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慈悲之心观察中国女性的痛苦

以慈悲之心观察中国女性的痛苦

一、用悲天悯人的襟怀 察中国妇女之苦痛——浅析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小说主题的意蕴(论文文献综述)

姜尚周[1](2018)在《语文教科书中林海音作品选编与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林海音是中国当代着名的女作家,她的故乡是台湾,出生于日本,却生长于北京,三十岁之后回到台湾进行创作,文学创作大多来源于童年在北京的见闻和经历。她的代表作《城南旧事》蕴含了林海音对世界的深入观察和她体味出的生命和人生的内涵,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语文教学价值。21世纪以来,她共有五篇作品被选入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在最新的全国部编版七年级教材中也选入了《窃读记》。她的这些作品丰富了语文教材,为学生带来了温馨和诗意。本论文梳理林海音作品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编情况,通过比较不同教材中单元编排的异同,探究其独特性和语文教学价值,从而确定每篇作品在教学中最适合的年级及定位。另外对林海音选入教材中的文章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分析具体的实际教学案例,以期对林海音作品的选编和教学有微薄的贡献。本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简要说明本课题的选题缘由与意义,对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阐述自己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说明自己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第二章):通过梳理林海音在教材教科书中的选编情况,比较同一作品在不同版本中的单元编排,探究作品在不同单元组合中的独特性和教学价值,并建议《窃读记》应加上删减了的小诗且适合七年级上册教读记叙文叙事技巧,《冬阳·童年·骆驼队》适合在小学高年级以感受诗意的童年为教学定位等。第三部分(第三章):通过对林海音作品解读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研究,分析出教学中大多受文学解读影响,其中小说解读在教学时应用存在落差,提出教学中还应涉及作品的语言艺术、选材构思等方面的建议。第四部分(第四章):以林海音较有影响力的两篇文章小说作品《爸爸的花儿落了》和散文《窃读记》为例,进行了教学案例评析,发现《窃读记》现有教学中的存在教学目标不能整合教材资源、面面俱到的教读方式两方面的不足;《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庞杂、教学环节松散、教学形式墨守成规三方面的不足。同时提出立足单篇文本的核心特征、教学设计有序集中和融入生活体验三个教学建议。最后,根据上述几方面的研究,提出林海音书写的女性小说也具有独特的语文教学价值,如《城南旧事》中的《惠安馆》和《驴打滚儿》两篇,还有短篇小说《烛》都值得以不同的阅读形式被选入语文教材中。

田方园[2](2013)在《林海音小说创作艺术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现代着名的女性小说家,台湾文坛上的一棵“冬青树”,林海音拥有着鲜明的创作个性。她从小就有大陆和台湾两地的生活体验,成年后身兼作家、编辑及出版者三种角色于一身。她的作品中有抹不去的怀乡情分,而投入更多的是女性的柔情和温暖。林海音受五四运动的熏陶,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着时代的新、旧双面景象。在那个改变人文的年代,这些都成了她日后的题材来源,被诉诸于笔尖之上。她喜爱并擅于塑造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女性形象,书写了大量关于两性之间的柔情与疼痛。对于那些旧时代无法过渡到新时代的女性尤其关注和同情。作品风格以写实为主,结构丰富、感情细腻。她将中、西方小说的心理叙事技巧相结合,深入直面传统女性的心理痼疾,更多的用于加强故事情节的跌宕性和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幽微性,借以展现人物性格的复杂化和整体性。林海音以独特的女性之眼,观察着新旧时代交替时期女性的尴尬处境。基于世俗加诸女性身上的悲苦命运,她更多的是以同情的笔调来写作。虽大部分都是以悲剧情节示人,但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感动和温暖,悲剧的苦涩由此增加了令人欣慰的淡淡甜意。正因为如此,林海音的艺术世界是独特的。她笔下的女性人物永远是胸怀大爱、默默忍受所有苦痛的慈悲者。无论遭遇到了多么大的不幸也没有愤怒的控诉或是强烈的抗议,这就是林海音作品的风格。她将这些大妇的悲哀、小妾的卑微以及指婚的无奈都完整地表现了出来,温柔的控诉愚昧的旧社会婚姻体制与无法掌握的悲情命运。没有强烈与激情的语言,只有沉着内敛与平稳的笔锋,对人生的豁达与泰然皆表现在作品之中。细读她的小说语言淡雅自然、秀韵天成。没有夸张华彩的渲染、没有大悲大恸的倾诉,有的只是真实质朴的情感和如诗般的平静氛围。这恰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令读者过目难忘。此外,林海音对于台湾儿童文学的贡献也相当之大。她的儿童小说可以说是偏重写实与生活经验的儿童小说。她或以儿童的叙述视角观察成人世界的虚伪与辛酸,白描中饱含象征意义的艺术技巧;或化身为故事中的人物——教师,使小说渗透出较强的教育色彩,但也尽量避免教训的语气,而用隐含、暗示的方式,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语言活泼风趣、自然流畅如信手拈来、浅语情深。这也是她创作儿童小说的艺术风格。

