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客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公路客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一、公路客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孙熙庆[1](2020)在《公路客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研究》文中提出公路旅客运输由公路长途客运站、公路运输公司和行业管理部门三方共同完成,各主体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公路旅客运输的服务质量和运输效率。为实现公路长途客运站、运输公司、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三者的信息化及信息共享,论文以三个主体的实际业务及职责为背景,研究设计了公路客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基础信息共享实现公路客运信息联盟的组建,可作为实现公路旅客运输信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李琰楠[2](2020)在《呼和浩特市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提高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监管和服务的水平。通过调研宁波、杭州等地区的先进经验,与业务部门、执法人员、交管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认真研究、反复调试和修改完善软硬件设备,结合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呼和浩特市道路运政智慧管理平台,整合原有的业务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为运管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呼和浩特市道路运政智慧管理平台的六项业务为研究对象,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道路运输管理先进经验,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系统功能、实用性、对服务水平的提高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呼市运政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主要原因。本文对标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论述呼市实施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监管+服务”两大目标。从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场管理、货物运输及货运站场管理、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出租车及网约车管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管理共六个方面分析呼和浩特市道路运政智慧管理平台,并对各项业务的管理实效进行评价,从政策、信息技术、人力、资金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智慧管理的措施。得出以下结论:智慧管理是提高道路运输监管和服务的最佳途径,能够有效提高各项业务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道路运输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邹岩鹏[3](2020)在《云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整合规范化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交通数据资源的价值日益重视。交通数据的运用不仅能对优化运输结构和提高运输效率提供参考,还能为行业管理和决策提供辅助分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但是,目前由于各级交通信息系统建设时间先后不一、标准不同,多而散乱,加之交通运输领域信息资源数据量大、实时变化快、情况复杂,海量交通数据一直未得到有效利用。本文根据当前数据整合面临的问题,应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广泛收集、梳理相关标准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数据元标准化编制方法、数据元的命名和分类方法,通过基于业务流程和基于用户视图的两种数据元提取方法,制定了数据元标准化的框架,并结合对省级交通运输行业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应用框架的研究,提出对交通运输数据标准的两种分类,提出了直接引用、部分引用、参考引用、新增补充四种规范标准的编制方法,用于规范和指导交通运输数据标准的研究和开发。最后根据本文提出的交通运输数据标准开发方法,完成我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文档开发,包括数据交换的范围、策略、数据转换规则、交换任务等。通过实践证明,从数据元标准入手开展交通数据标准研究,能够保障我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数据交互质量,有利于促进数据整合。同时,使用信息标准模型和方法构建交通运输数据标准体系,开发数据交换文档规范,也为交通运输行业数据标准开发方法提供指导和信息标准支撑。

孟令祎[4](2019)在《公路长途客运班线管理分析及排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路客运班线是指营运客车在城乡道路上固定行驶和从事旅客运输服务经营的线路,是公路旅客运输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是道路运输行业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对象,由客运企业、客运站和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机构三方共同管理。其中,编制车辆排班计划是公路客运班线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车辆排班计划是指在给定发到时刻表的条件下,利用最少的客车数量完成运输任务,这对减少企业运营成本至关重要。目前,我国部分客运企业仍采用人手编制车辆排班计划的方式,导致工效低且排班计划质量不高,已不能满足提升公路客运服务质量的需求。因此,研究开发一套科学完整的长途客运车辆排班管理系统,对于提高客运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公路长途客运企业的实际业务流程,提出了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长途客运车辆排班计划编制方法,设计并开发了车辆排班管理系统,旨在提高客运企业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首先,本文分析了现有客运班线管理体系和客运班次运输组织流程,针对现有排班计划编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就建立较为科学的编制排班计划方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其次,将车辆排班计划编制问题转化为非对称旅行商问题,以使用车辆数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优化模型,使用模拟退火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并以山西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线路为例进行实例验证。最后,本文通过分析公路长途客运车辆排班管理系统的用户角色、业务需求和业务流程,设计了系统的技术架构、网络架构、五大功能模块和数据库,并使用java编程开发了该系统,实现了车辆排班计划的自动编制和管理。公路长途客运车辆排班管理系统不仅是公路客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助于促进公路客运信息的综合利用,提升公路客运企业的运输生产作业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而帮助客运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本文包括图51幅,表18个,参考文献66篇。

