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在塔里木河下游和罗布泊的调查取得新进展。新楼兰项目有生态保障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在塔里木河下游和罗布泊的调查取得新进展。新楼兰项目有生态保障

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对塔里木河下游及罗布泊考察获得新进展新楼兰工程有生态保障(论文文献综述)

张沛[1](2019)在《塔里木河流域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耦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活动影响范围和程度的加大加深,人已经成为影响全球范围内生物、资源和环境演化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等要素紧密、有机地组成了社会生态系统。水文水资源学领域借鉴并引入系统论思想,认为要从整体系统的视角出发研究人与水、人与生态环境、水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演进过程和内部互馈关系,是将人所在的社会、生态环境和水文水资源系统看作是一个整体内部的各个要素,而不是将社会作为影响水文水资源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外部因素,这一观点发展并演化成为一门新的交叉学科—社会水文学。探索“人-水-环境”的耦合互馈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和谐发展是社会水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与实践的终极任务。研究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耦合演化,丰富了社会水文学以及二元水循环的研究内容,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流域生态安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系统提出了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的耦合演化理论,从演化机理、通量变化和未来预测三个方面构建了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的耦合演化框架,以典型干旱内陆区塔里木河流域为例,采用历史社会水文学视角采用“钟摆模型”分析了流域历史时期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的演化过程与驱动因素。将耦合度模型与格兰杰因果分析模型结合探究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的耦合度与内在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的消耗是支撑和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直接因素之一,同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短期内引起生态环境系统恶化的主要原因。由此以水足迹和投入产出模型为手段详细分析了流域近水资源消耗的过程、结构和通量,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5年间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的消耗量增加了一倍,种植业和畜牧业是流域水资源消耗的主体。从贸易水循环的角度来看,塔里木河流域是虚拟水净输出地区,输出量占本地消耗水资源量的55%。社会系统水资源过量消耗会引起流域天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从水足迹与生态足迹耦合增长的定量关系以及人工绿洲耗水与天然绿洲耗水情况可以得出“一个人工绿洲的兴起可能会引起2~3个天然绿洲的消亡”的结论。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的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协同发展模型,在考虑了国家及地方政策影响的基础上,对未来30多年内塔里木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至2030年塔里木河流域人口数量增加了80万人,产业结构有所优化调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逐年提升,水资源开发利用量逐年减少,流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开发利用逐步走向和谐的局面;2030年至2050年间,由于工业规模的发展,工业用水量急剧增加,流域本地水资源供需出现60×108m3的缺口。因此,本论文认为在国家和地方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流域新增水资源(主要指跨流域调水)研究是解决流域水资源压力和环境胁迫困境、实现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王光耀[2](2018)在《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环境公平问题研究 ——基于甘肃河西走廊5县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文中认为环境公平问题是可持续发展公平性问题的另一种表述,基于公平性上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追求。环境公平研究的问题涵盖资源消耗与占有、能源消费、环境风险承受、生态恶化以及环境利益分配等议题,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从环境公平角度分析沙漠化防治问题的文献尚不多见,需要进一步推进。本文以甘肃省河西走廊5县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为研究案例,从环境公平视角来分析土地沙漠化防治的效果,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和评估土地沙漠化防治的环境公平问题。本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回顾与梳理基础上,界定了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环境公平概念及内涵,并从经济学视角对环境公平做了理论分析,并提出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环境公平问题的研究层面与分析逻辑,本文试图解决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以下问题:宏观层面是否公平的获得环境容量;中观层面是否公平的获得环境治理效果;微观层面环境公平规范如何发挥作用;微观层面是否公平的享有环境利益。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根据不同的利益群体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探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土地沙漠化防治中,存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项目管理方—项目承包方‖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宏观层面的利益主体是中央政府,其利益是通过地方政府(县一级政府)代理实施的生态工程项目产生环境效益实现的,所以,本研究中分析土地沙漠化防治宏观层面利益主体的范围是以县域为基本单位,同时分析具体生态工程项目的环境效益。可以得出:从县域范围上讲,民勤县、金川区、凉州区、古浪县、永昌县环境公平指数分别为:1.099252、1.021962、0.930585、1.057349、0.952035,定性判断分别为:环境公平、环境基本公平、环境不公平、环境公平、环境基本公平。从项目区范围上讲,梭梭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民勤县)、小山子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金川区)、夹槽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凉州区)、麻黄塘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古浪县)、清河绿洲北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永昌县)环境公平指数分别为:0.991964、1.180518、0.89562、1.117996、1.09767,定性判断分别为:环境基本公平、环境公平、环境不公平、环境公平、环境公平。第二,中观层面利益主体是以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为代表的地方准生态公共品保护与供给的代理者,环境公平参考的主要变量是项目区复合型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环境基本公平的项目区有:小山子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金川区)、清河绿洲北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永昌县)、梭梭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民勤县),环境公平指数分别为1.028494、0.978016、1.042836;环境不公平的项目区有夹漕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凉州区),环境公平指数0.941742;环境公平的项目区有麻黄塘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古浪县),环境公平指数1.050894。从总体上讲,研究区中观层面利益主体实现环境基本公平,环境公平指数1.01016。第三,对微观层面利益群体主要采取动态博弈方法和环境基尼系数法论述环境公平在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必要性与现实性,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微观个体获得综合效益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项目区居民实际生态补偿均值与受偿意愿的期望值之间存在差距,差距为1740.361元/户/年。通过动态博弈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单纯依靠政策干预并不会达到有效管护的目的,需要在环境公平规范作用下,提高背叛者的舆论与道德压力,才能抑制背叛促进合作。二是做好土地沙漠化防治工作的思路应该遵循庇古思路与科斯思路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政府应该是土地沙漠化治理的主导方,在政策制定、生态工程投资、生态补偿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政府干预,另一方面,在保护区建设与经营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保护区周边社区等非政府力量的介入,构建以社会资本为核心的环境公平规范,通过招募周边村民参与工程建设、巡护(承包管护权)等方式实现公有产权一定程度的内部化。三是基于基尼系数计算的方法,得到G=0.083998,定性判断为环境公平。本文认为,从整体上讲项目区微观层面利益群体在综合效益获得方面不具有显着差异性,即总体上讲项目区微观层面利益群体在综合效益分配方面实现环境公平。研究认为微观层面利益群体环境公平处于较低层次公平。

