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垦区奶业发展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

石河子垦区奶业发展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

一、石河子垦区奶牛业发展的形势分析与道路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周洁[1](2021)在《石河子市奶户与乳业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孙世辇[2](2019)在《石河子垦区团场燕京啤酒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啤酒产业开始于上世纪初,苏联和德国在哈尔滨市和青岛市分别成立了哈尔滨啤酒和青岛啤酒公司的前身。但因当时国内政治局势不稳定、国民生活水平低,致使我国啤酒业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发展缓慢。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地召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啤酒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中国消费者对啤酒消费的热爱程度不断提升,中国的啤酒行业产生了如雪花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一批国有或民营龙头企业,他们利用资本和品牌快速发展。随后,国外知名啤酒巨头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或入股我国啤酒企业,中国啤酒市场随着市场容量的上升,得到了更多啤酒巨头的重视,导致竞争日益激烈,逐渐进入白热化状态。燕京啤酒于2006年在新疆石河子开发区投资建厂,这标志着燕京啤酒正式开始开发新疆啤酒市场。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导致燕京啤酒在新疆市场逐渐处于不利地位,未来市场发展方向如何,对燕京啤酒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新疆疆域辽阔,现有89个县(市)和兵团14个师(市)下辖的178个农牧团场,新疆燕京啤酒长期以来执行“农村包围城市”的市场策略,因此城市周边农牧团场啤酒市场对燕京啤酒而言十分重要。本文力求通过对新疆燕京在石河子垦区农牧团场市场所处营销环境及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再结合自身条件资源和市场竞争情况,提出优化新疆燕京啤酒营销策略的建议,希望新疆燕京啤酒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聚集市场,做强做大。首先,本文论述了中国啤酒的发展历史、研究目的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其次,归纳了本文相关概念和理论,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策略和战略制定两个方面,为下文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第三,分析新疆燕京啤酒在新疆市场的内部资源禀赋和外部综合环境,特别是以石河子垦区团场市场为例,并进一步介绍了燕京啤酒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新疆燕京啤酒在石河子垦区团场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在对燕京啤酒内部资源禀赋影响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条件、市场营销理论和战略设计理论制定出适合新疆燕京啤酒公司在石河子垦区团场营销优化策略;最后,从营销团队、公司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营销优化策略的实施保障措施。

杨东[3](2019)在《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全国棉花种植都在向新疆地区转移,在2016-2020年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对新疆的要求是稳定棉花种植面积,要保证国内用棉需求。棉种是决定棉花产量与质量的核心,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棉种市场忽略了对棉农选择棉种的引领,再加上棉花收购环节优质不优价现象存在,致使棉农自由选择棉种且在购买品种时只考虑产量和衣分,最终导致市场上品种多乱杂、棉花企业加工分类难等系列问题的出现,影响了棉花的一致性,使新疆棉花品质下降、国际竞争力不足。石河子垦区棉花种植占比大,2017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05.60万亩,占垦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达74.4%,其产量在所有兵团城市中位列第一。而且石河子棉种企业众多,市场集中度高,因此研究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找到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为石河子垦区乃至全国植棉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本文首先通过走访石河子种子管理站和农业局,收集到垦区植棉情况、市场需求、品种管理和棉种企业等一手资料,对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存在的问题。之后采用访谈法,访谈棉种市场从业人员,了解到更深层次的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利用五力模型,对行业环境进行了分析。依据上述分析,在阅读文献和访谈从业者的基础上,找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后针对垦区棉种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目前石河子垦区的棉种市场主要有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是品种方面,审定品种多,但是实际应用于生产中的较少;销售品种多、主推品种种植面积小;品种布局有待优化;产品品质趋同,缺乏核心竞争力;品种退出机制没有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第二是企业方面,种子企业数量多,却规模较小;经营生产关系不稳定;看重品种的审批,但是育种能力偏弱。第三是市场管理方面,棉种经营市场管理不严格,套牌现象突出;棉种引进制度不规范。第四是行业环境方面,棉种经销商缺乏共识,导致无序竞争;棉种行业从业门槛高,但从业人员学历大多较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是:第一,政府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研发出普适性较强的优质品种,同时种子管理部门应该适当限制无明显突破性品种的审批并构建成熟有效的品种退出机制,达到市场需求动态平衡。第二,企业应该施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研发能力、加强三圃田建设并和种子生产基地农户实现长久合作。第三,政府可整合市场,选取市场份额较大的2-3家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实现垄断竞争而不是完全竞争。另注意加强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第四,在行业环境中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强基础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提高棉种从业者专业知识水平,促进垦区棉种市场走向成熟。

陈红梅[4](2019)在《北泉特色小镇建设中农业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015年,浙江省基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特色小镇发展的概念,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新方向。2017年,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特色小镇培育要形成特色产业鲜明的产业形态,产业定位要精准,特色鲜明。因此,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产业是基础是根基,是集聚各要素的前提。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兵团第一批唯一获批的北泉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农业产业为研究对象,指出了北泉特色小镇在建设中发展农业产业的重要意义。文章运用规范分析方法,对北泉农业及农业产业发展总体现状按照产业门类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北泉镇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北泉特色小镇建设中农业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遇及威胁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良好的区位、经济基础、农业基础及资源、农业科研资源是构成北泉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而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团场职工市场意识不强,抗风险能力差,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缺乏农产品品牌,规模经营仍然较低是北泉镇自身的劣势所在。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对特色小镇建设中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以及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为北泉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由于机遇具有普适性,区域竞争的加剧是当前北泉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威胁。