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前旗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发展探讨

乌拉特前旗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发展探讨

一、乌拉特前旗引黄灌区发展农业节水浅谈(论文文献综述)

李旭强[1](2021)在《河套灌区春小麦种植条件下适宜秋浇模式的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河套灌区是中国设计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是我国主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由于灌区特有的气候条件,农业生产几乎完全依赖灌溉,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种特殊的灌溉制度—秋浇,其具有淋盐保墒、保证翌年作物适时播种、满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所需的水盐条件的重要作用。同时,秋浇所需引黄水量较大,占全年灌溉用水量的三分之一。然而,近年来,随着黄河水资源紧缺和非农用水量的增加,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讨在农业可调用水指标不断减小的条件下,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适宜秋浇模式尤为关键。本研究首先在五个站点上对SWAP-WOFOST模型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和参数率定,接着构建区域尺度的分布式SWAP-WOFOST模型并进行验证,然后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初步探讨不同秋浇模式下土壤水盐动态及作物生长过程,定量地评价了春小麦的产量和水分生产力(Water Productivity,WP)。进而以提高春小麦的WP为目标,提出灌区尺度相对适宜的秋浇模式。本研究得到的结论为灌区耕地上作物稳产增收和节约引黄灌溉水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灌区尺度上所构建的SWAP-WOFOST模型的模拟精度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经过率定验证后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不同秋浇模式下土壤水盐分布和作物生长。(2)不同秋浇模式下,灌区各旗县区秋浇后与秋浇前相比,耕作层0~20 cm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土壤盐分浓度显着降低,分别平均增加和降低31.09%和61.88%。翌年播种前与秋浇前相比,土壤含水量均有所增加,增幅为8.47~13.04%;土壤盐分浓度均降低,降幅为12.07~21.49%。表明秋浇对土壤耕作层洗盐效果明显,能够起到翌年春播蓄水保墒作用。翌年播种前与秋浇后相比,土壤含水量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降幅为12.60~17.67%;土壤盐分浓度均增加,增幅为47.23~51.41%,秋浇后经过土壤冻融期,土壤返盐较为严重。根据降水年型的不同,灌区各旗县区土壤含水量呈现丰水年高于平水年高于枯水年,土壤盐分浓度呈现丰水年低于平水年低于枯水年。随着秋浇定额的增加,或随着秋浇时间的推迟,灌区各旗县区均有土壤含水量增幅越大,土壤盐分浓度降幅越大。(3)不同秋浇模式下,灌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埋深保持在102~147 cm,其中杭锦后旗和临河区的多年平均地下水埋深较大,分别为136和133 cm;五原县和磴口县的多年平均地下水埋深较小,分别为122和111 cm;乌拉特前旗的多年平均地下水埋深最小,为103 cm。根据降水年型的不同,灌区地下水埋深呈现枯水年大于平水年大于丰水年。随着秋浇定额的增加,或随着秋浇时间的推迟,灌区地下水埋深越小。(4)不同秋浇模式下,春小麦多年平均产量和平均WP的空间分布相似,均为杭锦后旗和临河区较高,五原县次之,磴口县和乌拉特前旗较低。相比基本情景,情景四下春小麦多年平均产量和WP均最高,分别提高了4.80%和4.39%,情景二下春小麦多年平均产量和WP均最低,分别降低了0.83%和0.14%。不同降水年型下,春小麦的产量和WP均整体呈现丰水年高于平水年高于枯水年。相比基本情景,不同秋浇模式下,枯水年春小麦的平均产量和平均WP提高幅度均最大,分别为1.11%和3.42%,丰水年春小麦的平均产量和平均WP提高幅度均最小,分别为1.03%和0.62%。(5)以春小麦的WP最高为目标,河套灌区各旗县区推荐的秋浇模式下,春小麦多年平均产量比基本情景下提高6.13%,多年平均WP比基本情景下提高6.94%,而引黄灌溉水量增加0.41亿m3;在空间尺度上,整个灌区春小麦的WP大多数年份在情景四下均表现最高,多年平均产量和WP分别为4986 kg/ha和1.17 kg/m3,多年平均产量比基本情景下提高4.80%,多年平均WP比基本情景下提高4.39%,而引黄灌溉水量减少2.04亿m3。因此,在提高春小麦WP的同时考虑节约引黄水量,则灌区相对适宜的秋浇模式建议为9月30日灌水125 mm,各旗县区不同降水年型的具体秋浇模式可参考推荐的秋浇模式。

王鑫[2](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套地区的乌梁素海、乌兰布和沙漠、黄河、乌拉山、狼山和阿拉奔草原等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使河套地区成为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和黄河中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于国家的生态安全、地区稳定、社会繁荣、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以农业发展为核心推动地区现代化建设,成为灌溉面积达1100万亩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但重开发、轻保护的发展方式使原本就脆弱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河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日益凸显的生态问题,河套地区进行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生态面貌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出具体要求,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不断完善,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迈进。本文以河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详细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缺乏“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意识、不完善的政策制度是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及其取得的成就,得出了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对于其他地区的一般启示,认为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核心,政策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关键,制度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保障,科技进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驱动力,综合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要方法。这对深化区域生态史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也对当前我国进行生态治理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邢霞[3](2021)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供需矛盾是限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主要障碍,倡导农业节水是缓解农业用水矛盾的有效手段。农户作为农业用水主体,其用水行为直接影响着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节水农业的发展。但作为有限理性个体,农户的传统农业实践根植于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而非环境伦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低效和不合理的用水情况。因此,充分重视微观层面的农业用水行为,探究节水行为影响机制,引导农户自觉主动参与农业节水,对于减少水资源消耗、提高用水效率以及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农业用水主体行为对实现农业节水的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以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研究区域,旨在挖掘农户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作用机制,为水资源管理以及制定相关的节水政策提供研究经验与理论参考依据,以期提升农户的节水积极性,改变粗放灌溉方式,进而有效缓解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从理论角度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特征和农业节水行为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首先,基于对农户环境行为内涵和外延的分析,界定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概念,并根据农业节水行为表现形式和行为发生动机将农业节水行为划分为习惯型、技术型、社交型和公民型四类。然后,借助计划行为理论、价值—信念—规范理论、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和社会影响理论构建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即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实施取决于其农业节水意愿,而意愿的产生则取决于农户心理因素,同时农户行为还受到外界情境因素的引导。最后,基于外部性理论,探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外部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经济学分析探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政策干预的必要性,为后续政策引导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依托所构建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通过阐述变量因素间的关系路径,提出相关研究假设,着重分析、探讨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驱动效应。