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液压的工程概念

生态液压的工程概念

一、生态水工学的工程理念(论文文献综述)

董哲仁,赵进勇,张晶[1](2018)在《生态水利工程概念内涵及技术体系构建》文中研究指明一、生态水利工程国内外发展历程(一)理念发展沿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对于河流治理有了新的认识。水利工程除了要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以外,还需满足维护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及生物多样性的需求,相应发展了生态工程技术和理论。德国Seifert于1938年首先提出了"亲河川整治"概念,指出工程设施首先要具备河流传统治理的各种功能,比如防洪、供水、水土保持等,同时还应该达到接近自然状况的目标。20世纪50年代,德国正式创立了"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学",提出河道的整治要符合植物化和生命化的原理。

吴丹子[2](2015)在《城市河道近自然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扩张带来的不可抵挡的冲击以及城市洪涝灾害的巨大压力都使得城市河流渠化严重,失去了河流的自动力过程及生态服务功能。对于旧城更新、新城建设中的河流景观,人们意识形态的转变和对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致使中国城市渠化河流的近自然化改造刻不容缓。然而,城市河流的设计一直以水利防洪优先,而忽略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城市与水系的融合、生态与技术的合作。风景园林学以其对景观空间、生态系统和社会人文三个方面的涵盖,作为连接多专业知识的桥梁,是可以在城市河流近自然化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作用的。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视角探索城市渠化河流的近自然化策略,赋予城市河流作为城市与自然的连接点的身份,平衡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本论文首次提出对河流研究的“宏观-中观-微观”的多尺度视角,在深入了解自然河流的宏观-中观-微观尺度下的形态特征和自动力过程的前提下,相对应的分别提出城市渠化河流的宏观、中观、微观的近自然策略。宏观尺度下的城市河流是自然流域的一个部分,本文借鉴生态都市主义思想及河流生态学思想,归纳宏观尺度下的城市河流近自然化四大策略:①生态防洪安全策略②空间相对连续策略③边界融合策略④景观介入的多层次策略,并以此为视角对多个国外成功范例进行分析解读。针对中观尺度下的城市渠化河流的空间特征,将其分为三类,并提出相对应的策略,即城市紧缩型河道、城市弹性型河道和城市开拓型河道的近自然策略。城市紧缩型河道策略,包括选择性空间扩展、生态浮岛、浅水涌道、驳岸软化等方面;城市弹性型河道策略,包括重塑河堤形态、塑造洪泛平原、疏导河道形态、增加生境岛屿、创建河流分支等;城市开拓型河道策略,包括设计河道形态、弹性蓄洪空间、塑造洪泛平原、重塑河堤形态、洪泛安全警示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给出中观尺度下的河道模型验证方法,结合水动力学实验和水流模拟计算模型两方面验证近自然河道的可实施性,并进行修正。微观尺度下的城市渠化河流近自然化,是针对河流自动力过程、生态驳岸处理及河道植物的选择提出相应策略,并根据资料整理汇编了措施列表。论文进而针对中国高速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的河流渠化问题,探讨了中国河流治理的发展历程,剖析其动因与困境,尤其是法律、政策与机制上的不足,并从欧洲、美国、新加坡等水务管理优势国家提取相关经验。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提出根植于中国本土的城市河流近自然化设计宏观及中观层面的策略,即①宏观策略以城市生态网络为切入点②中观上以模块化的方式组成③风景园林主导的多学科合作和多方参与④河流带动城市良性发展的激励机制。本文最后提出适合中国城市实际情况的近自然化实施五步法,通过制定规划和行动计划、确保资金来源、河流分段招标进行近自然化设计、施工和后期检测、评价与调整5个步骤完成实施并确保综合消息的发挥,为未来中国城市渠化河流的近自然化改造助力先行。

