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指导

初中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指导

一、初中学生挫折心理探析及其教育引导(论文文献综述)

杜忠新[1](2021)在《探析初中生挫折教育的开展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拥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思想观念,但是他们的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不能全面看待问题,心理素质不够稳定,相应的抗挫折能力也比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通过开展挫折教育来提升其抗挫折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文章对此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常睿[2](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高校“培养什么人”的关键。党和国家历来深切关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度重视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可见,意志品质作为能够影响大学生目标追寻和行为取向的重要品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在此背景下,能否加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通过“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使大学生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促使他们勇于面对困境,敢于战胜困难,具有明确生活目标,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并自觉承担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已成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现实来看,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意志品质,但在日常生活中仍存在缺乏勇气、毅力,心态不稳等突出问题,对其进行意志品质培育更具紧迫性与重要性。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尝试系统地研究意志品质及大学生意志中品质培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围绕研究主题,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按照“是什么——怎么样——如何办”的逻辑进路,全面阐述了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基本问题,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理论资源,探究了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诉求、现实样态和实践创新。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基本问题。本部分是对“是什么”的具体回应,也是本研究前提和基础。从厘清意志品质一般界定出发,重点阐述意志品质社会性、时代性、实践性以及发展可塑性等综合特征,探索分析了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生成机理以及在大学生动机冲突、确定目标、执行决定、面对困难、面对挫折和面对成功时的具体呈现,在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意志品质的本质的同时揭示了研究意志品质的复杂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理论资源。本部分是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理论指导、方法借鉴和思想依循三个方面。以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意志品质论述为培育的理论指导,立足积极心理学、挫折主义与挫折教育论等方法理论,从意志品质的民族文化属性入手,探寻文化资源中培育可依循的思想智慧,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支持。第三部分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诉求。本部分是对现实环境“怎么样”的回答,立足新的时代背景下,着重分析新的时代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所带来的环境变化,以及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方向;阐述了新的历史方位下,意志品质培育对于大学生巩固信仰、持续奋斗、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时代意义;以当前人才培养目标和当前大学生主体性特征为参照,洞悉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实践难点,由此明晰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现实指向和目标要求。第四部分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现状考察。本部分是对研究主体的“怎么样”的考察,是实证研究部分。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个案访谈把握当前大学生意志品质现状与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表象透视大学生意志品质呈现的基本样态,考察大学生对意志品质的认识、认同及是否践行等方面的问题,剖析当前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症结所在,为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路径选择提供现实依据。第五部分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实践创新。本部分解答了“如何办”的问题,提出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基本原则、路径选择和优化机制,即在坚持引导与自觉性共恰、目标与规律统一、系统与环节协调、认知与实践对接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培育内容、营造教育氛围、构建实践平台等路径开展培育。同时,从体制机制建设、资源整合机制、培育运行机制、跟踪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优化机制,从而为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做出努力。

罗双明[3](2021)在《乡村小学“边缘”学生困境研究 ——对广西一所村小“边缘”学生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缘起于两个方面:一是微观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普遍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宏观角度的公平因为有制度的保障,最终会通过有力的强制措施逐渐得以实现,而微观角度的公平则需要我们从微观角度进行探讨和回应,同时微观教育不公平现象恰恰是导致“边缘学生”问题的主要诱因之一。二是个人的双重身份经历。“中心生”和“边缘生”双重身份的经历激起了笔者的研究兴趣,是否有人和笔者一样经历过“边缘生”的经历?他们是什么类型的“边缘生”?“边缘生”这一群体在课堂、班级和校园中需要面对什么样的处境?他们自己又是如何看待自己“边缘生”的身份?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变为“边缘生”的?他们是否具有“中心生”的一面?本文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广西西北边陲一所乡村小学中的四位不同类型的“边缘”学生为个案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四位“边缘”学生产生的背景包括两大方面,首先是社会背景:当地自然地理因素限制大,经济发展滞后、民族特色文化和优秀育人文化逐渐淡化、家庭中父母外出务工现象普遍,孩子缺少陪伴与监护;其次是学校背景:该村小设施设备逐渐齐全,师资专业水平待提升、班级建设规训意味浓厚,学生缺乏自主发展空间。