庄紫珵[5](2019)在《“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9年,以通过东部沿海地区剩余经济发展能力,提高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为目的的“西部大开发”出台。2015年初,“一带一路”倡议推出,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两个省(区)广西和云南,目标分别是要建设成为“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以及“面向东南亚、南亚的辐射中心”。显然,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这十五年间经济发展中已取得长足进步,从而初具承接国家“走出去”倡议之重要部署的实力。然而大量研究表明,中国区域经济从分异转向收敛,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正在改变的同时,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仍极不平衡,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特殊的地理环境,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区域经济发展仍然有着较大差距。基于此,本文选取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桂滇两省(区)214个县(市)作为研究对象,拟考察“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差距变动趋势及其来源,对“西部大开发”及其相关政策在该地区推行的微观经济效益进行细部测量与评估,并进一步从经济地理学中经济联系的角度入手,探讨“西部大开发”以来形成的经济联系对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影响,为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增强经济联系提供建议,以缩小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实现“一带一路”的省域重要部署。本文尝试将发展经济学中Williamson的区域经济差距倒“U”型理论引入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测算基尼系数考察“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差距的变动趋势是否符合倒“U”型理论,进而挖掘该理论在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实证情况及其独特个性;同时,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县(市)划分成少数民族人口零散区、稀疏区和密集区,通过分解基尼系数分析总体差距的来源,并运用GIS空间分析研究经济密度空间演变格局,以进一步辨析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同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演变规律,以考察“西部大开发”及其相关政策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普惠效果;另外,进一步借助经济地理学“泛距离”的视角,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GIS空间相关分析,运用公路和铁路客运数据构建经济联系网络,以探究“西部大开发”以来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受地理距离影响的经济联系网络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相关性,以及该网络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零散区、稀疏区及密集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未能得到改变,也是造成该地区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西部大开发”的经济普惠效果受到制约。2.虽然“西部大开发”以来交通基础条件不断完善,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于公路和铁路客运形成的经济联系网络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并不利于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零散区、稀疏区及密集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改善。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从完善铁路基础设施,改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理距离,增强经济联系与经济辐射效应的角度入手,提出要将少数民族人口集聚区作为铁路建设重点方向,以及配合打造公路和铁路客运中心,实现公路、铁路优势互补,进而解决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问题。由此可知,想要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问题,国家相关战略的具体措施还需要考虑到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特殊性,通过细化空间单元增强政策适应性,突出问题导向提高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强化区域政策和其他政策的联动组合,以便增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除了本文探讨的地理距离,源于文化和制度的距离如何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联系,进而作用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有待进一步考察和研究。

成瑞利[6](2019)在《公路长途客运站小件货物快运定价决策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公路长途客运中的小件货物快速运输(以下简称小件快运),依托现有客运资源,利用班车行李舱将小件货物送达至客户。作为捎带运输,小件快运具有运营成本低、运输时效性高等多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客运企业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但是目前小件快运的定价仍然存在模式单一、标准混乱和决策效率不高等问题。为促进小件快运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升客运企业的盈利能力,论文就小件快运定价决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分析小件快运定价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小件快运定价的特殊性,对小件快运运输线路进行了差别定价,从运输企业成本以及市场竞争两个视角分别建立定价模型,并且开发了定价决策系统。论文首先对小件快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其运输能力和业务流程,梳理出小件快运定价的特殊性。结合小件快运的定价政策和现有运费标准,说明了小件快运存在的问题,并且就经典定价方法对于小快运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阐述。第二,完成了对小件快运线路划分算法的设计。面向不同的市场经营情况,小件快运应该通过线路细分进行差别定价。论文利用熵值法对线路划分指标的权重进行求解,并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最终以赵公口客运站(以下简称为Z站)为例,将其运营的线路分为冷线和热线两个类别。对冷门线路方向采用成本导向法定价,对热门路线方向采用竞争导向定价法。第三,论文对两种定价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运输成本角度,通过分析变动成本项并对固定资产采取合理的折旧方法,确认了小件快运成本的核算基础。结合线路运量预测,利用平均成本加成定价法对冷门线路方向进行定价,并据此进行案例说明。从市场竞争角度,考虑各运输方式的比价关系,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进行模型的求解,并对Z站的热门线路进行了算例验证,利用MATLAB求得小件快运最优解。通过对两类线路的差别定价,保障了小件快运的运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小件快运定价决策信息系统,为提升小件快运定价决策效率奠定技术基础。本文包含图28幅,表31个,参考文献76篇。