根据SWOT分析结果,本文认为,北泉镇应按照稳粮、减棉、增畜、增果的发展方针,做大色素辣椒产业、做优葡萄产业、做强畜牧养殖业、做精棉花产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设施农业。形成以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依托,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带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基地建设和休闲旅游观光农业为两翼的发展格局。最终形成“四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从而不断做大做强北泉镇农业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形态,助力特色小镇建设。最后,文章就北泉特色小镇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提出了以下具体建议:要结合优势,因地制宜,科学布局规划;要创新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要依靠科技,充分发挥人才的支撑作用;要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农业产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的结论及建议对今后北泉特色小镇建设中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可为其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思路,同时为兵团后续创建全国特色小镇建设如何发展相关产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李梁[5](2017)在《水资源约束下石河子垦区种植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种植业的结构优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处于干旱地带的石河子垦区是典型的绿洲农业,农业用水占有很大比重,尤其是种植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需求的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严峻。同时石河子垦区种植模式比较单一,棉花占主导地位。单一的种植模式带来了诸多问题,粮食供给不足,农田土壤盐碱化等问题日益显现。因此,如何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实现种植业结构的优化配置是推进石河子垦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水资源约束下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和特征,阐述了相关理论基础;其次,介绍了石河子垦区区域状况和用水结构及其变动情况,同时分析了垦区种植业结构现状及变动趋势,并指出当前石河子垦区水资源仍比较匮乏,农业灌溉用水占到总用水量的90%,而农业用水中种植业用水占有很高比重;石河子垦区当前种植业结构比较单一,并不是合理最优的;依据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化的原则,根据石河子垦区种植业发展特点及用水现状,建立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实证分析石河子垦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效果,得出结论: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生产生活需求的前提下,石河子垦区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应以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甜菜、瓜果为主要调整对象,扩大小麦、豆类、油料和瓜果的种植面积,减少玉米和棉花等耗水资源较大的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稍微增加苜蓿为主要饲料饲料作物的播种面积,并且经济作物调整中仍保持着棉花这一比较优势作物;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有助于优化垦区种植业结构,满足垦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生产和各种作物的需求,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提高用水效率,保护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有助于农户的收入的增加,促进石河子垦区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张彦虎[6](2015)在《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是我国传统的农牧业大区,同时也是经济落后、少数民族聚居的最大边疆省区。因此,农牧业不仅是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系到广大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产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新疆农牧业发展又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以常规现代农业模式为发展取向的绿洲农业日益暴露出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等不可持续特征,不仅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极为脆弱的绿洲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破坏,进一步威胁到绿洲的生态安全和永续利用;另一方面,以转场游牧、靠天养畜为特征的新疆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落后,不仅无法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和实现牧民定居增收,而且由于缺乏对草场的科学养护改良,直接导致了草场的严重超载过牧和大面积退化。因此,从目前新疆农牧业的发展方式来看,都存在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增收困难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效益提升。综观国内外各种持续(替代)农业发展经验和模式,唯有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不仅能同时促进农牧业产出和收入稳定增长,还能减少中间能耗和污染、促进农牧业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最符合新疆当前实际的综合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但是以往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对此的研究和关注都较为不足。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对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总结梳理,同时结合新疆发展实际特点,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能值理论、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等重要理论以及投入产出法、能值分析法等研究分析方法,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功能、效益状况以及相应技术支撑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不仅创新运用了非平衡生态理论、单位面积能值比较分析等最新理论方法,而且通过跨学科方法的运用实现了对草地农业模式这一农牧结合、系统耦合综合农业系统的研究探讨,促进了跨学科研究创新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拓展。具体来说,本文首先通过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现实背景的深入分析和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理论等的全面综述,在此基础上着重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与循环经济理论、能值理论、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等重要理论进行了深入阐述,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广泛借鉴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上述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在深入揭示草地农业模式内涵、功能及作用的同时,结合新疆区域经济、生态等特点,构建出适合新疆种植业、林果业、草原畜牧业、城镇景观草坪等的四种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再次,选择新疆典型区域进行案例实证研究,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创新运用投入产出法、能值分析法等对当地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常规农(牧)业模式进行了全面比较分析,以验证草地农业模式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最后,对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完善的政策扶持与技术支撑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经过从多个方面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系统研究,本文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是促进新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综合模式选择,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新疆农牧业发展中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严重不足,导致其发展方式与结构严重失衡,农牧业生态环境问题和不可持续因素日益累积。因此,急需加快建立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和修复治理其生态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增收;(2)草地农业具有多种实践发展模式类型,对此依据新疆发展实际和构建原则,结合新疆不同地区的经济、生态等特点,可以构建出适合新疆种植业、林果业、草原畜牧业等的四类主要草地农业发展模式;(3)新疆典型地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案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草地农业模式比常规农(牧)业模式具有更好的综合效益和比较优势。无论是运用投入产出法还是能值分析法,其比较分析结果都是一致的;(4)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在新疆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对其的政策支持、技术保障急需加强。这也是增强农牧民发展意愿,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完善的重要支撑条件。