接着,论文主体部分介绍了四个不同类型“边缘”学生的故事,并根据各个“边缘”学生的不同情况结合不同理论分别进行了个因分析。具体如下:第一位研究对象:课堂教学“沉睡者”——杨帆。笔者描述了他作为“游离者”和“表演者”的“边缘生”的一面,同时还介绍了他作为“享受者”和“梦想者”的“非边缘生”的一面。接着运用诺丁斯的关怀伦理从“关心者角色”、“被关心者角色”、“关怀情感和道德情感”三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第二位研究对象:同辈群体“自娱者”——覃伶。笔者描述了她作为“独行者”、“另类者”和“期待者”的被班级同学排斥的“边缘生”的一面,同时还介绍了她作为“积极者”的“中心生”的一面。最后笔者运用权力规训和教学机智等理论从教师、家庭和同辈群体角度进行成因分析。第三位研究对象:隐形“被排斥者”——罗强。笔者描述了他作为麻烦“制造者”、“被疏离者”和“继承者”的“边缘生”的一面,同时介绍他所具有的“闪光者”的一面。最后运用标签等理论从教师、社会和家庭三个角度进行成因分析。第四位研究对象:家庭“寄养者”——莫艺。笔者描述了她作为“消极者”、“缺失者”和“被‘虐待’”者的“边缘生”的一面,同时介绍了她作为“被肯定者”的“非边缘生”的一面。最后笔者运用教育公平等理论从教师、家庭和“边缘人”本身进行成因分析。接着,笔者还结合该地区特征从普遍意义上对造成“边缘生”的共因进行了分析。基于上述所有研究和分析,笔者最后探讨了“边缘”学生的转化策略,分别是:社会层面应该吸引农民就近就业,稳定村小师资队伍、加强正向价值观传播,抑制泛娱乐化现象;学校层面应该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去除负面“标签”、加强同辈群体引导,提升异质文化接纳度、缩小家校界限,增加家师沟通频率;教师层面应该关注教育公平问题,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多中心”视角看待“边缘生”,挖掘其闪光点、树立责任意识,多学科教师参与协同育人;家庭层面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父母担任关注者角色、以身作则,父母担任榜样者角色;“边缘”学生自身层面应该对自身“边缘化”处境进行正确归因、成为能够致力于问题解决的高心理弹性者。

胡羽航[4](2021)在《心理学视角下的初中生感恩教育研究 ——以锦州地区部分初中生为案例》文中认为初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正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此时的他们情感丰富而细腻、复杂且善变,生理与心理成熟度的不匹配造成他们渴望独立判断却又缺乏经验、思想活跃却执行能力不足的矛盾现象。在这种特殊时期,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还可以引导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使初中生健全人格的建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初中生的感恩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依据调查结果以及心理学相关理论对初中生感恩意识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基于现状调查来分析初中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从情感反馈、提升认知等层面入手,给出相关的应对策略,旨在为完善初中生感恩教育体系、提高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时效性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共包含六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的绪论部分主要由课题来源、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等组成,为本文的原因说明。第二章是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部分,包括感恩、感恩意识、感恩教育、初中生感恩等概念的界定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归纳等,是本文分析研究的起点。第三章是对以锦州地区初中生为研究目标进行的感恩水平现状问卷调查分析。第四章主要集中在初中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和原因剖析两个方面,分别从初中生的家庭责任感、对师恩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初中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社会感恩教育支持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剖析,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和研究重点。第五章是针对初中生感恩教育现存问题从心理学视角提出的有效对策,结合学生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几个方面提出初中生感恩教育的合理建议,以最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平台、形成教育合力为最终形式。第六章为全文的总结,是本文研究的结论部分。通过完整的论述,本文旨在完善初中生感恩教育体系,有针对性地培养初中生的感恩意识,提高初中生感恩水平,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马赫[5](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谢文坚[6](2020)在《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和偶像崇拜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发展,处于心理快速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很普遍。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探索自我同一性,避免青春期出现角色混乱,保持心理的平衡和融入社会的重要表现。初中生心理发展同时面临同一性危机矛盾,在现实中青少年对偶像崇拜演变为迷恋甚至丧失自我的程度,这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不利于初中生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日常行为,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恰当偶像观,使其不至于盲目崇拜。已有的研究对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和偶像崇拜的关系研究不多,所以本研究考察当前中学生偶像崇拜的特点和现状,探讨家庭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和偶像崇拜三者的关系。研究者选取云南省和广东省两个省份6所中学843名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广泛被认可的家庭教养方式量表EMBU(蒋将,2010)、自我同一性量表(张日昇,2000)、偶像崇拜量表中文修订版(CAS-R)(彭文波,2010)进行调查,经过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和偶像崇拜的特点(1)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研究发现: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存在性别差异。父母的拒绝和过度保护差异显着,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在年级上,父母的拒绝和情感温暖出现显着性差异。在民族上,初中生的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情感温暖出现显着性差异,汉族明显低于少数民族。在城乡上,父母情感温暖和母亲过度保护出现显着性差异。城市地区比农村地区得分都高。在不同地区上,父母的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有显着性差异,欠发达地区得分高于发达地区。在家庭经济状况上,父母的情感温暖,母亲拒绝和过度保护维度上出现显着性差异。(2)初中生自我同一性的特点研究发现:初中生在六个自我同一性地位上的分布相差比较大。处于同一性扩散地位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同一性形成一权威接纳的中间地位。