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西南地区油气系统特征

塔西南地区油气系统特征

一、塔里木西南地区含油气系统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杨学文,田军,王清华,李亚林,杨海军,李勇,唐雁刚,袁文芳,黄少英[1](2021)在《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油气地质认识与有利勘探领域》文中指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经历了浅层、深层并逐渐向超深层的过程,超深层勘探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勘探,在超深层已发现克拉苏大气田、塔北大油田和塔中大凝析气田,在寒武系盐下也发现了多个重要苗头,超深层已经成为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盆地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总结30多年超深层勘探地质认识,认为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油气形成主要受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控制,与盆地经历的3个伸展—挤压构造旋回一致,超深层油气物质基础具有全球普遍性。塔里木超深层油气地质具有三方面特殊性,一是盆地早期持续浅埋、晚期快速深埋,超深层烃源岩仍可以大规模生烃,为超深层油气成藏提供油气来源。二是盆地是典型"冷盆",超深层液态烃仍可保存,主力烃源岩仍处于生气高峰期,超深层油气相态多样。三是盆地不同地区超深层油气成藏组合差异大,但均可划分为三大成藏组合。在石油地质条件重新认识基础上,对每个成藏组合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下组合和中组合勘探潜力巨大,指出了8个超深层勘探有利领域。针对新区新领域超深层油气勘探,提出了"扩展中组合、突破下组合"的勘探思路,争取获得勘探战略突破,为油田高质量发展奠定资源基础。

梁霄[2](2020)在《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勘探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曲折性特征,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继川中安岳气田开发投产后的下一个油气重要战略接替区,研究意义十分重要。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的隆升与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使川西坳陷北段三叠系以深的海相地层具有深埋藏和/或强隆升和/或强改造特征。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与深层特性是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属性。本论文依据地质、地震资料,利用地球化学方法,以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构造演化研究为基础,完成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对比前陆扩展变形带古油藏成藏破坏序列,揭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1)川西坳陷北段早古生代存在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两个重要构造单元。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解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处于“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中心,是寒武系麦地坪组-筇竹寺组黑色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中心,发育厚度近500m的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地层。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构造运动在川西坳陷北段有显着表现,反映为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是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性质由拉张转向挤压的重要节点;(2)现今川西坳陷北段具有强隆升-深埋藏复杂地质构造背景,并具有相应的分带特性。马角坝断裂是龙门山冲断带北段与川西坳陷北段的分界断裂。(1)号隐伏断裂(灌县-安县断裂)将川西坳陷北段分为北西侧的前陆扩展变形带与南东侧的川西梓潼-剑阁坳陷。构造-埋藏演化史解析表明,前陆扩展变形带晚三叠世后具有典型的中埋藏-强隆升-强变形特征,而川西梓潼-剑阁坳陷主体则具有深埋藏-弱隆升-弱变形特征;(3)根据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展布特征与有机地化指标参数,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区域深层海相最佳烃源岩。露头及岩心分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震旦系-二叠系储集层以白云岩为主。灯影组灯四段、灯二段与栖霞组栖二段因适时的原油充注以及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使之成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最佳储集层系。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断裂-不整合面为核心的垂侧向复合输导系统。川西坳陷北段所具有的深层特性与油裂解后形成的超压特性使川西坳陷北段存在良好的初始静态保存条件,表现为以中下三叠统膏盐岩、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以及上三叠统-侏罗系巨厚陆相碎屑岩为核心的多级封盖特征。(1)号隐伏断裂前缘的双鱼石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4)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源示踪首次将灯影组储层沥青纳入比对范畴。天井山构造带及米仓山前缘灯影组储层沥青、寒武系固体沥青脉与稠油油苗、泥盆系平驿铺组稠油、观雾山组储层沥青、栖霞组-茅口组油苗、飞仙关组油苗与侏罗系油砂等不同层系不同相态古油藏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精细示踪明确古油藏系统均是以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做为最主要母源,而上二叠统大隆组仅具有微弱补充。“天井山古隆起古油藏系统”的建立与拉张槽(绵阳-长宁)-古隆起(天井山)优势成藏组合对油气的早期聚集效应具有高度耦合关系;(5)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具有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以断裂-不整合面为主的复合输导和以中下三叠统为主的多级封盖等地质特性。根据相应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油源判别与构造期次梳理结果,地质-地球化学成藏模式表明川西坳陷北段深层多样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可分为“原生油藏→原生气藏”与“次生油藏→原生气藏”两类。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有利区分布具有典型的受拉张槽-古隆起和盆山结构联合-复合作用控制。川西坳陷北段主体构造晚期调整微弱,除深层双鱼石-射箭河潜伏构造带中二叠统栖霞组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下伏灯影组优质储层与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具有与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相似的构造-沉积特征,具有形成大型原生气藏的极佳成藏条件。