汪桂生[3](2014)在《黑河流域历史时期垦殖绿洲时空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洲是干旱区特有的景观,也是干旱区最为精华的组分。垦殖绿洲的形成和演变受自然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宏观表现,是干旱区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直观反映。复原绿洲垦殖过程与格局演化过程、探讨人口、垦殖规模等要素的变化,分析绿洲演变的驱动机制对认识人类活动影响下干旱区环境演变过程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优化当前绿洲化调控与管理模式具有重要借鉴作用。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而且在漫长的历史垦殖过程中发生了复杂格局演化,是绿洲水土资源开发典型区域之一。一些绿洲经过人类长期改造形成了稳定的人工绿洲系统,而另一些地区却沦为荒漠。目前,生态退化等问题给区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灾难。然而,这些生态问题并非是短时期内出现的,而与历史时期长时期的水土资源利用密切相关。为此,本文以黑河流域为研究区,以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3S技术及多学科研究手段,在进行深入细致的野外考察和考古调查基础上,将历史文献、历史遗迹、文物考古等自然和人类活动证据相结合,调查黑河流域的各种存留遗迹,以朝代为单元,按1:10万的比例尺,重建黑河流域历史时期高时空分辨率的绿洲演化序列,并探讨其时空过程,辨析驱动绿洲演变的主要因子并探讨其内在作用机制,探讨绿洲开发的经验教训,为当今黑河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借鉴。主要结论如下:(1)总体上看,黑河流域的古城址形态以单体方形或长方形为主,鲜有复合城址;全部城址的面积呈现两极集中分布格局,规模在2×104m2以下的以及超过10×104m2分别占到总量的50%和30%。从时代发展看,汉代到明清时期城址面积呈波动式增大趋势,分布格局由区域集聚逐渐演变为中游内放射状分布。(2)黑河流域垦殖绿洲在可重建的汉、晋、唐、元、明、清和民国七个主要实施时期的面积分别为1703、1115、629、614、964、1205和1917km2,经历了先减少后增加的演变过程。(3)黑河流域绿洲自汉代以来沿河逐步向中上游转移,最终主要分布在中游稳定的平原地区。在汉、晋等较早时期,绿洲在中下游地区均有分布且以下游居多。但之后河流尾闾地区规模逐渐减少,重心转移到中游地区。明清及民国时期,绿洲主要分布在中游地区,呈现出以河道为中心的的外扩和多方向散射,绿洲范围从中部平原延伸到南部的祁连山冲积扇一带且向河流尾阊方向亦有拓展。自然条件较好的沿河地区绿洲长期稳定存在,而河流终端地区的绿洲变化频繁且多在开发后遭到废弃,显示出绿洲的依水性。(4)不同地域的绿洲的时空变化过程差异显着。山丹-民乐、甘-临-高、酒泉、金塔-鼎新等主体沿大河绿洲自汉代到元代逐渐减少,明代以来逐渐增加,其规模显着大于诸如汉、晋等早期的绿洲,呈扩展趋势变化。马营河等小支流的绿洲规模在汉到元代逐渐缩小直到废弃,明代以来在河流中段逐渐恢复,但其规模小于汉、晋等较早时期,呈衰退趋势。(5)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绿洲演变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驱动。其中,气候特征及其变化以温度和降水及其变化作用于水资源、河道、沙漠等并使其数量和分布产生变化,进而驱动绿洲格局变化,是最主要的自然因素。由于黑河流域的政治军事地位重要性,政治因素可看作是绿洲分布格局演变的前提,也是核心的人文驱动因素。(6)从时间看,汉代至元代,自然因素驱动效应更显着。汉代的绿洲开发尽管非常繁荣,但由于为首次人类大规模利用而对环境的扰动并未显着出现。魏晋至元代,流域人口较少,垦殖活动处于萧条时期。明清以来,人口大量增加,绿洲开发显着增强,则人文因素地位更甚。(7)绿洲的开发与演变可以获得如下启示:确保稳定的政局是绿洲开发和经济延续的最根本条件:为了确保绿洲的生态良好和永续利用,提出了以水资源的生态保障为约束,开发与保护并存的策略;研究认为在满足人口需求的情况下,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是绿洲发展的必由之路。

王鑫[4](2013)在《新疆罗布泊地区古湖水成分反演 ——基于原生石膏流体包裹体》文中认为罗布泊盐湖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是我国最大的硫酸盐型钾矿床,钾盐矿储集于钙芒硝岩中,是一种新类型钾矿,因此开展罗布泊古湖水成分的研究,对正确认识钾矿成因及未来找矿勘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测试包裹体成分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国内首次对这一测试包裹体成分的详细流程进行了实践,确立了实验参数,并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石膏样品流体包裹体成分的测定,共测定出K、Mg、Li、Rb、B等元素含量。前人通过室内蒸发模拟实验,证明罗布泊地区钙芒硝为次生盐类矿物,石膏是钙芒硝形成前的原生盐类矿物,因此本研究选择该区西台地ZK0615钻孔中的中更新统原生石膏样品,反演石膏析出阶段的古湖水成分,为罗布泊钾矿的成因研究提供依据。实验结果显示,石膏析出阶段古湖水的钾含量低于罗北凹地现代钙芒硝晶间卤水和青海大柴旦卤水、大浪滩卤水、昆特依卤水等硫酸盐型含钾卤水,符合卤水蒸发、盐类析出规律;而与淡水、罗布泊地区主要河流水相比明显偏高,约为罗布泊干涸前北岸湖水中钾含量的12.6倍,说明此时湖水中钾元素已得到一定程度富集,但尚未达到工业品位。根据研究区野外剖面实测,通过对罗布泊西台地ZK0615钻孔岩芯描述和岩性化学分析,结合前人对该地区的研究成果,对罗布泊钾矿的成因进行探讨,认为成矿的主控因素包括:1.汇水盆地:罗布泊地区由塔里木大湖的组成部分逐渐演变为塔里木盆地的最终汇水区,形成了封闭的盆地,为钾元素的富集提供了条件。2.干旱气候:塔里木盆地从中新世晚期开始,气候由湿润逐渐变为干旱,到晚更新世-全新世为极端干旱;罗布泊在第四纪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沉积环境逐渐由淡水湖-咸水湖-盐湖转变,最后演变为干盐湖。3.物源区的富钾岩石:周围富钾基岩的风化和新生界含盐地层提供了丰富的物源。4.深部富钙水补给:钙芒硝的形成需要富钙水的补给,富钙水通过断裂带补给古湖水,使得钾盐在硫酸盐阶段提前富集。

夏训诚,钱毓,胡文康,范书财[5](2011)在《科考罗布泊:揭开自然与历史之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6月17日,是着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地区科学考察中不幸罹难30周年的日子。为表达对彭加木的缅怀之情,由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叶笃正院士、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罗布泊科考队队长夏训诚、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理事长高登义、着名作家叶永烈和广东省科学探险

周莉荔[6](2010)在《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力图为塔里木河流域构建一个水资源市场配置的理论框架,并着力阐述这样一个观点:依循自然规律,市场配置不能在整个流域范围内进行,只能在各个确定的绿洲内部进行。本研究的研究方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系统论为主要分析工具,运用整体观察、综合分析、辨证思考、谋求最优化等方法,运用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流域管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方面的理论和知识来进行理论分析和构建概念模型。本研究由7章组成,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是导论。介绍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第二章是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界定了本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产权、水资源、水权、水权市场、水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用水;介绍了本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国外典型的水权制度、系统论、生态安全格局、点轴系统理论、生态经济效益观。第三章是塔里木河流域现状及历史演变。对塔里木河流域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绿洲演变、社会经济现状及演变,水资源系统演变进行描述分析,并总结了流域环境恶化的原因:自然条件恶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人口快速增长、缺乏有效管理。第四章是塔里木河流域治理回顾与反思。指出塔河流域近期治理方案存在的误区:修建山区水库、开采地下水、按地州分配水权等。第五章是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战略。在确定流域发展目标,考虑各种约束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流域规划的概念模型——绿洲-河流点轴系统,由此,确定流域水资源配置的三个层级和配置方式:流域到绿洲按计划配置,绿洲到用户可市场配置。第六章是塔里木河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确定了流域初始水权配置单元——绿洲,提出初始水权配置构想模型,确定了初始水权的界定依据:基于流域自然地理状况的科学、合理的绿洲分布体系。第七章是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构建了绿洲水市场制度框架,探讨了可行的水价制度,即超额累进制水价,明确了水权交易范围——绿洲内部。研究的结论:塔里木河流域的初始水权配置应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的配置单元不是地州,而是具有确定地理位置和规模的绿洲。以绿洲为单元运用计划手段进行第一层级绿洲水权的配置,在绿洲内部可运用市场手段进行第二层级社团水权和第三层级个人水权的配置。绿洲水权不可交易,社团水权和个人水权可以在各个绿洲内部进行交易。