在性别上,在“过去的危机”上,男生和女生差异显着。在年级上,自我同一性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在“现在的自我投入”,初一年级高于初二年级和初三年级;在“过去的危机”,初三年级高于初一年级;在“将来的自我投入的愿望”,初一高于初二和初三年级。在民族和不同地区上初中生的自我同一性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家庭经济状差异上,初中生的“现在的自我投入”和“将来的自我投入的愿望”存在显着性差异。(3)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特点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初中生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初中生大多数崇拜影视明星,虚拟人物占据第二。中学生大多被偶像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优秀品质排在第二。大部分父母对子女偶像崇拜现象不够关心。在初中生偶像崇拜程度类型上,初中生偶像崇拜现象主要以娱乐社交为主,处于一个非理性水平状态。不同性别在偶像崇拜的娱乐社交、情感投射上存在显着性的差异,女生在娱乐社交和情感投射中都高于男生。不同年级初中生偶像崇拜在完全认同和病理边缘上有着显着的差异性。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初中生偶像崇拜的各个维度都没有显着性的差异。在完全认同维度上,农村比城市高;家庭月总收入最低下的得分明显高于家庭总经济月收入最高组别。(2)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和偶像崇拜三者关系研究(1)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同一性显着相关。父亲教养方式与偶像崇拜呈显着相关。母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与偶像崇拜各维度呈显着正相关,母亲情感温暖与娱乐社交呈显着正相关。自我同一性和偶像崇拜总分没有显着相关。自我同一性的分维度和偶像崇拜的分维度存在显着相关关系。(2)回归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偶像崇拜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将来的自我投入的愿望对娱乐社交,和病理边缘维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3)中介检验发现: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在家庭教养方式和偶像崇拜总分未能满足中介效应检验的条件。但自我同一性中的将来的自我投入的愿望在家庭教养方式和偶像崇拜中的娱乐社交、病理边缘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将来的自我投入的愿望在母亲情感温暖和娱乐社交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将来的自我投入的愿望在母亲情感温暖、父亲情感和病理边缘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李满菊[7](2020)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社会性发展 ——基于CEPS2014-2015学年数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教育对个体的教育获得、学业成就和社会地位都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教育尤其是亲子关系对个体人格发展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巨大的变化,也相应出现明显的社会分层,与此同时,不同阶层均表现出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孩子的全面发展越发重视。在此背景下,本文借助中国教育追踪调CEPS2014-2015学年的数据来考察当前我国家庭主要选择的教养方式,教养方式是否存在阶层差异,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社会性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有以下几点发现。第一,教养方式的分布情况,当父母与子女的意见不一致时我国家庭主要采用共同决定的民主型教养方式,其次是服从权威的专制型教养方式,二者占比高达90%,而鲜少采用宠溺型和忽视型的教养方式。第二,教养方式存在明显的阶层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父母多采用民主型和专制型这两种相对积极的教养方式,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父母倾向于选择宠溺型或忽视型的教养方式。第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初中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背景状况较好的孩子比家庭背景状况较差的孩子有更高的教育期望和自我效能,且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第四,教养方式会显着影响初中生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其中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初中生树立远大的教育目标、提高自我效能、发展亲社会行为,宠溺型和忽视型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初中生社会性的发展。简而言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教养方式是影响初中生教育期望、自我效能以及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会通过影响教养方式进一步影响初中生的社会性发展。

李蓉荣[8](2020)在《象牙塔中的局外人:大学生学习参与主动边缘化现象研究》文中认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重要议题,而高校中大学生学习参与主动边缘化现象渐已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阻隔。为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国家相关部门与各大高校已出台多部实施细则与办法,指出并强调规约大学生的学习参与行为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从微观层面观照与检视学生个体学习参与主动边缘化现象的相关问题。本研究运用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并以不会、不愿、不在乎特征较为明显的三类学习参与主动边缘化的典型个案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呈现了“不会学”、“不好好学”与“根本不想学”三类不同梯度地主动边缘化参与者的图式表征,展现了其形式在场、场域悬置与场域外围三种边缘化状态。进一步地,从学生自我概念入手分析了其分别存在学习参与能力薄弱、学习参与态度失恰、学习参与意识淡薄的根本性问题。同时,本研究一方面关注大学生学习参与边缘化问题的个体性原因及影响因素,另一方面有意识的考察个体所代表的学生群体学习参与主动边缘化的共性因素,从社会互动的视角力图对大学生学习参与主动边缘化的社会生态及影响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发现,社会、学校与学生间的非良性互动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参与主动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最后,本研究从课程、教学与学习主体等维度对大学生学习参与主动边缘化现象的改善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其一,从顶层设计的课程维度,学校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可推广数字化的学习平台与软件、适当地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合理配置课程所需的师资,以规约与监控学生的学习参与行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意愿并保障学习参与学有所获;其二,从教学变革维度,教师改变唯科研意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大学生学习方法教育,以加大本科教学的精力投入、关注学生学习参与的需求,帮助学生适应并参与大学课程;其三,从学习主体意识激发维度,大学生提振自身的学习力、重视专业与课程知识的价值并构建班级互助小组等学习共同体等方面,以发挥同辈群体的积极作用、调整其自身功利化的认知取向进而提升大学生学习参与能力及信心,重塑大学生作为专门人才的学习者身份,改善其主动边缘化的学习参与状态。