易立[3](2020)在《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唯一发现规模储量并建成大型油气田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但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尚未开展深入分析。因此,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不仅能够推动隆升控盆控藏新认识,丰富高原型盆地石油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高原盆地的油气勘探。本文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方法,针对柴达木盆地形成和油气成藏方面的科学问题,总结成盆、成烃、成藏规律,从青藏高原隆升特征研究其对柴达木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具“双阶段性”、“三中心迁移性”及“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性”的“三性”特征。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建立了新生代早期局部分散小断陷-晚期统一开阔大拗陷的“双阶段”演化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拗陷沉积构造特征,提出盆地新生代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咸化湖盆中心的差异演化和规律迁移特征;提出“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是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显着特点;指出柴达木盆地演化特征是受到青藏高原“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的隆升机制的控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决定性因素。“晚生”:高原隆升导致盆地地壳缩短增厚,地幔烘烤减弱与冷却事件的发生引起地温梯度降低,拖缓了烃源岩的热演化,造成了生烃滞后;“晚圈”:高原隆升晚期强烈的特性,造成盆地众多大型晚期构造带的发育,而隆升的阶段性造成早期构造最终由晚期构造调整定型。新近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挤压变形,导致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的不同类型构造圈闭形成或定型晚;“晚运”:高原晚期强烈隆升引起的构造运动,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晚期断层,还可引起部分先成断层晚期活动,这些断层是有效的晚期运移通道,同时晚期强烈挤压产生的异常高压也为晚期高效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正是青藏高原隆升控制下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晚期成藏特性。通过剖析昆北、英雄岭、东坪及涩北四个亿吨级大油气区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构建了昆北地区“同生构造-晚期定型-断阶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英雄岭地区“构造多期叠加-断层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东坪-尖顶山地区“早晚构造叠加-断裂直通输导-晚期复式成藏”、台南-涩北地区“晚期构造-晚期生烃-自生自储-晚期成藏”四种晚期成藏模式。提出柴达木盆地潜山分类新方案并提出了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将盆地潜山分为逆冲断控型、走滑断控型、古地貌型和复合型4大类,并根据控山断裂性质,按照先生、同生和后生进一步将潜山划分为11种亚类;将潜山构造带划分为逆冲断裂控制型(断控型)、古隆起控制型(隆控型)和逆冲断裂与古隆起复合控制型(断隆共控型)3种类型;建立了“断-隆-凹”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指出冷湖和大风山地区是潜山领域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牛雪梅[4](2019)在《麦盖提斜坡奥陶系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文中研究指明麦盖提斜坡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应力场多次发生改变,从而发育多期次活动的断裂构造,成为斜坡带的一个显着特征。麦盖提斜坡不同期次断裂构造的构造变形样式各异,形成演化复杂,对其构造样式、组合关系、形成时代、演化过程和成因机制的认识难度大。而斜坡区已发现的油气藏均发育在断裂构造带,断裂活动对油气成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将麦盖提斜坡区奥陶系断裂作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构造地质学、构造解析学理论和方法,断层及相关褶皱理论以及平衡剖面技术等为手段,对麦盖提斜坡断裂活动和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展开研究。主要取得的认识有:(1)断裂活动对岩性的改良有很大的作用,断裂上盘下盘对沉积厚度有影响,进而控制了烃源岩分布及储盖组合情况,而且向下切穿寒武系烃源岩,可以作为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2)麦盖提斜坡的绝大多数圈闭均发育在断裂带内。断裂发育演化史与各个成藏要素之间的时空匹配关系有着紧密联系,直接决定着油气的运移和赋存情况。在古潜山背景上接受沉积,断裂活动微弱,在古潜山的上方和周围不仅有构造类型的圈闭,而且还发育地层圈闭、古潜山圈闭。(3)深大断裂可能导致油气沿断裂大量散失,使古油气藏被破坏、再调整。

李睿宁[5](2018)在《塔西南WLK地区储层预测研究》文中指出WLK地区位于塔西南柯克亚构造带,北接叶城凹陷,属昆仑山前第二排构造带。该地区是近年来塔里木油田在塔西南山前带重点勘探区块。WLK构造带整体构造形态相对统一和简单,从浅至深呈单一背斜,构造形成于早喜山时期。该地区资源量丰富,油气富集,但埋藏较深,非均质性较强。前期储层预测和裂缝研究程度较低。该地区同一构造背斜上不同部分钻井产油效果显着不同,表明卡拉塔尔组的油气关系异常复杂,在勘探区带优选方面尚有待提高。因此进行精细的储层预测研究是加快本区卡拉塔尔组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勘探开发的关键。本论文主要以塔西南WLK地区古近系卡拉塔尔组地层为研究对象应用多种方法开展储层预测研究。利用钻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对卡拉塔尔组储层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综合应用相干、叠后AFE裂缝检测手段、FRS分方位叠加裂缝预测技术精细刻画了研究区内裂缝分布范围、方位及发育程度。卡拉塔尔组在构造主体和南北两翼形成东南向的3个裂缝条带展布,滩体内裂缝发育,相关性较好,是有利的油气富集区。同时采用了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和地质统计学反演两种方法,对比分析实际应用效果,相控统计学反演效果更好,精度更高,且在横向上具有很好的连续性,其反演分辨率明显高于常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能够更准确的反映研究区储层特征,实现了精细储层预测。并综合地震属性特征、裂缝发育特征、沉积相、AVO油气检测等信息最终划分出研究区的有利储层分布区带,为下一步研究区的井位部署和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杨帆[6](2013)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中下奥陶统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层序地层分析技术”和“沉积体系分析技术”为两条主线开展研究,着重分析塔西南地区中下奥陶统地层的沉积—层序发育特征。本论文应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通过对岩心、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等的综合分析,对塔西南地区中下奥陶统区域层序地层和沉积相进行了综合研究,建立了钻井和地震的层序划分方案,分析了各个层序空间展布及演化规律;在层序格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不同层序内部的沉积相特征及其模式;通过对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组合类型及其主控因素的研究,揭示研究区内有利储层区带的分布。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塔西南地区早奥陶系地层沉积厚度巨大,且具有南薄北厚、西薄东厚的地层展布特征。以关键不整合面T80、T78和T74为界,中下奥陶统分为2个二级层序,即蓬莱坝组和鹰山组。根据二级层序岩性和电性的特征,蓬莱坝组进一步划分出蓬一段和蓬二段2个三级层序,鹰山组划分出鹰一段、鹰二段、鹰三段和鹰四段4个三级层序。在岩性上,蓬莱坝组以灰、云岩互层为特征,主要为白云岩;鹰山组以灰岩为主,下段有白云岩发育。整体上蓬莱坝组略厚于鹰山组,除了鹰一段在巴楚地区和4井一带被剥蚀殆尽,其它各段在研究区均有展布且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中下奥陶统的层序地层格架,且通过连井对比、井震结合等方法对各个层序进行了详细描述。2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作为研究区早奥陶纪沉积体系的主体,为弱镶边型碳酸盐岩台地,且沉积环境具有多样性。在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的基础上识别出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斜坡相和陆棚相,由北向南依次发育。论文以二级层序为单位编制了沉积学模式图和以三级层序为单位编制了平面沉积相展布图,其中蓬莱坝组大部分为局限台地沉积环境,而鹰山组沉积时期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局限台地相逐渐转变为大面积的开阔台地,呈继承性演化发育特征。3在讨论了塔西南地区储层的基本特征基础之上,将研究区的储层可分为孔隙-裂缝-孔洞型储层、孔隙-裂缝型储层和裂缝孔洞型储层三种类型。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巴楚隆起南缘与麦盖提斜坡北缘断裂接合地带、麦盖提斜坡带南缘的东部区域是塔西南地区极具勘探开发前景的地区,是极可能获得突破的重要区域。