赵宝峰[7](2010)在《干旱区水资源特征及其合理开发模式研究 ——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逐步提高,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中国西北干旱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非常短缺,由于长时间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许多流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西部经济的发展以及再造山川秀美计划的顺利实施,同时影响着干旱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必要针对干旱区水资源进行系统的分析,掌握干旱区水资源的基本特征以及典型干旱区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本论文在论述了干旱区的概念以及干旱区分布的基础上,对干旱区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文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出干旱区水资源的形成、转化以及补给排泄的规律。并以我国干旱区典型内陆河流域之一的玛纳斯河流域为例,研究了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特征、水资源利用现状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在考虑了生态需水量的基础上进行了供需平衡分析以及利用模糊物元法预测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变化趋势,结合流域水资源特征以及开发利用现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出了流域的合理开发利用模式,并总结出了干旱区的水资源合理开发模式。论文共分两篇9章。第一篇在总结了大量文献资料和前人对干旱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干旱区的概念以及干旱区在世界上和我国的分布范围,总结出干旱区在降水、蒸发、河、湖、植被分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在系统分析了干旱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在水的形成、补排条件、水文特征等基础上,探讨了干旱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转化关系,初步研究了人类活动对干旱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篇以我国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之一的玛纳斯河流域为例,系统分析了地表水、地下水和泉水的水文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流域平原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利用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软件MODFLOW进行了数值分析,对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的水量和水位进行了预测。计算出现状年流域河流系统生态需水量和绿洲生态需水量分别为4.9621×108m3和2.1124×108m3,得到了流域内的生态总需水量约为7.0745×108m3。在考虑了生态需水量的基础上,结合流域国民经济实际情况和“十一五”规划,对2000年、2010年和2020年流域内的生活需水量、农业需水量、工业需水量、第三产业需水量和生态需水量做出计算和预测,并且结合地表水资源(75%和50%的来水频率)和地下水资源,对流域的水资源供需平衡作出分析,得出现状年水资源供水量为19.5358×108m3和21.4458×108m3,需水量为21.4311×108m3,前者缺水量为1.8953×108m3,后者余水0.0147×108m3,2010年供水量为19.1409×108m3和21.0509×108m3,需水量为24.0762×108m3,缺水量分别为4.9353×108m3和3.0253×108m3,2020年供水量为18.754×108m3和20.664×108m3,需水量为26.4336×108m3,缺水量分别为7.6796×108m3和5.7696×108m3,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缺水程度日益严重。利用模糊物元法分析了流域2000年、2010年和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根据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确定了七个水资源评价指标:地下水开发潜力、地表水开发潜力、地下水满足率、地表水满足率、地下水水质、地表水水质和地表水调蓄能力,在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和模糊综合评判矩阵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域水资源开发模式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经过对流域水资源开发模式的模糊综合评判分析后,得出各灌区合理科学的开发模式:石河子灌区以开发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金安灌区和玛纳斯灌区适合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开发;莫索湾灌区和下野地灌区以开发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经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后,认为经过模糊综合评判得出各灌区的开发模式是合理且科学的,为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张春林[8](2007)在《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公共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新疆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公共政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新疆学者尚未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要求,选择这一题目,作了一定的研究。本论文分三部分,九章。第一部分理论篇(由第1-2章组成):全面阐述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公共政策理论。在第1章绪论中,主要说明了研究背景、意义、方法以及国内外公共政策的研究综述;在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理论中,将多学科的理论融入研究之中,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公共政策作出了新的定义解释,概括了区域公共政策的内涵,充实了新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第二部分析篇(由第3-4章组成):通过对全国经济区域差距的分析和新疆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评价,认为新疆与全国发达经济区域的差距呈扩大趋势,需要完善区域公共政策。在第3章中国区域差距与公共政策中,在归纳中国经济区域划分的演变过程、比较分析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发展差距的基础上,阐述了区域公共政策在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区域公共政策在区域发展的主导作用。在第4章新疆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区域公共政策评价中,提出了新疆是中国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的判断。通过对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找出了新疆区域差距,提出了促进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公共政策取向。第三部分政策篇(由第5-9章组成):通过五个章节,着重对人口与就业政策、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进行详细论证。在第5章新疆人口与就业政策中,将人口与就业政策综合起来研究,界定了新疆人口政策演变过程、新疆就业政策的基本特征,建立了新疆就业预测模型;提出了新疆人口政策的基本取向,强调要严格计划生育政策,突出做好妇女受教育工作,努力降低人口生育率;阐述了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中小企业建设、小城镇建设、推进乡镇企业发展、建立内地发达地区对口帮扶新疆的“异地”就业体系等促进新疆就业的对策。在第6章新疆国民经济与产业政策研究中,分析了新疆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指出了制约新疆产业发展的障碍因素;比较、借鉴国外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提出了新疆产业发展的方向,阐述了促进新疆产业发展的产业布局、土地供给、金融、对外贸易、财税等区域公共政策建议。在第7章新疆增值税与财税政策研究中,通过中外增值税的比较研究,对我国增值税作了评价分析,指出了增值税的不足及缺陷;提出了推行消费型增值税、完善分税制体系、调整增值税分成比例等具体建议和对策,建立了增值税分成比例修正系数的数学模型,并对新疆区域增值税分成比例修正系数模型作了实证分析。在第8章新疆资源税与财税政策研究中,对中外资源税体系作了系统的比较分析;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角度,对我国资源税的立法基础提出了质疑;阐述了设计资源税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建立了资源税税率的计算模型,提出了提高资源税税率、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改进资源税计征方法等完善资源税体系的具体建议和对策。在第9章新疆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中,通过分析新疆生态环境的现状、特点及演变趋势,提出了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解决水资源问题;调整草原功能,由生产型功能调整为生态型及旅游型功能,强化草原保护;严禁开荒,积极开发利用天然气、沼气等新型能源,遏制新疆沙漠化;开征生态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加强新疆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等政策建议。总之,本文在分析新疆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评价现行新疆区域公共政策的基础上,以区域时空差异与制度创新为主线,提出了新疆人口与就业政策、财税政策、产业发展政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完善新疆区域公共政策的具体建议和对策,进一步丰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内容。

师玮[9](2006)在《塔里木河下游湿地多重景观价值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西部干旱区是干旱区研究的天然实验场。塔里木河是西部干旱区重要的生态河流。塔里木河下游尉犁-若羌段是典型的干旱区河流廊道景观区域,是南疆第一大城市库尔勒与未来重建的新楼兰的唯一景观廊道,在塔里木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连通作用。本文以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为主体的塔里木河下游湿地区域为研究对象本文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基础上,结合了生态经济学的相关方法,注重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价值量变化的原因探求,在研究湿地景观的多重服务价值方面和塔里木河下游湿地的景观生态建设方略的探讨上,具有重要意义。(1)全面收集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框架与原理,阐明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新的领域。干旱区湿地的多功能景观研究,有着极其广阔的理论与实践上的创新潜力。根据以往研究成果,揭示中国西部干旱区的景观生态特征和区域湿地的景观特点,具有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特质和潜质。(2)收集卫星影像资料并进行解译(1980年MS航片校正、1990年TM、2000年TM),以塔里木河下游河流廊道区域现状为参照,建立塔里木河下游湿地的景观生态分类体系,确定不同景观系的缀块面积,结合野外植被调查,以及相关图件,研究了各类研究区景观植物生态属性与功能特征。(3)通过总结和对比已经存在的湿地价值的评价方法,结合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和研究方法,以及区域特征,建立了适合塔里木河下游湿地的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4)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确定了塔里木河下游湿地在1990年和2000年的景观多重价值量,分析了造成价值量变化的原因,发现塔里木河下游湿地景观系的面积变化与其下游水生态因子的变化紧密联系,人工对景观的作用不可忽视;湿地植被价值的变化趋势与湿地景观系的变化一致。