尚孟婷[9](2020)在《班级“边缘人”的形成原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应该是一项充满人文关怀的正义事业,致力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然而在教育场域中,还存在着“边缘人”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被主流群体所忽视或排斥,因为种种原因而游走在群体的边缘,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关怀和教育支持。出于对这一群体的关注,本文选择以班级“边缘人”为研究对象,力图真实而全面地呈现“边缘人”在班级群体中的生活境遇,希望能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对“边缘人”现象的关注。本文立足于班级生活,通过参与式观察法和访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从班级生活的细微之处着手,获取较为真实、鲜活和丰富的材料,客观全面地呈现“边缘人”在班级中的生活图景。并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收集到的资料将“边缘人”分为主动逃离型和不被接受型两类,认为他们都面临着人际互动匮乏、情感支持缺乏、班级参与不足等共有的边缘境遇。“边缘人”的形成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自身的缺陷、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是诱发因素,同辈群体之间的社会比较和核心成员的施压催化了这一现象的蔓延,而教师存在偏见的态度和对资源分配不均的行为就像“无形的手”推动着整个进程的发展及其转向。对“边缘人”现象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是本文的重要任务。研究发现,在“边缘人”现象中,个体和群体的发展都受到了伤害。被边缘化会导致学生个体产生自我意识偏差、道德情感冷漠和权利意识弱化等不良后果,而群体中“边缘人”的存在也不利于班级共同体建设和班级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但辩证地来看,“边缘人”现象所产生的影响并非全然是消极的,“边缘人”的自我价值感虽然降低,但独立人格意识却在某种程度上被唤醒。虽然会导致道德情感的冷漠,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固有的道德观念。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帮助“边缘人”融入到班级群体中,以促进学生健康而全面地发展。首先家庭要通过营造“抱持性”环境和对话式教育滋养孩子受伤的心灵,其次教师要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和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有效引导学生主动融入群体,最后同辈群体可以发挥核心成员的示范作用和亲近同伴的带动作用逐步建立和“边缘人”的良好人际关系。

肖仕佳[10](2020)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劳动人物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科书作为官方权威读本,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载体,其呈现的人物形象与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标准等息息相关。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劳动教育,教科书中选取何种劳动人物形象也体现着编订者的观念意识与国家的劳动价值取向。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库,其呈现的劳动人物形象是学生获得劳动教育相关知识与讯息的来源,劳动人物形象的刻画与塑造对学生劳动相关方面的必备品格熏陶与关键能力涵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语文学科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属性,教科书中所编选与刻画的劳动人物形象对学生教育更为全面、更为深刻、更为具体。本文将部编版初中语文六册教科书作为研究样本,以其中呈现的劳动人物形象作为研究对象。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所蕴含的劳动人物形象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文化逻辑与现实情境映照下形成的筛选标准,教科书中呈现的劳动人物群体形象具体如何,所处何种情境领域及以何种方式呈现,这些劳动人物所呈现出的形象特征是什么,语文教科书中所建构的劳动人物形象体现了何种教育价值,都是本研究力图解决的问题。本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首先阐述了研究缘起;其次,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再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最后,结合研究理论基础阐述研究意义并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研究工具的构建与形成。本研究利用文献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构建了劳动人物形象分析框架,并经历修正后形成正式研究工具,再次经历调试与试用,发现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在应用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第三部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劳动人物群体形象统计。本部分从劳动人物生理形象、角色类别、地域形象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集中展现不同群体类别劳动人物形象的结构特征。第四部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劳动人物形象建构方式。一方面以劳动人物依托的宏观时代情境以及微观场域情境为切入点,对不同时代、不同场域的劳动人物形象进行统计分析;另一方面从文本呈现、插图呈现及活动呈现探讨劳动人物形象表征方式。第五部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劳动人物形象内外特征。本部分一方面从劳动人物的容貌、衣着、体态等入手,分析不同类别劳动人物的外在特征;另一方面将劳动人物所体现的精神品质分为关于自身、关于他人、关于社会三类进行统计分析,以此窥探教科书中体现的劳动价值取向。第六部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劳动人物形象教育价值。本部分探析教科书中劳动人物形象传递的价值观念,通过教科书中劳动人物形象的构建实现知识体系与育人体系的辩证统一,从德育、智育、美育、劳育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第七部分,研究结论与建议。结合“质”与“量”分析,得出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劳动人物形象存在编选比例失衡、外在特征刻板化、集体性劳动形象稀少等问题,最后根据教科书编选原则以及新时代劳动价值取向从教科书编写与使用层面提出建议。

二、初中学生挫折心理探析及其教育引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中学生挫折心理探析及其教育引导(论文提纲范文)

(1)探析初中生挫折教育的开展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和困难
二、将挫折教育融入实践活动中
三、家校联合共同开展挫折教育
四、重视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

(2)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设计
    五、创新之处及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基本问题
    一、意志品质的概念发展与内涵特征
        (一)意志品质在哲学中的内涵及发展