李爱青[7](2018)在《格尔木市中短期公路交通需求预测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海西州格尔木市,位于青海省西部,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交通运输对格尔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显着的前导性作用。在诸多交通运输系统中,公路交通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格尔木市公路交通运输发展起点低、开发晚、发展慢,公路交通“瓶颈”制约问题突出,基于这样的问题,通过交通“四阶段”法,对格尔木市公路交通进行中短期(2020年和2025年)预测,运用TransCAD对预测的公路交通的生成和吸引、交通分布、交通分配进行模拟仿真,根据结果提出建议。论文首先介绍研究该问题的意义和价值,提出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并对格尔木市区域社会经济和公路交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格尔木市当前公路运输出现的问题。其次分析格尔木市公路交通需求预测依据,首先对格尔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利用ARMA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分别对格尔木市公路交通需求状况进行预测,并提出一种基于ARMA-BP神经网络的混合线性模型对格尔木市客运量和货运量均进行预测。并对公路交通高峰小时客、货车辆发生吸引量进行预测,利用TransCAD对预测的公路交通的生成和吸引、交通分布、交通分配进行模拟仿真。最后根据所预测的数据,提出格尔木市交通发展的建议。建议在遵循国内外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大力发展城际快速客运的原则下,对城乡客运发展、现代物流发展、客货运输信息平台发展、格尔木市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均提出具体建议,对格尔木市公路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赵光辉[8](2018)在《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通权是公民享有的满足自身出行需求的权利,是涉及交通发展法律问题的理论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和农村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城乡一体化在加快城市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交通一体化,而交通一体化的顺利实现关键之一在于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作为缩短时空距离的切实手段,交通一体化可以实现经济的优劣互补,是发挥整体优势的前提和保障,也高度契合国家的“交通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战略”以及“四好农村路建设”等战略目标。当然,城乡交通一体化目标的实现除了要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交通发展自身规律外,还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实施。本文综合运用规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造成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学理论和法学理论两个角度,提出了法律保障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及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框架。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界定部分。界定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概念、基本目标、内涵等。第三部分为基础理论部分。从经济学和法学两个角度,对本文的研究基础理论展开分析。第四部分为域外典型国家城乡交通一体化的经验借鉴。通过对域外城乡交通一体化实践分析,总结域外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机制构建方面的有益经验。第五部分为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障碍分析。总结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分析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面临的法律障碍,并剖析这些法律障碍出现的原因。第六部分为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机制构建。针对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中的法律制度障碍,提出了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保障机制构建的原则、内容以及具体运行方案,以构建科学的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体系。第七部分为结论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本文从法律角度对城乡交通一体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不仅为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交通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而且可以促使这一问题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进而使这一问题在更高层面得以解决。实现城乡交通资源整体优化配置,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高度,推动整个交通市场健康持续繁荣,最终使城乡居民真正得到实惠,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黄武镇[9](2016)在《泉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客运站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作为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所带来的社会变革与更新,反过来又影响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旅客运输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与人民群众、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大力发展和推进其信息化,是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近年来,道路旅客运输受到高铁以及其他私家车等因素的冲击和影响很大,市场份额不断在减少,利润不断在下滑。客运站作为道路旅客运输的重要枢纽场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样也面临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旅客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已摆在客运企业面前。为提高客运站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改进客运站的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方式,降低客运站经营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论文按照提出问题、理论分析、联系实际、问题分析、提出对策等思路,以泉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下属泉州客运站作为研究对象,对文章进行展开论述。