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对塔里木河下游及罗布泊考察获得新进展新楼兰工程有生态保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对塔里木河下游及罗布泊考察获得新进展新楼兰工程有生态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河流域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系统论研究
        1.2.2 社会水文学研究
        1.2.3 社会水循环研究
        1.2.4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耦合演化理论框架
    2.1 社会水文学研究概述
        2.1.1 社会水文学的概念与内涵
        2.1.2 社会水文学研究内容与方法
        2.1.3 社会水文学的发展与传承
    2.2 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耦合演化理论
        2.2.1 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耦合演化的内涵
        2.2.2 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耦合演化的特点
        2.2.3 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耦合演化理论基础
    2.3 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耦合演化模型框架
        2.3.1 概念与模型
        2.3.2 钟摆模型的发展阶段分析
        2.3.3 钟摆模型演化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
        2.3.4 钟摆模型演化的驱动力
        2.3.5 耦合演化的内部机理
    2.4 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内部水循环通量核算框架
        2.4.1 水足迹概念与模型
        2.4.2 投入产出模型及在水循环通量核算中的应用
        2.4.3 单区域产业间虚拟水流通量核算
    2.5 干旱内陆区贸易水循环
        2.5.1 区域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2.5.2 干旱内陆区的贸易水循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貌与气候
        3.1.2 河流水系
        3.1.3 水资源禀赋
    3.2 社会经济概况
        3.2.1 人口概况
        3.2.3 经济发展现状
        3.2.4 水资源总量与供需情况
    3.3 生态环境概况
    3.4 塔里木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3.4.1 流域人口与城镇化过程
        3.4.2 流域经济增长过程
        3.4.3 流域工业化经济发展过程
        3.4.4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发展过程
        3.4.5 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演化过程与机理
    4.1 塔里木河流域气候环境、社会经济与水文系统演化
        4.1.1 气候条件与生态环境演化
        4.1.2 塔里木河流域水系变迁分析
        4.1.3 人类活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
    4.2 塔里木河流域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发展阶段
        4.2.1 传统社会与低强度生态环境破坏阶段
        4.2.2 社会经济起飞与资源环境高速破坏阶段
        4.2.3 社会经济成熟发展与资源环境高速破坏阶段
        4.2.4 社会经济成熟发展与资源环境慢速破坏阶段
        4.2.5 社会经济成熟发展与环境好转阶段
    4.3 1950年以来流域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耦合机制
        4.3.1 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演化过程
        4.3.2 塔里木河流域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耦合度分析
        4.3.3 塔里木河流域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耦合驱动关系
    4.4 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4.4.1 传统社会时期自然因素驱动主导
        4.4.2 社会经济发展到成熟前期技术和政治因素驱动主导
        4.4.3 社会经济成熟发展后期经济因素驱动主导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水循环研究
    5.1 方法和数据来源
        5.1.1 社会水循环过程、结构和通量计算
        5.1.2 数据来源
    5.2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循环通量变化—时间尺度
        5.2.1 塔里木河流域水足迹变化
        5.2.2 塔里木河流域农作物水足迹的变化
        5.2.3 塔里木河流域动物水足迹的变化
        5.2.4 塔里木河流域农作物水足迹演变的驱动机制
    5.3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循环通量变化—空间尺度
        5.3.1 塔里木河流域产业间虚拟水流动分析
        5.3.2 塔里木河流域贸易水循环分析
    5.4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5.4.1 水足迹与生态足迹的时空耦合关系
        5.4.2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
        5.4.3 社会经济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关系探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协同发展模拟与对策
    6.1 协同发展模型的建立
        6.1.1 建模需求分析
        6.1.2 系统分析
        6.1.3 系统单元概化
        6.1.4 系统关键过程模拟
    6.2 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协同发展模拟与潜在风险剖析
        6.2.1 模拟结果分析
        6.2.2 潜在风险剖析
    6.3 对策与建议
        6.3.1 抓住机遇,完成经济结构转型
        6.3.2 扬长避短,建设规模化高效绿洲农业
        6.3.3 固本培元,加快流域新增水资源论证工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环境公平问题研究 ——基于甘肃河西走廊5县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必要性分析
        1.1.3 研究的目标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技术路线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创新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
        1.3.2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 相关理论基础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2 公共物品理论
        1.4.3 外部性理论
        1.4.4 制度经济学
        1.4.5 环境效率理论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环境公平的含义分析
        2.1.1 关于公平的概念
        2.1.2 不同学科对环境公平的界定及启示
    2.2 环境公平相关综述
        2.2.1 代内环境公平分析
        2.2.2 代际环境公平分析
    2.3 土地沙漠化防治相关研究的阐述
        2.3.1 土地沙漠化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
        2.3.2 公共品及土地沙漠化防治综合效益的研究
    2.4 小结与对本研究的启示
        2.4.1 小结
        2.4.2 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调查过程及基本情况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区域选择说明与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研究区沙漠化防治的现状
        3.2.1 土地荒漠化及沙化土地现状
        3.2.2 研究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概况
    3.3 数据来源及基本情况分析
        3.3.1 调查过程及数据来源
        3.3.2 调查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
        3.3.3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3.3.4 项目区受访者家庭人均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经济学视域下环境公平分析
    4.1 经济学视域下环境公平的分析依据
        4.1.1 代内公平是环境公平分析的基础
        4.1.2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公平分析的根本标准
    4.2 经济学方法在分析环境公平问题时的使用