程钢[7](2013)在《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河子垦区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部,过去60年的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是天山北麓乃至整个新疆绿洲发展的缩影。60年间,垦区在一片荒漠和天然绿洲中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农业区,发展成为一个南接天山、北达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大型绿洲经济带,成为建国后新疆后开垦建设的最大的新绿洲之一。期间,玛纳斯河流域水土资源得到全面开发,垦荒者们从内陆地区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引进了优良生物物种,较显着地改变了流域的生物结构,与开发前相比,总生物量大大增加,社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发展。伴随着农业开发的进行,石河子绿洲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片荒漠和荒漠草原被开发成为耕地,人工绿洲替代了广袤的荒漠和天然绿洲,过去分散的古老绿洲斑块联结成片,绿洲面积大幅扩张;与此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方式,绿洲外缘也出现了荒漠化的趋势,并带来了盐渍化、尾闾湖干涸、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污染、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开发改变了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耕地、园地、水域、建设用地不同程度地增加,林地先减少后增加,总体保持平衡,牧草地明显减少。生态系统结构改变引起系统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58-2010年间,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明显改善,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由14.64亿元增加到26.18亿元,52年间增加了78.81%,各项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也呈不同程度的增加,总趋势持续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但总体上却呈下降趋势,目前已接近临界,绿洲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严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土地利用方式,迫在眉睫。研究发现,过去60年来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主要是基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是绿洲存在和演变的关键因素,其利用方式和水平决定了绿洲农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但就绿洲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几近极限,今后该区绿洲农业开发的方向应该是:在进一步完善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基础上,积极调整绿洲农业生产结构与产业布局,增粮减棉,扩草兴牧,扩园植林,促进农牧结合,优化绿洲土地利用,实现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农业开发顺利进行,提出以下措施:创新农地制度,保障生态用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协调兵地关系,实现垦区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曾莉莉[8](2013)在《石河子垦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在自治区与石河子政府的不断支持下,石河子垦区农业现代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垦区内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垦区内鲜活农产品的产量与流通量也在不断增加,在对鲜活农产品选择的过程中,垦区内居民也更加注重农产品的质量与品质,由于鲜活农产品易腐烂、难贮存、不易运输的特点,居民对农产品高品质的要求使冷链物流的需求空前巨大。目前石河子垦区内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因此,对于石河子垦区来说,冷链物流发展模式的选择是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在交易费用理论、供应链理论、第三方物流理论的框架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学者对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以及综合分析法对石河子垦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探讨石河子垦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的选择问题。文章根据参与供应链物流主体的不同来划分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根据划分标准总结出石河子垦区目前存在的模式主要有以农业合作组织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在分析这三种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石河子农产品交易中心与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冷链物流发展案例,总结出案例的基本模式,并对其进行评价,找出其中的优劣势,具体展现垦区内现行模式存在的不足。综合以上分析,结合垦区内现有的条件和基础,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冷链物流发展的经验,分别为果蔬类、奶类及肉类冷链物流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建议。最后,提出了石河子垦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措施,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与制度提供依据。

张欣然[9](2013)在《石河子垦区城镇化空间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兵团提出以“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推进跨越式发展。兵团特殊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机遇,决定了必须走具有兵团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兵团城镇化以维稳、戍边、兴疆目标为导向,需要兼顾经济发展和维稳戍边双重要求。兵团的城镇化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有自上而下的,也有自下而上的。兵团的组织化优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快速推进城镇化。同时,兵团城镇布局分散,与地方城镇相互交叉,决定了兵团城镇必须融入全疆城镇体系框架,作为全疆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兵地互补、协调、一体化发展,共同推进新疆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石河子垦区城镇化,对推进兵团“三化”进程,推动兵团乃至全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区域的视角,根据空间经济学以及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原理,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城镇化及其空间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以新疆石河子垦区为靶区,对兵团城镇化空间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对石河子垦区城镇化空间发展模式进行现状分析。从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空间、交通空间、城镇空间等方面分析石河子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环境,对城镇化发展所依托的自然资源、交通状况、生态环境、经济规模与结构等因素进行研究;其次,对石河子垦区城镇化空间分异规律进行研究。构建石河子垦区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引力模型和潜力模型,测度各团场小城镇的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引力模型测度各团场间的相互吸引力,用潜力模型估测各团场的发展潜力,总结出石河子垦区城镇化空间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再次,根据现状、问题和总体思路,构建石河子垦区城镇化空间发展模式;最后,提出实施石河子垦区城镇化空间发展模式的措施。石河子垦区城镇化空间发展模式的顺利实施,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改革和创新管理体制,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石河子垦区城镇化空间发展模式的个案研究,希望可以为兵团其他垦区城镇化空间发展模式的构建寻求突破,乃至为全疆城镇化空间发展模式构建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价值,对城镇化的研究做一个有益的尝试和补充。