刘震,朱文奇,孙强,金博,许晓明,张厚福[7](2012)在《中国含油气盆地地温-地压系统》文中研究说明地温-地压系统作为盆地流体动力场的耦合,直接控制着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在中国不同类型含油气盆地中,地温-地压系统特征存在很大差异,依据含油气盆地深部和浅部温压系统的斜率关系,划分出3大类地温-地压系统模式: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模式(浅部地层压力为静水压力、深度地层压力表现为高压异常)、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模式(浅部地层压力为静水压力、深度地层压力表现为低压异常)和单一型温压系统模式(浅部与深部地层压力均为静水压力)。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内,浅层系统的斜率分布范围较窄,地区差异小;深层系统的斜率分布范围很宽,地区差异较大。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内,浅层系统的斜率分布范围较宽,地区差异很大;深层系统的斜率分布范围较窄,地区差异相对较小。单一型温压系统深、浅层系统的斜率一致且分布比较集中,地区差异不明显。地温-地压系统特征分析表明,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内深浅部地层连通性很差,在垂向断裂附近,深层流体向上运移动力很强;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内深浅部地层连通性较差,在垂向断裂附近,浅层流体具有向下运移的趋势;单一型温压系统内深浅部地层连通性很好,流体垂向运移动力不足。在中国3大类含油气盆地中,伸展型盆地主要发育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次之;挤压型盆地以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为主,也有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发育;克拉通盆地发育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或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

庞雄奇,周新源,姜振学,王招明,李素梅,田军,向才富,杨海军,陈冬霞,杨文静,庞宏[8](2012)在《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演化与预测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西部叠合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动和多旋回的油气成藏作用,油气成藏之后经历了后期构造变动的调整、改造和破坏,分布规律十分复杂。研究叠合盆地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和分布对于提高叠合盆地油气勘探成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叠合盆地系指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或沉积地层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叠加和复合。它们具有地层沉积不连续、地层构造不连续和地层应力应变作用不连续等三大判别标志。依据构造剖面上沉积地层年代的关联性将叠合盆地分为连续沉积型、中晚叠合型、早晚叠合型、早中叠合型和长期暴露型等五种类型。叠合盆地复杂的构造过程产生了多种类型的复杂油气藏。三种地质作用(剥蚀、断裂和褶皱)使区域盖层受到破坏,六种微观机制(渗漏、扩散、溢散、氧化、降解和裂解)导致了油气损耗。它们的联合作用形成了原成型、圈闭调整型、组份变异型、相态转换型和规模改造型等五种类型的复杂油气藏。叠合盆地功能要素组合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的功能要素包括有烃源灶(S)、古隆起(M)、沉积相(D)、区域盖层(C)、断裂带(F)和低势区(P)等,它们在纵向上的有序组合(C/D/M/S)控制着有利的成藏层位;在平面上的叠加复合(C∩D∩M∩S)控制着有利的成藏范围;在时间上的同时联合(TC=TD=TM=TS)控制着有利的成藏期次(T)。叠合盆地后期构造过程的叠加复合导致了早期油气藏的调整、改造和破坏。构造过程叠加改造油气藏的基本地质模式是:强强叠加破坏、强弱叠加改造、弱弱叠加保护。构造变动破坏烃量受构造变动强度、构造变动次数、构造变动次序、区域盖层封油气能力和原始聚油气量等五方面因素的控制,建立了构造变动破坏烃量和剩余资源潜力与各主控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式,为叠合盆地构造变动破坏烃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叠合盆地晚期相-势-源复合决定着圈闭的含油气性。叠合盆地发生过多期成藏作用,但最后一期成藏作用的勘探意义最大;叠合盆地油气藏发生过多期调整和改造,但晚期条件的制约作用最为关键。叠合盆地多期复合成藏区和弱弱叠加保护区最有利开展当前油气藏勘探;在这一地区的油源通道上发育的圈闭、优相储层区中发育的圈闭、低势场中分布的圈闭的成藏概率高;依据近源-优相-低势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可以预测和评价最有利勘探目标的含油气性,优选钻探目标。叠合盆地的油气勘探需分四个层次展开。首先基于地质门限联合控油气作用搞清每一运聚单元内的油气生成量和损耗量,根据物质平衡原理预测有利的资源领域;其次在有利资源领域展开油气成藏功能要素的识别、演化历史恢复和控油气作用研究,基于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分布模式预测出多期复合成藏的边界、范围和概率;然后开展盆地演化历史与油气藏调整、改造和破坏作用的研究,基于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在有利成藏区带内预测出剩余资源较大的有利勘探区;最后在有利勘探区带内展开油气富集作用的研究,基于近源-优相-低势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出最有利的钻探目标。应用新理论新技术,预测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主要目的层最有利的资源领域、最有利的成藏领域和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和准噶尔盆地已发现的油气藏100%分布在理论预测的最有利成藏领域中得最有利勘探区带内;截止到2009年底,上列两个盆地已钻567口探井中得316口成功井100%分布在理论预测出来的最有利勘探目标中,其中日产油气量超过18t的高产井中得95%的相-势-源复合指数(FPSI)大于0.6。215口无油气的探井中,有24%~68%是功能要素不好,有5%~19%是构造变动破坏所致,有27%~57%是相-势-源复合不好。叠合盆地"要素组合控藏-过程叠加改造-晚期相势定位"的理论成果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就塔中隆起一地预测和评价出来的21个最有利的勘探目标中,经钻探证实100%获得了工业油气流。它们为近年来塔里木油田公司年均发现2.85亿吨油气储量和每年保持18%的储量增长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杨紫[9](2011)在《塔西南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台缘斜坡论证与油气成藏》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对于塔西南山前带的构造、储层及成藏特征,已经开展过多项专题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盆地动力学与盆地成因机制、前陆冲断带、构造演化、构造类型或构造样式及含油气系统等方面,而在沉积方面的研究则很少。塔西南地区历经几十年的地质调查与勘探,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成果,但相对该区的丰富的油气资源,塔西南地区已发现的油气储量与其预测资源量相比显得很不协调,一直以来都没有获得实质性突破,有待进一步深化对区内石油地质条件的认识。本文以“层序地层分析技术”和“沉积体系分析技术”为两条主线开展研究,着重分析塔西南地区寒武—奥陶系的沉积—层序发育特征、台地结构样式,突出有利储层发育的相控作用。充分利用野外露头、岩心、钻井、测井、测试、化验、地震资料,在建立塔西南地区下古生界区域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沉积背景下的层序内部构成及其演化;揭示储层发育的层序背景;通过解剖寒武—奥陶系不同时期碳酸盐岩台地结构类型及其迁移规律,揭示台地结构变化对沉积相带和储层发育的影响,研究塔西南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沉积环境,揭示储层发育的沉积背景。从层序和沉积相两个方面揭示研究区内油气勘探有利区带的分布。研究表明:塔西南地区寒武-奥陶纪存在台地边缘沉积相带,发育多期台缘礁滩体复合沉积。且研究区内具有多套有利的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部分区域还具有极好的油气运移等构造条件,有形成大型油气藏的前景。尤其是巴楚隆起南缘与麦盖提斜坡北缘断裂接合地带、麦盖提南缘台缘斜坡带以及台内滩的沉积,具有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储集性能良好,是塔西南地区极具勘探开发前景的地区,是极可能获得重大突破的区域。