首先,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农业节水行为以及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对农业节水行为的直接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心理因素能够显着地直接影响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和行为,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也是影响农业节水行为的关键因素。其次,利用Amos23软件Bootstrap法,验证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在心理因素和农业节水行为中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在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作用,对于不同类型的农业节水行为,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最后,考虑到心理因素可能对农业节水行为存在非线性的系统性特征以及农业节水行为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采用RBF神经网络进一步探讨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预测效应。分析表明,心理因素能够有效对农户是否参与农业节水进行预测判别,同时不同心理因素对不同类型农业节水行为的相对重要性排序存在差异。(3)基于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引入外部情境因素,重点分析和探讨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机理。首先,农业节水行为意愿——行为差异分析表明,在农业节水过程中,存在意愿与行为的背离,即意愿不一定能有效地转换为可实现水资源保护目的的实际节水行动,这为研究情境因素的引导效应提供了现实依据。其次,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探讨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节水行为的路径有调节作用,但不同外部情境变量对节水行为意愿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进一步使用process插件程序中的Model14对心理因素、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外部情境因素以及农业节水行为之间存在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论表明,政策因素在“心理因素-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农业节水行为”的中介路径中存在调节作用。(4)在实证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基于多Agent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借助Netlogo平台仿真模拟不同政策情形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涌现的动态引导效果。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在社会规范交互和外部政策因素的引导下会趋于稳定,激励型政策、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均能促进农业节水发生,但不同类型政策对不同类型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存在差异。激励型政策对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最好;命令控制型政策对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更好;宣传教育型政策对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和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更好。政策组合效应分析表明,在不同政策组合情形下,四种类型农业节水行为涌现效果存在差异,在政策两两组合的情形下,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在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在激励型政策和命令控制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和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在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第一,基于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动机和节水行为表现形式,从多视角开展对农户节水行为的研究,更为细致地刻画并衡量农户节水行为,从实践上扩展了农业节水行为研究内容,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农户亲环境行为研究领域;第二,构建了以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为导向,心理因素为影响变量,外部情境因素为调节变量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并探析心理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对不同类型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机理;第三,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尝试运用多主体建模与仿真技术构建基于Agent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动态模拟政策因素对农户行为的长期动态引导效果,分析政策因素在长期以及不同组合下对农业节水行为产生的影响。

黄永江[4](2020)在《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引黄灌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是全面了解灌区运行状况和建设水平的基础和关键工作,然而大型灌区的用水效率评价具有影响因素多,评价指标数据获取难度大等特点,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因此,寻求科学、适宜的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科学评价灌区用水效率,对完善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指导灌区科学改造、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提升农业用水管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内蒙古引黄大型灌区为研究对象,进行用水效率综合评价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灌区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干旱生态脆弱区包含用水水平、工程状况、管理水平、种植结构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共16项评价指标组成的大型灌区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2)应用LandS at8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法,对河套灌区2016年不同地物的面积及作物种植面积进行了解译;利用混淆矩阵对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和作物分类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分类和作物分类的总体精度分别为86.72%和83.23%,Kappa系数分别为0.76和0.78,土地利用分类和作物分类精度理想,作物遥感解译面积为765.33万亩,统计面积为803.02万亩,相对误差为-4.69%;应用SEBAL模型计算了作物蒸散量,得出河套灌区2016年作物的蒸散量为246780.58万m3,利用基于彭曼公式得出的蒸散量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EBAL模型的估算精度较好,在此基础上,利用水量平衡模型计算得出河套灌区2016年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31。(3)建立了基于改进熵权的模糊物元法、基于改进熵权的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法和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3种评价模型,对内蒙古5个大型引黄灌区的用水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平均值法、Board法和Copeland法对不同评价结果进行了组合评价,结果表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法与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的评价结果更合理,与各评价灌区的实际状况较吻合,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评价值的极差和变异系数较大,更有利于直观地区分各灌区的灌溉用水效率水平。(4)确定了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由高到低的5级评价等级标准与评价指标相应的5级分级标准。构建了以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评价值为基础,结合秩和比法、基于可变模糊理论分析法和基于集对分析法的灌区用水效率分级评价模型,对内蒙古5个大型引黄灌区用水效率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分级结果基本一致,确定的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基本合理;综合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依据少数服从多数准则,得出鄂尔多斯黄河南岸灌区用水效率等级为Ⅱ级,水平较高;河套灌区用水效率等级为Ⅲ级,水平中等偏上;民族团结灌区用水效率等级为Ⅲ级,水平中等;麻地壕扬水灌区用水效率等级为Ⅲ级,水平中等偏下;镫口扬水灌区用水效率等级为Ⅳ级,水平较低偏上。(5)根据各评价灌区用水效率的评价等级与相应指标所属等级的差异,将评价指标分为3类,依据指标类别特点,对各评价灌区提升用水效率的主控因子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评价灌区提升用水效率的对策。