全文具体分为绪论、相关基础理论分析、泉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客运站信息化建设现状、泉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客运站信息化建设影响因素、泉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客运站信息化建设方案、结论与展望等六部分内容。本论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归纳演绎法以及案例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全面了解泉州客运站的具体情况,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客运站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对泉州客运站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最终提出改进目标和整改措施,这对泉州客运站信息化的应用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并对其它公路客运站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马会[10](2016)在《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研究》文中认为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承担着国家通道运输和区域内运输的双重任务,对支撑全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加快河南省经济社会和交通发展方式转变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综合运用管理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和综合交通规划等理论和方法,对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展开顶层设计,统筹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协调发展,致力于形成便捷、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首先,阐述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础概念、内涵、特征以及发展要求,分析了河南省综合交通网、运输通道、交通枢纽、重要节点集疏运系统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依据河南交通运输历年发展情况,提出了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分析的思路,对综合运输需求总量、结构以及客货运输的空间分布进行定量预测。其次,提出了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战略框架。结合河南省交通区位特点,确立了全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分别就综合运输通道总体布局和功能定位、综合交通枢纽空间布局、重要交通节点集疏运衔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思路和发展策略。再次,对河南省综合交通网络进行优化研究,针对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交通方式分别提出了发展目标和规划方案;从国际、省际、城际、城乡四个层次的运输服务方面出发,研究构建河南省综合运输系统;以实现各交通方式信息共享、综合服务为目标,提出了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信息系统技术框架。最后,建立了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保障体系,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强化安全保障、注重科技创新、坚持绿色发展、实施“人才强交”战略等对策和措施,确保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和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

二、公路客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路客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公路客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公路客运管理及参与方分析
3 平台总体设计
    3.1 平台系统结构
    3.2 客运站信息系统
    3.3 公路运输公司信息系统
    3.4 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信息系统
4 信息共享
5 结论

(2)呼和浩特市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模式设计
    2.1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模式构建
        2.1.1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的目标
        2.1.2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的构成因素
        2.1.3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模式构建原则
        2.1.4 智慧管理协同运行机制
    2.2 相关模块分析
        2.2.1 道路运政信息管理模块
        2.2.2 道路运政政务管理模块
        2.2.3 道路运政决策管理模块
    2.3 呼和浩特市运政智慧管理平台
        2.3.1 呼和浩特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及行业管理概况
        2.3.2 呼和浩特市道路运政智慧管理平台基本情况
    2.4 相关理论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旅客运输及客运站场智慧管理
    3.1 相关政策法规
        3.1.1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的主要条款
        3.1.2 《呼和浩特市旅游客运车辆联合监管办法》的主要条款
        3.1.3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的主要条款
    3.2 先进地区旅客运输及客运站场管理
    3.3 呼市智慧运管平台中旅客运输及客运站场管理
        3.3.1 4G视频驾驶员主动安全预警系统
        3.3.2 客运站场智慧管理
    3.4 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货物运输及货运站场智慧管理
    4.1 相关政策法规
        4.1.1 《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
        4.1.2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4.2 先进地区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
    4.3 呼市智慧运管平台中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
    4.4 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危险货物运输智慧管理
    5.1 相关政策法规
        5.1.1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
        5.1.2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5.2 先进地区危险货物运输管理
    5.3 呼市智慧运管平台中危险货物运输管理
    5.4 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出租车及网络预约车智慧管理