王锐[3](2009)在《多重文化圆融整合下的“一个中国”的身份认同 ——林海音创作论》文中研究表明林海音是台湾光复以后第一位较为成熟的女作家,她在台湾女性文学史上开了母语写作之先。她祖籍台湾苗栗,却生在日本长在大陆最终定居台湾。几经漂泊与迁徙的生活经历,为林海音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也影响着林海音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在林海音的笔下,既可以书写令她眷恋的大陆的风土人情,又可以书写她的祖籍台湾本土的生活世相,或者大陆台湾交织的人间百态;她既不失落于回乡后地域变迁带来的游移感,也不受制于两种政治意识形态下社会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惑,更不存在我是“北平人”亦或是“台湾人”身份模糊的困扰,而是始终以“一个中国”的情结贯穿其整个的文学创作。这在台湾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特异的现象。大陆对于林海音的关注,大体上始于1983年因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城南旧事》。迄今为止,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上的阐释,且大多为某单一方面的研究,而从身份认同角度透视林海音的整体创作还很薄弱。由于台湾当代作家,主要是与林海音同年代的作家的构成及其创作的特殊性,即一般来说大陆去台作家多半以“回眸”的姿态书写大陆“过去”,而本土作家则以自审的目光关注足下的景况,这其间显然隐含着身份写作的问题。本论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目前还尤显薄弱的“身份认同”的角度对林海音的身份认同与创作关系进行探究,期望能更全面而深入地理解林海音的创作,及其“一个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林海音的创作对台湾当代文学乃至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意义所在。据此,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释研究缘起、方法、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探讨林海音在多重文化圆融整合下的“一个中国”的身份认同的建构问题;第三部分通过对作品的文本细读与比较研究,揭示林海音创作中多重文化圆融整合下的“中国经验”;第四部分通过与林海音同年代的由大陆去台(定居台湾或再移居海外)以及台湾本土作家的比较研究,探寻林海音与这几类作家的身份认同的差异性,进而凸显林海音多重文化圆融整合下的“一个中国”的身份认同对于台湾当代文学乃至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特别意义。

王勋鸿[4](2006)在《扫描台湾文学在大陆当代文学史上的定位曲线——以林海音人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女作家在大陆文学史中的代表林海音,其人其作品一直是大陆方面于台湾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林海音人文价位评价是台湾文学在大陆当代文学史上的定位窗口。

李诠林[5](2006)在《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文中提出台湾现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载体有汉语文言、国语(白话)、方言(客家语、闽南语、台湾少数民族语言)和日语等多种样态。本文尝试从文本创译用语的角度构建台湾现代文学史,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研究台湾现代文学进程中的独特的语言转换现象。 本文以语言转换为经脉,以台湾光复为界限,将台湾现代文学史分为台湾现代文学史的日据时段(1923.1.1-1945.8.15)和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1945.8.16-1949.5.20)两个大部分(上下篇)进行论述;其中日据时段部分又分为两个小阶段(1937年6月日据当局废止台湾中文报刊及报刊汉文栏之前与其后)。并按文学本体与文学外围文化及两者的融混共生形态(主要表现为文艺论争)将两个大部分(上下篇)分别划分为文学外围书写、文学的内部考察、文学内外的纠葛缠绕三个论述角度与层次。 文学外围的社会制度等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和外围书写(如流散写作)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映摄着台湾现代文学的中华文化意涵。 文学内部的边缘书写(如女性文学、地下写作、民间写作等)、语言转换(如中——日文间的转换、文言——国语间的转换、方言——文言及方言——国语间的转换等)、文化隐喻(如叙事结构的隐喻、人物形象的隐喻、背景的隐喻等)则显示了台湾文学追求进步、坚守中华文化的韧性抗争精神。 日据时段的文艺论争与光复初期的文艺论议组成了文学外围事象与文学内部事象沟通的桥梁,实时控导着台湾现代文学的中华文化本质发展方向。 经过对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周边文化、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等的全方位扫描,本文认为,边缘书写、语言转换、文化隐喻,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坚韧持守是台湾现代文学史最具规律性的文学现象。