李坤[10](2009)在《塔里木盆地三大控油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钻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及测试分析化验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构造几何学、平衡剖面演化、剥蚀量恢复和古构造复原等方法,以沙雅、卡塔克、巴楚三大控油古隆起构造演化对比研究目标,系统对比不同类型古隆起活动强度、构造特征、成藏条件及其成藏模式的异同点,着重阐述古隆起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深化古隆起成藏规律,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与认识:(1)依据塔里木盆地的区域地质背景以及成盆动力学过程,分析盆地的平面分区、纵向分层的宏观特征,并依据构造层叠置关系的变化,将塔里木盆地的地质结构总结归纳为3种常见叠置关系和7种叠置方式。(2)按照动力学演化特征将塔里木古隆起划分为四大类古隆起,具体解析沙雅残余古隆起、卡塔克稳定古隆起和巴楚活动古隆起的构造特征,重点对比构造格局、不整合面空间展布、主干断层发育演化以及局部构造平面分带、纵向叠加特征,总结古隆起区构造差异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不同类型古隆起成因机制。同时系统解释塔里木盆地早期张性断裂体系,识别并划定库满拗拉槽边界断裂,并动态剖析塔中Ⅰ号早期正断裂对中央隆起带演化的约束作用,尤其是从构造背景方面对后期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和成岩演化给出了合理解释,探讨早期拉张背景对台缘建隆、礁滩相等碳酸盐岩有利储集相带成藏演化的控制作用。(3)在系统研究前特提斯稳定克拉通与被动大陆边缘、前特提斯关闭前陆盆地-克拉通边缘坳陷、古特提斯开合旋回、新特提斯开合旋回、复合前陆盆地五个盆地原型发育阶段构造事件及构造变形特征的基础上,明确主要构造变革期,识别主要构造不整合界面的空间组合样式,以趋势厚度法和标志层~厚度法为基础,结合平衡剖面理论,提出不同构造时期的剥蚀量分解技术和不同类型古隆起古构造恢复技术,精确复原O2+3、S、T、K等多层段在主要变革期剥蚀特征,探讨不同构造期T74、T70不整合面的古构造演变格局。进而系统对比沙雅残余古隆起、卡塔克稳定古隆起和巴楚活动古隆起的构造特征和演变过程,确定不同类型古隆起形成-改造-定型期次,细化不同时期古隆起构造格局,动态演绎不同时期古隆起分布特征,在总结古隆起构造背景、演化历史及古今构造差异的时空迁移性的基础上,探讨不同时期古隆起形成机制,深化塔里木古隆起多旋回构造演化的动态过程,建立古隆起构造演化模式。(4)系统对比沙雅、卡塔克和巴楚三大控油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成藏多期次、多层次、多模式的关系,尤其是关键成藏期古隆起的形态与定型期古隆起的地质结构的差异对油气聚集与分布的控制作用,提升并细化塔里木古隆起控藏系统:①隆坳格局制约烃源岩展布及热演化;②古隆起展布控制储层发育及改造;③古隆起形成发展控制圈闭类型;④古隆起变迁控制输导路径和运移指向;⑤古隆起变革期控制成藏期次。在此基础上,针对塔里木盆地不同构造旋回原型盆地的叠合,将不同类型的成藏模式概括为6种基本类型,提出塔里木古隆起“烃源控区、储层控层、隆起控带、断裂与不整合控位”的成藏规律,并以轮南-塔河巨型油气富集区为例,总结古隆起成藏最佳配置模式。

二、塔里木西南地区含油气系统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里木西南地区含油气系统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油气地质认识与有利勘探领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超深层油气勘探历程及成果
    1.1 超深层油气勘探历程
    1.2 超深层勘探成果
2 超深层油气地质认识
    2.1 经历了全球性三大伸展—挤压构造旋回,奠定超深层油气形成物质基础
    2.2 塔里木盆地三大特殊性决定了超深层油气发育
        (1)“早期持续浅埋,晚期深埋”特性决定了超深层烃源岩持续生烃。
        (2)典型“冷盆”特征决定了超深层油气得以生成和保存。
        (3)多期叠合复合盆地特征决定了超深层发育多个含油气系统和多套成藏组合。
    2.3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仍为常规油气藏,普遍高产稳产
3 超深层油气勘探有利领域
    3.1 超深层油气资源潜力
    3.2 超深层勘探方向
    3.3 今后超深层勘探思路
4 结论

(2)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现状
        1.2.2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气显示研究现状
        1.2.3 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1.2.4 川西坳陷北段海相烃源岩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
        1.5.2 创新点
第2章 早古生代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格局
    2.1 川西坳陷北段晚三叠世前构造-沉积背景
        2.1.1 前寒武纪
        2.1.2 寒武纪-志留纪
        2.1.3 泥盆纪-石炭纪
        2.1.4 二叠纪
        2.1.5 三叠纪
    2.2 绵阳-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
        2.2.1 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与提出
        2.2.2 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特征
    2.3 天井山古隆起形成与演化过程
        2.3.1 天井山古隆起区地层接触关系
        2.3.2 早古生代拉张-挤压构造性质转变
第3章 深层海相油气地质特征
    3.1 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
        3.1.1 样品与实验方法
        3.1.2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层系展布特征
        3.1.3 下寒武统烃源岩
        3.1.4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比对
    3.2 川西北地区灯影组、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3.2.1 多层系储层宏观特征
        3.2.2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
        3.2.3 中二叠统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3.3 复合输导系统特征
        3.3.1 不整合面输导系统
        3.3.2 断裂系统特征
    3.4 晚三叠世后复杂构造背景与油气保存条件
        3.4.1 深埋藏-强隆升构造特征
        3.4.2 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厚度与流体封隔效应
        3.4.3 深埋藏-强隆升背景下油气保存条件评价
第4章 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油源示踪
    4.1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分布
    4.2 寒武系-侏罗系古油藏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4.2.1 厚坝-青林口侏罗系油砂、稠油
        4.2.2 天井山地区泥盆系古油藏
        4.2.3 矿山梁-碾子坝背斜及前缘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
    4.3 古油藏油源示踪
        4.3.1 灯影组储层沥青的地化指示意义
        4.3.2 δ~(13)C同位素特征
