家与法的关系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弱”国家观的法理论
    第一节 权利本位论
        一、权利本位论的两条线索
        二、国家(观)在权利本位论中的显露
        三、国家(观)在权利本位论中的隐匿
    第二节 民权哲学
        一、权利概念:从分析哲学到政治哲学
        二、民权哲学:个人对抗国家的政治资格
        (一)中国传统历史中的民权
        (二)“集体权利—个人义务”模式
        (三)政治冷漠与权利觉醒
    第三节 法制现代化理论
        一、法制现代化理论与韦伯的理性观
        二、法制现代化理论与伯尔曼的法的社会理论
        三、立国者(代表)与第三次“法律革命”的政治解读
    第四节 本土资源论
        一、国家法与民间法:一种实用主义哲学的视角
        二、实用主义的真理观:经验主义、后果论与法律的“科学游戏”
        三、开放还是保守:法学的价值虚无主义
    第五节 法律文化学
        一、法律文化学的方法论:“事实”的突破与“意义”的想象
        (一)“事实”的突破
        (二)“意义”的想象
        二、谱系学:宗法国家的诞生
        (一)驱动化的军事战争
        (二)附庸化的经济结构
        (三)超越化的儒学思想
        (四)严苛化的法律统治
        三、构造学:宗法国家的文化构成
        (一)身份文化
        (二)礼法文化
        (三)士人文化
        四、文化解释学的困境与文化载体的变迁
        (一)文化解释学的困境
        (二)文化载体的变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国家为中心”的法理论
    第一节 立法者的法理学
        一、法理学的本体重构:从法律人到立法者
        (一)法的本质属性:法律的国家性
        (二)法律人的法理学
        (三)立法者的法理学
        二、立法者与不成文宪法
        (一)不成文宪法:宪法规范的政治形态
        (二)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
        三、立法者的法理学之内部面向:政党法治国
        (一)走出“法律帝国”
        (二)多元一体的法治共和国
        (三)法治的中国模式:政党法治国
        四、立法者的法理学之外部视野:帝国与国际法
        (一)地缘政治学与“麦金德时代”
        (二)帝国:做世界的立法者
        (三)帝国的悖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节 政治宪法学
        一、政治宪法学的本体论:宪法的政治性
        (一)思想的轨迹:从国家哲学到政治宪法学
        (二)政治宪法学的“政治”意涵
        (三)政治的状态:从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
        二、政治宪法学的方法论:宪制发生学
        (一)“历史—规范主义”
        (二)“生命—结构主义”
        (三)宪制发生学的三条线索
        三、政治宪法学的价值论:宪法的规范性
        (一)政治宪法学的“左”与“右”
        (二)宪法的规范性:政治立宪主义
    第三节 大国宪制论
        一、农耕中国的时间之维
        (一)大历史观:在长时段中拾起历史
        (二)“拧干时间”
        二、农耕中国的空间构造
        (一)家
        (二)国
        (三)天下
        三、农耕中国的制度肉身
        (一)皇帝
        (二)士人
        (三)国人/村民
        四、农耕中国的治理之术
        (一)文韬:农耕中国的文化宪制
        (二)武略:农耕中国的军事宪制
        (三)经世济民:农耕中国的经济宪制
        五、大国末路:农耕中国的宪制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迈向“国家的法理论”
    第一节 “国家的法理论”之时代语境
        一、“新时代”的多重意蕴
        二、新时代的法理论命题
        三、迈向“国家的法理论”的时代契机
    第二节 “国家的法理论”之研究对象
        一、法理的概念意涵与多维属性
        二、现代国家建构的法理
    第三节 “国家的法理论”之主题构成
        一、国家理性
        (一)国家福祉
        (二)治国技艺
        二、法律理性
        (一)法律的实质理性
        (二)法律的形式理性
        三、政党理性
        (一)中国梦
        (二)执政能力
        四、新时代中国国家建构的法理图景
        (一)政党—国家理性:政党领导的现代中国
        (二)立宪的国家理性:国家理性与法律理性的双向型塑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以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二、课程设计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二、教师培训课程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一、社会学的视角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2 高校文化育人的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依据
    2.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视角选择
    2.4 高校文化育人的经验与教训
3 高校文化育人的存在论透视
    3.1 人的存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
    3.2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
    3.3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的成因
    3.4 以重视人的存在的特质促进文化育人
4 高校文化育人的本质论透视
    4.1 人的本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
    4.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存在的问题
    4.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问题的成因
    4.4 以全面把握人的本质促进文化育人
5 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论透视
    5.1 人的价值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点
    5.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5.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问题的成因
    5.4 注重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与教育
6 高校文化育人的发展论透视
    6.1 人的发展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
    6.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6.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成因
    6.4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解决建议
7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
    7.1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
    7.2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制度建构
    7.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实践建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情况

四、论价值标准与价值界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思想及其发展研究[D]. 刘雷.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想研究[D]. 李新潮. 兰州大学, 2021(09)
  • [3]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审思[D]. 林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4]社员权基本问题研究 ——基于团体法视角的展开[D]. 章光园.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2)
  • [5]对外传播视域下的陈世骧中国抒情传统观[D]. 郭舒婕. 山西大学, 2020(01)
  • [6]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D]. 武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观研究[D]. 王英洁. 吉林大学, 2020(08)
  • [8]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国家观研究[D]. 董政. 吉林大学, 2019(02)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D]. 叶长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论价值标准和价值定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