周艳丽[6](2003)在《用悲天悯人的襟怀 察中国妇女之苦痛——浅析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小说主题的意蕴》文中提出台湾着名女作家林海音的小说是以写妇女悲剧人生而见长的 ,林海音以悲天悯人的襟怀 ,质朴无华的创作手法 ,把女性的悲苦人生描绘得淋漓尽致。

二、用悲天悯人的襟怀 察中国妇女之苦痛——浅析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小说主题的意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悲天悯人的襟怀 察中国妇女之苦痛——浅析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小说主题的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1)语文教科书中林海音作品选编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课题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对林海音小说创作的研究
        1.2.2 林海音散文创作的研究
        1.2.3 林海音作品中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的研究
        1.2.4 林海音选入教材的作品的教学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第2章 语文教科书中林海音作品的选编
    2.1 语文教科书中林海音作品的选文情况
        2.1.1 选入语文教科书中林海音作品统计
        2.1.2 语文教科书中林海音作品选入教材情况分析
    2.2 语文教科书中林海音作品的编排
        2.2.1 语文教科书中林海音作品的单元编排
        2.2.2 语文教科书中林海音作品的单元组合
    2.3 分析教科书中林海音作品的独特性及语文教学价值
        2.3.1 编入语文教科书林海音作品的独特性
        2.3.2 编入语文教科书林海音作品的语文教学价值
        2.3.3 不同版本教科书中林海音的作品不同教学定位
第3章 语文教科书中林海音作品的解读
    3.1 入选语文教科书的林海音小说作品的解读
        3.1.1 小说《城南旧事》的解读
        3.1.2 小说作品的解读在教学中的应用
    3.2 入选语文教科书的林海音散文作品的解读
        3.2.1 散文作品的解读
        3.2.2 散文作品的文学解读对教学的应用(以《窃读记》为例)
第4章 林海音入选语文教科书作品的教学案例评析及建议
    4.1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案例分析研究
        4.1.1 小说《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案例的分析
        4.1.2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4.2 《窃读记》教学案例分析研究(以选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为例).
        4.2.1 散文《窃读记》教学案例的分析
        4.2.2 《窃读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4.3 对教科书中林海音作品选编与教学的建议
        4.3.1 对教材选文的建议
        4.3.2 对教材选文教学设计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各版本教材中林海音作品选文情况
附录二 林海音作品选文单元组合统计
附录三 选文部分版本教材导语内容
致谢