        4.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第5章 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
    5.1 川西坳陷北段多样多期成藏特征
        5.1.1 川西坳陷北段成藏类型判别
        5.1.2 古油藏的形成与调整
        5.1.3 古油藏-现今气藏四中心耦合成藏过程
    5.2 构造演化格局与油气地质意义
        5.2.1 拉张槽与生烃中心
        5.2.2 拉张槽-古隆起-盆山结构与油气地质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盆地中新生代类型及演化研究
        1.2.2 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1.2.3 盆地油气成藏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及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2.1.2 青藏高原隆升
        2.1.3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地质概况
        2.1.4 青藏高原油气勘探概况
    2.2 盆地地质概况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2.2.3 石油地质条件
        2.2.4 勘探概况
第3章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3.1 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的特殊性
    3.2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模式
        3.2.1 中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2 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模式
    3.3 柴达木盆地构造的“阶段性-转移性-不均衡性”特征
        3.3.1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
        3.3.2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转移性
        3.3.3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
    3.4 柴达木盆地“三中心”的迁移特征
        3.4.1 沉降中心迁移特征
        3.4.2 咸化湖盆中心迁移特征
        3.4.3 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3.5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特征
    3.6 小结
第4章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及潜山构造特征
    4.1 盆地构造样式
        4.1.1 构造样式类型
        4.1.2 构造样式分布特征
        4.1.3 构造样式与高原隆升
    4.2 盆地潜山构造特征
        4.2.1 潜山形成条件
        4.2.2 潜山构造带类型
        4.2.3 潜山成因分类
        4.2.4 “断-隆-凹”潜山区带控藏模式
    4.3 小结
第5章 典型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划分
    5.1 昆北油藏解剖
        5.1.1 烃源条件
        5.1.2 储集条件
        5.1.3 圈闭特征
        5.1.4 油气来源
        5.1.5 成藏期次
    5.2 英雄岭油藏解剖
        5.2.1 烃源条件
        5.2.2 储集条件
        5.2.3 圈闭特征
        5.2.4 油气来源
        5.2.5 成藏期次
    5.3 东坪气藏解剖
        5.3.1 烃源条件
        5.3.2 储集条件
        5.3.3 圈闭特征
        5.3.4 油气来源
        5.3.5 成藏期次
    5.4 三湖气藏解剖
        5.4.1 烃源条件
        5.4.2 储集条件
        5.4.3 圈闭特征
        5.4.4 油气来源
        5.4.5 成藏期次
    5.5 成藏模式划分
        5.5.1 昆北晚期成藏模式
        5.5.2 东坪-尖顶晚期成藏模式
        5.5.3 英雄岭晚期成藏模式
        5.5.4 涩北-台南晚期成藏模式
    5.6 小结
第6章 柴达木盆地晚期成藏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
    6.1 晚期生烃与青藏高原隆升
        6.1.1 盆地晚期生烃特征明显
        6.1.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地壳增厚
        6.1.3 地温梯度下降引起滞后生烃
    6.2 构造圈闭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2.1 盆地构造圈闭晚期形成特征明显
        6.2.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构造的晚期活动
        6.2.3 晚期构造活动控制圈闭的晚期形成
    6.3 断层运移通道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3.1 盆地断裂晚期形成及活动特征明显
        6.3.2 晚期断裂系统是晚期输导的通道
    6.4 地层超压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4.1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异常高压的晚期形成
        6.4.2 晚期超压为油气输导提供动力
    6.5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油气晚期成藏特性
        6.5.1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晚期生烃、晚期成圈和晚期运移”
        6.5.2 “三晚”机制决定了晚期成藏特征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麦盖提斜坡奥陶系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研究来源及意义
    1.2 发展趋势
        1.2.1 研究区块现状
        1.2.2 研究区断裂带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断裂方法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4 实际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质背景
    2.2 地层特征
    2.3 构造及演化特征
    2.4 油气显示
第3章 断裂特征及活动期次
    3.1 区域构造格局及构造演化特征
    3.2 断裂系统、分级及构造样式
        3.2.1 断裂系统
        3.2.2 断裂分级
        3.2.3 构造样式分类
        3.2.4 断层相关褶皱
    3.3 主要断裂特征及其演化史
        3.3.1 玛东断裂带
        3.3.2 巴什托普断裂带
        3.3.3 玛扎塔格断裂带
        3.3.4 鸟山断裂带
第4章 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4.1 断裂控制地层分布
        4.1.1 断裂对烃源岩的影响
        4.1.2 断裂对储盖组合的影响
    4.2 断裂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4.2.1 断裂影响圈闭的形成及改善
        4.2.2 断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4.2.3 断裂对油气藏的形成、破坏和改造作用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塔西南WLK地区储层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研究区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2 储层地震预测研究现状
        1.2.3 裂缝预测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取得的成果和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工区位置及勘探简况
        2.1.1 工区位置
        2.1.2 地震勘探简况