张文鸽,毕彦杰,何宏谋,殷会娟[5](2020)在《面向山-水-林-田-湖-草各系统均衡的河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河套地区内有大面积草地、300多个海子,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但河套地区内耕地密布,长期大规模河道外引水,引排水渠系纵横交错,人类活动影响剧烈,改变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数量和路径,致使黄河径流量与人工水循环通量此消彼长,水资源优化配置面临巨大挑战.本文构建适用于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分布式水文模型——WACM4. 0,改进水资源配置模块(包括区域水均衡、地下水生态水位阈值设定、生态补水量与乌梁素海生态保护目标,社会经济用水效益最大化目标),从山-水-林-田-湖-草各系统水量消耗过程入手,考虑蒸发、入渗以及单元间的水量平衡,将各个平衡系统统一联系起来,精细模拟河套地区渠系引水、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乌梁素海、乌海滩涂、海子、居工地与沟道排水等多时空水循环与耗水过程,并开展基于耗水量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全河套地区平均每年耗水量62. 77×108m3,整体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耗黄水量42. 59×108m3,整体也呈下降趋势.近10年平均每年生态耗水量为16. 48×108m3,平均每年生态耗黄水量为9. 08×108m3.本文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与节水水平设置"高方案""中方案"和"低方案"预测2030年各用水户耗水量,开展水资源配置分析,在考虑满足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基础上,为实现社会经济用水效益最大化,推荐中方案,以期为河套地区乃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桥梅[6](2020)在《五原县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8年)》文中指出五原县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位于河套平原腹部,土地总面积2492.9平方公里,占河套灌区总面积的1/4。五原县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沛,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区,而且必须通过整治盐碱荒地才能扩大耕地面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连年战乱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农田水利常年失修,五原县农田水利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49年9月19日绥远和平起义后,中国共产党接管了五原县,建立了人民政权。新政权建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迫切需要恢复和发展生产,在人力、物力和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五原县人民政府决定采取恢复旧有的水利设施的办法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该措施获得较好的成效,为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打下了基础。随着人民政权的巩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既成为当务之急也具备了可行性。自1953年起,面对落后的水利设施,为了抗御严重的旱灾,五原县组织力量,对各级渠系进行调整与扩建,同时,因地制宜地实行有效的节水措施和抗旱灌溉,使灌溉面积和粮食产量显着增加。1958年,随着“三主”治水方针的建立和根治黄河综合规划的制定,五原县的农田水利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这一阶段,由于灌水设施逐渐成熟,灌溉面积随之扩大,引水量大大增加,使得土壤次生盐碱化越来越严重,排水治碱成为这一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心,五原县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与扩建灌排工程。在该阶段,农田水利建设相较于过去,其显着特点为投入多、规模大、效益高。五原县通过三个阶段的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完善了灌排设施,水旱灾害得到控制,自流引水灌溉逐步过渡到有计划的调节;土壤盐碱化的发展也逐渐得到改善,确保了区域经济与社会事业的稳定发展。

万峥[7](2019)在《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10余年水权转换的实践及制度探索,成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自然条件,以及国家提出的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刚性约束背景下,贯彻新时期治水思路、促进水利工程补短板和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因此,进行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对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生态评估体系机制,构建面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调控策略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利用多种方法对水资源配置、利用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解决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矛盾突出等问题,引导水资源向高效益流转,促进水资源开源节流,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沈乌灌域跨盟市水权转换为例,开展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论文在分析借鉴国外相对成熟并经过实践验证的水市场管理、运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水资源、水权及供给需求的实际国情,在理论层面对水权制度体系、水市场和水权转换的工作模式流程等进行了全面的剖析,研究提炼出了本国水市场的3级市场模式,探索和研究与中国水市场相匹配的水权交易管理运作模式、理论制度框架结构。(2)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作为要素层,确定农业节水效益、增产效益、工业供水效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替代效益、地下水埋深、水面面积变化率、草地和林地面积变化率、盐分排引比、土壤盐渍化率10个与要素层相匹配的指标层,考虑水资源系统的可变性及不稳定风险因素,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估模型。(3)选取内蒙古河套灌区盟市间水权转换实施区域沈乌灌域作为典型区域,采用了以调度控制指标为耗水指标、以分水系数反算水权相应耗水量、以分水系数反算水权相应耗水量、以分水系数折减初始水权为耗水指标、以初始水权为耗水指标计算五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计算河套灌区现状超用水量分别为3.79亿m3、3.56亿m3、6.63亿m3、5.96亿m3和2.65亿m3。依据计算结果分析确定河套灌区的规划压超水量,参考界定模型指标边界。运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估模型,构造模糊成对比较矩阵、整合不同专家意见、分解模糊成对比较矩阵,经过权重修正、逆模糊化、归一化、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得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权重分别为0.527、0.185和0.288。结合综合效益指标值,界定分析水权转换综合效益水平。(4)沈乌灌域实施盟市间水权转换2016年、2017年、2018年的经济效益指数分别为0.864、0.89和0.988;社会效益指数分别为0.669、0.927和1;生态环境效益分别为1、0.69和0.49,水权转换综合效益指数分别为0.878、0.816、0.807。结果显示,综合效益处于较高的范围,说明水权转换试点的综合效益较高,具有较好的实施前景。但受灌域内扩灌、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效益逐年降低,导致综合效益指数逐年下降,亟待在下一步水权转换进程中,通过加强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考虑最优的水权转换量和水权转换范围。(5)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水权水市场建设和交易过程中的拓展领域,对交易规定、流程、时间、方式等方面运用可行性和优势。基于水权转换理论的全面解析、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内蒙古水权转换的实践经验及综合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政策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规范水权指标的初始分配制度,强化水权管理体系建设与提升,积极培育、健全水市场等相应的调控策略,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保障条件,使得水权转换实践工作的综合效益最优化。

常晓敏[8](2019)在《河套灌区水盐动态模拟与可持续性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黄河上中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灌区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0%以上,是典型的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灌区。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紧缺加剧以及非农业用水量逐年递增,分配给农业部门的黄河水量呈明显减少趋势,因此需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由于灌区来水情况的改变,使得灌区水量分配、作物种植、盐分分布等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对区域尺度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环境等造成一定的影响。灌区节水需要在综合考虑节水效果和保证生态环境健康的前提下进行,充分认识灌区水盐动态变化和节水的生态环境效应有利于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实地调研、区域资料收集及野外试验观测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模型模拟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定量估算了区域土壤盐分动态迁移趋势;定性分析了下游乌梁素海水体矿化度主要影响因子;综合分析了区域水盐动态对不同用水管理措施的响应规律;并考虑了灌区下游乌梁素海生态环境需水量阈值,提出适宜的节水策略和方案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定量估算并分析了区域尺度土壤盐分动态迁移规律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年均积盐量为57.12万吨/年,其中有39.7%左右的盐量积聚在1m深土层,其余盐分积聚在1m深度以下的土壤和地下水中,在1m深土层范围内,2007年~2016年耕地1m土层积盐量减少了 11.21%,而盐荒地1m 土层积盐量增加了235.62%,盐分有从耕地向盐荒地迁移的趋势。