        4.2.1 国外学者关于经济学方法的使用
        4.2.2 国内学者关于经济学方法的使用
    4.3 经济学视角的环境不公平理论分析
        4.3.1 经济发展利益追求下的环境不公平
        4.3.2 外部性行为引致的环境不公平
        4.3.3 微观个体收入水平差距引起的环境不公平
        4.3.4 市场失灵引致的环境不公平
        4.3.5 制度因素引致的环境不公平
    4.4 经济学视角下生态治理过程中行为主体的理性分析
        4.4.1 生态治理中政府的理性行为与作用机制
        4.4.2 生态治理中农户的决策机制
    4.5 小结
第五章 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环境公平问题的研究层面与分析逻辑
    5.1 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环境公平的分析层面
        5.1.1 环境公平宏观层面利益主体与公平评估依据
        5.1.2 环境公平中观层面利益主体与公平评估依据
        5.1.3 环境公平微观层面利益主体与公平评估依据
    5.2 环境公平与环境效率在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关系
        5.2.1 环境公平与环境效率的辩证统一
        5.2.2 在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环境公平与环境效率的统一性
        5.2.3 环境公平在本研究中居于中心地位
    5.3 环境公平问题在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分析逻辑
第六章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宏观层面环境公平分析
    6.1 保护区建设宏观层面环境公平评价标准与依据
        6.1.1 宏观层面的界定
        6.1.2 卡尔多-希克斯标准下生态安全与环境公平模型的构建
    6.2 土地沙漠化防治环境公平评价宏观层面指标体系构建
        6.2.1 构建原则
        6.2.2 构建指标的内容与标准
        6.2.3 数据来源与分析框架
    6.3 研究区生态安全分析
        6.3.1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前生态安全分析
        6.3.2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后生态安全分析
    6.4 宏观层面环境公平分析
    6.5 基本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中观层面环境公平分析
    7.1 保护区建设中观层面环境公平评价标准与依据
        7.1.1 中观层面的界定
        7.1.2 中观层面环境公平的评估依据
        7.1.3 卡尔多-希克斯标准下区域生态系统耦合与环境公平模型的构建
    7.2 土地沙漠化防治环境公平评价中观层面指标体系构建
        7.2.1 构建原则
        7.2.2 构建指标的内容与标准
    7.3 中观层面环境公平分析
        7.3.1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区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分析
        7.3.2 基于区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下的中观层面环境公平评价
    7.4 基本结论
第八章 土地沙漠化防治中微观个体基于环境公平规范的动态博弈分析
    8.1 土地沙漠化防治微观层面利益主体冲突分析
        8.1.1 土地沙漠化防治微观利益群体及其理性分析
        8.1.2 土地沙漠化防治微观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分析
    8.2 沙漠化防治中微观利益主体的动态博弈构建
        8.2.1 基础博弈模型构建
        8.2.2 环境公平规范下利益主体的效用函数
        8.2.3 动态博弈模型的构建
        8.2.4 异质性对动态博弈模型的改进
        8.2.5 颤抖手均衡对动态博弈模型的改进
    8.3 沙漠化防治中微观利益主体的动态博弈演化分析
        8.3.1 基础动态博弈模型演化分析
        8.3.2 动态博弈异质性改进模型的演化分析
        8.3.3 动态博弈颤抖手均衡改进模型的演化分析
    8.4 环境公平规范下的农民响应分析
        8.4.1 政策干预的现状及受偿意愿分析
        8.4.2 环境公平规范对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的意义
    8.5 小结
第九章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微观层面的环境公平分析
    9.1 保护区建设综合绩效视域下微观层面环境公平评判标准与依据
        9.1.1 微观层面利益群体保护区建设综合效益分析
        9.1.2 保护区建设综合效益基础上环境公平模型构建
    9.2 基于保护区微观层面综合绩效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9.2.1 构建原则
        9.2.2 指标体系内容与评价权重的确定
    9.3 微观层面利益群体的综合效益测评
    9.4 基于综合效益下环境公平分析
        9.4.1 基于基尼系数的环境公平的判别
        9.4.2 综合效益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环境公平的启示
    9.5 基本结论
第十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项目区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2:林业部门调查问卷
    附录3:甘肃省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考察提要及访谈录音整理报告
    附录4:从相关职能部门获得的资料清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一、发表论文
    二、参与的课题
致谢

(3)黑河流域历史时期垦殖绿洲时空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干旱区人类活动与地表景观变化
        1.1.2 绿洲的概念
        1.1.3 绿洲的形成、演变与垦殖绿洲
        1.1.4 绿洲历史演变的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历史遗迹遥感考古研究综述
        1.2.2 历史时期绿洲演变研究综述
        1.2.3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绿洲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黑河流域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水系与水资源
        2.1.4 地貌与景观
        2.1.5 土壤类型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经济与产业
        2.2.2 人口与民族
    2.3 生态问题现状
        2.3.1 中上游地区生态问题
        2.3.2 下游地区生态问题
第三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资料
        3.1.1 历史文献
        3.1.2 前人文献
        3.1.3 地图资料
        3.1.4 遥感影像
        3.1.5 考古资料
    3.2 研究方法
        3.2.1 总体思路与流程
        3.2.2 资料收集与预处理
        3.2.3 历史遗迹空间定位
        3.2.4 行政建制与水系的定位
        3.2.5 农业垦殖考辨
        3.2.6 历史地理数据库建立
        3.2.7 垦殖绿洲范围的重建
        3.2.8 实地综合考察
        3.2.9 驱动机制分析与启示探讨
第四章 典型城址遥感考古
    4.1 古城址遥感考古的内容
    4.2 黑河流域古城址分布及所在环境
        4.2.1 古城址的分布特点
        4.2.2 城址的位置选择
        4.2.3 古城址的环境调查
    4.3 典型古城址调查分析
        4.3.1 中游典型古城址的遥感考古
        4.3.2 下游典型古城址的遥感考古
    4.4 古城址的形态结构与规模
        4.4.1 古城址的轮廓与组合特征
        4.4.2 古城址的规模分布
第五章 垦殖绿洲空间分布的重建
    5.1 绿洲最大与总体分布范围
    5.2 汉代以前的黑河流域
        5.2.1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5.2.2 游牧民族的活动
    5.3 汉代对黑河的首次开发
        5.3.1 政治军事形势
        5.3.2 行政建制的初设
        5.3.3 绿洲开发政策与措施
        5.3.4 人口与耕地估算
        5.3.5 历史遗迹分布
        5.3.6 垦殖绿洲分布重建与探讨
    5.4 魏晋时期的黑河开发
        5.4.1 政治军事形势
        5.4.2 行政建制
        5.4.3 绿洲开发政策与措施
        5.4.4 人口与耕地估算
        5.4.5 历史遗迹分布
        5.4.6 垦殖绿洲分布重建与探讨
    5.5 南北朝时期
        5.5.1 政治军事形势
        5.5.2 行政建制
        5.5.3 绿洲开发
    5.6 隋唐五代时期
        5.6.1 政治军事形势
        5.6.2 行政建制
        5.6.3 绿洲开发政策与措施
        5.6.4 人口与耕地估计
        5.6.5 历史遗迹分布
        5.6.6 垦殖绿洲分布重建与探讨
    5.7 宋辽金时期
        5.7.1 政治军事形势
        5.7.2 行政建制
        5.7.3 绿洲开发政策与措施
        5.7.4 宋辽金时期遗迹分布
        5.7.5 绿洲开发
    5.8 元代
        5.8.1 政治军事形势
        5.8.2 行政建制
        5.8.3 绿洲开发政策与措施
        5.8.4 人口与耕地估计
        5.8.5 历史遗迹分布
        5.8.6 垦殖绿洲分布重建与探讨
    5.9 明代
        5.9.1 政治军事形势
        5.9.2 行政建制
        5.9.3 绿洲开发政策与措施
        5.9.4 人口估计与耕地
        5.9.5 居民点分布
        5.9.6 水利开发重建
        5.9.7 垦殖绿洲分布重建与探讨
    5.10 清代
        5.10.1 政治军事形势
        5.10.2 行政建制
        5.10.3 绿洲开发政策与措施
        5.10.4 人口估计与耕地
        5.10.5 居民点分布
        5.10.6 水利开发
        5.10.7 垦殖绿洲分布重建与探讨
    5.11 中华民国
        5.11.1 政治军事形势
        5.11.2 行政建制
        5.11.3 绿洲开发政策与措施
        5.11.4 人口与耕地统计