    2.2 地层分布特征
    2.3 构造特征分析
第3章 研究区储层特征分析
    3.1 岩石学特征
    3.2 储层空间类型
        3.2.1 孔隙
        3.2.2 裂缝
    3.3 储层物性特征
    3.4 成藏条件分析
第4章 储层地震预测研究
    4.1 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4.2 沉积相及古地貌分析
    4.3 裂缝预测技术及应用
        4.3.1 叠后裂缝检测
        4.3.2 叠前裂缝预测
    4.4 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
        4.4.1 叠后波阻抗反演
        4.4.2 相控统计学反演
        4.4.3 孔隙度反演
        4.4.4 储层厚度分布
        4.4.5 储层预测应用效果分析
    4.5 油气检测
        4.5.1 AVO流体检测方法原理
        4.5.2 AVO流体检测效果
    4.6 研究区储层有利带预测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中下奥陶统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层序地层学发展历史与研究进展
        1.2.2 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进展
        1.2.3 塔西南地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5 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1.1 区域构造演化
        2.1.2 构造单元划分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油气勘探概况
第3章 中下奥陶统层序地层特征
    3.1 钻测井层序划分及其对比格架
        3.1.1 钻测井层序界面识别方法
        3.1.2 钻井层序划分方案
        3.1.3 区域钻测井层序发育特征
        3.1.4 连井层序地层对比分析
    3.2 地震层序划分及其对比格架
        3.2.1 地震层序界面识别
        3.2.2 地震层序划分方案及其与钻井层序的统一
        3.2.3 地震层序发育特征
    3.3 地层层序展布特征
第4章 沉积特征分析
    4.1 中下奥陶统主要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4.1.1 局限台地
        4.1.2 开阔台地
        4.1.3 台地边缘
    4.2 中下奥陶统沉积相展布特征
        4.2.1 沉积相纵横向展布特征
        4.2.2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4.3 中下奥陶统沉积相模式
第5章 储层特征与有利储集相带预测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1.1 灰岩储层
        5.1.2 白云岩储层
    5.2 储集空间及储层类型
        5.2.1 储集空间类型
        5.2.2 储层类型
    5.3 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
        5.3.1 沉积相对储层的影响
        5.3.2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5.3.3 构造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5.4 有利储层相带预测
第7章 主要结论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中国含油气盆地地温-地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含油气盆地基本类型
2 地温-地压系统基本概念
3 伸展型盆地地温-地压系统
    3.1 渤海湾盆地
        3.1.1 地温特征
        3.1.2 地层压力特征
        3.1.3 地温-地压系统特征
    3.2 二连盆地
    3.3 松辽盆地西斜坡
    3.4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
    3.5 莺歌海盆地
4 挤压型盆地地温-地压系统
    4.1 地温特征
    4.2 地层压力特征
    4.3 地温-地压系统特征
5 克拉通盆地地温-地压系统
    5.1 鄂尔多斯盆地
    5.2 四川盆地
6 中国含油气盆地温压系统特征及类型
    6.1 中国含油气盆地地温特征
    6.2 中国含油气盆地地层压力特征
    6.3 中国含油气盆地温压系统类型及特征
    6.4 中国含油气盆地温压系统与油气垂向运移关系
7 结论

(8)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演化与预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1.1叠合盆地的概念及其识别标志
        1.1.1叠合盆地的概念
        1.1.2叠合盆地的识别标志
    1.2中国叠合盆地基本地质特征与成因分类
        1.2.1中国叠合盆地的基本地质特征
        1.2.2中国叠合盆地成因分类
        1.2.3中国叠合盆地的平面分布
    1.3中国西部叠合盆地基本的油气地质特征
        1.3.1广泛发育复杂油气藏
        1.3.2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
        1.3.3发生过多期多区生排油气作用
        1.3.4发生过多旋回的成藏作用
        1.3.5多期构造变动使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复杂化
2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的主控因素及其控油气特征
    2.1叠合盆地油气藏产状特征及其恢复
        2.1.1天然气产状的基本概念
        2.1.2天然气地表产状与地下产状差异性与研究意义
        2.1.3天然气地下产状恢复研究方法原理
        2.1.4天然气地下产状恢复在塔中地区的应用
        2.1.4.1塔中天然气地表产状特征
        2.1.4.2塔中天然气地表平面分布特征
        2.1.4.3塔中天然气地表产量变化主控因素分析
        2.1.4.4塔中地下天然气产状恢复
        2.1.4.5塔中天然气地下产状分布特征
        2.1.4.6塔中天然气地下和地表产状差异比较及石油地质意义
        2.1.4.7塔中天然气产状恢复结果讨论
    2.2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的基本特征
        2.2.1纵向上多层位分布
        2.2.2平面上多区带分布
        2.2.3时间上多期次分布
    2.3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的主控因素
        2.3.1烃源灶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1.1烃源灶的基本概念
        2.3.1.2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分布范围
        2.3.1.3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模式
        2.3.1.4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概率
        2.3.1.5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来源
        2.3.1.6烃源灶的形成演化控制着油气的规模
        2.3.2古隆起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2.1古隆起的基本概念
        2.3.2.2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分布范围
        2.3.2.3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模式
        2.3.2.4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概率
        2.3.2.5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运聚方向
        2.3.2.6古隆起控制着圈闭的成因类型
        2.3.3有效储层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3.1有效储层的基本概念
        2.3.3.2有效储层控制着油气分布范围
        2.3.3.3有效储层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模式