通过对土壤含盐量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灌区引水量、排水量、地下水埋深及蒸发量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地下水矿化度、降雨量和气温。建立了以地下水埋深为自变量的耕地1m深土层盐分含量预测模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较好,可为研究区耕地1m深土层土壤含盐量预测提供参考方法。(2)定性分析了灌区下游乌梁素海水体矿化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下水矿化度、乌梁素海排入黄河水量、灌区排水量、排入乌梁素海排水矿化度、污水排放量及生态补水量对乌梁素海水体矿化度影响最大,其次为降雨量、蒸发量及引水量。建立的乌梁素海水体矿化度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3)以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为研究尺度,分析了区域耕地和盐荒地盐分含量在不同用水管理措施条件下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现状灌排条件下,未来10年灌域耕地土壤盐分含量可减小1.03%,而盐荒地土壤盐分含量增加96.67%,盐荒地在灌区盐分分布及调控中具有较大利用潜力,是储存耕地盐分的汇集库。综合考虑灌域盐分控制、作物需水及节水效果等,未来生育期灌溉定额减小15%,秋浇灌溉定额增加10%左右后,耕地根层盐分10年后可减少6.2%,全年综合灌溉定额可减少95m3/hm2。(4)以整个河套灌区为研究尺度,将其划分为299个均匀分布的单元网格,采用SahysMod分布式模型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模拟研究。首先对模型进行率定验证,结果表明,SahysMod分布式模型可将区域空间变异性考虑进来,在大区域长期水盐动态预测中具有很好的利用潜力。率定期地下水埋深全年变幅的均方根误差RMSE在0.17~0.55m之间,平均相对误差MRE在-1.35%~12.84%之间,验证期RMSE在0.22~1.35m之间,MRE在-8.14%~31.07%之间。年排水量相对误差RE在0.30%~9.08%之间,R2为0.945,排水矿化度RE均值为6.83%。总体来看SahysMod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研究区地下水埋深、排水量、排水矿化度等动态变化。(5)基于率定和验证后的SahysMod分布式模型,分析了区域水盐动态对不同用水管理措施的响应。结果表明,现状灌排条件下,未来10年排水量及地下水埋深变化相对稳定,排水矿化度呈轻微增大趋势,灌区中上游耕地土壤盐分呈轻微减小趋势,而灌区下游耕地土壤盐分呈明显增加趋势。灌区总引水量减少时,排入乌梁素海水量减小,而排水矿化度增加,这会对乌梁素海水体矿化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尽管通过各种措施可节约一定的水量,但需综合考虑下游维持乌梁素海生态环境安全的最小生态需水量,并结合灌区实际生态补水条件全面综合考虑用水管理策略。当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保持不变时,需通过改进田间节水技术(增加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或调整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量作物种植面积)来实现节水增效,未来引水量最多可减少15%,与现状条件相比最多可节约6.5亿m3的水量。当灌区田间节水技术及作物种植结构不变,即田间灌溉量不变时,渠系水利用系数可提高17%左右,总引水量最多可在现状基础上减少15%。灌区排水量受渠系渗漏补给量的影响要大于田间渗漏补给量,当灌区总引水量减少量不大时,可优先考虑通过改进田间节水技术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减少田间灌溉水量,使得灌区引水量一定条件下尽可能增加排入乌梁素海的排水量;当引水量减少量较大时,为保证作物需水要求,可将田间节水措施与渠道衬砌工程措施综合考虑。

栾晓波[9](2018)在《基于水文过程的作物生产水足迹量化方法研究 ——以河套灌区为例》文中提出水资源是支撑农业生产的基础性资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伴随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农业用水规模压缩,用水压力倍增,要缓解这一压力唯有不断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而科学合理的评价农业用水过程是提高农业水资源管理水平和农业用水效率的前提。水足迹作为一个评价用水效率的综合性指标,可以评价农业环节的用水类型、数量、效率和环境影响,有助于提高农业用水的评价和管理水平。目前灌区作物生产水足迹量化中缺乏对农业用水全过程的解析,因而无法反映灌区“引水-输水-灌水-排水”环节的农业用水的水文过程。本研究基于水足迹理论,结合农业生产用水过程特征分析,建立了基于灌区水文过程的作物生产水足迹量化方法,并以河套灌区为例,利用该方法分析了河套的作物生产水足迹和蓝、绿、灰水足迹的构成要素和空间分布特征。本研究获得的成果如下:1、建立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作物生产水足迹量化方法。本研究针对当前作物生产水足迹量化方法存在的不足,在分析作物生产中水资源利用过程的基础上,量化了作物田间的绿水消耗和灌溉水在“引水-输水-灌水-排水”环节的水资源消耗和损失;基于此并结合水足迹理论,厘清了作物生产水足迹中水分消耗的构成形式(构成植物体的生物水、蒸散发的气态水以及未回到原流域而不能再利用的液态水),发生的时期(作物生育期和非生育期)和发生的空间(田间和灌排系统所延伸的空间);在分析当前作物生产水足迹量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水文过程的作物生产水足迹量化方法,从区域水文循环的角度分析作物生产环节的水资源利用过程,本方法考虑了作物生产过程中灌溉水的渠系及田间损失、灌溉水田间蒸散发、绿水消耗、地下水消耗等环节的水分消耗,故能全面地反映出区域作物的水资源利用状况。2、明确了河套灌区作物蓝、绿水消耗的影响因素、构成要素以及作物生产水足迹及蓝、绿水足迹空间变化特征。本研究在河套灌区构建水文模型(SWAT模型),结合建立的作物生产水足迹量化方法,分析春小麦、玉米和向日葵这三种作物生产过程中的蓝、绿水消耗。研究发现,影响作物的蓝水和绿水消耗的因素主要有作物特性、区域气候状况和输配水渠系状况。在河套灌区,蓝水的主要消耗途径是灌溉水的渠系输配水损失、田间蒸散发以及田间多余水分排出等,其中灌溉水的渠系输水损失、灌溉水的田间蒸散发分别占蓝水消耗的47.9%和41.8%,这同时也反映该地区具有较大的节水潜力;绿水则受限于灌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消耗量少且与作物生育期的降水量有关。三种作物的生产蓝水足迹分别为1233-2714 m3/t、820-1588 m3/t和1765-4317 m3/t,作物生产绿水足迹分别为132-197 m3/t、119-186 m3/t和325-538 m3/t。在河套灌区,作物生产绿水足迹较小,作物生产蓝水足迹占作物生产水足迹的86%,三种作物的生产水足迹分别为1380-2888 m3/t、942-1774 m3/t和2095-4855 m3/t。三种作物的蓝、绿水消耗大小均呈向日葵>小麦>玉米。在空间分布上,水分消耗在灌区存在空间差异。远离灌区引水口的灌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小麦的绿水消耗的最高区域位于五原县,而玉米和向日葵绿水消耗较高的区域位于乌拉特前旗。3、量化并评价了不同污染物造成的河套灌区作物生产灰水足迹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污染物类型和水质标准是确定灰水足迹的关键。本研究改进作物生产水足迹灰水足迹的计算方法,通过SWAT模型模拟氮、磷在田间的迁移和转化过程,计算其污染物排出量,并以当地的环境水质标准为最大浓度,结合作物产量计算作物生产灰水足迹。研究发现,作物生产灰水足迹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大小受污染物类型、水质标准以及不同水体的水质标准差异影响。在3种浓度标准下,作物生产灰水足迹存在差异,这与作物对营养物的吸收能力、施肥量以及灌溉量有关。三种作物的灰水足迹空间变化为灌区东部高于西部,中部地区最低。本研究建立了基于水文过程的作物生产水足迹量化方法,并以河套灌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灌区的作物生产蓝、绿水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探讨作物生产水足迹及蓝、绿、灰水足迹的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可以为区域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并为区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郭姝姝[10](2018)在《基于遥感及CLUE-S模型的内蒙古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时空演变与调控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变化背景下,人口剧增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土地资源利用集约程度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处于动态演变中,与此同时,土地资源开发中出现的土壤盐渍化等土地退化问题,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新的挑战,为此,寻求土地利用格局与土壤盐渍化演变分析方法、探索历史及未来发展情景下的演变特征,不仅可以详细地了解土地利用格局及盐渍化的基本属性与演变特点,而且是变化环境下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保护的基础支撑。本文基于遥感技术,在内蒙古河套灌区1986-2016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基础上,针对耕地土壤盐渍化问题,分别利用回归分析及光谱特征空间理论,建立耕地表层土壤含盐量反演模型,通过精度评价筛选最佳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土壤盐渍化时空演变研究中。基于土地利用及盐渍化30年历史演变,利用CLUE-S模型,将不同盐渍化等级耕地视为独立土地类型,在种植结构调整、加大节水力度等调控措施下,预测未来30年的土壤盐渍化格局。建立综合指标评价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程度,据此,推荐与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空间格局相匹配的作物种植布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光谱特征空间理论,综合植被指数和土壤盐分指数协同变化的耕地表层土壤含盐量反演模型较回归模型精度得以显着提高。利用修改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和土壤盐分指数SI3构建的耕地表土盐分反演模型精度最高(R2=0.76,RMSE=0.30dS/m),其在2016年耕地土壤含盐量反演中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在干旱半干旱灌区耕地土壤盐渍化研究中的合理性。