        5.11.5 居民点与灌渠分布
        5.11.6 垦殖绿洲分布重建与探讨
    5.12 绿洲演变分析
        5.12.1 绿洲规模变化
        5.12.2 绿洲总体空间变化
        5.12.3 分区绿洲变化分析
        5.12.4 绿洲的时序变化
    5.13 结果对比与不确定性探讨
        5.13.1 结果对比
        5.13.2 不确定性分析
第六章 绿洲演变的驱动机制与启示
    6.1 驱动因素的诊断分析
        6.1.1 绿洲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6.1.2 主要驱动因子辨析
    6.2 自然因素
        6.2.1 气候变化
        6.2.2 水资源变化
        6.2.3 自然灾害
        6.2.4 河道变迁
        6.2.5 风沙活动
    6.3 人文因素
        6.3.1 政治局势与社会稳定性
        6.3.2 经济政策
        6.3.3 人口与民族
        6.3.4 土地与赋税制度
        6.3.5 区位与经济发展
        6.3.6 技术进步
    6.4 驱动机制的综合分析
    6.5 绿洲演变的生态效应
        6.5.1 天然植被变化
        6.5.2 水文特征变化
        6.5.3 土地荒漠化与盐渍化
    6.6 绿洲演变的启示
        6.6.1 政局稳定是绿洲稳定开发的前提
        6.6.2 适度人口规模是绿洲开发的基础
        6.6.3 保障生态用水是绿洲延续的根本
        6.6.4 调整经济结构是绿洲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新疆罗布泊地区古湖水成分反演 ——基于原生石膏流体包裹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完成论文工作量
第2章 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
        2.1.3 水文
    2.2 研究区区域地质
        2.2.1 地层
        2.2.2 构造
    2.3 罗布泊湖的发展演化
第3章 技术方法
    3.1 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方法
        3.1.1 微钻
        3.1.2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
        3.1.3 扫描电镜-能谱法( SEM-EDS/ESEM-EDS)
        3.1.4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
    3.2 LA-ICP-MS 方法
        3.2.1 实验条件测试
        3.2.2 配制标准溶液
        3.2.3 建立校正曲线
        3.2.4 校准方法-内标-外标结合法
第4章 原生石膏流体包裹体成分
    4.1 样品采集和岩性特征
    4.2 ZK0615 钻孔地层与年代序列的建立
    4.3 LA-ICP-MS 测定包裹体成份
        4.3.1 实验条件
        4.3.2 实验结果
第5章 古湖水成分及钾矿成因
    5.1 原生石膏流体包裹体反演古湖水成分
        5.1.1 原生石膏流体包裹体成分
        5.1.2 反演古湖水钾含量的对比
    5.2 富钾卤水成因
        5.2.1 地形提供了水体的汇聚条件
        5.2.2 持续干旱的气候条件
        5.2.3 周围基岩、含盐地层等物源条件
        5.2.4 深部富钙水的补给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倡导综合管理与流域管理的发展趋势
        1.3.2 国外的水管理实践
        1.3.3 我国的水管理发展及新《水法》规定
        1.3.4 我国发展水市场的代表性观点
        1.3.5 国外水务市场配置经验
        1.3.6 塔河水权市场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结构
    1.6 研究特色与不足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产权
        2.1.2 水资源
        2.1.3 水权
        2.1.4 水权市场
        2.1.5 可持续的水利用
        2.1.6 生态环境需水
    2.2 理论基础
        2.2.1 国外典型水权制度
        2.2.2 系统论
        2.2.3 生态安全格局
        2.2.4 “点-轴系统”理论
        2.2.5 生态经济效益观
第3章 塔里木河流域现状及历史演变
    3.1 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
        3.1.1 自然地理
        3.1.2 生态环境
    3.2 绿洲
        3.2.1 绿洲的特点
        3.2.2 产业演变
        3.2.3 空间演变
        3.2.4 环境演变
    3.3 社会经济
        3.3.1 现状概况
        3.3.2 变化
    3.4 水资源
        3.4.1 初始型
        3.4.2 发展型
        3.4.3 增长型
        3.4.4 协调持续型
    3.5 变迁原因
        3.5.1 自然条件
        3.5.2 人类活动
        3.5.3 人口增长
        3.5.4 管理不善
第4章 塔里木河流域治理回顾与反思
    4.1 流域的治理工作
        4.1.1 资源调查、考察与流域规划
        4.1.2 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4.1.3 塔里木河干流整治工作
        4.1.4 水政水资源管理
    4.2 流域治理总体思路及方案
        4.2.1 治理思路
        4.2.2 治理方案
    4.3 水资源配置现状
    4.4 反思
        4.4.1 修建山区水库
        4.4.2 利用地下水
        4.4.3 地州水量分配
        4.4.4 生态用水
        4.4.5 水资源管理
    4.5 近期治理效果
        4.5.1 治理进程
        4.5.2 问题及原因
第5章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战略
    5.1 目标
        5.1.1 流域发展战略目标
        5.1.2 水资源管理流程再造
    5.2 约束条件
        5.2.1 自然及生态环境
        5.2.2 国家安全
        5.2.3 经济发展
        5.2.4 社会发展
    5.3 水资源配置规划
        5.3.1 水资源配置的原则
        5.3.2 水资源系统
        5.3.3 绿洲-河流空间布局
        5.3.4 水资源配置模型
    5.4 水资源调控措施
        5.4.1 水量调控方法的发展
        5.4.2 人工调控与自然调控
        5.4.3 系统调控
        5.4.4 蓄水工程
    5.5 绿洲管理
        5.5.1 天然绿洲
        5.5.2 绿洲景观
        5.5.3 水资源管理
第6章 塔里木河流域初始水权配置
    6.1 水权
    6.2 配置前提
        6.2.1 流域整体水土规划
        6.2.2 初始水权界定的前提
    6.3 配置原则
        6.3.1 可持续利用原则
        6.3.2 公平公正原则
        6.3.3 权责统一原则
    6.4 配置模型
        6.4.1 配置单元
        6.4.2 构想模型
    6.5 水权界定依据
        6.5.1 耕地面积
        6.5.2 人口
第7章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
    7.1 水市场
    7.2 水价
        7.2.1 水价概念
        7.2.2 市场水价失真
        7.2.3 水价失灵
        7.2.4 农业水价
    7.3 水权交易
        7.3.1 水权补偿
        7.3.2 水权市场层次
    7.4 供水与计量
    7.5 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干旱区水资源特征及其合理开发模式研究 ——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干旱区及其水资源特征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2 生态需水研究现状
        1.3.3 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现状
        1.3.4 水资源合理开发模式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干旱区概述及其水资源系统特征
        2.1 干旱区范围及其特征
        2.1.1 干旱区概念及其分布范围
        2.1.2 干旱区特征
        2.2 干旱区地下水系统及其特征
        2.2.1 地下水赋存条件
        2.2.2 地下水形成条件
        2.2.3 地下水补排特征
        2.2.4 地下水的分布特征
        2.2.5 地下水水文特征
        2.3 干旱区地表水系统特征
        2.3.1 地表水形成条件
        2.3.2 地表水补排条件
        2.3.3 地表水水文特征
        2.4 干旱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相互转化
        2.5 人类活动对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影响
        2.6 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篇 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特征及其合理配置研究
    第三章 玛纳斯河流域自然地理位置与区域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象与水文
        3.1.3 土壤与植被
        3.2 区域地质概况
        3.2.1 地形地貌
        3.2.2 地层岩性
        3.2.3 地质构造
        3.3 社会经济概况
    第四章 水资源系统分析
        4.1 地下水水文特征
        4.1.1 地下水形成和赋存规律
        4.1.2 含水层结构特征
        4.1.3 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特征
        4.1.4 地下水动态类型及特征
        4.2 地表水水文特征
        4.2.1 径流形成机理与特征
        4.2.2 径流还原分析
        4.2.3 径流系列代表性分析
        4.2.4 频率计算及设计代表年
        4.2.5 洪水
        4.2.6 泥沙
        4.2.7 冰情
        4.3 泉水
        4.3.1 泉水动态
        4.3.2 井、泉关系
        4.4 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相互转化
        4.5 水化学特征与水质