张萍[10](2011)在《石河子垦区鲜奶冷链统一收储运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向多样化、快捷化的方向发展,对于鲜奶制品的需求逐年增加,同时对于鲜奶的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批量、多品种、高保鲜已成为鲜奶制品冷链物流的主要特点,这就意味着对冷链物流尤其是鲜奶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乳业冷链物流刚刚起步,尤其处于西部地区的新疆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的石河子垦区的冷链物流发展更是缓慢,而且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为了促进垦区的鲜奶冷链物流的发展,可借鉴国内外冷链物流企业的成功经验,这对于改善本地区居民的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具有实际作用。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分析石河子垦区鲜奶冷链统一收储运模式,第一章是导论部分,简要介绍构建和发展鲜奶冷链统一收储运模式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二章阐述的文献评述与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文献评述、概念界定以及研究该模式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石河子垦区鲜奶收储运模式的发展进行分析,主要内容是石河子垦区奶牛业发展历程和石河子垦区鲜奶收储运模式演化。第四章是西部牧业鲜奶冷链统一收储运模式运行方式分析,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即西部牧业的简介、西部牧业鲜奶冷链统一收储运模式的现状分析、西部牧业鲜奶冷链统一收储运模式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以及对西部牧业完善鲜奶冷链统一收储运模式给出的建议和对策。第五章是结论性章节,即是为完善石河子垦区鲜奶冷链统一收储运模式给与相关的对策与建议。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

二、石河子垦区奶牛业发展的形势分析与道路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河子垦区奶牛业发展的形势分析与道路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2)石河子垦区团场燕京啤酒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框架、技术路线与可能的创新
        1.4.1 研究思路框架与技术路线
        1.4.2 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相关概念
        2.1.2 品牌定位
    2.2 理论基础
        2.2.1 竞争理论
        2.2.2 STP理论
        2.2.3 4Ps理论
第三章 新疆燕京啤酒营销现状分析
    3.1 新疆燕京啤酒公司发展概况
    3.2 主要竞争者营销概况分析
    3.3 新疆燕京啤酒营销概况
    3.4 石河子垦区团场燕京啤酒营销概况
第四章 石河子垦区团场燕京啤酒营销环境分析
    4.1 市场需求分析
    4.2 竞争分析
    4.3 石河子垦区团场燕京啤酒市场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4.3.1 供应商分析
        4.3.2 购买者分析
        4.3.3 潜在进入者的分析
        4.3.4 替代品的分析
        4.3.5 竞争对手的分析
第五章 石河子垦区团场燕京啤酒营销策略优化
    5.1 石河子垦区团场燕京啤酒市场营销策略目标
        5.1.1 石河子垦区燕京啤酒的总体策略
        5.1.2 石河子垦区团场燕京啤酒的竞争策略
    5.2 石河子垦区团场STP策略调整
        5.2.1 市场细分
        5.2.2 目标市场的选择
    5.3 石河子垦区团场燕京啤酒4P产品策略调整
        5.3.1 产品策略
        5.3.2 价格策略
        5.3.3 渠道策略
        5.3.4 促销策略
第六章 石河子垦区团场燕京啤酒营销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6.1 加大品牌建设力度
    6.2 增强市场团队执行力
    6.3 加强对渠道的管理和维护
    6.4 加强市场物资投放管理
    6.5 加强市场费用管理
    6.6 强化职能部门的管理改进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3)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的研究动态
        1.3.2 国内的研究动态
        1.3.3 文献综述简要评价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现状
    2.1 石河子垦区植棉自然条件简介
    2.2 石河子垦区棉花播种面积
    2.3 品种种植现状分析
    2.4 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现状分析
        2.4.0 棉种需求量现状分析
        2.4.1 棉种市场企业规模分析
        2.4.2 市场份额分析
        2.4.3 企业科研能力分析
        2.4.4 棉种经销商销售环节分析
        2.4.5 销售棉种品质统计
        2.4.6 棉种加工企业现状
    2.5 垦区种植过的品种退出情况
    2.6 棉农选择棉种考虑因素及选种过程
第三章 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行业环境分析
    3.1 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分析
    3.2 替代品威胁分析
    3.3 市场内现有竞争者分析
    3.4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3.5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第四章 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存在的问题
    4.1 品种方面
        4.1.1 审定品种多、但无明显突破性
        4.1.2 销售品种众多、棉农选择困难
        4.1.3 品种种植布局有待优化
        4.1.4 产品品质趋同,缺乏核心竞争力
        4.1.5 品种退出机制没有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
    4.2 企业方面
        4.2.1 种子企业数量多,水平低
        4.2.2 经营生产关系不稳定
        4.2.3 重审批,轻育种
    4.3 市场管理
        4.3.1 套牌现象严重,缺乏检测手段
        4.3.2 棉种跨区域销售无法得到有效监管
        4.3.3 存在虚假宣传现象
    4.4 行业环境
        4.4.1 棉种经销商无序竞争
        4.4.2 企业进入壁垒高、但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
第五章 政策建议
    5.1 棉种品种方面
        5.1.1 大力研发优质棉种
        5.1.2 提高棉种审定标准,同时减少市场交易棉花品种数量
        5.1.3 构建成熟有效的品种退出机制
        5.1.4 农技推广站加强引导棉农科学种植
    5.2 企业方面
        5.2.1 施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产品研发投入
        5.2.2 与代繁农户实现长久合作
        5.2.3 加强三圃田建设
    5.3 市场管理
        5.3.1 整合市场,打造龙头企业
        5.3.2 加强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
        5.3.3 加强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
    5.4 行业环境
        5.4.1 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5.4.2 提高从业者专业知识水平
        5.4.3 从收购环节提高棉花的品质
第六章 研究不足和展望
    6.1 研究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棉种企业及经销商访谈问卷
附录2:和棉农的访谈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4)北泉特色小镇建设中农业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特色小镇及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1.2.2 国内特色小镇及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1.2.3 农业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政策梳理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内涵及政策脉络
        2.1.1 特色小镇的概念、内涵及政策脉络
        2.1.2 农业产业发展相关概念及内涵