        2.3.3.4有效储层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概率
        2.3.4区域盖层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4.1有效区域盖层的基本概念
        2.3.4.2有效区域盖层控制着油气的分布范围
        2.3.4.3有效区域盖层控制油气的分布特征
        2.3.4.4有效区域盖层控油气的分布模式
        2.3.5断裂带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5.1断裂与油气藏分布关系密切
        2.3.5.2断裂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起到输送油气作用
        2.3.5.3断裂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起到改善储层的作用
        2.3.5.4断裂控油气成藏基本模式
        2.3.6低界面势能区的控油气作用
        2.3.6.1低界面势能区控油气作用的基本概念和普遍性
        2.3.6.2低界面势能区控油气作用的定量表征
        2.3.6.3低势指数预测有利勘探区
        2.3.6.4低势控藏作用可靠性检验
3叠合盆地功能要素组合成藏与多期复合成藏
    3.1功能要素及其判别标准
    3.2功能要素控藏作用存在临界条件
    3.3功能要素组合模式决定着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
        3.3.1功能要素有序组合控制着纵向上油气富集的层位
        3.3.2功能要素叠加复合控制着平面上油气富集的范围
        3.3.3功能要素地史期联合控制着油气藏大量形成的时期
    3.4叠合盆地多期复合成藏作用与表征
        3.4.1叠合盆地多期复合成藏作用与定性表征
        3.4.2叠合盆地多期复合成藏作用与定量表征
        3.4.2.1烃源灶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3.4.2.2有利相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3.4.2.3区盖层控油气作用的定量表征
        3.4.2.4古隆起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3.4.2.5功能要素组合控藏指数 (T-CDMS)
        3.4.2.6不同的功能要素组合控制着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
4叠合盆地油气藏多期调整改造与剩余资源评价
    4.1构造变动特点
    4.2构造破坏油气藏机制
    4.3构造变动与油气藏破坏程度的关系
        4.3.1构造变动的基本形式
        4.3.2构造变动的强度与定量表征
        4.3.3构造变动强度越大油气藏受破坏程度越高
        4.3.4构造变动时间越晚油气藏受破坏的程度越高
        4.3.5构造变动次数越多油气藏受破坏的程度越高
        4.3.6构造变动时盖层的塑性越强油气藏受破坏的程度越低
    4.4叠合盆地构造过程叠加改造油气藏地质模式
        4.4.1单次构造变动改造油气藏地质模式
        4.4.2多期构造变动改造油气藏地质模式
        4.4.3多期构造变动改造油气藏地质模式的实际应用
    4.5叠合盆地地质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定量模式
        4.5.1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地质概念模型
        4.5.2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定量评价数学模型
    4.6叠合盆地地质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剩余资源潜力预测
        4.6.1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剩余潜力评价方法流程
        4.6.2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剩余潜力评价工作流程
    4.7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油气聚散过程定量研究
        4.7.1塔中隆起油气地质简介
        4.7.2塔中隆起油气聚散过程定量研究
        4.7.3塔中隆起油气聚散模式的建立与意义讨论
5叠合盆地晚期油气藏相势源复合定位
    5.1叠合盆地晚期成藏与晚期成藏效应
        5.1.1晚期成藏的基本概念
        5.1.2晚期成藏效应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5.1.2.1早期形成的油藏被改造为晚期形成的凝析气藏和裂解气藏
        5.1.2.2早期形成的大油气藏被改造为晚期形成的次生小型油气藏
        5.1.2.3早期形成的小型油气藏被改造为晚期形成的大型油气藏
        5.1.2.4早期形成的油气藏被改造为晚期形成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油气藏
        5.1.3晚期成藏效应的机理模式
        5.1.4晚期成藏与晚期成藏效应的关联性
    5.2相势耦合控藏作用与有利目标预测
        5.2.1相的概念、层次表征与控藏作用模式
        5.2.1.1相的概念
        5.2.1.2相的层次表征
        5.2.1.3相控油气作用特征
        5.2.2流体势的概念、分类与控藏作用模式
        5.2.2.1流体势的概念与分类
        5.2.2.2势控油气作用特征
        5.2.2.3势控油气作用地质模式
        5.2.2.4势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5.2.3相势耦合控藏作用概念与定量表征
6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预测与评价
    6.1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预测与评价方法
        6.1.1依据地质门限联合控油气模式预测有利的资源领域
        6.1.1.1地质门限控油气成藏原理
        6.1.1.2地质门限控油气原理预测资源量工作流程
        6.1.1.3地质门限控油气原理预测资源量参数选择
        6.1.1.4地质门限控油气原理预测资源量
        6.1.2依据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
        6.1.2.1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成藏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方法原理
        6.1.2.2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成藏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工作流程
        6.1.2.3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参数选择
        6.1.2.4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结果及可靠性评价
        6.1.3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
        6.1.3.1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方法原理
        6.1.3.2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工作流程
        6.1.3.3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参数选择
        6.1.3.4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结果与可靠性分析
        6.1.4依据晚期相-势-源复合定位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
        6.1.4.1晚期相-势-源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方法原理
        6.1.4.2晚期相-势-源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工作流程
        6.1.4.3晚期相势源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参数选择
        6.1.4.4晚期相势源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与可靠性分析
    6.2叠合盆地油气藏勘探实践中取得的成效