(2)林海音小说创作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林海音小说的人物描写艺术
    2.1 传神的人物形象勾勒
        2.1.1 “缺失者”形象
        2.1.2 “矛盾者”形象
        2.1.3 “小夫妻”形象
        2.1.4 “儿童”形象
    2.2 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
        2.2.1 善于捕捉人物的“瞬间印象”
        2.2.2 精于表现人物的内心独白
        2.2.3 运用现代手法揭示人物的无意识心理
    2.3 注重人物形象的立体化
        2.3.1 人物性格的纵深刻画
        2.3.2 人物形象的全面把握
第三章 林海音小说的结构艺术
    3.1 丰富的结构形式
        3.1.1 戏剧化的结构形式
        3.1.2 叠加式的结构形式
        3.1.3 散文化的结构形式
    3.2 精妙的结构技巧
        3.2.1 巧设开头和结尾
        3.2.2 “倒叙”背后的悬念
        3.2.3 “必然”之下的巧合
第四章 林海音小说的语言艺术
    4.1 温馨的气氛渲染
        4.1.1 浓厚的“京味”色彩
        4.1.2 温婉真诚的爱意渗透
    4.2 淡雅的诗境构筑
        4.2.1 小说中包含散文化笔体
        4.2.2 细致幽微的诗意表达
    4.3 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4.3.1 含而不露的女性话语
        4.3.2 生动真实的儿童语言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多重文化圆融整合下的“一个中国”的身份认同 ——林海音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研究的方法及意义
    1.3 对相关概念的界说及理论梳理
        1.3.1 关于“身份认同”概念的界定
        1.3.2 关于“身份认同”理论的梳理
        1.3.3 后殖民语境下异文化处境中与政治意识形态下国族认同语境中的“身份认同”的甄别
2 圆融多重文化与身份认同建构
    2.1 传统的滋养——家族文化的继承
        2.1.1 家族文化与传统熏陶
        2.1.2 家族女性命运的记忆
    2.2 新变的洗礼——五四文化的自觉
    2.3 异质文化的对抗——民族文化的坚守
    2.4 生命的寻根——“一个中国”身份认同的高扬
3 “中国经验”的文学呈现
    3.1 自囚与逃逸——性别意识下的女性经验言说
        3.1.1 敬重与惋惜:“没有跳过来”的女性悲剧命运
        3.1.2 抗争与追求:冲破封建桎梏的“独立女性”
    3.2 此岸与彼岸——民族认同与追忆下的中国情结
        3.2.1 回望与重建——人伦和谐家园的想象
        3.2.2 “两地”文化一线牵:文化乡愁与精神追思
4 “本是同根生”,何处是归程——“中国人”的不同体认
    4.1 离别与归属:与同时代大陆去台作家比较
        4.1.1 守望与回眸:与去台并定居台湾作家比较
        4.1.2 移居与放逐:与去台后移居海外作家比较
    4.2 追寻与自审:与台湾本土作家比较
    4.3 多重文化圆融整合下的“一个中国”的身份认同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扫描台湾文学在大陆当代文学史上的定位曲线——以林海音人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林海音作品在大陆传播实录
林海音及其作品在大陆的论评价位
大陆“台湾文学史”与“当代文学史”中的林海音
结语