    2.2 农业产业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群理论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农业优势产业的评价方法
    2.3 北泉特色小镇建设中发展农业产业的重要意义
        2.3.1 是实现北泉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前提
        2.3.2 是促进北泉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2.3.3 有助于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育
        2.3.4 特色小镇建设是北泉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第三章 北泉特色小镇建设中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3.1 北泉特色小镇建设概况
    3.2 北泉特色小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3.2.1 农林牧渔近年产值情况
        3.2.2 主要农作物生产情况
        3.2.3 畜牧业发展现状
        3.2.4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成效
        3.2.5 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现状调查
第四章 北泉特色小镇建设中农业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4.1 优势分析
        4.1.1 区位优势
        4.1.2 经济基础优势
        4.1.3 农业基础及资源优势
        4.1.4 农业科研优势
    4.2 劣势分析
        4.2.1 农业基础设施仍需加强
        4.2.2 团场职工农户市场主体意识不强,抗风险能力差
        4.2.3 农业劳动力文化水平总体偏低
        4.2.4 产业附加值不高、缺乏特色农产品品牌
        4.2.5 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规模经营有待提升
    4.3 机遇分析
        4.3.1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4.3.2 国家对特色小镇建设中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4.3.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
        4.3.4 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带来的机遇
    4.4 威胁分析
        4.4.1 区域竞争不断加剧
        4.4.2 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4.5 SWOT策略及战略选择
第五章 国内外典型特色小镇建设中农业产业发展案例及启示
    5.1 国外典型案例
        5.1.1 美国加那州纳帕谷葡萄酒小镇
        5.1.2 日本小岩井农场小镇
    5.2 国内典型案例
        5.2.1 杭州绿城春风长乐农林小镇
        5.2.2 咸阳杨凌区五泉镇
第六章 北泉特色小镇建设中农业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对策建议
    6.1 总体思路
    6.2 对策建议
        6.2.1 科学规划,深挖农业产业,彰显鲜明的农业产业形态
        6.2.2 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6.2.3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空间上形成集中连片
        6.2.4 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6.2.5 依靠科技发展优势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才的支撑作用
        6.2.6 加大观光旅游休闲农业的开发力度
        6.2.7 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特色小镇建设
        6.2.8 加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6.2.9 加快土地流转,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规模效应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5)水资源约束下石河子垦区种植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水资源约束下种植业结构优化的内涵及特征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生态适应性理论
        2.2.3 水资源平衡理论
        2.2.4 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石河子垦区种植业结构及水资源约束分析
    3.1 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特征
        3.1.4 土地与土壤
        3.1.5 水资源概况
    3.2 石河子垦区用水结构及变动分析
    3.3 石河子垦区种植业结构现状及变动分析
        3.3.1 石河子垦区种植结构
        3.3.2 石河子垦区种植业结构变动情况分析
    3.4 石河子垦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3.4.1 水资源供需紧张
        3.4.2 种植业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严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资源约束下石河子垦区种植业结构优化
    4.1 水资源约束下石河子种植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4.1.1 保障粮食安全
        4.1.2 提升经济效益
        4.1.3 保护生态环境
        4.1.4 维护社会稳定
    4.2 水资源约束下石河子垦区种植业结构优化的模型构建
    4.3 水资源约束下石河子垦区种植业结构优化实证分析
        4.3.1 水资源约束下石河子垦区种植业结构优化设计
        4.3.2 石河子垦区种植业结构调整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4.3.3 石河子垦区种植业调整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资源约束下石河子种植业结构优化的策略
    5.1 水资源约束下石河子种植业结构优化的思路与方向
        5.1.1 水资源约束下石河子种植业结构优化思路
        5.1.2 水资源约束下石河子种植业结构优化方向
    5.2 水资源约束下石河子种植业结构优化的保障措施
        5.2.1 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与扶持
        5.2.2 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与应用
        5.2.3 建立有效的农业补偿与激励机制
        5.2.4 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
第六章、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6)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替代农业相关理论及农业模式研究现状
        1.2.2 草地农业功能与草原退化治理研究现状
        1.2.3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相关研究现状
        1.2.4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持续农业与循环农业
        2.1.2 生态农业与草地农业
        2.1.3 新疆草地农业概念内涵与基本特征
        2.1.4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功能定位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生态经济理论
        2.2.4 能值分析理论
        2.2.5 干旱区草原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疆农牧业发展现状与草地农业的作用分析
    3.1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的环境与经济状况分析
        3.1.1 新疆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3.1.2 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3.2 当前新疆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1 当前新疆农牧业总体发展状况与水平分析
        3.2.2 绿洲农业结构单一,能耗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
        3.2.3 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效益低,草场超载、退化严重
        3.2.4 农业与畜牧业发展缺乏有机联系,难以发挥综合效益
    3.3 发展草地农业对新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3.3.1 引草入田、草田轮作改善农业种植结构
        3.3.2 建设人工草地,改良治理草场,支撑发展
        3.3.3 农牧结合,有机循环,提升综合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的模式构建
    4.1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4.1.1 遵循农牧业科学发展规律,发挥综合效益
        4.1.2 因地制宜,科技驱动,以效益与市场为导向
        4.1.3 科学引导,加强服务,扶持农户发展草地农业