(9)塔西南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台缘斜坡论证与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和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层序地层学发展历史与研究进展
        1.2.2 碳酸盐岩研究进展
        1.2.3 塔西南地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5 实物工作量
    1.6 创新性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演化及特征
        2.1.1 构造演化
        2.1.2 构造特征
    2.2 地层
第3章 塔西南寒武-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
    3.1 不整合面特征
    3.2 露头层序地层特征
        3.2.1 露头层序识别
        3.2.2 露头层序地层划分
    3.3 钻(测)井层序地层划分、沉积特征与对比格架
        3.3.1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3.3.2 钻井层序对比分析
    3.4 地震层序地层划分及对比格架
        3.4.1 碳酸盐岩地震层序识别方法
        3.4.2 地震层序划分方案
        3.4.3 区域地震层序发育特征
第4章 沉积体系分析
    4.1 主要沉积相类型
        4.1.1 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
        4.1.2 浅海陆架沉积体系
    4.2 沉积体系纵向组合序列
        4.2.1 台地体系的沉积组合序列
        4.2.2 陆架体系的沉积组合序列
    4.3 沉积体系演化
第5章 塔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台地结构样式
    5.1 寒武-奥陶纪台缘斜坡带存在论证
        5.1.1 塔西南地区寒武系斜坡带特征
        5.1.2 塔西南地区中下奥陶统斜坡带特征
        5.1.3 塔西南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斜坡带特征
    5.2 塔西南地区台地结构样式
    5.3 塔西南地区斜坡带的迁移变化
第6章 塔西南地区油气地质条件
    6.1 塔西南地区烃源岩特征
    6.2 塔西南地区储层特征
        6.2.1 高位体系域中的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沉积特征
        6.2.2 寒武-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储层发育模式
    6.3 塔西南地区盖层特征
    6.4 塔西南地区有利区带预测
        6.4.1 巴楚隆起南缘与麦盖提斜坡北缘断裂接合地带
        6.4.2 麦盖提南缘台缘斜坡带和台内滩
第7章 主要结论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塔里木盆地三大控油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勘探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多旋回盆地研究现状
        1.2.2 古隆起研究进展
        1.2.3 塔里木盆地勘探现状及认识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性成果
第2章 塔里木盆地区域地质特征
    2.1 塔里木盆地构造分区特征
    2.2 塔里木盆地构造分层特征
        2.2.1 下构造层
        2.2.2 中构造层
        2.2.3 上构造层
    2.3 塔里木盆地隆坳叠合地质结构特征
第3章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构造特征
    3.1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类型
    3.2 沙雅残余古隆起构造特征
        3.2.1 构造格局
        3.2.2 断裂发育特征
        3.2.3 局部构造发育特征
    3.3 卡塔克稳定古隆起构造特征
        3.3.1 构造格局
        3.3.2 断裂发育特征
        3.3.3 局部构造发育特征
    3.4 巴楚活动古隆起构造特征
        3.4.1 构造格局
        3.4.2 断裂发育特征
        3.4.3 局部构造发育特征
第4章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演化及展布特征
    4.1 塔里木盆地演化格局
    4.2 古隆起区古构造恢复研究
        4.2.1 剥蚀量恢复方法原理
        4.2.2 古构造复原方法
        4.2.3 主要不整合面剥蚀量及古构造复原
    4.3 不同时期古隆起演化特征
        4.3.1 加里东期古隆起演化特征
        4.3.2 海西早期古隆起演化特征
        4.3.3 海西晚期古隆起演化特征
        4.3.4 印支-燕山期古隆起演化特征
        4.3.5 喜马拉雅期古隆起演化特征
    4.4 沙雅、卡塔克和巴楚古隆起演化对比
第5章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5.1 古隆起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对比
        5.1.1 烃源岩特征
        5.1.2 储集层特征
        5.1.3 圈闭类型及展布特征
        5.1.4 成藏组合特征
        5.1.5 油气输导特征
        5.1.6 不同类型古隆起成藏模式
    5.2 古隆起控藏系统
        5.2.1 隆坳格局制约烃源岩展布及热演化
        5.2.2 古隆起展布控制储层发育及改造
        5.2.3 古隆起形成发展控制圈闭类型
        5.2.4 古隆起变迁控制输导路径和运移指向
        5.2.5 古隆起变革期控制成藏期次
    5.3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成藏规律及有利勘探方向
        5.3.1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成藏规律
        5.3.2 塔里木盆地有利勘探方向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塔里木西南地区含油气系统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油气地质认识与有利勘探领域[J]. 杨学文,田军,王清华,李亚林,杨海军,李勇,唐雁刚,袁文芳,黄少英. 中国石油勘探, 2021(04)
  • [2]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D]. 梁霄.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3]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易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4]麦盖提斜坡奥陶系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D]. 牛雪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5]塔西南WLK地区储层预测研究[D]. 李睿宁.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6]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中下奥陶统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D]. 杨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8)
  • [7]中国含油气盆地地温-地压系统[J]. 刘震,朱文奇,孙强,金博,许晓明,张厚福. 石油学报, 2012(01)
  • [8]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演化与预测评价[J]. 庞雄奇,周新源,姜振学,王招明,李素梅,田军,向才富,杨海军,陈冬霞,杨文静,庞宏. 地质学报, 2012(01)
  • [9]塔西南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台缘斜坡论证与油气成藏[D]. 杨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 [10]塔里木盆地三大控油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D]. 李坤. 成都理工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塔西南地区油气系统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