    6.1 相关政策法规
        6.1.1 《呼和浩特市客运出租车管理》的主要内容
    6.2 先进地区出租车及网约车管理
    6.3 呼市智慧运管平台中出租车管理
    6.4 对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智慧管理
    7.1 相关政策法规
        7.1.1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
        7.1.2 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的有关规定
    7.2 先进地区驾培管理
    7.3 呼市智慧运管平台中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智慧管理
        7.3.1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智慧管理概况
        7.3.2 考试管理系统
        7.3.3 培训管理系统
        7.3.4 驾校智能教学系统
        7.3.5 云行学车APP
    7.4 对比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道路运输行政执法智慧管理
    8.1 相关政策法规
        8.1.1 交通运输部关于行政执法的主要规定
        8.1.2 呼和浩特市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的主要规定
        8.1.3 内蒙古自治区推行行政执法的主要规定
    8.2 先进地区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管理
    8.3 呼市智慧运管平台中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管理
    8.4 对比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成效及发展前景
    9.1 呼和浩特市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效果
    9.2 智慧运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9.3 智慧运政优化对策
        9.3.1 对比分析
        9.3.2 呼和浩特市智慧运政优化路径
        9.3.3 呼和浩特市智慧运政优化成效概述
    9.4 保障措施
        9.4.1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的政策支持
        9.4.2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的信息技术保障
        9.4.3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的人力保障
        9.4.4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的资金保障
    9.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总结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云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整合规范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需求分析
    2.1 问题分析
    2.2 服务对象需求分析
        2.2.1 管理决策用户需求
        2.2.2 行业主管部门用户需求
        2.2.3 行业内从业单位及人员
    2.3 数据采集需求分析
    2.4 交通运输行业数据共享的需求
    2.5 数据交换需求分析
    2.6 横向管理部门的数据交换需求
    2.7 公众出行服务的数据整合需求
    2.8 政府协同管理、应急决策的数据支撑需求
    2.9 数据管理需求分析
第三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资源整合概念
        3.1.2 数据整合概念
        3.1.3 数据仓库技术
    3.2 相关理论
        3.2.1 资源价值理论
        3.2.2 生命周期理论
        3.2.3 数据治理理论
        3.2.4 本体论
    3.3 相关方法
        3.3.1 数据元
        3.3.2 信息互操作性模型
        3.3.3 信息标准体系模型
第四章 数据元标准化编制
    4.1 编制原则
    4.2 编制目的
    4.3 数据元属性及描述规则
        4.3.1 数据元命名规则
        4.3.2 数据元类型
    4.4 数据元提取
        4.4.1 数据元的抽取方法
        4.4.2 我省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集提取方法选择
        4.4.3 云南省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的抽取
        4.4.4 数据元规范化
        4.4.5 数据元标准化
第五章 信息标准体系开发
    5.1 业务分析
        5.1.1 省级交通运输行业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应用框架
        5.1.2 数据中心管理平台架构
        5.1.3 数据中心数据资源库总体架构
    5.2 信息标准体系
        5.2.1 数据规范制定原则
        5.2.2 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分类
        5.2.3 方法研究
    5.3 新增标准的开发
        5.3.1 标准体系编号和标准建设工作的通用流程
        5.3.2 新增标准的要求
    5.4 形成的标准规范
        5.4.1 数据编码规范
        5.4.2 数据元规范
        5.4.3 数据交换规范
        5.4.4 数据服务规范
        5.4.5 数据治理规范
第六章 云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数据交换规范文档开发
    6.1 项目背景
    6.2 开发框架
    6.3 分析建模
    6.4 数据交换内容
    6.5 规范概述
第七章 数据应用实践和应用效果
    7.1 数据处理中的容错技术
    7.2 数据信息安全
        7.2.1 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7.2.2 数据信息分级原则
    7.3 应用效果
    7.4 当前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存在的问题
    7.5 解决问题的思路
    7.6 解决问题的措施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8.1 论文总结
    8.2 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公路长途客运班线管理分析及排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公路客运班线管理概述
    2.1 公路客运班线定义
    2.2 公路客运班线管理体系
        2.2.1 客运企业
        2.2.2 客运站
        2.2.3 行政管理机构
    2.3 公路客运班次运输组织流程
    2.4 现存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排班计划优化模型的建立
    3.1 问题的描述
    3.2 模型的建立
        3.2.1 构建接续网络
        3.2.2 设定接续规则
        3.2.3 构建优化模型
    3.3 休息规则的设定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模型求解
    4.1 启发式算法求解TSP问题的比较
    4.2 模拟退火算法概述
    4.3 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4.3.1 算法的参数设置
        4.3.2 算法的流程
        4.3.3 休息日添加的流程