(5)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英文摘要
引论
    一、本课题领域的学术史回顾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四、本论文的基本结构及框架
上篇 台湾现代文学史的日据时段(1923.1.1-1945.8.15)
    第一编 文学的外围:周边文化中的边缘书写
        第一章 日据时期台湾现代文学史背景
        第一节 日据时期的台湾社会概况
        第二节 文学社团、流派及与之关联的报刊
        第三节 文学周边的中华文化民间薪传
        第二章 离岛写作与归岸之响
        第一节 概述
        一、离岛写作——“流散美学”(Diaspora aesthetic)现象
        二、陆、岛文化人的同声相应
        第二节 离台内渡写作
        一、台湾作家的内渡写作
        二、民间书写的内渡
        第三节 离台赴日写作
        第四节 台湾作家及民间艺人在其他国家、地区的写作
        第五节 岛外文化人的台湾题材写作及对台交流
        第一编小结 映摄中华文化意涵的台湾现代文学外围书写
    第二编 文学的内部:语言暴政下的痛苦言说
        第三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文言作品
        第一节 概述
        一、文言诗歌发展脉络
        二、文言散文发展脉络
        三、文言小说、戏剧等的产生与发展
        四、文言楹联
        第二节 赖和与陈虚谷、杨守愚等人的文言创作
        第三节 吴浊流与叶荣钟等人的文言创作
        第四节 连横等人的文言创作
        一、连横、洪弃生、林幼春、胡殿鹏
        二、王松、施天鹤
        三、蔡惠如、谢星楼、庄嵩、张汉、黄赞钧、黄水沛
        第五节 石中英、黄金川等女性文言诗人
        第四章 日据时段的国语(白话)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国语(白话)文学生长脉络
        二、国语(白话)新诗源流
        三、国语(白话)小说创作
        四、国语(白话)散文创作
        五、戏剧、文学评论等其它国语(白话)文学形式
        第二节 赖和、杨守愚、周定山等人的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第三节 张我军与杨云萍等人的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第四节 吴漫沙等人的通俗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第五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日语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日语诗歌创作发展脉络
        二、日语小说创作发展脉络
        三、日语散文、戏剧等其它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第二节 杨逵、吕赫若、龙瑛宗、张文环、翁闹等人的日语作品
        第三节 杨炽昌、张彦勋、吴新荣、王白渊、陈奇云等日语诗人
        第四节 吴浊流、叶荣钟、杨云萍等人的日语创作
        第五节 女性作家及其日语通俗文学创作
        第六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方言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台湾方言之源流及其分布概况
        二、方言歌诗、口传民间故事、传说、谜猜等民间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三、方言小说发展脉络
        四、方言戏曲、散文、戏剧及其他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五、闽南语流行歌
        第二节 方言歌谣(含少数民族的歌诗)
        第三节 闽南语流行歌、报告文学等通俗文学创作
        第四节 台湾民间方言戏曲
        一、日据时段台湾现代民间方言戏曲的发展
        二、歌仔和歌仔册
        三、歌仔册个案抽样析赏——《金快运河记新歌》
        第七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翻译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张我军的日文中译
        第三节 黄宗葵、刘顽椿、吴守礼等的中文日译
        第二编小结:语言转换、文化隐喻与韧性抗争
    第三编 文学内外的纠葛
        第八章 各种文艺思想的交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新旧文学论战沿革及意义
        第三节 乡土文学和台湾话文论战沿革及意义
        第四节 大众及左翼文艺的倡导
        第五节 台湾作家与来台日本人的文学论战
下篇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1945.8.16-1949.5)
    第一编 文学的外围:光复之喜与恶政之怨
        第九章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史背景
        第一节 光复初期的台湾社会概况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社团与相关报刊
        第三节 融汇于中华文化主流的光复初期台湾文学周边文化
        第十章 彼岸之念与此岸之思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在大陆的台湾文化人和在台湾的大陆文化人
        一、台湾文化人在大陆
        二、大陆文化人在台湾
        第三节 范泉、《文艺春秋》与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之关联
        第一编小结:光复初期庶民写作和官方意识形态:融合—分流—交织
    第二编 文学的内部:回归的欢喜与转换的阵痛
        第十一章 光复初期台湾文言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言诗歌
        第三节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言散文
        第十二章 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
        第一节 概述: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的复苏
        一、创作用语由日文向中文转换的困难与适应
        二、两岸国语(白话)文学的汇流
        三、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创作概况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国语运动
        第三节 光复初期的国语(白话)小说家
        一、钟理和
        二、吕赫若、周青
        三、欧坦生和杨梦周的小说创作
        第十三章 光复初期台湾日语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日语小说创作
        一、吴浊流
        二、杨逵等小说作家
        第三节光复初期的日语诗歌创作
        一、光复初期台湾女性作家的日语诗歌
        二、陈千武及银铃会诸诗人的日语诗歌
        第十四章 光复初期台湾方言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闽南语流行歌
        第十五章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翻译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许寿裳、黎烈文等的翻译文学活动
        下篇第二编小结:语言转换的艺术与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
    第三编 文学内部的论议与文学外部的纷扰
        第十六章 光复初期的文艺争鸣
        第一节 光复初期文学论议的起因及其范围
        第二节 关于台湾新文学诸问题的讨论
        一、《新生报》“桥”副刊上关于台湾文学方向的论议
        二、《台湾文化》对两岸新文学传统的兼容
        三、论议的结果——促使两岸文学汇流的进步现实主义
结论 台湾现代文学:语言转换中的中华文化脉搏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致谢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四、用悲天悯人的襟怀 察中国妇女之苦痛——浅析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小说主题的意蕴(论文参考文献)

  • [1]语文教科书中林海音作品选编与教学研究[D]. 姜尚周.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2]林海音小说创作艺术研究[D]. 田方园. 延边大学, 2013(01)
  • [3]多重文化圆融整合下的“一个中国”的身份认同 ——林海音创作论[D]. 王锐. 广西民族大学, 2009(06)
  • [4]扫描台湾文学在大陆当代文学史上的定位曲线——以林海音人文为例[J]. 王勋鸿. 社会科学家, 2006(05)
  • [5]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D]. 李诠林.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6]用悲天悯人的襟怀 察中国妇女之苦痛——浅析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小说主题的意蕴[J]. 周艳丽. 殷都学刊, 2003(04)

标签:;  ;  ;  ;  ;  

以慈悲之心观察中国女性的痛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