李晓文,李梦迪,梁晨,诸葛海锦[3](2014)在《湿地恢复若干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之上,从湿地恢复的理论方法、技术途径和市场机制等多角度探讨了湿地恢复的若干重要论题,涉及湿地恢复的概念及恢复模式、湿地恢复的本底参照和有效性评估、湿地恢复与生态水工学、湿地恢复的社区参与市场运营机制及湿地系统多尺度、整体性恢复等。认为湿地恢复的广义和狭义概念各有其适用条件,在进行湿地恢复实践时,应首先评估确定优先恢复湿地,并依据湿地退化状况,谨慎选择湿地恢复的主动与被动模式;考虑到湿地恢复的不确定性及恢复评估的必要性,应建立更为全面、综合的湿地恢复评价指标体系;论述了生态水工学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区域湿地恢复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湿地恢复的社区参与市场运营机制等保障措施;最后指出湿地恢复不应局限于对退化湿地的原位恢复,还应重视与周边流域系统纵向、横向及垂向的水文联系,即应考虑更大尺度上毗邻集水区以及湿地所处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同时在这一尺度上还必须寻求构建湿地恢复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吴佩鹏,杨永红[4](2013)在《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的生态水工学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都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水电开发过程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减少工程建设对资源的剥夺,从真正意义上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地处西藏高原的且水能蕴藏量巨大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流域内高寒缺氧,生态一旦遭到破坏,其恢复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基于这样一个大的背景,提出关于该流域水电开发的生态水工学思考对保护流域生态或许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姚雪华,朱燕,张晓霞,姚富冰[5](2012)在《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学规律》文中认为水体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体与生物群落共存,通过气候系统、水文循环、食物链、养分循环及能量交换相互交织在一起。水体与生物群落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江河湖泊的自净能力。水利工程建设吸收、融合生态学的规律,建立和发展生态水利工程学理论。

阳大兵[6](2012)在《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人类调控河流的有效手段,水利工程建设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为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纵观国内外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进展,水利工程后评价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后评价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国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理论研究框架尚未统一,缺乏系统、公认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为此,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本文以石头河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应用生态水工学理论,进行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介绍了水利工程后评价的特点、工作原则以及评价内容,在了解生态水工学的概念内涵以及研究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综述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后评价概念、后评价的原则、后评价工作内容以及后评价工作程序。在总结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特点,将生态环境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生态环境子系统,确定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选择了16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指标体系。论文介绍了模糊识别评价模型、模糊物元评价模型、AHP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和评价过程,以模糊识别理论、物元理论以及层次分析法为理论基础,建立了模糊物元-层次分析法耦合模型(FME-AHP Model),以此对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后评价,并简述了FME-AHP模型的建模评价过程。在介绍石头河水库基本概况的基础上,以石头河水利工程为例,应用本文构建的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以及FME-AHP评价模型,对石头河水库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后评价。采用AHP赋权法确定各级权重,通过采用正态型隶属度函数计算各级指标对上一级的隶属度值。最终根据FME-AHP评价模型计算的等级值确定石头河水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等级,结果表明石头河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处于第三等级(无影响),并偏向于第二等级(有较不利影响)。最后对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在理论框架、指标体系、量化方法与实践应用方面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林潮[7](2010)在《水库生态加固理论应用与技术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配极不均衡。水库等蓄水工程的建设,有效地调蓄了水资源的时空分配,实现以丰补枯、南北互济,保障工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的丰收,使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了水资源的持续利用。由于水库运行时间过久导致出现了危及水库安全的问题,水库的除险加固也随之提上了日程。传统的水库加固方式仅在技术方面解决水库存在的问题,而忽略水库周边的环境问题,甚至对水库周边的环境造成破坏。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态需求对新时期的水利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水库加固工程理念进行革新,并寻找合适的技术对策。论文收集与分析了国内外生态工程实践案例,立足现状,尝试提出水库生态加固的理论;并以水库生态加固理论为指导,探索水库生态建设的工程理念与技术对策,保证水库生态加固的可行性。论文还结合乳山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进行生态加固实践,验证了水库生态加固理论与技术对策。

沈巍,程李李,王郑[8](2009)在《生态学规律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水体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体与生物群落共存,通过气候系统、水文循环、食物链、养分循环及能量交换相互交织在一起。水体与生物群落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江河湖泊的自净能力。水利工程建设应吸收、融合生态学的规律,建立和发展生态水利工程学理论与规则。在满足人们对水的各种不同需求的同时,水利工程还应满足水生态系统完整性、依存性的要求,恢复与建设洁净的水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葛学谦,唐德善,徐爽,蔺志刚[9](2008)在《河北承德县滦河生态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人水和谐、生态健康作为工程总体定位,运用生态水工学理念对河北承德县滦河进行生态治理。分析了滦河区域的现状,详细介绍了沿河建筑物的布置,河道断面、河道防洪、岸坡防护的设计。滦河生态治理实践将为北方城市河流治理提供借鉴。