    4.4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车辆排班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5.1 车辆排班管理系统的分析
        5.1.1 用户角色分析
        5.1.2 系统需求分析
        5.1.3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5.2 车辆排班管理系统的设计
        5.2.1 系统设计目标
        5.2.2 总体架构设计
        5.2.3 功能模块设计
        5.2.4 数据库设计
    5.3 本章小结
6 车辆排班管理系统的实现
    6.1 系统开发环境
    6.2 系统功能实现
        6.2.1 登录界面及首页
        6.2.2 基础数据管理
        6.2.3 调度管理
        6.2.4 车辆排班管理
        6.2.5 业务统计
        6.2.6 用户管理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理论背景
        2.现实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与框架
        2.主要研究方法
    (四)相关文献回顾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理论综述
        2.“西部大开发”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研究现状
        3.经济联系网络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影响的理论综述
        4.经济联系网络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影响研究
    (五)研究区域范围的界定与发展概况
二、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变化特征
    (一)数据来源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计算方法
        1.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2.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计算方法
    (二)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动态特征
    (三)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空间演变特征
        1.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
        2.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空间演变特征
三、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网络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影响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1.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2.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二)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1.经济联系网络密度分析
        2.经济联系网络凝聚子群分布特征分析
        3.经济联系网络中心性分析
    (三)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网络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影响分析
        1.经济联系网络密度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影响分析
        2.经济联系网络凝聚子群分布特征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影响分析
        3.经济联系网络中心分布特征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影响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建议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6)公路长途客运站小件货物快运定价决策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小件快运业务及定价方法分析
    2.1 小件快运概述
        2.1.1 小件快运定义及内涵
        2.1.2 小件快运运输能力分析
        2.1.3 小件快运业务流程分析
        2.1.4 小件快运定价特殊性分析
    2.2 小件快运运价现状
        2.2.1 小件快运定价政策
        2.2.2 小件快运现有运费标准
        2.2.3 小件快运定价存在的问题
    2.3 经典定价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2.3.1 经典定价方法
        2.3.2 经典定价方法对小件快运的适用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小件快运差别定价线路划分——以Z站为例
    3.1 线路划分指标的选取及描述
    3.2 基于熵值法的指标权重求解
    3.3 算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成本导向定价模型
    4.1 成本核算的理论基础
        4.1.1 小件快运变动成本项
        4.1.2 固定资产及折旧计算
    4.2 基于时间序列的运量预测
    4.3 算例分析
        4.3.1 始发站成本
        4.3.2 小件快运运量预测
        4.3.3 运价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市场导向定价模型
    5.1 双层规划模型设计
        5.1.1 双层规划模型假设条件
        5.1.2 上层规划模型
        5.1.3 下层规划模型
    5.2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
    5.3 算例验证
        5.3.1 考虑运量的各运输方式广义运输费用的确定
        5.3.2 UE均衡下的最优运价分析
        5.3.3 模型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小件快运定价决策系统设计与实现
    6.1 系统需求分析
        6.1.1 系统可行性
        6.1.2 系统范围分析
        6.1.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6.1.4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6.2 系统设计
        6.2.1 系统总体技术架构设计
        6.2.2 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6.2.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6.2.4 系统数据库设计
    6.3 系统实现
        6.3.1 登陆
        6.3.2 系统管理
        6.3.3 线路评价
        6.3.4 成本项核算
        6.3.5 冷门线路定价
        6.3.6 热门线路定价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格尔木市中短期公路交通需求预测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格尔木市区域经济及交通发展现状
    2.1 地区总体情况
    2.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2.2 经济及人口发展状况
        2.2.3 矿产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2.2.4 旅游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2.2.5 水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2.3 格尔木市公路交通发展现状