        4.5.1 地表水水化学特征
        4.5.2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第五章 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5.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1.1 水利工程现状
        5.1.2 地表水开发利用现状
        5.1.3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5.2 流域内水土流失
        5.2.1 水土流失成因
        5.2.2 水土流失危害
        5.3 土壤次生盐碱化
        5.3.1 盐碱地分布
        5.3.2 盐碱地成因
        5.3.3 土壤盐碱化造成的危害
        5.4 地下水超采
        5.4.1 地下水超采区的划定
        5.4.2 地下水超采典型区的分析
        5.5 水质污染问题
        5.5.1 水质现状
        5.5.2 污水排放现状
    第六章 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均衡计算
        6.1 均衡区范围及均衡期
        6.1.1 均衡区范围
        6.1.2 均衡期
        6.2 水量均衡方程
        6.3 计算参数的确定
        6.3.1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
        6.3.2 潜水蒸发系数(C)、植被蒸腾系数(Z)
        6.3.3 田间灌溉入渗系数(β)值
        6.3.4 渠系渗漏补给系数(m)
        6.3.5 潜水变幅带给水度(μ)
        6.3.6 水库入渗补给系数(α_库)
        6.3.7 河道入渗系数(m')
        6.3.8 含水层渗透系数(K)
        6.3.9 泉水回归、井灌回归系数
        6.4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6.4.1 地下水补给量
        6.4.2 地下水排泄量
        6.4.3 地下水均衡分析
        6.5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与潜力分析
        6.5.1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计算
        6.5.2 地下水可开采潜力分析
    第七章 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数值模型
        7.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7.1.1 研究区的范围
        7.1.2 含水层水力特征的概化
        7.1.3 计算边界的概化
        7.2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7.2.1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原理
        7.2.2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7.2.3 初始、边界条件与空间、时间离散
        7.2.4 水文地质参数的分区和初值的确定
        7.2.5 汇源项的处理
        7.2.6 数值模型的拟合
        7.2.7 数值模型的检验
        7.2.8 各水文地质分区参数的率定
        7.3 地下水预报
        7.3.1 地下水水量预报
        7.3.2 地下水水位预报
    第八章 生态需水量的计算与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8.1 流域生态需水量分析
        8.1.1 生态需水计算模型
        8.1.2 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8.1.3 流域绿洲生态需水量的确定与生态需水量的计算
        8.1.4 生态需水量合计
        8.1.5 干旱区生态需水分析
        8.2 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8.2.1 需水量预测
        8.2.2 供水量预测
        8.2.3 供需平衡分析
        8.3 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8.3.1 模糊物元分析方法
        8.3.2 基于模糊物元分析流域水资源承载力
    第九章 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模式
        9.1 流域水资源评价指标
        9.1.1 水资源开发潜力
        9.1.2 水资源满足率
        9.1.3 水资源质量
        9.1.4 地表水调蓄能力
        9.2 流域水资源开发模式的模糊综合评判
        9.2.1 水资源开发模式评价体系
        9.2.2 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
        9.2.3 模糊评判矩阵的确定
        9.2.4 模糊综合评判分析
        9.3 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模式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关于公共政策(政策科学)的研究综述
        1.2.1 关于国外政策科学(公共政策)的研究综述
        1.2.2 中国政策科学(公共政策)的研究简述
        1.2.3 关于新疆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的研究简述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径
        1.3.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理论
    2.1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2.1.1 区域的层次划分
        2.1.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1.3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4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的联系机理分析
    2.2 公共政策的概念和内涵
        2.2.1 政策及公共政策的定义
        2.2.2 公共政策的特征和本质
        2.2.3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2.3 区域公共政策的基本内容
        2.3.1 区域公共政策的界定
        2.3.2 区域公共政策的类型
        2.3.3 区域公共政策的目标分析
    2.4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2.4.1 经济学中的管制理论
        2.4.2 价值取向论——公平价值观
        2.4.3 “三种生产”理论
        2.4.4 人地协调论
        2.4.5 区域发展理论
第三章 中国经济区域差距与公共政策
    3.1 中国区域的划分
        3.1.1 中国的行政区划
        3.1.2 中国经济区域划分的演变
    3.2 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比较分析
        3.2.1 从经济增长率分析,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3.2.2 从经济总量分析,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3.2.3 从人均GDP 分析,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3.2.4 从城乡居民收入分析,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社会发展差距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3.3 影响中国区域差距的综合因素分析
        3.3.1 自然地理因素
        3.3.2 思想文化因素
        3.3.3 结构因素
        3.3.4 布局与区位因素
        3.3.5 人力资本因素
        3.3.6 市场经济因素
        3.3.7 政策因素
    3.4 影响中国区域差距的区域公共政策分析
        3.4.1 从区域发展战略看,不平衡战略加大东西部区域之间的差距
        3.4.2 从对外开放政策看,东西部区域之间差距明显
        3.4.3 从财税政策看,不平等、不规范的财税政策有力地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3.4.4 从资本投入看,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的区域差异是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
        3.4.5 从公共服务水平看,东西部区域相差悬殊
    3.5 小结
第四章 新疆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区域公共政策评价
    4.1 新疆区域概述
        4.1.1 新疆区域地理概况
        4.1.2 新疆区域人口概况
        4.1.3 新疆区域自然资源概况
    4.2 新疆是中国西部一个独立的经济区域
        4.2.1 生态环境的特殊性
        4.2.2 地理区位的特殊性
        4.2.3 产业结构的特殊性
        4.2.4 人文环境的特殊性
        4.2.5 新疆行政区和经济区是耦合的,该区域可称为行政—经济一体区
    4.3 现行新疆区域公共政策的基本内容与评价
        4.3.1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少数民族事业发展
        4.3.2 坚决打击民族分裂势力,维护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
        4.3.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4.3.4 突出发展教育事业,缩小民族之间的文化差距
        4.3.5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解决财政困难
        4.3.6 建立对口援助制度,促进区域协作与发展
        4.3.7 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促进新疆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4.4 新疆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4.4.1 新疆农业发展水平比较
        4.4.2 新疆工业化进程分析
        4.4.3 新疆社会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4.5 关于新疆可持续发展水平与评价