(2)1986-2016年土地利用及土壤盐渍化时空演变分析表明,各种土地类型在空间上呈现交叉分布格局,且以耕地占据优势地位。整个灌区耕地以非盐渍化和轻度盐渍化为主,并且在空间上呈现东部重于西部,北部重于南部的格局;盐荒地在灌区西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地带、灌区中部以及东北部形成连续片状分布集中带。土地类型扩张幅度最大的为非盐渍化耕地,其次依次为轻度盐渍化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极重度盐渍化耕地和林地扩张幅度较小;面积减小幅度最大的为未利用地,其次依次为盐荒地、水域,中度和重度盐渍化耕地减小幅度较小。灌区土壤盐渍化呈现减轻的趋势,1986-2016年表层土壤平均含盐量下降了 22.45%,特别是实施节水灌溉以来,表层土壤含盐量进入相对稳定的低值期。(3)CLUE-S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选取的高程、坡度、距主要城镇的距离、距主要道路的距离、距渠系的距离、距排水沟的距离、多年平均地下水埋深、生产总值、人口密度、农业总产值等驱动因子,对各种土地类型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是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CLUE-S模型在10年和30年尺度上的模拟精度较好。由于参与模拟的土地类型较多,且耕地土壤盐分时空变异性较大、驱动机制复杂,增加了模拟难度,是影响模拟精度的重要原因。(4)土壤盐渍化调控结果表明,扩大小麦或瓜菜种植面积均会加剧研究区土壤盐渍化,且随着时间推移和种植面积持续扩大,盐分在表层土壤中的积累速率迅速增加,尤其以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对土壤盐渍化加剧作用最为显着。然而,通过加大节水力度、扩大玉米或葵花面积均可有效地降低研究区平均含盐量,经过30年发展,三种情景可以将平均含盐量分别降低7.59%、4.23%和3.61%。对土壤盐渍化改良最有力的为加大节水力度,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次之。

二、乌拉特前旗引黄灌区发展农业节水浅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拉特前旗引黄灌区发展农业节水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河套灌区春小麦种植条件下适宜秋浇模式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套灌区秋浇制度的研究现状
        1.2.2 水热盐运移模拟研究现状
        1.2.3 SWAP模型的应用现状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气象数据
        2.2.2 土壤数据
        2.2.3 土地利用数据
        2.2.4 作物种植结构
        2.2.5 作物生育阶段划分
        2.2.6 作物灌溉制度
        2.2.7 地下水资料
    2.3 SWAP-WOFOST模型
        2.3.1 模型介绍
        2.3.2 模型的输入
        2.3.3 模型的输出
        2.3.4 模型的构建
        2.3.5 模型模拟精度评价指标
第3章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率定及验证
    3.1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3.1.1 土壤水力参数敏感性分析
        3.1.2 作物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3.2 参数的率定
        3.2.1 土壤水力学参数
        3.2.2 土壤热力学参数
        3.2.3 土壤盐分运移参数
        3.2.4 作物生长参数
    3.3 模型的验证
        3.3.1 作物产量
        3.3.2 农田蒸散量
        3.3.3 地下水埋深
        3.3.4 排水量和排盐量
        3.3.5 土壤地表温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春小麦的适宜秋浇模式分析
    4.1 秋浇情景设置
    4.2 不同秋浇模式下耕作层土壤水盐变化
        4.2.1 时间尺度分析
        4.2.2 空间尺度分析
    4.3 不同秋浇模式下地下水埋深
    4.4 不同秋浇模式下春小麦的产量
        4.4.1 时间尺度分析
        4.4.2 空间尺度分析
    4.5 不同秋浇模式下春小麦的WP
        4.5.1 时间尺度分析
        4.5.2 空间尺度分析
    4.6 相对适宜秋浇模式优选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概念界定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成因
    (一)河套地区的生态概况
        1.地形地貌
        2.气候
        3.水资源
    (二)主要生态问题
        1.土地沙漠化
        2.土壤盐碱化
        3.环境污染加剧
        4.水土流失加剧
    (三)生态问题的成因
        1.脆弱的生态环境
        2.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
        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意识的缺失
        4.不完善的政策制度因素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及其成就
    (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起步阶段(1949—1978)
        1.多措并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2.发展林业,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3.兴修水利,治理土地盐碱化
        4.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发展阶段(1978—2012)
        1.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2.推进生态林业建设
        3.完善水利配套工程
        4.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生态示范工程
    (三)“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完善阶段(2012—2021)
        1.完善地方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2.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工程
        3.绿色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相结合
    (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成就
        1.土地沙漠化趋势被遏制
        2.土地盐碱化程度减轻
        3.环境状况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
        4.探索形成产业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模式
四、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启示
    (一)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核心
        1.人是生态问题出现的核心原因
        2.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体
        3.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最终受益者
    (二)政策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关键
        1.不合理的政策是生态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2.政策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决定性因素
        3.政策是弥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
    (三)制度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保障
        1.制度建设不完善是生态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2.制度建设是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效率的保障
        3.制度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四)科技进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驱动力
        1.科技进步提高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2.科技进步缓解了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3.科技进步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综合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要方法
        1.生态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
        2.“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需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需要多主体共同推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3)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显农业节水必要性
        1.1.2 粮食安全隐现催生农业节水迫切性
        1.1.3 生态文明建设反映推进农业节水必然性
        1.1.4 农业用水行为对农业节水的重要性
    1.2 问题提出
    1.3 文献综述
        1.3.1 农业节水行为模式研究
        1.3.2 农业节水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1.3.3 农业节水行为引导策略研究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1.8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户