        (二)意志品质在心理学中的内涵及发展
        (三)意志品质的一般界定及特征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生成机理
        (一)生成意志品质的内部结构系统
        (二)生成意志品质的影响因素
        (三)意志品质内化、外化的生成机理
    三、大学生意志品质在实践过程中的呈现
        (一)意志品质在大学生动机冲突中的呈现
        (二)意志品质在大学生确定目标中的呈现
        (三)意志品质在大学生执行决定中的呈现
        (四)意志品质在大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呈现
        (五)意志品质在大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呈现
        (六)意志品质在大学生面对成功时的呈现
第二章 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理论资源
    一、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理论指导
        (一)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马克思主义意志品质培育的价值指向
        (二)主客体统一的塑造:马克思主义意志品质培育的内核特性
        (三)为全人类幸福而奋斗:马克思主义意志品质培育的内源动力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方法借鉴
        (一)积极意志品质的塑造: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
        (二)消极意志品质的对抗:挫折理论与挫折教育
    三、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依循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
        (二)革命文化中关于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关于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
第三章 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诉求
    一、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条件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提出了新挑战
        (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锚定了新坐标
        (三)“时代新人”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规定了新方向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意义
        (一)巩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涵育大学生持续奋斗的精神
        (三)增强大学生不屈不挠的动力
        (四)鞭策大学生前赴后继成就事业
    三、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实践难点
        (一)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如何与群体时代特征相适应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如何与主体性发展相互促进
        (三)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效果如何与人才全面发展要求相符合
        (四)大学生个人意志品质如何与集体意志、国家意志高度统一
    四、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具体内容
        (一)新时代大学生应具有毫不退缩的勇气
        (二)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持之以恒的毅力
        (三)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责任担当的自觉
        (四)新时代大学生应具有坚韧不拔的干劲
        (五)新时代大学生要保持宠辱不惊的稳健心态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现状考察
    一、调研的设计与实施
        (一)调研目的及总体思路
        (二)调研问卷的设计及实施
    二、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现状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从量表数据看大学生意志品质五个维度的差异
        (三)从量表数据看大学生意志品质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四)大学生对意志品质认知、认同、实践的情况
    三、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现状
        (一)访谈实施及案例描述
        (二)从访谈案例看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现状
        (三)从访谈案例看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问题
    四、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问题的归因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完善的影响
        (二)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干扰影响
        (三)高校意志品质培育机制不健全的影响
        (四)中国式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实践创新
    一、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引导与自觉共恰的原则
        (二)坚持目标与规律统一的原则
        (三)坚持系统与部分协调的原则
        (四)坚持认知与实践对接的原则
    二、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路径选择
        (一)以理想信念为先导多维教化
        (二)以群己互励为重点促进感化
        (三)以实践锻炼为关键深入内化
    三、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优化机制
        (一)优化体制机制,提升意志品质培育的引导力
        (二)资源整合机制,增强意志品质培育的支撑力
        (三)培育运行机制,有力回应意志品质的现实要求
        (四)跟踪评价机制,完善意志品质培育的体系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乡村小学“边缘”学生困境研究 ——对广西一所村小“边缘”学生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微观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普遍存在
        (二)个人的双重身份经历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边缘学生”基本问题研究
        1.“边缘学生”的内涵
        2.“边缘学生”的特征
        3.“边缘学生”的分类
        4.“边缘学生”的后果审视
        (二)学校“边缘学生”实证研究
        1.以学段划分
        2.以场域划分
        3.以城乡区域划分
        (三)研究述评
    四、概念界定
        (一)乡村、乡村学校、乡村小学
        1.乡村
        2.乡村学校、乡村小学
        (二)边缘、边缘学生
        1.边缘、边缘学生
        2.相近范畴厘清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观察法
        3.访谈法
        4.实物分析法
        5.个案法
        (二)研究过程
        1.进入树人小学