        2.3.1 公路交通体系建设现状
        2.3.2 公路运输基础与服务发展现状
        2.3.3 存在的问题
第3章 格尔木市公路交通需求预测依据及模型
    3.1 公路交通发展依据
        3.1.1 公路交通发展目标
        3.1.2 公路交通发展原则
    3.2 公路交通需求预测模型
        3.2.1 ARMA预测模型
        3.2.2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3.2.3 基于线性分析的混合ARMA-BP神经网络模型
第4章 格尔木市社会经济及交公路通需求预测
    4.1 格尔木市社会经济发展分析与预测
        4.1.1 交通小区划分
        4.1.2 人口发展分析与预测
        4.1.3 经济发展分析与预测
    4.2 交通需求预测
        4.2.1 交通发生与吸引总量预测
        4.2.2 交通分布预测
        4.2.3 交通分配预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格尔木市公路交通发展建议
    5.1 城乡客运发展建议
        5.1.1 城乡客运发展思路
        5.1.2 城乡客运发展方向
    5.2 现代物流发展建议
    5.3 客货运输信息平台发展建议
        5.3.1 客运信息系统建议
        5.3.2 公路信息系统建议
    5.4 格尔木市综合运输发展建议
        5.4.1 综合运输服务支持保障体系建议
        5.4.2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建议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2 城乡交通一体化概念及内涵
    2.1 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概念演进
        2.1.1 交通运输大部制改革前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提出
        2.1.2 交通运输大部制改革后的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发展
    2.2 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概念界定
    2.3 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2.4 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基本内涵
3 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的理论基础
    3.1 交通权理论
    3.2 利益和利益机制理论
    3.3 市场规制理论
    3.4 宏观调控理论
    3.5 效率与公平理论
    3.6 协同理论
    3.7 共享理论
4 域外典型国家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保障经验借鉴
    4.1 域外典型国家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实践
        4.1.1 美国实践
        4.1.2 英国实践
        4.1.3 日本实践
        4.1.4 德国实践
        4.1.5 巴西实践
        4.1.6 澳大利亚实践
    4.2 域外典型国家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保障借鉴
        4.2.1 “立体式”的立法体系保障
        4.2.2 “全程式”的财政补贴制度保障
        4.2.3 统一交通管理协调机制和发展规划
5 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障碍分析
    5.1 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现状
        5.1.1 城乡交通发展滞后
        5.1.2 交通基础设施结构不均衡
        5.1.3 城乡交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差距大
        5.1.4 城乡交通衔接不畅
    5.2 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存在的法律问题
        5.2.1 城乡交通一体化管理体制不完善
        5.2.2 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规定不统一
        5.2.3 城乡交通一体化协调机构缺失
        5.2.4 城乡交通一体化协同服务机制缺失
        5.2.5 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监管不到位
    5.3 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面临法律障碍原因分析
        5.3.1 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
        5.3.2 城乡交通财政支持差距大
        5.3.3 城乡交通运输规则发展不平衡
6 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机制构建
    6.1 城乡一体化发展法律保障机制构建的原则
    6.2 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的主要内容
        6.2.1 完善城乡交通一体化管理协调机制
        6.2.2 建立统一的城乡交通设施标准和规则
        6.2.3 建立统一的城乡旅客运输法规保障体系
        6.2.4 完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法律保障制度
    6.3 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的配套措施
        6.3.1 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6.3.2 加强规范统筹交通规划建设
        6.3.3 强化公共财政的作用
        6.3.4 规范城乡交通一体化市场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泉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客运站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2.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1.4.1 论文研究特色
        1.4.2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2.1 信息化建设概述
        2.1.1 信息化的起源
        2.1.2 信息化建设相关概念
    2.2 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及内容
        2.2.1 信息化建设特点
        2.2.2 信息化建设内容
    2.3 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2.3.1 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2.3.2 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2.4 客运站信息化建设的含义和特征
        2.4.1 客运站信息化建设的含义
        2.4.2 客运站信息化建设的特征
第3章 泉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客运站信息化建设现状
    3.1 泉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泉州客运站简介
    3.2 客运站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3.3 客运站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3.1 主观认识问题
        3.3.2 信息化建设应用方面问题
        3.3.3 员工素质方面问题