        4.5.1 指标体系的构成
        4.5.2 指标体系的说明
        4.5.3 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新疆可持续发展问题
        4.5.4 新疆可持续发展的比较评价
    4.6 缩小区域差距、促进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公共政策取向
        4.6.1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和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和谐社会
        4.6.2 专项立法,促进新疆等西部地区发展
        4.6.3 深化改革,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
第五章 新疆人口与就业政策研究
    5.1 新疆人口政策与人口发展特点
        5.1.1 新疆人口政策演变过程
        5.1.2 新疆人口发展的基本特点
    5.2 新疆就业政策与就业特征
        5.2.1 新疆就业政策阶段划分
        5.2.2 新疆就业公共政策分析
        5.2.3 新疆人口就业的基本特征
        5.2.4 新疆人口与就业预测
    5.3 新疆人口与就业政策取向
        5.3.1 新疆人口政策的基本取向
        5.3.2 新疆就业政策的基本取向
第六章 新疆国民经济与产业政策研究
    6.1 新疆产业政策的基本评价
        6.1.1 产业政策的概念和作用
        6.1.2 新疆经济发展战略与产业政策的阶段划分与评价
    6.2 新疆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6.2.1 新疆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
        6.2.2 工业在新疆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6.2.3 新疆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
        6.2.4 新疆产业发展的障碍分析
    6.3 国外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比较
        6.3.1 美国促进西部开发的基本政策
        6.3.2 日本促进北海道开发的基本政策
        6.3.3 巴西促进贫困地区开发的基本政策
        6.3.4 德国促进欠发达地区开发的基本政策
    6.4 促进新疆产业发展的区域公共政策
        6.4.1 产业布局政策
        6.4.2 土地供给政策
        6.4.3 金融政策
        6.4.4 对外开放政策
        6.4.5 财税政策
第七章 新疆增值税与财税政策研究
    7.1 增值税概念与特点
        7.1.1 增值税的概念
        7.1.2 增值税的起源
        7.1.3 增值税的基本特点
        7.1.4 增值税的类别
    7.2 中外增值税的比较分析
        7.2.1 中外关于增值税纳税主体的差异
        7.2.2 中外关于增值税征税类型的差异
        7.2.3 中外关于增值税税率结构的差异
        7.2.4 中外关于增值税分成比例的比较
    7.3 关于中国现行增值税政策的评价
        7.3.1 中国增值税的发展历程
        7.3.2 中国现行增值税的基本内容
        7.3.3 中国现行增值税的贡献
        7.3.4 中国现行增值税的不足与缺陷
    7.4 完善中国增值税政策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7.4.1 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实现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
        7.4.2 法定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权,完善分税制体系
        7.4.3 调整增值税分成比例,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
第八章 新疆资源税与财税政策研究
    8.1 中国资源税费体系概况
        8.1.1 关于资源税概要
        8.1.2 关于矿产资源收费项目
        8.1.3 关于土地税
    8.2 国外资源税体系比较分析
        8.2.1 国外资源税的类型划分
        8.2.2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资源税费制度概况
    8.3 关于现行中国资源税的评价
        8.3.1 资源税征收的立法基础,未能体现保护资源、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思想
        8.3.2 现行资源税征收范围较窄、税率偏低,未能体现国家对资源的所有权
        8.3.3 资源税贡献率低,未能体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
        8.3.4 资源税从量征收,未能体现市场化的公平原则
        8.3.5 资源税体系分散,税制设计过于复杂
    8.4 关于完善新疆资源税的基本思路
        8.4.1 提高资源税税率,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8.4.2 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简化、统一资源税体系
        8.4.3 改进资源税的计征方法,体现差别政策
第九章 新疆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政策研究
    9.1 新疆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评价
        9.1.1 生态环境演变阶段划分
        9.1.2 新疆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政策评价
    9.2 生态环境现状、特点及演变趋势
        9.2.1 生态环境现状
        9.2.2 生态环境的特点
    9.3 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的政策取向
        9.3.1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解决好水资源问题
        9.3.2 调整草原功能,强化草原保护
        9.3.3 严禁开荒,积极开发利用天然气、沼气等新型能源
        9.3.4 开征生态税,加强新疆生态保护
结束语
    一、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三、论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学术活动
致谢

(9)塔里木河下游湿地多重景观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湿地的研究进展
    1.2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1.2.1 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
        1.2.2 多功能景观的研究的和景观多重价值评价的研究
    1.3 湿地景观价值评价的研究进展
    1.4 中国西部干旱区景观生态特征简述
    1.5 干旱区湿地的景观特征概述
    1.6 基于景观的湿地多重价值评价的意义、目的及主要内容
        1.6.1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研究区的概况及其景观生态特征
    2.1 研究区的景观特征概述
    2.2 湿地景观的生态属性调查和分类
        2.2.1 景观类型分类概述
        2.2.2 遥感数据的来源、解释和分类
        2.2.3 湿地景观生态属性调查与分类体系
3 景观多重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3.1 概述
    3.2 湿地的景观价值评价的分类及其特点
        3.2.1 湿地景观价值功能的类别
        3.2.2 湿地景观价值的特点
    3.3 湿地价值评价方法的简介
        3.3.1 评价方法概述
        3.3.2 不同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3.3.3 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建议
    3.4 指标体系的建立
    3.5 本章小节
4 结果和分析
    4.1 塔里木河下游湿地资源概况
    4.2 景观多重价值评价结果
        4.2.1 湿地景观的自然服务价值
        4.2.2 湿地景观的人文服务价值
        4.2.3 目标湿地景观多重价值评价的总和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湿地景观多重价值评价结果的生态建设方略
    5.1 塔里木河下游湿地生态建设的总体原则与途径
    5.2 景观生态建设的主要途径或模式
    5.3 景观生态工程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对塔里木河下游及罗布泊考察获得新进展新楼兰工程有生态保障(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河流域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耦合研究[D]. 张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9(08)
  • [2]土地沙漠化防治中的环境公平问题研究 ——基于甘肃河西走廊5县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D]. 王光耀. 兰州大学, 2018(11)
  • [3]黑河流域历史时期垦殖绿洲时空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D]. 汪桂生. 兰州大学, 2014(03)
  • [4]新疆罗布泊地区古湖水成分反演 ——基于原生石膏流体包裹体[D]. 王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S2)
  • [5]科考罗布泊:揭开自然与历史之谜[J]. 夏训诚,钱毓,胡文康,范书财. 新疆人文地理, 2011(01)
  • [6]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 周莉荔. 新疆农业大学, 2010(06)
  • [7]干旱区水资源特征及其合理开发模式研究 ——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D]. 赵宝峰. 长安大学, 2010(11)
  • [8]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公共政策研究[D]. 张春林. 新疆大学, 2007(06)
  • [9]塔里木河下游湿地多重景观价值评价研究[D]. 师玮. 中国海洋大学, 2006(03)

标签:;  ;  ;  ;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在塔里木河下游和罗布泊的调查取得新进展。新楼兰项目有生态保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