        2.1.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基于农户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2.2.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2.2.3 基于价值-信念-规范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2.2.4 基于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2.2.5 基于社会影响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2.2.6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2.3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区域介绍
        3.1.1 区域选择依据
        3.1.2 研究区域自然资源禀赋
        3.1.3 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1.4 研究区域水利建设和水资源利用情况
        3.1.5 研究区域农业节水政策的发展与实践
    3.2 问卷设计
        3.2.1 调研方法选择和调研过程
        3.2.2 调研内容设计
    3.3 研究变量的设计与测度
        3.3.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测度
        3.3.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测度
        3.3.3 农户心理因素测度
        3.3.4 外部情境因素测度
        3.3.5 社会人口学变量测度
    3.4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统计分析
        3.4.1 农业节水行为现状
        3.4.2 受访户个人禀赋特征
        3.4.3 受访户家庭禀赋特征
        3.4.4 考察量表交叉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效应的实证研究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提出
    4.2 研究方法
    4.3 量表检验
        4.3.1 正态性检验
        4.3.2 信度检验
        4.3.3 效度检验
        4.3.4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4.4 实证结果分析
        4.4.1 农户心理因素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效应分析
        4.4.2 农户心理因素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效应分析
        4.4.3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效应分析
        4.4.4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中介效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效应的模拟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RBF神经网络模型
        5.1.2 RBF神经网络结构
    5.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5.2.1 农户节水行为识别
        5.2.2 模型适用性分析
        5.2.3 模型构建
    5.3 模拟结果分析
        5.3.1 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5.3.2 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5.3.3 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5.3.4 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引导效应的实证研究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提出
        6.1.1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假设
        6.1.2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中介效应假设
    6.2 研究方法
    6.3 量表检验
        6.3.1 正态性检验
        6.3.2 信度检验
        6.3.3 效度检验
        6.3.4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6.4 实证结果分析
        6.4.1 农业节水行为意愿——行为差异
        6.4.2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分析
        6.4.3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中介效应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节水行为引导效应的仿真研究
    7.1 研究方法
        7.1.1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介绍
        7.1.2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流程
    7.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设计
        7.2.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概念模型构建
        7.2.2 仿真模型系统设置
        7.2.3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模拟
    7.3 仿真结果分析
        7.3.1 无政策引导情形与政策最优情形对比分析
        7.3.2 单个政策情境因素引导效应分析
        7.3.3 政策情景因素组合效应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引导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政策建议
    8.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引导体系构建
    8.2 基于人口学特征的行为促进策略
    8.3 基于心理因素的行为驱动策略
    8.4 基于外部情境因素的行为引导策略
        8.4.1 社会规范引导策略
        8.4.2 政策因素引导策略
    8.5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强化策略
9 研究结论和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局限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农户农业节水行为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4)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引黄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水文气象
    2.3 地形地貌
    2.4 各灌区建设与投资情况
    2.5 研究区历年用水水平
    2.6 小结
3 灌区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3.1 灌溉用水效率内涵
    3.2 灌溉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3 灌溉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2 指标体系构建
        3.3.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3.4 基于改进熵值法的评价指标综合赋权
    3.4 灌溉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模型
        3.4.1 基于改进熵权的模糊物元法评价模型
        3.4.2 基于改进熵权的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法评价模型
        3.4.3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评价模型
    3.5 灌溉用水效率组合评价
        3.5.1 平均值法
        3.5.2 Board法
        3.5.3 Copeland法
    3.6 灌溉用水效率分级评价模型
        3.6.1 结合秩和比法灌区用水效率分级
        3.6.2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灌区用水效率分级
        3.6.3 基于集对分析灌区用水效率分级
    3.7 小结
4 基于遥感的大型灌区作物种植面积及灌溉水利用系数估算
    4.1 基于遥感的河套灌区作物种植面积解译
        4.1.1 原始影像数据获取
        4.1.2 遥感影像预处理
        4.1.3 作物种植信息的遥感解译
        4.1.4 精度验证
    4.2 基于SEBAL模型河套灌区地表蒸散量估算
        4.2.1 基础数据
        4.2.2 SEBAL模型简介
        4.2.3 地表参数估算
        4.2.4 能量平衡分量估算
        4.2.5 模型验证
        4.2.6 蒸散量时间尺度扩展
    4.3 基于遥感的河套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
        4.3.1 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
        4.3.2 有效降雨量计算
        4.3.3 地下水利用量计算
        4.3.4 作物净灌溉用水量计算
        4.3.5 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
    4.4 小结
5 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
    5.1 数据来源
    5.2 研究区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5.2.1 评价指标体系
        5.2.2 评价指标赋权
    5.3 基于改进熵权的模糊物元法用水效率评价
    5.4 基于改进熵权的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法用水效率评价
    5.5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用水效率评价
    5.6 结果分析
    5.7 小结
6 灌区用水效率分级研究
    6.1 灌溉用水效率评价等级
    6.2 评价指标分级
    6.3 结合秩和比法研究区用水效率分级
    6.4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研究区用水效率分级
    6.5 基于集对分析研究区用水效率分级
    6.6 结果分析