刘德富,黄钰铃,王从锋[10](2007)在《水工学的发展趋势——从传统水工学到生态水工学》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与水土流失问题突出,仅靠传统水工学的开发与利用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且会给流域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传统水工学的变革是必然的。从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出发,将传统水工学与生态水工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范围等各方面加以比较,指出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前提下,坚持可持续发展,遵循生态系统自组织、自修复原理,重视流域整体性,坚持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做到较好的亲水性,可以形成完善的生态水工学基本原理。以生态水工学基本原理指导流域开发利用将会取得较好效果,同时,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生态水工建筑物设计与管理以及流域受损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应是生态水工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二、生态水工学的工程理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水工学的工程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2)城市河道近自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河流之殇
        1.1.2 不可抵挡的城市化进程
        1.1.3 硬性的水利防洪指标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近自然河道概念的解读
        1.3.1 城市河道近自然化定义
        1.3.2 相关概念辨析
    1.4 城市河道近自然化与风景园林学
    1.5 研究对象与范畴
    1.6 国内外研究概况
        1.6.1 德国及欧洲国家
        1.6.2 美国
        1.6.3 日本
        1.6.4 其他国家
        1.6.5 国内研究
    1.7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7.1 研究的内容
        1.7.2 研究方法
        1.7.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8 论文框架
2 自然河流的多尺度研究
    2.1 宏观层面的自然河流
        2.1.1 流域(River basin)
        2.1.2 水系
        2.1.3 河流分级
        2.1.4 水文循环
        2.1.5 景观格局
    2.2 中观层面的自然河流
        2.2.1 河川型态分类
        2.2.2 河流形态的四维解析
    2.3 微观层面的自然河流
        2.3.1 微观水循环
        2.3.2 生物多样性
    2.4 小结
3 宏观尺度下的城市河流近自然化研究
    3.1 宏观尺度下的城市河流概况
        3.1.1 城市起源于河流
        3.1.2 自然河流向城市河流转化
        3.1.3 城市河流的组成
        3.1.4 改变自然水文循环模式
        3.1.5 城市河流的景观格局
    3.2 宏观尺度下的城市河流特征
        3.2.1 形态特征
        3.2.2 功能特征
        3.2.3 空间特征
    3.3 宏观尺度下的城市河流近自然化策略
        3.3.1 生态防洪安全策略
        3.3.2 空间相对连续策略
        3.3.3 边界融合策略
        3.3.4 景观介入的多层次策略
    3.4 范例解析
        3.4.1 慕尼黑“伊萨河计划(Isar Plan)”
        3.4.2 “翡翠项链”(Emerald Necklace)的波士顿公园系统
        3.4.3 韩国光州川自然型河流净化工程
    3.5 生态都市主义下的新加坡“ABC水源计划”
        3.5.1 项目概况
        3.5.2 生态都市主义与水敏城市
        3.5.3 先进良好的管理及政策
        3.5.4 广泛的公众参与
    3.6 小结
4 中观尺度下的城市河流近自然化研究
    4.1 中观尺度下的城市河流的概况与特征
        4.1.1 城市河流概况
        4.1.2 城市河流的形态特征
        4.1.3 城市河流的功能特征
        4.1.4 城市河流的空间特征
    4.2 中观尺度下的城市河流分类及近自然策略
        4.2.1 城市紧缩型河道策略
        4.2.2 城市弹性型河道策略
        4.2.3 城市开拓型河道策略
    4.3 中观尺度下的河道模型验证
        4.3.1 水动力学实验(hydrodynamic experiment)
        4.3.2 水流模拟计算模型
    4.4 小结
5 微观尺度下的城市河流近自然化研究
    5.1 微观尺度下的城市河流概况
    5.2 微观尺度下的城市河流特征
    5.3 微观尺度下的城市河流近自然化策略
        5.3.1 增强河道自动力过程
        5.3.2 构建生态堤岸
        5.3.3 滨河生境恢复
    5.4 小结
6 当代中国的城市河流近自然化改造之路
    6.1 中国城市河流的问题与历史根源
        6.1.1 中国城市与河流关系的变化
        6.1.2 中国河流工程的发展历程
        6.1.3 机械论世界观导致过度工程化
    6.2 中国城市河流的生态恢复升温
        6.2.1 古代生态智慧的复兴
        6.2.2 产业转型带来的需求变化
        6.2.3 河流生态问题引起关注
        6.2.4 过度工程化遭到质疑
    6.3 案例研究:充满争议的永定河生态走廊规划
    6.4 中国城市河流近自然化的最大困境:法律、政策与机制的缺陷
        6.4.1 国家法律政策:片面的生态
        6.4.2 地方性政策与行动不足
        6.4.3 缺乏多部门、多机构的合作和公众参与
        6.4.4 缺乏生态标准和监测评价机制
    6.5 中国城市河流近自然化设计策略
        6.5.1 宏观策略以城市生态网络为切入点
        6.5.2 中观上以模块化的方式组成系统
        6.5.3 风景园林主导的多学科合作和多方参与
        6.5.4 河流带动城市良性发展的激励机制
    6.6 中国城市河流近自然化实施5步法
    6.7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城市河道近自然化的定义及范畴
        7.1.2 多尺度下的自然河流
        7.1.3 构建近自然河道宏观-中观-微观的多层次整体观策略体系
        7.1.4 当代中国的城市河流近自然化改造之路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湿地恢复若干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湿地恢复广义与狭义的理解
2 湿地恢复的优先性评估
3 湿地恢复的主动与被动模式
4 湿地恢复的本底参照及有效性评估
5 湿地恢复与生态水工学
6 湿地恢复的社区参与市场运营机制
7 个体-集群-流域与纵向-横向-垂向湿地系统多尺度、整体性恢复
8 结论