    4.2 基于经济地理区位差异选择草地农业发展模式
        4.2.1 新疆不同地区生态、地理区位差异显着
        4.2.2 新疆不同地区经济、农牧业发展差异显着
        4.2.3 基于地区特点选择适宜的草地农业发展模式
    4.3 构建以草田轮作与中低产田种草养殖的种植业生态模式
        4.3.1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提出
        4.3.2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4.3.3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4.4 构建以林果草畜共育和有机循环的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
        4.4.1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提出
        4.4.2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4.4.3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4.5 构建以高产人工草地建植和飞播补种结合的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
        4.5.1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提出
        4.5.2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4.5.3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4.6 构建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
        4.6.1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提出
        4.6.2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4.6.3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案例研究
    5.1 绿洲农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5.1.1 流域概况及绿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5.1.2 流域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模式
        5.1.3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投入比较分析
        5.1.4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产出与效益比较分析
        5.1.5 基于能值理论的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5.1.6 农户对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意愿与满意度分析
        5.1.7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完善与推广
    5.2 畜牧业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尼勒克县为例
        5.2.1 尼勒克县概况及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2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模式
        5.2.3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与传统牧业模式投入比较
        5.2.4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与传统牧业模式产出与效益比较分析
        5.2.5 基于能值理论的尼勒克县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5.2.6 牧户对草地农业模式的的意愿与满意度分析
        5.2.7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完善与推广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实践及模式借鉴
    6.1 美、荷、日、法等国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6.1.1 美国、荷兰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6.1.2 日本、法国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6.1.3 上述国家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成效及趋势
    6.2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的发展演变及模式启示
        6.2.1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6.2.2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6.2.3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模式的成效分析
    6.3 我国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6.3.1 甘肃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6.3.2 广东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6.3.3 四川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6.3.4 兵团草地农业发展的尝试与目标效果
    6.4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模式借鉴
        6.4.1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模式总结
        6.4.2 发达国家草地农业发展经验及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6.4.3 相关经验及模式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借鉴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政策保障与技术支撑
    7.1 政府扶持农业的主要理论与政策依据
        7.1.1 主要理论依据与相关政策依据
        7.1.2 WTO框架下对农业扶持的相关规定
        7.1.3 支持与保护新疆农业的现实必然性
    7.2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扶持体系构建
        7.2.1 政府扶持目标与扶持策略选择
        7.2.2 加大生态补偿与重点扶持力度
        7.2.3 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构建
    7.3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技术支撑
        7.3.1 牧草种子生产技术
        7.3.2 草田轮作与田间管理技术
        7.3.3 林草间作与管理技术
        7.3.4 牧区牧草种植与管理技术
        7.3.5 饲草料收储加工技术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大政策扶持引导,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
        8.2.2 加快技术研发推广,支撑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
        8.2.3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组织化水平
        8.2.4 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提升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产业化水平
    8.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件

(7)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3.1 绿洲与绿洲农业研究
        1.3.2 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
        1.3.3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系统论
    2.2 农业生态学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2.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3.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2.3.3 生态系统服务的特性
        2.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构成
        2.3.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2.4 公共物品、外部性和市场失灵
        2.4.1 公共物品
        2.4.2 外部性
        2.4.3 市场失灵
第三章 石河子垦区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特征
    3.1 石河子垦区地形地貌特征
    3.2 石河子垦区水资源特征
    3.3 石河子垦区气候条件及特征
    3.4 石河子垦区生物资源概况
第四章 石河子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4.1 历史时期新疆屯垦及石河子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概况
        4.1.1 汉代—新疆屯垦的肇始