    6.7 灌区用水效率主控因子识别及提升对策
    6.8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面向山-水-林-田-湖-草各系统均衡的河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布式水循环模型构建与改进
    1.1 模型原理及结构
    1.2 面向山-水-林-田-湖-草各系统均衡的水资源配置模块改进
        1.2.1 区域水均衡
        1.2.2 地下水生态水位阈值
        1.2.3 生态补水量与乌梁素海生态保护
        1.2.4 社会经济用水效益最大化
    1.3 WACM4.0模型构建
        1.3.1 模型输入数据
        1.3.2 研究区计算单元划分
        1.3.3 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
2 山-水-林-田-湖-草各系统均衡的耗水量
3 基于耗水量的河套地区水资源配置分析
    3.1 未来耗水量预测
    3.2 方案对比分析
4 结论

(6)五原县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8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资料
    (四)研究方法
一、五原县农田水利设施的恢复(1950—1952 年)
    (一)农田水利设施恢复的背景
    (二)农田水利设施恢复的措施
    (三)农田水利设施恢复的效果
二、五原县农田水利设施的扩建(1953—1957 年)
    (一)农田水利设施扩建的背景
    (二)农田水利设施扩建的措施
    (三)农田水利设施扩建的效果
三、五原县农田水利设施的大规模改建(1958—1978 年)
    (一)农田水利设施大规模改建的背景
    (二)农田水利设施大规模改建的措施
    (三)农田水利设施大规模改建的效果
四、五原县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
    (一)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教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中国水权转换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撑
        1.1.2 水权转换的前提条件及实践支撑
        1.1.3 水权转换的必要性分析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权及水市场
        1.2.2 水权转换及综合效益分析
        1.2.3 水权转换实例效益情况
        1.2.4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关键科学问题
2 水权转换理论体系
    2.1 水权体系解析
        2.1.1 水权的概念
        2.1.2 水权的特征
        2.1.3 水权体系
    2.2 水市场解析
        2.2.1 水市场的建立
        2.2.2 水市场的类型
        2.2.3 水市场的运作模式
    2.3 水权转换解析
        2.3.1 水权转换内涵
        2.3.2 水权转换特征
    2.4 水权转换的基本问题
        2.4.1 水权转换的主体和客体
        2.4.2 水权转换的模式
        2.4.3 水权转换的基本原则
        2.4.4 水权转换的价格
3 不同层次水权转换模式研究
    3.1 国家水权转换模式
        3.1.1 国外水权转换模式案例
        3.1.2 我国水权转换模式探索
    3.2 流域水权转换模式
        3.2.1 流域水权模式特点
        3.2.2 流域水权模式案例——以黄河流域
    3.3 区域水权转换模式
        3.3.1 内蒙古水权转换实践及特点
        3.3.2 宁夏水权转换及其特点
        3.3.3 河套灌区水权交易实践及其特点
    3.4 行业水权转换模式
        3.4.1 工业水权转换及其特点
        3.4.2 农业水权转换及其特点
    3.5 用水户水权转换模式
        3.5.1 水权确权
        3.5.2 农村用水户协会
    3.6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水权交易模式创新探索
        3.6.1 区块链技术的概念
        3.6.2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前景
        3.6.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水权交易模式讨论
    3.7 本章小结
4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分析模型
    4.1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的界定
        4.1.1 经济效益
        4.1.2 社会效益
        4.1.3 生态环境效益
    4.2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水权转换经济效益指标
        4.2.2 水权转换社会效益指标
        4.2.3 水权转换生态环境效益指标
        4.2.4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4.3.1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指标归一化处理
        4.3.2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指标权重计算
        4.3.3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水权转换的综合效益评估与实证应用
    5.1 河套灌区的基本概况
        5.1.1 灌区范围及组成
        5.1.2 自然地理状况
        5.1.3 社会情况
    5.2 河套灌区选取原因
        5.2.1 河套灌区自身特性
        5.2.2 相关政策制度的支持
        5.2.3 内蒙古水权转换宝贵经验
    5.3 灌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供需预测分析
        5.3.1 水资源分布情况
        5.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3.3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5.3.4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5.4 监测方案
        5.4.1 区域引排水监测
        5.4.2 区域生态环境监测
        5.4.3 田间灌溉用水监测
    5.5 试验方案
        5.5.1 渠道输水损失试验
        5.5.2 畦田改造
        5.5.3 畦田改滴灌
    5.6 河套灌区的节水潜力分析
        5.6.1 灌区引水量对照分析
        5.6.2 渠道衬砌工程节水效果
        5.6.3 田间节水分析
    5.7 灌区水权转换能力预测分析
        5.7.1 灌区可节水量
        5.7.2 灌区水权指标
        5.7.3 灌区规划用水量
        5.7.4 规划可转换水量
    5.8 综合效益分析
        5.8.1 经济效益
        5.8.2 社会效益
        5.8.3 生态效益
        5.8.4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
    5.9 本章小结
6 面向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的调控策略
    6.1 建立相应政策法规,推动水权制度体系建设
        6.1.1 健全完善水法规体系
        6.1.2 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6.1.3 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6.2 完善水权初始分配,培育水权水市场
        6.2.1 水权初始分配体系的建设
        6.2.2 水权初始分配的关键环节
        6.2.3 积极培育水市场
        6.2.4 拓展区块链技术下水市场交易
    6.3 完善监管监测及公众参与机制
        6.3.1 监管制度体系
        6.3.2 第三方影响评价机制
        6.3.3 利益补偿及保险基金机制
        6.3.4 信息披露与公众参与机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河套灌区水盐动态模拟与可持续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盐渍化演变及影响因素
        1.2.2 水盐运移模型
        1.2.3 灌区节水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1.2.4 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
        1.2.5 已有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灌排系统概况
        2.1.3 土壤植被状况
    2.2 数据来源
        2.2.1 气象
        2.2.2 灌溉排水
        2.2.3 种植结构
        2.2.4 地下水埋深
    2.3 分析方法
        2.3.1 解放闸灌域
        2.3.2 乌梁素海
        2.3.3 河套灌区
    2.4 统计评价指标
第三章 灌区土壤盐分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3.2 耕地及荒地土壤盐分定量估算
        3.2.1 土壤盐分主要影响因素变化
        3.2.2 土壤盐分变化特征
        3.2.3 土壤盐分平衡分析
        3.2.4 耕地及荒地1m深土层盐分定量估算
    3.3 土壤盐分主控因子分析
        3.3.1 土壤盐分主控因子的确定
        3.3.2 土壤盐分统计预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乌梁素海水体环境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水体水量与水质变化
        4.1.1 乌梁素海进出水量、盐量动态变化
        4.1.2 乌梁素海生态补水量变化
        4.1.3 灌区废污水排放量
    4.2 水体矿化度主要影响因素确定
    4.3 主成分回归预测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SaltMod模型的解放闸灌域水盐运移模拟
    5.1 SaltMod模型基本原理
        5.1.1 水量平衡方程
        5.1.2 盐分平衡方程
        5.1.3 其他方程
    5.2 模型率定和验证
        5.2.1 模型数输入数据
        5.2.2 模型参数确定
        5.2.3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5.3 灌域尺度水盐动态模拟预测
        5.3.1 现状灌排管理模式下水盐动态模拟