(5)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学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水利工程建设的不足与改善
2、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工程理念
    2.1 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的挑战
    2.2 生态水工程建设应遵循的生态规律
    2.3 生态水工学的内涵

(6)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水工学研究
        1.2.2 水利工程后评价研究
        1.2.3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
    1.3 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本文创新点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1 水利工程后评价的研究框架
        2.1.1 水利工程后评价的概念
        2.1.2 水利工程后评价的特点
        2.1.3 水利工程后评价的基本原则
        2.1.4 水利工程后评价的内容
        2.1.5 水利工程后评价的工作程序
    2.2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研究内容
        2.2.1 生态水工学理论
        2.2.2 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2.2.3 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2.2.4 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工作程序
    2.3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指标体系
        2.3.1 评价指标与指标体系
        2.3.2 指标的形式
        2.3.3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2.3.4 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2.3.5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筛选
        2.3.5.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筛选准则
        2.3.5.2 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方法
        2.3.6 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概念框架
        2.3.7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3.7.1 自然生态环境指标
        2.3.7.2 社会生态环境指标
        2.3.7.3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模型研究
    3.1 模糊识别评价模型
        3.1.1 隶属度函数建立的原则
        3.1.2 隶属度函数建立的方法
        3.1.3 隶属度函数的形式
    3.2 物元分析评价模型
        3.2.1 物元理论
        3.2.2 模糊物元评价模型
    3.3 AHP 评价法
    3.4 权重确定方法
        3.4.1 熵权法
        3.4.2 AHP 法
        3.4.3 综合权重法
    3.5 FME-AHP 耦合评价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
    4.1 石头河流域气候
    4.2 石头河流域地形地貌
    4.3 石头河地表水资源概况
    4.4 石头河水库建设概况
    4.5 石头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第五章 石头河水库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应用实例
    5.1 构建石头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物元
    5.2 建立评价等级标准
    5.3 AHP 法确定权重
    5.4 构建子系统模糊隶属度物元
    5.5 构建生态环境系统模糊隶属度物元
    5.6 综合评价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水库生态加固理论应用与技术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引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1.3 水库与生态环境
        1.1.4 水库加固呼吁新的加固理念
    1.2 水库生态加固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库生态加固的理论基础与内涵
    2.1 水库生态加固的理论基础
        2.1.1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水资源生态系统理论
        2.1.4 生态系统自组织、自我修复原理
        2.1.5 生物多样性保护原理
        2.1.6 水利工程学原理
    2.2 水库生态加固的内涵
        2.2.1 水库生态加固的涵义
        2.2.2 水库生态加固理论的特点
        2.2.3 水库生态加固理论的发展动力和自然社会技术实现条件
    2.3 水库生态加固中值得借鉴的生态实践