        4.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屯垦的持续
        4.1.3 隋代—新疆屯垦的维持
        4.1.4 唐代—新疆屯垦的兴盛和古石河子地区屯垦的开启
        4.1.5 五代和两宋时期玛纳斯河流域的社会生产形态
        4.1.6 元代屯垦与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4.1.7 明代—新疆屯垦活动的消寂
        4.1.8 清代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4.1.9 民国时期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4.2 建国后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
        4.2.1 创办军垦农场(1950—1954)
        4.2.2 国营农场发展壮大(1955—1966)
        4.2.3 停滞徘徊阶段(1967—1975 年):“文化大革命”中的农业开发
        4.2.4 兵团撤销(1975 年 4 月—1981 年 12 月)
        4.2.5 稳步发展时期(1982 年至今)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5.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演变
        5.1.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耕地的发展演变
        5.1.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利用演变
    5.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5.2.1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产业结构演变
        5.2.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产业结构演变
        5.2.3 石河子垦区绿洲种植业生产结构与作物种群结构演变
        5.2.4 石河子垦区畜牧业生产结构与畜群结构演变
        5.2.5 石河子垦区林业生产结构演变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6.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规律
        6.1.1 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
        6.1.2 人工绿洲替代荒漠、戈壁
        6.1.3 沙漠替代人工绿洲
    6.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6.2.1 土壤次生盐渍化
        6.2.2 水源过度利用,河流断流,尾闾湖干涸
        6.2.3 野生动植物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6.2.4 土地污染
        6.2.5 湿地减少
        6.2.6 水土流失加剧
        6.2.7 草场退化
        6.2.8 森林面积缩小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演变
    7.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土地利用变化
    7.2 石河子垦区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7.2.1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分析
        7.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动速率分析
        7.2.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析
        7.2.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7.3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
    7.4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7.4.1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
        7.4.2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7.4.3 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7.4.4 敏感性分析
    7.5 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度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布局及保障措施
    8.1 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农业开发方向
    8.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8.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利用的基本原则
        8.2.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8.3 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保障措施
        8.3.1 创新农地制度,改善生态环境
        8.3.2 保障生态用水,维护绿洲生态平衡
        8.3.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8.3.4 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8.3.5 构建绿色 GDP 核算体系,推进资源合理利用
        8.3.6 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
        8.3.7 协调兵地关系,优化资源配置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今后研究的展望
    9.1 本文研究结论
    9.2 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导师评阅表

(8)石河子垦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方法
        1.3.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鲜活农产品
        2.1.2 冷链物流
        2.1.3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
        2.1.4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交易费用理论
        2.2.2 供应链管理理论
        2.2.3 第三方物流理论
第三章 石河子垦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
    3.1 石河子垦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背景
        3.1.1 鲜活农产品产量的不断攀升
        3.1.2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对物流服务的需求
        3.1.3 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要求
        3.1.4 石河子垦区城镇居民鲜活农产品的消费变化
    3.2 石河子垦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条件
        3.2.1 石河子垦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硬件条件
        3.2.2 石河子垦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软件条件
    3.3 石河子垦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的现状
        3.3.1 以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
        3.3.2 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
        3.3.3 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
第四章 石河子垦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的案例分析
    4.1 石河子农产品交易中心冷链物流发展分析
        4.1.1 石河子农产品交易中心概况
        4.1.2 石河子农产品交易中心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4.1.3 石河子农产品交易中心果蔬冷链物流现行模式分析与评价
        4.1.4 小结
    4.2 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冷链物流发展分析
        4.2.1 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4.2.2 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4.2.3 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冷链物流现行模式分析与评价
        4.2.4 小结
第五章 石河子垦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选择分析
    5.1 国外鲜活农产品主要冷链物流模式发展经验借鉴
        5.1.1 美国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发展经验借鉴
        5.1.2 日本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发展经验借鉴
    5.2 石河子垦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的选择