        2.确定研究对象
        3.资料收集
第1章 社会和学校背景
    一、社会背景
        (一)C乡:自然地理因素限制大,经济发展滞后
        (二)传统:民族特色文化、优秀育人文化逐渐淡化
        (三)家庭:父母外出务工现象普遍,孩子缺少陪伴与监护
    二、学校背景
        (一)学校:设施设备逐渐齐全,师资专业水平待提升
        (二)班级:班级建设规训意味浓厚,学生缺乏自主发展空间
第2章 课堂教学“沉睡者”——杨帆
    一、教师及班级情况
        (一)教师情况
        (二)班级情况
    二、“游离者”
        (一)明目张胆搞小动作
        (二)被点名后毫不收敛
        (三)不参与课堂学习
    三、“表演者”
        (一)背着老师搞小动作
        (二)被点名后佯装收敛
        (三)假装参与课堂学习
    四、“享受者”
        (一)同学眼里的好玩伴
        (二)笔者眼中的好少年
    五、“梦想者”
        (一)美好的梦想——“太空人”
        (二)唯一的倾听者——爷爷奶奶
    六、个因分析:基于关怀伦理视角
        (一)关心者角色缺失
        (二)被关心者角色缺失
        (三)关怀情感和道德情感缺失
第3章 同辈群体“自娱者”——覃伶
    一、教师及班级情况
        (一)教师情况
        (二)班级情况
    二、“独行者”
        (一)课堂内外独来独往
        (二)来自同学的负面评价
        (三)老师的刻意关注
    三、“另类者”
        (一)不受控制的行为
        (二)奇怪的言行举止
        (三)神奇的个人世界
    四、“期待者”
        (一)期待来自老师的关注
        (二)渴望友情
    五、“积极者”
        (一)课堂积极表现
        (二)课内外积极与老师互动
    六、个因分析
        (一)教师:全方位的控制和教学机智的缺乏
        (二)家庭:资本占有量低
        (三)同辈群体:对异质文化的排斥
第4章 隐形“被排斥者”——罗强
    一、教师及班级情况
        (一)教师情况
        (二)班级情况
    二、麻烦“制造者”
        (一)恶劣事件
        (二)恶作剧
        (三)态度戏谑
    三、“被疏离者”
        (一)同辈群体的“背叛”
        (二)同学家长的“隔离”
        (三)老师的有色眼镜
    四、“继承者”
        (一)充满暴力的家庭传统
        (二)对物质的欲望
    五、“闪光者”
        (一)小领导者
        (二)美术特长
    六、个因分析
        (一)教师:负面“标签”的刻板使用
        (二)社会:泛娱乐化现象的冲击
        (三)家庭:榜样的缺乏
第5章 家庭“寄养者”——莫艺
    一、教师及班级情况
        (一)教师情况
        (二)班级情况
    二、“消极者”
        (一)课堂上消极无趣
        (二)课下人际关系生疏
        (三)极端的言行举止
    三、“缺失者”
        (一)“我真正的家”
        (二)亲密关系的缺失
        (三)缺乏自信心
    四、“被‘虐待’者”
        (一)“难缠”的家长和“任性”的哥哥
        (二)莫艺的经历
    五、“被肯定者”
        (一)个性者
        (二)热心肠
    六、个因分析
        (一)老师:教育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二)家庭:剧烈变故导致儿童偏差行为
        (三)边缘人本身:低心理弹性者
第6章 “边缘生”共因分析和转化策略探讨
    一、“边缘生”共因分析
        (一)家庭方面
        (二)学校教师方面
        (三)家校合作方面:家校界限明显,家师沟通频率低
    二、“边缘生”转化策略探讨
        (一)社会层面
        (二)学校层面
        (三)教师层面
        (四)家庭层面
        (五)“边缘”学生自身层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4)心理学视角下的初中生感恩教育研究 ——以锦州地区部分初中生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依据
        1.理论依据
        2.现实依据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3.心理学视角下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二、研究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内涵阐释
        1.感恩
        2.感恩意识
        3.感恩教育
        4.初中生感恩教育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初中生感恩意识现状调查
    (一)问卷设计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四)调查过程
    (五)调查结果
四、初中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和原因分析
    (一)初中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1.家庭责任感较弱
        2.对师恩意识模糊
        3.社会责任意识薄弱
    (二)初中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剖析
        1.自我教育意识欠缺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3.学校对感恩教育的忽视
        4.社会感恩教育支持系统不健全
五、心理学视角下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树立感恩理念
    (二)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内化感恩品质
    (三)优化学生家庭教育——培育感恩情感
    (四)坚持学校主体作用——强化感恩意识
    (五)营造社会教育氛围——促进心理健康
    (六)搭建感恩教育平台——形成教育合力
六、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初中生感恩水平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问题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5)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流行文化
        1.4.2 明星偶像
        1.4.3 偶像崇拜
        1.4.4 青少年
        1.4.5 失范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1.5.3 评述
    1.6 研究理论依据
        1.6.1 功能论
        1.6.2 结构分析
        1.6.3 亚文化理论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1.7.3 文章结构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2.3 小结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4.1.2 粉丝消费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4.2 自我的丧失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4.3 狭隘性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4.4 非道德化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4.5 娱乐极端化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5.1.1 文化与认同
        5.1.2 个体与组织
        5.1.3 制度与科技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6.1 政府层面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6.2 多元社会层面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6.3 个人层面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6.3.2 偶像的角色