第4章 泉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客运站信息化建设影响因素
    4.1 客户需求因素分析
        4.1.1 内部客户需求分析
        4.1.2 外部客户需求分析
    4.2 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因素分析
        4.2.1 现有信息化程序已不能满足公司发展需要
        4.2.2 信息管理系统使用率低
    4.3 业务流程分析
        4.3.1 营运车辆进站配客系统
        4.3.2 售票系统(车站售票)
        4.3.3 检票系统
    4.4 各项投入因素分析
        4.4.1 客运站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分析
        4.4.2 客运站信息化建设人员因素分析
        4.4.3 客运站信息化建设周期分析
第5章 泉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客运站信息化建设方案
    5.1 客运站信息化建设客户需求改进
    5.2 信息化建设改进方案的实施
        5.2.1 建设适应客运站发展的信息系统程序
        5.2.2 构建方便客户需求的互联网技术体系
        5.2.3 实施“互联网+”便捷交通
        5.2.4 促进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推动数据资源共享
    5.3 具体实现的应用保障措施
        5.3.1 切实加强和改善组织领导,健全信息化工作领导体制
        5.3.2 加强员工信息化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素质
        5.3.3 增加客运站信息化建设相关的资金投入
    5.4 信息化建设系统的应用评价
        5.4.1 基于客运站视角
        5.4.2 基于旅客视角
        5.4.3 基于社会视角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6.2.1 不足之处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个人简历

(10)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理论
        一、交通区位理论
        二、交通规划技术经济理论
        三、交通规划制度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需求
    第一节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内涵与外延
        一、交通运输基础概念释义
        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内涵与特征
        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要求
    第二节 河南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现状与不足
        一、综合交通网规模与结构
        二、运输结构分析
        三、综合运输通道布局
        四、综合交通枢纽
        五、重要交通节点集疏运系统
    第三节 河南省交通区位需求
        一、经济引力模型
        二、交通区位分析
    第四节 运输需求预测分析
        一、需求预测方法
        二、需求总量预测
        三、需求结构分析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三章 河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战略框架
    第一节 战略构想
        一、战略定位
        二、发展目标
    第二节 综合运输通道总体布局
        一、国家级综合交通运输通道
        二、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通道
        三、地区性综合交通运输通道
        四、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功能定位
    第三节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一、枢纽空间布局
        二、枢纽分级与定位
        三、枢纽站分类建设
    第四节 重要交通节点集疏运衔接
        一、集疏运衔接策略
        二、机场集疏运衔接
        三、内河港口集疏运衔接
第四章 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构建
    第一节 综合交通网络优化方案
        一、铁路网优化方案
        二、公路网优化方案
        三、航空网优化方案
        四、内河航道网优化方案
        五、管道网优化方案
    第二节 国际运输系统构建方案
        一、国际客运系统
        二、国际货运系统
    第三节 省际运输系统构建方案
        一、省际客运系统
        二、省际货运系统
    第四节 城际运输系统构建方案
        一、城际客运系统
        二、城际货运系统
    第五节 城乡运输体系构建
        一、城乡客运体系
        二、城乡货运体系
    第六节 邮政业运输系统构建方案
        一、提升普遍服务能力
        二、构建快递服务系统
    第七节 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建设
        一、信息系统框架
        二 、信息系统建设重点
        三、完善保障体系
第五章 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施策略
    第一节 完善管理体制
    第二节 强化安全保障
    第三节 注重科技创新
    第四节 坚持绿色发展
    第五节 构建人才高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公路客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公路客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研究[J]. 孙熙庆.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20(06)
  • [2]呼和浩特市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研究[D]. 李琰楠. 长安大学, 2020(06)
  • [3]云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整合规范化的研究[D]. 邹岩鹏.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公路长途客运班线管理分析及排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孟令祎.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5]“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研究[D]. 庄紫珵.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公路长途客运站小件货物快运定价决策系统研究与开发[D]. 成瑞利.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格尔木市中短期公路交通需求预测与对策研究[D]. 李爱青. 兰州理工大学, 2018(02)
  • [8]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 赵光辉.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2)
  • [9]泉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客运站信息化建设研究[D]. 黄武镇. 华侨大学, 2016(04)
  • [10]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研究[D]. 马会.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公路客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