        5.2.1 果蔬类冷链物流模式的选择
        5.2.2 奶类与肉类冷链物流模式的选择
第六章 促进石河子垦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6.2 加强冷链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
    6.3 培养专业冷链物流人才
    6.4 完善冷链行业标准和市场监管
    6.5 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信息网络系统
    6.6 推动建立多种模式的冷链物流体系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期成果
导师评阅表

(9)石河子垦区城镇化空间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理论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5.1 本论文的特色
        1.5.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城镇化空间发展理论与实践
    2.1 相关概念及原理
        2.1.1 城镇化
        2.1.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及构成
        2.1.3 空间发展及城镇化空间发展模式
    2.2 相关理论释义
        2.2.1 区位理论
        2.2.2 城镇化空间发展模式梳理
        2.2.3 新型城镇化空间发展理论
        2.2.4 中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发展实践原则
第三章 石河子垦区城镇化空间发展现状分析
    3.1 石河子垦区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2 自然条件及生态环境恶劣
    3.3 经济发展空间分异明显
        3.3.1 经济发展现状
        3.3.2 经济发展空间差异
    3.4 城镇化空间发展不成熟
        3.4.1 兵团城镇化空间发展现状
        3.4.2 垦区城镇化水平低,空间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3.5 总结与评价
第四章 石河子垦区城镇化空间分异规律实证研究
    4.1 城镇综合实力空间分异分析
        4.1.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1.3 评价方法的选择
        4.1.4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1.5 计算及结果
    4.2 城镇化空间分异的引力分析
        4.2.1 空间引力模型及改进
        4.2.2 计算与结果
    4.3 城镇间空间分异的潜力分析
        4.3.1 城市潜力模型
        4.3.2 计算与分析
    本章结语
第五章 石河子垦区城镇化空间发展模式选择
    5.1 城镇化空间发展模式梳理
        5.1.1 圈层型模式
        5.1.2 极核型模式
        5.1.3 双核心型模式
        5.1.4 多中心型模式
        5.1.5 走廊轴线模式
        5.1.6 网络化型模式
    5.2 石河子垦区城镇化空间发展模式
        5.2.1 理论思考与借鉴
        5.2.2 “一极”——把石河子市中心城市建成垦区经济增长极
        5.2.3 “双心”——加快西营镇和下野地镇中心城镇建设
        5.2.4 “多向”——北进、南拓、东联、西出
第六章 优化石河子垦区城镇化空间发展的建议
    6.1 加强石河子垦区城镇体系统一规划
    6.2 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
        6.1.1 扩大“师市合一”体制的外延
        6.1.2 实施“场镇合一”管理模式
    6.3 以产兴城 提升城镇发展动力
        6.3.1 强化工业主导地位 促进师市跨越式发展
        6.3.2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6.3.3 拓宽服务领域 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
    6.4 加强兵团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发展基础
        6.4.1 交通基础设施
        6.4.2 水利基础设施
        6.4.3 信息基础设施
        6.4.4 市政基础设施
    6.5 加大开放力度,发展融合经济
        6.5.1 加快向西开放,积极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
        6.5.2 扩大对内开放和招商引资规模
        6.5.3 发展区域融合经济
    6.6 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人才强石
    6.7 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6.7.1 加强环境建设
        6.7.2 增强资源保障能力
        6.7.3 强化节能减排
        6.7.4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论文不足及未来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10)石河子垦区鲜奶冷链统一收储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1.4 论文思路框架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思路框架
        1.4.2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评述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2.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2.2 概念界定
        2.2.1 物流
        2.2.2 冷链物流
        2.2.3 供应链管理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系统理论
        2.3.2 冷链物流的质量控制理论
        2.3.3 供应链管理理论
        2.3.4 契约理论
第三章 石河子垦区鲜奶收储运模式发展历程
    3.1 石河子垦区奶牛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1 石河子垦区奶牛产业发展现状
        3.1.2 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 石河子垦区鲜奶收储运模式演化
        3.2.1 养殖户鲜奶收储运模式
        3.2.2 加工企业收储运模式
        3.2.3 鲜奶收奶站收储运模式
        3.2.4 基于第三方物流的鲜奶冷链统一收储运模式
    3.3 小结
第四章 西部牧业鲜奶冷链统一收储运模式的案例分析
    4.1 西部牧业简介
    4.2 西部牧业鲜奶冷链统一收储运模式的现状分析
        4.2.1 西部牧业鲜奶冷链统一收储运模式发展的环境分析
        4.2.2 西部牧业鲜奶冷链统一收储运模式发展的理论分析
    4.3 西部牧业鲜奶冷链统一收储运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3.1 企业内部的有些基层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高
        4.3.2 鲜奶冷链物流的高成本性
        4.3.3 冷链管理和服务人才的缺乏
        4.3.4 冷链物流各节点缺乏有效衔接
    4.4 完善西部牧业鲜奶冷链统一收储运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4.4.1 加强对饲草饲料供应及加工的管理工作
        4.4.2 加强对奶牛饲养过程的管理
        4.4.3 严格监管挤奶的日常管理工作
        4.4.4 加强鲜奶贮存的管理
        4.4.5 加强鲜奶的质量监督管理
第五章 完善石河子垦区鲜奶冷链统一收储运模式的对策
    5.1 加大冷链物流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5.2 实施联盟,共同配送
    5.3 加强冷链物流软硬件建设,构建鲜奶的质量安全体系
    5.4 加强鲜奶质量管理,保障奶产品消费安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石河子垦区奶牛业发展的形势分析与道路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河子市奶户与乳业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研究[D]. 周洁. 石河子大学, 2021
  • [2]石河子垦区团场燕京啤酒营销策略研究[D]. 孙世辇. 石河子大学, 2019(05)
  • [3]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分析与对策研究[D]. 杨东.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4]北泉特色小镇建设中农业产业发展研究[D]. 陈红梅.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5]水资源约束下石河子垦区种植业结构优化研究[D]. 李梁. 石河子大学, 2017(01)
  • [6]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 张彦虎. 石河子大学, 2015(12)
  • [7]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D]. 程钢. 石河子大学, 2013(01)
  • [8]石河子垦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研究[D]. 曾莉莉. 石河子大学, 2013(02)
  • [9]石河子垦区城镇化空间发展模式研究[D]. 张欣然. 石河子大学, 2013(03)
  • [10]石河子垦区鲜奶冷链统一收储运模式研究[D]. 张萍. 石河子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石河子垦区奶业发展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