        5.3.2 不同排水沟深下水盐动态模拟
        5.3.3 不同渠系水利用系数下水盐动态模拟
        5.3.4 不同灌溉定额下水盐动态模拟
        5.3.5 不同用水管理措施下水盐动态模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SahysMod模型的数据处理及率定和验证
    6.1 SahysMod与SaltMod模型区别
    6.2 模型网格划分
    6.3 模型基本数据处理
        6.3.1 参数概化
        6.3.2 模型网格输入数据确定
        6.3.3 模型季节输入数据确定
    6.4 模型率定及验证
        6.4.1 主要参数确定
        6.4.2 含水层水平导水率确定
        6.4.3 含水层淋洗率确定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SahysMod模型的河套灌区高效用水方案研究
    7.1 情景方案设置
    7.2 情景方案模拟研究
        7.2.1 现状灌排管理模式
        7.2.2 不同排水沟深度
        7.2.3 不同节水方案设置
    7.3 方案效果对比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9)基于水文过程的作物生产水足迹量化方法研究 ——以河套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水资源利用评价的研究进展
        1.2.2 水足迹理论的提出、发展及研究现状
        1.2.3 SWAT模型在灌区水文过程研究中的进展
    1.3 目前存在问题与不足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河套灌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质环境
        2.1.2 气候环境
        2.1.3 土壤
    2.2 社会情况
    2.3 河套灌区水资源利用状况
        2.3.1 河套灌区水资源状况
        2.3.2 河套灌区年际引黄水量情况
        2.3.3 河套灌区年内引黄水量情况
        2.3.4 河套灌区年内排水情况
第3章 作物生产水足迹量化方法构建
    3.1 农业用水过程分析
    3.2 作物生产水足迹构成要素分析
    3.3 作物生产水足迹计算方法
        3.3.1 传统作物生产水足迹计算方法的局限
        3.3.2 基于水文过程的作物生产水足迹计算方法
        3.3.3 作物生产灰水足迹计算
        3.3.4 两种尺度作物生产水足迹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3.4 小结
第4章 河套灌区SWAT模型构建
    4.1 SWAT模型简介
    4.2 研究所需数据库构建
        4.2.1 空间数据库构建
        4.2.2 属性数据库构建
        4.2.3 作物产量数据
    4.3 子流域划分及HRU分配
    4.4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及校准验证
        4.4.1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4.4.2 模型校准与验证
    4.5 小结
第5章 河套灌区作物生产蓝、绿水足迹空间分布及特征
    5.1 河套灌区的农业用水过程分析
    5.2 作物生产蓝、绿水消耗的空间分布
    5.3 作物生产蓝水足迹空间分布
    5.4 作物生产绿水足迹空间分布
    5.5 作物生产水足迹空间分布
    5.6 讨论
    5.7 小结
第6章 河套灌区作物生产灰水足迹
    6.1 河套灌区非点源污染物负荷的时空分布
        6.1.1 麦田的氮磷负荷年内及空间分布
        6.1.2 玉米地的氮磷负荷年内及空间分布
        6.1.3 向日葵地的氮磷负荷年内及空间分布
        6.1.4 研究区的氮磷负荷年内及空间分布
    6.2 河套灌区作物生产灰水足迹空间分布特征
        6.2.1 小麦作物生产灰水足迹空间分布特征
        6.2.2 玉米作物生产灰水足迹空间分布特征
        6.2.3 向日葵作物生产灰水足迹空间分布特征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基于遥感及CLUE-S模型的内蒙古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时空演变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研究综述
        1.2.2 基于遥感的土壤含盐量反演研究综述
        1.2.3 土地利用演变模拟研究综述
        1.2.4 已有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条件
        2.1.3 水文地质条件
    2.2 灌溉排水概况
        2.2.1 引排水量
        2.2.2 引排水矿化度
    2.3 社会经济概况
        2.3.1 人口与经济概况
        2.3.2 种植结构
第三章 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3.1 数据源与预处理
        3.1.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3.1.2 遥感数据源与预处理
    3.2 土地利用分类
        3.2.1 土地利用分类方法
        3.2.2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3.2.3 分类样本选取与评价
    3.3 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方法
        3.3.1 土地利用动态度
        3.3.2 土地利用转入率及转出率
    3.4 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特征
        3.4.1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3.4.2 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
    3.5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精度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耕地表层土壤含盐量遥感反演及演变分析
    4.1 数据采集与分析
        4.1.1 土壤含盐量数据采集与分析
        4.1.2 遥感反射率数据
    4.2 耕地表层土壤含盐量反演模型
        4.2.1 植被指数、盐分指数计算
        4.2.2 基于回归分析的土壤含盐量反演模型
        4.2.3 基于特征空间的土壤含盐量反演模型
    4.3 耕地土壤盐渍化时空演变分析
        4.3.1 耕地土壤盐渍化等级划分
        4.3.2 耕地土壤盐渍化时空演变特征
    4.4 土壤盐渍化综合评价及演变分析
        4.4.1 土壤盐渍化综合评价指标
        4.4.2 1986-2016年土壤盐渍化演变综合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动态模拟
    5.1 CLUE-S模型概况
        5.1.1 模型原理与结构
        5.1.2 空间限制转换区
        5.1.3 土地类型转换规则
        5.1.4 土地类型空间适宜性
    5.2 1986年土地类型变化驱动因子与空间分析
        5.2.1 驱动因子选取
        5.2.2 空间分析
        5.2.3 Logistic回归分析
    5.3 模拟方法与步骤
        5.3.1 逐年土地面积计算
        5.3.2 模型输入设置
    5.4 模拟结果
        5.4.1 1996年模拟结果
        5.4.2 2016年模拟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壤盐渍化时空格局调控分析
    6.1 土壤盐渍化调控情景构建
    6.2 2016年土地类型变化驱动因子与空间分析
    6.3 土壤盐渍化面积预测方法
    6.4 扩大小麦种植面积情景
        6.4.1 土壤盐渍化面积预测
        6.4.2 土壤盐渍化调控结果
    6.5 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情景
        6.5.1 土壤盐渍化面积预测
        6.5.2 土壤盐渍化调控结果
    6.6 扩大葵花种植面积情景
        6.6.1 土壤盐渍化面积预测
        6.6.2 土壤盐渍化调控结果
    6.7 扩大瓜菜种植面积情景
        6.7.1 土壤盐渍化面积预测
        6.7.2 土壤盐渍化调控结果
    6.8 加大节水力度情景
        6.8.1 土壤盐渍化面积预测
        6.8.2 土壤盐渍化调控结果
    6.9 主要作物种植空间布局优化
    6.10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乌拉特前旗引黄灌区发展农业节水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套灌区春小麦种植条件下适宜秋浇模式的模拟研究[D]. 李旭强.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D]. 王鑫.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D]. 邢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4]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引黄灌区为例[D]. 黄永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5]面向山-水-林-田-湖-草各系统均衡的河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J]. 张文鸽,毕彦杰,何宏谋,殷会娟.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20(03)
  • [6]五原县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8年)[D]. 桥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D]. 万峥.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8]河套灌区水盐动态模拟与可持续性策略研究[D]. 常晓敏.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9(08)
  • [9]基于水文过程的作物生产水足迹量化方法研究 ——以河套灌区为例[D]. 栾晓波.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8(09)
  • [10]基于遥感及CLUE-S模型的内蒙古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时空演变与调控研究[D]. 郭姝姝.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8(12)

标签:;  ;  ;  ;  ;  

乌拉特前旗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发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