        2.3.1 生态防洪工程
        2.3.2 生态开源工程
        2.3.3 生态环境工程建设
第三章 水库生态加固工程理念与技术对策
    3.1 构建与生态友好的水利工程技术体系
    3.2 水库生态加固工程理念
        3.2.1 选取合适的设计目标与评价目标
        3.2.2 加强合作与建立相应机制
        3.2.3 与原有水利工程设施相互协调
    3.3 水库生态加固工程基本原则
        3.3.1 工程适用原则
        3.3.2 生态设计原则
        3.3.3 系统性原则
        3.3.4 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
        3.3.5 工程可行性原则
        3.3.6 动态设计原则
    3.4 水库生态加固工程技术对策
        3.4.1 明确水库生态加固目标
        3.4.2 保持水库传统的水利功能
        3.4.3 满足自然生态系统的需求
        3.4.4 施工过程中生态干扰最小化
        3.4.5 社会公众参与多部门、跨学科合作机制的建立
        3.4.6 生态监测系统的建立和动态评估的开展
第四章 水库生态加固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
    4.1 水库生态加固
        4.1.1 水库生态加固任务确定
        4.1.2 水库生态勘测
        4.1.3 水库生态工程规划
        4.1.4 水库生态工程设计
        4.1.5 水库加固生态施工
        4.1.6 施工前后的监测
        4.1.7 水库生态加固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4.2 工程应用实例
        4.2.1 工程概况
        4.2.2 水库生态加固设计思路
        4.2.3 生态加固设计
        4.2.4 生态施工设计
        4.2.5 施工结束后的监测
        4.2.6 结语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8)生态学规律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利工程建设的不足与改善
2 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工程理念
    2.1 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的挑战
    2.2 生态水工程建设应遵循的生态规律
    2.3 生态水工学的内涵
3 结论

(10)水工学的发展趋势——从传统水工学到生态水工学(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水工学的提出
2 生态水工学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3 生态水工学的基本原理
    3.1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 生态系统自组织、自我修复原理
    3.4 生物多样性保护原理
    3.5 流域整体性原理
    3.6 亲水设计原则
4 生态水工学的研究内容
    4.1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诊断
    4.2 生态水工建筑物设计与管理
        4.2.1 鱼道建设
        4.2.2 水库生态调度
    4.3 流域受损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与重建
        4.3.1 生态堤防设计原理与方法
        4.3.2 流域内污水的湿地生态处理系统设计与构造
        4.3.3 水库消落带生态恢复
5 结论

四、生态水工学的工程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水利工程概念内涵及技术体系构建[A]. 董哲仁,赵进勇,张晶. 建设生态水利 推进绿色发展论文集, 2018
  • [2]城市河道近自然化研究[D]. 吴丹子.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3]湿地恢复若干问题探讨[J]. 李晓文,李梦迪,梁晨,诸葛海锦. 自然资源学报, 2014(07)
  • [4]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的生态水工学思考[J]. 吴佩鹏,杨永红. 西藏科技, 2013(01)
  • [5]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学规律[J]. 姚雪华,朱燕,张晓霞,姚富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11)
  • [6]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D]. 阳大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2)
  • [7]水库生态加固理论应用与技术对策研究[D]. 林潮.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4)
  • [8]生态学规律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 沈巍,程李李,王郑. 广东化工, 2009(12)
  • [9]河北承德县滦河生态治理研究[J]. 葛学谦,唐德善,徐爽,蔺志刚. 红水河, 2008(04)
  • [10]水工学的发展趋势——从传统水工学到生态水工学[J]. 刘德富,黄钰铃,王从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01)

标签:;  ;  ;  ;  ;  

生态液压的工程概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