        6.3.3 传媒者的角色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第7章 结语
    7.1 回视偶像崇拜
    7.2 本研究的结论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6)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和偶像崇拜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家庭教养方式的文献综述
        2.1.1 家庭教育方式的理论研究
        2.1.2 家庭教养方式的实证研究
    2.2 自我同一性的文献综述
        2.2.1 自我同一性的理论研究
        2.2.2 自我同一性的实证研究
    2.3 偶像崇拜的文献综述
        2.3.1 偶像崇拜的理论研究
        2.3.2 偶像崇拜的实证研究
    2.4 家庭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和偶像崇拜三者关系的文献综述
        2.4.1 家庭教养方式和自我同一性的文献综述
        2.4.2 家庭教养方式和偶像崇拜的文献综述
        2.4.3 自我同一性和偶像崇拜的文献综述
        2.4.4 家庭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和偶像崇拜三者相关关系研究
    2.5 以往研究的局限性与本研究的创新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工具
        3.4.1 家庭教养方式量表
        3.4.2 自我同一性量表
        3.4.3 偶像崇拜量表
    3.5 测试过程
    3.6 数据统计
第4章 研究结果分析
    4.1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研究
        4.1.1 有关家庭教养方式的人口学变量特点研究
    4.2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的特点研究
        4.2.1 自我同一性的总体特点
        4.2.2 有关自我同一性的人口学变量特点研究
    4.3 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特点研究
        4.3.1 偶像崇拜的总体特点
        4.3.2 有关偶像崇拜程度的人口变量特点研究
    4.4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偶像崇拜三者关系研究
        4.4.1 家庭教养方式和自我同一性的相关分析
        4.4.2 家庭教养方式对自我同一性的回归分析
        4.4.3 家庭教养方式和偶像崇拜的相关分析
        4.4.4 家庭教养方式对偶像崇拜的回归分析
        4.4.5 自我同一性和偶像崇拜的相关分析
        4.4.6 自我同一性对偶像崇拜的回归分析
        4.4.7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在家庭教养方式与偶像崇拜的中介作用检验
第5章 讨论
    5.1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讨论
    5.2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的特点讨论
        5.2.1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总体的特点讨论
        5.2.2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在人口学变量和其他变量上的特点讨论
    5.3 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特点讨论
        5.3.1 初中生偶像崇拜总体的特点讨论
        5.3.2 初中生偶像崇拜在人口学和其他变量上的特点讨论
    5.4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偶像崇拜三者的关系讨论
        5.4.1 家庭教养方式和自我同一性的相关及回归分析讨论
        5.4.2 家庭教养方式和偶像崇拜的相关及回归分析讨论
        5.4.3 自我同一性和偶像崇拜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5.4.4 将来的自我投入的愿望在家庭教养方式和偶像崇拜的娱乐社交、病理边缘的部分中介作用讨论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教育建议
    6.3 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社会性发展 ——基于CEPS2014-2015学年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思路
第2章 概念界定、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2.1 概念界定
        2.1.1 社会性发展
        2.1.2 教养方式
        2.1.3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2.2 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
        2.2.1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教养方式
        2.2.2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性发展
        2.2.3 教养方式与社会性发展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数据
    3.2 变量
        3.2.1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变量
        3.2.2 教养方式变量
        3.2.3 初中生社会性发展变量
        3.2.4 控制变量
    3.3 统计方法
第4章 统计分析结果
    4.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教养方式的影响
    4.3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社会性发展
        4.3.1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养方式与教育期望
        4.3.2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
        4.3.3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养方式与社会行为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反思
致谢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象牙塔中的局外人:大学生学习参与主动边缘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缘起
        1.教育政策的导向:“以本为本”指导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点
        2.学术研究的取向:学习参与渐成研究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的抓手
        3.现实情境的景象:对大学生学习参与主动边缘化现象的切实感受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大学生学习参与相关主题的研究
        2.大学生学习参与边缘化问题的研究
        3.已有研究述评
    (四)核心概念界定
        1.学习参与
        2.学习参与边缘化
        3.主动边缘化
    (五)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4.研究的伦理思考
二、不会、不愿抑或不在乎:大学生学习参与主动边缘化的图式表征
    (一)形式在场:“不会学”的主动边缘化参与者
        1.信息量大的课堂教学与掉队的学习者
        2."高深"的课程内容与学习乐趣的迷失者
        3.自由的学习氛围与互动障碍的边缘人
        4.希冀好成绩与被动学习参与的游离者
    (二)场域悬置:“不好好学”的主动边缘化参与者
        1.照本宣科的教师与逃离的学习者
        2.理论性强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至上的迷失者
        3.学术讲座的精尖论题与置身事外的边缘人
        4.形式单调的课程学习与不屑参与的游离者
    (三)场域外围:“根本不想学”的主动边缘化参与者
        1.期末临阵突击与不在乎课程的学习者
        2.毕业即失业与学好不如玩好的迷失者
        3.假装在场与“搭便车”式边缘人
        4.“60分万岁”与迫不得已参与的游离者
三、"我"是如何边缘化的:大学生学习参与主动边缘化现象检视
    (一)学生自我视角下大学生学习参与主动边缘化现象审视
        1.“安分守己”式严守纪律下学习参与能力薄弱
        2.“投机取巧”式张扬个性下学习参与态度失恰
        3.“结帮拉伙”式群体堕落下学习参与意识淡薄
    (二)社会互动视角下大学生学习参与主动边缘化现象审思
        1.社会与学校间的非良性互动:大学发展与定位的钟摆
        2.学校与学生间的非良性互动:学习环境不良因素的干扰
        3.社会与学生间的非良性互动:学习价值的过度市场化
四、大学生学习参与主动边缘化现象改善的可能路径
    (一)顶层设计:营造乐学善教的课程学习参与环境
        1.推广数字化学习平台,监控学生的学习参与行为
        2.适当根据就业需求开设课程,提升学生学习参与意愿
        3.合理配置课程所需师资,保障学习参与学有所获
    (二)教学变革:“以本为本”指导下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与态度
        1.改变唯科研意识,加大本科教学的精力投入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学习参与的需求
        3.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帮助学生适应并参与课程学习
    (三)学习主体意识激发:重塑大学生作为专门人才的学习者身份
        1.构建学习共同体,发挥同辈群体的积极作用
        2.重视课程知识价值,调整功利化的认知取向
        3.提振大学生学习力,改善主动边缘化的参与状态
结语 自我与他者:作为学习参与主动边缘化现象局内人的审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班级“边缘人”的形成原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班级群体中“边缘人”的存在
        (二) 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反思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
        (二) 国内相关研究
        (三) 研究述评
        (四) 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四、研究设计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对象的选择
第一章 班级“边缘人”的生活图景
    一、不被接受的“边缘人”
        (一) 生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
        (二) 状况之外的人
    二、主动逃离的“边缘人”
        (一) 极度内向者
        (二) 封闭内心的人
    三、殊途同归的“边缘人”
        (一) 人际互动的匮乏
        (二) 情感支持的缺失
        (三) 班级参与的不足
第二章 班级“边缘人”的形成原因
    一、自身和家庭的原因
        (一) 被放大的“缺陷”
        (二) 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
        (三) 家庭教育的缺位
    二、教师的原因
        (一) “先入为主”的认知偏见
        (二) 资源分配的倾斜
    三、同辈群体的原因
        (一) 比较心理的驱使
        (二) 核心成员的“施压”
第三章 “边缘人”现象的双重影响
    一、对学生个体的影响
        (一) 关注与忽视:“心理落差”造就自我意识的偏差
        (二) 施暴与旁观:“心灵摧残”导致道德情感的冷漠
        (三) 中心与边缘:“剥夺参与”侵蚀学生权利意识
    二、对班级群体的影响
        (一) 择优劣汰,不利于“班级共同体”的建设
        (二) “取短补长”,不利于提升班级的“整体竞争力”
    三、对“边缘人”现象的反向思考
        (一) 唤醒寻求独立人格的意识
        (二) 冲击固有的道德观念
第四章 “边缘人”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家庭:成为孩子心灵的避风港
        (一) 提供“抱持性”的家庭环境
        (二) 建立“对话式”的家庭教育模式
    二、教师:做好学生的精神领路人
        (一) 提升自身素质,打破认知偏见
        (二) 因势利导,激活学生主体意识
    三、同辈群体:担当彼此携手并进的合作者
        (一) 发挥核心成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 以“强”带“弱”,突破交往限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劳动人物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意义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工具的构建与形成
    (一)研究工具的初步构建
    (二)研究工具的修正
    (三)研究工具的试用与调适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劳动人物群体形象统计
    (一)生理形象
    (二)角色类别
    (三)地域形象
三、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劳动人物形象建构方式
    (一)呈现情境
    (二)呈现方式
四、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劳动人物形象内外特征
    (一)外在特征
    (二)内在特征
五、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劳动人物形象教育价值
    (一)德育价值
    (二)智育价值
    (三)美育价值
    (四)劳育价值
六、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初中学生挫折心理探析及其教育引导(论文参考文献)

  • [1]探析初中生挫折教育的开展方法[J]. 杜忠新. 基础教育论坛, 2021(31)
  • [2]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研究[D]. 常睿.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乡村小学“边缘”学生困境研究 ——对广西一所村小“边缘”学生的个案研究[D]. 罗双明.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心理学视角下的初中生感恩教育研究 ——以锦州地区部分初中生为案例[D]. 胡羽航. 渤海大学, 2021(02)
  • [5]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6]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和偶像崇拜的关系研究[D]. 谢文坚.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社会性发展 ——基于CEPS2014-2015学年数据[D]. 李满菊. 山东大学, 2020(02)
  • [8]象牙塔中的局外人:大学生学习参与主动边缘化现象研究[D]. 李蓉荣.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9]班级“边缘人”的形成原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 尚孟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劳动人物形象研究[D]. 肖仕佳.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初中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指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